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19250A - 电隔离适配器装配设备及装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隔离适配器装配设备及装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19250A
CN114619250A CN202210527581.9A CN202210527581A CN114619250A CN 114619250 A CN114619250 A CN 114619250A CN 202210527581 A CN202210527581 A CN 202210527581A CN 114619250 A CN114619250 A CN 1146192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rule
base
guide
guide pin
connect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2758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19250B (zh
Inventor
郝鹏涛
徐亚兰
柯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Yusheng Photo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Yusheng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Yusheng Photo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Yusheng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2758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192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19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192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192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192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21/00Machines for assembling a multiplicity of different parts to compose units, with or without preceding or subsequent working of such parts, e.g. with programme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隔离适配器装配设备,包括装配底座和导针,装配底座顶部形成有装配槽并于装配槽下方形成有与该装配槽导通的导针导向通道,装配槽包括适于容置连接管的第一限位槽段和适于承放插芯底座的第二限位槽段,于导针导向通道中设有用于限定导针作升降运动的升降结构以致导针能够向上伸入至第二限位槽段中,导针的直径与连接管的内径相匹配以致导针能够同轴定位连接管与插芯底座。另外还涉及基于上述装配设备的电隔离适配器装配方法。本发明通过设置高精度导针,以连接管和插芯组件的内孔作为定位基准,能显著地提高连接管与插芯底座之间的同轴度,提高电隔离适配器的装配质量,避免插芯压配时及压配后插芯易损伤等问题。

Description

电隔离适配器装配设备及装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隔离适配器装配设备及电隔离适配器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光器件电隔离适配器依靠连接管11与插芯底座12之间的物理分离实现电隔离。如图1,电隔离适配器包括连接管11、插芯底座12、插芯13、C型环14和管帽15;其中连接管11与插芯底座12之间设有隔离间隙不会直接接触,两者之间仅通过插芯13两端分别以紧配合的方式内嵌入连接管11和插芯底座12内孔中来实现间接固定。
目前,电隔离适配器的安装方式是先将插芯13与其中一个部件(连接管11或插芯底座12)连接之后,再使插芯13与另一个部件连接。由于插芯13材质一般是陶瓷的,导致插芯13易脆、不能受侧向压力,所以实际压配安装时不能固定插芯13,只能通过先固定金属件(连接管11或插芯底座12),再仅给插芯13施加轴向推力从而将插芯13压配进金属件内孔中。所以常规的装配方法是:先将插芯3压入插芯底座12,然后将C型环14塞进插芯13与插芯底座12之间所形成的环形槽中;再将管帽15压进C型环和插芯底座12之间所形成的环形槽中;然后再在插芯13 另一端安装连接管11。而用于光通信领域的适配器为高精密产品,尺寸很小为毫米级别,比如常用的一种电隔离适配器中,连接管11的外径为3mm,其内孔的孔径仅为1.25mm,插芯底座12的凸边外径为4.8mm,其插芯内孔的孔径仅为1.25mm。由于连接管11和插芯底座12的内孔很小,而且金属件的内孔中装配时需要压入插芯13,也就是说金属件的内孔是需要空余出来留给插芯压配的,所以常规的装配方式,是依据金属件(即连接管11和插芯底座12)的外径设计定位工装,即通过将插芯底座12置于以其外径定位的第一夹具中,再将插芯13压入插芯底座12中;压配好后,再将连接管11置于以其外径定位的第二夹具中,通过保证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的同轴度,进而认定置于该夹具内的插芯底座12和连接管11能保证同轴度;相当于将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对在一起,然后直接将连接管11套入插芯13并压向插芯底座12。
由于电隔离适配器本身结构的原因,插芯13需要压配在有一定距离间隔的连接管11和插芯底座12之间,电隔离适配器是需要保证三个部件之间的同轴度(且其中两个金属件还是不相关不接触的),本身就不易保证同轴度,装配工艺复杂难度大(常规的适配器中,插芯13只用压配在插芯底座12上,只需要保证插芯13和插芯底座12这两个相关的部件之间的同轴度)。目前,为了提高同轴度,常规的改进方向是基于现有的外径定位的工装夹具,如何进一步提高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的同轴度,从而保证插芯13、连接管11、插芯底座12之间的同轴度。
但是因行业内金属件加工方式本身的原因,金属件加工的外径尺寸的精度有限,一般外径尺寸公差为0.02mm。现有的装配方式中,都是以金属件的外径尺寸作为定位基准的,存在理论上保证第一夹具固定槽和第二夹具固定槽同轴后,将连接管11和插芯底座12放置其中后,由于外径尺寸的偏差,导致实际连接管11和插芯底座12的内孔轴线分别偏离第一夹具固定槽和第二夹具固定槽的轴线,即连接管11和插芯底座12不同轴的情况。参考图2,因为公差的不确定性,存在实际插芯底座12的内孔轴线相对于第一夹具固定槽轴线向左偏移0.02,而连接管11的内孔轴线相对于第二夹具固定槽轴线向右偏移0.02,即连接管11和插芯底座12的轴线左右错开了0.04;上述只是简易示例,还未考虑实际第一夹具固定槽和第二夹具固定槽本身的生产公差,以及两夹具之间的对位偏差,按照现有的装配方式,实际的连接管11和插芯底座12之间的同轴度会更低,只能达到0.05-0.07,同轴一致性较差。两金属件之间的同轴度低,会造成将插芯13压入连接管11中时,虽然插芯13硬性压入了连接管11,但是可能导致连接管11或者插芯底座12内径受压迫或变形(比如图2中虚线处),从而导致插芯13受到一定的压迫力,导致插芯13出现隐伤,会影响性能及可靠性;而且在后端应用该电隔离适配器时,连接管11需要与其他部件进行焊接,存在需要补焊操作的情况,补焊时会根据实际情况对连接管11进行不同方向的侧推,在插芯13存在隐伤的情况下,再受到侧向推力,容易造成插芯13断裂,导致产品失效。
另外,3个零件(插芯13、连接管11和插芯底座12)需装配2次,工序繁琐、效率低,多次压配操作也容易损伤插芯端面。
另外,由于插芯13和插芯底座12、连接管11之间是紧配合,将插芯13压配进插芯底座12或连接管11中时,插芯13会和金属件内部产生一定摩擦,导致插芯13的外壁和下端面会积累黑膜(类似摩擦痕迹)和金属毛刺/碎屑/粉尘等。一方面,这些可能会移动到插芯端面中的光纤区域从而污染光纤影响光路;另一方面,这些物质在插芯压配过程中也容易被带动着积累在插芯底座12和连接管11之间的用于起绝缘隔离作用的绝缘间隙中,从而导致插芯底座12与连接管11之间的绝缘间隙被误导通;再一方面,插芯13压配过程中,由于插芯13的外壁和下端面带有这些附加物,更容易导致金属件内壁刮伤磨损或者插芯13隐伤,同时也可能会导致压配阻力增大,阻力增大后为了保证压配尺寸,需要加大压入力,而压入力加大后容易导致插芯顶端受力不均,从而导致压入力不是竖直向下的,而有一部分转为横向压力(相当于倾斜侧压,而不是正下压),这样会导致插芯13压偏,进而降低装配同心度。
目前,为防止插芯端面污染影响光路,会在压配前以及压配完成后,再单独用清洁笔或者清洁设备对插芯端面进行端面清洗。这种方式一方面需要增加额外工序、效率低,而且无法避免插芯底座12和连接管11之间的绝缘间隙被误导通的问题;另外一方面,无法避免压配过程中的因插芯13附有额外附加物而导致的插芯13易出现隐伤、以及压配阻力增大后对应需施加更大压入力时易导致的插芯13压偏同心度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隔离适配器装配设备及电隔离适配器装配方法,至少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隔离适配器装配设备,包括装配底座和导针,装配底座顶部形成有装配槽并于所述装配槽下方形成有与该装配槽导通的导针导向通道,所述装配槽包括适于容置连接管的第一限位槽段和适于承放插芯底座的第二限位槽段,于所述导针导向通道中设有用于限定导针作升降运动的升降结构以致所述导针能够向上伸入至所述第二限位槽段中,所述导针的直径与所述连接管的内径相匹配以致所述导针能够同轴定位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插芯底座。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第一限位槽段与所述连接管之间适于间隙配合;所述第二限位槽段与所述插芯底座之间适于间隙配合。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该电隔离适配器装配设备还包括适于盖合在所述装配底座顶部的插芯导向帽,所述插芯导向帽上形成有适于约束插芯竖向活动的插芯导向孔;所述插芯导向帽盖合在所述装配底座上时,所述插芯导向孔与所述第二限位槽段连通并且与所述导针同轴。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导针的长度满足:所述升降结构能够使所述导针伸入至所述插芯导向孔内。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插芯导向帽的底部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用于与插芯底座的管帽连接段插接配合,以对所述插芯底座进行限位约束。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装配底座上设有第一定位结构,所述插芯导向帽上匹配性地设有第二定位结构,通过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配合以保证所述插芯导向孔与所述导针之间的同轴度。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装配底座中还形成有清洁介质输入通道和清洁介质回收通道,所述清洁介质输入通道与所述清洁介质回收通道均与所述装配槽导通。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清洁介质输入通道的出口与所述清洁介质回收通道的入口均对应于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插芯底座之间的绝缘间隙位置设置。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升降导向座和弹性件,所述导针设于所述升降导向座的顶部,所述升降导向座滑设于所述导针导向通道中,所述弹性件收容于所述导针导向通道中并且顶端与所述升降导向座抵接、底端与所述装配底座中的限位台抵接。
本发明还涉及基于上述电隔离适配器装配设备的电隔离适配器装配方法,包括:
S1,将连接管套设在导针上,下压连接管至第一限位槽段中;
S2,将插芯底座套在凸出的导针上,并压入第二限位槽段中;
S3,完成插芯的压配操作;
S4,将C型环压进插芯与插芯底座之间所形成的环形槽中;
S5,将管帽压进C型环与插芯底座之间所形成的环形槽中。
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设置与待装配的连接管和插芯底座的内径尺寸匹配的高精度导针,可将连接管和插芯底座直接一起套设在导针上,以连接管和插芯组件的内孔作为定位基准,因为金属件内孔精度远高于外径精度,因此能显著地提高连接管与插芯底座之间的同轴度,提高电隔离适配器的装配质量,避免插芯压配时及压配后插芯易损伤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电隔离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电隔离适配器装配过程中的状态示意图;
图3和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隔离适配器装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清洁介质输入通道和清洁介质回收通道的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3-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隔离适配器装配设备,包括装配底座2和导针3,装配底座2顶部形成有装配槽22并于所述装配槽22下方形成有与该装配槽22导通的导针3导向通道,所述装配槽22包括适于容置连接管11的第一限位槽段222和适于承放插芯底座12的第二限位槽段221,于所述导针3导向通道中设有用于限定导针3作升降运动的升降结构以致所述导针3能够向上伸入至所述第二限位槽段221中,所述导针3的直径与所述连接管11的内径相匹配以致所述导针3能够同轴定位所述连接管11与所述插芯底座12。
上述第一限位槽段222位于第二限位槽段221的下方,基于连接管11和插芯底座12的形状,上述第一限位槽段222一般呈等径圆形槽,上述第二限位槽段221一般呈上宽下窄的阶梯槽;在装配时,连接管11收容在第一限位槽段222中并且底端搁置在该第一限位槽段222的槽底(也即装配槽22的槽底),插芯底座12的环形凸边承托在第二限位槽段221的台阶面上,并且该插芯底座12的插芯连接段(该插芯连接段显然与连接管11相邻)位于第二限位槽段221的小径段中。
上述导针3用于从连接管11和插芯底座12的内孔对二者进行同轴定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导针3的直径满足:该导针3能够使连接管11与插芯底座12之间的同轴度在Φ0.02以内。优选地,上述导针3的直径略小于连接管11的内径以及插芯底座12的内径,本实施例中,上述导针3的直径与连接管11的内径之差在0.001~0.01mm范围内,导针3的直径与插芯底座12的内径之差也在上述范围内。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连接管11的内径为1.25mm(误差范围-0.008~-0.002mm),插芯底座12的内径为1.25mm(误差范围-0.008~-0.002mm),上述导针3的直径为1.241~1.2415mm,使导针3可以伸入连接管11和插芯底座12的内孔中,能保证连接管11与插芯底座12之间的同轴度在Φ0.02以内,并且方便导针3能顺畅地退出连接管11和插芯底座12的内孔。
上述导针3优选为选用具有较高硬度和耐压性能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采用S316不锈钢;进一步可选用淬火后的奥氏体不锈钢S316,硬度更强、耐压性更好。也可以用耐压精度高的材质,比如二氧化锆陶瓷等。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隔离适配器装配设备,通过设置与待装配的连接管11和插芯底座12的内径尺寸匹配的高精度导针3,可将连接管11和插芯底座12直接一起套设在导针3上,以连接管11和插芯13组件的内孔作为定位基准,因为金属件内孔精度远高于外径精度(一般地,内孔精度可达0.006mm,而外径精度一般仅能达到0.02mm左右),因此能显著地提高连接管11与插芯底座12之间的同轴度,提高电隔离适配器的装配质量,避免插芯13压配时及压配后插芯13易损伤等问题。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槽段222与所述连接管11之间适于间隙配合;所述第二限位槽段221与所述插芯底座12之间适于间隙配合。基于该结构,通过装配槽22可对连接管11和插芯底座12以外径为基准进行初步定位,配合导针3的定位功能,可有效地提高对连接管11和插芯底座12的定位精度。其中,第一限位槽段222、第二限位槽段221和导针3同轴。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连接管11的外径为3.0mm(误差范围-0.02~0mm),第一限位槽段222的直径为3.0mm(误差范围+0.01~+0.03mm);插芯底座12的环形凸边外径为4.8mm(误差范围±0.01mm),插芯连接段的外径为3.0mm(误差范围-0.02~0mm),第二限位槽段221的大径段直径为4.8mm(误差范围+0.02~+0.04mm),第二限位槽段221的小径段直径为3.0mm(误差范围+0.01~+0.03mm)。
接续上述装配设备,导针3导向通道包括用于与装配槽22导通的连通孔,该连通孔的直径与导针3的直径相匹配,例如与导针3间隙配合,能够约束导针3作轴向运动;该连通孔显然与上述装配槽22同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4和图6,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升降导向座41和弹性件42,所述导针3设于所述升降导向座41的顶部,所述升降导向座41滑设于所述导针3导向通道中,所述弹性件42收容于所述导针3导向通道中并且顶端与所述升降导向座41抵接、底端与所述装配底座2中的限位台抵接。其中,上述导针3导向通道还包括用于对升降导向座41进行导向的导向段,上述连通孔导通装配槽22与该导向段;升降导向座41呈活塞式地滑设在导向段内。其中,上述导向段优选为是圆柱形通道,也即其横截面为圆形,上述升降导向座41对应地为圆柱形座。上述导针3与升降导向座41之间同轴,二者优选为是一体成型结构。通过设置升降导向座41,能对导针3进行可靠导向;通过较粗的升降导向座41带动较细的导针3进行活动,能提高导针3活动的平稳性和可靠性,另外也便于与弹性件42匹配。其中,上述弹性件42包括但不限于采用弹簧,显然地,该弹簧的轴线平行于竖向,优选为与导针3同轴。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3和图4,上述升降结构还包括导杆43,该导杆43连接在升降导向座41的底部,上述弹性件42套设在导杆43上,能提高升降导向座41与弹性件42之间的配合效果和运行平稳性。
其中,可在导向段的内壁上设置环台以构成上述的限位台。当设有上述导杆43时,该导杆43穿过上述环台;当环台的内径与导杆43的外径匹配时,该环台还能对导杆43的活动进一步进行约束和导向。
在上述方案中,基于弹性件42的弹性作用力,可使导针3在自由状态下能够上探对连接管11和插芯底座12进行定位;进一步地,当压配插芯13时,随着插芯13的深入,将下压导针3并使弹性件42被压缩,从而导针3自适应插芯13的压配操作。
接续上述装配设备,如图3-图6,该电隔离适配器装配设备还包括适于盖合在所述装配底座2顶部的插芯导向帽5,所述插芯导向帽5上形成有适于约束插芯13竖向活动的插芯导向孔51;所述插芯导向帽5盖合在所述装配底座2上时,所述插芯导向孔51与所述第二限位槽段221连通并且与所述导针3同轴。
上述插芯导向孔51的孔径与插芯13的外径相匹配,例如二者之间呈间隙配合关系,作为一个具体实施例,插芯导向孔51的孔径为1.2495~1.25mm,插芯13的外径为1.249±0.0005mm。
优选地,当插芯导向帽5盖合在装配底座2上、还未压配插芯13时,导针3能够伸入插芯导向孔51内,也即所述导针3的长度满足:所述升降结构能够使所述导针3伸入至所述插芯导向孔51内。则通过导针3能进一步提高连接管11-插芯底座12-插芯13三者之间的同轴度。
优选地,如图3,在插芯导向帽5上设有通气孔53,便于插芯导向帽5的盖合与取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插芯导向孔51的顶部为上宽下窄的锥孔段,可以便于插芯13的找准定位,同时也避免损失插芯13端面。
优选地,插芯导向帽5与装配底座2之间具有配合结构,便于插芯导向帽5在装配底座2上的定位盖合,保证插芯导向孔51与导针3之间的同轴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6,可在装配底座2的顶部形成凸台21,在插芯导向帽5的底部匹配性地形成盖合槽54,插芯导向帽5盖合在装配底座2上时,凸台21榫入盖合槽54中。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底座2上设有第一定位结构,所述插芯导向帽5上匹配性地设有第二定位结构,通过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配合以保证所述插芯导向孔51与所述导针3之间的同轴度;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结构包括多个定位孔、第二定位结构包括多个定位柱,显然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多个定位柱、第二定位结构包括多个定位孔也为可行方案。优选为通过多种配合结构组合,可以进一步提高插芯导向孔51与导针3之间的同轴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述插芯导向帽5的底部设有限位环52,所述限位环52用于与插芯底座12的管帽连接段(该管帽连接段用于连接管帽15)插接配合,以对所述插芯底座12进行限位约束。其中,在插芯导向帽5盖合时,限位环52可以嵌入插芯底座12的管帽连接段的内孔中,也可以是管帽连接段嵌入该限位环52的内孔中;优选为采用“限位环52嵌入管帽连接段的内孔中”的方式,即采用内孔定位的方式对管帽连接段进行定位,定位效果更好,配合第二限位槽段221对插芯底座12的外缘定位,能显著地提高对插芯底座12的定位效果。基于上述结构,一方面可进一步提高插芯导向孔51与插芯底座12之间的同轴度,也即提高了插芯13与插芯底座12之间的同轴度;另一方面,通过上述限位环52可对插芯底座12进行约束限位,避免插芯底座12产生径向或轴向窜动。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电隔离适配器装配设备还包括压针,用于将插芯13经插芯导向孔51压向插芯底座12内。该压针的材质可与导针3的材质相同;该压针的直径与上述插芯导向孔51的孔径匹配。进一步地,压针用于与插芯13进行压接的端部还设有避空孔,即压针用于与插芯13压接的端面为凹型,用于避免压接过程中刮伤或损坏位于插芯13中间的光纤端面。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电隔离适配器装配设备还包括监测单元。该监测单元可用于监测压针的下压距离。具体地,该监测单元的监测方式包括:
初步将插芯13压向插芯底座12,直至插芯13底部的APC端面接触到插芯底座12上的插芯连接段,由于插芯13和插芯底座12上的插芯连接段是过盈配合,这时插芯13会处于不用压机压不动的状态。再通过压机施加压力(例如300~800N),开始监测压针的下压距离,通过监测该下压距离,来确保插芯13压入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监测单元也可用于或者还用于监测导针3的下降高度,由于导针3的下降是在插芯13的下压下完成的,因此通过获知导针3的下降高度,可知插芯13的下压深度,以确保插芯13压入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其中,可以设计未压配插芯13时,导针3的顶端与插芯导向帽5的顶面平齐或者与插芯导向孔51的顶端平齐或者与上述锥孔段的底端平齐。
上述监测单元包括但不限于采用高精度的位移传感器等。
在上述电隔离适配器装配设备中,可知,可以一次性地将插芯13压配进连接管11和插芯底座12中,工序简单、操作难度低、生产效率高,也能避免现有的多次压配操作过程中插芯13端面易刮伤影响性能的问题,利于提升良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结构主体只包括导针3、装配底座2和插芯导向帽5,即能实现连接管11、插芯13和插芯底座12之间的装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而且光通信行业中适配器常采用的插芯13有固定的外径尺寸,而适配器上的插芯底座12或者其他金属件形状不一尺寸各异,采用金属件外径定位需要分别设计对应的压配装置,工序繁琐、成本较高;而本方案采用导针3对金属件进行内孔定位,通用性高,成本低。
同时,在压配完成后,抬起插芯导向帽5,通过升降结构作用,可以通过导针3自动地将压配好的半成品(插芯13-插芯底座12-连接管11的装配结构)顶出,操作方便,可以提高装配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电隔离适配器装配设备还包括点胶装置,用于在插芯底座12与连接管11之间的绝缘间隙进行点胶固定。通过在绝缘间隙点胶,一方面可以起防护作用,避免外界物质(比如铁屑等)进入该绝缘间隙内而导致连接管11与插芯底座12之间误导通或脏污;另一方面可以起到额外补强的作用,另外也能提高电隔离适配器的美观性。其中,可以在装配槽22的槽壁上开设点胶孔以容置点胶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述装配底座2中还形成有清洁介质输入通道231和清洁介质回收通道232,所述清洁介质输入通道231与所述清洁介质回收通道232均与所述装配槽22导通。其中,优选地,所述清洁介质输入通道231的出口与所述清洁介质回收通道232的入口均对应于所述连接管11与所述插芯底座12之间的绝缘间隙位置设置。所采用的清洁介质可以是气体介质,比如氮气,也可以是液体介质,比如酒精,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清洁剂。
上述清洁介质输入通道23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输入孔;上述清洁介质回收通道23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回收孔;优选为输入孔与回收孔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配置,相对应的输入孔与回收孔沿装配槽22的径向相对设置。上述清洁介质输入通道231可以贯通装配底座2的侧壁,以连接外部的清洁设备;上述清洁介质回收通道232可以贯通装配底座2的侧壁,以连接回收设备,比如负压抽吸设备。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清洁介质输入通道231和清洁介质回收通道232,可以将压配过程中产生的污物及时地带走,能较好地解决插芯13压配过程中因插芯13附着物或其他杂质产生的各种不良后果,提高产品良率,同时,相比于压配完成后再单独清洁的情况,由于是第一时间对污物进行清理,污物更易于去除,清洁效果更彻底更好。
本发明实施例还涉及基于上述电隔离适配器装配设备的电隔离适配器装配方法,包括:
S1,将连接管11套设在导针3上,下压连接管11至第一限位槽段222中;此时导针3自然贯穿连接管11,并凸出于连接管11的上端;
S2,将插芯底座12套在凸出的导针3上,并压入第二限位槽段221中;此时导针3自然凸出于插芯底座12的上端;
S3,完成插芯13的压配操作;
根据具体的电隔离适配器装配设备的结构,上述S3可以包括:
S31,将插芯导向帽5盖合在装配底座2上;
S32,将插芯13插入插芯导向孔51中,使插芯13的APC面向插芯底座12放置,下压插芯13至其APC端面接触插芯底座12上的插芯连接段;插芯13下压过程中,接触到导针3后,随着插芯13逐步下压,导针3受压后退;
S33,施加压力以将插芯13压入连接管11和插芯底座12的预设位置;
在S32和/或S33中,通过清洁介质输入通道231输入清洁介质,并启动清洁介质回收通道232的回收功能;
S34,抬起插芯导向帽5,导针3会自动将压配好的半成品顶出;
S4,将C型环14压进插芯13与插芯底座12之间所形成的环形槽中;其中C型环14与陶瓷插芯13配合为过盈配合;装配完成后,采用拉拔机对C型环14的插拔力进行插拔力初筛选;
S5,将管帽15压进C型环14与插芯底座12之间所形成的环形槽中;插芯底座12与管帽15为紧配合。
可选地,进一步还可包括:
S6,用清洗棒粘取酒精,对着插芯13PC端面和APC端面清洁1~2s,再放至端面清洗机中,清洁并吹干端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隔离适配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配底座和导针,装配底座顶部形成有装配槽并于所述装配槽下方形成有与该装配槽导通的导针导向通道,所述装配槽包括适于容置连接管的第一限位槽段和适于承放插芯底座的第二限位槽段,于所述导针导向通道中设有用于限定导针作升降运动的升降结构以致所述导针能够向上伸入至所述第二限位槽段中,所述导针的直径与所述连接管的内径相匹配以致所述导针能够同轴定位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插芯底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隔离适配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段与所述连接管之间适于间隙配合;所述第二限位槽段与所述插芯底座之间适于间隙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隔离适配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适于盖合在所述装配底座顶部的插芯导向帽,所述插芯导向帽上形成有适于约束插芯竖向活动的插芯导向孔;所述插芯导向帽盖合在所述装配底座上时,所述插芯导向孔与所述第二限位槽段连通并且与所述导针同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隔离适配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针的长度满足:所述升降结构能够使所述导针伸入至所述插芯导向孔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隔离适配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芯导向帽的底部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用于与插芯底座的管帽连接段插接配合,以对所述插芯底座进行限位约束。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隔离适配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底座上设有第一定位结构,所述插芯导向帽上匹配性地设有第二定位结构,通过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配合以保证所述插芯导向孔与所述导针之间的同轴度。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隔离适配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底座中还形成有清洁介质输入通道和清洁介质回收通道,所述清洁介质输入通道与所述清洁介质回收通道均与所述装配槽导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隔离适配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介质输入通道的出口与所述清洁介质回收通道的入口均对应于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插芯底座之间的绝缘间隙位置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隔离适配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升降导向座和弹性件,所述导针设于所述升降导向座的顶部,所述升降导向座滑设于所述导针导向通道中,所述弹性件收容于所述导针导向通道中并且顶端与所述升降导向座抵接、底端与所述装配底座中的限位台抵接。
10.基于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隔离适配器装配设备的电隔离适配器装配方法,包括:
S1,将连接管套设在导针上,下压连接管至第一限位槽段中;
S2,将插芯底座套在凸出的导针上,并压入第二限位槽段中;
S3,完成插芯的压配操作;
S4,将C型环压进插芯与插芯底座之间所形成的环形槽中;
S5,将管帽压进C型环与插芯底座之间所形成的环形槽中。
CN202210527581.9A 2022-05-16 2022-05-16 电隔离适配器装配设备及装配方法 Active CN1146192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27581.9A CN114619250B (zh) 2022-05-16 2022-05-16 电隔离适配器装配设备及装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27581.9A CN114619250B (zh) 2022-05-16 2022-05-16 电隔离适配器装配设备及装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19250A true CN114619250A (zh) 2022-06-14
CN114619250B CN114619250B (zh) 2022-10-14

Family

ID=81907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27581.9A Active CN114619250B (zh) 2022-05-16 2022-05-16 电隔离适配器装配设备及装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1925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627796A1 (de) * 1966-03-30 1970-10-22 Vyzk Ustav Mech Schiebekopf fuer automatische Montagestrassen
CN101058145A (zh) * 2007-05-25 2007-10-24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具有清洁装置的活塞环装配机
CN106879243A (zh) * 2017-03-31 2017-06-20 东莞市冠佳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适配器自动组装生产线
CN112008358A (zh) * 2020-09-02 2020-12-01 刘开林 一种用于轴承装配的轴承压装装置
CN212634950U (zh) * 2020-07-29 2021-03-02 河南鑫宇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配器压配工装
CN215469332U (zh) * 2021-05-08 2022-01-11 斯达克听力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缓冲导针机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627796A1 (de) * 1966-03-30 1970-10-22 Vyzk Ustav Mech Schiebekopf fuer automatische Montagestrassen
CN101058145A (zh) * 2007-05-25 2007-10-24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具有清洁装置的活塞环装配机
CN106879243A (zh) * 2017-03-31 2017-06-20 东莞市冠佳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适配器自动组装生产线
CN212634950U (zh) * 2020-07-29 2021-03-02 河南鑫宇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配器压配工装
CN112008358A (zh) * 2020-09-02 2020-12-01 刘开林 一种用于轴承装配的轴承压装装置
CN215469332U (zh) * 2021-05-08 2022-01-11 斯达克听力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缓冲导针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19250B (zh) 2022-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00511B (zh) 光连接器
TWI475272B (zh) 光纖連接器
KR20020032576A (ko) 광 파이버 소선 홀더, 융착 접속 장치, 절단 장치 및 광파이버의 접속 방법
WO2016001818A1 (en) Ferrule devic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EP3164750A1 (en) Fiber alignment device, ferrule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ferrule device
CN114619250B (zh) 电隔离适配器装配设备及装配方法
CN212634950U (zh) 一种适配器压配工装
CN111993009A (zh) 一种伺服电机装配检测设备及方法
CN205551923U (zh) 一种用于fc适配器法兰座的反料识别处理装置
CN215748949U (zh) 一种挡圈快速装配机构
CN212062974U (zh) 一种探针的铆合治具
CN111585146B (zh) 一种探针的铆合治具和铆合方法
CN210649361U (zh) 一种用于手动压针管的装配夹具
CN107575447B (zh) 定位压装式装配装置及压装方法
CN111585146A (zh) 一种探针的铆合治具和铆合方法
CN220357277U (zh) 光纤连接器组装治具
CN213862090U (zh) 用于车载摄像头的夹具及连接组件
CN113086636B (zh) 一种自适应上料机构
CN219828047U (zh) 一种按压式密封连接器
KR200261529Y1 (ko) 광통신 컨넥터용 페룰의 가공장치
KR100359261B1 (ko) 컨넥터 검사장치
CN113725696B (zh) 一种用于弹性套夹的装配机构
CN218876073U (zh) 一种线圈骨架的插针治具
CN216554826U (zh) 一种定位保压治具
JP3705060B2 (ja) 成形用金型及びインサート成形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