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85271A - 带有多部件盖的充电器和气溶胶生成系统 - Google Patents

带有多部件盖的充电器和气溶胶生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85271A
CN114585271A CN202080072490.XA CN202080072490A CN114585271A CN 114585271 A CN114585271 A CN 114585271A CN 202080072490 A CN202080072490 A CN 202080072490A CN 114585271 A CN114585271 A CN 1145852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osol
charger
cavity
generating device
closed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7249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I·普雷斯蒂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Original Assignee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filed Critical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Publication of CN1145852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852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9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batteries thereof
    • A24F40/95Arrangement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batteries thereof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ca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15/00Receptacles or box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or cigarettes therefor
    • A24F15/01Receptacles or box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or cigarettes theref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or cigarett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9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batterie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00Details of other kinds or type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25/38Devices for discharging content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气溶胶生成装置充电的充电器。充电器包括壳体,该壳体限定了用于接收待充电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腔。腔具有开口。至少一个电触点位于腔中。充电器包括盖,所述盖包括多个可移动元件,所述多个可移动元件可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致动,可移动元件中的每一个具有在处于关闭位置时面向腔的内表面。盖的至少一个可移动元件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限定具有前边缘和后边缘的轮廓接合构件。处于关闭位置的可移动元件确保充电器与接收在充电器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之间保持电连通。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包括充电器和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气溶胶生成系统,以及使用气溶胶生成系统的方法。

Description

带有多部件盖的充电器和气溶胶生成系统
本公开涉及一种具有改进封闭装置的用于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充电器、包括所述充电器的气溶胶生成系统以及使用所述气溶胶生成系统的方法。
电操作的气溶胶生成系统大体上包括气溶胶形成基质和雾化器,雾化器操作成雾化气溶胶形成基质中的挥发性化合物以形成供用户吸入的气溶胶。通常,电操作的气溶胶生成系统还包括气溶胶生成装置,该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用于向雾化器供电的电源。雾化器可以是电操作的加热装置,例如电加热器。
在一些系统中,气溶胶生成装置构造成接收包括固体气溶胶形成基质(例如包括均质烟草的基质)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在这些系统中,该装置通常包括雾化器和可充电电池形式的连接到雾化器的电源,该雾化器布置成当制品接收在该装置中时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
一些电操作的气溶胶生成系统包括单独的充电器,以用于在气溶胶生成装置未使用时可释放地接收气溶胶生成装置并使其再充电。通常,将频繁使用气溶胶生成装置。例如,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以一天使用多次。因此,用户将在一天内频繁地将气溶胶生成装置插入充电器中并移除。
在一些气溶胶生成系统中,充电器进一步包括盖。盖可从打开位置移动到关闭位置,在打开位置,气溶胶生成装置可由充电器接收,而在关闭位置,可保护气溶胶生成装置免受灰尘。
充电器通常包括电触点。气溶胶生成装置也通常包括电触点。为了对接收在充电器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进行再充电,气溶胶生成装置应定位在充电器中,使得当气溶胶生成装置接收在充电器中时,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触点与充电器的电触点电连接。在关闭位置,盖还防止用户改变气溶胶生成装置在充电器内的位置。然而,如果充电器以特定定向存储或由装置的用户掉落,则可能无法始终保持电连接。如果气溶胶生成装置接收在充电器中时没有始终保持电连接,则气溶胶生成装置可能无法正确再充电。当气溶胶生成系统是便携式系统时,这种风险特别高。此外,存在盖可能从关闭位置意外被迫进入打开位置的风险。
此外,在许多气溶胶生成系统中,处于打开位置的盖通常有受损的风险。如果盖在打开位置从充电器突出,情况尤其如此。例如,盖可以围绕旋转轴线移动,其中在关闭位置,盖基本上平行于和邻近充电器的表面。在围绕旋转轴线旋转之后,处于打开位置的盖基本上垂直于充电器的表面。当充电器以这种方式垂直突出时,存在盖损坏的风险。
期望提供可通过确保充电器与接收在该充电器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之间的电连接而允许可靠并且高效的充电的充电器。考虑到气溶胶生成系统的使用频率,期望提供可由装置的用户快速并且简单地操纵的充电器。还期望提供具有稳固的盖的充电器。
在本公开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对气溶胶生成装置充电的充电器。充电器可包括壳体,该壳体限定用于接收待充电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腔。腔可以具有开口。至少一个电触点可以位于腔中。充电器可包括盖。盖可包括多个可移动元件。可移动元件可以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致动。每个可移动元件可以具有在处于关闭位置时面向腔的内表面。盖的至少一个可移动元件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可限定轮廓接合构件。轮廓接合构件可具有前边缘和后边缘。当相应可移动元件处于关闭位置时,轮廓接合构件可以倾斜到腔中或朝向腔倾斜。倾斜可在从轮廓接合构件的前边缘到后边缘的方向上增加。
在一个实例中,用于对气溶胶生成装置充电的所述充电器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限定用于接收待充电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腔,腔具有开口,至少一个电触点位于腔中;以及盖,所述盖包括可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致动的多个可移动元件,可移动元件中的每一个具有在处于关闭位置时面对腔的内表面,其中;盖的至少一个可移动元件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限定具有前边缘和后边缘的轮廓接合构件,当相应可移动元件处于关闭位置时,轮廓接合构件倾斜到腔中或朝向腔倾斜,倾斜在从轮廓接合构件的前边缘到后边缘的方向上增加。
当多个可移动元件处于打开位置时,可由充电器在腔中接收气溶胶生成装置。当多个可移动元件处于关闭位置时,由充电器接收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受到保护,免受充电器周围环境的灰尘和污垢的影响。在关闭位置,多个可移动元件还防止用户改变气溶胶生成装置在充电器内的位置。当多个可移动元件处于关闭位置时,确保充电器的至少一个电触点与气溶胶生成装置之间的电接触。有利地,这种充电器允许对接收在腔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进行可靠并且有效的充电。
与包括单个可移动元件的盖相比,包括可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致动的多个可移动元件的盖有利地减小盖的占地面积。这允许充电器壳体更紧凑。当充电器是便携式充电器时,这尤其有利。
当多个可移动元件处于关闭位置时,轮廓接合构件倾斜到腔中或朝向腔倾斜有利地允许接收在腔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接合。通过接合气溶胶生成装置,轮廓接合构件有利地将气溶胶生成装置保持在腔内的预定位置。在预定位置,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以与充电器电连接。不论充电器的定向如何,或如果突然力施加到充电器,例如在充电器掉落的情况下,轮廓接合构件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接合都可有利地确保气溶胶生成装置与充电器之间的电连接。
当气溶胶生成装置与位于腔中的至少一个电触点保持接触时,可实现气溶胶生成装置与充电器之间的电连接。具体而言,当气溶胶生成装置上的至少一个电触点保持与位于腔中的至少一个电触点接触时,可以实现电连接。
如本文所用,术语“轮廓接合构件”涉及盖的多个可移动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的内表面的一部分,所述部分构造成当盖处于关闭位置时通过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表面接触而接合接收在充电器的腔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表面。轮廓接合构件可以在盖的一些中间位置处(即,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的位置处)接合气溶胶生成装置,并且随着盖从中间位置滑动到关闭位置而保持与气溶胶生成装置接合。
如本文所用,术语“盖的内表面”意指面向充电器的壳体的盖表面。当盖处于关闭位置时,此内表面面向在充电器的壳体中限定的腔。
优选地,多个可移动元件中的每一个可移动元件可包括轮廓接合构件,当相应可移动元件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轮廓接合构件倾斜到腔中或朝向腔倾斜,倾斜在从轮廓接合构件的前边缘到后边缘的方向上增加。当可移动元件处于关闭位置时,每个轮廓接合构件可接合气溶胶生成装置。这有利地导致多个可移动元件与气溶胶生成装置之间存在多个接触点。
优选地,当一个以上的可移动元件包括轮廓接合构件时,轮廓接合构件中的每一个的倾斜相同。
盖可包括致动板。致动板可相对于充电器壳体旋转。致动板的旋转可使多个可移动元件从打开位置致动到关闭位置。
致动板可以呈环的形状。致动板可以与腔同心。盖还可包括基板。基板可以呈环的形状。
基板环可以与腔和致动板环同心。基板环可以定位于致动板环内部。备选地,致动板环可以定位在基板环内部。基板和致动板的内环可以具有对应于腔开口的尺寸的直径。例如,内环的直径可以等于腔开口的直径。
多个可移动元件中的每一个可连接到致动板。这可经由致动臂,所述致动臂在一端处固定到致动板,并且在另一端处固定到可移动元件。
多个可移动元件中的每一个也可以连接到充电器壳体。备选地,多个可移动元件中的每一个也可以连接到基板。与基板或充电器壳体的连接可经由形成于基板或充电器壳体中的销。
通过将多个可移动元件中的每一个连接到致动板和基板或充电器壳体,旋转致动板可使可移动元件从打开位置致动到关闭位置。
多个可移动元件中的每一个与基板或充电器壳体的连接可相对于多个可移动元件与致动板的每个连接偏移,使得致动板的旋转引起可移动元件围绕枢轴致动。
盖可包括虹膜机构。虹膜机构有利地具有小的占地面积、紧凑并且稳固。多个可移动元件可以形成虹膜机构的一部分。虹膜机构还可包括致动板。虹膜机构还可包括基板。
盖可包括2与6个之间的可移动元件。
多个可移动元件可在关闭位置不重叠。多个可移动元件可在打开位置不重叠。这可以由于可移动元件经由致动臂连接而成为可能。非重叠布置有利地允许了虹膜机构,其中至少一个可移动元件具有轮廓接合构件。
在关闭位置,多个可移动元件可以彼此接触以形成连续表面。连续表面可以面向充电器的腔开口并关闭腔。换句话说,在关闭位置,多个可移动元件可在处于关闭位置时对准。这有利地将腔对周围环境封闭。
该或每个轮廓接合构件可构造成当多个可移动元件处于关闭位置时推动接收在腔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与至少一个电触点接合。这有利地确保气溶胶生成装置与充电器之间的电连通得以保持。通过推动气溶胶生成装置与充电器的至少一个电触点接触,可以显著减小至少一个触点与气溶胶生成装置之间的电阻。这可以确保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有效充电。
如本文所用,术语“推动(urge)”或“推动(urging)”意指力由一个部件施加到另一个部件。
当多个可移动构件处于关闭位置时,该或每个轮廓接合构件可以突出到腔中或朝向腔突出。轮廓接合构件的突出可以在从轮廓接合构件的前边缘到后边缘的方向上增加。这是轮廓接合构件的倾斜从前边缘到后边缘进入或朝向腔增加的结果。
优选地,前边缘可以延伸到腔中或朝向腔延伸不足以与接收在腔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接合。因此,当多个可移动元件从打开位置致动到关闭位置时,轮廓接合构件不会立即接合接收在腔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朝向关闭位置进一步致动多个可移动元件可引起轮廓接合部分突出到腔中或朝向腔突出,以使其接合接收在腔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并且然后递增地推动气溶胶生成装置与至少一个电触点接合。该构造有利地导致轮廓接合构件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平滑接合。
优选地,当多个可移动元件中的一个以上包括轮廓接合构件时,每个轮廓接合构件在多个可移动元件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的运动中的相同点处接合气溶胶生成装置。优选地,每个轮廓接合构件均等地推动气溶胶生成装置。这有利地确保向气溶胶生成装置施加均匀的力,从而推动气溶胶生成装置与至少一个电触点接合。
多个可移动元件从打开位置致动到关闭位置可以将该或每个轮廓接合构件移动到与腔成重叠关系。在与腔的这种重叠关系中,该或每个轮廓接合构件可以有利地与腔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相互作用并且接合气溶胶生成装置。首先,随着相应可移动元件从打开位置致动到关闭位置,前边缘可以移动到与腔成重叠关系。
轮廓接合构件的倾斜可以从前边缘到后边缘进入或朝向腔线性地增加。备选地,倾斜可以非线性增加。例如,倾斜增加的变化速率可以从前边缘到后边缘增大。进入或朝向此类盖的腔的增加突出可能一开始是缓慢的,并且然后随着盖从打开位置滑动而更快增加。非线性倾斜可配置成使得在倾斜的增加速率较慢时,轮廓接合构件存在平滑接合,并且然后一旦接合,则可快速推动气溶胶生成装置进入腔,确保电连接。
尽管自始至终都提到了多个可移动元件可从打开位置致动到关闭位置,但可移动元件可以同样地从关闭位置致动到打开位置。
优选地,充电器的至少一个电触点是弹性元件。
如本文所用,术语“弹性元件”是指在所施加的力作用下可能变形或偏斜,但在移除所施加的力之后能够回复到其原始位置或状态的元件。当弹性元件在部件向弹性元件移动所施加的力的作用下变形或偏斜时,所述弹性元件产生反作用力,以推动所述部件移离弹性元件。弹性元件的实例包括螺旋弹簧和悬臂弹簧。
至少一个电触点可以是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构造成当多个可移动元件处于关闭位置时,在腔开口的方向上向接收在腔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施加力。由弹性元件施加的力有利地推动气溶胶生成装置抵靠盖,并且具体地抵靠盖的轮廓接合构件。处于关闭位置的盖有利地确保气溶胶生成装置与充电器之间的电连通。
充电器可包括气溶胶生成装置释放机构。气溶胶生成装置释放机构可以位于腔中。气溶胶生成装置释放机构可包括弹性元件。弹性元件可构造成当多个可移动元件处于关闭位置时在腔开口的方向上推动接收在腔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通过将气溶胶生成装置推出腔之外,装置的用户可以更容易地从充电器移除气溶胶生成装置。这是因为可以提供用户可以握住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区域。充电器的用户可以抓住该区域并与之交互,以更容易地插入气溶胶生成装置或将其从充电器移除。气溶胶生成装置释放机构可构造成当多个可移动元件处于打开位置时将气溶胶生成装置至少部分地推出腔之外。
气溶胶生成释放机构可以是呈螺旋弹簧或悬臂弹簧形式的弹性元件,其位于充电器的腔中。
充电装置可包括主电源。主电源可电联接到充电器的至少一个电触点。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以包括辅电源。辅电源可电联接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至少一个电触点。
主电源和辅电源可以包括任何合适类型的电源。主电源和辅电源可以包括电池和电容器中的一个或多个。主电源和辅电源可以包括锂离子电池。主电源和辅电源可以是可再充电的电源。主电源和辅电源可以是相同的。主电源和辅电源可以不同。主电源可以具有比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辅电源更大的尺寸。当充电器和气溶胶生成装置电连接时,这可以允许主电源与辅电源之间的电连通。主电源与辅电源之间的电连通可以允许主电源用于为辅电源再充电。因此,轮廓接合构件确保气溶胶生成装置与充电器之间的连接有利地确保当气溶胶生成装置接收在充电器中并且多个可移动元件处于关闭位置时,主电源对辅电源再充电。
充电器的腔可具有的尺寸基本上对应于将接收在腔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尺寸。优选地,腔是从筒壳体的表面中的开口延伸到位于筒壳体内的封闭端的细长腔。腔从其开口到其封闭端的长度优选地基本上类似于待接收在腔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长度。当接收在腔中时,接收在充电器的腔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以延伸到腔的开口之外或上方。腔之外或上方的此延伸可以是充电器的至少一个电触点将气溶胶生成装置推出腔之外的结果。
该或每个轮廓接合构件可以是凸轮表面。接收在腔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表面可以是凸轮骑乘件。具体而言,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顶表面可以是凸轮骑乘件。如果存在一个以上的轮廓接合构件,则每个轮廓接合构件可以是单独的凸轮表面,并且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表面的不同部分可以是凸轮骑乘件。
如本文所用,术语“凸轮表面”是指构造成接触第二部件的一部分的第一部件的表面。如本文所用,术语“凸轮骑乘件”是指构造成接触凸轮表面的第二部件的一部分。凸轮表面和凸轮骑乘件构造成使得第一部件的运动经由凸轮表面与凸轮骑乘件之间的接触传递到第二部件。通常,凸轮表面在凸轮骑乘件上方通过。
作为凸轮表面的轮廓接合构件可构造成将横向运动从相应可移动元件传递到作为凸轮骑乘件的气溶胶生成装置。随着盖从打开位置移动到关闭位置,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以跟随或依从轮廓接合构件的倾斜。随着轮廓接合构件倾斜到腔中或朝向腔倾斜,当盖从打开位置移动到关闭位置时,气溶胶生成装置在朝向腔的方向上被推动。这有利地推动气溶胶生成装置抵靠腔中的电触点。
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以仅在该或每个轮廓接合构件接合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之后才能骑乘轮廓接合构件。
每个可移动元件可以在致动平面中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每个可移动元件可以在相同的致动平面中移动。每个可移动元件可以在不同的致动平面中移动。
如本文所用,术语“致动平面”是指当盖处于关闭位置、打开位置或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时盖位于其中的平面。致动平面可以在笛卡尔坐标系中位于x和y方向上。可移动元件可以基本上在x和y方向上延伸。
轮廓接合构件的倾斜的方向可在相应可移动元件的致动平面之外。当相应可移动元件处于关闭位置时,轮廓接合构件可以朝向腔倾斜出致动平面之外。
如本文所用,术语“致动平面之外”意指轮廓接合构件的倾斜的非零分量位于正交于由致动平面限定的x方向和y方向两者的方向。换句话说,轮廓接合构件的倾斜的非零分量在由致动平面限定的笛卡尔坐标系中的z方向上。
每个可移动元件可包括基本上平行于致动平面延伸的外表面。外表面可以定位于可移动元件的与内表面的相对一侧上。可移动元件的内表面可包括当可移动元件处于关闭位置时不倾斜到腔中或朝向腔倾斜的部分。盖的内表面的部分可基本上平行于滑动平面延伸。盖的内表面的部分可基本上平行于盖的外表面延伸。
充电器的壳体包括前壁、后壁、底壁、顶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充电器的壳体可以是平行六面体。
充电器的壳体可包括顶壁、底壁和侧壁。充电器的壳体可以是圆柱形的。
用于描述充电器和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部件的相对位置的术语“前部”、“后部”、“上部”、“下部”、“侧部”、“顶部”、“底部”、“左边”、“右边”和其它术语是指在直立位置具有构造成在顶端处接收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腔开口的充电器。腔可形成在顶端中。上文所描述的致动平面可基本上平行于顶端。
术语“纵向”是指从底部到顶部的方向,反之亦然。
充电器的壳体可包括多个可移动元件可在其上方致动的面。这可以是顶表面。当多个可移动元件从打开位置致动到关闭位置时,盖的内表面可以不滑动超出壳体的面。当处于打开位置时,可移动元件可能不会从充电器壳体突出,并且因此不存在盖具有增大的损坏风险的位置。壳体的面可以位于基本上平行于上述致动平面的平面中。这种布置有利地是稳固的。
充电器可包括致动构件。充电器可包括响应于充电器的用户操纵致动构件而将多个可移动元件从关闭位置致动到打开位置的装置。通过提供致动构件以操作盖,打开和关闭充电器的过程被简化,并且使用户更舒适。例如,充电器壳体上的致动构件可以有利地定位成使得单手握住充电器的用户可以使用同一只手操纵致动构件。这可能比移动盖本身更舒适。致动构件可以定位于充电器壳体的前侧上。
致动构件可以是可旋转盘。当致动构件是可旋转盘时,充电器壳体优选为圆柱形。可旋转盘可以平行于充电器的底表面定位。可旋转盘可以具有等于圆柱形充电器直径的直径。
可旋转盘可构造成由充电器的用户旋转。可旋转盘的旋转可以引起可移动元件从打开位置移动到关闭位置。致动多个可移动元件的装置可以是可旋转盘与盖之间的机械连杆机构。机械连杆机构可以是将可旋转盘连接到致动板的至少一个刚性轴。机械连杆机构可构造成使得可旋转盘的旋转引起盖的致动板的旋转。
致动构件可以是滑动件。当致动构件是可旋转盘时,充电器壳体优选为平行六面体。致动多个可移动元件的装置可以是滑动件与盖之间的机械连杆机构。机械连杆机构可以构造成使得滑动件的移动传递到盖。具体而言,滑动件的移动可以作为旋转运动传递到盖。旋转运动可以传递到盖的致动板,并且可以引起盖的致动环的旋转。
备选地,致动构件可以是按钮或开关。滑动盖的装置可包括致动器和致动器与盖之间的机械连杆机构。致动构件可构造成响应于由充电器的用户操纵致动构件而将电信号发送至致动器。致动器可以是构造成产生旋转运动的电动机。此旋转运动可经由机械连杆机构传递到盖并且具体是传递到致动板。
多个可移动元件可被朝向关闭位置偏压。偏压到关闭位置的可移动元件有利地意味着可移动元件被推向关闭位置。每当可移动元件处于打开位置时,偏压力可以自动地将它们推回关闭位置。这有利地防止用户无意中将盖留在打开位置。这也有利地意味着,如果盖被意外地强制打开,例如当充电器存放在用户的口袋中时,其将自动再次关闭。偏压元件可经由多个弹簧。每个弹簧可以在一端处附接到多个可移动元件中的一个,并且在另一端处附接到充电器的壳体。备选地,弹簧的一端可以附接到盖的基板,并且另一端可以附接到盖的致动板。
如本文所用,术语“气溶胶生成装置”是指与气溶胶形成基质相互作用以生成气溶胶的装置,所述气溶胶可通过用户的口腔直接吸入用户的肺内。在某些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以对气溶胶形成基质进行加热以促进挥发性化合物的释放。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与包括气溶胶形成基质的气溶胶生成制品或包括气溶胶形成基质的筒相互作用。电操作气溶胶生成装置可包括雾化器,例如电加热器,以对气溶胶形成基质进行加热以形成气溶胶。
如本文所用,术语“气溶胶形成基质”用于描述能够在加热可形成气溶胶的挥发性化合物时释放的基质。由本文中所描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气溶胶形成基质产生的气溶胶可以是可见的或不可见的,并且可以包括蒸汽(例如,处于气态的细颗粒物质,其通常在室温下为液体或固体)以及气体和冷凝蒸汽的液滴。
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为固态气溶胶形成基质。气溶胶形成基质可包括固体组分和液体组分两者。
优选地,气溶胶形成基质包含尼古丁。更加优选的是,气溶胶形成基质包括烟草。
备选地或附加地,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包括含非烟草的气溶胶形成材料。
如果气溶胶形成基质是固体气溶胶形成基质,那么固体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包括(例如)粉末、颗粒、小丸、碎片、细条、条状物或片材中的一种或更多种,所述片材含有草本植物叶、烟叶、烟草肋料、平展烟草和均质烟草中的一种或更多种。
任选地,固体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含有烟草或在加热固体气溶胶形成基质时释放的非烟草挥发性香味化合物。固体气溶胶形成基质也可以包含一或多个胶囊,所述胶囊例如包括另外的烟草挥发性芳香物化合物或非烟草挥发性芳香物化合物,且这种胶囊可以在加热固体气溶胶形成基质期间熔化。
任选地,固体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被设置在热稳定载体上或包埋在热稳定载体中。载体可以采取粉末、粒料、小球、碎片、细条、条状物或片材的形式。可以将固体气溶胶形成基质以例如片材、泡沫、凝胶或浆料的形式沉积在载体的表面上。固体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沉积在载体的整个表面上,或者备选地,可以按一定图案沉积,以便在使用期间提供不均匀的香味递送。
如果气溶胶形成基质是液体,则气溶胶生成制品或筒可以包括用于保持液体基质的装置。气溶胶形成基质可备选地为任何其它种类的基质,例如气态基质、凝胶基质或各种类型的基质的任何组合。
优选地,气溶胶形成基质包含气溶胶形成剂。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气溶胶形成剂”用于描述任何合适的已知化合物或化合物的混合物,所述化合物或化合物的混合物在使用中促进气溶胶的形成并且在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操作温度下基本上抵抗热降解。
合适的气溶胶形成剂是本领域已知的,并且包括但不限于:多元醇,诸如丙二醇、三甘醇、1,3-丁二醇和甘油;多元醇的酯,诸如甘油单乙酸酯、甘油二乙酸酯或甘油三乙酸酯;以及一元羧酸、二元羧酸或多元羧酸的脂肪酸酯,诸如十二烷二酸二甲酯和十四烷二酸二甲酯。
优选的气溶胶形成剂是多元醇或其混合物,诸如丙二醇、三甘醇、1,3-丁二醇和最优选的甘油。
气溶胶形成基质可包括单一气溶胶形成剂。或者,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包含两种或更多种气溶胶形成剂的组合。
优选地,气溶胶形成基质具有以干重计大于5%的气溶胶形成剂含量。
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具有以干重计介于约5%与约30%之间的气溶胶形成剂含量。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气溶胶形成基质具有以干重计约20%的气溶胶形成剂含量。
在本公开中,还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其包括充电器和气溶胶生成装置。充电器可包括壳体,该壳体限定了用于接收待充电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腔。腔可以具有开口。至少一个电触点可以位于腔中。充电器可包括盖。盖可包括可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致动的多个可移动元件。每个可移动元件可以具有在处于关闭位置时面向腔的内表面。盖的至少一个可移动元件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限定具有前边缘和后边缘的轮廓接合构件。当相应可移动元件处于关闭位置时,轮廓接合构件可以倾斜到腔中或朝向腔倾斜。倾斜可在从轮廓接合构件的前边缘到后边缘的方向上增加。当气溶胶生成装置接收在腔中时,轮廓接合构件可构造成当多个可移动元件处于关闭位置时推动气溶胶生成装置与至少一个电触点接合。
在气溶胶生成系统的一个实例中,充电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限定用于接收待充电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腔,腔具有开口,至少一个电触点位于腔中;以及盖,所述盖包括可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致动的可移动元件,可移动元件中的每一个具有在处于关闭位置时面对腔的内表面,其中;盖的至少一个可移动元件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限定具有前边缘和后边缘的轮廓接合构件,当相应可移动元件处于关闭位置时,轮廓接合构件倾斜到腔中或朝向腔倾斜,倾斜在从轮廓接合构件的前边缘到后边缘的方向上增加;其中当气溶胶生成装置接收在腔中时,轮廓接合构件构造成当多个可移动元件处于关闭位置时推动气溶胶生成装置与至少一个电触点接合。
上文所描述的充电器的特征可应用于气溶胶生成系统的充电器。
当多个可移动元件处于打开位置时,可由充电器在腔中接收气溶胶生成装置。当盖处于关闭位置时,气溶胶生成装置受到保护,免受周围灰尘和污垢的影响。在关闭位置,盖还防止用户改变气溶胶生成装置在充电器内的位置,并且确保充电器的至少一个电触点与气溶胶生成装置之间的电接触。有利地,这种充电器允许对接收在腔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进行可靠并且有效的充电。
推动气溶胶生成装置与至少一个电触点接合确保气溶胶生成装置与充电器之间的电连通得以保持。
优选地,多个可移动元件中的每一个可移动元件可包括轮廓接合构件,当相应可移动元件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轮廓接合构件倾斜到腔中或朝向腔倾斜,倾斜在从轮廓接合构件的前边缘到后边缘的方向上增加。当可移动元件处于关闭位置时,每个轮廓接合构件可接合气溶胶生成装置。这有利地确保多个可移动元件与气溶胶生成装置之间存在多个接触点。
优选地,当一个以上的可移动元件包括轮廓接合构件时,轮廓接合构件中的每一个的倾斜相同。
盖可包括致动板。致动板可以呈环的形状。致动板可以与腔同心。盖可包括呈环形状的基板。基板环可以与腔同心。基板环可以定位于致动板环内部。备选地,致动板环可以定位在基板环内部。基板和致动板的内环可以具有对应于腔开口的尺寸的直径。例如,内环的直径可以等于腔开口的直径。
致动板可构造成可相对于充电器壳体旋转。致动板可构造成可相对于充电器壳体旋转。多个可移动元件中的每一个可连接到致动板。这可经由致动臂,所述致动臂在一端处固定到致动板,并且在另一端处固定到可移动元件。
多个可移动元件中的每一个也可以连接到基板。备选地,多个可移动元件中的每一个也可以连接到充电器壳体。与基板或充电器壳体的连接可经由形成于基板或充电器壳体中的销。
致动板可以相对于基板和充电器壳体旋转。通过将多个可移动元件中的每一个连接到致动板和基板或充电器壳体,旋转致动板可使可移动元件从打开位置致动到关闭位置。
多个可移动元件中的每一个与基板或充电器壳体的连接可相对于多个可移动元件与致动环的每个连接偏移,使得致动板的旋转引起可移动元件围绕枢轴致动。
盖可包括虹膜机构。虹膜机构可包括多个可移动元件。虹膜机构还可包括致动板。虹膜机构还可包括基板。
盖可包括2与6个之间的可移动元件。多个可移动元件可在关闭位置不重叠。多个可移动元件可在打开位置不重叠。非重叠布置有利地允许可移动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具有轮廓接合构件。
充电器可包括气溶胶生成装置释放机构。气溶胶生成装置释放机构可以位于腔中。气溶胶生成装置释放机构可包括弹性元件。
充电器的至少一个电触点可以是弹性元件。弹性元件可以构造成当盖处于关闭位置时在腔开口的方向上向接收在腔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施加力。
充电装置可包括主电源。主电源可电联接到充电器的至少一个电触点。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以包括辅电源。辅电源可电联接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至少一个电触点。主电源与辅电源之间的电连通可以允许主电源用于为辅电源再充电。因此,该或每个轮廓接合构件确保气溶胶生成装置与充电器之间的连接有利地确保当气溶胶生成装置接收到充电器中并且盖处于关闭位置时,主电源对辅电源再充电。
充电器的腔可具有的尺寸基本上对应于将接收在腔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尺寸。腔从其开口到其封闭端的长度优选地基本上类似于待接收在腔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长度。
当多个可移动元件处于关闭位置时,该或每个轮廓接合构件可以突出到腔中或朝向腔突出。
该或每个轮廓接合构件可以是凸轮表面,并且接收在腔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表面可以是凸轮骑乘件。
多个可移动元件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滑动时可在致动平面中移动。
充电器可包括致动构件。充电器可包括响应于充电器的用户操纵致动构件而将多个可移动元件从打开位置致动到关闭位置的装置。
致动构件可以是滑动件。致动多个可移动元件的装置可以是滑动件与盖之间的机械连杆机构。致动多个可移动元件的装置可以是滑动件与盖的致动板之间的机械连杆机构。
备选地,致动构件可以是滑动件。致动多个可移动元件的装置可以是滑动件与盖之间的机械连杆机构。致动多个可移动元件的装置可以是滑动件与盖的致动板之间的机械连杆机构。
备选地,致动构件可以是按钮或开关。致动多个可移动元件的装置可包括致动器和致动器与盖之间的机械连杆机构。机械连杆机构可在致动器与盖的致动板之间。
多个可移动元件可被朝向关闭位置偏压。
在本公开中,提供了一种使用气溶胶生成系统的方法,所述气溶胶生成系统包括充电器和气溶胶生成装置;充电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限定用于接收待充电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腔,腔具有开口,至少一个电触点位于腔中;以及盖,所述盖包括可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致动的可移动元件,可移动元件中的每一个具有在处于关闭位置时面对腔的内表面,其中;盖的至少一个可移动元件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限定具有前边缘和后边缘的轮廓接合构件,当相应可移动元件处于关闭位置时,轮廓接合构件倾斜到腔中或朝向腔倾斜,倾斜在从轮廓接合构件的前边缘到后边缘的方向上增加;该方法包括:
当多个可移动元件处于打开位置时,将气溶胶生成装置插入到充电器的腔中;以及
使可移动元件从打开位置致动到关闭位置;
其中在关闭位置,轮廓接合构件推动气溶胶生成装置与至少一个电触点接合。
当气溶胶生成装置接收在腔中,并且多个可移动元件处于关闭位置时,充电器可以为气溶胶生成装置充电。充电器中的控制器可以将充电器的主电源与充电器的至少一个电触点联接。与至少一个电触点接合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例如经由气溶胶生成装置上的至少一个电触点与至少一个电触点电连通。因此,位于气溶胶生成装置中的辅电源可由充电器的主电源充电。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充电可由充电器的控制器调节。
该方法还可包括当用户想要使用接收在充电器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时将可移动元件从关闭位置致动到打开位置的步骤。
充电器可包括气溶胶生成装置释放机构。当盖滑动到打开位置时,气溶胶生成装置释放机构可以将气溶胶生成装置推出充电器的腔之外。这可以有利地将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一部分推出腔之外。气溶胶生成系统的用户可以使用此部分将气溶胶生成装置拉出腔之外。
将盖从打开位置滑动到关闭位置(或反之亦然)的步骤可包括用户直接操纵充电器的盖。备选地,充电器可包括呈旋转盘、滑动件、开关或按钮形式的致动构件,其操纵会操作盖。致动构件的操纵可以引起可移动元件从打开位置致动到关闭位置。
多个可移动元件可被朝向关闭位置偏压。在这种情况下,将气溶胶生成装置插入装置腔中的步骤可包括克服偏压对可移动元件施加力以将盖保持在打开位置。此力可以直接施加在可移动元件上。备选地,力可以经由装置施加以致动盖。将盖从打开位置滑动到关闭位置的步骤可包括移除将盖保持在打开位置中的力,使得盖由于偏压元件而自动地移动到关闭位置。
关于一个实例或实施例描述的特征也可以适用于其它方面和实施例。例如,关于如上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和气溶胶生成系统描述的特征也可与使用如上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和气溶胶生成系统的方法结合使用。
现在将参照图式来描述具体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已知的电操作的气溶胶生成系统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气溶胶生成制品、气溶胶生成装置和用于给气溶胶生成装置进行充电的充电装置;
图2示出了包括可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滑动的盖的充电器的透视图。在此实施例中,充电器是圆柱形的并且包括呈可旋转盘形式的致动构件。
示意性地示出了图2中的盖;
图3示出了与图2的充电器分开的盖的平面视图。图3a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的盖。图3b示出了处于(接近)关闭位置的盖;
图4示出了图2的充电器的横截面透视图。图4a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的盖。图4b示出了处于关闭位置的盖。图4c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的盖;
图5示出了与盖的其余部分分开的图2到4的盖的可致动元件中的一个的特写透视图;
图6示出了其中致动构件是滑动件的充电器的另一实施例;
图7示出了图6的充电器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8示出了其中致动构件是电动机的充电器的另一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9示出了包括气溶胶生成装置释放机构的充电器的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0示出了使用包括充电器和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气溶胶生成系统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示出了已知的电操作的气溶胶生成系统的示意图。已知的电操作的气溶胶生成系统包括充电器1、气溶胶生成装置20和气溶胶生成制品30。
充电器1包括壳体2,壳体具有常规香烟盒的总体尺寸和形状。锂离子电池3和电路4容纳在充电器1内。充电器1进一步包括用于接收气溶胶生成装置20的大体上圆柱形腔5。腔5由壳体2限定。电触点(未示出)布置在腔5的封闭端处,用于将接收在腔5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电连接至充电装置1的电池3。
气溶胶生成装置20基本上是圆柱形的,并且具有常规雪茄的总体尺寸。装置20的长度与腔5的长度基本相同,并且装置20的直径略小于腔5的直径,使得装置20紧密地配合在腔5中。气溶胶生成装置20包括在近端处的开放腔21,用于接纳气溶胶生成制品。气溶胶生成装置20还包括容纳在装置的壳体中的电池(未示出)和布置在腔21中的电加热器(未示出),用于在气溶胶生成制品30接纳在腔21中时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30的至少一部分。
气溶胶生成制品30包括:气溶胶形成基质(未示出),其包括聚集的卷曲的烟草片;以及过滤嘴(未示出),其与以棒形式的气溶胶形成基质背对背地布置。气溶胶生成制品30具有的直径基本等于装置20的腔21的直径,并且其长度比腔21的长度长,使得当制品30接收在装置20的腔21中时,过滤嘴从腔21中伸出,并且可以被用户抽吸,类似于常规香烟。
在使用中,用户将制品30插入装置20的腔21中并开启装置20以启动电加热器。电加热器加热制品30的气溶胶形成基质,使得气溶胶形成基质的挥发性化合物被释放并雾化以形成气溶胶。用户在制品30的烟嘴上抽吸,并吸入从加热的气溶胶形成基质生成的气溶胶。在使用装置20之后,可以将制品30从装置20中移除以进行处置,并且可以将装置20放置在充电器1中以进行存放并且为装置20的电池进行充电。
图2示出了包括充电器壳体102、盖110和呈可旋转盘130形式的致动构件的充电器100的透视图。充电器还包括位于腔内的两个电触点(图2中未示出)和可再充电电池(未示出)形式的电源。
充电器壳体102具有圆柱形形状。可旋转盘130也具有圆柱形形状。可旋转盘130的直径与充电器壳体102的直径相同,并且可旋转盘130与充电器壳体102同心。
盖110在图2中示意性地示出。图3中示出了盖的更详细视图。盖包括基板环112、致动环114和四个可移动元件116。在图2中,可移动元件116示出为处于关闭位置,其中每个单独可移动元件与两个其它可移动元件接触。可移动元件116不重叠。可移动元件116的形状使得当可移动元件116处于关闭位置时,可移动元件之间的接触形成连续表面。
用于接收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腔120限定在充电器壳体102中。腔120包括腔壁122和腔开口124,腔开口限定在充电器壳体102的顶表面104中。腔开口124与盖对准。因为腔形成于充电器壳体内,并且盖110在图2中示出为处于关闭位置,所以腔120、腔壁122和腔开口124不可见。然而,腔在充电器内的位置由虚线121表示。腔120的特征可见于图4中。
可移动元件116可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致动。
盖在图3中与充电器100的其余部分分开示出。盖包括虹膜机构。每个可移动元件116连接到基板环112和致动板环114。每个可移动元件116与基板环的连接经由形成于基板环112中的销。每个销在相应可移动元件116上的连接件306处连接到可移动元件116。可移动元件可以围绕连接件306旋转。
可移动元件116与致动环114的连接经由连接臂302。每个连接臂在连接臂302的一端处的连接件304处连接到可移动元件。连接臂302的另一端经由致动环114中的销连接到致动环114。每个可移动元件116可以围绕连接件304旋转,并且每个致动臂302可以围绕致动点305旋转。
致动环112可相对于基板环114旋转。致动环112的旋转致动可移动元件116。因为连接件304、305和306中的每一个允许围绕连接件旋转,并且因为连接点的偏移,所以这种致动是可能的。因此,当致动环114旋转时,可移动元件116从图3a中所示的打开位置致动到图3b中所示的几乎关闭位置。通过将可移动元件116经由连接臂302连接而非直接连接到致动环(如虹膜机构中常见),每个可移动元件116的运动可以构造成避免在打开位置或关闭位置与其它可移动元件的任何重叠。如下所述,这有利地允许可移动元件的内表面倾斜以形成轮廓接合构件。
图3b示出了处于几乎关闭位置的可移动元件,其中可移动元件尚未完全到达图2所示的关闭位置(即,其中可移动元件形成连续表面的位置)。
致动环114的直径对应于腔120的直径(腔是圆柱形的)。致动环114也与腔120同心。因此,当可移动元件116处于打开位置时,腔120是可接近的,使得可由充电器100在腔120中接收气溶胶生成装置。在关闭位置,可移动元件116定位成通过面向腔120而关闭腔120。关闭腔保护腔120免受周围环境的灰尘和污垢,并且防止用户改变接收在充电器的腔内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位置。充电器壳体102充当接收在腔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壳,并且为气溶胶生成装置提供保护。
处于关闭位置的可移动元件116还用于确保接收在腔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与接收在腔中的充电器(图2中未示出)的电触点之间的电接触。这将在下面参考图4和5更详细地描述。
图4示出了充电器100的截面示意图,其中气溶胶生成装置400接收在腔120中。四个可移动元件116中的两个可在横截面中看到。图4a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的可移动元件116。图4b示出了处于关闭位置的可移动元件116。图4c示出了处于图4a的打开位置与图4b的关闭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的可移动元件。
每个可移动元件116包括内表面410,其一部分限定轮廓接合构件412。轮廓接合构件412包括前边缘414和后边缘416。如图4b中所示,当可移动元件116处于关闭位置时,轮廓接合构件412朝向腔120倾斜。轮廓接合构件412的倾斜在从前边缘414到后边缘416的方向上增加。
轮廓接合构件412的倾斜在图5中更清楚地示出,其是与盖的其余部分分开示出的致动构件116的透视图。轮廓接合构件412的倾斜从前边缘414到后边缘416增加,前边缘限定在轮廓接合构件412离两个连接点304和306的最远点处。在后边缘之后,可移动元件116的厚度保持恒定,从而限定部分502。当可移动元件处于关闭位置时,内表面的部分502不接合接收在腔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因为其在盖的其它特征(例如,基板环112)上方延伸。
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两个电触点402和403。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可再充电电池(未示出)形式的电源。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可再充电电池可与两个电触点402和403电联接。
两个电触点404和405位于充电器的腔中。当气溶胶生成装置接收在腔中时,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触点402和403与充电器的电触点404和405对准。当充电器的电触点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触点之间有电连接时,充电器的可再充电电池可用于为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可再充电电池再充电。为了使可再充电电池可靠地充电,电连接非常始终如一。
电触点404和405是呈悬臂弹簧形式的弹性元件。如图4a中所示,当可移动元件116处于打开位置时,电触点404和405在腔开口的方向上从腔的封闭端向上延伸。当气溶胶生成装置400接收在腔中并且可移动元件处于打开位置时,气溶胶生成装置搁置在电触点404和405上(假设是充电器保持直立)。
腔从电触点404和405所在的封闭端延伸到腔开口124。在此实施例中,基板112设定到充电器壳体中,使得基板的顶部与腔开口124的顶部对准。气溶胶生成装置400具有与腔的长度基本上相同的长度。然而,由于电触点404和405的向上延伸,故搁置在电触点404和405上的接收在腔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延伸到高于腔开口124的水平。
当可移动元件116处于打开位置时,无法确保电触点402和404和403和405之间的电连通,并且因此可能不始终如一。例如,如果充电器100不以直立位置存储,或者被摇动或掉落,则电触点之间的电连通可能不会保持。
当可移动元件116处于关闭位置时,确保了电触点402和404和403和405之间的电连通。这是因为在关闭位置,轮廓接合构件412接合接收在腔120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400的顶表面422。接合确保气溶胶生成装置400与电触点402和404和403和405电连通,而与充电器的定向和施加到充电器的任何突然力(例如在充电器掉落的情况下)无关。换句话说,接合确保了在充电器的电触点402和403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触点404和405之间保持接触。
确保电连通的原因是轮廓接合构件412向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顶表面422施加力,将其推入腔120中,并且在电触点404和405的方向上推动并抵靠电触点。施加的力引起电触点404和405变形,并且因此生成推动气溶胶生成装置400移动远离电触点404和405的反作用力(即,将气溶胶生成装置400回推出腔120的反作用力)。随着可移动元件116处于关闭位置,由电触点404和405施加的反作用力推动气溶胶生成装置抵靠可移动元件116,并且具体而言,抵靠轮廓接合构件412。此布置确保气溶胶生成装置400与充电器404和405的电触点之间的接触。
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轮廓接合构件412构造成首先在盖的中间位置(即,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的位置)处接合接收在腔120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400的顶表面422。这是图4c所示的位置。
随着可移动元件116从打开位置致动到关闭位置时,轮廓接合构件412中的每一个移动到与腔120成重叠关系。首先移动到与腔成重叠关系的是前边缘414。由于轮廓接合构件倾斜,故随着可移动元件116接近关闭位置,轮廓接合构件412中的每一个朝向腔递增地突出。在图4c所示的中间位置处,重叠使得轮廓接合构件116朝向腔充分突出,以首先接触并且接合气溶胶生成装置400的顶表面422。此布置导致轮廓接合部分与气溶胶生成装置300之间的平滑接合。
随着可移动元件116从图4c的中间位置致动到图4b的关闭位置时,每个轮廓接合构件412保持与气溶胶生成装置400接合。随着轮廓接合构件412朝向腔递增地突出,在气溶胶生成装置300上施加增大的力,以推动气溶胶生成装置与电触点404和405接触。反过来,电触点404和405从其延伸状态递增地变形,并且因此施加增大的反作用力,从而将气溶胶生成装置推回腔之外。
每个轮廓接合构件412遵循类似路径,在相应可移动元件116的运动中的等效点处接合气溶胶生成装置400。每个轮廓接合构件412的倾斜相同。因此,与其它可移动元件116的轮廓接合构件412相比,每个轮廓接合构件412在相应可移动元件116的运动中的等效点处类似地朝向腔突出。这导致由每个可移动元件从每一侧施加相同的力到气溶胶生成装置上,从而确保向气溶胶生成装置施加一致的力。这还确保力均匀地分布在可移动元件116之间。
每个轮廓接合构件412充当凸轮表面,并且气溶胶生成装置400充当遵循凸轮表面的运动的凸轮骑乘件。随着可移动元件从打开位置致动到关闭位置,轮廓接合构件412的横向运动传递到气溶胶生成装置400进入腔的纵向运动。
如已经描述,由于致动环114相对于基板环112旋转,可移动元件116被致动。在图2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充电器设有呈旋转盘130形式的致动构件,并且正是该致动构件引起致动环114相对于基板环112的旋转,并且因此致动可移动元件116。
可旋转盘130围绕与致动板114的中心对准的点旋转。两个刚性轴432将可旋转盘130附接到致动环114。刚性轴432穿过限定在充电器壳体102中的中空部。当用户旋转可旋转盘130时,旋转运动由刚性轴432从可旋转盘130直接传递到致动环114。因此,用户可以通过旋转可旋转盘130来操纵可移动元件116。
附接到可旋转盘130是呈线圈450形式的偏压元件。线圈450在第一端452处附接到充电器壳体102,并且在第二端454处附接到可旋转盘130。线圈是弹性元件,并且构造成使得线圈450的自然未变形状态是在可旋转盘130处于使得可移动元件116处于关闭位置的位置时。当可旋转盘130处于使得可移动元件116处于打开位置时,弹簧450处于变形状态。因此,当可移动元件116处于打开位置时,弹簧450向可旋转盘130施加力,推动可旋转盘旋转到其中可移动元件116关闭腔120的位置。
每当可移动元件116处于打开位置或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时,通过线圈450在可旋转盘130上施加力,将可移动元件116朝向关闭位置推回。这可防止充电器的用户无意中将盖留在打开位置。此外,如果盖意外地被迫打开,则线圈450将再次自动地关闭盖。
尽管线圈450示为在一端处附接到可旋转盘130并且在另一端处附接到充电器壳体102,但其它设计是可能的。在可移动元件116处于打开位置时处于自然状态,但在可移动元件116通过一个部件相对于另一个部件的相对运动而处于打开位置时变形的任何偏压元件将具有相同的效果。例如,偏压元件可以在一端处附接到致动环114,并且在另一端处附接到基板环112。在另一实例中,偏压元件可附接到每个可移动元件。每个偏压元件的另一端可附接到基板环112。
图6示出了包括作为致动构件的滑动件突片602而不是可旋转盘的充电器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在该实施例中,充电器壳体102具有大致平行六面体的形状。
滑动件突片602可沿着充电器壳体102中的细长开口604滑动。在图6中所示的滑动件突片602的位置处,可移动元件116处于关闭位置。沿着细长开口604滑动滑动件突片602将可移动元件116致动到打开位置。图6的盖与关于先前实施例所描述的相同。然而,在此实施例中,在传递到致动环114之前,滑动突片602的滑动运动必须首先转换成旋转运动。这在图7中示出,这是图6所示充电器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7示出了滑动件突片602如何附接到接合齿轮704的齿轨702。齿轨702和齿轮704具有齿条和小齿轮关系。移动滑动件突片602引起齿轨702(齿条)的线性运动。齿轨701与齿轮704(小齿轮)接合,使得齿轨702的线性运动引起齿轮704转动。这将滑动件突片602的线性运动转换成齿轮704的旋转运动。
齿轮704附接到刚性轴706。在刚性轴706的一端处是轮708。轮708与盖110的致动环114接触。当齿轮704响应于滑动件602的线性运动而转动时,这也转动刚性轴706,引起轮708转动。轮708与致动环114之间的摩擦迫使致动环相对于基板环112旋转。因此,滑动滑动件突片602致动可移动元件116。
偏压元件(未示出)可以在一端处附接到滑动件突片602,并且在另一端处附接到充电器壳体102。偏压元件的自然状态是当滑动件突片602处于使得可移动元件116处于关闭位置时的位置时。沿着细长开口604滑动滑动件突片602会使偏压元件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器包括定位在充电器壳体102中的按钮或开关(未示出)形式的致动构件,而不是滑动件或可旋转盘。用户可以操纵按钮或开关以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未示出)。控制器然后控制电动机,所述电动机配置成响应于操纵而将可移动元件116从打开位置致动到关闭位置。
图8示出了包括电动机802的充电器的横截面视图。电动机802替换图7的齿条和小齿轮布置。刚性轴804连接到电动机802。电动机802构造成经由控制器从按钮或开关接收电信号。当用户按下按钮或切换开关时,控制器使电动机旋转刚性轴804。这继而使定位在刚性轴804的端部处的轮806旋转。轮806与致动环114接触,并且致动环114与轮之间的摩擦意味着轮806的旋转使致动环114旋转,从而致动可移动元件116。
图9示出了包括气溶胶生成装置释放机构的充电器的横截面示意图。盖110示出为处于打开位置。气溶胶生成装置释放机构是在电触点404与405之间的位于腔120中的螺旋弹簧902。螺旋弹簧构造成当盖处于打开位置时将气溶胶生成装置推出腔120之外(即,在腔开口12上方)。弹簧902在气溶胶生成装置400的底表面904上推动。通过将气溶胶生成装置400推出腔之外,装置的用户可以更容易地从充电器移除气溶胶生成装置400。这是因为提供了用户可以握住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部分。
如先前所述,当盖处于关闭位置时,弹簧902被压缩,并且气溶胶生成装置被推向抵靠电触点404和405。然而,为了关闭盖,需要装置的用户将气溶胶生成装置手动推到盖110的水平以下,使得轮廓接合构件能够移动到与腔成重叠关系。
图10是概述使用根据本公开的气溶胶生成系统的方法的流程图。
在步骤1002处,将气溶胶生成装置接收到充电器的腔中。这是当可移动元件处于打开位置时。
在步骤1004处,用户将可移动元件从打开位置致动到关闭位置。如所描述,随着可移动元件致动到关闭位置,可移动元件接合气溶胶生成装置。在关闭位置,盖推动气溶胶生成装置与至少一个电触点接合。当可移动元件处于关闭位置时,这确保了气溶胶生成装置与充电器之间保持电连接,并且允许由充电器为气溶胶生成装置可靠地充电。
为了致动可移动元件,用户操纵致动构件。如所描述,致动构件可以是可旋转盘、滑动件、按钮或开关的形式。
在步骤1006处,用户将可移动元件从关闭位置致动到打开位置。用户这样做是为了接近接收在腔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并且移除气溶胶生成装置(根据方法的步骤1008)。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移动元件被偏压闭合。在这些实施例中,可移动元件从打开位置自动返回到关闭位置。因此,步骤1004可以是自动的。
在打开位置,由气溶胶生成装置释放机构将气溶胶生成装置推出腔之外。通过将气溶胶生成装置推出腔之外,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一部分延伸出腔。气溶胶生成系统的用户可以使用此部分来帮助移除气溶胶生成装置。当充电器包括气溶胶生成装置释放机构时,步骤1004可能需要用户在将可移动元件致动到关闭位置之前手动地将气溶胶生成装置推入腔中,压缩气溶胶生成装置释放机构。

Claims (15)

1.一种用于对气溶胶生成装置充电的充电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限定用于接收待充电的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腔,所述腔具有开口,
位于所述腔中的至少一个电触点;以及
盖,所述盖包括多个可移动元件,所述多个可移动元件能够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致动,所述可移动元件中的每一个可移动元件具有在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面向所述腔的内表面,其中;
所述盖的至少一个可移动元件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限定具有前边缘和后边缘的轮廓接合构件,
当相应可移动元件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轮廓接合构件倾斜到所述腔中或朝向所述腔倾斜,所述倾斜在从所述轮廓接合构件的所述前边缘到所述后边缘的方向上增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中所述多个可移动元件中的每一个可移动元件包括轮廓接合构件,当所述相应可移动元件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轮廓接合构件倾斜到所述腔中或朝向所述腔倾斜,所述倾斜在从所述轮廓接合构件的所述前边缘到所述后边缘的方向上增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器,其中所述盖进一步包括能够相对于所述充电器壳体旋转的致动板,其中所述致动板的旋转将所述多个可移动元件从所述打开位置致动到所述关闭位置。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器,其中所述盖包括虹膜机构,并且所述多个可移动元件形成所述虹膜机构的一部分。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器,其中所述盖包括2与6个之间的可移动元件。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器,其中在所述关闭位置,所述可移动元件不重叠。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器,其中所述轮廓接合构件构造成当所述多个可移动元件从所述打开位置致动到所述关闭位置时,推动接收在所述腔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与所述至少一个电触点接合。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器,其中所述轮廓接合构件是凸轮表面,并且接收在所述腔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顶表面是凸轮骑乘件。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器,其中在所述打开位置与所述关闭位置之间致动时,所述多个可移动元件在致动平面中移动,并且其中所述轮廓接合构件倾斜出所述致动平面之外。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器,其中所述充电器进一步包括致动构件,以及响应于所述充电器的用户操纵所述致动构件而致动所述盖的多个可移动元件的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电器,其中所述致动构件是可旋转盘或滑动件,并且致动所述盖的多个可移动元件的所述装置是所述致动构件与所述盖之间的机械连杆机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电器,其中所述致动构件是按钮或开关,并且致动所述盖的所述多个可移动元件的所述装置包括电动机和所述电动机与所述盖之间的机械连杆机构。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器,进一步包括气溶胶生成装置释放机构,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释放机构构造成当所述多个可移动元件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在所述腔开口的方向上向接收在所述腔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施加力。
14.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包括充电器和气溶胶生成装置;
所述充电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限定用于接收待充电的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腔,所述腔具有开口;位于所述腔中的至少一个电触点;以及盖,所述盖包括多个可移动元件,所述多个可移动元件能够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致动,所述可移动元件中的每一个可移动元件具有在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面向所述腔的内表面,其中;
所述盖的至少一个可移动元件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限定具有前边缘和后边缘的轮廓接合构件,当相应可移动元件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轮廓接合构件倾斜到所述腔中或朝向所述腔倾斜,所述倾斜在从所述轮廓接合构件的所述前边缘到所述后边缘的方向上增加;
其中当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接收在所述腔中时,所述轮廓接合构件构造成当所述盖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推动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与所述至少一个电触点接合。
15.一种使用气溶胶生成系统的方法,所述气溶胶生成系统包括充电器和气溶胶生成装置;
所述充电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限定用于接收待充电的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腔,所述腔具有开口,
位于所述腔中的至少一个电触点;以及
盖,所述盖包括多个可移动元件,所述多个可移动元件能够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致动,所述可移动元件中的每一个可移动元件具有在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面向所述腔的内表面,其中;
所述盖的至少一个可移动元件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限定具有前边缘和后边缘的轮廓接合构件,
当相应可移动元件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轮廓接合构件倾斜到所述腔中或朝向所述腔倾斜,所述倾斜在从所述轮廓接合构件的所述前边缘到所述后边缘的方向上增加;
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盖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将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插入所述充电器的腔中;以及
将所述盖从所述打开位置移动到所述关闭位置;
其中在所述关闭位置,所述盖的轮廓接合构件推动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与所述至少一个电触点接合。
CN202080072490.XA 2019-10-17 2020-10-16 带有多部件盖的充电器和气溶胶生成系统 Pending CN11458527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9203950 2019-10-17
EP19203950.1 2019-10-17
PCT/EP2020/079290 WO2021074436A1 (en) 2019-10-17 2020-10-16 Charger and aerosol-generating system with a multi-component cove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85271A true CN114585271A (zh) 2022-06-03

Family

ID=68296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72490.XA Pending CN114585271A (zh) 2019-10-17 2020-10-16 带有多部件盖的充电器和气溶胶生成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11319A1 (zh)
EP (1) EP4044857B1 (zh)
JP (1) JP2022552523A (zh)
KR (1) KR20220083756A (zh)
CN (1) CN114585271A (zh)
WO (1) WO20210744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17794A1 (en) * 2022-07-20 2024-01-25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Aerosol-generating device with cover
WO2024046877A1 (en) * 2022-08-31 2024-03-07 Imperial Tobacco Limited Cap assembly for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66543B2 (en) * 2012-07-31 2015-06-30 The Safe Cig, Llc Container device and apparatus
WO2016096337A1 (en) * 2014-12-18 2016-06-23 Jt International Sa Container for an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US10292436B2 (en) * 2017-07-10 2019-05-21 Arc Innovations, Inc. Electronic smoking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US11819057B2 (en) * 2017-10-24 2023-11-21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Aerosol-generating device having holding mechanism
GB201717476D0 (en) * 2017-10-24 2017-12-06 British American Tobacco Investments Ltd Aerosol provision system and removable member
KR102099929B1 (ko) * 2017-10-30 2020-04-10 주식회사 케이티앤지 에어로졸 생성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208016915U (zh) * 2018-01-19 2018-10-30 深圳市艾维普思科技有限公司 供电组件及电子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74436A1 (en) 2021-04-22
JP2022552523A (ja) 2022-12-16
US20230111319A1 (en) 2023-04-13
EP4044857C0 (en) 2023-11-29
EP4044857B1 (en) 2023-11-29
EP4044857A1 (en) 2022-08-24
KR20220083756A (ko) 2022-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044855B1 (en) Charger and aerosol-generating system with improved closing means
CN112040797B (zh) 可充电电子烟
EP3761819B1 (en) An aerosol-generating device comprising a cover element sensor
EP4044857B1 (en) Charger and aerosol-generating system with a multi-component cover
EP4044856B1 (en) Charger and aerosol-generating system with rotatable cover
EP3897243A1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and cartridge for an electronic cigarette
US20220202072A1 (en) Aerosol-generating device with movably attached mouthpiece
WO2020083850A1 (en) Case for aerosol-generating device with detector
RU2816488C1 (ru) Заряд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истема, генерирующая аэрозоль, с поворотной крышкой
RU2816489C1 (ru) Заряд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истема, генерирующая аэрозоль, с многокомпонентной крышкой
RU2816153C1 (ru) Заряд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генерирования аэрозоля с у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нными средствами закрытия
US20240057664A1 (en) Aerosol Generation Set Comprising a Pair of Magnetic Elements, and Associated Operation Method
KR102672906B1 (ko) 경첩식 리드 및 마우스피스를 갖는 에어로졸 발생 장치
RU2792796C2 (ru) Футляр с детектором для генерирующего аэрозоль устройства
KR20230169272A (ko) 경첩식 리드 및 마우스피스를 갖는 에어로졸 발생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