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97446A - 氢能源存储装置和氢能充放系统 - Google Patents

氢能源存储装置和氢能充放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97446A
CN114597446A CN202210267433.8A CN202210267433A CN114597446A CN 114597446 A CN114597446 A CN 114597446A CN 202210267433 A CN202210267433 A CN 202210267433A CN 114597446 A CN114597446 A CN 1145974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gen
hydrogen energy
storage tank
storage device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6743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蒲天
孙祥
程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Deying Ruichuang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Deying Ruichuang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Deying Ruichuang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Deying Ruichuang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6743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9744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974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974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8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 H01M8/04089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of gaseous reacta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8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 H01M8/04201Reactant storage and supply, e.g. means for feeding, pip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313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vari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failure or abnormal function
    • H01M8/0432Temperature; Ambient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313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vari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failure or abnormal function
    • H01M8/0438Pressure; Ambient pressure; Flow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氢能源存储装置和氢能充放系统,该氢能源存储装置包括:存储容器,所述存储容器内形成有腔体;储氢罐,至少部分所述储氢罐设置在所述腔体内;其中,制备所述存储容器的材料包括混凝土。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氢能源存储装置包括了存储容器和储氢罐,储氢罐设置在存储容器的腔体之内,而制备存储容器的材料包括了混凝土,气态或液态的氢能源可以存储在储氢罐之内,可以通过存储容器和储氢罐共同承担氢能源的压力,而混凝土制成的存储容器成本更低,代替传统技术中通过昂贵的金属材料来制备氢能源存储装置,大大降低了氢能源存储装置的成本。

Description

氢能源存储装置和氢能充放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氢能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氢能源存储装置和一种氢能充放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减少碳排放使用的新能源快速增加,替代碳氢化合物和化石燃料能源的环境效益经常被研究。其中一种技术被称为燃料电池技术。一般来说,燃料电池技术利用氢作为燃料来源,并产生无害的副产品。
为了促进燃料电池技术的使用,根据需要产生压缩氢气提供足够的存储空间,或者储存以备以后使用,并可以分配到其他位置。为了储存氢气,一些罐是由钢、铝和热塑性塑料制成的。随着燃料电池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这些储罐并没有为氢的常见和经常使用提供配套升级。特别是,一些结构金属容易出现氢脆现象,从而导致暴露于氢后断裂韧性严重降低。氢脆,可能是在制造过程中或长期暴露于压缩气体氢(CGH2)中无意引入氢的结果。
为了减少碳排放量,需要加强氢燃料基础设施,包括主要储存氢的存储部件。存储部件需要能够以低成本和高可靠的方式容纳散装氢。此外,还需要有可用的储氢燃料,以用于车辆加油和使用燃料电池公用事业负荷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氢能源存储装置。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氢能充放系统。
有鉴于此,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氢能源存储装置,包括:
存储容器,所述存储容器内形成有腔体;
储氢罐,至少部分所述储氢罐设置在所述腔体内;
其中,制备所述存储容器的材料包括混凝土。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腔体为多个,多个所述腔体间隔布置,每个所述腔体内设置有一个所述储氢罐。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氢能源存储装置还包括:
肌腱,设置在所述存储容器内,位于所述储氢罐的周测。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肌腱包括:
第一肌腱,所述第一肌腱沿着所述储氢罐的高度方向布置;和/或
第二肌腱,所述第二肌腱绕设在所述储氢罐的周测。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氢罐包括罐壁和缠绕丝;
所述罐壁为多层结构,所述多层结构包括防氢化层和多个加强层,多个所述加强层间隔设置,所述防氢化层与所述加强层之间间隔设置;
所述缠绕丝绕设在最外层的所述加强层上;
其中,所述缠绕丝呈螺旋设置,所述缠绕丝与所述储氢罐高度方向的夹角为0至90度。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氢能源存储装置还包括:
充放罐,设置在所述存储容器内,或位于所述存储容器的上方;
导管,所述充放罐通过所述导管连通于所述储氢罐;
注入管,连通于所述充放罐;
排出管,连通于所述充放罐。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氢能源存储装置还包括:
界面材料层,设置在所述存储容器和所述储氢罐之间。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氢能源存储装置还包括:
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储氢罐内和/或所述储氢罐的表面;
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储氢罐内和/或所述储氢罐的表面。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氢能充放系统,包括:
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氢能源存储装置;
氢能产生装置,连通于所述氢能源存储装置。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氢能源存储装置埋设在地面之下;和/或
所述氢能产生装置包括发电模块和水电解模块,所述发电模块用于向所述水电解模块发出电能,以使所述水电解模块产生氢气,并将氢气输送至输送氢能源存储装置;和/或
所述氢能充放系统包括:
加氢站,连通于所述氢能产生装置。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氢能源存储装置包括了存储容器和储氢罐,储氢罐设置在存储容器的腔体之内,而制备存储容器的材料包括了混凝土,气态或液态的氢能源可以存储在储氢罐之内,可以通过存储容器和储氢罐共同承担氢能源的压力,而混凝土制成的存储容器成本更低,代替传统技术中通过昂贵的金属材料来制备氢能源存储装置,大大降低了氢能源存储装置的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氢能源存储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氢能源存储装置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氢能源存储装置的肌腱布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氢能源存储装置的肌腱布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氢能充放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
其中,图1至图6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10存储容器、120储氢罐、130肌腱、140充放罐、150导管、160注入管、170排出管、180界面材料层、190压力传感器、200温度传感器、210加氢站;
111腔体、121防氢化层、122加强层、131第一肌腱、132第二肌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氢能源存储装置,包括:存储容器110,存储容器110内形成有腔体111;储氢罐120,至少部分储氢罐120设置在腔体111内;其中,制备存储容器110的材料包括混凝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氢能源存储装置包括了存储容器110和储氢罐120,储氢罐120设置在存储容器110的腔体111之内,而制备存储容器110的材料包括了混凝土,气态或液态的氢能源可以存储在储氢罐120之内,可以通过存储容器110和储氢罐120共同承担氢能源的压力,而混凝土制成的存储容器110成本更低,代替传统技术中通过昂贵的金属材料来制备氢能源存储装置,大大降低了氢能源存储装置的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作为直接存储氢能源的储氢罐120可以完全设置在腔体111内,也可以部分设置在腔体111内,在储氢罐120完全设置在腔室内的情况下,存储容器110可以分担更多的氢能压力,而在储氢罐120部分设置在腔室内的情况下,便于储氢罐120的设置与取放。
可以理解的是,在氢能源存储装置施工搭建的过程中,氢能源存储装置的存储容器110和储氢罐120均可以进行预制,只需要在施工现场将储氢罐120与存储容器110进行组合即可搭建形成氢能源存储装置,便于氢能源存储装置的形成。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给混凝土制成的存储容器110的设置,减少了氢能源存储装置中的金属材料用量,进而抑制了氢化现象的产生。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存储容器110和储氢罐120的设置,可以使氢能源存储装置成复合式结构,储氢罐120和存储容器110之间的结构分担储氢罐120厚度减薄所承担的压力,储氢罐120厚度变薄可降低制造成本。下面通过表1和表2中表示的对于目标存储体积为1000ft3的储罐的数据来说明储氢罐120的厚度减少量的示例。
示例假定使用4个储氢罐120,每个内部压力为250ft3和10000psi,涉及不同长度和半径的三个情况如下:
场景1包括一个10英尺长的储罐,半径为2.8英尺。
场景2包括一个15英尺长的储罐,半径为2.3英尺。
场景3包括一个20英尺长的储罐,半径为2.0英尺。
具有这些配置的储氢罐120的常规钢厚度要求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厚度压力(半径/容许应力)。例如,如果方案1下的储罐的允许(设计)应力为30Ksi,则厚度可计算为(2.8英尺/30000psi),这等于0.9333英尺或11.2英寸。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集成存储容器110和储氢罐120,可以显著降低储氢罐120的厚度要求。例如,对于50ksi的容许设计应力,储氢罐120的内部压力的部分可以通过外部存储容器110来平衡,即储氢容器所携带的有效压力的降低,储氢容器的估计厚度如表2所示。
当面对选择使用传统方法规定的厚度和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存储容器110设计储氢罐120强度时,可根据传统方案和本发明的氢能源存储装置的成本/效益分析选择最优。一般来说,具有高性能存储容器110结构设计的储氢方案具有灵活的柔性形式,比金属压力容器制造更经济。因此,在某些应用中,具有适当强度的储氢罐120和存储容器110的组合可以从经济的角度提供更理想的氢能源存储装置。
较比传统的计算方案随着储氢罐120承载的有效压力从10000psi降低到5000psi,储氢罐120的厚度可以从6.7英寸显著减小到3.4英寸,混凝土承受压力需大于减少压力(储氢罐120未承受的压力)。例如,为承受5000psi的压力,存储容器110的混凝土强度大于5000psi,存储容器110的张力载荷由钢筋腱和其他钢筋承载。
在一些示例中,可以通过灵活调整存储容器110的厚度,使存储容器110承担氢能总压力的50%,能够大大降低氢能源存储装置的总成本。
在一些示例中,腔体111为多个,多个腔体111间隔布置,每个腔体111内设置有一个储氢罐120。
腔体111为多个,而每个腔体111内均可以设置一个储氢罐120,如此设置可以使氢能源存储装置具备更多的存储空间,使得一个氢能源存储装置能够存储更多的氢能,提高氢能存储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每个储氢罐120可以作为一个部件,插入外部混凝土结构的存储容器110内,位于储氢罐120外部的混凝土结构可以分担存储在储氢罐120内的氢能压力。混凝土的预应力可通过预张力,或通过粘合或非粘合的后张力来完成。
如图1所示,在一些示例中,氢能源存储装置还包括:肌腱130,设置在存储容器110内,位于储氢罐120的周测。
氢能源存储装置还包括了肌腱130,通过肌腱130的设置能够提高存储容器110的强度,进而使得存储容器110能够更好地分担氢能压力,提高氢能源存储装置使用的安全系数。
可以理解的是,存储容器110可以通过混凝土和肌腱130预制而成,能够提高氢能源存储装置的搭建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肌腱130可以为钢筋,也可以为能够提高存储容器110强度的,预埋在混凝土材料之内的其他筋状材料。
在一些示例中,肌腱130如图1所示被嵌入在存储容器110中,并且通常围绕着各个储氢罐120。肌腱130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安装在容器内。在单个存储容器110中,肌腱130可以由制造商进行预加工,而混凝土则在储氢罐120周围浇筑。如果氢能源存储装置是在现场建造的,在储氢罐120安装在外部存储容器110内之后,由嵌入在存储容器110中的肌腱130施加应力。肌腱130可以是圆形构件在不同深度嵌入在存储容器110中,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以实质螺旋方式包裹着槽。图2中的肌腱130被嵌入在存储容器110中,并包围着多个储氢罐120。
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一些示例中,肌腱130包括:第一肌腱131,第一肌腱131沿着储氢罐120的高度方向布置;和/或第二肌腱132,第二肌腱132绕设在储氢罐120的周测。
肌腱130可以包括第一肌腱131和/或第二肌腱132,通过第一肌腱131设置在存储容器110之内,沿着储氢罐120的高度方向进行布置,可以提高存储容器110的高度方向上承担氢能压力的性能,即提高氢能源存储装置在轴向上的机械性能;第二肌腱132绕设在储氢罐120的周测,第二肌腱132设置在存储容器110之内,且沿周向布置在储氢罐120的周测,能够提高氢能源存储装置在周向上的机械性能,使得氢能源存储装置能够更好地承担氢能的压力,降低氢能存储的成本。
参考图4和5,储氢罐120和存储容器110不同结构的布置。
图4实施例,外部混凝土结构的存储容器110向储氢罐120和充放罐140提供周向钢筋,还包括平行于储氢罐120的纵向第一肌腱131,以及部份嵌入存储容器110中围绕储氢罐120的第二肌腱132。储氢罐120的最大压力负荷承载能力可约为50%,且存储容器110承载压力负荷的平衡。
图5实施例,外部存储容器110向储氢罐120提供轴向和周向压力承载分担,其中,外部存储容器110的压力承载能力可能大于50%和高达70%或更多。
混凝土的附加设计参数,如果需要,可以考虑将存储容器110提供作为外部压力容器的限制。例如,如果存储容器110提供密封件,则可适用额外的混凝土厚度或强度要求。这些附加参数可能基于总体有效成本,包括对制造、施工、完整性和安全以及长期的关注存储监视。
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氢能源存储装置的强度可以由存储容器110和储氢罐120共同承受设计压力,但在氢能源存储装置中可以包含额外的界面材料层180。在图4和图5中。界面材料层180可以是具有高强度和延性的高性能混凝土。当氢能源存储装置分两相构造时,界面材料层180特别有用。例如,储氢罐120可以在工厂中单独制造,并转移到建造存储容器110的施工现场。两相结构将要求将储氢罐120设置或安装在存储容器110的腔体111内。在存储容器110中安装储氢罐120的过程可以通过更柔软的界面材料层180来促进。
可以理解的是,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波特兰混凝土协会(PCA)认为5000psi(34MPa)是高强度混凝土,现超高强度混凝土生产强度已超过21750psi(150MPa)。因此,将储氢罐120与预应力混凝土制备而成的存储容器110集成,以开发一种安全、经济的储氢方案是可行的。氢能源存储装置可以利用低成本的商品材料(结构钢和混凝土)和高生产力来降低制造成本。
在一些示例中,储氢罐120包括罐壁和缠绕丝;罐壁为多层结构,多层结构包括防氢化层121和多个加强层122,多个加强层122间隔设置,防氢化层121与加强层122之间间隔设置;缠绕丝绕设在最外层的加强层122上;其中,缠绕丝呈螺旋设置,缠绕丝与储氢罐120高度方向的夹角为0至90度。
储氢罐120包括罐壁,而罐壁包括了防氢化层121和多个加强层122,使得罐壁呈多层结构,能够对氢能的渗透进行抑制,同时与氢能直接接触的内层为防氢化层121,能够对材料的氢脆现象进行抑制,提高储氢罐120的使用寿命,通过多个加强层122的设置,一方面使得储氢罐120的机械强度更高可以对氢能渗透进行抑制,另一方面能够减少防氢化材料的用量能够降低储氢罐120的成本。
储氢罐120还包括缠绕丝,通过缠绕丝呈螺旋设置在罐壁上,且缠绕丝与储氢罐120高度方向的夹角为0至90度能够提高储氢罐120的抗压能力。
如图1和图3所示,在一些示例中,氢能源存储装置还包括:充放罐140,设置在存储容器110内,或位于存储容器110的上方;导管150,充放罐140通过导管150连通于储氢罐120;注入管160,连通于充放罐140;排出管170,连通于充放罐140。
氢能源存储装置还包括:充放罐140、导管150和注入管160,氢能的生产设备产生的氢能可以通过注入管160连通于充放罐140,通过充放罐140可以调节氢能的压力,对氢能进行缓冲,而后氢能可以通过导管150输送到储氢罐120内进行存储。
充放罐140可以设置在存储容器110之内,如此设置存储容器110可以承担充放罐140的压力,能够降低对充放罐140的抗压要求,利于降低成本。
充放罐140也可以设置在存储容器110之外,如可以设置在存储容器110的上方,如此设置便于充放罐140的维修与维护,便于管路的布局与修改。
氢能源存储装置还包括排出管170,在需要使用氢能时,可以通过排除管和充放罐140排出存储在储氢罐120内的氢能。
在一些示例中,氢能源存储装置还可以包括引风件,引风件的输入端连通于所述腔体111。
在一些示例中,储气罐的罐壁上形成有凸起,以使储气罐的抗压能力更强,在储气罐的罐壁包括防氢化层121和多个加强层122时,防氢化层121和每个加强层122尚均可以形成有凸起。
在一些示例中,储氢罐120可以是金属(不限于不锈钢或碳钢)。金属不仅仅储存气体,还可以分担氢能源存储装置的部分负载。储氢罐120的结构可以分担氢能源存储装置气缸环向应力50%以上。对于相同的壁厚,较长和更薄的储氢罐120通常能够向氢能源存储装置提供更大的结构支撑。此外,储氢罐120可以由多层储存气体,如氢气被允许渗透到一个或多个内层,然后通风,以减轻对储氢罐120的氢脆强度。通过提供一个或多个不同层的排气孔系统(未示出)和/或在层表面上提供凸起,可以促进排气过程,提高储气罐的强度。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包括具有多层罐壁的储氢罐120。这种类型的储氢罐120通常共享一个共同的几何形状,并且基本上是轴向对齐。多层储罐的不同层通常在大小上略有偏移,以允许一层在另一层内嵌套。多层罐的每个单独的层可以由相同或不同的材料构成。例如,具有多层的储氢罐120的内层可以是大约4英寸或更少的不锈钢。通常,多层储氢罐120的每一层的厚度约为英寸或更小。或者,内层可以由抗氢化材料构成,作为屏障以进一步降低氢的渗透性。如果需要,其余的层可以是碳钢或高强度钢。本发明实例中采用四层(图1)但不限于此数量。传统上,将氢气从一个腔转移到另一个腔时,压力平衡可能会构成挑战,在一些容器设计中,主腔室和其他腔室之间的连接是槽,用于保持最佳压力。清洗容器中的气体也可能很困难,通过所示的实施例可以最小化这些问题。每个腔室中的储氢罐120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仅连接到导管150至充放罐140。
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一些示例中,氢能源存储装置还包括:界面材料层180,设置在存储容器110和储氢罐120之间。
氢能源存储装置还包括了界面材料层180,通过界面材料层180的设置可以对储氢罐120的形变进行缓冲。
可以理解的是,界面材料同样可以由混凝土材料制成,界面材料的延性和强度优于制备存储容器110的混凝土材料,如此设置可以使界面材料更好地缓冲储氢罐120的形变。
可以理解的是,在氢能源存储装置的制备过程中,储氢罐120和存储容器110均可以进行预制,而界面材料层180可以在氢能源存储装置搭建的过程中进行现场制备,以防止界面材料过早的凝固,确保界面材料层180的延性可以优于存储容器110。
在一些示例中,氢能源存储装置还包括:压力传感器190,设置在储氢罐120内和/或储氢罐的表面;温度传感器200,设置在储氢罐120内和/或储氢罐的表面。
氢能源存储装置还包括压力传感器190和温度传感器200,进而即可检测储液罐内氢能的温度和压力,便于对储氢罐120的氢能注入与排放进行控制。
可以理解的是,氢能源存储装置还可以包括流量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可以设置在储氢罐120上以检测氢能的注入或排出速率。
如图3中所示,多个传感器可选择性的嵌入在储氢罐120和存储容器110之间的界面附近,或沿存储容器110的长度/深度/宽度的不同位置,传感器还可以嵌入在储氢罐120中或内表面上。每个传感器可以通信或存储数据,例如压力和温度水平,或监测来自储氢罐120的材料泄漏;传感器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向接收器提供实时信息以进行记录,或者可以根据需要启动警报或发送警报。
如图6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氢能充放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氢能源存储装置;氢能产生装置,连通于氢能源存储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氢能充放系统包括了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氢能源存储装置,因此该氢能充放系统具备上述技术方案的氢能源存储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氢能充放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氢能产生装置生产氢气,氢气可以存储在氢能源存储装置之内。
如图6所示,在一些示例中,氢能源存储装置埋设在地面之下;和/或氢能产生装置包括发电模块和水电解模块,发电模块用于向水电解模块发出电能,以使水电解模块产生氢气,并将氢气输送至输送氢能源存储装置;和/或氢能充放系统包括:加氢站210,连通于氢能产生装置。
氢能源存储装置埋设在地面之下,一方面能够减少对地面空间的占用率,使得氢能源存储装置的设置成本更低;另一方面氢能源存储装置埋设在地面之下,使用更加安全。
能产生装置包括发电模块和水电解模块,发电模块用于向水电解模块发出电能,以使水电解模块产生氢气,并将氢气输送至输送氢能源存储装置,发电模块用于产生电能,当电能产能过剩时,多余的电能可以输送至水电解模块,通过水电解模块电解水即可产生氢能,产生的氢能即可输送到氢能源存储装置进行存储。
氢能充放系统还可以包括连通于氢能产生装置的加氢站210,通过加氢站210即可为车辆填充氢能;可以理解的是,加氢站210可以包括分配器,以对氢能进行分配。
在一些示例中,氢能源存储装置可以是用于燃料电池动力车辆的加油站的氢充放电系统的一部分;或者在用于公用事业规模负荷均衡和峰值共享应用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中。氢燃料电池驱动的车辆可在加氢站210处充其氢气。
在公用负载水平系统中使用氢能源存储装置储存氢气的氢能充放系统时。电力公司可以通过包括风力发电场的风力发电过程,产生超过向当前用户发电所需的量。在公用事业公司产生过量风力发电的情况下,过量电力可以发送到产生氢的水电解模块,并将氢转移到本本申请实施例的氢能源存储装置中。在峰值使用期间,氢气可以从氢能源存储装置中抽出,供加氢站使用。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氢能源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容器,所述存储容器内形成有腔体;
储氢罐,至少部分所述储氢罐设置在所述腔体内;
其中,制备所述存储容器的材料包括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能源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腔体为多个,多个所述腔体间隔布置,每个所述腔体内设置有一个所述储氢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能源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肌腱,设置在所述存储容器内,位于所述储氢罐的周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氢能源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肌腱包括:
第一肌腱,所述第一肌腱沿着所述储氢罐的高度方向布置;和/或
第二肌腱,所述第二肌腱绕设在所述储氢罐的周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能源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氢罐包括罐壁和缠绕丝;
所述罐壁为多层结构,所述多层结构包括防氢化层和多个加强层,多个所述加强层间隔设置,所述防氢化层与所述加强层之间间隔设置;
所述缠绕丝绕设在最外层的所述加强层上;
其中,所述缠绕丝呈螺旋设置,所述缠绕丝与所述储氢罐高度方向的夹角为0至9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氢能源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充放罐,设置在所述存储容器内,或位于所述存储容器的上方;
导管,所述充放罐通过所述导管连通于所述储氢罐;
注入管,连通于所述充放罐;
排出管,连通于所述充放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氢能源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界面材料层,设置在所述存储容器和所述储氢罐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氢能源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储氢罐内和/或所述储氢罐的表面;
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储氢罐内和/或所述储氢罐的表面。
9.一种氢能充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氢能源存储装置;
氢能产生装置,连通于所述氢能源存储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氢能充放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氢能源存储装置埋设在地面之下;和/或
所述氢能产生装置包括发电模块和水电解模块,所述发电模块用于向所述水电解模块发出电能,以使所述水电解模块产生氢气,并将氢气输送至输送氢能源存储装置;和/或
所述氢能充放系统包括:
加氢站,连通于所述氢能产生装置。
CN202210267433.8A 2022-03-18 2022-03-18 氢能源存储装置和氢能充放系统 Pending CN1145974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67433.8A CN114597446A (zh) 2022-03-18 2022-03-18 氢能源存储装置和氢能充放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67433.8A CN114597446A (zh) 2022-03-18 2022-03-18 氢能源存储装置和氢能充放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97446A true CN114597446A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10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67433.8A Pending CN114597446A (zh) 2022-03-18 2022-03-18 氢能源存储装置和氢能充放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97446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3052A (zh) * 2007-06-25 2007-12-26 吴江市方霞企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混合式高压储存室
CN102705693A (zh) * 2012-05-16 2012-10-03 海工英派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深嵌式钢内衬结构高压气体储存装置
US20150014186A1 (en) * 2013-07-12 2015-01-15 Ut-Battelle, Llc Hydrogen storage container
JP2018004020A (ja) * 2016-07-07 2018-01-11 株式会社大林組 水素貯蔵設備
CN207316457U (zh) * 2016-12-14 2018-05-04 何树延 用于大容量高压流体介质储存的预应力混凝土压力容器
CN110173619A (zh) * 2019-06-13 2019-08-27 杨清萍 一种铝、钢复合层储氢罐及其为芯的纤维缠绕增强储氢瓶
JP2019199951A (ja) * 2018-05-18 2019-11-21 清水建設株式会社 低温液体貯蔵用タンク
KR102224134B1 (ko) * 2020-01-09 2021-03-08 한국이미지시스템(주) 프리스트레스 콘크리트 압력용기
CN214663702U (zh) * 2020-12-07 2021-11-09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 一种储氢罐井下安装结构
CN114151718A (zh) * 2021-10-21 2022-03-08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容式超低温常压液氢储罐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3052A (zh) * 2007-06-25 2007-12-26 吴江市方霞企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混合式高压储存室
CN102705693A (zh) * 2012-05-16 2012-10-03 海工英派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深嵌式钢内衬结构高压气体储存装置
US20150014186A1 (en) * 2013-07-12 2015-01-15 Ut-Battelle, Llc Hydrogen storage container
JP2018004020A (ja) * 2016-07-07 2018-01-11 株式会社大林組 水素貯蔵設備
CN207316457U (zh) * 2016-12-14 2018-05-04 何树延 用于大容量高压流体介质储存的预应力混凝土压力容器
JP2019199951A (ja) * 2018-05-18 2019-11-21 清水建設株式会社 低温液体貯蔵用タンク
CN110173619A (zh) * 2019-06-13 2019-08-27 杨清萍 一种铝、钢复合层储氢罐及其为芯的纤维缠绕增强储氢瓶
KR102224134B1 (ko) * 2020-01-09 2021-03-08 한국이미지시스템(주) 프리스트레스 콘크리트 압력용기
CN214663702U (zh) * 2020-12-07 2021-11-09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 一种储氢罐井下安装结构
CN114151718A (zh) * 2021-10-21 2022-03-08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容式超低温常压液氢储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62646B2 (en) Hydrogen storage container
CN101603626B (zh) 卸压装置的致动
EP2990714B1 (en) Accumulator
KR102322373B1 (ko) 후프층 및 헬리컬층이 와인딩된 고압용기
US8308017B2 (en) Composite material with fibers with different stiffness for optimum stress usage
US7624761B2 (en) Tube shaped high pressure storage tank
EP3380302B1 (en) Composite pressure vessel having internal load support
EP2788654B1 (en) Pressure vessel with metallic liner and two fiber layers of different material
CN100430641C (zh) Pbo纤维与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高压储氢气瓶的制备方法
EP2788653A1 (en) Multilayer pressure vessel
US20080079606A1 (en) Article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within a pressurized gas cylinder
CN114597446A (zh) 氢能源存储装置和氢能充放系统
JP4073649B2 (ja) ガスタンク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ガスタンク
TW202032058A (zh) 經模組化預壓之混凝土壓力槽
CN203273275U (zh) 一种钢丝缠绕结构的高压气瓶
US20150069071A1 (en) Layered Inspectable Pressure Vessel for CNG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CN215722474U (zh) 大容量无缝不锈钢内胆碳纤维全缠绕瓶式容器
CN211289544U (zh) 一种运输高压气体的管束式集装箱
CN110925590A (zh) 一种车用高压气瓶
JP2004197812A (ja) 高圧ガス貯蔵容器
CN211716232U (zh) 一种车用高压气瓶
Wang et al. Hydrogen storage container
CN201458113U (zh) 机械缠绕式玻璃钢地埋储罐
CN114636092B (zh) 储存天然气或掺氢天然气的非金属内衬储气井及安装方法
KR102030611B1 (ko) 암반의 전단강도가 향상된 지하 고압 유체 저장조 및 이를 이용한 caes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