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76817A - 空调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576817A CN114576817A CN202210283529.3A CN202210283529A CN114576817A CN 114576817 A CN114576817 A CN 114576817A CN 202210283529 A CN202210283529 A CN 202210283529A CN 114576817 A CN114576817 A CN 11457681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ssure
- air conditioner
- control method
- value
- parameter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1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0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5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91 liquid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217 control strate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021 overh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43 conditio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0 lubric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687 lubricating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61 lu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47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24F2110/12—Temperature of the outside ai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10—Press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20—Heat-exchange fluid temperat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40—Damper positions, e.g. open or closed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控制方法。本申请的空调控制方法中,空调包括环境感知模块和实时数据监测模块,还包括自学习模块;空调控制方法包括:环境感知模块检测空调所处环境的环境参数,根据环境参数判断空调运行状态点所处的压焓图的运行区间;基础数据库提供空调的部件的性能参数;动态数据库根据压焓图的运行区间和性能参数得出空调的各状态点的控制范围;实时数据监测模块用于检测空调的运行参数,运行参数输入自学习模块;自学习模块反馈修正动态数据库以调控空调的各状态点的参数,使空调的各状态点的控制范围根据空调的运行参数发生改变。本空调控制方法通过设置自学习模块来反馈修正动态数据库,实现了空调的智能化控制和调节,减少了调试频次和时长,提高了高温空调的适应性,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高温空调和超高温空调中,通常设置高温专用的压缩机,高温专用的压缩机成本较高,且空调的性能依赖高温专用的压缩机的性能,环境适应性较差。空调为了适应高温工况,通常在换热器面积和风量的设计上余量较大,进一步增加了空调的成本。相关技术中,高温空调和超高温空调的控制策略单一,智能化程度较低,无法实现智能化的控制,使空调在高温工况下的运行时可靠性和稳定性较差,消耗的功率较高,运行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空调控制方法,通过设置动态数据库和自学习模块,使空调实现智能化的调节,使空调能够实现自学习,极大的提高了高温空调的适应性,减少现场调试的频长和时长。
根据本申请的空调控制方法,空调包括环境感知模块和实时数据监测模块,还包括自学习模块;空调控制方法包括:环境感知模块检测空调所处环境的环境参数,根据环境参数判断空调运行状态点所处的压焓图的运行区间;基础数据库提供空调的部件的性能参数;动态数据库根据压焓图的运行区间和性能参数得出空调的各状态点的控制范围;实时数据监测模块用于检测空调的运行参数,运行参数输入自学习模块;自学习模块反馈修正动态数据库以调控空调的各状态点的参数,使空调的各状态点的控制范围根据空调的运行参数发生改变。
在本申请空调控制方法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包括压差补偿回路,压差补偿回路连接在空调的高压端和低压端之间,压差补偿回路包括第二电子膨胀阀和压差补偿器;空调控制方法包括:压差补偿回路控制方法,通过调节第二电子膨胀阀和压差补偿器,调整空调的高压端和低压端的压力值。
在本申请空调控制方法的一些实施例中,压差补偿回路控制方法包括:压力过载泄流控制方法,检测空调高压端的压力,判断高压端压力是否达到预设高压端压力值的上限值,若高压端压力达到预设高压端压力值的上限值,则控制压差补偿器开启且控制电子膨胀阀开度增加。
在本申请空调控制方法的一些实施例中,压差补偿回路控制方法包括:压力过低补偿控制方法,检测空调低压端的压力,判断低压端压力是否达到预设低压端压力值的下限值,若低压端压力达到预设低压端压力值的下限值,则控制压差补偿器开启且控制电子膨胀阀开度增加。
在本申请空调控制方法的一些实施例中,压差补偿回路控制方法包括:压差平衡调节控制方法,检测空调的高压端的压力值且检测空调的低压端的压力值,判断高压端的压力值和低压端的压力值的差值是否达到预设压力差值的上限值,若达到预设压力差值的上限值,则控制压差补偿器开启,控制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增大。
在本申请空调控制方法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包括节流回路,节流回路与压差补偿回路串联或并联,节流回路包括节能器、第三电磁阀和节流管;控制方法还包括:节流回路控制方法,检测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判断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是否达到预设压缩机排气温度的上限值,若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达到预设压缩机排气温度的上限值,则控制第三电磁阀开启,使冷凝器出口的低温制冷剂直接喷射在压缩机的吸气管路上,以降低压缩机的排气温度。
在本申请空调控制方法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方法还包括:主动式转速控制方法,动态采集空调的运行参数,根据动态数据库提供的系统各状态点参数的控制范围,协同压差补偿回路控制方法,调控冷凝风机的转速和蒸发风机的转速。
在本申请空调控制方法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方法还包括:冷凝风机主动转速调节控制方法,环境感知模块检测环境参数,根据环境参数和预设温度值进行预判,根据预判的结果调控冷凝风机的转速;在调控冷凝风机转速的过程中,检测冷凝压力的变化情况,对照实际冷凝压力的变化值和动态数据库内的存储值是否符合,若不符合,则调整预设温度值,完成自学习。
在本申请空调控制方法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方法还包括:蒸发风机主动转速调节控制方法,环境感知模块检测环境参数,根据环境参数和预设温度值进行预判,根据预判的结果调控蒸发风机的转速;在调控蒸发风机转速的过程中,检测蒸发压力、蒸发温度和蒸发出口过热度的变化情况,对照实际蒸发压力、蒸发温度和蒸发出口过热度的变化值和动态数据库内的存储值是否符合,若不符合,则调整预设温度值,完成自学习。
在本申请空调控制方法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空调包括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和压缩机;空调还包括:四通换向阀,其用于切换空调的管路,使空调能处于制冷和制热两种工况中,四通换向阀包括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当空调处于制冷工况时,第四阀口与第三阀口相连接,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相连接;当空调处于制热工况时,第二阀口与第三阀口相连接,第一阀口与第四阀口相连接。
本申请的空调控制方法至少具有以下的效果:
本申请的空调控制方法通过环境感知模块来检测环境参数,根据环境参数得到压焓图的区间,动态数据库结合基础数据库进行分析得到理论的控制范围,实时数据检测模块将空调的运行参数输入自学习模块,自学习模块根据实际的运行参数来反馈修正动态数据库,实现了空调的自学习过程,结合环境参数和运行参数对空调进行了智能化的控制,能够使空调在高温环境和超高温环境中通过动态数据库的调控稳定运行,提高了高温空调的适应性,减少了人工现场调试的频次和时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空调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空调控制方法的压差补偿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空调控制方法的主动转速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空调控制方法的节流回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空调控制方法的总体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空调处于制冷工况时的系统原理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空调处于制热工况时的系统原理图;
以上各图中:1、空调控制方法;100、空调;1、压缩机;2、室外换热器;3、室外风机;4、室内换热器;5、室内风机;6、压差补偿回路;61、第二电子膨胀阀;62、压差补偿器;63、第一电磁阀;64、第二电磁阀;7、节能器;8、节流回路;81、节流管;82、第三电磁阀;9、单向阀;91、第一单向阀;92、第二单向阀;93、第三单向阀;94、第四单向阀;10、干燥过滤器;21、四通阀;211、第一阀口;212、第二阀口;213、第三阀口;214、第四阀口;22、第一电子膨胀阀;23、气液分离器;24、压力传感器;25、温度传感器;26、温湿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空调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压缩机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空调包括空调室内机与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外机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换热器的部分,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室内机或室外机中。
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换热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换热器用作蒸发器时,空调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
参考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100控制方法,能够实现自学习功能,提高高温空调100机组的地域适应性,减少现场调试的频次和时长,减少对高温压缩机1的依赖性。本申请的空调100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环境感知模块、实时数据检测模块和自学习模块。其中,环境感知模块,用于测量空调100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温差和空气含尘量等参数。实时数据监测模块,用于检测空调100运行时实时的压缩机1吸气温度、压缩机1排气温度、冷凝温度、冷凝压力、蒸发温度、蒸发压力、出风温度,环境降温效率和空调100的运行电流等空调100的运行参数,能实时动态的检测到空调100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参数,且提供给自学习模块。自学习模块能够接收实时数据检测模块的检测到的空调100的运行参数。
空调100控制方法包括:环境感知模块检测空调100所处环境的环境参数,根据环境参数判断空调100运行状态点所处的压焓图的运行区间;基础数据库提供空调100的部件的性能参数;动态数据库根据所处压焓图的运行区间和性能参数得出空调100的各状态点的控制范围;实时数据监测模块用于检测空调100的运行参数,运行参数输入自学习模块;自学习模块反馈修正动态数据库,用于调控空调100的各状态点的参数。
具体地,环境感知模块与压力传感器24、温度传感器25、温湿度传感器26等检测设备连接,以准确的测量空调100室内机和空调100室外机所处的环境中的环境参数,为分析提供有利的数据依据。
根据环境感知模块测量的环境参数,能够通过压焓图定位出空调100运行状态点在压焓图所处的区间,控制系统可以结合压焓图来分析如何改变空调100的运行状态,能够快速的直观的进行分析。
基础数据库根据厂家提供的设备参数和现有技术中记录的部件的性能来记载各部件的性能参数,能作为空调100调控状态点的重要参照依据。
控制系统的动态数据库结合压焓图的运行区间和基础数据库提供的性能参数,进一步分析得出各状态点的控制范围,给空调100的调控提供依据,使空调100所处的状态能够按照实际需求实现调节。
实际数据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空调100的运行参数,检测出空调100实际运行的参数,能够有助判断实际运行和根据压焓图和基础数据推测出的理论运行之间的差距,有助于控制系统进行比较之后进行修正。
实际数据检测模块将检测到的运行参数上传至自学习模块,自学习模块将实际数据和根据压焓图和基础数据推测出的理论运行数据进行对比后,反馈修正动态数据库,使动态数据库内的数据能够更靠近实际空调100运行的状态,使空调100的调控的更加精准,空调100可以实现自学习来调控,极大的提高了高温空调100的地域适应性,减少了现场调试频次和时长,实现了空调100智能化的控制,减少了人工成本。
参考图2,在本申请空调100控制方法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100包括压差补偿回路6,压差补偿回路6连接在空调100的高压端和低压端之间,压差补偿回路6包括第二电子膨胀阀61和压差补偿器62,动态数据库可以控制压差补偿回路6的第二电子膨胀阀61和压差补偿器62来实现高压端和低压端之间的制冷剂的流动,第二电子膨胀阀61能实现高精度的控制。压差补偿回路6用于空调100的高压端和低压端温度和压力的优化调节,并进行压缩比的最优配置,实现空调100在高温环境下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节能性,同时减少了传统高温区空调100机组对高温压缩机1、大面积散热器的依赖,降低了整机成本,多种控制策略的组合应用,节能性好,提高了空调100的可靠性。
具体地,压差补偿回路6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电子膨胀阀61、节能器7、压差补偿器62、第二电磁阀64和第一电磁阀63,第一电磁阀6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单向阀91和干燥过滤器10之间,压差补偿器62还连接在与四通阀21的第三阀口213连接的制冷剂流动管路上。
空调100在制冷工况时,从室外换热器2流出的制冷剂通过第一单向阀91流入压差补偿回路6。当压差补偿回路6开启压差调控时,第一电磁阀63关闭,第二电磁阀64开启,制冷剂依次流经第二电子膨胀阀61、节能器7、压差补偿器62和第二电磁阀64再流入干燥过滤器10,且在压差补偿器62处实现制冷剂的气液分离,气体制冷剂流入与四通阀的第三阀口213相连接的制冷剂流动管路上,液体制冷剂继续流入第二电磁阀64再流经干燥过滤器10和第一电子膨胀阀进行节流,经过节流后的液体制冷剂流入室内换热器4,制冷剂在室内换热器4实现蒸发吸热。当压差补偿回路6关闭压差调控时,第一电磁阀63开启,第二电磁阀64关闭,制冷剂依次流经第一电磁阀63、干燥过滤器10和第一电子膨胀阀22,第一电子膨胀阀对制冷剂起到节流作用。从压差补偿回路6流出的制冷剂经第四单向阀94流入室内换热器4。
空调100在制热工况时,从室内换热器4流出的制冷剂通过第二单向阀93流入压差补偿回路6。制热工况中制冷剂在压差补偿回路6中的流动与制冷工况相同。在制热工况中,制冷剂从压差补偿回路6流出后流经第二单向阀92流入室外换热器2。
参考图2、图6和图7,在本申请空调100控制方法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100控制方法包括:
压力过载泄流控制方法,检测空调100高压端的压力,判断高压端压力是否达到预设高压端压力值的上限值,若高压端压力达到预设高压端压力值的上限值,则控制压差补偿器62开启,控制电子膨胀阀开度增加。
具体地,压力传感器24可以设于压缩机1的吸气管路或排气管路上,压缩机1的吸气管路为压缩机1与四通阀21的第三阀口213之间的管路,压缩机1的排气管路为压缩机1与四通阀21的第一阀口211之间的管路。压力传感器24设于吸气管路上测得的压力值为低压端压力,压力传感器24设于排气管路上测得的压力值为高压端压力。
压力传感器24也可以设置在换热器与四通阀21之间的管路上。在制冷工况下,设于室内换热器4的出口与四通阀21的第三阀口213之间的管路的压力传感器24测得的为低压端压力值,设于四通阀21的第二阀口212与室外换热器2的入口之间的管路的压力传感器24测得的为高压端压力值。在制热工况下,设于室内换热器4的入口与四通阀21的第三阀口213之间的管路的压力传感器24测得的为高压端压力值,设于四通阀21的第二阀口212与室外换热器2的出口之间的管路的压力传感器24测得的为低压端压力值。
当位于系统高压端的压力传感器24检测到高压端的压力值达到预设高压端压力值的上限值时,压差补偿回路6中的压差补偿器62开启,制冷剂在压差补偿器62处进行气液分离,高压气体的制冷剂被供入低压端,降低高压端的压力,压缩机1排气压力也随之降低,保障压缩机1和系统安全。
进一步地,判断高压端的压力值与预设高压端压力值的差值,根据差值的大小来控制压差补偿器62的开度,差值较大时,压差补偿器的开度较大,差值较小时,压差补偿器62的开度较小,满足快速卸载高压气体的需求,防止空调100损坏。压差补偿器62的开度可进一步微调向低压端的制冷剂泄流量的大小,同时保证向低压端卸载的均为气态高压制冷剂。
当位于系统高压端的压力传感器24检测到高压端的压力值达到预设高压端压力值的上限值时,控制第二电子膨胀阀61的开度增大,使制冷剂向低压端泄流所受到的高压端的压力增大,使压差补偿回路6内制冷剂的流量增加,从而使制冷剂向低压端泄流的流量增大。
参考图2、图6和图7,在本申请空调100控制方法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100控制方法包括:
压力过低补偿控制方法,检测空调100低压端的压力,判断低压端压力是否达到预设低压端压力值的下限值,若低压端压力达到预设低压端压力值的下限值,则控制压差补偿器62开启,控制电子膨胀阀开度增加。
具体地,当位于系统低压端的压力传感器24检测到低压端的压力值达到预设低压端压力值的下限值时,压差补偿回路6中的压差补偿器62开启,制冷剂在压差补偿器62处进行气液分离,高压的气体的制冷剂被供入低压端,提高低压端的压力和蒸发温度,防止低压端蒸发器的蒸发压力和蒸发温度过低导致换热器结冰或换热性能下降,同时压缩机1的吸气压力也随之提高,流经压缩机1的制冷剂质量流量增大,防止压缩机1因无足够的制冷剂冷却而升温损坏。
进一步地,判断低压端的压力值与预设低压端压力值的差值,根据差值的大小来控制压差补偿器62的开度,差值较大时,压差补偿器的开度较大,差值较小时,压差补偿器62的开度较小,满足提高低压端的压力的需求。压差补偿器62的开度可进一步微调向低压端的制冷剂泄流量的大小,同时保证向低压端卸载的均为气态高压制冷剂。
当位于系统低压端的压力传感器24检测到低压端的压力值达到预设低压端压力值的下限值时,控制第二电子膨胀阀61的开度增大,使制冷剂向低压端泄流所受到的高压端的压力增大,使压差补偿回路6内制冷剂的流量增加,从而使制冷剂向低压端泄流的流量增大。
参考图2、图6和图7,在本申请空调100控制方法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100控制方法包括:
压差平衡调节控制方法,检测空调100的高压端的压力值且检测空调100的低压端的压力值,判断高压端的压力值和低压端的压力值的差值是否达到预设压力差值的上限值,若达到预设压力差值的上限值,则控制压差补偿器62开启,控制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增大。
具体地,当检测到高压端的压力值和低压端的压力值的差值达到预设压力差值的上限值时,压差补偿回路6中的压差补偿器62开启,制冷剂在压差补偿器62处进行气液分离,高压气体的制冷剂被供入低压端,提高低压端的压力和蒸发温度,降低高压端的压力,防止空调100的高压端和低压端的压力值的差值过大导致压缩机1的压缩比增大而损坏压缩机1。
进一步地,判断压力值的差值与预设压力差值的偏离差值,根据偏离差值的大小来控制压差补偿器62的开度,差值较大时,压差补偿器62的开度较大,差值较小时,压差补偿器62的开度较小,满足提高低压端压力和降低高压端压力的需求。压差补偿器62的开度可进一步微调向低压端的制冷剂泄流量的大小,同时保证向低压端卸载的均为气态高压制冷剂。
当检测到高压端的压力值和低压端的压力值的差值达到预设压力差值的上限值时,控制第二电子膨胀阀61的开度增大,使制冷剂向低压端泄流所受到的高压端的压力增大,使压差补偿回路6内制冷剂的流量增加,从而使制冷剂向低压端泄流的流量增大,使高压端的压力值和低压端的压力值的差值快速调整至正常。
参考图4、图6和图7,在本申请空调100控制方法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100包括节流回路8,节流回路8与压差补偿回路6串联或并联,节流回路8包括节能器7、第三电磁阀82和节流管81。参照图6、图7,节流回路8与压差补偿回路6并联。当空调100处于制冷工况时,从室外换热器2流出的制冷剂先通过第一单向阀91,当节流回路8开启时,部分制冷剂依次流经第三电磁阀82、节流管81和节能器7,再流入与四通阀21的第三阀口213相连接的管路中。
当节流回路8开启时,制冷剂流入节流回路8,当节流回路8关闭时,制冷剂不流经节流回路8,制冷剂依次流经压差补偿回路6、干燥过滤器10和第一电子膨胀阀22,再流经单向阀9进入室内换热器4。
控制方法还包括:节流回路8控制方法,检测压缩机1的排气温度,判断压缩机1的排气温度是否达到预设压缩机1排气温度的上限值,若压缩机1的排气温度达到预设压缩机1排气温度的上限值,则控制电磁阀开启,使冷凝器出口端的低温制冷剂直接喷射在压缩机1的回气管路上,以降低压缩机1的排气温度。节流回路8向低压端提供低温液态制冷剂,降低空调100吸气温度、排气温度和压缩机1电机温度,提高压缩机1高温工况下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传统高温区空调100对特种高温压缩机1的依赖,降低了整机成本,扩展了压缩机1的运行区间和温区适应性。
具体地,若压缩机1的排气温度达到预设压缩机1排气温度的上限值,则需要降低压缩机1的排气温度,防止压缩机1过热烧毁。控制第三电磁阀82开启,制冷剂流入节流回路8,由于制冷剂在冷凝器放出热量温度降低,作为冷凝器的换热器的出口端的制冷剂经过节流回路8,在节流管81的作用下发生节流使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降低,成为低温的混合态的制冷剂,低温混合态的制冷剂直接喷射在压缩机1的吸气管路中,在本申请中为制冷剂喷射入与四通阀21的第三阀口213相连接的管路中,低温混合态的制冷剂在被压缩机1吸入后在压缩机1腔内闪发吸热,可有效降低压缩机1内部的电机温度和排气温度,确保压缩机1运行的安全性,防止压缩机1电机过热烧毁,并能防止压缩机1腔内的润滑油不会因为高温裂解而降低润滑性,保证压缩机1的润滑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判断压缩机1的排气温度与预设压缩机1排气温度的偏离差值,根据偏离差值的大小来控制第三电磁阀82的开度,偏离差值较大时,第三电磁阀82的开度较大,差值较小时,第三电磁阀82的开度较小,满足不同排气温度需要不同的调控需求,可以控制向压缩机1的吸气管路的泄流量的大小。
参考图4、图6和图7,在本申请空调100控制方法的一些实施例中,节流回路8包括节能器,可在冷凝器脏堵,换热性能下降时,辅助降低系统回路电子膨胀阀前的制冷剂温度,提高蒸发器的换热量和系统制冷效果。
参考图3、图6和图7,在本申请空调100控制方法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方法还包括:主动式转速控制方法,动态采集空调100的运行参数,根据运行参数,调控冷凝风机的转速和蒸发风机的转速。
具体地,动态采集空调100的环境大气温度、湿度、空气含尘量、压缩机1吸气温度、压缩机1排气温度、冷凝温度、冷凝压力、蒸发温度、蒸发压力等运行参数,上述参数的反应迅速,能快速反应出空调100所处的状态,动态采集系统根据这些参数进行预判,控制冷凝风机和蒸发风机的转速,使蒸发风机和冷凝风机的转速随运行参数的变化而产生变化,提高了风机转速控制的灵敏度和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传统的高温空调100的蒸发风机和冷凝风机的风量不可调或仅能根据用户的设定进行被动调节,空调100无法主动控制蒸发风机和冷凝风机的转速,蒸发风机和冷凝风机的调节不智能,导致空调100的舒适性差且耗电较多。
通过主动式转速控制方法,空调100可根据动态数据库提供的系统各状态点参数控制范围,主动调节冷凝风机和蒸发风机转速,协同压差补偿回路6控制方法,使空调100的高压压力、低压压力和压缩比始终运行在最优区间内,实现了空调100的智能调节,提高了空调100的舒适性,节约电能,提高了空调100运行的可靠性和空调100的寿命。
参考图3、图6和图7,在本申请空调100控制方法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方法还包括冷凝风机主动转速调节控制方法:
环境感知模块检测环境参数,根据环境参数和预设温度值进行分析和预判,根据预判的结果调控冷凝风机的转速;
在调控冷凝风机转速的过程中,检测冷凝压力的变化情况,对照实际冷凝压力的变化情况和动态数据库内的存储值是否符合,若不符合,则调整预设温度值,完成自学习。
需要说明的是,冷凝风机主动转速调节控制包括第一工况冷凝风机转速控制方法、第二工况冷凝风机转速调节方法和第三工况冷凝风机转速调节方法,下面将详细介绍以上三种冷凝风机转速调节方法:
第一工况冷凝风机转速控制方法,当空调100处于制冷工况时,判断环境大气温度T0是否达到预设环境温度值T1的上限值,且判断空气含尘量C0是否达到预设空气含尘量C1的上限值;若环境大气温度T0达到预设环境温度值T1的上限值或空气含尘量C0达到预设空气含尘量C1的上限值,则控制冷凝风机的转速调高,以使冷凝器的散热性能增强,使冷凝器能够快速的放出热量,使高压端的压力稳定,防止因高压端的压力由于冷凝器的散热性能较差而高压端的压力上升。冷凝风机的转速提升能防止灰尘在冷凝器的表面聚集,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率,提升空调100的制冷性能。
具体地,预设环境温度值T1为冷凝风机在制冷工况下按照额定转速运行时的安全值。
第二工况冷凝风机转速控制方法,当空调100处于制热工况时,判断环境大气温度T0是否达到预设环境温度值的T2的下限值,若环境大气温度T0达到预设环境温度值的T2的下限值,则控制冷凝风机的转速降低,以提高冷凝压力和传热温差,从而提高室内出风温度,提高空调100的制热性能。
具体地,预设环境温度值T2为冷凝风机在制热工况下按照额定转速运行时的安全值。
第三工况冷凝风机转速调节方法,当空调100处于制冷或制热工况时,判断环境大气温度T0是否达到预设环境温度值T1的下限值且环境大气温度T0是否达到预设环境温度值的T2的上限值,若环境大气温度T0达到预设环境温度值T1的下限值且环境大气温度T0达到预设环境温度值的T2的上限值,则控制冷凝风机以额定转速运转,能够满足空调100的冷凝器的散热需求,不需要额外增加冷凝风机的转速,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由于空调100使用后会导致换热器上聚集有灰尘和油污,换热器的性能会和出厂产生差别,导致基础数据库内的性能参数与运行参数之间产生差别,使动态数据库内储存的值与实际的冷凝压力之间存在差异。控制系统调控冷凝风机的转速的同时,控制系统检测冷凝压力的变化情况,判断冷凝压力的监测结果与动态数据库内存储的值是否一致,若冷凝压力的监测结果与动态数据库内存储的值不一致,则调整预设环境温度值T1和预设环境温度T2的大小,完成自学习过程,以使控制系统能根据实际运行参数调控冷凝风机的转速,使冷凝风机达到实际的需求。
参考图3、图6和图7,在本申请空调100控制方法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方法还包括蒸发风机主动转速调节控制方法:
环境感知模块检测环境参数,根据环境参数和预设温度值进行分析和预判,根据预判的结果调控蒸发风机的转速;
在调控蒸发风机转速的过程中,检测蒸发压力、蒸发温度和蒸发出口过热度的变化情况,对照实际蒸发压力、蒸发温度和蒸发出口过热度的变化情况和动态数据库内的存储值是否符合,若不符合,则调整预设温度值,完成自学习。
需要说明的是,蒸发风机主动转速调节控制包括第一工况蒸发风机转速控制方法、第二工况蒸发风机转速调节方法和第三工况蒸发风机转速调节方法,下面将详细介绍以上三种蒸发风机转速调节方法:
第一工况蒸发风机转速控制方法:
当空调100处于制冷工况时,判断环境大气温度T0是否达到预设环境温度值T4的上限值且判断环境大气温度T0是否达到预设环境温度值T3的下限值,若环境大气温度T0达到预设环境温度值T4的上限值且环境大气温度T0达到预设环境温度值T3的下限值,则可判断空调100处于制冷高负荷的状态下,则控制蒸发风机的转速调高,以蒸发器的散热性能增强,使蒸发器能够迅速的吸收环境内的热量,使空调100的制冷性能提高。
当空调100处于制冷工况时,判断环境大气温度T0是否达到预设环境温度值T3的上限值,若环境大气温度T0达到预设环境温度值T3的上限值,则判断出空调100处于制冷临界高负荷的状态下,则控制蒸发风机的转速调低,降低蒸发器的出口过热度,防止压缩机1的吸气温度过高和排气温度过高,同时压缩机1吸气口的制冷剂比容也会随之降低,压缩机1吸气端的制冷剂质量流量增加,压缩机1内部的散热能力提升,可防止压缩机1过热烧毁。
第二工况蒸发风机转速调节方法:
当空调100处于制热工况时,判断环境大气温度T0是否达到预设环境温度值T5的下限值,若环境大气温度T0达到预设环境温度值T5的下限值,则控制蒸发风机的转速提高,使蒸发器在高风速的情况下快速的换热,提高蒸发温度和蒸发压力,从而提高蒸发器的蒸发量,使系统的制热性能提升。
第三工况蒸发风机转速调节方法:
当空调100处于制冷或制热的工况时,判断环境大气温度T0是否达到预设环境温度值T4的下限值且T0是否达到预设环境温度值T5的上限值,若环境大气温度T0达到预设环境温度值T4的下限值且T0达到预设环境温度值T5的上限值,则控制蒸发风机按照额定转速运转,能够满足空调100的制冷或制热需求,节省系统的能耗。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环境温度值T3达到预设环境温度值T4的上限值且预设环境温度值T4达到预设环境温度值T5的上限值。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T3为压缩机1推荐运行的最高使用环境的温度值,T4为空调100所处当地环境的夏季白天的平均温度值,T5为空调100所述的当地环境的冬季夜晚的平均温度值。
由于空调100使用后会导致换热器上聚集有灰尘和油污,换热器的性能会和出厂时产生差别,导致基础数据库内的换热器的性能参数与实际的运行参数之间产生差别,使动态数据库内储存的值与实际的蒸发温度、蒸发压力和蒸发器出口的过热度等参数之间存在差异。控制系统调控蒸发风机的转速的同时,控制系统检测蒸发温度、蒸发压力和蒸发器出口的过热度的变化情况,判断监测结果与动态数据库内存储的值是否一致,若监测结果与动态数据库内存储的值不一致,则调整T3、T4和T5的大小,完成自学习过程,以使控制系统能根据实际运行参数调控蒸发风机的转速,使蒸发风机达到实际的需求。
参考图6和图7,在本申请空调100控制方法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空调100包括室内换热器4、室外换热器2和压缩机1。空调100还包括四通换向阀、压力传感器24和温度传感器25。四通换向阀能够切换空调100的制冷剂流动管路,使空调100能处于制冷和制热两种工况中。压力传感器24为多个,分别设于高压端和低压端的管路上,用于测量高压端和低压端的压力。温度传感器25为多个,分别设于高压端和低压端的管路上。空调100还包括室外风机3和室内风机5,室外风机3旋转以调控室外换热器2的换热速率,室内风机5旋转以调控室内换热器4的换热速率。在室内换热器4和室外换热器2之间设有单向阀9,制冷剂只能从沿单向阀9的开放方向流动。第一电子膨胀阀用于节流从冷凝器流出的液态制冷剂。
参考图6和图7,在本申请空调100控制方法的一些实施例中,四通换向阀包括第一阀口211、第二阀口212、第三阀口213和第四阀口214。
当空调100处于制冷工况时,室内换热器4为蒸发器用于吸收室内的热量,制冷剂在室内换热器4中蒸发为常温低压的气体,常温低压的制冷剂从室内换热器4的出口流动至四通阀21的第三阀口213,四通阀21的第三阀口213与第四阀口214相连接,制冷剂从第三阀口213流动至第四阀口214,再流入气液分离器23,气态的制冷剂被分离出来进入压缩机1内,压缩机1将气态的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体,气体制冷剂流动至四通阀21的第一阀口211,四通阀21的第一阀口211与第二阀口212相连接,以使制冷剂从第二阀口212流出至室外换热器2,室外换热器2为冷凝器,制冷剂在室外换热器2内被冷凝为低温高压的液体,再流经第一单向阀91。
当节流回路8和压差补偿回路6不开启时,制冷剂流经第一电磁阀63,再流经干燥过滤器10和第一电子膨胀阀,制冷剂在第一电子膨胀阀处进行节流呈低温低压的液体,液体制冷剂流经第四单向阀94进入室内换热器4的入口,在室内换热器4内进行换热,再从室内换热器4的出口流出,进入下一个制冷循环。
当节流回路8和压差补偿回路6开启时,第一电磁阀63关闭,制冷剂流入并联的节流回路8和压差补偿回路6,一部分制冷剂被供入至与第四阀口214相连接的管路中,另一部分液体制冷剂依次经过第二电子膨胀阀61、节能器7、压差补偿器62和第二电磁阀64流入干燥过滤器10中,再通过第四单向阀94流入室内换热器4,再从室内换热器4的出口流出,进入下一个制冷循环。
当空调100处于制热工况时,室外换热器2为蒸发器,用于吸收室外的热量,制冷剂在室外换热器2中蒸发为常温低压的气体,常温低压的制冷剂从室外换热器2的出口流动至四通阀21的第二阀口212,四通阀21的第二阀口212与第四阀口214相连接,制冷剂从第二阀口212流动至第四阀口214,再流入气液分离器23,气态的制冷剂被分离出来进入压缩机1内,压缩机1将气态的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体,气体制冷剂流动至四通阀21的第一阀口211,四通阀21的第一阀口211与第三阀口213相连接,以使制冷剂从第三阀口213流出至室内换热器4,室内换热器4为冷凝器,制冷剂在室内换热器4内被冷凝为低温高压的液体,向室内散发热量,再流经第二单向阀93。
当节流回路8和压差补偿回路6不开启时,制冷剂再流经第一电磁阀63,再流经干燥过滤器10和第一电子膨胀阀,制冷剂在第一电子膨胀阀处进行节流呈低温低压的液体,液体制冷剂流经第二单向阀92进入室外换热器2的入口,在室外换热器2内进行换热,再从室外换热器2的出口流出,进入下一个制热循环。
当节流回路8和压差补偿回路6开启时,第一电磁阀63关闭,制冷剂流入并联的节流回路8和压差补偿回路6,一部分制冷剂被供入至与第四阀口214相连接的管路中,另一部分液体制冷剂依次经过第二电子膨胀阀61、节能器7、压差补偿器62和第二电磁阀64流入干燥过滤器10中,再通过第二单向阀92流入室外换热器2,再从室外换热器2的出口流出,进入下一个制热循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调包括环境感知模块和实时数据监测模块,还包括自学习模块;
空调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环境感知模块检测所述空调所处环境的环境参数,根据环境参数判断所述空调的运行状态点所处的压焓图的运行区间;
基础数据库提供所述空调的部件的性能参数;
动态数据库根据压焓图的运行区间和性能参数得出所述空调的各状态点的控制范围;
所述实时数据监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空调的运行参数,运行参数输入所述自学习模块;
所述自学习模块反馈修正所述动态数据库以调控所述空调的各状态点的参数,使所述空调的各状态点的控制范围根据所述空调的运行参数发生改变。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包括压差补偿回路,所述压差补偿回路连接在所述空调的高压端和低压端之间,所述压差补偿回路包括第二电子膨胀阀和压差补偿器;
空调控制方法包括:
压差补偿回路控制方法,通过调节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和所述压差补偿器,调整所述空调的高压端和低压端的压力值。
3.根据权利要求2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差补偿回路控制方法包括:
压力过载泄流控制方法,检测所述空调的高压端的压力,判断高压端压力是否达到预设高压端压力值的上限值,若高压端压力达到预设高压端压力值的上限值,则控制所述压差补偿器开启且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开度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2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差补偿回路控制方法包括:
压力过低补偿控制方法,检测所述空调的低压端的压力,判断低压端压力是否达到预设低压端压力值的下限值,若低压端压力达到预设低压端压力值的下限值,则控制所述压差补偿器开启且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开度增加。
5.根据权利要求2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差补偿回路控制方法包括:
压差平衡调节控制方法,检测所述空调的高压端的压力值且检测所述空调的低压端的压力值,判断高压端的压力值和低压端的压力值的差值是否达到预设压力差值的上限值,若达到预设压力差值的上限值,则控制所述压差补偿器开启,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2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包括节流回路,所述节流回路与所述压差补偿回路串联或并联,所述节流回路包括节能器、第三电磁阀和节流管;空调还包括压缩机和冷凝器,所述空调控制方法还包括:
节流回路控制方法,检测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判断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是否达到预设压缩机排气温度的上限值,若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达到预设压缩机排气温度的上限值,则控制所述第三电磁阀开启,使所述冷凝器出口的低温制冷剂直接喷射在所述压缩机的吸气管路上,以降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2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包括冷凝风机和蒸发风机,所述空调控制方法还包括:
主动式转速控制方法,动态采集所述空调的运行参数,根据所述动态数据库提供的系统各状态点参数的控制范围,协同所述压差补偿回路控制方法,调控所述冷凝风机的转速和所述蒸发风机的转速。
8.根据权利要求7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式转速控制方法还包括:
冷凝风机主动转速调节控制方法,所述环境感知模块检测环境参数,根据环境参数和预设温度值进行预判,根据预判的结果调控所述冷凝风机的转速;
在调控所述冷凝风机转速的过程中,检测冷凝压力的变化情况,对照实际冷凝压力的变化值和所述动态数据库内的存储值是否符合,若不符合,则调整预设温度值,完成自学习。
9.根据权利要求7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式转速控制方法还包括:
蒸发风机主动转速调节控制方法,所述环境感知模块检测环境参数,根据环境参数和预设温度值进行预判,根据预判的结果调控所述蒸发风机的转速;
在调控所述蒸发风机转速的过程中,检测蒸发压力、蒸发温度和蒸发出口过热度的变化情况,对照实际蒸发压力、蒸发温度和蒸发出口过热度的变化值和所述动态数据库内的存储值是否符合,若不符合,则调整预设温度值,完成自学习。
10.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应用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的空调控制方法,空调包括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和压缩机;空调还包括:
四通换向阀,其用于切换空调的管路,使空调能处于制冷和制热两种工况中,四通换向阀包括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当空调处于制冷工况时,第四阀口与第三阀口相连接,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相连接;当空调处于制热工况时,第二阀口与第四阀口相连接,第一阀口与第三阀口相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283529.3A CN114576817B (zh) | 2022-03-22 | 2022-03-22 | 空调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283529.3A CN114576817B (zh) | 2022-03-22 | 2022-03-22 | 空调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576817A true CN114576817A (zh) | 2022-06-03 |
CN114576817B CN114576817B (zh) | 2024-01-16 |
Family
ID=81783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283529.3A Active CN114576817B (zh) | 2022-03-22 | 2022-03-22 | 空调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576817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143655A (zh) * | 2022-06-20 | 2022-10-04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蒸发冷凝磁悬浮制冷机组 |
CN115235155A (zh) * | 2022-08-25 | 2022-10-25 | 长沙中谷智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售货机智能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 |
EP4361516A1 (en) * | 2022-10-26 | 2024-05-01 | Guangdong Carrier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for dc fan of air source heat pump system/air conditioning system |
WO2024093356A1 (zh) * | 2022-10-31 | 2024-05-1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00114385A1 (en) * | 2008-10-31 | 2010-05-06 | Ian Dempster | Systems and methods to control energy consumption efficiency |
CN110260553A (zh) * | 2019-06-10 | 2019-09-2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CN111023613A (zh) * | 2019-11-27 | 2020-04-17 | 合肥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精确控温制冷系统 |
CN111399420A (zh) * | 2020-03-31 | 2020-07-10 | 北京天成冠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idc机房能源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13446712A (zh) * | 2021-06-09 | 2021-09-28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3446710A (zh) * | 2021-03-25 | 2021-09-28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用于空调控制的方法、装置及空调 |
-
2022
- 2022-03-22 CN CN202210283529.3A patent/CN11457681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00114385A1 (en) * | 2008-10-31 | 2010-05-06 | Ian Dempster | Systems and methods to control energy consumption efficiency |
CN110260553A (zh) * | 2019-06-10 | 2019-09-2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CN111023613A (zh) * | 2019-11-27 | 2020-04-17 | 合肥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精确控温制冷系统 |
CN111399420A (zh) * | 2020-03-31 | 2020-07-10 | 北京天成冠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idc机房能源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13446710A (zh) * | 2021-03-25 | 2021-09-28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用于空调控制的方法、装置及空调 |
CN113446712A (zh) * | 2021-06-09 | 2021-09-28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143655A (zh) * | 2022-06-20 | 2022-10-04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蒸发冷凝磁悬浮制冷机组 |
CN115143655B (zh) * | 2022-06-20 | 2023-05-23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蒸发冷凝磁悬浮制冷机组 |
CN115235155A (zh) * | 2022-08-25 | 2022-10-25 | 长沙中谷智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售货机智能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 |
EP4361516A1 (en) * | 2022-10-26 | 2024-05-01 | Guangdong Carrier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for dc fan of air source heat pump system/air conditioning system |
WO2024093356A1 (zh) * | 2022-10-31 | 2024-05-1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576817B (zh) | 2024-0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576817B (zh) | 空调控制方法 | |
CN109855281B (zh) | 空调换热装置及空调器 | |
CN200996753Y (zh) | 带经济器的中间补气压缩机制冷系统 | |
CN109373497B (zh) | 温度调节设备的冷媒量调节方法、装置、系统和空调 | |
CN110925940B (zh) | 一种双级压缩补气空调系统的补气控制方法 | |
CN111780362B (zh) |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US20200378642A1 (en) | Air conditioner | |
US10876777B2 (en) |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using vapor injection cycl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device | |
WO2016078824A1 (en) | A method for operating a vapour compression system with a receiver | |
CN110220257B (zh) | 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202371919U (zh) | 空调器 | |
CN109579344A (zh) | 一种能够防止压缩机液击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0319541A (zh) | 一种大排量变频多联机系统的卸载调节控制方法 | |
CN112325494A (zh) | 一种制冷剂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9365821U (zh) | 一种采用R410a制冷剂的单系统冷暖纯电动空调 | |
KR20100062405A (ko) |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 |
CN112923594B (zh) | 磁悬浮蒸发冷直膨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7674639U (zh) | 一种温控节流的空调热泵系统 | |
CN216308067U (zh) | 空调机组 | |
CN205980418U (zh) | 一体式高温变频热泵加热空调系统 | |
CN210512224U (zh) | 一种制冷剂循环系统 | |
CN114857665A (zh) | 多联机系统 | |
CN114704923A (zh) | 一种具有多运行模式的节能型基站空调系统 | |
CN210154138U (zh) | 一种膨胀阀组件、双向节流系统及空调器 | |
CN114353383A (zh) | 空气源热泵机组控制方法及空气源热泵机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