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00476B - 用于点对多点通信的客户端分组 - Google Patents

用于点对多点通信的客户端分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00476B
CN114600476B CN202080073363.1A CN202080073363A CN114600476B CN 114600476 B CN114600476 B CN 114600476B CN 202080073363 A CN202080073363 A CN 202080073363A CN 114600476 B CN114600476 B CN 1146004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mode
client devices
modes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7336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00476A (zh
Inventor
S.罗森
N.詹德扎班延
J.L.希尔伯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vicos Antenna Co Ltd Operating In Name Of Aesop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vicos Antenna Co Ltd Operating In Name Of Aesop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vicos Antenna Co Ltd Operating In Name Of Aesop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vicos Antenna Co Ltd Operating In Name Of Aesop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6004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004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004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004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08User group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2Multi-user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9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in combination with wireless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44Group management mechanisms 
    • H04L67/1051Group master selection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7/61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taking into account QoS or priority requi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30Resource management for broadcast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5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with management of multicast group membersh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groups of terminals or us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通过基于关联的模式对客户端设备进行分组而用于点对多点通信的通信系统。在一种示例实施方式中,点对多点通信改进是通过将多个客户端设备按它们的最优通信模式分组来实施的。例如,通信系统能够基于信道质量指示符(CQI)确定多个客户端设备中的两个客户端设备与模态天线的最优第一模式相关联。系统能够将两个客户端设备分组到第一组中,该第一组与使用模态天线的第一模式的通信相关联。模态天线能够在单个通信帧期间使用模态天线的第一模式与第一组通信。

Description

用于点对多点通信的客户端分组
优先权要求
本申请要求申请日期为2019年11月14日的标题为“Client Grouping for Pointto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s”的美国临时申请No.62/935,275的优先权,该申请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而言涉及天线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针对点对多点通信的客户端分组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常常可以包括被配置为通过无线通信介质的与多个设备(诸如一个或多个智能电话、膝上型计算机、台式机、打印机、智能TV、平板电脑、物联网设备以及其它设备)通信的基站或接入点。例如,多个设备可以经由接入点(例如,无线路由器)通过无线局域网(WLAN)通信。WiFi网络可以包括WLAN,其中设备使用IEEE 802.11标准与接入点通信。用于WLAN的接入点可以包括用于与多个客户端设备无线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天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进行部分阐述,或者可以从描述中得知,或者可以通过实施例的实践来了解。
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方面针对一种用于点对多点通信的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每个模态天线被配置为以多种模式操作。多种模式中的每种模式与不同的辐射图相关联。该系统可以包括收发器,该收发器被配置为通过多个帧经由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通过无线通信介质与多个客户端设备通信。该系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控制设备,该控制设备被配置为通过执行操作来控制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操作可以包括将多种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模式与多个客户端设备中的每个客户端设备相关联。操作可以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与多个客户端设备相关联的一种或多种模式将多个客户端设备中的每个客户端设备分类到多个组中的一个或多个组中。操作可以包括,对于多个帧中的每一帧,确定多个组中的选择的组用于通信,确定多种模式中的选择的模式以用于与选择的组通信,将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配置为处于选择的模式,以及在帧期间与处于选择的模式的一个或多个客户端设备通信。
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方面针对一种用于在点对多点通信系统中进行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的多种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模式与多个客户端设备中的每个客户端设备相关联。多个模态天线中的每一个可操作以被配置为处于多种模式。多种模式中的每一种可以具有不同的辐射图。该方法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与多个客户端设备相关联的一种或多种模式将多个客户端设备中的每个客户端设备分类到多个组中的一个或多个组中。该方法包括使用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以时分复用方式通过多个帧向多个客户端设备通信数据。此外,对于多个帧中的每一帧,该方法包括确定多个组中的选择的组用于通信。该方法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多个组来确定多种模式中在帧期间用于模态天线进行通信的选择的模式。该方法包括将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配置为在帧期间以选择的模式操作。
本公开的又一个示例方面针对无线网络接入点。无线网络接入点包括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可在多种不同模式下操作。多种模式中的每一种可以与不同的辐射图相关联。无线网络接入点包括收发器,该收发器被配置为通过多个帧经由模态天线通过无线无线通信介质与多组客户端设备通信。无线网络接入点包括一个或多个控制设备,该控制设备被配置为通过在每帧、每组、每天线的基础上选择操作模态天线的模式来控制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的操作。
参考以下描述和所附权利要求将更好地理解各种实施例的这些和其它特征、方面和优点。结合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图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与本描述一起用于解释相关原理。
附图说明
在参考附图的说明书中阐述了针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实施例的详细讨论,其中:
图1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示例通信系统;
图2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从接入点到多组客户端设备的示例通信的图形表示;
图3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示例接入点的示意图;
图4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示例组索引数据;
图5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示例接入点的示意图;
图6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用于帧到帧通信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7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用于生成组索引数据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8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示例帧间训练;
图9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示例帧内训练;
图10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用于执行针对点对点通信的客户端分组的操作的方法;以及
图11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多模天线;
图12描绘了与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多模天线相关联的二维辐射图;以及
图13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多模天线的频率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考实施例,其一个或多个示例在附图中示出。每个示例是通过对实施例的解释提供的,而不是对本公开的限制。事实上,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例如,作为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示出或描述的特征可以与另一个实施例一起使用以产生又一个实施例。因此,本公开的各方面旨在覆盖此类修改和变化。
本公开的示例方面针对在通信系统中对客户端设备进行分组以改进点对多点通信,诸如在无线局域网(WLAN)(例如,WiFi网络)或其它点对多点网络中。点对多点通信系统可以包括被配置为通过无线通信介质与多个不同的客户端设备通信的基站或终端。例如,基站可以是用作多个电子设备(诸如一个或多个智能电话、平板电脑、台式机、膝上型电脑、打印机、物联网设备、智能TV和其它电子设备)的WLAN接入点的无线路由器。
基站可以被配置为使用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通过无线通信介质与客户端设备通信。(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可以被配置为处于多种不同模式。每种模式可以与不同的辐射图特性(例如,不同的极化和/或不同的辐射模式)相关联。在一些实施例中,模态天线可以包括不同于辐射元件的一个或多个寄生元件。一个或多个寄生元件可以靠近辐射元件定位。可以控制一个或多个有源元件(例如,开关等)以调整靠近辐射元件定位的一个或多个寄生元件的电特性,从而将模态天线配置为多种不同模式之一。将参考图11-13更详细地讨论示例模态天线。以这种方式,可以控制(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例如,以将辐射波瓣指向预期的RF通信增益的方向和/或将空指向期望的位置(例如,以减轻干扰)。如本文所使用的,模态天线是指可以可配置为多种不同模式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天线,其中每种模式与不同的辐射图特性相关联。
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可以将多个客户端设备分类为多个客户端设备组中的一个或多个组。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与多个客户端设备中的每个客户端设备相关联的一种或多种模式将客户端设备分类成组,使得组中的每个客户端设备与相同的天线模式相关联。一组客户端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客户端设备。客户端设备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组的成员。例如,客户端设备A和客户端设备B可以与模态天线的模式1相关联,而客户端设备C可以与模态天线的模式2相关联。客户端设备A和B可以一起分组在组1中,而客户端设备C可以分组在组2中。对于另一个示例,客户端设备A可以与模态天线的模式1相关联,客户端设备B可以与模态天线的模式1和2相关联,并且客户端设备C可以与模态天线的模式2相关联。客户端设备A可以与客户端设备B分组在组2中,而客户端设备C可以与客户端设备B分组在组2中,从而赋予客户端设备B两个组中的成员资格(membership)。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多个客户端设备分类到一个或多个组中可以包括将指示一个或多个组中的组成员资格的数据通信到多个客户端设备中的每个客户端设备。每个客户端设备可以与通信系统通信以接收指示它们在一个或多个组中的成员资格的数据。数据还可以指示与一个或多个组相关联的一种或多种模式。
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组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作为那个组的成员的一个或多个客户端设备与一种或多种模式相关联。例如,包括客户端设备A和B的组1可以与模态天线的模式1相关联,而包括客户端设备C的组2可以与模态天线的模式2、3和4相关联。对于另一个示例,包括客户端设备A和B的组1可以与模态天线的模式1和2相关联,而包括客户端设备C的组2可以与模态天线的模式2和3相关联。
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基站可以被配置为使用时分复用方案与一组或多组客户端设备通信。时分复用方案可以将针对不同组的客户端的发送和接收帧分配到同一频带或多个频带上的不同时隙。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方面,可以操作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以通过在每帧、每组基础(例如,每帧、每组、每天线基础)上配置模态天线来增强基站和多个不同组的客户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中的信号质量,以便为每组客户端设备提供增强的信号质量。在不偏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基站可以被配置为使用其它多路复用方案或通信方案进行通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对于每一帧,被配置为控制模态天线的操作的一个或多个控制设备可以识别基站正针对该帧与其通信的客户端设备的组。基于该组客户端设备,一个或多个控制设备可以选择多种模式中的模式来用于(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的操作。例如,可以基于与在该模式下与客户端设备组中的每个客户端设备的通信相关联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来选择模式。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可以被用于确定与多个客户端设备中的每个客户端设备通信的一种或多种最佳模式。可以选择模式以提高信道质量和/或优化用于帧的客户端设备组的信道质量。
如本文所使用的,帧表示通信方案中的时间划分。基站可以在帧期间通过无线通信介质与一组或多组客户端设备通信。例如,基站可以在接收帧中从客户端设备的(一个或多个)组接收。基站可以在发送帧中向客户端设备的(一个或多个)组发送。
可以在天线模式选择中使用的示例CQI可以包括例如信噪比(SNR)、信号干扰加噪声比(SINR)、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位错误率(BER)、量值错误率(MER)、错误向量量值(EVM)、块错误率(BLER)、分组错误率(PER)、前述的组合,和/或各种其它度量。CQI可以被用于表征基站和客户端设备的组之间的上行链路信号质量和/或表征基站和客户端设备的组之间的下行链路信号质量。
在一个示例实施方式中,用于帧的(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的选择的模式可以使用组索引数据来确定。组索引数据可以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指示用于与每个客户端设备通信的一种或多种最佳模式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将多个客户端设备中的每个客户端设备与一个或多个组相关联的数据。组索引数据还可以基于与每个组的每个成员相关联的一种或多种最佳模式将一种或多种模式与每个组相关联。例如,组索引数据可以将(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的一种或多种最佳模式(例如,具有最高和/或次高CQI度量的模式)与特定组的客户端设备相关联。组索引数据可以存储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设备中和/或在其中实施。组索引数据可以被实施为查找表、矩阵、数据结构、函数、算法或将模态天线的一种或多种特定模式与一组客户端设备相关联的其它实施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训练模式下操作通信系统来生成组索引数据。在训练模式期间,系统控制(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以在多种不同模式中的每种模式下操作。在每种模式下操作时,系统获得用于与每个客户端设备通信的(一个或多个)CQI。可以分析(一个或多个)CQI以确定需要哪一种或多种模式(例如,一种或多种最佳或接近最优模式)与特定客户端设备通信以改进信号质量。这一种或多种模式可以与每个客户端设备相关联。系统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与每个客户端设备相关联的一种或多种模式将客户端设备分类到一个或多个组中。例如,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客户端设备A、B和C各自与模态天线的模式1和2相关联而将客户端设备A、B和C分类到组1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与作为组的成员的每个客户端设备相关联的一种或多种模式将一种或多种模式与多个组中的每个组相关联。例如,组可以包含客户端设备A、B和C,这三个设备中的每一个都与模态天线的模式1和2相关联。至少部分地基于组的每个成员与模式1和2相关联,组可以与模式1和2相关联。
训练模式可以在各种不同的触发条件发生后实施。例如,触发条件可以与通信系统的启动或建立相关联。作为另一个示例,触发条件可以是经过一段时间。以这种方式,系统可以以规则和/或不规则的时间间隔实施训练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触发条件可以基于CQI改变或基于使用条件。例如,当与和特定组的客户端设备通信相关联的CQI改变阈值量时,系统可以实施训练模式。作为另一个示例,当与组相关联的位置已经移动了阈值量(例如,如根据例如信号强度、来自定位系统的数据等确定的)时,系统可以实施训练模式。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新的客户端设备加入组和/或新组的客户端设备加入通信系统时实施训练模式。
在一个特定示例中,训练模式可以被实施为跨多个帧发生的帧间训练模式,用于基站和客户端设备之间的通信。在帧间训练模式期间,使用帧来获得CQI,同时在多种模式中的每一种模式下操作模态天线。可以分析CQI以确定哪种模式为与特定组的客户端设备通信提供最佳或改进的CQI。确定的模式可以与组索引数据中的客户端设备的组相关联。可以使用接收帧来实施训练模式,以在发送帧期间维持提高的信号质量。
在另一个特定示例中,可以将训练模式实施为帧内训练模式。在帧内训练模式期间,可以在单个接收帧内获得用于多种模式的CQI。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方面的通信系统和方法可以提供许多个技术效果和益处。例如,将多个客户端设备分组到一组或多组客户端设备中可以增加可以同时使用相同模式的(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更高效地通信的客户端设备的数量(例如,提供提高的信道质量),而无需在天线模式之间切换。
图1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示例客户端分组和通信系统100。通信系统100包括基站110。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110可以是用于诸如WiFi网络之类的无线局域网(WLAN)的接入点。为了说明和讨论的目的,参考诸如WiFi网络之类的WLAN来讨论本公开的方面。使用本文提供的公开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点对多点通信系统可以在其它基础设施/通信系统(例如,蜂窝等)中实施而不偏离本公开的范围。
基站110与多个客户端设备128、130、132、134、136、138、140、142、144和146无线通信。多个客户端设备可以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智能电话、平板电脑、膝上型计算机、台式机、可穿戴设备、打印机、物联网设备、电器或其它电子设备。每个客户端设备可以是一组或多组客户端设备126a、126b、126c和126d的成员。例如,客户端设备128是组126a的成员。对于另一个示例,客户端设备130、132和134是组126b的成员。客户端设备可以是多个组的成员。例如,客户端设备140是组126c和126d的成员。基站110可以使用无线通信协议通过无线通信介质与多组客户端设备126a、126b、126c和126d通信。一种示例协议可以包括与WiFi网络相关联的任何IEEE 802.11协议。
出于示例目的,图1中图示了十个客户端设备128、130、132、134、136、138、140、142、144和146。在不偏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通信系统中包括任何数量的客户端设备。
出于示例目的,图1中图示了四组客户端设备126a、126b、126c、126d。在不偏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通信系统中包括任何数量的客户端设备组。
基站110可以包括用于与组126a、126b、126c和126d通信的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在图1的示例中,基站110包括第一模态天线112和第二模态天线114。在不偏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基站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天线。
模态天线112和114可以被配置为以多种不同模式操作。每种模式可以与不同的辐射图相关联。例如,第一模态天线112可以以第一模式操作以提供辐射图122a。第一模态天线112可以以第二模式操作以提供辐射图122b。第一模态天线112可以以第三模式操作以提供辐射图122c。第一模式天线112可以以第四模式操作以提供辐射图122d。
类似地,第二模态天线114可以以第一模式操作以提供辐射图124a。第二模态天线114可以以第二模式操作以提供辐射图124b。第二模态天线114可以以第三模式操作以提供辐射图124c。第二模式天线114可以以第四模式操作以提供辐射方向图124d。
为了说明和讨论的目的,参考被配置为以四种模式操作的模态天线来讨论本公开的各方面。使用本文提供的公开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本文讨论的任何模态天线可以以更多或更少的模式操作而不偏离本公开的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模态天线112和/或第二模态天线114可以包括有源辐射元件和一个或多个寄生元件。有源辐射元件可以靠近一个或多个寄生元件定位。有源辐射元件可以被配置为将邻近定位的寄生元件选择性地耦合到地或以其它方式调整与寄生元件相关联的电特性以调整由有源辐射元件提供的辐射图,以便以多种不同模式之一操作模态天线。将参考图11-13更详细地讨论示例模态天线。
作为一个示例,基站110可以被配置为以时分复用方式与组126a、126b、126c和126d中的一个或多个通信。时分复用方案可以将用于不同组的发送和接收帧分配到同一频带上的不同时隙。示例频带例如可以包括与IEEE802.11通信相关联的频带,诸如2.4GHz、3.6GHz和5GHz频带。可以使用其它频带而不偏离本公开的范围。
本公开的示例方面针对配置多模天线112和114中的一个或多个以在每帧、每组、每天线的基础上提高信号质量。更特别地,对于每一帧,多模天线112和114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在选择的模式下操作以改进与组126a、126b、126c和126d中的一个或多个的通信。在与不同组通信时的下一帧期间,多模天线112和114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被配置为处于不同模式以增强与不同组的信号质量。
图2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从接入点到多组客户端设备的示例通信的图形表示200。图2沿着水平轴绘制时间并且沿着垂直轴绘制频带。如图所示,基站以时分复用的方式与四个不同的客户端设备组(例如,组A、组B、组C和组D)通信。更特别地,时间可以被细分为多个帧。在每一帧期间,基站可以在相同频带上与多个组之一(例如,包括一个或多个客户端设备)通信(例如,发送或接收)。例如,如图2中所示,基站在帧0期间与组A通信。基站在帧1期间与组B通信。基站在帧2期间与组C通信。基站在帧3期间与组D通信。
取决于基站正在与之通信的组,可以在不同帧中以不同模式配置两个模态天线。在单个帧中,两个或更多个模态天线可以利用相同的模式与组中的多个客户端设备通信。使用命名法x:y指定天线的模式,其中x表示天线,y表示天线的模式。
更特别地,在与组A通信的帧0期间,模态天线0被配置为处于模式1并且模态天线1被配置为处于模式1。在与组B通信的帧1期间,模态天线0被配置为处于模式3并且模态天线1被配置为处于模式3。在与组C通信的帧2期间,模态天线0被配置为处于模式0并且模态天线1被配置为处于模式0。在与组D通信的帧3期间,模态天线0可以被配置为处于模式2并且模态天线1可以被配置为处于模式2。以这种方式,通信系统可以在单个帧期间使用多个模态天线,每个模态天线使用相同的模式与组中的多个客户端设备进行通信。
为了说明和讨论的目的,图2描绘了使用时分复用方案的通信。本公开的示例方面可以与其它多路复用方案或通信方案一起使用而不偏离本公开的范围。
图3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示例基站110的示意图。基站110包括RF电路220(例如,收发器、前端模块等)。RF电路220可以被配置为通过传输线将RF信号通信到模态天线112、114、116等。可以在基站110中使用更多或更少的模态天线而不偏离本公开的范围。
RF电路220可以对RF信号中的信息进行编码,以经由一个或多个天线112、114和116通信。RF电路22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多路复用电路,其被配置为以例如时分复用方式控制帧的通信。RF电路220可以包括用于调节由天线112、114和116通信的RF信号的其它组件,诸如一个或多个收发器、阻抗匹配电路、低噪声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等。
如图所示,基站110包括一个或多个控制设备210。(一个或多个)控制设备210可以是能够控制基站110的组件的操作的任何设备。例如,(一个或多个)控制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主处理器、基带处理器等)。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控制设备可以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可读指令以使(一个或多个)控制设备执行操作,诸如本文公开的任何操作。
(一个或多个)控制设备210可以通过经由一条或多条控制线215向天线配置模块212、214和216发送控制信号来控制模态天线。天线配置模块212可以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RF开关、(一个或多个)MEMS开关、(一个或多个)可调电容器、(一个或多个)可调电感器、(一个或多个)PIN二极管、前述的组合,或其它合适的组件。天线配置模块212可以包括和/或可以控制模态天线112以基于通过(一条或多条)控制线215从(一个或多个)控制设备210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控制信号将天线112配置为多种不同模式之一。天线配置模块214可以包括和/或可以控制模态天线114以基于通过(一条或多条)控制线215从(一个或多个)控制设备210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控制信号将天线114配置为多种不同模式之一。天线配置模块216可以包括和/或可以控制模态天线116以基于通过(一条或多条)控制线215从(一个或多个)控制设备210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控制信号将天线116配置为多种不同模式之一。
(一个或多个)控制设备210可以执行控制例程230(例如,算法),其在每帧、每组、每天线的基础上配置模态天线112、114、116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模式以增强与客户端设备的(一个或多个)组的通信的信号质量。例如,在与第一组通信的第一帧期间,(一个或多个)控制设备210可以被配置为在第一模式集合下操作(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112、114、116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与第二组通信时的第二帧期间,(一个或多个)控制设备210可以被配置为在第二模式集合下操作模态天线112、114、116中的一个或多个。
控制例程230可以选择模式的集合来操作一个或多个天线112、114、116以在帧期间增强信号质量和/或优化与一组客户端设备通信的信号质量。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例程230可以基于与在帧期间与多个客户端设备中的每个客户端设备通信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CQI来选择模式的集合以增强信号质量。至少部分基于(一个或多个)CQI,一种或多种模式可以与每组客户端设备相关联。(一个或多个)CQI可以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例如信噪比(SNR)、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位错误率(BER)、量值错误率(MER)、错误向量量值(EVM)、块错误率(BLER)、分组错误率(PER)、前述的组合,和/或各种其它度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例程230可以选择模式的集合来基于组索引数据240操作一个或多个天线112、114、116以在帧期间增强信号质量和/或优化与一组客户端设备的通信的信号质量。控制例程230可以基于与每个客户端设备相关联的模式将每个客户端设备分类到组中。组索引数据可以包括将模态天线112、114和116的特定模式与特定客户端设备组相关联的数据。例如,控制例程230可以将三个客户端设备分类到组1中。组索引数据240可以将(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的一种或多种最优模式(例如,具有最高或接近最高CQI度量的一种或多种模式)与组1相关。组索引数据可以存储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设备中和/或在其中实施。组索引数据可以被实施为查找表、矩阵、数据结构、函数、算法或将模态天线的一种或多种特定模式与一组客户端设备相关联的其它实施方式。
示例组索引数据240的表示在图4中示出。如图所示,示例组索引数据240将天线0、1、2和3的模式与组A、B、C和D相关联。组A、B、C和D例如可以是图1的组126a、126b、126c和126d。在帧期间,(一个或多个)控制设备210(图3)可以确定(基于来自RF电路的信号)特定通信分组与组A、B、C和D中的一个相关联。在帧期间,(一个或多个)控制设备210可以访问组索引数据240以确定操作(一个或多个)模式天线0、1、2和3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模式。(一个或多个)控制设备210可以在帧期间以确定的模式控制(一个或多个)天线210中的一个或多个。由(一个或多个)控制设备210控制的天线的数量可以基于组中的客户端设备的数量。这个过程可以在每帧的基础上重复。
作为说明,使用图4的示例组索引数据,在与组A通信的第一帧期间,天线0、1、2和3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如下配置:天线0处于模式0;天线1处于模式0;天线2处于模式0;天线3处于模式0。在与组B通信的第二帧期间,天线0、1、2和3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如下配置:天线0处于模式3;天线1处于模式3;天线2处于模式3;天线3处于模式3。在与组C通信的第三帧期间,天线0、1、2和3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如下配置:天线0处于模式2;天线1处于模式2;天线2处于模式2;天线3处于模式2。在与组D通信的第四帧期间,天线0、1、2和3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如下配置:天线0处于模式1;天线1处于模式1;天线2处于模式1;天线3处于模式1。以这种方式,通信系统可以与和特定模式相关联的组中的多个客户端设备通信。
组索引数据240可以基于CQI。例如,可以基于与和多个客户端设备中的每个客户端设备的通信相关联的CQI来为组索引数据240确定与每个组相关联的模式。下面将详细讨论用于训练/生成组索引数据240的示例方法。
图5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另一个示例基站110的示意图。基站110包括RF电路220(例如,收发器、前端模块等)。RF电路220可以被配置为通过传输线将RF信号通信到模态天线112、114、116等。可以在基站110中使用更多或更少的模态天线而不偏离本公开的范围。
RF电路220可以对RF信号中的信息进行编码,以经由一个或多个天线112、114和116进行通信。RF电路22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多路复用电路,其被配置为以例如时分复用方式控制帧的通信。RF电路220可以包括用于调节由天线112、114和116通信的RF信号的其它组件,诸如一个或多个收发器、阻抗匹配电路、低噪声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等。
如图所示,基站110包括一个或多个控制设备210和260。在这个示例中,(一个或多个)控制设备210可以是能够控制基站110的组件的操作的任何设备。例如,(一个或多个)控制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主处理器、基带处理器等)。(一个或多个)控制设备260可以包括天线控制器。天线控制器可以基于来自(一个或多个)控制设备210(例如,主处理器)和/或RF电路220的信号/信息来控制(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112、114和116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控制设备210和260可以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可读指令以使(一个或多个)控制设备210和260执行操作,诸如本文公开的任何操作。
在图5的示例中,(一个或多个)控制设备260可以通过将控制信号调制到传输线上以向天线112、114和116提供RF信号来控制模态天线112、114和116。例如,(一个或多个)控制设备260可以使用各种调制技术(例如,幅移键控等)将控制信号调制到传输线262(例如,同轴传输线)上,以经由偏置三通电路272控制天线配置模块212。(一个或多个)控制设备260可以使用各种调制技术(例如,幅移键控等)将控制信号调制到传输线264(例如,同轴传输线)上,以经由偏置三通电路274控制天线配置模块214。(一个或多个)控制设备260可以使用各种调制技术(例如,幅移键控等)将控制信号调制到传输线266(例如,同轴传输线)上,以经由偏置三通电路276控制天线配置模块216。
天线配置模块212可以包括和/或可以控制与模态天线112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有源元件,以基于通过传输线262接收的(一个或多个)控制信号将天线112配置为多种不同模式之一。天线配置模块214可以包括和/或可以控制与模态天线114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有源元件,以基于通过传输线264接收的(一个或多个)控制信号将天线114配置为多种不同模式之一。天线配置模块216可以包括和/或可以控制与模态天线116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有源元件,以基于通过传输线266接收的(一个或多个)控制信号将天线116配置为多种不同模式之一。
(一个或多个)控制设备260可以执行控制例程230(例如,算法),其在每帧、每组、每天线的基础上配置模态天线112、114、116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模式以增强与(一个或多个)客户端设备的通信的信号质量。例如,在与第一组通信的第一帧期间,(一个或多个)控制设备210可以被配置为在第一模式集合下中操作(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112、114、116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与第二组通信时的第二帧期间,(一个或多个)控制设备210可以被配置为在第二模式集合下操作模态天线112、114、116中的一个或多个。
控制例程230可以选择模式的集合来操作一个或多个天线112、114、116以在帧期间增强信号质量和/或优化与一组客户端设备通信的信号质量。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例程230可以基于与在帧期间与客户端设备组通信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CQI来选择模式的集合以增强信号质量。(一个或多个)CQI可以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例如信噪比(SNR)、信号干扰加噪声比(SINR)、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位错误率(BER)、量值错误率(MER)、错误向量量值(EVM)、块错误率(BLER)、分组错误率(PER)、前述的组合,和/或各种其它度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例程230可以选择模式的集合来操作一个或多个天线112、114、116以基于组索引数据240在帧期间增强信号质量和/或优化与一组客户端设备通信的信号质量。组索引数据240可以包括将用于模态天线112、114和116的一种或多种模式与特定组相关联的数据。例如,组索引数据240可以将(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的一种或多种最优模式(例如,具有最高和/或接近最高CQI度量的模式)与一组客户端设备相关联。组索引数据可以存储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设备中和/或实施在其中。组索引数据可以被实施为查找表、矩阵、数据结构、函数、算法或将模态天线的一种或多种模式与组相关联的其它实施方式。
示例组索引数据240在图4中示出。组索引数据240可以基于CQI。例如,可以基于与和多个客户端设备中的每个客户端设备通信相关联的CQI来为组索引数据240确定与每个组相关联的模式。下面将详细讨论用于训练/生成组索引数据240的示例方法。
图6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用于帧到帧通信的示例方法(300)的流程图。方法(300)可以例如使用本文讨论的任何通信系统或通信系统的组件(例如,基站)来实施。为了说明和讨论的目的,方法(300)说明了以特定次序执行的步骤。使用本文提供的公开,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本文讨论的任何方法的各个步骤可以被适配、修改、同时执行、重新布置、包括未说明的步骤和/或以各种方式扩展,而不偏离本公开的范围。
在(302)处,该方法包括发起新帧。例如,第一帧可以被用于向组A发送。第二帧可以被用于从组A接收。第三帧可以被用于向组B发送。第四帧可以被用于从组B接收,等等。帧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长度。当从发送调整到接收时,帧改变。当与不同的客户端设备通信时,帧改变。根据本公开的方面并且如图6中所示,方法(300)可以在每帧的基础上(例如,每一帧)实施。
在(304)处,方法包括确定在帧期间基站正在与之通信的客户端设备的组。这可以例如通过基于来自RF电路(诸如收发器)的信号的一个或多个控制数据来确定。
在(306)处,方法包括例如从存储器访问组索引数据。如上所述,组索引数据可以包括将用于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的一种或多种模式与组相关联的数据。例如,组索引数据可以将(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的一种或多种最优模式(例如,具有最高和/或接近最高CQI度量的模式)与组相关联。组索引数据可以存储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设备中和/或在其中实施。组索引数据可以被实施为查找表、矩阵、数据结构、函数、算法或将模态天线的一种或多种特定模式与组相关联的其它实施方式。图4图示了示例组索引数据。
在图6的(308)处,方法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组索引数据和在(304)处识别出的组来确定用于操作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的模式。例如,模式可以被确定为与组索引数据中在(304)处识别出的组相关联的模式。
在(310)处,该方法包括将(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配置为处于确定的模式。例如,可以将控制信号提供给天线配置模块。天线配置模块可以包括和/或可以控制一个或多个有源元件以将(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的模式调整为在(308)处确定的模式。
在(312)处,方法包括在该模式下配置模态天线时在该帧中通信数据。然后方法前进到下一帧(314),其中该方法(300)自身重复。以这种方式,方法(300)可以在点对多点通信系统中以每帧、每组、每天线为基础调整(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的模式。
图7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生成组索引数据的示例方法(400)。例如,方法(400)可以使用本文讨论的任何通信系统或通信系统的组件(例如,基站)来实施。为了说明和讨论的目的,方法(400)说明了以特定次序执行的步骤。使用本文提供的公开,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本文讨论的任何方法的各个步骤可以被适配、修改、同时执行、重新布置、包括未说明的步骤和/或以各种方式扩展,而不偏离本公开的范围。
在(402)处,方法可以包括实施控制例程。例如,控制例程可以是图6的方法(300),用于在点对多点通信系统中在每帧、每组、每天线的基础上配置模态天线。
在(404)处,方法可以包括确定触发条件。如果存在,那么触发条件可以导致发起训练模式(404)。当不存在触发条件时,方法(400)继续以正常方式实施控制例程(402)。
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定义触发条件。作为一个示例,触发条件可以与通信系统的启动或设置相关联。作为另一个示例,触发条件可以是经过一段时间。以这种方式,系统可以以规则和/或不规则的时间间隔实施训练模式。
作为另一个示例,触发条件可以与进入训练模式的手动请求相关联。例如,用户可以与用户接口交互以请求系统进入训练模式。例如,用户接口可以是位于基站上的按钮或其它接口。用户接口可以是呈现在与基站相关联的显示设备上的图形用户界面。在一些情况下,用户接口可以与通过网络与基站通信的远程设备相关联。例如,用户接口可以与通过无线网络与基站通信的用户设备(例如,智能电话、平板电脑等)相关联。
在(406)处,方法(400)可以包括基于CQI改变或基于使用条件来发起训练模式。例如,当与和一组客户端设备通信相关联的CQI改变阈值量时,系统可以实施训练模式。作为另一个示例,当与一组客户端设备相关联的位置已经移动阈值量(例如,如例如根据信号强度、来自定位系统的数据等确定)时,系统可以实施训练模式。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新的客户端设备加入/离开组和/或组加入/离开通信系统时实施训练模式。
在(408)从,方法(400)可以包括在训练模式下生成组索引数据。更特别地,当以训练模式操作时,可以获得与和多个客户端设备中的每个客户端设备通信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CQI。可以分析这(一个或多个)CQI以将(一种或多种)天线模式与多个客户端设备中的每个客户端设备相关联,以在通信中提供提高的信号质量(例如,提高的CQI)。例如,可以分析与客户端设备A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CQI以将模态天线的模式3与客户端设备A相关联。对于另一个示例,可以分析与客户端设备B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CQI以将模态天线的模式2和4与客户端设备B相关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客户端设备与一种或多种模式的关联来将多个客户端设备中的每个客户端设备分类到一个或多个组中。客户端设备的每个组成员资格可以存储在组索引数据中。例如,各自分别与模态天线的模式1和2相关联的客户端设备A和B可以被分类到组1中,组1与模态天线的模式1和2相关联。对于另一个示例,与模态天线的模式4相关联的客户端设备C可以被分类到组2和3中,这两个组都与模态天线的模式4相关联。这些组成员资格中的每一个可以存储在组索引数据中。
在(410)处,方法(400)可以包括在存储器中更新和/或存储组索引数据。组索引数据可以被实施为查找表、矩阵、数据结构、函数、算法或将模态天线的一种或多种特定模式与一组客户端设备相关联的其它实施方式。
可以针对训练模式实施几种不同技术。例如,训练模式可以被实施为帧间训练模式。将参考图8讨论示例帧间训练模式。作为另一个示例,训练模式可以被实施为帧内训练模式。将参考图9讨论示例帧内训练模式。
图8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与帧间训练模式相关联的帧序列600。图9中的帧间训练模式仅在用于客户端的接收帧中实施。用于帧的线620表示该帧是发送帧还是接收帧。用于帧的线622表示在帧期间发生的针对一个或多个控制设备(例如,主机处理器、天线控制器等)的控制动作。用于帧的线624表示在帧期间针对模态天线的受控天线操作模式。线624中的“SW”是指用于操作天线的多种模式中的当前最佳模式(例如,如根据先前的组索引数据确定的)。线622中的“PL”是指具有与以特定模式的通信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CQI的有效载荷。“MCD”是指控制设备基于(一个或多个)CQI更新最佳模式做出的决定。
参考图8,在帧601处,天线在630处被配置为先前的最佳模式(例如,如根据组索引数据确定的)。在632处获得与以最佳模式操作相关联的CQI。进入训练模式的决定是在634处发起的。在帧602的下一个集合上,模态天线被控制为仅在接收帧中处于模式0。在发送帧期间,模态天线被控制为处于最佳模式。在帧604处,在636处获得与模式0相关联的CQI。如果与模式0相关联的CQI优于先前的最佳模式,那么在638处做出将模式0作为最佳模式更新组索引数据决定。
在帧606的下一个集合上,模态天线被控制为仅在接收帧中处于模式1。模态天线被控制为在发送帧期间处于最佳模式。在帧608处,在640处获得与模式1相关联的CQI。如果与模式1相关联的CQI优于先前的最佳模式,那么在642做出将模式1作为最佳模式更新组索引数据的决定。
在610的下一个集合上,模态天线被控制为仅在接收帧中处于模式2。模态天线被控制为在发送帧期间处于最佳模式。在帧612处,在644处获得与模式2相关联的CQI。如果与模式2相关联的CQI优于先前的最佳模式,那么在646处做出将模式2作为最佳模式更新组索引数据的决定。
在帧614的下一个集合上,模态天线被控制为仅在接收帧中处于模式3。模态天线被控制为在发送帧期间处于最佳模式。在帧616处,在648处获得与模式3相关联的CQI。如果与模式3相关联的CQI优于先前的最佳模式,那么在650处做出将模式3作为最佳模式更新组索引数据的决定。天线可以在未来的帧618期间与客户端的组以最佳模式652操作。可以针对通信系统中多个客户端中的每个不同客户端重复图8中所示的帧间训练过程。
图9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方面的与帧内训练模式相关联的帧。更特别地,第一帧702(例如,接收帧)可以包括前导码/信道估计部分711和数据部分713。前导码/信道估计部分711可以包括与分组的前导码和/或用于信道估计功能相关联的码元/位。数据部分713可以包括与在帧702期间通信的有效载荷或数据相关联的位/码元。
在帧内训练模式期间,天线在帧期间被配置为处于不同模式,并且(一个或多个)CQI被用于生成组索引数据。更特别地,在712处的前导码/信道估计部分711期间,天线可以被配置为处于多种不同模式,并且可以基于用于多种不同模式中的每一种的(一个或多个)CQI来选择最佳模式。在714处的数据部分713期间,可以将天线配置为处于在前导码/信道估计部分711期间确定的最佳模式。
图10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用于执行针对点对点通信的客户端分组的操作的方法(800)。方法(800)可以例如使用本文讨论的任何通信系统或通信系统的组件(例如,基站)来实施。为了说明和讨论的目的,方法(800)说明了以特定次序执行的步骤。使用本文提供的公开,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本文讨论的任何方法的各个步骤可以被适配、修改、同时执行、重新布置、包括未说明的步骤和/或以各种方式扩展,而不偏离本公开的范围。
在(802)处,操作可以包括将多种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模式与多个客户端设备中的每个客户端设备相关联。客户端设备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一个或多个)信道质量指示符((一个或多个)CQI)与一种或多种模式相关联。CQI可以被用于表征基站与多个客户端设备中的每个客户端设备之间的上行链路信号质量和/或表征基站与客户端设备之间的下行链路信号质量。例如,如果模式1为客户端设备A提供改进的CQI,那么客户端设备A可以与模态天线的模式1相关联。对于另一个示例,客户端设备B可以与模态天线的模式1、2和3相关联天线。
在(804)处,操作可以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与多个客户端设备相关联的一种或多种模式来将多个客户端设备中的每个客户端设备分类到多个组中的一个或多个组中。将每个客户端设备分类到一个或多个组中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与每个客户端设备相关联的一种或多种模式。例如,各自分别与模态天线的模式1和2相关联的客户端设备A、B和C可以被分类到组1中。与模态天线的模式3相关联的客户端设备D可以被分类到组2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每个客户端设备分类到一个或多个组中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组索引数据。组索引数据可以存储客户端设备与一种或多种模式之间的先前关联。组索引数据还可以存储客户端设备的先前组成员资格。组索引数据还还可以存储组与一种或多种最佳模式之间的先前关联。例如,组索引数据可以存储客户端设备A与模态天线的模式1和2之间的先前关联。对于另一个示例,组索引数据可以存储指示客户端设备A先前是组1和2的成员的数据。对于又一个示例,组索引数据可以存储组1与模态天线的模式1和2之间的先前关联。
在(806)处,操作可以包括为多个帧中的每一帧确定多个组中的选择的组以用于通信。确定选择的组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多个客户端设备组。
在(808)处,操作可以包括为多个帧中的每一帧确定多种模式中用于与选择的组通信的选择的模式。可以使用组索引数据来确定用于多个帧中的每一帧的模态天线的选择的模式。组索引数据可以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指示用于与每个客户端设备通信的一种或多种最佳模式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将多个客户端设备中的每个客户端设备与一个或多个组相关联的数据。组索引数据还可以基于与每个组的每个成员相关联的一种或多种最佳模式将一种或多种模式与每个组相关联。例如,组索引数据可以将(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的一种或多种最佳模式(例如,具有最高和/或次高CQI度量的模式)与特定的一组客户端设备相关联。
在(810)处,操作可以包括针对多个帧中的每一帧将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配置为处于选择的模式。配置一个或多个天线可以包括将寄生元件选择性地耦合到地或以其它方式调整与寄生元件相关联的电特性以调整由有源辐射元件提供的辐射图,以便以多种不同模式中选择的模式操作模态天线。
在(812)处,操作可以包括针对多个帧中的每一帧,在该帧期间与处于选择的模式的一个或多个客户端设备通信。针对多个帧中的每一帧与一个或多个客户端设备通信可以包括针对多个帧中的每一帧在选择的模式下与一组客户端设备进行发送和接收。例如,操作可以包括使用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的模式2与组1发送和接收数据,模式2与组1相关联。组1可以包括客户端设备A、B和C,每个客户端设备分别与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的模式1相关联。此外,通信的数据可以包括向多个客户端设备中的每个客户端设备指示一个或多个组中的组成员资格的数据。例如,客户端设备A可以接收指示客户端设备A属于组1和2的数据,这两个组都与模态天线的模式2和3相关联。
图11图示了可以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使用的模态天线910的示例实施例。模态天线910可以包括电路板912(例如,包括接地平面)和部署在电路板912上的驱动天线元件914。可以在电路板(例如,和接地平面)和被驱动的天线元件之间定义天线体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寄生元件915可以至少部分地定位在天线体积内。第一有源元件916可以与寄生元件915耦合。第一有源元件916可以是无源或有源组件或组件的系列并且可以被配置为或者通过可变电抗或者对地短路来改变第一寄生元件915上的电抗,从而导致天线的频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寄生元件918可以部署在电路板912附近并且可以定位在天线体积之外。第二寄生元件918还可以包括第二有源元件920,第二有源元件920可以单独地包括一个或多个有源和/或无源组件。第二有源元件920可以是无源或有源组件或组件的系列,并且可以被配置为或者通过可变电抗或者对地短路来改变第二寄生元件918上的电抗,从而导致天线的频移。第二寄生元件918可以定位在驱动元件914附近并且也可以定位在天线体积之外。
所描述的配置可以提供通过改变其上的电抗来改变驱动天线元件的辐射图特性的能力。移位天线辐射图可以被称为“波束转向”。在天线辐射图包括空的情况下,类似的操作可以被称为“空转向”,因为空可以移位到天线周围的替代位置(例如,以减少干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有源元件920可以包括用于在“开”时将第二寄生元件连接到地并且用于在“关”时终止短路的开关。但是应当注意的是,或者第一或者第二寄生元件中的任一个上的可变电抗,例如通过使用可变电容器或其它可调组件,可以进一步提供天线图或频率响应的可变移位。例如,第一有源元件916和/或第二有源元件920可以包括可调电容器、MEMS设备、可调电感器、开关、可调移相器、场效应晶体管或二极管中的至少一种。
图12图示了与图11的模态天线相关联的二维天线辐射图。可以通过控制与模态天线910的第一和/或第二寄生元件915、918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的电特性来移动辐射图。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辐射图可以从第一模式922移位到第二模式924,或第三模式926等等。
图13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方面的图11的模态天线的示例频率图。可以通过控制与模态天线910的第一和/或第二寄生元件915、918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的电特性来移位天线的频率。例如,当第一和第二寄生元件被切换为“关”时,可以实施天线的第一频率(f0);频率(fL)和(fH)可以在第二个寄生元件对地短路时产生;并且频率(f4;f0)可以在第一和第二寄生元件各自对地短路时产生。应当理解的是,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其它配置是可能的。例如,可以采用更多或更少的寄生元件。可以更改寄生元件的定位以实施可以表现出不同频率和/或频率组合的附加模式。
图11-13为了说明和讨论的目的描绘了具有多种模式的示例模态天线。使用本文提供的公开,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偏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其它模态天线和/或天线配置。如本文所使用的,“模态天线”是指能够以多种模式操作的天线,其中每种模式与不同的辐射模式和/或极化状态相关联。
虽然本主题已关于其特定示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是应该认识到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获得对前述内容的理解后可以容易地产生对此类实施例的变更、变化和等价物。因而,本公开的范围是示例性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本公开不排除包括对本主题的此类修改、变化和/或添加,这些修改、变化和/或添加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13)

1.一种用于点对多点通信的通信系统,包括:
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每个模态天线被配置为以多种模式操作,所述多种模式中的每种模式与不同的辐射图相关联;
收发器,被配置为通过多个帧经由所述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通过无线通信介质与多个客户端设备通信;以及
一个或多个控制设备,被配置为执行操作,所述操作包括:
在所述通信系统以训练模式操作时,对于多个客户端设备的每个客户端设备以多种模式中的每种模式配置所述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
对于多种模式中的每种模式,获得对于多个客户端设备的每个客户端设备的一个或多个信道质量指示符;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信道质量指示符,将所述多种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模式与所述多个客户端设备中的每个客户端设备相关联;
至少部分地基于与所述多个客户端设备相关联的所述一种或多种模式将所述多个客户端设备中的每个客户端设备分类到多个组中的一个或多个组中;
生成指示一个或多个组的组索引数据,每个客户端设备分类到所述一个或多个组中;
将所述组索引数据存储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设备中;
对于所述多个帧中的每一帧:
确定所述多个组中的一个组作为选择的组用于通信;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选择的组,确定所述多种模式中的一种模式作为选择的模式以用于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
将所述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配置为处于选择的模式;以及
响应于将所述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配置为处于选择的模式,与选择的组中的一个或多个客户端设备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多个组中的至少一个组包括多个客户端设备,每个客户端设备与所述多种模式中相同的一种或多种模式相关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多个客户端设备被配置为将指示所述一个或多个组中的组成员资格的数据通信到所述多个客户端设备中的每个客户端设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组索引数据还将每个组与所述多种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模式相关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将组索引数据存储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设备中包括覆盖先前存储的组索引数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训练模式是帧间训练模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训练模式是帧内训练模式。
8.一种用于在点对多点通信系统中进行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的多种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模式与多个客户端设备中的每个客户端设备相关联,每个模态天线可操作以被配置为处于多种不相同的模式,每种模式与不同的辐射图相关联;
至少部分地基于与所述多个客户端设备相关联的所述一种或多种模式将所述多个客户端设备中的每个客户端设备分类到多个组中的一个或多个组中;
使用所述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以时分复用方式通过多个帧向所述多个客户端设备通信数据;
其中对于每一帧,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多个组中的选择的组用于通信;
访问将所述多个组中的每个组与所述多种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模式相关联的组索引数据;以及
基于所述组索引数据确定多种模式中的一种模式作为选择的组的选择的模式;
将所述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配置为在帧期间以选择的模式操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组索引数据是至少部分地基于在以训练模式操作通信系统时获得的信道质量指示符生成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训练模式是帧间训练模式。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训练模式是帧内训练模式。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配置为在选择的模式下操作包括调整靠近辐射元件定位的一个或多个寄生元件的电特性。
13.一种无线网络接入点,包括:
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可在多种不相同的模式下操作,每种模式与不同的辐射图相关联;
收发器,被配置为通过多个帧经由模态天线通过无线无线通信介质与多组客户端设备通信;
一个或多个控制设备,被配置为通过对每帧执行以下操作来通过在每帧、每组、每天线的基础上选择操作模态天线的模式来控制所述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的操作,所述操作包括:
识别多个组中的一个组作为选择的组用于在所述帧期间进行通信;
访问将所述多个组中的每个组与所述多种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模式相关联的组索引数据;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组索引数据确定用于选择的组的选择的模式;
将所述一个或多个模态天线配置为在帧期间以选择的模式操作。
CN202080073363.1A 2019-11-14 2020-10-29 用于点对多点通信的客户端分组 Active CN1146004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935275P 2019-11-14 2019-11-14
US62/935,275 2019-11-14
PCT/US2020/057965 WO2021096695A1 (en) 2019-11-14 2020-10-29 Client grouping for point to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00476A CN114600476A (zh) 2022-06-07
CN114600476B true CN114600476B (zh) 2024-01-23

Family

ID=75909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73363.1A Active CN114600476B (zh) 2019-11-14 2020-10-29 用于点对多点通信的客户端分组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3) US11438036B2 (zh)
EP (1) EP3994944A4 (zh)
JP (1) JP7352731B2 (zh)
KR (1) KR102644131B1 (zh)
CN (1) CN114600476B (zh)
IL (1) IL290453A (zh)
TW (1) TW202133572A (zh)
WO (1) WO20210966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24619B2 (en) * 2020-06-15 2023-11-21 KYOCERA AVX Components (San Diego), Inc. Antenna for cellular repeater systems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8937A (zh) * 2003-11-25 2007-01-17 诺基亚公司 用于多目的的动态调谐天线
CN101931448A (zh) * 2009-06-22 2010-12-29 摩托罗拉公司 用于在切换天线正交频分复用通信系统中实现上行链路发射分集的方法和装置
CN104488209A (zh) * 2012-08-03 2015-04-0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报告信道质量指示符(cqi)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87101A (zh) * 2010-09-26 2015-12-23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支持多个天线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有效反馈的方法和设备
CN106663879A (zh) * 2014-03-18 2017-05-10 艾斯特里克有限公司 基于模态天线的通信网络及其优化方法
WO2019055492A1 (en) * 2017-09-13 2019-03-21 Ethertronics, Inc. ADAPTIVE ANTENNAS FOR MANAGING CHANNEL SELEC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10168808A (zh) * 2016-11-30 2019-08-23 阿维科斯天线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网络安全的有源天线操纵
US10439272B1 (en) * 2015-11-23 2019-10-08 Ethertronics, Inc. Beam steering system configured for multi-client network
US10455442B1 (en) * 2018-10-04 2019-10-22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implementing antenna diversity with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87493B2 (en) 2002-04-15 2006-01-17 Paratek Microwave, Inc. Electronically steerable passive array antenna
US6765536B2 (en) 2002-05-09 2004-07-20 Motorola, Inc. Antenna with variably tuned parasitic element
US7068234B2 (en) 2003-05-12 2006-06-27 Hrl Laboratories, Llc Meta-element antenna and array
US8160121B2 (en) * 2007-08-20 2012-04-17 Rearden,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input-distributed outpu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JP4063833B2 (ja) 2004-06-14 2008-03-19 Necアクセステクニカ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携帯無線端末
JP2006279785A (ja) 2005-03-30 2006-10-12 National Univ Corp Shizuoka Univ アダプティブアンテナ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US7911402B2 (en) 2008-03-05 2011-03-22 Ethertronics, Inc. Antenna and method for steering antenna beam direction
US7830320B2 (en) 2007-08-20 2010-11-09 Ethertronics, Inc. Antenna with active elements
US9748637B2 (en) 2008-03-05 2017-08-29 Ethertronics, Inc. Antenna and method for steering antenna beam direction for wifi applications
US20130109333A1 (en) 2011-07-25 2013-05-02 Sebastian Rows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witched combined diversity with a modal antenna
US9590703B2 (en) 2008-03-05 2017-03-07 Ethertronics, Inc. Modal cognitive diversity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571176B2 (en) * 2008-03-05 2017-02-14 Ethertronics, Inc. Active MIMO antenna configuration for maximizing throughput in mobile devices
US20130120200A1 (en) 2011-02-17 2013-05-16 Ethertronics, Inc Multi leveled active antenna configuration for multiband mimo lte system
US8223072B2 (en) 2009-04-29 2012-07-17 Aruba Networks, Inc. Multi-pattern wireless frame transmission
US9197298B2 (en) 2009-06-05 2015-11-24 Broadcom Corporation Group identification and definition within multiple user, multiple access, and/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8446318B2 (en) 2010-06-22 2013-05-21 Shirook Ali Controlling a beamforming antenna using reconfigurable parasitic elements
US20120303743A1 (en) * 2010-12-08 2012-1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ordinate sharing between user equipments during a group communication se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9253626B2 (en) * 2011-07-25 2016-02-02 Ethertronic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mizing performance of applications o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KR101878211B1 (ko) 2011-09-19 2018-07-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빔포밍 송수신기를 운용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9231669B2 (en) * 2012-01-24 2016-01-05 Ethertronics, Inc. Modal cognitive diversity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MIMO systems
CN102710275A (zh) 2012-05-11 2012-10-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开关移动终端天线的方法及相应移动终端
US9755305B2 (en) 2012-08-16 2017-09-05 Ethertronics, Inc. Active antenna adapted for impedance matching and band switching using a shared component
US9318805B2 (en) 2012-08-21 2016-04-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dating a beam pattern table
US9425497B2 (en) 2012-11-11 2016-08-23 Ethertronics, Inc. State prediction process and methodology
US9883322B2 (en) * 2014-08-07 2018-01-30 Ethertronics, Inc. Heterogeneous network optimization and organization utilizing modal antenna techniques and master-slave schemes
TWI540857B (zh) 2014-09-26 2016-07-01 啟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線控制方法與使用此方法的裝置
KR20160046941A (ko) 2014-10-20 2016-05-0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수신기 및 그것의 빔 공간 샘플링 방법
KR102109918B1 (ko) * 2015-06-15 2020-05-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안테나 어레이를 사용한 빔포밍 장치 및 방법
US9634745B2 (en) * 2015-06-18 2017-04-25 Aruba Networks, Inc. Enhancing MU-MIMO to group clients across multiple BSSIDS for a physical radio
US9755580B2 (en) 2015-11-13 2017-09-05 Ethertronics, Inc. Tunable logarithmic amplifier
CN106998223A (zh) 2016-01-21 2017-08-0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混合波束赋形方法、基站和用户终端
US10932284B2 (en) * 2016-02-02 2021-02-23 Ethertronics, Inc. Adaptive antenna for channel selection management in communications systems
WO2017206100A1 (en) 2016-06-01 2017-12-07 Intel IP Corporation Cqi reporting for flexible transmission mode switching
US10862567B2 (en) * 2017-01-24 2020-12-08 Apple Inc. Per packet antenna switch diversity
US11290854B2 (en) * 2017-05-11 2022-03-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WO2019036864A1 (en) * 2017-08-21 2019-0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ER EQUIPMENT IDENTIFIER INFORMATION
KR20220044507A (ko) * 2019-08-16 2022-04-08 에이브이엑스 안테나 인코포레이티드 수신 신호 채널 품질 표시자를 기반으로 하는 송신 신호 채널 품질 표시자 추정 방법
US11444684B2 (en) * 2020-08-27 2022-09-13 Movandi Corporation Repeater device with multi-range antenna array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of repeater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8937A (zh) * 2003-11-25 2007-01-17 诺基亚公司 用于多目的的动态调谐天线
CN101931448A (zh) * 2009-06-22 2010-12-29 摩托罗拉公司 用于在切换天线正交频分复用通信系统中实现上行链路发射分集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87101A (zh) * 2010-09-26 2015-12-23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支持多个天线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有效反馈的方法和设备
CN104488209A (zh) * 2012-08-03 2015-04-0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报告信道质量指示符(cqi)的方法和装置
CN106663879A (zh) * 2014-03-18 2017-05-10 艾斯特里克有限公司 基于模态天线的通信网络及其优化方法
US10439272B1 (en) * 2015-11-23 2019-10-08 Ethertronics, Inc. Beam steering system configured for multi-client network
CN110168808A (zh) * 2016-11-30 2019-08-23 阿维科斯天线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网络安全的有源天线操纵
WO2019055492A1 (en) * 2017-09-13 2019-03-21 Ethertronics, Inc. ADAPTIVE ANTENNAS FOR MANAGING CHANNEL SELEC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0455442B1 (en) * 2018-10-04 2019-10-22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implementing antenna diversity with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152222A1 (en) 2021-05-20
KR102644131B1 (ko) 2024-03-07
EP3994944A1 (en) 2022-05-11
US20230421212A1 (en) 2023-12-28
EP3994944A4 (en) 2023-07-12
JP2022549934A (ja) 2022-11-29
WO2021096695A1 (en) 2021-05-20
IL290453A (en) 2022-04-01
CN114600476A (zh) 2022-06-07
TW202133572A (zh) 2021-09-01
US20220416852A1 (en) 2022-12-29
JP7352731B2 (ja) 2023-09-28
US11791869B2 (en) 2023-10-17
KR20220079613A (ko) 2022-06-13
US11438036B2 (en) 2022-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24247B2 (en) State prediction process and methodology
US917858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tenna mapping selection in MIMO-OFDM wireless networks
CN102098770B (zh) 用于在lte蜂窝网络中的数据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9559756B2 (en) Antenna system optimized for SISO and MIMO operation
CN111277298B (zh) 客户前置设备
US20230352855A1 (en) Operating a modal antenna system for point to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s
CN111277309B (zh) 客户前置设备
KR20070094670A (ko) 다중 입력 다중 출력 안테나의 빔 조합을 선택하는 방법 및장치
CN101124734A (zh) 选择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波束组合的方法及装置
CN107465446B (zh) 多天线装置的控制方法与模块
US20230421212A1 (en) Client Grouping for Point to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s
US9686004B2 (en) Adaptive methods for optimizing sounding and channel feedback overhead in SU-MIMO and MU-MIMO beam forming
US20050152264A1 (en) Ultra-wideband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diversity transmit and receive feature
KR200430280Y1 (ko) 안테나 맵핑을 최적화하기 위한다중-입력/다중-출력(mimo) 무선 송신/수신 유닛
US20240163822A1 (en) Device-controlled adaptive delay diversity
WO2022138228A1 (ja)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7558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