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94207A - 水稻病虫防治药剂对甲壳类水生生物毒性田间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水稻病虫防治药剂对甲壳类水生生物毒性田间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94207A
CN114594207A CN202210172000.4A CN202210172000A CN114594207A CN 114594207 A CN114594207 A CN 114594207A CN 202210172000 A CN202210172000 A CN 202210172000A CN 114594207 A CN114594207 A CN 1145942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quatic organisms
threaded
shellfish aquatic
shellfish
f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7200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94207B (zh
Inventor
何健
余佳
豆叶枝
李菊颖
孔德洋
许静
曹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MEE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ME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MEE filed Critical Nan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MEE
Priority to CN20221017200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942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942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942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942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942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0Cereals
    • A01G22/22Ri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5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 A01K61/59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of crustaceans, e.g. lobsters or shri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60Floating cultivation devices, e.g. rafts or floating fish-far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60Floating cultivation devices, e.g. rafts or floating fish-farms
    • A01K61/65Connecting or mooring devices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病虫防治药剂对甲壳类水生生物毒性田间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稻田‑池塘生态系统由稻田和环绕在稻田进行环形分布的池塘组成,稻田、池塘的面积比为3:1,同时设置一组用于与池塘进行对比的对照池塘;S2在池塘设置观测采样点多组,同时在对照池塘中设置与每个观测采样点数量对应的平行对照点,且每个观测采样点、平行对照点均放置一个可调式网箱,可调式网箱内放置数只驯养后的甲壳类水生生物;S3在孕穗末期和破口期对稻田‑池塘生态系统中稻田进行施药,观察并记录施药后1d、2d、3d和4d的甲壳类水生生物的成活率。本发明测试方法可以为农户提供科学的水稻病虫防治药剂施用参考。

Description

水稻病虫防治药剂对甲壳类水生生物毒性田间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毒性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水稻病虫防治药剂对甲壳类水生生物毒性田间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9)》,2018年小龙虾总产量达163.87万吨,养殖总面积达1680万亩;其中,小龙虾稻田养殖产量118.65万吨,养殖面积1261万亩。
由于缺乏科学指导和系统性研究,农户不敢使用农药或仅使用少量生物农药的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安全用药从而兼顾水稻产量和龙虾安全生产已成为稻虾养殖亟待解决的难题。
因此,为验证水稻病虫防治药剂在稻田使用对克氏原螯虾的实际危害风险,需要研究水稻病虫防治药剂在稻田-虾塘大田生态系统中对克氏原螯虾的危害影响研究;从而为农户在稻田-虾塘大田生态系统中水稻病虫防治药剂的施用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病虫防治药剂对甲壳类水生生物毒性田间测试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稻病虫防治药剂对甲壳类水生生物毒性田间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稻田-池塘生态系统
所述稻田-池塘生态系统由稻田和环绕在所述稻田进行环形分布的池塘组成,所述稻田、池塘的面积比为3:1,同时设置一组用于与所述池塘进行对比的对照池塘;
S2设置观测采样点
在所述池塘设置观测采样点多组,同时在所述对照池塘中设置与每个观测采样点数量对应的平行对照点,且每个所述观测采样点、平行对照点均放置一个可调式网箱,所述可调式网箱内放置数只驯养后的甲壳类水生生物;
S3施药及观测
在孕穗末期和破口期对稻田-池塘生态系统中稻田进行施药,观察并记录施药后1d、2d、3d和4d的甲壳类水生生物的成活率。
进一步地,所述甲壳类水生生物具体为克氏原螯虾,由于小龙虾稻田养殖中通常养殖为克氏原螯虾,故此采用克氏原螯虾作为甲壳类水生生物的测试代表。
进一步地,所述成活率的判断标准为:甲壳类水生生物出现的任何不正常反应,如死亡、失去活动能力以及异常均予以记录,轻触甲壳类水生生物无任何可见反应即判定为死亡。
进一步地,采用SPSS 22.0版本软件进行t检验来计算甲壳类水生生物的成活率,通过分析数据判定观测采样点的甲壳类水生生物成活率和平行对照点的甲壳类水生生物成活率是否存在差异显著性。
进一步地,所述甲壳类水生生物的驯养方法为:将甲壳类水生生物在试验条件下驯养3d,期间挑出生长不正常或死亡的甲壳类水生生物,在3d驯养内驯养的甲壳类水生生物死亡率<10%,则该批甲壳类水生生物符合试验要求;通过上述驯养方法可以避免因甲壳类水生生物个体情况造成测试对比结果不准确的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可调式网箱包括用于放置甲壳类水生生物的箱体,用于调整分隔所述箱体内部空间的分区组件,以及用于支撑调节插入池塘深度的气动支撑腿;
所述气动支撑腿设有四组,且四组所述气动支撑腿分别通过活页与箱体底部的边角位置处连接,
所述气动支撑腿包括内部中空的支撑腿主体,滑动设置在支撑腿主体两侧侧面的条形孔的调节板,以及用于控制调节板展开以及使其沿着支撑腿主体上下升降的调节气囊;
所述调节板由位于支撑腿主体内的内部板以及位于支撑腿主体外的外部板,所述条形孔上纵向等间距设有多组导条,所述调节板上等间距设有多组用于与导条滑动配合的摆动孔,
所述调节气囊设于所述内部板上方的支撑腿主体内部,且调节气囊的注入口贯穿支撑腿主体侧面上部,所述注入口通过软管与箱体底部设有的布气管连接;
通过上述可调式网箱的设置,能够将箱体快速设置为具有多个独立空间的空间结构,从而在各个独立空间内单独放置甲壳类水生生物,有效避免在试验测试过程中出现个体竞争伤亡的现象,从而保证水稻病虫防治药剂对甲壳类水生生物毒性的测试结果准确性;同时,通过所设置的气动支撑腿可以优化可调式网箱设置于池塘内的高度,并且利用气动支撑腿的设置可以便于从池塘内将可调式网箱从池塘内提出。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顶部设有可拆卸的盖体,所述盖体上设有用于提拿的把手;所述布气管通过管道与气泵连接;通过布气管连接管道和气泵,通过向布气管导入或排出气体实现调节气囊的伸缩控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分区组件为折叠式分区件,所述折叠式区分件包括多组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分隔板,以及用于贯穿各个所述第一分隔板并控制其进行展开折叠的第一控制杆,所述第一控制杆为丝杆,且第一控制杆一端与箱体内壁转动连接,第一控制杆另一端贯穿箱体并设有用于控制第一控制杆转动的旋钮,
相邻两组所述第一分隔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位于旋钮一侧的第一分隔板上设有用于与第一控制杆滚珠丝杆连接的螺母副,所述螺母副与第一分隔板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上设有与箱体所对应内壁的第一滑槽进行滑动连接的弹性伸缩杆;
上述折叠式分区件能够快速进行箱体内部空间的整合与分隔,但是由于采用折叠的方式,箱体内各个被分隔出来的独立空间均为三角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甲壳类水生生物的活动空间,但是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操作方便。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分区组件为堆叠式分区件,所述堆叠式区分件包括多组平行设置的第二分隔板,以及用于贯穿各个所述第二分隔板并控制其展开折叠的第二控制杆,所述第二控制杆由一组螺纹端杆、多组螺纹间管以及一组螺纹端管依次螺纹套接组成,
所述第二控制杆通过螺纹端杆与箱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螺纹端管通过限位转动的伸缩杆贯穿箱体并设有用于控制螺纹端管转动的旋钮,所述螺纹端杆设有外螺纹,螺纹端杆、各个螺纹间管的右端面均转动设有拨片,
所述螺纹间管、螺纹端管内壁均设有内螺纹,且各个螺纹间管右端的圆周侧面上均设有沉槽,所述沉槽内设有与钢绳一端连接并通过钢绳拉动进行伸出的卡块,所述卡块的另一端通过用于使卡块复位的弹性绳与沉槽内壁连接,所述沉槽设有用于配合卡块抬升的斜坡,
所述螺纹间管、螺纹端管内壁均设有用于拨片上凸块移动的导槽,螺纹间管、螺纹端管的管壁内设有用于钢绳穿过的绳孔,且螺纹间管、螺纹端管左端导槽处设有用于通过所述凸块触发的推块,所述推块与钢绳另一端连接,
所述螺纹间管、螺纹端管左端内壁与所述卡块位置对应处设有用于配合卡块的卡孔,螺纹间管、螺纹端管左端外壁设有卡环与各自对应的第二分隔板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分隔板与箱体所接触的侧面上设有滑块,所述箱体上与滑块位置对应处水平设有第二滑槽;
上述堆叠式分区件能够快速进行箱体内部空间的整合与分隔,但是由于采用堆叠的方式,箱体内各个被分隔出来的独立空间均为方形,操作方便,其相较于折叠式分区件的三角形而言,甲壳类水生生物的活动空间更为规整,但是其相较于折叠式分区件而言制造成本相对较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毒性田间测试方法,采用池塘环绕稻田进行环形分布的方式构建稻田-池塘生态系统,通过种植水稻的同时进行甲壳类水生生物的毒性测试试验,从而为农户提供科学的水稻病虫防治药剂施用参考。
(2)本发明的毒性田间测试方法,采用可调式网箱的设置,能够将箱体快速设置为具有多个独立空间的空间结构,从而有效避免在试验测试过程中出现个体竞争伤亡的现象。
(3)本发明的毒性田间测试方法,采用折叠式分区件能够快速进行箱体内部空间的整合与分隔,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操作方便。
(4)本发明的毒性田间测试方法,采用堆叠式分区件能够快速进行箱体内部空间的整合与分隔,且其在箱体内各个分隔出来的独立空间均为方形,从而使甲壳类水生生物的活动空间更为充裕,可实现第二分隔板之间的间距锁定,并且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稻田-池塘生态系统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稻田-池塘生态系统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可调式网箱外观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可调式网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可调式网箱外观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可调式网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第二控制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螺纹端杆与螺纹间管装配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螺纹端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螺纹间管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气动支撑腿的外观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气动支撑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气动支撑腿的调节板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应用例中孕穗末期大田龙虾数据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图15是本发明应用例中破口期大田龙虾数据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其中,1-箱体、11-第一滑槽、12-第二滑槽、13-盖体、14-把手、2-气动支撑腿、21-支撑腿主体、22-调节板、221-内部板、222-外部板、223-摆动孔、23-调节气囊、231-注入口、24-条形孔、241-导条、25-布气管、3-折叠式分区件、31-第一分隔板、32-第一控制杆、33-转轴、34-螺母副、35-弹性伸缩杆、4-堆叠式分区件、41-第二分隔板、42-卡环、43-滑块、5-第二控制杆、51-螺纹端杆、52-螺纹间管、521-沉槽、522-钢绳、523-卡块、524-弹性绳、525-斜坡、53-螺纹端管、54-伸缩杆、55-拨片、551-凸块、56-导槽、57-绳孔、58-推块、59-卡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更好地体现本发明的优势。
实施例1
一种水稻病虫防治药剂对甲壳类水生生物毒性田间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稻田-池塘生态系统
如图1和2所示,所述稻田-池塘生态系统由稻田和环绕在所述稻田进行环形分布的池塘组成,所述稻田、池塘的面积比为3:1,且池塘底部低于稻田底部,同时设置一组用于与所述池塘进行对比的对照池塘;
S2设置观测采样点
在所述池塘设置观测采样点六组,同时在所述对照池塘中设置与每个观测采样点数量对应的平行对照点,且每个所述观测采样点、平行对照点均放置一个可调式网箱,所述可调式网箱内放置七只驯养后的甲壳类水生生物,
所述甲壳类水生生物具体为克氏原螯虾,由于小龙虾稻田养殖中通常养殖为克氏原螯虾,故此采用克氏原螯虾作为甲壳类水生生物的测试代表,所述甲壳类水生生物的驯养方法为:将甲壳类水生生物在试验条件下驯养3d,期间挑出生长不正常或死亡的甲壳类水生生物,在3d驯养内驯养的甲壳类水生生物死亡率<10%,则该批甲壳类水生生物符合试验要求;通过上述驯养方法可以避免因甲壳类水生生物个体情况造成测试对比结果不准确的情况;
S3施药及观测
在孕穗末期和破口期对稻田-池塘生态系统中稻田进行施药,观察并记录施药后1d、2d、3d和4d的甲壳类水生生物的成活率,所述成活率的判断标准为:甲壳类水生生物出现的任何不正常反应,如死亡、失去活动能力以及异常均予以记录,轻触甲壳类水生生物无任何可见反应即判定为死亡;
采用SPSS 22.0版本软件进行t检验来计算甲壳类水生生物的成活率,通过分析数据判定观测采样点的甲壳类水生生物成活率和平行对照点的甲壳类水生生物成活率是否存在差异显著性;
其中,如图2、4所示,所述可调式网箱包括用于放置甲壳类水生生物的箱体1,用于调整分隔所述箱体1内部空间的分区组件,以及用于支撑调节插入池塘深度的气动支撑腿2;所述箱体1顶部设有可拆卸的盖体13,所述盖体13上设有用于提拿的把手14;
如图4、11、12所示,所述气动支撑腿2设有四组,且四组所述气动支撑腿2分别通过活页与箱体1底部的边角位置处连接,所述气动支撑腿2包括内部中空的支撑腿主体21,滑动设置在支撑腿主体21两侧侧面的条形孔24的调节板22,以及用于控制调节板22展开以及使其沿着支撑腿主体2上下升降的调节气囊23;
如图13所示,所述调节板22由位于支撑腿主体21内的内部板221以及位于支撑腿主体21外的外部板222,所述条形孔24上纵向等间距设有四组导条241,所述调节板22上等间距设有四组用于与导条241滑动配合的摆动孔223,
如图12所示,所述调节气囊23设于所述内部板221上方的支撑腿主体21内部,且调节气囊23的注入口231贯穿支撑腿主体21侧面上部,所述注入口231通过软管与箱体1底部设有的布气管25连接,所述布气管25通过管道与气泵连接;通过布气管25连接管道和气泵,通过向布气管25导入或排出气体实现调节气囊23的伸缩控制;
如图4所示,所述分区组件为折叠式分区件3,所述折叠式区分件3包括六组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分隔板31,以及用于贯穿各个所述第一分隔板31并控制其进行展开折叠的第一控制杆32,所述第一控制杆32为丝杆,且第一控制杆32一端与箱体1内壁转动连接,第一控制杆32另一端贯穿箱体1并设有用于控制第一控制杆32转动的旋钮,相邻两组所述第一分隔板31通过转轴33转动连接,位于旋钮一侧的第一分隔板31上设有用于与第一控制杆32滚珠丝杆连接的螺母副34,所述螺母副34与第一分隔板31转动连接,所述转轴33上设有与箱体1所对应内壁的第一滑槽11进行滑动连接的弹性伸缩杆35;
上述折叠式分区件3能够快速进行箱体1内部空间的整合与分隔,但是由于采用折叠的方式,箱体1内各个被分隔出来的独立空间均为三角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甲壳类水生生物的活动空间,但是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操作方便;通过可调式网箱的设置,能够将箱体1快速设置为具有多个独立空间的空间结构,从而在各个独立空间内单独放置甲壳类水生生物,有效避免在试验测试过程中出现个体竞争伤亡的现象,从而保证水稻病虫防治药剂对甲壳类水生生物毒性的测试结果准确性;同时,通过所设置的气动支撑腿2可以优化可调式网箱设置于池塘内的高度,并且利用气动支撑腿2的设置可以便于从池塘内将可调式网箱从池塘内提出;
气动支撑腿2的工作方法为:
通过活页转动将四组气动支撑腿2均转动90°使其与箱体1底面垂直,随后将可调式网箱放入池塘中,并将四组气动支撑腿2插入所需深度,从而防止可调式网箱与池塘底部接触,提高可调式网箱内水的流动,并且防止可调式网箱出现偏移所设定位置的情况,
当需要将可调式网箱提出时,通过气泵及管道向布气管25导入气体使调节气囊23进行膨胀,并通过调节气囊23的膨胀压动调节板22的内部板221,从而使调节板22在摆动孔223的作用下向外侧摆动,并且调节板22随之向下滑动,当其与池塘底面接触后,利用其向下滑动的力将支撑腿主体2向上抬起,从而便于将可调式网箱从池塘中取出;
同时,可在内部板221下方的支撑腿主体21内部设置辅助气囊,所述辅助气囊预先充气,并且在位于支撑腿主体21下部对应位置处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设有可排出气体的单向阀,这样可以使支撑腿主体21内部上下均存在气囊填充内部空间,防止出现因插入过程中污泥等从条形孔24大量进入支撑腿主体21内部使调节板22难以活动的情况;
折叠式分区件3的工作方法为:转动旋钮,使第一控制杆32进行转动,通过丝杆与螺母副34的滚珠丝杠传动使螺母副34沿着第一控制杆32进行转动移动,从而使各个第一分隔板31在所连接转轴33下展开,同时,在各个第一分隔板31展开或收缩时,通过弹性伸缩杆35与第一滑槽11的配合进行第一分隔板31的移动导向,并且通过弹性伸缩杆35补偿因第一分隔板31展开或收缩时与箱体1两侧间隙间距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与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6所示,所述分区组件为堆叠式分区件4,所述堆叠式区分件4包括六组平行设置的第二分隔板41,以及用于贯穿各个所述第二分隔板41并控制其展开折叠的第二控制杆5,所述第二控制杆5由一组螺纹端杆51、多组螺纹间管52以及一组螺纹端管53依次螺纹套接组成,
如图6、7、8、9所示,所述第二控制杆5通过螺纹端杆51与箱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螺纹端管53通过限位转动的伸缩杆54贯穿箱体1并设有用于控制螺纹端管53转动的旋钮,所述螺纹端杆51设有外螺纹,螺纹端杆51、各个螺纹间管52的右端面均转动设有拨片55,
如图7、8所示,所述螺纹间管52、螺纹端管53内壁均设有内螺纹,且各个螺纹间管52右端的圆周侧面上均设有沉槽521,所述沉槽521内设有与钢绳522一端连接并通过钢绳522拉动进行伸出的卡块523,所述卡块523的另一端通过用于使卡块523复位的弹性绳524与沉槽521内壁连接,所述沉槽521设有用于配合卡块523抬升的斜坡525,
如图10所示,所述螺纹间管52、螺纹端管53内壁均设有用于拨片55上凸块551移动的导槽56,螺纹间管52、螺纹端管53的管壁内设有用于钢绳522穿过的绳孔57,且螺纹间管52、螺纹端管53左端导槽56处设有用于通过所述凸块551触发的推块58,所述推块58与钢绳522另一端连接,所述螺纹间管52、螺纹端管53左端内壁与所述卡块523位置对应处设有用于配合卡块523的卡孔59,螺纹间管52、螺纹端管53左端外壁设有卡环42与各自对应的第二分隔板41转动连接;
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分隔板41与箱体1所接触的侧面上设有滑块43,所述箱体1上与滑块43位置对应处水平设有第二滑槽12;
上述堆叠式分区件4能够快速进行箱体1内部空间的整合与分隔,但是由于采用堆叠的方式,箱体1内各个被分隔出来的独立空间均为方形,操作方便,其相较于折叠式分区件3的三角形而言,甲壳类水生生物的活动空间更为规整;
堆叠式分区件4的工作方法为:
转动旋钮,使第二控制杆5的伸缩杆54、螺纹端管53、螺纹间管52进行转动,从而在不断向右侧转动过程中伸缩杆54不断收缩以补偿间距,螺纹端管53、螺纹间管52均向右侧旋出,当旋转至推块58位置时,同时拨片55的凸块551与导槽56的限位作用,在拨片55随着螺纹端杆51或螺纹间管52转动时,拨片55通过转动补偿转动并随之沿着导槽56进行滑动,通过拨片55上凸块551推动推块58向左滑动以通过钢绳522拉动卡块523,从而使卡块523克服弹性绳524的拉力向左滑动,在斜坡525的作用下使卡块523抬升并与右侧相邻的螺纹间管52或螺纹端管53的卡孔59卡接,与此同时,各个螺纹间管52和螺纹端管53上设有的卡环42带动对应的第二分隔板41进行同步运动,并且在第二滑槽12以及第二分隔板41设置的滑块43作用下进行导向滑动;
当需要进行堆叠时,反转旋钮,由于目前各个螺纹间管52以及螺纹端管53均处于相互锁定的状态,当第二控制杆5转动后其优先以各个螺纹间管52以及螺纹端管53为一个整体进行转动,从而使与螺纹端杆51相邻的螺纹间管52反向转动释放推块58,从而通过弹性绳524的回复力下使卡块523复位,从而使该螺纹间管52释放与其相邻的螺纹间管52的锁定状态,依次连锁接触锁定状态,完成各个第二分隔板41的堆叠。
应用例
一、受试甲壳类水生生物
试验用克氏原螯虾由所在试验地养殖户提供,采用实施例1的驯养方法获得符合试验用虾要求,其中,试验条件如下表1所示:
表1饵料营养成分与污染物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3518591550000111
Figure BDA0003518591550000121
二、试验设备和器材
溶氧仪(HQ40d,编号:A9-272);温度计(HQ40d,编号:A9-272);pH计(HQ40d,编号:A9-272);虾笼选用实施例2的可调节网箱。
三、受试水稻病虫防治药剂
(1)孕穗末期(2019年8月20日~2019年8月24日)
倍硕:10%多杀霉素悬浮剂,20g(杀虫剂)
斜纹夜蛾多角病毒,6g
福音莱:13%井岗·低聚糖,80g
诚佳益:12元素,30g(叶面肥)
(2)破口期(2019年8月30日~2019年9月3日)
倍硕:10%多杀霉素悬浮剂,20g(杀虫剂)
BT:苏云金杆菌,60g
福音莱:13%井岗·低聚糖,60g
禾灵旺:45%三环·嘧菌酯,50g(杀菌剂,三环唑,嘧菌酯)
汉杰:70%吡蚜·呋虫胺,8g(杀虫剂,吡蚜酮,呋虫胺)
四、试验结果
如图14所示孕穗末期大田龙虾数据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图15所示破口期大田龙虾数据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孕穗末期施药后,在推荐田间用量情况下,空白对照组的克氏原螯虾活动正常,4d的平均死亡率为7.14%。施药组的克氏原螯虾中毒症状不明显,4d的平均死亡率为7.14%。
破口期施药后,在推荐田间用量情况下,空白对照组的克氏原螯虾活动正常,4d的平均死亡率为7.14%。施药组的克氏原螯虾中毒症状不明显,4d的平均死亡率为7.14%。
克氏原螯虾在孕穗末期和破口期大田施药后死亡数和死亡率见表2、表3:
表2孕穗末期(2019.08.20-08.24)大田龙虾数据
Figure BDA0003518591550000131
Figure BDA0003518591550000141
表3破口期(2019.08.29-09.03)大田龙虾数据
Figure BDA0003518591550000142
孕穗末期施药后,在推荐田间用量情况下,4d观察时间内未见处理组龙虾有明显死亡,其死亡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破口期施药后,在推荐田间用量情况下,4d观察时间内未见处理组龙虾有明显死亡,其死亡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Claims (10)

1.一种水稻病虫防治药剂对甲壳类水生生物毒性田间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稻田-池塘生态系统
所述稻田-池塘生态系统由稻田和环绕在所述稻田进行环形分布的池塘组成,所述稻田、池塘的面积比为3:1,同时设置一组用于与所述池塘进行对比的对照池塘;
S2设置观测采样点
在所述池塘设置观测采样点多组,同时在所述对照池塘中设置与每个观测采样点数量对应的平行对照点,且每个所述观测采样点、平行对照点均放置一个可调式网箱,所述可调式网箱内放置数只驯养后的甲壳类水生生物;
S3施药及观测
在孕穗末期和破口期对稻田-池塘生态系统中稻田进行施药,观察并记录施药后1d、2d、3d和4d的甲壳类水生生物的成活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病虫防治药剂对甲壳类水生生物毒性田间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壳类水生生物具体为克氏原螯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病虫防治药剂对甲壳类水生生物毒性田间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活率的判断标准为:甲壳类水生生物出现的任何不正常反应,如死亡、失去活动能力以及异常均予以记录,轻触甲壳类水生生物无任何可见反应即判定为死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病虫防治药剂对甲壳类水生生物毒性田间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SPSS 22.0版本软件进行t检验来计算甲壳类水生生物的成活率,通过分析数据判定观测采样点的甲壳类水生生物成活率和平行对照点的甲壳类水生生物成活率是否存在差异显著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病虫防治药剂对甲壳类水生生物毒性田间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壳类水生生物的驯养方法为:将甲壳类水生生物在试验条件下驯养3d,期间挑出生长不正常或死亡的甲壳类水生生物,在3d驯养内驯养的甲壳类水生生物死亡率<10%,则该批甲壳类水生生物符合试验要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病虫防治药剂对甲壳类水生生物毒性田间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稻田-池塘生态系统中稻田与池塘的面积比为3: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病虫防治药剂对甲壳类水生生物毒性田间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式网箱包括用于放置甲壳类水生生物的箱体(1),用于调整分隔所述箱体(1)内部空间的分区组件,以及用于支撑调节插入池塘深度的气动支撑腿(2);
所述气动支撑腿(2)设有四组,且四组所述气动支撑腿(2)分别通过活页与箱体(1)底部的边角位置处连接,
所述气动支撑腿(2)包括内部中空的支撑腿主体(21),滑动设置在支撑腿主体(21)两侧侧面的条形孔(24)的调节板(22),以及用于控制调节板(22)展开以及使其沿着支撑腿主体(2)上下升降的调节气囊(23);
所述调节板(22)由位于支撑腿主体(21)内的内部板(221)以及位于支撑腿主体(21)外的外部板(222),所述条形孔(24)上纵向等间距设有多组导条(241),所述调节板(22)上等间距设有多组用于与导条(241)滑动配合的摆动孔(223),
所述调节气囊(23)设于所述内部板(221)上方的支撑腿主体(21)内部,且调节气囊(23)的注入口(231)贯穿支撑腿主体(21)侧面上部,所述注入口(231)通过软管与箱体(1)底部设有的布气管(25)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稻病虫防治药剂对甲壳类水生生物毒性田间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顶部设有可拆卸的盖体(13),所述盖体(13)上设有用于提拿的把手(14);所述布气管(25)通过管道与气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稻病虫防治药剂对甲壳类水生生物毒性田间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组件为折叠式分区件(3),
所述折叠式区分件(3)包括多组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分隔板(31),以及用于贯穿各个所述第一分隔板(31)并控制其进行展开折叠的第一控制杆(32),所述第一控制杆(32)为丝杆,且第一控制杆(32)一端与箱体(1)内壁转动连接,第一控制杆(32)另一端贯穿箱体(1)并设有用于控制第一控制杆(32)转动的旋钮,
相邻两组所述第一分隔板(31)通过转轴(33)转动连接,位于旋钮一侧的第一分隔板(31)上设有用于与第一控制杆(32)滚珠丝杆连接的螺母副(34),所述螺母副(34)与第一分隔板(31)转动连接,所述转轴(33)上设有与箱体(1)所对应内壁的第一滑槽(11)进行滑动连接的弹性伸缩杆(35)。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稻病虫防治药剂对甲壳类水生生物毒性田间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组件为堆叠式分区件(4),
所述堆叠式区分件(4)包括多组平行设置的第二分隔板(41),以及用于贯穿各个所述第二分隔板(41)并控制其展开折叠的第二控制杆(5),所述第二控制杆(5)由一组螺纹端杆(51)、多组螺纹间管(52)以及一组螺纹端管(53)依次螺纹套接组成,
所述第二控制杆(5)通过螺纹端杆(51)与箱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螺纹端管(53)通过限位转动的伸缩杆(54)贯穿箱体(1)并设有用于控制螺纹端管(53)转动的旋钮,所述螺纹端杆(51)设有外螺纹,螺纹端杆(51)、各个螺纹间管(52)的右端面均转动设有拨片(55),
所述螺纹间管(52)、螺纹端管(53)内壁均设有内螺纹,且各个螺纹间管(52)右端的圆周侧面上均设有沉槽(521),所述沉槽(521)内设有与钢绳(522)一端连接并通过钢绳(522)拉动进行伸出的卡块(523),所述卡块(523)的另一端通过用于使卡块(523)复位的弹性绳(524)与沉槽(521)内壁连接,所述沉槽(521)设有用于配合卡块(523)抬升的斜坡(525),
所述螺纹间管(52)、螺纹端管(53)内壁均设有用于拨片(55)上凸块(551)移动的导槽(56),螺纹间管(52)、螺纹端管(53)的管壁内设有用于钢绳(522)穿过的绳孔(57),且螺纹间管(52)、螺纹端管(53)左端导槽(56)处设有用于通过所述凸块(551)触发的推块(58),所述推块(58)与钢绳(522)另一端连接,
所述螺纹间管(52)、螺纹端管(53)左端内壁与所述卡块(523)位置对应处设有用于配合卡块(523)的卡孔(59),螺纹间管(52)、螺纹端管(53)左端外壁设有卡环(42)与各自对应的第二分隔板(41)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分隔板(41)与箱体(1)所接触的侧面上设有滑块(43),所述箱体(1)上与滑块(43)位置对应处水平设有第二滑槽(12)。
CN202210172000.4A 2022-02-24 2022-02-24 水稻病虫防治药剂对甲壳类水生生物毒性田间测试方法 Active CN1145942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2000.4A CN114594207B (zh) 2022-02-24 2022-02-24 水稻病虫防治药剂对甲壳类水生生物毒性田间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2000.4A CN114594207B (zh) 2022-02-24 2022-02-24 水稻病虫防治药剂对甲壳类水生生物毒性田间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94207A true CN114594207A (zh) 2022-06-07
CN114594207B CN114594207B (zh) 2022-12-02

Family

ID=81805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72000.4A Active CN114594207B (zh) 2022-02-24 2022-02-24 水稻病虫防治药剂对甲壳类水生生物毒性田间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94207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05061A (ja) * 2002-09-18 2004-04-08 Kyowa Concrete Industry Co Ltd 池内生態系保全方法並びに同方法に用いる浮体構造及びその付属設備
CN103583428A (zh) * 2013-11-07 2014-02-19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池塘中设置网箱培育泥鳅苗种的方法
CN105432528A (zh) * 2015-12-21 2016-03-30 同济大学 一种小型水生动物野外环境试验系统与方法
CN105638528A (zh) * 2016-01-31 2016-06-08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一种环境友好型团头鲂生态养殖方法
CN207185416U (zh) * 2017-09-30 2018-04-06 朱思婕 生物培育实验箱
CN207428226U (zh) * 2017-11-27 2018-06-0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一种甲壳类动物养殖装置
CN208850443U (zh) * 2018-07-25 2019-05-14 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山东省淡水渔业监测中心) 浮筒网箱式生物浮岛装置
CN111903593A (zh) * 2020-08-21 2020-11-10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农药对稻田养殖龙虾的毒性效应分析方法及分析装置
US20210267178A1 (en) * 2020-02-28 2021-09-02 Nan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Outdoor device for simulating pond ecosystem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05061A (ja) * 2002-09-18 2004-04-08 Kyowa Concrete Industry Co Ltd 池内生態系保全方法並びに同方法に用いる浮体構造及びその付属設備
CN103583428A (zh) * 2013-11-07 2014-02-19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池塘中设置网箱培育泥鳅苗种的方法
CN105432528A (zh) * 2015-12-21 2016-03-30 同济大学 一种小型水生动物野外环境试验系统与方法
CN105638528A (zh) * 2016-01-31 2016-06-08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一种环境友好型团头鲂生态养殖方法
CN207185416U (zh) * 2017-09-30 2018-04-06 朱思婕 生物培育实验箱
CN207428226U (zh) * 2017-11-27 2018-06-0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一种甲壳类动物养殖装置
CN208850443U (zh) * 2018-07-25 2019-05-14 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山东省淡水渔业监测中心) 浮筒网箱式生物浮岛装置
US20210267178A1 (en) * 2020-02-28 2021-09-02 Nan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Outdoor device for simulating pond ecosystem
CN111903593A (zh) * 2020-08-21 2020-11-10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农药对稻田养殖龙虾的毒性效应分析方法及分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94207B (zh) 2022-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u et al. Aphanomyces euteiches: A threat to Canadian field pea production
CN113142244B (zh) 球孢白僵菌sb063和乙基多杀菌素对普通大蓟马的协同防治
CN111903593A (zh) 一种农药对稻田养殖龙虾的毒性效应分析方法及分析装置
CN114594207B (zh) 水稻病虫防治药剂对甲壳类水生生物毒性田间测试方法
Jacobs et al. Determining the soilborne pathogens associated with root rot disease complex of dry bean in Michigan
CN105324374B (zh) 用于对抗动物害虫的n-取代酰基-亚氨基-吡啶化合物和衍生物
Westphal et al. Soil suppressiveness against the disease complex of the soybean cyst nematode and sudden death syndrome of soybean
CN109845705A (zh) 一种小型寄生蜂成虫胃毒、触杀毒力测定装置及使用方法
Czeczuga et al. Zoosporic Fungi Growing on the Eggs of Sea Trout (Salmo trutta m. trutta L.) in River Water of Varied Trophicity.
Abbas et al. Isolation and toxicity of Fusarium species from various areas of Norway
CN1904609A (zh) 一种农药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Haynes et al. Insect herbivory in an experimental agroecosystem: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habitat area, fragmentation, and the matrix
CN105123698B (zh) 一种含螺威和烟酰苯胺的复配农药制剂和应用
Al-Hazmi et al. The effect of Arthrobotrys conoides on Meloidogyne incognita population densities in corn as influenced by temperature, fungus inoculum density, and time of fungus introduction in the soil
CN209882848U (zh) 一种小型寄生蜂成虫胃毒、触杀毒力测定装置
Tedford et al. Evaluation of legumes common to the Pacific northwest as hosts for the pea cyst nematode, Heterodera goettingiana
CN107027761A (zh) 一种含三氟甲吡醚的杀虫组合物
Subrahmanyam et al. Origin and utilization of rust resistance in groundnut
CN105960408A (zh) 具有抗真菌活性的新型微生物产物
Westphal et al. SOIL SUPPRESSIVENESS AGAINST HETERODERA SCHACHTII IN CALIFORNIA CROPPING AREAS [SUPRESIVIDAD DEL SUELO CONTRA HETERODERA SCHACHTII EN ÁREAS AGRÍCOLAS DE CALIFORNIA]
CN105724394B (zh) 一种用于防治麦类赤霉病的含氟环唑农药组合物及其用途
Le Bec et al. Influence of Crassostrea gigas mixed with Ostrea edulis on the incidence of Bonamia disease
CN103698498A (zh) 一种测定麦长管蚜抗药性的方法
Jacob et al. Genetic diversity of red clover varieties listed in Germany concerning the resistance to Southern Anthracnose
CN105660647B (zh) 一种用于防治麦类赤霉病的含咪鲜胺农药组合物及其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