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83807B - 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 Google Patents
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583807B CN114583807B CN202210496231.0A CN202210496231A CN114583807B CN 114583807 B CN114583807 B CN 114583807B CN 202210496231 A CN202210496231 A CN 202210496231A CN 114583807 B CN114583807 B CN 11458380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oltage
- cluster
- battery
- target
- determi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9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HEZMWWAKWCSUCB-PHDIDXHHSA-N (3R,4R)-3,4-dihydroxycyclohexa-1,5-diene-1-carboxyl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C@@H]1C=CC(C(O)=O)=C[C@H]1O HEZMWWAKWCSUCB-PHDIDXHHSA-N 0.000 claims 1
- 208000028659 discharg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02J7/0014—Circuits for equalisation of charge between batteries
- H02J7/0018—Circuits for equalisation of charge between batteries using separate charge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02J7/0014—Circuits for equalisation of charge between batteri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0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01M10/441—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02J7/0014—Circuits for equalisation of charge between batteries
- H02J7/0016—Circuits for equalisation of charge between batteries using shunting, discharge or bypass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2—Overcharge prot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6—Overdischarge prot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48—Detection of remaining charge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4—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battery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8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battery voltag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2010/4271—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s including electronic circuits, e.g. control of current or voltage to keep battery in healthy state, cell balancing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7/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2207/20—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te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储能系统中目标电池簇的第一簇电压;根据所述第一簇电压和预设的冗余电压确定第二簇电压,并根据母线电压和所述第二簇电压确定所述储能系统中与所述目标电池簇对应的第一调节器件的输出电压;其中,所述冗余电压在所述第一调节器件的调节范围内;控制所述第一调节器件输出所述输出电压,以对所述目标电池簇进行电压调节。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合理调节多个电池簇之间的电压差值,避免出现内部环流导致电池损伤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飞速发展,储能系统成为了新能源领域中比较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当前的储能系统通常包括多个并联的电池簇,每个电池簇由多个串联的电池组成。在对储能系统进行充放电时,多个电池簇之间可能出现电压差值而导致内部环流,对电池造成损伤,因此,通常会在电池簇中设置调节器件,通过调节器件减小电池簇之间的电压差值。
但是,在通过调节器件减小电池簇之间的电压差值时,仍然可能会出现调节不合理导致内部环流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能够合理调节多个电池簇之间的电压差值,避免内部环流对电池造成损伤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储能系统中目标电池簇的第一簇电压;根据第一簇电压和预设的冗余电压确定第二簇电压,并根据母线电压和第二簇电压确定储能系统中与目标电池簇对应的第一调节器件的输出电压;其中,冗余电压在第一调节器件的调节范围内;控制第一调节器件输出该输出电压,以对目标电池簇进行电压调节。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在对目标电池簇进行电压调节时,进行了冗余考虑,可以使电压调节更加合理,从而避免内部环流对电池造成损伤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根据第一簇电压和预设的冗余电压确定第二簇电压,包括:获取目标电池簇的荷电状态;根据荷电状态、第一簇电压和冗余电压,确定第二簇电压。本申请实施例在对目标电池簇进行电压调节时,不仅考虑到电池的荷电状态,而且还进行了冗余考虑,因此,可以使电压调节更加合理,从而避免内部环流对电池造成损伤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荷电状态、第一簇电压和冗余电压,确定第二簇电压,包括:根据荷电状态确定目标调节方式;其中,目标调节方式包括防过充调节方式或防过放调节方式;采用目标调节方式,根据第一簇电压和冗余电压确定第二簇电压。本申请实施例针对防过充调节方式和防过放调节方式设置不同的冗余方向,根据不同的冗余方向确定第二簇电压,再根据第二簇电压和母线电压确定第一调节器件的输出电压,可以使电压调节避免电池簇过充或者过放,而导致内部环流问题,因而电压调节更加合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采用目标调节方式,根据第一簇电压和冗余电压确定第二簇电压,包括:若目标调节方式为防过充调节方式,则获取第一簇电压和冗余电压的差值,得到第二簇电压;
对应地,根据母线电压和第二簇电压确定储能系统中与目标电池簇对应的第一调节器件的输出电压,包括:
将母线电压与第二簇电压的差值确定为输出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采用目标调节方式,根据第一簇电压和冗余电压确定第二簇电压,包括:若目标调节方式为防过放调节方式,则获取第一簇电压与冗余电压的和值,得到第二簇电压;
对应地,根据母线电压和第二簇电压确定储能系统中与目标电池簇对应的第一调节器件的输出电压,包括:
将母线电压与第二簇电压的差值确定为输出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荷电状态确定目标调节方式,包括:若目标电池簇的荷电状态的值大于第一荷电阈值,则确定目标调节方式为防过充调节方式;若目标电池簇的荷电状态的值小于第二荷电阈值,则确定目标调节方式为防过放调节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对储能系统的多个电池簇中的第一电池簇上电,得到母线电压;从第一电池簇之外的第二电池簇中选取出目标电池簇;确定目标电池簇的第一簇电压与母线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值;若根据电压差值确定调用第一调节器件,则执行根据第一簇电压和预设的冗余电压确定第二簇电压,并根据母线电压和第二簇电压确定储能系统中与目标电池簇对应的第一调节器件的输出电压的步骤。本申请实施例根据母线电压和目标电池簇的第一簇电压确定是否需要对目标电池簇进行电压调节,在目标电池簇与其他电池簇之间的电压差异较大,且待调节电压在第一调节器件的可调范围内时,才调用对应的第一调节器件,这样,不仅可以更合理地进行电压调节,而且可以保护调节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电压差值确定调用第一调节器件,包括:若电压差值大于第一电压阈值且小于第二电压阈值,则确定调用第一调节器件;第一电压阈值是根据多个电池簇之间的最大容许电压差确定的,第二电压阈值是根据第一调节器件的最大调节电压确定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若根据电压差值确定不调用第一调节器件,则控制第一调节器件转换为旁路状态。本申请实施例在确定不调用第一调节器件时,将第一调节器件转换为旁路状态,不仅可以保护调节器件,还可以降低储能系统的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储能系统的多个电池簇中的第一电池簇上电,得到母线电压,包括:从多个电池簇中选取出第一簇电压位于目标电压范围内的电池簇作为第一电池簇;控制与第一电池簇对应的第二调节器件转换为旁路状态,并对第一电池簇上电,得到母线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在多个电池簇处于充电平台区间或放电平台区间时,获取多个电池簇之间的最大荷电差值;若确定最大荷电差值符合预设条件,则确定与待调节电池簇对应的第三调节器件的输出电流;控制第三调节器件输出该输出电流;其中,充电平台区间为充电过程中电池电压变化率小于第一变化率阈值的阶段,放电平台区间为放电过程中电池电压变化率小于第二变化率阈值的阶段。本申请实施例在电池簇处于充电平台区间或放电平台区间时,根据多个电池簇的荷电状态进行电流调整,可以使多个电池簇之间的充电时间一致性或放电时间一致性更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与待调节电池簇对应的第三调节器件的输出电流,包括:若待调节电池簇处于充电状态,则根据多个电池簇的总电流、单簇最高容许电流和电流安全裕量确定输出电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与待调节电池簇串联的第三调节器件的输出电流,包括:若待调节电池簇处于放电状态,则根据单簇最高容许电流和电流安全裕量确定输出电流。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储能系统包括控制器件、至少一个调节器件和多个并联的电池簇;
控制器件,用于获取目标电池簇的第一簇电压;根据第一簇电压和预设的冗余电压确定第二簇电压,并根据母线电压和第二簇电压确定与目标电池簇对应的调节器件的输出电压,控制调节器件输出该输出电压,以对目标电池簇进行电压调节;其中,冗余电压在调节器件的调节范围内。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针对防过充调节方式和防过放调节方式设置不同的冗余方向,根据不同的冗余方向确定第二簇电压,再根据第二簇电压和母线电压确定调节器件的输出电压,可以使电压调节避免电池簇过充或者过放,而导致内部环流问题,因而电压调节更加合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储能系统还包括旁路开关,旁路开关与调节器件并联;控制器件,还用于在确定不调用调节器件时,控制旁路开关导通,以使调节器件转换为旁路状态。本申请实施例在确定不调用调节器件时,将调节器件转换为旁路状态,不仅可以保护调节器件,还可以降低储能系统的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储能系统还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预充继电器,第一继电器与目标电池簇的第一端串联,第二继电器与目标电池簇的第二端串联,预充继电器与第二继电器并联;控制器件,还用于在对目标电池簇上电时,控制第一继电器和预充继电器依次导通,并在预设时长后,控制第二继电器导通,再控制预充继电器关断。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预充继电器将电池簇与母线断开,可以保护电池簇,并且,在对电池簇上电时,通过预充继电器来调节上电的电压或电流,避免过大的电压或电流对电池簇带来冲击,从而进一步保护电池簇。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器件为DCDC变换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DCDC变换器可以根据控制器件发送的输出电压进行电压调节,从而避免多个电池簇之间的电压差异导致内部环流的出现,进而保护电池不受损伤。或者,DCDC变换器根据控制器件发送的输出电流进行电流调节,从而保证多个电池簇之间的充电时间一致性或放电时间一致性更好。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储能系统中目标电池簇的第一簇电压;
输出电压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簇电压和预设的冗余电压确定第二簇电压,并根据母线电压和第二簇电压确定储能系统中与目标电池簇对应的第一调节器件的输出电压;其中,冗余电压在第一调节器件的调节范围内;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第一调节器件输出该输出电压,以对目标电池簇进行电压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出电压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获取目标电池簇的荷电状态;根据荷电状态、第一簇电压和冗余电压,确定第二簇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出电压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荷电状态确定目标调节方式;其中,目标调节方式包括防过充调节方式或防过放调节方式;采用目标调节方式,根据第一簇电压和冗余电压确定第二簇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出电压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若目标调节方式为防过充调节方式,则获取第一簇电压和冗余电压的差值,得到第二簇电压;将母线电压与第二簇电压的差值确定为输出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出电压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若目标调节方式为防过放调节方式,则获取第一簇电压与冗余电压的和值,得到第二簇电压;将母线电压与第二簇电压的差值确定为输出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出电压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若目标电池簇的荷电状态的值大于第一荷电阈值,则确定目标调节方式为防过充调节方式;若目标电池簇的荷电状态的值小于第二荷电阈值,则确定目标调节方式为防过放调节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母线电压获得模块,用于对储能系统的多个电池簇中的第一电池簇上电,得到母线电压;
电池簇选取模块,用于从第一电池簇之外的第二电池簇中选取出目标电池簇;
电压差值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目标电池簇的第一簇电压与母线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值;
调节器件调用模块,用于若根据电压差值确定调用第一调节器件,则执行根据第一簇电压和预设的冗余电压确定第二簇电压,并根据母线电压和第二簇电压确定储能系统中与目标电池簇对应的第一调节器件的输出电压的步骤。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器件调用模块,具体用于若电压差值大于第一电压阈值且小于第二电压阈值,则确定调用第一调节器件;第一电压阈值是根据多个电池簇之间的最大容许电压差确定的,第二电压阈值是根据第一调节器件的最大调节电压确定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旁路控制模块,用于若根据电压差值确定不调用第一调节器件,则控制第一调节器件转换为旁路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母线电压获得模块,具体用于从多个电池簇中选取出第一簇电压位于目标电压范围内的电池簇作为第一电池簇;控制与第一电池簇对应的第二调节器件转换为旁路状态,并对第一电池簇上电,得到母线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荷电差值获取模块,用于在多个电池簇处于充电平台区间或放电平台区间时,获取多个电池簇之间的最大荷电差值;其中,充电平台区间为充电过程中电池电压变化率小于第一变化率阈值的阶段,放电平台区间为放电过程中电池电压变化率小于第二变化率阈值的阶段;
输出电流确定模块,用于若确定最大荷电差值符合预设条件,则确定与待调节电池簇对应的第三调节器件的输出电流;
第二控制模块,控制第三调节器件输出该输出电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出电流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若待调节电池簇处于充电状态,则根据多个电池簇的总电流、单簇最高容许电流和电流安全裕量确定输出电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出电流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若待调节电池簇处于放电状态,则根据单簇最高容许电流和电流安全裕量确定输出电流。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对下文可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可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全部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确定第一调节器件输出电压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确定第一调节器件输出电压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储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储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储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储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同理,“多组”指的是两组以上(包括两组),“多片”指的是两片以上(包括两片)。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目前,随着新能源技术的飞速发展,储能系统成为了新能源领域中比较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当前的储能系统通常包括多个并联的电池簇,每个电池簇由多个串联的电池组成。在对储能系统进行充放电时,多个电池簇之间可能出现电压差值而导致内部环流,对电池造成损伤,因此,如图1所示,通常会在电池簇中设置调节器件,通过调节器件减小电池簇之间的电压差值。但是,在通过调节器件减小电池簇之间的电压差值时,仍然可能会出现调节不合理导致内部环流的问题。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案中,获取储能系统中目标电池簇的第一簇电压;根据第一簇电压和预设的冗余电压确定第二簇电压,并根据母线电压和第二簇电压确定储能系统中与目标电池簇对应的第一调节器件的输出电压;控制第一调节器件输出该输出电压,以对目标电池簇进行电压调节。本申请实施例在对目标电池簇进行电压调节时,进行了冗余考虑,可以使电压调节更加合理,从而避免内部环流对电池造成损伤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池和储能系统可以但不限用于车辆、船舶或飞行器等用电装置中,也不限于用于各种用电装置的充电设备中。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上述储能系统为例进行说明,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获取储能系统中目标电池簇的第一簇电压。
储能系统中可以设置采集电路,采集电路可以包括电压传感器。在获取第一簇电压时,可以通过电压传感器分别对目标电池簇的每个电池进行电压采集,然后根据各电池的电池电压计算出目标电池簇的第一簇电压。也可以通过电压传感器直接对目标电池簇进行电压采集,得到目标电池簇的第一簇电压。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簇电压的获取方式不做限定。
步骤202,根据第一簇电压和预设的冗余电压确定第二簇电压,并根据母线电压和第二簇电压确定储能系统中与目标电池簇对应的第一调节器件的输出电压。
预先设置冗余电压,该冗余电压可以根据采集电路的最大采样误差确定,该冗余电压在第一调节器件的调节范围内,本申请实施例对冗余电压不做限定。
在对目标电池簇进行电压调节时,为了避免目标电池簇过充或者过放,可以先根据第一簇电压和冗余电压确定第二簇电压,然后再根据第二簇电压和母线电压确定待调节电压,即确定第一调节器件的输出电压。
步骤203,控制第一调节器件输出该输出电压,以对目标电池簇进行电压调节。
确定第一调节器件的输出电压后,可以将该输出电压发送到第一调节器件,控制第一调节器件输出该输出电压,从而实现对目标电池簇进行电压调节。
例如,目标电池簇的第一簇电压低于其他电池簇的簇电压,则第一调节器件的输出电压较大,使目标电池簇的第一簇电压与其他电池簇的簇电压相差较小,比如小于5V;或者,目标电池簇的第一簇电压高于其他电池簇的簇电压,则第一调节器件的输出电压较小,使目标电池簇的簇电压与其他电池簇的簇电压相差较小。
上述实施例中,获取储能系统中目标电池簇的第一簇电压;根据第一簇电压和预设的冗余电压确定第二簇电压,并根据母线电压和第二簇电压确定储能系统中与目标电池簇对应的第一调节器件的输出电压;控制第一调节器件输出该输出电压,以对目标电池簇进行电压调节。现有技术中,采用第一调节器件进行电压调节时,可能会因为簇电压采样误差导致第一调节器件调节过度而损伤电池的情况,而本申请实施例在对目标电池簇进行电压调节时,进行了冗余考虑,可以避免第一调节器件调节过度的情况,使电压调节更加合理,从而避免内部环流对电池造成损伤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3,上述根据第一簇电压和预设的冗余电压确定第二簇电压的过程,可以包括:
步骤301,获取目标电池簇的荷电状态。
其中,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用于表征电池的剩余电量。例如,电池的荷电状态的值为80%,表明电池的剩余电量为总电量的80%。
获取荷电状态的过程可以包括:根据采集电路采集到的目标电池簇中每个电池的电池电压和电池额定电压确定每个电池的荷电状态,然后根据每个电池的荷电状态确定目标电池簇的荷电状态。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确定目标电池簇的荷电状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302,根据荷电状态、第一簇电压和冗余电压,确定第二簇电压。
根据荷电状态不同,确定不同的调节方式。例如,荷电状态的值为95%,表明电池电量充足,如果继续充电,则容易导致过充而损伤电池。或者,荷电状态的值为5%,表明电池电量不足,如果继续放电,则容易导致过放而损伤电池。因此,针对不同的荷电状态,需要根据第一簇电压和冗余电压采用对应的调节方式确定第二簇电压,再根据第二簇电压和母线电压确定第一调节器件的输出电压,从而避免过充或过放而损伤电池的问题。
可以理解地,如果荷电状态表明继续对电池充电或对电池放电,并不会损伤电池,也可以只根据第一簇电压和母线电压确定第一调节器件的输出电压,而不进行冗余考虑。
上述实施例中,获取目标电池簇的荷电状态,根据荷电状态、第一簇电压和冗余电压,确定第二簇电压。本申请实施例在对目标电池簇进行电压调节时,不仅考虑到电池的荷电状态,而且还进行了冗余考虑,因此,可以使电压调节更加合理,从而避免内部环流对电池造成损伤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上述根据荷电状态、第一簇电压和冗余电压,确定第二簇电压的过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21,根据荷电状态确定目标调节方式。
其中,目标调节方式包括防过充调节方式或防过放调节方式。
在获取到荷电状态后,可以根据荷电状态的值确定目标调节方式。可选地,若目标电池簇的荷电状态的值大于第一荷电阈值,则确定目标调节方式为防过充调节方式;若目标电池簇的荷电状态的值小于第二荷电阈值,则确定目标调节方式为防过放调节方式。
例如,第一荷电阈值为90%,第二荷电阈值为10%。假设获取到荷电状态的值为95%,大于第一荷电阈值,则确定目标调节方式为防过充调节方式。假设到荷电状态的值为5%,小于第二荷电阈值,则确定目标调节方式为防过放调节方式。
步骤3022,采用目标调节方式,根据第一簇电压和冗余电压确定第二簇电压。
不同调节方式,冗余的方向不同,即冗余电压的使用方式不同。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采用目标调节方式,根据第一簇电压和冗余电压确定第二簇电压的步骤,可以包括:若目标调节方式为防过充调节方式,则获取第一簇电压和冗余电压的差值,得到第二簇电压。
对应地,根据母线电压和第二簇电压确定储能系统中与目标电池簇对应的第一调节器件的输出电压可以包括:将母线电压与第二簇电压的差值确定为输出电压。
例如,目标调节方式为防过充调节方式,第一簇电压为1490V,冗余电压为4V,母线电压为1500V,获取第一簇电压和冗余电压的差值为1486V,即第二簇电压为1486V。再将母线电压1500V与第二簇电压1486V的差值14V确定为第一调节器件的输出电压。
可以理解地,根据第一簇电压和冗余电压的差值确定第二簇电压,再根据第二簇电压和母线电压确定第一调节器件的输出电压,之后,第一调节器件的输出电压与目标电池簇的第一簇电压之和大概率会大于其他电池簇的第一簇电压。这样,目标电池簇可能会放电或者不放电不充电,因而可以避免继续为目标电池簇充电而导致过充的问题,从而避免损伤电池。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采用目标调节方式,根据第一簇电压和冗余电压确定第二簇电压的步骤,可以包括:若目标调节方式为防过放调节方式,则获取第一簇电压与冗余电压的和值,得到第二簇电压。
对应地,根据母线电压和第二簇电压确定储能系统中与目标电池簇对应的第一调节器件的输出电压可以包括:将母线电压与第二簇电压的差值确定为输出电压。
例如,目标调节方式为防过放调节方式,第一簇电压为1300V,冗余电压为4V,母线电压为1310V,获取第一簇电压和冗余电压的和值为1304V,即第二簇电压为1304V。再将母线电压1310V与第二簇电压1304V的差值6V确定为第一调节器件的输出电压。
可以理解地,根据第一簇电压和冗余电压的和值确定第二簇电压,再根据第二簇电压和母线电压确定第一调节器件的输出电压,之后,第一调节器件的输出电压与目标电池簇的第一簇电压之和大概率会小于其他电池簇的第一簇电压。这样,目标电池簇可能会充电或者不放电不充电,因而可以避免目标电池簇继续放电而导致过放的问题,从而避免损伤电池。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目标调节方式还包括普通调节方式。若目标电池簇的荷电状态的值小于或等于第一荷电阈值,且大于或等于第二荷电阈值,则确定目标调节调节方式为普通调节方式。在普通调节方式中,不考虑冗余电压,根据第一簇电压和母线电压确定第一调节器件的输出电压。
上述实施例中,根据荷电状态确定目标调节方式;采用目标调节方式,根据第一簇电压和冗余电压确定第二簇电压。本申请实施例针对防过充调节方式和防过放调节方式设置不同的冗余方向,根据不同的冗余方向确定第二簇电压,再根据第二簇电压和母线电压确定第一调节器件的输出电压,可以使电压调节避免电池簇过充或者过放,而导致内部环流问题,因而电压调节更加合理。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5,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对储能系统的多个电池簇中的第一电池簇上电,得到母线电压。
在对储能系统的多个电池簇上电时,先对多个电池簇中的第一电池簇上电,得到母线电压。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得到母线电压的过程可以包括:从多个电池簇中选取出第一簇电压位于目标电压范围内的电池簇作为第一电池簇;控制与第一电池簇对应的第二调节器件转换为旁路状态,并对第一电池簇上电,得到母线电压。
其中,目标电压范围可以根据多个电池簇之间的最大簇电压、最小簇电压和簇电压平均值中的一个确定。例如,可以从多个电池簇中选取出第一簇电压最大的电池簇作为第一电池簇,也可以从多个电池簇中选取出第一簇电压最小的电池簇作为第一电池簇,还可以从多个电池簇中选取出第一簇电压为平均值的电池簇作为第一电池簇。本申请实施例对目标电压范围不做限定,对第一电池簇的选取方式也不做限定。
步骤402,从第一电池簇之外的第二电池簇中选取出目标电池簇。
对第一电池簇上电后,从多个电池簇中除第一电池簇之外的第二电池簇中选取出任意一个电池簇作为目标电池簇。
步骤403,确定目标电池簇的第一簇电压与母线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值。
计算目标电池簇的第一簇电压和母线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值。例如,目标电池簇的第一簇电压为1490V,母线电压为1500V,则确定电压差值为10V。
步骤404,若根据电压差值确定调用第一调节器件,则执行根据第一簇电压和预设的冗余电压确定第二簇电压,并根据母线电压和第二簇电压确定储能系统中与目标电池簇对应的第一调节器件的输出电压的步骤。
确定电压差值是否满足调用条件,如果满足调用条件则确定调用第一调节器件;然后,根据第一簇电压和预设的冗余电压确定第二簇电压,再根据第二簇电压和母线电压确定储能系统中与目标电池簇对应的第一调节器件的输出电压。上述调用条件可以是根据多个电池簇之间的最大容许电压差和第一调节器件的最大调节电压确定的。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上述根据电压差值确定调用第一调节器件的步骤,可以包括:若电压差值大于第一电压阈值且小于第二电压阈值,则确定调用第一调节器件;第一电压阈值是根据多个电池簇之间的最大容许电压差确定的,第二电压阈值是根据第一调节器件的最大调节电压确定的。
例如,多个电池簇之间的最大容许电压差为5V,则第一电压阈值可以设置为5V,第一调节器件的最大调节电压为15V,则第二电压阈值可以设置为15V。如果目标电池簇与母线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值大于5V且小于15V,表明目标电池簇与其他电池簇之间的电压差值超出了最大容许电压差,需要对目标电池簇进行电压调节,同时待调节电压在第一调节器件的可调范围内,因此,确定调用第一调节器件。
上述实施例中,对储能系统的多个电池簇中的第一电池簇上电,得到母线电压;从第一电池簇之外的第二电池簇中选取出目标电池簇;确定目标电池簇的第一簇电压与母线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值;若根据电压差值确定调用第一调节器件,则执行根据第一簇电压和预设的冗余电压确定第二簇电压,并根据母线电压和第二簇电压确定储能系统中与目标电池簇对应的第一调节器件的输出电压的步骤。本申请实施例根据母线电压和目标电池簇的第一簇电压确定是否需要对目标电池簇进行电压调节,在目标电池簇与其他电池簇之间的电压差异较大,且待调节电压在第一调节器件的可调范围内时,才调用对应的第一调节器件,这样,不仅可以更合理地进行电压调节,而且可以保护调节器件。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6,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5,若根据电压差值确定不调用第一调节器件,则控制第一调节器件转换为旁路状态。
如果目标电池簇的第一簇电压与母线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值小于第一电压阈值,或大于第二电压阈值,则确定不调用第一调节器件。
例如,目标电池簇的第一簇电压与母线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值小于5V,表明目标电池簇与其他电池簇之间的电压差值在最大容许电压差内,可以不对目标电池簇进行电压调节,则确定不调用第一调节器件。或者,目标电池簇的第一簇电压与母线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值大于15V,表明待调节电压超出了第一调节器件的可调范围,此时也确定不调用第一调节器件,以免对第一调节器件造成损伤。
在确定不调用第一调节器件后,控制第一调节器件转换为旁路状态。例如,储能系统还包括与第一调节器件并联的旁路开关,控制旁路开关闭合,则可以将第一调节器件转换为旁路状态。或者,第一调节器件采用DCDC变换器,该DCDC变换器内设置有H桥,将H桥的桥臂短路,也可以使第一调节器件转换为旁路状态。在实际应用中,控制第一调节器件转换为旁路状态的方式不限于上述描述,还以采用其他方式。
上述实施例中,若根据电压差值确定不调用第一调节器件,则控制第一调节器件转换为旁路状态。本申请实施例在确定不调用第一调节器件时,将第一调节器件转换为旁路状态,不仅可以保护调节器件,还可以降低储能系统的功耗。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7,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在多个电池簇处于充电平台区间或放电平台区间时,获取多个电池簇之间的最大荷电差值。
其中,充电平台区间为充电过程中电池电压变化率小于第一变化率阈值的阶段,放电平台区间为放电过程中电池电压变化率小于第二变化率阈值的阶段。在对电池充电时,电池电压在充电起始阶段和充电结束阶段变化率较大,而在充电中间阶段变化率较小,这个电池电压变化率较小的阶段即为充电平台区间。同样地,在对电池放电时,电池电压在放电中间阶段变化率也较小,该阶段即为放电平台区间。第一变化率阈值可以与第二变化率阈值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变化率阈值和第二变化率阈值不做限定。
当多个电池簇处于充电平台区间或者放电平台区间时,先分别获取各电池簇的荷电状态,然后查找出最高的荷电状态和最低的荷电状态,之后计算最高的荷电状态与最低的荷电状态之间的差值,得到最大荷电差值。
步骤502,若确定最大荷电差值符合预设条件,则确定与待调节电池簇对应的第三调节器件的输出电流。
确定最大荷电差值是否大于预设荷电值,如果最大荷电差值大于预设荷电值,则确定最大荷电差值符合预设条件。例如,最大荷电差值为12%,大于预设荷电值10%,则确定最大荷电差值符合预设条件。本申请实施例对预设荷电值不做限定。
确定最大荷电差值符合预设条件,表明电池簇之间的荷电状态差异较大,需要对部分电池簇进行调节,以避免因荷电状态的差异导致内部环流的出现。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荷电状态最高的电池簇或者荷电状态最低的电池簇作为待调节电池簇,然后确定与该待调节电池簇对应的第三调节器件的输出电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确定与待调节电池簇对应的第三调节器件的输出电流的步骤,可以包括:若待调节电池簇处于充电状态,则根据多个电池簇的总电流、单簇最高容许电流和电流安全裕量确定输出电流。
以电池簇的总数为5,待调节电池簇的数量为2为例,如果待调节电池簇处于充电状态,则根据公式(1)确定第三调节器件的输出电流:
其中,I调节为第三调节器件的输出电流,I总为多个电池簇的总电流,I最高为单簇最高容许电流,0.95为电流安全裕量,上述2和3以及安全裕量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可以理解地,通过第三调节器件调节电池簇的电流,可以调节充电速度,从而使多个电池簇之间的充电时间一致性更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确定与待调节电池簇串联的第三调节器件的输出电流的步骤,可以包括:若待调节电池簇处于放电状态,则根据单簇最高容许电流和电流安全裕量确定输出电流。
仍以电池簇的总数为5,待调节电池簇的数量为2为例,如果待调节电池簇处于放电状态,则根据公式(2)确定第三调节器件的输出电流:
其中,I调节为第三调节器件的输出电流,I最高为单簇最高容许电流,0.95为电流安全裕量。其中,安全裕量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步骤503,控制第三调节器件输出该输出电流。
在确定第三调节器件的输出电流后,将输出电流发送到第三调节器件,控制第三调节器件输出该输出电流。
上述实施例中,在多个电池簇处于充电平台区间或放电平台区间时,获取多个电池簇之间的最大荷电差值;若确定最大荷电差值符合预设条件,则确定与待调节电池簇对应的第三调节器件的输出电流。本申请实施例在电池簇处于充电平台区间或放电平台区间时,根据多个电池簇的荷电状态进行电流调整,可以使多个电池簇之间的充电时间一致性或放电时间一致性更好。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8,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储能系统包括控制器件、至少一个调节器件和多个并联的电池簇;控制器件,用于获取目标电池簇的第一簇电压;根据第一簇电压和预设的冗余电压确定第二簇电压,并根据母线电压和第二簇电压确定与目标电池簇对应的调节器件的输出电压,控制调节器件输出该输出电压,以对目标电池簇进行电压调节,其中,冗余电压在第一调节器件的调节范围内。
储能系统可以包括控制器件、至少一个调节器件和多个并联的电池簇。其中,控制器件可以包括主电池管理系统MBMU(Master Battery Management Unit,MBMU)和多个从电池管理系统SBMU(Slave Battery Management Unit, SBMU),MBMU分别与多个SBMU连接,每个SBMU与一个电池簇对应连接。MBMU可以进行整个储能系统的管理、故障处理以及与能量管理系统EMS(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EMS)通信;SBMU可以控制对应连接的电池簇。
储能系统还包括采集电路,采集电路可以包括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等。其中,电压传感器可以采集电池簇的第一簇电压,电流传感器可以采集电池簇的簇电流,温度传感器可以采集电池簇的温度。采集电路将采集到的第一簇电压、簇电流和温度传输至对应的SBMU,多个SBMU再将对应簇的第一簇电压、簇电流和温度传输到MBMU。需要说明的是,图8中并未标明采集电路及其连接关系。
在对电池簇上电前,SBMU需要先进行自检。SBMU的自检至少包括以下内容:对应簇的第一簇电压、温度是否齐全且无故障;对应簇的高压采样是否无故障;对应簇的电流采样是否无故障,对应簇的开关是否无故障。如果SBMU自检通过,则将自检通过状态发送到MBMU,并向对应的调节器件输出唤醒信号。
之后,SBMU在确定满足上电条件的情况下,控制对应簇上电。其中,上电条件包括:接收到MBMU发送的上高压指令,对应簇的调节器件反馈自检通过,对应簇的调节器件(第二级)处于导通状态,无不允许上高压的故障。
在对电池簇上电前,MBMU需要低电压上电并自检。自检通过后,MBMU接收各电池簇对应的SBMU发送的自检通过状态,确定各SBMU自检通过。如果接收到PCS(PowerConversion System,储能变流器)发送的上高压指令,则从多个电池簇中选取出第一电池簇,并向第一电池簇对应的SBMU发送上高压指令,使第一电池簇对应的SBMU控制第一电池簇上电,得到母线电压。之后,MBMU从第一电池簇之外的第二电池簇中选取出目标电池簇,从采集电路获取目标电池簇的第一簇电压,并根据目标电池簇的第一簇电压和冗余电压确定第二簇电压,再根据第二簇电压和母线电压确定与目标电池簇对应的调节器件的输出电压。然后,MBMU将输出电压发送到目标电池簇对应的调节器件。在SBMU控制目标电池簇上电时,目标电池簇对应的调节器件输出该输出电压,即可实现对目标电池簇进行电压调节。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MBMU获取目标电池簇的荷电状态;根据荷电状态确定目标调节方式;若目标调节方式为防过充调节方式,则获取第一簇电压与冗余电压的差值,得到第二簇电压;将母线电压与第二簇电压的差值确定为输出电压。若目标调节方式为防过放调节方式,则获取第一簇电压与冗余电压的和值,得到第二簇电压;将母线电压与第二簇电压的差值确定为输出电压。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MBMU在接收到各电池簇对应的SBMU反馈的上电成功信息后,向PCS反馈上电成功信息。如果MBMU超时仍未接收到各电池簇对应的SBMU反馈的上电成功信息,则向PCS反馈上电失败信息。上述超时可以是超过15s,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多个电池簇处于充电平台区间或放电平台区间时,MBMU获取多个电池簇之间的最大荷电差值。若确定最大荷电差值符合预设条件,则MBMU确定与待调节电池簇对应的调节器件的输出电流。之后,MBMU将输出电流发送到调节器件,控制调节器件输出该输出电流,实现电流调节。
上述实施例中,储能系统包括控制器件、至少一个调节器件和多个并联的电池簇;控制器件获取目标电池簇的第一簇电压;根据第一簇电压和预设的冗余电压确定第二簇电压,并根据母线电压和第二簇电压确定与目标电池簇对应的调节器件的输出电压,控制调节器件输出该输出电压,以对目标电池簇进行电压调节。本申请实施例对目标电池簇进行调节时,针对防过充调节方式和防过放调节方式设置不同的冗余方向,根据不同的冗余方向确定调节器件的输出电压,可以使电压调节避免电池簇过充或者过放,而导致内部环流问题,因而电压调节更加合理。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9,储能系统还包括旁路开关K,旁路开关K与调节器件并联;控制器件,还用于在确定不调用调节器件时,控制旁路开关K导通,以使调节器件转换为旁路状态。
MBMU在从第一电池簇之外的第二电池簇中选取出目标电池簇后,确定目标电池簇的第一簇电压与母线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值;若根据电压差值确定调用目标电池簇对应的调节器件,则根据第一簇电压和冗余电压确定第二簇电压,再根据第二簇电压和母线电压确定与目标电池簇对应的调节器件的输出电压。若根据电压差值确定不调用该调节器件,则控制该调节器件转换为旁路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若电压差值大于第一电压阈值且小于第二电压阈值,则确定调用第一调节器件;若电压差值小于第一电压阈值,或大于第二电压阈值,则确定不调用第一调节器件。上述第一电压阈值是根据多个电池簇之间的最大容许电压差确定的,第二电压阈值是根据第一调节器件的最大调节电压确定的。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电压阈值可以设置为5V,第二电压阈值可以设置为15V。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电压阈值和第二电压阈值不做限定。
储能系统还包括与调节器件并联的旁路开关K,在确定不调用调节器件时,MBMU可以将控制信号发送到SBMU,然后由SBMU控制旁路开关K导通,则调节器件即可转换为旁路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图9中并未标明旁路开关与SBMU的连接关系。
上述实施例中,储能系统还包括旁路开关,控制器件在确定不调用调节器件时,控制旁路开关导通,以使调节器件转换为旁路状态。本申请实施例在确定不调用第一调节器件时,将第一调节器件转换为旁路状态,不仅可以保护调节器件,还可以降低储能系统的功耗。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0,储能系统还包括第一继电器J1、第二继电器J2和预充继电器J3,第一继电器J1与目标电池簇的第一端串联,第二继电器J2与目标电池簇的第二端串联,预充继电器J3与第二继电器J2并联;控制器件,还用于在对目标电池簇上电时,控制第一继电器J1和预充继电器J3依次导通,并在预设时长后,控制第二继电器J2导通,再控制预充继电器J3关断。
储能系统还包括第一继电器J1、第二继电器J2和预充继电器J3。第一继电器J1与目标电池簇的第一端串联,第二继电器J2与目标电池簇的第二端串联,预充继电器J3与第二继电器J2并联;如图10所示,预充继电器J3还可以串联电阻R。需要说明的是,图10中并未标明SBMU与第一继电器J1、第二继电器J2、预充继电器J3和旁路开关K的连接关系,以及MBMU与SBMU之间的连接关系。
在对目标电池簇上电时,目标电池簇对应的SBMU控制第一继电器J1和预充继电器J3依次导通。接着,SBMU在预设时长后控制第二继电器J2导通,再控制预充继电器J3关断。在控制预充继电器J3关断后,SBMU向MBMU反馈目标电池簇上电成功信息。
其中,预设时长可以根据第二继电器J2两端电压差值小于预设电压值确定的。如果上电的是多个电池簇中第一个上电的电池簇,该预设电压值可以设置为5V。如果上电的是第一电池簇之外的电池簇,该预设电压值可以设置为15V。本申请实施例对该预设电压值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第二继电器J2两端电压差值未小于预设电压值超时,比如超过5s,则确定目标电池簇上电失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继电器J1导通和预充继电器J3导通之间可以间隔100ms,第二继电器J2导通和预充继电器J3关断之间也可以间隔100ms,本申请实施例对间隔时长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对第一电池簇之外的目标电池簇上电时,如果需要进行电压调节,则在预充继电器J3导通后,SBMU确定目标电池簇对应的调节器件是否可以正常调节。如果目标电池簇对应的调节器件可以正常调节,则SBMU控制第二继电器J2导通,再控制预充继电器J3关断。如果在预充继电器J3导通后,目标电池簇对应的调节器件不能正常调节,则SBMU确定目标电池簇上电失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目标电池簇触发预设故障列表中需要下电的故障,或者是目标电池簇对应的调节器件触发预设故障列表中需要下电的故障,则目标电池簇对应的SBMU向MBMU发送下高压请求。如果SBMU接收到MBMU反馈的下高压指令,则可以通过调节器件调节目标电池簇的簇电流,并在簇电流小于预设电流值之后,控制第二继电器J2和第一继电器J1依次断开,然后向MBMU反馈下高压成功信息。预设电流值可以为15A,本申请实施例对预设电流值不做限定。
上述实施例中,储能系统还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预充继电器,控制器件在对目标电池簇上电时,控制第一继电器和预充继电器依次导通,并在预设时长后,控制第二继电器导通,再控制预充继电器关断。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预充继电器将电池簇与母线断开,可以保护电池簇,并且,在对电池簇上电时,通过预充继电器来调节上电的电压或电流,避免过大的电压或电流对电池簇带来冲击,从而进一步保护电池簇。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调节器件为DCDC(Direct Current/Direct Current)变换器。
SBMU在自检通过后,会向DCDC变换器发送唤醒信号。DCDC变换器接收唤醒信号,进行低压上电并自检。DCDC变换器的自检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低压电源供电正常,未触发预设故障。
DCDC变换器自检通过后,接收MBMU发送的输出电压或者输出电流,根据MBMU发送的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进行相应的输出。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果DCDC变换器触发预设故障,则将故障等级反馈给MBMU和对应簇的SBMU,然后根据MBMU的控制进行相应输出。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DCDC变换器如果满足休眠条件,则关机,保存数据并进行休眠状态。其中,休眠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唤醒信号丢失;高压输入端电压无效;低压输出电流为0超时,比如超过30min;接收到MBMU发送的允许休眠指令。本申请实施例对低压输出电流为0超时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DCDC变换器的输入端可以与对应的电池簇并联,也可以连接功率源,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DCDC变换器可以为隔离型的DCDC变换器,也可以为非隔离型的DCDC变换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上述实施例中,调节器件为DCDC变换器,DCDC变换器可以根据控制器件发送的输出电压进行电压调节,从而避免多个电池簇之间的电压差异导致内部环流的出现,进而保护电池不受损伤。或者,DCDC变换器根据控制器件发送的输出电流进行电流调节,从而保证多个电池簇之间的充电时间一致性或放电时间一致性更好。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上述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上述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储能系统中目标电池簇的第一簇电压;
输出电压确定模块602,用于根据第一簇电压和预设的冗余电压确定第二簇电压,并根据母线电压和第二簇电压确定储能系统中与目标电池簇对应的第一调节器件的输出电压;其中,冗余电压在第一调节器件的调节范围内;
第一控制模块603,用于控制第一调节器件输出该输出电压,以对目标电池簇进行电压调节。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输出电压确定模块602,具体用于获取目标电池簇的荷电状态;根据荷电状态、第一簇电压和冗余电压,确定第二簇电压。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输出电压确定模块602,具体用于根据荷电状态确定目标调节方式;其中,目标调节方式包括防过充调节方式或防过放调节方式;采用目标调节方式,根据第一簇电压和冗余电压确定第二簇电压。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输出电压确定模块602,具体用于若目标调节方式为防过充调节方式,则获取第一簇电压和冗余电压的差值,得到第二簇电压;将母线电压与第二簇电压的差值确定为输出电压。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输出电压确定模块602,具体用于若目标调节方式为防过放调节方式,则获取第一簇电压与冗余电压的和值,得到第二簇电压;将母线电压与第二簇电压的差值确定为输出电压。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输出电压确定模块602,具体用于若目标电池簇的荷电状态的值大于第一荷电阈值,则确定目标调节方式为防过充调节方式;若目标电池簇的荷电状态的值小于第二荷电阈值,则确定目标调节方式为防过放调节方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该装置还包括:
母线电压获得模块604,用于对储能系统的多个电池簇中的第一电池簇上电,得到母线电压;
电池簇选取模块605,用于从第一电池簇之外的第二电池簇中选取出目标电池簇;
电压差值确定模块606,用于确定目标电池簇的第一簇电压与母线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值;
调节器件调用模块607,用于若根据电压差值确定调用第一调节器件,则执行根据第一簇电压和预设的冗余电压确定第二簇电压,并根据母线电压和第二簇电压确定储能系统中与目标电池簇对应的第一调节器件的输出电压的步骤。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调节器件调用模块607,具体用于若电压差值大于第一电压阈值且小于第二电压阈值,则确定调用第一调节器件;第一电压阈值是根据多个电池簇之间的最大容许电压差确定的,第二电压阈值是根据第一调节器件的最大调节电压确定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该装置还包括:
旁路控制模块608,用于若根据电压差值确定不调用第一调节器件,则控制第一调节器件转换为旁路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母线电压获得模块604,具体用于从多个电池簇中选取出第一簇电压位于目标电压范围内的电池簇作为第一电池簇;控制与第一电池簇对应的第二调节器件转换为旁路状态,并对第一电池簇上电,得到母线电压。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该装置还包括:
荷电差值获取模块609,用于在多个电池簇处于充电平台区间或放电平台区间时,获取多个电池簇之间的最大荷电差值;其中,充电平台区间为充电过程中电池电压变化率小于第一变化率阈值的阶段,放电平台区间为放电过程中电池电压变化率小于第二变化率阈值的阶段;
输出电流确定模块610,用于若确定最大荷电差值符合预设条件,则确定与待调节电池簇对应的第三调节器件的输出电流;
第二控制模块611,控制第三调节器件输出该输出电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输出电流确定模块609,具体用于若待调节电池簇处于充电状态,则根据多个电池簇的总电流、单簇最高容许电流和电流安全裕量确定输出电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输出电流确定模块609,具体用于若待调节电池簇处于放电状态,则根据单簇最高容许电流和电流安全裕量确定输出电流。
关于储能系统的控制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储能系统的控制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电子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5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移动蜂窝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5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上述指令可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方法。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这些计算机指令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按照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实现上述方法中的部分或者全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便于具体和详细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试验得到的技术方案,均在本申请所述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18)
1.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储能系统中目标电池簇的第一簇电压;
获取所述目标电池簇的荷电状态;
根据所述荷电状态确定目标调节方式;其中,所述目标调节方式包括防过充调节方式或防过放调节方式;
采用所述目标调节方式,根据所述第一簇电压和冗余电压的差值或者和值确定第二簇电压,并根据母线电压和所述第二簇电压确定所述储能系统中与所述目标电池簇对应的第一调节器件的输出电压;其中,所述冗余电压在所述第一调节器件的调节范围内;
控制所述第一调节器件输出所述输出电压,以对所述目标电池簇进行电压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所述目标调节方式,根据所述第一簇电压和所述冗余电压的差值或者和值确定所述第二簇电压,包括:
若所述目标调节方式为所述防过充调节方式,则获取所述第一簇电压和所述冗余电压的差值,得到所述第二簇电压;
对应地,所述根据母线电压和所述第二簇电压确定所述储能系统中与所述目标电池簇对应的第一调节器件的输出电压,包括:
将所述母线电压与所述第二簇电压的差值确定为所述输出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所述目标调节方式,根据所述第一簇电压和所述冗余电压的差值或者和值确定所述第二簇电压,包括:
若所述目标调节方式为所述防过放调节方式,则获取所述第一簇电压与所述冗余电压的和值,得到所述第二簇电压;
对应地,所述根据母线电压和所述第二簇电压确定所述储能系统中与所述目标电池簇对应的第一调节器件的输出电压,包括:
将所述母线电压与所述第二簇电压的差值确定为所述输出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荷电状态确定目标调节方式,包括:
若所述目标电池簇的荷电状态的值大于第一荷电阈值,则确定所述目标调节方式为所述防过充调节方式;
若所述目标电池簇的荷电状态的值小于第二荷电阈值,则确定所述目标调节方式为所述防过放调节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储能系统的多个电池簇中的第一电池簇上电,得到所述母线电压;
从所述第一电池簇之外的第二电池簇中选取出所述目标电池簇;
确定所述目标电池簇的第一簇电压与所述母线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值;
若根据所述电压差值确定调用所述第一调节器件,则执行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簇电压和预设的冗余电压确定第二簇电压,并根据母线电压和所述第二簇电压确定所述储能系统中与所述目标电池簇对应的第一调节器件的输出电压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压差值确定调用所述第一调节器件,包括:
若所述电压差值大于第一电压阈值且小于第二电压阈值,则确定调用所述第一调节器件;所述第一电压阈值是根据多个所述电池簇之间的最大容许电压差确定的,所述第二电压阈值是根据所述第一调节器件的最大调节电压确定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根据所述电压差值确定不调用所述第一调节器件,则控制所述第一调节器件转换为旁路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储能系统的多个电池簇中的第一电池簇上电,得到所述母线电压,包括:
从多个所述电池簇中选取出第一簇电压位于目标电压范围内的电池簇作为所述第一电池簇;
控制与所述第一电池簇对应的第二调节器件转换为旁路状态,并对所述第一电池簇上电,得到所述母线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多个所述电池簇处于充电平台区间或放电平台区间时,获取多个所述电池簇之间的最大荷电差值;其中,所述充电平台区间为充电过程中电池电压变化率小于第一变化率阈值的阶段,所述放电平台区间为放电过程中电池电压变化率小于第二变化率阈值的阶段;
若确定所述最大荷电差值符合预设条件,则确定与待调节电池簇对应的第三调节器件的输出电流;
控制所述第三调节器件输出所述输出电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待调节电池簇对应的第三调节器件的输出电流,包括:
若所述待调节电池簇处于充电状态,则根据多个所述电池簇的总电流、单簇最高容许电流和电流安全裕量确定所述输出电流。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待调节电池簇串联的第三调节器件的输出电流,包括:
若所述待调节电池簇处于放电状态,则根据单簇最高容许电流和电流安全裕量确定所述输出电流。
12.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统包括控制器件、至少一个调节器件和多个并联的电池簇;
所述控制器件,用于获取目标电池簇的第一簇电压;获取所述目标电池簇的荷电状态;根据所述荷电状态确定目标调节方式;采用所述目标调节方式,根据所述第一簇电压和冗余电压的差值或者和值确定第二簇电压,并根据母线电压和所述第二簇电压确定与所述目标电池簇对应的调节器件的输出电压,控制所述调节器件输出所述输出电压,以对所述目标电池簇进行电压调节;其中,所述目标调节方式包括防过充调节方式或防过放调节方式;所述冗余电压在所述调节器件的调节范围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统还包括旁路开关,所述旁路开关与所述调节器件并联;
所述控制器件,还用于在确定不调用所述调节器件时,控制所述旁路开关导通,以使所述调节器件转换为旁路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统还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预充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与所述目标电池簇的第一端串联,所述第二继电器与所述目标电池簇的第二端串联,所述预充继电器与所述第二继电器并联;
所述控制器件,还用于在对所述目标电池簇上电时,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和所述预充继电器依次导通,并在预设时长后,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导通,再控制所述预充继电器关断。
15.根据权利要求12-14任一项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件为DCDC变换器。
16.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储能系统中目标电池簇的第一簇电压;
输出电压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簇电压和预设的冗余电压确定第二簇电压,并根据母线电压和所述第二簇电压确定所述储能系统中与所述目标电池簇对应的第一调节器件的输出电压;其中,所述冗余电压在所述第一调节器件的调节范围内;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调节器件输出所述输出电压,以对所述目标电池簇进行电压调节;
其中,所述输出电压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电池簇的荷电状态;根据所述荷电状态确定目标调节方式;其中,所述目标调节方式包括防过充调节方式或防过放调节方式;采用所述目标调节方式,根据所述第一簇电压和所述冗余电压的差值或者和值确定所述第二簇电压。
17.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496231.0A CN114583807B (zh) | 2022-05-09 | 2022-05-09 | 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
PCT/CN2022/118456 WO2023216483A1 (zh) | 2022-05-09 | 2022-09-13 | 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
EP22941424.8A EP4369556A1 (en) | 2022-05-09 | 2022-09-13 | Energy storage 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program product |
US18/595,459 US20240213786A1 (en) | 2022-05-09 | 2024-03-05 |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program product for energy storage system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496231.0A CN114583807B (zh) | 2022-05-09 | 2022-05-09 | 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583807A CN114583807A (zh) | 2022-06-03 |
CN114583807B true CN114583807B (zh) | 2022-10-14 |
Family
ID=81767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496231.0A Active CN114583807B (zh) | 2022-05-09 | 2022-05-09 | 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213786A1 (zh) |
EP (1) | EP4369556A1 (zh) |
CN (1) | CN114583807B (zh) |
WO (1) | WO202321648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67839B (zh) * | 2020-11-23 | 2023-09-29 |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簇管理装置及电池储能系统 |
CN114583807B (zh) * | 2022-05-09 | 2022-10-14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
CN115800414B (zh) * | 2022-06-10 | 2023-11-24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调节系统及其储能系统、调节方法 |
CN115085326B (zh) * | 2022-07-08 | 2024-06-11 |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 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储能系统 |
CN115411808A (zh) * | 2022-08-12 | 2022-11-29 |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Dc/dc变换器及其输出电压控制方法、储能系统 |
CN115800418B (zh) * | 2022-09-05 | 2023-11-14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控制方法、储能系统、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5800417B (zh) * | 2022-09-05 | 2023-11-14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控制方法、储能系统、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5800420B (zh) * | 2022-09-20 | 2023-10-20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储能系统和储能系统的调节方法 |
CN115800206B (zh) * | 2022-10-10 | 2023-12-01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
WO2024082219A1 (zh) * | 2022-10-20 | 2024-04-25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储能系统和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 |
CN116073493B (zh) * | 2023-04-06 | 2023-07-04 | 西安图为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电力控制方法、电力储能系统、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7240094B (zh) * | 2023-11-09 | 2024-04-02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电池系统、装置、设备及介质 |
CN117375054B (zh) * | 2023-12-07 | 2024-02-27 | 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储能系统高压接入控制方法、储能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7879017A (zh) * | 2024-03-12 | 2024-04-12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储能系统控制方法和储能系统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78636A (zh) * | 2010-11-26 | 2012-05-30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电量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
CN110970672A (zh) * | 2019-06-24 | 2020-04-07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组加热系统的控制系统和方法、电池组加热管理系统 |
CN112564224A (zh) * | 2020-12-09 | 2021-03-26 | 深圳市未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动力电池梯次用于储能电站的系统集成及控制方法 |
CN113193633A (zh) * | 2021-06-04 | 2021-07-30 | 傲普(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 | 电池簇接入方法、装置、储能电站、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3872258A (zh) * | 2020-06-30 | 2021-12-31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均流控制方法及电池均流控制系统 |
CN114024373A (zh) * | 2021-10-09 | 2022-02-08 |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386155B2 (ja) * | 2008-11-28 | 2014-01-15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蓄電装置 |
KR101572612B1 (ko) * | 2014-06-23 | 2015-12-02 | 한빛이디에스(주) | 배터리용 순환전류 제어 장치 |
CN212588110U (zh) * | 2020-06-30 | 2021-02-23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充放电系统 |
CN113135116A (zh) * | 2021-04-02 | 2021-07-20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电池系统的防过充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和电动车 |
CN113659683B (zh) * | 2021-08-26 | 2023-11-21 | 四川科陆新能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电池簇间均衡的虚拟内阻控制方法 |
CN114583807B (zh) * | 2022-05-09 | 2022-10-14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
-
2022
- 2022-05-09 CN CN202210496231.0A patent/CN114583807B/zh active Active
- 2022-09-13 EP EP22941424.8A patent/EP4369556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09-13 WO PCT/CN2022/118456 patent/WO2023216483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4
- 2024-03-05 US US18/595,459 patent/US20240213786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78636A (zh) * | 2010-11-26 | 2012-05-30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电量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
CN110970672A (zh) * | 2019-06-24 | 2020-04-07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组加热系统的控制系统和方法、电池组加热管理系统 |
CN113872258A (zh) * | 2020-06-30 | 2021-12-31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均流控制方法及电池均流控制系统 |
CN112564224A (zh) * | 2020-12-09 | 2021-03-26 | 深圳市未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动力电池梯次用于储能电站的系统集成及控制方法 |
CN113193633A (zh) * | 2021-06-04 | 2021-07-30 | 傲普(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 | 电池簇接入方法、装置、储能电站、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4024373A (zh) * | 2021-10-09 | 2022-02-08 |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4369556A1 (en) | 2024-05-15 |
WO2023216483A1 (zh) | 2023-11-16 |
US20240213786A1 (en) | 2024-06-27 |
CN114583807A (zh) | 2022-06-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583807B (zh) | 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 |
KR102123048B1 (ko) | 에너지 절약 및 빠른 셀 밸런싱이 가능한 충전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 |
US6563291B2 (en) | Set battery charging condition detecting apparatus | |
CN110797595A (zh) | 一种电池组并联充放电控制方法和系统 | |
CN103329390B (zh) | 可充电电池系统及可充电电池系统操作方法 | |
CN105449295A (zh) | 动力电池均衡控制方法、装置和电路 | |
JP2004524793A (ja) | バッテリー管理ユニット、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CN111605437B (zh) | 电池管理系统及电池管理方法 | |
JP4098805B2 (ja) | 充放電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子機器 | |
JP7127248B2 (ja) | バッテリー管理システム、バッテリー管理方法、バッテリーパック及び電気車両 | |
KR20220101322A (ko) | 배터리 제어 장치, 배터리 시스템, 전원 공급 시스템 및 배터리 제어 방법 | |
US20160190821A1 (en) | Energy storage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of the same | |
CN116325416A (zh) | 一种电池包控制系统的放电控制方法及充电控制方法 | |
CN113054288A (zh) | 车辆及其电池加热方法和系统 | |
JP3796918B2 (ja) | バッテリ装置 | |
CN203387282U (zh) | 一种箱级电池管理系统 | |
KR20240069243A (ko) | 차량용 배터리 제어 방법 및 시스템 | |
CN104426177B (zh) | 一种均衡控制电路 | |
CN113696735A (zh) | 电池系统的上电方法、电池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4426179B (zh) | 一种箱级电池管理系统 | |
US20160276850A1 (en) | Charging Bus | |
JP7533678B1 (ja) | プリチャージ装置 | |
US20170250546A1 (en) | Power device, storage device and power device control method | |
US20230333529A1 (en) | Power management device, upper power management device, and power management method | |
CN104426176B (zh) | 一种整车级电池管理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