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58264A - 一种房建施工用装配式组合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房建施工用装配式组合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58264A
CN114658264A CN202210386581.1A CN202210386581A CN114658264A CN 114658264 A CN114658264 A CN 114658264A CN 202210386581 A CN202210386581 A CN 202210386581A CN 114658264 A CN114658264 A CN 1146582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ed
connecting rod
house
frame
fram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8658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康生
赵冬义
崔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ingj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ingj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ingj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ingj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8658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5826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582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582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00Buildings or groups of buildings for dwelling or office purposes; General layout, e.g. modular co-ordination or staggered storeys
    • E04H1/02Dwelling houses; Buildings for temporary habitation, e.g. summer hous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43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movable, separable, or collapsible parts, e.g. for transpo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房建施工用装配式组合房,包括分体式支撑底座,支撑于地面,分体式支撑底座的顶面呈水平面设置;装配式框架组件,若干个装配式框架组件相互水平地连接,形成组合房的基底结构,基底结构的底面连接于分体式支撑底座的顶面,若干个装配式框架组件相互平行地相互连接,形成组合房的侧壁结构,侧壁结构与基底结构垂直,若干个侧壁结构的底部连接于基底结构的顶面,若干个侧壁结构相互首尾连接,若干个装配式框架组件相互水平地连接,形成组合房的顶部结构,顶部结构的底面连接于侧壁结构的顶面;装配式墙板,若干块装配式墙板铺设于装配式框架组件。本申请具有提高装配式组合房的组装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房建施工用装配式组合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房建地产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房建施工用装配式组合房。
背景技术
在房建地产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工地的工人需要常驻于工地,所以一般在工地预先建起用于居住的组合房。
目前,组合房常见为装配式组合房,其包括由不同零部件组成的底部组件、侧壁组件和顶部组件,若干个底部组件相互平行地设置且用于与地面固定连接,作为组合房的基底。若干个侧壁组件相互连接形成围蔽用的墙板状结构,连接于底部组件的顶面。若干个顶部组件盖设在侧壁组件的顶部,底部组件、侧壁组件和顶部组件围起用于居住的空间,构成组合房。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上述装配式组合房的搭建需要工人组装多种不同的结构,例如:底部组件、侧壁组件和顶部组件,由于这些组件均由不同的零部件组成,导致工人在组装上花费的时间较长,造成了组装装配式组合房的效率较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利于提高装配式组合房的组装效率的房建施工用装配式组合房。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房建施工用装配式组合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房建施工用装配式组合房,包括:
分体式支撑底座,支撑于地面,所述分体式支撑底座的顶面呈水平面设置,若干个所述分体式支撑底座呈矩阵排布;
装配式框架组件,若干个所述装配式框架组件相互水平地连接,用于形成组合房的基底结构,所述基底结构的底面连接于分体式支撑底座的顶面,若干个所述装配式框架组件相互平行地相互连接,用于形成组合房的侧壁结构,所述侧壁结构与所述基底结构垂直,若干个所述侧壁结构的底部连接于基底结构的顶面,若干个所述侧壁结构相互首尾连接,用于围闭出供工人居住的居住空间,若干个所述装配式框架组件相互水平地连接,用于形成组合房的顶部结构,所述顶部结构的底面连接于侧壁结构的顶面;
装配式墙板,若干块所述装配式墙板铺设于所述装配式框架组件,每一个所述装配式框架组件上的全部装配式墙板均相互平行且相互连接,用于形成组合房的内墙、底板或天花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组装装配式组合房时,先布置好分体式支撑底座,将对应的装配式框架组件组合成基底结构、侧壁结构和顶部结构,再将基底结构安装于分体式支撑底座上,然后依次安装侧壁结构和顶部结构,即可完成安装,由于基底结构、侧壁结构和顶部结构的组成单元均是装配式墙板,工人在组装上花费的时间缩短,从而有利于提高组装装配式组合房的效率。
可选的,所述装配式框架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半框单元件,所述半框单元件呈矩形半框状设置,两个所述半框单元件的开口处相互连接,用于形成矩形框状结构,所述半框单元件的两个角连接有加固组件,用于加固半框单元件且便于半框单元件与分体式支撑底座连接;
所述基底结构下方的分体式支撑底座位于半框单元件的角落下方和两个相互连接的半框单元件的连接处的下方;所述基底结构中对应的半框单元件与对应的分体式支撑底座的顶面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半框单元件的设置有利于简化装配式框架组件的安装过程,降低安装难度,且便于生产,使得组合房的生产线耗材较少,同时,工人安装的熟练度易于提高,缩短了组合房的整体安装难度,从而提高了工人组装装配式组合房的效率。
可选的,所述半框单元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两个第二连接杆,其中一根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其中一端铰接于第一连接杆的其中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固定块,另一根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其中一端铰接于固定块;
当两个所述半框单元件相互连接时,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固定块呈均位于同一平面内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加强组件连接,对应的所述加强组件与对应的第二连接杆连接,用于限定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杆的摆动角度,用于使得两个所述半框单元件相互连接形成矩形框状的装配式框架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运输状态时,第一连接杆和两根第二连接杆相互折叠,有利于减小运输所占空间,组装时,打开两根第二连接杆至对应的角度,然后通过加固组件进行限定和加固,再将两个半框单元件相互连接,即可组成装配式框架组件,从而便于降低组装难度和复杂性,也有利于提高组装效。
可选的,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填补块和加固片,当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固定块呈均位于同一平面内设置,所述半框单元件呈半框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填补块连接;
靠近所述固定块的所述填补块呈矩形方体状设置,所述呈矩形方体状设置的填补块与第一连接杆垂直,所述呈矩形方体状设置的填补块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固定块、对应的第二连接杆端部连接,靠近所述固定块的所述加固片呈正方形片状设置,所述加固片通过螺栓与第一连接杆、固定块、呈矩形方体状设置的填补块、第二连接杆连接;
远离所述固定块的所述填补块呈L字型设置,所述呈L字型设置的填补块与远离固定块的第二连接杆的端部、第一连接杆远离固定块的端部拼接,用于形成包角结构,所述加固片通过螺栓与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呈L字型设置的填补块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填补块和加固片的设置有利于加速安装进程,且便于包装和运输,安装后,使得半框单元件更加牢固。
可选的,同一所述半框单元件的两相对的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相互朝向的侧面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其中一侧槽壁开设有滑入口,所述滑入口靠近第一连接杆,两相对的所述滑槽内滑移连接有若干根第三连接杆,若干根所述第三连接杆呈等间距排布且通过螺栓与第二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用于为装配式墙板提供安装的位置;两个所述半框单元件之间相互连接的两根第二连接杆的滑槽相互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入口便于工人在安装时将第三连接杆滑入相对的两根第二连接杆内,滑槽提供了安装空间,安装好全部第三连接杆有利于更好地安装装配式墙板,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装配式框架组件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中部开设有连接槽,同一所述装配式框架组件中的两根第一连接杆之间连接有第一加固杆,所述第一加固杆与第三连接杆垂直,所述第一加固杆呈卡入全部连接槽内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加固杆的设置有利于提高装配式框架组件的牢固性。
可选的,同一所述装配式框架组件中的两相对的所述呈L字型设置的填补块之间连接有两根第二加固杆,所述第二加固杆与第二连接杆相互平行且相互连接,两根所述第二加固杆相互靠近的端部相互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加固杆的设置有利于加强装配式框架组件的长边一侧的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装配式框架组件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基底机构和顶部结构中两相邻的装配式框架组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靠近装配式框架组件的侧面与所述装配式框架组件存在距离,所述基底结构中的所述连接片与所述顶部结构中的所述连接片呈高低相对设置,两相对的所述连接片之间套设有呈竖直设置的连接盖板,所述连接盖板与连接片通过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片的设置有利于加强两相邻装配式框架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连接盖板的设置有利于加强两相对的连接片之间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组合房整体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分体式支撑底座包括底板、连接柱和承托板,所述底板底面用于与地面连接,所述连接柱呈竖直设置且其底端固定于底板顶面的中部,所述承托板呈水平设置且其底面固定于连接柱的顶端,所述承托板的顶面用于承托基底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板的设置有利于为连接柱提供安装的位置,且提高分体式支撑底座的整体稳定性,承托板的设置为装配式框架组件提供安装的位置,进而提高组合房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承托板至少一条边连接有加固凸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凸沿的设置有利于加强承托板的稳定性和强度。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工人组装装配式组合房时,先布置好分体式支撑底座,将对应的装配式框架组件组合成基底结构、侧壁结构和顶部结构,再将基底结构安装于分体式支撑底座上,然后依次安装侧壁结构和顶部结构,即可完成安装,由于基底结构、侧壁结构和顶部结构的组成单元均是装配式墙板,工人在组装上花费的时间缩短,从而有利于提高组装装配式组合房的效率;
2.运输状态时,第一连接杆和两根第二连接杆相互折叠,有利于减小运输所占空间,组装时,打开两根第二连接杆至对应的角度,然后通过加固组件进行限定和加固,再将两个半框单元件相互连接,即可组成装配式框架组件,从而便于降低组装难度和复杂性,也有利于提高组装效;
3.滑入口便于工人在安装时将第三连接杆滑入相对的两根第二连接杆内,滑槽提供了安装空间,安装好全部第三连接杆有利于更好地安装装配式墙板,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装配式框架组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房建施工用装配式组合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装配式框架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装配式墙板;2、分体式支撑底座;21、底板;22、连接柱;23、承托板;3、加固凸沿;4、半框单元件;41、第一连接杆;42、第二连接杆;5、加固组件;51、填补块;52、加固片;6、固定块;7、滑槽;8、滑入口;9、第三连接杆;10、连接槽;11、第一加固杆;12、第二加固杆;13、连接片;14、连接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房建施工用装配式组合房,参照图1,包括若干个分体式支撑底座2、装配式框架组件和装配式墙板1。分体式支撑底座2的底面支撑于地面,或与地面上预设的连接槽连接。若干个分体式支撑底座2呈矩阵排布,为装配式框架组件提供安装位置。若干个装配式框架组件相互水平地连接形成组合房的基底结构,基底结构的底面连接于分体式支撑底座2的顶面,且连接方式可以是但不限于采用螺栓连接和焊接。若干个装配式框架组件相互平行地相互连接形成组合房的侧壁结构,侧壁结构与基底结构垂直,若干个侧壁结构的底部侧边连接于基底结构的顶面,且若干个侧壁结构相互首尾连接,连接方式可以是但不限于螺栓连接和焊接,用于围闭出供工人居住的居住空间。若干个装配式框架组件相互水平地连接,形成组合房的顶部结构,顶部结构的底面连接于若干个侧壁结构的顶面,且连接方式可以是但不限于采用螺栓连接和焊接。若干块装配式墙板1铺设于对应的装配式框架组件的至少一侧,铺设情况可以是内外两侧均铺设,也可以是内侧铺设,本实施例中以内侧铺设为例进行说明。每一个装配式框架组件上的全部装配式墙板1均相互平行且相互连接,形成组合房的内墙、内底板或天花板。
参照图2,分体式支撑底座2包括底板21、连接柱22和承托板23,底板21的底面与地面连接,或与地面上预设的连接槽连接。连接柱22呈竖直设置且其底端固定于底板21顶面的中部,承托板23呈水平设置且其底面中部固定于连接柱22的顶端,承托板23的顶面用于承托基底结构。分体式支撑底座2为预制部件,工人在安装装配式组合房时可以直接使用并安装。
参照图2,为了增加承托板23的强度,承托板23至少一条边连接有加固凸沿3,在本实施例中以承托板23的一条边连接有加固凸沿3进行距离说明。加固凸沿3与承托板23底面垂直。
参照图1,基底结构中的装配式框架组件四个角落的下方均匹配有分体式支撑底座2,基底结构中的装配式框架组件的长边中部下方也匹配有分体式支撑底座2。基底结构中两相邻的装配式框架组件之间的相互相邻的分体式支撑底座2相互连接。
具体的,参照图2和图3,装配式框架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半框单元件4,半框单元件4呈矩形半框状,两个半框单元件4的开口处相互连接,形成矩形框状结构。半框单元件4的两个角连接有加固组件5,用于加固半框单元件4且便于半框单元件4与分体式支撑底座2连接。基底结构下方的分体式支撑底座2位于半框单元件4的角落下方和两个相互连接的半框单元件4的连接处的下方。基底结构中对应的半框单元件4与对应的分体式支撑底座2的顶面连接。工人组装组合房时,先将配对的半框单元件4相互组装成装配式框架组件,再将通过多个装配式框架组件组合出基底结构、侧壁结构和顶部结构,最后再将基底结构、侧壁结构和顶部结构相互连接形成装配式组合房。
其中,参照图2和图3,半框单元件4包括第一连接杆41和两根第二连接杆42,其中一根第二连接杆42的其中一端铰接于第一连接杆41的其中一端,采用合页进行铰接,使得第一连接杆41和第二连接杆42可折叠至相互平行且抵接的状态,也可展开到相互垂直的状态。第一连接杆41的另一端固定有固定块6,另一根第二连接杆42的其中一端铰接于固定块6,采用合页进行铰接,使得该第二连接杆42与第一连接杆41可折叠至相互平行且两根第二连接杆42相互抵接的状态,也可展开到该第二连接杆42与第一连接杆41相互垂直的状态。
参照图2和图3,包装或运输时,半框单元件4的第一连接杆41和两根第二连接杆42相互折叠,以便于节省空间,便于运输。当两个半框单元件4相互连接时,第一连接杆41、第二连接杆42和固定块6均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连接杆41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加强组件连接,对应的加强组件与对应的第二连接杆42连接,用于限定对应的第二连接杆42的摆动角度,用于使得两个半框单元件4相互连接形成矩形框状的装配式框架组件。
参照图2和图3,加固组件5包括填补块51和加固片52,当第一连接杆41、第二连接杆42和固定块6均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半框单元件4呈半框状态时,第一连接杆41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填补块51连接。靠近固定块6的填补块51呈矩形方体状,呈矩形方体状设置的填补块51与第一连接杆41垂直,呈矩形方体状设置的填补块51远离第一连接杆41的一端与固定块6、对应的第二连接杆42端部连接,靠近固定块6的加固片52呈正方形片状设置,加固片52通过螺栓与第一连接杆41、固定块6、呈矩形方体状设置的填补块51、第二连接杆42连接。远离固定块6的填补块51呈L字型设置,呈L字型设置的填补块51与远离固定块6的第二连接杆42的端部、第一连接杆41远离固定块6的端部拼接,用于形成包角结构,加固片52通过螺栓与第一连接杆41、第二连接杆42、呈L字型设置的填补块51连接。
参照图2和图3,同一半框单元件4的两相对的第二连接杆42之间相互朝向的侧面均开设有滑槽7,滑槽7的其中一侧槽壁开设有滑入口8,滑入口8靠近第一连接杆41,两相对的滑槽7内滑移连接有若干根第三连接杆9,若干根第三连接杆9呈等间距排布且通过螺栓与第二连接杆42连接,第三连接杆9用于为装配式墙板1提供安装的位置;两个半框单元件4之间相互连接的两根第二连接杆42的滑槽7相互连通。
参照图3,第三连接杆9的中部开设有连接槽10,同一装配式框架组件中的两根第一连接杆41之间连接有第一加固杆11,第一加固杆11与第三连接杆9垂直,第一加固杆11卡入并经过全部连接槽10内。
参照图2和图3,同一装配式框架组件中的两相对的呈L字型设置的填补块51之间连接有两根第二加固杆12,第二加固杆12与第二连接杆42相互平行且相互连接,两根第二加固杆12相互靠近的端部相互连接。
参照图4,基底机构和顶部结构中两相邻的装配式框架组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片13,连接片13靠近装配式框架组件的侧面与装配式框架组件存在距离,基底结构中的连接片13与顶部结构中的连接片13呈高低相对设置,两相对的连接片13之间套设有呈竖直设置的连接盖板14,连接盖板14与连接片13通过螺栓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工人拆开半框单元件4的包装,将配对的半框单元件4组装成装配式框架组件,再安装对应的填补块51和加固片52,然后安装第二加固杆12,使得装配式框架组件的整体形状更加类似矩形框状,然后安装第三连接杆9和第一加固杆11,完成对单个装配式框架组件的安装;利用多个装配式框架组件组合安装出基底结构、侧壁结构和顶部结构;
在地面上布置并固定对应数量的分体式支撑底座2,然后先在分体式支撑底座2顶面安装基底结构,再将侧壁结构安装于基底结构的顶面,最后安装顶部结构。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房建施工用装配式组合房,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体式支撑底座(2),支撑于地面,所述分体式支撑底座(2)的顶面呈水平面设置,若干个所述分体式支撑底座(2)呈矩阵排布;
装配式框架组件,若干个所述装配式框架组件相互水平地连接,用于形成组合房的基底结构,所述基底结构的底面连接于分体式支撑底座(2)的顶面,若干个所述装配式框架组件相互平行地相互连接,用于形成组合房的侧壁结构,所述侧壁结构与所述基底结构垂直,若干个所述侧壁结构的底部连接于基底结构的顶面,若干个所述侧壁结构相互首尾连接,用于围闭出供工人居住的居住空间,若干个所述装配式框架组件相互水平地连接,用于形成组合房的顶部结构,所述顶部结构的底面连接于侧壁结构的顶面;
装配式墙板(1),若干块所述装配式墙板(1)铺设于所述装配式框架组件,每一个所述装配式框架组件上的全部装配式墙板(1)均相互平行且相互连接,用于形成组合房的内墙、内底板或天花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建施工用装配式组合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框架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半框单元件(4),所述半框单元件(4)呈矩形半框状设置,两个所述半框单元件(4)的开口处相互连接,用于形成矩形框状结构,所述半框单元件(4)的两个角连接有加固组件(5),用于加固半框单元件(4)且便于半框单元件(4)与分体式支撑底座(2)连接;
所述基底结构下方的分体式支撑底座(2)位于半框单元件(4)的角落下方和两个相互连接的半框单元件(4)的连接处的下方;所述基底结构中对应的半框单元件(4)与对应的分体式支撑底座(2)的顶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房建施工用装配式组合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框单元件(4)包括第一连接杆(41)和两个第二连接杆(42),其中一根所述第二连接杆(42)的其中一端铰接于第一连接杆(41)的其中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杆(41)的另一端连接有固定块(6),另一根所述第二连接杆(42)的其中一端铰接于固定块(6);
当两个所述半框单元件(4)相互连接时,所述第一连接杆(41)、第二连接杆(42)和固定块(6)呈均位于同一平面内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41)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加强组件连接,对应的所述加强组件与对应的第二连接杆(42)连接,用于限定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杆(42)的摆动角度,用于使得两个所述半框单元件(4)相互连接形成矩形框状的装配式框架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房建施工用装配式组合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组件(5)包括填补块(51)和加固片(52),当所述第一连接杆(41)、第二连接杆(42)和固定块(6)呈均位于同一平面内设置,所述半框单元件(4)呈半框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杆(41)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填补块(51)连接;
靠近所述固定块(6)的所述填补块(51)呈矩形方体状设置,所述呈矩形方体状设置的填补块(51)与第一连接杆(41)垂直,所述呈矩形方体状设置的填补块(51)远离第一连接杆(41)的一端与固定块(6)、对应的第二连接杆(42)端部连接,靠近所述固定块(6)的所述加固片(52)呈正方形片状设置,所述加固片(52)通过螺栓与第一连接杆(41)、固定块(6)、呈矩形方体状设置的填补块(51)、第二连接杆(42)连接;
远离所述固定块(6)的所述填补块(51)呈L字型设置,所述呈L字型设置的填补块(51)与远离固定块(6)的第二连接杆(42)的端部、第一连接杆(41)远离固定块(6)的端部拼接,用于形成包角结构,所述加固片(52)通过螺栓与第一连接杆(41)、第二连接杆(42)、呈L字型设置的填补块(5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房建施工用装配式组合房,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半框单元件(4)的两相对的所述第二连接杆(42)之间相互朝向的侧面均开设有滑槽(7),所述滑槽(7)的其中一侧槽壁开设有滑入口(8),所述滑入口(8)靠近第一连接杆(41),两相对的所述滑槽(7)内滑移连接有若干根第三连接杆(9),若干根所述第三连接杆(9)呈等间距排布且通过螺栓与第二连接杆(42)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9)用于为装配式墙板(1)提供安装的位置;两个所述半框单元件(4)之间相互连接的两根第二连接杆(42)的滑槽(7)相互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房建施工用装配式组合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杆(9)的中部开设有连接槽(10),同一所述装配式框架组件中的两根第一连接杆(41)之间连接有第一加固杆(11),所述第一加固杆(11)与第三连接杆(9)垂直,所述第一加固杆(11)呈卡入全部连接槽(10)内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房建施工用装配式组合房,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装配式框架组件中的两相对的所述呈L字型设置的填补块(51)之间连接有两根第二加固杆(12),所述第二加固杆(12)与第二连接杆(42)相互平行且相互连接,两根所述第二加固杆(12)相互靠近的端部相互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建施工用装配式组合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机构和顶部结构中两相邻的装配式框架组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片(13),所述连接片(13)靠近装配式框架组件的侧面与所述装配式框架组件存在距离,所述基底结构中的所述连接片(13)与所述顶部结构中的所述连接片(13)呈高低相对设置,两相对的所述连接片(13)之间套设有呈竖直设置的连接盖板(14),所述连接盖板(14)与连接片(13)通过螺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建施工用装配式组合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支撑底座(2)包括底板(21)、连接柱(22)和承托板(23),所述底板(21)底面用于与地面连接,所述连接柱(22)呈竖直设置且其底端固定于底板(21)顶面的中部,所述承托板(23)呈水平设置且其底面固定于连接柱(22)的顶端,所述承托板(23)的顶面用于承托基底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房建施工用装配式组合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板(23)至少一条边连接有加固凸沿(3)。
CN202210386581.1A 2022-04-14 2022-04-14 一种房建施工用装配式组合房 Pending CN1146582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86581.1A CN114658264A (zh) 2022-04-14 2022-04-14 一种房建施工用装配式组合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86581.1A CN114658264A (zh) 2022-04-14 2022-04-14 一种房建施工用装配式组合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58264A true CN114658264A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35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86581.1A Pending CN114658264A (zh) 2022-04-14 2022-04-14 一种房建施工用装配式组合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58264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14222U (ja) * 2017-10-17 2017-12-28 佐藤鋼材株式会社 コンテナハウス
CN110258852A (zh) * 2019-07-11 2019-09-20 佛山市南海雄业铝型材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安装的铝屋及安装方法
CN212561864U (zh) * 2020-04-25 2021-02-19 浙江吉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抗震型装配式建筑
CN213953125U (zh) * 2020-10-30 2021-08-13 盛世嘉华展览(烟台)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装配的展厅
CN214219960U (zh) * 2020-09-29 2021-09-17 湖南尔旭房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箱体房屋钢木框架结构
CN214941054U (zh) * 2021-07-23 2021-11-30 中铧正鑫路桥有限公司 一种房建工程用板房结构
CN113914479A (zh) * 2021-09-30 2022-01-11 昌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装方便的模块化房间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14222U (ja) * 2017-10-17 2017-12-28 佐藤鋼材株式会社 コンテナハウス
CN110258852A (zh) * 2019-07-11 2019-09-20 佛山市南海雄业铝型材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安装的铝屋及安装方法
CN212561864U (zh) * 2020-04-25 2021-02-19 浙江吉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抗震型装配式建筑
CN214219960U (zh) * 2020-09-29 2021-09-17 湖南尔旭房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箱体房屋钢木框架结构
CN213953125U (zh) * 2020-10-30 2021-08-13 盛世嘉华展览(烟台)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装配的展厅
CN214941054U (zh) * 2021-07-23 2021-11-30 中铧正鑫路桥有限公司 一种房建工程用板房结构
CN113914479A (zh) * 2021-09-30 2022-01-11 昌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装方便的模块化房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58115B2 (ja) 輸送可能なモジュラー式建築物及びその建築方法
KR100914742B1 (ko) 조립식 건축용 모듈과 이를 이용한 모듈러 건축물시공시스템 및 그 시공방법
US7882665B2 (en) Construction configurations and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steel houses
US20110146181A1 (en) Prefabricated reinforced concrete panel curtain-wall system
WO2021142958A1 (zh) 一种预制建筑单元、拼装式建筑、带屋顶的拼装式建筑及施工方法
AU700029B2 (en) Buildings method of construction
CN102808512B (zh) 一种用于箱式建筑的建筑方法
CN112112279A (zh) 一种组装式钢结构房屋
CN111287326A (zh) 快速可拆再建的组装合成建筑及其建造方法
CN114411978A (zh) 一种燕尾榫混凝土装配式围墙建筑
WO202225644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hybrid building construction for difficult sites
CN106894552A (zh) 幕墙龙骨单元、幕墙单元件及幕墙结构
EP1055036B1 (en) Modular building unit
CN112814211B (zh) 一种装配式墙体的安装方法
CN114658264A (zh) 一种房建施工用装配式组合房
CN213038571U (zh) 一种模块化房屋
JP7094052B1 (ja) 組立式コンテナハウス及び組立式コンテナハウスの組立方法
CN216041949U (zh) 一种模块化骨架条板隔墙结构
KR102253062B1 (ko) 조립식 건축물 및 그 시공 방법
CN212200780U (zh) 快速可拆再建的组装合成建筑
JP6896217B2 (ja) 柱と梁の接合方法および木造建築物の柱と梁の接合方法
CN210238863U (zh) 一种模块化室内隔墙的构件和墙体
CN220226379U (zh) 一种美化小机房
CN201276758Y (zh) 一种组合式房屋的梁架结构
CN115199137B (zh) 一种冬季施工围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