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80169A - 一种水平井导向模型高精度反演曲线分段模拟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平井导向模型高精度反演曲线分段模拟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80169A
CN114580169A CN202210203632.2A CN202210203632A CN114580169A CN 114580169 A CN114580169 A CN 114580169A CN 202210203632 A CN202210203632 A CN 202210203632A CN 114580169 A CN114580169 A CN 1145801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ve
section
segment
interpretation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0363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矫树春
袁钢辉
陈天宝
曹艳虹
穆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oldensun Petroleum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oldensun Petroleum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oldensun Petroleum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oldensun Petroleum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221020363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801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801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8016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2Reliability analysis or reliability optimisation; Failure analysis, e.g. worst case scenario performanc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FME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井导向模型高精度反演曲线分段模拟方法,通过创建剖面导向模型,创建解释段,通过编辑解释段,对地层线进行调整;对当前水平井轨迹段进行横向上按照VS‑Step均分,形成目标轨迹点HwgPoint集合。计算当前段内所有轨迹点的模拟值VAL,根据所有轨迹点HwgPoint的位移VS数据和模拟值VAL数据构建出当前的模拟曲线段,依次遍历所有解释段创建所有解释段。通过编辑解释段,确定需要更新的解释段,重新计算对应的模拟曲线段。本申请直接采用参考曲线的原始数据精度,提高了横向曲线对比精度,动态分段模拟具有较大的速度优势,反演曲线模拟速度能够满足使用鼠标调整解释段过程中的动态拟合的实时性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水平井导向模型高精度反演曲线分段模拟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测井技术领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平井导向模型高精度反演曲线分段模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水平井随钻地质导向是水平井钻井实施过程中,进行入靶控制和保障钻遇率的关键手段。更重要的是,随钻实际上是一个多学科的动态模型修正和预测过程,因此对实时性、便捷性要求非常高。钻井过程中的动态调整过程如下:以导向模型为基础,以gr反演曲线对比为驱动,不断根据直观的实测gr和地层岩性反演gr对比差异,来调整地层倾角和厚度,从而不断修正模型,并以此及时提供钻进调整建议。曲线拟合技术的精度和速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动态模型修正和调整的实时性和准确性。现有的曲线拟合技术往往先对参考井曲线进行方波化处理,并结合小层划分得到导向模型,根据水平井穿行轨迹计算采样点的模拟值。这样导致拟合的精度较低,细节忽略较多。同时,拟合通常采用整体拟合策略,实时性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水平井导向模型高精度反演曲线分段模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一种水平井导向模型高精度反演曲线分段模拟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创建剖面导向模型:获取水平井及水平井测井曲线,获取参考井及参考井测井曲线,根据参考井设置参考层位,接收用户需要模拟的参考井曲线,并读取曲线数据并进行导向模型填充显示;
步骤S2:创建解释段,通过编辑解释段,对地层线进行调整;根据解释段,分段计算模拟曲线,形成模拟曲线段,建立起解释段与模拟曲线段1对1对应关系;
步骤S3:获取当前模拟曲线段的开始投影位移VS-Start和结束投影位移VS_End,根据采样步长VS-Step,对当前水平井轨迹段进行横向上按照VS-Step均分,形成目标轨迹点HwgPoint集合;
步骤S4:计算目标轨迹点HwgPoint的模拟值VALi:计算当前点在段空间内横向相对距离XSi,根据XSi,计算导向模型中每个层面线与过VSi的纵向线的层面点Ti的位置POS(Ti);根据当前轨迹点HwgPoint的位置,计算其在的两个层面点,并计算在两个层面点之间纵向相对位置,进而计算在参考曲线空间内的海波深AD,进而获得参考曲线数值,参考曲线数值等于模拟值VALi;其中,所述模拟值VALi为第i个目标轨迹点的模拟值;其中所述VSi=VS_Start+i*VS_Step;
步骤S5:计算当前段内所有轨迹点的模拟值VAL,根据所有轨迹点HwgPoint的位移VS数据和模拟值VAL数据构建出当前的模拟曲线段,依次遍历所有解释段创建所有解释段;
步骤S6:通过编辑解释段,确定需要更新的解释段,重新计算对应的模拟曲线段,其他段不变。
上述方案中,可选的,步骤S1中,所述导向模型根据TVT(真垂厚)空间变化进行填充显示。
上述方案中,进一步可选的,步骤S2中,所述导向模型被分割成横向联系且纵向垂直的N个解释段空间,水平井轨迹线被分割为N段;获取每个解释段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使用投影位移VS来表征;每个解释段区间对应一段模拟曲线。
上述方案中,进一步可选的,步骤S3中,所述采样步长VS-Step根据当前实测测井曲线的精度确定。
上述方案中,进一步可选的,步骤S4中,所述计算当前点在段空间内横向相对距离XSi具体是通过公式:XSi=VS_CUR/VS_DIS,计算得到,其中,VS_CUR为当前点到开始点的VS距离,VS_DIS为解释段的VS距离;
计算导向模型中每个层面线与过VSi的纵向线的层面点Ti的位置POS(Ti)具体是通过公式:POS(Ti)=POS(Ti_Start)*(1-XSi)+POS(Ti_End)*XSi,计算得到。
上述方案中,进一步可选的,步骤S4中,所述海波深AD,以及参考曲线数值是根据参考井曲线数据获取的。
上述方案中,进一步可选的,步骤S6中,所述编辑解释段时,若左右移动当前解释段的起始立柱,影响曲线段为当前段和临近的前后段,重新计算影响段即可,无需全部重新计算;
编辑解释段时,若上下移动当前解释段的起始立柱,影响曲线段为当前段和临近的前后段,重新计算影响段即可,无需全部重新计算。
第二方面,一种水平井导向模型高精度反演曲线分段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构建模块,用于创建剖面导向模型:获取水平井及水平井测井曲线,获取参考井及参考井测井曲线,根据参考井设置参考层位,接收用户需要模拟的参考井曲线,并读取曲线数据并进行导向模型填充显示;用于创建解释段,通过编辑解释段,对地层线进行调整;根据解释段,分段计算模拟曲线,形成模拟曲线段,建立起解释段与模拟曲线段1对1对应关系;
计算模块,用于获取当前模拟曲线段的开始投影位移VS-Start和结束投影位移VS_End,根据采样步长VS-Step,对当前水平井轨迹段进行横向上按照VS-Step均分,形成目标轨迹点HwgPoint集合;
用于计算目标轨迹点HwgPoint的模拟值VALi:计算当前点在段空间内横向相对距离XSi,根据XSi,计算导向模型中每个层面线与过VSi的纵向线的层面点Ti的位置POS(Ti);根据当前轨迹点HwgPoint的位置,计算其在的两个层面点,并计算在两个层面点之间纵向相对位置,进而计算在参考曲线空间内的海波深AD,进而获得参考曲线数值,参考曲线数值等于模拟值VALi;其中,所述模拟值VALi为第i个目标轨迹点的模拟值;其中所述VSi=VS_Start+i*VS_Step;
用于计算当前段内所有轨迹点的模拟值VAL,根据所有轨迹点HwgPoint的位移VS数据和模拟值VAL数据构建出当前的模拟曲线段,依次遍历所有解释段创建所有解释段;
编辑模块:通过编辑解释段,确定需要更新的解释段,重新计算对应的模拟曲线段,其他段不变。
第三方面,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步骤S1:创建剖面导向模型:获取水平井及水平井测井曲线,获取参考井及参考井测井曲线,根据参考井设置参考层位,接收用户需要模拟的参考井曲线,并读取曲线数据并进行导向模型填充显示;
步骤S2:创建解释段,通过编辑解释段,对地层线进行调整;根据解释段,分段计算模拟曲线,形成模拟曲线段,建立起解释段与模拟曲线段1对1对应关系;
步骤S3:获取当前模拟曲线段的开始投影位移VS-Start和结束投影位移VS_End,根据采样步长VS-Step,对当前水平井轨迹段进行横向上按照VS-Step均分,形成目标轨迹点HwgPoint集合;
步骤S4:计算目标轨迹点HwgPoint的模拟值VALi:计算当前点在段空间内横向相对距离XSi,根据XSi,计算导向模型中每个层面线与过VSi的纵向线的层面点Ti的位置POS(Ti);根据当前轨迹点HwgPoint的位置,计算其在的两个层面点,并计算在两个层面点之间纵向相对位置,进而计算在参考曲线空间内的海波深AD,进而获得参考曲线数值,参考曲线数值等于模拟值VALi;其中,所述模拟值VALi为第i个目标轨迹点的模拟值;其中所述VSi=VS_Start+i*VS_Step;
步骤S5:计算当前段内所有轨迹点的模拟值VAL,根据所有轨迹点HwgPoint的位移VS数据和模拟值VAL数据构建出当前的模拟曲线段,依次遍历所有解释段创建所有解释段;
步骤S6:通过编辑解释段,确定需要更新的解释段,重新计算对应的模拟曲线段,其他段不变。
第四方面,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步骤S1:创建剖面导向模型:获取水平井及水平井测井曲线,获取参考井及参考井测井曲线,根据参考井设置参考层位,接收用户需要模拟的参考井曲线,并读取曲线数据并进行导向模型填充显示;
步骤S2:创建解释段,通过编辑解释段,对地层线进行调整;根据解释段,分段计算模拟曲线,形成模拟曲线段,建立起解释段与模拟曲线段1对1对应关系;
步骤S3:获取当前模拟曲线段的开始投影位移VS-Start和结束投影位移VS_End,根据采样步长VS-Step,对当前水平井轨迹段进行横向上按照VS-Step均分,形成目标轨迹点HwgPoint集合;
步骤S4:计算目标轨迹点HwgPoint的模拟值VALi:计算当前点在段空间内横向相对距离XSi,根据XSi,计算导向模型中每个层面线与过VSi的纵向线的层面点Ti的位置POS(Ti);根据当前轨迹点HwgPoint的位置,计算其在的两个层面点,并计算在两个层面点之间纵向相对位置,进而计算在参考曲线空间内的海波深AD,进而获得参考曲线数值,参考曲线数值等于模拟值VALi;其中,所述模拟值VALi为第i个目标轨迹点的模拟值;其中所述VSi=VS_Start+i*VS_Step;
步骤S5:计算当前段内所有轨迹点的模拟值VAL,根据所有轨迹点HwgPoint的位移VS数据和模拟值VAL数据构建出当前的模拟曲线段,依次遍历所有解释段创建所有解释段;
步骤S6:通过编辑解释段,确定需要更新的解释段,重新计算对应的模拟曲线段,其他段不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井导向模型高精度反演曲线分段模拟计算方法,通过步骤S1:创建剖面导向模型:步骤S2:创建解释段,通过编辑解释段,对地层线进行调整;步骤S3:对当前水平井轨迹段进行横向上按照VS-Step均分,形成目标轨迹点HwgPoint集合;步骤S4:计算目标轨迹点HwgPoint的模拟值VALi:步骤S5:计算当前段内所有轨迹点的模拟值VAL,根据所有轨迹点HwgPoint的位移VS数据和模拟值VAL数据构建出当前的模拟曲线段,依次遍历所有解释段创建所有解释段;步骤S6:通过编辑解释段,确定需要更新的解释段,重新计算对应的模拟曲线段,其他段不变。
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反演曲线按照模型解释段分段模拟,模型解释段和曲线段建立了对应关系,所以对于模型解释段的调整,只需更新对应的曲线段即可,大大缩小了计算范围,加快了响应时间。随建立的解释段越多动态模拟速度越快的潜在优势,非常适合大模型导向模型的创建和调整。因为如果导向模型的解释段越多,单位解释段的长度就缩短,计算量就会减少,所以速度就会越快。由于采用TVT空间方案,计算轨迹点在导向模型中的参数简单快捷,同时直接使用参考曲线进行查找计算,确保了拟合的高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平井导向模型高精度反演曲线分段模拟计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建立导向剖面及创建解释段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参考曲线填充导向模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根据解释段划分拟合曲线段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计算当前轨迹点及层面点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计算当前轨迹点的纵向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计算当前轨迹点参考井空间内的海波深及模拟值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左右移动解释段立柱及更新段范围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上下移动解释段立柱及更新段范围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新建解释段及更新段范围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合并解释段及更新段范围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上下整体移动解释段及更新段范围示意图;
图13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水平井导向模型高精度反演曲线分段模拟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创建剖面导向模型:获取水平井及水平井测井曲线,获取参考井及参考井测井曲线,根据参考井设置参考层位,接收用户需要模拟的参考井曲线,并读取曲线数据并进行导向模型填充显示;
步骤S2:创建解释段,通过编辑解释段,对地层线进行调整;根据解释段,分段计算模拟曲线,形成模拟曲线段,建立起解释段与模拟曲线段1对1对应关系;
步骤S3:获取当前模拟曲线段的开始投影位移VS-Start和结束投影位移VS_End,根据采样步长VS-Step,对当前水平井轨迹段进行横向上按照VS-Step均分,形成目标轨迹点HwgPoint集合;
步骤S4:计算目标轨迹点HwgPoint的模拟值VALi:计算当前点在段空间内横向相对距离XSi,根据XSi,计算导向模型中每个层面线与过VSi的纵向线的层面点Ti的位置POS(Ti);根据当前轨迹点HwgPoint的位置,计算其在的两个层面点,并计算在两个层面点之间纵向相对位置,进而计算在参考曲线空间内的海波深AD,进而获得参考曲线数值,参考曲线数值等于模拟值VALi;其中,所述模拟值VALi为第i个目标轨迹点的模拟值;其中所述VSi=VS_Start+i*VS_Step;
步骤S5:计算当前段内所有轨迹点的模拟值VAL,根据所有轨迹点HwgPoint的位移VS数据和模拟值VAL数据构建出当前的模拟曲线段,依次遍历所有解释段创建所有解释段;
步骤S6:通过编辑解释段,确定需要更新的解释段,重新计算对应的模拟曲线段,其他段不变。
本实施例通过反演曲线按照模型解释段分段模拟,模型解释段和曲线段建立了对应关系,所以对于模型解释段的调整,只需更新对应的曲线段即可,大大缩小了计算范围,加快了响应时间。存在着随建立的解释段越多动态模拟速度越快的潜在优势,非常适合大模型导向模型的创建和调整。因为如果导向模型的解释段越多,单位解释段的长度就缩短,计算量就会减少,所以速度就会越快。由于采用TVT空间方案,计算轨迹点在导向模型中的参数简单快捷,同时直接使用参考(邻井)曲线进行查找计算,确保了拟合的高精度。
其中,导向模型根据TVT(真垂厚)空间变化进行填充显示。
剖面模型被分割成横向联系且纵向垂直的N个解释段空间,水平井轨迹线被分割为N段;获取每个解释段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使用投影位移VS来表征;每个解释段区间对应一段模拟曲线。
计算当前点在段空间内横向相对距离XSi具体是通过公式:XSi=
VS_CUR/VS_DIS,计算得到,其中,VS_CUR为当前点到开始点的VS距离,VS_DIS为解释段的VS距离;
计算导向模型中每个层面线与过VSi的纵向线的层面点Ti的位置POS(Ti)具体是通过公式:POS(Ti)=POS(Ti_-Start)*(1-XSi)+POS(Ti-End)*XSi,计算得到。
海波深AD,以及参考曲线数值是根据参考井曲线数据获取的。
编辑解释段时,左右移动当前解释段的起始立柱,影响曲线段为当前段和临近的前后段;重新计算影响段即可,无需全部重新计算;
编辑解释段时,上下移动当前解释段的起始立柱,影响曲线段为当前段和临近的前后段;重新计算影响段即可,无需全部重新计算。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1.创建剖面导向模型,剖面导向模型包括三个部分,主体为导向剖面视图,上面为横向柱状图和右侧为纵向柱状图。设置水平井及水平井测井曲线,设置参考井及参考井测井曲线后,导向剖面视图中显示水平井轨迹,横向柱状图显示水平井测井曲线及模拟曲线,纵向柱状图显示水平井和参考井测井曲线。设置参考地层线,此参考地层线根据参考井获取。在剖面视图中和纵向曲线道内绘制地层线,初始状态下,地层线在剖面视图中为水平状(图2)。2.选择需要模拟的参考井曲线,读取参考井曲线数据,建立[海波深-值,AD-Value]的数据结构。导向模型根据TVT(真垂厚)空间变化进行填充显示(图3)。3.创建解释段,通过编辑解释段,对地层线进行调整(图4)。剖面模型横向上解释段空间是连续的,剖面模型被分割成横向联系且纵向垂直的N个解释段空间,水平井轨迹线被分割为N段。获取每个解释段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使用投影位移VS来表征。每个解释段区间对应一段模拟曲线。也就是说建立起解释段与待模拟曲线段1对1的对应关系(图4)。此步骤的目标是编辑解释段时,找到对应的曲线段进行联动处理,无需更新所有段,进而减少运算量,提高响应速度。4.获取当前段的开始投影位移VS-Start和结束投影位移VS_End,根据VS-Step采样步长(建议根据当前实测测井曲线的精度确定,比如0.25,0.125等),得到当前段的所有待轨迹点HwgPoint(m个)的投影位移(VS1-VSm),并计算每个点HwgPoint在轨迹上的位置(POS1-POSm)。对当前水平井轨迹段进行横向上按照VS-Step步长均分。计算方法为[VSi=VS_Start+i*V_Step];5.计算当前点HwgPoint在段空间内横向相对距XSi=VS_CUR/VS_DIS;VS_CUR为当前点到开始点的VS距离,VS_DIS为解释段的VS距离。根据相对距离XSi,计算导向模型中每个层面线与过VSi的纵向线的层面点Ti的位置POS(Ti)(图5中的T1到T9)。POS(Ti)=POS(Ti_Start)*(1-XSi)+POS(Ti_End)*XSi;6.根据当前轨迹点HwgPoint的位置,计算其在哪两个层面点之间(图5)并计算在两个层面点之间纵向相对位置。读取参考井两个层面点的海波深AD,计算得到当前轨迹点HwgPoint,在参考井空间内的海波深AD,记为AD_HPi(图6)。7.根据参考井曲线数据,插值得到海波深为AD_HPi的曲线数值VALi(图7);8.重复步骤5、6、7,计算得到当前段内所有轨迹点HwgPoint的VAL;根据所有轨迹点HwgPoint的VS数据和VAL数据,构建出当前的模拟曲线段。9.依次遍历所有解释段,重复步骤4、5、6、7,构建出所有段依次遍历所有解释段。绘制在横向模拟道中。10.编辑解释段时,左右移动当前解释段的起始立柱,影响曲线段为当前段和临近的前后段。重新计算影响段即可,无需全部重新计算(图8)。11.编辑解释段时,上下移动当前解释段的起始立柱,影响曲线段为当前段和临近的前后段。重新计算影响段即可,无需全部重新计算(图9)。12.新增解释段时,其本质时把当前段劈分成两个段,所以只影响当前段,其他段无需重算(图10)。13.合并解释段时,向前合并影响为当前段及前一段,向后合并影响为当前段及后一段,重新计算影响段即可,无需全部重新计算(图11)。14.当前段整体拖动时,上下一定段,则只影响当前段,重新计算影响段即可,无需全部重新计算(图12)。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水平井导向模型高精度反演曲线分段模拟计算装置,包括以下程序模块:构建模块、计算模块和编辑模块,其中:
构建模块,用于创建剖面导向模型:获取水平井及水平井测井曲线,获取参考井及参考井测井曲线,根据参考井设置参考层位,接收用户需要模拟的参考井曲线,并读取曲线数据并进行导向模型填充显示;用于创建解释段,通过编辑解释段,对地层线进行调整;根据解释段,分段计算模拟曲线,形成模拟曲线段,建立起解释段与模拟曲线段1对1对应关系;
计算模块,用于获取当前模拟曲线段的开始投影位移VS-Start和结束投影位移VS_End,根据采样步长VS-Step,对当前水平井轨迹段进行横向上按照VS-Step均分,形成目标轨迹点HwgPoint集合;
用于计算目标轨迹点HwgPoint的模拟值VALi:计算当前点在段空间内横向相对距离XSi,根据XSi,计算导向模型中每个层面线与过VSi的纵向线的层面点Ti的位置POS(Ti);根据当前轨迹点HwgPoint的位置,计算其在的两个层面点,并计算在两个层面点之间纵向相对位置,进而计算在参考曲线空间内的海波深AD,进而获得参考曲线数值,参考曲线数值等于模拟值VALi;其中,所述模拟值VALi为第i个目标轨迹点的模拟值;其中所述VSi=VS_Start+i*VS_Step;
用于计算当前段内所有轨迹点的模拟值VAL,根据所有轨迹点HwgPoint的位移VS数据和模拟值VAL数据构建出当前的模拟曲线段,依次遍历所有解释段创建所有解释段;
编辑模块:通过编辑解释段,确定需要更新的解释段,重新计算对应的模拟曲线段,其他段不变。
关于一种水平井导向模型高精度反演曲线分段模拟计算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一种水平井导向模型高精度反演曲线分段模拟计算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一种水平井导向模型高精度反演曲线分段模拟计算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3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一种水平井导向模型高精度反演曲线分段模拟计算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3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涉及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涉及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水平井导向模型高精度反演曲线分段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创建剖面导向模型:获取水平井及水平井测井曲线,获取参考井及参考井测井曲线,根据参考井设置参考层位,接收用户需要模拟的参考井曲线,并读取曲线数据并进行导向模型填充显示;
步骤S2:创建解释段,通过编辑解释段,对地层线进行调整;根据解释段,分段计算模拟曲线,形成模拟曲线段,建立起解释段与模拟曲线段1对1对应关系;
步骤S3:获取当前模拟曲线段的开始投影位移VS-Start和结束投影位移VS_End,根据采样步长VS-Step,对当前水平井轨迹段进行横向上按照VS-Step均分,形成目标轨迹点HwgPoint集合;
步骤S4:计算目标轨迹点HwgPoint的模拟值VALi:计算当前点在段空间内横向相对距离XSi,根据XSi,计算导向模型中每个层面线与过VSi的纵向线的层面点Ti的位置POS(Ti);根据当前轨迹点HwgPoint的位置,计算其在的两个层面点,并计算在两个层面点之间纵向相对位置,进而计算在参考曲线空间内的海波深AD,进而获得参考曲线数值,参考曲线数值等于模拟值VALi;其中,所述模拟值VALi为第i个目标轨迹点的模拟值;其中所述VSi=VS_Start+i*VS_Step;
步骤S5:计算当前段内所有轨迹点的模拟值VAL,根据所有轨迹点HwgPoint的位移VS数据和模拟值VAL数据构建出当前的模拟曲线段,依次遍历所有解释段创建所有解释段;
步骤S6:通过编辑解释段,确定需要更新的解释段,重新计算对应的模拟曲线段,其他段不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导向模型根据TVT(真垂厚)空间变化进行填充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导向模型被分割成横向联系且纵向垂直的N个解释段空间,水平井轨迹线被分割为N段;获取每个解释段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使用投影位移VS来表征;每个解释段区间对应一段模拟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采样步长VS-Step根据当前实测测井曲线的精度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计算当前点在段空间内横向相对距离XSi具体是通过公式:XSi=VS_CUR/VS_DIS,计算得到,其中,VS_CUR为当前点到开始点的VS距离,VS_DIS为解释段的VS距离;
计算导向模型中每个层面线与过VSi的纵向线的层面点Ti的位置POS(Ti)具体是通过公式:POS(Ti)=POS(Ti-Start)*(1-XSi)+POS(Ti-End)*XSi,计算得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海波深AD,以及参考曲线数值是根据参考井曲线数据获取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所述编辑解释段时,若左右移动当前解释段的起始立柱,影响曲线段为当前段和临近的前后段,重新计算影响段即可,无需全部重新计算;
编辑解释段时,若上下移动当前解释段的起始立柱,影响曲线段为当前段和临近的前后段,重新计算影响段即可,无需全部重新计算。
8.一种水平井导向模型高精度反演曲线分段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构建模块,用于创建剖面导向模型:获取水平井及水平井测井曲线,获取参考井及参考井测井曲线,根据参考井设置参考层位,接收用户需要模拟的参考井曲线,并读取曲线数据并进行导向模型填充显示;用于创建解释段,通过编辑解释段,对地层线进行调整;根据解释段,分段计算模拟曲线,形成模拟曲线段,建立起解释段与模拟曲线段1对1对应关系;
计算模块,用于获取当前模拟曲线段的开始投影位移VS-Start和结束投影位移VS_End,根据采样步长VS-Step,对当前水平井轨迹段进行横向上按照VS-Step均分,形成目标轨迹点HwgPoint集合;
用于计算目标轨迹点HwgPoint的模拟值VALi:计算当前点在段空间内横向相对距离XSi,根据XSi,计算导向模型中每个层面线与过VSi的纵向线的层面点Ti的位置POS(Ti);根据当前轨迹点HwgPoint的位置,计算其在的两个层面点,并计算在两个层面点之间纵向相对位置,进而计算在参考曲线空间内的海波深AD,进而获得参考曲线数值,参考曲线数值等于模拟值VALi;其中,所述模拟值VALi为第i个目标轨迹点的模拟值;其中所述VSi=VS_Start+i*VS_Step;
用于计算当前段内所有轨迹点的模拟值VAL,根据所有轨迹点HwgPoint的位移VS数据和模拟值VAL数据构建出当前的模拟曲线段,依次遍历所有解释段创建所有解释段;
编辑模块:通过编辑解释段,确定需要更新的解释段,重新计算对应的模拟曲线段,其他段不变。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210203632.2A 2022-03-02 2022-03-02 一种水平井导向模型高精度反演曲线分段模拟方法 Withdrawn CN1145801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03632.2A CN114580169A (zh) 2022-03-02 2022-03-02 一种水平井导向模型高精度反演曲线分段模拟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03632.2A CN114580169A (zh) 2022-03-02 2022-03-02 一种水平井导向模型高精度反演曲线分段模拟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80169A true CN114580169A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71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03632.2A Withdrawn CN114580169A (zh) 2022-03-02 2022-03-02 一种水平井导向模型高精度反演曲线分段模拟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8016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23830B (zh) 一种基于大地电磁和直流电阻率数据的联合反演方法
US20160048933A1 (en) Reservoir property trend modeling guidance using data-driven uncertainty range
CN113984080B (zh) 一种适用于大型复杂场景下的分层局部路径规划方法
CN112150582B (zh) 一种面向多模态数据的地质剖面图近似表达方法
CN116380043A (zh) 变道中心线确定及高精地图绘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580169A (zh) 一种水平井导向模型高精度反演曲线分段模拟方法
CN111815737A (zh) 插值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60791B (zh) 一种更新地质导向模型的方法
CN114611287A (zh) 一种水平井导向模型动态成像测井分段模拟方法
CN114488297A (zh) 一种断层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1208558B (zh) 超深低幅度三维地质构造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4970182A (zh) 地质导向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564800B (zh) 一种水平井测井曲线的真垂厚纵向拟合方法及系统
CN111435172A (zh) 层析静校正的方法和装置
CN114547958A (zh)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井震结合裂缝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2991385A (zh) 一种基于不同度量准则的孪生网络目标跟踪方法
CN101598806A (zh) 一种提高构造图准确度的偏差消除方法
CN110761780A (zh) 一种基于井震结合的三维地质导向方法
CN117523236B (zh) 基于匹配追踪的断层面自动识别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2415580B (zh) 消除速度模型突变界面的方法、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方法
CN113495303B (zh) 剥蚀量恢复的方法和装置
CN110837118B (zh) 一种多尺度近地表层析速度建模方法及建模系统
CN112505780B (zh) 地层深度数据的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14861260A (zh) 随钻导向区域微构造调整方法和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JP5128384B2 (ja) 線画のための彩色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