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15142A - 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15142A
CN114615142A CN202011393461.1A CN202011393461A CN114615142A CN 114615142 A CN114615142 A CN 114615142A CN 202011393461 A CN202011393461 A CN 202011393461A CN 114615142 A CN114615142 A CN 1146151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che
time slot
switching
code stream
basic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9346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15142B (zh
Inventor
韩亚雷
陈九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9346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151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151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151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151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151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2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66Checking the 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6Bandwidth or capacity management, i.e. automatically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capac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5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with rate being modified by the source upon detecting a change of network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combination with information about buffer occupancy at either end or at transit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30Peripheral units, e.g. input or output 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35Switch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4L49/351Switch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local area network [LAN], e.g. Ethernet switch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灵活以太网细粒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确定待切换第一客户业务基本单元码流的切换边界;根据所述切换边界,在第一客户业务第一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码流发送给第一时隙缓存完成后,将第一客户业务的基本单元码流发送给切换用缓存;切换用缓存等待第一时隙缓存中第一客户业务的数据全部发送完毕后,切换用缓存开始向第二时隙缓存发送数据。本发明基于细粒度技术的同一客户业务通道占用固定时隙和占用浮动时隙两种模式的无损切换,满足用户对时延抖动需求发生变化时的灵活无损调整需求,简化固定时隙模式下端到端带宽无损调整的实现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灵活以太网细粒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灵活以太网(Flexible Ethernet,简称FlexE)是一种基于以太网的改进型网络。灵活以太网技术通过绑定一路或者多路IEEE802.3标准定义的以太网接口,并在此基础上以66b编码块为基本单元进行通道化处理来支持多路灵活速率FlexE客户MAC的技术。
基于灵活以太网的细粒度(Fine Granularity,简称FC)业务,采用层次化映射机制,在n*5G FlexE客户接口的基础上基于细粒度基本单元进行进一步时隙划分,细粒度基本单元由S码,开销,数据,T码组成。
对于细粒度基本单元,当开销中包含客户业务通道标识,且一个基本单元仅承载一个客户业务时,该基本单元既可以在时隙周期内的固定位置传输,也可以在浮动位置传输。前者(固定位置传输)具有较低的抖动,可提供确定的链路时延,但交换时延相对较高,端到端带宽无损调整实现机制复杂;后者(浮动位置传输)调度更加灵活,具备较低的交换时延,端到端带宽无损调整实现机制简单,但可能存在相对较高的抖动,不确定性高。
同一客户业务通道无法在占用固定时隙和占用浮动时隙两种模式下无损切换,一方面在用户对时延抖动需求发生变化时无法灵活无损调整,另一方面对于固定时隙模式下端到端带宽无损调整实现带来了较大难度。
鉴于此,克服该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是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同一客户业务通道占用固定时隙和占用浮动时隙两种模式的无损切换。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第一客户业务进行业务无损切换,方法包括:
确定待切换第一客户业务基本单元码流的切换边界;
根据所述切换边界,在第一客户业务第一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码流发送给第一时隙缓存完成后,将第一客户业务的基本单元码流发送给切换用缓存;
切换用缓存等待第一时隙缓存中第一客户业务的数据全部发送完毕后,切换用缓存开始向第二时隙缓存发送数据。
优选的,在所述第一时隙缓存为固定时隙缓存,第二时隙缓存为浮动时隙缓存时,所述第一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码流具体为固定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码流。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速率适配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源自第一客户业务的基本单元码流转发给切换用缓存,切换用缓存将相应基本单元码流缓存,则所述切换用缓存开始向浮动时隙缓存发送数据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一速率适配单元降低自身的出口带宽,从而带来切换用缓存的入口带宽降低;同时,保持切换用缓存的出口带宽不变;
通过切换用缓存的入口带宽和出口带宽之间的带宽差,经过指定时长的数据传输后,所述切换用缓存中的数据被清空;
切换用缓存释放,第一客户业务码流直接发送给浮动时隙缓存。
优选的,所述第一速率适配单元降低自身的出口带宽,具体包括:
第一速率适配单元将第一客户业务码流中的基本单元还原为标准以太网66B码流;
识别标准以太网66B码流中T码和S码之间的I码,并将所述I码删除;
将标准以太网66B码流重新封装为基本单元,发送给切换用缓存。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速率适配单元,具体的:
第一速率适配单元将第一客户业务码流中的基本单元还原为标准以太网66B码流;
识别标准以太网66B码流中T码和S码之间的I码,并将所述I码删除;
所述第二速率适配单元设置在所述切换用缓存的出口,以及浮动时隙缓存之间,用于在标准以太网66B码流中T码和S码之间插入I码,使以太网报文之间平均帧间隔为用户设置的平均帧间隔。
优选的,所述切换用缓存开始向第二时隙缓存发送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时隙循环周期中原本用于发送第一时隙缓存中基本单元码流的时隙被切换为发送第二时隙缓存中基本单元码流。
优选的,所述切换用缓存等待第一时隙缓存中第一客户业务的数据全部发送完毕后,切换用缓存开始向第二时隙缓存发送数据,具体包括:
第一时隙缓存中第一客户业务的数据全部发送完毕后,所述第一时隙缓存为空,出口关闭;
所述第一时隙缓存向切换用缓存和第二时隙缓存通告信息,切换用缓存开始向第二时隙缓存发送数据,第二时隙缓存在本时隙周期内,仍向时隙周期中的原第二时隙发送数据,自下一个时隙周期开始,向原第二时隙和待切换时隙的合集时隙发送数据;
其中,待切换时隙为原本用于发送第一时隙缓存中基本单元码流的时隙被切换为发送第二时隙缓存中基本单元码流时构成。
优选的,在所述第一时隙缓存为浮动时隙缓存,第二时隙缓存为固定时隙缓存时,所述第一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码流具体为浮动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码流。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速率适配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源自第一客户业务的基本单元码流转发给切换用缓存,切换用缓存将相应基本单元码流缓存,则所述切换用缓存开始向固定时隙缓存发送数据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一速率适配单元降低自身的出口带宽,从而带来切换用缓存的入口带宽降低;同时,保持切换用缓存的出口带宽不变;
通过切换用缓存的入口带宽和出口带宽之间的带宽差,经过指定时长的数据传输后,所述切换用缓存中的数据被清空;
切换用缓存释放,第一客户业务码流直接发送给固定时隙缓存。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速率适配单元,具体的:
第一速率适配单元将第一客户业务码流中的基本单元还原为标准以太网66B码流;
识别标准以太网66B码流中T码和S码之间的I码,并将所述I码删除;
所述第二速率适配单元设置在所述切换用缓存的出口,以及浮动时隙缓存之间,用于在标准以太网66B码流中T码和S码之间插入I码,使以太网报文之间平均帧间隔为用户设置的平均帧间隔。
优选的,所述确定待切换第一客户业务基本单元码流的切换边界后,方法还包括:
在最后一个浮动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发送给浮动时隙缓存后,随路信号置位;
其中,跟随数据流一起在数据链路中并行发送随路信号,所述随路信号用于标记基本单元的数据特征:切换边界最后一个由固定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随路信号值为第一标识符,该基本单元之前发送的基本单元随路信号值为第二标识符;
待切换固定时隙缓存中随路信号为第一标识符的基本单元发送完成,表明待切换浮动时隙缓存为空,出口关闭;
发送该基本单元的浮动时隙缓存向切换用缓存和浮动时隙缓存通告该信息,切换用缓存开始向固定时隙缓存发送数据,固定时隙缓存在本时隙周期内,仍向原固定时隙发送数据,自下一个时隙周期开始,向原固定时隙和待切换时隙的合集发送数据。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的装置,用于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业务处理的方法,所述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业务处理的方法。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用于完成第一方面所述的业务处理的方法。
本发明基于细粒度技术的同一客户业务通道占用固定时隙和占用浮动时隙两种模式的无损切换,满足用户对时延抖动需求发生变化时的灵活无损调整需求,简化固定时隙模式下端到端带宽无损调整的实现难度。
在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的方案中,还提出了一种通过速率适配单元(包括第一速率适配单元和/或第二速率适配单元)调整码流格式,来进行切换用缓存的入口和出口带宽的控制,从而最终实现切换用缓存所占用资源的释放,实现与现有机制全兼容性切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处理方法不同客户业务数据分别由固定时隙向浮动时隙承载切换的示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处理方法不同客户业务数据分别由固定时隙向浮动时隙承载切换的示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处理方法不同客户业务数据分别由固定时隙向浮动时隙承载切换的示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处理方法不同客户业务数据分别由固定时隙向浮动时隙承载切换后的示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灵活以太网细粒度架构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处理方法的一种基本单元格式的灵活以太网细粒度帧结构示例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处理方法不同客户业务数据分别由固定时隙和浮动时隙承载的示例;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处理方法客户业务由固定时隙承载切换到浮动时隙承载的流程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处理方法客户业务由浮动时隙承载切换到固定时隙承载的流程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处理方法速率适配单元降低带宽的流程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处理方法将待切换客户业务由浮动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发送给切换用缓存的示例;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处理方法切换用缓存向浮动时隙缓存发送数据的示例;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处理方法切换用缓存清空浮动时隙对应基本单元数据的示例;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处理方法速率适配降低带宽方法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处理方法客户业务数据由浮动时隙承载的示例;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处理方法将待切换客户业务固定时隙对应的基本单元发送给切换用缓存的示例;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处理方法切换用缓存向固定时隙缓存发送数据的示例;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处理方法切换用缓存清空固定时隙对应基本单元数据的示例;
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第一客户业务进行业务无损切换,方法包括:
确定待切换第一客户业务基本单元码流的切换边界;
根据所述切换边界,在第一客户业务第一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码流发送给第一时隙缓存完成后,将第一客户业务的基本单元码流发送给切换用缓存;
切换用缓存等待第一时隙缓存中第一客户业务的数据全部发送完毕后,切换用缓存开始向第二时隙缓存发送数据。
在本发明后续实施例中,将分别以所述第一时隙缓存为固定时隙缓存,第二时隙缓存为浮动时隙缓存;以及以所述第一时隙缓存为浮动时隙缓存,第二时隙缓存为固定时隙缓存的方式展开阐述上述的业务无损切换过程。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在所述业务处理的方法中,先从第一客户业务由固定时隙承载切换到浮动时隙承载时展开方法内容的阐述,如图1所示,方法包括:
在步骤201中,确定待切换第一客户业务基本单元码流的切换边界。
其中,作为本发明实施例实现的场景,基于当前已有的协议架构,在一个时隙循环周期中,浮动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起始于最后一个固定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之后。如图13所示,第一客户业务占用的固定时隙编号可以根据用户配置指定,也可以在原浮动时隙中根据指定的规格自动分配。实例场景中固定时隙在0-N的时隙周期中,被分配在0-2,而相应的浮动时隙则被分配为3-N。
相应的基本单元码流的切换边界可以通过随路信号来确定,例如可以切换边界最后一个由固定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随路信号值为第一标识符,该基本单元之前发送的基本单元随路信号值为第二标识符;从而可以通过检测所述第一标识符来确定相应的切换边界。而上述的第一标识符和第二标识符,可以采用0和1组合,而具体是第一标识符为0和第二标识符为1,或者第二标识符为0和第一标识符为1,则根据具体使用设定而定,两者均属于本发明的可选设定方式。
在步骤202中,根据所述切换边界,在第一客户业务固定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码流发送给固定时隙缓存完成后,将第一客户业务切换到浮动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码流发送给切换用缓存。
在本发明实施例实现场景中,涉及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在未区分描述固定时隙或者浮动时隙的情况下,仅描述时隙承载其指代的是两种情况都包含的意思),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码流、固定时隙缓存、浮动时隙缓存等对象,而他们之间的关系总的介绍如下:
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是相对于时隙而言的,其之所以这么称呼是为与后面的码流形式的不同进行关联,而其本质就是现有协议中的时隙自身;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码流是具体的数据对象,即需要上述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进行承载发送的内容;固定时隙缓存和浮动时隙缓存,即在将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码流导入到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中,通过时隙完成发送之间的临时存储区域,其同样属于现有协议概念范畴,在已有协议中的作用,更多的事用来完成协议格式上的适配,以及速率适配等功能;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单独提出了切换用缓存,其为本发明新增方法功能所关联的存储对象,其用于缓存切换到浮动时隙承载的第一客户业务中的浮动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码流,为的是能够让执行切换动作之前已经生成的固定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码流被固定时隙缓存并能够通过相应的时隙周期中的固定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有效发送出去后,所述切换用缓存在进行数据向浮动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进行释放。
每个固定时隙对应的独立缓存大小可存储M个基本单元大小,浮动时隙对应的共享缓存大小可存储最大时隙数N*M个基本单元大小,其中M为正整数。M值越小,数据发送时延越低,但对突发流量的缓存能力越差,对接收流量突发控制要求越高;M值越大,数据发送时延越高,对突发流量的缓存能力越强,对接收流量突发控制要求越低。待切换客户业务占用的时隙数量为K,K为1~最大时隙数N的正整数,则切换用缓存的大小为MxK。
在步骤203中,切换用缓存等待固定时隙缓存中第一客户业务的数据全部发送完毕后,切换用缓存开始向浮动时隙缓存发送数据,并且,时隙循环周期中原本用于发送固定时隙缓存中基本单元码流的时隙被切换为发送浮动时隙缓存中基本单元码流。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所述“时隙循环周期中原本用于发送固定时隙缓存中基本单元码流的时隙被切换为发送浮动时隙缓存中基本单元码流”更多时候是要看系统配置需求,即在上述步骤203中实现过程中,是否执行并非是严格限定的;但是,若仅存在第一客户业务使用了固定时隙则,相应的在第一客户业务切换为浮动时隙缓存进行数据发送时,优选的就是执行所述“时隙循环周期中原本用于发送固定时隙缓存中基本单元码流的时隙被切换为发送浮动时隙缓存中基本单元码流”。
本发明实施例基于细粒度技术的同一客户业务通道占用固定时隙和占用浮动时隙两种模式的无损切换,满足用户对时延抖动需求发生变化时的灵活无损调整需求,简化固定时隙模式下端到端带宽无损调整的实现难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能够进一步压缩资源的消耗,就需要将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切换用缓存进行更精细化的使用,即在切换的过程中使其占用资源并完成其功能,而在切换完成后需要进一步设计技术方案将其进行有效的释放。切换用缓存是动态分配和释放的,即每次切换1条客户业务模式,开始切换时分配缓存,切换结束后释放缓存,以达到节省缓存资源的目的。缓存最大值可与浮动时隙缓存大小保持一致,最小值为时隙数*单个固定时隙缓存大小;通过速率适配,将切换用缓存内数据清空,即切换用缓存为空时,客户业务数据不再存入。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在本发明实施例实现的优选方案中,还包括第一速率适配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源自浮动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码流转发给切换用缓存,切换用缓存将相应基本单元码流缓存,所述第一速率适配单元成为了步骤202中实现内容“将第一客户业务切换到浮动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码流发送给切换用缓存”的过渡单元,将第一客户业务切换到浮动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码流经由所述第一速率适配单元转发给切换用缓存。则所述切换用缓存开始向浮动时隙缓存发送数据后,参考图2,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步骤301中,第一速率适配单元降低自身的出口带宽,从而带来切换用缓存的入口带宽降低;同时,保持切换用缓存的出口带宽不变。
第一速率适配单元将第一客户业务码流中的基本单元还原为标准以太网66B码流;识别标准以太网66B码流中T码和S码之间的I码,并将所述I码删除;将标准以太网66B码流重新封装为基本单元,发送给切换用缓存。
此处的实现,实际上利用了两套原理机制:
第一套原理机制是现有的FlexE协议中,相应的启示S码和终止T码之间的I码本身是起到速率适配作用的;而对于时隙传输通道的接收端而言,其自身就具备有对速率的适配能力,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删除I码的操作不会对实际的码流传输和码流解析造成大的影响,并且,相应的删除I码的操作也就在完成切换用缓存中数据被清空之后就结束了。
第二套原理机制是对于切换用缓存而言,其并不需要知道当前的码流是否进行了上述删除I码的操作,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切换用缓存的作用更像是一个阀门,其起到的作用是在固定时隙缓存中第一客户业务的数据全部发送完毕之前,缓存浮动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码流,而不将相应的基本单元码流直接转移到浮动时隙缓存中去。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所述切换用缓存的入口带宽降低是一种被动过程,其直接表现形式是因为第一速率适配单元将其出口侧的码流中的I码给删除掉了,表现出来的就是出口带宽降低,从而另一侧的表现就是与之切换用缓存的入口带宽降低。
在步骤302中,通过切换用缓存的入口带宽和出口带宽之间的带宽差,经过指定时长的数据传输后,所述切换用缓存中的数据被清空。
此处的指定时长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不同的带宽情况,不同的读取和写入速度会有不用的技术表征,实际参数值会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而不同;此处,如此表述是为了将其技术特征更清洗的表述,而不是对其参数值进行特殊的限定。因此,相应的指定时长也可以表述为“相应时长”、“一定时长”等等。
在步骤303中,切换用缓存释放,第一客户业务码流直接发送给浮动时隙缓存。
此时,相应的第一客户业务码流此时也可以表述为第一客户业务浮动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码流,而相应的浮动时隙缓存与时隙通道之间的数据导入和时隙通道的码流传输为现有协议机制支持的内容,在此不做过多赘述。在步骤3030中,其实还隐藏了一个可执行的技术动作,即第一速率适配单元所占用的资源也同样可以释放掉,而在具体场景中,所述第一速率适配单元可以表征为一函数或者一个类,相应实例化的对象内容。
其中,针对I码的删除至少提供了以下三种策略:
策略1.第一速率适配单元删除全部Idle,此时基本单元中封装的标准以太网报文之间帧间隔为零;上述步骤301-303就是针对策略1提出的解决方案。
策略2.指定最小平均帧间隔,第一速率适配单元保证删除Idle后基本单元中封装的标准以太网报文之间平均帧间隔为用户设置的平均帧间隔;
策略3.指定最小平均帧间隔,第一速率适配单元删除全部Idle,确保切换用缓存在最短时间内释放,在缓存出口重新进行速率适配,将客户业务码流中的基本单元还原为标准以太网66B码流。在标准以太网66B码流中T码和S码之间插入I码,使以太网报文之间平均帧间隔为所述用户设置的平均帧间隔。将新的标准以太网66B码流重新封装为小颗粒基本单元,发送给固定/浮动时隙用缓存。如图24所示为策略3的删除方式的表现。
策略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优选方案,其中策略1无法保证用户设置的平均帧间隔,策略2在原始数据流帧间隔即为用户设置的平均帧间隔的场景下,无法通过Idle删除完成缓存释放。
因此,结合本发明实施例还存在一种优选的扩展方案,是针对上述策略3提出的,如图4所示,还包括第二速率适配单元,具体的:
第一速率适配单元将第一客户业务码流中的基本单元还原为标准以太网66B码流;
识别标准以太网66B码流中T码和S码之间的I码,并将所述I码删除;
所述第二速率适配单元设置在所述切换用缓存的出口,以及浮动时隙缓存之间,用于在标准以太网66B码流中T码和S码之间插入I码,使以太网报文之间平均帧间隔为用户设置的平均帧间隔。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展开描述内容中,并没有严格的将上述三种策略的方式都以方法步骤过程和流程图的方式进行展示,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悉,在上述针对三种策略的贯通式解释之后,对于任意一个流程图过程均可以将其替换为三种策略中的任一其他策略,因此,基于上述可能组织出来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还对步骤203中的固定时隙缓存中第一客户业务的数据全部发送完毕后,切换用缓存开始向浮动时隙缓存发送数据给予了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参考图5和图6,如图7所示,包括:
在步骤2031中,固定时隙缓存中第一客户业务的数据全部发送完毕后,所述固定时隙缓存为空,出口关闭。
在步骤2032中,所述固定时隙缓存向切换用缓存和浮动时隙缓存通告信息,切换用缓存开始向浮动时隙缓存发送数据,浮动时隙缓存在本时隙周期内,仍向时隙周期中的原浮动时隙发送数据(如图5所示),自下一个时隙周期开始,向原浮动时隙和待切换时隙的合集时隙发送数据(如图6所示)。
其中,待切换时隙为原本用于发送固定时隙缓存中基本单元码流的时隙被切换为发送浮动时隙缓存中基本单元码流时构成。
结合实施例1中介绍的随路信号,上述扩展内容步骤2031-步骤2032具体如下:
切换边界最后一个由固定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随路信号值为1,该基本单元之前发送的基本单元随路信号值为0。待切换固定时隙缓存中随路信号为1的基本单元发送完成,即待切换固定时隙缓存为空,出口关闭。发送该基本单元的固定时隙缓存向切换用缓存和浮动时隙缓存通告该信息,切换用缓存开始向浮动时隙缓存发送数据,浮动时隙缓存在本时隙周期内,仍向原浮动时隙发送数据,自下一个时隙周期开始,向原浮动时隙和待切换时隙的合集发送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是从第一客户业务由固定时隙承载切换到浮动时隙承载进行展开表述的,在具体实现过程中自然还有,第一客户业务由浮动时隙承载切换到固定时隙承载的过程,因此,作为方案完整性呈现,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在第一客户业务由浮动时隙承载切换到固定时隙承载时,如图8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在步骤204中,确定待切换第一客户业务基本单元码流的切换边界。
在步骤205中,根据所述切换边界,在第一客户业务由浮动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码流发送浮动时隙缓存完成后,由固定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码流发送给第一速率适配单元。
其中,在最后一个浮动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发送给浮动时隙缓存后,随路信号置位。所述随路信号置位可以理解为将随路信号统一设置为单一值,从而取消掉上述的切换边界特性。
在步骤206中,第一速率适配单元将基本单元码流转发给切换用缓存,切换用缓存将基本单元码流进行缓存。
在步骤207中,切换用缓存等待浮动时隙缓存随路信号置位的基本单元发送完毕后,切换用缓存开始向固定时隙缓存发送数据;并且,在时隙循环周期中原本用于发送浮动时隙缓存中基本单元码流的时隙中,指定数量的时隙被切换为发送固定时隙缓存中基本单元码流。
在上述步骤204-步骤207的实现过程中,相关的可扩展方式与实施例1中上文所描述的内容相兼容,为了表述上直接将最优的解决方案做相应呈现,在上述步骤204-步骤207中直接将第一速率适配单元引入进行完整性阐述,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悉,其可以参考如步骤201-203所示方案,从步骤204-步骤207中剔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浮动和固定时隙的模式切换,不改变占用的时隙数量。浮动时隙切换回固定时隙占用时,根据时隙个数在原浮动时隙编号中选取(可以根据用户配置指定,也可以在原浮动时隙中根据指定的规格自动分配)。
基于上述扩展方案,在所述切换用缓存开始向固定时隙缓存发送数据后,如图9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步骤2071中,第一速率适配单元降低自身的出口带宽,从而带来切换用缓存的入口带宽降低;同时,保持切换用缓存的出口带宽不变。
在步骤2072中,通过切换用缓存的入口带宽和出口带宽之间的带宽差,经过指定时长的数据传输后,所述切换用缓存中的数据被清空。
在步骤2073中,切换用缓存释放,第一客户业务码流直接发送给固定时隙缓存。
如此,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切换用缓存就能作为临时为相应第一客户业务由浮动时隙切换到固定时隙而分配的计算资源,并在相应的切换动作执行完成后进行有效的释放。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相比较实施例1而言,是直接从第一客户业务由浮动时隙承载切换到固定时隙承载角度进行本发明实现方案的阐述,而在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相关方案扩展内容同样适用于本发明实施例,从说明书内容阐述间接性的考虑,不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重复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第一客户业务由浮动时隙承载切换到固定时隙承载时,如图10所示,方法包括:
在步骤401中,确定待切换第一客户业务基本单元码流的切换边界。
在步骤402中,根据所述切换边界,在第一客户业务由浮动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码流发送浮动时隙缓存完成后,由固定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码流发送给切换用缓存等待。
在步骤403中,切换用缓存等待浮动时隙缓存随路信号置位的基本单元发送完毕后,切换用缓存开始向固定时隙缓存发送数据;并且,在时隙循环周期中原本用于发送浮动时隙缓存中基本单元码流的时隙中,指定数量的时隙被切换为发送固定时隙缓存中基本单元码流。
本发明实施例基于细粒度技术的同一客户业务通道占用固定时隙和占用浮动时隙两种模式的无损切换,满足用户对时延抖动需求发生变化时的灵活无损调整需求,简化固定时隙模式下端到端带宽无损调整的实现难度。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相比较实施例1而言,将结合具体的网络架构和时隙实例呈现,来阐述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实现方案,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及后续实施例可以理解为是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在特定场景下的技术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适用于图11所示的一种灵活以太网细粒度的网络架构中。该网络架构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
所述网络设备是具备灵活以太网细粒度数据收发功能的设备,例如支持灵活以太网细粒度功能的路由器、交换机等。
细粒度到FlexE的承载采用两级映射的方式实现,图12是一种基本单元格式的灵活以太网细粒度帧结构示例图,每个5G通道内采用基本单元结构发送信息。基本单元为定长数据单元,由S码,开销,数据,T码组成,其中数据区可以按需包含CRC校验区,实现对客户业务数据的校验。
图13是不同客户业务数据分别由固定时隙和浮动时隙承载的示例图,其中每个固定时隙有独立的缓存用于对应基本单元数据的发送,其余所有浮动时隙共享同一缓存用于对应基本单元数据的发送。
参见图1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处理方法中,客户业务由固定时隙承载切换到浮动时隙承载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确定待切换客户业务基本单元码流切换边界,确保由浮动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起始于一个时隙循环周期内,最后一个固定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之后。
步骤502:由固定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码流发送完成后,由浮动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码流发送给第一速率适配单元。
步骤503:第一速率适配单元将基本单元码流转发给切换用缓存,入口和出口带宽相等。
步骤504:切换用缓存将码流缓存,暂时不对外发送数据。
步骤505:固定时隙缓存中数据全部发送完毕后,切换用缓存开始向浮动时隙缓存发送数据。
步骤506:第一速率适配单元执行速率适配流程,降低出口带宽。
步骤507:切换用缓存入口带宽降低,出口带宽保持不变,数据清空。
步骤508:切换用缓存释放,客户业务码流直接发送给浮动时隙缓存,切换结束。
参见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处理方法中,客户业务由浮动时隙承载切换到固定时隙承载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确定待切换客户业务基本单元码流切换边界,最后一个浮动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发送给浮动时隙缓存时,随路信号置位。
步骤602:由浮动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码流发送完成后,由固定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码流发送给第一速率适配单元。
步骤603:第一速率适配单元将基本单元码流转发给切换用缓存,入口和出口带宽相等。
步骤604:切换用缓存将码流缓存,暂时不对外发送数据。
步骤605:浮动时隙缓存随路信号置位的基本单元发送完毕后后,切换用缓存开始向固定时隙缓存发送数据。
步骤606:第一速率适配单元执行速率适配流程,降低出口带宽。
步骤607:切换用缓存入口带宽降低,出口带宽保持不变,数据清空。
步骤608:切换用缓存释放,客户业务码流直接发送给固定时隙缓存,切换结束。
参见图1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处理方法中,第一速率适配单元降低带宽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1:第一速率适配单元将客户业务码流中的基本单元还原为标准以太网66B码流。
步骤702:识别标准以太网66B码流中T码和S码之间的I码,并将其删除。
步骤703:将标准以太网66B码流重新封装为小颗粒基本单元,发送给切换用缓存。
图17、图18、图19、图20是对图14所述流程实现方式的详细说明。
图17所示场景中,待切换客户业务流标识为Client A,由固定时隙0~3承载,剩余时隙4~N为浮动时隙,用于承载客户业务Client B和C,其中N为正整数,标识所述灵活以太网细粒度业务的最大时隙编号。
确定待切换客户业务Client A基本单元码流切换边界,其中最后一个固定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由固定时隙2承载。
所述基本单元发送给固定时隙2对应的缓存后,后续浮动时隙对应的基本单元发送给第一速率适配单元,第一速率适配单元不修改数据流内容,将数据透传给模式切换用缓存,第一速率适配单元的入口带宽和出口带宽相等。
模式切换用缓存将收到的数据全部存储,不对外发送。
图18所示场景中,0、1、2时隙对应的固定时隙缓存数据全部发送完毕,缓存为空,固定时隙2对应的最后一个基本单元发送完成后,通告切换用缓存开始向浮动时隙缓存发送数据,同时浮动时隙缓存开始向0至N时隙发送数据,即下一个时隙周期开始的原固定时隙0、1、2数据由浮动时隙缓存发送。
图19所示场景中,第一速率适配单元开始执行速率适配流程,入口带宽保持不变,降低出口带宽,即降低切换用缓存的入口带宽,出口带宽保持不变。切换用缓存中的数据将逐渐减少并清空,清空后缓存释放,待其他客户业务时隙模式切换时使用。
图20所示场景中,客户业务已完成由固定时隙承载切换到浮动时隙承载的模式切换,数据直接发送给浮动时隙缓存。
图21、图22、图23、图13是对图15所述流程实现方式的详细说明。
图21所示场景中,待切换客户业务流标识为Client A,与客户业务Clien t B和C一起由浮动时隙0至N承载,其中N为正整数,标识所述灵活以太网细粒度业务的最大时隙编号。
确定待切换客户业务Client A基本单元码流切换边界,最后一个浮动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发送给浮动时隙缓存时,随路信号置位,用于标识Client A发送给浮动时隙缓存的最后一个基本单元。
所述基本单元发送给浮动时隙缓存后,后续固定时隙对应的基本单元发送给第一速率适配单元,第一速率适配单元不修改数据流内容,将数据透传给模式切换用缓存,第一速率适配单元的入口带宽和出口带宽相等。
模式切换用缓存将收到的数据全部存储,不对外发送。
图22所示场景中,浮动时隙缓存将随路信号置位的基本单元发送,即Cli ent A对应基本单元数据全部发送完毕,通告切换用缓存开始在下一个时隙循环周期向0、1、2时隙对应的固定时隙缓存发送数据,同时所述固定时隙缓存开始向0、1、2时隙发送数据。
图23所示场景中,第一速率适配单元开始执行速率适配流程,入口带宽保持不变,降低出口带宽,即降低切换用缓存的入口带宽,出口带宽保持不变。切换用缓存中的数据将逐渐减少并清空,清空后缓存释放,待其他客户业务时隙模式切换时使用。
图13所示场景中,客户业务已完成由浮动时隙承载切换到固定时隙承载的模式切换,数据直接发送给固定时隙缓存。
图24是对图16所述流程实现方式的详细说明。
应理解,所述各流程示例中,客户业务Client A、B、C及占用的各浮动时隙和固定时隙编号,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客户业务总数及各客户业务占用的时隙编号及固定和浮动时隙模式,均可为其他组合,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图16所示场景中,第一速率适配单元将客户业务码流中的基本单元还原为标准以太网66B码流。识别标准以太网66B码流中T码和S码之间的I码,并将其删除。将新的标准以太网66B码流重新封装为小颗粒基本单元,发送给切换用缓存。
应理解,速率适配流程示例中,将T码和S码之间的I码全部删除,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也可以通过删除部分I码的方式降低带宽,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实施例4:
图2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第一速率适配单元和/或第二速率适配单元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被总的描述为速率适配模块1530。图22的系统1500包括:
配置模块1510,用于配置发送模块,启动时隙模式切换流程,确定待切换的时隙编号。
发送模块1520,用于向速率适配模块和缓存模块发送客户业务数据。
速率适配模块1530,用于向切换用缓存模块发送数据,执行速率适配流程,降低切换用模块入口带宽。
缓存模块1540,分为固定时隙缓存,浮动时隙缓存,切换用缓存。固定时隙缓存用于向固定时隙位置发送数据;浮动时隙缓存用于向浮动时隙位置发送数据,切换用缓存用于缓存待切换客户业务数据,向固定时隙缓存或浮动时隙缓存发送所述数据。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25所示的业务处理装置中的各单元的实现功能可参照前述业务处理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图25所示的业务处理装置中的各单元的功能可通过运行于处理器上的程序而实现,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而实现。
图2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6的通信设备可包括基于灵活以太网细粒度的网络设备1600。
优选的,所述网络设备1600可对应图25描述的灵活以太网链路管理装置1500,该网络设备1600可以执行由灵活以太网链路管理装置1500执行的操作,具体说明如下。
所述网络设备1600,用于执行所述客户业务由固定时隙承载切换到浮动时隙承载的流程。
所述网络设备1600,用于执行所述户业务由浮动时隙承载切换到固定时隙承载的流程。
所述网络设备1600,用于执行所述第一速率适配单元降低带宽的流程。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装置和系统内的模块、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具体内容可参见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客户业务进行业务无损切换,方法包括:
确定待切换第一客户业务基本单元码流的切换边界;
根据所述切换边界,在第一客户业务第一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码流发送给第一时隙缓存完成后,将第一客户业务的基本单元码流发送给切换用缓存;
切换用缓存等待第一时隙缓存中第一客户业务的数据全部发送完毕后,切换用缓存开始向第二时隙缓存发送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时隙缓存为固定时隙缓存,第二时隙缓存为浮动时隙缓存时,所述第一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码流具体为固定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码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业务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速率适配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源自第一客户业务的基本单元码流转发给切换用缓存,切换用缓存将相应基本单元码流缓存,则所述切换用缓存开始向浮动时隙缓存发送数据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一速率适配单元降低自身的出口带宽,从而带来切换用缓存的入口带宽降低;同时,保持切换用缓存的出口带宽不变;
通过切换用缓存的入口带宽和出口带宽之间的带宽差,经过指定时长的数据传输后,所述切换用缓存中的数据被清空;
切换用缓存释放,第一客户业务码流直接发送给浮动时隙缓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业务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速率适配单元降低自身的出口带宽,具体包括:
第一速率适配单元将第一客户业务码流中的基本单元还原为标准以太网66B码流;
识别标准以太网66B码流中T码和S码之间的I码,并将所述I码删除;
将标准以太网66B码流重新封装为基本单元,发送给切换用缓存。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业务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速率适配单元,具体的:
第一速率适配单元将第一客户业务码流中的基本单元还原为标准以太网66B码流;
识别标准以太网66B码流中T码和S码之间的I码,并将所述I码删除;
所述第二速率适配单元设置在所述切换用缓存的出口,以及浮动时隙缓存之间,用于在标准以太网66B码流中T码和S码之间插入I码,使以太网报文之间平均帧间隔为用户设置的平均帧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业务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用缓存开始向第二时隙缓存发送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时隙循环周期中原本用于发送第一时隙缓存中基本单元码流的时隙被切换为发送第二时隙缓存中基本单元码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业务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用缓存等待第一时隙缓存中第一客户业务的数据全部发送完毕后,切换用缓存开始向第二时隙缓存发送数据,具体包括:
第一时隙缓存中第一客户业务的数据全部发送完毕后,所述第一时隙缓存为空,出口关闭;
所述第一时隙缓存向切换用缓存和第二时隙缓存通告信息,切换用缓存开始向第二时隙缓存发送数据,第二时隙缓存在本时隙周期内,仍向时隙周期中的原第二时隙发送数据,自下一个时隙周期开始,向原第二时隙和待切换时隙的合集时隙发送数据;
其中,待切换时隙为原本用于发送第一时隙缓存中基本单元码流的时隙被切换为发送第二时隙缓存中基本单元码流时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时隙缓存为浮动时隙缓存,第二时隙缓存为固定时隙缓存时,所述第一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码流具体为浮动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码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业务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速率适配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源自第一客户业务的基本单元码流转发给切换用缓存,切换用缓存将相应基本单元码流缓存,则所述切换用缓存开始向固定时隙缓存发送数据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一速率适配单元降低自身的出口带宽,从而带来切换用缓存的入口带宽降低;同时,保持切换用缓存的出口带宽不变;
通过切换用缓存的入口带宽和出口带宽之间的带宽差,经过指定时长的数据传输后,所述切换用缓存中的数据被清空;
切换用缓存释放,第一客户业务码流直接发送给固定时隙缓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业务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速率适配单元,具体的:
第一速率适配单元将第一客户业务码流中的基本单元还原为标准以太网66B码流;
识别标准以太网66B码流中T码和S码之间的I码,并将所述I码删除;
所述第二速率适配单元设置在所述切换用缓存的出口,以及浮动时隙缓存之间,用于在标准以太网66B码流中T码和S码之间插入I码,使以太网报文之间平均帧间隔为用户设置的平均帧间隔。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业务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待切换第一客户业务基本单元码流的切换边界后,方法还包括:
在最后一个浮动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发送给浮动时隙缓存后,随路信号置位;
其中,跟随数据流一起在数据链路中并行发送随路信号,所述随路信号用于标记基本单元的数据特征:切换边界最后一个由固定时隙承载的基本单元随路信号值为第一标识符,该基本单元之前发送的基本单元随路信号值为第二标识符;
待切换固定时隙缓存中随路信号为第一标识符的基本单元发送完成,表明待切换浮动时隙缓存为空,出口关闭;
发送该基本单元的浮动时隙缓存向切换用缓存和浮动时隙缓存通告该信息,切换用缓存开始向固定时隙缓存发送数据,固定时隙缓存在本时隙周期内,仍向原固定时隙发送数据,自下一个时隙周期开始,向原固定时隙和待切换时隙的合集发送数据。
12.一种业务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业务处理的方法。
CN202011393461.1A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46151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93461.1A CN114615142B (zh)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93461.1A CN114615142B (zh)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15142A true CN114615142A (zh) 2022-06-10
CN114615142B CN114615142B (zh) 2023-06-09

Family

ID=81856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93461.1A Active CN114615142B (zh)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15142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4652A (zh) * 2008-06-04 2011-06-0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选择性地缓存突发流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US8160096B1 (en) * 2006-12-06 2012-04-17 Tadaaki Chigusa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serving bandwidth in time-division multiplexed networks
CN103200121A (zh) * 2012-01-09 2013-07-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波传输的以太网流量控制装置和方法
US20140115208A1 (en) * 2012-10-22 2014-04-24 Jeff Willey Control messaging in multislot link layer flit
CN107438028A (zh) * 2016-05-25 2017-1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客户业务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CN108347317A (zh) * 2017-01-22 2018-0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的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网络系统
CN108632886A (zh) * 2017-03-21 2018-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9062227A1 (zh) * 2017-09-30 2019-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传输设备和传输系统
CN109688016A (zh) * 2019-01-25 2019-04-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灵活以太网协议中切换时隙配置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US20190268393A1 (en) * 2018-02-26 2019-08-29 Charter Communciations Operating,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packetized content routing and delivery
WO2019174406A1 (zh) * 2018-03-12 2019-09-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13199A (zh) * 2018-04-28 2019-11-05 伊姆西Ip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存储系统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US20200259754A1 (en) * 2017-10-31 2020-08-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lexible-Ethernet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11835546A (zh) * 2019-04-23 2020-10-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60096B1 (en) * 2006-12-06 2012-04-17 Tadaaki Chigusa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serving bandwidth in time-division multiplexed networks
CN102084652A (zh) * 2008-06-04 2011-06-0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选择性地缓存突发流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3200121A (zh) * 2012-01-09 2013-07-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波传输的以太网流量控制装置和方法
US20140115208A1 (en) * 2012-10-22 2014-04-24 Jeff Willey Control messaging in multislot link layer flit
CN107438028A (zh) * 2016-05-25 2017-1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客户业务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CN108347317A (zh) * 2017-01-22 2018-0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的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网络系统
CN108632886A (zh) * 2017-03-21 2018-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9062227A1 (zh) * 2017-09-30 2019-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传输设备和传输系统
US20200259754A1 (en) * 2017-10-31 2020-08-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lexible-Ethernet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US20190268393A1 (en) * 2018-02-26 2019-08-29 Charter Communciations Operating,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packetized content routing and delivery
WO2019174406A1 (zh) * 2018-03-12 2019-09-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13199A (zh) * 2018-04-28 2019-11-05 伊姆西Ip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存储系统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9688016A (zh) * 2019-01-25 2019-04-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灵活以太网协议中切换时隙配置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835546A (zh) * 2019-04-23 2020-10-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15142B (zh) 2023-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128467A1 (zh) 基于灵活以太网FlexE传输业务流的方法和装置
US6363075B1 (en) Shared buffer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method using multiple linked lists in a high speed packet switching system
TW317058B (en)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a wireless access to an atm network
US8081626B2 (en) Expedited communication traffic hand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JP3002726B1 (ja) 可変速度ディジタル交換方式
EP0535428B1 (en) Integration of synchronous and asynchronous traffic on rings
JP2014522202A (ja) パケットを再構築し再順序付けするための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JP3262029B2 (ja) セル伝送交換機の呼接続制御装置
CN113366805A (zh) 报文调度方法、调度器、网络设备和网络系统
CN103973265A (zh) 一种ODUflex通道带宽的无损调整方法和光传送网
CN108810985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JP2003533107A (ja) スイッチ内でパケット待ち行列を管理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5245313B (zh) 无人机多载荷数据动态复接方法
WO2008003267A1 (fr) Système de transmission de paquets en rafales basé sur un réseau à commutation optique de rafales, et procédé correspondant
CN114531488A (zh) 一种面向以太网交换器的高效缓存管理系统
CN114615142A (zh) 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US719069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multiple credit levels over multiple queues
CN115189811B (zh) 一种灵活以太网中网络时延优化的方法和装置
WO2012106905A1 (zh) 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JPH09247209A (ja) 資源予約チャネル用トランスポートレイヤプロトコルのフロー制御方式
CN117155874A (zh) 数据包发送方法、转发节点、发送端及存储介质
JP3416156B2 (ja) 種々の優先度のバーチャルコネクションを介して情報セルを伝送する方法および回路装置
JPH10117213A (ja) パケット通信装置
JP3313203B2 (ja) パケット交換網における空き帯域通知方式
CN115865810B (zh) 一种时间敏感网络中信用值流量调度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