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08376B - 循环气冷凝器不停车置换清洗的方法、系统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循环气冷凝器不停车置换清洗的方法、系统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08376B
CN114608376B CN202210149790.4A CN202210149790A CN114608376B CN 114608376 B CN114608376 B CN 114608376B CN 202210149790 A CN202210149790 A CN 202210149790A CN 114608376 B CN114608376 B CN 1146083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lating gas
gas condenser
valve
condenser
circ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4979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08376A (zh
Inventor
周文忠
唐建兵
王齐
杜正平
袁炜
马奔宇
王林
金政伟
王居兰
马金欣
路宝翠
张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Energy Group Ningxia Co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Energy Group Ningxia Co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Energy Group Ningxia Co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Energy Group Ningxia Co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4979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083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083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083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083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083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GCLEANING OF INTERNAL OR EXTERNAL SURFACES OF HEAT-EXCHANGE OR HEAT-TRANSFER CONDUITS, e.g. WATER TUBES OR BOILERS
    • F28G9/00Cleaning by flushing or washing, e.g. with chemical solv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06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processes
    • B01J19/0013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proces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GCLEANING OF INTERNAL OR EXTERNAL SURFACES OF HEAT-EXCHANGE OR HEAT-TRANSFER CONDUITS, e.g. WATER TUBES OR BOILERS
    • F28G15/00Details
    • F28G15/003Control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Vaporization, Distillation, Condensation, Sublimation, And Cold Traps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烯烃装置领域,公开一种循环气冷凝器不停车置换清洗的方法、系统及其应用。该方法包括当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堵塞,将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并入系统,稳定后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隔离并将反应气排放‑升压‑排放,重复5‑6次至循环气烃含量<2000ppm;清洗后将空气排放‑升压‑排放,重复5‑6次至氧含量<2000ppm;最后干燥至水含量<50ppm;堵塞依据为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压差>130kPa和/或第一循环气压缩机II入口导叶开度>80%;稳定依据为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压差为50‑90kPa和/或第一循环气压缩机II入口导叶开度为40‑80%。该方法实现不停车对循环气冷凝器置换清洗,提高运行周期。

Description

循环气冷凝器不停车置换清洗的方法、系统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烯烃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气冷凝器不停车置换清洗的方法、系统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在Unipol工艺的聚烯烃装置上,反应器中循环气将聚合反应热带出反应器,经过循环气压缩机增压后,利用循环气冷凝器将反应热撤除,再循环回反应器。由于该工艺采用流化床反应方式,循环气中夹带一定量的聚烯烃细粉,长时间循环后,会造成循环气冷凝器管束堵塞,从而造成聚合反应撤热效果差,严重影响装置稳定运行。当在线循环气冷凝器堵塞后,需要下线清理,待在线循环气冷凝器下线后,将备用循环气冷凝器上线投入使用。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是无法实现循环气冷凝器的不停车检修,需要将整个反应系统全部停车置换后,才能打开循环气冷凝器对其进行清理造成工艺物料大量浪费;另外,循环气冷凝器检维修工序复杂且检维修强度和成本较高,减少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循环气冷凝器无法有效快速隔离和停车时间长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循环气冷凝器不停车置换清洗的方法、系统及其应用,通过将备用循环气冷凝器并入反应系统和引入循环气冷凝器,实现了不停车即能够对循环气冷凝器快速置换并清洗,不仅减少了人工成本还提高了经济效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循环气冷凝器不停车置换清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S1、当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堵塞时,将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并入反应系统,待系统稳定运行后,将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隔离;
S2、将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中反应气进行排放,升压,继续排放,重复5-6次;
S3、当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中循环气的烃含量<2000ppm时,进行清洗;
S4、清洗完毕后,将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中的空气进行置换,升压,继续置换,重复5-6次;
S5、当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中循环气的氧含量<2000ppm时,进行干燥;
S6、将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中循环气的水含量干燥至<50ppm时,升压备用;
其中,所述堵塞的判断依据为:所述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两端的压差>130kPa和/或循环气压缩机II的入口导叶开度>80%;
所述系统运行稳定判断依据为:所述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两端的压差示数为50-90kPa和/或循环气压缩机II的入口导叶开度为40%-80%。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循环气冷凝器不停车置换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反应器I、第一循环气压缩机II、压差计PDT1、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烃含量检测仪AT1、氧含量检测仪AT2和水含量检测仪AT3;
所述反应器I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循环气压缩机II连通;
所述第一循环气压缩机II分别与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连通,用于将反应器I中产生的反应气进行增压;
所述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阀HV1和第二阀HV2;所述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三阀HV3和第四阀HV4;
所述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顶端设有第一管线,所述第一管线上设有第六阀HV6,用于将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中的气体排出;
所述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顶端设有第二管线,所述第二管线上设有第八阀HV8,并汇入第一管线,用于将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中的气体排出;
所述第一管线上设有烃含量检测仪AT1、氧含量检测仪AT2和水含量检测仪AT3,分别用于检测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或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中的烃含量、氧含量和水含量;
所述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和所述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各自独立地用于对增压后的反应气进行冷却;
所述压差计PDT1分别与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和所述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的两端连通,用于检测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或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两端的压差。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上述方法和/或系统在聚烯烃反应中的应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循环气冷凝器不停车置换清洗的方法、系统及其应用获得以下有益效果:
(1)、实现了循环气冷凝器的不停车检修,减少了工艺物料的大量浪费,有效缩减了循环气冷凝器检维修工序,从而降低了循环气冷凝器检维修强度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实现反应系统连续稳定运行,提高聚烯烃生产装置的运行周期;
(3)、对隔离出来计划清理的循环气冷凝器进行置换时,由于反应气中含有大量烃类物质,需要将其排至火炬;对隔离合格刚上线的循环气冷凝器进行置换时因空气中富含氧气,需要将其排至大气。分类排放方式能够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和确保生产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循环气冷凝器不停车置换清洗的系统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I、反应器;II、第一循环气压缩机;III、循环气加热器;IV、循环气冷却器;V、第二循环气压缩机;VI、循环气工程站;VII、低压蒸汽供给站;PDT1、压差计;A、第一循环气冷凝器;B、第二循环气冷凝器;AT1、烃含量检测仪;AT2、氧含量检测仪;AT3水含量检测仪;FT1、流量传感器;FV1、流量调节阀;PV1、压力调节阀;TV1、温度调节阀;PT1、第一压力传感器;PT2、第二压力传感器;PT3、第三压力传感器;TT1、第一温度传感器;TT2、第二温度传感器;TT3、第三温度传感器;HV1、第一阀;HV2、第二阀;HV3、第三阀;HV4、第四阀;HV5、第五阀;HV6、第六阀;HV7、第七阀;HV8、第八阀;HV9、第九阀;HV10、第十阀;HV11、第十一阀;HV12、第十二阀;HV13、第十三阀。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循环气冷凝器不停车置换清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S1、当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堵塞时,将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并入反应系统,待系统稳定运行后,将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隔离;
S2、将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中反应气进行排放,升压,继续排放,重复5-6次;
S3、当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中循环气的烃含量<2000ppm时,进行清洗;
S4、清洗完毕后,将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中的空气进行置换,升压,继续置换,重复5-6次;
S5、当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中循环气的氧含量<2000ppm时,进行干燥;
S6、将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中循环气的水含量干燥至<50ppm时,升压备用;
其中,所述堵塞的判断依据为:所述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两端的压差>130kPa和/或第一循环气压缩机II的入口导叶开度>80%;
所述系统运行稳定判断依据为:所述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两端的压差示数为50-90kPa和/或第一循环气压缩机II的入口导叶开度为40%-80%。
本发明中,当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两端的压差>130kPa或第一循环气压缩机II的入口导叶开度>80%任一情况先达到,即认为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堵塞。
进一步地,将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并入系统后,其两端的压差示数降至50-90kPa或第一循环气压缩机II的入口导叶开度为40%-80%任一情况先到达,即认为系统运行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堵塞的判断依据为:所述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两端的压差为130-200kPa和/或第一循环气压缩机II的入口导叶开度为80-100%;
所述系统运行稳定判断依据为:所述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两端的压差示数为50-70kPa和/或第一循环气压缩机II的入口导叶开度为40-70%。
本发明中,当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两端的压差和/或第一循环气压缩机II的入口导叶开度分别满足上述范围时,能够保证该生产的稳定运行,降低由于设备损坏导致生产过程中断,保证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中,所述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两端的压差示数和/或第一循环气压缩机II的入口导叶开度分别满足上述范围时,所述系统的运行更加流畅稳定,能够进一步提高运行周期。
本发明中,当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中的反应气经过排放-升压-排放的过程后,其中循环气的烃含量<2000ppm,且清洗后将其中的空气进行排放-升压-排放的过程后,其中氧含量<2000ppm以及干燥后水含量<50ppm时,能够使得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切换过程稳定、生产波动小。
进一步地,当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中的反应气经过排放-升压-排放的过程后,其中清洗后将其中的空气进行排放-升压-排放的过程后,其中氧含量为100-1000ppm以及干燥后水含量为5-20ppm时,所述方法的生产周期能够进一步提高。
本发明中,所述堵塞根据循环气冷却器A两端的压差大小(>130kPa)或循环气压缩机II的入口导叶开度大小(>80%)来判断,具有方式简便、节省时间和成本的优点,且当循环气冷却器A两端的压差大小或循环气压缩机II的入口导叶开度大小满足上述范围时,进一步具有切换前后反应系统工况稳定、产品质量可靠、能耗低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步骤S2中,所述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中反应气进行排放后,升压至200-700kPa。
本发明中,将压力升至上述范围,能够使得循环气的置换效率提高。
根据本发明,步骤S3中,利用烃含量检测仪检测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中反应气的烃含量。
根据本发明,步骤S4中,所述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中的空气进行置换后,升压至200-700kPa。
根据本发明,步骤S5中,利用氧含量检测仪检测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中循环气的氧含量。
根据本发明,步骤S5中,所述干燥条件为:在80-130℃下干燥5-30h。
本发明中,所述干燥的方式为:将循环气经过循环气加热器III加热到上述温度,且流量调节为1000-3000kg/h,对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进行吹扫干燥。
本发明中,所述循环气的流速满足上述范围时,能够提高干燥效率。
本发明中,所述循环气为保护性气体,例如可以是氮气和/或惰性气体。
根据本发明,为了节省成本,所述干燥后的循环气可通过降温至40-50℃后循环使用。
根据本发明,步骤S6中,利用水含量检测仪检测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中循环气的水含量。
根据本发明,所述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中循环气的水含量<50ppm时,升压至200-700kPa。
根据本发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并入反应系统前,对其进行预热。
本发明中,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进行预热,能够防止热聚合物料遇冷在管壁粘附而循环气冷凝器使用周期。
根据本发明,所述预热使得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的温度为45-65℃。
本发明中,所述预热的方式为:循环气经过循环气加热器III加热到上述温度,且流量调节为1000-3000kg/h,对第一循环气冷凝器B进行预热。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循环气冷凝器不停车置换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反应器I、第一循环气压缩机II、压差计PDT1、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烃含量检测仪AT1、氧含量检测仪AT2和水含量检测仪AT3;
所述反应器I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循环气压缩机II连通;
所述第一循环气压缩机II分别与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连通,用于将反应器I中产生的反应气进行增压;
所述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阀HV1和第二阀HV2;所述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三阀HV3和第四阀HV4;
所述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顶端设有第一管线,所述第一管线上设有第六阀HV6,用于将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中的反应气排出;
所述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顶端设有第二管线,所述第二管线上设有第八阀HV8,并汇入第一管线,用于将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中的反应气排出;
所述第一管线上设有烃含量检测仪AT1、氧含量检测仪AT2和水含量检测仪AT3,分别用于检测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或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中的烃含量、氧含量和水含量;
所述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和所述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各自独立地用于对增压后的反应气进行冷却;
所述压差计PDT1分别与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和所述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的两端连通,用于检测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或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两端的压差。
本发明中,所述系统在应用与聚烯烃生产时,能够减少因清理循环气冷凝器下线和清理后的循环气冷凝器上线的倒换弯头、加装盲板等相关工序,从而有效降低了循环气冷凝器检维修强度和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能够保证生产连续运行,实现了循环气冷凝器的不停车检修,减少工艺物料的浪费,提高聚烯烃生产装置的运行周期。
根据本发明,所述系统还包括循环气加热器III、流量传感器FT1、流量调节阀FV1、第一压力传感器PT1、第二压力传感器PT2、第一温度传感器TT1、第二温度传感器TT2、第三温度传感器TT3、第五阀HV5、第七阀HV7和第十一阀HV11;
所述循环气加热器III经流量调节阀FV1、第五阀HV5与所述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连通,用于为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提供所需的循环气;
所述循环气加热器III经流量调节阀FV1、第七阀HV7与所述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连通,用于为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提供所需的循环气;
所述流量调节阀FV1与第五阀HV5或第七阀HV7之间设有流量传感器FT1,用于检测循环气的流量;
所述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的一端与第五阀HV5之间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PT1,用于检测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的压力;
所述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的另一端与第六阀HV6之间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TT1,用于检测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的温度;
所述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的一端与第七阀HV7之间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PT2,用于检测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的压力;
所述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的另一端与第八阀HV8之间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TT3,用于检测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的温度;
所述循环气加热器III与流量调节阀FV1之间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TT1,用于检测循环气的温度。
根据本发明,所述系统还包括火炬系统和第九阀HV9;
其中,所述第九阀HV9分别与所述烃含量检测仪AT1、氧含量检测仪AT2和水含量检测仪AT3和所述火炬系统相连通,用于将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或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中的烃类物质排放至火炬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大气系统和第十阀HV10;
其中,所述第十阀HV10分别与所述烃含量检测仪AT1、氧含量检测仪AT2和水含量检测仪AT3和所述大气系统相连通,用于将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或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中的空气置换至大气系统。
根据本发明,所述系统还包括循环气工程站VI、循环气冷却器IV、第二循环气压缩机V和第十二阀HV12;
所述循环气冷却器IV经第二循环气压缩机V、第十二阀HV12与所述循环气加热器III连通,用于将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或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中排出的循环气进行冷却并循环使用;
所述第二循环气压缩机V与循环气工程站VI之间设有第三压力传感器PT3、压力调节阀PV1,用于将第二循环气压缩机V的出口压力控制在500-700kPa;
所述循环气工程站VI与循环气加热器III连接,用于为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或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提供所需的循环气。
根据本发明,所述系统还包括低压蒸汽供给站VII、温度调节阀TV1、和第十三阀HV13;
所述低压蒸汽供给站VII经过温度调节阀TV1与循环气加热器III连接,用于为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或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提供所需的循环气;
所述循环气加热器III中的低压凝液经第十三阀HV13排出。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上述方法和/或系统在聚烯烃反应中的应用。
结合图1,对本发明所述方法以及系统作进一步地说明。
(1)当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两端的压差>130kPa和/或循环气压缩机II的入口导叶开度>80%,判断为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堵塞;
(2)依次打开流量调节阀FV1控制流量为1000-1500kg/h、第七阀HV7、第八阀HV8和第九阀HV9,并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TT1控制温度调节阀TV1,将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预热至45-65℃后(通过TT2温度检测仪判断),关闭温度调节阀TV1、流量调节阀FV1、第七阀HV7、第八阀HV8和第九阀HV9;
(3)依次打开第三阀HV3和第四阀HV4,将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并入系统,当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两端的压差示数为50-90kPa和/或循环气压缩机II的入口导叶开度为40%-80%,判断为系统运行稳定,依次关闭第一阀HV1和第二阀HV2;
(4)依次打开第六阀HV6和第九阀HV9,将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中的反应气(富含烃类物质)排放至火炬,待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压力降至50kPa及以下后,依次关闭第六阀HV6和第九阀HV9;
(5)依次打开第五阀HV5和流量调节阀FV1,将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压力升至200-700kPa后,依次关闭第五阀HV5和流量调节阀FV1,随后依次打开第六阀HV6和第九阀HV9,将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中的反应气排放至火炬,待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压力降至50kPa及以下后,依次关闭第六阀HV6和第九阀HV9;
(6)重复步骤(5)5-6次,确保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中反应气的烃置换合格(烃含量检测仪AT1示数<2000ppm);
(7)将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下线进行清洗疏通,清堵工作完成后,上线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依次打开第五阀HV5和流量调节阀FV1,将循环气冷凝器A压力升至200-700kPa后,依次关闭第五阀HV5和流量调节阀FV1,随后依次打开第六阀HV6和第十阀HV10,将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中的反应气排空,待循环气冷凝器A压力降至50kPa及以下后,依次关闭第六阀HV6和第十阀HV10;
(8)重复(7)步5-6次,确保循环气冷凝器A中循环气的氧含量置换合格(氧含量检测仪AT2示数<2000ppm);
(9)关闭第十阀HV10,打开第九阀HV9、流量调节阀FV1和第五阀HV5,通过流量传感器FT1控制流量调节器FV1,将循环气流量控制在1000-3000kg/h,通过温度传感器TT1控制温度调节阀TV1,将循环气温度控制在80-130℃,开始对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进行吹扫干燥5-30h,直至循环气冷凝器A中水含量合格(水含量检测仪AT3示数<50ppm);
(10)通过温度传感器TT1控制温度调节阀TV1,用循环气对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进行冷吹,待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降至20-25℃后,依次关闭第六阀HV6、第九阀HV9、第五阀HV5和流量调节器FV1,并将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保压至200-700kPa,备用。其中,所述用于冷吹的循环气经第十一阀HV11、循环气冷却器IV、第二循环压缩机V和第十二阀HV12作为新的循环气循环使用。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1)当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两端的压差为140kPa,判断为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堵塞;
(2)依次打开流量调节阀FV1控制流量为1000kg/h、第七阀HV7、第八阀HV8和第九阀HV9,并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TT1控制温度调节阀TV1,将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预热至45℃后,关闭温度调节阀TV1、流量调节阀FV1、第七阀HV7、第八阀HV8和第九阀HV9;
(3)依次打开第三阀HV3和第四阀HV4,将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并入系统,此时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两端的压差示数为50kPa,判断为系统运行稳定,依次关闭第一阀HV1和第二阀HV2;
(4)依次打开第六阀HV6和第九阀HV9,将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中的反应气(富含烃类物质)排放至火炬,待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压力降至50kPa后,依次关闭第六阀HV6和第九阀HV9;
(5)依次打开第五阀HV5和流量调节阀FV1,将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压力升至500kPa后,依次关闭第五阀HV5和流量调节阀FV1,随后依次打开第六阀HV6和第九阀HV9,将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中的反应气排放至火炬,待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压力降至50kPa后,依次关闭第六阀HV6和第九阀HV9;
(6)重复步骤(5)5次,此时烃含量检测仪AT1示数为1500ppm,表明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中反应气的烃置换合格;
(7)将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下线利用高压水枪进行清洗疏通,清堵工作完成后,上线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依次打开第五阀HV5和流量调节阀FV1,将循环气冷凝器A压力升至500kPa后,依次关闭第五阀HV5和流量调节阀FV1,随后依次打开第六阀HV6和第十阀HV10,将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中的反应气排空,待循环气冷凝器A压力降至50kPa后,依次关闭第六阀HV6和第十阀HV10;
(8)重复(7)步5次,此时氧含量检测仪AT2示数为1300ppm,表明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中反应气的氧含量置换合格;
(9)关闭第十阀HV10,打开第九阀HV9、流量调节阀FV1和第五阀HV5,通过流量传感器FT1控制流量调节器FV1,将循环气流量控制为1000kg/h,通过温度传感器TT1控制温度调节阀TV1,将循环气温度控制在100℃,开始对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进行干燥12h,此时水含量检测仪AT3示数为45ppm,表明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中水含量合格;
(10)通过温度传感器TT1控制温度调节阀TV1,用循环气对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进行冷吹,待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降至25℃后,依次关闭第六阀HV6、第九阀HV9、第五阀HV5和流量调节器FV1,并将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保压至500kPa,备用。其中,所述用于冷吹的循环气经第十一阀HV11、循环气冷却器IV、第二循环压缩机V和第十二阀HV12作为新的循环气循环使用。
上述系统已经稳定运行10个月,生产聚乙烯38万吨。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一致,不同的是,步骤(5)、(7)和(10)中,升压至300kPa。
所述系统稳定运行9个月,生产聚乙烯34万吨。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一致,不同的是,AT1示数为1000ppm时进行下一步骤。
所述系统稳定运行11个月,生产聚乙烯42万吨。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一致,不同的是,AT2示数为1000ppm时进行下一步骤。
所述系统稳定运行12个月,生产聚乙烯45万吨。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一致,不同的是,AT3示数为20ppm时进行下一步骤
所述系统稳定运行13个月,生产聚乙烯49万吨。
实施例6
与实施例1一致,不同的是,步骤(2)中,不将第二循环冷凝器B进行预热。
所述系统稳定运行8.5个月,生产聚乙烯32万吨。
实施例7
与实施例1一致,不同的是,步骤(1)中,所述第一循环气压缩机II的入口导叶开度为95%;
步骤(3)中,依次打开第三阀HV3和第四阀HV4,将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并入系统,此时所述第一循环气压缩机II的入口导叶开度为75%,判断为系统运行稳定,依次关闭第一阀HV1和第二阀HV2。
所述系统稳定运行9.5个月,生产聚乙烯36万吨。
实施例8
与实施例1一致,不同的是,步骤(1)中,所述第一循环气压缩机II的入口导叶开度为80%;
步骤(3)中,依次打开第三阀HV3和第四阀HV4,将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并入系统,此时所述第一循环气压缩机II的入口导叶开度为45%,判断为系统运行稳定,依次关闭第一阀HV1和第二阀HV2。
所述系统稳定运行10.5个月,生产聚乙烯40万吨。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的方法一致,不同的是,不设置备用循环气冷凝器。
所述系统稳定运行6.5个月,生产聚乙烯25万吨。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一致,不同的是,AT1示数为3000ppm时进行下一步骤。
所述系统稳定运行8个月,生产聚乙烯30万吨。
对比例3
与实施例1一致,不同的是,AT2示数为2800ppm时进行下一步骤。
所述系统稳定运行7.5个月,生产聚乙烯29万吨。
对比例4
与实施例1一致,不同的是,AT3示数为100ppm时进行下一步骤。
所述系统稳定运行7个月,生产聚乙烯26万吨。
通过实施例1-8的数据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具有较好的技术效果,系统均能稳定运行至少8.5个月及以上,且生产聚乙烯在32万吨及以上,其中,满足本申请优选技术方案的系统,即实施例3-5和实施例8均能够稳定运行10.5个月及以上,生产聚乙烯在40万吨及以上,获得了明显更好的技术效果,实现了反应系统连续稳定运行,提高聚烯烃生产装置的运行周期的目的。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循环气冷凝器不停车置换清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S1、当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堵塞时,将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并入反应系统,待系统稳定运行后,将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隔离;
S2、将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中反应气进行排放,升压至200-700kPa,继续排放,重复5-6次;
S3、当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中循环气的烃含量<2000ppm时,进行清洗;利用烃含量检测仪检测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中循环气的烃含量;
S4、清洗完毕后,将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中的空气进行置换,升压至200-700kPa,继续置换,重复5-6次;
S5、当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中循环气的氧含量为100-1000ppm时,进行干燥;步骤S5中,利用氧含量检测仪检测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中循环气的氧含量;所述干燥条件为:在80-130℃下干燥5-30h;
S6、将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中循环气的水含量<50ppm时,升压至200-700kPa;步骤S6中,利用水含量检测仪检测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中循环气的水含量;
其中,所述堵塞的判断依据为:所述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两端的压差>130kPa和/或第一循环气压缩机(II)的入口导叶开度>80%;
所述系统运行稳定判断依据为:所述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两端的压差示数为50-90kPa和/或第一循环气压缩机(II)的入口导叶开度为40%-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在步骤S6中,将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中循环气的水含量干燥至5-20ppm时,升压备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并入反应系统前,对其进行预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热使得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的温度为45-65℃。
5.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循环气冷凝器不停车置换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反应器(I)、第一循环气压缩机(II)、压差计(PDT1)、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烃含量检测仪(AT1)、氧含量检测仪(AT2)和水含量检测仪(AT3);
所述反应器(I)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循环气压缩机(II)连通;
所述第一循环气压缩机(II)分别与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连通,用于将反应器(I)中产生的反应气进行增压;
所述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阀(HV1)和第二阀(HV2);所述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三阀(HV3)和第四阀(HV4);
所述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顶端设有第一管线,所述第一管线上设有第六阀(HV6),用于将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中的气体排出;
所述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顶端设有第二管线,所述第二管线上设有第八阀(HV8),并汇入第一管线,用于将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中的气体排出;
所述第一管线上设有烃含量检测仪(AT1)、氧含量检测仪(AT2)和水含量检测仪(AT3),分别用于检测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或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中的烃含量、氧含量和水含量;
所述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和所述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各自独立地用于对增压后的反应气进行冷却;
所述压差计(PDT1)分别与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和所述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的两端连通,用于检测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或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两端的压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循环气加热器(III)、流量传感器(FT1)、流量调节阀(FV1)、第一压力传感器(PT1)、第二压力传感器(PT2)、第一温度传感器(TT1)、第二温度传感器(TT2)、第三温度传感器(TT3)、第五阀(HV5)、第七阀(HV7)和第十一阀(HV11);
所述循环气加热器(III)经流量调节阀(FV1)、第五阀(HV5)与所述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连通,用于为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提供所需的循环气;
所述循环气加热器(III)经流量调节阀(FV1)、第七阀(HV7)与所述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连通,用于为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提供所需的循环气;
所述流量调节阀(FV1)与第五阀(HV5)或第七阀(HV7)之间设有流量传感器(FT1),用于检测循环气的流量;
所述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的一端与第五阀(HV5)之间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PT1),用于检测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的压力;
所述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的另一端与第六阀(HV6)之间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TT1),用于检测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的温度;
所述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的一端与第七阀(HV7)之间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PT2),用于检测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的压力;
所述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的另一端与第八阀(HV8)之间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TT3),用于检测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的温度;
所述循环气加热器(III)与流量传感器(FV1)之间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TT1),用于检测循环气的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火炬系统和第九阀(HV9);
其中,所述第九阀(HV9)分别与所述烃含量检测仪(AT1)、氧含量检测仪(AT2)和水含量检测仪(AT3)和所述火炬系统相连通,用于将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或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中的烃类物质排放至火炬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大气系统和第十阀(HV10);
其中,所述第十阀(HV10)分别与所述烃含量检测仪(AT1)、氧含量检测仪(AT2)和水含量检测仪(AT3)和所述大气系统相连通,用于将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或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中的空气置换至大气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循环气工程站(VI)、循环气冷却器(IV)、第二循环气压缩机(V)和第十二阀(HV12);
所述循环气冷却器(IV)经第二循环气压缩机(V)、第十二阀(HV12)与所述循环气加热器(III)连通,用于将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或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中排出的循环气进行冷却并循环使用;
所述第二循环气压缩机(V)与循环气工程站(VI)之间设有第三压力传感器(PT3)、压力调节阀(PV1),用于将第二循环气压缩机(V)的出口压力控制在500-700kPa;
所述循环气工程站(VI)与循环气加热器(III)连接,用于为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或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提供所需的循环气。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低压蒸汽供给站(VII)、温度调节阀(TV1)、和第十三阀(HV13);
所述低压蒸汽供给站(VII)经过温度调节阀(TV1)与循环气加热器(III)连接,用于为第一循环气冷凝器(A)或第二循环气冷凝器(B)提供所需的循环气;
所述循环气加热器(III)中的低压凝液经第十三阀(HV13)排出。
11.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权利要求5-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在聚烯烃反应中的应用。
CN202210149790.4A 2022-02-18 2022-02-18 循环气冷凝器不停车置换清洗的方法、系统及其应用 Active CN1146083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49790.4A CN114608376B (zh) 2022-02-18 2022-02-18 循环气冷凝器不停车置换清洗的方法、系统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49790.4A CN114608376B (zh) 2022-02-18 2022-02-18 循环气冷凝器不停车置换清洗的方法、系统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08376A CN114608376A (zh) 2022-06-10
CN114608376B true CN114608376B (zh) 2024-03-19

Family

ID=81859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49790.4A Active CN114608376B (zh) 2022-02-18 2022-02-18 循环气冷凝器不停车置换清洗的方法、系统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083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4851B (zh) * 2021-09-03 2023-02-10 江西宝弘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异丙醇铝合成中防爆沸的方法和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66387A1 (fr) * 1997-07-22 1999-01-29 Univ La Rochelle Procede reactionnel en continu par catalyse solide/gaz en milieu non conventionnel, reacteur correspondant et utilisation de ce reacteur
US20070142576A1 (en) * 2005-12-21 2007-06-21 Tait John H Monomer recovery by returning column overhead liquid to the reactor
EP3275975A1 (fr) * 2016-07-27 2018-01-31 IFP Energies nouvelles Procede d'hydrotraitement utilisant des reacteurs de garde permutables avec inversion du sens d'ecoulement et mise en parallele des reacteurs
CN109748888A (zh) * 2017-11-08 2019-05-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脱除hppo工艺循环气中的氧气的方法
CN110332842A (zh) * 2019-07-30 2019-10-15 桑宪辉 一种焦化循环氨水自清洗并联取热装置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CN112062882A (zh) * 2020-07-27 2020-12-11 浙江大学 一种聚烯烃反应器微量水间接监测与调控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66387A1 (fr) * 1997-07-22 1999-01-29 Univ La Rochelle Procede reactionnel en continu par catalyse solide/gaz en milieu non conventionnel, reacteur correspondant et utilisation de ce reacteur
US20070142576A1 (en) * 2005-12-21 2007-06-21 Tait John H Monomer recovery by returning column overhead liquid to the reactor
EP3275975A1 (fr) * 2016-07-27 2018-01-31 IFP Energies nouvelles Procede d'hydrotraitement utilisant des reacteurs de garde permutables avec inversion du sens d'ecoulement et mise en parallele des reacteurs
CN109748888A (zh) * 2017-11-08 2019-05-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脱除hppo工艺循环气中的氧气的方法
CN110332842A (zh) * 2019-07-30 2019-10-15 桑宪辉 一种焦化循环氨水自清洗并联取热装置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CN112062882A (zh) * 2020-07-27 2020-12-11 浙江大学 一种聚烯烃反应器微量水间接监测与调控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08376A (zh) 2022-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608376B (zh) 循环气冷凝器不停车置换清洗的方法、系统及其应用
CN102458612A (zh) 用于再循环至供给气的渗透量可调整的基于膜的气体回收系统和方法
CN102256697A (zh) 高压聚合工艺
CN101708406B (zh) 用于管道输灰的高炉煤气布袋除尘系统的分组控制方法
CN110081310B (zh) 在线阳光控制膜镀膜系统用硅烷汇流排及其供气操作方法
CN105909568B (zh) 热压机组高中压工业供汽系统和调节方法
CN111003793B (zh) 一种超临界水氧化系统及启动方法
CN206157105U (zh) 一种粉煤加压输送系统
CN100404137C (zh) 颗粒状铁基费托合成催化剂的工业还原方法
CN211445200U (zh) 一种超临界水氧化系统
KR20200047147A (ko) 고로 설비의 노정 호퍼 균배압 장치 및 방법
CN215479839U (zh) 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多点抽真空系统
CN102250267B (zh) 气相法流化床聚乙烯反应器种子床填装方法
CN210560262U (zh) 提高工业费托合成投料开车效率的费托合成装置
CN113087055A (zh) 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多点抽真空系统及多点抽真空方法
CN101736108B (zh) 用于仓泵输灰的高炉煤气布袋除尘系统的分组控制方法
CN101732934B (zh) 用于仓泵输灰的高炉煤气布袋除尘系统的分组控制装置
CN214249554U (zh) 一种透平凝液的二次利用系统
CN218563852U (zh) 空压机并联供气系统
CN218609296U (zh) 费托合成装置
EP2231882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overing excess gas generated in ironmaking process
CN110564451B (zh) 一种多喷嘴粉浆气化炉在线切换方法
CN215892958U (zh) 可缩短空分塔加温吹除时间的空分系统
CN221182724U (zh) 一种用于聚丙烯装置的气锁系统
CN215372052U (zh) 一种用于干熄焦氮气供应系统的稳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