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24860A -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624860A CN114624860A CN202210071684.9A CN202210071684A CN114624860A CN 114624860 A CN114624860 A CN 114624860A CN 202210071684 A CN202210071684 A CN 202210071684A CN 114624860 A CN114624860 A CN 11462486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optical system
- image
- lens element
- conve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7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1
- 101100532514 Arabidopsis thaliana SAG21 gene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101100309712 Arabidopsis thaliana SD11 gene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102000049320 CD36 Human gen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108010045374 CD36 Antigens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6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4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6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2
- 201000009310 astigmati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5000012149 noodl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1747 pupi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1475 halogen functional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71 parasi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光学系统包括: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六透镜,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上述光学系统,能够兼顾高成像质量和小型化设计的实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和便利程度的快速提高,业界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电子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摄像镜头作为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需要不断升级进步才能满足人们的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其中,随着摄像技术的高速发展,业界不仅要求摄像镜头更加小型化,还要求其达到更佳的成像质量。然而,目前的摄像镜头,在提升成像质量的同时难以兼顾小型化设计的实现。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摄像镜头在提升成像质量的同时难以兼顾小型化设计的实现的问题,提供一种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一种光学系统,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
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以及
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六透镜,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上述光学系统,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有利于第一透镜汇聚光线,从而有利于缩短光学系统的总长,配合像侧各透镜有利于实现光学系统的小型化设计;同时有利于光学系统获得足够的光通量,从而使得光学系统在弱光环境下也能够具备良好的成像质量;另外还有利于增大光学系统的视场角,进而使得光学系统可以拍摄大范围的景物,提升用户体验。第二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有利于校正光学系统的色差和畸变,从而减小成像失真程度,提高系统解像力。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有利于汇聚光线,从而配合第一透镜进一步缩短光学系统的总长。第四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有利于发散光线,从而有利于校正物侧透镜产生像差,降低系统的敏感度,并增大光学系统的成像面,进而有利于提升成像质量。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有利于光线平缓过渡至第六透镜,同时也有利于校正像差,促进光学系统达到像差平衡,减小杂光风险。第六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有利于配合物侧各透镜进一步压缩光学系统的轴上尺寸,实现小型化设计;同时有利于减小鬼像产生风险,并能够减小边缘光线入射到成像面上的入射角,从而提升边缘视场的亮度,进而提升成像品质。具备上述屈折力和面型特征,光学系统能够兼顾高成像质量和小型化设计的实现,同时也能够具备大光圈和广角特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
1.55≤TTL/ImgH≤1.75;
其中,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光学系统的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即所述光学系统的光学总长,ImgH为所述光学系统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的一半。满足上述条件式时,能够合理配置光学系统的光学总长和半像高的比值,有利于缩短光学系统的轴上尺寸,从而实现小型化设计;同时也有利于扩大光学系统的成像面和视场角,既有利于提升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也有利于拍摄更大范围的景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
-72≤tan(HFOV)/Idist≤-25;
其中,HFOV为所述光学系统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Idist为所述光学系统于最大像高处的光学畸变值。满足上述条件式时,有利于减小光学系统的光学畸变,从而减小图像失真程度,提高成像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扩大光学系统的视场角,给用户带来更加真实的大景深、大视场角的拍摄体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
-5.5≤f6/f≤-2.5;
其中,f6为所述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为所述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满足上述条件式时,有利于第六透镜校正物侧各透镜产生的像差,从而有利于系统整体的像差平衡,另外还有利于缩短光学系统的轴上尺寸,同时避免光学系统的光焦度过度集中于某一透镜,从而有利于降低光学系统的敏感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
1.2≤f12/f3456≤1.8;
其中,f12为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f3456为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以及所述第六透镜的组合焦距。满足上述条件式时,有利于光学系统具有足够的正屈折力,从而有利于缩短光学系统的总长,实现小型化设计;另外还有利于校正轴外像差,从而进一步提高成像品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
0.5≤R42/f4≤2.5;
其中,R42为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f4为所述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满足上述条件式时,有利于使得第四透镜的像侧面面型复杂度降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不会过于弯曲,从而有利于第四透镜的加工成型,同时也有利于使得第四透镜像侧面的面型不会过于平滑,从而有利于抑制T方向的场曲、畸变的增加,进而提升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同时也有利于降低第四透镜成型难度。当低于上述条件式的下限时,第四透镜的像侧面面型复杂度增加,不利于第四透镜的加工成型;当超过上述条件式时,第四透镜的像侧面面型过于平缓,不利于校正物像侧透镜产生的像差,不利于提升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
1.1≤CD36/CT3456≤1.2;
其中,CD36为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CT3456为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以及所述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之和,即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以及所述第六透镜的中心厚度之和。满足上述条件式时,有利于第三透镜至第六透镜中相邻两透镜之间具有合理的间隙,从而有利于缩短系统总长,并能够提升光学系统的组装良率;同时也有利于第三透镜至第六透镜中各透镜具有合理的中心厚度,从而有利于提升透镜的加工组装稳定性。当超过上述条件式的上限时,第三透镜至第六透镜中各透镜的中心厚度过小,加工成型稳定性降低;当低于上述条件式的下限时,第三透镜至第六透镜中各相邻透镜之间的间隙过小,组装过程易产生碰撞,导致不良出现,增加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
0.90≤SD11/SD62≤0.95;
其中,SD1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口径,SD62为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口径。满足上述条件式时,有利于在获得大视场角的前提下有效减小光学系统的尺寸,从而有利于兼顾广角特性和小型化设计的实现。当超过上述条件式的上限时,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口径过大,不利于减小光学系统的头部尺寸,并容易增加鬼像风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
2deg/mm≤MA61/SAG61≤2000deg/mm;
其中,MA61为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最大有效口径处的切平面与垂直于光轴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即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边缘倾角,SAG61为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于最大有效口径处的矢高,即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与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最大有效口径处于光轴方向上的距离。满足上述条件式时,有利于合理配置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弯曲度,从而有利于校正光学系统的像差,降低产生鬼像的风险,同时有利于边缘视场光线平缓过渡至成像面,减小边缘视场光线入射到成像面上的入射角,从而有利于提高成像质量;另外还有利于降低第六透镜的加工难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
1.7≤SAG21/SAG22≤2;
其中,SAG21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于最大有效口径处的矢高,即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与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最大有效口径处于光轴方向上的距离,SAG2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于最大有效口径处的矢高,即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与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最大有效口径处于光轴方向上的距离。满足上述条件式时,有利于合理配置第二透镜的面型,使得第二透镜具有足够的聚光能力,有利于光学系统的小型化设计,同时有利于提升第二透镜的加工工艺性,并使得光学系统的组装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一种取像模组,包括感光元件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光学系统,所述感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光学系统的像侧。在所述取像模组中采用上述光学系统,能够兼顾高成像质量和小型化设计的实现,同时也能够具备大光圈和广角特性,使得取像模组在弱光环境下也能够具备良好的成像质量,并能够满足大范围拍摄的需求。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以及上述的取像模组,所述取像模组设置于所述壳体。在所述电子设备中采用上述取像模组,能够兼顾高成像质量和小型化设计的实现,同时也能够具备大光圈和广角特性,使得电子设备在弱光环境下也能够具备良好的成像质量,并能够满足大范围拍摄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的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的光学系统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及畸变图;
图3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的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的光学系统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及畸变图;
图5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的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的光学系统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及畸变图;
图7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中的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中的光学系统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及畸变图;
图9为本申请第五实施例中的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第五实施例中的光学系统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及畸变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取像模组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0沿光轴110由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以及第六透镜L6。具体地,第一透镜L1包括物侧面S1及像侧面S2,第二透镜L2包括物侧面S3及像侧面S4,第三透镜L3包括物侧面S5及像侧面S6,第四透镜L4包括物侧面S7及像侧面S8,第五透镜L5包括物侧面S9及像侧面S10,第六透镜L6包括物侧面S11及像侧面S12。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以及第六透镜L6同轴设置,光学系统100中各透镜共同的轴线即为光学系统100的光轴110。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0还包括位于第六透镜L6像侧的成像面S15,入射光经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以及第六透镜L6调节后能够成像于成像面S15。
其中,第一透镜L1具有负屈折力,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近光轴110处为凹面,像侧面S2于近光轴110处为凸面,有利于第一透镜L1汇聚光线,从而有利于缩短光学系统100的总长,配合像侧各透镜有利于实现光学系统100的小型化设计;同时有利于光学系统100获得足够的光通量,从而使得光学系统100在弱光环境下也能够具备良好的成像质量;另外还有利于增大光学系统100的视场角,进而使得光学系统100可以拍摄大范围的景物,提升用户体验。第二透镜L2具有正屈折力,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近光轴110处为凸面,像侧面S4于近光轴110处为凹面,有利于校正光学系统100的色差和畸变,从而减小成像失真程度,提高系统解像力。第三透镜L3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近光轴110处为凸面,像侧面S6于近光轴110处为凸面,有利于汇聚光线,从而配合第一透镜L1进一步缩短光学系统100的总长。第四透镜L4具有负屈折力,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近光轴110处为凹面,像侧面S8于近光轴110处为凸面,有利于发散光线,从而有利于校正物侧透镜产生像差,降低系统的敏感度,并增大光学系统100的成像面,进而有利于提升成像质量。第五透镜L5具有正屈折力,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S10于近光轴110处为凸面,有利于光线平缓过渡至第六透镜L6,同时也有利于校正像差,促进光学系统100达到像差平衡,减小杂光风险。第六透镜L6具有负屈折力,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于近光轴110处为凸面,像侧面S12于近光轴110处为凹面,有利于配合物侧各透镜进一步压缩光学系统100的轴上尺寸,实现小型化设计;同时有利于减小鬼像产生风险,并能够减小边缘光线入射到成像面S15上的入射角,从而提升边缘视场的亮度,进而提升成像品质。具备上述屈折力和面型特征,光学系统100能够兼顾高成像质量和小型化设计的实现,同时也能够具备大光圈和广角特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与像侧面S12的至少一者存在反曲点,例如,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均设有反曲点。反曲点的设置能够平衡垂轴方向上的屈折力分布,从而有利于校正离轴视场的像差,进而提升光学系统100的成像质量。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0设置有光阑STO,光阑STO可设置于第一透镜L1的物侧或设置于任意两片透镜之间,例如,光阑STO设置于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0还包括设置于第六透镜L6像侧的红外截止滤光片L7。红外截止滤光片L7用于滤除干扰光,防止干扰光到达光学系统100的成像面S15而影响正常成像。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0的各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非球面结构的采用能够提高透镜设计的灵活性,并有效地校正球差,改善成像质量。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0的各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也可以均为球面。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仅是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举例,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0中各透镜的表面可以是非球面或球面的任意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0中的各透镜的材质可以均为玻璃或均为塑料。采用塑料材质的透镜能够减少光学系统100的重量并降低生产成本,配合光学系统100的小尺寸以实现光学系统100的轻薄化设计。而采用玻璃材质的透镜使光学系统100具备优良的光学性能以及较高的耐温性能。需要注意的是,光学系统100中各透镜的材质也可以为玻璃和塑料的任意组合,并不一定要是均为玻璃或均为塑料。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透镜L1并不意味着只存在一片透镜,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中也可以存在两片或多片透镜,两片或多片透镜能够形成胶合透镜,胶合透镜最靠近物侧的表面可视为物侧面S1,最靠近像侧的表面可视为像侧面S2。或者,第一透镜L1中的各透镜之间并不形成胶合透镜,但各透镜之间的距离相对固定,此时最靠近物侧的透镜的物侧面为物侧面S1,最靠近像侧的透镜的像侧面为像侧面S2。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的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或第六透镜L6中的透镜数量也可大于或等于两片,且任意相邻透镜之间可以形成胶合透镜,也可以为非胶合透镜。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0满足条件式:1.55≤TTL/ImgH≤1.75;其中,TTL为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至光学系统100的成像面S15于光轴110上的距离,ImgH为光学系统100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的一半。具体地,TTL/ImgH可以为:1.584、1.589、1.593、1.602、1.632、1.645、1.677、1.681、1.689或1.701。满足上述条件式时,能够合理配置光学系统100的光学总长和半像高的比值,有利于缩短光学系统100的轴上尺寸,从而实现小型化设计;同时也有利于扩大光学系统100的成像面和视场角,既有利于提升光学系统100的成像质量,也有利于拍摄更大范围的景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0满足条件式:-72≤tan(HFOV)/Idist≤-25;其中,HFOV为光学系统100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Idist为光学系统100于最大像高处的光学畸变值。具体地,tan(HFOV)/Idist可以为:-71.418、-68.513、-55.102、-49.338、-39.574、-38.664、-34.058、-28.053、-25.369或-25.706。满足上述条件式时,有利于减小光学系统100的光学畸变,从而减小图像失真程度,提高成像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扩大光学系统100的视场角,给用户带来更加真实的大景深、大视场角的拍摄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0可以匹配具有矩形感光面的感光元件,光学系统100的成像面S15与感光元件的感光面重合。此时,光学系统100成像面S15上有效像素区域具有水平方向以及对角线方向,则最大视场角可以理解为光学系统100对角线方向的最大视场角,ImgH可以理解为光学系统100成像面S15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方向的长度的一半。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0满足条件式:-5.5≤f6/f≤-2.5;其中,f6为第六透镜L6的有效焦距,f为光学系统100的有效焦距。具体地,f6/f可以为:-5.062、-4.895、-4.537、-4.112、-3.785、-3.512、-3.234、-2.987、-2.833或-2.701。满足上述条件式时,有利于第六透镜L6校正物侧各透镜产生的像差,从而有利于系统整体的像差平衡,另外还有利于缩短光学系统100的轴上尺寸,同时避免光学系统100的光焦度过度集中于某一透镜,从而有利于降低光学系统100的敏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0满足条件式:1.2≤f12/f3456≤1.8;其中,f12为第一透镜L1和第二透镜L2的组合焦距,f3456为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以及第六透镜L6的组合焦距。具体地,f12/f3456可以为:1.385、1.403、1.437、1.499、1.524、1.556、1.587、1.674、1.698或1.725。满足上述条件式时,有利于光学系统100具有足够的正屈折力,从而有利于缩短光学系统100的总长,实现小型化设计;另外还有利于校正轴外像差,从而进一步提高成像品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0满足条件式:0.5≤R42/f4≤2.5;其中,R42为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于光轴110处的曲率半径,f4为第四透镜L4的有效焦距。具体地,R42/f4可以为:0.964、1.088、1.138、1.351、1.477、1.632、1.798、1.885、1.903或2.072。满足上述条件式时,有利于使得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面型复杂度降低,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不会过于弯曲,从而有利于第四透镜L4的加工成型,同时也有利于使得第四透镜L4像侧面S8的面型不会过于平滑,从而有利于抑制T方向的场曲、畸变的增加,进而提升光学系统100的成像质量;同时也有利于降低第四透镜L4成型难度。当低于上述条件式的下限时,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面型复杂度增加,不利于第四透镜L4的加工成型;当超过上述条件式时,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面型过于平缓,不利于校正物像侧透镜产生的像差,不利于提升光学系统100的成像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0满足条件式:1.1≤CD36/CT3456≤1.2;其中,CD36为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至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于光轴110上的距离,CT3456为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以及第六透镜L6于光轴110上的厚度之和。具体地,CD36/CT3456可以为:1.158、1.160、1.169、1.172、1.174、1.178、1.183、1.187、1.190或1.198。满足上述条件式时,有利于第三透镜L3至第六透镜L6中相邻两透镜之间具有合理的间隙,从而有利于缩短系统总长,并能够提升光学系统100的组装良率;同时也有利于第三透镜L3至第六透镜L6中各透镜具有合理的中心厚度,从而有利于提升透镜的加工组装稳定性。当超过上述条件式的上限时,第三透镜L3至第六透镜L6中各透镜的中心厚度过小,加工成型稳定性降低;当低于上述条件式的下限时,第三透镜L3至第六透镜L6中各相邻透镜之间的间隙过小,组装过程易产生碰撞,导致不良出现,增加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0满足条件式:0.90≤SD11/SD62≤0.95;其中,SD11为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的最大有效半口径,SD62为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的最大有效半口径。具体地,SD11/SD62可以为:0.909、0.910、0.912、0.918、0.921、0.925、0.927、0.932、0.933或0.934。满足上述条件式时,有利于在获得大视场角的前提下有效减小光学系统100的尺寸,从而有利于兼顾广角特性和小型化设计的实现。当超过上述条件式的上限时,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的最大有效半口径过大,不利于减小光学系统100的头部尺寸,并容易增加鬼像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0满足条件式:2deg/mm≤MA61/SAG61≤2000deg/mm;其中,MA61为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最大有效口径处的切平面与垂直于光轴110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其中,MA61取锐角夹角,且当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最大有效口径处的切线位于垂直于光轴110的直线的逆时针方向时,MA61为负值,当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最大有效口径处的切线位于垂直于光轴110的直线的顺时针方向时,MA61为正值。SAG61为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于最大有效口径处的矢高,其中,当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最大有效口径处位于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与光轴110的交点的像侧时,SAG61为正值,当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最大有效口径处位于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与光轴110的交点的物侧时,SAG61为负值。具体地,MA61/SAG61可以为:2.656、100.255、130.516、156.548、177.358、250.215、270.184、280.369、289.366或1858.785,数值单位为deg/mm。满足上述条件式时,有利于合理配置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的弯曲度,从而有利于校正光学系统100的像差,降低产生鬼像的风险,同时有利于边缘视场光线平缓过渡至成像面S15,减小边缘视场光线入射到成像面S15上的入射角,从而有利于提高成像质量;另外还有利于降低第六透镜L6的加工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0满足条件式:1.7≤SAG21/SAG22≤2;其中,SAG21为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最大有效口径处的矢高,SAG22为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于最大有效口径处的矢高。具体地,SAG21/SAG22可以为:1.735、1.758、1.772、1.804、1.821、1.895、1.901、1.927、1.933或1.945。满足上述条件式时,有利于合理配置第二透镜L2的面型,使得第二透镜L2具有足够的聚光能力,有利于光学系统100的小型化设计,同时有利于提升第二透镜L2的加工工艺性,并使得光学系统100的组装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以上的有效焦距和组合焦距数值的参考波长均为555nm。
根据上述各实施例的描述,以下提出更为具体的实施例及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参见图1和图2,图1为第一实施例中的光学系统100的结构示意图,光学系统100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L1、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L2、光阑STO、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L3、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L4、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L5以及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六透镜L6。图2由左至右依次为第一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0的纵向球差、像散及畸变的曲线图,其中像散图和畸变图的参考波长为555nm,其他实施例相同。
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近光轴110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
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于近光轴110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近光轴110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于近光轴110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
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近光轴110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于近光轴110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凸面;
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近光轴110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于近光轴110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近光轴110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
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S10于近光轴110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凸面;
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于近光轴110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于近光轴110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
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以及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申请中,当描述透镜的一个表面于近光轴110处(该表面的中心区域)为凸面时,可理解为该透镜的该表面于光轴110附近的区域为凸面。当描述透镜的一个表面于圆周处为凹面时,可理解为该表面在靠近最大有效半径处的区域为凹面。举例而言,当该表面于近光轴110处为凸面,且于圆周处也为凸面时,该表面由中心(该表面与光轴110的交点)至边缘方向的形状可以为纯粹的凸面;或者是先由中心的凸面形状过渡到凹面形状,随后在靠近最大有效半径处时变为凸面。此处仅为说明光轴110处与圆周处的关系而做出的示例,表面的多种形状结构(凹凸关系)并未完全体现,但其他情况可根据以上示例推导得出。
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以及第六透镜L6的材质均为塑料。
进一步地,光学系统100满足条件式:TTL/ImgH=1.654;其中,TTL为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至光学系统100的成像面S15于光轴110上的距离,ImgH为光学系统100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的一半。满足上述条件式时,能够合理配置光学系统100的光学总长和半像高的比值,有利于缩短光学系统100的轴上尺寸,从而实现小型化设计;同时也有利于扩大光学系统100的成像面和视场角,既有利于提升光学系统100的成像质量,也有利于拍摄更大范围的景物。
光学系统100满足条件式:tan(HFOV)/Idist=-34.355;其中,HFOV为光学系统100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Idist为光学系统100于最大像高处的光学畸变值。满足上述条件式时,有利于减小光学系统100的光学畸变,从而减小图像失真程度,提高成像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扩大光学系统100的视场角,给用户带来更加真实的大景深、大视场角的拍摄体验。
光学系统100满足条件式:f6/f=-5.062;其中,f6为第六透镜L6的有效焦距,f为光学系统100的有效焦距。满足上述条件式时,有利于第六透镜L6校正物侧各透镜产生的像差,从而有利于系统整体的像差平衡,另外还有利于缩短光学系统100的轴上尺寸,同时避免光学系统100的光焦度过度集中于某一透镜,从而有利于降低光学系统100的敏感度。
光学系统100满足条件式:f12/f3456=1.643;其中,f12为第一透镜L1和第二透镜L2的组合焦距,f3456为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以及第六透镜L6的组合焦距。满足上述条件式时,有利于光学系统100具有足够的正屈折力,从而有利于缩短光学系统100的总长,实现小型化设计;另外还有利于校正轴外像差,从而进一步提高成像品质。
光学系统100满足条件式:R42/f4=1.088;其中,R42为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于光轴110处的曲率半径,f4为第四透镜L4的有效焦距。满足上述条件式时,有利于使得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面型复杂度降低,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不会过于弯曲,从而有利于第四透镜L4的加工成型,同时也有利于使得第四透镜L4像侧面S8的面型不会过于平滑,从而有利于抑制T方向的场曲、畸变的增加,进而提升光学系统100的成像质量;同时也有利于降低第四透镜L4成型难度。
光学系统100满足条件式:CD36/CT3456=1.198;其中,CD36为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至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于光轴110上的距离,CT3456为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以及第六透镜L6于光轴110上的厚度之和。满足上述条件式时,有利于第三透镜L3至第六透镜L6中相邻两透镜之间具有合理的间隙,从而有利于缩短系统总长,并能够提升光学系统100的组装良率;同时也有利于第三透镜L3至第六透镜L6中各透镜具有合理的中心厚度,从而有利于提升透镜的加工组装稳定性。
光学系统100满足条件式:SD11/SD62=0.926;其中,SD11为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的最大有效半口径,SD62为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的最大有效半口径。满足上述条件式时,有利于在获得大视场角的前提下有效减小光学系统100的尺寸,从而有利于兼顾广角特性和小型化设计的实现。当超过上述条件式的上限时,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的最大有效半口径过大,不利于减小光学系统100的头部尺寸,并容易增加鬼像风险。
光学系统100满足条件式:MA61/SAG61=1858.785deg/mm;其中,MA61为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最大有效口径处的切平面与垂直于光轴110的平面之间的夹角,SAG61为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于最大有效口径处的矢高。满足上述条件式时,有利于合理配置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的弯曲度,从而有利于校正光学系统100的像差,降低产生鬼像的风险,同时有利于边缘视场光线平缓过渡至成像面S15,减小边缘视场光线入射到成像面S15上的入射角,从而有利于提高成像质量;另外还有利于降低第六透镜L6的加工难度。
光学系统100满足条件式:SAG21/SAG22=1.735;其中,SAG21为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最大有效口径处的矢高,SAG22为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于最大有效口径处的矢高。满足上述条件式时,有利于合理配置第二透镜L2的面型,使得第二透镜L2具有足够的聚光能力,有利于光学系统100的小型化设计,同时有利于提升第二透镜L2的加工工艺性,并使得光学系统100的组装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另外,光学系统100的各项参数由表1给出。其中,由物面(图未示出)至成像面S15的各元件依次按照表1从上至下的各元件的顺序排列。表1中的Y半径为相应面序号的物侧面或像侧面于光轴110处的曲率半径。面序号S1和面序号S2分别为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和像侧面S2,即同一透镜中,面序号较小的表面为物侧面,面序号较大的表面为像侧面。第一透镜L1的“厚度”参数列中的第一个数值为该透镜于光轴110上的厚度,第二个数值为该透镜的像侧面至像侧方向的后一表面于光轴110上的距离。
需要注意的是,在该实施例及以下各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0也可不设置红外截止滤光片L7,但此时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至成像面S15的距离保持不变。
在第一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0的有效焦距f=2.303mm,光学总长TTL=6.118mm,最大视场角FOV=118.643deg,光圈数FNO=1.89。光学系统100能够兼顾高成像质量和小型化设计的实现,同时也能够具备大光圈和广角特性。
且各透镜的焦距的参考波长为555nm,各透镜的折射率和阿贝数的参考波长均为587.56nm,其他实施例也相同。
表1
进一步地,光学系统100各透镜像侧面或物侧面的非球面系数由表2给出。其中,面序号从S1-S12分别表示像侧面或物侧面S1-S12。而从上到下的K-A30分别表示非球面系数的类型,其中,K表示圆锥系数,A4表示四次非球面系数,A6表示六次非球面系数,A8表示八次非球面系数,以此类推。另外,非球面系数公式如下:
其中,Z为非球面上相应点到与表面顶点相切的平面的距离,r为非球面上相应点到光轴110的距离,c为非球面顶点的曲率,K为圆锥系数,Ai为非球面面型公式中与第i项高次项相对应的系数。
表2
面序号 | S1 | S2 | S3 | S4 | S5 | S6 |
K | -1.000E+00 | 0.000E+00 | 3.386E-01 | 0.000E+00 | -2.309E+01 | 2.079E+00 |
A4 | 2.494E-01 | 1.229E-01 | -1.125E-01 | 2.545E-02 | 4.538E-02 | -2.156E-02 |
A6 | -2.419E-01 | -1.328E-01 | 5.541E-02 | -1.489E-01 | 5.058E-01 | -7.577E-01 |
A8 | 2.174E-01 | 1.938E-01 | 1.301E-01 | 2.039E+00 | -6.315E+00 | 5.162E+00 |
A10 | -1.562E-01 | -1.880E-01 | -2.376E-01 | -8.205E+00 | 4.129E+01 | -2.110E+01 |
A12 | 8.660E-02 | 1.268E-01 | 2.662E-01 | 2.022E+01 | -1.661E+02 | 5.595E+01 |
A14 | -3.658E-02 | -5.739E-02 | -2.224E-01 | -3.102E+01 | 4.108E+02 | -9.571E+01 |
A16 | 1.171E-02 | 1.612E-02 | 1.308E-01 | 2.892E+01 | -6.057E+02 | 1.012E+02 |
A18 | -2.827E-03 | -2.514E-03 | -4.650E-02 | -1.498E+01 | 4.825E+02 | -6.011E+01 |
A20 | 5.097E-04 | 1.659E-04 | 7.031E-03 | 3.279E+00 | -1.578E+02 | 1.531E+01 |
A22 | -6.743E-05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A24 | 6.346E-06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A26 | -4.018E-07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A28 | 1.533E-08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A30 | -2.662E-1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面序号 | S7 | S8 | S9 | S10 | S11 | S12 |
K | 2.468E+00 | 0.000E+00 | 0.000E+00 | -1.000E+00 | -1.000E+00 | -1.000E+00 |
A4 | -1.345E-01 | 4.728E-02 | 5.756E-01 | 9.954E-02 | -4.163E-01 | -5.513E-01 |
A6 | -9.966E-01 | -1.069E+00 | -1.379E+00 | 2.539E-01 | 3.994E-01 | 5.738E-01 |
A8 | 4.955E+00 | 3.180E+00 | 2.579E+00 | -6.798E-01 | -4.556E-01 | -5.359E-01 |
A10 | -1.352E+01 | -5.849E+00 | -3.724E+00 | 1.161E+00 | 4.717E-01 | 3.893E-01 |
A12 | 2.630E+01 | 7.442E+00 | 4.006E+00 | -1.453E+00 | -3.895E-01 | -2.112E-01 |
A14 | -3.528E+01 | -6.330E+00 | -3.108E+00 | 1.310E+00 | 2.417E-01 | 8.471E-02 |
A16 | 3.045E+01 | 3.406E+00 | 1.653E+00 | -8.437E-01 | -1.094E-01 | -2.507E-02 |
A18 | -1.521E+01 | -1.045E+00 | -5.277E-01 | 3.878E-01 | 3.568E-02 | 5.471E-03 |
A20 | 3.351E+00 | 1.394E-01 | 3.977E-02 | -1.272E-01 | -8.340E-03 | -8.754E-04 |
A22 | 0.000E+00 | 0.000E+00 | 4.769E-02 | 2.950E-02 | 1.381E-03 | 1.012E-04 |
A24 | 0.000E+00 | 0.000E+00 | -2.432E-02 | -4.733E-03 | -1.582E-04 | -8.215E-06 |
A26 | 0.000E+00 | 0.000E+00 | 5.705E-03 | 4.996E-04 | 1.191E-05 | 4.436E-07 |
A28 | 0.000E+00 | 0.000E+00 | -6.981E-04 | -3.124E-05 | -5.306E-07 | -1.429E-08 |
A30 | 0.000E+00 | 0.000E+00 | 3.591E-05 | 8.774E-07 | 1.060E-08 | 2.078E-10 |
另外,图2包括光学系统100的纵向球差曲线图(Longitudinal SphericalAberration),纵向球差曲线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汇聚焦点偏离,其中,纵坐标表示归一化的由光瞳中心至光瞳边缘的光瞳坐标(Normalized Pupil Coordinator),横坐标表示焦点偏移,即成像面S15到光线与光轴110交点的距离(单位为mm)。由纵向球差图可知,第一实施例中的各波长光线的汇聚焦点偏离程度趋于一致,成像画面中的弥散斑或色晕得到有效抑制。图2还包括光学系统100的像散曲线图(ASTIGMATIC FIELD CURVES),其中,横坐标表示焦点偏移,纵坐标表示像高,单位为mm,且像散曲线图中的S曲线代表555nm下的弧矢场曲,T曲线代表555nm下的子午场曲。由图中可知,光学系统100的场曲较小,各视场的场曲和像散均得到了良好的校正,视场中心和边缘均拥有清晰的成像。图2还包括光学系统100的畸变曲线图(DISTORTION),畸变曲线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其中,横坐标表示畸变值,单位为%,纵坐标表示像高,单位为mm。由图中可知,由主光束引起的图像变形较小,系统的成像质量优良。
第二实施例
请参见图3和图4,图3为第二实施例中的光学系统100的结构示意图,光学系统100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L1、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L2、光阑STO、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L3、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L4、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L5以及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六透镜L6。图4由左至右依次为第二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0的纵向球差、像散及畸变的曲线图。
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近光轴110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
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于近光轴110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近光轴110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于近光轴110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
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近光轴110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于近光轴110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凸面;
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近光轴110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于近光轴110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近光轴110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凸面;
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S10于近光轴110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凸面;
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于近光轴110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于近光轴110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
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以及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
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以及第六透镜L6的材质均为塑料。
另外,光学系统100的各项参数由表3给出,且其中各参数的定义可由第一实施例得出,此处不加以赘述。
表3
进一步地,光学系统100各透镜像侧面或物侧面的非球面系数由表4给出,且其中各参数的定义可由第一实施例得出,此处不加以赘述。
表4
面序号 | S1 | S2 | S3 | S4 | S5 | S6 |
K | -1.000E+00 | 0.000E+00 | 3.279E-01 | 0.000E+00 | -2.890E+01 | 2.134E+00 |
A4 | 2.556E-01 | 9.793E-02 | -1.446E-01 | 1.481E-02 | 4.766E-02 | -5.772E-02 |
A6 | -2.475E-01 | 2.846E-02 | 1.845E-01 | -2.062E-01 | 4.556E-01 | -3.288E-01 |
A8 | 2.282E-01 | -9.230E-02 | 4.911E-02 | 3.020E+00 | -6.360E+00 | 2.780E+00 |
A10 | -1.701E-01 | 8.655E-02 | -5.013E-01 | -1.279E+01 | 4.469E+01 | -1.286E+01 |
A12 | 9.715E-02 | -3.900E-02 | 8.675E-01 | 3.165E+01 | -1.937E+02 | 3.670E+01 |
A14 | -4.183E-02 | 7.155E-03 | -8.003E-01 | -4.809E+01 | 5.208E+02 | -6.565E+01 |
A16 | 1.353E-02 | 4.642E-04 | 4.330E-01 | 4.429E+01 | -8.472E+02 | 7.137E+01 |
A18 | -3.275E-03 | -3.650E-04 | -1.305E-01 | -2.272E+01 | 7.621E+02 | -4.318E+01 |
A20 | 5.891E-04 | 3.854E-05 | 1.677E-02 | 4.949E+00 | -2.914E+02 | 1.115E+01 |
A22 | -7.748E-05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A24 | 7.228E-06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A26 | -4.527E-07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A28 | 1.706E-08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A30 | -2.921E-1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面序号 | S7 | S8 | S9 | S10 | S11 | S12 |
K | 2.391E+00 | 0.000E+00 | 0.000E+00 | -1.000E+00 | -1.000E+00 | -1.000E+00 |
A4 | -2.664E-01 | -1.376E-01 | 3.558E-01 | 5.067E-02 | -4.015E-01 | -4.797E-01 |
A6 | 5.117E-02 | -3.440E-01 | -9.498E-01 | 2.700E-01 | 4.351E-01 | 4.429E-01 |
A8 | 8.495E-01 | 1.365E+00 | 2.000E+00 | -5.196E-01 | -5.768E-01 | -3.724E-01 |
A10 | -2.529E+00 | -2.651E+00 | -3.293E+00 | 6.795E-01 | 6.546E-01 | 2.467E-01 |
A12 | 5.349E+00 | 3.482E+00 | 4.123E+00 | -7.032E-01 | -5.616E-01 | -1.225E-01 |
A14 | -7.600E+00 | -2.964E+00 | -3.881E+00 | 5.550E-01 | 3.504E-01 | 4.479E-02 |
A16 | 6.640E+00 | 1.548E+00 | 2.734E+00 | -3.201E-01 | -1.570E-01 | -1.196E-02 |
A18 | -3.340E+00 | -4.518E-01 | -1.433E+00 | 1.325E-01 | 5.042E-02 | 2.323E-03 |
A20 | 7.640E-01 | 5.660E-02 | 5.536E-01 | -3.912E-02 | -1.159E-02 | -3.246E-04 |
A22 | 0.000E+00 | 0.000E+00 | -1.546E-01 | 8.145E-03 | 1.888E-03 | 3.201E-05 |
A24 | 0.000E+00 | 0.000E+00 | 3.029E-02 | -1.169E-03 | -2.128E-04 | -2.148E-06 |
A26 | 0.000E+00 | 0.000E+00 | -3.938E-03 | 1.101E-04 | 1.579E-05 | 9.163E-08 |
A28 | 0.000E+00 | 0.000E+00 | 3.046E-04 | -6.126E-06 | -6.934E-07 | -2.174E-09 |
A30 | 0.000E+00 | 0.000E+00 | -1.059E-05 | 1.527E-07 | 1.367E-08 | 2.040E-11 |
根据上述所提供的各参数信息,可推得以下数据:
另外,由图4中的像差图可知,光学系统100的纵向球差、像散和畸变均得到良好的控制,从而该实施例的光学系统100拥有良好的成像品质。
第三实施例
请参见图5和图6,图5为第三实施例中的光学系统100的结构示意图,光学系统100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L1、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L2、光阑STO、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L3、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L4、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L5以及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六透镜L6。图6由左至右依次为第三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0的纵向球差、像散及畸变的曲线图。
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近光轴110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
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于近光轴110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近光轴110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于近光轴110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
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近光轴110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于近光轴110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凸面;
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近光轴110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于近光轴110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近光轴110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
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S10于近光轴110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于近光轴110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于近光轴110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
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以及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
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以及第六透镜L6的材质均为塑料。
另外,光学系统100的各项参数由表5给出,且其中各参数的定义可由第一实施例得出,此处不加以赘述。
表5
进一步地,光学系统100各透镜像侧面或物侧面的非球面系数由表6给出,且其中各参数的定义可由第一实施例得出,此处不加以赘述。
表6
面序号 | S1 | S2 | S3 | S4 | S5 | S6 |
K | -1.000E+00 | 0.000E+00 | 3.249E-01 | 0.000E+00 | -2.026E+01 | 2.110E+00 |
A4 | 2.643E-01 | 1.504E-01 | -1.003E-01 | 2.450E-02 | 4.725E-02 | -3.468E-02 |
A6 | -2.618E-01 | -2.033E-01 | 1.105E-03 | -1.371E-01 | 5.277E-01 | -6.980E-01 |
A8 | 2.374E-01 | 3.177E-01 | 2.378E-01 | 2.174E+00 | -6.669E+00 | 5.038E+00 |
A10 | -1.703E-01 | -3.204E-01 | -3.152E-01 | -9.156E+00 | 4.499E+01 | -2.154E+01 |
A12 | 9.375E-02 | 2.162E-01 | 2.463E-01 | 2.384E+01 | -1.863E+02 | 5.987E+01 |
A14 | -3.922E-02 | -9.574E-02 | -1.527E-01 | -3.891E+01 | 4.705E+02 | -1.072E+02 |
A16 | 1.242E-02 | 2.624E-02 | 8.696E-02 | 3.876E+01 | -6.987E+02 | 1.185E+02 |
A18 | -2.962E-03 | -4.004E-03 | -3.601E-02 | -2.147E+01 | 5.453E+02 | -7.351E+01 |
A20 | 5.272E-04 | 2.595E-04 | 6.370E-03 | 5.010E+00 | -1.647E+02 | 1.956E+01 |
A22 | -6.882E-05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A24 | 6.385E-06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A26 | -3.983E-07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A28 | 1.496E-08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A30 | -2.556E-1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面序号 | S7 | S8 | S9 | S10 | S11 | S12 |
K | 2.456E+00 | 0.000E+00 | 0.000E+00 | -1.000E+00 | -1.000E+00 | -1.000E+00 |
A4 | -1.687E-01 | 5.293E-02 | 6.484E-01 | 1.320E-01 | -4.259E-01 | -5.536E-01 |
A6 | -7.744E-01 | -1.101E+00 | -1.720E+00 | 7.204E-02 | 3.372E-01 | 5.570E-01 |
A8 | 3.792E+00 | 3.185E+00 | 3.704E+00 | -9.547E-02 | -2.722E-01 | -4.996E-01 |
A10 | -9.072E+00 | -5.689E+00 | -6.468E+00 | 5.151E-02 | 2.011E-01 | 3.500E-01 |
A12 | 1.563E+01 | 7.099E+00 | 8.855E+00 | -1.053E-01 | -1.384E-01 | -1.844E-01 |
A14 | -1.893E+01 | -5.949E+00 | -9.296E+00 | 2.124E-01 | 8.737E-02 | 7.234E-02 |
A16 | 1.476E+01 | 3.151E+00 | 7.392E+00 | -2.236E-01 | -4.447E-02 | -2.111E-02 |
A18 | -6.705E+00 | -9.502E-01 | -4.407E+00 | 1.401E-01 | 1.662E-02 | 4.577E-03 |
A20 | 1.382E+00 | 1.244E-01 | 1.945E+00 | -5.674E-02 | -4.398E-03 | -7.337E-04 |
A22 | 0.000E+00 | 0.000E+00 | -6.232E-01 | 1.535E-02 | 8.111E-04 | 8.574E-05 |
A24 | 0.000E+00 | 0.000E+00 | 1.403E-01 | -2.769E-03 | -1.019E-04 | -7.100E-06 |
A26 | 0.000E+00 | 0.000E+00 | -2.098E-02 | 3.211E-04 | 8.311E-06 | 3.949E-07 |
A28 | 0.000E+00 | 0.000E+00 | 1.867E-03 | -2.170E-05 | -3.975E-07 | -1.322E-08 |
A30 | 0.000E+00 | 0.000E+00 | -7.472E-05 | 6.513E-07 | 8.463E-09 | 2.016E-10 |
并且,根据上述所提供的各参数信息,可推得以下数据:
另外,由图6中的像差图可知,光学系统100的纵向球差、像散和畸变均得到良好的控制,从而该实施例的光学系统100拥有良好的成像品质。
第四实施例
请参见图7和图8,图7为第四实施例中的光学系统100的结构示意图,光学系统100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L1、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L2、光阑STO、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L3、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L4、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L5以及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六透镜L6。图8由左至右依次为第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0的纵向球差、像散及畸变的曲线图。
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近光轴110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
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于近光轴110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凸面;
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近光轴110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于近光轴110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
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近光轴110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于近光轴110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凸面;
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近光轴110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于近光轴110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近光轴110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
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S10于近光轴110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于近光轴110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于近光轴110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
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以及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
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以及第六透镜L6的材质均为塑料。
另外,光学系统100的各项参数由表7给出,且其中各参数的定义可由第一实施例得出,此处不加以赘述。
表7
进一步地,光学系统100各透镜像侧面或物侧面的非球面系数由表8给出,且其中各参数的定义可由第一实施例得出,此处不加以赘述。
表8
面序号 | S1 | S2 | S3 | S4 | S5 | S6 |
K | -1.000E+00 | 0.000E+00 | 2.928E-01 | 0.000E+00 | -1.916E+01 | 2.178E+00 |
A4 | 2.688E-01 | 1.224E-01 | -1.263E-01 | 1.884E-02 | 4.544E-02 | -5.096E-02 |
A6 | -2.783E-01 | -1.098E-01 | 7.134E-02 | -9.336E-02 | 5.764E-01 | -6.475E-01 |
A8 | 2.721E-01 | 1.686E-01 | 1.813E-01 | 2.106E+00 | -7.339E+00 | 4.701E+00 |
A10 | -2.142E-01 | -1.748E-01 | -3.794E-01 | -9.153E+00 | 5.374E+01 | -2.030E+01 |
A12 | 1.304E-01 | 1.256E-01 | 4.536E-01 | 2.446E+01 | -2.512E+02 | 5.888E+01 |
A14 | -6.045E-02 | -5.970E-02 | -3.813E-01 | -4.101E+01 | 7.443E+02 | -1.123E+02 |
A16 | 2.121E-02 | 1.724E-02 | 2.228E-01 | 4.206E+01 | -1.356E+03 | 1.337E+02 |
A18 | -5.599E-03 | -2.707E-03 | -8.044E-02 | -2.397E+01 | 1.379E+03 | -9.020E+01 |
A20 | 1.101E-03 | 1.765E-04 | 1.266E-02 | 5.723E+00 | -5.990E+02 | 2.631E+01 |
A22 | -1.587E-04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A24 | 1.623E-05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A26 | -1.114E-06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A28 | 4.602E-08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A30 | -8.635E-1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面序号 | S7 | S8 | S9 | S10 | S11 | S12 |
K | 2.513E+00 | 0.000E+00 | 0.000E+00 | -1.000E+00 | -1.000E+00 | -1.000E+00 |
A4 | -1.839E-01 | 6.013E-02 | 6.849E-01 | 1.452E-01 | -4.476E-01 | -5.763E-01 |
A6 | -7.149E-01 | -1.163E+00 | -1.890E+00 | -5.972E-02 | 2.956E-01 | 5.760E-01 |
A8 | 3.468E+00 | 3.439E+00 | 4.181E+00 | 3.931E-01 | -8.636E-02 | -4.979E-01 |
A10 | -7.593E+00 | -6.277E+00 | -7.392E+00 | -9.660E-01 | -1.126E-01 | 3.306E-01 |
A12 | 1.346E+01 | 8.118E+00 | 1.012E+01 | 1.237E+00 | 1.752E-01 | -1.636E-01 |
A14 | -1.965E+01 | -7.126E+00 | -1.053E+01 | -9.725E-01 | -1.171E-01 | 6.009E-02 |
A16 | 2.034E+01 | 3.973E+00 | 8.251E+00 | 5.014E-01 | 4.669E-02 | -1.639E-02 |
A18 | -1.290E+01 | -1.266E+00 | -4.835E+00 | -1.736E-01 | -1.190E-02 | 3.334E-03 |
A20 | 3.706E+00 | 1.762E-01 | 2.097E+00 | 3.998E-02 | 1.926E-03 | -5.053E-04 |
A22 | 0.000E+00 | 0.000E+00 | -6.601E-01 | -5.780E-03 | -1.796E-04 | 5.664E-05 |
A24 | 0.000E+00 | 0.000E+00 | 1.462E-01 | 4.253E-04 | 5.400E-06 | -4.589E-06 |
A26 | 0.000E+00 | 0.000E+00 | -2.153E-02 | 3.243E-06 | 6.688E-07 | 2.554E-07 |
A28 | 0.000E+00 | 0.000E+00 | 1.889E-03 | -2.992E-06 | -7.499E-08 | -8.759E-09 |
A30 | 0.000E+00 | 0.000E+00 | -7.457E-05 | 1.581E-07 | 2.355E-09 | 1.394E-10 |
并且,根据上述所提供的各参数信息,可推得以下数据:
另外,由图8中的像差图可知,光学系统100的纵向球差、像散和畸变均得到良好的控制,从而该实施例的光学系统100拥有良好的成像品质。
第五实施例
请参见图9和图10,图9为第五实施例中的光学系统100的结构示意图,光学系统100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L1、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L2、光阑STO、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L3、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L4、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L5以及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六透镜L6。图10由左至右依次为第五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0的纵向球差、像散及畸变的曲线图。
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近光轴110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
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于近光轴110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近光轴110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于近光轴110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
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近光轴110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于近光轴110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凸面;
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近光轴110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于近光轴110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近光轴110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S10于近光轴110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凸面;
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于近光轴110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于近光轴110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
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以及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
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以及第六透镜L6的材质均为塑料。
另外,光学系统100的各项参数由表9给出,且其中各参数的定义可由第一实施例得出,此处不加以赘述。
表9
进一步地,光学系统100各透镜像侧面或物侧面的非球面系数由表10给出,且其中各参数的定义可由第一实施例得出,此处不加以赘述。
表10
面序号 | S1 | S2 | S3 | S4 | S5 | S6 |
K | -1.000E+00 | 0.000E+00 | 3.629E-01 | 0.000E+00 | -2.820E+01 | 2.245E+00 |
A4 | 2.496E-01 | 1.839E-01 | -7.127E-02 | 2.989E-03 | 3.601E-02 | -3.703E-02 |
A6 | -2.288E-01 | -2.161E-01 | 1.818E-02 | -4.661E-02 | 3.381E-01 | -4.756E-01 |
A8 | 1.934E-01 | 2.543E-01 | 4.273E-02 | 1.399E+00 | -3.499E+00 | 3.078E+00 |
A10 | -1.314E-01 | -2.040E-01 | 4.372E-02 | -5.730E+00 | 1.737E+01 | -1.179E+01 |
A12 | 6.922E-02 | 1.147E-01 | -1.271E-01 | 1.377E+01 | -4.856E+01 | 2.876E+01 |
A14 | -2.787E-02 | -4.450E-02 | 1.037E-01 | -2.026E+01 | 6.728E+01 | -4.493E+01 |
A16 | 8.514E-03 | 1.109E-02 | -3.626E-02 | 1.794E+01 | -1.825E+01 | 4.327E+01 |
A18 | -1.961E-03 | -1.573E-03 | 3.107E-03 | -8.782E+00 | -5.721E+01 | -2.339E+01 |
A20 | 3.369E-04 | 9.572E-05 | 5.564E-04 | 1.809E+00 | 4.705E+01 | 5.416E+00 |
A22 | -4.243E-05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A24 | 3.794E-06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A26 | -2.278E-07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A28 | 8.226E-09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A30 | -1.349E-1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0.000E+00 |
面序号 | S7 | S8 | S9 | S10 | S11 | S12 |
K | 3.012E+00 | 0.000E+00 | 0.000E+00 | -1.000E+00 | -1.000E+00 | -1.000E+00 |
A4 | -1.730E-01 | -2.590E-02 | 3.116E-01 | 6.758E-02 | -3.126E-01 | -4.643E-01 |
A6 | -4.442E-01 | -6.623E-01 | -8.009E-01 | 1.482E-01 | 2.717E-01 | 4.296E-01 |
A8 | 2.524E+00 | 2.010E+00 | 1.450E+00 | -3.672E-01 | -3.695E-01 | -3.802E-01 |
A10 | -6.555E+00 | -3.489E+00 | -1.959E+00 | 5.550E-01 | 4.453E-01 | 2.719E-01 |
A12 | 1.149E+01 | 4.047E+00 | 2.006E+00 | -5.873E-01 | -3.891E-01 | -1.470E-01 |
A14 | -1.358E+01 | -3.086E+00 | -1.562E+00 | 4.500E-01 | 2.417E-01 | 5.881E-02 |
A16 | 1.029E+01 | 1.479E+00 | 9.244E-01 | -2.509E-01 | -1.071E-01 | -1.730E-02 |
A18 | -4.538E+00 | -4.040E-01 | -4.144E-01 | 1.016E-01 | 3.402E-02 | 3.737E-03 |
A20 | 8.919E-01 | 4.795E-02 | 1.391E-01 | -2.973E-02 | -7.733E-03 | -5.888E-04 |
A22 | 0.000E+00 | 0.000E+00 | -3.423E-02 | 6.210E-03 | 1.246E-03 | 6.673E-05 |
A24 | 0.000E+00 | 0.000E+00 | 5.970E-03 | -9.024E-04 | -1.389E-04 | -5.286E-06 |
A26 | 0.000E+00 | 0.000E+00 | -6.950E-04 | 8.667E-05 | 1.018E-05 | 2.774E-07 |
A28 | 0.000E+00 | 0.000E+00 | 4.823E-05 | -4.949E-06 | -4.415E-07 | -8.651E-09 |
A30 | 0.000E+00 | 0.000E+00 | -1.502E-06 | 1.273E-07 | 8.588E-09 | 1.213E-10 |
并且,根据上述所提供的各参数信息,可推得以下数据:
TTL/ImgH | 1.701 | CD36/CT3456 | 1.158 |
tan(HFOV)/Idist | -71.418 | SD11/SD62 | 0.925 |
f6/f | -2.701 | MA61/SAG61(deg/mm) | 2.656 |
f12/f3456 | 1.725 | SAG21/SAG22 | 1.729 |
R42/f4 | 2.072 |
另外,由图10中的像差图可知,光学系统100的纵向球差、像散和畸变均得到良好的控制,从而该实施例的光学系统100拥有良好的成像品质。
请参见图11,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0可与感光元件210组装形成取像模组200。此时,感光元件210的感光面可视为光学系统100的成像面S15。取像模组200还可设置有红外截止滤光片L7,红外截止滤光片L7设置于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与成像面S15之间。具体地,感光元件210可以为电荷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Sensor,CMOS Sensor)。在取像模组200中采用上述光学系统100,能够兼顾高成像质量和小型化设计的实现,同时也能够具备大光圈和广角特性,使得取像模组200在弱光环境下也能够具备良好的成像质量,并能够满足大范围拍摄的需求。
请参见图11和图12,在一些实施例中,取像模组200可应用于电子设备300中,电子设备300包括壳体310,取像模组200设置于壳体310。具体地,电子设备300可以为但不限于便携电话机、视频电话、智能手机、电子书籍阅读器、行车记录仪等车载摄像设备或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装置。当电子设备300为智能手机时,壳体310可以为电子设备300的中框。在电子设备300中采用上述取像模组200,能够兼顾高成像质量和小型化设计的实现,同时也能够具备大光圈和广角特性,使得电子设备300在弱光环境下也能够具备良好的成像质量,并能够满足大范围拍摄的需求。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
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以及
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六透镜,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且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
0.5≤R42/f4≤2.5;
其中,R42为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f4为所述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式:
1.55≤TTL/ImgH≤1.75;
其中,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光学系统的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ImgH为所述光学系统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的一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式:
-5.5≤f6/f≤-2.5;
其中,f6为所述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为所述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式:
1.2≤f12/f3456≤1.8;
其中,f12为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f3456为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以及所述第六透镜的组合焦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式:
1.1≤CD36/CT3456≤1.2;
其中,CD36为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CT3456为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以及所述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之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式:
0.90≤SD11/SD62≤0.95;
其中,SD1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口径,SD62为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口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式:
2deg/mm≤MA61/SAG61≤2000deg/mm;
其中,MA61为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最大有效口径处的切平面与垂直于光轴的平面之间的夹角,SAG61为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于最大有效口径处的矢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式:
1.7≤SAG21/SAG22≤2;
其中,SAG21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于最大有效口径处的矢高,SAG2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于最大有效口径处的矢高。
9.一种取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光元件以及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系统,所述感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光学系统的像侧。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权利要求9所述的取像模组,所述取像模组设置于所述壳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071684.9A CN114624860B (zh) | 2022-01-21 | 2022-01-21 |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071684.9A CN114624860B (zh) | 2022-01-21 | 2022-01-21 |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624860A true CN114624860A (zh) | 2022-06-14 |
CN114624860B CN114624860B (zh) | 2024-04-12 |
Family
ID=81898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071684.9A Active CN114624860B (zh) | 2022-01-21 | 2022-01-21 |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624860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202012A (zh) * | 2022-09-14 | 2022-10-18 |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 一种光学成像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90222A (ja) * | 1995-09-20 | 1997-04-04 | Minolta Co Ltd | ズームレンズ |
CN108363160A (zh) * | 2017-01-26 | 2018-08-03 | 株式会社腾龙 | 成像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 |
CN109313323A (zh) * | 2016-06-06 | 2019-02-05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摄像光学系统、透镜部件以及摄像装置 |
JP2019132967A (ja) * | 2018-01-31 | 2019-08-08 | 株式会社タムロン | 撮像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
-
2022
- 2022-01-21 CN CN202210071684.9A patent/CN11462486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90222A (ja) * | 1995-09-20 | 1997-04-04 | Minolta Co Ltd | ズームレンズ |
CN109313323A (zh) * | 2016-06-06 | 2019-02-05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摄像光学系统、透镜部件以及摄像装置 |
CN108363160A (zh) * | 2017-01-26 | 2018-08-03 | 株式会社腾龙 | 成像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 |
JP2019132967A (ja) * | 2018-01-31 | 2019-08-08 | 株式会社タムロン | 撮像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202012A (zh) * | 2022-09-14 | 2022-10-18 |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 一种光学成像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CN115202012B (zh) * | 2022-09-14 | 2023-01-17 |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 一种光学成像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624860B (zh) | 2024-04-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114654B (zh) |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13552696A (zh) |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13946038B (zh) |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12433340A (zh) | 光学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 |
CN113960759B (zh) |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214151197U (zh) |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13189748A (zh) |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12782833A (zh) | 成像镜头、取像模组和电子装置 | |
CN114624860B (zh) |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12505890A (zh) | 光学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装置 | |
CN114994880B (zh) | 光学系统、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14675407B (zh) | 光学系统、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14594577B (zh) |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14755803B (zh) |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13933966B (zh) |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13253427B (zh) |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12925086B (zh) |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15480365A (zh) |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14675408A (zh) |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211528803U (zh) |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 |
CN114740596A (zh) |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13741008A (zh) |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13075782A (zh) |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 |
CN214845991U (zh) | 成像镜头、取像模组和电子装置 | |
CN220419664U (zh) | 光学摄像镜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330096 No.699 Tianxiang North Avenue, Nanchang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Jiangxi Oufei Opt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330096 No.699 Tianxiang North Avenue, Nanchang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Jiangxi Jingchao optics Co.,Ltd.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