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85416U - 生物培育实验箱 - Google Patents

生物培育实验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85416U
CN207185416U CN201721288628.1U CN201721288628U CN207185416U CN 207185416 U CN207185416 U CN 207185416U CN 201721288628 U CN201721288628 U CN 201721288628U CN 207185416 U CN207185416 U CN 2071854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plate
outlet pipe
sets
biolog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8862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思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28862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854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854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8541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培育实验箱,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之间照明灯,第一箱体、第二箱体靠近照明灯的侧壁均为透明板,所述透明板上设置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挡板,所述第二箱体底端远离照明灯的一侧设置第一出水管,所述底座相对位于第一出水管的下方设置生物采收装置,所述第二箱体的底端设置第二出水管,所述生物采收装置的底端设置第三出水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将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同时进行培育,而且水生生物培育室与陆生生物培育室共用一套照明系统,能够节约资源。

Description

生物培育实验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生物培育领域,具体是一种生物培育实验箱。
背景技术
医学研究中,生物培育实验箱是为了对一些有实验价值的进行暂时寄养或者研究一些动植物的生活习性,现有的生物培育实验箱分为水生生物培育箱、陆生生物培育箱,一个实验研究小组的研究的对象虽然包括水生生物、陆生生物,但是一个研究小组研究的水生生物、陆生生物的种类比较少,无法将培育箱的培育室充分利用,需要多个实验研究小组合用一个生物培育箱,虽然增加设备的利用率,但是会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不便,另外,现在的生物培育箱为了给生物进行照明会在生物培育室内设置照明灯,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培育实验箱,能够将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同时进行培育,而且水生生物培育室与陆生生物培育室共用一套照明系统,能够节约资源。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生物培育实验箱,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之间设置立板,所述立板由上向下设置若干个照明灯,第一箱体、第二箱体靠近照明灯的侧壁均为透明板,所述透明板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端设置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立板的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置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挡板,所述挡板与连接板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箱体的前端设置第一开口以及用于打开、关闭第一开口的盖板;
所述第二箱体的顶端设置第二开口以及用于打开、关闭第二开口的箱盖,所述第二箱体底端远离照明灯的一侧设置第一出水管,所述底座相对位于第一出水管的下方设置生物采收装置,所述第二箱体的底端设置第二出水管,所述生物采收装置的底端设置第三出水管,所述第三出水管与第二出水管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上设置第一控制阀门。
所述第一箱体内上下设置两个隔板,两个隔板将第一箱体平分为三部分,所述挡板包括中心板,所述中心板的两端均设置折叠板,所述折叠板通过合页与中心板铰连接,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宽度与通孔的宽度相同,所述固定板上设置螺杆,所述中心板、折叠板的两端均设置与螺杆相配合的螺孔。
所述生物采收装置包括采收池,所述采收池的内部形成一个上部开口的容纳空腔,所述容纳空腔内设置抽屉,所述采收池的中部设置与抽屉相适应的滑槽,所述抽屉的底板上设置筛孔。
所述采收池的底板倾斜设置,由第三出水管的一端向另一端向上倾斜。
对比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底座的顶端设置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第一箱体作为陆生生物培育室,第二箱体作为水生生物培育室,能够将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同时进行培育,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之间设置立板,所述立板由上向下设置若干个照明灯,照明灯能够同时对第一箱体、第二箱体进行照明,水生生物培育室与陆生生物培育室共用一套照明系统,能够节约资源。
2、本实用新型两个隔板将第一箱体平分为三部分,一般试验中培育陆生生物更为常见,将第一箱体分隔开,能够同时培育不同种类的陆生生物或对同一陆生生物进行对照培养,增加培育生物的数量,增加生物培育实验箱的利用效率。
3、本实用新型底座相对位于第一出水管的下方设置生物采收装置,当第二箱体内培育的是小型动物或水生藻类时,打开第一出水管将所培育的生物放出来,抽屉的底板上设置筛板,将所培育的生物过滤收集,水流依次经过第三出水管、第二出水管流出生物培育实验箱。
4、本实用新型采收池的底板倾斜设置,由第三出水管的一端向另一端向上倾斜,能够方便水流流向第三出水管。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抽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透明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立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挡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一。
附图7是挡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8是挡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三。
附图中所示标号:1、底座;2、第一箱体;21、盖板;22、隔板;3、第二箱体;31、箱盖;32、第一出水管;33、第二出水管;34、第三出水管;35、连通管;4、立板;41、布线孔;5、照明灯;6、支撑板;61、连接板;62、通孔;7、中心板;71、折叠板;72、固定板;73、螺杆;8、采收池;81、抽屉;82、滑槽;83、筛孔;9、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生物培育实验箱,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端设置第一箱体2、第二箱体3,第一箱体2作为陆生生物培育室,第二箱体3作为水生生物培育室,能够将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同时进行培育。第一箱体2与第二箱体3之间设置立板4,所述立板4由上向下设置若干个照明灯5,优选的,在立板4的底端设置布线孔41,方便将为照明灯5供电的电线通过布线孔41穿出立板4与市电连接。第一箱体2、第二箱体3靠近照明灯5的侧壁均为透明板,所述透明板包括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左右两端设置连接板61,所述连接板61与立板4的连接,所述连接板61上设置通孔62,所述通孔62内安装挡板9,所述挡板9与连接板61可拆卸连接,照明灯5的灯光透过支撑板6进入第一箱体2、第二箱体3,能够同时为第一箱体2、第二箱体3进行照明,水生生物培育室与陆生生物培育室可共用一套照明系统,能够节约资源。当第一箱体2或第二箱体3中有一个不需照明时将相应的挡板9安装在通孔62内将照明灯5的灯光遮挡住。
所述第一箱体2的前端设置第一开口以及用于打开、关闭第一开口的盖板21,用于存取需要培育的生物,盖板21上设置把手,能够方便打开盖板21。
所述第二箱体3的顶端设置第二开口以及用于打开、关闭第二开口的箱盖31,所述第二箱体3底端远离照明灯5的一侧设置第一出水管32,所述底座1相对位于第一出水管32的下方设置生物采收装置,所述第二箱体3的底端设置第二出水管33,所述生物采收装置的底端设置第三出水管34,所述第三出水管34与第二出水管33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32、第二出水管33上设置第一控制阀门,打开箱盖31放入水生生物,取出生物时,如果培育的水生生物体积较大(如青蛙、鱼)时,打开箱盖31将生物取出,当第二箱体3内培育的是小型动物或水生藻类时,打开第一出水管32将所培育的生物放出来,抽屉81的底板上设置筛板,将所培育的生物过滤收集,水流依次经过第三出水管34、第二出水管33流出生物培育实验箱。
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2内上下设置两个隔板22,两个隔板22将第一箱体2平分为三部分,所述挡板9包括中心板7,所述中心板7的两端均设置折叠板71,所述折叠板71通过合页与中心板7铰连接,如图5所示,折叠板71的长度与中心板7的长度相同,两个折叠板71分别向中心板的两侧转动,将档板折叠起开,还包括固定板72,所述固定板72的宽度与通孔62的宽度相同(附图5至附图7中通孔的宽度略大于固定板的宽度,是为了方便观察),所述固定板72上设置螺杆73,所述中心板7、折叠板71的两端均设置与螺杆73相配合的螺孔。隔板22将第一箱体2分隔开,分成三个培育室,能够同时培育不同种类的陆生生物或对同一陆生生物进行对照培养,增加培育生物的数量,增加生物培育实验箱的利用效率,当三个培育只有一个或两个培育室需要照明时,将挡板9进行折叠,挡板9折叠后的厚度与小于等于通孔62的宽度,固定板72始终位于挡板9的两端,如附图4至附图7所示,挡板9展开时,螺杆73与折叠板71上螺孔配合,一个折叠板71折叠时,一个螺杆73安装在中心板7上,另一个螺杆73安装在折叠板71上,两个折叠板71均折叠时,螺杆73与中心板7上螺孔配合。固定板72与通孔62等宽,可以将挡板9仅挡住中间的一个培育室,也可以挡住位于上方的两个培育室或位于下方的两个培育室,优选在固定板72的两端设置防滑垫,能够方便将挡板9固定在通孔62内,防止挡板9因重力原因沿通孔62上下滑动。
优选的,所述生物采收装置包括采收池8,所述采收池8的内部形成一个上部开口的容纳空腔,所述容纳空腔内设置抽屉81,所述采收池8的中部设置与抽屉81相适应的滑槽82,所述抽屉81的底板上设置筛孔83,当第二箱体3内培育的是小型动物或水生藻类时,打开第一出水管32将所培育的生物放出来,抽屉81的底板上设置筛板,将所培育的生物进行过滤收集,水流依次经过第三出水管34、第二出水管33流出生物培育实验箱。
优选的,所述采收池8的底板倾斜设置,由第三出水管34的一端向另一端向上倾斜,能够方便水流流向第三出水管34。
优选的,所述第二箱体3内设置连通管35,所述连通管35的顶端伸出第二箱体3并设置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一个端口与进水管连通,所述三通管的另一个端口与曝气装置的出气管连通,曝气装置可以鼓风机或气泵,向第二箱体3内通入氧气或二氧化碳,所述金属管与出气管上均设置第二控制阀门,能够方便向第二箱体3内注水或通入气体,通入的气体为氧气、空气或二氧化碳。
实施例:
生物培育实验箱,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端设置第一箱体2、第二箱体3,第一箱体2作为陆生生物培育室,第二箱体3作为水生生物培育室,能够将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同时进行培育。第一箱体2与第二箱体3之间设置立板4,所述立板4由上向下设置若干个照明灯5,优选的,在立板4的底端设置布线孔41,方便将为照明灯5供电的电线通过布线孔41穿出立板4与市电连接。第一箱体2、第二箱体3靠近照明灯5的侧壁均为透明板,照明灯5的灯光透过支撑板6进入第一箱体2、第二箱体3,能够同时为第一箱体2、第二箱体3进行照明,水生生物培育室与陆生生物培育室可共用一套照明系统,能够节约资源。所述透明板包括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左右两端设置连接板61,所述连接板61与立板4的连接,所述连接板61上设置通孔62,所述通孔62内安装挡板9,所述挡板9与连接板61可拆卸连接,当第一箱体2或第二箱体3中有一个不需照明时将相应的挡板9安装在通孔62内将照明灯5的灯光遮挡住。
所述第一箱体2的前端设置第一开口以及用于打开、关闭第一开口的盖板21,用于存取需要培育的生物,所述第一箱体2内上下设置两个隔板22,两个隔板22将第一箱体2平分为三部分,所述挡板9包括中心板7,所述中心板7的两端均设置折叠板71,挡板9折叠后的厚度与小于等于通孔62的宽度,所述折叠板71通过合页与中心板7铰连接,还包括固定板72,所述固定板72的宽度与通孔62的宽度相同,所述固定板72上设置螺杆73,所述中心板7、折叠板71的两端均设置与螺杆73相配合的螺孔,固定板72位于挡板9的两端,挡板9展开时,螺杆73与折叠板71上螺孔配合,一个折叠板71折叠时,一个螺杆73安装在中心板7上,另一个螺杆73安装在折叠板71上,两个折叠板71均折叠时,螺杆73与中心板7上螺孔配合。
所述第二箱体3的顶端设置第二开口以及用于打开、关闭第二开口的箱盖31,所述第二箱体3内设置连通管35,所述连通管35的顶端伸出第二箱体3并设置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一个端口与进水管连通,所述三通管的另一个端口与曝气装置的出气管连通,所述金属管与出气管上均设置第二控制阀门。所述第二箱体3底端远离照明灯5的一侧设置第一出水管32,所述底座1相对位于第一出水管32的下方设置生物采收装置,所述第二箱体3的底端设置第二出水管33,所述生物采收装置的底端设置第三出水管34,所述第三出水管34与第二出水管33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32、第二出水管33上设置第一控制阀门,所述生物采收装置包括采收池8,所述采收池8的内部形成一个上部开口的容纳空腔,所述容纳空腔内设置抽屉81,所述采收池8的中部设置与抽屉81相适应的滑槽82,所述抽屉81的底板上设置筛孔83,所述采收池8的底板倾斜设置,由第三出水管34的一端向另一端向上倾斜。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两个隔板22将第一箱体2平分为三部分,一般试验中培育陆生生物更为常见,将第一箱体2分隔开,能够同时培育不同种类的陆生生物或对同一陆生生物进行对照培养,增加培育生物的数量,增加生物培育实验箱的利用效率;底座1相对位于第一出水管32的下方设置生物采收装置,当第二箱体3内培育的是小型动物或水生藻类时,打开第一出水管32将所培育的生物放出来,抽屉81的底板上设置筛板,将所培育的生物过滤收集,水流依次经过第三出水管34、第二出水管33流出生物培育实验箱。

Claims (4)

1.生物培育实验箱,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设置第一箱体(2)、第二箱体(3),第一箱体(2)与第二箱体(3)之间设置立板(4),所述立板(4)由上向下设置若干个照明灯(5),第一箱体(2)、第二箱体(3)靠近照明灯(5)的侧壁均为透明板,所述透明板包括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左右两端设置连接板(61),所述连接板(61)与立板(4)的连接,所述连接板(61)上设置通孔(62),所述通孔(62)内安装挡板(9),所述挡板(9)与连接板(61)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箱体(2)的前端设置第一开口以及用于打开、关闭第一开口的盖板(21);
所述第二箱体(3)的顶端设置第二开口以及用于打开、关闭第二开口的箱盖(31),所述第二箱体(3)底端远离照明灯(5)的一侧设置第一出水管(32),所述底座(1)相对位于第一出水管(32)的下方设置生物采收装置,所述第二箱体(3)的底端设置第二出水管(33),所述生物采收装置的底端设置第三出水管(34),所述第三出水管(34)与第二出水管(33)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32)、第二出水管(33)上设置第一控制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培育实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2)内上下设置两个隔板(22),两个隔板(22)将第一箱体(2)平分为三部分,所述挡板(9)包括中心板(7),所述中心板(7)的两端均设置折叠板(71),所述折叠板(71)通过合页与中心板(7)铰连接,还包括固定板(72),所述固定板(72)的宽度与通孔(62)的宽度相同,所述固定板(72)上设置螺杆(73),所述中心板(7)、折叠板(71)的两端均设置与螺杆(73)相配合的螺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培育实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采收装置包括采收池(8),所述采收池(8)的内部形成一个上部开口的容纳空腔,所述容纳空腔内设置抽屉(81),所述采收池(8)的中部设置与抽屉(81)相适应的滑槽(82),所述抽屉(81)的底板上设置筛孔(8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培育实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收池(8)的底板倾斜设置,由靠近底座(1)的一端向上倾斜。
CN201721288628.1U 2017-09-30 2017-09-30 生物培育实验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854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88628.1U CN207185416U (zh) 2017-09-30 2017-09-30 生物培育实验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88628.1U CN207185416U (zh) 2017-09-30 2017-09-30 生物培育实验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85416U true CN207185416U (zh) 2018-04-06

Family

ID=61787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88628.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85416U (zh) 2017-09-30 2017-09-30 生物培育实验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854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94207A (zh) * 2022-02-24 2022-06-07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水稻病虫防治药剂对甲壳类水生生物毒性田间测试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94207A (zh) * 2022-02-24 2022-06-07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水稻病虫防治药剂对甲壳类水生生物毒性田间测试方法
CN114594207B (zh) * 2022-02-24 2022-12-02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水稻病虫防治药剂对甲壳类水生生物毒性田间测试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93886U (zh) 一种高效封闭式海洋微藻培养光生物反应器
CN110810308A (zh) 智能鱼菜共生养殖设备
CN108308013A (zh) 一种大型钙化海藻室内循环水培养系统
CN207185416U (zh) 生物培育实验箱
CN202153942U (zh) 鱼类繁殖行为试验装置
CN207604330U (zh) 一种中草药苗水培种植柜
CN109673551A (zh) 一种便携式鱼卵苗孵化培养的装置和方法
CN219991546U (zh) 一种多层微藻连续培养装置
CN210900803U (zh) 一种高山杜鹃组织培养用的组织培养箱
CN108834766A (zh) 一种家用多功能智能菌菇培养架及培养菌菇方法
CN2750655Y (zh) 育蚕箱
CN211430643U (zh) 智能鱼菜共生养殖设备
CN209473371U (zh) 一种生态种植养鱼两用的培养系统
CN209151690U (zh) 一种植株智能培养装置
CN107836841A (zh) 鱼植共生茶几
CN209693781U (zh) 一种澳洲大龙虾虾苗标出装置
CN207185690U (zh) 一种可用于规模化收集草蛉卵的装置
CN205999382U (zh) 新型高效家用微藻培养装置
CN202514424U (zh) 小型抽屉式水族缸
CN206303033U (zh) 一种集约化蚯蚓养殖系统
CN206136867U (zh) 一种温度可控制的铁皮石斛培养架
CN106281984A (zh) 新型高效家用微藻培养装置
CN206481829U (zh) 一种快速养溞装置
CN105441313A (zh) 热区微藻培养系统
CN204741992U (zh) 用于白芨的组培炼苗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06

Termination date: 2019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