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94563B - 微透镜调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微透镜调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94563B
CN114594563B CN202210033618.2A CN202210033618A CN114594563B CN 114594563 B CN114594563 B CN 114594563B CN 202210033618 A CN202210033618 A CN 202210033618A CN 114594563 B CN114594563 B CN 1145945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fastening
microlens
bracket
connect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3361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94563A (zh
Inventor
李晓红
张厚博
杨红伟
崔璐
王晓燕
马汉超
刘牧荑
武艳青
孙芮
孙奕涛
崔绍晖
封嘉纯
王雪飞
陈玉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TC 13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ETC 13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TC 13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ETC 13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21003361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945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945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945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945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945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3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permitting adjustment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透镜调试装置,包括调节支架、多个弹性夹持体和多个调节丝;调节支架用于与微调设备的调节端连接,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多个弹性夹持体分别连接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对应的弹性夹持体之间形成第一固定空间,第二连接部与对应的弹性夹持体之间形成第二固定空间;多个调节丝分别置于第一固定空间和第二固定空间之内,调节丝具有伸出第一固定空间或第二固定空间的伸出端,伸出端用于与微透镜的指定点位粘接。本发明不需要对微透镜进行夹持也能实现装置整体与微透镜的有效连接,有效缩小了微透镜调试装置连接端的体积,使装置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能够适应微透镜的调试固定需求。

Description

微透镜调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透镜调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在量产车型上的需求与日俱增,激光雷达因其可以精确识别车辆周围环境的三维信息、探测精度高、有效探测距离远等优势在近年来得到迅速推广。作为自动识别系统的核心装备,其测距精度的要求不断提升,多通道高集成激光雷达发射光源成为主流,已由单线不断发展为多线集成,如8线、16线、32线、64线、128线等。
目前主流的激光雷达发射光源多采用905nm半导体芯片,该芯片为边缘发射激光器,在垂直方向上发散角约为60°,若不对其进行聚焦,在传输较短距离后光束发散严重,能量有效利用率低,因此在激光雷达系统中需要先对其进行一级光束整形,压缩角度至7°以内或采用FAC快轴准直透镜、SAC慢轴准直透镜对光斑进行压缩,实现光能量高效利用。
多线雷达发射光源封装形式受限于功率器件尺寸及驱动电路匹配等因素,无法设计为最小间距,近年来随着功率器件芯片化发展,光源封装尺寸(包括微透镜的尺寸)大幅缩小,随之而来的是调试操作空间的大幅缩小,原有调试装置尺寸偏大,难以适应芯片小型化的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微透镜调试装置,旨在使调试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能够适应微透镜的调试固定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微透镜调试装置,包括:
调节支架,用于与微调设备的调节端连接,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多个弹性夹持体,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对应的所述弹性夹持体之间形成第一固定空间,所述第二连接部与对应的所述弹性夹持体之间形成第二固定空间;以及
多个调节丝,分别置于所述第一固定空间和所述第二固定空间之内,所述调节丝具有伸出所述第一固定空间或所述第二固定空间的伸出端,所述伸出端用于与微透镜的指定点位粘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空间所对应的所述调节丝与所述第二固定空间所对应的所述调节丝之间的间距沿背离所述调节支架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分别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用于容置所述调节丝,并用于在所述调节丝的径向上限制所述调节丝的位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夹持体为弹性片,所述弹性片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或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的连接段,以及与所述调节丝接触的夹持段,所述连接段和所述夹持段之间通过弯折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调节支架包括:
主体支架,所述主体支架具有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
移动支架,与所述主体支架沿预设路径滑动配合,所述移动支架具有所述第二连接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体支架上形成滑移轨道,所述移动支架上形成有与所述滑移轨道滑动配合的滑槽,所述滑槽在垂直于所述预设路径的方向上贯通所述移动支架;
所述调节支架还包括紧固组件,所述紧固组件用于在垂直于所述预设路径的路径上对所述移动支架和所述滑移轨道施加夹持固定作用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紧固组件包括第一紧固体、第二紧固体和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体和所述第二紧固体分别置于所述滑槽的两个贯通开口处,所述紧固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紧固体和所述第二紧固体连接,并能在所述滑槽的贯通路径上同时对所述滑移轨道和所述移动支架施加夹持固定作用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紧固件为紧固螺栓,所述滑移轨道、所述第一紧固体和所述第二紧固体上分别开设有相互对应的紧固孔,所述紧固螺栓贯穿所述紧固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紧固体和所述第二紧固体上分别设有限位体,所述限位体位于所述移动支架背离所述滑移轨道的一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移动支架和所述主体支架之间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移动支架在所述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沿所述预设路径移动。
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调节丝的直径可以设计的很小,在使用时,将调节丝的伸出端分别粘接于微透镜的指定点位,实现微透镜与本申请的微透镜调试装置的固定;随后微调设备的调节端带动本申请的微透镜调试装置移动,实现微透镜的移动调试;调试到位后,通过固化胶将微透镜固定于基体上,随后将调节丝与微透镜分离即可。本申请的微透镜调试装置通过细小的调节丝实现与微透镜的连接,不需要对微透镜进行夹持也能实现装置整体与微透镜的有效连接,有效缩小了微透镜调试装置连接端的体积,使装置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能够适应微透镜的调试固定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微透镜调试装置所适用的半导体激光器芯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为图2的局部结构爆炸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采用的调节支架和驱动机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驱动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采用的连接筒和旋钮主体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微透镜;10a、透光区域;10b、指定点位;10c、固定点位;
200、半导体激光芯片;
300、调节支架;
310、第一连接部;311、连接凸台;
320、第二连接部;321、连接凸台;
330、主体安装螺孔;
340、固定槽;
350、主体支架;351、滑移轨道;352、紧固孔;353、螺孔;
360、移动支架;361、滑槽;362、调节通孔;
370、紧固组件;371、第一紧固体;372、第二紧固体;373、紧固孔;374、限位体;
400、弹性夹持体;410、连接段;420、夹持段;430、弯折段;
500、调节丝;
600、驱动机构;610、驱动螺杆;620、调节旋钮组件;621、连接筒;622、旋钮主体;623、螺纹套;624、轴承式支架;625、限位台阶;626、第一齿轮;627、第二齿轮;628、周向限位槽;629、电磁铁圈;630、容置槽;631、限位滑块;632、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阅图1,本申请中微透镜100示例性的被示出为棒状的准直微透镜,在半导体激光器芯组(例如用于多线激光雷达、来打测距机发射光源等设备的半导体激光器芯组)上,半导体激光芯片200位于准直微透镜的一径向侧,准直微透镜形成与半导体激光芯片200对应的透光区域10a(如图1中的虚线框所示),透光区域10a的宽度不应小于半导体激光芯片200的宽度。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微透镜调试装置所适用微透镜可以是其他具有类似尺寸和调试需求的微透镜100(例如圆形透镜、异形透镜等),不限于上述的准直微透镜,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参阅图2至图5,现对本发明提供的微透镜调试装置进行说明。所述微透镜调试装置,包括调节支架300、多个弹性夹持体400和多个调节丝500;调节支架300用于与微调设备的调节端连接,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部310和第二连接部320;多个弹性夹持体400分别连接于第一连接部310和第二连接部320,第一连接部310与对应的弹性夹持体400之间形成第一固定空间,第二连接部320与对应的弹性夹持体400之间形成第二固定空间;多个调节丝500分别置于第一固定空间和第二固定空间之内,调节丝500具有伸出第一固定空间或第二固定空间的伸出端,伸出端用于与微透镜100的指定点位10b粘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微透镜调试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调节丝500的直径可以设计的很小,在使用时,将调节丝500的伸出端分别粘接于微透镜100的指定点位10b,实现微透镜100与微透镜调试装置的固定;随后微调设备的调节端带动微透镜调试装置移动,实现微透镜100的移动调试;调试到位后,通过固化胶将微透镜100固定于基体上(该位置为固定点位10c),随后将调节丝500与微透镜100分离即可。本实施例的微透镜调试装置通过细小的调节丝500实现与微透镜100的连接,不需要对微透镜100进行夹持也能实现装置整体与微透镜100的有效连接,有效缩小了微透镜调试装置连接端的体积,使装置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能够适应微透镜100的调试固定需求。
另外,本实施例采用弹性夹持的方式实现调节丝500的固定,便于灵活调节调节丝500的伸出长度,也能方便的装卸调节丝500,继而提高调节丝500的更换作业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调节丝500需要具有一定的硬度,在工作过程中调节丝500需要保持既定形态,不能因过于柔软而随意变形。具体实施时,调节丝500为石英丝,石英丝的直径示例性的被示出为100μm~300μm。当然,也可以选用其他材质制作调节丝500,能满足力学性能的要求即可,并且,调节丝500的尺寸也不限于前述举例的尺寸,能满足对调试操作空间的适应性及与微透镜分离的便捷性即可。
另外,在调试过程中,以棒状的准直微透镜为例,参阅图1至图4,其指定点位10b一般为准直微透镜的端部,或者靠近端部的位置,能满足不与准直微透镜的透光区域10a发生干涉,并能平稳移动准直微透镜的条件即可,在此不做唯一限定(即对于其他形状的微透镜100的指定点位也满足上述要求即可)。本实施例中的指定点位10b具有两个,分别为靠近准直微透镜两端的位置。
为了便于装卸微透镜100,调节丝500与微透镜100之间可选用快速固化胶进行粘接,分离操作可以通过用薄刃刀片对粘接胶团进行切割实现。
本实施例中,调节丝500的数量示例性的被示出为两个,即第一连接部310和第二连接部320分别对应一根调节丝500,其主要适用于与棒状的微透镜进行连接。需要理解的是,调节丝500的数量及具体分布方式是根据微透镜100的具体构造进行设置的,并不限于上述示例方式,例如,也可以是在第一连接部310上设置两根调节丝500,同时在第二连接部320上设置一根调节丝500,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2,本申请中的微调设备可采用六维微调设备,调节支架300的端部设有主体安装螺孔330,通过螺纹连接件实现与六维微调设备的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2至图5,第一固定空间所对应的调节丝500与第二固定空间所对应的调节丝500之间的间距沿背离调节支架300的方向逐渐减小。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固定空间所对应的调节丝500与第二固定空间所对应的调节丝500之间呈夹角设置,通过改变调节丝500的伸出长度,即可改变相邻伸出端之间的间距,继而适应与不同尺寸微透镜100的连接,扩大适用范围,降低使用成本。
具体实施时,第一固定空间所对应的调节丝500与第二固定空间所对应的调节丝500之间的夹角可为40°~80°,能满足对微透镜100连接的需求即可,在此不做唯一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2至图4,第一连接部310和第二连接部320上分别开设有固定槽340,固定槽340用于容置调节丝500,并用于在调节丝500的径向上限制调节丝500的位移。由于调节丝500直径很小,需要在调节丝500的径向上实现限位导向,使调节丝500按照既定的路径伸出第一固定空间和第二固定空间,通过设置固定槽340,能够增强对调节丝500的限位,同时,还有利于控制弹性夹持体400对调节丝500的挤压作用力,避免调节丝500受到夹持挤压作用力过大而断裂的问题。
具体实施时,固定槽340的宽度不小于调节丝500的直径,深度大于调节丝500的半径且小于调节丝500的直径。例如,若调节丝500的直径为180μm,则固定槽340的宽度可设置为0.2mm,深度为100mm。
更具体的,参阅图2至图4,第一连接部310和第二连接部320的形状大致为条形,其与固定槽340的设置大致平行,进一步效缩小空间使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2至图5,弹性夹持体400为弹性片,弹性片具有与第一连接部310或第二连接部320连接的连接段410,以及与调节丝500接触的夹持段420,连接段410和夹持段420之间通过弯折段430连接。本实施例采用片状的弹性夹持体400,结合折弯的设计,有效增强的弹性夹持体400的弹性变形范围,便于控制对调节丝500的弹性夹持作用力,避免弹性夹持作用力过大。
具体的,为满足结构强度、安装的可靠性及对弹性力的控制需求,弹性片的材质可选为金属片。
具体实施时,为了简化弹性片的结构,第一连接部310和第二连接部320上分别形成连接凸台(311,321),弹性片整体呈“Z”型片,弹性片的两个平直部分别形成连接段410和夹持段420,连接段通过螺纹连接件实现与连接凸台(311,321)的连接。需要理解的是,弹性片的具体结构、第一连接部310和第二连接部320的具体设置方式能满足上述结构强度、安装的可靠性及对弹性力的控制需求即可,在此不做唯一限定。
由于采用螺纹连接件实现连接段410与连接凸台(311,321)的连接,当需要调节调节丝500的位置或需要更换调节丝500时,可以采用拧松螺纹连接件的操作,无需将弹性片拆下来,有效避免零件丢失;或者,也可以在不拧松螺纹连接件的前提下,以螺纹连接件为转轴直接转动弹性片,使调节丝500暴露出来,继而实现调节或更换,调节或更换到位后,将弹性片直接旋转复位即可,操作更加简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2至图5,调节支架300包括主体支架350和移动支架360;主体支架350具有第一连接部310;移动支架360与主体支架350沿预设路径滑动配合,移动支架360具有第二连接部320。本实施例通过移动支架360的移动实现第一连接部310和第二连接部320间距的调节,继而增加了相对的调节丝500之间的间距调节手段,调节丝500伸出距离的调节具有更强的宏观性,配合移动支架360的精密移动调节,可以实现对间距调节的精确控制。
作为主体支架与移动支架配合的一种实施方式,参阅图2、图4及图5,主体支架350上形成滑移轨道351,移动支架360上形成有与滑移轨道351滑动配合的滑槽361,滑槽361在垂直于预设路径的方向上贯通移动支架360。调节支架300还包括紧固组件370,紧固组件370用于在垂直于预设路径的路径上对移动支架360和滑移轨道351施加夹持固定作用力。本实施例通过夹持的方式实现移动支架360与主体支架350位置的相对固定,避免在移动支架360和主体支架350之间设置过于复杂的锁定结构,通过对紧固组件370的松紧控制即可实现调节或锁定,操作简单,制造成本低,不容易出现结构损坏。
作为紧固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参阅图2、图4及图5,为了实现实现夹持松紧的调节,紧固组件370包括第一紧固体371、第二紧固体372和紧固件,第一紧固体371和第二紧固体372分别置于滑槽361的两个贯通开口处,紧固件分别与第一紧固体371和第二紧固体372连接,并能在滑槽361的贯通路径上同时对滑移轨道351和移动支架360施加夹持固定作用力。
具体实施时,参阅图2、图4及图5,紧固件为紧固螺栓,滑移轨道351、第一紧固体371和第二紧固体372上分别开设有相互对应的紧固孔(373,352),紧固螺栓贯穿紧固孔(373,352)。本实施例通过紧固螺栓实现夹持松紧力的调节,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易损坏,维修成本较低。本实施例中,滑移轨道351、第一紧固体371和第二紧固体372上分别开设有两个紧固孔(373,352),但需要理解的是,紧固孔(373,352)的设置数量和分布方式能满足紧固的可靠性及受力的平衡性需求即可,在此不做唯一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参阅图2及图4,为了增强对移动支架360位置的限定,第一紧固体371和第二紧固体372上分别设有限位体374,限位体374位于移动支架361背离滑移轨道351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2、图4至图7,为了方便调节移动支架360的位置,移动支架360和主体支架360之间连接有驱动机构600,移动支架360在驱动机构600的带动下沿预设路径移动。需要理解的是,移动支架360和主体支架350之间也可以不设置驱动机构,通过作业人员直接推拉实现位置调节。
作为驱动机构的一种实施方式,参阅图2及图4,驱动机构600包括驱动螺杆610,滑移轨道351上开设有螺孔353,移动支架360上开设有与螺孔353相对的调节通孔362;驱动螺杆610贯穿调节通孔362,且两者之间具有使驱动螺杆610在自身的轴向上限位的限位结构(例如限位卡簧等),驱动螺杆610还与螺孔353螺纹配合。需要说明的是,调节通孔362与驱动螺杆610间隙配合。
作为驱动机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参阅图5至图7,驱动机构600包括驱动螺杆610和调节旋钮组件620,驱动螺杆610的一端固定于滑移轨道351,另一端贯穿移动支架360上开设的调节通孔362,调节旋钮组件620连接于移动支架360,并能与驱动螺杆610螺纹配合,当调节旋钮组件620旋转时,其能通过与驱动螺杆610的螺纹适配带动移动支架360沿预设路径移动。
作为上述调节旋钮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参阅图6及图7,调节旋钮组件620包括连接筒621、旋钮主体622、齿轮传动机构和螺纹套623。连接筒621的两端开口,其套设于驱动螺杆610之外,且一开口端连接于移动支架360;旋钮主体622套设于驱动螺杆360之外,并旋转盖设于连接筒621的另一开口端,旋钮主体622朝向连接筒621的一轴端设有第一齿环;齿轮传动机构连接于连接筒621,且主动端与第一齿环啮合;螺纹套623位于连接筒621之内,且其内环面具有与驱动螺杆610适配的内螺纹,螺纹套623转动连接于连接筒621,且螺纹套623朝向旋钮主体622的一轴端形成有第二齿环,齿轮传动机构的从动端与第二齿环啮合。需要说明的是,连接筒621与驱动螺杆610之间,以及旋钮主体622与驱动螺杆610之间均为间隙配合。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参阅图6及图7,为保证螺纹套623转动的顺畅性,以及螺纹套623在连接筒621内位置的稳定性,连接筒621和螺纹套623之间通过轴承式支架624连接。
本实施例中,轴承式支架624示例性的被示出为具有临近驱动螺杆610的内轴承环,以及远离驱动螺杆610的外轴承环,连接筒621之内临近移动支架360的位置形成有限位台阶625,内轴承环和外轴承环的其中之一连接于限位台阶625,其中之另一连接于螺纹套623。需要理解的是,轴承式支架624的设置方式不限于上述举例方式,能满足径向限位及转动性能需求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上述齿轮传动机构的一种实施方式,参阅图6,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同轴固定的第一齿轮626和第二齿轮627,第一齿轮626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627的直径,第一齿轮626与第一齿环啮合,第二齿轮627与第二齿环啮合。本实施例在极大程度上简化的齿轮传动机构结构,同时,由于第一齿轮626和第二齿轮627的直径不同,在相同的时间之内旋钮主体622的旋转角度大于螺纹套623的旋转角度,因此,旋钮主体622需要转动较大的角度才能使移动支架360移动较小的距离,降低了旋钮主体622操作的敏感性,避免人手操控感知不准确的问题,允许旋钮主体622有较大的旋转调节量,提升对移动支架360移动的精确性。
更具体的,图中未示出,在移动支架360上设有红外距离传感器,驱动螺杆610的一端设有挡板,红外距离传感器的发射信号投射至挡板,经挡板反射后回投至外距离传感器的接收端,当移动支架360的位置发生改变的时候,可通过红外距离传感器进行感测,并将感测数值反馈给可视终端,给作业人员提供作业参考。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6及图7,旋钮主体622形成有伸入连接筒621的旋钮台阶,旋钮台阶的轴端形成有第一齿环,旋钮主体622与旋钮台阶相邻的轴侧面开设有周向限位槽628,旋钮主体622之内嵌设有电磁铁圈629;连接筒621与周向限位槽628对应的一轴端面开设有容置槽630,容置槽630内设有限位滑块631,限位滑块631与容置槽630的槽底之间设有弹性件632,弹性件632被配置有使限位滑块631回缩于容置槽630的预紧力,限位滑块631为铁磁性构件。
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移动支架360与主体支架350的装卸,将连接筒621与移动支架360设置成分体结构,两者之间通过卡接、螺纹连接件连接等方式实现可拆卸装配;在移动支架360与驱动螺杆610和主体支架350之间的均装配完成后,给电磁铁圈629通电,限位滑块631被电磁铁圈629吸引进入周向限位槽628,此时旋钮主体622与连接筒621之间不能发生转动,即齿轮传动机构被锁定,螺纹套623也相继被锁定而不能与连接筒621发生相对转动,此时,将驱动螺杆610从连接筒621远离旋钮主体622的一端插入,并在与螺纹套623接触后旋转连接筒621,随后握住连接筒621进行旋转,螺纹套623与驱动螺杆610螺纹配合,即可实现调节旋钮组件620整体沿驱动螺杆610的轴向移动,直至连接筒621与移动支架360接触并连接;当连接筒621与移动支架360连接到位后,电磁铁圈629断电,在弹性件632的拉拽作用下,限位滑块631与周向限位槽628分离,旋钮主体622与连接筒621之间又能实现相对转动,此时即可使用调节旋钮组件620的调节功能。
具体实施时,弹性件632示例性的被示出为拉簧,当然,弹性件632也可以是其他构件,能满足弹性作用力的需求即可。另外,旋钮主体622之内还可设置可充电电池,以便于对电磁铁圈629供电,同时方便理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旋钮主体622的外周设置摩擦凸起(例如条状、点状凸起),便于作业人员抓握。
本申请的微透镜调试装置的连接点位间距可调,可根据用户光源封装间距的不同进行调整;结构简单紧凑,有效缩小了空间使用率;制造及使用成本很低,使用灵活性强,适用于大多数激光雷达发射光源一级光束整形。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微透镜调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节支架,用于与微调设备的调节端连接,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多个弹性夹持体,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对应的所述弹性夹持体之间形成第一固定空间,所述第二连接部与对应的所述弹性夹持体之间形成第二固定空间;以及
多个调节丝,分别置于所述第一固定空间和所述第二固定空间之内,所述调节丝具有伸出所述第一固定空间或所述第二固定空间的伸出端,所述伸出端用于与微透镜的指定点位粘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透镜调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空间所对应的所述调节丝与所述第二固定空间所对应的所述调节丝之间的间距沿背离所述调节支架的方向逐渐减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透镜调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分别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用于容置所述调节丝,并用于在所述调节丝的径向上限制所述调节丝的位移。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透镜调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夹持体为弹性片,所述弹性片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或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的连接段,以及与所述调节丝接触的夹持段,所述连接段和所述夹持段之间通过弯折段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透镜调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架包括:
主体支架,所述主体支架具有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
移动支架,与所述主体支架沿预设路径滑动配合,所述移动支架具有所述第二连接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透镜调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架上形成滑移轨道,所述移动支架上形成有与所述滑移轨道滑动配合的滑槽,所述滑槽在垂直于所述预设路径的方向上贯通所述移动支架;
所述调节支架还包括紧固组件,所述紧固组件用于在垂直于所述预设路径的路径上对所述移动支架和所述滑移轨道施加夹持固定作用力。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透镜调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包括第一紧固体、第二紧固体和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体和所述第二紧固体分别置于所述滑槽的两个贯通开口处,所述紧固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紧固体和所述第二紧固体连接,并能在所述滑槽的贯通路径上同时对所述滑移轨道和所述移动支架施加夹持固定作用力。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透镜调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紧固螺栓,所述滑移轨道、所述第一紧固体和所述第二紧固体上分别开设有相互对应的紧固孔,所述紧固螺栓贯穿所述紧固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透镜调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体和所述第二紧固体上分别设有限位体,所述限位体位于所述移动支架背离所述滑移轨道的一侧。
10.如权利要求5-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透镜调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架和所述主体支架之间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移动支架在所述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沿所述预设路径移动。
CN202210033618.2A 2022-01-12 2022-01-12 微透镜调试装置 Active CN1145945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33618.2A CN114594563B (zh) 2022-01-12 2022-01-12 微透镜调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33618.2A CN114594563B (zh) 2022-01-12 2022-01-12 微透镜调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94563A CN114594563A (zh) 2022-06-07
CN114594563B true CN114594563B (zh) 2024-01-30

Family

ID=81803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33618.2A Active CN114594563B (zh) 2022-01-12 2022-01-12 微透镜调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94563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25924Y (zh) * 2003-03-10 2004-07-14 力捷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的固定装置
JP2009042669A (ja) * 2007-08-10 2009-02-26 Fujinon Corp レンズ保持方法
CN202922454U (zh) * 2012-10-17 2013-05-08 瑞之路(厦门)眼镜科技有限公司 车房镜片强化弹簧夹
CN103228367A (zh) * 2010-11-25 2013-07-31 Scl国际特种涂料实验室 双透镜架设备
CN205944725U (zh) * 2016-08-18 2017-02-0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多单管半导体激光器准直夹具
CN107275920A (zh) * 2017-07-20 2017-10-20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慢轴准直夹具组件及其应用方法
CN209014792U (zh) * 2018-11-22 2019-06-2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三研究所 一种微小镜片夹具
CN209167599U (zh) * 2018-12-17 2019-07-26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准直夹具
CN209615234U (zh) * 2019-01-11 2019-11-12 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视夹紧力装置及夹具
CN112034583A (zh) * 2020-08-25 2020-12-04 长春长光智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微物镜高集成度整机装置
CN113021213A (zh) * 2021-02-24 2021-06-25 上海大学 一种展开式光学透镜的夹紧和储放装置
CN213750461U (zh) * 2020-12-25 2021-07-20 苏州晶煊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的双凹透镜定位装置
WO2021190064A1 (zh) * 2020-03-25 2021-09-30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镜调节装置
CN215219284U (zh) * 2021-06-10 2021-12-17 福州美扬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镜片的位移调整结构
WO2021258687A1 (zh) * 2020-06-23 2021-12-30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镜夹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67987B1 (fr) * 2010-11-25 2012-11-23 Scl Internat Special Coating Lab Porte-verre avec hampe deportee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25924Y (zh) * 2003-03-10 2004-07-14 力捷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的固定装置
JP2009042669A (ja) * 2007-08-10 2009-02-26 Fujinon Corp レンズ保持方法
CN103228367A (zh) * 2010-11-25 2013-07-31 Scl国际特种涂料实验室 双透镜架设备
CN202922454U (zh) * 2012-10-17 2013-05-08 瑞之路(厦门)眼镜科技有限公司 车房镜片强化弹簧夹
CN205944725U (zh) * 2016-08-18 2017-02-0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多单管半导体激光器准直夹具
CN107275920A (zh) * 2017-07-20 2017-10-20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慢轴准直夹具组件及其应用方法
CN209014792U (zh) * 2018-11-22 2019-06-2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三研究所 一种微小镜片夹具
CN209167599U (zh) * 2018-12-17 2019-07-26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准直夹具
CN209615234U (zh) * 2019-01-11 2019-11-12 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视夹紧力装置及夹具
WO2021190064A1 (zh) * 2020-03-25 2021-09-30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镜调节装置
WO2021258687A1 (zh) * 2020-06-23 2021-12-30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镜夹持装置
CN112034583A (zh) * 2020-08-25 2020-12-04 长春长光智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微物镜高集成度整机装置
CN213750461U (zh) * 2020-12-25 2021-07-20 苏州晶煊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的双凹透镜定位装置
CN113021213A (zh) * 2021-02-24 2021-06-25 上海大学 一种展开式光学透镜的夹紧和储放装置
CN215219284U (zh) * 2021-06-10 2021-12-17 福州美扬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镜片的位移调整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94563A (zh) 2022-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07083A (en) Lens moving device
US5166829A (en) Lens barrel
EP1919001B1 (en) Optical unit and light irradiating device
EP2751513B1 (en) Reflex sight
US11806865B2 (en) Rotary actuator and robot
US7095919B2 (en) Optical switch
CN114594563B (zh) 微透镜调试装置
US7321175B2 (en) Low cost precision linear actuator and control system
KR20180002056A (ko) 종동 휠 섹터를 갖는 원피스 렌즈
US6879758B2 (en) Multi-degree-of-freedom of precision positioning device using spring-mounted 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s
EP2610552A1 (en) Focusing mechanism for led spotlight
US628362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te lighting
US20100039717A1 (en) Lens driving device
EP3344959B1 (en) Sub-micron alignment of a monitoring fiber for optical feedback in an ophthalmic endo-illumination system
US20180081107A1 (e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light source device
US6312163B1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EP0934793B1 (en) Solder plac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CA2492493A1 (en) Optical switch
US8606096B2 (en) Lens barrel that moves lens unit using vibration actuator and camera system having the same
US6893166B2 (en) Factory-settable optical subassembly used in an optical transceiver module
JPH10286777A (ja) 研磨工具皿
JPH07253526A (ja) 光ファイバ光源装置、光源装置、および光ファイバ光源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4228626A (ja) 光源ユニット
CN220709440U (zh) 一种透镜位置调整机构、激光内芯及激光瞄具
JPS63117670A (ja) 超音波モータを利用した駆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