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45547B - 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的防治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的防治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45547B
CN114645547B CN202210242451.0A CN202210242451A CN114645547B CN 114645547 B CN114645547 B CN 114645547B CN 202210242451 A CN202210242451 A CN 202210242451A CN 114645547 B CN114645547 B CN 1146455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lide
cavity
retaining wall
accommodat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4245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45547A (zh
Inventor
强跃
周令
李莉
刘港
吴浩源
倪波
张中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24245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455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455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455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455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455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20Securing of slopes or inclin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20Securing of slopes or inclines
    • E02D17/207Securing of slopes or inclines with means incorporating sheet piles or pi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9/00Keeping dry foundation sites or other areas in the ground
    • E02D19/02Restraining of open 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9/00Keeping dry foundation sites or other areas in the ground
    • E02D19/06Restraining of underground 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10Collecting-tanks; Equalising-tanks for regulating the run-off; Laying-up basi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22Adaptations of pumping plants for lifting sewa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23Dune restoration or creation; Cliff stabil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it Excavations, Shoring, Fill Or Stabilisation Of Slopes (AREA)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质灾害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的防治装置,包括设置在滑坡体上的若干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滑桩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容纳腔,所述抗滑桩的侧面设置有若干连通所述容纳腔的滤水孔,所述滑坡体上还设置有挡水墙,所述挡水墙与若干所述抗滑桩平行,且位于所述抗滑桩的斜上方,所述挡水墙内设置有开口朝上的流水腔,所述流水腔远离所述抗滑桩的一侧设置有条形孔,另一侧连通所述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连通有排水组件,具有避免了降雨时的滑坡风险,且利于地表水和地下水排出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的防治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质灾害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的防治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滑坡是较为典型的地质灾害,降雨地表水、上部山洪水冲刷、渗透浸润土体,降低土体强度,形成渗透压力,是导致滑坡及变形的主要原因,现有技术中对滑坡的防治措施常采用抗滑桩和地表截排水的综合治理方案。
但是目前的地表截排水方案常为截排沟的形式,其排水量有限,且不能引出地下水,于是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些可以将地下水引出的抗滑桩,通过在抗滑桩内设计腔室,并在侧面设置滤水孔,即可将浸润线以上的水分吸收并引出,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抗滑桩与截排沟之间并无连接关系,二者分开排水,不利于排水系统的布置,且二者总体的排水量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避免了降雨时的滑坡风险,且利于地表水和地下水排出的用于地质灾害的防治方法及装置,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的防治装置,包括设置在滑坡体上的若干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滑桩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容纳腔,所述抗滑桩的侧面设置有若干连通所述容纳腔的滤水孔;
所述滑坡体上还设置有挡水墙,所述挡水墙与若干所述抗滑桩平行,且位于所述抗滑桩的斜上方,所述挡水墙内设置有开口朝上的流水腔,所述流水腔远离所述抗滑桩的一侧设置有条形孔,另一侧连通所述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连通有排水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挡水墙包括若干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的流水腔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抗滑桩上的容纳腔,相邻两个所述连接部之间设置有弧形部,所述弧形部沿着所述滑坡体朝上拱起呈弧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倾斜朝下设置且穿过所述抗滑桩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滑坡体上还设置有边沟,所述边沟设置有两个,所述挡水墙两端设置在两个所述边沟(19)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抗滑桩的容纳腔内还设置有一壳体,所述壳体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容纳腔内壁,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一暂存腔,所述滤水孔连通所述暂存腔,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单向管机构,以用于朝下单向排水。
进一步的,所述抗滑桩呈圆柱体结构,所述壳体呈圆环结构,所述暂存腔呈环形结构且围绕所述壳体周向设置,所述滤水孔围绕所述抗滑桩周向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单向管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底部的竖直管,所述竖直管内设置有一浮球,所述竖直管底部设置有小于所述浮球直径的第一限位孔,所述竖直管侧面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浮球上方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通孔上方,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竖直管内壁,且设置有小于所述浮球直径的第二限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组件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一端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另一端连接有水泵。
进一步的,若干所述抗滑桩上的水泵输出端连通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两端位于所述边沟的上方。
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先在滑坡体上挖出用于安装抗滑桩的若干基坑,若干基坑并排设置,之后再安装抗滑桩;
S2、在滑坡体沿着平行于若干抗滑桩的方向挖出凹槽,凹槽位于基坑在滑坡体上的斜上方,然后安装挡水墙,使挡水墙平行若干抗滑桩;
S3、通过管路使挡水墙上的流水腔和抗滑桩上的容纳腔连通,并安装排水组件;
S4、降雨时,地表水从挡水墙条形孔内进入到流水腔中,并通过管路流入到抗滑桩的容纳腔内,地下水从滤水孔进入到容纳腔内,最终排水组件将容纳腔内的水排出。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挡水墙形成地表截排水的设计,可以将地表水引入到抗滑桩内,并且抗滑桩侧面的滤水孔还能引入地下水,于是抗滑桩可以通过排水组件将地表水与地下水一起排出,达到了避免了降雨时的滑坡风险,且利于地表水和地下水排出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抗滑桩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俯视示意图;
图6为边沟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1-6,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的防治装置,包括设置在滑坡体1上的若干抗滑桩3,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滑桩3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容纳腔,所述抗滑桩3的侧面设置有若干连通所述容纳腔的滤水孔9;
所述滑坡体1上还设置有挡水墙,所述挡水墙与若干所述抗滑桩3平行,且位于所述抗滑桩3的斜上方,所述挡水墙内设置有开口朝上的流水腔,所述流水腔远离所述抗滑桩3的一侧设置有条形孔15,另一侧连通所述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连通有排水组件。
如图1,滑坡体1即为现有技术中存在滑坡风险的区域,本装置包括抗滑桩3和挡水墙两部分,在滑坡体1的倾斜方向上,可以分段设置多个本装置,以提高防治滑坡的能力,具体地,若干抗滑桩3沿着滑坡体1的水平向并排设置多个,挡水墙设置在抗滑桩3在滑坡体1方向上的斜上方,挡水墙沿着滑坡体1的水平向呈长条状结构,其横截面呈“凹”字形结构,即形成流水腔,条形孔15在挡水墙的侧面上设置若干个,且呈矩形阵列分布,条形孔15具有防堵功能,避免石块等堵塞,流水腔与容纳腔之间可通过管路连通,在抗滑桩3的周向侧面上还包裹有过滤网10,以起到过滤作用。
降雨时,地表水从条形孔15内进入到流水腔中,并通过管路流入到抗滑桩3的容纳腔内,地下水从滤水孔9进入到容纳腔内,最终排水组件将容纳腔内的水排出,通过挡水墙形成地表截排水的设计,可以将地表水引入到抗滑桩3内,并且抗滑桩3侧面的滤水孔9还能引入地下水,于是抗滑桩3可以通过排水组件将地表水与地下水一起排出,有效避免了降雨时的滑坡风险,且利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挡水墙包括若干连接部4,所述连接部4上的流水腔通过连接管16连通所述抗滑桩3上的容纳腔,相邻两个所述连接部4之间设置有弧形部18,所述弧形部18沿着所述滑坡体1朝上拱起呈弧形结构。
如图4和5,具体地,连接部4和弧形部18均设置有开口朝上的流水腔,若干连接部4与抗滑桩3一一对应,一个抗滑桩3连接一个连接部4,连接管16与挡水墙侧面固定连接,在一个抗滑桩3上并排设置有若干个连接管16,弧形部18在图5中朝上拱起,即沿着滑坡体1坡度升高的方向上拱起,而连接部4则横向设置,故连接部4的高度低于弧形部18的中部,于是弧形部18可以有效引导雨水流向其两端,并流入连接部4内,再进入到容纳腔内,起到了有效引导雨水流动的作用,具体施工时,连接部4与弧形部18可以为单独的墙体,以便于分开安装,之后再将连接部4与弧形部18端部对齐并密封或固定连接。
此外,如图4,在安装挡水墙时,在滑坡体1上先挖出与其适配的凹槽,并使流水腔底部高度低于滑坡体1地面高度,连接管16位于滑坡体1地面上方,于是地表水混入的泥土可以沉淀在流水腔底部,且流水腔开口朝上的设计也便于后续清理其泥土。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16远离所述连接部4的一端连接有软管17,所述软管17倾斜朝下设置且穿过所述抗滑桩3侧面。
具体地,连接管16与软管17之间通过水管接头连接,抗滑桩3上端侧面设置有一安装孔,软管17通过安装孔置于容纳腔内,软管17可以为波纹管,其可以弯折收缩的特性便于其伸入安装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滑坡体1上还设置有边沟19,所述边沟19设置有两个,所述挡水墙两端设置在两个所述边沟(19)的上方。
如图6,挡水墙的底部高度低于边沟19顶部部高度,以便于排水到边沟19内,挡水墙的两端呈开口结构,边沟19末端最终可连通河流、水库或者下水道。
通过边沟19的设计,在暴雨、特大暴雨等极端情况下,一部分雨水进入到抗滑桩3内,另一部分进入到边沟19内,形成了双重排水通道,有效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地表截排水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抗滑桩3的容纳腔内还设置有一壳体8,所述壳体8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容纳腔内壁,所述壳体8内设置有一暂存腔,所述滤水孔9连通所述暂存腔,所述壳体8的底部设置有单向管机构,以用于朝下单向排水。
从滤水孔9进入的地下水进入到壳体8的暂存腔内,并朝下流入到容纳腔中,在地表水流入容纳腔的过程中,单向管机构可有效避免容纳腔中的水通过滤水孔9倒流回滑坡体1内。
进一步的,所述抗滑桩3呈圆柱体结构,所述壳体8呈圆环结构,所述暂存腔呈环形结构且围绕所述壳体8周向设置,所述滤水孔9围绕所述抗滑桩3周向分布。
具体地,壳体8的外侧周面呈开口状结构,且端面固定连接抗滑桩3内壁,与抗滑桩3内壁之间形成暂存腔,抗滑桩3、壳体8、暂存腔三者同心设置,且围绕抗滑桩3的周向,滤水孔9呈阵列分布,可以有效将各个方向的地下水引入。
进一步的,所述单向管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8底部的竖直管11,所述竖直管11内设置有一浮球12,所述竖直管11底部设置有小于所述浮球12直径的第一限位孔,所述竖直管11侧面设置有若干通孔13,所述浮球12上方设置有限位块14,所述限位块14位于所述通孔13上方,所述限位块14固定连接所述竖直管11内壁,且设置有小于所述浮球12直径的第二限位孔。
如图2和3,壳体8底部高度高于容纳腔底部高度,第一限位孔与第二限位孔的直径相同,容纳腔中水面高度较低时,暂存腔内的水朝下经过第一、二限位孔流出,浮球12为可浮在水面上的球体结构,例如空心塑料球等,当容纳腔中积蓄过多水时,浮球12随着水面上升,并抵接限位块14,将第二限位孔堵住,于是容纳腔中的水无法进入到暂存腔内,有效避免了倒流,限位块14底部呈与浮球12适配的弧形结构,以便于形成密封配合,并且由于从滤水孔9进入的地下水为渗透水,其缓慢进入到暂存腔中,于是在容纳腔中的水面升高时,浮球12抵接限位块14时,暂存腔中进入的地下水体量有限,不足以朝下挤开浮球12。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组件包括排水管5,所述排水管5一端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另一端连接有水泵6。
具体地,如图2所示,排水管5设置在壳体8的中空部分内,一个抗滑桩3连接有一个水泵6。
进一步的,若干所述抗滑桩3上的水泵6输出端连通有引流管7,所述引流管7的两端位于所述边沟19的上方。
具体地,如图5所示,引流管7横向水平设置,通过水泵6将容纳腔中的水排出到边沟19内最终输出。
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先在滑坡体1上挖出用于安装抗滑桩3的若干基坑,若干基坑并排设置,之后再安装抗滑桩3;
具体地,抗滑桩3的安装深度沿着浸润线2的走向应具体调节,以最大程度吸收地下水。
S2、在滑坡体1沿着平行于若干抗滑桩3的方向挖出凹槽,凹槽位于基坑在滑坡体1上的斜上方,然后安装挡水墙,使挡水墙平行若干抗滑桩3;
S3、通过管路使挡水墙上的流水腔和抗滑桩3上的容纳腔连通,并安装排水组件;
S4、降雨时,地表水从挡水墙条形孔15内进入到流水腔中,并通过管路流入到抗滑桩3的容纳腔内,地下水从滤水孔9进入到容纳腔内,最终排水组件将容纳腔内的水排出。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变型、修改、替换,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的防治装置,包括设置在滑坡体(1)上的若干抗滑桩(3),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滑桩(3)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容纳腔,所述抗滑桩(3)的侧面设置有若干连通所述容纳腔的滤水孔(9);
所述滑坡体(1)上还设置有挡水墙,所述挡水墙与若干所述抗滑桩(3)平行,且位于所述抗滑桩(3)的斜上方,所述挡水墙内设置有开口朝上的流水腔,所述流水腔远离所述抗滑桩(3)的一侧设置有条形孔(15),另一侧连通所述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连通有排水组件;
所述抗滑桩(3)的容纳腔内还设置有一壳体(8),所述壳体(8)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容纳腔内壁,所述壳体(8)内设置有一暂存腔,所述滤水孔(9)连通所述暂存腔,所述壳体(8)的底部设置有单向管机构,以用于朝下单向排水;
所述抗滑桩(3)呈圆柱体结构,所述壳体(8)呈圆环结构,所述暂存腔呈环形结构且围绕所述壳体(8)周向设置,所述滤水孔(9)围绕所述抗滑桩(3)周向分布;
所述单向管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8)底部的竖直管(11),所述竖直管(11)内设置有一浮球(12),所述竖直管(11)底部设置有小于所述浮球(12)直径的第一限位孔,所述竖直管(11)侧面设置有若干通孔(13),所述浮球(12)上方设置有限位块(14),所述限位块(14)位于所述通孔(13)上方,所述限位块(14)固定连接所述竖直管(11)内壁,且设置有小于所述浮球(12)直径的第二限位孔;
单向管机构用于避免容纳腔中的水通过滤水孔(9)倒流回滑坡体(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的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墙包括若干连接部(4),所述连接部(4)上的流水腔通过连接管(16)连通所述抗滑桩(3)上的容纳腔,相邻两个所述连接部(4)之间设置有弧形部(18),所述弧形部(18)沿着所述滑坡体(1)朝上拱起呈弧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的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6)远离所述连接部(4)的一端连接有软管(17),所述软管(17)倾斜朝下设置且穿过所述抗滑桩(3)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的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坡体(1)上还设置有边沟(19),所述边沟(19)设置有两个,所述挡水墙两端设置在两个所述边沟(19)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的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组件包括排水管(5),所述排水管(5)一端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另一端连接有水泵(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的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抗滑桩(3)上的水泵(6)输出端连通有引流管(7),所述引流管(7)的两端位于所述边沟(19)的上方。
7.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先在滑坡体(1)上挖出用于安装抗滑桩(3)的若干基坑,若干基坑并排设置,之后再安装抗滑桩(3);
S2、在滑坡体(1)沿着平行于若干抗滑桩(3)的方向挖出凹槽,凹槽位于基坑在滑坡体(1)上的斜上方,然后安装挡水墙,使挡水墙平行若干抗滑桩(3);
S3、通过管路使挡水墙上的流水腔和抗滑桩(3)上的容纳腔连通,并安装排水组件;
S4、降雨时,地表水从挡水墙条形孔(15)内进入到流水腔中,并通过管路流入到抗滑桩(3)的容纳腔内,地下水从滤水孔(9)进入到容纳腔内,最终排水组件将容纳腔内的水排出。
CN202210242451.0A 2022-03-11 2022-03-11 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的防治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46455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42451.0A CN114645547B (zh) 2022-03-11 2022-03-11 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的防治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42451.0A CN114645547B (zh) 2022-03-11 2022-03-11 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的防治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45547A CN114645547A (zh) 2022-06-21
CN114645547B true CN114645547B (zh) 2023-07-18

Family

ID=81992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42451.0A Active CN114645547B (zh) 2022-03-11 2022-03-11 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的防治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455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05900B (zh) * 2022-07-18 2024-06-21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基于地下水压的自排水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8321994U1 (de) * 1983-07-30 1984-02-23 Strahl, Gerhard, 4040 Neuss Teleskopstütze
AU2013204548A1 (en) * 2009-12-22 2013-05-09 Minmetals Australia Pty Ltd A coupling for interconnection of screw pile pipe components
CN105756139A (zh) * 2016-04-27 2016-07-13 黄宏伦 全自动断水应急储水无电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6368189A (zh) * 2016-08-26 2017-02-01 山东胜伟园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新型阻垢剂的盐碱地改良排水系统
CN108166511A (zh) * 2017-12-27 2018-06-15 重庆三峡学院 一种地质灾害治理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4951A (zh) * 2007-03-16 2007-08-29 陈俊生 一种地基处理方法
GB2463079B (en) * 2008-09-02 2013-02-20 Balfour Beatty Plc Retaining wall
CN103266594A (zh) * 2013-05-21 2013-08-28 中南大学 一种抗滑桩
JP6165195B2 (ja) * 2015-06-03 2017-07-19 株式会社北陽 コンクリート製壁の背面又は下面の土砂利中の水を抜く水抜き構造及びその施工方法
CN211922668U (zh) * 2020-03-19 2020-11-13 北京中润宝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边坡框架加固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8321994U1 (de) * 1983-07-30 1984-02-23 Strahl, Gerhard, 4040 Neuss Teleskopstütze
AU2013204548A1 (en) * 2009-12-22 2013-05-09 Minmetals Australia Pty Ltd A coupling for interconnection of screw pile pipe components
CN105756139A (zh) * 2016-04-27 2016-07-13 黄宏伦 全自动断水应急储水无电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6368189A (zh) * 2016-08-26 2017-02-01 山东胜伟园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新型阻垢剂的盐碱地改良排水系统
CN108166511A (zh) * 2017-12-27 2018-06-15 重庆三峡学院 一种地质灾害治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45547A (zh) 2022-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645547B (zh) 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的防治方法及装置
CN211395714U (zh) 一种新型建筑基础基坑排水结构
CN208668442U (zh) 新型深井降水装置
CN203603127U (zh) 一种渠道地下水逆止阀式排水系统
CN216075198U (zh) 一种基坑侧壁渗漏封堵装置
CN213741199U (zh) 一种用于水利设计工程的挡土装置
CN212259908U (zh) 一种市政绿化生态带
CN114575921A (zh) 排水锚杆、边坡排水系统及下穿边坡隧道边坡排水治理方法
CN212506610U (zh) 一种弃渣场施工期排水布置结构
CN210263097U (zh) 一种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
CN211057828U (zh) 一种土方填挖临时排水结构
KR100392599B1 (ko) 지하 용출수의 사이펀식 디워터링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배수방법
CN217204306U (zh) 一种将地下水再利用的地下室抗浮结构
CN217438996U (zh) 一种挡土墙
CN218643403U (zh) 一种具有排水及渗水功能的地下管道排渗水系统
CN210194701U (zh) 一种用于地下室抗浮设计的排水系统
CN114277906B (zh) 矿坑边坡残余水的疏排系统和施工方法
CN214784076U (zh) 一种便于施工的深基坑排水结构
CN116988493B (zh) 边坡抗滑结构
CN217204406U (zh) 用于地下水超采治理用管装置
CN217811143U (zh) 一种微型铸铁管降水井结构
CN211924193U (zh) 一种隧道开挖用止水墙
CN219973425U (zh) 一种兼具渗水作用的深层截水沟
CN220789815U (zh) 一种基坑排水结构
CN221255523U (zh) 一种局部深坑小型自吸泵井点降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