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38658B - 一种基于bim技术数据共享的工程造价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bim技术数据共享的工程造价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38658B
CN114638658B CN202210490162.2A CN202210490162A CN114638658B CN 114638658 B CN114638658 B CN 114638658B CN 202210490162 A CN202210490162 A CN 202210490162A CN 114638658 B CN114638658 B CN 1146386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obtaining
cost
evaluation result
module 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9016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38658A (zh
Inventor
王嘉欣
彭志勇
黄兴声
林广先
胡连珍
朱配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Feiteng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Feiteng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Feiteng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Feiteng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9016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386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386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386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386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386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83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Fina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Economic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数据共享的工程造价方法及系统,涉及数字数据处理领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第一BIM建筑模型;获得第一评估结果;获得第一历史模块集合;获得第一拆分模块集合;基于此,进行第一历史模块集合的模块相似度评价,获得第一相似度评价结果;获得第一价格差异列表,结合第一相似度评价结果获得第一工程造价分析结果;获得第二拆分模块集合,根据其获得第一可变工程造价分析结果;获得第二工程造价分析结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较好地平衡工程造价效率与精确度,进而无法较好地满足工程造价需求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较佳地平衡工程造价效率与精确度,进而较佳地满足工程造价需求等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BIM技术数据共享的工程造价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数据处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数据共享的工程造价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行的工程造价方法大多缺乏系统的管理模式,缺乏对建设工程全过程的综合管理意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缺乏统一的工程造价目标及标准,同时,现有的工程造价方法缺少基于项目主体的基础数据共享体系,各自为政,造价管理工作大多存在于点对点的沟通协调方式,进而难以形成共识。将BIM技术、数据共享与工程造价相结合,研究设计一种优化工程造价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有技术中,存在无法较好地平衡工程造价效率与精确度,进而无法较好地满足工程造价需求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技术数据共享的工程造价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较好地平衡工程造价效率与精确度,进而无法较好地满足工程造价需求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技术数据共享的工程造价方法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技术数据共享的工程造价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种基于BIM技术数据共享的工程造价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第一BIM建筑模型,对所述第一BIM建筑模型进行完整度评估,获得第一评估结果;根据共享数据获得第一历史模块集合,其中,所述第一历史模块集合中每一模块均对应有造价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评估结果和所述第一历史模块集合进行所述第一BIM建筑模型模块化匹配拆分,获得第一拆分模块集合;根据所述第一拆分模块集合进行所述第一历史模块集合的模块相似度评价,获得第一相似度评价结果;获得第一价格差异列表,根据所述第一价格差异列表和所述第一相似度评价结果获得第一工程造价分析结果;获得第二拆分模块集合,其中,所述第二拆分模块集合为所述第一拆分模块集合中的非完整模块,根据所述第二拆分模块集合获得第一可变工程造价分析结果;根据所述第一工程造价分析结果和所述第一可变工程造价分析结果获得第二工程造价分析结果。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技术数据共享的工程造价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BIM建筑模型,对所述第一BIM建筑模型进行完整度评估,获得第一评估结果;第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获得单元用于根据共享数据获得第一历史模块集合,其中,所述第一历史模块集合中每一模块均对应有造价信息;第三获得单元,所述第三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评估结果和所述第一历史模块集合进行所述第一BIM建筑模型模块化匹配拆分,获得第一拆分模块集合;第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四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拆分模块集合进行所述第一历史模块集合的模块相似度评价,获得第一相似度评价结果;第五获得单元,所述第五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价格差异列表,根据所述第一价格差异列表和所述第一相似度评价结果获得第一工程造价分析结果;第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六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二拆分模块集合,其中,所述第二拆分模块集合为所述第一拆分模块集合中的非完整模块,根据所述第二拆分模块集合获得第一可变工程造价分析结果;第七获得单元,所述第七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工程造价分析结果和所述第一可变工程造价分析结果获得第二工程造价分析结果。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技术数据共享的工程造价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明确第一BIM建筑模型,对其进行完整度评估,获得第一评估结果;根据共享数据获得第一历史模块集合;根据所述第一评估结果和所述第一历史模块集合进行所述第一BIM建筑模型模块化匹配拆分,获得第一拆分模块集合;基于此,进行所述第一历史模块集合的模块相似度评价,获得第一相似度评价结果;获得第一价格差异列表,根据所述第一价格差异列表和所述第一相似度评价结果获得第一工程造价分析结果;获得第二拆分模块集合,并根据其获得第一可变工程造价分析结果;根据所述第一工程造价分析结果和所述第一可变工程造价分析结果获得第二工程造价分析结果。达到了较佳地平衡工程造价效率与精确度,进而较佳地满足工程造价需求;同时,利用BIM技术设计一种优化工程造价的方法,提升工程造价的可靠性;提高工程造价的质量;推动工程造价的科学化、智能化进程,为工程造价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的技术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种基于BIM技术数据共享的工程造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基于BIM技术数据共享的工程造价方法中获得第一工程造价分析结果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基于BIM技术数据共享的工程造价方法中获得第一调整工程造价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基于BIM技术数据共享的工程造价方法中获得第一调整工程造价信息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种基于BIM技术数据共享的工程造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示例性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第一获得单元11,第二获得单元12,第三获得单元13,第四获得单元14,第五获得单元15,第六获得单元16,第七获得单元17,电子设备300,存储器301,处理器302,通信接口303,总线架构304。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数据共享的工程造价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较好地平衡工程造价效率与精确度,进而无法较好地满足工程造价需求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较佳地平衡工程造价效率与精确度,进而较佳地满足工程造价需求;同时,利用BIM技术设计一种优化工程造价的方法,提升工程造价的可靠性;提高工程造价的质量;推动工程造价的科学化、智能化进程,为工程造价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的技术效果。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的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申请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申请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
本申请技术方案中对数据的获取、存储、使用、处理等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现行的工程造价方法大多缺乏系统的管理模式,缺乏对建设工程全过程的综合管理意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缺乏统一的工程造价目标及标准,同时,现有的工程造价方法缺少基于项目主体的基础数据共享体系,各自为政,造价管理工作大多存在于点对点的沟通协调方式,进而难以形成共识。将BIM技术、数据共享与工程造价相结合,研究设计一种优化工程造价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有技术中,存在无法较好地平衡工程造价效率与精确度,进而无法较好地满足工程造价需求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数据共享的工程造价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种基于BIM技术数据共享的工程造价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第一BIM建筑模型,对所述第一BIM建筑模型进行完整度评估,获得第一评估结果;根据共享数据获得第一历史模块集合,其中,所述第一历史模块集合中每一模块均对应有造价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评估结果和所述第一历史模块集合进行所述第一BIM建筑模型模块化匹配拆分,获得第一拆分模块集合;根据所述第一拆分模块集合进行所述第一历史模块集合的模块相似度评价,获得第一相似度评价结果;获得第一价格差异列表,根据所述第一价格差异列表和所述第一相似度评价结果获得第一工程造价分析结果;获得第二拆分模块集合,其中,所述第二拆分模块集合为所述第一拆分模块集合中的非完整模块,根据所述第二拆分模块集合获得第一可变工程造价分析结果;根据所述第一工程造价分析结果和所述第一可变工程造价分析结果获得第二工程造价分析结果。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附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数据共享的工程造价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种基于BIM技术数据共享的工程造价系统,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获得第一BIM建筑模型,对所述第一BIM建筑模型进行完整度评估,获得第一评估结果;
具体而言,建筑工程图纸一般都是二维平面,建筑工程中的不同组件,则一般是以线条、图形等平面方式展现,对于比较复杂的部分,缺乏直观的呈现方式,进而导致在进行工程造价时,获得的数据信息不够准确,无法顺利开展相关的工程造价工作。优选地,本申请采用BIM技术,将二维的建筑工程图纸转换为三维的第一BIM建筑模型。所述第一BIM建筑模型是以建筑工程中建筑物的各项相关数据信息作为模型的基础,结合Rhino、Sketchup、FormZ等BIM建模软件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所述BIM(Building InformationModeling,简称BIM)是一种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是引领建筑数字技术走向更高层次的新技术,BIM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建筑工程的集成化程度。利用BIM技术进行建模,大幅减少了建模的工作量,有效提升了建模过程的准确性,继而获得精确度较高的第一BIM建筑模型。进一步,在获得所述第一BIM建筑模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完整度评估,获得第一评估结果。其中,所述第一评估结果是表征第一BIM建筑模型的完整度、完备性、齐全化的参数信息。达到了获得第一BIM建筑模型,并对其进行完整度评估,为后续对第一BIM建筑模型进行模块化匹配拆分奠定基础技术效果。
步骤S200:根据共享数据获得第一历史模块集合,其中,所述第一历史模块集合中每一模块均对应有造价信息;
步骤S300:根据所述第一评估结果和所述第一历史模块集合进行所述第一BIM建筑模型模块化匹配拆分,获得第一拆分模块集合;
具体而言,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式进行共享数据查询,获得第一历史模块集合。基于此,结合已获得的所述第一评估结果对所述第一BIM建筑模型进行模块化匹配拆分,将所述第一BIM建筑模型拆分为多个完整模块和多个非完整模块,获得第一拆分模块集合。其中,所述第一评估结果是表征第一BIM建筑模型的完整度、完备性、齐全化的参数信息。所述共享数据是一种消除信息孤岛,具有统一数据标准、开放化的数据信息。所述第一历史模块集合包括多个历史BIM建筑模型的多个模块数据信息,且,所述第一历史模块集合中每一模块均具有对应的造价信息。所述第一拆分模块集合是用于表征所述第一BIM建筑模型的多个完整模块和多个非完整模块的数据信息。达到了利用第一评估结果、第一历史模块集合对第一BIM建筑模型进行较为可靠的模块化匹配拆分,进而明确可信度和精确性较高的第一拆分模块集合的技术效果。
步骤S400:根据所述第一拆分模块集合进行所述第一历史模块集合的模块相似度评价,获得第一相似度评价结果;
进一步的,本申请步骤S400还包括:
步骤S410:获得第一造价精度约束参数;
步骤S420:根据所述第一造价精度约束参数获得最大模块粒度约束参数;
步骤S430:通过所述最大模块粒度约束参数进行所述第一拆分模块集合和所述第一历史模块集合的模块相似度评价,获得第一预评价结果;
步骤S440:根据所述第一造价精度约束参数构建模块粒度相似度评价列表;
步骤S450:判断所述第一预评价结果是否满足对应粒度下的所述模块粒度相似度评价列表的约束值;
步骤S460:当所述第一预评价结果满足对应粒度下的所述模块粒度相似度评价列表的约束值时,根据所述第一预评价结果获得所述第一相似度评价结果。
具体而言,基于实际情况,参考相关国家、行业、公司的工程造价标准对第一造价精度约束参数进行自适应设定。进而。由所述一种基于BIM技术数据共享的工程造价系统对已获得的所述第一造价精度约束参数进行智能分析后,确定最大模块粒度约束参数,并利用其对所述第一拆分模块集合和所述第一历史模块集合的模块进行相似度评价,获得第一预评价结果。且,在相似度评价的过程中,可以进行粒度评价,即所述第一拆分模块集合中模块的大小不固定,所述第一历史模块集合的模块大小也不是固定的,可以有小粒度的历史模块,也可以包括所述第一历史模块集合的多个模块组合而成的大粒度历史模块。进一步,利用已获得的所述第一造价精度约束参数,构建模块粒度相似度评价列表;并根据其判断所述第一预评价结果是否满足对应粒度下的所述模块粒度相似度评价列表的约束值,如果所述第一预评价结果满足对应粒度下的所述模块粒度相似度评价列表的约束值,获得所述第一相似度评价结果。
其中,所述第一造价精度约束参数是表征工程造价的准确性、精确度,以及工程造价的误差允许范围等参数的数据信息。所述最大模块粒度约束参数是表征允许BIM建筑模型的最大模块的大小、尺寸等参数的数据信息。所述第一预评价结果是表征在所述最大模块粒度约束参数下,所述第一拆分模块集合与所述第一历史模块集合的模块的相似度高低的数据信息。所述模块粒度相似度评价列表是用于表征模块粒度大小与相似度评价约束值高低之间的关系的数据信息。示例性地,模块粒度越大,对应的相似度评价约束值就越高;模块粒度越小,对应的相似度评价约束值就越低。所述第一相似度评价结果是指在所述第一预评价结果满足对应粒度下的所述模块粒度相似度评价列表的约束值时,获得的所述第一预评价结果。达到了获得可信度较高的第一相似度评价结果,为后续获得第一工程造价分析结果提供数据支持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本申请步骤S460之后还包括:
步骤S470:当所述第一预评价结果不满足对应粒度下的所述模块粒度相似度评价列表的约束值时,获得第一降维模块粒度约束参数;
步骤S480:根据所述第一降维模块粒度约束参数进行所述第一拆分模块集合和所述第一历史模块集合的模块相似度评价,获得第二预评价结果;
步骤S490:当所述第二预评价结果不能满足对应粒度下的所述模块粒度相似度评价列表的约束值时,则继续进行逐级粒度降维约束匹配,直至获得的预评价结果满足对应粒度下的所述模块粒度相似度评价列表和/或评价到最小粒度值结束。
具体而言,如果所述第一预评价结果不满足对应粒度下的所述模块粒度相似度评价列表的约束值,由所述一种基于BIM技术数据共享的工程造价系统对所述第一预评价结果进行智能分析后,获得第一降维模块粒度约束参数,并利用其再次对所述第一拆分模块集合和所述第一历史模块集合的模块进行相似度评价,获得第二预评价结果。进一步,如果所述第二预评价结果不满足对应粒度下的所述模块粒度相似度评价列表的约束值时,进行逐级粒度降维约束匹配,直至获得的预评价结果满足对应粒度下的所述模块粒度相似度评价列表和/或评价到最小粒度值结束。其中,所述第一降维模块粒度约束参数是对所述最大模块粒度约束参数进行粒度降维后,获得的模块的大小、尺寸等参数的数据信息。且,所述第一降维模块粒度约束参数小于所述最大模块粒度约束参数。所述逐级粒度降维约束是指逐级对第一降维模块粒度约束参数进行粒度降维的过程。达到了当所述第一预评价结果不满足对应粒度下的所述模块粒度相似度评价列表的约束值时,通过逐级粒度降维约束匹配,获得满足对应粒度下的所述模块粒度相似度评价列表的约束值的预评价结果,进而提高获得的第一相似度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步骤S500:获得第一价格差异列表,根据所述第一价格差异列表和所述第一相似度评价结果获得第一工程造价分析结果;
进一步的,如附图2所示,本申请步骤S500还包括:
步骤S510:获得第一材料价格差异化列表、第一人工差异化列表和第一设备差异化列表;
步骤S520:根据所述第一人工差异化列表、所述第一设备差异化列表和所述第一相似度评价结果进行施工方案拟合,获得第一施工方案造价评价结果;
步骤S530:根据所述第一材料价格差异化列表和所述第一相似度评价结果获得第一材料造价评价结果;
步骤S540:根据所述第一施工方案造价评价结果和所述第一材料造价评价结果获得所述第一工程造价分析结果。
具体而言,通过大数据查询等方式,获得第一价格差异列表;并根据其获得第一材料价格差异化列表、第一人工差异化列表和第一设备差异化列表;基于此,结合已获得的所述第一相似度评价结果,确定第一施工方案造价评价结果和第一材料造价评价结果,进而获得所述第一工程造价分析结果。其中,所述第一价格差异列表是用于表征在进行所述第一拆分模块集合对应的真实建筑物的建造工程时,需要的材料、人工、设备的价格、类型等参数的数据信息。所述第一材料价格差异化列表是用于表征进行所述第一拆分模块集合对应的真实建筑物的建造工程时,需要的材料的类型、型号、数量、重量、价格等参数的数据信息。所述第一人工差异化列表是用于表征进行所述第一拆分模块集合对应的真实建筑物的建造工程时,需要的工作人员的类型、数量、薪资等参数的数据信息。所述第一设备差异化列表是用于表征进行所述第一拆分模块集合对应的真实建筑物的建造工程时,需要的建筑工程设备的种类、型号、价格等参数的数据信息。所述第一施工方案造价评价结果包括具体的施工方案,以及该施工方案对应的人工、设备造价等参数信息。所述第一材料造价评价结果包括所述第一相似度评价结果对应的所述第一拆分模块集合对应的真实建筑物的建造工程时需要的材料造价参数信息。达到了明确可信度较高的第一工程造价分析结果,进而提高获得第二工程造价分析结果的精确度的技术效果。
步骤S600:获得第二拆分模块集合,其中,所述第二拆分模块集合为所述第一拆分模块集合中的非完整模块,根据所述第二拆分模块集合获得第一可变工程造价分析结果;
进一步的,本申请步骤S600还包括:
步骤S610:构建非完整模块填充拟合模型,其中,所述非完整模块填充拟合模型为智能化进行模块方案拟合的模型,包括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
步骤S620:将第一需求信息输入所述非完整模块填充拟合模型,获得第一拟合结果集合;其中,所述第一需求信息包括基础参数信息和功能参数信息;
步骤S630:构建第一新增特征约束层,其中,所述第一新增特征约束层为进行质量和造价平衡约束的特征层;
步骤S640:根据所述第一新增特征约束层进行所述第一拟合结果集合的顺序调整,获得第二拟合结果集合;
步骤S650:根据所述第二拟合结果集合获得所述第一可变工程造价分析结果。
具体而言,将所述第一拆分模块集合中的非完整模块确定为第二拆分模块集合,并对其进行分析,获得第一需求信息。将所述第一需求信息作为输入信息,输入所述非完整模块填充拟合模型的输入层;
通过所述非完整模块填充拟合模型的高效分析、计算后,获得第一拟合结果集合,并将其传输至第一新增特征约束层,通过第一新增特征约束层对第一拟合结果集合进行顺序调整后,利用所述非完整模块填充拟合模型的输出层获得输出信息,输出信息包括第二拟合结果集合,基于此,由所述一种基于BIM技术数据共享的工程造价系统对其进行智能分析后,获得所述第一可变工程造价分析结果。其中,所述第一需求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拆分模块集合中的非完整模块转换成完整模块需要的基础参数信息、功能参数信息等数据信息。所述非完整模块填充拟合模型是一种智能化进行模块方案拟合的模型,包括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所述第一拟合结果集合是表征所述第一拆分模块集合中的非完整模块通过所述非完整模块填充拟合模型拟合后,成为完整模块的数据信息。所述第一新增特征约束层是一种进行质量和造价平衡约束的特征层。当获得所述第一拟合结果集合时,只是将所述第一拆分模块集合中的非完整模块转换成完整模块,对于转换后的完整模块中的各个模块的质量和造价平衡参差不齐。优选地,本申请采用第一新增特征约束层对其进行顺序调整。例如,转换后的完整模块中具有较高的质量和造价平衡的模块处于靠前的位置。所述第一可变工程造价分析结果是用于表征所述第一拆分模块集合中的非完整模块的造价参数的数据信息。达到了获得第一可变工程造价分析结果,为后续获得第二工程造价分析结果奠定基础的技术效果。
步骤S700:根据所述第一工程造价分析结果和所述第一可变工程造价分析结果获得第二工程造价分析结果。
具体而言,由所述一种基于BIM技术数据共享的工程造价系统对所述第一工程造价分析结果、所述第一可变工程造价分析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后,获得第二工程造价分析结果。示例性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对所述第一工程造价分析结果、所述第一可变工程造价分析结果进行权重分配及加权计算,进而提高第二工程造价分析结果的适应性和精确度。
进一步的,如附图3所示,本申请步骤S700之后还包括:
步骤S810:获得所述第一BIM建筑模型的第一调整模块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调整模块信息获得第一关联影响模块集合;
步骤S820:获得所述第一BIM建筑模型的实际建筑参数信息,判断所述实际建筑参数信息是否存在所述第一关联影响模块集合;
步骤S830:当所述实际建筑参数信息不存在所述第一关联影响模块集合中的模块时,根据所述第一调整模块信息获得第一调整工程造价信息。
具体而言,在进行实际建筑工程时,不免受到人为因素、天气、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需要对第一BIM建筑模型进行动态调整。所述第一调整模块信息是指根据实际建筑工程情况需要,对所述第一BIM建筑模型进行调整的模块数据信息。可通过大数据监测等方式获得所述第一调整模块信息。进而,对所述第一调整模块信息进行关联影响分析,获得第一关联影响模块集合。进一步,对所述实际建筑参数信息是否存在所述第一关联影响模块集合进行判断;如果所述实际建筑参数信息不存在所述第一关联影响模块集合中的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调整模块信息获得第一调整工程造价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关联影响模块集合是表征受到所述第一调整模块信息的影响的模块数据信息。所述第一BIM建筑模型的实际建筑参数信息包括第一BIM建筑模型对应的实际建筑的面积、高度等参数的数据信息。所述第一调整工程造价信息是指在建造所述第一调整模块信息对应的实际建筑时的工程造价信息。达到了对第一BIM建筑模型进行动态调整,并根据其获得第一调整工程造价信息,进而增强工程造价的精确度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附图4所示,本申请步骤S830之后还包括:
步骤S840:当所述实际建筑参数信息存在所述第一关联影响模块集合中的模块时,获得第一匹配关联模块集合,其中,所述第一匹配关联模块集合包括模块影响关联度参数;
步骤S850:根据所述第一匹配关联模块集合进行关联模块的造价调整影响评价,获得第一评价结果;
步骤S860:根据所述第一调整模块信息和所述第一评价结果获得所述第一调整工程造价信息。
具体而言,如果所述实际建筑参数信息存在所述第一关联影响模块集合中的模块,获得第一匹配关联模块集合;并根据其进行关联模块的造价调整影响评价,获得第一评价结果;基于此,结合所述第一调整模块信息,获得所述第一调整工程造价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匹配关联模块集合是用于表征存在于在所述实际建筑参数信息中的所述第一关联影响模块集合的数据信息。且,所述第一匹配关联模块集合包括模块影响关联度参数。所述第一评价结果是用于表征所述第一匹配关联模块集合的造价调整影响的数据信息。达到了当所述实际建筑参数信息存在所述第一关联影响模块集合中的模块时,获得第一匹配关联模块集合,并利用其获得可靠性较高的第一调整工程造价信息的技术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基于BIM技术数据共享的工程造价方法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明确第一BIM建筑模型,对其进行完整度评估,获得第一评估结果;根据共享数据获得第一历史模块集合;根据所述第一评估结果和所述第一历史模块集合进行所述第一BIM建筑模型模块化匹配拆分,获得第一拆分模块集合;基于此,进行所述第一历史模块集合的模块相似度评价,获得第一相似度评价结果;获得第一价格差异列表,根据所述第一价格差异列表和所述第一相似度评价结果获得第一工程造价分析结果;获得第二拆分模块集合,并根据其获得第一可变工程造价分析结果;根据所述第一工程造价分析结果和所述第一可变工程造价分析结果获得第二工程造价分析结果。达到了较佳地平衡工程造价效率与精确度,进而较佳地满足工程造价需求;同时,利用BIM技术设计一种优化工程造价的方法,提升工程造价的可靠性;提高工程造价的质量;推动工程造价的科学化、智能化进程,为工程造价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二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基于BIM技术数据共享的工程造价方法,同样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技术数据共享的工程造价系统,请参阅附图5,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11,所述第一获得单元11用于获得第一BIM建筑模型,对所述第一BIM建筑模型进行完整度评估,获得第一评估结果;
第二获得单元12,所述第二获得单元12用于根据共享数据获得第一历史模块集合,其中,所述第一历史模块集合中每一模块均对应有造价信息;
第三获得单元13,所述第三获得单元1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评估结果和所述第一历史模块集合进行所述第一BIM建筑模型模块化匹配拆分,获得第一拆分模块集合;
第四获得单元14,所述第四获得单元14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拆分模块集合进行所述第一历史模块集合的模块相似度评价,获得第一相似度评价结果;
第五获得单元15,所述第五获得单元15用于获得第一价格差异列表,根据所述第一价格差异列表和所述第一相似度评价结果获得第一工程造价分析结果;
第六获得单元16,所述第六获得单元16用于获得第二拆分模块集合,其中,所述第二拆分模块集合为所述第一拆分模块集合中的非完整模块,根据所述第二拆分模块集合获得第一可变工程造价分析结果;
第七获得单元17,所述第七获得单元17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工程造价分析结果和所述第一可变工程造价分析结果获得第二工程造价分析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八获得单元,所述第八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造价精度约束参数;
第九获得单元,所述第九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造价精度约束参数获得最大模块粒度约束参数;
第十获得单元,所述第十获得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最大模块粒度约束参数进行所述第一拆分模块集合和所述第一历史模块集合的模块相似度评价,获得第一预评价结果;
第一执行单元,所述第一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造价精度约束参数构建模块粒度相似度评价列表;
第二执行单元,所述第二执行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预评价结果是否满足对应粒度下的所述模块粒度相似度评价列表的约束值;
第十一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一获得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预评价结果满足对应粒度下的所述模块粒度相似度评价列表的约束值时,根据所述第一预评价结果获得所述第一相似度评价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十二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二获得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预评价结果不满足对应粒度下的所述模块粒度相似度评价列表的约束值时,获得第一降维模块粒度约束参数;
第十三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三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降维模块粒度约束参数进行所述第一拆分模块集合和所述第一历史模块集合的模块相似度评价,获得第二预评价结果;
第三执行单元,所述第三执行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预评价结果不能满足对应粒度下的所述模块粒度相似度评价列表的约束值时,则继续进行逐级粒度降维约束匹配,直至获得的预评价结果满足对应粒度下的所述模块粒度相似度评价列表和/或评价到最小粒度值结束。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四执行单元,所述第四执行单元用于构建非完整模块填充拟合模型,其中,所述非完整模块填充拟合模型为智能化进行模块方案拟合的模型,包括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
第十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四获得单元用于将第一需求信息输入所述非完整模块填充拟合模型,获得第一拟合结果集合;其中,所述第一需求信息包括基础参数信息和功能参数信息;
第五执行单元,所述第五执行单元用于构建第一新增特征约束层,其中,所述第一新增特征约束层为进行质量和造价平衡约束的特征层;
第十五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五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新增特征约束层进行所述第一拟合结果集合的顺序调整,获得第二拟合结果集合;
第十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六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拟合结果集合获得所述第一可变工程造价分析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十七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七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材料价格差异化列表、第一人工差异化列表和第一设备差异化列表;
第十八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八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人工差异化列表、所述第一设备差异化列表和所述第一相似度评价结果进行施工方案拟合,获得第一施工方案造价评价结果;
第十九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九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材料价格差异化列表和所述第一相似度评价结果获得第一材料造价评价结果;
第二十获得单元,所述第二十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施工方案造价评价结果和所述第一材料造价评价结果获得所述第一工程造价分析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二十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二十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BIM建筑模型的第一调整模块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调整模块信息获得第一关联影响模块集合;
第二十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十二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BIM建筑模型的实际建筑参数信息,判断所述实际建筑参数信息是否存在所述第一关联影响模块集合;
第二十三获得单元,所述第二十三获得单元用于当所述实际建筑参数信息不存在所述第一关联影响模块集合中的模块时,根据所述第一调整模块信息获得第一调整工程造价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二十四获得单元,所述第二十四获得单元用于当所述实际建筑参数信息存在所述第一关联影响模块集合中的模块时,获得第一匹配关联模块集合,其中,所述第一匹配关联模块集合包括模块影响关联度参数;
第二十五获得单元,所述第二十五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匹配关联模块集合进行关联模块的造价调整影响评价,获得第一评价结果;
第二十六获得单元,所述第二十六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调整模块信息和所述第一评价结果获得所述第一调整工程造价信息。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前述图1实施例一中的一种基于BIM技术数据共享的工程造价方法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一种基于BIM技术数据共享的工程造价系统,通过前述对一种基于BIM技术数据共享的工程造价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一种基于BIM技术数据共享的工程造价系统,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示例性电子设备
下面参考图6来描述本申请的电子设备。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基于BIM技术数据共享的工程造价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技术数据共享的工程造价系统,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系统以执行实施例一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该电子设备300包括:处理器302、通信接口303、存储器301。可选的,电子设备300还可以包括总线架构304。其中,通信接口303、处理器302以及存储器301可以通过总线架构304相互连接;总线架构3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等。所述总线架构3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处理器302可以是一个CPU,微处理器,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通信接口303,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无线局域网,有线接入网等。存储器301可以是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只读光盘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架构304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301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302来控制执行。处理器302用于执行存储器301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BIM技术数据共享的工程造价方法。
可选的,本申请中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也可以称之为应用程序代码,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较好地平衡工程造价效率与精确度,进而无法较好地满足工程造价需求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较佳地平衡工程造价效率与精确度,进而较佳地满足工程造价需求;同时,利用BIM技术设计一种优化工程造价的方法,提升工程造价的可靠性;提高工程造价的质量;推动工程造价的科学化、智能化进程,为工程造价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的技术效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中涉及的第一、第二等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也不表示先后顺序。“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至少两个是指两个或者多个。“至少一个”、“任意一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 ,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种),可以表示:a ,b,c,a -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括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光介质、或者半导体介质等。
本申请中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单元和电路可以通过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装置,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部件,或上述任何组合的设计来实现或操作所描述的功能。通用处理器可以为微处理器,可选地,该通用处理器也可以为任何传统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通过计算装置的组合来实现,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联合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器核,或任何其它类似的配置来实现。
本申请中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嵌入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单元、或者这两者的结合。软件单元可以存储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本领域中其它任意形式的存储媒介中。示例性地,存储媒介可以与处理器连接,以使得处理器可以从存储媒介中读取信息,并可以向存储媒介存写信息。可选地,存储媒介还可以集成到处理器中。处理器和存储媒介可以设置于ASIC中,ASIC可以设置于终端中。可选地,处理器和存储媒介也可以设置于终端中的不同的部件中。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
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申请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BIM技术数据共享的工程造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第一BIM建筑模型,对所述第一BIM建筑模型进行完整度评估,获得第一评估结果;
根据共享数据获得第一历史模块集合,其中,所述第一历史模块集合中每一模块均对应有造价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评估结果和所述第一历史模块集合进行所述第一BIM建筑模型模块化匹配拆分,获得第一拆分模块集合;
根据所述第一拆分模块集合进行所述第一历史模块集合的模块相似度评价,获得第一相似度评价结果;
获得第一价格差异列表,根据所述第一价格差异列表和所述第一相似度评价结果获得第一工程造价分析结果;
获得第二拆分模块集合,其中,所述第二拆分模块集合为所述第一拆分模块集合中的非完整模块,根据所述第二拆分模块集合获得第一可变工程造价分析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工程造价分析结果和所述第一可变工程造价分析结果获得第二工程造价分析结果;
构建非完整模块填充拟合模型,其中,所述非完整模块填充拟合模型为智能化进行模块方案拟合的模型,包括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
将第一需求信息输入所述非完整模块填充拟合模型,获得第一拟合结果集合;其中,所述第一需求信息包括对所述第二拆分模块集合进行分析转换成完整模块需要的基础参数信息和功能参数信息;
构建第一新增特征约束层,其中,所述第一新增特征约束层为进行质量和造价平衡约束的特征层;
根据所述第一新增特征约束层进行所述第一拟合结果集合的顺序调整,获得第二拟合结果集合;
根据所述第二拟合结果集合获得所述第一可变工程造价分析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第一造价精度约束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造价精度约束参数获得最大模块粒度约束参数;
通过所述最大模块粒度约束参数进行所述第一拆分模块集合和所述第一历史模块集合的模块相似度评价,获得第一预评价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造价精度约束参数构建模块粒度相似度评价列表;
判断所述第一预评价结果是否满足对应粒度下的所述模块粒度相似度评价列表的约束值;
当所述第一预评价结果满足对应粒度下的所述模块粒度相似度评价列表的约束值时,根据所述第一预评价结果获得所述第一相似度评价结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第一预评价结果不满足对应粒度下的所述模块粒度相似度评价列表的约束值时,获得第一降维模块粒度约束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降维模块粒度约束参数进行所述第一拆分模块集合和所述第一历史模块集合的模块相似度评价,获得第二预评价结果;
当所述第二预评价结果不能满足对应粒度下的所述模块粒度相似度评价列表的约束值时,则继续进行逐级粒度降维约束匹配,直至获得的预评价结果满足对应粒度下的所述模块粒度相似度评价列表和/或评价到最小粒度值结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价格差异列表和所述第一相似度评价结果获得第一工程造价分析结果,还包括:
获得第一材料价格差异化列表、第一人工差异化列表和第一设备差异化列表;
根据所述第一人工差异化列表、所述第一设备差异化列表和所述第一相似度评价结果进行施工方案拟合,获得第一施工方案造价评价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材料价格差异化列表和所述第一相似度评价结果获得第一材料造价评价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施工方案造价评价结果和所述第一材料造价评价结果获得所述第一工程造价分析结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BIM建筑模型的第一调整模块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调整模块信息获得第一关联影响模块集合;
获得所述第一BIM建筑模型的实际建筑参数信息,判断所述实际建筑参数信息是否存在所述第一关联影响模块集合;
当所述实际建筑参数信息不存在所述第一关联影响模块集合中的模块时,根据所述第一调整模块信息获得第一调整工程造价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实际建筑参数信息存在所述第一关联影响模块集合中的模块时,获得第一匹配关联模块集合,其中,所述第一匹配关联模块集合包括模块影响关联度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匹配关联模块集合进行关联模块的造价调整影响评价,获得第一评价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调整模块信息和所述第一评价结果获得所述第一调整工程造价信息。
7.一种基于BIM技术数据共享的工程造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BIM建筑模型,对所述第一BIM建筑模型进行完整度评估,获得第一评估结果;
第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获得单元用于根据共享数据获得第一历史模块集合,其中,所述第一历史模块集合中每一模块均对应有造价信息;
第三获得单元,所述第三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评估结果和所述第一历史模块集合进行所述第一BIM建筑模型模块化匹配拆分,获得第一拆分模块集合;
第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四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拆分模块集合进行所述第一历史模块集合的模块相似度评价,获得第一相似度评价结果;
第五获得单元,所述第五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价格差异列表,根据所述第一价格差异列表和所述第一相似度评价结果获得第一工程造价分析结果;
第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六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二拆分模块集合,其中,所述第二拆分模块集合为所述第一拆分模块集合中的非完整模块,根据所述第二拆分模块集合获得第一可变工程造价分析结果;
第七获得单元,所述第七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工程造价分析结果和所述第一可变工程造价分析结果获得第二工程造价分析结果;
第四执行单元,所述第四执行单元用于构建非完整模块填充拟合模型,其中,所述非完整模块填充拟合模型为智能化进行模块方案拟合的模型,包括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
第十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四获得单元用于将第一需求信息输入所述非完整模块填充拟合模型,获得第一拟合结果集合;其中,所述第一需求信息包括对所述第二拆分模块集合进行分析转换成完整模块需要的基础参数信息和功能参数信息;
第五执行单元,所述第五执行单元用于构建第一新增特征约束层,其中,所述第一新增特征约束层为进行质量和造价平衡约束的特征层;
第十五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五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新增特征约束层进行所述第一拟合结果集合的顺序调整,获得第二拟合结果集合;
第十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六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拟合结果集合获得所述第一可变工程造价分析结果。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210490162.2A 2022-05-07 2022-05-07 一种基于bim技术数据共享的工程造价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46386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90162.2A CN114638658B (zh) 2022-05-07 2022-05-07 一种基于bim技术数据共享的工程造价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90162.2A CN114638658B (zh) 2022-05-07 2022-05-07 一种基于bim技术数据共享的工程造价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38658A CN114638658A (zh) 2022-06-17
CN114638658B true CN114638658B (zh) 2022-09-02

Family

ID=81952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90162.2A Active CN114638658B (zh) 2022-05-07 2022-05-07 一种基于bim技术数据共享的工程造价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386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10543B (zh) * 2022-10-14 2023-08-15 苏州苏明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箱体模块化幕墙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16843399B (zh) * 2023-07-27 2024-01-12 天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平衡状态的工程造价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7876053B (zh) * 2024-03-11 2024-05-28 浙江立兴造价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工程造价的智能测绘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6077A (zh) * 2016-03-04 2016-09-28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输变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目标计算系统及计算方法
CN108921334A (zh) * 2018-06-15 2018-11-30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工程量控制目标确定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89606A (en) * 1989-08-30 1993-02-23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ir Force Totally integrated construction cost estimating, analysis, and reporting system
CN107067164B (zh) * 2017-03-30 2018-08-17 广东华联建设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指标快速估算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6077A (zh) * 2016-03-04 2016-09-28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输变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目标计算系统及计算方法
CN108921334A (zh) * 2018-06-15 2018-11-30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工程量控制目标确定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38658A (zh) 2022-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638658B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数据共享的工程造价方法及系统
CN111950225B (zh) 一种芯片布局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WO2021208079A1 (zh) 获取动力电池寿命数据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113344552B (zh) 一种基于工程造价的多项目联合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4283023B (zh) 一种基于云制造支撑技术的制造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3569457A (zh)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需求功能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
CN110347056A (zh) 生产线仿真平台及仿真方法
CN112149227B (zh) 船舶管路敏捷设计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CN111859503B (zh) 图纸审查方法、电子设备与图形服务器
CN111680841A (zh)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13393211A (zh) 一种智能化提高自动化生产效率的方法及系统
CN108804391A (zh) 一种基于b样条的插值曲线或曲面的构造方法及系统
CN110908789A (zh) 面向多源数据处理的可视化数据配置方法及系统
Švogor et al. An extended model for multi-criteria software component allocation on a heterogeneous embedded platform
WO2021180056A1 (zh) 一种资源迁移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5879824A (zh) 基于集成学习的辅助专家决策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5587688A (zh)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的调度方法及系统
Brozek et al. Application of mobile devices within distributed simulation-based decision making
CN113516065A (zh) 基于区块链的资料权重测算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WO2024045090A1 (zh) 产品模型的仿真方法和装置
CN114943112B (zh) 建筑沿线排布方案的自动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528404B (zh) 适用于船舶舾装平台的格栅设计方法、装置、介质及终端
CN115496054B (zh) 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88715B (zh) 一种虚拟化计算方法
CN117670040A (zh) 一种工程咨询经济指标的评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