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29919A - 资源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资源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29919A
CN114629919A CN202210344415.5A CN202210344415A CN114629919A CN 114629919 A CN114629919 A CN 114629919A CN 202210344415 A CN202210344415 A CN 202210344415A CN 114629919 A CN114629919 A CN 1146299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source station
resource
target resource
station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4441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崇明
严居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4441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299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299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299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7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for supporting data block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 H04L67/1078Resource delivery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04L67/1004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资源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大数据、云计算等人工智能领域,可应用于媒体云场景下。资源获取方法包括:响应于用以获取目标资源的资源请求,确定所述目标资源的缓存信息;若所述缓存信息指示所述目标资源为非可缓存资源,建立与所述目标资源的源站节点的直连链路;基于所述直连链路,直接从所述源站节点获取所述目标资源。本公开可以提高整体性能。

Description

资源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大数据、云计算等人工智能领域,可应用于媒体云场景下,尤其涉及一种资源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是构建在现有网络基础之上的智能虚拟网络,通过负载均衡、内容分发、调度等功能模块,使用户就近获取所需内容,降低网络拥塞,提高用户访问响应速度和命中率。CDN可以分为多层,每层CDN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负载均衡服务器和至少一个存储服务器。
若CDN的存储服务器上已经缓存目标资源,可以从CDN的存储服务器上获取目标资源。若CDN内未存储目标资源,需要从目标资源的源站节点获取目标资源,该过程可以称为回源。
相关技术中,一般是按照CDN的分层逐层进行回源。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资源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资源获取方法,包括:响应于用以获取目标资源的资源请求,确定所述目标资源的缓存信息;若所述缓存信息指示所述目标资源为非可缓存资源,建立与所述目标资源的源站节点的直连链路;基于所述直连链路,直接从所述源站节点获取所述目标资源。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资源获取装置,包括: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用以获取目标资源的资源请求,确定所述目标资源的缓存信息;建立模块,用于若所述缓存信息指示所述目标资源为非可缓存资源,建立与所述目标资源的源站节点的直连链路;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直连链路,直接从所述源站节点获取所述目标资源。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系统,包括:服务器节点,用于响应于用以获取目标资源的资源请求,确定所述目标资源的缓存信息;若所述缓存信息指示所述目标资源为非可缓存资源,建立与所述目标资源的源站节点的直连链路;以及,基于所述直连链路,直接从所述源站节点获取所述目标资源;源站节点,用于与所述服务器节点建立直连链路,基于所述直连链路,将所述目标资源发送至所述服务器节点。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上述任一方面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根据上述任一方面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上述任一方面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整体性能。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定。其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资源获取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公开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CDN分层可以包括:边缘节点层、区域节点层、中心节点层,其中,边缘节点层的父层是区域节点层,区域节点层的父层是中心节点层,中心节点层与源站节点通信。
相关技术中,一般是按照CDN的分层逐层进行回源。比如,边缘节点层回区域节点层,区域节点层回中心节点层,中心节点层从源站节点获取目标资源后,再逐层进行反馈。
采用逐层回源的方式,回源路径长,会增加带宽开销、浪费计算资源等,影响整体性能。
为了提高整体性能,本公开提供如下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资源获取方法,该方法包括:
101、响应于用以获取目标资源的资源请求,确定所述目标资源的缓存信息。
102、若所述缓存信息指示所述目标资源为非可缓存资源,建立与所述目标资源的源站节点的直连链路。
103、基于所述直连链路,直接从所述源站节点获取所述目标资源。
本实施例中,若目标资源为非可缓存资源,建立与源站节点的直连链路,基于直连链路从源站节点直接获取目标资源,对于逐层获取目标资源的方式,可以提高整体性能。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公开实施例,对应用场景进行如下说明。
CDN可以分为多层,每层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负载均衡服务器和至少一个存储服务器。负载均衡服务器还可以称为反向代理。
如图2所示,CDN可以包括:边缘节点层(如,县市级)201、区域节点层(如,若干个省共用)202、中心节点层(如,全国范围设置若干个)203等。其中,边缘节点层的父层为区域节点层、区域节点层的父层为中心节点层。中心节点层可以与目标资源的源站节点204通信。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分层结构只是示例,在一些情况下,CDN可以不包括区域节点层或者中心节点层。
源站节点用于提供资源,CDN中的存储服务器上存储的资源来自于源站节点。
用户需要访问某一资源时,可以通过用户终端发送资源请求消息,资源请求消息中可以包含待访问资源的资源标识,待访问资源可以称为目标资源,目标资源比如包括:网页、游戏、应用、音视频、或者,文本等。
用户终端可以包括: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移动设备、智能家居设备、智能家居设备、可穿戴式设备等,移动设备比如包括手机、便携式电脑、平板电脑等,智能家居设备比如包括智能音箱、智能电视等,可穿戴式设备比如包括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
待访问资源的资源标识可以为资源的统一资源定位器(Uniform ResourceLocator,URL)地址。
相关技术中,资源请求消息可以逐层进行传输,比如,资源请求消息可以先到达边缘节点层,若边缘节点层未存储目标资源,则边缘节点层将资源请求消息转发至其父层,即区域节点层;若区域节点层中也未存储目标资源,则区域节点层将资源请求消息转发至其父层,即中心节点层;若中心节点层也未存储目标资源,则中心节点层将资源请求消息转发至源站节点,从源站节点获取目标资源。上述过程可以称为回源。之后,源站节点可以逐层返回目标资源。
从上述流程可以看出,逐层回源的方式,路径较长,会存在资源开销大、响应速度慢等问题,导致整体性能不佳。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场景说明只是便于对本公开实施例的理解进行的示例性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执行不限于上述场景,还可以应用到任何适用的场景中。
结合上述场景示例,对本实施例的资源获取方法进行说明如下:
本实施例的资源获取方法可以应用于CDN内的服务器节点,服务器节点可以为:负载均衡服务器,和/或,存储服务器。
目标资源,是指待访问(或者说,待获取)的资源。
资源请求消息,可以是用户需要获取目标资源时,通过用户终端发送的。
资源请求消息中可以包含目标资源的资源标识,比如,资源标识比如为URL地址。
缓存信息,用于表明目标资源缓存情况的信息,比如,缓存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目标资源是否可缓存,比如,用1表示可缓存,0表示非可缓存;或者,缓存信息还可以为缓存时间,比如,XX秒。
以负载均衡服务器执行上述方法为例,负载均衡服务器可以预先配置正则表达式,正则表达式可以表明URL中的信息与缓存时间之间的关系,比如,若URL中包含html,则缓存XX秒。因此,基于预设的正则表达式,可以获取目标资源的缓存信息。
其中,若缓存信息为缓存类型的指示信息,则可以直接基于所述指示信息确定目标资源是否为可缓存资源,比如,用1表示可缓存,用0表示非可缓存。或者,
若缓存信息为缓存时间,若缓存时间为非零值,则可以确定目标资源为可缓存资源,若缓存时间为0,则可以确定目标资源为非可缓存资源。
一般来讲,若URL中包含html、js、css、apk,可以认为该URL对应的目标资源为可缓存资源,若URL中包含API,可以认为该URL对应的目标资源不是可缓存资源,即非可缓存资源。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html等对应的目标资源是否为可缓存资源,只是示例性说明,实际实施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若目标资源为非可缓存资源,则可以建立自身节点(如负载均衡服务器)与源站节点之间的直连链路。
直连链路,是指自身节点与源站节点之间的直接连接的链路,比如,网络中包括:节点A、节点B、节点C,若节点A连接节点B,节点B连接节点C,则由于节点A和节点C之间通过节点B连接,则此时的节点A与节点C不是直连链路;若节点A与节点C直接连接,中间不经过其他节点,则节点A与节点C之间为直连链路。
以CDN为例,参见图2,针对边缘节点层中的某个服务器节点(比如,负载均衡服务器),若该服务器节点通过区域节点层、中心节点层,与源站节点连接,则相应的路径不是直连链路。
又比如,针对边缘节点层中的某个服务器节点(比如,负载均衡服务器),若该服务器节点不经过区域节点层和中心节点层,而是直接与源站节点建立连接,则该链路可以称为直连链路。图2中的直连链路用粗实线表示,边缘节点层内的服务器节点可以通过直连链路,直接与源站节点通信,比如,将资源请求消息通过直连链路直接发送给源站节点,以及,通过直连链路直接接收源站节点返回的目标资源。
若目标资源为非可缓存资源,则表明目标资源不需要进行缓存,因此,针对该类目标资源逐层回源是不必要的,还会因为回源路径长影响整体性能。为此,本实施例中,针对非可缓存资源,建立自身节点与源站节点之间的直连链路,基于直连链路直接从源站节点获取目标资源,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资源开销,提高响应速度。
图3是根据本公开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以CDN为例,针对CDN某一分层中的某个服务器节点,该服务器节点可以基于目标资源是否可缓存,选择合适的路径获取目标资源。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资源获取方法,包括:
301、服务器节点,接收包含目标资源的资源标识的资源请求消息。
其中,服务器节点可以为CDN某一分层中的服务器节点,比如,可以为边缘节点层内的服务器节点。
服务器节点可以为负载均衡服务器,或者,存储服务器。
资源标识比如为目标资源的URL地址。
302、服务器节点,基于所述资源标识,确定所述目标资源的缓存信息。
比如,URL地址为http://www.XXXX.html。
服务器节点可以预先配置正则表达式,正则表达式可以表明URL中的信息与缓存时间之间的关系,比如,配置的正则表达式可以表明html后缀对应的目标资源的缓存时间为A秒。
因此,基于正则表达式可以确定目标资源的缓存时间。
303、服务器节点,基于所述目标资源的缓存信息,判断所述目标资源是否为可缓存资源,若是,执行308,否则执行304。
比如,若确定目标资源的缓存时间为0,则确定目标资源不是可缓存资源,若目标资源的缓存时间为非零值,则确定目标资源是可缓存资源。
304、服务器节点,判断自身节点和/或源站节点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是,执行305,否则执行308。
其中,预设条件是用于表明自身节点和源站节点能够建立直连链路的必要条件。
一般来讲,预设条件可以包括:
所述自身节点和所述源站节点属于同一网络运营商;和/或,
所述自身节点和/或所述源站节点为边界网关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BGP)节点。
其中,可以基于自身节点的IP地址,以及源站节点的IP地址,确定自身节点和源站节点是否属于同一网络运营商,以及,也可以基于上述的两个IP地址确定相应的节点是否为BGP节点。
比如,针对某一网络运营商,该网络运营商的IP地址范围是确定的,若自身节点的IP地址和源站节点的IP地址属于同一网络运营商的IP地址范围内,则两者属于同一网络运营商。
BGP节点也可以基于IP地址确定,比如,BGP节点的IP地址可以组成IP地址表,若自身节点的IP地址属于该IP地址表,则表明自身节点为BGP节点,若源站节点的IP地址属于该IP地址表,则源站节点为BGP节点。
由于自身节点和源站节点属于同一网络运营商时,建立直连链路一般不存在障碍,因此,若自身节点和源站节点属于同一网络运营商,可以建立自身节点与源站节点之间的直连链路。
由于BGP节点可以与任一网络运营商的节点建立直连链路,因此,若自身节点和源站节点中的至少一项为BGP节点时,也可以建立自身节点与源站节点之间的直连链路。
目标资源为非可缓存资源时,一般是表明目标资源是不必要缓存的,此时,可以直接与源站节点建立直连链路。但是,建立直连链路还可能存在其他一些要求,比如,自身节点和源站节点属于同一网络运营商,或者,自身节点和源站节点至少之一为BGP节点时,建立直连链路的可行性才较强,因此,基于目标资源的类型(是否为可缓存资源),以及,自身节点和源站节点的特性(两者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建立直连链路,可以保证直连链路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05、服务器节点,获取源站节点的IP地址。
其中,可以在CDN内的各个服务器节点上预先配置源站节点的IP地址,因此,基于配置信息可以获取源站节点的IP地址。或者,
CDN内的各个服务器节点上可以预先配置源站节点的域名,相应地,可以对域名进行解析,以获得IP地址。比如,服务器节点可以与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DNS)进行交互,以获得源站节点的IP地址。
通过配置源站节点的IP地址,可以提高IP地址获取的速度,进而提高整体的响应速度。
通过基于域名获取IP地址,可以在配置域名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取到IP地址。
通过直接获取IP地址或者基于域名获取IP地址,可以实现配置信息多样化的情况下,都能够获取到源站节点的IP地址。
针对基于域名获取IP地址的情况,还可以响应于预设的定时任务,基于所述域名获取所述源站节点的IP地址。
其中,服务器节点可以预先配置定时任务,该定时任务可以是周期性任务,即,到达周期性的执行时间点后,服务器节点可以主动基于预配置的域名,与DNS进行交互,以获取源站节点的IP地址。
通过基于定时任务和域名获取IP地址,可以在服务器节点接收到资源请求消息时即时进行响应,避免接收到资源请求消息后才解析域名导致的延误问题,从而在整体上也可以提高响应速度。
306、服务器节点,基于所述源站节点的IP地址,与所述源站节点建立直连链路。
其中,直连链路是指自身节点与源站节点之间的直接连接的链路。具体可以采用握手协议等通用网络连接协议,在自身节点与源站节点两者之间建立直连链路。
通过获取源站节点的IP地址,可以保证直连链路的正常建立。
307、服务器节点,基于所述直连链路,直接从所述源站节点获取目标资源。
其中,服务器节点可以基于直连链路,将包含目标资源的资源标识的资源请求消息,直接发送至源站节点,源站节点基于资源标识将自身存储的资源标识对应的目标资源,通过直连链路返回给服务器节点。
308、服务器节点,逐层回源获取目标资源。
其中,若目标资源是可缓存资源,或者,自身节点和源站节点不满足预设条件,则可以采用通常的逐层回源的方式获取目标资源。比如,服务器节点将资源请求消息发送至父层,通过父层从源站节点获取目标资源。
另外,不论是直接回源的服务器节点,还是逐层回源的服务器节点,均可以在接收到目标资源后,对目标资源进行存储,以便后续用户请求同一目标资源后,可以将自身已存储的目标资源返回给用户,提高响应速度,降低资源开销。
本实施例中,针对CDN内的服务器节点,可以基于目标资源是否为可缓存资源采用不同的资源获取路径获取目标资源,针对非可缓存资源,可以建立与源站节点的直连链路,基于直连链路直接从源站节点获取目标资源,可以降低资源开销,提高响应速度。针对可缓存资源,可以采用逐层回源的方式进行回源,由于可缓存资源一般是需要缓存的,逐层回源时经过的各个服务器节点可以在自身缓存获取的目标资源,实现资源缓存,方便后续使用。在整体上,基于不同的资源类型选择不同的获取资源的路径,可以提高资源获取的灵活性和适配性。
图4是根据本公开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资源获取装置,该装置400包括:确定模块401、建立模块402和获取模块403。
确定模块401用于响应于用以获取目标资源的资源请求,确定所述目标资源的缓存信息;建立模块402用于若所述缓存信息指示所述目标资源为非可缓存资源,建立与所述目标资源的源站节点的直连链路;获取模块403用于基于所述直连链路,直接从所述源站节点获取所述目标资源。
本实施例中,若目标资源为非可缓存资源,建立与源站节点的直连链路,基于直连链路从源站节点直接获取目标资源,对于逐层获取目标资源的方式,可以提高整体性能。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建立模块402进一步用于:
若所述缓存信息指示所述目标资源为非可缓存资源,且,自身节点和/或所述源站节点满足预设条件,建立所述直连链路。
目标资源为非可缓存资源时,一般是表明目标资源是不必要缓存的,此时,可以直接与源站节点建立直连链路。但是,建立直连链路还可能存在其他一些要求,比如,自身节点和源站节点属于同一网络运营商,或者,自身节点和源站节点至少之一为BGP节点时,建立直连链路的可行性才较强,因此,基于目标资源的类型(是否为可缓存资源),以及,自身节点和源站节点的特性(两者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建立直连链路,可以保证直连链路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身节点和/或源站节点满足预设条件,包括:所述自身节点和所述源站节点属于同一网络运营商;和/或,所述自身节点和/或所述源站节点为bgp节点。
由于自身节点和源站节点属于同一网络运营商时,建立直连链路一般不存在障碍,因此,若自身节点和源站节点属于同一网络运营商,可以建立自身节点与源站节点之间的直连链路。由于BGP节点可以与任一网络运营商的节点建立直连链路,因此,若自身节点和源站节点中的至少一项为BGP节点时,也可以建立自身节点与源站节点之间的直连链路。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建立模块402进一步用于:获取所述源站节点的IP地址;基于所述IP地址,建立所述直连链路。
通过获取源站节点的IP地址,可以保证直连链路的正常建立。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建立模块402进一步用于:若自身节点已配置所述源站节点的IP地址,则从自身节点获取所述源站节点的IP地址。
通过配置源站节点的IP地址,可以提高IP地址获取的速度,进而提高整体的响应速度。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建立模块402进一步用于:若自身节点已配置所述源站节点的域名,基于所述域名获取所述源站节点的IP地址。
通过基于域名获取IP地址,可以在配置域名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取到IP地址。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建立模块402进一步用于:响应于预设的定时任务,基于所述域名获取所述源站节点的IP地址。
通过基于定时任务和域名获取IP地址,可以在服务器节点接收到资源请求消息时即时进行响应,避免接收到资源请求消息后才解析域名导致的延误问题,从而在整体上也可以提高响应速度。
图5是根据本公开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系统。如图5所示,该系统500包括:服务器节点501和源站节点502。
服务器节点501用于响应于用以获取目标资源的资源请求,确定所述目标资源的缓存信息;若所述缓存信息指示所述目标资源为非可缓存资源,建立与所述目标资源的源站节点的直连链路;以及,基于所述直连链路,直接从所述源站节点获取所述目标资源;源站节点502用于与所述服务器节点建立直连链路,基于所述直连链路,将所述目标资源发送至所述服务器节点。
其中,该网络系统500可以具体为CDN。服务器节点可以为CDN的某一分层内的服务器节点,进一步地,该服务器节点所在分层可以为非与源站直接通信的分层,比如,CDN包括中心节点层、区域节点层和边缘节点层时,该服务器节点所在分层可以为边缘节点层或者区域节点层。
服务器节点可以具体为负载均衡服务器,或者,存储服务器。
一些实施例中,该网络系统还可以包括服务器节点501的父层,该父层也可以包括负载均衡服务器和/或存储服务器。比如,服务器节点501位于边缘节点层,则父层可以为区域节点层,另外,还可以包括区域节点层的父层,即中心节点层。即,针对边缘节点层内的服务器节点,图5的父层可以包括区域节点层和中心节点层。
针对非可缓存资源,服务器节点501可以通过与源站节点之间的直连链路,将资源请求消息发送至源站节点502;针对可缓存资源,服务器节点501可以逐层,即通过其父层,将资源请求消息发送至源站节点502。
关于服务器节点的具体内容还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说明。
本实施例中,若目标资源为非可缓存资源,建立与源站节点的直连链路,基于直连链路从源站节点直接获取目标资源,对于逐层获取目标资源的方式,可以提高整体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不同实施例中的相同或相似内容可以相互参考。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只是用于区分,不表示重要程度高低、时序先后等。
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所涉及的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和公开等处理,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且不违背公序良俗。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和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
图6示出了可以用来实施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电子设备600的示意性框图。电子设备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计算机,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电子设备还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移动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助理、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和其它类似的计算装置。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公开的实现。
如图6所示,电子设备600包括计算单元6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602中的计算机程序或者从存储单元606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603中的计算机程序,来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603中,还可存储电子设备6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计算单元601、ROM 602以及RAM 603通过总线6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605也连接至总线604。
电子设备600中的多个部件连接至I/O接口605,包括:输入单元606,例如键盘、鼠标等;输出单元607,例如各种类型的显示器、扬声器等;存储单元608,例如磁盘、光盘等;以及通信单元609,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收发机等。通信单元609允许电子设备600通过诸如因特网的计算机网络和/或各种电信网络与其他设备交换信息/数据。
计算单元601可以是各种具有处理和计算能力的通用和/或专用处理组件。计算单元601的一些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各种专用的人工智能(AI)计算芯片、各种运行机器学习模型算法的计算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以及任何适当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等。计算单元601执行上文所描述的各个方法和处理,例如资源获取方法。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资源获取方法可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其被有形地包含于机器可读介质,例如存储单元608。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经由ROM 602和/或通信单元609而被载入和/或安装到电子设备600上。当计算机程序加载到RAM 603并由计算单元601执行时,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资源获取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备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计算单元601可以通过其他任何适当的方式(例如,借助于固件)而被配置为执行资源获取方法。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芯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用于实施本公开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这些程序代码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负载均衡装置的处理器或控制器,使得程序代码当由处理器或控制器执行时使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所规定的功能/操作被实施。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在机器上执行、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作为独立软件包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且部分地在远程机器上执行或完全在远程机器或服务器上执行。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计算机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计算机。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
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服务器可以是云服务器,又称为云计算服务器或云主机,是云计算服务体系中的一项主机产品,以解决了传统物理主机与VPS服务("Virtual Private Server",或简称"VPS")中,存在的管理难度大,业务扩展性弱的缺陷。服务器也可以为分布式系统的服务器,或者是结合了区块链的服务器。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公开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资源获取方法,包括:
响应于用以获取目标资源的资源请求,确定所述目标资源的缓存信息;
若所述缓存信息指示所述目标资源为非可缓存资源,建立与所述目标资源的源站节点的直连链路;
基于所述直连链路,直接从所述源站节点获取所述目标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若所述缓存信息指示所述目标资源为非可缓存资源,建立与所述目标资源的源站节点的直连链路,包括:
若所述缓存信息指示所述目标资源为非可缓存资源,且,自身节点和/或所述源站节点满足预设条件,建立所述直连链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自身节点和/或源站节点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所述自身节点和所述源站节点属于同一网络运营商;和/或,
所述自身节点和/或所述源站节点为边界网关协议bgp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建立与所述目标资源的源站节点的直连链路,包括:
获取所述源站节点的IP地址;
基于所述IP地址,建立所述直连链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获取所述源站节点的IP地址,包括:
若自身节点已配置所述源站节点的IP地址,则从自身节点获取所述源站节点的IP地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获取所述源站节点的IP地址,包括:
若自身节点已配置所述源站节点的域名,基于所述域名获取所述源站节点的IP地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所述域名获取所述源站节点的IP地址,包括:
响应于预设的定时任务,基于所述域名获取所述源站节点的IP地址。
8.一种资源获取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用以获取目标资源的资源请求,确定所述目标资源的缓存信息;
建立模块,用于若所述缓存信息指示所述目标资源为非可缓存资源,建立与所述目标资源的源站节点的直连链路;
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直连链路,直接从所述源站节点获取所述目标资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建立模块进一步用于:
若所述缓存信息指示所述目标资源为非可缓存资源,且,自身节点和/或所述源站节点满足预设条件,建立所述直连链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自身节点和/或源站节点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所述自身节点和所述源站节点属于同一网络运营商;和/或,
所述自身节点和/或所述源站节点为边界网关协议bgp节点。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建立模块进一步用于:
获取所述源站节点的IP地址;
基于所述IP地址,建立所述直连链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建立模块进一步用于:
若自身节点已配置所述源站节点的IP地址,则从自身节点获取所述源站节点的IP地址。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建立模块进一步用于:
若自身节点已配置所述源站节点的域名,基于所述域名获取所述源站节点的IP地址。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建立模块进一步用于:
响应于预设的定时任务,基于所述域名获取所述源站节点的IP地址。
15.一种网络系统,包括:
服务器节点,用于响应于用以获取目标资源的资源请求,确定所述目标资源的缓存信息;若所述缓存信息指示所述目标资源为非可缓存资源,建立与所述目标资源的源站节点的直连链路;以及,基于所述直连链路,直接从所述源站节点获取所述目标资源;
源站节点,用于与所述服务器节点建立直连链路,基于所述直连链路,将所述目标资源发送至所述服务器节点。
16.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7.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344415.5A 2022-03-31 2022-03-31 资源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6299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44415.5A CN114629919A (zh) 2022-03-31 2022-03-31 资源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44415.5A CN114629919A (zh) 2022-03-31 2022-03-31 资源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29919A true CN114629919A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04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44415.5A Pending CN114629919A (zh) 2022-03-31 2022-03-31 资源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29919A (zh)

Citation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3426A (zh) * 2012-08-09 2012-12-26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父节点的Web缓存资源共享系统和方法
CN104754073A (zh) * 2015-03-25 2015-07-01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访问方法及装置
CN106850572A (zh) * 2016-12-29 2017-06-13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目标资源的访问方法和装置
CN107710171A (zh) * 2015-06-17 2018-02-16 法斯特利有限公司 加速的子资源加载
CN109150576A (zh) * 2017-06-28 2019-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内容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9246229A (zh) * 2018-09-28 2019-01-18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发资源获取请求的方法和装置
CN109586937A (zh) * 2017-09-28 2019-04-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缓存系统的运维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134896A (zh) * 2019-05-17 2019-08-16 山东渤聚通云计算有限公司 一种代理服务器的监控过程及智能缓存方法
CN110677270A (zh) * 2018-07-03 2020-01-10 长春亿阳计算机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域名的可缓存性分析方法及系统
US20200153932A1 (en) * 2018-11-14 2020-05-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ntent acceleration for cross-site resources by cdn
CN111191158A (zh) * 2019-12-27 2020-05-22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页资源缓存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355612A (zh) * 2020-02-28 2020-06-30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源站故障的cdn节点应急处理方法及系统
US20200304555A1 (en) * 2019-03-18 2020-09-24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ccess path of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CN111966482A (zh) * 2019-05-20 2020-11-20 上海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边缘计算系统
CN112202906A (zh) * 2020-10-09 2021-01-08 安徽极玩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cdn访问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12468570A (zh) * 2020-11-24 2021-03-09 福建天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请求的处理方法及cdn服务端
WO2021093675A1 (zh) * 2019-11-12 2021-05-20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Cdn回源的校验方法和校验服务器、cdn集群
CN113407557A (zh) * 2021-07-13 2021-09-17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更新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3760536A (zh) * 2021-03-25 2021-12-07 北京京东拓先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缓存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810293A (zh) * 2020-06-15 2021-12-17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择优代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4006943A (zh) * 2022-01-04 2022-02-01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回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89560A (zh) * 2020-08-28 2022-03-15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的传输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3426A (zh) * 2012-08-09 2012-12-26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父节点的Web缓存资源共享系统和方法
CN104754073A (zh) * 2015-03-25 2015-07-01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访问方法及装置
CN107710171A (zh) * 2015-06-17 2018-02-16 法斯特利有限公司 加速的子资源加载
CN106850572A (zh) * 2016-12-29 2017-06-13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目标资源的访问方法和装置
CN109150576A (zh) * 2017-06-28 2019-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内容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9586937A (zh) * 2017-09-28 2019-04-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缓存系统的运维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677270A (zh) * 2018-07-03 2020-01-10 长春亿阳计算机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域名的可缓存性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09246229A (zh) * 2018-09-28 2019-01-18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发资源获取请求的方法和装置
US20200153932A1 (en) * 2018-11-14 2020-05-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ntent acceleration for cross-site resources by cdn
US20200304555A1 (en) * 2019-03-18 2020-09-24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ccess path of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CN110134896A (zh) * 2019-05-17 2019-08-16 山东渤聚通云计算有限公司 一种代理服务器的监控过程及智能缓存方法
CN111966482A (zh) * 2019-05-20 2020-11-20 上海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边缘计算系统
WO2021093675A1 (zh) * 2019-11-12 2021-05-20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Cdn回源的校验方法和校验服务器、cdn集群
CN111191158A (zh) * 2019-12-27 2020-05-22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页资源缓存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355612A (zh) * 2020-02-28 2020-06-30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源站故障的cdn节点应急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3810293A (zh) * 2020-06-15 2021-12-17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择优代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4189560A (zh) * 2020-08-28 2022-03-15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的传输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2202906A (zh) * 2020-10-09 2021-01-08 安徽极玩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cdn访问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12468570A (zh) * 2020-11-24 2021-03-09 福建天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请求的处理方法及cdn服务端
CN113760536A (zh) * 2021-03-25 2021-12-07 北京京东拓先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缓存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407557A (zh) * 2021-07-13 2021-09-17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更新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4006943A (zh) * 2022-01-04 2022-02-01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回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15243B2 (en) Optimized content distribution based on metrics derived from the end user
CN110247784B (zh) 确定网络拓扑结构的方法和装置
US8639748B2 (en) Optimized content distribution based on metrics derived from the end user
CN103338279B (zh) 基于域名解析的优化排序方法及系统
CN106937362B (zh) 网络切片管理装置和网络切片管理方法
US10404657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ccessing website
CN108737532A (zh) 一种资源获取方法、客户端、计算机设备及可读介质
US10812442B1 (en) Intelligent redirector based on resolver transparency
US9503506B2 (en) Transit-mode-based webpage accessing method, system, and crawler route server
CN111769997A (zh) 网络监测的方法、服务器、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726400A (zh) 反向连接的方法、装置和服务端系统
CN112003945A (zh) 服务请求响应方法及装置
CN112966200A (zh) 一种服务降级方法和渲染服务器
CN113079098B (zh) 路由更新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152879A (zh) 网络质量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47847B (zh) 节点之间回源选路的方法和装置
CN115225634B (zh) 虚拟网络下的数据转发方法、装置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6347518A (zh) 用户面的数据包处理系统、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629919A (zh) 资源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567602A (zh) Cdn节点回源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604226A (zh) 基于ecs协议的域名查询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2242937B (zh) 一种网络测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4793234B (zh)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742617A (zh) 一种缓存更新的方法和装置
CN116260855B (zh) 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