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85995B - 显示装置、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85995B
CN114585995B CN202080001850.7A CN202080001850A CN114585995B CN 114585995 B CN114585995 B CN 114585995B CN 202080001850 A CN202080001850 A CN 202080001850A CN 114585995 B CN114585995 B CN 1145859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area
electrode
layer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185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85995A (zh
Inventor
刘纯建
田�健
吴信涛
雷杰
王杰
许邹明
刘天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5859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859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859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859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7Shielding in digitiser, i.e. guard or shielding arrangements, mostly for capacitive touchscreens, e.g. driven shields, driven groun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装置、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涉及触控技术领域。触控面板包括衬底(1)和触控层(2),触控层(2)设于衬底(1)一侧,且具有第一触控区(21)和围绕第一触控区(21)的边缘区(22);边缘区(22)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触控区(221),第二触控区(221)包括多个按键部(2211);多个按键部(2211)中至少包括一个互容按键部(2211a),互容按键部(2211a)包括同层设置的第一触控电极(210)、第二触控电极(220)和虚拟电极(230),第一触控电极(210)和第二触控电极(220)之间具有间隙,虚拟电极(230)间隔设置于第一触控电极(210)和第二触控电极(220)间的间隙内。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显示装置、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装置中,除了在显示区可实现触控操作外,在显示区以外的边缘区也可设置多个触控按键,特别是在用于车载中控系统的显示装置中,已经广泛的利用触控按键替代了物理按键。但是,触控按键所在的区域与显示区对光线的反射和折射效果存在较大差异,使得显示装置的光学均一性较差,影响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触控面板及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包括:
衬底;
触控层,设于所述衬底一侧,且具有第一触控区和围绕所述第一触控区的边缘区;所述边缘区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触控区,所述第二触控区包括多个按键部;多个所述按键部中至少包括一个互容按键部,所述互容按键部包括同层设置的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和虚拟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虚拟电极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间的间隙内。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间的间隙沿曲线或折线轨迹延伸;所述虚拟电极为沿所述间隙的延伸方向延伸的条状结构;在所述间隙的延伸方向上,所述虚拟电极中心线与所述间隙的中心线重合且长度相同。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虚拟电极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间距为10μm-30μm;所述虚拟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间距为10μm-30μm。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同一所述第二触控区中相邻两所述按键部之间间隔设置第一屏蔽体。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触控区与所述第一触控区之间设有第二屏蔽体。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边缘区还包括用于与驱动电路板绑定的绑定区;各所述按键部通过触控引线连接至所述绑定区;所述第二屏蔽体设有过线槽,所述过线槽将所述第二屏蔽体分割为多个间隔分布的屏蔽单元,至少部分所述触控引线穿过所述过线槽连接至所述绑定区;
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
桥接层,设于所述衬底一侧;
绝缘层,覆盖所述桥接层;
所述触控层设于所述绝缘层背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且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屏蔽单元通过所述桥接层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引线包括:
第一导电层,与所述触控层同层设置;
第二导电层,设于所述第一导电层背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且所述第二导电层和所述第一导电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边界重合;所述第二导电层为金属材质。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同一所述第二触控区的多个所述按键部中还包括自容按键部,所述自容按键部包括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同层设置的第三触控电极。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层还包括:
保护线,围绕所述自容按键部设置,用于输入保护信号。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线的线宽与所述保护线与所述自容按键部的间距之比不小于4/3。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
提供一衬底
在所述衬底一侧形成触控层,所述触控层具有第一触控区和围绕所述第一触控区的边缘区;所述边缘区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触控区,所述第二触控区包括多个按键部;多个所述按键部中至少包括一个互容按键部,所述互容按键部包括同层设置的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和虚拟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虚拟电极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间的间隙内。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同一所述第二触控区中相邻两所述按键部之间间隔设置第一屏蔽体;所述第二触控区与所述第一触控区之间设有第二屏蔽体。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边缘区还包括用于与驱动电路板绑定的绑定区;各所述按键部通过触控引线连接至所述绑定区;所述第二屏蔽体设有过线槽,所述过线槽将所述第二屏蔽体分割为多个间隔分布的屏蔽单元,至少部分所述触控引线穿过所述过线槽连接至所述绑定区;
在形成所述触控层之前,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衬底一侧形成桥接层;
形成覆盖所述桥接层的绝缘层;
所述触控层设于所述绝缘层背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且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屏蔽单元通过所述桥接层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引线包括:
第一导电层,与所述触控层同时形成;
第二导电层,设于所述第一导电层背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且所述第二导电层和所述第一导电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边界重合;所述第二导电层为金属材质。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外围区;
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设于所述显示面板一侧,且所述衬底位于所述触控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一触控区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边缘区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外围区。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触控面板一实施方式中触控层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截面图。
图3为本公开触控面板一实施方式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触控面板一实施方式中的互容按键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衬底;2、触控层;21、第一触控区;22、边缘区;221、第二触控区;222、绑定区;2211、按键部;2211a、互容按键部;2211a1、第一互容按键部;2211a2、第二互容按键部;2211b、自容按键部;2212、第一屏蔽体;2213、第二屏蔽体;250、屏蔽单元;250a、第一屏蔽单元;250b、第二屏蔽单元;250c、第三屏蔽单元;2214、保护线;210、第一触控电极;220、第二触控电极;230、虚拟电极;240、第三触控电极;260、过线槽;260a、第一过线槽;260b、第二过线槽;260c、第三过线槽;3、触控引线;3a、第一触控引线;3b、第二触控引线;31、第一导电层;32、第二导电层;4、桥接层;41、第一桥接体;42、第二桥接体;5、第一阻挡层;6、绝缘层;7、第二阻挡层;8、保护层;9、第一屏蔽线;10、第二屏蔽线;11、第三屏蔽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
用语“一个”、“一”、“该”、“所述”和“至少一个”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第二”和“第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
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可用于一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可包括与该触控面板对置的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可以是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也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
如图1-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包括衬底1和触控层2,其中:
触控层2设于衬底1一侧,且具有第一触控区21和围绕第一触控区21的边缘区22;边缘区22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触控区221,第二触控区221包括多个按键部2211;多个按键部2211中至少包括一个互容按键部2211a,互容按键部2211a包括同层设置的第一触控电极210、第二触控电极220和虚拟电极230,第一触控电极210和第二触控电极220之间具有间隙,虚拟电极230间隔设置于第一触控电极210和第二触控电极220间的间隙内。
本公开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在互容按键部2211a的第一触控电极210和第二触控电极220之间设置了虚拟电极230,且虚拟电极230与第一触控电极210和第二触控电极220的材质相同;可使第一触控电极210和第二触控电极220之间的区域对光线的反射和折射效果接近第一触控电极210和第二触控电极220所在的区域,进而提高互容按键部2211a的光学的均一性。
下面对本公开实施方式触控面板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衬底1可为平板结构,其材料为透明材质,例如,衬底1的材料可以是玻璃等硬质材料,也可以是聚酰亚胺等柔性材料,在此不做特殊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触控层2设于衬底1的一侧,举例而言:为了避免衬底1中的杂质对触控层2造成影响,可在衬底1的一侧覆盖第一阻挡层5,第一阻挡层5的材料可以包括氮氧化硅、氧化硅和氮化硅中的至少一种,当然,还可以是其它绝缘材料。触控层2可设于第一阻挡层5背离衬底1的表面。
触控层2可沿其延展方向至少被划分为第一触控区21和边缘区22,边缘区22围绕于第一触控区21外,其中:
第一触控区21可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对应,从而可根据显示区显示的画面在第一触控区21上进行触控操作。第一触控区21可包括触控电极,触控电极的材料可以是ITO(氧化铟锡)或其它透明导电材料。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触控区21的触控电极包括同层设置的行触控电极和列触控电极,行触控电极可沿列方向分布且沿行方向延伸,列触控电极可沿行方向分布且沿列方向延伸;行触控电极和列触控电极之间可形成电容,从而可通过感应手指对电容的影响确定触控位置,互容式触控的原理在此不再详述。当然,第一触控区21的触控电极也可采用自容式触控结构,在此不再详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中的行方向和列方向用于指代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行方向并不限定为水平方向,列方向并不限定为竖直方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晓的是,行方向和列方向的实际指向可因触控面板的旋转而变化。
如图1所示,边缘区22可与显示面板中围绕显示区的外围区对应,可用于布设连接第一触控区21的触控电极的走线。进一步的,边缘区22的至少部分区域可实现触控功能。具体而言,边缘区22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触控区221,第二触控区221包括多个按键部2211,各个按键部2211也可用于触控,从而替代物理按键。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触控区21的形状可为具有多个侧边的多边形,且同一第二触控区221的按键部2211沿第一触控区21的一侧边直线分布。举例而言,第一触控区21的形状为矩形,具有两个长侧边和两个短侧边,第二触控区221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分布于第一触控区21的两侧,分别与第一触控区21的两个短侧边相对。且第二触控区221的按键部2211沿短侧边的延伸方向直线间隔分布。在不同的第二触控区221中,按键部2211的类型(自容或互容)和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3所示,多个按键部2211中至少包括一个互容按键部2211a,互容按键部2211a可包括同层设置第一触控电极210、第二触控电极220和虚拟电极230,第一触控电极210和第二触控电极220之间具有间隙,以便形成电容,互容式触控的原理在此不再详述。虚拟电极230设于第一触控电极210和第二触控电极220间的间隙内,且与第一触控电极210和第二触控电极220之间均间隔设置,即第一触控电极210和第二触控电极220均不与虚拟电极230接触。
第一触控电极210、第二触控电极220和虚拟电极230可采用相同的透明导电材料,例如ITO,并可通过同一次构图工艺同时形成。并且,还可与第一触控区21内的触控电极同时形成。
第一触控电极210和第二触控电极220的形状在此不做特殊限定,第一触控电极210和第二触控电极220间的间隙可沿折线、曲线等轨迹延伸,具体形状视第一触控电极210和第二触控电极220的形状而定。虚拟电极230为沿该间隙的延伸方向延伸的条状结构。
如图4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触控电极210和第二触控电极220均包括连接段和延伸段,其中,连接段沿直线延伸;延伸段的数量为多个,且连接于连接段同一侧,但第一触控电极210和第二触控电极220的延伸段的数量可以不同。同时,各延伸段沿连接段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且向背离连接段的方向直线延伸。
第一触控电极210的连接段和第二触控电极220的连接段平行设置,且第二触控电极220的延伸段一一对应的设于第一触控电极210的延伸段之间,且与第一触控电极210的延伸段交替分布。同时,但与第一触控电极210的连接段和延伸段均不接触,从而在第一触控电极210和第二触控电极220之间形成间隙,相应的,该间隙可沿折线形轨迹延伸,且该间隙的宽度在此不做特殊限定,该宽度为第一触控电极210和第二触控电极220在垂直于该间隙的延伸轨迹的方向上的距离,例如,该间隙的宽度可为400μm。
在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触控电极210和第二触控电极220还可以是其它形状,从而使二者的间隙还可沿曲线、直线等其它形状的轨迹延伸。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在第一触控电极210和第二触控电极220之间的间隙的延伸方向上,虚拟电极230的中心线和该间隙的中心线重合且长度相同。该间隙的中心线通过该间隙的横截面的中点,该间隙的横截面为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虚拟电极230的中心线通过虚拟电极230的横截面的中点,虚拟电极230的横截面为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此外,虚拟电极230与第一触控电极210的间距可为10μm-30μm,例如10μm、20μm或30μm。虚拟电极230与第二触控电极220的间距为10μm-30μm,例如10μm、20μm或30μm。当然,虚拟电极230与第一触控电极210的间距和虚拟电极230与第二触控电极220的间距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3所示,同一第二触控区221的多个按键部2211中还可包括自容按键部2211b,自容按键部2211b可包括第三触控电极240,第三触控电极240的材料可为ITO或其它透明导电材料,且第三触控电极240与第一触控电极210和第二触控电极220同层设置。可通过感应第三触控电极240与手指间的电容,从而确定判断位置,自容式触控的原理在此不再详述。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触控区221的按键部2211有三个,且包括两个互容按键部2211a和一个自容按键部2211b,示例性的,自容按键部2211b可作为电源键,两个互容按键部2211a可分别作为菜单键和返回键,当然,两个互容按键部2211a还可作为音量的放大键和减小键,在此不对互容按键部2211a和自容按键部2211b的具体用途做特殊限定。
为了避免相邻两按键部2211之间存在信号串扰,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在相邻两按键部2211之间设置第一屏蔽体2212,第一屏蔽体2212与相邻的按键部2211之间具有间隙,且第一屏蔽体2212可接地。第一屏蔽体2212的材料为ITO或其它透明导电材料,进一步的,第一屏蔽体2212可与第一触控电极210、第二触控电极220和虚拟电极230同层设置,且同时形成。可通过第一屏蔽体2212可起到信号屏蔽的作用,从而防止相邻两按键部2211的信号串扰,保证触控的准确性。此外,第一屏蔽体2212也可对按键部2211之间的空隙进行填充,提高第二触控区221的光学均一性。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按键部2211与第一触控区21之间存在信号串扰,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在第二触控区221与第一触控区21之间设置第二屏蔽体2213,并可将第二屏蔽体2213与第一屏蔽体2212连接。第二屏蔽体2213与第二触控区221的各按键部2211之间具有间隙,且第二屏蔽体2213可接地。第二屏蔽体2213的材料为ITO或其它透明导电材料,进一步的,第二屏蔽体2213可与第一触控电极210、第二触控电极220、虚拟电极230和第一屏蔽体2212同层设置,且同时形成。
若自容按键部2211b上存在水滴,其与自容按键部2211b之间会产生电容,自容按键部2211b感应到的电容产生变化后,可在未被手指触摸的情况下,产生被触发的效果,从而导致自动触发或关闭的现象,例如,若自容按键部2211b用作电源键,则可能会因为沾水而出现自动开机或关机等异常现象。因此,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触控层2还包括保护线2214,保护线2214可围绕自容按键部2211b设置,且与自容按键部2211b间具有间隙,自容按键部2211b的形状为不封闭的环形结构,可通过向保护线2214输入保护信号。可将保护线2214视为另一可感应电容的变化的自容触控按键,保护信号即为驱动该自容触控按键的信号。虽然水滴和人体均为导体,但二者的表面积的差异较大,因而对电容的影响具有较大差异;因而可通过合理设置保护信号以及驱动电路板的信号处理方式,通过保护线2214感应出水滴产生的电容变化,并在感应到水滴产生的电容变化时,关闭自容按键部2211b,即停止向自容按键部2211b输入驱动信号,从而避免被自容按键部2211b因沾水而产生而触发。
进一步的,保护线2214的线宽与保护线2214与自容按键部2211b的间距之比不小于4/3;例如:保护线2214的线宽为2000μm,保护线2214与自容按键部2211b的间距为1500μm。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边缘区22还包括用于与驱动电路板绑定的绑定区222;各按键部2211通过触控引线3连接至绑定区222。同时,保护线2214也可通过引线连接至绑定区222,绑定区222可用于与驱动电路板绑定,以便输入驱动信号和接地。
如图1和图3所示,为了避让触控引线3,第二屏蔽体2213设有过线槽260,过线槽260沿垂直于衬底1的方向贯穿第二屏蔽体2213,从而可将第二屏蔽体2213分割为多个间隔分布的屏蔽单元250,至少一部分按键部2211的触控引线3穿过过线槽260连接至绑定区222。进一步的,同一过线槽260内仅穿过一个触控引线3。
如图1和图3所示,以一个第二触控区221为例,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触控区21的形状为矩形,且具有两个长侧边和两个短侧边。第二触控区221与一短侧边相对,可将该短侧边命名为目标短侧边。该第二触控区221的触控部2211有三个,且包括沿目标短侧边直线分布的两个互容按键部2211a和一个自容按键部2211b,两个互容按键部2211a包括第一互容按键部2211a1和第二互容按键部2211a2。绑定区222与第一触控区21的一长侧边对应,且第二互容按键部2211a2位于第一互容按键部2211a1和自容按键部2211b之间。
第一屏蔽体2212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第一屏蔽体2212位于第一互容按键部2211a1和第二互容按键部2211a2之间,另一个第一屏蔽体2212位于第二互容按键部2211a2和自容按键部2211b之间。过线槽260的数量为三个,包括第一过线槽260a、第一过线槽260b和第一过线槽260c,从而将第二屏蔽体2213分割为四个屏蔽单元250,四个屏蔽单元250沿平行于目标短侧边的方向直线分布,且包括向绑定区222依次分布的第一屏蔽单元250a、第二屏蔽单元250b、第三屏蔽单元250c和第四屏蔽单元250d。第一过线槽260a位于第一屏蔽单元250a和第二屏蔽单元250b之间,第二过线槽260b位于第二屏蔽单元250b和第三屏蔽单元250c之间,第三过线槽260c位于第三屏蔽单元250c和第四屏蔽单元250d之间。
每个第一屏蔽体2212与对应于其所处间隙的一屏蔽单元250为一体式结构,例如:第一屏蔽单元250a与第一互容按键部2211a1的局部对应,第三屏蔽单元250c与第二互容按键部2211a2的局部对应;第二屏蔽单元250b与第一互容按键部2211a1和第二互容按键部2211a2之间的第一屏蔽体2212为一体式结构;第四屏蔽单元250d与自容按键部2211b和第二互容按键部2211a2之间的第一屏蔽体2212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的,两个互容按键部2211a的第一触控电极210连接,且其中一个互容按键部2211a的第一触控电极210通过一穿过过线槽260的触控引线3连接至绑定区222。每个互容按键部2211a的第二触控电极220通过一穿过过线槽260的触控引线3连接至绑定区222,且两个互容按键部2211a的第二触控电极220的触控引线3不同。例如:如图3所示,触控引线3包括第一触控引线3a和第二触控引线3b,第一触控引线3a的数量为一个、第二触控引线3b的数量为两个。第一互容按键部2211a1和第二互容按键部2211a2的第一触控电极210串联于同一第一触控引线3a,并通过该第一触控引线3a连接至绑定区222。第一互容按键部2211a1的第二触控电极220可通过穿过第一过线槽260a的一第一触控引线3a连接至绑定区222;第二互容按键部2211a2的第二触控电极220可通过穿过第二过线槽260b的另一第二触控引线3a连接至绑定区222。
互容按键部2211a的第一触控电极210可作为发射电极,即驱动电极;第二触控电极220可作为接收电极,即感应电极。在工作时,可通过连接于绑定区222的驱动电路板向各个互容按键部2211a的第一触控电极210同时输入驱动信号,各个互容按键部2211a的第二触控电极220可分别独立向驱动电路板反馈感应信号,以便确定触控位置,互容式触控的基本原理在此不再详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将不同的屏蔽单元250电连接起来,触控面板还包括桥接层4和绝缘层6,其中:
桥接层4可设于衬底1一侧,其可以是金属或其它导电材质。
绝缘层6覆盖桥接层4,绝缘层6为透明绝缘材质,例如,其材料可以是光刻胶等。触控层2可设于绝缘层6背离衬底1的表面,且至少两个相邻的屏蔽单元250可通过贯穿绝缘层6的过孔与桥接层4连接,可减少将第二屏蔽体2213连接至绑定区222的引线的数量。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桥接层4可包括多个条状的桥接体,桥接体的延伸方向可与过线槽260交叉,以便连接过线槽260两侧的屏蔽单元250。例如:如图3所示,桥接层4包括第一桥接体41和第二桥接体42,其中:第一桥接体41与第二过线槽260b位于不同层,且延伸方向交叉,第二屏蔽单元250b和第三屏蔽单元250c通过过孔与第一桥接体41连接,从而通过第一桥接体41连接第二屏蔽单元250b和第三屏蔽单元250c。同理,可通过第二桥接体42连接第三屏蔽单元250c和第四屏蔽单元250d。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3所示,为了加强信号屏蔽作用,避免第二触控区221和第一触控区21之间的信号干扰,可在边缘区22设置第一屏蔽线9,第一屏蔽线9的至少部分区域位于第二屏蔽体2213与第一触控区21之间,且连接至绑定区222并接地,从而可以起到信号隔离的作用。其中,连接各个第一触控电极210的触控引线3均位于第一屏蔽线9背离第一触控区21的一侧,且第一屏蔽线9与第一屏蔽单元250a连接,从而可通过第一屏蔽线9将第一屏蔽单元250a接地,而不用通过桥接层4将第一屏蔽单元250a和第二屏蔽单元250b连接,以降低工艺难度;而只将第二屏蔽单元250b和第三屏蔽单元250c通过桥接层4连接,且将第三屏蔽单元250c和第四屏蔽单元250d通过桥接层4连接;将第三屏蔽单元250c通过第二屏蔽线10连接至绑定区222并接地,从而将第二屏蔽单元250b、第三屏蔽单元250c和第四屏蔽单元250d接地。
进一步的,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屏蔽线10位于第一触控引线3a和连接第二互容按键部2211a2的第二触控电极220的第二触控引线3b之间,可起到防止两侧的第一触控引线3a和第二触控引线3b信号串扰的作用。
进一步的,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为了提高屏蔽效果,避免外界对触控面板造成干扰,可在边缘区22的边缘设置围绕第一触控区21的第三屏蔽线11,且第二触控区221位于第三屏蔽线11围绕的范围以内,第三屏蔽线11可连接至绑定区222并接地,可进一步提高屏蔽效果,防止外界对触控面板造成干扰。
为了提高触控引线3的性能,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触控引线3可包括第一导电层31和第二导电层32,其中:
第一导电层31可与触控层2同层设置,且材料相同,例如,二者的材料均为ITO,从而可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同时形成。
第二导电层32可设于第一导电层31背离衬底1的表面,且第二导电层32和第一导电层31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的边界重合。第二导电层32的材料为金属,其电导率高于第一导电层31,以便提升触控引线3的导电性能。
当然,在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式中,触控引线3也可以是只有第一导电层31或第二导电层32的单层,或者,还可以是大于两层的多层结构。
此外,第一屏蔽线9、第二屏蔽线10和第三屏蔽线11中的任一个也可为多层结构,也可包括与第一导电层31和第二导电层32同层、同材料的膜层。当然,第一屏蔽线9、第二屏蔽线10和第三屏蔽线11中的任一个也可以是单层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触控面板还可包括第二阻挡层7和保护层8,其中:
第二阻挡层7覆盖第二导电层32和触控层2,第二阻挡层7的材料可与第一阻挡层5相同。
保护层8覆盖第二阻挡层7,其材料可以是光刻胶等透明绝缘材料,且其材料可与绝缘层6相同。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可包括显示面板和触控面板,其中:
显示面板可以是OLED显示面板或液晶显示面板,其具体结构在此不做特殊限定。同时,显示面板可具有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外围区。显示区用于发光,以显示图像,外围区可用于设置驱动电路。
触控面板设于显示面板一侧,且衬底位于触控层背离显示面板的一侧;第一触控区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显示区,边缘区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位于外围区。该触控面板可为上述任意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因而其结构和有益效果可参考上述触控面板的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该触控面板为上述任意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其结构在此不再详述。该制造方法可包括:
提供一衬底
在所述衬底一侧形成触控层,所述触控层具有第一触控区和围绕所述第一触控区的边缘区;所述边缘区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触控区,所述第二触控区包括多个按键部2211;多个所述按键部2211中至少包括一个互容按键部2211,所述互容按键部2211包括同层设置的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和虚拟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虚拟电极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间的间隙内。
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的中的触控面板的细节已在触控面板的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说明,具体可参考触控面板的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形成所述触控层之前,本公开的制造方法还可包括:
在所述衬底一侧形成桥接层;
形成覆盖所述桥接层的绝缘层;
所述触控层设于所述绝缘层背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且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屏蔽单元通过所述桥接层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公开中制造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0)

1.一种触控面板,其中,包括:
衬底;
触控层,设于所述衬底一侧,且具有第一触控区和围绕所述第一触控区的边缘区;所述边缘区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触控区,所述第二触控区包括多个按键部;多个所述按键部中至少包括一个互容按键部,所述互容按键部包括同层设置的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和虚拟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虚拟电极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间的间隙内;同一所述第二触控区中相邻两所述按键部之间间隔设置第一屏蔽体所述第二触控区与所述第一触控区之间设有第二屏蔽体;所述边缘区还包括用于与驱动电路板绑定的绑定区;各所述按键部通过触控引线连接至所述绑定区;所述第二屏蔽体设有过线槽,所述过线槽将所述第二屏蔽体分割为多个间隔分布的屏蔽单元,至少部分所述触控引线穿过所述过线槽连接至所述绑定区;
桥接层,设于所述衬底一侧;
绝缘层,覆盖所述桥接层;
所述触控层设于所述绝缘层背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且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屏蔽单元通过所述桥接层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间的间隙沿曲线或折线轨迹延伸;所述虚拟电极为沿所述间隙的延伸方向延伸的条状结构;在所述间隙的延伸方向上,所述虚拟电极中心线与所述间隙的中心线重合且长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所述虚拟电极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间距为10μm-30μm;所述虚拟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间距为10μm-3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所述触控引线包括:
第一导电层,与所述触控层同层设置;
第二导电层,设于所述第一导电层背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且所述第二导电层和所述第一导电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边界重合;所述第二导电层为金属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同一所述第二触控区的多个所述按键部中还包括自容按键部,所述自容按键部包括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同层设置的第三触控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所述触控层还包括:
保护线,围绕所述自容按键部设置,用于输入保护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所述保护线的线宽与所述保护线与所述自容按键部的间距之比不小于4/3。
8.一种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触控面板为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触控引线包括:
第一导电层,与所述触控层同时形成;
第二导电层,设于所述第一导电层背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且所述第二导电层和所述第一导电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边界重合。
10.一种显示装置,其中,包括:
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外围区;
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设于所述显示面板一侧,且所述衬底位于所述触控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一触控区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边缘区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外围区。
CN202080001850.7A 2020-09-10 2020-09-10 显示装置、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145859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114310 WO2022051957A1 (zh) 2020-09-10 2020-09-10 显示装置、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85995A CN114585995A (zh) 2022-06-03
CN114585995B true CN114585995B (zh) 2024-03-05

Family

ID=80630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1850.7A Active CN114585995B (zh) 2020-09-10 2020-09-10 显示装置、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1740743B2 (zh)
CN (1) CN114585995B (zh)
WO (1) WO202205195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78645A1 (zh) * 2023-02-28 2024-09-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983348B1 (en) * 2023-03-28 2024-05-14 Dell Products L.P. Video conferencing monitor with an advanced panel design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3725A (zh) * 2015-09-15 2015-1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6020552A (zh) * 2016-06-02 2016-10-12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传感器及应用其的电子设备
CN108958542A (zh) * 2018-06-28 2018-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9828689A (zh) * 2019-01-31 2019-05-31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1367435A (zh) * 2020-03-17 2020-07-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28597B2 (en) 2008-07-11 2015-01-0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CN102193700B (zh) * 2010-03-15 2015-07-0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
CN102006045B (zh) * 2010-11-04 2012-06-27 江苏惠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电容式触摸按键的判断方法
US9257980B2 (en) * 2011-10-06 2016-02-09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Measuring capacitance of a capacitive sensor with a microcontroller having digital outputs for driving a guard ring
TW201439829A (zh) * 2013-04-01 2014-10-16 Wintek Corp 觸控面板
CN105320320A (zh) * 2014-06-30 2016-02-10 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感应装置
CN204719367U (zh) * 2015-05-08 2015-10-2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18151268A1 (ja) * 2017-02-17 2018-08-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センサ、入力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7450775B (zh) * 2017-07-31 2021-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7422932B (zh) * 2017-08-01 2020-09-2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移动终端及其驱动方法
CN108614649B (zh) * 2018-05-14 2020-11-1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和触控显示面板
CN108958541B (zh) 2018-06-28 2023-09-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制造方法、触控显示面板及装置
CN110633029B (zh) * 2019-09-27 2023-08-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自互容触控模组及其控制方法、触控屏和触控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3725A (zh) * 2015-09-15 2015-1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6020552A (zh) * 2016-06-02 2016-10-12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传感器及应用其的电子设备
CN108958542A (zh) * 2018-06-28 2018-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9828689A (zh) * 2019-01-31 2019-05-31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1367435A (zh) * 2020-03-17 2020-07-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740743B2 (en) 2023-08-29
US20220308697A1 (en) 2022-09-29
US20230341979A1 (en) 2023-10-26
CN114585995A (zh) 2022-06-03
US12056320B2 (en) 2024-08-06
WO2022051957A1 (zh) 2022-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66838B2 (en) Touch screen panel
CN106803514B (zh) 一种集成触控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US10133436B2 (en) Touch screen panel
USRE49690E1 (en) Touch screen with electrodes including linear and branched portions
CN102314254B (zh) 触摸面板
KR102394724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US12056320B2 (en) Display device,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0321027A (zh) 具有保护的显示器用触摸传感器
US20150338959A1 (en)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150085205A1 (en) Touch panel
TWI539336B (zh) 觸控面板
CN110321028B (zh) 用于显示器的触摸传感器馈线
US10359890B2 (en) Touch screen,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JP2010198586A (ja) 入力装置
US10534492B2 (en) Mutual capacitive touch panel having double-layer electrode structure
US20170090625A1 (en) Conductive sheet, touch panel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269494B (zh) 显示面板
US9244571B2 (en) Touch sensing device
KR20150030595A (ko) 입력 장치
CN111045553B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EP4099141A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TWI546716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CN113434057B (zh) 传感器组件的制备方法
KR101073161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CN117280308A (zh) 触控层组及触控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