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86469B - 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86469B
CN114586469B CN201980101251.XA CN201980101251A CN114586469B CN 114586469 B CN114586469 B CN 114586469B CN 201980101251 A CN201980101251 A CN 201980101251A CN 114586469 B CN114586469 B CN 1145864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identity
rrc
terminal device
messag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10125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86469A (zh
Inventor
胡星星
曾清海
张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5864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864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864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864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0Access point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e.g. multi-mode access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建立RRC连接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可以以第二用户身份根据第一用户身份的第一RRC消息中包括的配置信息建立第二用户身份的RRC连接,避免终端设备需要以第二用户身份重新发起随机接入,重新独立建立RRC连接,也能避免终端设备以第二用户身份发起随机接入导致失败的情况,有利于提高随机接入的成功率,甚至终端设备不用以第二用户身份发起随机接入直接继承第一用户身份的RRC连接,也能够避免随机接入带来的资源开销,从而有利于提高传输性能。

Description

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通信领域中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很多终端设备(如手机)都具备支持多个用户身份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的功能,例如支持两个SIM卡。终端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的过程包括发起随机接入过程以及在随机接入完成之后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交互建立RRC连接的消息等。随机接入包括基于竞争或非竞争的随机接入,对于竞争的随机接入,由于资源有限终端设备需要为多个SIM卡竞争随机接入资源导致随机接入的时延增加,甚至会导致随机接入失败等情况,从而导致传输性能下降;对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终端设备的多个SIM卡需要占用较多的随机接入资源,会增加随机接入的资源开销。此外,终端设备的每个SIM卡建立RRC连接时发起随机接入的过程导致建立RRC的时延比较大,传输性能下降。因此,亟需一种如何提高支持多个SIM卡的终端设备建立RRC连接的传输性能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立RRC连接的方法和装置,能够减少建立RRC连接的信令开销,也会降低随机接入的时延,有利于提高传输性能。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RRC连接的方法,所述方法适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从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身份的第一RRC消息,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以第二用户身份建立RRC连接;所述终端设备以第二用户身份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建立RRC连接。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建立RRC连接的方法,终端设备可以以第二用户身份根据第一用户身份的第一RRC消息中包括的配置信息建立第二用户身份的RRC连接,避免终端设备需要以第二用户身份重新发起随机接入,重新独立建立RRC连接,也能避免终端设备以第二用户身份发起随机接入导致失败的情况,有利于提高随机接入的成功率,甚至终端设备不用以第二用户身份发起随机接入直接继承第一用户身份的RRC连接,也能够避免随机接入带来的资源开销,从而有利于提高传输性能。
可选地,终端设备以第二用户身份根据配置信息建立RRC连接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以第二用户身份继承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则终端设备不用以第二用户身份发起随机接入,也不需要以第二用户身份再建立RRC连接。在这种情况下,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使用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
可选地,终端设备以第二用户身份根据配置信息建立RRC连接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同时使用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则终端设备不用以第二用户身份发起随机接入,也不需要以第二用户身份再建立RRC连接。
可选地,终端设备以第二用户身份根据配置信息建立RRC连接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以时分复用的方式共同使用所述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
可选地,终端设备以第二用户身份根据配置信息建立RRC连接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利用配置信息以第二用户身份发起随机接入,配置信息可以包括随机接入信道资源(random access channel,RACH),而不需要利用竞争的方式获取发起随机接入的资源,能够提高随机接入的成功率,也能降低随机接入的时延。
可选地,终端设备以第二用户身份根据配置信息建立RRC连接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利用配置信息以第二用户身份建立RRC连接,例如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用于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建立RRC连接的上行授权信息和用于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建立RRC连接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这样终端设备无需以第二用户身份发起随机接入,直接根据上行授权信息指示的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用户身份的RRC连接建立请求或RRC重建请求或RRC恢复请求,终端设备可以利用C-RNTI以第二用户身份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建立RRC连接,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配置信息以第二用户身份使用所述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所述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能够使用所述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即终端设备可以以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同时使用或者时分复用的方式使用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第二RRC消息,所述第二RRC消息包括所述配置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的所述第二RRC消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能够以第二用户身份使用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可以通过RRC消息的嵌套确定以第二用户身份使用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的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建立RRC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能够以第二用户身份使用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即可以通过第一RRC消息中显式的指示确定以第二用户身份使用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配置信息所在的信元在所述第一RRC消息中的位置确定所述终端设备能够以第二用户身份使用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所述终端设备的不同用户身份的配置信息所在的信元在所述第一RRC消息的不同位置。协议可以规定网络设备配置终端设备的不同用户身份的配置信息所在的信元在所述第一RRC消息的不同位置。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不同的承载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或者,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同一承载的不同的逻辑信道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或者,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不同的密钥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或者,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不同的C-RNTI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或者,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不同的带宽部分BWP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或者,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不同的子载波间隔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或所述第二用户身份。
这样,终端设备后续接收到数据包(数据包包括通过SRB传输的RRC消息和/或通过DRB传输的数据)之后,由于终端设备同时支持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对应关系确定该数据包为第一用户身份的还是第二用户身份的。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协议栈参数和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密钥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密钥信息可以包括第二用户身份的密钥(例如,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用户身份的密钥衍生出第二用户身份的密钥)或者包括用于生成第二用户身份的密钥的信息或者参数等。
这样,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一用户身份的协议栈参数修改为配置信息包括的第二用户身份的协议栈参数,这样可以得到第二用户身份的协议栈参数。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三RRC消息,所述第三RRC消息包括第一寻呼信息,所述第一寻呼信息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标识。在终端设备还没有确定第二用户身份是否能使用第一用户身份的RRC连接,或者终端设备还没有以第二用户身份完成随机接入的过程时,网络设备可以将寻呼第二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的寻呼信息携带在第一用户身份的第三RRC消息中,避免网络设备无法寻呼到第二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建立RRC连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一用户身份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四RRC消息,所述第四RRC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最小化路测MDT信息或无线链路失败信息或接入失败信息。这样,可以避免第二用户身份的MDT信息或无线链路失败信息或接入失败信息过时失效或删除。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RRC消息为RRC释放消息或者RRC重配置消息,所述RRC释放消息用于指示释放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用户身份的RRC连接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用户身份的RRC连接进入非激活态。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RRC消息可能包括第一用户身份的NAS消息,也有可能包括第一用户身份的NAS消息和第二用户身份的NAS消息,也有可能包括第二用户身份的NAS消息,终端设备需要确定第一RRC消息中的NAS消息为第一用户身份的还是第二用户身份的。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第一RRC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第二用户身份的第五RRC消息,第五RRC消息包括NAS消息,这样终端设备能够根据第一RRC消息包括的第五RRC消息确定该NAS消息为第二用户身份的NAS消息。即可以通过RRC消息的嵌套确定NAS消息为哪个用户身份的。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的NAS消息为第二用户身份的NAS消息,这样终端设备能够根据第一RRC消息包括的第二指示信息确定该NAS消息为第二用户身份的。即可以通过第一RRC消息中显式的指示确定NAS消息为第一用户身份的还是第二用户身份的。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的不同用户身份的NAS消息所在的信元在所述第一RRC消息的不同位置,终端设备根据NAS消息所在的信元在所述第一RRC消息中的位置确定NAS消息为第一用户身份的还是第二用户身份的。协议可以规定网络设备配置终端设备的不同用户身份的NAS消息所在的信元在所述第一RRC消息的不同位置。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络设备获取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以第二用户身份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所述网络设备向第一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RRC消息,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所述配置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网络设备向第一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RRC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支持所述第一用户身份和所述第二用户身份。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用于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建立RRC连接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资源、用于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建立RRC连接的上行授权信息和用于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建立RRC连接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使用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用户身份的第二RRC消息,所述第二RRC消息包括所述配置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的配置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建立RRC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不同的承载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或者,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同一承载的不同的逻辑信道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或者,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不同的密钥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或者,所述第对应关系用于指示不同的C-RNTI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或者,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不同的带宽部分BWP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或者,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不同的子载波间隔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或所述第二用户身份。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协议栈参数和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密钥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协议栈参数,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协议栈参数为无线链路控制RLC层参数、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参数或物理PHY层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时,所述网络设备获取配置信息,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分布单元DU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协议栈参数。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三RRC消息,所述第三RRC消息包括第一寻呼信息,所述第一寻呼信息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标识。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第四RRC消息,所述第四RRC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最小化路测MDT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四RRC消息确定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MDT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RRC消息为RRC释放消息或者RRC重配置消息,所述RRC释放消息用于指示释放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用户身份的RRC连接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进入RRC非激活态。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立RRC连接的装置,包括收发单元和建立单元,收发单元用于以所述第一用户身份从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身份的第一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所述装置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建立RRC连接;建立单元,用于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建立RRC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用于建立单元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建立RRC连接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资源、用于建立单元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建立RRC连接的上行授权信息和用于建立单元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建立RRC连接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装置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使用所述装置以所述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
建立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使用所述装置以所述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建立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以第二用户身份使用所述装置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所述装置以第一用户身份能够使用所述装置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所述装置的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第二RRC消息,所述第二RRC消息包括所述配置信息,所述装置还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的所述第二RRC消息确定所述装置能够以第二用户身份使用所述装置以所述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的所述配置信息用于装置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建立RRC连接,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装置能够以第二用户身份使用所述装置以所述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所在的信元在所述第一RRC消息中的位置确定所述装置能够以第二用户身份使用所述装置以所述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所述装置的不同用户身份的配置信息所在的信元在所述第一RRC消息的不同位置。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不同的承载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或者,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同一承载的不同的逻辑信道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或者,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不同的密钥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或者,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不同的C-RNTI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或者,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不同的带宽部分BWP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或者,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不同的子载波间隔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所述对应关系用于装置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或所述第二用户身份。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协议栈参数和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密钥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以第一用户身份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三RRC消息,所述第三RRC消息包括第一寻呼信息,所述第一寻呼信息携带所述装置的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标识。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在所述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建立RRC连接之前,以所述第一用户身份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四RRC消息,所述第四RRC消息包括所述装置的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最小化路测MDT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RRC消息为RRC释放消息或者RRC重配置消息,所述RRC释放消息用于指示释放所述装置的所述第一用户身份的RRC连接或者用于指示所述装置的所述第一用户身份的RRC连接进入非激活态。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立RRC连接的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以第二用户身份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收发单元,用于向第一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RRC消息,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所述配置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向第一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RRC消息之前,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支持所述第一用户身份和所述第二用户身份。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用于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建立RRC连接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资源、用于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建立RRC连接的上行授权信息和用于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建立RRC连接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使用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用户身份的第二RRC消息,所述第二RRC消息包括所述配置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的配置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建立RRC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不同的承载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或者,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同一承载的不同的逻辑信道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或者,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不同的密钥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或者,所述第对应关系用于指示不同的C-RNTI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或者,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不同的带宽部分BWP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或者,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不同的子载波间隔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或所述第二用户身份。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协议栈参数和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密钥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协议栈参数,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协议栈参数为无线链路控制RLC层参数、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参数或物理PHY层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时,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向分布单元DU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协议栈参数。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三RRC消息,所述第三RRC消息包括第一寻呼信息,所述第一寻呼信息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标识。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第四RRC消息,所述第四RRC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最小化路测MDT信息;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四RRC消息确定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MDT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RRC消息为RRC释放消息或者RRC重配置消息,所述RRC释放消息用于指示释放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用户身份的RRC连接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进入RRC非激活态。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建立RRC连接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和/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和/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方法。可选地,所述处理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时,可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和/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该装置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示例性的,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管脚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立RRC连接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和/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和/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方法。可选地,所述处理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时,可以实现上述第二方面和/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该装置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建立RRC连接的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第四方面提供的装置和第五方面提供的装置;或者
该系统包括上述第五方面提供的装置和第六方面提供的装置。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及其任意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二方面及其任意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一方面及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可选地,所述芯片还包括存储器,存储器与处理器耦合。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芯片还包括通信接口。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二方面及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可选地,所述芯片还包括存储器,存储器与处理器耦合。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及其任意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二方面及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架构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建立RRC连接的方法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建立RRC连接的方法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建立RRC连接的方法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建立RRC连接的方法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建立RRC连接的方法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建立RRC连接的方法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协议栈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协议栈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协议栈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协议栈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MDT信息的方法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报测量配置的方法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建立RRC连接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建立RRC连接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建立RRC连接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未来的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或新无线(new radio,NR)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指用户设备、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设备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任意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该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P)或者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TRP)等,还可以为第五代(thefifth generation,5G)系统,例如,新空口(new radio,NR)中的gNB或传输点(TRP或TP),5G系统中的基站的一个或一组(包括多个天线面板)天线面板,或者,还可以为构成gNB或传输点的网络节点,例如基带单元(BBU)或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等。
在一些部署中,gNB可以包括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gNB还可以包括有源天线单元(active antenna unit,AAU)。C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D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比如,CU负责处理非实时协议和服务,实现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的功能。DU负责处理物理层协议和实时服务,实现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和物理(physical,PHY)层的功能。AAU实现部分物理层处理功能、射频处理及有源天线的相关功能。由于RRC层的信息最终会变成PHY层的信息,或者,由PHY层的信息转变而来,因而,在这种架构下,高层信令,如RRC层信令,也可以认为是由DU发送的,或者,由DU+AAU发送的。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可以为包括CU节点、DU节点、AAU节点中一项或多项的设备。此外,可以将CU划分为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中的网络设备,也可以将CU划分为核心网(core network,CN)中的网络设备,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参见图1,图1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架构图。如图1所示,该无线通信系统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网络设备101,网络设备101和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例如图1中所示的终端设备102和终端设备103)进行通信。当网络设备发送信号时,网络设备为发射端,终端设备为接收端。反之,当终端设备发送信号时,终端设备为发射端,网络设备为接收端。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应用场景示意图。图2中示出了终端设备支持双卡双待(dual SIM dual standby,DSDS)。DSDS场景下,两张SIM卡共享一个单独的收发机,两个SIM卡可以同时处于空闲模式(idle mode),但当其中一个SIM进行无线信号接收时,另外一个SIM卡不能进行无线信号接收。在空闲模式下,两个SIM卡通过时分方式来保持两个卡的信号监听。当其中一个卡发起呼叫的时候,另外一个卡无法监听信号(也无法发起呼叫或被呼叫),第二个卡的注册是保持的。
图3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应用场景示意图。图3中示出了终端设备支持双卡双激活(dual SIM dual active,DSDA),每个SIM卡有单独的收发机,不互相依赖,两个SIM卡可以同时处于空闲模式或者连接模式(connect model)。
需要说明的是,图2和图3中的两个SIM卡可以属于同一个运营商也可以属于不同的运营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为了便于理解图2和图3中仅示出了两个SIM卡的场景,实际应用中一个终端设备可以支持多个SIM卡,因此,与2和图3中的两个SIM卡不应该造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任何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身份”(例如第一用户身份或第二用户身份等)为逻辑概念。例如,“用户身份”可以对应SIM卡或签约用户信息或虚拟SIM卡或用户标识(如国际移动用户标识(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IMSI)或临时移动用户标识(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TMSI)等)。从网络侧的角度来看,不同的“用户身份”在逻辑上对应网络侧服务的不同通信实体,例如一个支持两个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对于网络侧来说,可以看作两个通信实体或者看作两个UE。再例如,“用户身份”对应SIM卡或签约用户信息时,网络设备会将支持不同SIM卡或不同签约用户信息的两个终端设备识别为两个不同的通信实体,也会将支持多个不同SIM卡或多个签约用户信息的同一终端设备识别为多个不同的通信实体,即使在实际上,支持多个不同SIM卡或多个签约用户信息的终端设备只是一个物理实体。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主要以“用户身份”对应SIM卡为例进行说明。
示例性地,SIM卡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接入移动网络的钥匙,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将SIM卡以及其演进都统称为SIM卡。例如SIM卡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数字移动电话用户的身份识别卡,用于存储用户的身份识别码和密钥,并支持GSM系统对用户的鉴权;又例如,SIM卡也可以是全球用户识别卡(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USIM),也可以称为升级SIM卡。
在下文中,将终端设备安装一个SIM卡,认为是终端设备支持一个用户身份,例如,安装两个SIM卡的终端设备,就可以支持两个用户身份,可以理解为,SIM卡和用户身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本文主要是以终端设备支持两个用户身份为例,这两个用户身份分别称为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其中,第一用户身份可以理解为,是终端设备安装了SIM卡1后具有的用户身份,第二用户身份可以理解为,是终端设备安装了SIM卡2后具有的用户身份。而在其它可能的实施例中,如果终端设备安装两个以上的SIM卡,则终端设备也就支持两个以上的用户身份,例如终端设备支持三个用户身份、四个用户身份或更多的用户身份,并可以注册在一个或多个网络中,其中每个用户身份可以注册在一个网络中。本申请实施例将主要基于终端设备支持两个用户身份进行描述,当终端设备支持两个以上的用户身份时,其具体实现可以参照终端设备支持两个用户身份的相关描述,可能需要做一些简单的适配,但是也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其中,当终端设备的用户身份为第一用户身份时,从网络设备的角度来看,终端设备可以理解为一个用户(从协议的角度来看,就是一个终端设备,例如,称为第一用户);当终端设备的用户身份为第二用户身份时,从网络设备的角度来看,终端设备可以理解为又一个用户(例如,称为第二用户)。终端设备可以以第一用户身份注册在第一网络,以及以第二用户身份注册在第二网络。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支持一个用户身份,也可以描述为,终端设备具有一个用户身份。同理,终端设备支持两个用户身份,也可以描述为,终端设备具有两个用户身份。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这两种描述方式所指示的内容是相同的,这两种描述方式可以互换。同理,“第二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的第二用户身份”,这两种描述方式所指示的内容是相同的,这两种描述方式可以互换。
在图2和图3场景下,终端设备支持的两个用户身份需要主动发起呼叫时,首先要建立两个用户身份的RRC连接,然后利用建立好的RRC连接传输数据;终端设备支持的两个用户身份被呼叫时,网络设备会给终端设备发送一个或两个用户身份的寻呼信息,终端设备接收寻呼信息后,终端设备建立一个或两个用户身份的RRC连接,然后利用建立好的RRC连接传输数据。
下面结合图4描述UE在空闲(RRC_IDLE)态发起建立RRC连接的过程(该过程中的随机接入过程是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图4以终端设备为UE,网络设备为基站进行描述,建立RRC连接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410,UE根据随机接入信道(random access channel,RACH)资源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preamble)。
例如,RACH资源可以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索引(随机接入前导索引用于指示随机接入前导)和/或随机接入资源对应的掩码索引(mask index),该掩码索引用于指示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的时频资源。
S420,基站向UE发送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RAR携带上行授权信息、临时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temporary 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identifier,T-CRNTI)、时间提前量(timing advance,TA)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上行授权信息用于指示发送RRC连接建立请求的资源,例如上行授权信息包括UE发送RRC连接建立请求所使用的频域资源、时域资源以及调制与编码策略(modulationand coding scheme,MCS)等信息。TA用于UE获知上行定时。
S430,UE在上行授权信息指示的资源上向基站发送RRC连接建立请求(RRCconnection request或RRC set up request)消息。
其中,RRC连接建立请求是通过信令无线承载0(signalling radio bearer 0,SRB0)来传输的。SRB0是使用公共控制信道(common control channel,CCCH)逻辑信道来传输RRC消息。
S440,基站接收到RRC连接建立请求之后,向UE发送RRC连接建立(RRC connectionsetup或RRC setup)消息,RRC连接建立消息中包括UE的配置信息。
其中,配置信息包括信令无线承载l(Signalling Radio Bearer 1,SRB1)对应的协议栈参数,该配置信息用于UE和基站之间交互后续的RRC消息。RRC连接建立消息用于建立SRB1。SRB1是使用专用控制信道(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DCCH)来传输RRC消息。协议栈参数包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control,PDCP)层参数、RLC层参数、MAC层参数和PHY层参数中的至少一种的参数。
可选地,在S440之前,基站可以先向UE发送一个竞争冲突解决标识的信息。该信息携带了之前UE发送的RRC建立请求消息的比特信息(比如之前发送的RRC建立请求消息超过了48bit,则竞争冲突解决标识的信息就只携带最前面的48比特,或者之前发送的RRC连接请求消息不超过48bit,则竞争冲突解决标识的信息携带全部的RRC建立请求消息),这样UE收到该信息之后就可以和之前自身发送的RRC建立请求消息的信息比较,如果竞争冲突解决标示的信息是属于自己发送的RRC建立请求消息的内容,则认为基站已经接收到该UE的RRC建立请求消息,从而随机接入过程成功完成。
S450,UE根据配置信息配置协议栈参数之后,向基站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RRC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消息,用于指示已经完成建立RRC连接。
进一步地,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中可以包括非接入层(non-access,NAS)消息,基站将NAS消息透传给核心网。
RRC连接建立过程主要目的是建立SRB1,以及将UE侧的NAS消息发送给网络侧。在S450之后。基站可以根据UE的业务要求为UE配置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对应的配置信息。DRB用于定义无线接口Uu中数据包的处理策略。DRB用于传输数据包。DRB对应的配置信息包括DRB对应的协议栈参数。DRB对应的协议栈参数包括业务数据适应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层参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 control,PDCP)层参数、RLC层参数、MAC层参数和PHY层参数中的至少一种的参数。
在RRC连接建立过程之后,基站和UE之间会进行接入层的安全激活,即交互安全模式命令过程。基站给UE发送安全模式命令消息,UE再给基站发送安全模式完成消息。其中安全模式命令消息中携带了加密算法和完整性保护算法。UE收到安全模式命令消息之后,会推导出密钥KgNB或KeNB。UE再根据该密钥KgNB或KeNB推导出RRC信令进行完整性保护的安全密钥,RRC信令进行加密的安全密钥,用户数据的完整性保护的安全密钥,用户数据的加密的安全密钥。具体推导算法可以参考协议3GPP 33.501或33.401。
通常情况下,除了在图4的空闲(RRC_IDLE)态发起随机接入过程,在以下五种情况下也需要发起随机接入过程:
情况一,RRC连接重建过程(RRC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procedure),以便UE在无线链路失败(radio link failure)后重建无线连接。或者UE从RRC_INACTIVE态发起RRC恢复过程(RRC Resume procedure),以便UE给基站发送一些信息(比如UE进入RRC_CONNECTED态时的数据传输)。该两种场景和UE在RRC_IDLE态建立RRC的过程类似。UE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并接收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随机接入响应中携带的上行授权信息携带的指示UE发送RRC重建请求(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Request或RRCReestablishmentRequest)消息或RRC恢复请求(RRCConnectionResumeRequest或RRCResumeRequest)消息的资源。之后UE再发送RRC重建请求或RRC恢复请求消息并接收基站发送的RRC重建消息(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或RRCReestablishment)或RRC恢复消息(RRCConnectionResume或RRCResume)。最后UE再发送RRC重建完成消息(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Complete或RRCReestablishmentComplete)或RRC恢复完成消息(RRCConnectionResumeComplete或RRCResumeComplete)。这些过程是为了UE建立SRB或/和DRB。
情况二,切换(handover)过程,切换后UE需要与新的小区建立上行同步。
情况三,RRC连接(RRC_CONNECTED)态下,下行数据到达(此时需要回复ACK/NACK)时,上行处于“不同步”状态。
情况四,RRC连接态下,上行数据到达(例:需要上报测量报告或发送用户数据)时,并且UE需要上报缓冲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ing,BSR)时,如果没有上行资源可用于上行数据传输或者当前可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上行资源不满足时,则触发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SR用于请求上行资源。如果上行没有可用的PUCCH资源用于调度请求,此时UE发起随机接入过程,来请求基站调度UE进行上行数据。
情况五,RRC连接态下,UE进行波束beam管理。当UE检测到beam信号质量低于一定的门限时,UE会选择其他beam进行随机接入,通知基站更换对应的beam。
当UE已经处于RRC_CONNECTED态时需要发起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时(比如以上的情况二、三、四、五),需要执行以上的S410和S420,之后UE发送一个携带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C-RNTI)的MAC控制元素。之后,如果UE收到了用该C-RNTI进行加扰的PDCCH,则认为当前随机接入过程成功。
对于以上的情况一中的RRC重建过程中,基站会在RRC重建消息中携带更新密钥的参数。
另外,以上中提到的随机接入过程一般称为4步随机接入过程。目前也提出了一种2步随机接入过程。2步随机接入过程是指UE在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之后,无需等收到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响应之后才发送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或RRC重建请求消息或RRC恢复请求消息或携带C-RNTI的MAC控制元素(即可以在收到随机接入响应之前就可以发送以上信息),之后基站会给UE发送响应信息,该响应信息可以是指示UE随机接入成功或指示UE回退到正常的随机接入(即UE后续再直接发送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或RRC重建请求消息或RRC恢复请求消息或携带C-RNTI的MAC控制元素)或指示UE推迟一段时间再进行2步随机接入。
终端设备支持多个用户身份(也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支持多个SIM),终端设备在建立RRC连接过程中需要发起竞争或者非竞争的随机接入,对于竞争的随机接入,由于资源有限终端设备需要为多个用户身份竞争资源导致随机接入的时延增加,甚至会导致随机接入失败的情况,从而导致传输性能下降;对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多个用户身份终端设备的需要占用较多的随机接入资源,会增加随机接入的资源开销。并且不管是竞争的随机接入还是非竞争的随机接入,随机接入的过程也会增加建立RRC连接的时延。以图4为例,对于竞争的随机接入,终端设备需要为两个用户身份(两个用户身份都为RRC_IDLE态)竞争随机接入资源(如为RACH资源),信令开销大,时延较长。具体来说,在S410之前,终端设备都需要为两个用户身份抢占RACH资源,利用RACH资源发送preamble,很有可能终端设备为某一个用户身份抢占不到资源,导致随机接入失败的情况;或者该终端设备的一个用户身份和其他终端设备的用户身份可能使用相同的RACH资源进行接入,这样基站无法区分哪些用户身份需要接入,可能导致基站无法检测到随机接入前导,这样采用相同的RACH资源的两个用户身份就需要重新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导致随机接入时延增加。或者基站在相同的RACH资源上检测到了同一个随机接入前导,但基站只会发送一个随机接入响应,这样两个用户身份都会按照随机接入响应中的上行授权信息发送RRC建立请求消息,但基站只会给一个用户身份发送竞争冲突解决标识的信息(即携带其中一个用户身份发送的RRC建立请求消息的比特信息),另外一个用户身份就认为冲突解决失败,后续再重新发送随机接入前导,从而该用户身份的接入时延就会增加。
下面结合图5至图15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建立RRC连接的方法。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建立RRC连接的方法500,方法500包括:
S510,网络设备获取配置信息,配置信息用于辅助终端设备以第二用户身份建立RRC连接。
网络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的第二用户身份生成配置信息,
网络设备还可以从其他的网络设备获取配置信息。比如通过网络设备之间的Xn或X2接口从其他的网络设备获取配置信息。比如第一用户身份对应的网络设备向第二用户身份对应的网络设备发送请求消息,然后第二用户身份对应的网络设备向第一用户身份对应的网络设备发送该配置信息。
例如,在CU-DU架构下,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可以属于同一个CU,但属于不同的DU,网络设备可以为CU,若配置信息包括第二用户身份的协议栈参数为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参数、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参数或物理(physical,PHY)层参数中的至少一种,由于第二用户身份的RLC层参数、MAC层参数和PHY层参数由DU分配的,因此,CU需要向DU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第二用户身份的RLC层参数、MAC层参数和PHY层参数。第二用户身份的DU向CU返回第二用户身份的RLC层参数、MAC层参数和PHY层参数中的至少一种的参数。例如CU可以将该请求消息通过一个非UE级别的接口向第二用户身份的DU发送。又例如,该请求消息可以为建立F1接口消息,该建立F1接口消息用户建立CU与第二用户身份的DU之间的F1接口。或者当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对应的DU相同时,通过CU与DU之间的第一用户身份对应的F1接口消息请求DU分配对应的配置信息(可选的,该接口消息中还携带了小区标识,用于指示请求DU中哪个小区分配对应的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可以有相同的服务网元,也可以有不同的服务网元,例如,S510中的网络设备可以为基站,该基站可以是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共同的服务基站,该基站也可以是第一用户身份的服务基站,该基站可以从第二用户身份的服务基站获取第二用户身份的配置信息。
S520,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用户身份的第一RRC消息,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RRC消息,第一RRC消息包括配置信息。
可选地,第一RRC消息可以是RRC释放消息或RRC重配(RRC reconfiguration)消息。例如,RRC释放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释放第一用户身份的RRC连接,相应地,网络设备可以释放第一用户身份的业务数据连接和RRC连接。可选地,RRC释放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暂停第一用户身份的RRC连接或者指示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的业务数据连接进入非激活(inactive)态,相应地,网络设备可以暂停第一用户身份的业务数据连接和RRC连接。可选地,RRC重配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可以保持第一用户身份的业务数据连接和RRC连接,相应地,网络设备可以保持第一用户身份的业务数据连接和RRC连接。
可选地,在S520之前,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支持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网络设备只有确定了终端设备是支持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的,才可以将用于辅助终端设备以第二用户身份建立RRC连接的配置信息通过第一用户身份的第一RRC消息发送。
具体地,网络设备可以通过以下至少一种方式确定终端设备支持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
方式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寻呼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寻呼信息,该寻呼信息携带第一用户身份的接口标识,例如接口标识包括第一用户身份在NG口或者S1口的控制面接口标识。其中,NG口是基站和5G核心网5GC之间的接口,S1是基站和4G核心网EPC之间的接口。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寻呼第二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的寻呼信息中携带有第一用户身份的接口标识确定终端设备同时支持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
方式二,网络设备接收核心网设备通过第一用户身份的接口发送的消息(例如,可以为NG口消息或者S1口消息)中携带寻呼第二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的寻呼信息,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通过第一用户身份的接口发送的消息中携带有寻呼第二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确定终端设备同时支持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
方式三,终端设备可以主动向网络设备发送指示终端设备同时支持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的指示信息,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指示信息确定终端设备同时支持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可选的,该指示信息还可能携带第二用户身份对应小区的标识(物理小区标识或全局小区标识)。例如,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寻呼第二用户身份的寻呼信息,终端设备接收到寻呼第二用户身份的寻呼信息之后,终端设备主动向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或者终端设备主动要发起第二用户身份的RRC连接建立时,终端设备主动向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
S530,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建立RRC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S530可以有以下至少一种理解方式:
a),终端设备以第二用户身份根据配置信息建立RRC连接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根据配置信息以第二用户身份继承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此时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以第二用户身份使用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这样终端设备不用以第二用户身份发起随机接入,也不需要以第二用户身份再发送RRC建立请求消息来建立RRC连接,这样可以避免终端设备还需要为第二用户身份执行一遍图4中步骤S410-S450造成的信令开销,并且也能降低终端设备发起第二用户身份的随机接入时延。
具体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以第二用户身份使用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具体可以为: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以第二用户身份使用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的SRB1、SRB2和密钥中的至少一项。
进一步地,在a)中,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二用户身份的无线配置信息。无线配置信息包括协议栈参数(比如SRB1的协议栈参数)和/或第二用户身份的密钥信息(密钥信息可以包括第二用户身份的密钥(比如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用户身份的密钥衍生出第二用户身份的密钥),或者用于生成第二用户身份密钥的信息),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一用户身份的当前的无线配置信息的基础上,再根据第二用户身份的无线配置信息进行修改,从而获得第二用户身份对应的RRC连接对应的协议栈参数(比如SRB1的协议栈参数)。
可选地,在a)中,第一用户身份的RRC连接被终端设备的第二用户身份使用之后,该RRC连接不能够再被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使用。
b),终端设备以第二用户身份根据配置信息建立RRC连接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利用配置信息以第二用户身份发起随机接入,配置信息可以包括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信道(random access channel,RACH)资源。这样终端设备无需以第二用户身份使用竞争随机接入资源进行竞争方式的随机接入,而是直接利用配置信息包括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进行非竞争方式的随机接入,能够提高随机接入的成功率,也能降低随机接入的时延。
例如,RACH资源可以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索引(随机接入前导索引用于指示随机接入前导)和/或随机接入资源对应的掩码索引,该掩码索引用于指示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的时频资源。
可选的,第二用户身份进行随机接入可能是为了建立RRC连接,在空闲态时可以首次建立RRC连接或者RRC重建过程中建立RRC连接或者RRC恢复过程中建立RRC连接。
可选的,第二用户身份可以利用该随机接入信道资源进行4步随机接入或进行2步随机接入。当进行2步随机接入时,配置信息中还可能携带第二用户身份建立RRC连接的上行授权信息。上行授权信息用于指示发送RRC建立请求消息或发送RRC重建请求消息或者发送RRC恢复请求消息的资源或者发送携带C-RNTI的MAC控制元素。例如上行授权信息包括第二用户身份的上行调度间隔、第二用户身份的上行起始子帧号、第二用户身份的上行授权等。上行授权包括发送上行信息所使用的频域资源,时域资源,以及MCS等信息。
c),终端设备以第二用户身份根据配置信息建立RRC连接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利用配置信息以第二用户身份建立RRC连接,例如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用于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建立RRC连接的上行授权信息和用于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建立RRC连接的小区中第二用户身份的标识(比如,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中的至少一种,上行授权信息用于指示发送RRC建立请求消息或发送RRC重建请求消息或者发送RRC恢复请求消息的资源。这样,可以避免终端设备需要以第二用户身份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并且需要在网络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中获取第二用户身份的上行授权信息和C-RNTI所带来的时延和开销,例如,在方法400中,可以避免终端设备还需要为第二用户身份执行步骤S410-S420,终端设备直接在上行授权信息指示的资源上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用户身份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该第二用户身份可以使用第二用户身份的标识与网络侧通信。
例如上行授权信息包括第二用户身份的上行调度间隔、第二用户身份的上行起始子帧号、第二用户身份的上行授权等。上行授权包括发送上行信息所使用的频域资源,时域资源,以及MCS等信息。
d),终端设备以第二用户身份根据配置信息建立RRC连接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同时使用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则终端设备不用以第二用户身份发起随机接入,也不需要以第二用户身份再建立RRC连接,这样可以避免终端设备需要以第二用户身份发起RRC连接所带来的时延和开销,例如,在方法400中,可以避免终端设备还需要为第二用户身份执行一遍图4中步骤S410-S450造成的信令开销,并且也能降低终端设备发起第二用户身份的随机接入时延。并且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也继续能被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使用,能够提高第一用户身份的RRC连接的利用率。
进一步地,在d)中,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二用户身份的无线配置信息。无线配置信息包括协议栈参数和/或第二用户身份的密钥信息(密钥信息可以包括第二用户身份的密钥(比如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用户身份的密钥衍生出第二用户身份的密钥),或者用于生成第二用户身份的密钥的信息),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一用户身份的当前的无线配置信息的基础上,再根据配置信息中包括的第二用户身份的无线配置信息进行修改,从而获得第二用户身份对应的RRC连接对应的协议栈参数(比如SRB1的协议栈参数)。
进一步地,在d)中,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二用户身份的DRB的配置信息,终端设备可以以第二用户身份根据DRB的配置信息进行第二用户身份的用户数据传输。
在d)中,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可以具有不同的RRC层,该不同的RRC层在同一时刻可以为不同的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服务。
具体地,在d)中,若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同时使用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则终端设备同时保留第一用户身份的协议栈参数和第二用户身份的协议栈参数,和/或,终端设备可以同时保留第一用户身份的密钥和第二用户身份的密钥。
e),终端设备以第二用户身份根据配置信息建立RRC连接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以时分复用的方式共同使用所述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这样可以避免终端设备需要以第二用户身份发起RRC连接所带来的时延和开销,例如,在方法400中,可以避免终端设备还需要为第二用户身份执行一遍图4中步骤S410-S450造成的信令开销,并且也能降低终端设备发起第二用户身份的随机接入时延。并且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也继续能被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使用,能够提高第一用户身份的RRC连接的利用率。
进一步地,在e)中,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二用户身份的无线配置信息。无线配置信息包括协议栈参数和/或第二用户身份的密钥信息,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一用户身份的当前的无线配置信息的基础上,再根据第二用户身份的无线配置信息进行修改,从而获得第二用户身份对应的RRC连接对应的协议栈参数(比如SRB1的协议栈参数)。
在e)中,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可以具有相同的RRC层(RRC实体),该相同的RRC层在在不同的时刻可以为不同的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服务,在同一时刻只能为一个用户身份服务。即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通过时分的方式使用该RRC层。
具体地,在e)中,若某一时刻,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只能被终端设备的第二用户身份使用,这样终端设备可以使用第二用户身份对应的协议栈参数,在下一时刻,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可以继续使用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终端设备使用第一用户身份对应的协议栈参数;或者,在e)中,某一时刻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只能被终端设备的第二用户身份使用,这样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一用户身份的密钥修改为第二用户身份的密钥,在下一时刻,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可以继续使用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二用户身份的密钥再修改为第一用户身份的密钥。
可选的,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可以具有不同的RRC层(RRC实体),不同的时刻可以采用不同的用户身份对应的RRC实体为终端设备服务。某一时刻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只能被终端设备的第二用户身份使用,这样终端设备使用第二用户身份的RRC实体为第二用户身份提供服务。在下一时刻,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可以继续使用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终端设备使用第一用户身份的RRC实体为第一用户身份提供服务。或者,某一时刻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只能被终端设备的第二用户身份使用,这样终端设备可以使用第二用户身份的密钥,在下一时刻,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可以继续使用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终端设备可以使用第一用户身份的密钥。
进一步地,在e)中,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二用户身份的DRB的配置信息,第二用户身份可以以第二用户身份根据DRB的配置信息进行第二用户身份对应的用户数据传输。
在上述d)和e)中,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RRC消息之后,有可能第一RRC消息中包括第一用户身份的信息,也有可能第一RRC消息中包括第二用户身份的信息,也有可能第一RRC消息中包括第一用户身份的信息和第二用户身份的信息。终端设备需要确定第一用户身份的RRC连接是否能被第二用户身份使用,换句话说,终端设备需要确定第一RRC消息中是否包括第二用户身份的信息,例如该信息可以为前述的配置信息。可以通过以下至少一种方式确定第一用户身份的RRC连接是否能被第二用户身份使用。
方式一,若第一RRC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第二用户身份的第二RRC消息,第二RRC消息包括配置信息,这样终端设备能够根据第一RRC消息包括的第二RRC消息确定终端设备能够以第二用户身份使用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即方式一可以通过RRC消息的嵌套确定以第二用户身份使用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
在方式一中,若第一RRC消息除了包括第二RRC消息之外还包括第一用户身份的其他信息,则第一RRC消息为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共有的。即第一RRC消息同时携带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的信息。
若第一RRC消息除了包括第二RRC消息之外还包括第一用户身份的其他信息,则第一RRC消息为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共有的,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可以同时使用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若第一RRC消息除了包括第二RRC消息之外不包括任何第一用户身份的其他信息,则第一RRC消息为第二用户身份的RRC消息,终端设备以第二用户身份使用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
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使用RRC连接的指示信息,具体该使用RRC连接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若第一RRC消息除了包括第二RRC消息之外还包括第一用户身份的其他信息,则第一RRC消息为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共有的,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可以同时使用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若第一RRC消息除了包括第二RRC消息之外不包括任何第一用户身份的其他信息,则第一RRC消息为第二用户身份的RRC消息,终端设备以第二用户身份使用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
方式二,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的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建立RRC连接,这样终端设备能够根据第一RRC消息包括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终端设备能够以第二用户身份使用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即方式二可以通过第一RRC消息中显式的指示确定以第二用户身份使用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例如,第一RRC消息中的无线承载配置中可以携带第一指示信息。
在方式二中,若第一RRC消息除了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配置信息之外还包括第一用户身份的其他信息,则第一RRC消息为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共有的,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可以同时使用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若第一RRC消息除了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配置信息之外不包括任何第一用户身份的其他信息,则第一RRC消息为第二用户身份的RRC消息,终端设备以第二用户身份使用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
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使用RRC连接的指示信息,具体该使用RRC连接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若第一RRC消息除了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配置信息之外还包括第一用户身份的其他信息,则第一RRC消息为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共有的,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可以同时使用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若第一RRC消息除了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配置信息之外不包括任何第一用户身份的其他信息,则第一RRC消息为第二用户身份的RRC消息,终端设备以第二用户身份使用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
方式三,终端设备的不同用户身份的配置信息所在的信元在所述第一RRC消息的不同位置,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配置信息所在的信元是否出现了,就能确定中终端设备可以以第二用户身份使用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协议可以规定网络设备配置终端设备的不同用户身份的配置信息所在的信元在所述第一RRC消息的不同位置。
例如,配置信息所在的信元在RRC消息的位置1,表示该配置信息为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的,配置信息所在的信元在RRC消息的位置2,表示该配置信息为终端设备的第二用户身份的。这样,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RRC消息,第一RRC消息中配置信息所在的信元在第一RRC消息位置2,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该配置信息为第二用户身份的,这样,终端设备可以确定以第二用户身份使用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或者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RRC消息,第一RRC消息的位置1有配置信息,位置2也有配置信息,则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该第一RRC消息为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共有的,终端设备可以以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共同使用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
在上述d)和e)中,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RRC消息之后,第一RRC消息可能包括第一用户身份的非接入层(non-access,NAS)消息,也有可能包括第一用户身份的NAS消息和第二用户身份的NAS消息,也有可能包括第二用户身份的NAS消息,若第一RRC消息中包括一个NAS消息,则终端设备需要确定该NAS消息为第一用户身份的NAS消息还是第二用户身份的NAS消息。可以通过以下至少一种方式确定第一RRC消息包括的NAS消息是第一用户身份的还是第二用户身份的。
方式一,若第一RRC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第二用户身份的第五RRC消息,第五RRC消息包括NAS消息,这样终端设备能够根据第一RRC消息包括的第五RRC消息确定该NAS消息为第二用户身份的NAS消息。即方式一可以通过RRC消息的嵌套确定NAS消息为哪个用户身份的。
可以理解的是,若终端设备根据第五RRC消息确定该NAS消息为第二用户身份的,也可以认为终端设备能够以第二用户身份使用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
可选地,第五RRC消息可以为前述第二RRC消息,即第一用户身份的第一RRC消息包括第二RRC消息,该第二RRC消息包括配置信息和NAS消息,该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该配置信息和NAS消息为第二用户身份的,也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能够以第二用户身份使用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
方式二,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的NAS消息为第二用户身份的NAS消息,这样终端设备能够根据第一RRC消息包括的第二指示信息确定该NAS消息为第二用户身份的。即方式二可以通过第一RRC消息中显式的指示确定NAS消息为第一用户身份的还是第二用户身份的。
可以理解的是,若终端设备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该NAS消息为第二用户身份的,也可以认为终端设备能够以第二用户身份使用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
可选地,第一RRC消息可以包括NAS消息、配置信息、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配置信息为第二用户身份的,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NAS消息为第二用户身份的,则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确定NAS消息和配置信息都为第二用户身份的,也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能够以第二用户身份使用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
方式三,终端设备的不同用户身份的NAS消息所在的信元在所述第一RRC消息的不同位置,终端设备根据NAS消息所在的信元在所述第一RRC消息中的位置确定NAS消息为第一用户身份的还是第二用户身份的。协议可以规定网络设备配置终端设备的不同用户身份的NAS消息所在的信元在所述第一RRC消息的不同位置。
例如,NAS消息所在的信元在RRC消息的位置3,表示该NAS消息为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的,NAS消息所在的信元在RRC消息的位置4,表示该NAS消息为终端设备的第二用户身份的。这样,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RRC消息,第一RRC消息中NAS消息所在的信元在第一RRC消息位置4,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该NAS消息为第二用户身份的;或者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RRC消息,第一RRC消息的位置3有NAS消息,位置4也有NAS消息,则终端设备可以确定位置3的NAS消息为第一用户身份的,位置4的NAS消息为第二用户身份。
可以理解的是,若终端设备根据NAS消息所在的信元确定该NAS消息为第二用户身份的,也可以认为终端设备能够以第二用户身份使用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
可选地,结合上述的例子,第一RRC消息的位置1包括配置信息,位置3包括NAS消息,终端设备可以确定位置1的配置信息和位置3的NAS消息为第二用户身份的,也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能够以第二用户身份使用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
上述确定配置信息和NAS消息为第二用户身份的方式可以结合,下面可以举例说明:
例一,第一RRC消息中包括第二用户身份的第二RRC消息、NAS消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二RRC消息中包括配置信息,终端设备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该NAS消息为第二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RRC消息确定配置信息为第二用户身份的。
例二,第一RRC消息包括配置信息,NAS消息和第二指示信息,其中配置信息所在的信元在第一RRC消息的位置2,终端设备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该NAS消息为第二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配置信息所在的信元的位置确定配置信息也为第二用户身份的。
例三,第一RRC消息包括第五RRC消息、配置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第五RRC消息包括NAS消息,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配置信息为第二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五RRC消息确定NAS消息为第二用户身份的。
例四,第一RRC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配置信息和NAS消息,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配置信息为第二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NAS消息为第二用户身份的。
可以理解的是,若终端设备确定第一RRC消息中包括配置信息和/或NAS消息为第二用户身份的,则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可以以第二用户身份使用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是为了方便描述,只说明确定第一RRC消息包括的配置信息和/或NAS消息为第二用户身份的,第一RRC消息还可以包括第一用户身份的配置信息和/或NAS消息,第一用户身份的配置信息和/或NAS消息类似于第二用户身份的配置信息和/或NAS消息,例如,第一RRC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配置信息1和配置信息2,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配置信息1为第二用户身份的,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配置信息2为第一用户身份的。为了避免赘述在此不详细描述。
可选地,第一RRC消息可以包括对应关系,对应关系用于指示不同的承载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或者,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同一承载的不同的逻辑信道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或者,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不同的密钥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或者,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不同的C-RNTI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或者,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不同的带宽部分BWP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或者,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不同的子载波间隔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或所述第二用户身份。
具体来说,终端设备后续接收到数据包(数据包包括通过SRB传输的RRC消息和/或通过DRB传输的数据)之后,由于终端设备同时支持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终端设备需要确定该数据包为第一用户身份的还是第二用户身份的。例如,对应关系用于指示承载1对应第一用户身份,承载标识2对应第二用户身份,若终端设备接收到的数据包对应的承载为承载1(比如通过MAC层携带的逻辑信道标识获知该数据包对应承载1),则该数据包为网络设备发送给第一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的,若终端设备接收到数据包的承载为承载2(比如通过MAC层携带的逻辑信道标识获知该数据包对应承载2),则该数据包为网络设备发送给第二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的。又例如,终端设备的两个用户身份的数据包的承载标识可能相同,对应关系可以指示承载1的逻辑信道1对应第一用户身份,承载1的逻辑信道2对应第二用户身份,若终端设备接收到数据包的承载为承载1并且该承载1的逻辑信道为逻辑信道1(比如通过MAC层携带的逻辑信道标识获知该数据包对应逻辑信道1),则该数据包为网络设备发送给第一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的;若终端设备接收到数据包的承载为承载1并且该承载1的逻辑信道为逻辑信道2(比如通过MAC层携带的逻辑信道标识获知该数据包对应逻辑信道2),则该数据包为网络设备发送给第二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的。再例如,对应关系可以指示密钥1对应第一用户身份,密钥2对应第二用户身份,终端设备接收到数据包之后,终端设备尝试利用密钥1和密钥2解数据包,若终端设备利用密钥1能正确解数据包,则该数据包为网络设备发送给第一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的;若终端设备利用密钥2能正确解数据包,则该数据包为网络设备发送给第二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的。再例如,对应关系可以指示C-RNTI1对应第一用户身份,C-RNTI2对应第二用户身份,若终端设备用C-RNTI 1接收到下行物理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比如通过C-RNTI 1成功进行解扰PDCCH),则该PDCCH中指示的调度数据就为第一用户身份的,即PDCCH中指示的下行物理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中携带的数据就为第一用户身份的。若终端设备用C-RNTI 2接收到下行物理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PDCCH)(比如通过C-RNTI 2成功进行解扰PDCCH),则该PDCCH中指示的调度数据就为第二用户身份的,即PDCCH中指示的下行物理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shared channel,PDSCH)中携带的数据就为第二用户身份的。再例如,对应关系可以指示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1对应第一用户身份,BWP2对应第二用户身份,终端设备从BWP1接收到数据包,则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该数据包为网络设备发送给第一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的,若终端设备从BWP2接收到数据包,则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该数据包为网络设备发送给第二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的。再例如,对应关系可以指示子载波间隔1对应第一用户身份,子载波间隔2对应第二用户身份,终端设备从子载波间隔1对应的物理信道中接收到数据包,则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该数据包为网络设备发送给第一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的,若终端设备从子载波间隔2对应的物理信道中接收到数据包,则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该数据包为网络设备发送给第二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的。
相应地,结合上述例子,网络设备后续接收到数据包(这里包括通过SRB传输的RRC消息和/或通过DRB传输的数据)之后,由于终端设备同时支持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网络设备需要确定该数据包为第一用户身份的还是第二用户身份的。例如,对应关系用于指示承载1对应第一用户身份,承载标识2对应第二用户身份,若网络设备接收到的数据包对应的承载为承载1(比如通过MAC层携带的逻辑信道标识获知该数据包对应承载1),则该数据包为终端设备是以第一用户身份发送给网络设备的,若网络设备接收到数据包的承载为承载2(比如通过MAC层携带的逻辑信道标识获知该数据包对应承载2),则该数据包为终端设备是以第二用户身份发送给网络设备的。又例如,终端设备的两个用户身份的数据包的承载标识可能相同,对应关系可以指示承载1的逻辑信道1对应第一用户身份,承载1的逻辑信道2对应第二用户身份,若网络设备接收到数据包的承载为承载1并且该承载1的逻辑信道为逻辑信道1(比如通过MAC层携带的逻辑信道标识获知该数据包对应逻辑信道1),则该数据包为终端设备是以第一用户身份发送给网络设备的;若网路设备接收到数据包的承载为承载1并且该承载1的逻辑信道为逻辑信道2(比如通过MAC层携带的逻辑信道标识获知该数据包对应逻辑信道2),则该数据包为终端设备是以第二用户身份发送给网络设备的。再例如,对应关系可以指示密钥1对应第一用户身份,密钥2对应第二用户身份,网络设备接收到数据包之后,网络设备尝试利用密钥1和密钥2解数据包,若网络设备利用密钥1能正确解数据包,则该数据包为终端设备是以第一用户身份发送给网络设备的;若网络设备利用密钥2能正确解数据包,则该数据包为终端设备是以第二用户身份发送给网络设备的。再例如,对应关系可以指示C-RNTI1对应第一用户身份,C-RNTI2对应第二用户身份,若网络设备用C-RNTI 1发送PDCCH以便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息,则该PDCCH中指示的调度数据就为第一用户身份的,比如PDCCH中指示的PUSCH中携带的数据就为第一用户身份的。若网络设备用C-RNTI 2发送PDCCH)以便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息,则该PDCCH中指示的调度数据就为第二用户身份的,比如PDCCH中指示的PYSCH中携带的数据就为第二用户身份的。再例如,对应关系可以指示BWP1对应第一用户身份,BWP2对应第二用户身份,网路设备从BWP1接收到数据包,则网络设备可以确定该数据包为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发送给网络设备的,若网路设备从BWP2接收到数据包,则网络设备可以确定该数据包为终端设备以第二用户身份发送给网络设备的。再例如,对应关系可以指示子载波间隔1对应第一用户身份,子载波间隔2对应第二用户身份,网络设备从子载波间隔1对应的物理信道中接收到数据包,则网络设备可以确定该数据包为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发送给网络设备的,若网络设备从子载波间隔2对应的物理信道中接收到数据包,则网络设备可以确定该数据包为终端设备以第二用户身份发送给网络设备的。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终端设备收到第一RRC消息之后,终端设备需要给网络设备反馈第八RRC消息,第八RRC消息中携带RRC响应信息和/或NAS消息。网络设备也需要区分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的RRC响应信息和/或NAS消息。具体方法可以同以上的方式一(即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给网络设备发送的第八RRC消息中携带第二用户身份的RRC消息),方式二(即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给网络设备发送的第八RRC消息中携带指示信息,指示对应的RRC响应信息和/或NAS消息是哪一个用户身份的),方式三(不同用户身份的RRC响应信息和/或NAS消息在第八RRC消息的不同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当终端设备以第二用户身份根据配置信息建立RRC连接之后。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RRC信息以及NAS消息交互(包括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发送和终端设备给网络设备发送)也可以按照以上中的方式一,方式二,方式三中的方法确定对应的RRC信息以及NAS信息是属于哪一个用户身份的。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在方法500中网络设备在寻呼第二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时,网络设备可以向第一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三RRC消息,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RRC消息,该第三RRC消息包括用于寻呼第二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的第一寻呼信息,例如,该第一寻呼信息可以携带第二用户身份的标识。在终端设备还没有确定第二用户身份是否能使用第一用户身份的RRC连接,或者终端设备还没有以第二用户身份完成随机接入的过程时,网络设备可以将寻呼第二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的寻呼信息携带在第一用户身份的第三RRC消息中,避免网络设备无法寻呼到第二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三RRC消息可以为前述的第一RRC消息,即第三RRC消息和第一RRC消息为同一个RRC消息;或者该第三RRC消息与前述的第一RRC消息不同,例如该第三RRC消息可以为网络设备在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RRC消息之前向终端设备发送的。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终端设备还没有建立第二用户身份的RRC连接或者还没有完成第二用户身份的随机接入过程时,则终端设备无法向网络设备上报第二用户身份的记录型的最小化路测(minimization ofdrive test,MDT)(即logged MDT)信息或无线链路失败信息或接入失败信息,因此,终端设备可以以第一用户身份向网络设备发送第四RRC消息,第四RRC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第二用户身份的logged MDT信息或无线链路失败信息或接入失败信息(不同的信息可以在不同的信元位置携带),这样,可以避免第二用户身份的logged MDT信息或无线链路失败信息或接入失败信息过时失效或删除。可选地,在终端设备发送第四RRC消息之前,终端设备先以第一用户身份向网络设备发送第六RRC消息,携带了第六指示信息,第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具有第二用户身份的logged MDT或无线链路失败信息或接入失败信息(不同的信息可以对应不同的指示信息)。进一步的,网络设备接收到第六RRC消息之后,网络设备可以给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发送logged MDT请求消息或无线链路失败请求消息或接入失败请求消息,logged MDT请求消息或无线链路失败请求消息或接入失败请求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可以上报第二用户身份的logged MDT或无线链路失败信息或接入失败信息(不同的信息可以对应不同的指示信息),终端设备根据第六指示信息以第一用户身份向网络设备发送第四RRC消息,第四RRC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第二用户身份的logged MDT信息或无线链路失败信息或接入失败信息。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网络设备可能为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都配置了logged MDT测量,可能一个用户身份为RRC_CONNECTE态,一个用户身份为IDLE或RRC_INACTIVE态,而logged MDT只会记录idle和RRC_INACTIVE下记录的信号质量,为了获得更多的MDT测量结果,一个用户身份获得的小区的测量结果也可以作为另外一个用户身份的测量结果。进一步的,终端设备还可以只记录一份logged MDT测量结果,当某个用户身份需要上报logged MDT测量时,则把对应的记录测量结果上报给网络设备。
可选地,若终端设备支持的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属于同一个网络设备,由于终端设备的位置发生变化或者网络拥塞等原因导致终端设备的服务网络设备需要发生变化,即终端设备的服务网络设备需要从源网络设备切换到目标网络设备时,源网络设备需要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四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信息为第一用户身份的,第二信息为第二用户身份的,目标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四指示信息确定第一信息为第一用户身份的第二信息为第二用户身份的。可选地,源网络设备可以将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四指示信息携带在同一条消息中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例如,第一信息可以为第一用户身份的上下文,第二信息可以为第二用户身份的上下文;又例如,第一信息为第一用户身份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会话资源建立请求,第二信息为第二用户身份的PDU会话建立请求;再例如,第一信息为第一用户身份的PDU会话,第二信息为第二用户身份的PDU会话;再例如,第一信息为第一用户身份的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第二信息为第二用户身份的DRB。
可选地,在切换的场景下,源网络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消息1,消息1包括第三信息和第四信息,不同用户身份的信息所在的信元在消息1的不同位置,例如,第一用户身份的第三信息在所在的信元在消息1的位置1,第二用户身份的第四信息所在信元在消息1的位置2。目标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三信息和第四信息在消息1中的位置确定第三消息为第一用户身份的,第四信息为第二用户数身份的。例如,第三信息可以为第一用户身份的上下文,第四信息可以为第二用户身份的上下文;又例如,第三信息为第一用户身份的会话资源建立请求,第四信息为第二用户身份的PDU会话建立请求;再例如,第三信息为第一用户身份的PDU会话,第四信息为第二用户身份的PDU会话;再例如,第三信息为第一用户身份的DRB,第四信息为第二用户身份的DRB。
可选地,在切换的场景下,目标网络设备向源网络设备发送响应消息1时,响应消息可以包括第一响应信息、第二响应信息和第五指示信息,该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响应信息为第一用户身份的响应信息,第二响应信息为第二用户身份的响应信息。例如,该第一响应信息可以为第一用户身份的PDU会话资源接纳响应,第二响应信息可以为第二用户身份的PDU会话资源接纳响应;又例如,第一响应信息可以为第一用户身份的PDU会话资源拒绝响应,第二响应信息可以为第二用户身份的PDU会话资源拒绝响应。
可选地,在切换的场景下,目标网络设备向源网络设备发送响应消息1时,响应消息1可以包括第一响应信息、第二响应信息,不同用户身份的信息所在的信元在响应消息1的不同位置,例如,第一用户身份的第一响应信息在所在的信元在响应消息1的位置1,第二用户身份的第二响应信息所在信元在响应消息1的位置2。目标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响应信息、第二响应信息在响应消息1中的位置确定第一响应信息为第一用户身份的,第二响应信息为第二用户数身份的。例如,该第一响应信息可以为第一用户身份的PDU会话资源接纳响应,第二响应信息可以为第二用户身份的PDU会话资源接纳响应;又例如,第一响应信息可以为第一用户身份的PDU会话资源拒绝响应,第二响应信息可以为第二用户身份的PDU会话资源拒绝响应。
可选地,上述第一用户身份的PDU会话资源接纳响应可能携带第一用户身份的数据转移地址,第二用户身份的PDU会话资源接纳响应中可能携带第二用户身份的数据转移地址。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对应不同的数据转移地址。数据转移地址包括传输层地址、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隧道协议(GPRS tunnelling protocol,GTP)的隧道端口标识。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建立RRC连接的方法,终端设备可以以第二用户身份根据第一用户身份的第一RRC消息中包括的配置信息建立第二用户身份的RRC连接,避免终端设备需要以第二用户身份重新发起随机接入,重新独立建立RRC连接,也能避免终端设备以第二用户身份发起随机接入导致失败的情况,有利于提高随机接入的成功率,甚至终端设备不用以第二用户身份发起随机接入直接继承第一用户身份的随机接入,也能够避免随机接入带来的资源开销,从而有利于提高传输性能。
下面结合图6-图9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建立RRC连接的方法。下面的方法以网络设备为基站,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为SIMA/USIMA,终端设备的第二用户身份为SIMB/USIMB进行描述。
应理解,两个SIM可以属于一个UE也可以属于两个UE,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建立RRC连接的方法600,方法600对应前述的情况a),方法600包括:
S610,基站确定终端设备支持SIMA和SIMB,或者SIMA和SIMB属于同一个终端设备。
具体地,S610中基站确定终端设备支持SIMA和SIMB参考前述方法500中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支持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的方式的描述,为了避免赘述在此不详细描述。
S620,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SIMA的第一RRC消息,终端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RRC消息,第一RRC消息包括配置信息,配置信息用于指示SIMB使用SIMA的RRC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S620之前默认终端设备的SIMA的RRC连接是建立好的,基站可以在终端设备的SIMA的RRC连接上向终端设备发送任何SIMA的RRC消息,如第一RRC消息。
可选地,S620中的第一RRC消息可以是SIMA的RRC连接释放消息。
S630,终端设备根据配置信息确定SIMB可以使用SIMA的RRC连接,也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根据配置信息确定SIMB可以继承SIMA的RRC连接。
S640,配置信息可以包括SIMB的协议栈参数和/或密钥信息,终端设备根据SIMB的协议栈参数和/或密钥信息修改SIMA的RRC连接,得到自身的RRC连接。
例如,SIMB的协议栈参数包括业务数据适应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protocol,SDAP)层参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control,PDCP)层参数、RLC层参数、MAC层参数和PHY层参数中的至少一种的参数。
在方法600中,SIMB可以使用SIMA的RRC连接,即在同一时刻SIMA的RRC连接只能被终端设备的一个SIM使用。当然SIMB继承SIMA之后,可以称为该RRC连接为SIMB的RRC连接,SIMA可以再次继承SIMB的RRC连接。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建立RRC连接的方法700,方法700对应前述的情况b),方法700包括:
S710,基站确定终端设备支持SIMA和SIMB,或者SIMA和SIMB属于同一个终端设备。
具体地,S710中基站确定终端设备支持SIMA和SIMB参考前述方法500中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支持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的方式的描述,为了避免赘述在此不详细描述。
S720,基站向终端设备的SIMA发送第一RRC消息,终端设备的SIMA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RRC消息,第一RRC消息包括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RACH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在S720之前默认终端设备的SIMA的RRC连接是建立好的,基站可以在终端设备的SIMA的RRC连接上向终端设备发送任何SIMA的RRC消息,如第一RRC消息。
可选地,S720中的第一RRC消息可以是SIMA的RRC连接释放消息,也可以是SIMA的RRC重配消息。
S730,终端设备的SIMB根据配置信息包括的RACH资源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preamble)。例如,RACH资源可以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索引(随机接入前导索引用于指示随机接入前导)和随机接入资源对应的掩码索引,该掩码索引用于指示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的时频资源,终端设备的SIMB在掩码索引指示的时频资源上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索引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码。
S740,基站接收到终端设备的SIMB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之后,向终端设备的SIMB发送RAR,该RAR携带T-CRNTI、上行授权信息和TA中的至少一种。其中,上行授权信息用于指示发送RRC连接请求消息或发送RRC重建请求消息或者发送RRC恢复请求消息所使用的频域资源,时域资源,以及MCS等信息。
S750,终端设备的SIMB在上行授权信息指示的发送RRC连接请求消息或发送RRC重建请求消息或者发送RRC恢复请求消息的资源上向基站发送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或发送RRC重建请求消息或者发送RRC恢复请求消息。
S760,基站接收到RRC连接建立请求或RRC重建请求消息或者RRC恢复请求消息之后,向终端设备的SIMB发送RRC连接建立(RRC connection setup)消息或发送RRC重建消息或者发送RRC恢复消息,这些RRC消息主要目的是为了向终端设备发送SIMB的无线配置信息。比如RRC连接建立消息中包括基站为终端设备的SIMB配置的无线配置信息,该无线配置信息包括SRB1的协议栈参数。RRC重建消息和RRC恢复消息用于指示恢复之前的配置信息(比如SRB1的协议栈参数)。
S770,终端设备根据无线配置信息配置SRB1的协议栈参数之后,向基站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消息或发送RRC重建完成消息或者发送RRC恢复完成消息,用于指示已经完成建立RRC连接。
在方法700中,基站可以通过终端设备的SIMA的第一RRC消息发送终端设备的SIMB的RACH资源,这样避免终端设备需要通过竞争方式进行随机接入,可以降低SIMB的随机接入的时延,也能提高SIMB的随机接入的成功率,有利于提高传输性能。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建立RRC连接的方法800,方法800对应前述的情况c),方法800包括:
S810,基站确定终端设备支持SIMA和SIMB,或者SIMA和SIMB属于同一个终端设备。
具体地,S810中基站确定终端设备支持SIMA和SIMB参考前述方法500中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支持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的方式的描述,为了避免赘述在此不详细描述。
S820,基站向终端设备的SIMA发送第一RRC消息,终端设备的SIMA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RRC消息,第一RRC消息包括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建立终端设备的SIMB的上行授权信息和建立终端设备的SIMB的RRC连接的C-RNTI,当然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TA。
其中,上行授权信息用于指示发送RRC连接请求消息或发送RRC重建请求消息或者发送RRC恢复请求消息的频域资源,时域资源,以及MCS等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S820之前默认终端设备的SIMA的RRC连接是建立好的,基站可以在终端设备的SIMA的RRC连接上向终端设备发送任何SIMA的RRC消息,如第一RRC消息。
可选地,S820中的第一RRC消息可以是SIMA的RRC连接释放消息,也可以是SIMA的RRC重配消息。
S830,终端设备的SIMB在上行授权信息指示的发送RRC连接请求消息或发送RRC重建请求消息或者发送RRC恢复请求消息的资源上向基站发送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或发送RRC重建请求消息或者发送RRC恢复请求消息。
可选地,若配置信息包括TA,终端设备的SIMB在上行授权信息指示的发送RRC连接请求消息或发送RRC重建请求消息或者发送RRC恢复请求消息的资源上按照TA向基站发送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或发送RRC重建请求消息或者发送RRC恢复请求消息。
S840,基站接收到RRC连接建立请求之后,向终端设备的SIMB发送RRC连接建立(RRC connection setup)消息或发送RRC重建消息或者发送RRC恢复消息。这些RRC消息主要目的是为了向终端设备发送SIMB的无线配置信息。比如RRC连接建立消息中包括基站为终端设备的SIMB配置的无线配置信息,该无线配置信息包括SRB1的协议栈参数。RRC重建消息和RRC恢复消息用于指示恢复之前的无线配置信息(比如SRB1的协议栈参数)。
S850,终端设备根据无线配置信息配置SRB 1的协议栈参数之后,向基站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消息或发送RRC重建完成消息或者发送RRC恢复完成消息,用于指示已经完成建立RRC连接。
在方法800中,基站可以通过终端设备的SIMA的第一RRC消息发送终端设备的SIMB的上行授权信息和C-RNTI,这样避免终端设备的SIMB需要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也能避免终端设备需要从基站发送RAR中获取SIMB的上行授权信息和C-RNTI过程,能够降低终端设备的SIMB的随机接入的时延,也能提高SIMB的随机接入的成功率,有利于提高传输性能。
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建立RRC连接的方法900,方法900对应前述的情况d)和e),方法900包括:
S910,基站确定终端设备支持USIMA和USIMB,或者USIMA和USIMB属于同一个终端设备。
具体地,S910中基站确定终端设备支持USIMA和USIMB参考前述方法500中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支持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的方式的描述,为了避免赘述在此不详细描述。
S920,基站向终端设备的USIMA发送第一RRC消息,终端设备的USIMA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RRC消息,第一RRC消息包括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可以包括USIMB的无线配置信息。无线配置信息包括协议栈参数和/或密钥,终端设备可以在USIMA的当前的无线配置信息的基础上,再根据USIMB的无线配置信息进行修改,从而获得USIMB对应的RRC连接对应的无线配置(比如SRB1的协议栈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在S920之前默认终端设备的USIMA的RRC连接是建立好的,基站可以在终端设备的USIMA的RRC连接上向终端设备发送任何USIMA的RRC消息,如第一RRC消息。
可选地,S920中,第一RRC消息可以包括USIMB的NAS消息。
可选地,S920中的第一RRC消息可以是USIMA的RRC连接释放消息,也可以是USIMA的RRC重配消息。
S930,终端设备确定USIMA的RRC连接是否能被USIMB使用,或者终端设备确定USIMA的第一RRC消息是否可以包括USIMB的RRC消息。
具体地,S930,可以参考前述方法500中的确定方式。为了避免赘述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详细描述。
可选地,若第一RRC消息可以包括USIMB的NAS消息,则终端设备需要确定该NAS消息为USIMB的,具体的确定方式参见方法500中的确定方式,为了避免赘述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详细描述。
S940,配置信息可以包括USIMB的无线配置信息,无线配置信息包括协议栈参数和/或密钥。
若S930中,终端设备确定USIMA的RRC连接能被USIMB使用,或者终端设备确定USIMA的第一RRC消息可以包括USIMB的RRC消息,终端设备可以在USIMA的当前的无线配置信息的基础上,再根据USIMB的无线配置信息进行修改,从而获得USIMB对应的RRC连接对应的协议栈参数(比如SRB1的协议栈参数)。
可选地,在方法900中,USIMA和USIMB可以具有不同的RRC层实体,该不同的RRC层在同一时刻可以为USIMA和USIMB服务。换句话说,第一RRC消息为USIMA和USIMB的共同RRC消息,则终端设备同时保留USIMA的协议栈参数和USIMB的协议栈参数,和/或,终端设备可以同时保留USIMA的密钥和USIMB的密钥。
可选地,若USIMA和USIMB可以具有不同的RRC层实体,如图10所示,对于控制面协议,USIMA和USIMB使用不同的RRC层实体(PDCP层实体/RLC层实体/MAC层实体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USIMA和USIMB使用不同的NAS。如图11,对于用户面协议,USIMA和USIMB使用不同的SDAP层实体/PDCP层实体/RLC层实体(MAC层实体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或者如图12所示,USIMA和USIMB使用相同的SDAP/PDCP,采用不同的RLC层实体(MAC层实体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可选地,在方法900中,USIMA和USIMB可以具有相同的RRC层实体,该相同的RRC层在在不同的时刻可以为不同的USIMA和USIMB服务,在同一时刻只能为一个USIM服务。即USIMA和USIMB通过时分的方式使用该RRC层。若某一时刻,USIMA的RRC连接只能被USIMB使用,这样终端设备可以将建立USIMA的RRC连接协议栈参数修改为USIMB的协议栈参数,在下一时刻,USIMA可以继续使用该RRC连接,终端设备将USIMB的协议栈参数再修改为USIMA的协议栈参数;或者,在方法900中,某一时刻USIMA的RRC连接只能被USIMB使用,这样终端设备使用USIMB的密钥,在下一时刻,USIMA可以继续使用该RRC连接,终端设备使用USIMA的密钥。
可选地,若USIMA和USIMB可以具有相同的RRC层实体,对于控制面协议,如图13所示,USIMA和USIMB使用相同的RRC层实体/PDCP层实体/RLC层实体(甚至MAC层实体也相同),USIMA和USIMB使用不同的NAS。对于用户面协议,如图11所示,USIMA和USIMB使用不同的SDAP层实体/PDCP层实体/RLC层实体(MAC层实体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或者对于用户面协议,USIMA和USIMB使用相同的SDAP层实体/PDCP层实体,采用不同的RLC层实体(MAC层实体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在方法900中,USIMA和USIMB可以共同使用终端设备以USIMA建立的RRC连接,例如通过在同一个RRC消息中携带两个USIM卡的信息,或者USIMA和USIMB可以通过时分的复用方式使用终端设备以USIMA建立的RRC连接。这样,终端设备就不需要专门为USIMB建立RRC连接,可以降低RRC连接的数量,同时终端设备也不需要为USIMB发起随机接入过程,能够避免信令开销,有利于提高传输性能。
下面结合方法1400,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MDT信息的方法,如图14所示,方法1400包括:
S1410,终端设备利用SIMA的RRC连接向基站发送具有SIMB的MDT信息的第六指示信息,即该第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具有SIMB的MDT信息,基站接收到第六指示信息之后可以获知终端设备具有SIMB的MDT信息。
其中,MDT信息为终端设备以SIMB的身份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测量结果反应了当前网络覆盖状况,例如,终端设备以SIMB身份收集当前小区和邻小区的信号质量。
例如,该第六指示信息可以在RRC建立完成(RRCsetupcomplete)消息、RRC重选完成(RRCresumecomplete)消息、RRC重配完成(RRCreconfigurationcomplere)消息或RRC重建立完成(RRCretablishmentcomplete)消息中携带。
可选地,第六指示信息还可以指示具有SIMB的无线链路失败或者接入失败等记录信息的指示信息。
S1420,基站利用SIMA的RRC连接向终端设备发送MDT请求消息,该MDT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终端设备发送SIMB的MDT信息。
例如,基站需要终端设备上报SIMB的MDT信息时,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MDT请求消息。
可选地,基站还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请求上报SIMB的无线链路失败或者接入失败等记录信息。
S1430,终端设备向基站发送第四RRC消息,该第四RRC消息中包括SIMB的MDT信息。
可选地,第四RRC消息还可以包括SIMB的无线链路失败或者接入失败等记录信息。作为S1420和S1430可替换的方式,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MDT请求消息,该MDT请求消息可以携带第七指示信息,该第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上报哪个SIM卡的MDT信息,终端设备向基站发送的第四RRC消息中携带第七指示信息所指示的SIM的MDT信息,例如第七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上报SIMA的MDT信息,则终端设备在第四RRC消息中上报SIMA的MDT信息,又例如,第七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上报SIMB的MDT信息,则终端设备在第四消息中上报SIMB的MDT信息。
作为S1420和S1430另一可替换的方式,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MDT请求消息,该MDT请求消息用于向终端设备请求上报MDT信息,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四RRC消息向基站上报SIMA的MDT信息1和SIMB的MDT信息2,并且第四RRC消息可以携带第八指示信息和第九指示信息,第八指示信息用于指示MDT信息1为SIMA的,第九指示信息用于指示MDT信息2为SIMB的。
若终端设备的SIMA和SIMB属于不同的基站,可能两个SIM的基站会为同一个终端设备的两个SIM配置不同的测量配置,例如测量间隔(gap)配置,则终端设备需要为两个SIM分别进行盲检测,由于终端设备的测量能力有限,则会导致两个基站为两个SIM配置的测量gap超过终端设备的测量能力,造成终端设备无法进行测量,下面结合图15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报测量配置的方法1500,方法1500包括:
S1510,终端设备向SIMB的基站发送SIMA的测量配置,SIMB的基站接收SIMA的测量配置。
具体地,SIMA的测量配置包括SIMA的gap类型(是终端设备级别的GAP类型,还是频点范围1(frequency rang 1,FR1)级别的GAP类型,还是频点范围2(frequency rang 2,FR2)级别的GAP)、gap的时间信息、测量频点、测量导频信号的类型、测量导频信号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和测量上报事件的数目等中的至少一项。
S1520,SIMB的基站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SIMA的测量配置确定SIMB的测量配置。
USIM B的基站收到USIMA的配置信息之后,基站根据终端设备的总能力以及上报的USIM A的配置信息,为USIM B确定测量配置的上限,从而保证了USIM A和USIM B的总测量配置不会超过终端设备的总测量能力。
S1530,SIMB的基站将确定的SIMB的测量配置发送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根据SIMB的测量配置进行测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可以被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同时使用,则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在第一用户身份的RRC链路上传输的信息可能是第一用户身份的也可能是第二用户身份的,因此,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要区分传输的信息为第一用身份的还第二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显示指示,如直接通过指示信息指示传输的信息为第一用户身份的还是第二用户身份的;或者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可以通过隐式指示,如不同的逻辑信道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不同的BWP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不同的子载波间隔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等等。因此,任何利用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传输两个用户身份的信息时,通过显示指示或隐式指示区分该信息为哪个用户身份的都落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也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SIMA和SIMB的服务基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若SIMA和SIMB的服务基站不同,则SIMA的基站可以和SIMB的基站交互,从而可以达到建立SIMB的RRC连接的目的,例如终端设备向SIMA的基站发送的第一RRC消息中可以携带SIMB的基站标识,SIMA的基站可以向SIMB的基站标识对应的基站发送信息,例如发送用于请求SIMB的协议栈参数和SIMB密钥的信息。为了避免赘述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详细描述SIMA与SIMB的服务基站不同的情况,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方法可以得到SIMA与SIMB的服务基站不同的方法。
进一步地,SIMA和SIMB的服务小区也可以相同或者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也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上述实施例中以终端设备同时支持SIMA和SIMB描述,实际应用中,SIMA和SIMB可以属于不同的终端设备,例如,SIMA的终端设备可以和SIMB的终端设备之间有相互通信交互,比如SIMA的终端设备和SIMB的终端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比如WIFI)进行交互。
也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配置信息包括无线配置信息,即配置信息包括终端设备发起随机接入或者建立RRC连接的任何配置,无线配置信息包括用于建立SRB1的协议栈参数。
以上结合图1至图15,详细得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建立RRC连接的方法,下面结合图16至图18,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建立RRC连接的装置。
图1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建立RRC连接的装置1600的示意性框图,该装置1600可以对应上述方法中描述的终端设备,也可以对应终端设备的芯片或者组件,并且,该装置1600中各个模块或者单元分别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各动作或处理过程,如图16所示,该建立RRC连接的装置1600支持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该装置1600可以包括收发单元1610和建立单元1620。
收发单元1610,用于以所述第一用户身份从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身份的第一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所述装置1600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建立RRC连接;
建立单元1620,用于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建立RRC连接。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用于建立单元1620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建立RRC连接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资源、用于建立单元1620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建立RRC连接的上行授权信息和用于建立单元1620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建立RRC连接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装置1600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使用装置1600以所述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
建立单元162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使用所述装置1600以所述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建立单元162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以第二用户身份使用装置1600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装置1600以第一用户身份能够使用装置1600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装置1600的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第二RRC消息,所述第二RRC消息包括所述配置信息,所述装置1600还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的所述第二RRC消息确定所述装置1600能够以第二用户身份使用所述装置1600以所述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的所述配置信息用于装置1600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建立RRC连接,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装置1600能够以第二用户身份使用装置1600以所述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所在的信元在所述第一RRC消息中的位置确定所述装置1600能够以第二用户身份使用装置1600以所述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装置1600的不同用户身份的配置信息所在的信元在所述第一RRC消息的不同位置。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不同的承载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或者,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同一承载的不同的逻辑信道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或者,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不同的密钥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或者,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不同的C-RNTI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或者,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不同的带宽部分BWP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或者,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不同的子载波间隔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所述对应关系用于装置1600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或所述第二用户身份。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协议栈参数和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密钥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收发单元1610还用于以第一用户身份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三RRC消息,所述第三RRC消息包括第一寻呼信息,所述第一寻呼信息携带所述装置1600的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标识。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收发单元1610还用于在所述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建立RRC连接之前,以所述第一用户身份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四RRC消息,所述第四RRC消息包括装置1600的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最小化路测MDT信息。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RRC消息为RRC释放消息或者RRC重配置消息,所述RRC释放消息用于指示释放装置1600的所述第一用户身份的RRC连接或者用于指示装置1600的所述第一用户身份的RRC连接进入非激活态。
应理解,装置1600中各单元执行上述相应步骤的具体过程请参照前文中结合图5-图15的方法实施例的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加赘述。
图1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建立RRC连接的装置1700的示意性框图,该装置1700可以对应上述方法中描述的网络设备或基站,也可以对应网络设备或基站的芯片或者组件,并且,该装置1700中各个模块或者单元分别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中网络设备或基站所执行的各动作或处理过程,如图17所示,该建立RRC连接的装置1700可以包括获取单元1710和收发单元1720。
获取单元1710用于获取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以第二用户身份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收发单元1720用于向第一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RRC消息,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所述配置信息。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装置1700还包括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向第一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RRC消息之前,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支持所述第一用户身份和所述第二用户身份。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用于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建立RRC连接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资源、用于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建立RRC连接的上行授权信息和用于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建立RRC连接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使用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用户身份的第二RRC消息,所述第二RRC消息包括所述配置信息。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的配置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建立RRC连接。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不同的承载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或者,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同一承载的不同的逻辑信道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或者,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不同的密钥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或者,所述第对应关系用于指示不同的C-RNTI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或者,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不同的带宽部分BWP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或者,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不同的子载波间隔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或所述第二用户身份。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协议栈参数和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密钥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若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协议栈参数,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协议栈参数为无线链路控制RLC层参数、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参数或物理PHY层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时,所述获取单元1710还用于向分布单元DU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协议栈参数。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收发单元1720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三RRC消息,所述第三RRC消息包括第一寻呼信息,所述第一寻呼信息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标识。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收发单元1720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第四RRC消息,所述第四RRC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最小化路测MDT信息;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四RRC消息确定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MDT信息。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RRC消息为RRC释放消息或者RRC重配置消息,所述RRC释放消息用于指示释放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用户身份的RRC连接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进入RRC非激活态。
应理解,装置1700中各单元执行上述相应步骤的具体过程请参照前文中结合图5-图15的方法实施例的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加赘述。
上述各个方案的装置1600具有实现上述方法中终端设备执行的相应步骤的功能,上述各个方案的装置1700具有实现上述方法中网络设备执行的相应步骤的功能;功能可以通过硬件或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例如发送单元可以由通信接口替代,接收单元可以由通信接口替代,其它单元,如确定单元等可以由处理器替代,分别执行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收发操作以及相关的处理操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装置的通信接口用于该装置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示例性的,通信接口可以是发射机、接收机、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管脚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处理器可用于进行,例如但不限于,基带相关处理,通信接口可用于进行,例如但不限于,信息交互。上述器件可以分别设置在彼此独立的芯片上,也可以至少部分的或者全部的设置在同一块芯片上。例如,处理器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模拟基带处理器和数字基带处理器,其中模拟基带处理器可以与通信接口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数字基带处理器可以设置在独立的芯片上。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在同一块芯片上集成的器件越来越多,例如,数字基带处理器可以与多种应用处理器(例如但不限于图形处理器,多媒体处理器等)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之上。这样的芯片可以称为系统芯片(system on chip,SOC)。将各个器件独立设置在不同的芯片上,还是整合设置在一个或者多个芯片上,往往取决于产品设计的具体需要。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器件的具体实现形式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前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以通过具有处理器和通信接口的硬件平台执行程序指令来分别实现其在本申请前述实施例中任一设计中涉及的功能,基于此,如图1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立RRC连接的装置1800的示意性框图,装置1800包括:处理器1810、通信接口1820和存储器1830。其中,处理器1810、通信接口1820和存储器1830耦合以互相通信,该存储器1830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181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1830存储的指令,以控制该通信接口1820发送信号和/或接收信号。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
其中,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装置1800为终端设备,通信接口1820用于以所述第一用户身份从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身份的第一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所述装置1800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建立RRC连接;处理器1810,用于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建立RRC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装置1800为网络设备,通信接口1820用于获取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以第二用户身份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通信接口1820还用于向第一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RRC消息,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所述配置信息。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图16中的装置或图17中的装置可以通过图18中的装置1800来实现,并且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以及网络设备对应的各个步骤和/或流程。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设计涉及的方法,流程,操作或者步骤,能够以一一对应的方式,通过计算机软件,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一一对应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比如,考虑通用性好成本低软硬件解耦等方面,可以采纳执行程序指令的方式来实现,又比如,考虑系统性能和可靠性等方面,可以采纳使用专用电路来实现。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此处不做限定。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本申请中的各个实施例也可以互相结合。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解释存储有程序代码,当该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建立RRC连接系统,包括图16的装置1600和图17的装置1700。或者该系统包括图18中的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装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应注意,本申请实施例上述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处理器中,或者由处理器实现。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RAM有多种不同的类型,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RAM)。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申请中出现的术语“第一”、“第二”等仅是为了区分不同的对象,“第一”、“第二”本身并不对其修饰的对象的实际顺序或功能进行限定。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示例”,“例如”,“可选地”或者“在某些实现方式中”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都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这些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中可能出现的对各种消息/信息/设备/网元/系统/装置/操作/等各类客体进行了赋名,可以理解的是,这些具体的名称并不构成对相关客体的限定,所赋名称可随着场景,语境或者使用习惯等因素而变更,对本申请中技术术语的技术含义的理解,应主要从其在技术方案中所体现/执行的功能和技术效果来确定。
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网络设备、终端装置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盘)、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无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实施例之间可以相互引用,例如方法实施例之间的方法和/或术语可以相互引用,例如装置实施例之间的功能和/或术语可以相互引用,例如装置实施例和方法实施例之间的功能和/或术语可以相互引用。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9)

1.一种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适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一用户身份从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身份的第一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建立RRC连接;
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建立RRC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用于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建立RRC连接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资源、用于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建立RRC连接的上行授权信息和用于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建立RRC连接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中的至少一种;或者
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使用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使用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一用户身份和所述第二用户身份同时使用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所述RRC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第二RRC消息,所述第二RRC消息包括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的所述第二RRC消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能够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使用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使用以所述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能够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使用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所在的信元在所述第一RRC消息中的位置确定所述终端设备能够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使用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所述终端设备的不同用户身份的配置信息所在的信元在所述第一RRC消息的不同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不同的承载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或者,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同一承载的不同的逻辑信道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或者,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不同的密钥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或者,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不同的C-RNTI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或者,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不同的带宽部分BWP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或者,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不同的子载波间隔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或所述第二用户身份。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协议栈参数和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密钥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一用户身份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三RRC消息,所述第三RRC消息包括第一寻呼信息,所述第一寻呼信息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标识。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建立RRC连接之前,或者,在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使用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一用户身份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四RRC消息,所述第四RRC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最小化路测MDT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RRC消息为RRC释放消息或者RRC重配置消息,所述RRC释放消息用于指示释放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用户身份的RRC连接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用户身份的RRC连接进入非激活态。
11.一种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获取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以第二用户身份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用于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建立RRC连接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资源、用于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建立RRC连接的上行授权信息和用于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建立RRC连接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中的至少一种;或者,
所述网络设备获取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使用所述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用户身份的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RRC消息,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或所述第二配置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络设备向第一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RRC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支持所述第一用户身份和所述第二用户身份。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第二RRC消息,所述第二RRC消息包括所述第二配置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第二用户身份使用以所述第一用户身份建立的RRC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不同的承载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或者,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同一承载的不同的逻辑信道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或者,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不同的密钥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或者,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不同的C-RNTI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或者,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不同的带宽部分BWP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或者,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指示不同的子载波间隔对应不同的用户身份,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或所述第二用户身份。
16.根据权利要求11、12和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协议栈参数和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密钥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协议栈参数,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协议栈参数为无线链路控制RLC层参数、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参数或物理PHY层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时,所述网络设备获取第二配置信息,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分布单元DU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协议栈参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1、12、15和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三RRC消息,所述第三RRC消息包括第一寻呼信息,所述第一寻呼信息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标识。
19.根据权利要求11、12、15和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第四RRC消息,所述第四RRC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最小化路测MDT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四RRC消息确定所述第二用户身份的MDT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1、12、15和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RRC消息为RRC释放消息或者RRC重配置消息,所述RRC释放消息用于指示释放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用户身份的RRC连接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进入RRC非激活态。
21.一种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方法的单元。
22.一种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1至20中任一项方法的单元。
23.一种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和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
24.一种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的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5.一种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的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8.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相连,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芯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9.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相连,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芯片执行如权利要求1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80101251.XA 2019-10-15 2019-10-15 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45864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111225 WO2021072629A1 (zh) 2019-10-15 2019-10-15 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86469A CN114586469A (zh) 2022-06-03
CN114586469B true CN114586469B (zh) 2024-01-05

Family

ID=75537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101251.XA Active CN114586469B (zh) 2019-10-15 2019-10-15 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86469B (zh)
WO (1) WO2021072629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30024A (zh) * 2014-10-19 2016-04-27 英特尔Ip公司 控制多订户标识模块(sim)无线电装置中的sim活跃状态
CN106464611A (zh) * 2014-05-30 2017-02-22 苹果公司 对于无线通信设备中多个用户身份重复使用无线电路的方法和装置
CN108702797A (zh) * 2015-12-31 2018-10-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多订户身份模块(sim)无线通信设备的调度请求扼制
CN108886828A (zh) * 2016-01-20 2018-11-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无线通信设备上通过相同载波频率执行多个用户识别模块(sim)功能的系统和方法
CN109691219A (zh) * 2016-09-15 2019-04-2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多sim无线通信设备上执行适应性接入过程的系统和方法
CN110249709A (zh) * 2017-02-02 2019-09-1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辅助的多订制物理层共享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69867B2 (en) * 2015-11-25 2017-09-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ptimization of power consumption in dual SIM mobiles in connected mode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180132289A1 (en) * 2016-11-08 2018-05-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Support for Data-Oriented Services in a Multi-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Having a Designated Data Subscription (DDS)
US10568073B2 (en) * 2016-12-07 2020-02-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dual SIM dual standby (DSDS) devices for managing data commun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4611A (zh) * 2014-05-30 2017-02-22 苹果公司 对于无线通信设备中多个用户身份重复使用无线电路的方法和装置
CN105530024A (zh) * 2014-10-19 2016-04-27 英特尔Ip公司 控制多订户标识模块(sim)无线电装置中的sim活跃状态
CN108702797A (zh) * 2015-12-31 2018-10-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多订户身份模块(sim)无线通信设备的调度请求扼制
CN108886828A (zh) * 2016-01-20 2018-11-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无线通信设备上通过相同载波频率执行多个用户识别模块(sim)功能的系统和方法
CN109691219A (zh) * 2016-09-15 2019-04-2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多sim无线通信设备上执行适应性接入过程的系统和方法
CN110249709A (zh) * 2017-02-02 2019-09-1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辅助的多订制物理层共享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eport of phase 1 Multi-SIM email discussion;VIVO;3GPP TSG-RAN WG Meeting #85 RP-191898;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86469A (zh) 2022-06-03
WO2021072629A1 (zh) 2021-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4306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light conn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952345B1 (ko) 시스템 정보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150363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RACH-less mobility with pre-allocated beam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150451B (zh) 通信方法、网络节点和无线接入网系统
JP6575680B2 (ja) 無線端末、基地局、及びこれらの方法
US20230123151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US9357438B2 (en)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communications with multiple base stations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KR101559801B1 (ko) 반송파집합 방식을 이용한 통신 시스템에서 rrc 연결 또는 재연결을 수행하는 방법
CN108307520B (zh) 重新导向通信装置的装置及方法
US20230180338A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14765834A (zh) 非激活态下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230023138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lied to Access Network and Device
CN115119311A (zh) 传输小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7480815A (zh) 用于非地面网络卫星切换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6458251A (zh) 随机接入方法和终端设备
US20230107139A1 (en) Relay discovery method and terminal
CN114586469B (zh) 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US20210136834A1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WO2022154716A1 (en) Ue and method for initiating data to be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a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WO2022067614A1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6347651A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11924741B2 (en) Auxiliary rout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WO2023133839A1 (zh) 通信方法和设备
WO2023068356A1 (ja) 通信装置、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WO2023068350A1 (ja) 通信装置、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