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57088B - 信息指示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指示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57088B
CN114557088B CN202080073275.1A CN202080073275A CN114557088B CN 114557088 B CN114557088 B CN 114557088B CN 202080073275 A CN202080073275 A CN 202080073275A CN 114557088 B CN114557088 B CN 1145570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ffset value
time slot
indication information
downlink
slot off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7327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57088A (zh
Inventor
李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5375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809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570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570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570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570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息指示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从第一下行传输中获取第一时隙偏移值,第一时隙偏移值用于确定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接收目标指示信息,目标指示信息可以只包括第一指示信息,也可以只包括第二指示信息,还可以既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又包括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或绝对时隙偏移值,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时的相对偏移对象。如此,基于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目标指示信息,可以确定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隙偏移值,从而可以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Description

信息指示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息指示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NR(New Radio,新空口)系统中,为了保证上行传输的正交性,避免来自同一小区的不同终端的上行传输之间产生干扰,NR系统支持上行定时提前的机制,即将来自同一时隙但不同频域资源的终端的上行传输到达网络设备的时间对齐。为此,网络设备在指示终端的上行传输时可以为终端配置时隙偏移量,以控制终端的上行传输到达网络设备的时间,通常,该时隙偏移量需要大于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播往返时延。
目前,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正在研究NTN(Non Terrestrial Network,非地面通信网络)通信方式。NTN中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播往返时延大幅增加,远大于目前标准中可以支持的时隙偏移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指示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可以用于解决实现非授权频谱上随机接入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指示方法,应用于终端中,所述方法包括:
从第一下行传输中获取第一时隙偏移值,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用于确定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
接收目标指示信息,所述目标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或绝对时隙偏移值,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时的相对偏移对象;
基于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和所述目标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指示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下行传输中发送第一时隙偏移值,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用于确定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
发送目标指示信息,所述目标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或绝对时隙偏移值,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时的相对偏移对象;
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和所述目标指示信息用于确定所述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指示装置,配置于终端中,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从第一下行传输中获取第一时隙偏移值,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用于确定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目标指示信息,所述目标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或绝对时隙偏移值,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时的相对偏移对象;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和所述目标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指示装置,配置于网络设备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一下行传输中发送第一时隙偏移值,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用于确定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目标指示信息,所述目标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或绝对时隙偏移值,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时的相对偏移对象;
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和所述目标指示信息用于确定所述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终端和网络设备,终端包括第三方面任一所述的装置,网络设备包括第四方面任一所述的装置。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用于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用于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终端从第一下行传输中获取第一时隙偏移值,第一时隙偏移值用于确定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接收目标指示信息,目标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即目标指示信息可以只包括第一指示信息,也可以只包括第二指示信息,还可以既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又包括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或绝对时隙偏移值,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时的相对偏移对象。如此,基于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目标指示信息,可以确定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隙偏移值,从而可以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定时提前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过程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播往返时延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定时提前调整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实施环境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指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指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指示方法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指示方法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指示方法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指示方法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指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指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指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在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指示方法进行详细介绍之前,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相关术语和实施环境进行简单介绍。
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相关术语进行简单介绍。
1、NTN
NTN一般采用卫星通信的方式向地面用户提供通信服务,相比地面蜂窝网通信,卫星通信具有很多独特的优点。首先,卫星通信不受用户地域的限制,例如一般的陆地通信不能覆盖海洋、高山、沙漠等无法搭设通信设备或由于人口稀少而不做通信覆盖的区域,而对于卫星通信来说,由于一颗卫星即可以覆盖较大的地面,加之卫星可以围绕地球做轨道运动,因此理论上地球上每一个角落都可以被卫星通信覆盖。其次,卫星通信有较大的社会价值。卫星通信在边远山区、贫穷落后的国家或地区都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覆盖到,从而使这些地区的人们享受到先进的语音通信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有利于缩小与发达地区的数字鸿沟,促进这些地区的发展。再次,卫星通信距离远,且通信距离增大通讯的成本没有明显增加。最后,卫星通信的稳定性高,不受自然灾害的限制。
通信卫星按照轨道高度的不同分为LEO(Low-Earth Orbit,低地球轨道)卫星、MEO(Medium-Earth Orbit,中地球轨道)卫星、GEO(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HEO(High Elliptical Orbit,高椭圆轨道)卫星等等。目前阶段主要研究的是LEO卫星和GEO卫星。
其中,LEO卫星高度范围为500km~1500km,相应轨道周期约为1.5小时~2小时。用户间单跳通信的信号传播往返时延一般小于20ms。最大卫星可视时间20分钟。信号传播距离短,链路损耗少,对用户终端的发射功率要求不高。
其中,GEO卫星的轨道高度为35786km,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24小时。用户间单跳通信的信号传播往返时延一般为250ms。
为了保证卫星的覆盖以及提升整个卫星通信系统的系统容量,卫星采用多波束覆盖地面,一颗卫星可以形成几十甚至数百个波束来覆盖地面,一个卫星波束可以覆盖直径几十至上百公里的地面区域。
2、上行定时提前
为了保证上行传输的正交性,避免来自同一小区的不同终端的上行传输之间产生干扰,网络设备要求来自同一时隙但不同频域资源的终端的上行传输到达网络设备的时间基本对齐。由于网络设备只要在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范围内接收到终端发送的上行传输,就能够正确地解码,因此网络设备要求来自同一时隙但不同频域资源的终端的上行传输到达网络设备的时间都落在CP之内。
为了保证网络设备的时间同步,NR支持上行定时提前的机制。对于终端而言,TA(TimingAdvance,定时提前)本质上是接收到下行传输与发送上行传输之间的一个时隙偏移值。网络设备通过适当地控制每个终端的时隙偏移值,可以控制来自不同终端的上行传输到达网络设备的时间。对于离网络设备较远的终端,由于有较大的信号传播往返时延,就要比离网络设备较近的终端提前发送上行传输。
如图1(a)所示,当终端没有进行上行定时提前时,来自同一时隙但不同频域资源的终端的上行传输到达网络设备的时间差异较大。而如图1(b)所示,当终端进行上行定时提前时,来自同一时隙但不同频域资源的终端的上行传输到达网络设备的时间是基本对齐的。
需要说明的是,由图1(b)可以得知,网络设备的上行时钟和下行时钟是对齐的,而终端的上行时钟与下行时钟之间是存在偏移的。且不同的终端的定时提前可以是不同的。
示例性的,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测量终端的上行传输来确定该终端的TA值。进而,在如下两种情形下,网络设备可以给终端发送TA命令:
第一种:在随机接入过程,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测量接收到的前导码preamble来确定终端的TA值,并通过RAR(Random Access Response,随机接入响应)中的TAC(TimingAdvance Command,定时提前命令)字段发送给终端。
第二种:虽然在随机接入过程中,终端与网络设备取得了上行同步,但上行传输到达网络设备的时间可能会发生变化。示例性的,对于高速移动中的终端,其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播往返时延会不断变化。因此,终端需要不断地更新其TA值,以保持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同步。
作为一种示例,网络设备可以使用一种闭环机制来调整TA值。即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测量终端的上行传输来确定该终端的TA值。因此,只要终端有上行传输,网络设备就可以用来估计TA值。理论上,终端发送的任何信号都可用于网络设备测量TA值,譬如,终端发送的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探测参考信号)、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Signal,解调参考信号)、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信道质量指示)、ACK(Acknowledgment,肯定应答)/NACK(Non-Acknowledgment,否定应答)、PUSCH(Physical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等,均可以用于网络设备测量TA值。
如果某个终端的TA值需要校正,网络设备会发送一个TAC给该终端,要求该终端调整TA值。其中,该TAC可以是通过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CE(ControlElement,控制单元)发送给终端的。
3、随机接入过程
请参考图2,随机接入过程通常可以包括如下四步过程。
第一步: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Msg1,该Msg1为随机接入前导序列(即前导码)。
终端发送Msg1给网络设备,以通知网络设备有一个随机接入请求,同时使得网络设备能够估计自身与终端之间的传输时延,并以此校准上行时间。
作为一种示例,发送Msg1的资源的信息可以通过RACH(Random Access Channel,随机接入信道)的资源配置获得。在Rel-15NR技术中,定义了为终端接入配置的RACH资源配置信息,包括256种,小区可以在系统消息中将自身使用的RACH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给终端。每种RACH资源配置信息包括前导码格式,周期,无线帧偏移,无线帧内的子帧编号,子帧内的起始符号,子帧内PRACH时隙的个数,PRACH时隙内PRACH时机的个数,PRACH时机持续时间。通过这些信息可以确定PRACH资源的时、频、码信息,如此,终端可以根据网络设备指示的RACH资源配置信息,在对应的PRACH资源上发送Msg1。
第二步:网络设备检测到终端发送的Msg1后,向终端发送RAR(Msg2)以告知终端在发送下一个消息(Msg3)时可以使用的上行资源信息。
其中,一个RAR中可以包括对多个发送前导码的终端的响应消息,对每一个终端的响应消息中包含该每个终端采用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标识字段RAPID、Msg3的资源分配信息、TA信息等。
当然,除此之外网络设备还可以执行其它操作,比如为终端分配临时RNTI(Radio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等,这里不作过多介绍。
第三步:终端接收RAR,并在该RAR所指示的上行资源上向网络设备发送Msg3。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终端可以在该RAR对应的一个RAR时间窗内的搜索空间中监听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以接收该RAR。其中,该RAR时间窗可以通过高层参数进行配置,PDCCH的搜索空间的配置信息可以通过系统消息来指示。
若终端在RAR时间窗内未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RAR,则认为此次随机接入过程失败。若终端接收到一个RAR,且该RAR中的前导码索引与终端发送的前导码索引相同,则认为成功接收了RAR,此时终端可以停止监听RAR,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Msg3。
作为一种示例,该Msg3可以携带一个终端特定的临时标识信息或来自核心网的终端标志,譬如,该终端标志可以为S-TMSI(Serving-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Identity,临时移动用户标识)或一个随机数。
第四步:网络设备接收到Msg3后,向该终端发送Msg4。
作为一种示例,该Msg4包括竞争解决消息,同时包括为终端分配的上行传输资源的信息,示例性的,网络设备在冲突解决机制中,会在Msg4中携带唯一的标志以指示竞争胜出的终端。终端接收到基站发送的Msg4时,会检测终端在Msg3发送的临时标识信息是否包含在网络设备发送的竞争解决消息中,若包含则表明终端随机接入过程成功,否则认为随机过程失败,终端需要再次从第一步开始发起随机接入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目前NTN标准化讨论,NTN中的终端都应该具备定位能力,并且NTN中将支持两种类型的终端,一种是没有初始TA补偿能力的终端,即终端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发送Msg1时没有进行TA补偿,另一种是有初始TA补偿能力的终端,即终端在随机接入过程中使用自己估算的TA发送Msg1。
对于这两种类型的终端,TA的确定方法有所不同。
首先,对于不具有初始TA补偿能力的终端,网络设备会基于地面参考点与卫星之间的信号传播往返时延广播1个公共TA。终端发送Msg1时不进行TA补偿,然后网络设备在RAR中向终端指示一个TA值,这样终端可以将广播的公共TA与RAR中指示的TA两者累加,得到发送Msg3时使用的TA。需要说明的是,此处仅是为了对不同类型的终端的随机接入过程进行说明而引入了TA,该TA不同于下文中的第一TA和第二TA。
其中,公共TA的确定方法如图3所示,对于可再生负载(regenerative payload),如图3(a)所示,公共TA=2*d0/c,其中,d0指的是地面参考点与卫星之间的距离,c指的是光速。
对于弯管负载(bent-pipe payload),TA=2*(d0+d0_F)/c,其中,d0指的是地面参考点与卫星之间的距离,c指的是光速,d0_F指的是卫星与地面基站之间的距离。
其次,对于具有初始TA补偿能力的终端,其随机接入过程如图4所示。
具体地,终端基于定位能力估算自己的TA,并使用自己估算的该TA发送Msg1。
进而,网络设备在收到Msg1后确定终端的TA调整值,并通过Msg2指示给终端。由于此时网络设备并不知道与终端之间实际的信号传播往返时延,因此网络设备可以按照最大上行调度时延调度该终端的Msg3的资源。
然后,终端基于接收到的RAR的指示对TA进行调整,并在网络设备调度的上行资源上发送Msg3。
进而,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的Msg3后,就可以确定与终端之间实际的信号传播往返时延。
需要说明的是,在随机接入过程中,无论终端是否具有初始TA补偿能力,网络设备发送的RAR中都会包含一个UL grant域,用于指示Msg3的上行资源。终端在RAR的UL grant指示的PUSCH资源上发送Msg3。
接下来,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实施环境进行简单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GSM(global systemof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讯)系统、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系统、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系统、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业务)、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频分双工)系统、TDD(time divisionduplex,时分双工)系统、LTE-A(advanced long term evolution,先进的长期演进)系统、NR系统、NR系统的演进系统、LTE-U(LTE-based access to unlicensed spectrum,非授权频段上的LTE)系统、NR-U(NR-based access to unlicensed spectrum,非授权频段上的NR)系统、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通信系统、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无线局域网)、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下一代通信系统或其他通信系统等。
通常来说,传统的通信系统支持的连接数有限,也易于实现,然而,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系统将不仅支持传统的通信,还将支持例如,D2D(device to device,设备到设备)通信,M2M(machine to machine,机器到机器)通信,MTC(machine typecommunication,机器类型通信),以及V2V(vehicle to vehicle,车辆间)通信等,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应用于这些通信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系统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通信系统500如图5所示。该通信系统500可以包括网络设备5l0,网络设备510可以是与终端520(或称为通信终端、终端)通信的设备。网络设备510可以为特定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并且可以与位于该覆盖区域内的终端进行通信。可选地,该网络设备510可以是eNB(Evolutional Node B,演进型基站),或者是CRAN(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云无线接入网络)中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移动交换中心、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集线器、交换机、网桥、路由器、5G网络中的网络侧设备或者未来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等。
该通信系统500还包括位于网络设备510覆盖范围内的至少一个终端520。作为在此使用的“终端”包括但不限于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PSTN(Public SwitchedTelephone Networks,公共交换电话网络)、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数字用户线路)、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和/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无线接口,如,针对蜂窝网络、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和/或另一终端的被设置成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和/或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设备。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ystem,个人通信系统)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终端可以指接入终端、UE(UserEquipment,用户设备)、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启动协议)电话、WLL(Wireless Local Loop,无线本地环路)站、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处理)、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网络中的终端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中的终端等。
可选地,终端520之间可以进行D2D通信。
可选地,5G通信系统或5G网络还可以称为NR系统或NR网络。
图5示例性地示出了一个网络设备和两个终端,可选地,该通信系统500可以包括多个网络设备并且每个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可以包括其它数量的终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该通信系统500还可以包括网络控制器、移动管理实体等其他网络实体,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系统中具有通信功能的设备可称为通信设备。以图5示出的通信系统500为例,通信设备可包括具有通信功能的网络设备510和终端520,网络设备510和终端520可以为上文所述的具体设备,此处不再赘述;通信设备还可包括通信系统500中的其他设备,例如网络控制器、移动管理实体等其他网络实体,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做限定。
在介绍完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相关术语和实施环境后,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指示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考图6,该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指示方法的流程图,该信息指示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图5所示的实施环境中,该信息指示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内容中的至少部分内容:
步骤601:从第一下行传输中获取第一时隙偏移值,第一时隙偏移值用于确定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下行传输可以为下行信号和/或下行信道的传输。其中,下行信号可以为SSB(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同步信号块)、CSI-RS(Channel Status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和下行DMRS(DemodulationReference Signal,解调参考信号)等等。下行信道可以为PBCH(Physical BroadcastChannel,物理广播控制信道)、PDCCH和PDS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等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类似的,目标下行传输也可以为下行信号和/或下行信道的传输,本实施例对此也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下行传输可以为第一下行传输,也可以为除第一下行传输之外的其他下行传输,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作为一种示例,上行传输可以为上行信号和/或上行信道的传输。上行信号可以为SRS、上行DMRS等等。上行信道可以为PUSCH、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等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也就是,终端可以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下行传输,并在接收到的第一下行传输中获取第一时隙偏移值,由于第一时隙偏移值可以用于确定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因此终端可以根据第一时隙偏移值,确定在接收到目标下行传输之后间隔多长时间发送上行传输。
步骤602:接收目标指示信息,目标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或绝对时隙偏移值,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时的相对偏移对象。
其中,目标指示信息可以为网络设备发送的,该目标指示信息可以仅包括第一指示信息,也可以仅包括第二指示信息,还可以既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又包括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在该目标指示信息仅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的情况下,终端可以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确定该第一时隙偏移为相对时隙偏移值还是绝对时隙偏移值。
作为一种示例,当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该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时,可以说明该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于参考时隙偏移值的增量,即说明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应由该第一时隙偏移值和该参考时隙偏移值共同确定。
其中,该参考时隙偏移值可以为网络设备指示的。示例性的,终端可以在接收到的第一下行传输中获取该参考时隙偏移值,或者,终端可以在接收到的系统消息中获取该参考时隙偏移值。
当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该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绝对时隙偏移值时,说明终端不需要参考时隙偏移值,而是可以直接基于该第一时隙偏移值确定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
其中,在该目标指示信息仅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的情况下,该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且终端可以根据该第二指示信息确定该第一时隙偏移值的相对偏移对象,也就是可以根据该第二指示信息确定该第一时隙偏移值的参考时隙偏移量。
其中,在该目标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确定该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还是绝对时隙偏移值。进而,当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确定该第一时隙偏移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时,可以根据该第二指示信息确定该第一时隙偏移值的相对偏移对象,即确定该第一时隙偏移值的参考时隙偏移值。
作为一种示例,目标指示信息通过系统消息携带。或者,目标指示信息通过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携带。或者,目标指示信息通过MAC CE(Medium Access Control Control Element,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单元)携带。
也就是,目标指示信息可以是网络设备通过系统消息向终端指示的,在这种情况下,当终端接收到系统消息时,可以在系统消息中获取到目标指示信息。或者,目标指示信息也可以为网络设备通过RRC信令向终端指示的,在这种情况下,当终端接收到RRC信令时,可以在该RRC信令中获取到目标指示信息。再或者,目标指示信息还可以为网络设备通过MAC CE向终端指示的,在这种情况下,当终端接收到MAC CE时,可以在该MAC CE中获取到目标指示信息。
步骤603:基于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目标指示信息,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也就是,终端可以基于网络设备指示的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目标指示信息,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即确定终端在接收到目标下行传输之后间隔多长时间发送上行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目标指示信息不同,该终端可以基于第一时隙偏移值、目标指示信息和参考时隙偏移值中的前两者或者全部,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作为一种示例,当目标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且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该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时,终端可以基于该第一时隙偏移值以及参考时隙偏移值,确定在接收到目标下行传输之后间隔多长时间发送上行传输。也即是,在该种情况下,基于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目标指示信息,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的实现可以包括:获取参考时隙偏移值,基于第一时隙偏移值、目标指示信息和参考时隙偏移值,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作为一种示例,当目标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且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该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绝对时隙偏移值时,终端可以基于该第一时隙偏移值,确定在接收到目标下行传输之后间隔多长时间发送上行传输。也即是,在该种情况下,终端基于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目标指示信息,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作为一种示例,当目标指示信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时,终端可以基于该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相对偏移对象,确定在接收到目标下行传输之后间隔多长时间发送上行传输。
作为一种示例,当目标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时,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该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绝对时隙偏移值,则终端可以基于该第一时隙偏移值,确定在接收到目标下行传输之后间隔多长时间发送上行传输。
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该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则终端可以基于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相对时隙偏移值。如此,终端可以基于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相对偏移对象,确定在接收到目标下行传输之后间隔多长时间发送上行传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从第一下行传输中获取第一时隙偏移值,第一时隙偏移值用于确定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接收目标指示信息,目标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即目标指示信息可以只包括第一指示信息,也可以只包括第二指示信息,还可以既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又包括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或绝对时隙偏移值,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时的相对偏移对象。如此,基于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目标指示信息,可以确定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隙偏移值,从而可以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请参考图7,该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指示方法的流程图,该信息指示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图5所示的实施环境中,该信息指示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内容中的至少部分内容:
步骤701:从第一下行传输中获取第一时隙偏移值,第一时隙偏移值用于确定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
其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图6实施例中的步骤601,这里不再重复赘述。
步骤702:接收目标指示信息,目标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或绝对时隙偏移值。
其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图6实施例中的步骤601,这里不再重复赘述。
作为一种示例,目标指示信息通过系统消息携带。或者,目标指示信息通过RRC信令携带。或者,目标指示信息通过MAC CE携带。
其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图6实施例中的步骤601,这里不再重复赘述。
步骤703:基于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目标指示信息,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下行传输为随机接入响应的下行传输,目标下行传输为随机接入响应的下行传输。
在该种情况下,基于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目标指示信息,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的实现方式可以为:确定目标下行传输的第一下行时隙号。基于上行传输的上行子载波间隔,确定第一参数。基于第一下行时隙号、第一参数、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其中,第一下行时隙号指的是终端接收到随机接入响应的下行传输的下行时隙号。
作为一种示例,随机接入响应的下行传输可以为用于传输随机接入响应中Msg2的PDSCH。
作为一种示例,上行传输可以为用于传输随机接入响应中Msg3的PUSCH。
也就是,当目标指示信息只包括第一指示信息,且第一下行传输和目标下行传输都为随机接入响应的下行传输时,终端可以根据第一时隙偏移值、第一指示信息、接收到随机接入响应的下行传输的下行时隙号和根据上行子载波间隔确定的第一参数,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譬如,当目标指示只包括第一指示信息,且第一下行传输和目标下行传输都为随机接入响应中Msg2的PDSCH,终端可以根据第一时隙偏移值、第一指示信息、随机接入响应中Msg2的PDSCH的下行时隙号和根据上行子载波间隔确定的第一参数,确定随机接入响应中Msg3的PUSCH的时域位置。
作为一种示例,基于第一下行时隙号、第一参数、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的实现方式可以包括如下两种:
第一种实现方式: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绝对时隙偏移值,将第一下行时隙号、第一参数和第一时隙偏移值相加,得到第一上行时隙号。基于第一上行时隙号,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也就是,当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绝对时隙偏移值时,终端可以将第一参数和第一时隙偏移值相加,得到目标时隙偏移值,确定该目标时隙偏移值为目标下行传输与上行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进而,终端可以将第一下行时隙号和该目标时隙偏移值相加,得到第一上行时隙号,如此,终端可以将该第一上行时隙号所属的时域位置确定为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譬如,如图8所示,设第一上行时隙号为N1,当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绝对时隙偏移值时,可以通过如下公式(1)确定第一上行时隙号:
N1=n+K1+Δ (1)
其中,n为第一下行时隙号,K1为第一时隙偏移值,Δ为第一参数,K1+Δ为目标时隙偏移值。
第二种实现方式: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则获取参考时隙偏移值。将第一下行时隙号、第一参数、第一时隙偏移值和参考时隙偏移值相加,得到第二上行时隙号。基于第二上行时隙号,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也就是,当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时,终端还可以获取参考时隙偏移值。终端可以将第一参数、第一时隙偏移值和参考时隙偏移值相加,得到目标时隙偏移值,确定该目标时隙偏移值为目标下行传输与上行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进而,终端可以将第一下行时隙号和该目标时隙偏移值相加,得到第二上行时隙号,如此,终端可以将该第二上行时隙号所属的时域位置确定为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譬如,如图8所示,设第二上行时隙号为N2,当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时,可以通过如下公式(2)确定第二上行时隙号:
N2=n+K1+Kr+Δ (2)
其中,n为第一下行时隙号,K1为第一时隙偏移值,Kr为参考时隙偏移值,Δ为第一参数,K1+Kr+Δ为目标时隙偏移值。
作为一种示例,获取参考时隙偏移值的实现方式可以为:若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或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单元CE中携带第一定时提前TA,则将第一TA获取为参考时隙偏移值。
也就是,当网络设备发送的RRC信令或MAC CE中携带有第一TA时,终端可以将在该RRC信令或MAC CE中获取的第一TA作为参考时隙偏移值,如此,终端可以基于该第一TA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作为一种示例,获取参考时隙偏移值的实现方式可以为:若RRC信令和MAC CE中未携带第一TA,则从系统消息中获取第二TA,得到参考时隙偏移值。
也就是,当网络设备发送的RRC信令或MAC CE中没有携带有第一TA时,终端可以在系统消息中获取第二TA,将该第二TA作为参考时隙偏移值,如此,终端可以基于该第二TA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示例性的,第一TA是基于终端的实际位置确定的TA,第二TA是基于地面参考点确定的TA。
其中,地面参考点可以为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的任一地面参考点,譬如,地面参考点可以为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距离网络设备最近的地面参考点。
也就是,当网络设备可以获取当前终端的实际位置时,该第一TA可以是网络设备根据终端的实际位置确定的。当网络设备不可以获取当前终端的实际位置时,该第二TA可以是网络设备根据该网络设备覆盖范围内的地面参考点确定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从第一下行传输中获取第一时隙偏移值,第一时隙偏移值用于确定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接收目标指示信息,目标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或绝对时隙偏移值。如此,基于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目标指示信息,可以确定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隙偏移值,从而可以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进而,由于在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时,引入了相对时隙偏移值,也就是传输的第一时隙偏移值可以是基于参考时隙偏移值的增量,如此可以减少传输第一时隙偏移值的信令开销。
而且,在同样的信令开销下,使用相对时隙偏移值可以更加精准地控制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隙偏移值,也就是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在基于图7的可选实施例中,目标指示信息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在该种情况下,获取参考时隙偏移值的实现方式可以为:根据第二指示信息,获取参考时隙偏移值。
也就是,目标指示信息中除了包括第一指示信息之外,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在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的情况下,可以确定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相对偏移对象,进而可以根据该相对偏移对象确定参考时隙偏移值。
作为一种示例,将第一下行时隙号、第一参数、第一时隙偏移值和参考时隙偏移值相加,得到第二上行时隙号的实现方式可以包括如下两种:
第一种实现方式:当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的相对偏移对象为第一TA时,将第一下行时隙号、第一参数、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第一TA相加,得到第二上行时隙号。
也就是,当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的相对偏移对象为第一TA时,可以确定参考时隙偏移值为第一TA。如此,终端可以将第一参数、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第一TA相加,得到目标时隙偏移值,确定该目标时隙偏移值为目标下行传输与上行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进而,终端可以将第一下行时隙号和该目标时隙偏移值相加,得到第二上行时隙号,如此,终端可以将该第二上行时隙号所属的时域位置确定为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譬如,如图9所示,设第二上行时隙号为N2,当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的相对偏移对象为第一TA时,可以通过如下公式(3)确定第二上行时隙号:
N2=n+K1+TA1+Δ (3)
其中,n为第一下行时隙号,K1为第一时隙偏移值,TA1为第一TA,Δ为第一参数,K1+TA1+Δ为目标时隙偏移值。
第二种实现方式:当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的相对偏移对象为第二TA时,将第一下行时隙号、第一参数、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第二TA相加,得到第二上行时隙号。
也就是,当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的相对偏移对象为第二TA时,可以确定参考时隙偏移值为第二TA。如此,终端可以将第一参数、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第二TA相加,得到目标时隙偏移值,确定该目标时隙偏移值为目标下行传输与上行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进而,终端可以将第一下行时隙号和该目标时隙偏移值相加,得到第二上行时隙号,如此,终端可以将该第二上行时隙号所属的时域位置确定为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譬如,如图9所示,设第二上行时隙号为N2,当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的相对偏移对象为第二TA时,可以通过如下公式(4)确定第二上行时隙号:
N2=n+K1+TA2+Δ (4)
其中,n为第一下行时隙号,K1为第一时隙偏移值,TA2为第二TA,Δ为第一参数,K1+TA2+Δ为目标时隙偏移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从第一下行传输中获取第一时隙偏移值,第一时隙偏移值用于确定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接收目标指示信息,目标指示信息既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又包括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或绝对时隙偏移值,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时的相对偏移对象。如此,基于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目标指示信息,可以确定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隙偏移值,从而可以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进而,由于在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时,引入了相对时隙偏移值,也就是传输的第一时隙偏移值可以是基于参考时隙偏移值的增量,如此可以减少传输第一时隙偏移值的信令开销。
而且,在同样的信令开销下,使用相对时隙偏移值可以更加精准地控制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隙偏移值,也就是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作为一种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指示方法,该信息指示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图5所示的实施环境中,该信息指示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内容中的至少部分内容:
步骤A1:从第一下行传输中获取第一时隙偏移值,第一时隙偏移值用于确定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
其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图6实施例中的步骤601,这里不再重复赘述。
步骤A2:接收目标指示信息,目标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或绝对时隙偏移值。
其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图6实施例中的步骤601,这里不再重复赘述。
作为一种示例,目标指示信息通过系统消息携带。或者,目标指示信息通过RRC信令携带。或者,目标指示信息通过MAC CE携带。
其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图6实施例中的步骤601,这里不再重复赘述。
步骤A3:基于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目标指示信息,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下行传输为指示上行调度的第一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目标下行传输为该第一PDCCH。
在该种情况下,基于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目标指示信息,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的实现方式可以为:确定第一PDCCH的第二下行时隙号。基于第二下行时隙号、上行传输的上行子载波间隔、目标下行传输的下行子载波间隔、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其中,第一PDCCH可以指示终端的上行传输使用的时频资源、调整编码方式等。
其中,第二下行时隙号指的是终端接收到第一PDCCH的下行时隙号。
作为一种示例,上行传输可以为用于上传上行数据的PUSCH。
也就是,当目标指示信息只包括第一指示信息,且第一下行传输和目标下行传输都为第一PDCCH时,终端可以根据第一时隙偏移值、第一指示信息、接收到第一PDCCH的下行时隙号、上行传输的上行子载波间隔和第一PDCCH的下行子载波间隔,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譬如,当目标指示只包括第一指示信息,且第一下行传输和目标下行传输都为第一PDCCH时,终端可以根据第一时隙偏移值、第一指示信息、接收到第一PDCCH的下行时隙号、PUSCH的上行子载波间隔和第一PDCCH的下行子载波间隔,确定上行数据的PUSCH的时域位置。
作为一种示例,基于第二下行时隙号、上行传输的上行子载波间隔、目标下行传输的下行子载波间隔、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的实现方式可以包括如下两种:
第一种实现方式: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绝对时隙偏移值,则基于第二下行时隙号、上行传输的上行子载波间隔、目标下行传输的下行子载波间隔和第一时隙偏移值,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也就是,当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绝对时隙偏移值时,终端可以基于上行传输的上行子载波间隔、目标下行传输的下行子载波间隔和第一时隙偏移值,确定目标时隙偏移值,该目标时隙偏移值为目标下行传输与上行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进而,终端可以基于该第二下行时隙号和该目标时隙偏移值,得到第三上行时隙号,如此,终端可以将该第三上行时隙号所属的时域位置确定为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譬如,如图10所示,设第三上行时隙号为N3,当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绝对时隙偏移值时,可以通过如下公式(5)确定第三上行时隙号:
其中,n为第二下行时隙号,K1为第一时隙偏移值,μPUSCH为上行传输的上行子载波间隔,μPDCCH为目标下行传输的下行子载波间隔,为经下行时隙号转换得到的时隙号。
第二种实现方式: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则获取第一TA,第一TA是基于终端的实际位置确定的TA。基于第二下行时隙号、上行传输的上行子载波间隔、目标下行传输的下行子载波间隔、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第一TA,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也就是,当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时,终端可以获取第一TA作为参考时隙偏移值。终端可以基于上行传输的上行子载波间隔、目标下行传输的下行子载波间隔、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第一TA,确定目标时隙偏移值,该目标时隙偏移值为目标下行传输与上行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进而,终端可以基于该第二下行时隙号和该目标时隙偏移值,得到第四上行时隙号,如此,终端可以将该第四上行时隙号所属的时域位置确定为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譬如,如图10所示,设第四上行时隙号为N4,当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绝对时隙偏移值时,可以通过如下公式(6)确定第四上行时隙号:
其中,n为第二下行时隙号,K1为第一时隙偏移值,TA1为第一TA,μPUSCH为上行传输的上行子载波间隔,μPDCCH为目标下行传输的下行子载波间隔,为经下行时隙号转换得到的时隙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从第一下行传输中获取第一时隙偏移值,第一时隙偏移值用于确定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接收目标指示信息,目标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或绝对时隙偏移值。如此,基于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目标指示信息,可以确定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隙偏移值,从而可以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进而,由于在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时,引入了相对时隙偏移值,也就是传输的第一时隙偏移值可以是基于参考时隙偏移值的增量,如此可以减少传输第一时隙偏移值的信令开销。
而且,在同样的信令开销下,使用相对时隙偏移值可以更加精准地控制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隙偏移值,也就是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作为一种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指示方法,该信息指示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图5所示的实施环境中,该信息指示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内容中的至少部分内容:
步骤B1:从第一下行传输中获取第一时隙偏移值,第一时隙偏移值用于确定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
其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图6实施例中的步骤601,这里不再重复赘述。
步骤B2:接收目标指示信息,目标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或绝对时隙偏移值。
其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图6实施例中的步骤601,这里不再重复赘述。
作为一种示例,目标指示信息通过系统消息携带。或者,目标指示信息通过RRC信令携带。或者,目标指示信息通过MAC CE携带。
其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图6实施例中的步骤601,这里不再重复赘述。
步骤B3:基于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目标指示信息,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下行传输为指示下行调度的第二PDCCH,目标下行传输为第一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或者说,该第一PDSCH为该第二PDCCH调度的PDSCH。
在该种情况下,基于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目标指示信息,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的实现方式可以为:确定第一PDSCH的第三下行时隙号。基于第三下行时隙号、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其中,第三下行时隙号指的是终端接收到第一PDSCH的下行时隙号。
作为一种示例,上行传输可以为用于反馈ACK/NACK的PUCCH。
也就是,当目标指示信息只包括第一指示信息,且第一下行传输为第二PDCCH,目标下行传输为第一PDSCH时,终端可以根据第一时隙偏移值、第一指示信息和接收到第一PDSCH的下行时隙号,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譬如,当目标指示只包括第一指示信息,且第一下行传输为第二PDCCH,目标下行传输为第一PDSCH时,终端可以根据第一时隙偏移值、第一指示信息和接收到第一PDSCH的下行时隙号,确定ACK/NACK反馈的PUCCH的时域位置。
作为一种示例,基于第三下行时隙号、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的实现方式可以包括如下两种:
第一种实现方式: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绝对时隙偏移值,则基于第三下行时隙号和第一时隙偏移值,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也就是,当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绝对时隙偏移值时,终端可以将第一时隙偏移值确定为目标时隙偏移值,该目标时隙偏移值为目标下行传输与上行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进而,终端可以将第一下行时隙号和该目标时隙偏移值相加,得到第五上行时隙号,如此,终端可以将该第五上行时隙号所属的时域位置确定为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譬如,如图11所示,设第五上行时隙号为N5,当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绝对时隙偏移值时,可以通过如下公式(7)确定第五上行时隙号:
N5=n+K1 (7)
其中,n为第三下行时隙号,K1为第一时隙偏移值。
第二种实现方式: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则获取第一TA,第一TA是基于终端的实际位置确定的TA。基于第三下行时隙号、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第一TA,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也就是,当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时,终端还可以获取第一TA,并将第一TA确定为参考时隙偏移值。终端可以将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第一TA相加,得到目标时隙偏移值,确定该目标时隙偏移值为目标下行传输与上行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进而,终端可以将第三下行时隙号和该目标时隙偏移值相加,得到第六上行时隙号,如此,终端可以将该第六上行时隙号所属的时域位置确定为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譬如,如图11所示,设第六上行时隙号为N6,当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时,可以通过如下公式(8)确定第六上行时隙号:
N6=n+K1+TA1 (8)
其中,n为第三下行时隙号,K1为第一时隙偏移值,TA1为第一TA,K1+TA1为目标时隙偏移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从第一下行传输中获取第一时隙偏移值,第一时隙偏移值用于确定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接收目标指示信息,目标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或绝对时隙偏移值。如此,基于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目标指示信息,可以确定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隙偏移值,从而可以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进而,由于在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时,引入了相对时隙偏移值,也就是传输的第一时隙偏移值可以是基于参考时隙偏移值的增量,如此可以减少传输第一时隙偏移值的信令开销。
而且,在同样的信令开销下,使用相对时隙偏移值可以更加精准地控制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隙偏移值,也就是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作为一种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指示方法,该信息指示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图5所示的实施环境中,该信息指示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内容中的至少部分内容:
步骤C1:从第一下行传输中获取第一时隙偏移值,第一时隙偏移值用于确定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
其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图6实施例中的步骤601,这里不再重复赘述。
步骤C2:接收目标指示信息,目标指示信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时的相对偏移对象。
其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图6实施例中的步骤601,这里不再重复赘述。
作为一种示例,目标指示信息通过系统消息携带。或者,目标指示信息通过RRC信令携带。或者,目标指示信息通过MAC CE携带。
其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图6实施例中的步骤601,这里不再重复赘述。
步骤C3:基于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目标指示信息,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指示信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第一下行传输为随机接入响应的下行传输,目标下行传输为随机接入响应的下行传输。
在该种情况下,基于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目标指示信息,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的实现方式可以为:根据第二指示信息,获取参考时隙偏移值。确定目标下行传输的第四下行时隙号。基于上行传输的上行子载波间隔,确定第一参数。基于第一时隙偏移值、第四下行时隙号、第一参数和参考时隙偏移值,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其中,第四下行时隙号指的是终端接收到随机接入响应的下行传输的下行时隙号。
作为一种示例,随机接入响应的下行传输可以为用于传输随机接入响应中Msg2的PDSCH。
作为一种示例,上行传输可以为用于传输随机接入响应中Msg3的PUSCH。
当目标指示信息只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时,可以说明该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如此,终端可以确定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相对偏移对象,并基于该相对偏移对象确定参考时隙偏移量。
进而,终端可以根据第一时隙偏移值、参考时隙偏移量、接收到随机接入响应的下行传输的下行时隙号和根据上行子载波间隔确定的第一参数,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示例性的,终端可以将第一参数、第一时隙偏移值和参考时隙偏移值相加,得到目标时隙偏移值,确定该目标时隙偏移值为目标下行传输与上行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进而,终端可以将第四下行时隙号和该目标时隙偏移值相加,得到第七上行时隙号,如此,终端可以将该第七上行时隙号所属的时域位置确定为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该参考时隙偏移值可以为第一TA,也可以为第二TA,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从第一下行传输中获取第一时隙偏移值,第一时隙偏移值用于确定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接收目标指示信息,目标指示信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时的相对偏移对象。如此,基于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目标指示信息,可以确定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隙偏移值,从而可以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进而,由于在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时,引入了相对时隙偏移值,也就是传输的第一时隙偏移值可以是基于参考时隙偏移值的增量,如此可以减少传输第一时隙偏移值的信令开销。
而且,在同样的信令开销下,使用相对时隙偏移值可以更加精准地控制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隙偏移值,也就是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请参考图12,该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指示方法的流程图,该信息指示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图5所示的实施环境中,该信息指示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内容中的至少部分内容:
步骤1201:在第一下行传输中发送第一时隙偏移值,第一时隙偏移值用于确定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
也就是,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发送第一时隙偏移值,该第一时隙偏移值可以承载于第一下行传输中,该第一时隙偏移值可以用于终端确定发送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其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图6实施例中的步骤601,这里不再重复赘述。
步骤1202:发送目标指示信息,目标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或绝对时隙偏移值,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时的相对偏移对象。
也就是,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发送目标指示信息,其中,目标指示信息可以仅包括第一指示信息,也可以仅包括第二指示信息,还可以既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又包括第二指示信息。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目标指示信息用于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也就是,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的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目标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终端确定发送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即可以指示终端确定接收到目标下行传输之后间隔多长时间发送上行传输。
其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图6实施例中的步骤601,这里不再重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下行传输,第一下行传输携带第一时隙偏移值,第一时隙偏移值用于终端确定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发送目标指示信息,目标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即目标指示信息可以只包括第一指示信息,也可以只包括第二指示信息,还可以既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又包括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或绝对时隙偏移值,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时的相对偏移对象。如此,网络设备通过发送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目标指示信息,可以指示终端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隙偏移值,从而可以使终端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请参考图13,该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指示装置的结构图,该装置可以配置于终端中,该装置可以包括:
获取模块1310,用于从第一下行传输中获取第一时隙偏移值,第一时隙偏移值用于确定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
接收模块1320,用于接收目标指示信息,目标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或绝对时隙偏移值,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时的相对偏移对象;
确定模块1330,用于基于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目标指示信息,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下行传输为随机接入响应的下行传输,目标下行传输为随机接入响应的下行传输;
确定模块1330用于:
确定目标下行传输的第一下行时隙号;
基于上行传输的上行子载波间隔,确定第一参数;
基于第一下行时隙号、第一参数、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模块1330用于:
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绝对时隙偏移值,将第一下行时隙号、第一参数和第一时隙偏移值相加,得到第一上行时隙号;
基于第一上行时隙号,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模块1330用于:
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则获取参考时隙偏移值;
将第一下行时隙号、第一参数、第一时隙偏移值和参考时隙偏移值相加,得到第二上行时隙号;
基于第二上行时隙号,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模块1330用于:
若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或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单元CE中携带第一定时提前TA,则将第一TA获取为参考时隙偏移值;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模块1330用于:
若RRC信令和MAC CE中未携带第一TA,则从系统消息中获取第二TA,得到参考时隙偏移值。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TA是基于终端的实际位置确定的TA,第二TA是基于地面参考点确定的TA。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指示信息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模块1330用于:
根据第二指示信息,获取参考时隙偏移值。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模块1330用于:
当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的相对偏移对象为第一TA时,将第一下行时隙号、第一参数、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第一TA相加,得到第二上行时隙号;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模块1330用于:
当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的相对偏移对象为第二TA时,将第一下行时隙号、第一参数、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第二TA相加,得到第二上行时隙号。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下行传输为指示上行调度的第一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目标下行传输为第一PDCCH;
确定模块1330用于:
确定第一PDCCH的第二下行时隙号;
基于第二下行时隙号、上行传输的上行子载波间隔、目标下行传输的下行子载波间隔、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模块1330用于:
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绝对时隙偏移值,则基于第二下行时隙号、上行传输的上行子载波间隔、目标下行传输的下行子载波间隔和第一时隙偏移值,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模块1330用于:
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则获取第一TA,第一TA是基于终端的实际位置确定的TA;
基于第二下行时隙号、上行传输的上行子载波间隔、目标下行传输的下行子载波间隔、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第一TA,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下行传输为指示下行调度的第二PDCCH,目标下行传输为第一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
确定模块1330用于:
确定第一PDSCH的第三下行时隙号;
基于第三下行时隙号、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模块1330用于:
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绝对时隙偏移值,则基于第三下行时隙号和第一时隙偏移值,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模块1330用于:
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则获取第一TA,第一TA是基于终端的实际位置确定的TA;
基于第三下行时隙号、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第一TA,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指示信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第一下行传输为随机接入响应的下行传输,目标下行传输为随机接入响应的下行传输;
确定模块1330用于:
根据第二指示信息,获取参考时隙偏移值;
确定目标下行传输的第四下行时隙号;
基于上行传输的上行子载波间隔,确定第一参数;
基于第一时隙偏移值、第四下行时隙号、第一参数和参考时隙偏移值,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目标指示信息通过系统消息携带;或者,
目标指示信息通过RRC信令携带;或者,
目标指示信息通过MAC CE携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从第一下行传输中获取第一时隙偏移值,第一时隙偏移值用于确定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接收目标指示信息,目标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即目标指示信息可以只包括第一指示信息,也可以只包括第二指示信息,还可以既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又包括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或绝对时隙偏移值,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时的相对偏移对象。如此,基于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目标指示信息,可以确定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隙偏移值,从而可以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进而,由于在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时,引入了相对时隙偏移值,也就是传输的第一时隙偏移值可以是基于参考时隙偏移值的增量,如此可以减少传输第一时隙偏移值的信令开销。
而且,在同样的信令开销下,使用相对时隙偏移值可以更加精准地控制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隙偏移值,也就是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请参考图14,该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指示装置的结构图,该装置可以配置于网络设备中,该装置可以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1410,用于在第一下行传输中发送第一时隙偏移值,第一时隙偏移值用于确定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
第二发送模块1420,用于发送目标指示信息,目标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或绝对时隙偏移值,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时的相对偏移对象;
其中,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目标指示信息用于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下行传输,第一下行传输携带第一时隙偏移值,第一时隙偏移值用于终端确定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发送目标指示信息,目标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即目标指示信息可以只包括第一指示信息,也可以只包括第二指示信息,还可以既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又包括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或绝对时隙偏移值,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时的相对偏移对象。如此,网络设备通过发送第一时隙偏移值和目标指示信息,可以指示终端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隙偏移值,从而可以使终端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请参考图15,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包括:处理器1501、接收器1502、发射器1503、存储器1504和总线1505。
处理器1501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处理器1501通过运行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信息处理。
接收器1502和发射器1503可以实现为一个通信组件,该通信组件可以是一块通信芯片。
存储器1504通过总线1505与处理器1501相连。
存储器1504可用于存储至少一个指令,处理器1501用于执行该至少一个指令,以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IAB基站执行的各个步骤。
此外,存储器15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磁盘或光盘,EEPROM(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SRAM(StaticRandom Access Memory,静态随时存取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指示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指示方法。
请参考图16,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1601、接收器1602、发射器1603、存储器1604和总线1605。
处理器1601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处理器1601通过运行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信息处理。
接收器1602和发射器1603可以实现为一个通信组件,该通信组件可以是一块通信芯片。
存储器1604通过总线1605与处理器1601相连。
存储器1604可用于存储至少一个指令,处理器1601用于执行该至少一个指令,以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二IAB基站执行的各个步骤。
此外,存储器16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磁盘或光盘,EEPROM,EPROM,SRAM,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PROM。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指示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指示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信息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中,所述方法包括:
从第一下行传输中获取第一时隙偏移值,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用于确定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
接收目标指示信息,所述目标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或绝对时隙偏移值,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时的相对偏移对象;
基于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和所述目标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其中,所述目标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下行传输为指示上行调度的第一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所述目标下行传输为所述第一PDCCH;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和所述目标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PDCCH的第二下行时隙号;
基于所述第二下行时隙号、所述上行传输的上行子载波间隔、所述目标下行传输的下行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和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二下行时隙号、所述上行传输的上行子载波间隔、所述目标下行传输的下行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和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包括:
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绝对时隙偏移值,则基于所述第二下行时隙号、所述上行传输的上行子载波间隔、所述目标下行传输的下行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确定所述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二下行时隙号、所述上行传输的上行子载波间隔、所述目标下行传输的下行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和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包括:
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则获取第一TA,所述第一TA是基于所述终端的实际位置确定的TA;
基于所述第二下行时隙号、所述上行传输的上行子载波间隔、所述目标下行传输的下行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和所述第一TA,确定所述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PDCCH指示终端的上行传输使用的时频资源或调整编码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下行时隙号指的是终端接收到第一PDCCH的下行时隙号。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基于该第二下行时隙号和第一时隙偏移值,得到第三上行时隙号,并将第三上行时隙号所属的时域位置确定为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其中,通过如下公式确定第三上行时隙号:
其中,n为第二下行时隙号,K1为第一时隙偏移值,μPUSCH为上行传输的上行子载波间隔,μPDCCH为目标下行传输的下行子载波间隔,为经下行时隙号转换得到的时隙号。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终端基于该第二下行时隙号和第一时隙偏移值,得到第四上行时隙号,并将该第四上行时隙号所属的时域位置确定为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其中,所述终端通过如下公式确定第四上行时隙号:
其中,n为第二下行时隙号,K1为第一时隙偏移值,TA1为第一TA,μPUSCH为上行传输的上行子载波间隔,μPDCCH为目标下行传输的下行子载波间隔,为经下行时隙号转换得到的时隙号。
7.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指示信息通过系统消息携带;或者,
所述目标指示信息通过RRC信令携带;或者,
所述目标指示信息通过MAC CE携带。
8.一种信息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下行传输中发送第一时隙偏移值,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用于确定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
发送目标指示信息,所述目标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或绝对时隙偏移值,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时的相对偏移对象;
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和所述目标指示信息用于确定所述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其中,所述目标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下行传输为指示上行调度的第一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所述目标下行传输为所述第一PDCCH;
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和所述目标指示信息用于使得终端确定所述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包括:确定所述第一PDCCH的第二下行时隙号;基于所述第二下行时隙号、所述上行传输的上行子载波间隔、所述目标下行传输的下行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和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二下行时隙号、所述上行传输的上行子载波间隔、所述目标下行传输的下行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和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包括:
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绝对时隙偏移值,则基于所述第二下行时隙号、所述上行传输的上行子载波间隔、所述目标下行传输的下行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确定所述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9.一种信息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于终端中,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从第一下行传输中获取第一时隙偏移值,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用于确定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目标指示信息,所述目标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或绝对时隙偏移值,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时的相对偏移对象;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和所述目标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其中,所述目标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下行传输为指示上行调度的第一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所述目标下行传输为所述第一PDCCH;
其中,所述确定模块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PDCCH的第二下行时隙号;
基于所述第二下行时隙号、所述上行传输的上行子载波间隔、所述目标下行传输的下行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和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其中,所述确定模块用于:
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绝对时隙偏移值,则基于所述第二下行时隙号、所述上行传输的上行子载波间隔、所述目标下行传输的下行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确定所述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用于:
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则获取第一TA,所述第一TA是基于所述终端的实际位置确定的TA;
基于所述第二下行时隙号、所述上行传输的上行子载波间隔、所述目标下行传输的下行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和所述第一TA,确定所述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PDCCH指示终端的上行传输使用的时频资源或调整编码方式。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二下行时隙号指的是所述装置接收到第一PDCCH的下行时隙号。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基于该第二下行时隙号和第一时隙偏移值,得到第三上行时隙号,并将第三上行时隙号所属的时域位置确定为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其中,通过如下公式确定第三上行时隙号:
其中,n为第二下行时隙号,K1为第一时隙偏移值,μPUSCH为上行传输的上行子载波间隔,μPDCCH为目标下行传输的下行子载波间隔,为经下行时隙号转换得到的时隙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基于该第二下行时隙号和第一时隙偏移值,得到第四上行时隙号,并将该第四上行时隙号所属的时域位置确定为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其中,所述装置通过如下公式确定第四上行时隙号:
其中,n为第二下行时隙号,K1为第一时隙偏移值,TA1为第一TA,μPUSCH为上行传输的上行子载波间隔,μPDCCH为目标下行传输的下行子载波间隔,为经下行时隙号转换得到的时隙号。
15.如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指示信息通过系统消息携带;或者,
所述目标指示信息通过RRC信令携带;或者,
所述目标指示信息通过MAC CE携带。
16.一种信息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于网络设备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一下行传输中发送第一时隙偏移值,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用于确定上行传输与目标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目标指示信息,所述目标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或绝对时隙偏移值,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相对时隙偏移值时的相对偏移对象;
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和所述目标指示信息用于确定所述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其中,所述目标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下行传输为指示上行调度的第一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所述目标下行传输为所述第一PDCCH;
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和所述目标指示信息用于终端确定所述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包括:确定所述第一PDCCH的第二下行时隙号;基于所述第二下行时隙号、所述上行传输的上行子载波间隔、所述目标下行传输的下行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和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二下行时隙号、所述上行传输的上行子载波间隔、所述目标下行传输的下行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和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包括:
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为绝对时隙偏移值,则基于所述第二下行时隙号、所述上行传输的上行子载波间隔、所述目标下行传输的下行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一时隙偏移值,确定所述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17.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用于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方法的步骤,或者,用于实现权利要求8所述方法的步骤。
18.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和网络设备,所述终端包括权利要求9-1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所述网络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
1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方法的步骤,或者,用于实现权利要求8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080073275.1A 2020-02-07 2020-02-07 信息指示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5570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53750.9A CN117880998A (zh) 2020-02-07 2020-02-07 信息指示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074541 WO2021155596A1 (zh) 2020-02-07 2020-02-07 信息指示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53750.9A Division CN117880998A (zh) 2020-02-07 2020-02-07 信息指示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57088A CN114557088A (zh) 2022-05-27
CN114557088B true CN114557088B (zh) 2024-02-06

Family

ID=7719971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53750.9A Pending CN117880998A (zh) 2020-02-07 2020-02-07 信息指示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202080073275.1A Active CN114557088B (zh) 2020-02-07 2020-02-07 信息指示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53750.9A Pending CN117880998A (zh) 2020-02-07 2020-02-07 信息指示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7880998A (zh)
WO (1) WO20211555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51685A (zh) * 2021-09-30 2024-03-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6095728A (zh) * 2021-11-05 2023-05-09 展讯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WO2024031239A1 (en) * 2022-08-08 2024-02-15 App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ue location verification in non-terrestrial network (nt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2027A (zh) * 2017-06-16 2019-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351879A (zh) * 2018-04-04 2019-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650001A (zh) * 2019-10-15 2020-01-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装置、第一通信节点、第二通信节点及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5435A (zh) * 2016-12-15 2018-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及装置
RU2762917C2 (ru) * 2017-03-23 2021-12-23 Шарп Кабусики Кайся Канал управления ни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для во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повышенной надежности с малым временем задержки
CN110035532B (zh) * 2018-01-12 2022-1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保留资源的指示方法及设备
US20190239093A1 (en) * 2018-03-19 2019-08-01 Intel Corporation Beam indicatio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US10419259B1 (en) * 2018-04-16 2019-09-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ime-domain table for PUSCH and Msg3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2027A (zh) * 2017-06-16 2019-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351879A (zh) * 2018-04-04 2019-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650001A (zh) * 2019-10-15 2020-01-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装置、第一通信节点、第二通信节点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57088A (zh) 2022-05-27
WO2021155596A1 (zh) 2021-08-12
CN117880998A (zh) 2024-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830817B (zh) 一种定时提前更新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CN113632561B (zh) 资源配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4557088B (zh) 信息指示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597794B (zh) 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设备
CN114270773B (zh) 一种参考时钟的确定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US2022020175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nsmission on unlicensed spectrum,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2027628A1 (zh) 上行提前定时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11680B (zh) 随机接入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16234021A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3661751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EP4271088A1 (en) Parameter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30074439A1 (en) Network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in
CN114830588B (zh) 生效时间的确定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3632548B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5023985A (zh) 地面网络通信和非地面网络通信集成中的时序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A318562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lay indication
CN114830789A (zh) 下行数据的接收方法、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328798A1 (en) Random access methods,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WO2022205002A1 (zh) 传输定时的调整方法、确定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2200682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iming advance value
US11894930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4788362B (zh) 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单元生效时间的确定方法及相关产品
WO2024065748A1 (zh) 能力信息的上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EP425505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roadcasting public information, and device and medium
CN115250532A (zh) 一种系统消息接收及发送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