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77406B - 用于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77406B
CN114577406B CN202210193032.2A CN202210193032A CN114577406B CN 114577406 B CN114577406 B CN 114577406B CN 202210193032 A CN202210193032 A CN 202210193032A CN 114577406 B CN114577406 B CN 1145774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respirator
gas cylinder
screw
cylinder
n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9303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77406A (zh
Inventor
秦应鹏
郭广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an Special Equipment Examin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Taian Special Equipment Examin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an Special Equipment Examin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Taian Special Equipment Examin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21019303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774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774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774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774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774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04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2Detai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8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tensile or compressive forces
    • G01N3/1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tensile or compressive forces generated by pneumatic or hydraulic pressure
    • G01N3/12Pressure tes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装置和方法,包含有用于盛放高压水的容器装置、设置在容器装置并且用于安装空气呼吸器气瓶的封盖装置、设置在容器装置和封盖装置之间并且用于对容器装置和封盖装置之间进行连接的夹紧装置,通过容器装置、封盖装置和夹紧装置,实现了把空气呼吸器气瓶内置在高压水中,实现了对空气呼吸器气瓶进行环绕内泄液进行密封性检测,因此实现了对空气呼吸器气瓶进行排列安装在一个载体上,提高了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用于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和方法,尤其是一种用于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空气呼吸器广泛应用于消防、化工、船舶、石油、冶炼、仓库、试验室、矿山等部门,供消防员或抢险救护人员在浓烟、毒气、蒸汽或缺氧等各种环境下安全有效地进行灭火,抢险救灾和救护工作,空气呼吸器的气瓶检测检验,包括使用外侧法对气瓶的气密性、变形程度等进行检测,因此用于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装置是一种重要的检测装置,在现有的用于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装置和方法中,还都是对空气呼吸器气瓶内进行灌入高压水进行检测,由于需要对逐个空气呼吸器气瓶进行灌入高压水进行检测,从而影响了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效率,
基于申请人于2021年12月16日提供的具有工作过程中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技术交底书、通过检索得到相近的专利文献其中专利号:ZL201921841951.6和背景技术中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发明的申请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客体是一种用于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装置,
本发明的客体是一种用于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方法。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装置和方法,因此实现了对空气呼吸器气瓶进行排列安装在一个载体上,提高了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装置,包含有用于盛放高压水的容器装置、设置在容器装置并且用于安装空气呼吸器气瓶的封盖装置、设置在容器装置和封盖装置之间并且用于对容器装置和封盖装置之间进行连接的夹紧装置。
由于设计了容器装置、封盖装置和夹紧装置,通过容器装置、封盖装置和夹紧装置,实现了把空气呼吸器气瓶内置在高压水中,实现了对空气呼吸器气瓶进行环绕内泄液进行密封性检测,因此实现了对空气呼吸器气瓶进行排列安装在一个载体上,提高了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效率。
本发明设计了,按照对空气呼吸器气瓶进行环绕内泄液进行密封性检测的方式把容器装置、封盖装置和夹紧装置相互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按照把空气呼吸器气瓶内置在高压水中实现对空气呼吸器气瓶进行环绕内泄液进行密封性检测的方式把封盖装置和夹紧装置与容器装置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容器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箱壳、第一管道、压力指示表和截止阀门。
本发明设计了,封盖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箱盖和连接嘴。
本发明设计了,夹紧装置设置为包含有连接螺杆和连接螺母。
以上六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对空气呼吸器气瓶施加外部渗透高压水,提高了对空气呼吸器气瓶进行密封性检测的效果。
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封盖装置与容器装置之间,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第一密封圈。
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封盖装置上,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第二密封圈。
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在封盖装置与容器装置之间,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筒壳、活塞杆、第二管道、拨动爪、扭力簧、第一夹紧螺母和第二夹紧螺母。
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第四附件装置并且第四附件装置设置在封盖装置上,第四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夹持爪和旋入螺杆。
以上六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其它部件的集成安装,扩展了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设计了,在箱壳上分别设置有箱盖、第一管道和压力指示表,在第一管道上设置有截止阀门并且在箱盖与箱壳之间分别设置有连接螺杆和第一密封圈,在连接螺杆与箱盖之间设置有连接螺母并且在箱盖上分别设置有连接嘴、筒壳和夹持爪,在连接嘴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并且在夹持爪和箱盖之间设置有旋入螺杆,在筒壳和箱盖之间设置有第一夹紧螺母和第二夹紧螺母并且在筒壳上分别设置有第二管道和拨动爪,在拨动爪与筒壳之间分别设置有活塞杆和扭力簧。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箱壳、箱盖、连接螺杆、连接螺母、第一管道、压力指示表、截止阀门、第一密封圈、连接嘴、第二密封圈、筒壳、活塞杆、第二管道、拨动爪、扭力簧、第一夹紧螺母、第二夹紧螺母、夹持爪和旋入螺杆,组成了本发明的基础技术方案,解决了本发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设计了,箱壳设置为包含有箱部和边缘部并且箱部的敞口部设置为与边缘部联接,箱部的其中一个侧面部设置为与第一管道联接并且箱部的其中另一个侧面部设置为与压力指示表联接,边缘部的上端端面外侧部设置为与连接螺杆联接并且边缘部的上端端面内侧部设置为与第一密封圈接触式联接,边缘部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箱盖接触式联接并且箱部设置为矩形盒状体,边缘部设置为矩形环板。
本发明设计了,第一管道设置为圆形筒状体并且第一管道的内端头设置为与箱壳贯串式联接,在第一管道的外端头设置有截止阀门。
本发明设计了,截止阀门设置为球形阀门并且截止阀门设置在第一管道上。
本发明设计了,压力指示表的内端口部设置为与箱壳贯串式联接。
以上三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大容量的高压水箱体设置。
本发明设计了,箱盖设置为包含有下板部、导轨部、上板部和栱杆部并且在下板部的周边侧面部设置有开口槽体,在下板部的中间部设置有安装孔体并且下板部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导轨部联接,栱杆部的竖部端头设置为与下板部的上端端面部联接并且栱杆部的横部端头设置为与上板部的侧面部联接,下板部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箱壳和第一密封圈接触式联接并且下板部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连接螺母接触式联接,开口槽体设置为与连接螺杆联接并且安装孔体设置为与连接嘴联接,导轨部设置为与夹持爪滑动式联接并且导轨部设置为与旋入螺杆螺纹式联接,在上板部的中间部设置有通孔体并且上板部的通孔体设置为与筒壳联接,上板部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第一夹紧螺母接触式联接并且上板部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第二夹紧螺母接触式联接,下板部设置为矩形块状体并且导轨部设置为燕尾条状体,上板部设置为具有圆形通孔体的圆形片状体并且栱杆部设置为L字形棒状体,开口槽体设置为U字形开口槽并且安装孔体设置为凸字形孔状体,导轨部设置为沿安装孔体的径向线分布并且上板部的通孔体的中心线与安装孔体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栱杆部设置为沿上板部的周边线间隔排列分布。
本发明设计了,连接嘴设置为中字形筒状体并且连接嘴的凸缘部设置为与箱盖嵌入式联接,连接嘴的上端头设置为与箱盖贯串式联接并且连接嘴的下端头设置为与第二密封圈贯串式联接,连接嘴的凸缘部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第二密封圈接触式联接并且连接嘴设置为与筒壳套装式联接,在连接嘴的下端头侧面部设置有螺纹体并且连接嘴的螺纹体设置为与空气呼吸器气瓶联接。
以上两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空气呼吸器气瓶进行排列分布安装设置。
本发明设计了,连接螺杆设置为光柱螺栓并且连接螺杆的下端头设置为与箱壳联接,连接螺杆设置为与箱盖嵌入式联接并且连接螺杆设置为与连接螺母螺纹式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连接螺母设置为六角螺母并且连接螺母设置为与连接螺杆螺纹式联接,连接螺母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箱盖接触式联接。
以上两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螺栓螺母压紧连接设置。
本发明设计了,第一密封圈设置为环状体并且第一密封圈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箱壳接触式联接,第一密封圈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箱盖接触式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第二密封圈设置为环状体并且第二密封圈设置为与连接嘴套装式联接,第二密封圈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连接嘴接触式联接。
以上两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柔性垫片密封连接设置。
本发明设计了,筒壳设置为包含有筒部、隔离板部和耳座部并且在隔离板部中设置有滑动孔体,筒部的敞口部设置为与耳座部联接并且筒部的内壁下部设置为与隔离板部联接并且在筒部的上端头侧面部设置有螺纹体,筒部的螺纹体分别设置为与第一夹紧螺母和第二夹紧螺母联接并且筒部的上端头设置为与箱盖贯串式联接,筒部的下端头设置为与连接嘴贯串式联接并且筒部设置为与活塞杆滑动式联接,筒部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第二管道联接并且滑动孔体设置为与活塞杆套装式联接,耳座部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拨动爪联接并且耳座部设置为与扭力簧接触式联接,筒部设置为具有圆形盲孔的棒状体,隔离板部设置为圆形片状体并且耳座部设置为双板座,耳座部设置为沿筒部的周边线间隔排列分布并且滑动孔体设置为圆形孔状体。
本发明设计了,活塞杆设置为包含有杆部和推力爪部并且杆部的内盘部和中间部设置为与筒壳滑动式联接,杆部的外盘端面部设置为与推力爪部的内端头联接并且推力爪部的外端头叉口部设置为与拨动爪容纳式联接,杆部设置为工字形缸状体并且推力爪部设置为Y字形杆状体。
本发明设计了,第二管道设置为圆形筒状体并且第二管道的内端头设置为与筒壳贯串式联接,在第二管道的外端头设置有与液压装置的输出端口部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拨动爪设置为L字形条状体并且拨动爪的拐角部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筒壳联接,拨动爪的横部端头设置为与活塞杆接触式联接并且拨动爪的竖部设置为与扭力簧接触式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扭力簧设置为扭力弹簧并且扭力簧设置为与位于拨动爪和筒壳之间的销轴套装式联接,扭力簧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筒壳接触式联接并且扭力簧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拨动爪接触式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第一夹紧螺母和第二夹紧螺母分别设置为六角螺母并且第一夹紧螺母和第二夹紧螺母分别设置为与筒壳螺纹式联接,第一夹紧螺母的上端端面部和第二夹紧螺母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箱盖接触式联接。
以上六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伸缩缸对空气呼吸器气瓶进行变形程度检测设置为。
本发明设计了,夹持爪设置为Z字形杆状体并且在夹持爪的上横部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容纳槽体,在夹持爪的上横部上设置有滑动孔体并且容纳槽体设置为与箱盖联接,滑动孔体设置为与旋入螺杆联接并且夹持爪的上横部设置为与旋入螺杆接触式联接,容纳槽体设置为燕尾槽状体并且滑动孔体设置为长条孔体。
本发明设计了,旋入螺杆设置为六角螺栓并且旋入螺杆设置为与箱盖螺纹式联接,旋入螺杆的凸缘部设置为与夹持爪接触式联接。
以上两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空气呼吸器气瓶进行外支撑杆固定设置。
本发明设计了,箱壳、连接螺杆、连接螺母、第一管道、压力指示表和截止阀门与箱盖和连接嘴设置为按照嵌入呈排列的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方式分布并且箱壳、连接螺杆、连接螺母、第一管道、压力指示表、截止阀门、箱盖和连接嘴与设置为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设置为按照端口密封的方式分布,箱壳、连接螺杆、连接螺母、第一管道、压力指示表、截止阀门、箱盖和连接嘴与设置为筒壳、活塞杆、第二管道、拨动爪、扭力簧、第一夹紧螺母和第二夹紧螺母设置为按照对空气呼吸器气瓶外撑变形的方式分布并且箱壳、连接螺杆、连接螺母、第一管道、压力指示表、截止阀门、箱盖和连接嘴与设置为夹持爪和旋入螺杆设置为按照对空气呼吸器气瓶抱拢固定的方式分布,一个连接螺杆和一个连接螺母设置为组成一组杆连接部件,多组杆连接部件设置为沿箱壳的周边间隔排列分布,一个连接嘴、一个第二密封圈、一个筒壳、一个活塞杆、一个第二管道、三个拨动爪、三个扭力簧、一个第一夹紧螺母、一个第二夹紧螺母、三个夹持爪和六个旋入螺杆设置为组成一组瓶接部件,多组瓶接部件设置为沿箱盖的端面间隔排列分布,三个拨动爪设置为沿筒壳的周边间隔排列分布,容纳槽体设置为与导轨部联接,推力爪部设置为与耳座部相对应分布,杆部的中间部设置为与滑动孔体联接,筒部设置为与上板部联接,下板部设置为与边缘部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用于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方法,其步骤是:由容器装置、封盖装置和夹紧装置实现了把空气呼吸器气瓶内置在高压水中,实现了对空气呼吸器气瓶进行环绕内泄液进行密封性检测。
本发明设计了,其步骤是:把第一夹紧螺母在筒壳上旋转,把第一夹紧螺母安装在筒壳上,把筒壳、活塞杆、拨动爪和扭力簧放到空气呼吸器气瓶中,把筒壳放到连接嘴中,把空气呼吸器气瓶与连接嘴的螺纹体连接在一起,通过第二密封圈,对空气呼吸器气瓶与连接嘴之间进行密封处理,使旋入螺杆在导轨部上进行转动,使旋入螺杆的凸缘部与夹持爪的上横部分开,使容纳槽体在导轨部上向内移动,把夹持爪的竖部和下横部作用在空气呼吸器气瓶的外侧面部,使旋入螺杆在导轨部上进行反方向转动,使旋入螺杆的凸缘部作用在夹持爪的上横部上,把三个夹持爪安装在空气呼吸器气瓶和下板部之间,从而把空气呼吸器气瓶安装在下板部上,把空气呼吸器气瓶放到箱部中,把下板部放到边缘部上,使连接螺杆处在开口槽体中,使连接螺母在连接螺杆上进行转动,把连接螺母作用在下板部上,通过第一密封圈,对下板部与边缘部之间进行密封处理,把第一管道与高压水泵连接,使截止阀门处于开通状态,把高压水注入到箱部中,通过压力指示表,读取箱部中的高压水的压力值,当箱部中的高压水的压力值达到要求时,使截止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开始对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气密性能检测,通过对空气呼吸器气瓶内进行光照观察或使用棉签对空气呼吸器气瓶的内壁擦拭,判定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气密性能是否合格,把筒部放到在上板部中,把第二夹紧螺母在筒壳上旋转,通过第一夹紧螺母和第二夹紧螺母在筒部上的转动,把第一夹紧螺母和第二夹紧螺母夹持在上板部上,使拨动爪放到空气呼吸器气瓶的内壁上,从而把筒壳安装在空气呼吸器气瓶和上板部之间,把第二管道与高压水源连接,把高压水注入到筒部中,高压水作用在杆部的内盘部上,使杆部的内盘部在筒部中运动,使杆部的中间部在滑动孔体中运动,推力爪部的的外端头叉口部推动拨动爪的横部端头,克服扭力簧的弹性蓄能,使拨动爪在耳座部上进行摆动运动,拨动爪处于涨开状态,拨动爪的竖部作用在空气呼吸器气瓶的内壁上,由高压水源上的压力表读取杆部在筒部中的推力值,实现对空气呼吸器气瓶进行变形程度检测,当完成对空气呼吸器气瓶进行变形程度检测后,使第二管道与高压水源断开,在扭力簧的弹性蓄能作用下,使拨动爪在耳座部上进行反方向摆动运动,拨动爪处于合拢状态,当完成对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气密性能检测和对空气呼吸器气瓶进行变形程度检测后,使连接螺母在连接螺杆上进行反方向转动,连接螺母从连接螺杆上取出,把下板部与边缘部分开,把空气呼吸器气瓶从箱部中取出。
在本技术方案中,对空气呼吸器气瓶进行环绕内泄液进行密封性检测的容器装置、封盖装置和夹紧装置为重要技术特征,在用于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装置和方法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箱壳-1、箱盖-2、连接螺杆-3、连接螺母-4、第一管道-5、压力指示表-6、截止阀门-7、第一密封圈-8、连接嘴-9、第二密封圈-91、筒壳-92、活塞杆-93、第二管道-94、拨动爪-95、扭力簧-96、第一夹紧螺母-97、第二夹紧螺母-98、夹持爪-90、旋入螺杆-99、箱部-11、边缘部-12、下板部-21、导轨部-24、上板部-25、栱杆部-26、开口槽体-23、安装孔体-22、筒部-921、隔离板部-922、耳座部-923、滑动孔体-924、杆部-931、推力爪部-932、容纳槽体-901、滑动孔体-902。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审查指南,对本发明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应当理解为不配出一个或多 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另外,除非特别说明,在下 面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设备和材料均是市售可得的,如没有明确说明处理条件,请参考购 买的产品说明书或者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进。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用于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装置,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箱壳1、箱盖2、连接螺杆3、连接螺母4、第一管道5、压力指示表6、截止阀门7、第一密封圈8、连接嘴9、第二密封圈91、筒壳92、活塞杆93、第二管道94、拨动爪95、扭力簧96、第一夹紧螺母97、第二夹紧螺母98、夹持爪90和旋入螺杆99并且在箱壳1上分别设置有箱盖2、第一管道5和压力指示表6,在第一管道5上设置有截止阀门7并且在箱盖2与箱壳1之间分别设置有连接螺杆3和第一密封圈8,在连接螺杆3与箱盖2之间设置有连接螺母4并且在箱盖2上分别设置有连接嘴9、筒壳92和夹持爪90,在连接嘴9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91并且在夹持爪90和箱盖2之间设置有旋入螺杆99,在筒壳92和箱盖2之间设置有第一夹紧螺母97和第二夹紧螺母98并且在筒壳92上分别设置有第二管道94和拨动爪95,在拨动爪95与筒壳92之间分别设置有活塞杆93和扭力簧96。
在本实施例中,箱壳1设置为包含有箱部11和边缘部12并且箱部11的敞口部设置为与边缘部12联接,箱部11的其中一个侧面部设置为与第一管道5联接并且箱部11的其中另一个侧面部设置为与压力指示表6联接,边缘部12的上端端面外侧部设置为与连接螺杆3联接并且边缘部12的上端端面内侧部设置为与第一密封圈8接触式联接,边缘部12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箱盖2接触式联接并且箱部11设置为矩形盒状体,边缘部12设置为矩形环板。
通过箱壳1,形成了对箱盖2、连接螺杆3、第一管道5、压力指示表6和第一密封圈8的支撑连接点,由箱部11,实现了与第一管道5的连接,实现了与压力指示表6的连接,由边缘部12,实现了与箱盖2的连接,实现了与连接螺杆3的连接,实现了与第一密封圈8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空气呼吸器气瓶进行容纳储存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箱盖2设置为包含有下板部21、导轨部24、上板部25和栱杆部26并且在下板部21的周边侧面部设置有开口槽体23,在下板部21的中间部设置有安装孔体22并且下板部2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导轨部24联接,栱杆部26的竖部端头设置为与下板部21的上端端面部联接并且栱杆部26的横部端头设置为与上板部25的侧面部联接,下板部21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箱壳1和第一密封圈8接触式联接并且下板部2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连接螺母4接触式联接,开口槽体23设置为与连接螺杆3联接并且安装孔体22设置为与连接嘴9联接,导轨部24设置为与夹持爪90滑动式联接并且导轨部24设置为与旋入螺杆99螺纹式联接,在上板部25的中间部设置有通孔体并且上板部25的通孔体设置为与筒壳92联接,上板部25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第一夹紧螺母97接触式联接并且上板部25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第二夹紧螺母98接触式联接,下板部21设置为矩形块状体并且导轨部24设置为燕尾条状体,上板部25设置为具有圆形通孔体的圆形片状体并且栱杆部26设置为L字形棒状体,开口槽体23设置为U字形开口槽并且安装孔体22设置为凸字形孔状体,导轨部24设置为沿安装孔体22的径向线分布并且上板部25的通孔体的中心线与安装孔体22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栱杆部26设置为沿上板部25的周边线间隔排列分布。
通过箱盖2,形成了对箱壳1、连接螺杆3、连接螺母4、第一密封圈8、连接嘴9、筒壳92、第一夹紧螺母97、第二夹紧螺母98、夹持爪90和旋入螺杆99的支撑连接点,由下板部21,实现了与箱壳1的连接,实现了与连接螺母4的连接,实现了与第一密封圈8的连接,由安装孔体22,实现了与连接嘴9的连接,由开口槽体23,实现了与连接螺杆3的连接,由上板部25,实现了与筒壳92的连接,实现了与第一夹紧螺母97的连接,实现了与第二夹紧螺母98的连接,由导轨部24,实现了与夹持爪90的连接,实现了与旋入螺杆99的连接,由栱杆部26,实现了上板部25与下板部21之间连接处理,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连接嘴9、筒壳92和夹持爪90的支撑载体。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螺杆3设置为光柱螺栓并且连接螺杆3的下端头设置为与箱壳1联接,连接螺杆3设置为与箱盖2嵌入式联接并且连接螺杆3设置为与连接螺母4螺纹式联接。
通过连接螺杆3,形成了对箱壳1、箱盖2和连接螺母4的支撑连接点,由连接螺杆3,实现了与箱壳1的连接,实现了与箱盖2的连接,实现了与连接螺母4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箱盖2与箱壳1之间进行连接的部件之一。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螺母4设置为六角螺母并且连接螺母4设置为与连接螺杆3螺纹式联接,连接螺母4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箱盖2接触式联接。
通过连接螺母4,形成了对箱盖2和连接螺杆3的支撑连接点,由连接螺母4,实现了与箱盖2的连接,实现了与连接螺杆3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箱盖2与箱壳1之间进行连接的部件之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管道5设置为圆形筒状体并且第一管道5的内端头设置为与箱壳1贯串式联接,在第一管道5的外端头设置有截止阀门7。
通过第一管道5,形成了对箱壳1和截止阀门7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一管道5,实现了与箱壳1的连接,实现了与截止阀门7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箱壳1注入高压水的部件之一。
在本实施例中,截止阀门7设置为球形阀门并且截止阀门7设置在第一管道5上。
通过截止阀门7,形成了对第一管道5的支撑连接点,由截止阀门7,实现了与第一管道5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箱壳1注入高压水的部件之二。
在本实施例中,压力指示表6的内端口部设置为与箱壳1贯串式联接。
通过压力指示表6,形成了对箱壳1的支撑连接点,由压力指示表6,实现了与箱壳1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箱壳1中高压水的压力值进行标示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圈8设置为环状体并且第一密封圈8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箱壳1接触式联接,第一密封圈8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箱盖2接触式联接。
通过第一密封圈8,形成了对箱壳1和箱盖2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一密封圈8,实现了与箱壳1的连接,实现了与箱盖2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箱盖2与箱壳1之间进行密封处理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嘴9设置为中字形筒状体并且连接嘴9的凸缘部设置为与箱盖2嵌入式联接,连接嘴9的上端头设置为与箱盖2贯串式联接并且连接嘴9的下端头设置为与第二密封圈91贯串式联接,连接嘴9的凸缘部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第二密封圈91接触式联接并且连接嘴9设置为与筒壳92套装式联接,在连接嘴9的下端头侧面部设置有螺纹体并且连接嘴9的螺纹体设置为与空气呼吸器气瓶联接。
通过连接嘴9,形成了对箱盖2、第二密封圈91和筒壳92的支撑连接点,由连接嘴9,实现了与箱盖2的连接,实现了与第二密封圈91的连接,实现了与筒壳92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与空气呼吸器气瓶进行连接的部件之一。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密封圈91设置为环状体并且第二密封圈91设置为与连接嘴9套装式联接,第二密封圈9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连接嘴9接触式联接。
通过第二密封圈91,形成了对连接嘴9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二密封圈91,实现了与连接嘴9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与空气呼吸器气瓶进行连接的部件之二。
在本实施例中,筒壳92设置为包含有筒部921、隔离板部922和耳座部923并且在隔离板部922中设置有滑动孔体924,筒部921的敞口部设置为与耳座部923联接并且筒部921的内壁下部设置为与隔离板部922联接并且在筒部921的上端头侧面部设置有螺纹体,筒部921的螺纹体分别设置为与第一夹紧螺母97和第二夹紧螺母98联接并且筒部921的上端头设置为与箱盖2贯串式联接,筒部921的下端头设置为与连接嘴9贯串式联接并且筒部921设置为与活塞杆93滑动式联接,筒部92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第二管道94联接并且滑动孔体924设置为与活塞杆93套装式联接,耳座部923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拨动爪95联接并且耳座部923设置为与扭力簧96接触式联接,筒部921设置为具有圆形盲孔的棒状体,隔离板部922设置为圆形片状体并且耳座部923设置为双板座,耳座部923设置为沿筒部921的周边线间隔排列分布并且滑动孔体924设置为圆形孔状体。
通过筒壳92,形成了对箱盖2、连接嘴9、活塞杆93、第二管道94、拨动爪95、扭力簧96、第一夹紧螺母97和第二夹紧螺母98的支撑连接点,由筒部921,实现了与箱盖2的连接,实现了与连接嘴9的连接,实现了与第二管道94的连接,实现了与第一夹紧螺母97的连接,实现了与第二夹紧螺母98的连接,由隔离板部922和滑动孔体924,实现了与活塞杆93的连接,由耳座部923,实现了与拨动爪95的连接,实现了与扭力簧96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驱动拨动爪95在筒壳92上进行摆动的部件之一。
在本实施例中,活塞杆93设置为包含有杆部931和推力爪部932并且杆部931的内盘部和中间部设置为与筒壳92滑动式联接,杆部931的外盘端面部设置为与推力爪部932的内端头联接并且推力爪部932的外端头叉口部设置为与拨动爪95容纳式联接,杆部931设置为工字形缸状体并且推力爪部932设置为Y字形杆状体。
通过活塞杆93,形成了对筒壳92和拨动爪95的支撑连接点,由活塞杆93,实现了与筒壳92的连接,实现了与拨动爪95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驱动拨动爪95在筒壳92上进行摆动的部件之二。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管道94设置为圆形筒状体并且第二管道94的内端头设置为与筒壳92贯串式联接,在第二管道94的外端头设置有与液压装置的输出端口部联接。
通过第二管道94,形成了对筒壳92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二管道94,实现了与筒壳92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驱动拨动爪95在筒壳92上进行摆动的部件之三。
在本实施例中,拨动爪95设置为L字形条状体并且拨动爪95的拐角部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筒壳92联接,拨动爪95的横部端头设置为与活塞杆93接触式联接并且拨动爪95的竖部设置为与扭力簧96接触式联接。
通过拨动爪95,形成了对筒壳92和活塞杆93的支撑连接点,由拨动爪95,实现了与筒壳92的连接,实现了与活塞杆93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空气呼吸器气瓶的瓶壁产生作用力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扭力簧96设置为扭力弹簧并且扭力簧96设置为与位于拨动爪95和筒壳92之间的销轴套装式联接,扭力簧96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筒壳92接触式联接并且扭力簧96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拨动爪95接触式联接。
通过扭力簧96,形成了对筒壳92和拨动爪95的支撑连接点,由扭力簧96,实现了与筒壳92的连接,实现了与拨动爪95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拨动爪95进行回位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紧螺母97和第二夹紧螺母98分别设置为六角螺母并且第一夹紧螺母97和第二夹紧螺母98分别设置为与筒壳92螺纹式联接,第一夹紧螺母97的上端端面部和第二夹紧螺母98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箱盖2接触式联接。
通过第一夹紧螺母97和第二夹紧螺母98,形成了对箱盖2和筒壳92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一夹紧螺母97和第二夹紧螺母98,实现了与箱盖2的连接,实现了与筒壳92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把筒壳92与箱盖2进行连接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夹持爪90设置为Z字形杆状体并且在夹持爪90的上横部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容纳槽体901,在夹持爪90的上横部上设置有滑动孔体902并且容纳槽体901设置为与箱盖2联接,滑动孔体902设置为与旋入螺杆99联接并且夹持爪90的上横部设置为与旋入螺杆99接触式联接,容纳槽体901设置为燕尾槽状体并且滑动孔体902设置为长条孔体。
通过夹持爪90,形成了对箱盖2和旋入螺杆99的支撑连接点,由容纳槽体901,实现了与箱盖2的连接,由滑动孔体902,实现了与旋入螺杆99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空气呼吸器气瓶进行夹持固定的部件之一。
在本实施例中,旋入螺杆99设置为六角螺栓并且旋入螺杆99设置为与箱盖2螺纹式联接,旋入螺杆99的凸缘部设置为与夹持爪90接触式联接。
通过旋入螺杆99,形成了对箱盖2和夹持爪90的支撑连接点,由旋入螺杆99,实现了与箱盖2的连接,实现了与夹持爪90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空气呼吸器气瓶进行夹持固定的部件之二。
在本实施例中,箱壳1、连接螺杆3、连接螺母4、第一管道5、压力指示表6和截止阀门7与箱盖2和连接嘴9设置为按照嵌入呈排列的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方式分布并且箱壳1、连接螺杆3、连接螺母4、第一管道5、压力指示表6、截止阀门7、箱盖2和连接嘴9与设置为第一密封圈8和第二密封圈91设置为按照端口密封的方式分布,箱壳1、连接螺杆3、连接螺母4、第一管道5、压力指示表6、截止阀门7、箱盖2和连接嘴9与设置为筒壳92、活塞杆93、第二管道94、拨动爪95、扭力簧96、第一夹紧螺母97和第二夹紧螺母98设置为按照对空气呼吸器气瓶外撑变形的方式分布并且箱壳1、连接螺杆3、连接螺母4、第一管道5、压力指示表6、截止阀门7、箱盖2和连接嘴9与设置为夹持爪90和旋入螺杆99设置为按照对空气呼吸器气瓶抱拢固定的方式分布,一个连接螺杆3和一个连接螺母4设置为组成一组杆连接部件,多组杆连接部件设置为沿箱壳1的周边间隔排列分布,一个连接嘴9、一个第二密封圈91、一个筒壳92、一个活塞杆93、一个第二管道94、三个拨动爪95、三个扭力簧96、一个第一夹紧螺母97、一个第二夹紧螺母98、三个夹持爪90和六个旋入螺杆99设置为组成一组瓶接部件,多组瓶接部件设置为沿箱盖2的端面间隔排列分布,三个拨动爪95设置为沿筒壳92的周边间隔排列分布,容纳槽体901设置为与导轨部24联接,推力爪部932设置为与耳座部923相对应分布,杆部931的中间部设置为与滑动孔体924联接,筒部921设置为与上板部25联接,下板部21设置为与边缘部12联接。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
一种用于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方法,其步骤是:把第一夹紧螺母97在筒壳92上旋转,把第一夹紧螺母97安装在筒壳92上,把筒壳92、活塞杆93、拨动爪95和扭力簧96放到空气呼吸器气瓶中,把筒壳92放到连接嘴9中,把空气呼吸器气瓶与连接嘴9的螺纹体连接在一起,通过第二密封圈91,对空气呼吸器气瓶与连接嘴9之间进行密封处理,使旋入螺杆99在导轨部24上进行转动,使旋入螺杆99的凸缘部与夹持爪90的上横部分开,使容纳槽体901在导轨部24上向内移动,把夹持爪90的竖部和下横部作用在空气呼吸器气瓶的外侧面部,使旋入螺杆99在导轨部24上进行反方向转动,使旋入螺杆99的凸缘部作用在夹持爪90的上横部上,把三个夹持爪90安装在空气呼吸器气瓶和下板部21之间,从而把空气呼吸器气瓶安装在下板部21上,把空气呼吸器气瓶放到箱部11中,把下板部21放到边缘部12上,使连接螺杆3处在开口槽体23中,使连接螺母4在连接螺杆3上进行转动,把连接螺母4作用在下板部21上,通过第一密封圈8,对下板部21与边缘部12之间进行密封处理,把第一管道5与高压水泵连接,使截止阀门7处于开通状态,把高压水注入到箱部11中,通过压力指示表6,读取箱部11中的高压水的压力值,当箱部11中的高压水的压力值达到要求时,使截止阀门7处于关闭状态,开始对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气密性能检测,通过对空气呼吸器气瓶内进行光照观察或使用棉签对空气呼吸器气瓶的内壁擦拭,判定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气密性能是否合格,把筒部921放到在上板部25中,把第二夹紧螺母98在筒壳92上旋转,通过第一夹紧螺母97和第二夹紧螺母98在筒部921上的转动,把第一夹紧螺母97和第二夹紧螺母98夹持在上板部25上,使拨动爪95放到空气呼吸器气瓶的内壁上,从而把筒壳92安装在空气呼吸器气瓶和上板部25之间,把第二管道94与高压水源连接,把高压水注入到筒部921中,高压水作用在杆部931的内盘部上,使杆部931的内盘部在筒部921中运动,使杆部931的中间部在滑动孔体924中运动,推力爪部932的的外端头叉口部推动拨动爪95的横部端头,克服扭力簧96的弹性蓄能,使拨动爪95在耳座部923上进行摆动运动,拨动爪95处于涨开状态,拨动爪95的竖部作用在空气呼吸器气瓶的内壁上,由高压水源上的压力表读取杆部931在筒部921中的推力值,实现对空气呼吸器气瓶进行变形程度检测,当完成对空气呼吸器气瓶进行变形程度检测后,使第二管道94与高压水源断开,在扭力簧96的弹性蓄能作用下,使拨动爪95在耳座部923上进行反方向摆动运动,拨动爪95处于合拢状态,当完成对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气密性能检测和对空气呼吸器气瓶进行变形程度检测后,使连接螺母4在连接螺杆3上进行反方向转动,连接螺母4从连接螺杆3上取出,把下板部21与边缘部12分开,把空气呼吸器气瓶从箱部11中取出。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按照对空气呼吸器气瓶进行环绕内泄液进行密封性检测的方式把容器装置、封盖装置和夹紧装置相互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按照把空气呼吸器气瓶内置在高压水中实现对空气呼吸器气瓶进行环绕内泄液进行密封性检测的方式把封盖装置和夹紧装置与容器装置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容器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箱壳1、第一管道5、压力指示表6和截止阀门7。
在本实施例中,封盖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箱盖2和连接嘴9。
在本实施例中,夹紧装置设置为包含有连接螺杆3和连接螺母4。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封盖装置与容器装置之间,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第一密封圈8。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封盖装置上,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第二密封圈91。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在封盖装置与容器装置之间,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筒壳92、活塞杆93、第二管道94、拨动爪95、扭力簧96、第一夹紧螺母97和第二夹紧螺母98。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第四附件装置并且第四附件装置设置在封盖装置上,第四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夹持爪90和旋入螺杆99。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是以第一个实施例为基础,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其步骤是:由容器装置、封盖装置和夹紧装置实现了把空气呼吸器气瓶内置在高压水中,实现了对空气呼吸器气瓶进行环绕内泄液进行密封性检测。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是以第一个实施例为基础。
本发明具有下特点:
1、由于设计了容器装置、封盖装置和夹紧装置,通过容器装置、封盖装置和夹紧装置,实现了把空气呼吸器气瓶内置在高压水中,实现了对空气呼吸器气瓶进行环绕内泄液进行密封性检测,因此实现了对空气呼吸器气瓶进行排列安装在一个载体上,提高了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效率。
2、由于设计了箱壳1、第一管道5、压力指示表6和截止阀门7,实现了标识压力值的高压箱体设置。
3、由于设计了箱盖2和连接嘴9,实现了对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板载安装设置。
4、由于设计了连接螺杆3和连接螺母4,实现了螺纹作用力进行密封连接设置。
5、由于设计了第一密封圈8和第二密封圈91,实现了垫圈进行间隙密封设置。
6、由于设计了筒壳92、活塞杆93、第二管道94、拨动爪95、扭力簧96、第一夹紧螺母97和第二夹紧螺母98,实现了内置伸缩缸运动实现对空气呼吸器气瓶进行变形程度检测设置。
7、由于设计了夹持爪90和旋入螺杆99,实现了对空气呼吸器气瓶进行抱笼固定。
8、由于设计了对结构形状进行了数值范围的限定,使数值范围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不是通过公式计算或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出的技术特征,试验表明该数值范围的技术特征取得了很好的技术效果。
9、由于设计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在技术特征的单独和相互之间的集合的作用,通过试验表明,本发明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现有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至少为1.7倍,通过评估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还有其它的与对空气呼吸器气瓶进行环绕内泄液进行密封性检测的容器装置、封盖装置和夹紧装置联接的技术特征都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一,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满足专利法、专利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要求,不再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都进行描述。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装置和方法的一种实现形式,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案的其他变形,增加或者减少其中的成份或步骤,或者将本发明用于其他的与本发明接近的技术领域,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2)

1.一种用于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方法,其步骤是:由容器装置、封盖装置和夹紧装置实现了把空气呼吸器气瓶内置在高压水中,实现了对空气呼吸器气瓶进行环绕内泄液进行密封性检测,
把第一夹紧螺母(97)在筒壳(92)上旋转,把第一夹紧螺母(97)安装在筒壳(92)上,把筒壳(92)、活塞杆(93)、拨动爪(95)和扭力簧(96)放到空气呼吸器气瓶中,把筒壳(92)放到连接嘴(9)中,把空气呼吸器气瓶与连接嘴(9)的螺纹体连接在一起,通过第二密封圈(91),对空气呼吸器气瓶与连接嘴(9)之间进行密封处理,使旋入螺杆(99)在导轨部(24)上进行转动,使旋入螺杆(99)的凸缘部与夹持爪(90)的上横部分开,使容纳槽体(901)在导轨部(24)上向内移动,把夹持爪(90)的竖部和下横部作用在空气呼吸器气瓶的外侧面部,使旋入螺杆(99)在导轨部(24)上进行反方向转动,使旋入螺杆(99)的凸缘部作用在夹持爪(90)的上横部上,把三个夹持爪(90)安装在空气呼吸器气瓶和下板部(21)之间,从而把空气呼吸器气瓶安装在下板部(21)上,把空气呼吸器气瓶放到箱部(11)中,把下板部(21)放到边缘部(12)上,使连接螺杆(3)处在开口槽体(23)中,使连接螺母(4)在连接螺杆(3)上进行转动,把连接螺母(4)作用在下板部(21)上,通过第一密封圈(8),对下板部(21)与边缘部(12)之间进行密封处理,把第一管道(5)与高压水泵连接,使截止阀门(7)处于开通状态,把高压水注入到箱部(11)中,通过压力指示表(6),读取箱部(11)中的高压水的压力值,当箱部(11)中的高压水的压力值达到要求时,使截止阀门(7)处于关闭状态,开始对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气密性能检测,通过对空气呼吸器气瓶内进行光照观察或使用棉签对空气呼吸器气瓶的内壁擦拭,判定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气密性能是否合格,把筒部(921)放到在上板部(25)中,把第二夹紧螺母(98)在筒壳(92)上旋转,通过第一夹紧螺母(97)和第二夹紧螺母(98)在筒部(921)上的转动,把第一夹紧螺母(97)和第二夹紧螺母(98)夹持在上板部(25)上,使拨动爪(95)放到空气呼吸器气瓶的内壁上,从而把筒壳(92)安装在空气呼吸器气瓶和上板部(25)之间,把第二管道(94)与高压水源连接,把高压水注入到筒部(921)中,高压水作用在杆部(931)的内盘部上,使杆部(931)的内盘部在筒部(921)中运动,使杆部(931)的中间部在滑动孔体(924)中运动,推力爪部(932)的外端头叉口部推动拨动爪(95)的横部端头,克服扭力簧(96)的弹性蓄能,使拨动爪(95)在耳座部(923)上进行摆动运动,拨动爪(95)处于涨开状态,拨动爪(95)的竖部作用在空气呼吸器气瓶的内壁上,由高压水源上的压力表读取杆部(931)在筒部(921)中的推力值,实现对空气呼吸器气瓶进行变形程度检测,当完成对空气呼吸器气瓶进行变形程度检测后,使第二管道(94)与高压水源断开,在扭力簧(96)的弹性蓄能作用下,使拨动爪(95)在耳座部(923)上进行反方向摆动运动,拨动爪(95)处于合拢状态,当完成对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气密性能检测和对空气呼吸器气瓶进行变形程度检测后,使连接螺母(4)在连接螺杆(3)上进行反方向转动,连接螺母(4)从连接螺杆(3)上取出,把下板部(21)与边缘部(12)分开,把空气呼吸器气瓶从箱部(11)中取出,
用于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方法的检测装置,包含有用于盛放高压水的容器装置、设置在容器装置并且用于安装空气呼吸器气瓶的封盖装置、设置在容器装置和封盖装置之间并且用于对容器装置和封盖装置之间进行连接的夹紧装置,
容器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箱壳(1)、第一管道(5)、压力指示表(6)和截止阀门(7),
封盖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箱盖(2)和连接嘴(9),
夹紧装置设置为包含有连接螺杆(3)和连接螺母(4),
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封盖装置与容器装置之间,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第一密封圈(8),
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封盖装置上,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第二密封圈(91),
还包含有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在封盖装置与容器装置之间,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筒壳(92)、活塞杆(93)、第二管道(94)、拨动爪(95)、扭力簧(96)、第一夹紧螺母(97)和第二夹紧螺母(98),
还包含有第四附件装置并且第四附件装置设置在封盖装置上,第四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夹持爪(90)和旋入螺杆(99),
在箱壳(1)上分别设置有箱盖(2)、第一管道(5)和压力指示表(6),在第一管道(5)上设置有截止阀门(7)并且在箱盖(2)与箱壳(1)之间分别设置有连接螺杆(3)和第一密封圈(8),在连接螺杆(3)与箱盖(2)之间设置有连接螺母(4)并且在箱盖(2)上分别设置有连接嘴(9)、筒壳(92)和夹持爪(90),在连接嘴(9)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91)并且在夹持爪(90)和箱盖(2)之间设置有旋入螺杆(99),在筒壳(92)和箱盖(2)之间设置有第一夹紧螺母(97)和第二夹紧螺母(98)并且在筒壳(92)上分别设置有第二管道(94)和拨动爪(95),在拨动爪(95)与筒壳(92)之间分别设置有活塞杆(93)和扭力簧(9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按照对空气呼吸器气瓶进行环绕内泄液进行密封性检测的方式把容器装置、封盖装置和夹紧装置相互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按照把空气呼吸器气瓶内置在高压水中实现对空气呼吸器气瓶进行环绕内泄液进行密封性检测的方式把封盖装置和夹紧装置与容器装置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箱壳(1)设置为包含有箱部(11)和边缘部(12)并且箱部(11)的敞口部设置为与边缘部(12)联接,箱部(11)的其中一个侧面部设置为与第一管道(5)联接并且箱部(11)的其中另一个侧面部设置为与压力指示表(6)联接,边缘部(12)的上端端面外侧部设置为与连接螺杆(3)联接并且边缘部(12)的上端端面内侧部设置为与第一密封圈(8)接触式联接,边缘部(12)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箱盖(2)接触式联接并且箱部(11)设置为矩形盒状体,边缘部(12)设置为矩形环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第一管道(5)设置为圆形筒状体并且第一管道(5)的内端头设置为与箱壳(1)贯串式联接,在第一管道(5)的外端头设置有截止阀门(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截止阀门(7)设置为球形阀门并且截止阀门(7)设置在第一管道(5)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压力指示表(6)的内端口部设置为与箱壳(1)贯串式联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箱盖(2)设置为包含有下板部(21)、导轨部(24)、上板部(25)和栱杆部(26)并且在下板部(21)的周边侧面部设置有开口槽体(23),在下板部(21)的中间部设置有安装孔体(22)并且下板部(2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导轨部(24)联接,栱杆部(26)的竖部端头设置为与下板部(21)的上端端面部联接并且栱杆部(26)的横部端头设置为与上板部(25)的侧面部联接,下板部(21)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箱壳(1)和第一密封圈(8)接触式联接并且下板部(2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连接螺母(4)接触式联接,开口槽体(23)设置为与连接螺杆(3)联接并且安装孔体(22)设置为与连接嘴(9)联接,导轨部(24)设置为与夹持爪(90)滑动式联接并且导轨部(24)设置为与旋入螺杆(99)螺纹式联接,在上板部(25)的中间部设置有通孔体并且上板部(25)的通孔体设置为与筒壳(92)联接,上板部(25)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第一夹紧螺母(97)接触式联接并且上板部(25)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第二夹紧螺母(98)接触式联接,下板部(21)设置为矩形块状体并且导轨部(24)设置为燕尾条状体,上板部(25)设置为具有圆形通孔体的圆形片状体并且栱杆部(26)设置为L字形棒状体,开口槽体(23)设置为U字形开口槽并且安装孔体(22)设置为凸字形孔状体,导轨部(24)设置为沿安装孔体(22)的径向线分布并且上板部(25)的通孔体的中心线与安装孔体(22)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栱杆部(26)设置为沿上板部(25)的周边线间隔排列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连接嘴(9)设置为中字形筒状体并且连接嘴(9)的凸缘部设置为与箱盖(2)嵌入式联接,连接嘴(9)的上端头设置为与箱盖(2)贯串式联接并且连接嘴(9)的下端头设置为与第二密封圈(91)贯串式联接,连接嘴(9)的凸缘部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第二密封圈(91)接触式联接并且连接嘴(9)设置为与筒壳(92)套装式联接,在连接嘴(9)的下端头侧面部设置有螺纹体并且连接嘴(9)的螺纹体设置为与空气呼吸器气瓶联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连接螺杆(3)设置为光柱螺栓并且连接螺杆(3)的下端头设置为与箱壳(1)联接,连接螺杆(3)设置为与箱盖(2)嵌入式联接并且连接螺杆(3)设置为与连接螺母(4)螺纹式联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连接螺母(4)设置为六角螺母并且连接螺母(4)设置为与连接螺杆(3)螺纹式联接,连接螺母(4)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箱盖(2)接触式联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第一密封圈(8)设置为环状体并且第一密封圈(8)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箱壳(1)接触式联接,第一密封圈(8)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箱盖(2)接触式联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第二密封圈(91)设置为环状体并且第二密封圈(91)设置为与连接嘴(9)套装式联接,第二密封圈(9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连接嘴(9)接触式联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筒壳(92)设置为包含有筒部(921)、隔离板部(922)和耳座部(923)并且在隔离板部(922)中设置有滑动孔体(924),筒部(921)的敞口部设置为与耳座部(923)联接并且筒部(921)的内壁下部设置为与隔离板部(922)联接并且在筒部(921)的上端头侧面部设置有螺纹体,筒部(921)的螺纹体分别设置为与第一夹紧螺母(97)和第二夹紧螺母(98)联接并且筒部(921)的上端头设置为与箱盖(2)贯串式联接,筒部(921)的下端头设置为与连接嘴(9)贯串式联接并且筒部(921)设置为与活塞杆(93)滑动式联接,筒部(92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第二管道(94)联接并且滑动孔体(924)设置为与活塞杆(93)套装式联接,耳座部(923)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拨动爪(95)联接并且耳座部(923)设置为与扭力簧(96)接触式联接,筒部(921)设置为具有圆形盲孔的棒状体,隔离板部(922)设置为圆形片状体并且耳座部(923)设置为双板座,耳座部(923)设置为沿筒部(921)的周边线间隔排列分布并且滑动孔体(924)设置为圆形孔状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活塞杆(93)设置为包含有杆部(931)和推力爪部(932)并且杆部(931)的内盘部和中间部设置为与筒壳(92)滑动式联接,杆部(931)的外盘端面部设置为与推力爪部(932)的内端头联接并且推力爪部(932)的外端头叉口部设置为与拨动爪(95)容纳式联接,杆部(931)设置为工字形缸状体并且推力爪部(932)设置为Y字形杆状体。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第二管道(94)设置为圆形筒状体并且第二管道(94)的内端头设置为与筒壳(92)贯串式联接,在第二管道(94)的外端头设置有与液压装置的输出端口部联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拨动爪(95)设置为L字形条状体并且拨动爪(95)的拐角部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筒壳(92)联接,拨动爪(95)的横部端头设置为与活塞杆(93)接触式联接并且拨动爪(95)的竖部设置为与扭力簧(96)接触式联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扭力簧(96)设置为扭力弹簧并且扭力簧(96)设置为与位于拨动爪(95)和筒壳(92)之间的销轴套装式联接,扭力簧(96)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筒壳(92)接触式联接并且扭力簧(96)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拨动爪(95)接触式联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第一夹紧螺母(97)和第二夹紧螺母(98)分别设置为六角螺母并且第一夹紧螺母(97)和第二夹紧螺母(98)分别设置为与筒壳(92)螺纹式联接,第一夹紧螺母(97)的上端端面部和第二夹紧螺母(98)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箱盖(2)接触式联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夹持爪(90)设置为Z字形杆状体并且在夹持爪(90)的上横部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容纳槽体(901),在夹持爪(90)的上横部上设置有滑动孔体(902)并且容纳槽体(901)设置为与箱盖(2)联接,滑动孔体(902)设置为与旋入螺杆(99)联接并且夹持爪(90)的上横部设置为与旋入螺杆(99)接触式联接,容纳槽体(901)设置为燕尾槽状体并且滑动孔体(902)设置为长条孔体。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旋入螺杆(99)设置为六角螺栓并且旋入螺杆(99)设置为与箱盖(2)螺纹式联接,旋入螺杆(99)的凸缘部设置为与夹持爪(90)接触式联接。
22.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箱壳(1)、连接螺杆(3)、连接螺母(4)、第一管道(5)、压力指示表(6)和截止阀门(7)与箱盖(2)和连接嘴(9)设置为按照嵌入呈排列的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方式分布并且箱壳(1)、连接螺杆(3)、连接螺母(4)、第一管道(5)、压力指示表(6)、截止阀门(7)、箱盖(2)和连接嘴(9)与设置为第一密封圈(8)和第二密封圈(91)设置为按照端口密封的方式分布,箱壳(1)、连接螺杆(3)、连接螺母(4)、第一管道(5)、压力指示表(6)、截止阀门(7)、箱盖(2)和连接嘴(9)与设置为筒壳(92)、活塞杆(93)、第二管道(94)、拨动爪(95)、扭力簧(96)、第一夹紧螺母(97)和第二夹紧螺母(98)设置为按照对空气呼吸器气瓶外撑变形的方式分布并且箱壳(1)、连接螺杆(3)、连接螺母(4)、第一管道(5)、压力指示表(6)、截止阀门(7)、箱盖(2)和连接嘴(9)与设置为夹持爪(90)和旋入螺杆(99)设置为按照对空气呼吸器气瓶抱拢固定的方式分布,一个连接螺杆(3)和一个连接螺母(4)设置为组成一组杆连接部件,多组杆连接部件设置为沿箱壳(1)的周边间隔排列分布,一个连接嘴(9)、一个第二密封圈(91)、一个筒壳(92)、一个活塞杆(93)、一个第二管道(94)、三个拨动爪(95)、三个扭力簧(96)、一个第一夹紧螺母(97)、一个第二夹紧螺母(98)、三个夹持爪(90)和六个旋入螺杆(99)设置为组成一组瓶接部件,多组瓶接部件设置为沿箱盖(2)的端面间隔排列分布,三个拨动爪(95)设置为沿筒壳(92)的周边间隔排列分布,容纳槽体(901)设置为与导轨部(24)联接,推力爪部(932)设置为与耳座部(923)相对应分布,杆部(931)的中间部设置为与滑动孔体(924)联接,筒部(921)设置为与上板部(25)联接,下板部(21)设置为与边缘部(12)联接。
CN202210193032.2A 2022-03-01 2022-03-01 用于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145774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93032.2A CN114577406B (zh) 2022-03-01 2022-03-01 用于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装置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93032.2A CN114577406B (zh) 2022-03-01 2022-03-01 用于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装置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77406A CN114577406A (zh) 2022-06-03
CN114577406B true CN114577406B (zh) 2023-09-19

Family

ID=81776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93032.2A Active CN114577406B (zh) 2022-03-01 2022-03-01 用于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7740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607591U (zh) * 2016-04-27 2016-09-28 南京正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三通结构的呼吸器压力检测装置
KR20190071401A (ko) * 2017-12-14 2019-06-24 한국가스안전공사 복합재료로 된 공기 호흡기용 용기의 규정시험압력 파열장치 및 그 방법
CN210639237U (zh) * 2019-05-07 2020-05-29 山东泰开电缆有限公司 用于环氧套管的试验装置
CN214621638U (zh) * 2021-04-13 2021-11-05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查漏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607591U (zh) * 2016-04-27 2016-09-28 南京正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三通结构的呼吸器压力检测装置
KR20190071401A (ko) * 2017-12-14 2019-06-24 한국가스안전공사 복합재료로 된 공기 호흡기용 용기의 규정시험압력 파열장치 및 그 방법
CN210639237U (zh) * 2019-05-07 2020-05-29 山东泰开电缆有限公司 用于环氧套管的试验装置
CN214621638U (zh) * 2021-04-13 2021-11-05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查漏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77406A (zh) 2022-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16907U (zh) 液化天然气储罐夹层真空度安全测量装置
CN209131918U (zh) 化工压力容器泄漏的检测装置
CN109781716A (zh) 气体指示器
CN114577406B (zh) 用于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02507421B (zh) 常压密闭多接口腐蚀实验装置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
CN204026139U (zh) 一种气瓶漏气预警装置
CN202305373U (zh) 常压密闭多接口腐蚀实验装置
CN201281645Y (zh) 一种水下密封舱体气密检查装置
CN103706412A (zh) 一种密封试剂瓶装置
CN207335944U (zh) 一种实用性强的氢压力表
CN213544198U (zh) 一种压力管道检测装置
CN208254738U (zh) 管道密封性测试装置
CN214093224U (zh) 一种管道阀门保护装置
CN201392264Y (zh) 漏气自检装置
CN208307539U (zh) 一种纯水储存罐
CN107356377B (zh) 一种适用于插焊式截止阀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07438127U (zh) 一种自动检测带报警的高压气罐
CN205678313U (zh) 一种测压接头密封结构
CN219828032U (zh) 一种燃气压力实时监测装置
CN216867546U (zh) 一种自产气驱动双向隔爆阀
CN204881986U (zh) 胶筒气密性评价优选装置
CN220152498U (zh) 一种天然气减压站辅助卸车装置
CN214130735U (zh) 一种双原位管道高效呼吸器
CN216433662U (zh) 一种湿氯气密闭采样装置
CN219849493U (zh) 氯气分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