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18137A - 一种术后平衡恢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术后平衡恢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18137A
CN114618137A CN202210137749.5A CN202210137749A CN114618137A CN 114618137 A CN114618137 A CN 114618137A CN 202210137749 A CN202210137749 A CN 202210137749A CN 114618137 A CN114618137 A CN 1146181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plate
patient
supporting
fixedly connected
hydraulic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3774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煊
林蔓利
黄行洲
陈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Cent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Cent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Wenzhou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1013774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181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181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1813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6/00Exercising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A63B1/00 - A63B25/00
    • A63B26/003Exercising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A63B1/00 - A63B25/00 for improving balance or equilibriu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71/00Games or sports accessories not covered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9/00
    • A63B71/0054Features for injury prevention on an apparatus, e.g. shock absorb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71/00Games or sports accessories not covered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9/00
    • A63B71/0054Features for injury prevention on an apparatus, e.g. shock absorbers
    • A63B2071/0072Limiting the applied force, torque, movement or spee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术后平衡恢复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以中心位置为转动中心自由转动,所述底板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上下移动的支撑杆,所述底板靠近所述支撑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杆之间设置有传动件,所述底板转动过程中通过所述传动件带动所述支撑杆上下移动;所述底板发生偏转时,所述底板向下偏转的一端通过所述传动件带动所述支撑杆向上移动,对患者的臂膀起到支撑作用,防止患者倾倒,以此达到保护患者的目的,患者在所述支撑杆的作用下稳定时,患者逐渐将所述底板转动到水平状态,在此过程中所述传动件带动所述支撑杆复位,解除对患者的支撑,使得患者能够进行后续的平衡恢复动作。

Description

一种术后平衡恢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术后康复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术后平衡恢复装置。
【背景技术】
在脚部骨科手术后,病患为了更好的康复,需要进行长期的康复治疗,在康复治疗中,由于病患长期卧床以及伤口的愈合,需要进行平衡恢复训练,患者通常会借助一些器械进行训练,但是现有的平衡恢复装置往往需要借助医护人员的搀扶来使用,否则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跌倒,而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进行恢复,使得患者的平衡恢复过程较慢,因此,亟待设计一种能够对患者进行保护支撑的平衡恢复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患者需要在医护人员的搀扶下使用平衡恢复装置提供一种能够对患者进行保护支撑的平衡恢复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术后平衡恢复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以中心位置为转动中心自由转动,所述底板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上下移动的支撑杆,所述底板靠近所述支撑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杆之间设置有传动件,所述底板转动过程中通过所述传动件带动所述支撑杆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侧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底板与所述安装板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中心位置的开口向下的半球壳体,所述半球壳体中转动连接有球体,所述球体与所述安装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底板与所述安装板之间矩阵设置有四个弹簧,所述弹簧与所述底板、所述安装板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半球壳体与所述球体之间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四个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贯穿设置在所述半球壳体上的滑动槽、开设在所述球体上的轨道槽,所述轨道槽的长度方向法向面垂直于水平面,所述滑动槽中滑动设置有沿所述球体轴线方向移动的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矩阵设置有四个阻挡机构,所述阻挡机构包括贯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开槽,所述开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轴线垂直于相邻的所述限位机构中的所述轨道槽的法向面,所述固定轴上转动套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下端铰接有抵接杆,所述抵接杆向靠近相邻所述限位机构的方向延伸,所述抵接杆与所述底板滑动连接,所述抵接杆能够与相邻的所述限位机构中的所述固定板抵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U形扶手,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U形扶手上,两个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U形扶手之间。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与所述U形扶手固定连接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在所述伸缩杆的上端;所述传动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块上的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与所述伸缩杆的活动端连接;所述传动件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的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通过万向节与所述底板靠近所述支撑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液压腔与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液压腔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踏板,所述踏板为橡胶材料制成。
本发明优点在于:
1、通过患者站立在所述底板上,两臂分别夹持着所述支撑杆,根据改变身体的重心,维持所述底板处于水平状态,以此恢复身体的平衡,在维持所述底板处于水平状态的过程中,所述底板发生偏转时,所述底板向下偏转的一端通过所述传动件带动所述支撑杆向上移动,对患者的臂膀起到支撑作用,防止患者倾倒,以此达到保护患者的目的,患者在所述支撑杆的作用下稳定时,患者逐渐将所述底板转动到水平状态,在此过程中所述传动件带动所述支撑杆复位,解除对患者的支撑,使得患者能够进行后续的平衡恢复动作。
2、通过所述弹簧的设置,对所述底板维持水平状态起保护作用,避免患者初期进行康复训练时,难度过大,患者难以掌握,通过所述弹簧的可拆卸连接,使得患者可根据后期的恢复情况,更换不同弹性模量的弹簧,以此改变训练难度,提高训练效果。
3、通过所述限位机构的设置,能够分步进行多个角度的平衡训练使得患者能够进行低自由度的训练。
4、通过所述挡板的设置,能够对患者的脚部进行阻挡,防止患者在使用过程中脚部发生滑动,使得脚部受到损伤,同时所述限位机构中的所述限位块从所述轨道槽中移出时,带动所述固定板移动,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抵接杆抵接,所述抵接杆带动所述挡板翻转,使得所述挡板的上端朝向患者的脚部翻转,提高对患者脚部的摩擦力,进一步的防止患者的脚部在所述底板上滑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3是本发明图2中A-A处的等轴侧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6是本发明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图5中D-D处的等轴侧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图7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1、底板;2、制成机构;21、支撑杆;22、传动件;221、第一液压缸;222、第二液压缸;223、连接管;3、安装板;4、转动机构;41、半球壳体;42、球体;5、弹簧;6、限位机构;61、滑动槽;62、轨道槽;63、限位块;64、固定板;7、阻挡机构;71、开槽;72、固定轴;73、挡板;74、抵接杆;75、滑动构件;751、T形滑槽;752、T形滑块;753、复位弹簧;8、U形扶手;9、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图8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为一种术后平衡恢复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以中心位置为转动中心自由转动,所述底板1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机构2,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上下移动的支撑杆21,所述底板1靠近所述支撑机构2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杆21之间设置有传动件22,所述底板1转动过程中通过所述传动件22带动所述支撑杆21上下移动。
具体的,患者站立在所述底板1上,两臂腋下处分别夹持着所述支撑杆21,根据改变身体的重心,维持所述底板1处于水平状态,以此恢复身体的平衡,在维持所述底板1处于水平状态的过程中,当所述底板1发生偏转时,所述底板1向下偏转的一端通过所述传动件22带动所述支撑杆21向上移动,对患者的臂膀起到支撑作用,防止患者倾倒,给与患者在跌倒方向上,腋下向上的支撑力,患者在所述支撑杆21的作用下稳定时,患者逐渐将所述底板1转动到水平状态,在此过程中所述传动件22带动所述支撑杆21复位,解除对患者的支撑,使得患者能够进行后续的平衡恢复动作。
通过所述传动件22与所述支撑杆21的作用,使得患者在重心不稳时,通过患者偏向一侧的所述支撑杆21的支撑作用,对患者进行保护,避免患者在训练过程中发生二次伤害,不需要医护人员的辅助,节省了医疗资源的配置,同时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影响,提高了患者的恢复速度。
进一步的,如图3、4所示,所述底板1的底侧设置有安装板3,所述底板1与所述安装板3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4,所述转动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1中心位置的开口向下的半球壳体41,所述半球壳体41中转动连接有球体42,即半球壳体41与球体42通过相互接触的圆弧面转动配合,所述球体42与所述安装板3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3,所述底板1与所述安装板3之间矩阵设置有四个弹簧5,所述弹簧5与所述底板1、所述安装板3可拆卸连接。
具体的,所述安装板3与地面接触,使得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保持稳定,所述底板1通过所述半球壳体41与所述球体42的转动,实现自身以中心位置自由转动的目的,同时通过所述弹簧5的设置,对所述底板1维持水平状态起保护作用,避免患者初期进行康复训练时,难度过大,患者难以掌握,通过所述弹簧5的可拆卸连接,使得患者可根据后期的恢复情况,更换不同弹性模量的弹簧,以此改变训练难度,提高训练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3、4所示,所述半球壳体41与所述球体42之间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四个限位机构6,所述限位机构6包括贯穿设置在所述半球壳体41上的滑动槽61、开设在所述球体42上的轨道槽62,所述轨道槽62的长度方向法向面垂直于水平面,所述滑动槽61中滑动设置有沿所述球体42轴线方向以及滑动槽61周向移动的限位块63。
具体的,患者在初期训练时,由于身体平衡能力较差,难以适应全自由度的平衡训练,因此通过所述限位机构6的设置,能够分步进行多个角度的平衡训练,四个所述限位机构6分别对应前后左右方向上的自由度训练,以前后方向的自由度训练为例,需要训练时,将位于左右方向上的所述限位机构6中的所述限位块63从所述轨道槽62中移出,解除对前后方向的限位,使得所述底板1能够向前后方向偏转,使得患者能够进行低自由度的训练;当患者训练一段时间后,将四个所述限位机构6中的所述限位块63从所述轨道槽62中移出,使得所述底板1能够全方位进行偏转,使得患者能够进行全自由度的训练。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所述限位块63的一端延伸出所述滑动槽61,所述限位块63的延伸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4,所述固定板64与所述半球壳体41之间固定连接有电推杆65。
具体的,需要将所述限位块63从所述轨道槽62中移出时,启动所述电推杆65,所述电推杆65通过所述固定板64将所述限位块63从所述轨道槽62中移出。
进一步的,如图7、8所示,所述底板1上矩阵设置有四个阻挡机构7,所述阻挡机构7包括贯穿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的开槽71,所述开槽7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轴72,所述固定轴72的轴线垂直于相邻的所述限位机构6中的所述轨道槽61的法向面,所述固定轴72上转动套设有挡板73,所述挡板73的下端铰接有抵接杆74,所述抵接杆74向靠近相邻所述限位机构6的方向延伸,所述抵接杆74与所述底板1滑动连接,所述抵接杆74能够与相邻的所述限位机构6中的所述固定板64抵接。
具体的,通过所述挡板73的设置,能够对患者的脚部进行阻挡,防止患者在使用过程中脚部发生滑动,使得脚部受到损伤,同时所述限位机构6中的所述限位块63从所述轨道槽61中移出时,带动所述固定板64移动,所述固定板64与所述抵接杆74抵接,所述抵接杆74带动所述挡板73翻转,使得所述挡板73的上端朝向患者的脚部翻转,提高对患者脚部的摩擦力,进一步的防止患者的脚部在所述底板1上滑动。
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所述抵接杆74与所述底板1通过滑动构件75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构件75包括开设在所述底板1中开口向下的T形滑槽751,滑动连接在所述T形滑槽751中的T形滑动块752,所述T形滑动块752与所述T形滑槽751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753,所述T形滑块与所述抵接杆74固定连接。
通过所述T形滑槽751与所述T形滑动块752的设置,避免所述抵接杆74由于重力作用脱离与所述固定板64的抵接。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安装板3上对称设置有两个U形扶手8,所述支撑机构2设置在所述U形扶手8上,两个所述支撑机构2设置在所述U形扶手8之间。
进一步的,如图1、3所示,所述支撑机构2还包括与所述U形扶手8固定连接的安装块23,所述安装块23上固定连接有伸缩杆24,所述支撑杆21固定连接在所述伸缩杆24的上端;所述传动件22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块23上的第一液压缸221,所述第一液压缸221的输出端与所述伸缩杆24的活动端连接;所述传动件22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板3上的第二液压缸222,所述第二液压缸222的输出端通过万向节与所述底板1靠近所述支撑机构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缸222的液压腔与所述第一液压缸221的液压腔之间通过连接管223连通。
具体的,患者站立在所述底板1上,两臂分别夹持着所述支撑杆21,根据改变身体的重心,维持所述底板1处于水平状态,以此恢复身体的平衡,在维持所述底板1处于水平状态的过程中,所述底板1发生偏转时,所述底板1向下偏转的一端压动所述第二液压缸222中的液压油通过所述连接管223流向所述第一液压缸221,使得所述第一液压缸221的输出端带动所述伸缩杆24向上移动,所述伸缩杆24带动所述支撑杆21向上移动,对患者的臂膀进行支撑,防止患者倾倒。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踏板9,所述踏板9为橡胶材料制成。
通过所述踏板9的设置,进一步增大患者脚部与所述底板1之间的摩擦力,避免患者使用过程中脚部发生滑动,损伤患者脚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术后平衡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以中心位置为转动中心自由转动,所述底板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上下移动的支撑杆,所述底板靠近所述支撑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杆之间设置有传动件,所述底板转动过程中通过所述传动件带动所述支撑杆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平衡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底侧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底板与所述安装板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中心位置的开口向下的半球壳体,所述半球壳体中转动连接有球体,即半球壳体与球体通过相互接触的圆弧面转动配合,所述球体与所述安装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底板与所述安装板之间矩阵设置有四个弹簧,所述弹簧与所述底板、所述安装板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术后平衡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壳体与所述球体之间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四个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贯穿设置在所述半球壳体上的滑动槽、开设在所述球体上的轨道槽,所述轨道槽的长度方向法向面垂直于水平面,所述滑动槽中滑动设置有沿所述球体轴线方向以及滑动槽周向移动的限位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术后平衡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矩阵设置有四个阻挡机构,所述阻挡机构包括贯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开槽,所述开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轴线垂直于相邻的所述限位机构中的所述轨道槽的法向面,所述固定轴上转动套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下端铰接有抵接杆,所述抵接杆向靠近相邻所述限位机构的方向延伸,所述抵接杆与所述底板滑动连接,所述抵接杆能够与相邻的所述限位机构中的所述固定板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平衡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U形扶手,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U形扶手上,两个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U形扶手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术后平衡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与所述U形扶手固定连接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在所述伸缩杆的上端;所述传动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块上的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与所述伸缩杆的活动端连接;所述传动件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的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通过万向节与所述底板靠近所述支撑机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液压腔与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液压腔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平衡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踏板,所述踏板为橡胶材料制成。
CN202210137749.5A 2022-02-15 2022-02-15 一种术后平衡恢复装置 Withdrawn CN1146181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37749.5A CN114618137A (zh) 2022-02-15 2022-02-15 一种术后平衡恢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37749.5A CN114618137A (zh) 2022-02-15 2022-02-15 一种术后平衡恢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18137A true CN114618137A (zh) 2022-06-14

Family

ID=81899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37749.5A Withdrawn CN114618137A (zh) 2022-02-15 2022-02-15 一种术后平衡恢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1813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68237A (zh) * 2022-06-21 2022-09-20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平衡训练装置及电动起立床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68237A (zh) * 2022-06-21 2022-09-20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平衡训练装置及电动起立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16987B (zh) 一种可自主移动的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CN208838035U (zh) 一种医学眼科用开睑器
CN112741742A (zh) 一种外科医院用折叠病床
CN110013402B (zh) 一种用于眼科的可调整型护理床
CN114618137A (zh) 一种术后平衡恢复装置
CN211300961U (zh) 一种悬吊式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CN210056657U (zh) 一种急症重症救护的头部保护装置
CN211584919U (zh) 一种护理用可调节式烘烤灯
CN211460997U (zh) 一种易升降调节式下肢换药支架
CN216168688U (zh) 一种医用从动与被动的脚踝泵锻炼装置
CN215023843U (zh) 一种白血病患者用输液架
CN110063830B (zh) 一种骨科临床应用活动型复位支架
CN209548618U (zh) 一种康复医学用辅助装置
CN114306007A (zh) 一种调节式神经外科护理用按摩装置
CN112168632A (zh) 一种下床活动助行车
CN112604231A (zh) 一种新型户外康复用漫步器
CN114209553B (zh) 一种骨科手臂关节活血装置
CN213723038U (zh) 一种手术室用多功能护理床
CN220477797U (zh) 一种辅助行走机构
CN214550898U (zh) 一种医疗康复用下肢锻炼设备
CN215778401U (zh) 一种新型骨科用具有定位功能的锯骨装置
CN216169698U (zh) 一种平衡训练康复器械
CN221013376U (zh) 一种穿刺口压迫止血固定装置
CN215689360U (zh) 一种用于急诊的辅助移动装置
CN211382244U (zh) 一种全隔离多功能重症监护型救护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614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