CN114661070B - 一种基于太阳位置调节遮光角度的智能遮阳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太阳位置调节遮光角度的智能遮阳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61070B
CN114661070B CN202210539006.0A CN202210539006A CN114661070B CN 114661070 B CN114661070 B CN 114661070B CN 202210539006 A CN202210539006 A CN 202210539006A CN 114661070 B CN114661070 B CN 1146610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ding
sun
central control
control device
blade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3900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61070A (zh
Inventor
梁永雄
区文辉
苏焕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ongfeng Lihua Sunshad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ongfeng Lihua Sunshad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ongfeng Lihua Sunshad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ongfeng Lihua Sunshad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3900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610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610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610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610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610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3/00Control of position or direction
    • G05D3/12Control of position or direction using feedback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00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32Parts, components, construction details, accessories, interior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nts, e.g. guy-line equipment, skirts, thresholds
    • E04H15/34Supporting means, e.g. frames
    • E04H15/44Supporting means, e.g. frames collapsible, e.g. breakdown type
    • E04H15/46Supporting means, e.g. frames collapsible, e.g. breakdown type telescoping and foldabl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00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32Parts, components, construction details, accessories, interior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nts, e.g. guy-line equipment, skirts, thresholds
    • E04H15/58Closures; Awnings; Sunsha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Bli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太阳位置调节遮光角度的智能遮阳系统,包括支撑装置;遮光装置,其与所述支撑装置相连接,所述遮光装置包括若干叶片组;转动装置,其与所述遮光装置相连接,用于转动所述遮光装置;升降装置,与所述支撑装置相连接,用于调节所述遮光装置的高度;中控装置,与所述遮光装置、所述转动装置、所述升降装置通过无线相连接,所述中控装置根据各遮阳区域的遮阳面积和亮度对各所述叶片组的转动角度和所述升降装置高度进行调节,使所述智能遮阳系统的遮阳效果符合预设标准。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太阳位置调节遮光角度的智能遮阳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智能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太阳位置调节遮光角度的智能遮阳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生活中,遮阳装置随处可见,适用于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目前传统的遮阳装置采用一片整板进行遮光,随着太阳位置改变,遮阳效果变差,也有部分商家采用可转动叶片代替整块遮阳板,但随太阳位置的不断变化,需要人频繁手动操作转动叶片,费时费力,而且无法准确调节叶片角度以达到最佳遮阳效果,此外,太阳对各区域叶片的照射程度不同,将所有叶片调整为同一角度,只能满足部分遮光区域的要求,无法使整个遮光区域同时满足遮光需求。
中国专利ZL201920889413.8公开了一种角度可调的遮阳棚,其特征在于,当太阳位置发生改变时,调节遮阳棚棚顶与水平面的夹角,方便人们遮阳,但是此装置在太阳方位角发生变化时,无法根据太阳位置自行启动并调整至最佳遮阳角度,需要人为进行控制,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太阳位置调节遮光角度的智能遮阳系统,根据遮阳区域的遮阳面积和亮度对各叶片组的转动角度以及升降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以解决传统遮阳装置无法自动准确调节,从而达到最佳遮阳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太阳位置调节遮光角度的智能遮阳系统,包括:
支撑装置;
遮光装置,其与所述支撑装置相连接,所述遮光装置包括若干叶片组;
转动装置,其与所述遮光装置相连接,用于转动所述遮光装置,其中,所述转动装置包括控制若干叶片组转动的动力机构;
升降装置,与所述支撑装置相连接,用于调节所述遮光装置的高度,其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为所述升降装置高度调节提供动力的高度动力机构;
中控装置,与所述遮光装置、所述转动装置、所述升降装置通过无线相连接,所述中控装置根据各叶片组对应的遮阳分区的遮阳面积与预设遮阳分区的遮阳面积相比较,通过调节所述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以控制各叶片组的转动角度,其中,中控装置判定当前遮阳分区的遮阳面积符合预设标准,所述中控装置根据遮阳区域的亮度与预设亮度相比较,通过调节所述高度动力机构对所述升降装置高度进行调节,以使所述智能遮阳系统的遮阳效果符合预设标准。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装置预设太阳方位角A,中控装置获取实时太阳方位角a与预设太阳方位角相比较,选取遮阳区域调节参数,其中,
当a≤A1,所述中控装置选取第一调节参数J1为遮阳区域调节参数;
当A1<a≤A2,所述中控装置选取第二调节参数J2为遮阳区域调节参数;
当A2<a≤A3,所述中控装置选取第三调节参数J3为遮阳区域调节参数;
当a≥A3,所述中控装置选取第四调节参数J4为遮阳区域调节参数;
其中,所述中控装置预设太阳方位角A,设定第一预设太阳方位角A1,第二预设太阳方位角A2,第三预设太阳方位角A3。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装置预设第一叶片组遮阳分区B1(b11,b12),其中,b11为第一叶片组遮阳分区起始位置,b12为第一叶片组遮阳分区终止位置,第二叶片组遮阳分区B2(b21,b22),其中,b21为第二叶片组遮阳分区起始位置,b22为第二叶片组遮阳分区终止位置,第n叶片组遮阳分区Bn(bn1,bn2),其中,bn1为第n叶片组遮阳分区起始位置,bn2为第n叶片组遮阳分区终止位置,中控装置根据选取的遮阳区域调节参数对第i叶片组遮阳分区Bi调节至Bi1,设定Bi1=Bi×(1+Jj×|(a-Aj)/Aj|),其中,i=1,2,...,n,j=1,2,3,4。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装置预设遮阳分区面积S,中控装置将获取的第i叶片组遮阳分区Bi的遮阳面积si与预设遮阳面积相比较,对第i叶片组的转动角度进行调节,其中,
当si≤S1时,所述中控装置减小第i叶片组的转动角度wi至wi1;
当S1<si<S2时,所述中控装置不对第i叶片组的转动角度进行调节,中控装置获取此时遮阳区域的亮度对所述升降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
当si≥S2时,所述中控装置增大第i叶片组的转动角度wi至wi2;
其中,所述中控装置预设遮阳分区面积S,设定第一预设遮阳分区面积S1,第二预设遮阳分区面积S2。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装置获取的第i叶片组遮阳分区Bi的遮阳面积si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遮阳面积S1时,中控装置判定将第i叶片组的转动角度wi减小至wi1,设定wi1=wi×(1-|S1-si|/S1);所述中控装置获取的第i叶片组遮阳区域Bi的遮阳面积si大于等于第二预设遮阳面积S2时,中控装置判定将第i叶片组的转动角度wi增大wi2,设定wi2=wi×(1+|S2-si|/S2)。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装置预设遮阳分区面积比F,中控装置获取所述第i叶片组遮阳分区Bi的遮阳面积si与第i+1叶片组遮阳分区B(i+1)的遮阳面积s(i+1)的比值f与预设遮阳面积比相比较,对第i+1叶片组的转动角度进行调节,其中,
当f≤F1时,所述中控装置增大第i+1叶片组的转动角度wip至wip1;
当F1<f<F2时,所述中控装置不对第i+1叶片组的转动角度进行调节;
当f≥F2时,所述中控装置减小第i+1叶片组的转动角度wip至wip2;
其中,所述中控装置预设遮阳分区面积比F,设定第一预设遮阳面积比F1,第二预设遮阳面积比F2;
其中,p=1,2。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装置获取的所述第i叶片组遮阳分区Bi的遮阳面积si与第i+1叶片组遮阳分区B(i+1)的遮阳面积s(i+1)的比值f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遮阳面积比F1时,中控装置判定将第i+1叶片组的转动角度wip增大至wip1,设定wip1=wip×(1+|F1-f|/F1),所述中控装置获取的所述第i叶片组遮阳分区Bi的遮阳面积si与第i+1叶片组遮阳分区B(i+1)的遮阳面积s(i+1)的比值f大于等于预设遮阳面积比F2时,中控装置判定将第i+1叶片组的转动角度wip减小至wip2,设定wip2=wip×(1-|F2-f|/F2)。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装置包括控制若干叶片组转动的动力机构,其中,第一动力机构用于控制第一叶片组的转动角度,第二动力机构用于控制第二叶片组的转动角度,第n动力机构用于控制第n叶片组的转动角度,所述中控装置预设叶片组转动角度WO,中控装置将获取的第i叶片组的实时转动角度wipm与预设叶片组转动角度相比较,对控制第i叶片组转动角度的第i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进行调节,其中,
当wipm≤WO1时,所述中控装置提高所述第i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
当WO1<wipm<WO2时,所述中控装置不对所述第i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进行调节;
当wipm≥WO2时,所述中控装置降低所述第i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
其中,所述中控装置预设叶片组转动角度WO,设定第一转动角度WO1,第二转动角度WO2;
其中,m=1,2。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装置预设亮度E,中控装置将通过亮度检测机构获取的遮阳区域实时亮度e与预设亮度相比较,对所述升降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其中,
当e≤E1时,所述中控装置升高升降装置的高度h至h1,其中,h1=h×(1+|E1-e|/E1);
当E1<e<E2时,所述中控装置不对升降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
当e≥E2时,所述中控装置降低升降装置的高度h至h2,其中,h2=h×(1-|E2-e|/E2);
其中,所述中控装置预设亮度E,设定第一预设亮度E1,第二预设亮度E2。
所述中控装置在预设所述升降装置高度H,中控装置将获取的升降装置的高度hk与预设升降装置高度相比较,对所述升降装置的高度进行,其中,
当hk≤H1时,所述中控装置增大所述高度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
当H1<hk<H2时,所述中控装置不对所述高度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进行调节。
当hk≥H2时,所述中控装置减小所述高度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
其中,所述中控装置预设所述升降装置高度H,设定第一预设升降高度H1,第二预设升降高度H2;
其中,k=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设置中控设置,与所述遮光装置、所述转动装置、所述升降装置通过无线相连接,所述中控装置根据各遮阳分区的遮阳面积和亮度对各叶片组的转动角度和所述升降装置高度进行调节,以使所述智能遮阳系统的遮阳效果符合预设标准。其中,所述遮光组件包括n个叶片组,每一叶片组分别对应各自的遮阳分区,随着太阳方位角的变化,中控装置获取各叶片组对应的遮阳分区的遮阳面积,并对获取的遮阳面积判定所述叶片组的转动角度是否符合标准,若所述叶片组的转动角度不符合标准,所述中控装置通过调节所述动力机构的参数对所述叶片组的转动角度进行调节,实现了对遮阳分区的精确调节,使得整个遮阳区域的遮阳效果均符合标准;所述中控装置根据通过亮度检测机构获得的遮阳区域的亮度判定所述升降装置的高度是否符合标准,若所述升降装置的高度不符合标准,所述中控装置通过所述高度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调节所述升降装置的高度,使得遮光区域的亮度满足需要,本发明通过对遮阳区域的遮阳面积以及亮度进行同时调节,以使遮阳区域的光适度符合标准。
尤其,本发明通过在中控装置中预设遮阳面积,中控装置将获取的当前叶片组遮阳分区的遮阳面积s与预设遮阳面积相比较,对当前叶片组的转动角度进行调节,其中,当中控装置获取的当前叶片组遮阳分区的遮阳面积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遮阳面积时,说明此时遮阳分区的遮阳效果较差,所述叶片组转动角度较大,因此,中控装置根据第一预设遮阳面积与获取的实际遮阳面积的差值与第一预设遮光面积的比值减小当前叶片组转动的角度,使遮阳分区的遮阳面积符合预设标准;当中控装置获取的当前叶片组的遮阳面积大于第一预设遮阳面积小于第二预设遮阳面积时,说明此时遮阳分区的遮光效果符合标准,因此,中控装置不对叶片组的转动角度进行调节,同时,中控装置检测此时遮阳区域的亮度,对所述升降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当中控装置获取的当前叶片组遮阳面积大于等于第二预设遮阳面积时,说明此时遮阳分区的遮光效果过强,不能满足对正常光线的需求,即叶片组的转动角度较小,因此,中控装置根据获取的实时遮阳面积与第二预设遮阳面积的差值与第二预设遮阳面积的比值增大当前叶片组转动的角度,使遮阳系统的遮阳面积符合预设标准。
尤其,发明通过在中控装置中预设遮阳面积比,中控装置获取当前叶片组遮阳分区的遮阳面积与下一叶片组遮阳分区的遮阳面积的比值f与预设遮阳面积比相比较,对第下一叶片组的转动角度进行调节,其中,当中控装置获取的面积比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面积比时,说明此时下一叶片组的遮阳面积较大,即下一叶片组的转动角度较小,因此中控装置根据第一预设遮阳面积比与获取的实际面积比的差值与第一预设遮阳面积比的比值来增大下一叶片组的转动角度,以使当前叶片组的遮阳面积与下一叶片组的遮阳面积的比值符合预设标准;当中控装置获取的遮阳面积比大于第一预设遮阳面积比小于第二预设遮阳面积比时,说明此时下一叶片组的遮阳面积符合预设标准,中控装置不对下一叶片组的转动角度进行调节;当中控装置获取的面积比大于第二预设遮阳面积比时,说明此时下一叶片组的遮阳面积较小,即下一叶片组的转动角度较大,因此中控装置根据第二预设面积比与获取的实际面积比的差值与第二预设面积比的比值来减小第下一叶片组的转动角度,以使当前叶片组的遮阳面积与下一叶片组的遮阳面积的比值符合预设标准,如果当前叶片组的遮阳面积与下一叶片组的遮阳面积的比值不符合标准,说明相邻遮阳分区的遮阳效果相差较大,遮阳区域的遮阳效果不均匀,部分区域无法满足人们对遮阳效果的需求,从而影响整个遮阳系统的遮阳效果。
尤其,本发明通过在中控装置中预设亮度,中控装置将通过亮度检测机构获取的实时亮度与预设亮度相比较,对升降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其中,当中控装置获取的亮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亮度时,说明此时所述遮阳系统遮阳区域内光线较暗,不能满足对亮度的需要,所述升降装置的高度较低,因此,中控装置根据第一预设亮度与实时亮度的差值与第一预设亮度的比值升高升降装置的高度,使遮阳区域内的亮度符合预设标准;当中控装置获取的亮度大于第一预设亮度小于第二预设亮度时,说明此时遮阳系统的遮阳区域亮度符合标准,因此,中控系统不对升降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当中控装置获取的亮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亮度时,说明此时所述遮阳系统遮光区域内的光线较强,因此,中控装置根据实时亮度与第二预设亮度的差值与第二预设亮度的比值降低升降装置的高度,使所述空间内的亮度符合预设标准。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实施例基于太阳位置调节遮光角度的智能遮阳系统俯视图;
图2为发明实施例基于太阳位置调节遮光角度的智能遮阳系统正视图;
图3为发明实施例基于太阳位置调节遮光角度的智能遮阳系统遮阳区域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太阳位置调节遮光角度的智能遮阳系统遮阳分区位置变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其中,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太阳位置调节遮光角度的智能遮阳系统俯视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太阳位置调节遮光角度的智能遮阳系统正视图,包括,遮光装置,其与所述支撑装置相连接,所述遮光装置包括第一叶片组3,第二叶片组4、第三叶片组5;
转动装置,与所述遮光装置相连接,用于转动所述遮光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用于转动第一叶片组的第一转动机构、用于转动第二叶片组的第二转动机构、用于转动第三叶片组的第三转动机构,其中,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支撑装置上的第一齿条10、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连接于所述第一叶片组各叶片旋转轴11上的第一齿轮9、与第一齿条相连接为所述第一叶片组转动提供动力的第一电机8,所述第二转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支撑装置上的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连接于所述第二叶片组各叶片旋转轴上的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相连接为所述第二叶片组转动提供动力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三转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支撑装置上的第三齿条、与所述第三齿条啮合,连接于所述第三叶片组各叶片旋转轴上的第三齿轮、与第三齿条相连接为所述第三叶片组转动提供动力的第三电机;
升降装置,与所述支撑装置相连接,用于调节所述遮光装置的高度,其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与第一支撑杆相连接的第一升降机构和与第二支撑杆相连接的第二升降机构、与第三支撑杆相连接的第三升降机构和与第四支撑杆相连接的第四升降机构,其中,第一升降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相连接的第一伸缩杆7、与所述第一伸缩杆相连接,用于为调节伸缩机构高度提供动力的第四电机6,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第三升降机构、第四升降机构结构相同。
中控装置,与所述遮光装置、所述转动装置、所述升降装置通过无线相连接,所述中控装置根据各叶片组对应的遮阳分区的遮阳面积与预设遮阳分区的遮阳面积相比较,通过调节所述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以控制各叶片组的转动角度,其中,中控装置判定当前遮阳分区的遮阳面积符合预设标准,所述中控装置根据遮阳区域的亮度与预设亮度相比较,通过调节所述高度动力机构对所述升降装置高度进行调节,以使所述智能遮阳系统的遮阳效果符合预设标准。
所述中控装置预设太阳方位角A,中控装置获取实时太阳方位角a与预设太阳方位角相比较,选取遮阳区域调节参数,其中,
当a≤A1,所述中控装置选取第一调节参数J1为遮阳区域调节参数;
当A1<a≤A2,所述中控装置选取第二调节参数J2为遮阳区域调节参数;
当A2<a≤A3,所述中控装置选取第三调节参数J3为遮阳区域调节参数;
当a≥A3,所述中控装置选取第四调节参数J4为遮阳区域调节参数;
其中,所述中控装置预设太阳方位角A,设定第一预设太阳方位角A1,第二预设太阳方位角A2,第三预设太阳方位角A3。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当太阳方位角为大于等于90°小于135°时,中控装置选取调节参数为1.8,当太阳方位角为大于等于135°小于180°时,中控装置选取调节参数为1.5,当太阳方位角大于等于180°小于225°时,中控装置选取调节参数-1.2,当太阳方位角大于等于225°小于等于270°时,中控装置选取调节参数-1.4。
所述中控装置预设第一叶片组遮阳分区B1(b11,b12),其中,b11为第一叶片组遮阳分区起始位置,b12为第一叶片组遮阳分区终止位置,第二叶片组遮阳分区B2(b21,b22),其中,b21为第二叶片组遮阳分区起始位置,b22为第二叶片组遮阳分区终止位置,第n叶片组遮阳分区Bn(bn1,bn2),其中,bn1为第n叶片组遮阳分区起始位置,bn2为第n叶片组遮阳分区终止位置,中控装置根据选取的遮阳区域调节参数对第i叶片组遮阳分区Bi调节至Bi1,设定Bi1=Bi×(1+Jj×|(a-Aj)/Aj|),其中,i=1,2,...,n,j=1,2,3,4。
请参阅图3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太阳位置调节遮光角度的智能遮阳系统遮阳区域示意图,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对各叶片组的排列方向、叶片组的形状不作限定,只要其能够实现遮阳即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当叶片组横向排列时,以遮阳区域起始位置为原点,以横向为X轴,以纵向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其中,遮阳区域的起始位置为所述叶片组平行于水平地面且太阳方位角为180°时,第一叶片组对应的遮阳区域12,第二叶片组对应的遮阳区域13,第三叶片组对应的遮阳区域14,其中,第一叶片组遮阳区域 B1(b11,b12),第二叶片组2遮阳区域B2(b21,b22),第n叶片组遮阳区域Bn(bn1,bn2),其中,b11坐标为(b11,0),b12坐标为(b12,0),b21坐标为(b21,0),b22坐标为(b22,0),b1n坐标为(bn1,0),bn2坐标为(bn2,0);
参阅图4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太阳位置调节遮光角度的智能遮阳系统遮阳分区位置变化示意图,当太阳方位角为90°时,第一叶片组对应的遮阳分区为15,第二叶片组对应遮阳分区为16,第三叶片组对应的遮阳区域为17。
当叶片组纵向排列时,以遮阳区域起始位置为原点,以横向为X轴,以纵向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其中,第一叶片组遮阳区域B1(b11,b12),第二叶片组遮阳区域B2(b21,b22),第n叶片组遮阳区域Bn(bn1,bn2),其中,b11坐标为(0,b11),b12坐标为(0,b12),b1n坐标为(0,bn1),bn2坐标为(0,bn2);
所述中控装置预设遮阳分区面积S,中控装置将获取的第i叶片组遮阳分区Bi的遮阳面积si与预设遮阳面积相比较,对第i叶片组的转动角度进行调节,其中,
当si≤S1时,所述中控装置减小第i叶片组的转动角度wi至wi1;
当S1<si<S2时,所述中控装置不对第i叶片组的转动角度进行调节,中控装置获取此时遮阳区域的亮度对所述升降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
当si≥S2时,所述中控装置增大第i叶片组的转动角度wi至wi2;
其中,所述中控装置预设遮阳分区面积S,设定第一预设遮阳分区面积S1,第二预设遮阳分区面积S2。
具体而言,本发明对叶片的起始位置和叶片的转动方向不做限定,只要能满足遮阳区域的遮阳需求即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以叶片平行于水平地面为叶片初始位置,以顺时针为旋转方向,以叶片与水平地面的夹角判断叶片转动角度的大小。
所述中控装置获取的第i叶片组遮阳分区Bi的遮阳面积si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遮阳面积S1时,中控装置判定将第i叶片组的转动角度wi减小至wi1,设定wi1=wi×(1-|S1-si|/S1);所述中控装置获取的第i叶片组遮阳区域Bi的遮阳面积si大于等于第二预设遮阳面积S2时,中控装置判定将第i叶片组的转动角度wi增大wi2,设定wi2=wi×(1+|S2-si|/S2)。
具体而言,本发明通过在中控装置中预设遮阳面积,中控装置将获取的当前叶片组遮阳分区的遮阳面积s与预设遮阳面积相比较,对当前叶片组的转动角度进行调节,其中,当中控装置获取的当前叶片组遮阳分区的遮阳面积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遮阳面积时,说明此时遮阳分区的遮阳效果较差,所述叶片组转动角度较大,因此,中控装置根据第一预设遮阳面积与获取的实际遮阳面积的差值与第一预设遮光面积的比值减小当前叶片组转动的角度,使遮阳分区的遮阳面积符合预设标准;当中控装置获取的当前叶片组的遮阳面积大于第一预设遮阳面积小于第二预设遮阳面积时,说明此时遮阳分区的遮光效果符合标准,因此,中控装置不对叶片组的转动角度进行调节,同时,中控装置检测此时遮阳区域的亮度,对所述升降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当中控装置获取的当前叶片组遮阳面积大于等于第二预设遮阳面积时,说明此时遮阳分区的遮光效果过强,不能满足对正常光线的需求,即叶片组的转动角度较小,因此,中控装置根据获取的实时遮阳面积与第二预设遮阳面积的差值与第二预设遮阳面积的比值增大当前叶片组转动的角度,使遮阳系统的遮光面积符合预设标准。
所述中控装置预设遮阳分区面积比F,中控装置获取所述第i叶片组遮阳分区Bi的遮阳面积si与第i+1叶片组遮阳分区B(i+1)的遮阳面积s(i+1)的比值f与预设遮阳面积比相比较,对第i+1叶片组的转动角度进行调节,其中,
当f≤F1时,所述中控装置增大第i+1叶片组的转动角度wip至wip1;
当F1<f<F2时,所述中控装置不对第i+1叶片组的转动角度进行调节;
当f≥F2时,所述中控装置减小第i+1叶片组的转动角度wip至wip2;
其中,所述中控装置预设遮阳分区面积比F,设定第一预设遮阳面积比F1,第二预设遮阳面积比F2;
其中,p=1,2。
所述中控装置获取的所述第i叶片组遮阳分区Bi的遮阳面积si与第i+1叶片组遮阳分区B(i+1)的遮阳面积s(i+1)的比值f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遮阳面积比F1时,中控装置判定将第i+1叶片组的转动角度wip增大至wip1,设定wip1=wip×(1+|F1-f|/F1),所述中控装置获取的所述第i叶片组遮阳分区Bi的遮阳面积si与第i+1叶片组遮阳分区B(i+1)的遮阳面积s(i+1)的比值f大于等于预设遮阳面积比F2时,中控装置判定将第i+1叶片组的转动角度wip减小至wip2,设定wip2=wip×(1-|F2-f|/F2)。
具体而言,本发明通过在中控装置中预设遮阳面积比,中控装置获取当前叶片组遮阳分区的遮阳面积与下一叶片组遮阳分区的遮阳面积的比值f与预设遮阳面积比相比较,对第下一叶片组的转动角度进行调节,其中,当中控装置获取的面积比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面积比时,说明此时下一叶片组的遮阳面积较大,即下一叶片组的转动角度较小,因此中控装置根据第一预设遮阳面积比与获取的实际面积比的差值与第一预设遮阳面积比的比值来增大下一叶片组的转动角度,以使当前叶片组的遮阳面积与下一叶片组的遮阳面积的比值符合预设标准;当中控装置获取的遮阳面积比大于第一预设遮阳面积比小于第二预设遮阳面积比时,说明此时下一叶片组的遮阳面积符合预设标准,中控装置不对下一叶片组的转动角度进行调节;当中控装置获取的面积比大于第二预设遮阳面积比时,说明此时下一叶片组的遮阳面积较小,即下一叶片组的转动角度较大,因此中控装置根据第二预设面积比与获取的实际面积比的差值与第二预设面积比的比值来减小第下一叶片组的转动角度,以使当前叶片组的遮阳面积与下一叶片组的遮阳面积的比值符合预设标准,如果当前叶片组的遮阳面积与下一叶片组的遮阳面积的比值不符合标准,说明相邻遮阳分区的遮阳效果相差较大,遮阳区域的遮阳效果不均匀,部分区域无法满足人们对遮阳效果的需求,从而影响整个遮阳系统的遮阳效果。
所述转动装置包括控制若干叶片组转动的动力机构,其中,第一动力机构用于控制第一叶片组的转动角度,第二动力机构用于控制第二叶片组的转动角度,第n动力机构用于控制第n叶片组的转动角度,所述中控装置预设叶片组转动角度WO,中控装置将获取的第i叶片组的实时转动角度wipm与预设叶片组转动角度相比较,对控制第i叶片组转动角度的第i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进行调节,其中,
当wipm≤WO1时,所述中控装置提高所述第i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
当WO1<wipm<WO2时,所述中控装置不对所述第i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进行调节;
当wipm≥WO2时,所述中控装置降低所述第i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
其中,所述中控装置预设叶片组转动角度WO,设定第一转动角度WO1,第二转动角度WO2;
其中,m=1,2。
所述中控装置预设亮度E,中控装置将通过亮度检测机构获取的遮阳区域实时亮度e与预设亮度相比较,对所述升降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其中,
当e≤E1时,所述中控装置升高升降装置的高度h至h1,其中,h1=h×(1+|E1-e|/E1);
当E1<e<E2时,所述中控装置不对升降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
当e≥E2时,所述中控装置降低升降装置的高度h至h2,其中,h2=h×(1-|E2-e|/E2);
其中,所述中控装置预设亮度E,设定第一预设亮度E1,第二预设亮度E2。
具体而言,本发明通过在中控装置中预设亮度,中控装置将通过亮度检测机构获取的实时亮度与预设亮度相比较,对升降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其中,当中控装置获取的亮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亮度时,说明此时所述遮阳系统遮阳区域内光线较暗,不能满足对亮度的需要,所述升降装置的高度较低,因此,中控装置根据第一预设亮度与实时亮度的差值与第一预设亮度的比值升高升降装置的高度,使遮阳区域内的亮度符合预设标准;当中控装置获取的亮度大于第一预设亮度小于第二预设亮度时,说明此时遮阳系统的遮阳区域亮度符合标准,因此,中控系统不对升降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当中控装置获取的亮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亮度时,说明此时所述遮阳系统遮光区域内的光线较强,因此,中控装置根据实时亮度与第二预设亮度的差值与第二预设亮度的比值降低升降装置的高度,使所述空间内的亮度符合预设标准。
所述中控装置在预设所述升降装置高度H,中控装置将获取的升降装置的高度hk与预设升降装置高度相比较,对所述升降装置的高度进行,其中,
当hk≤H1时,所述中控装置增大所述高度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
当H1<hk<H2时,所述中控装置不对所述高度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进行调节。
当hk≥H2时,所述中控装置减小所述高度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
其中,所述中控装置预设所述升降装置高度H,设定第一预设升降高度H1,第二预设升降高度H2;
其中,k=1,2。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太阳位置调节遮光角度的智能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
遮光装置,其与所述支撑装置相连接,所述遮光装置包括若干叶片组;
转动装置,其与所述遮光装置相连接,用于转动所述遮光装置,其中,所述转动装置包括控制若干叶片组转动的动力机构;
升降装置,与所述支撑装置相连接,用于调节所述遮光装置的高度,其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为所述升降装置高度调节提供动力的高度动力机构;
中控装置,与所述遮光装置、所述转动装置、所述升降装置通过无线相连接,所述中控装置根据各叶片组对应的遮阳分区的遮阳面积与预设遮阳分区的遮阳面积相比较,通过调节所述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以控制各叶片组的转动角度,其中,中控装置判定当前遮阳分区的遮阳面积符合预设标准,中控装置根据遮阳区域的亮度与预设亮度相比较,通过调节所述高度动力机构对所述升降装置高度进行调节,以使所述智能遮阳系统的遮阳效果符合预设标准;
所述中控装置预设太阳方位角A,中控装置根据获取实时太阳方位角a与预设太阳方位角相比较,选取遮阳区域调节参数,其中,
当a≤A1,所述中控装置选取第一调节参数J1为遮阳区域调节参数;
当A1<a≤A2,所述中控装置选取第二调节参数J2为遮阳区域调节参数;
当A2<a≤A3,所述中控装置选取第三调节参数J3为遮阳区域调节参数;
当a≥A3,所述中控装置选取第四调节参数J4为遮阳区域调节参数;
其中,所述中控装置预设太阳方位角A,设定第一预设太阳方位角A1,第二预设太阳方位角A2,第三预设太阳方位角A3;
所述中控装置预设第一叶片组遮阳分区B1(b11,b12),其中,b11为第一叶片组遮阳分区的起始位置,b12为第一叶片组遮阳分区的终止位置,第二叶片组遮阳分区B2(b21,b22),其中,b21为第二叶片组遮阳分区起始位置,b22为第二叶片组遮阳分区终止位置,第n叶片组遮阳分区Bn(bn1,bn2),其中,bn1为第n叶片组遮阳分区起始位置,bn2为第n叶片组遮阳分区终止位置,中控装置根据选取的遮阳区域调节参数对第i叶片组遮阳分区Bi调节至Bi1,设定Bi1=Bi×(1+Jj×|(a-Aq)/Aq|),其中,i=1,2,...,n,j=1,2,3,4,q=1,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太阳位置调节遮光角度的智能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装置预设遮阳分区面积S,中控装置将获取的第i叶片组遮阳分区Bi的遮阳面积si与预设遮阳面积相比较,对第i叶片组的转动角度进行调节,其中,
当si≤S1时,所述中控装置减小第i叶片组的转动角度wi至wi1;
当S1<si<S2时,所述中控装置不对第i叶片组的转动角度进行调节,中控装置获取此时遮阳区域的亮度对所述升降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
当si≥S2时,所述中控装置增大第i叶片组的转动角度wi至wi2;
其中,所述中控装置预设遮阳分区面积S,设定第一预设遮阳分区面积S1,第二预设遮阳分区面积S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太阳位置调节遮光角度的智能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装置获取的第i叶片组遮阳分区Bi的遮阳面积si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遮阳面积S1时,中控装置判定将第i叶片组的转动角度wi减小至wi1,设定wi1=wi×(1-|S1-si|/S1);所述中控装置获取的第i叶片组遮阳区域Bi的遮阳面积si大于等于第二预设遮阳面积S2时,中控装置判定将第i叶片组的转动角度wi增大wi2,设定wi2=wi×(1+|S2-si|/S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太阳位置调节遮光角度的智能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装置预设遮阳分区面积比F,中控装置获取所述第i叶片组遮阳分区Bi的遮阳面积si与第i+1叶片组遮阳分区B(i+1)的遮阳面积s(i+1)的比值f与预设遮阳分区面积比相比较,对第i+1叶片组的转动角度进行调节,其中,
当f≤F1时,所述中控装置增大第i+1叶片组的转动角度wip至wip1;
当F1<f<F2时,所述中控装置不对第i+1叶片组的转动角度进行调节;
当f≥F2时,所述中控装置减小第i+1叶片组的转动角度wip至wip2;
其中,所述中控装置预设遮阳分区面积比F,设定第一预设遮阳分区面积比F1,第二预设遮阳分区面积比F2;
其中,p=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太阳位置调节遮光角度的智能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装置获取的所述第i叶片组遮阳分区Bi的遮阳面积si与第i+1叶片组遮阳分区B(i+1)的遮阳面积s(i+1)的比值f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遮阳分区面积比F1时,中控装置判定将第i+1叶片组的转动角度wip增大至wip1,设定wip1=wip×(1+|F1-f|/F1),所述中控装置获取的所述第i叶片组遮阳分区Bi的遮阳面积si与第i+1叶片组遮阳分区B(i+1)的遮阳面积s(i+1)的比值f大于等于预设遮阳分区面积比F2时,中控装置判定将第i+1叶片组的转动角度wip减小至wip2,设定wip2=wip×(1-|F2-f|/F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太阳位置调节遮光角度的智能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包括控制若干叶片组转动的动力机构,其中,第一动力机构用于控制第一叶片组的转动角度,第二动力机构用于控制第二叶片组的转动角度,第n动力机构用于控制第n叶片组的转动角度,所述中控装置预设叶片组转动角度WO,中控装置将获取的第i叶片组的实时转动角度wipm与预设叶片组转动角度相比较,对控制第i叶片组转动角度的第i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进行调节,其中,
当wipm≤WO1时,所述中控装置提高所述第i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
当WO1<wipm<WO2时,所述中控装置不对所述第i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进行调节;
当wipm≥WO2时,所述中控装置降低所述第i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
其中,所述中控装置预设叶片组转动角度WO,设定第一转动角度WO1,第二转动角度WO2;
其中,m=1,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太阳位置调节遮光角度的智能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装置获取的第i叶片组的遮阳面积大于第一预设遮阳面积且小于第二预设遮阳面积时,中控装置获取此时遮阳区域的亮度对所述升降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所述中控装置预设亮度E,中控装置将通过亮度检测机构获取的遮阳区域实时亮度e与预设亮度相比较,对所述升降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其中,
当e≤E1时,所述中控装置升高升降装置的高度h至h1,其中,h1=h×(1+|E1-e|/E1);
当E1<e<E2时,所述中控装置不对升降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
当e≥E2时,所述中控装置降低升降装置的高度h至h2,其中,h2=h×(1-|E2-e|/E2);
其中,所述中控装置预设亮度E,设定第一预设亮度E1,第二预设亮度E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太阳位置调节遮光角度的智能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装置在预设所述升降装置高度H,中控装置将获取的升降装置的高度hk与预设升降装置高度相比较,对所述升降装置的高度进行,其中,
当hk≤H1时,所述中控装置增大所述高度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
当H1<hk<H2时,所述中控装置不对所述高度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进行调节;
当hk≥H2时,所述中控装置减小所述高度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
其中,所述中控装置预设所述升降装置高度H,设定第一预设升降高度H1,第二预设升降高度H2;
其中,k=1,2。
CN202210539006.0A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基于太阳位置调节遮光角度的智能遮阳系统 Active CN1146610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39006.0A CN114661070B (zh)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基于太阳位置调节遮光角度的智能遮阳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39006.0A CN114661070B (zh)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基于太阳位置调节遮光角度的智能遮阳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61070A CN114661070A (zh) 2022-06-24
CN114661070B true CN114661070B (zh) 2022-08-05

Family

ID=82036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39006.0A Active CN114661070B (zh)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基于太阳位置调节遮光角度的智能遮阳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6107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54762A (ja) * 1998-08-12 2000-02-22 Toso Co Ltd 電動ブラインド等の制御方式
JP2001173343A (ja) * 1999-10-08 2001-06-26 Tachikawa Blind Mfg Co Ltd 日射遮蔽装置の遮蔽材昇降装置
CN1818319A (zh) * 2006-03-17 2006-08-16 清华大学 一种电驱动自下上升的内遮阳百叶
CN111350451A (zh) * 2020-04-24 2020-06-30 厦门大学 一种分区智能百叶外遮阳采光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203072A (zh) * 2021-05-07 2021-08-03 北京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遮光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15443859U (zh) * 2021-05-07 2022-01-07 北京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室内空间的遮阳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54762A (ja) * 1998-08-12 2000-02-22 Toso Co Ltd 電動ブラインド等の制御方式
JP2001173343A (ja) * 1999-10-08 2001-06-26 Tachikawa Blind Mfg Co Ltd 日射遮蔽装置の遮蔽材昇降装置
CN1818319A (zh) * 2006-03-17 2006-08-16 清华大学 一种电驱动自下上升的内遮阳百叶
CN111350451A (zh) * 2020-04-24 2020-06-30 厦门大学 一种分区智能百叶外遮阳采光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203072A (zh) * 2021-05-07 2021-08-03 北京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遮光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15443859U (zh) * 2021-05-07 2022-01-07 北京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室内空间的遮阳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61070A (zh) 2022-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50542B1 (ko) 태양광 모듈을 이용한 추적식 블라인드 장치
US7566982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d adjusting a wind turbine
US20130045098A1 (en) Cyclic Pitch Control System for Wind Turbine Blades
US20070078567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Wind Energy Turbine of a Wind Park comprising Multiple Wind Energy Turbines
CN114661070B (zh) 一种基于太阳位置调节遮光角度的智能遮阳系统
CN112383262B (zh) 分段调节光伏板角度的光伏电站调节方法
CN104566162A (zh) 一种带有限位开关的智能太阳能照明装置
EP2976525B1 (en) A turbine, turbine controller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CN206041889U (zh) 一种智能防台风光伏板及其控制系统
CN208623588U (zh) 太阳能电池板以及具有其的太阳能发电装置
CN103268123B (zh) 一种可自动追踪太阳的太阳能收集传送器
CN113238584A (zh) 一种升降式屋顶绿化装置、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18302543U (zh) 一种智能大棚用通风降温装置
CN210713348U (zh) 一种绿色建筑外表皮系统
CN213334159U (zh) 一种太阳能环保监控路灯
CN215443859U (zh) 室内空间的遮阳系统
CN210348038U (zh) 建筑物防晒装置和墙体系统
CN202403165U (zh) 具有防护结构的led灯装置
CN102401308B (zh) 升降式太阳能led路灯
ES2956321T3 (es) Priorización de unidades de generación de energía de una planta de energía que comprende uno o más generadores de aerogenerador
CN210693841U (zh) 绿色建筑
CN101037884A (zh) 伺服风屏开放式天文圆顶
CN113625783B (zh) 一种光伏设备的光伏面板姿态调整方法和装置
CN207896913U (zh) 光伏系统及其光伏组件支架
CN218001316U (zh) 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的航空障碍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