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95175B - 自适应电平的串口适配方法及usb转串口板 - Google Patents

自适应电平的串口适配方法及usb转串口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95175B
CN114595175B CN202210077415.3A CN202210077415A CN114595175B CN 114595175 B CN114595175 B CN 114595175B CN 202210077415 A CN202210077415 A CN 202210077415A CN 114595175 B CN114595175 B CN 1145951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ial port
voltage
usb
board
s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774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95175A (zh
Inventor
李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eow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eow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eow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eow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7741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951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951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951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951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951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382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04Coupling between bu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8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接口转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电平的串口适配方法及USB转串口板。其中,所述自适应电平的串口适配方法包括:在所述USB转串口板通过串口与一通信设备的串口连接时,检测所述通信设备中串口的目标端的第一电压;输出与所述第一电压相同的第二电压至所述USB转串口板中串口的TXD端和RXD端,进而使得所述USB转串口板中的串口与所述通信设备中的串口适配;其中,所述目标端为所述通信设备中串口的TXD端或者RXD端。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USB转串口板。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适应电平的串口适配方法及USB转串口板,能够使所述USB转串口板灵活适配各种不同串口电平大小的通信设备。

Description

自适应电平的串口适配方法及USB转串口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口转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电平的串口适配方法及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转串口板。
背景技术
USB转串口板是一种实现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的USB接口到另一通信设备的串口(串行接口的简称)之间转换以实现所述PC与所述通信设备之间通信的工具,广泛使用于模组开发板、终端等通讯产品中。其中,所述USB转串口板中串口的电平(或电压)大小需要与所述通信设备中串口的电平(或电压)大小相等,即所述USB转串口板的串口与所述通信设备的串口适配,才能成功建立所述PC与所述通信设备之间稳定的通信。而如果所述USB转串口板中串口的电平大小与所述通信设备中串口的电平大小不同,则有可能会导致所述USB转串口板对所述通信设备中串口的高电平或低电平判断有误而产生乱码,甚至有可能会损坏所述通信设备内部的电路。其中,所述串口的电平大小为所述串口中TXD(Transmit External Data,串口数据发送)端或RXD(Receive External Data,串口数据接收)端的电平大小,且所述串口中TXD端和RXD端的电平大小相等。
目前,针对所述USB转串口板与的串口所述通信设备的串口之间的适配问题,常见的解决方案主要是在硬件设计上,通过在所述USB转串口板中串口的TXD端和RXD端上兼容几种固定的上拉电平电路以实现所述USB转串口板的串口与所述通信设备的串口之间的适配。但随着目前所述通信设备中串口的电平大小的种类需求逐渐增多,通过在所述USB转串口板中串口的TXD端和RXD端上兼容几种固定的上拉电平电路的方式显然不足以满足越来越多串口电平大小的通信设备与所述USB转串口板之间的适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自适应电平的串口适配方法及USB转串口板,能够灵活适配各种不同串口电平大小的通信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适应电平的串口适配方法,应用于USB转串口板中,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USB转串口板通过串口与一通信设备的串口连接时,检测所述通信设备中串口的目标端的第一电压;输出与所述第一电压相同的第二电压至所述USB转串口板中串口的TXD端和RXD端,进而使得所述USB转串口板中的串口与所述通信设备中的串口适配;其中,所述目标端为所述通信设备中串口的TXD端或者RXD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USB转串口板包括:串口适配芯片、TXD端及RXD端。其中,所述串口适配芯片用于在所述USB转串口板通过串口与一通信设备的串口连接时,检测所述通信设备中串口的目标端的第一电压;所述串口适配芯片还用于输出与所述第一电压相同的第二电压至所述USB转串口板中串口的TXD端和RXD端,以使得所述USB转串口板中的串口与所述通信设备中的串口适配,其中,所述目标端为所述通信设备中串口的TXD端或者RXD端。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适应电平的串口适配方法及USB转串口板,通过检测所述通信设备中串口的电平(或电压)大小,并输出与所述通信设备中串口的电平(或电压)大小相同的电平(或电压)至所述USB转串口板的串口中,进而能够使所述USB转串口板灵活适配各种不同串口电平大小的通信设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自适应电平的串口适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自适应电平的串口适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步骤202的子流程示意图;
图4为USB转串口板使用过程中的通信连接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USB转串口板100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发明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如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还应当理解,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USB转串口”指的是USB接口与串口接口之间的相互转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适应电平的串口适配方法,应用于USB转串口板中。其中,所述USB转串口板是一种实现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的USB(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到另一通信设备的串口(串行接口的简称)之间的信号转换以实现所述PC与所述通信设备之间通信的工具,即,实现USB接口信号转串口信号以及实现串口信号转USB接口信号的工具,所述USB转串口板中包括USB接口和串口。其中,所述USB转串口板中的USB接口用于与所述PC的USB接口连接,所述USB转串口板中的串口用于与所述通信设备的串口连接。
进一步的,要使成功建立所述PC与所述通信设备之间稳定的通信,所述USB转串口板中串口的电平(或电压)大小需要与所述通信设备中串口的电平(或电压)大小相等,即所述USB转串口板的串口与所述通信设备的串口适配。其中,所述串口的电平大小为串口中TXD(Transmit External Data,串口数据发送)端或RXD(Receive External Data,串口数据接收)端的电平大小,且串口中TXD端和RXD端的电平大小相等。因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适应电平的串口适配方法解决的是关于所述USB转串口板的串口与所述通信设备的串口适配的问题。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自适应电平的串口适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101、在所述USB转串口板通过串口与一通信设备的串口连接时,检测所述通信设备中串口的目标端的第一电压。
102、输出与所述第一电压相同的第二电压至所述USB转串口板中串口的TXD端和RXD端,进而使得所述USB转串口板中的串口与所述通信设备中的串口适配。
其中,所述目标端为所述通信设备中串口的TXD端或者RXD端,由于所述通信设备中串口中的的TXD端和RXD端的电平是相同的,因此,所述目标端可以为所述通信设备中串口的TXD端或者RXD端。
所述第一电压为检测得到的所述目标端的电压,所述第二电压为输出至所述USB转串口板中串口的TXD端及RXD端的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通信设备中串口的TXD端或者RXD端的第一电压”,包括:通过所述USB转串口板中的ADC(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模数转换器)检测所述通信设备中串口的所述目标端的所述第一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适应电平的串口适配方法的执行主体集成于一单片机中,所述USB转串口板包括所述单片机,且所述USB转串口板中的ADC也即所述单片机中的ADC。
因而,无论所述通信设备中串口的电平大小是多少,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自适应电平的串口适配方法均可通过检测所述通信设备中串口的TXD端或者RXD端的所述第一电压,也即所述通信设备中串口的电平大小,进而输出与所述第一电压相同的第二电压至所述USB转串口板中串口的TXD端和RXD端,以使得所述USB转串口板中串口的电平大小与所述通信设备中串口的电平大小相等,也即所述USB转串口板的串口与所述通信设备的串口适配,因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自适应电平的串口适配方法能够灵活适配各种不同串口电平大小的通信设备。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自适应电平的串口适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01、在所述USB转串口板通过串口与一通信设备的串口连接时,检测所述通信设备中串口的目标端的第一电压。
202、输出与所述第一电压相同的第二电压至所述USB转串口板中串口的TXD端和RXD端,进而使得所述USB转串口板中的串口与所述通信设备中的串口适配。
203、持续检测所述通信设备中串口的所述目标端的所述第一电压。
204、判断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
205、若所述第一电压未处于所述稳定状态,输出与所述当前时刻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相同的所述第二电压至所述USB转串口板中串口的TXD端和RXD端。
206、若所述第一电压处于所述稳定状态,停止检测所述第一电压。
其中,步骤201、202与图1中步骤101、102对应,用于完成所述USB转串口板的串口与所述通信设备的串口的第一次适配。在完成第一次适配之后,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设备中串口的电平可能会一直变化而不稳定,为使所述USB转串口板中串口的电平大小与所述通信设备中串口的电平大小一直相等,所述USB转串口板的串口与所述通信设备的串口一直保持适配的状态,执行步骤203-206。
所述稳定状态是指所述第一电压不会有大幅度变化,并稳定在一定范围之内。当所述第一电压处于所述稳定状态之后,所述第一电压不会再会有大幅度变化。
在每一次检测所述通信设备中串口的所述目标端的所述第一电压时,判断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若所述第一电压处于所述稳定状态,停止检测所述第一电压;若所述第一电压未处于所述稳定状态,输出与所述当前时刻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相同的所述第二电压至所述USB转串口板中串口的TXD端和RXD端,并在所述步骤205中的“输出与所述当前时刻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相同的所述第二电压至所述USB转串口板中串口的TXD端和RXD端”之后,继续检测所述通信设备中串口的所述目标端的所述第一电压,并重复步骤204-206。
因此,在所述USB转串口板的串口与所述通信设备的串口第一次完成适配之后,仍继续检测所述通信设备中串口的所述目标端的所述第一电压,并判断所述第一电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若所述第一电压未处于所述稳定状态,则输出与所述当前时刻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相同的所述第二电压至所述USB转串口板中串口的TXD端和RXD端,以使得所述USB转串口板中串口的电平大小与所述通信设备中串口的电平大小一直相等,所述USB转串口板的串口与所述通信设备的串口一直保持适配的状态;若所述第一电压处于所述稳定状态,则停止检测所述第一电压,有利于节约所述USB转串口板中的耗能。因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自适应电平的串口适配方法不仅能够灵活适配各种不同串口电平大小的通信设备,而且能够使所述USB转串口板的串口与所述通信设备的串口处于稳定适配的状态。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步骤202的子流程示意图:
301、判断连续预设数量个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是否在预设范围内。
302、当连续所述预设数量个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均在所述预设范围内时,判断所述第一电压处于所述稳定状态。
步骤301“判断连续预设数量个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是否在预设范围内”包括:在所述USB转串口板的串口与所述通信设备的串口第一次完成适配之后,每检测一次所述第一电压,判断当前是否已有连续所述预设数量个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包括为完成第一次适配而检测得到的所述第一电压)均在所述预设范围内。
其中,所述预设数量至少为2。所述预设数量越多,判断所述第一电压是否处于所述稳定状态的准确性就越高,但为了同时兼顾判断所述第一电压是否处于所述稳定状态的效率,所述预设数量的具体的值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所述预设范围为预先在所述USB转串口板中设置的数值范围。目前已有的所述通信设备中串口的电平大小种类主要有1.8V、2.8V、3.3V和5.0V,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范围包括第一预设范围、第二预设范围、第三预设范围、第四预设范围,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范围为以1.8为中线、上下微小波动的数值范围,所述第二预设范围为以2.8为中线、上下微小波动的数值范围,所述第三预设范围为以3.3为中线、上下微小波动的数值范围,所述第四预设范围为以5.0为中线、上下微小波动的数值范围。所述第一预设范围、所述第二预设范围、所述第三预设范围及所述第四预设范围的区间长度越小,判断所述第一电压是否处于所述稳定状态的准确性就越高,但为了同时兼顾判断所述第一电压是否处于所述稳定状态的效率,具体的所述第一预设范围、所述第二预设范围、所述第三预设范围及所述第四预设范围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判断连续预设数量个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是否在预设范围内”包括:在所述USB转串口板的串口与所述通信设备的串口第一次完成适配之后,每检测一次所述第一电压,判断当前是否已有连续所述预设数量个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包括为完成第一次适配而检测得到的所述第一电压)均在所述第一预设范围、所述第二预设范围、所述第三预设范围及所述第四预设范围中的任一个相同范围内。
当连续所述预设数量个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包括为完成第一次适配而检测得到的所述第一电压)均在所述第一预设范围、所述第二预设范围、所述第三预设范围及所述第四预设范围中的任一个相同范围内时,判断所述第一电压处于所述稳定状态。例如,当连续所述预设数量个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均在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内时,判断所述第一电压处于所述稳定状态,或者,当连续所述预设数量个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均在所述第二预设范围内时,判断所述第一电压处于所述稳定状态。
当连续所述预设数量个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包括为完成第一次适配而检测得到的所述第一电压)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电压与其他所述第一电压不在所述第一预设范围、所述第二预设范围、所述第三预设范围及所述第四预设范围中的任一个相同范围内时,判断所述第一电压未处于所述稳定状态。例如,当在连续所述预设数量个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内,而其他所述第一电压在所述第二范围内时,判断所述第一电压不处于所述稳定状态。
当连续所述预设数量个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包括为完成第一次适配而检测得到的所述第一电压)均不在所述第一预设范围、所述第二预设范围、所述第三预设范围及所述第四预设范围中的任一范围内时,哪怕相邻的第一电压变化幅度微小,也判断所述第一电压未处于所述稳定状态。
其中,应当理解的是,所述预设范围并不限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所述第二预设范围、所述第三预设范围及所述第四预设范围。所述预设范围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USB转串口板。其中,所述USB转串口板与所述PC通过USB接口连接,所述USB转串口板与所述通信设备通过串口连接,请参阅图4,图4为USB转串口板使用过程中的通信连接图:
所述USB转串口板100与所述PC300通过USB接口连接;所述USB转串口板100与所述通信设备200通过串口连接,具体包括:所述USB转串口板100中串口的TXD端a、RXD端b分别与所述通信设备200中串口的RXD端c、TXD端d连接。
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USB转串口板的组成示意图:
所述USB转串口板100包括:串口适配芯片1、TXD(Transmit External Data,串口数据发送)端a及RXD(Receive External Data,串口数据接收)端b。
其中,所述串口适配芯片1与所述USB转串口板100中的TXD端a及RXD端b连接,所述串口适配芯片1用于在所述USB转串口板100通过串口与所述通信设备200的串口连接时,检测所述通信设备200中串口的目标端的第一电压;其中,所述目标端为所述通信设备200中串口的TXD端a或者RXD端b。
所述串口适配芯片1还用于输出与所述第一电压相同的第二电压至所述USB转串口板100中串口的TXD端a和RXD端b,以使得所述USB转串口板100中的串口与所述通信设备200中的串口适配。
其中,所述目标端为所述通信设备200中串口的TXD端d或者RXD端c,由于所述通信设备200中串口中的的TXD端d和RXD端c的电平是相同的,因此,所述目标端可以为所述通信设备200中串口的TXD端d或者RXD端c。
所述第一电压为检测得到的所述目标端的电压,所述第二电压为输出至所述USB转串口板100中串口的TXD端a及RXD端b的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串口适配芯片1检测所述通信设备200中串口的目标端的第一电压,包括:所述串口适配芯片1通过所述串口适配芯片1中的ADC(Analog toDigitalConverter,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电路,称为模数转换器)检测所述通信设备200中串口的所述目标端的所述第一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串口适配芯片1具体为一单片机,所述串口适配芯片1中的ADC也即所述单片机中的ADC。
因而,无论所述通信设备200中串口的电平大小是多少,所述USB转串口板100中的所述串口适配芯片1均可通过检测所述通信设备200中串口的TXD端d或者RXD端c的所述第一电压,也即所述通信设备200中串口的电平大小,进而输出与所述第一电压相同的第二电压至所述USB转串口板100中串口的TXD端a和RXD端b,以使得所述USB转串口板100中串口的电平大小与所述通信设备200中串口的电平大小相等,也即所述USB转串口板100的串口与所述通信设备200的串口适配,因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USB转串口板100能够灵活适配各种不同串口电平大小的通信设备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设备200中串口的电平可能会一直变化而不稳定。即使在所述USB转串口板100的串口与所述通信设备200的串口第一次完成适配之后,所述通信设备200中串口的电平也可能会一直变化而不稳定,为使所述USB转串口板100中串口的电平大小与所述通信设备200中串口的电平大小一直相等,所述USB转串口板100的串口与所述通信设备200的串口一直保持适配的状态,在“所述串口适配芯片1输出与所述第一电压相同的第二电压至所述USB转串口板100中串口的TXD端a和RXD端b”之后,所述串口适配芯片1还用于持续检测所述通信设备200中串口的所述目标端的所述第一电压,判断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若所述第一电压处于所述稳定状态,所述串口适配芯片1停止检测所述第一电压;若所述第一电压未处于所述稳定状态,所述串口适配芯片1输出与所述当前时刻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相同的所述第二电压至所述USB转串口板100中串口的TXD端a和RXD端b。
其中,所述稳定状态是指所述第一电压不会有大幅度变化,并稳定在一定范围之内。当所述第一电压处于所述稳定状态之后,所述第一电压不会再会有大幅度变化。
具体而言,所述串口适配芯片1在每一次检测所述通信设备中串口的所述目标端的所述第一电压时,判断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若所述第一电压处于所述稳定状态,所述串口适配芯片1停止检测所述第一电压;若所述第一电压未处于所述稳定状态,所述串口适配芯片1输出与所述当前时刻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相同的所述第二电压至所述USB转串口板100中串口的TXD端a和RXD端b,并在所述“输出与所述当前时刻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相同的所述第二电压至所述USB转串口板100中串口的TXD端a和RXD端b”之后,所述串口适配芯片1继续检测所述通信设备200中串口的所述目标端的所述第一电压,进而判断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并根据所述第一电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作出相应的动作。
因此,在所述USB转串口板100的串口与所述通信设备200的串口第一次完成适配之后,所述USB转串口板100中的所述串口适配芯片1仍继续检测所述通信设备200中串口的所述目标端的所述第一电压,并判断所述第一电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若所述第一电压未处于所述稳定状态,所述串口适配芯片1则输出与所述当前时刻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相同的所述第二电压至所述USB转串口板100中串口的TXD端a和RXD端b,以使得所述USB转串口板100中串口的电平大小与所述通信设备200中串口的电平大小一直相等,所述USB转串口板100的串口与所述通信设备200的串口一直保持适配的状态;若所述第一电压处于所述稳定状态,所述串口适配芯片1则停止检测所述第一电压,有利于节约所述USB转串口板100中的耗能。因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USB转串口板100不仅能够灵活适配各种不同串口电平大小的通信设备,而且能够与所述通信设备200的串口处于稳定适配的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串口适配芯片1判断当前时刻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包括:所述串口适配芯片1判断是否连续预设数量个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均在预设范围内;当连续所述预设数量个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均在所述预设范围内时,判断所述目标时刻的所述第一电压处于所述稳定状态。
其中,所述“判断连续预设数量个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是否在预设范围内”包括:在所述USB转串口板100的串口与所述通信设备200的串口第一次完成适配之后,所述串口适配芯片1每检测一次所述第一电压,判断当前是否已有连续所述预设数量个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包括为完成第一次适配而检测得到的所述第一电压)均在所述预设范围内。
其中,所述预设数量至少为2。所述预设数量越多,判断所述第一电压是否处于所述稳定状态的准确性就越高,但为了同时兼顾判断所述第一电压是否处于所述稳定状态的效率,所述预设数量的具体的值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所述预设范围为预先在所述USB转串口板100中设置的数值范围。目前已有的所述通信设备200中串口的电平大小种类主要有1.8V、2.8V、3.3V和5.0V,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范围包括第一预设范围、第二预设范围、第三预设范围、第四预设范围,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范围为以1.8为中线、上下微小波动的数值范围,所述第二预设范围为以2.8为中线、上下微小波动的数值范围,所述第三预设范围为以3.3为中线、上下微小波动的数值范围,所述第四预设范围为以5.0为中线、上下微小波动的数值范围。所述第一预设范围、所述第二预设范围、所述第三预设范围及所述第四预设范围的区间长度越小,判断所述第一电压是否处于所述稳定状态的准确性就越高,但为了同时兼顾判断所述第一电压是否处于所述稳定状态的效率,具体的所述第一预设范围、所述第二预设范围、所述第三预设范围及所述第四预设范围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判断连续预设数量个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是否在预设范围内”包括:在所述USB转串口板100的串口与所述通信设备200的串口第一次完成适配之后,所述串口适配芯片1每检测一次所述第一电压,判断当前是否已有连续所述预设数量个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包括为完成第一次适配而检测得到的所述第一电压)均在所述第一预设范围、所述第二预设范围、所述第三预设范围及所述第四预设范围中的任一个相同范围内。
当连续所述预设数量个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包括为完成第一次适配而检测得到的所述第一电压)均在所述第一预设范围、所述第二预设范围、所述第三预设范围及所述第四预设范围中的任一个相同范围内时,判断所述第一电压处于所述稳定状态。例如,当连续所述预设数量个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均在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内时,判断所述第一电压处于所述稳定状态,或者,当连续所述预设数量个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均在所述第二预设范围内时,判断所述第一电压处于所述稳定状态。
当连续所述预设数量个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包括为完成第一次适配而检测得到的所述第一电压)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电压与其他所述第一电压不在所述第一预设范围、所述第二预设范围、所述第三预设范围及所述第四预设范围中的任一个相同范围内时,判断所述第一电压未处于所述稳定状态。例如,当在连续所述预设数量个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内,而其他所述第一电压在所述第二范围内时,判断所述第一电压不处于所述稳定状态。
当连续所述预设数量个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包括为完成第一次适配而检测得到的所述第一电压)均不在所述第一预设范围、所述第二预设范围、所述第三预设范围及所述第四预设范围中的任一范围内时,哪怕相邻的第一电压变化幅度微小,也判断所述第一电压未处于所述稳定状态。
其中,应当理解的是,所述预设范围并不限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所述第二预设范围、所述第三预设范围及所述第四预设范围。所述预设范围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USB转串口板100还包括逻辑转换芯片2,所述逻辑转换芯片2用于进行USB逻辑电平与串口逻辑电平之间的相互转换,进而使得所述PC300与所述通信设备200能够相互识别对方的逻辑电平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USB转串口板100中的串口与所述通信设备200中的串口均为UART串口(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则所述“USB逻辑电平与串口逻辑电平之间的相互转换”包括:USB逻辑电平与TTL(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晶体管-晶体管逻辑集成电路)逻辑电平之间的相互转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USB转串口板100还包括外围电路模块3,所述外围电路模块3用于配合所述串口适配芯片1及所述逻辑转换芯片2实现USB转串口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自适应电平的串口适配方法,应用于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转串口板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USB转串口板通过串口与一通信设备的串口连接时,检测所述通信设备中串口的目标端的第一电压;其中,所述目标端为所述通信设备中串口的TXD(Transmit ExternalData,串口数据发送)端或者RXD(Rece ive External Data,串口数据接收)端;
输出与所述第一电压相同的第二电压至所述USB转串口板中串口的TXD端和RXD端,进而使得所述USB转串口板中的串口与所述通信设备中的串口适配;
持续检测所述通信设备中串口的所述目标端的所述第一电压,判断当前时刻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
若所述第一电压处于所述稳定状态,停止检测所述第一电压;
若所述第一电压未处于所述稳定状态,输出与所述当前时刻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相同的所述第二电压至所述USB转串口板中串口的TXD端和RXD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当前时刻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包括:
判断连续预设数量个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是否在预设范围内;
当连续所述预设数量个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均在所述预设范围内时,判断所述当前时刻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处于所述稳定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通信设备中串口的TXD端或者RXD端的第一电压”,包括:
通过所述USB转串口板中的ADC(Anal og to D igital Converter,模数转换器)检测所述通信设备中串口的所述目标端的所述第一电压。
4.一种USB转串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USB转串口板包括:串口适配芯片、TXD(Transmit External Data,串口数据发送)端及RXD(Rece ive External Data,串口数据接收)端;
所述串口适配芯片与所述USB转串口板中的TXD端及RXD端连接,所述串口适配芯片用于在所述USB转串口板通过串口与一通信设备的串口连接时,检测所述通信设备中串口的目标端的第一电压;其中,所述目标端为所述通信设备中串口的TXD端或者RXD端;
所述串口适配芯片还用于输出与所述第一电压相同的第二电压至所述USB转串口板中串口的TXD端和RXD端,以使得所述USB转串口板中的串口与所述通信设备中的串口适配;
所述串口适配芯片还用于持续检测所述通信设备中串口的所述目标端的所述第一电压,判断当前时刻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
若所述第一电压处于所述稳定状态,所述串口适配芯片停止检测所述第一电压;
若所述第一电压未处于所述稳定状态,所述串口适配芯片输出与所述当前时刻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相同的所述第二电压至所述USB转串口板中串口的TXD端和RXD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USB转串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串口适配芯片判断当前时刻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包括:
所述串口适配芯片判断是否连续预设数量个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均在预设范围内;
当连续所述预设数量个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均在所述预设范围内时,判断所述当前时刻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压处于所述稳定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USB转串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串口适配芯片用于检测通信设备中串口的TXD端或者RXD端的第一电压,包括:
所述串口适配芯片通过ADC(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电路,称为模数转换器)检测所述通信设备中串口的所述目标端的所述第一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USB转串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USB转串口板还包括逻辑转换芯片;
所述逻辑转换芯片用于进行USB逻辑电平与串口逻辑电平之间的相互转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USB转串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USB转串口板还包括外围电路模块;
所述外围电路模块用于配合所述串口适配芯片及所述逻辑转换芯片实现USB转串口功能。
CN202210077415.3A 2022-01-24 2022-01-24 自适应电平的串口适配方法及usb转串口板 Active CN1145951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7415.3A CN114595175B (zh) 2022-01-24 2022-01-24 自适应电平的串口适配方法及usb转串口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7415.3A CN114595175B (zh) 2022-01-24 2022-01-24 自适应电平的串口适配方法及usb转串口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95175A CN114595175A (zh) 2022-06-07
CN114595175B true CN114595175B (zh) 2023-11-21

Family

ID=81805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77415.3A Active CN114595175B (zh) 2022-01-24 2022-01-24 自适应电平的串口适配方法及usb转串口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951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18715A (zh) * 2022-11-18 2023-02-28 深圳市精泰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usb接口转串口卡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0339A (zh) * 1999-07-07 2001-01-17 Lg电子株式会社 串行数据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2063400A (zh) * 2011-01-06 2011-05-18 北京天地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串行总线设备转接装置
CN102594167A (zh) * 2012-02-27 2012-07-18 深圳市富满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ac-dc稳压保护电路及芯片电源转换电路
CN103077151A (zh) * 2013-01-25 2013-05-01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切换usb接口和标准串口的装置
CN103575966A (zh) * 2012-08-02 2014-02-12 索尼公司 电源监控电路及其控制方法、ac/dc转换装置
CN108563601A (zh) * 2018-06-27 2018-09-21 大唐终端技术有限公司 串口超级适配系统
CN209471447U (zh) * 2019-04-18 2019-10-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自适应逻辑电平的总线接口电路
CN111366371A (zh) * 2019-01-07 2020-07-03 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电动车碰撞电安全数据采集系统
CN213814657U (zh) * 2020-12-26 2021-07-27 武汉吉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Rs232串口转can总线接口的适配器
CN214225912U (zh) * 2021-01-26 2021-09-17 张学勤 一种串口电平内部选择切换设备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69501A (ja) * 2001-06-05 2002-12-20 Sharp Corp 安定化電源装置
CN101827162B (zh) * 2009-03-04 2013-08-07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手机usb接口侦测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0339A (zh) * 1999-07-07 2001-01-17 Lg电子株式会社 串行数据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2063400A (zh) * 2011-01-06 2011-05-18 北京天地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串行总线设备转接装置
CN102594167A (zh) * 2012-02-27 2012-07-18 深圳市富满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ac-dc稳压保护电路及芯片电源转换电路
CN103575966A (zh) * 2012-08-02 2014-02-12 索尼公司 电源监控电路及其控制方法、ac/dc转换装置
CN103077151A (zh) * 2013-01-25 2013-05-01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切换usb接口和标准串口的装置
CN108563601A (zh) * 2018-06-27 2018-09-21 大唐终端技术有限公司 串口超级适配系统
CN111366371A (zh) * 2019-01-07 2020-07-03 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电动车碰撞电安全数据采集系统
CN209471447U (zh) * 2019-04-18 2019-10-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自适应逻辑电平的总线接口电路
CN213814657U (zh) * 2020-12-26 2021-07-27 武汉吉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Rs232串口转can总线接口的适配器
CN214225912U (zh) * 2021-01-26 2021-09-17 张学勤 一种串口电平内部选择切换设备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95175A (zh) 2022-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68039U (zh) 数模转换器和系统
US20110268198A1 (en) Driver circuit, receiver circuit,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including the circuits
US20110150137A1 (en) Architecture of multi-power mode serial interface
CN110113070B (zh) 一种适用于usb的信号发送及接收方法
CN114595175B (zh) 自适应电平的串口适配方法及usb转串口板
US10013389B2 (en) Automatic cascaded address selection
KR20200138275A (ko) Mipi d-phy 발송 회로 및 기기
US9342097B2 (en) Microcontrolle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11435927A (zh) 使用mipi d-phy的快速链路周转
KR20020095871A (ko) 크로스오버 전압을 조절할 수 있는 유니버셜 시리얼 버스저속 트랜시버
CN113054716A (zh) 一种充电芯片、充电装置及移动终端
KR20010101532A (ko) 인터페이스
CN112436915B (zh) 一种sysref建立时间及保持时间的检测系统
CN210804414U (zh) 一种通讯接口可复用的电路
CN114490488A (zh) 一种低功耗uart串口系统
CN217506548U (zh) 一种信号传输变换电路
US11454943B2 (en) Serial isol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215219002U (zh) 一种otg设备模式自动识别电路
CN216871114U (zh) 一种PMC规格的10Mbps多协议串口卡
CN210986075U (zh) 电平转换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15657567B (zh) 一种单引脚传输控制信号的方法及控制系统
CN215498960U (zh) 一种高速can隔离传输电路和can收发器
CN216647344U (zh) 一种背板漏电的检测装置及服务器
CN116436489A (zh) 一种半双工模式下的uart交互系统及其方法
US20230236647A1 (en) Receiver detection system and receiver detection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