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47137A - 一种光调制器与投影显示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调制器与投影显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47137A
CN114647137A CN202011507009.3A CN202011507009A CN114647137A CN 114647137 A CN114647137 A CN 114647137A CN 202011507009 A CN202011507009 A CN 202011507009A CN 114647137 A CN114647137 A CN 1146471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beams
light beam
sub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0700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飞
张翠萍
李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ppotronic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Appotronic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otronic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Appotronic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0700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4713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32906 priority patent/WO202212754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6471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471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5Projectors using an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but not peculiar thereto
    • G03B21/006Projectors using an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but not peculiar thereto using LC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33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33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 G03B21/204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using secondary light emission, e.g. luminescence or fluorescen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66Reflectors in illumination bea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8Homogenising, shaping of the illumination ligh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调制器与投影显示系统,该光调制器包括面角转换组件与调制组件,面角转换组件用于对多束光源光束进行面角转换会聚,形成多束与光源光束对应的会聚光束,多束会聚光束在角空间分离;调制组件用于对多束会聚光束进行调制,形成图像光;调制组件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三个子像素,每束会聚光束分别入射至像素单元中的子像素,且所述每束会聚光束与所述子像素一一对应;面角转换组件包括由多个微透镜组成的微透镜阵列,每个微透镜与至少一个像素单元的位置匹配,以将所述会聚光束会聚在所述像素单元上。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提高光效,且结构简单,体积较小。

Description

一种光调制器与投影显示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投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调制器与投影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投影显示系统主要包括光源、照明系统、光机系统以及投影镜头等主要部分,空间光调制器(Spatial Light Modulator,SLM)是光机系统中的重要器件,其可以通过对独立像素光通量的调控实现像素化图像显示。现代投影显示系统中常用的SLM对可见光不具有波长选择性,其包括基于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技术的反射型数字微镜器件(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DMD)、反射型液晶附硅显示器(LiquidCrystal on Silicon,LCoS)以及透射型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目前常用LCD进行显示,但是存在体积较大、显示效果不佳、LCD显示芯片的寿命较短以及光效损失较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调制器与投影显示系统,能够提高光效,且结构简单,体积较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光调制器,该光调制器包括:面角转换组件与调制组件,面角转换组件设置于多束光源光束的出射光路上,用于对多束光源光束进行面角转换与会聚,形成多束与光源光束对应的会聚光束,其中,每束光源光束在面空间分离,多束会聚光束在角空间分离;调制组件设置于面角转换组件的出射光路上,且与所述面角转换组件一体设置,用于对多束会聚光束进行调制,形成图像光;其中,调制组件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三个子像素,每束会聚光束分别入射至像素单元中的子像素,且会聚光束与子像素一一对应,至少三个子像素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或补充子像素;面角转换组件包括由多个微透镜组成的微透镜阵列,每个微透镜与至少一个像素单元的位置匹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投影显示系统,该投影显示系统包括:发光组件与光调制器,发光组件用于产生多束光源光束;光调制器设置于多束光源光束的出射光路上,用于对多束光源光束进行调制,光调制器为上述的光调制器。
通过上述方案,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在调整组件上匹配面角转换组件的方案,利用面角转换组件来接收多束光源光束,面角转换组件包括多个微透镜,每个微透镜可以对入射的光源光束进行面角转换处理,得到与光源光束对应的会聚光束,并将多束会聚光束射入调制组件,调制组件设置于所述面角转换组件的出射光路上,且与所述面角转换组件一体设置,能够确保面角转换组件与调制组件配合的准确性以及一体化光调制器的结构稳定性,同时,该调制组件包括多个像素单元,一个微透镜可以与至少一个像素单元的位置相对应,将经过面角转换的光束输入至对应的像素单元,从而产生彩色光。通过一个面角转换组件就能够将角空间分离的、不同颜色的光源光束转换为面空间分离、以不同入射角射入调制组件的会聚光束,实现空间像素位置上的分离,结构比较简单,且体积较小;而且由于采用了微透镜阵列作为面角转换组件,一方面通过微透镜阵列的对光束的调控作用,提高了LCD面板中不透光结构所导致的光效损失,提高了LCD面板的最大输出亮度,另一方面利用微透镜阵列本身就可以实现彩色的像素分离,无需利用彩色滤光膜来进行像素分离,避免了彩色滤光膜带来的光效损失,使得光效利用提高,同时也降低了LCD面板的热负载,提高了显示效果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光调制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像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面角转换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b)是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面角转换组件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b)中面角转换组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不同光源光束通过图3中的面角转换组件照射在子像素上的示意图;
图6是图5对应的子像素排列的示意图;
图7是不同光源光束通过图3中的面角转换组件照射在子像素上的另一示意图;
图8是图7对应的子像素排列的示意图;
图9是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面角转换组件的又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不同光源光束通过图9中的面角转换组件照射在子像素上的示意图;
图11是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面角转换组件的又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a)是图11所示的面角转换组件与像素单元中子像素的结构示意图;
图12(b)是图11所示的面角转换组件与像素单元中子像素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2(c)是图11所示的面角转换组件与像素单元中子像素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提供的投影显示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提供的投影显示系统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提供的投影显示系统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提供的投影显示系统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所示的实施例中发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提供的投影显示系统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提供的投影显示系统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9所示的实施例中波长转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申请提供的投影显示系统第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申请提供的投影显示系统第八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显示系统中,显示的核心原理是采用红、绿、蓝三基色进行显示,即需要通过SLM分别显示红、绿、蓝三基色的图像显示信息,再通过时间积分或者空间积分的方式将三基色图像信息组合,使人眼观察到全彩色的图像信息,不同的显示系统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实现三基色显示。
目前常将单片彩色液晶屏LCD显示芯片作为空间光调制器应用在投影系统中,保持了单片式SLM投影系统结构简单的优势,且成本较低,同时可以避免彩虹效应,但是这种方案会造成大量的光能量损失(60%以上),影响显示效果和显示芯片的寿命,无法兼顾便携与较大的透光率。
为了解决现有LCD中彩色滤光膜以及TFT电路等结构挡光带来的光效利用率低下的问题,本方案通过面角转换组件可以将入射角度不同的光束转变为空间位置不同的会聚光束,分别照射在相应的子像素上,可不再使用彩色滤光膜,有助于增加光效利用率,同时,由于会聚光束直接会聚在子像素上,能够最大化的提高LCD的光调制效率,且面角转换组件中的每个微透镜可与一个包括至少三个子像素(即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或补充子像素)的像素单元相匹配,补充子像素的颜色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来设置,可完全满足多样化应用需求,下面将对本申请的光调制器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光调制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光调制器10包括:面角转换组件11与调制组件12。
面角转换组件11设置于多束光源光束的出射光路上,其用于对多束光源光束进行面角转换与会聚,形成多束与光源光束对应的会聚光束;具体地,多束光源光束可包括红光光束、绿光光束以及蓝光光束,面角转换组件11包括由多个微透镜组成的微透镜阵列,每束光源光束在角空间分离,光源光束与会聚光束一一对应,在本实施例中,多束会聚光束在面空间分离。
调制组件12设置于面角转换组件11的出射光路上,且与所述面角转换组件11一体设置,其用于对多束会聚光束进行调制,形成图像光,调制组件12可以为LCD、液晶附硅显示器LCOS或数字镜元器件DMD等具备光束调制功能的器件。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调制组件12包括多个像素单元121,每个像素单元121包括至少三个子像素,每束会聚光束分别入射至像素单元121中的子像素,且会聚光束与子像素一一对应,每个微透镜与至少一个像素单元121的位置匹配,以将所述会聚光束会聚在所述像素单元上,进而最大化的提高调制组件的光调制效率;具体地,至少三个子像素可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或补充子像素,每个像素单元121中所包含的子像素的个数以及种类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置,子像素的排列方式不仅可以是目前常用的3个子像素并列排布,也可以是4个子像素或者4个以上的子像素并排排列,还可以是以2×2的方式进行二维排列,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比如,如图2所示,每个像素单元121中子像素的数量为4个,分别记作121a-121d,它们可以为第一红色子像素、第二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以及蓝色子像素,即补充子像素为第二红色子像素。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a)-3(b)与图4所示,光调制器10还包括玻璃片13,玻璃片13设置于面角转换组件11与调制组件12之间,三者共同一体设置,能够进一步确保面角转换组件与调制组件配合的准确性以及一体化光调制器的结构稳定性,同时,至少三个子像素按照行方向/列方向排列,微透镜阵列为一维柱状微透镜阵列,如图3(a)所示,或者微透镜阵列为二维方形微透镜阵列,如图3(b)所示;其中,柱状微透镜阵列包括多列微透镜,当每个像素单元121中的至少三个子像素按照列方向排列时,每列微透镜与一列像素单元121对应,即每一列像素单元121匹配一个柱状微透镜,整个调制组件12匹配了一维排列的柱状微透镜;同理,当每个像素单元121中的至少三个子像素按照行方向排列时时,每行微透镜与一行像素单元121对应。
在一实施方式中,调制组件12为LCD面板,如图5所示,三束光源光束201a-203a或三束光源光束201b-203b可从不同的角度入射至LCD面板上的微透镜阵列,微透镜阵列可以将入射角度不同的三束光源光束201-203(包括201a-203a与201b-203b)分别会聚到三个不同的子像素121a-121c所在的位置,实现了在空间上利用三个子像素显示不同颜色,以得到彩色显示的效果。
每个像素单元121中子像素的排列方式可如图6所示,即每个像素单元121包括三个子像素121a-121c,三个子像素121a-121c呈一字并列排开,可以对相应的光源光束进行亮度调控和显示。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在一个像素单元121中可设置4个子像素或更多数目的子像素,本实施方式主要描述一个像素单元121包括4个竖条状子像素的情况,即每个像素单元121中包括的子像素的数量为四个。
如图7与图8所示,调制组件12包括4个子像素:121a、121b、121c以及121d,子像素121a-121d可按照行方向排列,它们对应的颜色分别记作A、B、C以及D,A-D可以为任何颜色,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采用不同的选择,比如,对于广色域显示,至少三个子像素包括第一红色子像素、第二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以及蓝色子像素,即可以采用RRGB的排列方式,A-D分别表示红色(R,Red)、红色、绿色(G,Green)以及蓝色(B,Blue);对于高亮度需求的场景,可以采用RGGB或者RGBY的排列方式等,即至少三个子像素包括红色子像素、第一绿色子像素、第二绿色子像素以及蓝色子像素,A-D分别表示红色、绿色、绿色以及蓝色,或者至少三个子像素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蓝色子像素以及黄色子像素,A-D分别为红色、绿色、蓝色以及黄色(Y,Yellow)。
角空间上分离的光束被输入至柱状微透镜阵列进行面角转换,在通过柱状微透镜后,角空间上分离的光束在面空间上分离。具体地,如图7所示,光源光束211a与光源光束211b以特定角度入射,经过柱状微透镜后分别到达子像素121a所在的位置;类似地,光源光束212a-212b到达子像素121b所在的位置,光源光束213a-103b到达子像素121c所在的位置,光源光束214a-214b到达子像素121d所在的位置,这样四束光源光束就能通过柱状微透镜实现空间位置上的分离,从而能够避开横向上的TFT导线,提高了光束通过LCD面板时的效率。另外,由于不同颜色(可是单波长也可是宽谱)的光能通过柱状微透镜准确到达特定的子像素,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通过LCD面板中的彩色滤光膜时的损失,甚至也可以不再设置彩色滤光膜,从而提高了最大输出亮度,并减小了LCD面板上的热量,进而提高了LCD面板的可靠性,有助于提升使用寿命。
在另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微透镜阵列为二维微透镜阵列,即在调制组件12上匹配二维微透镜阵列,该二维微透镜阵列包括多个微透镜,微透镜与像素单元121一一对应。
每个微透镜可覆盖了2×2个子像素,如图10所示,四束光源光束221a、222a、221b以及222b照射到面角转换组件11上,沿着面角转换组件11中微透镜的对角面上的不同方向入射的光源光束221a-221b和222a-222b,由于入射角度不同,分别被微透镜会聚到子像素121c和子像素121a。同样地,沿着微透镜的另一对角面入射的两束不同角度的光束,可被会聚到子像素121b和子像素121d。即在不同角度的光源光束通过一个微透镜后,可以从空间上被分开,分别照射在四个子像素121a-121d上,实现2×2的子像素显示。
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面角转换器件11包括多个微透镜111,微透镜111的形状为六边形,每个微透镜111覆盖一个像素单元121,像素单元121包含若干子像素,比如,像素单元121中至少三个子像素的数量为四至七个,子像素的分布可以采用各种设计以满足多场景的应用需求。
每个像素单元121中的至少三个子像素可以按照列方向、行方向或圆周方向排布,例如,如图12(a)所示,像素单元121包括四个子像素121a-121d,四个子像素121a-121d可以按照列方向排列,每个六边形的微透镜111覆盖四个子像素121a-121d,四个子像素121a-121d的颜色可以采用RRGB、RGGB或RGBY等方式;或者如图12(b)所示,像素单元121包括六个子像素121a-121f,六个子像素121a-121f按照列圆周方向排列,每个六边形的微透镜111覆盖六个子像素121a-121f,六个子像素121a-121f的颜色可以采用RGBRGB、RRRGGB或RRGGGB等方式,相同的颜色对应的波长可以相同或者相同的颜色位于不同波段;或者如图12(c)所示,像素单元121包括7个子像素121a-121g,六个子像素121a-121f按照列虚拟圆的圆周方向排列,剩余的子像素121g设置于虚拟圆的中心位置,每个六边形的微透镜111覆盖七个子像素121a-121g,七个子像素121a-121g的颜色可以采用RRRGGBB。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调制器10,通过一个面角转换组件11直接将面空间分离的不同光源光束转换为角空间分离的、不同颜色的光束,并照射到调制组件12上;可采用一列像素单元121匹配一个柱状微透镜的结构或者一个像素单元121匹配一个二维微透镜的结构,即整个调制组件12匹配柱状微透镜阵列或者二维微透镜阵列。由于不同颜色的光源光束已经在角空间上分开,导致入射至调制组件12的角度不同,经过调制组件12转化为面空间上分离的光束,然后照射在不同颜色的子像素上,每组子像素通过空间积分作为一个像素单元121,可以实现全彩显示;而且由于仅通过一个面角转换组件11即实现了光源光束从角空间到面空间的转换,结构简单。此外,由于采用了微透镜阵列作为面角转换组件11,一方面通过微透镜阵列的对光束的调控作用,提高了LCD面板中不透光结构(比如:TFT电路或黑色膜等)所导致的光效损失,提高了LCD面板的等效开口率,提高了最大输出亮度,另一方面利用微透镜阵列本身实现了彩色的像素分离,避免了使用彩色滤光膜带来的光效损失,使得光效利用率提高,同时也降低了LCD面板的热负载,提高了显示效果和可靠性。
请参阅图13,图13是本申请提供的投影显示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投影显示系统包括:光调制器10与发光组件30,发光组件30用于产生多束光源光束;光调制器10设置于多束光源光束的出射光路上,光调制器10用于对多束光源光束进行调制,光调制器10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光调制器。
投影显示系统还包括第一透镜组件40,第一透镜组件40设置于发光组件30的出射光路上,第一透镜组件40用于对多束光源光束进行转换,以使得每束光源光束以不同的入射角射入光调制器10;具体地,发光组件30设置于第一透镜组件40的前焦面附近,第一透镜组件40可以为面角转换透镜。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4,图14是本申请提供的投影显示系统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发光组件30包括:红光光源301、绿光光源302以及蓝光光源303,多束光源光束包括红光光束、绿光光束以及蓝光光束。
红光光源301用于产生红光光束;绿光光源302用于产生绿光光束;蓝光光源303用于产生蓝光光束,红光光源301、绿光光源302以及蓝光光源303均设置于第一透镜组件40的前焦面附近;具体地,红光光源301、绿光光源302以及蓝光光源303可以为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光源,第一透镜组件40可以为透镜或透镜组。
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采用红光LED、绿光LED以及蓝光LED三种不同颜色的LED光源作为发光组件30,将它们放置在第一透镜组件40的前焦面附近,通过第一透镜组件40的面角转换作用,将三束光源光束直接转变为不同角度的光束231R、231G、231B,光束231R、231G、231B入射到匹配了柱状微透镜阵列或者匹配了二维微透镜阵列的LCD面板上,后续工作原理与上述实施例中光调制器10的工作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通过空间积分显示,最后可通过成像镜头(图中未示出)进行投影显示。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发光组件30还可包括补充光源(图中未示出),补充光源用于产生补充光束,补充光束用于提升发光组件30的发光亮度或色域,补充光源也设置于第一透镜组件40的前焦面附近,即多束光源光束为红光光束、绿光光束、蓝光光束以及补充光束,总共有四束光源光束,补充光束的颜色可以为红色、绿色、蓝色、黄色或者白色等,其工作原理与三束光源光束的工作原理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采用不同颜色的光源通过一个第一透镜组件40进行面角转换,光源光束直接以不同角度照射在匹配了微透镜阵列的LCD面板上,实现了高光效利用率,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在另一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5,图15是本申请提供的投影显示系统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与第二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投影显示系统还包括散射组件50,散射组件50设置于发光组件30的出射光路上,散射组件50用于对多束光源光束进行散射,形成多束散射光束,该散射光束的光斑位于第一透镜组件40的前焦面附近。
进一步地,散射组件50包括三个散射器件51-53;红光光源301、绿光光源302以及蓝光光源303分别为激光光源,红光光源301、绿光光源302以及蓝光光源303发出三色准直光束,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散射器件51-53变成散射光束,由于散射光束的光斑位于透镜或透镜组的前焦面附近,前焦面上位置不同的散射光束通过透镜或透镜组后转变为不同角度的光束232R、232G、232B,三束光束以不同角度入射到匹配了微透镜阵列的LCD面板上,后续工作原理与上述实施例中光调制器10的工作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最终实现了高光效利用率,且结构简单,性价比高。
在另一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6与图17,图16是本申请提供的投影显示系统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发光组件30包括四个发光器件311-314,四个发光器件311-314可以按照二维矩阵排布,四个发光器件311-314可以为固体光源,该固体光源可以为LED或者受激发后产生荧光的荧光粉。
进一步地,四个不同角度的发光器件311-314的发光颜色可以为任何颜色,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采用不同的选择,比如,对于广色域显示,可以采用RRGB的方式;对于高亮度需求的场景,可以采用RGGB或者RGBY的方式等。
如图16所示,投影显示系统还包括:第二透镜组件60、第三透镜组件70以及第一匀光器件组80。
第二透镜组件60设置于四个发光器件311-314的出射光路上,其用于对四束光源光束进行整形,第二透镜组件60可以为透镜或者透镜组。
第三透镜组件70设置于第二透镜组件60的出射光路上,其用于对第二透镜组件60出射的光束进行会聚。
第一匀光器件组80设置于第三透镜组件70的出射光路上,其用于对第三透镜组件70出射的光束进行匀光。
该投影显示系统的工作原理为:发光器件311和发光器件312发出光源光束,经由第二透镜组件60整形成平行光束241a和241b,再通过一个第三透镜组件70分别形成会聚光束进入第一匀光器件组80,从第一匀光器件组80出射的均匀光束通过第一透镜组件40变成角度不同的两束光束,这两束光束照射到调制组件12上,后续工作原理与上述实施例中光调制器10的工作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另一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8,图18是本申请提供的投影显示系统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发光组件30包括白光光源321、第四透镜组件322以及波长选择组件323。
白光光源321用于产生有一定发散角度的白光光束,白光光源321包括白光LED或激光与受激发后产生白光的荧光粉的组合。
第四透镜组件322设置于白光光束的光路上,其用于对白光光束进行会聚,第四透镜组件322可以为透镜或透镜组。
波长选择组件323设置于第四透镜组件322的出射光路上,其用于接收第四透镜组件322出射的光束,生成红光光束、绿光光束以及蓝光光束,并射入第一透镜组件40。
进一步地,波长选择组件323包括第一二向色片3231、第二二向色片3232以及第三二向色片3233,三个二向色片3231-3233对颜色的选择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镀膜设计,使得第一二向色片3231、第二二向色片3232以及第三二向色片3233可以分别反射R、G以及B,或者分别反射B、G以及R,再或者反射G、B以及R等颜色的光束。
具体地,第一二向色片3231用于反射白光光束中的绿光分量,以出射绿光光束;第二二向色片3232用于反射白光光束中的红光分量,以出射红光光束;第三二向色片3233用于反射白光光束中的蓝光分量,以出射蓝光光束;即白光光束先在第一二向色片3231被反射,第一二向色片3231设置有特殊镀膜,可使得白光光束中的绿色分量被反射至第一透镜组件40,其他颜色的光束可透过第一二向色片3231;其他颜色的光束在第二二向色片3232被反射,第二二向色片3232设置有特殊镀膜,使得其他颜色的光束中的红色分量被反射至第一透镜组件40,剩余的蓝色分量透过第二二向色片3232;最后蓝色分量的光束在具有特殊镀膜的第三二向色片3233被反射,到达第一透镜组件40。
工作原理为:白光光束通过第四透镜组件322形成会聚光束,可以形成尺寸很小的像,在小像附近放置三个不同的二向色片3231-3233,由于三个二向色片3231-3233的波长选择性不同并且摆放角度不同,使得白光光源321发出的光束形成面空间分离的、三个不同颜色的小尺寸像,在后续光路中可作为面空间分离的不同颜色的光源光束251R、251G、251B,三个光源光束251R、251G、251B位于第一透镜组件40的前焦面附近,通过第一透镜组件40的作用,形成角度不同的三束会聚光束252R、252G、252B,以不同的角度照射到匹配了微透镜阵列的光调制器10上,后续工作原理与上述实施例中光调制器10的工作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多束光源光束还包括补充光束,总共有四束光源光束,波长选择组件323用于接收第四透镜组件322出射的光束,生成红光光束、绿光光束、蓝光光束以及补充光束,并射入第一透镜组件40;波长选择组件323包括第一二向色片3231、第二二向色片3232、第三二向色片3233以及第四二向色片(图中未示出),第四二向色片用于反射白光光束中与补充光束波长相同的分量,以出射补充光束;其工作原理与三束光源光束的工作原理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第四透镜组件322会聚光束的作用,将白光光源321通过三个角度不同的二向色片3231-3233等效形成三个在面空间分离的不同颜色的彩色发光源,不同颜色的、分离的彩色发光源再通过第一透镜组件40转换为不同角度的光源光束,以不同的角度照射到匹配了微透镜阵列的光调制器10上,形成全彩显示。由于采用了第四透镜组件322使得白光光源321在三个二向色片3231-3233处形成尺寸较小的彩色发光源,使得投影显示系统的尺寸较小,避免了传统远心光路造成的二向色片尺寸较大的缺陷,缩小了投影显示系统的整体尺寸。此外,可利用三个二向色片3231-3233对不同颜色的光束进行选择,并没有牺牲光效,即提高了系统的光利用效率;同时由于微透镜有一定的会聚作用,避免了LCD面板中TFT电路的遮挡,进一步提高了光效。
在另一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9,图19是本申请提供的投影显示系统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发光组件30包括:蓝光激光器331、选择性反射器件332、第五透镜组件333、波长转换器件334、第六透镜组件335以及第二匀光器件组336。
蓝光激光器331用于产生三束角度不同的蓝色激光束,选择性反射器件332设置于蓝色激光束的出射光路上,其用于对蓝色激光束进行反射,选择性反射器件332可以为二向色片。
第五透镜组件333设置于蓝色激光束的出射光路上,其用于对选择性反射器件332反射的蓝色激光束进行会聚。
波长转换器件334设置于蓝色激光束的出射光路上,其用于接收选择性反射器件332反射的蓝色激光束,产生红光光束、绿光光束以及蓝光光束,红光光束、绿光光束以及蓝光光束经第五透镜组件333后变成三束角空间分离的颜色不同的准直光束。
进一步地,红光光束为红荧光,绿光光束为绿荧光,如图20所示,波长转换器件334包括三个共圆心设置的红光区域3341、绿光区域3342以及蓝光区域3343,红光区域3341设置有红光波长转换材料,红光波长转换材料用于接收蓝色激光束,生成红荧光,红光波长转换材料可以为红色荧光粉;绿光区域3342设置有绿光波长转换材料,绿光波长转换材料用于接收蓝色激光束,生成绿荧光,绿光波长转换材料可以为绿色荧光粉;蓝光区域3343设置有散射片,散射片用于对蓝色激光束进行散射。具体地,如图20所示,红光区域3341、绿光区域3342以及蓝光区域3343设置在波长转换器件334的不同半径处,由外至内分别设置有红色荧光粉、绿色荧光粉和散射片,可以理解的是,图20中的各个荧光粉圈的区域仅作示意性展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任意排布。
第六透镜组件335设置于三束颜色不同的准直光束的出射光路上,其用于对三束颜色不同的准直光束进行会聚。
第二匀光器件组336设置于第六透镜组件335的出射光路上,其用于对第六透镜组件335出射的光束进行匀光。
工作原理为:蓝光激光器331发出不同角度、通过适当整形的蓝色激光束261,通过选择性反射器件332分别照射到波长转换器件334的红光区域3341、绿光区域3342以及蓝光区域3343,分别形成红色、绿色以及蓝色的朗伯光源,再通过第五透镜组件333变成三束角空间分离的准直光束261R、261G、261B。三束角空间分离的准直光束261R、261G、261B透过选择性反射器件332后,经过第六透镜组件335的会聚作用分别进入第二匀光器件组336;从第二匀光器件组336出射的、不同颜色的光源光束位于第一透镜组件40的前焦面上,因此不同颜色的、不同面空间位置的光源光束被第一透镜组件40转换为角分离的光束,照射到匹配了微透镜阵列的LCD面板上,后续工作原理与上述实施例中光调制器10的工作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多束光源光束还包括补充光束,总共有四束光源光束,波长转换器件334用于接收选择性反射器件332反射的蓝色激光束,产生红光光束、绿光光束、蓝光光束以及补充光束,红光光束、绿光光束以及补充光束分别为红荧光、绿荧光以及补充荧光;红光光束、绿光光束、蓝光光束以及补充光束经第五透镜组件333后变成四束角空间分离的准直光束;第六透镜组件335可对这四束准直光束进行会聚;波长转换器件334包括四个共圆心设置的红光区域3341、绿光区域3342、蓝光区域3343以及补充区域(图中未示出),红光区域3341设置有红光波长转换材料,红光波长转换材料用于接收蓝色激光束,生成红荧光,红光波长转换材料可以为红色荧光粉;绿光区域3342设置有绿光波长转换材料,绿光波长转换材料用于接收蓝色激光束,生成绿荧光,绿光波长转换材料可以为绿色荧光粉;蓝光区域3343设置有散射片,散射片用于对蓝色激光束进行散射;补充区域设置有补充波长转换材料,可接收蓝色激光束,生成补充荧光;其工作原理与三束光源光束的工作原理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描述了一种通过蓝色激光束激发不同位置、不同颜色的荧光粉或者散射片,形成面空间分离的、不同颜色的发光光源,再通过第一透镜组件40进行面角转换,最后不同颜色的光束以不同入射角度照射到LCD面板上,实现空间积分显示;在波长转换器件334上配备红色荧光粉与绿色荧光粉,在波长转换器件334转动的情况下可被蓝色激光束激发,产生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可以有效降低固定区域内的负载,避免了荧光粉的热淬灭效应,增加了发光强度,实现了高亮度、高光效利用、结构简单、性价比高的投影显示方案。
在另一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1,图21是本申请提供的投影显示系统第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发光组件30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的发光组件,其工作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调制组件12为DMD,如图21所示,投影显示系统还包括反射器件90和全内反射器件100,反射器件90设置于多束光源光束的光路上,反射器件90用于将多束光源光束反射至全内反射器件100,全内反射器件100用于将多束光源光束反射至DMD,并将DMD调制后反射出的光束传输至后续光学系统。
发光组件30出射不同角度、不同颜色的光源光束271R、271G、271B,依次通过反射器件90和全内反射器件100后,照射到匹配了微透镜阵列的DMD上,后续工作原理与上述实施例中光调制器10的工作原理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其他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2,图22是本申请提供的投影显示系统第八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发光组件30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的发光组件,其工作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调制组件12为LCoS,如图22所示,投影显示系统还包括偏振分光器件110,偏振分光器件110设置于多束光源光束的光路上,其用于对多束光源光束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光束射入LCoS,并将LCoS调制后反射出的光束传输至后续光学系统。
发光组件30产生不同角度、不同颜色的光源光束281R、281G、281B,三束光源光束281R、281G、281B通过偏振分光器件110后,照射到匹配了微透镜阵列的LCoS上,后续工作原理与上述实施例中光调制器10的工作原理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效利用率高、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空间积分投影方案,能够以低成本方式实现高性能投影显示效果,可应用于多种产品中,比如,应用在舞台灯、射灯、教育机、影院机、工程机、微投或激光电视等投影产品中。不同颜色的光源位于不同的面空间中,由于不同颜色的光源光束已经在角空间分开,造成入射至调制组件的角度不同;由于面角转换组件对其前焦面上的光源具有面角转换的功能,通过一个面角转换组件能够直接将角空间分离的不同光源光束转换为面空间分离的不同颜色的光束,照射到调制组件上,形成不同颜色的子像素,每组子像素通过空间积分作为一个像素单元,可以实现全彩显示;由于通过一个面角转换组件即可实现光源光束从角空间到面空间的转换,简化了投影显示系统,使得系统的结构简单,降低了成本。此外,可以通过对发光组件进行设计,使得投影显示系统适配不同的应用场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光调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角转换组件,设置于多束光源光束的出射光路上,用于对所述多束光源光束进行面角转换,形成多束与所述光源光束对应的会聚光束,其中,所述多束会聚光束在面空间分离;
调制组件,设置于所述面角转换组件的出射光路上,且与所述面角转换组件一体设置,用于对所述多束会聚光束进行调制,形成图像光;
其中,所述调制组件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三个子像素,每束所述会聚光束分别入射至所述像素单元中的子像素,且所述每束会聚光束与所述子像素一一对应;
所述面角转换组件包括由多个微透镜组成的微透镜阵列,每个所述微透镜与至少一个所述像素单元的位置匹配,以将所述会聚光束会聚在所述像素单元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调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透镜阵列为一维柱状微透镜阵列,所述柱状微透镜阵列包括多列微透镜,每列所述微透镜与一列所述像素单元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调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像素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子像素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以及补充子像素,所述补充子像素的颜色为红色、绿色、蓝色或黄色中的任意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调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透镜阵列为二维微透镜阵列,所述二维微透镜阵列的微透镜与所述像素单元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调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透镜的形状为六边形,所述子像素的数量为四至七个,所述子像素按照列方向、行方向或圆周方向排布。
6.一种投影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组件与光调制器,所述发光组件用于产生多束光源光束;所述光调制器设置于所述多束光源光束的出射光路上,用于对所述多束光源光束进行调制,所述光调制器为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调制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影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投影显示系统还包括第一透镜组件,所述第一透镜组件设置于所述发光组件的出射光路上,用于对所述多束光源光束进行转换,以使得每束所述光源光束以不同的入射角射入所述光调制器,其中,所述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组件的前焦面附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束光源光束包括红光光束、绿光光束以及蓝光光束,所述发光组件包括:
红光光源,用于产生所述红光光束;
绿光光源,用于产生所述绿光光束;
蓝光光源,用于产生所述蓝光光束;
其中,所述红光光源、所述绿光光源以及所述蓝光光源均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组件的前焦面附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投影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投影显示系统还包括散射组件,所述散射组件设置于所述发光组件的出射光路上,用于对所述多束光源光束进行散射,形成多束散射光束;其中,所述散射光束的光斑位于所述第一透镜组件的前焦面附近。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投影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束光源光束包括补充光束,所述发光组件包括补充光源,所述补充光源用于产生所述补充光束,所述补充光束用于提升所述发光组件的发光亮度或色域,所述补充光源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组件的前焦面附近。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四个发光器件,所述四个发光器件按照二维矩阵排布,所述投影显示系统还包括:
第二透镜组件,设置于所述四个发光器件的出射光路上,用于对四束光源光束进行整形;
第三透镜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透镜组件的出射光路上,用于对所述第二透镜组件出射的光束进行会聚;
第一匀光器件组,设置于所述第三透镜组件的出射光路上,用于对所述第三透镜组件出射的光束进行匀光。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
白光光源,用于产生白光光束;
第四透镜组件,设置于所述白光光束的光路上,用于对所述白光光束进行会聚;
波长选择组件,设置于所述第四透镜组件的出射光路上,用于接收所述第四透镜组件出射的光束,生成红光光束、绿光光束以及蓝光光束,并射入所述第一透镜组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投影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波长选择组件包括第一二向色片、第二二向色片以及第三二向色片,所述第一二向色片用于反射所述白光光束中的绿光分量,以出射所述绿光光束;所述第二二向色片用于反射所述白光光束中的红光分量,以出射所述红光光束;所述第三二向色片用于反射所述白光光束中的蓝光分量,以出射所述蓝光光束。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包括:
蓝光激光器,用于产生蓝色激光束;
选择性反射器件,设置于所述蓝色激光束的出射光路上,用于对所述蓝色激光束进行反射;
第五透镜组件,设置于所述蓝色激光束的出射光路上,用于对所述选择性反射器件反射的蓝色激光束进行会聚;
波长转换器件,设置于所述蓝色激光束的出射光路上,用于接收所述选择性反射器件反射的蓝色激光束,产生红光光束、绿光光束以及蓝光光束,其中,所述红光光束、所述绿光光束以及所述蓝光光束经所述第五透镜组件后变成三束角空间分离的颜色不同的准直光束;
第六透镜组件,设置于三束颜色不同的准直光束的出射光路上,用于对所述三束颜色不同的准直光束进行会聚;
第二匀光器件组,设置于所述第六透镜组件的出射光路上,用于对所述第六透镜组件出射的光束进行匀光。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投影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光光束为红荧光,所述绿光光束为绿荧光,所述波长转换器件包括三个共圆心设置的红光区域、绿光区域以及蓝光区域,所述红光区域设置有红光波长转换材料,用于接收所述蓝色激光束,生成所述红荧光;所述绿光区域设置有绿光波长转换材料,用于接收所述蓝色激光束,生成所述绿荧光;所述蓝光区域设置有散射片,所述散射片用于对所述蓝色激光束进行散射。
1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影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调制器中的调制组件为数字微镜器件,所述投影显示系统还包括反射器件和全内反射器件,所述反射器件设置于所述多束光源光束的光路上,用于将所述多束光源光束反射至所述全内反射器件,所述全内反射器件用于将所述多束光源光束反射至所述数字微镜器件,并将所述数字微镜阵列调制后反射出的光束传输至后续光学系统。
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影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调制器中的调制组件为液晶附硅显示器,所述投影显示系统还包括偏振分光器件,所述偏振分光器件设置于所述多束光源光束的光路上,用于对所述多束光源光束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光束射入所述液晶附硅显示器,并将所述液晶附硅显示器调制后反射出的光束传输至后续光学系统。
CN202011507009.3A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光调制器与投影显示系统 Pending CN1146471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07009.3A CN114647137A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光调制器与投影显示系统
PCT/CN2021/132906 WO2022127544A1 (zh) 2020-12-18 2021-11-24 一种光调制器与投影显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07009.3A CN114647137A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光调制器与投影显示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47137A true CN114647137A (zh) 2022-06-21

Family

ID=81989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07009.3A Pending CN114647137A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光调制器与投影显示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47137A (zh)
WO (1) WO202212754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00325A (zh) * 2022-09-14 2023-07-07 苏州睿新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发射组件及激光雷达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22185B2 (ja) * 1990-06-28 1997-06-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カラー液晶表示装置
JP2942129B2 (ja) * 1993-12-24 1999-08-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投影型カラー液晶表示装置
JPH09230321A (ja) * 1996-02-20 1997-09-05 Denso Corp カラー液晶表示装置
JP3779052B2 (ja) * 1997-12-17 2006-05-24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液晶プロジェクタ
US6111618A (en) * 1998-02-23 2000-08-29 Lightware, Inc. LCD projector illumination system having blue and red dichroic mirrors positioned such that blue mirror receives light before red mirror
JP2000098296A (ja) * 1998-09-17 2000-04-07 Sharp Corp 投影型カラー画像表示装置
US6254237B1 (en) * 1999-04-30 2001-07-03 David K. Booth Multi-pixel microlens illumination in electronic display projector
JP4736921B2 (ja) * 2006-04-12 2011-07-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液晶プロジェクタおよび画像再生装置
JP4304523B2 (ja) * 2006-05-26 2009-07-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反射型液晶プロジェクタおよび画像再生装置
JP5200349B2 (ja) * 2006-08-31 2013-06-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投射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7119986B2 (ja) * 2018-12-21 2022-08-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CN215416236U (zh) * 2020-12-18 2022-01-04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调制器与投影显示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00325A (zh) * 2022-09-14 2023-07-07 苏州睿新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发射组件及激光雷达
CN116400325B (zh) * 2022-09-14 2024-01-26 苏州睿新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发射组件及激光雷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27544A1 (zh) 2022-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50140B2 (en) Laser display system
CN101943845A (zh) 一种高效的微型投影光学引擎
JP2020106692A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04335992A (ja) 光源装置及びこの光源装置を適用した投射型表示装置
JP2020101711A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
KR20030010321A (ko) 단판식 컬러 화상 표시 장치
CN103250096A (zh) 照明光学系统以及包括其的投影显示设备
CN102608855A (zh) 3-lcos激光投影显示照明光学系统
WO2022052868A1 (zh) 显示装置
CN101750861A (zh) 一种微型投影光学引擎
CN215416236U (zh) 一种光调制器与投影显示系统
CN114791676A (zh) 一种激光光源装置及激光投影系统
US10996517B2 (en) Backligh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O2022127544A1 (zh) 一种光调制器与投影显示系统
CN108803217B (zh) 激发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
CN108628073A (zh) 光学系统
CN113900341A (zh) 光源组件和投影设备
CN101295123B (zh) 一种基于闪耀光栅光调制器的显示系统
CN215181380U (zh) 一种激光光源装置和投影系统
CN213690208U (zh) 照明系统及投影装置
CN115113472A (zh) 一种光源装置和投影系统
CN101036395A (zh) 用于单个成像器微显示的离散的高开关速度的照明几何结构
CN113900335A (zh) 光源组件和投影设备
WO2022127556A1 (zh) 一种立体显示装置与立体投影显示系统
CN217879958U (zh) 一种光源装置和投影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