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97930B - 一种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的电池平衡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的电池平衡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97930B
CN114597930B CN202210497732.0A CN202210497732A CN114597930B CN 114597930 B CN114597930 B CN 114597930B CN 202210497732 A CN202210497732 A CN 202210497732A CN 114597930 B CN114597930 B CN 1145979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reset
balance
balancing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9773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97930A (zh
Inventor
许颇
王一鸣
蒋威
夏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inlong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inlong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inlong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inlong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9773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979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979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979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979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979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02J3/3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0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02J7/0014Circuits for equalisation of charge between batteries
    • H02J7/0016Circuits for equalisation of charge between batteries using shunting, discharge or bypass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48Detection of remaining charge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42The other DC source being a battery actively interacting with the first one, i.e. battery to battery 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2010/4271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s including electronic circuits, e.g. control of current or voltage to keep battery in healthy state, cell balanc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的电池平衡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的电池平衡方法,包括:获取各个独立电池的电量状态;根据所述电量状态和不同的预设平衡策略确定平衡电流的方向,以实现与所述预设平衡策略对应的控制目标,其中,所述预设平衡策略包括以电池最快平衡为控制目标的第一预设平衡策略、以电池单向最大能力平衡为控制目标的第二预设平衡策略以及以电池单向比例平衡为控制目标的第三预设平衡策略。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实现全部独立电池的平衡控制,使得离网后所有的独立电池以负载功率的均分值进行输出,保证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在离网后能够长时间逆变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的电池平衡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的电池平衡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需要使用到储能逆变器,储能逆变器的作用是将光伏板产生的直流电经过升压、逆变之后接入电网或者其他设备,是光伏发电过程中最重要的组件之一。
在电池独立的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中,如果电池不平衡,在驱动同样较大功率的负载时,电池能力较低的逆变器会较早停止输出,即使能力大的逆变器还可以输出,但是单个逆变器不足以带载,造成并机逆变器系统整体无法带载,导致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无法在离网后长时间逆变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保证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在离网后能够长时间逆变运行。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的电池平衡方法,包括:获取各个独立电池的电量状态;根据所述电量状态和不同的预设平衡策略确定平衡电流的方向,以实现与所述预设平衡策略对应的控制目标,其中,所述预设平衡策略包括以电池最快平衡为控制目标的第一预设平衡策略、以电池单向最大能力平衡为控制目标的第二预设平衡策略以及以电池单向比例平衡为控制目标的第三预设平衡策略。
本发明所述的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的电池平衡方法,通过获取各个独立电池的电量状态,并根据电量状态和不同的预设平衡策略确定平衡电流的方向,以实现与预设平衡策略对应的控制目标,最终实现全部独立电池的平衡控制,使得离网后所有的独立电池以负载功率的均分值进行输出,保证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在离网后能够长时间逆变运行。
可选地,所述预设平衡策略为所述第一预设平衡策略时,所述根据所述电量状态和不同的预设平衡策略确定平衡电流的方向包括:根据所述电量状态将各个所述独立电池划分为放电组和充电组,通过所述放电组向所述充电组输出所述平衡电流,以实现所述电池最快平衡。
本发明所述的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的电池平衡方法,根据电量状态将各个独立电池划分为放电组和充电组,并通过放电组向充电组输出平衡电流,从而实现电池最快平衡。
可选地,所述预设平衡策略为所述第二预设平衡策略时,所述根据所述电量状态和不同的预设平衡策略确定平衡电流的方向包括:根据所述电量状态、电池额定电量和当前最大可充放电功率确定各个所述独立电池的剩余充放电时长;根据所述剩余充放电时长对各个所述独立电池进行充放电,直到满足预设充放控制功率目标时停止充放电。
本发明所述的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的电池平衡方法,根据电量状态确定剩余充放电时长后,根据剩余充放电时长对各个独立电池进行充放电,直到满足预设充放控制功率目标时停止充放电,从而实现电池单向最大能力平衡。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剩余充放电时长对各个所述独立电池进行充放电包括:从剩余充放电时长最大的独立电池开始,分别按照最大充放电功率进行充放电,直到满足所述预设充放控制功率目标时停止。
本发明所述的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的电池平衡方法,通过从剩余充放电时长最大的独立电池开始,分别按照最大充放电功率进行充放电,直到满足预设充放控制功率目标时停止充放电,从而实现电池单向最大能力平衡。
可选地,所述当前最大可充放电功率为电池额定充放电功率和电池实际最大可充放电功率中的最小值。
本发明所述的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的电池平衡方法,通过设置当前最大可充放电功率为电池额定充放电功率和电池实际最大可充放电功率中的最小值,确保剩余充放电时长的准确性,进而可以提高充放电的准确性,实现电池单向最大能力平衡。
可选地,所述预设平衡策略为所述第三预设平衡策略时,所述根据所述电量状态和不同的预设平衡策略确定平衡电流的方向包括:根据所述电量状态、电池额定电量和当前最大可充放电功率确定各个所述独立电池的剩余充放电时长,根据所述剩余充放电时长确定对应的工作时长百分比;根据所述工作时长百分比对各个所述独立电池进行充放电,直到满足预设充放控制功率目标时停止。
本发明所述的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的电池平衡方法,根据电量状态确定剩余充放电时长后,根据剩余充放电时长确定工作时长百分比,根据工作时长百分比对各个独立电池进行充放电,直到满足预设充放控制功率目标时停止充放电,从而实现电池单向比例平衡。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工作时长百分比对各个所述独立电池进行充放电包括:各个所述独立电池按照对应的所述工作时长百分比进行充放电,剩余充放电时长最小的独立电池依次停止工作,直到满足所述预设充放控制功率目标时所有所述独立电池停止充放电。
本发明所述的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的电池平衡方法,根据工作时长百分比对各个独立电池进行充放电时,依次完成剩余充放电时长最小的独立电池的充放电工作,直到满足预设充放控制功率目标时所有独立电池停止充放电,从而实现电池单向比例平衡。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的电池平衡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个独立电池的电量状态;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量状态和不同的预设平衡策略确定平衡电流的方向,以实现与所述预设平衡策略对应的控制目标,其中,所述预设平衡策略包括以电池最快平衡为控制目标的第一预设平衡策略、以电池单向最大能力平衡为控制目标的第二预设平衡策略以及以电池单向比例平衡为控制目标的第三预设平衡策略。所述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的电池平衡装置与上述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的电池平衡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的电池平衡系统,包括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处理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实现如上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的电池平衡方法。所述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的电池平衡系统与上述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的电池平衡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实现如上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的电池平衡方法。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上述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的电池平衡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的电池平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预设平衡策略下确定平衡电流的方向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预设平衡策略下确定平衡电流的方向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预设平衡策略下确定平衡电流的方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的电池平衡方法,包括:获取各个独立电池的电量状态;根据所述电量状态和不同的预设平衡策略确定平衡电流的方向,以实现与所述预设平衡策略对应的控制目标,其中,所述预设平衡策略包括以电池最快平衡为控制目标的第一预设平衡策略、以电池单向最大能力平衡为控制目标的第二预设平衡策略以及以电池单向比例平衡为控制目标的第三预设平衡策略。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的电池平衡方法包括:获取各个独立电池的电量状态,电量状态一般包括荷电状态值、剩余电量和待充电量,然后根据电量状态和不同的预设平衡策略确定平衡电流的方向,通过在各个独立电池之间或者独立电池与电网、负载之间传输平衡电流,实现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的电池平衡。
其中,预设平衡策略包括以电池最快平衡为控制目标的第一预设平衡策略,在第一预设平衡策略下,可以按照最快速度实现电池平衡,但会损失能量转换效率。
其中,预设平衡策略包括以电池单向最大能力平衡为控制目标的第二预设平衡策略,单向指的是所有的独立电池处于充电或者放电状态;在第二预设平衡策略下,首先对最大能力的独立电池进行控制,最终实现全部独立电池的平衡控制。
其中,预设平衡策略包括以电池单向比例平衡为控制目标的第三预设平衡策略,在第三预设平衡策略下,对所有独立电池按照比例进行控制,剩余充放电时长最短的独立电池会先停止工作,其余独立电池再次进行比例控制,最终实现全部独立电池的平衡控制。
离网后在电池平衡的情况下,所有的独立电池以负载功率的均分值进行输出,但由于电池带载的时间长度以能力最小的逆变器为主,电池不平衡会导致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无法在离网后长时间逆变运行。因此本实施例基于电池平衡原理,通过三种预设平衡策略确定平衡电流的方向,从而实现与预设平衡策略对应的控制目标,保证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在离网后能够长时间逆变运行。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储能逆变器可以用在汽车领域,例如储能逆变器给电动汽车充电。
其中,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的通信连接关系中,逆变器的ARM(Advanced RISCMachines,高级精简指令集处理器)之间通过CAN总线进行连接;智能电表通过RS485连接到逆变器的主机;数据采集器通过另外一路RS485连接到逆变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各个独立电池的电量状态,并根据电量状态和不同的预设平衡策略确定平衡电流的方向,以实现与预设平衡策略对应的控制目标,最终实现全部独立电池的平衡控制,使得离网后所有的独立电池以负载功率的均分值进行输出,保证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在离网后能够长时间逆变运行。
可选地,所述预设平衡策略为所述第一预设平衡策略时,所述根据所述电量状态和不同的预设平衡策略确定平衡电流的方向包括:根据所述电量状态将各个所述独立电池划分为放电组和充电组,通过所述放电组向所述充电组输出所述平衡电流,以实现所述电池最快平衡。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在第一预设平衡策略下,允许部分独立电池处于充电状态,其余独立电池处于放电状态,即将各个独立电池划分为放电组和充电组,由放电组向充电组输出平衡电流,即剩余电量多的电池向剩余电量少的电池放电,从而实现电池最快平衡。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电量状态将各个独立电池划分为放电组和充电组,并通过放电组向充电组输出平衡电流,从而实现电池最快平衡。
可选地,所述预设平衡策略为所述第二预设平衡策略时,所述根据所述电量状态和不同的预设平衡策略确定平衡电流的方向包括:根据所述电量状态、电池额定电量和当前最大可充放电功率确定各个所述独立电池的剩余充放电时长;根据所述剩余充放电时长对各个所述独立电池进行充放电,直到满足预设充放控制功率目标时停止充放电。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3所示,在第二预设平衡策略下,首先应用控制算法确定预设充放控制功率目标,即系统的总体电池充放控制功率目标,例如:公共电网侧的功率为0作为控制目标,通过电表读取公共电网侧总有功功率,此数据作为反馈数据,使用PI控制算法输出电池的总充放电控制数据。
然后根据公式:电池额定电量*当前剩余电量百分比/当前最大可充放电功率,确定各个独立电池的剩余充放电时长,并按照剩余充放电时长进行排序。
最后根据剩余充放电时长对各个独立电池进行充放电,直到满足预设充放控制功率目标时停止充放电。不断循环执行上述步骤实现各独立电池的平衡。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电量状态确定剩余充放电时长后,根据剩余充放电时长对各个独立电池进行充放电,直到满足预设充放控制功率目标时停止充放电,从而实现电池单向最大能力平衡。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剩余充放电时长对各个所述独立电池进行充放电包括:从剩余充放电时长最大的独立电池开始,分别按照最大充放电功率进行充放电,直到满足所述预设充放控制功率目标时停止。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剩余充放电时长对各个独立电池进行充放电时,首先从剩余充放电时长最大的独立电池开始,即对最大能力的独立电池进行平衡控制,随着该独立电池平衡控制的进行,之前处于排序第二大能力的独立电池成为最大能力的独立电池,接着对该独立电池进行平衡控制,依此进行平衡控制,按照最大充放电功率对处于最大能力的独立电池进行充放电,直到满足预设充放控制功率目标时停止。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从剩余充放电时长最大的独立电池开始,分别按照最大充放电功率进行充放电,直到满足预设充放控制功率目标时停止充放电,从而实现电池单向最大能力平衡。
可选地,所述当前最大可充放电功率为电池额定充放电功率和电池实际最大可充放电功率中的最小值。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为确保剩余充放电时长的准确性,设置当前最大可充放电功率为电池额定充放电功率和电池实际最大可充放电功率中的最小值,进而可以提高充放电的准确性,实现电池单向最大能力平衡。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当前最大可充放电功率为电池额定充放电功率和电池实际最大可充放电功率中的最小值,确保剩余充放电时长的准确性,进而可以提高充放电的准确性,实现电池单向最大能力平衡。
可选地,所述预设平衡策略为所述第三预设平衡策略时,所述根据所述电量状态和不同的预设平衡策略确定平衡电流的方向包括:根据所述电量状态、电池额定电量和当前最大可充放电功率确定各个所述独立电池的剩余充放电时长,根据所述剩余充放电时长确定对应的工作时长百分比;根据所述工作时长百分比对各个所述独立电池进行充放电,直到满足预设充放控制功率目标时停止。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4所示,在第三预设平衡策略下,首先应用控制算法确定预设充放控制功率目标,即系统的总体电池充放控制功率目标。
然后根据公式:电池额定电量*当前剩余电量百分比/当前最大可充放电功率,确定各个独立电池的剩余充放电时长,并由此确定对应的工作时长百分比。
最后根据工作时长百分比对各个独立电池进行充放电,直到满足预设充放控制功率目标时停止。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电量状态确定剩余充放电时长后,根据剩余充放电时长确定工作时长百分比,根据工作时长百分比对各个独立电池进行充放电,直到满足预设充放控制功率目标时停止充放电,从而实现电池单向比例平衡。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工作时长百分比对各个所述独立电池进行充放电包括:各个所述独立电池按照对应的所述工作时长百分比进行充放电,剩余充放电时长最小的独立电池依次停止工作,直到满足所述预设充放控制功率目标时所有所述独立电池停止充放电。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工作时长百分比对各个独立电池进行充放电时,由于百分比*总体目标功率值=各独立电池的控制功率输出值,因此在对所有逆变器的独立电池按照比例进行控制时,剩余充放电时长最小的独立电池会首先完成控制功率输出值的输出任务,进而停止工作,剩下的独立电池再次进行比例控制,直到满足预设充放控制功率目标时,所有独立电池停止充放电,实现电池单向比例平衡。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工作时长百分比对各个独立电池进行充放电时,依次完成剩余充放电时长最小的独立电池的充放电工作,直到满足预设充放控制功率目标时所有独立电池停止充放电,从而实现电池单向比例平衡。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的电池平衡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个独立电池的电量状态;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量状态和不同的预设平衡策略确定平衡电流的方向,以实现与所述预设平衡策略对应的控制目标,其中,所述预设平衡策略包括以电池最快平衡为控制目标的第一预设平衡策略、以电池单向最大能力平衡为控制目标的第二预设平衡策略以及以电池单向比例平衡为控制目标的第三预设平衡策略。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的电池平衡系统,包括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处理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实现如上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的电池平衡方法。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实现如上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的电池平衡方法。
虽然本发明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的电池平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各个独立电池的电量状态;
根据所述电量状态和不同的预设平衡策略确定平衡电流的方向,以实现与所述预设平衡策略对应的控制目标,其中,所述预设平衡策略包括以电池最快平衡为控制目标的第一预设平衡策略、以电池单向最大能力平衡为控制目标的第二预设平衡策略以及以电池单向比例平衡为控制目标的第三预设平衡策略;其中,所述预设平衡策略为所述第一预设平衡策略时,所述根据所述电量状态和不同的预设平衡策略确定平衡电流的方向包括:根据所述电量状态将各个所述独立电池划分为放电组和充电组,通过所述放电组向所述充电组输出所述平衡电流,以实现所述电池最快平衡;其中,当所述预设平衡策略为所述第二预设平衡策略时,所述根据所述电量状态和不同的预设平衡策略确定平衡电流的方向包括:根据所述电量状态、电池额定电量和当前最大可充放电功率确定各个所述独立电池的剩余充放电时长;根据所述剩余充放电时长对各个所述独立电池进行充放电,直到满足预设充放控制功率目标时停止充放电;其中,所述预设平衡策略为所述第三预设平衡策略时,所述根据所述电量状态和不同的预设平衡策略确定平衡电流的方向包括:根据所述电量状态、电池额定电量和当前最大可充放电功率确定各个所述独立电池的剩余充放电时长,根据所述剩余充放电时长确定对应的工作时长百分比;根据所述工作时长百分比对各个所述独立电池进行充放电,直到满足预设充放控制功率目标时停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的电池平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剩余充放电时长对各个所述独立电池进行充放电包括:
从剩余充放电时长最大的独立电池开始,分别按照最大充放电功率进行充放电,直到满足所述预设充放控制功率目标时停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的电池平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最大可充放电功率为电池额定充放电功率和电池实际最大可充放电功率中的最小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的电池平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工作时长百分比对各个所述独立电池进行充放电包括:
各个所述独立电池按照对应的所述工作时长百分比进行充放电,剩余充放电时长最小的独立电池依次停止工作,直到满足所述预设充放控制功率目标时所有所述独立电池停止充放电。
5.一种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的电池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个独立电池的电量状态;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量状态和不同的预设平衡策略确定平衡电流的方向,以实现与所述预设平衡策略对应的控制目标,其中,所述预设平衡策略包括以电池最快平衡为控制目标的第一预设平衡策略、以电池单向最大能力平衡为控制目标的第二预设平衡策略以及以电池单向比例平衡为控制目标的第三预设平衡策略;其中,所述预设平衡策略为所述第一预设平衡策略时,所述根据所述电量状态和不同的预设平衡策略确定平衡电流的方向包括:根据所述电量状态将各个所述独立电池划分为放电组和充电组,通过所述放电组向所述充电组输出所述平衡电流,以实现所述电池最快平衡;其中,当所述预设平衡策略为所述第二预设平衡策略时,所述根据所述电量状态和不同的预设平衡策略确定平衡电流的方向包括:根据所述电量状态、电池额定电量和当前最大可充放电功率确定各个所述独立电池的剩余充放电时长;根据所述剩余充放电时长对各个所述独立电池进行充放电,直到满足预设充放控制功率目标时停止充放电;其中,所述预设平衡策略为所述第三预设平衡策略时,所述根据所述电量状态和不同的预设平衡策略确定平衡电流的方向包括:根据所述电量状态、电池额定电量和当前最大可充放电功率确定各个所述独立电池的剩余充放电时长,根据所述剩余充放电时长确定对应的工作时长百分比;根据所述工作时长百分比对各个所述独立电池进行充放电,直到满足预设充放控制功率目标时停止。
6.一种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的电池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处理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的电池平衡方法。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的电池平衡方法。
CN202210497732.0A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的电池平衡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145979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97732.0A CN114597930B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的电池平衡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97732.0A CN114597930B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的电池平衡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97930A CN114597930A (zh) 2022-06-07
CN114597930B true CN114597930B (zh) 2022-08-26

Family

ID=81821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97732.0A Active CN114597930B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的电池平衡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9793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5010B (zh) * 2009-09-29 2013-05-01 凹凸电子(武汉)有限公司 电池单元均衡电路及方法
CN105356560A (zh) * 2015-12-11 2016-02-24 上海中兴派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两级分布式电池组主动均衡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05429225A (zh) * 2015-12-15 2016-03-23 深圳市科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动态均衡电路及其动态均衡方法
CN113394840B (zh) * 2021-05-28 2023-03-10 山东大学 一种储能电池电量智能均衡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489080B (zh) * 2021-05-31 2023-05-30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 电池电量均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00731A (zh) * 2021-12-14 2022-04-26 筠悦云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均衡管理功能的电池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97930A (zh) 2022-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76918B (zh) 锂电池的剩余电量的估算方法及系统
CN109435773B (zh) 电池均衡方法、系统、车辆、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539230B (zh) 燃料电池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燃料电池汽车
US20210021134A1 (en) Storage system
CN107204493A (zh) 电池充电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7342608A (zh) 电池充电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435766B (zh) 电池均衡方法、系统、车辆、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3779619A (zh) 基于单体容量值来执行电池系统的单体平衡的方法
CN109435777A (zh) 电池均衡系统、车辆、电池均衡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2934314A (zh) 电池包
CN111301219A (zh) 一种电动车电池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KR20220011601A (ko) 병렬 멀티 팩 모듈의 출력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US1018173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balancing voltages between battery racks
US6765389B1 (en) Method of computing AC impedance of an energy system
US20180264956A1 (en) Charge control device for in-vehicle battery
CN107231010B (zh) 一种电压补偿型电池保护器及均衡方法
JP2021019400A (ja) 蓄電システム
CN116325286A (zh) 充放电装置、电池充电的方法和充放电系统
JP2017162721A (ja) セルバランス回路制御装置、及び、セルバランス回路制御方法
CN114597930B (zh) 一种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的电池平衡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2051934B2 (en) Method for charging battery,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device
CN215681813U (zh) 一种并联储能系统
US20220209563A1 (en) Adaptive battery charging based on relaxation voltage measurements
KR20160049300A (ko) 배터리 랙 간 전압 밸런싱 장치 및 방법
KR102280630B1 (ko) 차량용 배터리 충전 관리 장치 및 그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