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84475A - 通信测试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测试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84475A
CN114584475A CN202210483232.1A CN202210483232A CN114584475A CN 114584475 A CN114584475 A CN 114584475A CN 202210483232 A CN202210483232 A CN 202210483232A CN 114584475 A CN114584475 A CN 1145844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test
physical channel
determining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8323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84475B (zh
Inventor
王秋莉
陈莹
毕晋攀
徐东晖
曹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co Signal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co Signal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co Signal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Casco Signal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8323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844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844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844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844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844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4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 H04L41/145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involving simulating, designing, planning or modelling of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1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connectiv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测试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预设的工程数据表和通信配置文件,确定目标外部设备在每个测试场景下的测试序列;对于每个测试序列,根据所述测试序列中每个物理通道对应的测试值,确定是否对所述目标外部设备中每个物理通道对应的初始配置数据进行置错处理;控制目标外部设备根据处理后的配置数据,确定待使用的物理通道,并通过待使用的物理通道发送测试消息;根据所述TSRS接收到的测试消息,确定所述测试序列对应的通信测试结果。本申请可以提高通信测试效率。

Description

通信测试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信测试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新型列控系统中,临时限速服务器需要与多个外部设备进行通信,多个外部设备包括调度集中系统(Centralized Traffic Control system,CTC)、无线闭塞中心(RadioBlock Center, RBC)、地基增强系统(Ground-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 GBAS)、列控联锁一体化(Train Control and Interlocking Integration System, TIS)、车载等设备。为保证TSRS与外部设备的正常通信,确保在部分逻辑通道故障的情况下维持正常的应用层通信连接,需要对TSRS与外部设备的逻辑通道和应用层连接状态进行严格的室内测试。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网线将TSRS和外部设备相连,进而形成TSRS与外部设备之间的物理通道,而一个逻辑通道与两个物理通道对应,因此,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插拔网线的方式来模拟物理通道中通信连接和中断,进而模拟部分逻辑通道故障,进而测试在部分逻辑通道故障的情况下是否可以维持应用层通信连接。
由于需要在不同物理通道中的通信中断的情况下进行测试,这样的话,技术人员需要多次插拔网线来模拟各个物理通道中的通信连接和中断,费时费力,进而导致测试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测试方法和装置,可以提高通信测试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预设的工程数据表和通信配置文件,确定目标外部设备在每个测试场景下的测试序列;
对于每个测试序列,根据所述测试序列中每个物理通道对应的测试值,确定是否对所述目标外部设备中每个物理通道对应的初始配置数据进行置错处理;
控制所述目标外部设备根据处理后的配置数据,确定可使用的物理通道,并通过可使用的物理通道发送测试消息;
根据所述TSRS接收到的测试消息,确定所述测试序列对应的通信测试结果。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测试装置,该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工程数据表和通信配置文件,确定目标外部设备在每个测试场景下的测试序列;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对于确定单元获取到的每个测试序列,根据所述测试序列中每个物理通道对应的测试值,确定是否对所述目标外部设备中每个物理通道对应的初始配置数据进行置错处理;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目标外部设备根据第一确定单元得到的处理后的配置数据,确定可使用的物理通道,并通过可使用的物理通道发送测试消息;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TSRS接收到的测试消息,确定所述测试序列对应的通信测试结果。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用于运行程序,其中,该终端运行时执行该第一方面所述的通信测试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控制该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该第一方面所述的通信测试方法。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测试方法和装置,根据测试序列中的每个测试值,确定是否对每个测试值对应的初始配置数据进行修改,以使目标外部设备无法基于修改后的初始配置数据建立对应的物理通道中的通信连接,进而模拟通信通道中的通信中断,这样并不需要技术人员通过拔网线的方式,来模拟通信通道中的通信中断,省事省力,提高了测试效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通信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TSRS与目标外部设备的连接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公开的又一种确定测试结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确定应用层对应的测试结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通信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公开的又一种通信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申请,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新型列控系统中,临时限速服务器需要与多个外部设备进行通信,多个外部设备包括调度集中系统(Centralized Traffic Control system,CTC)、无线闭塞中心(RadioBlock Center, RBC)、地基增强系统(Ground-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 GBAS)、列控联锁一体化(Train Control and Interlocking Integration System, TIS)、车载等设备。为保证TSRS与外部设备的正常通信,需要在不同物理通道中的通信中断的情况下,测试外部设备是否还能与TSRS进行正常通信。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网线将TSRS和外部设备相连,进而形成TSRS与外部设备之间的物理通道,因此,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插拔网线的方式来模拟物理通道中通信连接和中断。
由于需要在不同物理通道中的通信中断的情况下进行测试,这样的话,技术人员需要多次插拔网线来模拟各个物理通道中的通信连接和中断,费时费力,进而导致测试效率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测试方法,该方法的执行设备可以为TSRS,此处并不限定。其具体执行步骤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01,根据预设的工程数据表和通信配置文件,确定目标外部设备在每个测试场景下的测试序列。
其中,目标外部设备为与TSRS相连的外部设备,该外部设备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当外部设备为多个时,可以先在多个外部设备中选取出一个外部设备进行测试,测试结束后,遍历测试其余的外部设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根据预设的工程数据表中的地面设备信息表中的设备名称对应的外部设备,确定为目标外部设备。如表1所示,地面设备信息表中包括与TSRS连接的每个外部设备对应的序号、设备名称以及设备类型。当读取到该地面设备信息表后,可以先对序号1对应的RBC-1进行测试,在测试结束后,再对序号2对应的CTC-1进行测试,直到测试完地面设备信息表中的所有外部设备。
表1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同测试场景对应的测试序列不同,测试序列中每个测试值用于指示对应物理通道的通信状态,进而根据该测试序列中的每个测试值所指示的每个物理通道的通信状态,对每个物理通道的通信状态进行设置。
由于测试序列中的每个测试值指示对应物理通道的通信状态,为此,此处可以对TSRS和目标外部设备连接的物理通道进行具体介绍:物理通道是目标外部设备中的多个通信接口与TSRS的多个通信接口通过网线相连得到的。而一个通信接口往往对应一个通信IP地址,这样,物理通道实际上将TSRS中的通信IP地址和目标外部设备的通信IP地址进行连接。而在实际中,根据铁路设备双系冗余原则,TSRS包括A系设备和B系设备,根据铁路信号安全通信协议,每一系又分为蓝网和红网。这样,当TSRS和每个外部设备均设置4个通信IP,且蓝网对应的通信IP地址只能与蓝网对应的通信IP地址相连,红网对应的通信IP地址只能与红网对应的通信IP地址相连时,便可以建立TSRS和目标外部设备之间的物理通道0至物理通道7共8个物理通道。如图2所示,TSRS存在IP-TSRS-A1、IP-TSRS-A2、IP-TSRS-B1、IP-TSRS-B2四个通信IP地址,将IP-TSRS-A1和IP-TSRS -A2作为A系,将IP-TSRS -B1和IP-TSRS-B2作为B系,并将IP-TSRS-A1和IP-TSRS -B1作为蓝网对应的IP地址,将IP-TSRS-A2和IP-TSRS–B2作为蓝网对应的IP地址。目标外部设备存在IP-OUT-A1、IP- OUT -A2、IP- OUT -B1、IP- OUT -B2四个通信IP地址,将IP- OUT -A1和IP- OUT -A2作为A系,将IP- OUT -B1和IP- OUT -B2作为B系,并将IP- OUT -A1和IP- OUT -B1作为蓝网对应的IP地址,将IP-OUT -A2和IP- OUT–B2作为蓝网对应的IP地址。
在确定TSRS和目标外部设备之间的物理通道之后,便可以对根据预设的工程数据表和通信配置文件,确定目标外部设备在每个测试场景下的测试序列。具体的,先根据工程数据表中的设备名称,将这些设备名称对应的设备作为目标外部设备,并对每个目标外部设备均执行以下操作:根据目标外部设备的设备名称,在TSRS的通信配置文件中,找到TSRS与该目标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时的通信IP地址,以及每个通信IP地址对应的目标外部设备的IP地址,并根据通信IP地址之间建立的物理通道,得到TSRS的IP地址和物理通道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确定TSRS的IP地址和物理通道之间的对应关系之后,便可以根据预设的测试序列生成规则,生成测试序列表,该表中包括所有测试场景分别对应的测试序列。也就是说,可以根据测试序列生成规则,生成任意种物理通道中断场景的对应的测试序列。例如,TSRS和外部设备之间存在8个物理通道,便会生成255个测试场景下的测试序列。
当然,在生成所有测试场景分别对应的测试序列过程中,还可以生成每种测试场景对应的测试序号,并根据每个测试场景对应的测试序号,依次进行测试,并在得到当前测试序号的测试序列对应的通信测试结果后,基于下一个测试序号对应的测试序列进行测试,直到完成所有测试序列的测试。
需要说明的是,当基于上述测试序列表测试完某个外部设备与TSRS之间的通信状态后,由于每个外部设备对应的测试序列生成规则是相同的,因此每个外部设备对应的测试序列表也是相同的,故在测试下一外部设备时,仍可以使用上述测试序列表进行测试,不需要重新生成新的测试序列表,减少执行设备的计算量。当然,也可以重新生成新的测试序列表,例如,当测试序列表包括的是每个TSRS的IP地址与测试值的对应关系时,每测试一个外部设备,便需要重新生成一个测试序列表。
步骤102,对于每个测试序列,根据测试序列中每个物理通道对应的测试值,确定是否对目标外部设备中每个物理通道对应的初始配置数据进行置错处理。
其中,初始配置数据是目标外部设备中存储的配置数据,为使用对应的物理通道进行数据传输所需要的配置数据,如果不存在初始配置数据或者初始配置数据被修改,则无法使用对应的物理通道进行数据传输。例如,初始配置数据为目标外部设备中相应物理通道对应的TSRS的IP地址,当该TSRS的IP地址不存在或者被修改,便无法使用该TSRS的IP地址对应的物理通道进行数据传输。当然,初始配置数据也可以为目标外部设备中相应物理通道对应的目标外部设备的IP地址。对初始配置数据进行置错处理包括删除初始配置数据或者将初始配置数据修改成与其不同的配置数据。
在本步骤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当某物理通道发生故障时,目标外部设备无法通过该物理通道将测试消息发送给TSRS。为了模拟物理通道发生故障,可以对每个物理通道对应的通信配置文件中的初始配置数据进行置错处理,这样,由于该物理通道对应的初始配置数据进行了置错处理,便无法通过该物理通道进行数据传输,进而通过这种模式来模拟出该物理通道中的通信连接和中断。具体的,对于每个测试场景对应的测试序列,当测试序列中某物理通道对应的测试值为预设数值时,需要对目标外部设备中该物理通道对应的初始配置数据进行置错处理,当某物理通道对应的测试值不为预设数值时,不需要对目标外部设备中该物理通道对应的初始配置数据进行置错处理。
进一步的,每个测试序列对应有测试顺序,根据每个测试序列对应的测试顺序,对目标外部设备中的初始配置数据进行处理。
步骤103,控制目标外部设备根据处理后的配置数据,确定可使用的物理通道,并通过可使用的物理通道发送测试消息。
其中,测试消息可以为通信连接消息,也可以为其他消息。
在本步骤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由于无法通过已经进行置错处理后的初始配置数据对应的物理通道发送数据,则该物理通道为不可使用的物理通道,未被修改的初始配置数据对应的物理通道为可使用的物理通道。这样,控制目标外部设备根据处理后的配置数据,确定可使用的物理通道,并通过可使用的物理通道发送测试消息。
步骤104,根据TSRS接收到的测试消息,确定测试序列对应的通信测试结果。
在本步骤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当当前执行主体为TSRS时,由于TSRS为服务器,无法对通信测试结果进行显示,则需要TSRS将通信测试结果发送给显示设备,进而将通信测试结果进行显示,以使技术人员了解TSRS和目标外部设备的通信测试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测试序列中的每个测试值,确定是否对每个测试值对应的初始配置数据进行修改,以使目标外部设备无法基于修改后的初始配置数据建立对应的物理通道中的通信连接,进而模拟通信通道中的通信中断,这样并不需要技术人员通过拔网线的方式,来模拟通信通道中的通信中断,省事省力,提高了测试效率。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每种测试场景对应的测试序列进行自动测试,这样实现了自动化测试,提高了测试效率。
进一步的,作为对图1所示实施例中102步骤的细化及扩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数据方法,其具体内容如下:
对测试序列中的每个物理通道对应的测试值进行检测,当检测到对应测试值为预设值的物理通道时,对物理通道对应的TSRS的IP地址进行置错处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测试序列中的测试值进行检测,当检测到测试值为预设值时,确定该预设值所在的位置,根据该预设值所在的位置,以及预设的位置和物理通道的对应关系,确定该预设值对应的物理通道,根据该预设值对应的物理通道,以及物理通道和TSRS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物理通道对应的TSRS的IP地址,进而对该物理通道对应TSRS的IP地址进行置错处理。
进一步的,作为对图1所示实施例中103步骤的细化及扩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通信测试结果方法,如图3所示,其具体内容如下:
步骤301,将与接收到的测试消息对应的物理通道的通信状态确定为通信连接状态,将其他物理通道的通信状态确定为通信中断状态。
在本步骤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将TSRS接收到的测试消息对应的物理通道的通信状态确定为通信连接状态,将其他物理通道的通信状态确定为通信中断状态。
步骤302,根据每个物理通道的通信状态与物理通道和逻辑通道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测试序列对应的逻辑通道的通信测试结果。
其中,为了优化测试结果,使得测试结果更加的简洁,可以将至少一个物理通道合并为一个逻辑通道,进而比较逻辑通道的实际通信状态与预设通信状态。在实际中,一般可以将处于同系同网下的物理通道作为一个逻辑通道,例如,可以将TSRS的A系的红网与目标外部设备的红网之间的物理通道作为一个逻辑通道,将TSRS的A系的蓝网与目标外部设备的蓝网之间的物理通道作为一个逻辑通道,将TSRS的B系的红网与目标外部设备的红网之间的物理通道作为一个逻辑通道,将TSRS的B系的蓝网与目标外部设备的蓝网之间的物理通道作为一个逻辑通道,这样,便可以建立物理通道和逻辑通道的对应关系,并将该对应关系进行存储。例如,如图2所示,将物理通道0和物理通道2确定为逻辑通道a,将物理通道1和物理通道3确定为逻辑通道b,将物理通道4和物理通道6确定为逻辑通道c,将物理通道5和物理通道7确定为逻辑通道d。
在本步骤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根据每个物理通道的通信状态,与物理通道和逻辑通道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测试序列对应的逻辑通道的通信测试结果的具体方法为:如果逻辑通道所对应的两个物理通道的通信状态均为通信连接状态,则确定逻辑通道的实际通信状态为通信连接状态;如果逻辑通道所对应的两个物理通道的通信状态均为通信中断状态,则确定逻辑通道的实际通信状态为通信中断状态;如果逻辑通道所对应的两个物理通道中的仅有一个物理通道的通信状态为通信中断状态,则确定逻辑通道的实际通信状态为通信半中断状态;根据每个逻辑通道的实际通信状态和预设通信状态,得到测试序列对应的通信测试结果。
例如,逻辑通道a与物理通道0和物理通道2对应。如果物理通道0和物理通道2对应的通信状态均为通信连接状态时,则逻辑通道a的实际通信状态为通信连接状态。如果物理通道0和物理通道2对应的通信状态均为通信中断状态时,则逻辑通道a的实际通信状态为通信连接状态。如果物理通道0和物理通道2中仅一物理通道对应的通信状态均为通信连接状态时,则逻辑通道a的实际通信状态为通信半中断状态。
在获取每个逻辑通道的实际通信状态之后,比较每个逻辑通道的实际通信状态和预设通信状态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确定TSRS与目标外部设备的逻辑层通信正常,如果不一致,则确定TSRS与目标外部设备的逻辑层通信不正常,进而对TSRS和目标外部设备进行维修。其中,预设通信状态为技术人员根据通信原理对当前测试场景设置的通信状态。
步骤303,根据每个物理通道的通信状态和目标外部设备的通信协议类型,确定测试序列对应的应用层的通信测试结果。
在本步骤中,由于不同通信协议类型,对应不同的应用层和物理通道的对应关系,因此,需要先根据目标外部设备的通信协议类型,确定出目标外部设备的应用层对应的物理通道,并根据应用层对应的物理通道和其对应的通信状态,确定应用层的通信状态,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3031,根据目标外部设备的通信协议类型,确定应用层对应的物理通道。
在本步骤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当目标外部设备的通信协议类型为第一协议类型时,将TSRS的主系所对应的物理通道,确定为应用层对应的物理通道;当目标外部设备的通信协议类型为第二协议类型时,将所有的物理通道,确定为应用层对应的物理通道。
需要说明的是,当外部设备的通信协议类型为第一协议类型时,TSRS只根据主系对应的物理通道,确定为应用层对应的物理通道。而当外部设备的通信协议为第二协议类型时,需要将所有的物理通道确定为应用层对应的物理通道。
进一步的,可以通过通信配置文件,确定外部设备的通信协议类型。具体为,读取通信配置文件中的“EQU_TYPE”对应的数值,当EQU_TYPE=4,则说明目标外部设备的通信协议类型为第一协议类型。当EQU_TYPE=5,则说明目标外部设备的通信协议类型为第二协议类型。
例如,如图2所示,当目标外部设备的通信协议类型为第一协议类型,且TSRS将A系作为主系时,应用层对应的物理通道为物理通道1、物理通道2、物理通道3和物理通道4。
步骤3032,根据应用层对应的物理通道的通信状态,确定应用层的实际通信状态。
在本步骤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判断应用层对应的所有物理通道的通信状态是否均为通信中断状态;如果是,则确定应用层的实际通信状态为通信中断状态;如果否,则确定应用层的实际通信状态为通信连接状态。
也就是说,只要应用层对应的所有物理通道均为通信中断状态,则应用层的实际通信状态便为通信中断状态,否则,应用层的实际通信状态便为通信连接状态。
步骤3033,根据应用层的实际通信状态和预设通信状态,得到测试序列对应的应用层的通信测试结果。
在本步骤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在获取应用层的实际通信状态之后,比较应用层的实际通信状态和预设通信状态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确定TSRS与目标外部设备的通信正常,如果不一致,则确定TSRS与目标外部设备的通信不正常,进而对TSRS和目标外部设备进行维修。其中,预设通信状态为技术人员根据通信原理对当前测试场景设置的通信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TSRS可以直接将每个测试序列对应的通信测试结果反馈给显示终端,以便技术人员查看。也可以只将每个逻辑通道和应用层的实际通信状态反馈给显示终端,并由技术人员确定每个逻辑通道和应用层的预设通信状态,并进行比较。具体包括:在TSRS确定每个逻辑通道和应用层分别对应的实际通信状态后,TSRS还可以根据每个逻辑通道和应用层的实际通信状态,生成通信状态信息包,并将其发送给显示终端。显示终端将通信状态信息包中每个逻辑通道和应用层对应的实际通信状态填入表2中,进而将其进行显示。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当前接收到的通信状态信息包的数目,确定测试序列对应的测试序号,并得到该测试序号对应的测试序列。这样也就得到每个物理通道的通信状态,并将其填入表2中,再将根据这些物理通道的通信状态得到的每个逻辑通道和应用层分别对应的预设通信状态(其中,每个逻辑通道的预设通信状态是在步骤302得到的,应用层的预设通信状态是在步骤3032得到的),并将其填入表2中。这样,如果实际通信状态与预设通信状态的测试结论若一致,测试结论为“OK”,单元格标为绿色,若不一致,测试结论为“NOK”,单元格标为红色。
表2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进一步的,作为对上述图1-4所示方法实施例的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测试装置,该装置可以提高通信测试效率。该装置的实施例与前述方法实施例对应,为便于阅读,本实施例不再对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细节内容进行逐一赘述,但应当明确,本实施例中的装置能够对应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全部内容。具体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501,用于根据预设的工程数据表和通信配置文件,确定目标外部设备在每个测试场景下的测试序列;
第一确定单元502,用于对于确定单元501获取到的每个测试序列,根据所述测试序列中每个物理通道对应的测试值,确定是否对所述目标外部设备中每个物理通道对应的初始配置数据进行置错处理;
控制单元503,用于控制所述目标外部设备根据第一确定单元502得到的处理后的配置数据,确定可使用的物理通道,并通过可使用的物理通道发送测试消息;
第二确定单元504,用于根据所述TSRS接收到的测试消息,确定所述测试序列对应的通信测试结果。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所述初始配置数据包括TSRS的IP地址,所述第一确定单元502包括:
检测模块5021,用于对所述测试序列中的每个物理通道对应的测试值进行检测;
置错模块5022,用于当检测到对应所述测试值为预设值的物理通道时,对所述物理通道对应的TSRS的IP地址进行置错处理。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第二确定单元504,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5041,用于将与接收到的测试消息对应的物理通道的通信状态确定为通信连接状态,将其他物理通道的通信状态确定为通信中断状态;
第四确定模块5042,用于根据第三确定模块5041确定出的每个物理通道的通信状态与物理通道和逻辑通道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测试序列对应的逻辑通道的通信测试结果;
第五确定模块5043,用于根据第三确定模块5041确定出的每个物理通道的通信状态和所述目标外部设备的通信协议类型,确定所述测试序列对应的应用层的通信测试结果。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确定模块5042还用于:
如果所述逻辑通道所对应的两个物理通道的通信状态均为通信连接状态,则确定所述逻辑通道的实际通信状态为通信连接状态;
如果所述逻辑通道所对应的两个物理通道的通信状态均为通信中断状态,则确定所述逻辑通道的实际通信状态为通信中断状态;
如果所述逻辑通道所对应的两个物理通道中的仅有一个物理通道的通信状态为通信中断状态,则确定所述逻辑通道的实际通信状态为通信半中断状态;
根据每个逻辑通道的实际通信状态和预设通信状态,得到所述测试序列对应的通信测试结果。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所述第三确定模块5042还用于:
根据所述目标外部设备的通信协议类型,确定所述应用层对应的物理通道;
根据所述应用层对应的物理通道的通信状态,确定所述应用层的实际通信状态;
根据所述应用层的实际通信状态和预设通信状态,得到所述测试序列对应的应用层的通信测试结果。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所述第三确定模块5042还用于:
当所述目标外部设备的通信协议类型为第一协议类型时,将所述TSRS的主系所对应的物理通道,确定为所述应用层对应的物理通道;
当目标外部设备的通信协议类型为第二协议类型时,将所有的物理通道,确定为所述应用层对应的物理通道。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所述第三确定模块5042还用于:
判断所述应用层对应的所有物理通道的通信状态是否均为通信中断状态;
如果是,则确定所述应用层的实际通信状态为通信中断状态;
如果否,则确定所述应用层的实际通信状态为通信连接状态。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图1-4中所述的通信测试方法。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图1-4中所述的通信测试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方法及装置中的相关特征可以相互参考。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分各实施例,而并不代表各实施例的优劣。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申请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申请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申请的最佳实施方式。
此外,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芯片。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 (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只读存储器 (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 (DVD) 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 (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通信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预设的工程数据表和通信配置文件,确定目标外部设备在每个测试场景下的测试序列;
对于每个测试序列,根据所述测试序列中每个物理通道对应的测试值,确定是否对所述目标外部设备中每个物理通道对应的初始配置数据进行置错处理;
控制所述目标外部设备根据处理后的配置数据,确定可使用的物理通道,并通过可使用的物理通道发送测试消息;
根据TSRS接收到的测试消息,确定所述测试序列对应的通信测试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配置数据包括TSRS的IP地址,所述根据所述测试序列中每个物理通道对应的测试值,确定是否对所述目标外部设备中每个物理通道对应的初始配置数据进行置错处理,包括:
对所述测试序列中的每个物理通道对应的测试值进行检测;
当检测到对应所述测试值为预设值的物理通道时,对所述物理通道对应的TSRS的IP地址进行置错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TSRS接收到的测试消息,确定所述测试序列对应的通信测试结果,包括:
将与接收到的测试消息对应的物理通道的通信状态确定为通信连接状态,将其他物理通道的通信状态确定为通信中断状态;
根据每个物理通道的通信状态与物理通道和逻辑通道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测试序列对应的逻辑通道的通信测试结果;
根据每个物理通道的通信状态和所述目标外部设备的通信协议类型,确定所述测试序列对应的应用层的通信测试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物理通道的通信状态与物理通道和逻辑通道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测试序列对应的逻辑通道的通信测试结果,包括:
如果所述逻辑通道所对应的两个物理通道的通信状态均为通信连接状态,则确定所述逻辑通道的实际通信状态为通信连接状态;
如果所述逻辑通道所对应的两个物理通道的通信状态均为通信中断状态,则确定所述逻辑通道的实际通信状态为通信中断状态;
如果所述逻辑通道所对应的两个物理通道中的仅有一个物理通道的通信状态为通信中断状态,则确定所述逻辑通道的实际通信状态为通信半中断状态;
根据每个逻辑通道的实际通信状态和预设通信状态,得到所述测试序列对应的通信测试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物理通道的通信状态和所述目标外部设备的通信协议类型,确定所述测试序列对应的应用层的通信测试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外部设备的通信协议类型,确定所述应用层对应的物理通道;
根据所述应用层对应的物理通道的通信状态,确定所述应用层的实际通信状态;
根据所述应用层的实际通信状态和预设通信状态,得到所述测试序列对应的应用层的通信测试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外部设备的通信协议类型,确定所述应用层对应的物理通道,包括:
当所述目标外部设备的通信协议类型为第一协议类型时,将所述TSRS的主系所对应的物理通道,确定为所述应用层对应的物理通道;
当目标外部设备的通信协议类型为第二协议类型时,将所有的物理通道,确定为所述应用层对应的物理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应用层对应的物理通道的通信状态,确定所述应用层的实际通信状态,包括:
判断所述应用层对应的所有物理通道的通信状态是否均为通信中断状态;
如果是,则确定所述应用层的实际通信状态为通信中断状态;
如果否,则确定所述应用层的实际通信状态为通信连接状态。
8.一种通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工程数据表和通信配置文件,确定目标外部设备在每个测试场景下的测试序列;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对于确定单元获取到的每个测试序列,根据所述测试序列中每个物理通道对应的测试值,确定是否对所述目标外部设备中每个物理通道对应的初始配置数据进行置错处理;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目标外部设备通过第一确定单元得到的处理后的配置数据,确定可使用的物理通道,并通过可使用的物理通道发送测试消息;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TSRS接收到的测试消息,确定所述测试序列对应的通信测试结果。
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终端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测试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测试方法。
CN202210483232.1A 2022-05-06 2022-05-06 通信测试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45844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83232.1A CN114584475B (zh) 2022-05-06 2022-05-06 通信测试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83232.1A CN114584475B (zh) 2022-05-06 2022-05-06 通信测试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84475A true CN114584475A (zh) 2022-06-03
CN114584475B CN114584475B (zh) 2022-08-30

Family

ID=81778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83232.1A Active CN114584475B (zh) 2022-05-06 2022-05-06 通信测试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84475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9597A (zh) * 2011-05-16 2011-12-14 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列车控制系统仿真测试系统
WO2012100627A1 (zh) * 2011-01-26 2012-08-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钟偏移更新的方法、时钟偏移消息的通告方法和装置
EP2746130A1 (en) * 2011-05-16 2014-06-25 Beijing National Railway Research & Design Institute of Signal & Communication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nding temporary speed restriction command in c3 system
CN107450353A (zh) * 2017-09-22 2017-12-08 北京中科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列控地面设备仿真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1858372A (zh) * 2020-07-28 2020-10-30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对tsrs系统的自动化测试体系与方式
CN112099478A (zh) * 2020-11-10 2020-12-18 卡斯柯信号(北京)有限公司 列控中心临时限速报文的自动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2260906A (zh) * 2020-12-24 2021-01-22 卡斯柯信号(北京)有限公司 地基增强系统的仿真测试系统及仿真测试方法
CN112550382A (zh) * 2020-12-17 2021-03-26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用于地面设备的无线通信通道冗余切换实现方法
CN113485881A (zh) * 2021-07-13 2021-10-08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临时限速服务器的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00627A1 (zh) * 2011-01-26 2012-08-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钟偏移更新的方法、时钟偏移消息的通告方法和装置
CN102279597A (zh) * 2011-05-16 2011-12-14 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列车控制系统仿真测试系统
EP2746130A1 (en) * 2011-05-16 2014-06-25 Beijing National Railway Research & Design Institute of Signal & Communication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nding temporary speed restriction command in c3 system
CN107450353A (zh) * 2017-09-22 2017-12-08 北京中科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列控地面设备仿真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1858372A (zh) * 2020-07-28 2020-10-30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对tsrs系统的自动化测试体系与方式
CN112099478A (zh) * 2020-11-10 2020-12-18 卡斯柯信号(北京)有限公司 列控中心临时限速报文的自动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2550382A (zh) * 2020-12-17 2021-03-26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用于地面设备的无线通信通道冗余切换实现方法
CN112260906A (zh) * 2020-12-24 2021-01-22 卡斯柯信号(北京)有限公司 地基增强系统的仿真测试系统及仿真测试方法
CN113485881A (zh) * 2021-07-13 2021-10-08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临时限速服务器的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喆,郭艳军: ""列车控制仿真测试平台中模拟临时限速服务器研究"", 《铁路计算机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84475B (zh) 202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05003A (zh) 一种基于集群化系统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10300017B (zh) 标准配置生成装置及方法和网络设备配置纠错装置及方法
CN112422361A (zh) 一种交换机测试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1159029B (zh) 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08715B (zh) 一种5g基站业务故障查找方法及装置
CN101800672B (zh) 设备检测方法和设备
CN114584475B (zh) 通信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02801575A (zh) 环回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0198222A (zh) 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即插即用测试方法及测试主站
CN112637010A (zh) 一种设备的检查方法及装置
CN116705129A (zh) 固态硬盘的测试方法
CN114124727B (zh) 一种网管通信压力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2699648B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5542875A (zh) 一种基于soa服务的车辆检测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5495381A (zh) 交互场景的测试方法、系统、处理器及电子设备
CN105740114B (zh) 移动终端的容错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5357458B (zh) 测试tisdm显示信息方法和装置
CN114546829A (zh) 测试方案体系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3178997A (zh) 一种基于lldp协议的mac地址相同的检测方法和设备
CN106992873B (zh) 保护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162966A (zh) 接收卡网口硬件的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CN112306033B (zh) 车载控制器联合测试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7041020A (zh) 一种基于sdn的业务故障修复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319356A (zh) 一种基于园区网络的业务部署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6346656A (zh) 物联网设备的链路状态检测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