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78639A - 投影系统、投影方法及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投影系统、投影方法及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78639A
CN114578639A CN202011389074.0A CN202011389074A CN114578639A CN 114578639 A CN114578639 A CN 114578639A CN 202011389074 A CN202011389074 A CN 202011389074A CN 114578639 A CN114578639 A CN 1145786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module
asymmetric
projection system
emitted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8907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燕
郎海涛
朱军强
顾菲
杨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unny Automotive Op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unny Automotive Op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unny Automotive Op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unny Automotive Op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8907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786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786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786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6Control of light source other than position or intensit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66Reflectors in illumination bea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8Homogenising, shaping of the illumination ligh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8Reflectors in projection bea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投影系统,其包括:光源模块,用于生成发射光;以及图像生成模块,用于提供图像信息并生成携带有图像信息的发射光出射。该投影系统还包括:调整模块,设置在光源模块与图像生成模块之间,包括至少一个厚度非对称的非对称式透光元件,非对称式透光元件的用于接收发射光的部分的厚度大于用于接收出射光的部分的厚度,使发射光与出射光之间的夹角大于发射光经调整模块后形成的调整光与出射光之间的夹角,以偏离发射光与出射光。该投影系统一方面可有效地避免光源模块与投影模块之间的光路干涉,提高投影系统的成像品质;另一方面有利于投影系统的小型化。

Description

投影系统、投影方法及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投影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高成像质量的微型投影系统、投影方法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普及以及投影技术的发展,诸如抬头显示系统(HUD)等车载投影系统越来越来受到消费者和业界的关注。
通常情况下,投影系统可包括负责照明的光学元件组以及负责成像的光学元件组。随着投影系统的整机体积趋于小型化,投影系统内部的各光学元件之间的距离也随之减小。
然而,整机系统中光学元件之间的距离变小,会使负责照明的光学元件组的光路与负责成像的光学元件组的光路之间发生干涉,从而导致投影系统的成像质量下降,并且不利于投影系统的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可至少部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至少一个缺点的投影系统、投影方法以及制造方法。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投影系统,该投影系统包括:光源模块,用于生成发射光;以及图像生成模块,用于提供图像信息并将携带有图像信息的发射光出射,该投影系统还包括:调整模块,设置在光源模块与图像生成模块之间,用于使发射光与出射光偏离,调整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厚度非对称的非对称式透光元件,其中,非对称式透光元件的用于接收发射光的部分的厚度大于用于接收出射光的部分的厚度,使发射光与出射光之间的夹角大于发射光经调整模块后形成的调整光与出射光之间的夹角,以偏离发射光与出射光。
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非对称式透光元件包括光楔。
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非对称式透光元件包括通过沿着对称式透光元件的厚度方向切除一部分后形成的非对称式透光元件。
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对称式透光元件包括球面平凸透镜。
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调整模块还包括与非对称式透光元件之间具有空气间隔的对称式透光元件。
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空气间隔的宽度沿着非对称式透光元件的厚度增加的方向而增加。
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空气间隔的宽度保持恒定。
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对称式透光元件包括球面平凸透镜以及非对称式透光元件包括光楔。
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图像生成模块包括反射面,反射面用于接收发射光,并生成携带有图像信息的出射光。
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该投影系统还包括整形模块,其设置在光源模块和图像生成模块之间的光路上,用于将发射光整形。
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整形模块包括准直系统,用于将发射光调整为准直光,包括一个透镜或多个透镜的组合。
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调整模块包括匀光系统,用于将准直光调整为均匀光,包括复眼透镜阵列或匀光棒。
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调整模块包括中继系统,用于将均匀光调整为整形光,包括一个透镜或多个透镜的组合。
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调整模块还包括第一反光镜,设置在准直系统和匀光系统之间的光路上,用于接收并反射准直光。
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光源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白光光源或RGB单色光源。
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投影模块包括球面透镜、非球面透镜、柱面镜以及自由曲面透镜的组合。
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投影系统还包括第二反光镜,设置在调整模块和投影模块之间的光路上,用于接收并反射携带有图像信息的出射光。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投影方法,该投影方法包括:形成投影所需的发射光;所述发射光通过图像生成模块生成携带图像信息的出射光;以及投射所述携带图像信息的出射光,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发射光通过图像生成模块生成携带图像信息的出射光的步骤之前,利用至少一个厚度非对称的非对称式透光元件调整所述发射光,以使所述发射光与所述出射光之间的夹角大于所述发射光经所述调整模块后形成的调整光与所述出射光之间的夹角,以偏离所述发射光与所述出射光;以及所述调整光通过图像生成模块生成携带图像信息的出射光。
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非对称式透光元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光楔;以及通过沿着对称式透光元件的厚度方向切除一部分后形成的非对称式透光元件。
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利用至少一个厚度非对称的非对称式透光元件调整发射光的步骤包括:用非对称式透光元件以及与非对称式透光元件设置有空气间隔的对称式透光元件形成的组合调整发射光,其中,空气间隔的宽度沿着非对称式透光元件的厚度增加的方向而增加。
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利用至少一个厚度非对称的非对称式透光元件调整发射光的步骤包括:利用非对称式透光元件以及与非对称式透光元件设置有空气间隔的对称式透光元件形成的组合调整发射光,其中,空气间隔的宽度保持恒定。
本申请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投影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用于形成发射光的光源模块的光路上设置图像生成模块,其中,所述图像生成模块用于提供图像信息,并生成携带有所述图像信息的出射光;以及在所述光源模块与所述图像生成模块之间设置调整模块,所述调整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厚度非对称的非对称式透光元件,其中,所述非对称式透光元件的用于接收所述发射光的部分的厚度大于用于接收所述出射光的部分的厚度,使所述发射光与所述出射光之间的夹角大于所述发射光经所述调整模块后形成的调整光与所述出射光之间的夹角,以偏离所述发射光与所述出射光。
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非对称式透光元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光楔;以及通过沿着对称式透光元件的厚度方向切除一部分后形成的非对称式透光元件。
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调整模块还包括与非对称式透光元件具有空气间隔的对称式透光元件。
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设置调整模块的步骤还包括:调整非对称式透光元件与对称式透光元件的位置,以使空气间隔的宽度沿着非对称式透光元件的厚度增加的方向而增加。
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设置调整模块的步骤还包括:调整非对称式透光元件与对称式透光元件的位置,以使空气间隔的宽度保持恒定。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投影系统、投影方法以及制造方法中的至少一个方案,可具有以下至少一个有益效果:一方面,该投影系统可有效地避免光源模块与投影模块之间的光路干涉,提高投影系统的成像质量;另一方面,有利于实现投影系统的小型化。此外,采用多种结构的非对称式透光元件,使得投影系统具有结构简单、通用性强以及制造成本低等特点。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方式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投影系统的光学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调整模块光学原理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调整模块的光路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调整模块的光路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调整模块的光路图;以及
图6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投影系统的光学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本文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目的,并且不意在进行限制。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术语“包含”、“包含有”、“包括”和/或“包括有”表示存在所述特征、整体、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但是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性。
本文参考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示意图来进行描述。本文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不应被解释为限于示出的具体形状和尺寸,而是包括能够实现相同功能的各种等效结构以及由例如制造时产生的形状和尺寸偏差。附图中所示的位置本质上是示意性的,而非旨在对各部件的位置进行限制。
除非另有限定,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诸如常用词典中定义的术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领域的语境下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以理想化或过度正式的意义来解释,除非本文明确地如此定义。
应当注意的是,下文中所描述的“对称和非对称”应理解为“厚度对称和非对称”。
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描述。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投影系统100的光学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投影系统100可包括:光源模块110和图像生成模块120。进一步地,投影系统100还包括调整模块140。
光源模块110可用于形成投影所需的发射光,并且可作为投影系统100的照明元件组之一。示例性地,光源模块110可包括LED光源、激光光源或者诸如氙灯、卤素灯等传统光源。
作为一种选择,光源模块110还可包括用于发射红色(R)、绿色(G)、蓝色(B)的单色光源和白色光源中任意一种或者组合。具体地,由于白色光是混色光,当光源模块110的光源发射白色光时,需要通过诸如旋转色轮的方式,将白色光中的RGB单色光分离出来,为图像生成模块120提供制造单色影像的单色光源。
图像生成模块120可用于提供待投影的图像信息并使来自光源模块110的发射光携带该图像信息。图像生成模块120可包括出射面,作为一种选择,出射面可以是反射面。具体地,图像生成模块120可包括例如至少一个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数字微镜装置)芯片。具体地,每个DMD芯片可具有多个(例如最多几百万个)独立控制的微镜片并构建于相应的CMOS存储单元上。多个独立控制的微镜片可作为图像生成模块120的出射面,DMD芯片可依据后端电路传递给CMOS存储单元的待投影图像信号,调控每个微镜片的旋转位置,进而使得进入图像生成模块120的发射光有选择地出射。换言之,通过上述方式,可使来自光源模块110的发射光通过图像生成模块120的调控,生成携带有图像信息(待投影图像的信息)的出射光。
示例性地,图像生成模块120还可包括保护玻璃121,保护玻璃121可设置在例如靠近图像生成模块120的出射面的光路上,具体地,保护玻璃121可例如与图像生成模块120的出射面平行设置,用于保护图像生成模块120。
调整模块140可设置在光源模块110与图像生成模块120之间。调整模块140可包括至少一个厚度非对称的非对称式透光元件,并且非对称式透光元件的用于接收来自光源模块110的发射光的部分的厚度大于用于接收来自图像生成模块120的出射光的部分的厚度。
具体地,非对称式透光元件包括至少两个不同厚度的部分,来自光源模块110的发射光从调整模块140的非对称式透光元件中相对厚度较大的部分入射,由于光的折射,经过调整模块140后的调整光可向调整模块140的较厚的部分偏折,之后调整光进入图像生成模块120,通过图像生成模块120的调控,生成携带有图像信息(待投影图像的信息)的出射光,并通过投影模块130投射出去。
在现有技术中,投影系统不包括调整模块,来自光源模块的发射光直接进入图像生成模块,通过图像生成模块的调控,生成携带有图像信息(待投影图像的信息)的出射光,并通过投影模块投射。
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投影系统可通过在其中设置包括至少一个厚度非对称的非对称式透光元件的调整模块,使得待进入图像生成模块的光发生偏转,从而使得来自光源模块的发射光偏离图像生成模块生成的出射光。
再次参考图1,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投影系统100还可包括投影模块130,用于将携带有图像信息的出射光投射至成像面。在实际应用中,例如当投影系统100应用于HUD系统时,投影模块130可将携带有图像信息的出射光投射至前挡风玻璃(成像面),以实现投影系统100的投影功能。
具体地,投影模块130可包括球面透镜、非球面透镜、柱面镜以及自由曲面透镜中的至少一种或任意组合。投影模块130可采用多种面型的透镜的组合以使投射的图像成像质量高。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调整模块的光学原理图。
具体地,参考图2,未设置调整模块时的发射光与出射光的光路用虚线表示,此时光源模块(照明元件组)的光轴与投影模块的光轴之间的垂直距离g可用公式(1)限定,
g=(d1+d2)×tanθ (1)
其中,d1和d2分别为发射光在投影模块的光轴上的投影的距离;以及角度θ为发射光与出射光之间的夹角,角度θ可为固定值,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限定发射光与出射光之间的夹角θ的范围满足22°≤θ≤26°。进一步地,还可限定发射光与出射光之间的夹角θ的范围满足23°≤θ≤25°。
设置调整模块后,发射光与出射光的光路用实线表示,此时光源模块(照明元件组)的光轴与投影模块的光轴之间的垂直距离G可用公式(2)限定,
G=d1×tanθ+d2×tan(θ1-α) (2)
其中,d1和d2分别为发射光在投影模块的光轴上的投影的距离;并且角度θ为调整后的发射光与出射光之间的夹角,并限定为上述固定值24°;θ1为发射光入射至调整模块的入射角,θ2为入射至调整模块的折射角;α为调整模块的厚度差对应的倾斜角。进一步地,θ、θ1、θ2、α可满足公式(3)和公式(4)。
θ2=θ+α (3)
θ1=sin-1(n×sinθ2) (4)
其中,n为调整模块的非对称式透光元件的折射率,并且n>1。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投影系统中设置调整模块后,光源模块(照明元件组)的光轴与投影模块的光轴之间的垂直距离G可用公式(5)进一步限定。
G=d1×tanθ+d2×tan(sin-1(n×sin(θ+α))-α) (5)
因而,当G与g满足G>g时,与未设置调整模块的投影系统相比,在满足出射光的出射角为定值的条件下,发射光能够以相对较大的入射角经由调整模块进入图像生成模块,从而使发射光与出射光偏离。换言之,包括上述调整模块的投影系统在相同的布置条件下,可通过调整模块的非对称式透光元件调整来自光源模块的发射光,从而使得经由调整模块进入图像生成模块的调整光与出射光之间的角度θ小于发射光与出射光之间的角度γ,避免从光源模块出射的发射光和从图像生成模块生成的出射光发生光路干涉,从而影响投影图像的质量。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提供的投影系统中确保入射光与出射光之间的偏离的距离,不但可避免来自光源模块的发射光与入射至投影模块的出射光之间发生干涉,还可使投影系统的光源模块和投影模块以较小的距离布置,从而有利于投影系统的小型化。本申请提供的投影系统可提高投影图像的成像质量,并且可有利于投影系统的小型化。具体地,将在本申请的后续部分参考附图对调整模块进行详细地描述。
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调整模块140的光路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投影系统100的调整模块140的非对称式透光元件可为光楔141。调整模块140可包括至少一个光楔141。具体地,光楔141的工作面可以是两个具有一定夹角的互不平行的表面,入射光从光楔141的任意一个工作面进入,并发生折射。
具体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设定两个工作面之间的角度在0°至30°之间。将两个工作面之间的角度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可有效地避免因过大的角度而引起的像差,从而导致解像能力下降。
光楔141可设置在靠近图像生成模块120的出射面的光路上。具体地,光楔141的工作面可与图像生成模块120的出射面平行设置。光楔141的较厚的部分可靠近光源模块110设置,相对较薄的部分可靠近投影模块130设置。
示例性地,光楔141可设置在靠近保护玻璃121的光路上。具体地,光楔141的工作面可例如与保护玻璃121平行设置。
再次参考图3,入射光L1(来自光源模块110的发射光)穿过光楔141,入射光L1经过两次折射,使入射光L1向光楔141的较厚的部分偏折,从而改变了入射光L1的传播路径,换言之,使得待进入图像生成模块120的光发生偏转,从而使得来自光源模块110的发射光L1偏离图像生成模块120生成的出射光L2(待入射至投影模块130的光)一定距离,避免了来自光源模块110的发射光L1与入射至投影模块130的出射光L2之间发生干涉,从而提高投影系统的投影图像的质量。
具体地,L’为未设置光楔141时来自光源模块110的发射光。在保证出射光L2的出射角度为定值的条件下,与未设置光楔141时的入射光L’相比,入射光L1以较大的入射角入射至图像生成模块120,从而可使入射光L1与出射光L2偏离,进而可避免来自光源模块110的发射光L1与入射至投影模块130的出射光L2之间发生干涉,从而提高投影系统的投影图像的质量。
进一步地,采用光楔作为非对称式透光元件,可使投影系统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并且有利于投影系统的小型化。
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调整模块140的光路图。
参考图4,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调整模块140可包括一个通过沿着厚度方向切除一部分的球面的平凸透镜而形成的非对称式透镜142。球面平凸透镜为对称式透光元件,可具有同轴的平面端面和球面端面。沿着厚度方向切除球面平凸透镜的一部分而形成的非对称式透镜142可具有非对称的结构。作为一种选择,可从球面平凸透镜的厚度的最大侧沿其中心轴切除以获得非对称式透镜142。具体地,非对称透镜142的切除一侧的部分的厚度大于未切除一侧的部分的厚度。通过上述方法获得非对称式透镜的方法不但可节约投影系统的空间并且可节约制备投影系统的成本。
非对称式透镜142可设置在靠近图形生成模块120的出射面的光路上。具体地,非对称式透镜142的平面端面可例如与图像生成模块120的出射面平行设置,并且非对称式透镜142的较厚的部分可靠近光源模块110设置,相对较薄的部分可靠近投影模块130设置。
作为一种选择,非对称式透镜142还可设置在靠近保护玻璃121的光路上。具体地,非对称式透镜142的平面端面可例如与保护玻璃121平行设置。
再次参考图4,入射光L3(来自光源模块110的发射光)穿过非对称式透镜142,入射光L3经过两次折射,使入射光L3向非对称式透镜142的较厚的部分偏折,从而改变了入射光L3的传播路径,换言之,使得待进入图像生成模块120的光发生偏转,从而使得来自光源模块110的发射光L3偏离图像生成模块120生成的出射光L4(待入射至投影模块130的光)一定距离,避免了来自光源模块110的发射光L3与入射至投影模块130的出射光L4之间发生干涉,从而提高投影系统的投影图像的质量。
具体地,L’为未设置非对称式透镜142时来自光源模块110的发射光。在保证出射光L4的出射角为定值的条件下,与未设置非对称式透镜142时的入射光L’相比,入射光L3以较大的入射角入射至图像生成模块120,从而可使入射光L3与出射光L4偏离,进而可避免来自光源模块110的发射光L3与入射至投影模块130的出射光L4之间发生干涉,从而提高投影系统的投影图像的质量。
进一步地,采用沿着厚度方向切除球面透镜的一部分的方式获得非对称式透光元件,可有效利用现有的球面平凸透镜,节约投影系统的制造成本。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非对称式透光元件是通过沿着厚度方向切除球面平凸透镜的一部分而获得的。球面平凸透镜是对称式透光元件。作为一种选择,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非对称式透光元件还可通过沿着厚度方向切除其他对称式透光元件来获得。例如,对称式透光元件还可为对称式非球面透镜。
图5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调整模块140的光路图。
如图5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调整模块140可为球面平凸透镜和光楔的组合143。
具体地,组合143中的球面平凸透镜143A和光楔143B可具有上述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结构,本申请在此不做赘述,球面平凸透镜143A的平面端面可靠近光楔143B的两个工作面中的任意一个设置。换言之,球面平凸透镜143A可沿着光楔143B的斜面设置。球面平凸透镜143A和光楔143B之间可具有空气间隔。组合143具有非对称的结构,光楔143B的较厚的部分可为组合143的较厚的部分,光楔143B的较薄的部分可为组合143的较薄的部分。
示例性地,球面平凸透镜143A和光楔143B之间的空气间隔的宽度可保持恒定。作为一种选择,球面平凸透镜143A和光楔143B之间的空气间隔的宽度还可沿着光楔143B的厚度增加的方向而增加。组合143可设置在靠近图像生成模块120的出射面的光路上。具体地,组合143中的光楔143B的工作面可与图像生成模块120的出射面平行设置。组合143的较厚部分靠近光源模块110设置,相对较薄的部分靠近投影模块130设置。
示例性地,组合143可设置在靠近保护玻璃121的光路上。具体地,组合143中的光楔143B的其中一个工作面可与保护玻璃121平行设置。
再次参考图5,入射光L5(来自光源模块110的发射光)穿过组合143,入射光L5经过两次折射,使入射光L5向组合143的较厚的部分偏折,从而改变了入射光L5的传播路径。换言之,使得待进入图像生成模块120的光发生偏转,从而使得来自光源模块110的发射光L5偏离图像生成模块120生成的出射光L6(待入射至投影模块130的光)一定距离,避免了来自光源模块110的发射光L5与入射至投影模块130的出射光L6之间发生干涉,从而提高投影系统的投影图像的质量。
具体地,L’为未设置组合143时来自光源模块110的发射光。在保证出射光L6的出射角为定值的条件下,与未设置组合143时的入射光L’相比,入射光L5以较大的入射角入射至图像生成模块120,从而可使入射光L5与出射光L6偏离,进而可避免来自光源模块110的发射光L5与入射至投影模块130的出射光L6之间发生干涉,从而提高投影系统的投影图像的质量。
进一步地,当组合143中的球面平凸透镜143A和光楔143B之间的空气间隔的宽度沿着光楔143B的厚度增加的方向而增加时,入射光L5在经过宽度变化的空气间隔而入射至图像生成模块120的出射面,可进一步增加入射光L5向组合143的较厚的部分的偏折。进而,使来自光源模块110的发射光L5偏离图像生成模块120生成的出射光L6的距离也随之增加。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采用球面平凸透镜和光楔的组合的方式,一方面,可增加调整模块中的各个非对称式透光元件的通用性;另一方面,可灵活调整模块的透光元件的组合的厚度差,从而进一步增加从照明模块出射的入射光和从图像生成模块的生成的出射光之间的偏离的距离。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球面平凸透镜作为对称式透光元件,光楔作为非对称式透光元件,两者组合共同构成调整模块。然而,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不应限于此,还可采用其他形式的对称式透光元件和其他形式的非对称式透光元件作为组合共同构成调整模块。
示例性地,非对称式透光元件还可为通过控制透镜的面型,直接获得厚度非对称的非对称式透镜,该非对称式透镜的面型可为非球面。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调整模块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包括至少一个非对称式透光元件,并且使非对称式透光元件构成的调整模块用于接收从光源模块发出的发射光的部分的厚度大于从图像生成模块生成的出射光的部分的厚度,均在本申请所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再次参考图1,在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投影系统100还包括第二反光镜160,设置在调整模块140和投影模块130之间的光路上,用于接收并反射携带有图像信息的出射光。具体地,第二反光镜160的反射面可以是平面或自由曲面,用于调整模块140和投影模块130之间光的传播方向,可适应性调整调整模块140和投影模块130的布置方式,有利于投影系统的小型化。
图6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投影系统200的光学结构示意图。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投影系统100相比,投影系统200还可包括整形模块250。整形模块250可作为投影系统200的照明元件组之一。出于描述的简洁,下文中将省略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投影系统100的相同的结构的描述。
整形模块250设置在光源模块210和调整模块240之间的光路上。整形模块250沿着光传播的路径依次设置:准直系统251、匀光系统252和中继系统253。
准直系统251用于将光源模块210发出的发射光准直为准直光。准直系统251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透镜的组合,并且透镜的面型可以是球面或非球面,透镜的材料可以是塑胶或玻璃。例如,准直系统251可以是一个塑胶透镜和一个玻璃透镜的组合。
匀光系统252将经准直系统251出射的准直光调整为均匀光。匀光系统252可为复眼透镜阵列或匀光棒。匀光系统252能够使准直光均匀化,从而提高投影图像的照度均匀性。
中继系统253将经匀光系统252出射的均匀光调整为整形光,以使整形光经调整模块240调整后形成的光斑能够投射至图像生成模块220的有效区域上,并且使经过中继系统253后光斑的大小与图像生成模块220相匹配。示例性地,中继系统253可以是一个或多个透镜的组合,并且透镜的面型可以是球面或非球面,透镜的材料可以是塑胶或玻璃。
示例性地,整形模块250还可包括第一反光镜254,第一反光镜254可设置在准直系统251和匀光系统252之间的光路上。具体地,第一反光镜254的反射面可以是平面或自由曲面,用于改变准直系统251和匀光系统252之间的光的传播方向,可适应性调整准直系统251和匀光系统252的布置方式,有利于投影系统的小型化。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投影方法。该投影方法可利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投影系统实现,该投影方法的步骤可包括:形成投影所需的发射光;利用至少一个厚度非对称的非对称式透光元件调整发射光,以使调整光与发射光偏离;使调整光携带图像信息;以及投射携带有图像信息的调整光。
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投影方法,利用至少一个厚度非对称的非对称式透光元件调整发射光,以使调整光与发射光偏离,即可增加发射光与携带有图像信息的调整光之间的距离。避免在实现该投影方法时,产生光路干涉,从而降低投影图像的质量。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投影系统的制造方法。该投影系统的制造方法可以用于制造上述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投影系统,该投影系统的制造方法的步骤可包括:在用于形成发射光的光源模块的光路上设置图像生成模块,其中,图像生成模块用于提供图像信息,并将携带有图像信息的发射光出射;在出射光的光路上设置投影模块,用于投射出射光;以及在靠近图像生成模块的光路上设置调整模块,调整模块用于使发射光与出射光偏离,调整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厚度非对称的非对称式透光元件,其中,非对称式透光元件的用于接收发射光的部分的厚度大于用于接收出射光的部分的厚度。
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投影系统的制造方法,通过设置包括至少一个厚度非对称的非对称式透光元件的调整模块,以使发射光与出射光偏离,可增加发射光与携带有图像信息的出射光之间距离。避免制造的投影系统的发射光与出射光之间的光路发生干涉,从而影响投影质量。并且,有利于制造的投影系统实现小型化。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所举的示例,而不是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范围将由所附权利要求书以及其任何和所有等效物、包括其特征的任何组合的全部宽度给出。凡在本申请的教导和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模块,用于生成发射光;以及
图像生成模块,用于提供图像信息并生成携带有所述图像信息的出射光,
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系统还包括:
调整模块,设置在所述光源模块与所述图像生成模块之间,所述调整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厚度非对称的非对称式透光元件,其中,所述非对称式透光元件的用于接收所述发射光的部分的厚度大于用于接收所述出射光的部分的厚度,使所述发射光与所述出射光之间的夹角大于所述发射光经所述调整模块后形成的调整光与所述出射光之间的夹角,以偏离所述发射光与所述出射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对称式透光元件包括光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对称式透光元件包括通过沿着对称式透光元件的厚度方向切除一部分后形成的所述非对称式透光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称式透光元件包括球面平凸透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还包括与所述非对称式透光元件具有空气间隔的对称式透光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间隔的宽度沿着所述非对称式透光元件的厚度增加的方向而增加。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间隔的宽度保持恒定。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称式透光元件包括球面平凸透镜;以及
所述非对称式透光元件包括光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生成模块包括反射面,所述反射面用于接收所述发射光,并生成携带有所述图像信息的出射光。
10.一种投影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形成投影所需的发射光;
所述发射光通过图像生成模块生成携带图像信息的出射光;以及
投射所述携带图像信息的出射光,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发射光通过图像生成模块生成携带图像信息的出射光的步骤之前,
利用至少一个厚度非对称的非对称式透光元件调整所述发射光,以使所述发射光与所述出射光之间的夹角大于所述发射光经所述调整模块后形成的调整光与所述出射光之间的夹角,以偏离所述发射光与所述出射光。
CN202011389074.0A 2020-12-01 2020-12-01 投影系统、投影方法及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45786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89074.0A CN114578639A (zh) 2020-12-01 2020-12-01 投影系统、投影方法及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89074.0A CN114578639A (zh) 2020-12-01 2020-12-01 投影系统、投影方法及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78639A true CN114578639A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66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89074.0A Pending CN114578639A (zh) 2020-12-01 2020-12-01 投影系统、投影方法及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7863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87785A1 (zh) * 2022-10-25 2024-05-02 北京石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作业区域表面检测装置及清洁机器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03812A1 (en) * 2004-11-15 2006-05-18 Young Optics Inc. Projection display system
CN1842149A (zh) * 2005-08-01 2006-10-04 斯曼特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投影系统的光学结构
CN102565896A (zh) * 2010-12-30 2012-07-1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棱镜系统及具有该棱镜系统的投影仪
CN208384331U (zh) * 2018-07-26 2019-01-15 广景视睿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照明光路及投影模组
CN111487837A (zh) * 2019-01-25 2020-08-04 舜宇光学(浙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dlp技术的微型投影光引擎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03812A1 (en) * 2004-11-15 2006-05-18 Young Optics Inc. Projection display system
CN1842149A (zh) * 2005-08-01 2006-10-04 斯曼特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投影系统的光学结构
CN102565896A (zh) * 2010-12-30 2012-07-1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棱镜系统及具有该棱镜系统的投影仪
CN208384331U (zh) * 2018-07-26 2019-01-15 广景视睿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照明光路及投影模组
CN111487837A (zh) * 2019-01-25 2020-08-04 舜宇光学(浙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dlp技术的微型投影光引擎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87785A1 (zh) * 2022-10-25 2024-05-02 北京石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作业区域表面检测装置及清洁机器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62750B2 (en) Projection optical system, projection apparatus, and projection system
JP5517992B2 (ja) 走査型投射装置
US9223140B2 (en) Coupling lens, illumina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9247221B2 (en) Scanning type projector
CN109154721B (zh) 平视显示器装置以及图像投影单元
US10942352B2 (en) Head-up display apparatus
US20070252956A1 (en) Projection type display apparatus
US7009778B2 (en) Imaging optical system,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imaging optical apparatus
CN114578639A (zh) 投影系统、投影方法及制造方法
US8052290B2 (en) Rear-projection-type display apparatus
US7016380B2 (en) Multi-beam laser scanning unit
WO2021147562A1 (zh) 漫射装置
US11656543B2 (en) Projection device
US7443559B2 (en) Optical scanning unit
JP4522060B2 (ja) 光走査装置
JP2004138719A (ja) 2次元走査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US10775620B2 (en) Virtual-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mobile object
CN110737101B (zh) 用以提高解析度的成像位移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CN114594651A (zh) 投影系统、制备方法以及灯具
JP2009031567A (ja) 投写型表示装置および投写方法
CN114624946A (zh) 复眼透镜、投影系统及复眼透镜的制备方法
CN115808796A (zh) 一种投影系统、车辆及投影方法
KR20240022615A (ko) 복수의 영상 평면을 갖는, 광학 어셈블리 및 헤드업 디스플레이
CN117555194A (zh) 照明系统及投影装置
JP5008745B2 (ja) 光走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