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24934A - 电致变色模组、壳体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致变色模组、壳体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24934A
CN114624934A CN202011455929.5A CN202011455929A CN114624934A CN 114624934 A CN114624934 A CN 114624934A CN 202011455929 A CN202011455929 A CN 202011455929A CN 114624934 A CN114624934 A CN 1146249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electrode
electrochromic
transparent conducting
transparent condu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5592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信华
刘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5592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249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249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249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55Electro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63Operation of electrochromic cells, e.g. electrodeposition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theref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电致变色模组、壳体及电子设备。电致变色模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极和依次设置的第一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以及第二透明导电层。第一电极设于第一透明导电层,第二透明导电层和电致变色层相对第一电极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电极通过第一通孔被引出至第二透明导电层外部。第一电极设于第二透明导电层远离电致变色层的一侧,第二透明导电层和电致变色层相对第一电极的位置处开设有贯穿至第一透明导电层的第一通孔,第一电极通过第一通孔与第一透明导电层电连接。利用电致变色模组的内部空间实现将第一电极引出第一透明导电层或与第一透明导电层电连接,减少了电致变色模组占用的空间,有利于产品的小型化设计。

Description

电致变色模组、壳体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致变色模组、壳体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手机等电子产品外观的追求,产品外壳能够变换颜色成为一个新的需求。但是,目前的产品外壳变色技术的引线方式占用的空间较大,不利于产品的小型化设计。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致变色模组、壳体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致变色模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极和依次设置的第一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以及第二透明导电层;
所述第一电极设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和所述电致变色层相对所述第一电极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被引出至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外部;或
所述第一电极设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侧,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和所述电致变色层相对所述第一电极的位置处开设有贯穿至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电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第一衬底层,设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侧;
所述第一电极设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及所述第一衬底层,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所述电致变色层以及所述第一衬底层相对所述第一电极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被引出至所述第一衬底层外部;或
所述第一电极设于所述第一衬底层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侧,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所述电致变色层以及所述第一衬底层相对所述第一电极的位置处开设有贯穿至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设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时,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的边缘位置。
可选的,还包括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层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设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侧时,所述第一通孔延伸至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的表面或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孔内穿设有第一引线;
所述第一电极设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时,所述第一引线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极引出至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外部;
所述第一电极设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侧时,所述第一引线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
可选的,所述第一引线的材料包括铜箔和导电银浆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不大于所述第一电极的最大外径尺寸。
可选的,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电极;
所述第二电极设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所述第二电极自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内部被引出至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外部。
可选的,还包括第一衬底层和第二衬底层,所述第一衬底层设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侧,所述第二衬底层设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侧;
所述第一电极设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及所述第二衬底层,所述第二衬底层的表面被剥离至将所述第一电极的一端及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露出;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所述电致变色层、第二透明导电层以及所述第一衬底层相对所述第一电极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电极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被引出至所述第一衬底层外部;
所述第二电极设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及所述第一衬底层,所述第一衬底层的表面被剥离至将所述第二电极及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露出。
可选的,还包括第一衬底层和第二衬底层,所述第一衬底层设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侧,所述第二衬底层设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侧;
所述第一电极设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及所述电致变色层,所述第二衬底层及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被剥离至将所述第一电极的一端及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露出;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和所述第一衬底层相对所述第一电极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被引出至所述第一衬底层外部;
所述第二电极设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及所述电致变色层,所述第一衬底层及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被剥离至将所述第二电极及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露出。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孔内穿设有第二引线;
所述第二电极设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时,所述第二引线用于将所述第二电极引出至所述第一衬底层外部;
所述第二电极设于所述第一衬底层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侧时,所述第二引线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
可选的,所述第二引线的材料包括铜箔和导电银浆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还包括光学胶层,设于所述第二衬底层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侧。
可选的,还包括盖板,设于所述光学胶层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不大于所述第二电极的最大外径尺寸。
可选的,所述第二电极设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时,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的边缘位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壳体,所述壳体至少部分包括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电致变色模组,所述第一电极自所述壳体内侧引出。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控制电路和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的壳体,所述第一电极自所述壳体内侧引出后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对所述第一电极施加不同的电压,以使所述电致变色层显示不同的颜色。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通过在第二透明导电层和所述电致变色层上开设第一通孔,使第一电极可以穿过第一通孔被引出第二透明导电层或是穿过第一通孔与第一透明导电层电连接,利用电致变色模组的内部空间,减少了电致变色模组占用的空间,有利于产品的小型化设计。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致变色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致变色模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电致变色模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目前一般利用电致变色技术实现手机外壳的变色效果。电致变色是指材料的颜色、透过率、反射率、吸收率等光学属性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但是,常见的电致变色模组包括两个电极,电极的引线方式需要将上层引线朝外引出,折弯后与下层引线布置在同一个方向。然而这种需要将上层引线向外引出并折弯的方式,所要占用的空间较大,不利于产品的小型化设计。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致变色模组、壳体及电子设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电致变色模组、壳体及电子设备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致变色模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极11和依次设置的第一透明导电层10、电致变色层20以及第二透明导电层30。电致变色(Electrochromic,EC)是材料的光学属性(反射率、透过率、吸收率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材料称为电致变色材料。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明导电层10、电致变色层20以及第二透明导电层30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电致变色层20可以包括氧化钨、氧化钼、氧化钛、紫罗碱、稀土酞菁、聚吡咯、聚噻吩、聚苯胺及其衍生物等化合物材料。第一透明导电层10和第二透明导电层30可以采用氧化铟锡(ITO)、氧化铟、氧化锡、氧化锌、锡掺杂的氧化铟、氟掺杂的氧化锡等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11设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10,可以理解为是位于第一透明导电层10的内部。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30和所述电致变色层20相对所述第一电极11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通孔13,所述第一电极11通过所述第一通孔13被引出至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30外部。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11设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30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20的一侧,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30和所述电致变色层20相对所述第一电极11的位置处开设有贯穿至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10的第一通孔13,所述第一电极11通过所述第一通孔13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10电连接。
其中,第一通孔13的数量及位置与第一电极11的数量及位置一一对应设置。第一电极11的形状、数量可根据电致变色模组的变色速度、颜色效果等要求相应设置,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通过在第二透明导电层30和所述电致变色层20上开设第一通孔13,使第一电极11可以穿过第一通孔13被引出第二透明导电层30或是穿过第一通孔13与第一透明导电层10电连接,利用电致变色模组的内部空间,减少了电致变色模组占用的空间,有利于产品的小型化设计。无需采取向外引出并折弯的方式,减少了电致变色模组占用的空间,有利于产品的小型化设计。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电致变色模组还可以包括第一衬底层40,设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30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20的一侧。可选地,第一衬底层40可以采用PET膜(聚酯薄膜)等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11设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10及第一衬底层40,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30、所述电致变色层20以及所述第一衬底层40相对所述第一电极11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通孔13,所述第一电极11通过所述第一通孔13被引出至所述第一衬底层40外部。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11设于所述第一衬底层40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20的一侧,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30、所述电致变色层20以及所述第一衬底层40相对所述第一电极11的位置处开设有贯穿至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10的第一通孔13,所述第一电极11通过所述第一通孔13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10电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11设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10时,所述第一电极11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10的边缘位置。将第一电极11设于第一透明导电层10的边缘位置,可以减少第一电极11对电致变色模组的颜色显示效果的影响。
参见图1所述,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电致变色模组还可以包括保护层50、第二衬底层60、光学胶层70以及盖板80。其中,保护层50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层40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侧。保护层50既可以加强电致变色模组的结构强度,又可以作为装饰层起到外观装饰作用,提高产品的美观性。第二衬底层60设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10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20的一侧,第二衬底层60可以采用PET膜(聚酯薄膜)等材料。光学胶层70设于所述第二衬底层60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20的一侧。光学胶层70可以采用OCA胶(Optically ClearAdhesive)等适用于胶结透明光学元件的粘胶剂,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可以理解的,第一衬底层40膜层可以镀有第一透明导电层10,第二衬底层50可以镀有第二透明导电层30。中间附加可通电变色的电致变色层20,进而复合形成电致变色模组。盖板80设于所述光学胶层70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20的一侧。盖板80可以采用透明基底材料,包括玻璃、树脂、透明塑料薄膜等。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11设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30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20的一侧时,所述第一通孔13延伸至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10的表面,从而实现第一电极11与第一透明导电层10之间的电连接。或者第一通孔13也可以延伸至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10的内部,也即第一通孔13穿透至少部分第一透明导电层10,同样能够实现第一电极11与第一透明导电层10之间的电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13内穿设有第一引线131。所述第一电极11设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10时,所述第一引线131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极11引出至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30外部。可以理解的,第一引线131的一端与第一电极11电连接,另一端穿出第二透明导电层30,从而将所述第一电极11引出至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30外部。所述第一电极11设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30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20的一侧时,所述第一引线131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电极11和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10。可以理解的,第一引线131的一端与第一电极11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透明导电层10电连接,从而实现第一电极11与第一透明导电层10之间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引线131的材料可以包括铜箔和导电银浆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电极11的材料包括铜箔和导电银浆中的至少一种。铜箔和导电银浆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当然,在其他例子中,第一引线131和第一电极11也可以采用其他导电材料,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13的孔径不大于所述第一电极11的最大外径尺寸,以保证第一电极11与第一透明导电层10电连接的可靠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1可以是长条形结构,宽度范围可以是0.5~3mm。第一通孔13对应于第一电极11的正中位置设置。当然,在其他例子中,第一通孔13的位置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电致变色模组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电极12,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可理解为是电致变色模组的正负极。所述第二电极12设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30,可以理解为是位于第一透明导电层10的内部,所述第二电极12自第二透明导电层30内部被引出至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30外部。可以理解的,可通过打孔引线的方式将第二电极12引出至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30外部。
电致变色模组包括第一衬底层40和第二衬底层50,第一衬底层40设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30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20的一侧,所述第二衬底层50设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10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20的一侧。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所述第一电极11设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10及所述第二衬底层50,所述第二衬底层50的表面被剥离至将所述第一电极11的一端及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10露出。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10、所述电致变色层20、第二透明导电层30以及所述第一衬底层40相对所述第一电极11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通孔13,所述第一电极1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通孔13被引出至所述第一衬底层40外部。所述第二电极12设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30及所述第一衬底层40,所述第一衬底层40的表面被剥离至将所述第二电极12及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30露出。
通过在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10、所述电致变色层20、第二透明导电层30以及所述第一衬底层40相对所述第一电极11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通孔13,使第一电极11可以穿过第一通孔13被引出至第一衬底层40,利用电致变色模组的内部空间,减少了电致变色模组占用的空间,有利于产品的小型化设计。无需采取向外引出并折弯的方式,减少了电致变色模组占用的空间,有利于产品的小型化设计。
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电致变色模组包括第一衬底层40和第二衬底层50,第一衬底层40设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30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20的一侧,所述第二衬底层50设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10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20的一侧。
所述第一电极11设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10及所述电致变色层20,所述第二衬底层50、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10及电致变色层20被剥离至将所述第一电极11的一端及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30露出。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30和所述第一衬底层40相对所述第一电极11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通孔13,所述第一电极11通过所述第一通孔13被引出至所述第一衬底层40外部。所述第二电极12设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30及所述电致变色层20,所述第一衬底层40、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30及电致变色层20被剥离至将所述第二电极12及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10露出。
通过在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30和所述第一衬底层40相对所述第一电极11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通孔13,使第一电极11可以穿过第一通孔13被引出至第一衬底层40,利用电致变色模组的内部空间,减少了电致变色模组占用的空间,有利于产品的小型化设计。无需采取向外引出并折弯的方式,减少了电致变色模组占用的空间,有利于产品的小型化设计。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12设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30时,所述第二电极12位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30的边缘位置。将第二电极12设于第二透明导电层30的边缘位置,可以减少第二电极12对电致变色模组的颜色显示效果的影响。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13内穿设有第一引线131。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电极11设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10时,所述第一引线131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极11引出至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30外部。可以理解的,第一引线131的一端与第一电极11电连接,另一端穿出第二透明导电层30,从而将所述第一电极11引出至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30外部。可选地,第一衬底层40的被剥离部分的表面可以设置用于与第一引线131连通的第一馈点132,所述第一电极1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通孔13被引出至所述第一衬底层40外部的第一馈点132导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引线131的材料可以包括铜箔和导电银浆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电极11的材料包括铜箔和导电银浆中的至少一种。铜箔和导电银浆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当然,在其他例子中,第一引线131和第一电极11也可以采用其他导电材料,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11可以采用印刷工艺加工形成。所述第二电极12可以采用印刷工艺加工形成。可选地,印刷工艺可以包括丝印工艺或移印工艺。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印刷工艺,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丝印铜鼓网版晒图案印在被承印物上,具有手感良好,且可以大平面印刷等优点。移印是通过硅橡胶铸成的移印头将钢凹版(或感光胶凹版)上的图文转移印刷到承印物上,可用于平面或各种成型物印刷,具有适合大小产品以及各种怪异的异形产品等优点。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13可采用激光打孔工艺或模具打孔工艺加工形成,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壳体,壳体至少部分包括电致变色模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中关于电致变色模组的描述,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壳体。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自壳体引出后与外部电路板电连接,从而使整个电致变色模组能够接通电源工作,实现壳体的变色效果。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通过在电致变色模组内部开孔的方式,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引出壳体,利用电致变色模组的内部空间,减少了电致变色模组占用的空间,有利于产品的小型化设计。无需采取向外引出并折弯的方式,减少了电致变色模组占用的空间,有利于产品的小型化设计。再将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与外部电路板电连接,从而使整个电致变色模组能够接通电源工作,实现壳体的变色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控制电路和壳体。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中关于电致变色模组和壳体的描述,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以移动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电致变色模组的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自所述壳体内侧引出后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从而使整个电致变色模组能够接通电源工作,所述控制电路对所述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施加不同的电压,以使所述电致变色层显示不同的颜色,实现壳体的变色效果。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通过在电致变色模组内部开孔的方式,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引出壳体,利用电致变色模组的内部空间,减少了电致变色模组占用的空间,有利于产品的小型化设计。无需采取向外引出并折弯的方式,减少了电致变色模组占用的空间,有利于产品的小型化设计。再将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与外部电路板电连接,从而使整个电致变色模组能够接通电源工作,实现壳体的变色效果。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9)

1.一种电致变色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极和依次设置的第一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以及第二透明导电层;
所述第一电极设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和所述电致变色层相对所述第一电极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被引出至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外部;或
所述第一电极设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侧,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和所述电致变色层相对所述第一电极的位置处开设有贯穿至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衬底层,设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侧;
所述第一电极设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及所述第一衬底层,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所述电致变色层以及所述第一衬底层相对所述第一电极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被引出至所述第一衬底层外部;或
所述第一电极设于所述第一衬底层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侧,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所述电致变色层以及所述第一衬底层相对所述第一电极的位置处开设有贯穿至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设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时,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的边缘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变色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层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设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侧时,所述第一通孔延伸至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的表面或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内穿设有第一引线;
所述第一电极设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时,所述第一引线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极引出至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外部;
所述第一电极设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侧时,所述第一引线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致变色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线的材料包括铜箔和导电银浆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不大于所述第一电极的最大外径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电极;
所述第二电极设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所述第二电极自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内部被引出至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外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致变色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衬底层和第二衬底层,所述第一衬底层设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侧,所述第二衬底层设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侧;
所述第一电极设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及所述第二衬底层,所述第二衬底层的表面被剥离至将所述第一电极的一端及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露出;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所述电致变色层、第二透明导电层以及所述第一衬底层相对所述第一电极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电极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被引出至所述第一衬底层外部;
所述第二电极设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及所述第一衬底层,所述第一衬底层的表面被剥离至将所述第二电极及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露出。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致变色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衬底层和第二衬底层,所述第一衬底层设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侧,所述第二衬底层设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侧;
所述第一电极设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及所述电致变色层,所述第二衬底层及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被剥离至将所述第一电极的一端及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露出;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和所述第一衬底层相对所述第一电极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被引出至所述第一衬底层外部;
所述第二电极设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及所述电致变色层,所述第一衬底层及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被剥离至将所述第二电极及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露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电致变色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内穿设有第二引线;
所述第二电极设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时,所述第二引线用于将所述第二电极引出至所述第一衬底层外部;
所述第二电极设于所述第一衬底层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侧时,所述第二引线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致变色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线的材料包括铜箔和导电银浆中的至少一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电致变色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学胶层,设于所述第二衬底层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致变色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设于所述光学胶层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电致变色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不大于所述第二电极的最大外径尺寸。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致变色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设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时,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的边缘位置。
18.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至少部分包括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模组,所述第一电极自所述壳体内侧引出。
1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电路和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壳体,所述第一电极自所述壳体内侧引出后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对所述第一电极施加不同的电压,以使所述电致变色层显示不同的颜色。
CN202011455929.5A 2020-12-10 2020-12-10 电致变色模组、壳体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46249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55929.5A CN114624934A (zh) 2020-12-10 2020-12-10 电致变色模组、壳体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55929.5A CN114624934A (zh) 2020-12-10 2020-12-10 电致变色模组、壳体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24934A true CN114624934A (zh) 2022-06-14

Family

ID=81896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55929.5A Pending CN114624934A (zh) 2020-12-10 2020-12-10 电致变色模组、壳体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24934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303565A1 (en) * 2006-07-28 2009-12-10 Chromogenics Sweden Ab Electrochromic device contacting
CN110908208A (zh) * 2019-12-17 2020-03-24 深圳市光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303565A1 (en) * 2006-07-28 2009-12-10 Chromogenics Sweden Ab Electrochromic device contacting
CN110908208A (zh) * 2019-12-17 2020-03-24 深圳市光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40592B (zh) 壳体、电子设备
KR101342731B1 (ko) 터치 패널 기능을 갖춘 보호 패널
JP5079873B2 (ja) 表面フラット性に優れたタッチ入力機能付き保護パネル及び当該保護パネルを有する電子機器
JP5364384B2 (ja) 電子機器表示窓のタッチ入力機能付き保護パネル及び電子機器
US9778782B2 (en) Single-layer projected capacitive touch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9857894B2 (en) Touch panel having a color film that includes a color part
CN103097993A (zh) 触摸面板传感器
WO2020062935A1 (zh) 电致变色器件、壳体、电子设备
WO2008047971A1 (en) Touch screen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8615460B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JP2019060946A (ja) 電子ペーパー
CN110858107A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112217965A (zh) 摄像头盖板、壳体组件、电子设备以及电致变色方法
CN109992043A (zh) 装饰膜和电子装置
KR101489029B1 (ko) 전자 기기 표시창의 터치 입력 기능을 구비한 보호 패널
CN114624934A (zh) 电致变色模组、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12462561B (zh) 电致变色模组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208608354U (zh) 壳体及移动终端
CN108415613B (zh) 一种触摸屏及电子装置
CN113631002B (zh) 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2558370A (zh) 电致变色模组、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7290914B (zh) 电子纸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电子纸显示装置
CN114624936A (zh) 移动终端
CN112835238B (zh) 电子设备和壳体组件
CN207764693U (zh) 装饰膜和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