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06976A - 一种跨越敏感构筑物的装配式抗震耗能型通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跨越敏感构筑物的装配式抗震耗能型通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06976A
CN114606976A CN202210333508.8A CN202210333508A CN114606976A CN 114606976 A CN114606976 A CN 114606976A CN 202210333508 A CN202210333508 A CN 202210333508A CN 114606976 A CN114606976 A CN 1146069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spring
sensitive structur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3350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06976B (zh
Inventor
王如寒
颜日锦
魏开波
郭钰瑜
邓灿
唐明裴
陈水盛
李新春
赖子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3350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069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06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069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069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069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045Underground structures, e.g. tunnels or galleries, built in the open air or by methods involving disturbance of the ground surface all along the location line; Methods of making them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10Tunnels or galle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house conduits, e.g. oil pipe-lines, sewer pipes ; Making conduits in situ, e.g. of concrete ; Casings, i.e. manhole shafts, access or inspection chambers or coverings of boreholes or narrow we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16Arrangement or construction of joints in foundation struct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1/0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08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against transmission of vibrations or movements in the foundation soil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越敏感构筑物的装配式抗震耗能型通道结构,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第五通道、土层、敏感构筑物及保护敏感构筑物的盖板涵结构,其中敏感构筑物下穿第三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与第四通道和第五通道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快速装配机构和辅助机构。对于上跨敏感构筑物的第三通道,本发明结合“纵横梁体系”、配合桩基础,使其内力通过面板依次传递到纵梁、横梁、桩基础,避免了通道结构的荷载直接传递到其下的敏感构筑物。同时,对于整个通道结构,利用快速装配机构提高了装配速度,并通过一系列辅助机构提高了结构的抗震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跨越敏感构筑物的装配式抗震耗能型通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市政桥梁工程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跨越敏感构筑物的装配式抗震耗能型通道结构。
背景技术
通道结构或通道涵、涵洞,是指在市政工程建设中,为了使道路顺利通行不妨碍交通,设于路基下修筑于路面以下的通道结构。通过这种结构可以让水从道路的下面流过用于跨越天然沟谷洼地排泄洪水,或横跨大小道路作为人、畜和车辆的立交通道,或农田灌溉作为水渠。通道结构主要由洞身、基础、端和翼墙等。通道结构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常用砖、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筑成。一般孔径较小,形状有管形、箱形及拱形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道路与市政管线相互交错,当多节式设计的通道结构与敏感构筑物(如天然气管道)无法相互避开时,普通的通道结构往往无法满足设计要求,为满足二者的安全运营,设计上需要重新综合考虑。敏感构筑物以天然气管道为例,一般通过设置盖板涵来进行保护。若通道结构对地基产生的附加应力直接传递到保护天然气管道的盖板涵上,会影响到盖板涵的结构受力,若处理不当会致其损坏,影响天然气管道的正常运营。传统通道结构无法快速装配,极大的影响了施工速度;同时,传统的通道结构抗震性能较差,高地震烈度区容易发生损坏。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跨越敏感构筑物的装配式抗震耗能型通道结构,用于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为了解决传统上跨敏感构筑物的框架桥通道结构易对地基产生附加应力,会对天然气管道的正常运营产生影响和无法快速装配、抗震性能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跨越敏感构筑物的装配式抗震耗能型通道结构。下面以敏感构筑物以天然气管道为例,阐述发明内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跨越敏感构筑物的装配式抗震耗能型通道结构,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第五通道、土层、盖板涵和天然气管道,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和第五通道均设置在土层内,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第五通道沿前后方向依次排列,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与第四通道和第五通道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快速装配机构和辅助机构,盖板涵位于第三通道的下方,天然气管道横向设置在盖板涵内。普通底板等厚的通道结构自重大,直接在其下设置桩基础无法满足其结构自身的强度要求,基于此设置“纵横梁体系”,减小通道结构底板自重,使其内力通过面板依次传递到纵梁、横梁、桩基础,避免了通道结构的荷载直接传递到其下的敏感构筑物。具体实施时第三通道的底部沿左右方向设置有多组纵梁,第三通道底部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与纵梁配合使用的横梁且横梁的两端均插设在土层内,横梁的底部沿左右方向灌注有多组灌注桩且盖板涵位于灌注桩的内侧。
进一步,快速装配机构包括插接板,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背面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放置槽,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和第五通道正面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放置槽,第二放置槽内滑动设置有升降座,升降座内开设有第一辅助槽,插接板的一端滑动设置在第一放置槽内,插接板的另一端贯穿至第一辅助槽内并转动连接有转动板,转动板远离插接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第一辅助槽内腔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与滚轮配合使用的导向块,升降座内设置有第二辅助槽且第二辅助槽位于第一辅助槽的上方,滚轮的顶部贴合有T型板,T型板的顶端贯穿至第二辅助槽内并固定连接有升降板,升降板的底部设置有牵引绳索,第一辅助槽内腔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插座,插座背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L型板且L型板远离插座的一侧固定连接在第一放置槽内腔的顶部,插座内插设有定位柱且定位柱的底端插设在插接板上,定位柱上固定连接有顶板,且顶板和插座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内圈缠绕在定位柱上,定位柱的背面开设有圆孔,插座的背面插设有与圆孔配合使用的锁止杆,锁止杆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与L型板配合使用的方块,锁止杆上缠绕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插座和方块上,牵引绳索远离升降板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二辅助槽和L型板并固定连接在方块上。
进一步,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与第四通道和第五通道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存在有沉降缝,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四通道和第五通道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抗滑键。
进一步,辅助机构包括第三弹簧,第二放置槽内腔的顶部和底部与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升降座上,插接板上插设有定位插杆且定位插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放置槽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定位插杆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缠绕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插接板上,第四弹簧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在第一放置槽内腔的顶部和底部。
进一步,升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辅助槽内腔的底部,L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转动板配合使用的弹力缓冲块。
进一步,L型板背面的底部开设有方孔,且方孔内转动连接有与牵引绳索配合使用的导向筒。
进一步,升降座内开设有与第一辅助槽配合使用的竖槽,且竖槽内滑动设置有方柱,方柱的底端固定连接在顶板上。
进一步,升降座正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安装块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伸缩带且伸缩带远离安装块的一侧固定连接在第二放置槽内腔的顶和底部。
进一步,第一通道和第五通道相互远离的一侧沿左右方向对称设置有墙体,相邻两组墙体呈八字形结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和第五通道的两侧均设置有搭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跨越敏感构筑物的装配式抗震耗能型通道结构,通过设置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和第五通道,将通道结构划分为若干个节段,方便对上跨敏感构筑物的节段和未涉及敏感构筑物的节段进行区分,同时第三通道是直接跨越敏感构筑物及其上面的盖板涵。普通底板等厚的通道结构自重大,直接在其下设置桩基础无法满足其结构自身的强度要求,基于此设置“纵横梁体系”,减小通道结构底板自重,使其内力通过面板依次传递到纵梁、横梁、桩基础,避免了通道结构的荷载直接传递到其下的敏感构筑物,影响天然气管道的正常运营。
2、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跨越敏感构筑物的装配式抗震耗能型通道结构,通过设置快速装配机构,利用插接板可将转动板和滚轮插接至第一辅助槽内,并在导向块的导向下,对滚轮进行变向,使其可带动转动板进行摆动,直至滚轮与T型板接触并对其进行向上推动,从而在升降板的辅助下,可带动牵引绳索进行移动,在L型板上导向筒的变向辅助下,可拉动方块和锁止杆同步移动,直至锁止杆脱离与定位柱接触,解除对定位柱的锁止状态,此时在第一弹簧的弹性辅助下,可带动定位柱快速下移并插接在插接板上,从而可对插接板进行限位,进而可快速对相邻两组通道进行对接,整个装配过程十分简便,无需借助其他设备,仅仅将两组通道对接即可,提高了装配效率。
3、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跨越敏感构筑物的装配式抗震耗能型通道结构,通过设置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便于对插接板和升降座的上下移动提供一定的空间,同时通过设置辅助机构,便于利用第三弹簧和第四弹簧的弹性回弹,对升降座和插接板进行缓冲,便于在地震时,升降座和插接板可跟随相邻两组通道之间的上下晃动而跟随晃动,避免固定式的安装结构易使相邻两组之间的对接处断裂,提高了抗震性能。
对于上跨敏感构筑物的第三通道,本发明结合“纵横梁体系”、配合桩基础,使结构稳定安全可靠,避免通道结构对地基产生的附加应力,直接传递到敏感构筑物及保护敏感构筑物的盖板涵结构上。同时,对于整个通道结构,利用快速装配机构提高了装配速度,并通过一系列辅助机构提高了结构的抗震性能。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一种跨越敏感构筑物的装配式抗震耗能型通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跨越敏感构筑物的装配式抗震耗能型通道结构的仰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跨越敏感构筑物的装配式抗震耗能型通道结构的局部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结构侧视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通道的结构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升降座的结构侧视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快速装配机构的结构局部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三通道的结构局部仰视图;
图9为图3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10为图4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
附图标记:1、第一通道;2、第二通道;3、第三通道;4、第四通道;5、第五通道;6、土层;7、墙体;8、搭板;9、盖板涵;10、天然气管道;11、抗滑键;12、横梁;13、纵梁;14、灌注桩;15、沉降缝;16、第二放置槽;17、升降座;18、安装块;19、伸缩带;20、第一放置槽;21、快速装配机构;211、插接板;212、转动板;213、滚轮;214、导向块;215、第二辅助槽;216、T型板;217、升降板;218、定位柱;219、第一弹簧;2110、锁止杆;2111、第二弹簧;2112、方块;2113、牵引绳索;22、第一辅助槽;23、插座;24、L型板;25、弹力缓冲块;26、复位弹簧;27、方柱;28、导向筒;29、辅助机构;291、第三弹簧;292、定位插杆;293、第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敏感构筑物以天然气管道为例,天然气管道是敏感构中的一种,筑物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规范公路桥梁与石油天然气管道交叉工程管理的通知(交公路发[2015]36号)中明确规定:油气管道与两侧桥墩(台)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5米。
实施例一
如图1-10所示,一种跨越敏感构筑物的装配式抗震耗能型通道结构,包括第一通道1、第二通道2、第三通道3、第四通道4、第五通道5、土层6、盖板涵9和天然气管道10,第一通道1、第二通道2、第三通道3、第四通道4和第五通道5均设置在土层6内,第一通道1、第二通道2、第三通道3、第四通道4、第五通道5沿前后方向依次排列,第一通道1和第二通道2、第二通道2和第三通道3、第三通道3和第四通道4与第四通道4和第五通道5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快速装配机构21和辅助机构29,盖板涵9位于第三通道3的下方,天然气管道10横向设置在盖板涵9内,第三通道3的底部沿左右方向设置有多组纵梁13,第三通道3底部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与纵梁13配合使用的横梁12且横梁12的两端均插设在土层6内,横梁12的底部沿左右方向灌注有多组灌注桩14且盖板涵9位于灌注桩14的内侧,将通道结构划分为若干个节段,方便对上跨天然气管道10的节段和未涉及天然气管道10的节段进行区分,同时第三通道3是直接跨越天然气管道10及其上面的盖板涵9,且第三通道3底部设计为“纵横梁体系”,配合灌注桩14可对第三通道3进行更好的支撑,使结构稳定安全可靠。
本发明中,快速装配机构21包括插接板211,第一通道1、第二通道2、第三通道3和第四通道4背面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放置槽20,第二通道2、第三通道3、第四通道4和第五通道5正面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放置槽16,第二放置槽16内滑动设置有升降座17,升降座17内开设有第一辅助槽22,插接板211的一端滑动设置在第一放置槽20内,插接板211的另一端贯穿至第一辅助槽22内并转动连接有转动板212,转动板212远离插接板21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213,第一辅助槽22内腔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与滚轮213配合使用的导向块214,升降座17内设置有第二辅助槽215且第二辅助槽215位于第一辅助槽22的上方,滚轮213的顶部贴合有T型板216,T型板216的顶端贯穿至第二辅助槽215内并固定连接有升降板217,升降板217的底部设置有牵引绳索2113,第一辅助槽22内腔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插座23,插座23背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L型板24且L型板24远离插座23的一侧固定连接在第一放置槽20内腔的顶部,插座23内插设有定位柱218且定位柱218的底端插设在插接板211上,定位柱218上固定连接有顶板,且顶板和插座23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19,第一弹簧219的内圈缠绕在定位柱218上,定位柱218的背面开设有圆孔,插座23的背面插设有与圆孔配合使用的锁止杆2110,锁止杆2110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与L型板24配合使用的方块2112,锁止杆2110上缠绕有第二弹簧2111且第二弹簧211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插座23和方块2112上,牵引绳索2113远离升降板217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二辅助槽215和L型板24并固定连接在方块2112上,快速装配机构21的设计,可快速解除对定位柱218的锁止状态,此时在第一弹簧219的弹性辅助下,可带动定位柱218快速下移并插接在插接板211上,从而可对插接板211进行限位,进而可快速对相邻两组通道进行对接,整个装配过程十分简便,无需借助其他设备,仅仅将两组通道对接即可,提高了装配效率。
本发明中,第一通道1和第二通道2、第二通道2和第三通道3、第三通道3和第四通道4与第四通道4和第五通道5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存在有沉降缝15,第一通道1、第二通道2、第四通道4和第五通道5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抗滑键11,沉降缝15的设计,提高了通道的之间的独立性,同时抗滑键11的设计,提高了第一通道1、第二通道2、第四通道4和第五通道5的稳定性。
本发明中,辅助机构29包括第三弹簧291,第二放置槽16内腔的顶部和底部与第一弹簧219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21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升降座17上,插接板211上插设有定位插杆292且定位插杆292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放置槽20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定位插杆292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缠绕有第四弹簧293,第四弹簧293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插接板211上,第四弹簧293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在第一放置槽20内腔的顶部和底部,通过设置第一放置槽20和第二放置槽16,便于对插接板211和升降座17的上下移动提供一定的空间,同时辅助机构29的设计,可避免固定式的安装结构易使相邻两组之间的对接处断裂,提高了抗震性能。
本发明中,L型板24背面的底部开设有方孔,且方孔内转动连接有与牵引绳索2113配合使用的导向筒28,在导向筒28的辅助下,可辅助牵引绳索2113进行变向,延缓了牵引绳索2113的磨损速度。
本发明中,升降座17内开设有与第一辅助槽22配合使用的竖槽,且竖槽内滑动设置有方柱27,方柱27的底端固定连接在顶板上,方柱27的设计,提高了定位柱218上下移动时的稳定性。
本发明中,升降座17正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8,安装块18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伸缩带19且伸缩带19远离安装块18的一侧固定连接在第二放置槽16内腔的顶和底部,安装块18和伸缩带19的设计,可避免杂物进入第二放置槽16内,同时利用伸缩带19的弹性,使伸缩带19不会影响升降座17的上下移动。
本发明中,第一通道1和第五通道5相互远离的一侧沿左右方向对称设置有墙体7,相邻两组墙体7呈八字形结构,第一通道1、第二通道2、第三通道3、第四通道4和第五通道5的两侧均设置有搭板8,呈八字形结构墙体7的设计,可对第一通道1和第五通道5外的土石进行阻挡,同时搭板8的设计,扩大了第一通道1、第二通道2、第三通道3、第四通道4和第五通道5顶部的面积。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作为上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10所示,一种跨越敏感构筑物的装配式抗震耗能型通道结构,包括第一通道1、第二通道2、第三通道3、第四通道4、第五通道5、土层6、盖板涵9和天然气管道10,第一通道1、第二通道2、第三通道3、第四通道4和第五通道5均设置在土层6内,第一通道1、第二通道2、第三通道3、第四通道4、第五通道5沿前后方向依次排列,第一通道1和第二通道2、第二通道2和第三通道3、第三通道3和第四通道4与第四通道4和第五通道5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快速装配机构21和辅助机构29,盖板涵9位于第三通道3的下方,天然气管道10横向设置在盖板涵9内,第三通道3的底部沿左右方向设置有多组纵梁13,第三通道3底部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与纵梁13配合使用的横梁12且横梁12的两端均插设在土层6内,横梁12的底部沿左右方向灌注有多组灌注桩14且盖板涵9位于灌注桩14的内侧,将通道结构划分为若干个节段,方便对上跨天然气管道10的节段和未涉及天然气管道10的节段进行区分,同时第三通道3是直接跨越天然气管道10及其上面的盖板涵9,且第三通道3底部设计为“纵横梁体系”,配合灌注桩14可对第三通道3进行更好的支撑,使结构稳定安全可靠。
本发明中,快速装配机构21包括插接板211,第一通道1、第二通道2、第三通道3和第四通道4背面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放置槽20,第二通道2、第三通道3、第四通道4和第五通道5正面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放置槽16,第二放置槽16内滑动设置有升降座17,升降座17内开设有第一辅助槽22,插接板211的一端滑动设置在第一放置槽20内,插接板211的另一端贯穿至第一辅助槽22内并转动连接有转动板212,转动板212远离插接板21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213,第一辅助槽22内腔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与滚轮213配合使用的导向块214,升降座17内设置有第二辅助槽215且第二辅助槽215位于第一辅助槽22的上方,滚轮213的顶部贴合有T型板216,T型板216的顶端贯穿至第二辅助槽215内并固定连接有升降板217,升降板217的底部设置有牵引绳索2113,第一辅助槽22内腔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插座23,插座23背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L型板24且L型板24远离插座23的一侧固定连接在第一放置槽20内腔的顶部,插座23内插设有定位柱218且定位柱218的底端插设在插接板211上,定位柱218上固定连接有顶板,且顶板和插座23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19,第一弹簧219的内圈缠绕在定位柱218上,定位柱218的背面开设有圆孔,插座23的背面插设有与圆孔配合使用的锁止杆2110,锁止杆2110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与L型板24配合使用的方块2112,锁止杆2110上缠绕有第二弹簧2111且第二弹簧211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插座23和方块2112上,牵引绳索2113远离升降板217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二辅助槽215和L型板24并固定连接在方块2112上,快速装配机构21的设计,可快速解除对定位柱218的锁止状态,此时在第一弹簧219的弹性辅助下,可带动定位柱218快速下移并插接在插接板211上,从而可对插接板211进行限位,进而可快速对相邻两组通道进行对接,整个装配过程十分简便,无需借助其他设备,仅仅将两组通道对接即可,提高了装配效率。
本发明中,第一通道1和第二通道2、第二通道2和第三通道3、第三通道3和第四通道4与第四通道4和第五通道5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存在有沉降缝15,第一通道1、第二通道2、第四通道4和第五通道5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抗滑键11,沉降缝15的设计,提高了通道的之间的独立性,同时抗滑键11的设计,提高了第一通道1、第二通道2、第四通道4和第五通道5的稳定性。
本发明中,辅助机构29包括第三弹簧291,第二放置槽16内腔的顶部和底部与第一弹簧219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21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升降座17上,插接板211上插设有定位插杆292且定位插杆292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放置槽20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定位插杆292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缠绕有第四弹簧293,第四弹簧293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插接板211上,第四弹簧293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在第一放置槽20内腔的顶部和底部,通过设置第一放置槽20和第二放置槽16,便于对插接板211和升降座17的上下移动提供一定的空间,同时辅助机构29的设计,可避免固定式的安装结构易使相邻两组之间的对接处断裂,提高了抗震性能。
本发明中,升降板2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26,复位弹簧26的底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辅助槽215内腔的底部,L型板2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转动板212配合使用的弹力缓冲块25,复位弹簧26的设计,可使升降板217在不需要使用时,始终与第二辅助槽215内腔的底部接触,方便滚轮213可直接对T型板216进行撞击。
本发明中,L型板24背面的底部开设有方孔,且方孔内转动连接有与牵引绳索2113配合使用的导向筒28,在导向筒28的辅助下,可辅助牵引绳索2113进行变向,延缓了牵引绳索2113的磨损速度。
本发明中,升降座17内开设有与第一辅助槽22配合使用的竖槽,且竖槽内滑动设置有方柱27,方柱27的底端固定连接在顶板上,方柱27的设计,提高了定位柱218上下移动时的稳定性。
本发明中,升降座17正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8,安装块18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伸缩带19且伸缩带19远离安装块18的一侧固定连接在第二放置槽16内腔的顶和底部,安装块18和伸缩带19的设计,可避免杂物进入第二放置槽16内,同时利用伸缩带19的弹性,使伸缩带19不会影响升降座17的上下移动。
本发明中,第一通道1和第五通道5相互远离的一侧沿左右方向对称设置有墙体7,相邻两组墙体7呈八字形结构,第一通道1、第二通道2、第三通道3、第四通道4和第五通道5的两侧均设置有搭板8,呈八字形结构墙体7的设计,可对第一通道1和第五通道5外的土石进行阻挡,同时搭板8的设计,扩大了第一通道1、第二通道2、第三通道3、第四通道4和第五通道5顶部的面积。
实施例二相对于实施例一的优点在于:升降板2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26,复位弹簧26的底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辅助槽215内腔的底部,L型板2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转动板212配合使用的弹力缓冲块25,复位弹簧26的设计,可使升降板217在不需要使用时,始终与第二辅助槽215内腔的底部接触,方便滚轮213可直接对T型板216进行撞击。
该跨越敏感构筑物的装配式抗震耗能型通道结构使用时,将第二通道2与预先埋设的第三通道3进行对接,此时插接板211可将转动板212和滚轮213插接至第一辅助槽22内,此时导向块214对滚轮213进行变向,使滚轮213可带动转动板212进行摆动,直至滚轮213与T型板216接触并对其进行向上推动,从而可带动升降板217上移,进而可带动牵引绳索2113进行移动,在L型板24上导向筒28的变向辅助下,牵引绳索2113可拉动方块2112和锁止杆2110同步移动,直至锁止杆2110脱离与定位柱218接触,解除对定位柱218的锁止状态,此时在第一弹簧219的弹性辅助下,可带动定位柱218快速下移并插接在插接板211上,从而可对插接板211进行限位,进而可快速对第二通道2和第三通道3进行对接,随后使用者依次对第一通道1和第二通道2、第三通道3和第四通道4与第四通道4和第五通道5进行快速装配,整个装配过程十分简便,无需借助其他设备,仅仅将两组通道对接即可,提高了装配效率,将通道结构划分为第一通道1、第二通道2、第三通道3、第四通道4和第五通道5这五个节段,对上跨天然气管道10的节段和未涉及天然气管道10的节段进行区分,同时第三通道3是直接跨越天然气管道10及其上面的盖板涵9,且第三通道3底部设计为“纵横梁体系”,配合灌注桩14可对第三通道3进行更好的支撑,使结构稳定安全可靠,避免通道结构对地基产生的附加应力直接传递到天然气保护盖板涵9上,避免影响天然气管道10的正常运营。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跨越敏感构筑物的装配式抗震耗能型通道结构,包括第一通道(1)、第二通道(2)、第三通道(3)、第四通道(4)、第五通道(5)、土层(6)、保护敏感构筑物的盖板涵(9)和敏感构筑物(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1)、第二通道(2)、第三通道(3)、第四通道(4)和第五通道(5)均设置在土层(6)内,所述第一通道(1)、第二通道(2)、第三通道(3)、第四通道(4)、第五通道(5)沿前后方向依次排列;
所述第一通道(1)和第二通道(2)、第二通道(2)和第三通道(3)、第三通道(3)和第四通道(4)与第四通道(4)和第五通道(5)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快速装配机构(21)和辅助机构(29),所述保护敏感构筑物的盖板涵结构(9)位于第三通道(3)的下方,所述敏感构筑物(10)横向设置在盖板涵(9)内,所述第三通道(3)的底部沿左右方向设置有多组纵梁(13),所述第三通道(3)“纵横梁体系”底部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与纵梁(13)配合使用的横梁(12)且横梁(12)的两端均插设在土层(6)内,所述横梁(12)的底部沿左右方向灌注有多组灌注桩(14)且盖板涵(9)位于灌注桩(14)的内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越敏感构筑物的装配式抗震耗能型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装配机构(21)包括插接板(211),所述第一通道(1)、第二通道(2)、第三通道(3)和第四通道(4)背面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放置槽(20),所述第二通道(2)、第三通道(3)、第四通道(4)和第五通道(5)正面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放置槽(16),所述第二放置槽(16)内滑动设置有升降座(17),所述升降座(17)内开设有第一辅助槽(22),所述插接板(211)的一端滑动设置在第一放置槽(20)内,所述插接板(211)的另一端贯穿至第一辅助槽(22)内并转动连接有转动板(212),所述转动板(212)远离插接板(21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213),所述第一辅助槽(22)内腔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与滚轮(213)配合使用的导向块(214),所述升降座(17)内设置有第二辅助槽(215)且第二辅助槽(215)位于第一辅助槽(22)的上方,所述滚轮(213)的顶部贴合有T型板(216),所述T型板(216)的顶端贯穿至第二辅助槽(215)内并固定连接有升降板(217),所述升降板(217)的底部设置有牵引绳索(2113),所述第一辅助槽(22)内腔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插座(23),所述插座(23)背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L型板(24)且L型板(24)远离插座(23)的一侧固定连接在第一放置槽(20)内腔的顶部,所述插座(23)内插设有定位柱(218)且定位柱(218)的底端插设在插接板(211)上,所述定位柱(218)上固定连接有顶板,且顶板和插座(23)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19),所述第一弹簧(219)的内圈缠绕在定位柱(218)上,所述定位柱(218)的背面开设有圆孔,所述插座(23)的背面插设有与圆孔配合使用的锁止杆(2110),所述锁止杆(2110)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与L型板(24)配合使用的方块(2112),所述锁止杆(2110)上缠绕有第二弹簧(2111)且第二弹簧(211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插座(23)和方块(2112)上,所述牵引绳索(2113)远离升降板(217)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二辅助槽(215)和L型板(24)并固定连接在方块(2112)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越敏感构筑物的装配式抗震耗能型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1)和第二通道(2)、第二通道(2)和第三通道(3)、第三通道(3)和第四通道(4)与第四通道(4)和第五通道(5)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存在有沉降缝(15),所述第一通道(1)、第二通道(2)、第四通道(4)和第五通道(5)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抗滑键(1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跨越敏感构筑物的装配式抗震耗能型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29)包括第三弹簧(291),所述第二放置槽(16)内腔的顶部和底部与第一弹簧(219)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1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升降座(17)上,所述插接板(211)上插设有定位插杆(292)且定位插杆(292)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放置槽(20)内腔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定位插杆(292)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缠绕有第四弹簧(293),所述第四弹簧(293)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插接板(211)上,所述第四弹簧(293)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在第一放置槽(20)内腔的顶部和底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跨越敏感构筑物的装配式抗震耗能型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2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26),所述复位弹簧(26)的底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辅助槽(215)内腔的底部,所述L型板(2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转动板(212)配合使用的弹力缓冲块(25)。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跨越敏感构筑物的装配式抗震耗能型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板(24)背面的底部开设有方孔,且方孔内转动连接有与牵引绳索(2113)配合使用的导向筒(28)。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跨越敏感构筑物的装配式抗震耗能型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座(17)内开设有与第一辅助槽(22)配合使用的竖槽,且竖槽内滑动设置有方柱(27),所述方柱(27)的底端固定连接在顶板上。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跨越敏感构筑物的装配式抗震耗能型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座(17)正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8),所述安装块(18)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伸缩带(19)且伸缩带(19)远离安装块(18)的一侧固定连接在第二放置槽(16)内腔的顶和底部。
9.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跨越敏感构筑物的装配式抗震耗能型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1)和第五通道(5)相互远离的一侧沿左右方向对称设置有墙体(7),相邻两组所述墙体(7)呈八字形结构,所述第一通道(1)、第二通道(2)、第三通道(3)、第四通道(4)和第五通道(5)的两侧均设置有搭板(8)。
CN202210333508.8A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跨越敏感构筑物的装配式抗震耗能型通道结构 Active CN1146069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33508.8A CN114606976B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跨越敏感构筑物的装配式抗震耗能型通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33508.8A CN114606976B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跨越敏感构筑物的装配式抗震耗能型通道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06976A true CN114606976A (zh) 2022-06-10
CN114606976B CN114606976B (zh) 2023-09-08

Family

ID=81865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33508.8A Active CN114606976B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跨越敏感构筑物的装配式抗震耗能型通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06976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037053A (ko) * 2007-10-11 2009-04-15 동아건설산업 주식회사 유도핀 매립식 암거
KR20100035016A (ko) * 2008-09-25 2010-04-02 주식회사 한국종합기술 강관루프 구조체 및 그 시공방법
CN105040746A (zh) * 2015-08-26 2015-11-11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框架式隔离保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10341985U (zh) * 2019-07-06 2020-04-17 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明挖法地下管涵结构置换开挖部分土体的荷载补偿装置
CN111042193A (zh) * 2019-12-12 2020-04-21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盖板涵式高压燃气管道保护结构
CN211080202U (zh) * 2019-08-16 2020-07-24 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跨拟建隧道地下综合管廊预保护结构
CN113463447A (zh) * 2021-07-27 2021-10-01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辅助隧道下穿既有线轨道的大跨度纵横梁结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037053A (ko) * 2007-10-11 2009-04-15 동아건설산업 주식회사 유도핀 매립식 암거
KR20100035016A (ko) * 2008-09-25 2010-04-02 주식회사 한국종합기술 강관루프 구조체 및 그 시공방법
CN105040746A (zh) * 2015-08-26 2015-11-11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框架式隔离保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10341985U (zh) * 2019-07-06 2020-04-17 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明挖法地下管涵结构置换开挖部分土体的荷载补偿装置
CN211080202U (zh) * 2019-08-16 2020-07-24 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跨拟建隧道地下综合管廊预保护结构
CN111042193A (zh) * 2019-12-12 2020-04-21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盖板涵式高压燃气管道保护结构
CN113463447A (zh) * 2021-07-27 2021-10-01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辅助隧道下穿既有线轨道的大跨度纵横梁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06976B (zh) 2023-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T1246972E (pt) Método e sistema de parede de retenção modular prétensionada
US5199819A (en) Semi-buried structure formed on a mountainside
EA037484B1 (ru) Способ подпорного сооружения блочного типа для предотвращения обвала и оползня
CN103306289A (zh) 基坑桩锚护壁混凝土锚索冠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095626A (zh) 一种兼作连廊托换桩基的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254772A (zh) 一种适用于悬崖峭壁路段老路扩宽的大悬挑结构及施工方法
KR101201216B1 (ko) 도로 구조물의 확장 인도
JP2008196135A (ja) 橋梁の補強構造物
CN211922133U (zh) 一种适用于悬崖峭壁路段老路扩宽的大悬挑结构
CN114606976A (zh) 一种跨越敏感构筑物的装配式抗震耗能型通道结构
CN111424675A (zh) 一种超大桩间距深基坑支护体系的施工方法
CN203270588U (zh) 微型桩抗滑结构
CN2659966Y (zh) 深基坑肋桩竖拱喷锚组合支护结构
US20180283001A1 (en) Precast concrete wall with elevated roadway and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wall
CN109750567A (zh) 道路扩建结构及道路扩建方法
CN214302989U (zh) 加建地上装配式停车库
CN210013239U (zh) 一种防山体滑坡保护挡土墙
CN211849468U (zh) 一种砂层条件下超大桩间距深基坑支护体系
CN209836780U (zh) 具有锚定板的轻型桥台
CN215758721U (zh) 一种公路路基边坡防滑装置
CN216999676U (zh) 一种劲性复合隔离桩结构
US11773560B2 (en) Poor foundation reinforcement system and reinforcement method based on underground concealed arch structures
CN210636440U (zh) 环形深基坑开挖施工结构
CN219886869U (zh) 一种桩板联合承载的边坡支护结构
CN220846897U (zh) 一种处治公路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加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