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96680A - 一种异常状态下远程授权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异常状态下远程授权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96680A
CN114596680A CN202210257021.6A CN202210257021A CN114596680A CN 114596680 A CN114596680 A CN 114596680A CN 202210257021 A CN202210257021 A CN 202210257021A CN 114596680 A CN114596680 A CN 1145966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iris
data
similarity
se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5702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96680B (zh
Inventor
相子栋
邹帮山
李成功
李哲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nk Of Jil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nk Of Jil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nk Of Jil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nk Of Jil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5702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966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966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966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966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966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9/00Complete banking systems; Coded card-freed arrangements adapted for dispensing or receiving monies or the like and posting such transactions to existing accounts, e.g. automatic teller machines
    • G07F19/20Automatic teller machines [ATMs]
    • G07F19/207Surveillance aspects at AT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9/00Complete banking systems; Coded card-freed arrangements adapted for dispensing or receiving monies or the like and posting such transactions to existing accounts, e.g. automatic teller machines
    • G07F19/20Automatic teller machines [ATMs]
    • G07F19/209Monitoring, auditing or diagnose of functioning of AT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Fina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文提供了一种异常状态下远程授权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应用于自助终端,包括:当自助终端的摄像头出现异常时,根据与自助终端相关联的监视器的状态,选择一个或多个处于空闲状态的监视器;对空闲状态监视器执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调用空闲状态监视器定位监视使用自助终端的用户;根据用户的用户证明,向该用户的移动终端对应的APP发送验证请求,以使得当移动终端通过验证请求后,利用移动终端采集生物数据,并将用户证明和生物数据均发送至远端,实现了自助终端发生异常情况下的数据采集和远程授权,并且由于自助终端调用监视器进行用户监视,还可以防止用户作弊,降低远程授权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异常状态下远程授权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银行等金融企业的柜面业务的授权方法,特别是关于柜面业务的远程授权技术,具体地讲是一种异常状态下远程授权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金融自助设备的发展,目前在金融机构,如银行中,越来越多的业务(例如小额取款、存款等)均可以由客户通过自助终端来自行办理,从而节省了银行的人力,提高了客户在银行办理业务的效率。然而,依据银行监管要求,对于一些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特殊业务,客户需要获得银行的授权才能办理。现有技术中,客户需要持有身份验证的资料前往自助终端办理业务,当将身份验证资料发送自助终端时,自助终端通过远程视频获取用户即时信息,并与身份资料进行对比,确认无误后对客户需办理的业务授权。
但是当自助终端的摄像功能出现异常时,自助终端无法进行授权验证,会降低客户办理业务好感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文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常状态下远程授权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助终端的摄像功能出现异常时,自助终端无法进行授权验证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文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文提供一种异常状态下远程授权方法,应用于自助终端,包括:
当自助终端的摄像头出现异常时,根据与所述自助终端相关联的监视器的状态,选择一个或多个处于空闲状态的监视器作为空闲状态监视器;
对所述空闲状态监视器执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调用所述空闲状态监视器定位监视使用所述自助终端的用户;
根据所述用户的用户证明,向该用户的移动终端对应的APP发送验证请求,以使得当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验证请求后,利用所述移动终端采集生物数据,并将所述用户证明和所述生物数据均发送至远端。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与所述自助终端相关联的监视器的状态,选择一个或多个处于空闲状态的监视器作为空闲状态监视器,进一步包括:
所述自助终端维护有映射字典,所述映射字典标注了所述自助终端与若干所述监视器的关联关系;
根据所述关联关系向所述监视器发送查询指令,若所述监视器返回空闲指令,则所述自助终端选择其作为所述空闲监视器;
其中,所述自助终端在一轮所述查询指令中需要获取至少一个所述空闲监视器,若所述自助终端没有获取到所述空闲监视器,则报错。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用户的用户证明,向该用户的移动终端对应的APP发送验证请求,以使得当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验证请求,进一步包括:
所述自助终端读取所述用户证明并显示第一验证信息;
所述自助终端向所述用户证明预留的移动终端对应的APP发送验证请求;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验证请求向所述自助终端发送第二验证信息;
若所述第一验证信息与所述第二验证信息一致,则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验证请求。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在将所述用户证明和所述生物数据均发送至远端之后,还包括:
接收远端发送的执行指令,若所述执行指令为授权通过时,所述自助终端执行所述用户的待授权业务;
若所述执行指令为授权未通过时,所述自助终端查询最近网点,并显示。
另一方面,本文还提供一种异常状态下远程授权方法,应用于远端,包括:
获取用户的身份证明和若干生物数据;
根据所述身份证明调取所述用户存储于数据库中的历史生物数据;
将所述若干生物数据与所述历史生物数据进行逐一匹配,并计算记录每一次匹配的分数;
将若干分数中最大的分数与分数阈值比较,当最大的分数超过所述分数阈值时,接入授权人员专线,所述授权人员对所述用户进行授权。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将所述若干生物数据与所述历史生物数据进行逐一匹配,进一步包括:
确定所述生物数据类型;
当所述生物数据为人像数据时,根据所述人像数据和所述历史生物数据执行人像相似度匹配;
当所述生物数据为虹膜数据时,根据所述虹膜数据和所述历史生物数据执行虹膜相似度匹配。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人像数据和所述历史生物数据执行人像相似度匹配,进一步包括:
所述人像数据包括所述用户的人像的左视图、右视图和正视图;
从所述历史生物数据中获取所述用户的基准人像;
根据所述基准人像分别确定所述人像的左视图的左侧偏差角、所述用户人像的右视图的右侧偏差角、所述用户人像的主视图的正脸偏差角、所述用户人像的主视图的俯视偏差角和所述用户人像的主视图的仰视偏差角;
根据所述左侧偏差角、右侧偏差角、正脸偏差角、俯视偏差角和仰视偏差角确定所述人像数据与所述历史生物数据的相似度。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左侧偏差角、右侧偏差角、正脸偏差角、俯视偏差角和仰视偏差角确定所述人像数据与所述历史生物数据的相似度,进一步包括:
分别确定所述左侧偏差角、右侧偏差角、正脸偏差角、俯视偏差角和仰视偏差角的偏差程度;
根据所述偏差程度和固定值分别确定所述人像数据的左侧相似度、右侧相似度、正脸相似度、俯视相似度和仰视相似度;
根据所述左侧相似度、右侧相似度、正脸相似度、俯视相似度、仰视相似度和相似度综合值分别确定所述人像数据的左侧相似度系数、右侧相似度系数、正脸相似度系数、俯视相似度系数和仰视相似度系数;
将所述左侧相似度系数和所述左侧相似度、所述右侧相似度系数和所述右侧相似度、所述正脸相似度系数和所述正脸相似度、所述俯视相似度系数和所述俯视相似度、所述仰视相似度系数和所述仰视相似度分别相乘后再相加,得到综合性相似度,并记作匹配的分数。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当所述生物数据为虹膜数据时,根据所述虹膜数据和所述历史生物数据执行虹膜相似度匹配,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虹膜数据获取所述用户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
分别提取所述用户的所述左眼图像和所述右眼图像中的瞳孔参数和虹膜参数;
根据所述虹膜参数确定虹膜特征,根据所述瞳孔参数确定瞳孔特征;
根据所述虹膜特征、所述瞳孔特征以及历史生物数据中的基准虹膜数据,确定匹配的分数。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虹膜参数确定虹膜特征,根据所述瞳孔参数确定瞳孔特征,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虹膜参数中虹膜的内圆、外圆和二次曲线确定虹膜位置,将所述虹膜位置作为所述虹膜特征;
根据瞳孔参数确定两个瞳孔的距离,将两个瞳孔的距离作为所述瞳孔特征;
其中所述虹膜的外圆是根据所述虹膜与所述瞳孔的边界得到的,所述虹膜的内圆是根据所述虹膜与巩膜得到,所述二次曲线是根据虹膜与上下眼皮得到的。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虹膜特征、所述瞳孔特征以及历史生物数据中的基准虹膜数据,确定匹配的分数,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虹膜位置确定所述虹膜尺寸;
将所述虹膜归一化并与所述基准虹膜数据进行对比,确定第一匹配分数;
将所述瞳孔距离与所述基准虹膜数据进行对比,确定第二匹配分数;
根据所述第一匹配分数和所述第二匹配分数,确定匹配的分数。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在根据所述身份证明调取所述用户存储于数据库中的历史生物数据之前,
根据所述身份证明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黑名单用户,若所述用户为黑名单用户,则拒绝所述用户的访问。
另一方面,本文还提供一种异常状态下远程授权装置,包括:
自助终端,用于采集身份证明,并通过APP调用移动终端的摄像头采集用户的生物数据,并将所述生物数据发送;
远端,用于将若干所述生物数据与历史生物数据进行逐一匹配,并计算记录每一次匹配的分数;将若干分数中最大的分数与分数阈值比较,当最大的分数超过所述分数阈值时,接入授权人员专线。
另一方面,本文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任意一项所述的异常状态下远程授权方法。
另一方面,本文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任意一项所述的异常状态下远程授权方法。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当自助终端的摄像头出现异常时,根据与所述自助终端相关联的监视器的状态,选择一个或多个处于空闲状态的监视器作为空闲状态监视器,防止用户在通过自助终端进行生物识别时,利用显示设备对生物数据的采集过程进行作弊;还可以实现对所述空闲状态监视器执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调用所述空闲状态监视器定位监视使用所述自助终端的用户,在定位监视过程中,可以将空闲监视器的摄像头进行聚焦定位,并放大用户,在监视过程中,空闲监视器还可以将监视的过程进行录制存储,以便于后续对于用户的信用程度进行打分;根据所述用户的用户证明,向该用户的移动终端对应的APP发送验证请求,以使得当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验证请求后,利用所述移动终端采集生物数据,并将所述用户证明和所述生物数据均发送至远端,将用户证明和生物数据发送后,可以方便远端的人员进行授权,在授权后,完成用户业务的办理,通过上述过程,可以实现在自助终端发生异常时,也可以通过用户的移动终端进行远程视频授权,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为让本文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文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文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文实施例一种异常状态下远程授权的整体系统图;
图2示出了本文实施例一种异常状态下远程授权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文实施例一种APP验证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文实施例一种应用于远端的异常状态下远程授权方法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文实施例一种匹配方式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文实施例人眼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文实施例一种人像相似度计算方法;
图8示出了本文实施例一种虹膜匹配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文实施例一种确定虹膜匹配分数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文实施例一种异常状态下远程授权装置;
图11示出了本文实施例一种异常状态下远程授权装置的流程图;
图12示出了本文实施例一种计算机设备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
10、营业点;
20、授权点;
30、数据中心
61、内圆;
62、外圆;
63、巩膜;
64、瞳孔;
65、上眼皮;
66、下眼皮;
67、虹膜;
1202、计算机设备;
1204、处理器;
1206、存储器;
1208、驱动机构;
1210、输入/输出模块;
1212、输入设备;
1214、输出设备;
1216、呈现设备;
1218、图形用户接口;
1220、网络接口;
1222、通信链路;
1224、通信总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文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文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文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文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文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文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分析的数据、存储的数据、展示的数据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
如图1所示一种异常状态下远程授权的整体系统图,包括营业点10、授权点20和数据中心30。
营业点10,用于放置自助终端以及监视器,其中营业点可能存在多个自助终端,为了安全考虑,在每一个自助终端周围都存在有若干个监视器,监视器与自助终端的数量不固定,并且为了全方位的保护自助终端遭受到暴力破坏,记录破坏现场,监视器的放置位置也是不固定的,在一种情况中,监视器可以放置在自助终端的左前方、右前方、左后方和右后方。
营业点10,用于收集用户的用户证明,例如身份证、户口本或驾驶证等,可以表示用户身份的材料,营业点还可以收集用户的生物数据,例如人像、虹膜或指纹等,当用户前往营业点办理业务时,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型,有可能会需要高级别的授权人员的授权,用户只有拿到授权时,才可以办理此业务,否则,将无法办理此业务。
授权点20,用于查询用户的身份证明和生物数据,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现有的征信体系,在一些需要征信的业务中,用户需要良好的征信记录才可以办理某些业务,例如借贷和开户等,授权点20与数据中心30可以进行数据的交互,当授权点20接收到用户的身份证明时,即可根据用户的身份证明从数据中心30调取用户的征信记录,确定该用户是否在本数据中心30存在有可以将用户定为黑名单的不良记录,例如不良信用人员,如该用户不是黑名单用户,则授权人员通过音频交互的方式,询问并确定用户待授权业务,并用肉眼确定确认用户身份,当全部完成,且没有异常,则向营业点发送授权通过的执行指令。
营业点10根据授权通过指令为用户办理响应的业务。
数据中心30,需要说明的是,该数据中心30中的可以是自行建设,也可以通过许可调用公安系统的数据中心,本文在此不做限定。
由于自助终端的摄像头全天工作,所以会较为大概率的发生摄像头损坏现象,而且为了用户的使用,自助终端有可能会在营业点正常工作时间时暴露在营业点外侧,这种操作环境更加容易引起自助终端的某些部件的损坏,由于自助终端的内部构造较为复杂,且拆解进行更换器件需要备案人员进行维修,所以维修时间较长,在一些为了节省人力开销的网点,自助终端可以替代很多人力,所以自助终端的无法使用会引起较为严重的后果。
因此需要一种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助终端的摄像功能出现异常时,自助终端无法进行授权验证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异常状态下远程授权方法,能够在自助终端的摄像头出现异常时,对用户的业务进行授权,图2是本文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异常状态下远程授权方法的步骤示意图,本说明书提供了如实施例或流程图所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劳动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步骤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在实际中的系统或装置产品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具体的如图2所示,应用于自助终端,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当自助终端的摄像头出现异常时,根据与所述自助终端相关联的监视器的状态,选择一个或多个处于空闲状态的监视器作为空闲状态监视器。
步骤202、对所述空闲状态监视器执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调用所述空闲状态监视器定位监视使用所述自助终端的用户。
步骤203、根据所述用户的用户证明,向该用户的移动终端对应的APP发送验证请求,以使得当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验证请求后,利用所述移动终端采集生物数据,并将所述用户证明和所述生物数据均发送至远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当自助终端的摄像头出现异常时,根据与所述自助终端相关联的监视器的状态,选择一个或多个处于空闲状态的监视器作为空闲状态监视器,防止用户在通过自助终端进行生物识别时,利用显示设备对生物数据的采集过程进行作弊;还可以实现对所述空闲状态监视器执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调用所述空闲状态监视器定位监视使用所述自助终端的用户,在定位监视过程中,可以将空闲监视器的摄像头进行聚焦定位,并放大用户,在监视过程中,空闲监视器还可以将监视的过程进行录制存储,以便于后续对于用户的信用程度进行打分;根据所述用户的用户证明,向该用户的移动终端对应的APP发送验证请求,以使得当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验证请求后,利用所述移动终端采集生物数据,并将所述用户证明和所述生物数据均发送至远端,将用户证明和生物数据发送后,可以方便远端的人员进行授权,在授权后,完成用户业务的办理,通过上述过程,可以实现在自助终端发生异常时,也可以通过用户的移动终端进行远程视频授权,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一种异常状态下远程授权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可用于金融领域,也可用于除金融领域之外的任意领域,本文的一种异常状态下远程授权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的应用领域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说的摄像头异常,包括摄像头损坏、图片生成不清晰、摄像头周围光线差等,都会引起摄像头异常,在本文中,自助终端通过局域连接的方式与所述自助终端进行交互,其中,若干个监视器中,有需要承担监视自助终端以及营业点周围视频采集的工作,还有一些可以设为备用监视器,以防止当营业点或者自助终端监视位置的监视器出现损坏时,无法全覆盖的拍摄营业点或者自助终端的周围视频,当在摄像头出现异常时,自助终端即可通过指令,调动空闲监视器。
需要说明的是,具体的调动的方式包括令空闲监视器视角转移、令空闲监视器将焦点锁定至用户,令空闲监视器持续录制视频,并将现场视频发送至营业点监控中心。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证明包括身份证或者驾驶证等具有近场通信的证件。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的移动终端对应的APP需要是对应营业点运营公司的APP,该APP可以具备加密功能,验证功能,视频录制发送功能、即时通讯功能等。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与所述自助终端相关联的监视器的状态,选择一个或多个处于空闲状态的监视器作为空闲状态监视器,进一步包括:
所述自助终端维护有映射字典,所述映射字典标注了所述自助终端与若干所述监视器的关联关系。
根据所述关联关系向所述监视器发送查询指令,若所述监视器返回空闲指令,则所述自助终端选择其作为所述空闲监视器。
其中,所述自助终端在一轮所述查询指令中需要获取至少一个所述空闲监视器,若所述自助终端没有获取到所述空闲监视器,则报错。需要说明的是,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中,会出现没有空闲监视器的情况,那么此时,可以通过营业点的柜台人员监视用户,防止用户在识别生物数据时,出现作弊的现象。
在本文中映射字典表示了每个自助终端与哪些监视器可以进行数据交互,例如一号自助终端可以与一号监视器、二号监视器和三号监视器进行数据交互,那么在映射子弹中,就会存在这种映射标识,该映射标识可以为鉴别报文,或者是通道标签,当自助终端发送鉴别报文或者通道标签后,该监视器即处于占用状态,此时监视器的唯一作用即为协助自助终端监视用户。
在本文中,监视器可以有三种状态,包括异常录制状态、空闲状态和监视状态,在监视器为异常录制状态时,监视器主要负责营业点或者自助终端触发警报提示下的视频录制,并将现场视频发送至上一级营业点,需要说明的是,警报提示可以是由外界对于营业点或者自助终端暴力破坏所引起的,本文不做限定。
空闲状态即该监视器没有得到警报提示,并且没有被自助终端占用的一种状态。
监视状态即监视器被自助终端占用的一种状态。
如图3所示一种APP验证示意图,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用户的用户证明,向该用户的移动终端对应的APP发送验证请求,以使得当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验证请求,进一步包括:
步骤301、所述自助终端读取所述用户证明并显示第一验证信息。
在本步骤中,用户证明可以为用户的银行卡,第一验证信息可以为一种六位验证码,自助终端读取到身份证后,自助终端可以显示“请在手机中输入六位验证码:******”,通过这种方式,防止实际办理业务的用户与移动终端前的用户身份不一致。
步骤302、所述自助终端向所述用户证明预留的移动终端对应的APP发送验证请求。
在本步骤中,在银行卡开通时,通常营业点会为银行卡预留手机号码,那么为了防止用户作弊,在自助终端向移动终端发送验证请求时,会同时调取手机号对应的手机号识别码,并且验证请求具有时限,例如为一分钟、两分钟或者三分钟等。
步骤303、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验证请求向所述自助终端发送第二验证信息。
在本步骤中,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第二验证信息是需要与第一验证信息一致的,例如自助终端显示的第一验证信息为“123456”,那么手机侧同样需要输入“123456”,并且需要说明的是,用户需要,并且只能通过APP输入“123456”的第二验证信息,在输入完成后,APP会查询手机的手机号识别码并与第二验证信息共同发送至移动终端。
步骤304、若所述第一验证信息与所述第二验证信息一致,则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验证请求。
在本步骤中,移动终端首先查询手机号识别码与身份证明的手机号识别码是否一致,若一致,则继续查询第一验证信息与第二验证信息是否一致,若第一验证信息与第二验证信息一致时,则移动终端通验证请求,自助终端获取移动终端的视频权限、音频权限和蓝牙权限或者NFC权限,并且此时自助终端作为路由或者中继的设备,通过移动终端的摄像头获取用户的生物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自助终端作为路由或者中继设备时,自助终端与移动终端通过蓝牙进行通信,然后自助终端将通信数据路由至远端。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升用户办理业务的安全性,提升用户的隐私性,并且通过自助终端作为中继设备,也可以大大的提升远端的安全性,防止不法用户,通过移动终端窃取远端的信息。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在将所述用户证明和所述生物数据均发送至远端之后,还包括:
接收远端发送的执行指令,若所述执行指令为授权通过时,所述自助终端执行所述用户的待授权业务;
若所述执行指令为授权未通过时,所述自助终端查询最近网点,并显示。
在本步骤中,为了保证用户可以有更好的用户体验,在该营业点无力继续办理业务时,移动终端可以推荐用户前往其他营业点,由此,可以增加用户的好感度,并且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用户的负面情绪。
当用户的身份证明和生物数据发送至远端后,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授权人员的工作量,可以在用户与授权人员接线前,增加一种初级验证的方法,当通过机筛的方式核实完成用户的身份证明和生物数据后,再进入授权人员的专线,然后授权人员可以由远端向移动终端发送一些指示,以降低非正常授权的风险,降低营业点的风险。
如图4所示一种应用于远端的异常状态下远程授权方法示意图,包括:
步骤401、获取用户的身份证明和若干生物数据。
步骤402、根据所述身份证明调取所述用户存储于数据库中的历史生物数据。
步骤403、将所述若干生物数据与所述历史生物数据进行逐一匹配,并计算记录每一次匹配的分数。
步骤404、将若干分数中最大的分数与分数阈值比较,当最大的分数超过所述分数阈值时,接入授权人员专线,所述授权人员对所述用户进行授权。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实现验证用户的身份证明和生物数据,通过存储于数据库中的历史生物数据与即时获取的生物数据进行匹配验证,当匹配得到的分数高于分数阈值时,才可以接通授权人员专线,大大降低了授权人员的劳动量,并且也提升了授权的质量。
如图5所示一种匹配方式示意图,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将所述若干生物数据与所述历史生物数据进行逐一匹配,进一步包括:
步骤501、确定所述生物数据类型。
步骤502、当所述生物数据为人像数据时,根据所述人像数据和所述历史生物数据执行人像相似度匹配。
步骤503、当所述生物数据为虹膜数据时,根据所述虹膜数据和所述历史生物数据执行虹膜相似度匹配。
在本步骤中,为了防止作弊,可以在移动终端,随机采集用户不同类型的生物数据,相对应的,在用户的身份证明生成时,用户至少需要采集两种类型的生物数据,包括人像数据以及虹膜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用户的生物数据还可以包括声音、指纹或者DNA等,由于篇幅受限,本文不再赘述。
在本步骤中,若生物数据为人像数据时,那么移动终端处,至少需要获得三张用户的人像,包括左视人像、右视人像和主视人像,在本文中,左视人像至少包括用户的左耳、左眼睛、鼻子的左侧、嘴巴的左侧,右视人像至少包括用户的右耳、右眼睛、鼻子的右侧、嘴巴的右侧,主视人像至少包括用户的左眼睛、右眼睛、鼻子和嘴巴。
如图6所示人眼示意图,在本步骤中,若生物数据为虹膜数据时,那么移动终端处,至少需要获得三张用户的虹膜数据,包括用户的左眼图像、右眼图像和双眼图像,在本文中,左眼图像至少包括用户的左眼中虹膜的内圆61、外圆62、巩膜63、瞳孔64以及上眼皮65的位置和下眼皮66的位置。
右眼图像至少包括用户的右眼中虹膜67的内圆61、外圆62、巩膜63、瞳孔64以及上眼皮65的位置和下眼皮66的位置。
双眼图像至少包括用户左眼和右眼的瞳孔。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人像数据和所述历史生物数据执行人像相似度匹配,进一步包括:
所述人像数据包括所述用户的人像的左视图、右视图和正视图;
从所述历史生物数据中获取所述用户的基准人像;
根据所述基准人像分别确定所述人像的左视图的左侧偏差角、所述用户人像的右视图的右侧偏差角、所述用户人像的主视图的正脸偏差角、所述用户人像的主视图的俯视偏差角和所述用户人像的主视图的仰视偏差角;
根据所述左侧偏差角、右侧偏差角、正脸偏差角、俯视偏差角和仰视偏差角确定所述人像数据与所述历史生物数据的相似度。
在本步骤中,通过移动终端拍摄的人像,有可能会出现由于用户的发型、妆容或者配饰等因素导致无法与基准人像进行匹配的现象,所以本文通过多张图片,并对比得到多个偏差角,可以最大限度的消除不可避免的因素造成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基准人像中也包括三张图片,即左侧基准人像,右侧基准人像和主视基准人像。
在计算偏差角时,可以根据灰度的方式或者用户面部骨骼具有特征的位置,在本文中,具有特征的位置包括具有突出或者弯曲情况的点,例如下颚,鼻梁,眼睛位置或者嘴巴位置等,在获取完成位置后,可以选取基准点,并将所有的位置放入一个坐标系下进行量化表示,在量化时,为了降低运算的难度,可以先将所有的位置进行归一化。
当用户的人像量化完成后,会输出一个具有规律的数组,例如[(10.23),(78.45)…]等,可以通过该数组与基准人像进行匹配,得到一个二维的偏差角。在本文中,基准人像以及量化完成,但是由于基准人像可能是用户通过营业网点不断维护得到的,因此基准人像可能有很多个,每个基准人像,例如左侧人像的量化都是不完全一致的,所以本文为了降低误判的风险,可以将偏差角最小的匹配结果作为本文的最终结果,并参与后续计算。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为了消除误判的风险,需要将主视人像进行三维的变换,以增强某一方向的特征,例如可以增强人像的X方向的特征,以得到主视图的俯视偏差角,可以增强人像的Y方向的特征,以得到主视图的仰视偏差角。因为篇幅有限,具体的三维变换方法本文不再赘述。
如图7所示一种人像相似度计算方法,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左侧偏差角、右侧偏差角、正脸偏差角、俯视偏差角和仰视偏差角确定所述人像数据与所述历史生物数据的相似度,进一步包括:
步骤701、分别确定所述左侧偏差角、右侧偏差角、正脸偏差角、俯视偏差角和仰视偏差角的偏差程度。
在本步骤中,偏差程度是根据右侧偏差角和计算得到的,例如左侧的偏差角为x0,y0,那么左侧的偏差程度可以根据X方向和Y方向的均方根确定,计算方式为
Figure BDA0003549020940000141
其中α0为左侧人像的偏差角的偏差程度,相同的,可以根据上述方式分别得到
Figure BDA0003549020940000142
Figure BDA0003549020940000143
其中x1,y1为右侧偏差角,α1为右侧人像的偏差角的偏差程度,x2,y2为正视差角,α2为正视人像的偏差角的偏差程度,x3,y3为正侧仰视偏差角,α3为正侧仰视人像的偏差角的偏差程度,x4,y4为正侧俯视偏差角,α4为正侧俯视人像的偏差角的偏差程度。
步骤702、根据所述偏差程度和固定值分别确定所述人像数据的左侧相似度、右侧相似度、正脸相似度、俯视相似度和仰视相似度。
在本步骤中,需要在偏差程度上增加偏差常数,即可得到相似度,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3549020940000151
Figure BDA0003549020940000152
其中e-4为偏差常数,该偏差常数为实验设定,具体的实验方式本文在此不再赘述。w0为左侧相似度。同样的,可以根据相同的方法,得到右侧相似度w1、正脸相似度w2、俯视相似度w3和仰视相似度w4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分别得到不同方向的相似度,但是为了综合评定用户人像相对于基准人像的相似度,还需要进行相似度综合。
步骤703、根据所述左侧相似度、右侧相似度、正脸相似度、俯视相似度、仰视相似度和相似度综合值分别确定所述人像数据的左侧相似度系数、右侧相似度系数、正脸相似度系数、俯视相似度系数和仰视相似度系数。
在本步骤中,将左侧相似度w0、右侧相似度w1、正脸相似度w2、俯视相似度w3和仰视相似度w4,进行累加,得到相似度综合值,具体为,S=w0+w1+w2+w3+w4,其中S为相似度综合值。
在得到相似度综合值后,将左侧相似度与相似度综合值进行相除,可以得到每一个维度的相似度占比,例如左侧相似度、右侧相似度……占据用户人像和基准人像总相似度的比值。
具体的为
Figure BDA0003549020940000153
其中w′0为左侧相似度系数,相同的,可以分别获取到右侧相似度系数w′1、正脸相似度系数w′2、俯视相似度系数w′3和仰视相似度系数w′4。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消除用户某角度与真实用户相似,而进行作弊的可能。
步骤704、将所述左侧相似度系数和所述左侧相似度、所述右侧相似度系数和所述右侧相似度、所述正脸相似度系数和所述正脸相似度、所述俯视相似度系数和所述俯视相似度、所述仰视相似度系数和所述仰视相似度分别相乘后再相加,得到综合性相似度,并记作匹配的分数。
在本步骤中,将根据公式β=w′0*w0+w′1*wi+w′2*w2+w′3*w3+w′4*w4,其中β为综合相似度系数,*为四则运算中的乘号,并还可以将综合相似度系数作为用户人像和基准人像的匹配分数。
如图8所示一种虹膜匹配示意图,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当所述生物数据为虹膜数据时,根据所述虹膜数据和所述历史生物数据执行虹膜相似度匹配,进一步包括:
步骤801、根据所述虹膜数据获取所述用户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
在本步骤中,需要说明的是,虹膜数据可以包括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再根据图像合成方式得到双眼图像,还可以在或者虹膜数据时,直接获取三个图像,包括左眼图像、右眼图像和双眼图像。
步骤802、分别提取所述用户的所述左眼图像和所述右眼图像中的瞳孔参数和虹膜参数。
在本步骤中,瞳孔参数包括瞳孔中心点位置以及瞳孔的尺寸,虹膜参数可以包括虹膜的尺寸,还可以包括虹膜中纤维组织的构造,例如纤维组织的数量,排布形态等。
步骤803、根据所述虹膜参数确定虹膜特征,根据所述瞳孔参数确定瞳孔特征。
在本步骤中,可以根据虹膜的尺寸确定虹膜特征,例如虹膜的外圆(与巩膜交接的位置)和内圆(与瞳孔交接的位置)所组成的圆环的尺寸,确定虹膜特征。
瞳孔特征可以为两个瞳孔自身的尺寸,还可以包括两个瞳孔中心位置之间的距离作为瞳孔特征。
步骤804、根据所述虹膜特征、所述瞳孔特征以及历史生物数据中的基准虹膜数据,确定匹配的分数。
在本步骤中,因为在历史生物数据中,基准虹膜数据是不易发生变化的,所以在文本中的虹膜数据可以是用户在开通身份证明时进行维护的,后续可以不进行维护,当然,用户出现失明的特例除外。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虹膜参数确定虹膜特征,根据所述瞳孔参数确定瞳孔特征,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虹膜参数中虹膜的内圆、外圆和二次曲线确定虹膜位置,将所述虹膜位置作为所述虹膜特征;
根据瞳孔参数确定两个瞳孔的距离,将两个瞳孔的距离作为所述瞳孔特征;
其中所述虹膜的外圆是根据所述虹膜与所述瞳孔的边界得到的,所述虹膜的内圆是根据所述虹膜与巩膜得到,所述二次曲线是根据虹膜与上下眼皮得到的。
在本步骤中,确定虹膜的位置可以通过用户眼睛的上下眼皮确定,即需要通过用户的上下眼皮确定虹膜的可用区域,例如用户出现闭眼的情况,那么虹膜的可用区域不做,虹膜的可用区域并未展现出一个完整的圆环,那么都会影响后续的判断。
当虹膜的位置处于眼皮下方时,即用户的眼皮遮挡了虹膜,那么远端会发出指令,令用户重新进行生物数据的采样。
需要说明的是,巩膜为人体眼球的白色部分,虹膜为人体眼球的棕色部分,其内部具有纤维丝,瞳孔为人体眼球的黑色部分。
如图9所示一种确定虹膜匹配分数的示意图,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虹膜特征、所述瞳孔特征以及历史生物数据中的基准虹膜数据,确定匹配的分数,进一步包括:
步骤901、根据所述虹膜位置确定所述虹膜尺寸。
在本步骤中,首先确定用户的虹膜完全暴露至数据中,其次虹膜尺寸可以根据三维数据采集算法得到,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902、将所述虹膜归一化并与所述基准虹膜数据进行对比,确定第一匹配分数。
在本步骤中,为了降低运算难度,提升运算效率,本文可以将虹膜尺寸进行归一化,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基准虹膜数据已经归一化完成,所以通过本步骤,因归一化方式的不同,所以可以再次加强本文的安全效果。
将虹膜尺寸与基准虹膜尺寸进行比较后,得到相差率,将该相差率作为第一匹配分数。
步骤903、将所述瞳孔距离与所述基准虹膜数据进行对比,确定第二匹配分数。
在本步骤中,瞳孔的距离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进行计算,例如可以采用正交方式在瞳孔的三维模型中确定瞳孔的中心点,将正交后的瞳孔的X方向和Y方向进行二维数据导出,例如(10mm,9.8mm),该二维数据表征了用户的某瞳孔的尺寸,同理,另外的一个瞳孔也可以采用相同方法。
在确定完成两个中心点后,将二者放入同一个坐标系下,确定二者的距离,将瞳孔的尺寸与瞳孔间的距离对应与基准瞳孔数据比较,可以得到相差率,将相差率作为第二匹配分数。
步骤904、根据所述第一匹配分数和所述第二匹配分数,确定匹配的分数。
在本步骤中,可以将二者相加并取平均,以得到最终的匹配的分数,还可以将二者均方差,以得到最终的匹配分数,本文在此不做限定。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在根据所述身份证明调取所述用户存储于数据库中的历史生物数据之前,包括:
根据所述身份证明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黑名单用户,若所述用户为黑名单用户,则拒绝所述用户的访问。
在本步骤中,为了更进一步的降低授人员的工作强度,可以将在营业点失信的人员、网上在逃人员或者被法院强制执行人员作为黑名单用户,本营业点可以拒绝对该黑名单用户服务。
如图10所示一种异常状态下远程授权装置,包括:
自助终端1001,用于采集身份证明,并通过APP调用移动终端的摄像头采集用户的生物数据,并将所述生物数据发送;
远端1002,用于将若干所述生物数据与历史生物数据进行逐一匹配,并计算记录每一次匹配的分数;将若干分数中最大的分数与分数阈值比较,当最大的分数超过所述分数阈值时,接入授权人员专线。
采用上述技术装置,实现了当自助终端的摄像头出现异常时,根据与所述自助终端相关联的监视器的状态,选择一个或多个处于空闲状态的监视器作为空闲状态监视器,防止用户在通过自助终端进行生物识别时,利用显示设备对生物数据的采集过程进行作弊;还可以实现对所述空闲状态监视器执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调用所述空闲状态监视器定位监视使用所述自助终端的用户,在定位监视过程中,可以将空闲监视器的摄像头进行聚焦定位,并放大用户,在监视过程中,空闲监视器还可以将监视的过程进行录制存储,以便于后续对于用户的信用程度进行打分;根据所述用户的用户证明,向该用户的移动终端对应的APP发送验证请求,以使得当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验证请求后,利用所述移动终端采集生物数据,并将所述用户证明和所述生物数据均发送至远端,将用户证明和生物数据发送后,可以方便远端的人员进行授权,在授权后,完成用户业务的办理,通过上述过程,可以实现在自助终端发生异常时,也可以通过用户的移动终端进行远程视频授权,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还可以实现验证用户的身份证明和生物数据,通过存储于数据库中的历史生物数据与即时获取的生物数据进行匹配验证,当匹配得到的分数高于分数阈值时,才可以接通授权人员专线,大大降低了授权人员的劳动量,并且也提升了授权的质量。
如图11所述一种异常状态下远程授权装置的流程图,包括:
步骤1101、当自助终端的摄像头发生异常时,自助终端调用空闲监视器监视用户。
步骤1102、自助终端读取用户证明,显示第一验证信息并向用户的移动终端发送验证请求。
步骤1103、自助终端判断第一验证信息与用户返回的第二验证信息是否一致,若一致则执行步骤1104,若不一致,则结束。
步骤1104、自助终端通过移动终端采集用户的生物数据,并将身份证明和生物数据均发送至远端。
步骤1105、远端根据用户的身份证明判断用户是否为黑名单用户,若不是黑名单用户,则执行步骤1106,若是,则结束。
步骤1106、提取用户的历史生物数据,并将用户的生物数据与历史生物数据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的分数。
步骤1107、判断匹配得到的最大分数是否超过分数阈值,若超过,则执行步骤1108,若未超过,则结束。
步骤1108、接入授权人员专线,授权人员对用户进行授权,并向自助终端发送授权指令。
步骤1109、自助终端根据授权指令完成用户的待授权业务。
如图12所示,为本文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12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204,诸如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单元(CPU),每个处理单元可以实现一个或多个硬件线程。计算机设备1202还可以包括任何存储器1206,其用于存储诸如代码、设置、数据等之类的任何种类的信息。非限制性的,比如,存储器1206可以包括以下任一项或多种组合:任何类型的RAM,任何类型的ROM,闪存设备,硬盘,光盘等。更一般地,任何存储器都可以使用任何技术来存储信息。进一步地,任何存储器可以提供信息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保留。进一步地,任何存储器可以表示计算机设备1202的固定或可移除部件。在一种情况下,当处理器1204执行被存储在任何存储器或存储器的组合中的相关联的指令时,计算机设备1202可以执行相关联指令的任一操作。计算机设备1202还包括用于与任何存储器交互的一个或多个驱动机构1208,诸如硬盘驱动机构、光盘驱动机构等。
计算机设备1202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模块1210(I/O),其用于接收各种输入(经由输入设备1212)和用于提供各种输出(经由输出设备1214))。一个具体输出机构可以包括呈现设备1216和相关联的图形用户接口(GUI)1218。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不包括输入/输出模块1210(I/O)、输入设备1212以及输出设备1214,仅作为网络中的一台计算机设备。计算机设备1202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口1220,其用于经由一个或多个通信链路1222与其他设备交换数据。一个或多个通信总线1224将上文所描述的部件耦合在一起。
通信链路1222可以以任何方式实现,例如,通过局域网、广域网(例如,因特网)、点对点连接等、或其任何组合。通信链路1222可以包括由任何协议或协议组合支配的硬连线链路、无线链路、路由器、网关功能、名称服务器等的任何组合。
对应于图2至图9和图11所示的方法,本文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文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指令,其中当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其中的程序使得处理器执行如图2至图9和图11所示的方法。
应理解,在本文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文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还应理解,在本文实施例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文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文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文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文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文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文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文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文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文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文的限制。

Claims (15)

1.一种异常状态下远程授权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自助终端,包括:
当自助终端的摄像头出现异常时,根据与所述自助终端相关联的监视器的状态,选择一个或多个处于空闲状态的监视器作为空闲状态监视器;
对所述空闲状态监视器执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调用所述空闲状态监视器定位监视使用所述自助终端的用户;
根据所述用户的用户证明,向该用户的移动终端对应的APP发送验证请求,以使得当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验证请求后,利用所述移动终端采集生物数据,并将所述用户证明和所述生物数据均发送至远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常状态下远程授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与所述自助终端相关联的监视器的状态,选择一个或多个处于空闲状态的监视器作为空闲状态监视器,进一步包括:
所述自助终端维护有映射字典,所述映射字典标注了所述自助终端与若干所述监视器的关联关系;
根据所述关联关系向所述监视器发送查询指令,若所述监视器返回空闲指令,则所述自助终端选择其作为所述空闲监视器;
其中,所述自助终端在一轮所述查询指令中需要获取至少一个所述空闲监视器,若所述自助终端没有获取到所述空闲监视器,则报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常状态下远程授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户的用户证明,向该用户的移动终端对应的APP发送验证请求,以使得当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验证请求,进一步包括:
所述自助终端读取所述用户证明并显示第一验证信息;
所述自助终端向所述用户证明预留的移动终端对应的APP发送验证请求;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验证请求向所述自助终端发送第二验证信息;
若所述第一验证信息与所述第二验证信息一致,则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验证请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常状态下远程授权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用户证明和所述生物数据均发送至远端之后,还包括:
接收远端发送的执行指令,若所述执行指令为授权通过时,所述自助终端执行所述用户的待授权业务;
若所述执行指令为授权未通过时,所述自助终端查询最近网点,并显示。
5.一种异常状态下远程授权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远端,包括:
获取用户的身份证明和若干生物数据;
根据所述身份证明调取所述用户存储于数据库中的历史生物数据;
将所述若干生物数据与所述历史生物数据进行逐一匹配,并计算记录每一次匹配的分数;
将若干分数中最大的分数与分数阈值比较,当最大的分数超过所述分数阈值时,接入授权人员专线,所述授权人员对所述用户进行授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异常状态下远程授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若干生物数据与所述历史生物数据进行逐一匹配,进一步包括:
确定所述生物数据类型;
当所述生物数据为人像数据时,根据所述人像数据和所述历史生物数据执行人像相似度匹配;
当所述生物数据为虹膜数据时,根据所述虹膜数据和所述历史生物数据执行虹膜相似度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异常状态下远程授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人像数据和所述历史生物数据执行人像相似度匹配,进一步包括:
所述人像数据包括用户人像的左视图、右视图和正视图;
从所述历史生物数据中获取所述用户的基准人像;
根据所述基准人像分别确定所述用户人像的左视图的左侧偏差角、所述用户人像的右视图的右侧偏差角、所述用户人像的主视图的正脸偏差角、所述用户人像的主视图的俯视偏差角和所述用户人像的主视图的仰视偏差角;
根据所述左侧偏差角、右侧偏差角、正脸偏差角、俯视偏差角和仰视偏差角确定所述人像数据与所述历史生物数据的相似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异常状态下远程授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左侧偏差角、右侧偏差角、正脸偏差角、俯视偏差角和仰视偏差角确定所述人像数据与所述历史生物数据的相似度,进一步包括:
分别确定所述左侧偏差角、右侧偏差角、正脸偏差角、俯视偏差角和仰视偏差角的偏差程度;
根据所述偏差程度和固定值分别确定所述人像数据的左侧相似度、右侧相似度、正脸相似度、俯视相似度和仰视相似度;
根据所述左侧相似度、右侧相似度、正脸相似度、俯视相似度、仰视相似度和相似度综合值分别确定所述人像数据的左侧相似度系数、右侧相似度系数、正脸相似度系数、俯视相似度系数和仰视相似度系数;
将所述左侧相似度系数和所述左侧相似度、所述右侧相似度系数和所述右侧相似度、所述正脸相似度系数和所述正脸相似度、所述俯视相似度系数和所述俯视相似度、所述仰视相似度系数和所述仰视相似度分别相乘后再相加,得到综合性相似度,并记作匹配的分数。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异常状态下远程授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生物数据为虹膜数据时,根据所述虹膜数据和所述历史生物数据执行虹膜相似度匹配,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虹膜数据获取所述用户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
分别提取所述用户的所述左眼图像和所述右眼图像中的瞳孔参数和虹膜参数;
根据所述虹膜参数确定虹膜特征,根据所述瞳孔参数确定瞳孔特征;
根据所述虹膜特征、所述瞳孔特征以及历史生物数据中的基准虹膜数据,确定匹配的分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异常状态下远程授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虹膜参数确定虹膜特征,根据所述瞳孔参数确定瞳孔特征,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虹膜参数中虹膜的内圆、外圆和二次曲线确定虹膜位置,将所述虹膜位置作为所述虹膜特征;
根据瞳孔参数确定两个瞳孔的距离,将两个瞳孔的距离作为所述瞳孔特征;
其中所述虹膜的外圆是根据所述虹膜与所述瞳孔的边界得到的,所述虹膜的内圆是根据所述虹膜与巩膜得到,所述二次曲线是根据虹膜与上下眼皮得到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异常状态下远程授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虹膜特征、所述瞳孔特征以及历史生物数据中的基准虹膜数据,确定匹配的分数,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虹膜位置确定虹膜尺寸;
将所述虹膜尺寸归一化并与所述基准虹膜数据进行对比,确定第一匹配分数;
将两个瞳孔的距离与所述基准虹膜数据进行对比,确定第二匹配分数;
根据所述第一匹配分数和所述第二匹配分数,确定匹配的分数。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异常状态下远程授权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身份证明调取所述用户存储于数据库中的历史生物数据之前,
根据所述身份证明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黑名单用户,若所述用户为黑名单用户,则拒绝所述用户的访问。
13.一种异常状态下远程授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自助终端,用于采集身份证明,并通过APP调用移动终端的摄像头采集用户的生物数据,并将所述生物数据发送;
远端,用于将若干所述生物数据与历史生物数据进行逐一匹配,并计算记录每一次匹配的分数;将若干分数中最大的分数与分数阈值比较,当最大的分数超过所述分数阈值时,接入授权人员专线。
14.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所述的异常状态下远程授权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所述的异常状态下远程授权方法。
CN202210257021.6A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异常状态下远程授权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45966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57021.6A CN114596680B (zh)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异常状态下远程授权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57021.6A CN114596680B (zh)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异常状态下远程授权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96680A true CN114596680A (zh) 2022-06-07
CN114596680B CN114596680B (zh) 2022-12-23

Family

ID=81809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57021.6A Active CN114596680B (zh)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异常状态下远程授权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96680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38305U (zh) * 2009-05-18 2010-11-17 上海银晨智能识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自助银行和自动柜员机的智能监控装置
JP2013054536A (ja) * 2011-09-05 2013-03-21 Hitachi Ltd 遠隔事前操作装置
CN103996252A (zh) * 2014-05-27 2014-08-20 网银在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处理鉴权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204904394U (zh) * 2015-07-21 2015-12-23 兰海青 一种用于自动售货机的智能门禁装置
CN106210666A (zh) * 2016-08-30 2016-12-07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亳州供电公司 一种摄像头故障切换装置及方法
CN106297072A (zh) * 2016-07-28 2017-01-04 武汉精伦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自助终端智能导引的方法及系统
CN107293072A (zh) * 2017-07-09 2017-10-24 杭州力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atm柜员机
CN108734897A (zh) * 2018-05-22 2018-11-02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取款方法、取款审核方法、装置、取款机、服务器和介质
CN108877098A (zh) * 2018-05-04 2018-11-23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无卡取款方法及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9671202A (zh) * 2019-01-23 2019-04-23 谢开元 一种使用手机端进行人脸识别的智能储物柜
CN109887193A (zh) * 2019-02-12 2019-06-14 合肥极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atm机取款视频监控报警系统
CN109961585A (zh) * 2017-12-14 2019-07-02 姚广亮 一种基于传统金融终端并替代实体银行卡的无卡移动支付系统
US20210097299A1 (en) * 2019-09-27 2021-04-01 Ncr Corporation Frictionless Authentication and Monitoring
CN113034816A (zh) * 2021-04-14 2021-06-25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自助无人营业厅
CN113096327A (zh) * 2021-03-29 2021-07-09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无卡交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自动柜员机及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38305U (zh) * 2009-05-18 2010-11-17 上海银晨智能识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自助银行和自动柜员机的智能监控装置
JP2013054536A (ja) * 2011-09-05 2013-03-21 Hitachi Ltd 遠隔事前操作装置
CN103996252A (zh) * 2014-05-27 2014-08-20 网银在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处理鉴权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204904394U (zh) * 2015-07-21 2015-12-23 兰海青 一种用于自动售货机的智能门禁装置
CN106297072A (zh) * 2016-07-28 2017-01-04 武汉精伦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自助终端智能导引的方法及系统
CN106210666A (zh) * 2016-08-30 2016-12-07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亳州供电公司 一种摄像头故障切换装置及方法
CN107293072A (zh) * 2017-07-09 2017-10-24 杭州力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atm柜员机
CN109961585A (zh) * 2017-12-14 2019-07-02 姚广亮 一种基于传统金融终端并替代实体银行卡的无卡移动支付系统
CN108877098A (zh) * 2018-05-04 2018-11-23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无卡取款方法及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8734897A (zh) * 2018-05-22 2018-11-02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取款方法、取款审核方法、装置、取款机、服务器和介质
CN109671202A (zh) * 2019-01-23 2019-04-23 谢开元 一种使用手机端进行人脸识别的智能储物柜
CN109887193A (zh) * 2019-02-12 2019-06-14 合肥极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atm机取款视频监控报警系统
US20210097299A1 (en) * 2019-09-27 2021-04-01 Ncr Corporation Frictionless Authentication and Monitoring
CN113096327A (zh) * 2021-03-29 2021-07-09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无卡交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自动柜员机及介质
CN113034816A (zh) * 2021-04-14 2021-06-25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自助无人营业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96680B (zh) 2022-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73151B2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contactless biometrics-based identification
US7529710B1 (en) Monitoring transactions by non-account holder
WO2022066955A1 (en) Method to verify identity using a previously collected biometric image/data
US1051535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henticating electronic transactions
KR101992252B1 (ko) 사용자 트랜잭션에 대한 정보를 제공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9660501A (zh) 用于提供基于区块链的多因素个人身份验证的系统和方法
JP7090008B2 (ja) 本人確認支援装置および本人確認支援方法
WO2015059559A1 (en) A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performing 3d-based identity verification of individuals with mobile devices
US1152120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henticating transactions from a mobile device
Lovisotto et al. Mobile biometrics in financial services: A five factor framework
CN110046732A (zh) 一种基于电子证照的无证业务办理方法
US11941099B2 (en) Anonymized biometric data integration
KR101334744B1 (ko) 무인대출 처리방법
EP3605998A1 (en) Biometric one touch system
KR102447899B1 (ko) 비대면 본인인증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13111846A (zh) 基于人脸识别的就诊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96680B (zh) 一种异常状态下远程授权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7918730A (zh) 一种基于虹膜识别身份认证的应用程序登录方法
TWM591664U (zh) 用以進行身分註冊程序的電子裝置
KR20140020389A (ko) 스마트폰을 이용한 개인 스마트 뱅킹 서비스 방법
WO2020232889A1 (zh) 支票取现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22100522A (ja) 本人確認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システム
KR20170047804A (ko) 금융 서비스 제공을 위한 단말기 및 그 동작 방법, 금융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서버 및 그 동작 방법
JP2007328616A (ja) 契約システム
US20220124090A1 (en) Identity verification through a centralized biometric databas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