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54566A - 无线链路的路由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无线链路的路由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54566A
CN114554566A CN202210101238.8A CN202210101238A CN114554566A CN 114554566 A CN114554566 A CN 114554566A CN 202210101238 A CN202210101238 A CN 202210101238A CN 114554566 A CN114554566 A CN 1145545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ffusion
node
wireless link
target
no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0123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54566B (zh
Inventor
汤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Hytera Technology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Hytera Technology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Hytera Technology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Harbin Hytera Technology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0123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5456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54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545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545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545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线链路的路由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无线链路的路由方法,应用于无线链路中的任一非始发节点,该方法包括:获取始发节点至各节点的目标扩散级数,目标扩散级数用于表征从始发节点至各节点所需的跳数;根据目标扩散级数,确定无线链路的目标路由方式,目标路由方式为无线链路中的任一相邻两个不同扩散级数的节点所占用的频点时隙不同,且每个节点最多仅能接收到上一扩散级数的一个节点的数据的路由方式。这样,每个非始发节点仅能接收到一个上一扩散级数节点发送的数据,从而避免接收到多个上一扩散级数的节点的数据造成的同播干扰的问题,使得无线链路的可靠性更高。

Description

无线链路的路由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链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链路的路由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警用数字集群(PoliceDigitalTrunking,PDT)标准以满足公安警用需求为基础,其应用范围逐步扩展到其他行业,已逐渐成为全球主流的数字集群标准之一。在反恐、赈灾以及林业、高速公路等地理环境较复杂,普通无线覆盖很容易出现各种盲区的场景中,需要利用PDT标准构建无线链路,实现完善的应急解决方案。
目前,PDT无线链路通常由多个无线自组网转发台组成,每个无线自组网转发台作为无线链路中的节点,可使用多个频点,每个频点可以包含2个时隙,对2路语音数据采用同播制式传输。由于无线链路的各节点之间没有路由信息支撑,且节点之间的无线链路传输要比向下对终端的覆盖要远,就会导致无线链路节点之间的重叠覆盖情况比较严重,因而跳转较容易出现干扰的问题。例如,假设某一无线链路的拓扑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中虚线连接的两个节点意味着信号可以彼此覆盖且信号质量超过阈值。假设信号由节点F始发,无线链路中数据跳转示意图如图2所示,数据经节点B、C、E转发后到达节点A,如果信号的信噪比相近,但由于到达节点A的时间存在偏差等原因可能会造成同播干扰,使得节点A无法成功解调信息。
因此,如何解决无线链路中各节点之间的同播干扰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链路的路由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无线自组网中各节点之间的同播干扰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链路的路由方法,应用于无线链路中的任一非始发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始发节点至各节点的目标扩散级数,所述目标扩散级数用于表征从所述始发节点至各节点所需的跳数;
根据所述目标扩散级数,确定所述无线链路的目标路由方式,所述目标路由方式为所述无线链路中的任一相邻两个不同扩散级数的节点所占用的频点时隙不同,且每个节点最多仅能接收到上一扩散级数的一个节点的数据的路由方式。
可选地,所述获取始发节点至各节点的目标扩散级数,包括:
接收指定节点发送的扩散级数,并从所述指定节点发送的扩散级数中确定出所述目标扩散级数,其中,所述指定节点用于计算所述无线链路中每个节点作为始发节点时对应的扩散级数,所述指定节点为所述始发节点或者任一非始发节点,所述目标扩散级数是由所述指定节点计算得到的所述始发节点对应的扩散级数。
可选地,所述获取始发节点至各节点的目标扩散级数,包括:
接收所述始发节点发送的扩散级数,并将所述始发节点发送的扩散级数确定为所述目标扩散级数,其中,所述无线链路中的各个节点均以自身节点作为始发节点计算扩散级数,并将计算得到的扩散级数同步发送至其他节点。
可选地,确定所述目标扩散级数的方式,包括:
确定所述无线链路中的扩散级数的初始极值,所述初始极值用于表征所述始发节点到其他各节点的最优路由跳数集合的最大值;
根据所述初始极值,确定所述无线链路中所有候选扩散方式;
判断所述候选扩散方式中是否存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
在所述候选扩散方式中存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的情况下,将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对应的扩散级数,确定为所述目标扩散级数;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满足如下条件:
每个扩散级数为i+1的节点仅能接收扩散级数为i的节点中的一个节点的数据,且相互通信的扩散级数为i+1的节点和扩散级数为i的两节点之间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一预设阈值,i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扩散级数为i的节点与扩散级数为i+f*s*n的节点不能互为邻节点,或者有共同的邻节点,其中,f表示所述无线链路中的频点个数,s表示每个频点的时隙个数,f和s均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无线链路中每个节点均能接收到上一扩散级数的节点中的数据。
可选地,在所述判断所述候选扩散方式中是否存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候选扩散方式中不存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的情况下,对所述初始极值进行更新;
将更新后的初始极值作为新的初始极值,并执行所述根据所述初始极值,确定所述无线链路中所有候选扩散方式的步骤,直到新的初始极值更新至第二预设阈值,或者在所述候选扩散方式中存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时,停止更新。
可选地,在所述对所述初始极值进行更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更新后的初始极值与所述初始极值的差值为f*s的倍数的情况下,判断所述候选扩散方式中是否存在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
在所述候选扩散方式中存在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的情况下,将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对应的扩散级数,确定为所述目标扩散级数;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满足如下条件:
相同扩散级数的多个节点之间的信号质量的差值小于第三预设阈值,或者相同扩散级数的多个节点的数据到达下一扩散级数的节点的时间差值小于第四预设阈值;
扩散级数为i的节点与扩散级数为i+f*s*n的节点不能互为邻节点,或者有共同的邻节点;
所述无线链路中每个节点均能接收到上一扩散级数的节点中的数据。
可选地,在所述确定所述无线链路中的扩散级数的初始极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无线链路中各节点的业务需求,所述业务需求用于表征对应节点是否需要发送数据;
在所述确定所述无线链路中的扩散级数的初始极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初始极值和所述业务需求,确定所述无线链路中所有候选扩散方式。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扩散级数,确定所述无线链路的目标路由方式,包括:
将所述始发节点的地址信息、所述目标扩散级数和所述目标扩散级数的时间戳和/或更新次数作为随路数据信息发送至除所述始发节点外的其他各节点;
在接收到上一扩散级数节点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扩散级数的时间戳和/或更新次数与当前节点中预先存储的扩散级数的时间戳和/或更新次数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其中,所述当前节点为所述无线链路中除所述始发节点外的其他任一节点;
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判断所述目标扩散级数是否为所述当前节点的最新的扩散级数;
在判定所述目标扩散级数为所述当前节点的最新的扩散级数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目标扩散级数,确定所述当前节点路由方式。
可选地,在所述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判断所述目标扩散级数是否为所述当前节点的最新的扩散级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判定所述目标扩散级数非当前节点的最新的扩散级数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当前节点中预先存储的扩散级数,确定所述当前节点路由方式。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无线链路的路由装置,应用于无线链路中的任一非始发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始发节点至各节点的目标扩散级数,所述目标扩散级数用于表征从所述始发节点至各节点所需的跳数;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扩散级数,确定所述无线链路的目标路由方式,所述目标路由方式为所述无线链路中的任一相邻两个不同扩散级数的节点所占用的频点时隙不同,且每个节点最多仅能接收到上一扩散级数的一个节点的数据的路由方式。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无线链路的路由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无线链路的路由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该方法,通过获取始发节点至各节点的目标扩散级数,所述目标扩散级数用于表征从所述始发节点至各节点所需的跳数;根据所述目标扩散级数,确定所述无线链路的目标路由方式,所述目标路由方式为所述无线链路中的任一相邻两个不同扩散级数的节点所占用的频点时隙不同,且每个节点最多仅能接收到上一扩散级数的一个节点的数据的路由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无线链路中的每个节点按照目标路由方式进行数据转发,使得每个非始发节点仅能接收到一个上一扩散级数的节点发送的数据,从而避免接收到多个上一扩散级数的节点的数据造成的同播干扰的问题,使得无线链路的可靠性更高。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链路的拓扑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现有技术提供的无线链路中数据跳转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链路的路由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链路中各节点对应的目标扩散级数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链路中各节点对应的目标扩散级数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扩散级数的计算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链路的拓扑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为现有技术提供的无线链路中数据跳转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链路中数据跳转示意图之一;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链路中数据跳转示意图之二;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链路中数据跳转示意图之三;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非始发节点判断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链路的路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链路的路由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无线链路的路由方法应用于无线链路中的任一非始发节点,该无线链路的路由方法包括:
步骤301、获取始发节点至各节点的目标扩散级数,目标扩散级数用于表征从始发节点至各节点所需的跳数。
具体地,上述始发节点是指该无线链路中最先接收到数据(如用户通话的语音数据等)的节点,假设扩散级数从0开始计数,则该始发节点的扩散级数为0,而直接接收始发节点发送的数据的节点对应的扩散级数为1,直接接收扩散级数为1节点的数据的节点对应的扩散级数为2,以此类推,直到无线链路中所有节点都能接收到始发节点的数据。这样,始发节点发送的数据可以根据各节点的扩散级数进行转发。
在无线链路中,所有节点可以在无语音业务时,根据链路变化的快慢情况,定期进行全网路由表信息的刷新与同步。其中,路由表信息可以包括无线链路中各节点的拓扑结构、相邻两节点之间的信号质量等信息。该路由表信息的刷新不采用同播方式。根据全网路由表信息,可以计算无线链路中的所有节点作为始发节点时,其到其他节点的扩散级数。具体地,可以是每个节点自行计算本节点作为始发节点时,其扩散到其他节点的扩散级数,再将该信息进行全网同步;也可以是指定某一节点来计算全网每个节点作为始发节点时,其扩散到其他节点的扩散级数,再将该信息进行全网同步,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计算无线链路中的所有节点作为始发节点时,将计算完成后的扩散级数标记上顺序标识,如时间戳或计数器(计数器从0开始,逐渐增大,循环使用),以便标识此扩散级数的更新时间或先后次序。也就是说,无线链路中所有节点作为始发节点时其到其他节点的扩散方式,以及时间戳/计数器需要进行全网同步。
步骤302、根据目标扩散级数,确定无线链路的目标路由方式,目标路由方式为无线链路中的任一相邻两个不同扩散级数的节点所占用的频点时隙不同,且每个节点最多仅能接收到上一扩散级数的一个节点的数据的路由方式。
任意非始发节点在进行数据转发时,可以根据该节点对应的目标扩散级数将数据转发至下一扩散级数对应的节点。例如,假设当前节点对应的目标扩散级数为1,则该节点可以将数据转发至目标扩散级数为2的某一节点上。这样,无线链路中的各个非始发节点均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来进行数据转发。
由于目标扩散级数是基于各节点占用的频点时隙、接收信号的路数等条件进行约束后计算得到,因而可以根据各节点的目标扩散级数来实现无线链路中各节点之间无干扰问题,如图1所示的无线链路中各节点对应的目标扩散级数可以如图4和图5所示。当然,实际应用时不局限于图4和图5所示的路由方式,还可以是满足条件的其他路由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始发节点至各节点的目标扩散级数来确定各节点的目标路由方式,将无线链路中的每个节点按照目标路由方式进行数据转发,使得每个非始发节点仅能接收到一个上一扩散级数的节点发送的数据,从而避免接收到多个上一扩散级数的节点的数据造成的同播干扰的问题,使得无线链路的可靠性更高。
进一步地,获取始发节点至各节点的目标扩散级数,包括:
接收指定节点发送的扩散级数,并从指定节点发送的扩散级数中确定出目标扩散级数,其中,指定节点用于计算无线链路中每个节点作为始发节点时对应的扩散级数,指定节点为始发节点或者任一非始发节点,目标扩散级数是由指定节点计算得到的始发节点对应的扩散级数。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指定节点来获取始发节点至各节点的目标扩散级数。这里的指定节点可以是预先指定的任一节点,如始发节点或者任一非始发节点。指定节点可以根据全网路由表信息实时计算或者定期计算无线链路中每个节点作为始发节点时,该始发节点至其他各节点对应的扩散级数,并将计算结果进行全网同步广播。这样,无线链路中每个节点均可以接收并存储该计算结果。当在接收到实际始发节点的数据时,可以根据实际始发节点的地址信息,从计算结果中筛选出实际始发节点至各节点的目标扩散级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指定计算性能较强的节点作为指定节点,从而减小其他节点的计算资源。
进一步地,获取始发节点至各节点的目标扩散级数,包括:
接收始发节点发送的扩散级数,并将始发节点发送的扩散级数确定为目标扩散级数,其中,无线链路中的各个节点均以自身节点作为始发节点计算扩散级数,并将计算得到的扩散级数同步发送至其他节点。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始发节点来获取始发节点至各节点的目标扩散级数。这里的始发节点是指该无线链路中最先接收到数据的节点,即某一通话场景下的实际始发节点。以此同时,其他节点也可以根据全网路由表信息实时计算或者定期计算将自身节点作为始发节点时,该始发节点至其他各节点对应的扩散级数,并将计算结果进行全网同步广播。这样,无线链路中每个节点均可以接收并存储其他节点广播的该计算结果。当另一通话场景下需要更换新的始发节点时,各节点也可以根据新的始发节点的地址信息,获取到新的始发节点至各节点的目标扩散级数。通过这种方式,每个节点可以动态更新自身节点作为始发节点的扩散级数,避免指定节点故障或者网络断开场景下无法获取目标扩散级数的问题,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进一步地,无论是通过指定节点来计算各节点作为始发节点时对应的扩散级数,还是通过各节点计算自身节点作为始发节点时对应的扩散计算,其扩散级数的确定方式可以相同,以下对如何确定目标扩散级数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具体地,确定目标扩散级数的方式,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确定无线链路中的扩散级数的初始极值,初始极值用于表征始发节点到其他各节点的最优路由跳数集合的最大值;
根据初始极值,确定无线链路中所有候选扩散方式;
判断候选扩散方式中是否存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
在候选扩散方式中存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的情况下,将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对应的扩散级数,确定为目标扩散级数;
其中,第一预设条件满足如下条件:
每个扩散级数为i+1的节点仅能接收扩散级数为i的节点中的一个节点的数据,且相互通信的扩散级数为i+1的节点和扩散级数为i的两节点之间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一预设阈值,i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扩散级数为i的节点与扩散级数为i+f*s*n的节点不能互为邻节点,或者有共同的邻节点,其中,f表示无线链路中的频点个数,s表示每个频点的时隙个数,f和s均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无线链路中每个节点均能接收到上一扩散级数的节点中的数据。
具体地,上述初始极值可以根据全网路由表信息确定得到,假设节点A为始发节点,节点A至其他节点的最佳路由跳数为1跳或者2跳,则最小的可行的最大扩散级数(相当于初始极值)选择2。在确定初始极值后,可以根据初始极值,确定出无线链路中所有候选扩散方式,依次遍历每种候选扩散方式,如果存在1种或几种扩散方式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可使网络中无任一节点存在干扰,则结束遍历,并将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对应的扩散级数,确定为目标扩散级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条件需要同时满足上述3个条件,即条件1:每个扩散级数为i+1的节点仅能接收扩散级数为i的节点中的一个节点的数据,且相互通信的扩散级数为i+1的节点和扩散级数为i的两节点之间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一预设阈值,i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条件2:扩散级数为i的节点与扩散级数为i+f*s*n的节点不能互为邻节点,或者有共同的邻节点,其中,f表示无线链路中的频点个数,s表示每个频点的时隙个数,f和s均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条件3:无线链路中每个节点均能接收到上一扩散级数的节点中的数据。其中,上述条件1是指每一节点仅与上一级扩散级数的节点中的一个节点相邻,且两个节点之间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一预设阈值,这样就不存在某一个节点接收多个上一扩散级数的节点的数据造成的同播干扰问题,且能够保证具有较高的信号质量。上述条件2是指相互通信的两个节点占用不同的频点时隙,以保证两个节点不会产生干扰,因为扩散级数为i+f*s*n的节点与扩散级数为i的节点使用的是相同频点和相同时隙,会产生干扰。上述条件3是指按生成扩散级数进行扩散后,不可存在孤立节点,这样可以保证无线链路中的每个节点都是接收到数据。
以下为扩散级数为i+f*s*n的节点与扩散级数为i的节点使用相同频点和相同时隙的原理说明。继续以图1所示的无线链路为例,节点F始发,假设提前全网刷新和同步的扩散方式如表1所示:
扩散级数 节点 转发fn/sn
0 F f1/s1
1 E f1/s2
2 A,B,C,D f2/s1
表1
假设始发节点F从f1/s1时隙始发,节点C从f1/s1接收到数据,如语音信息及随路数据信息:始发节点地址Start_address=F、信号质量/信噪比符合预定阈值等。
节点C比对自身预存的如表1所示的扩散方式,可得出本节点要转发的信息应为f1/s2时隙的信息,而此信息为f1/s1时隙,因此不转发本消息,而等待下一时隙f1/s2的信息进行转发,转发时隙为f2/s1频点。
综上,假设始发节点的频点为f1/s1,某非始发节点的扩散级数为i(i≥1)的扩散级数与接收频点与转发频点的关系如表2所示:
扩散级数x 接收fn/sn 转发fn/sn
i=4n(n为≥1的整数) f2/s2 f1/s1
i=4n+1(n为≥0的整数) f1/s1 f1/s2
i=4n+2(n为≥0的整数) f1/s2 f2/s1
i=4n+3(n为≥0的整数) f2/s1 f2/s2
表2
由此可见,在频点数量为2个,每个频点的时隙为2个的情况下,扩散级数为i+4n的节点与扩散级数为i的节点使用相同频点和相同时隙,当在频点数量为4个,每个频点的时隙为2个的情况下,扩散级数为i+8n的节点与扩散级数为i的节点使用相同频点和相同时隙,即扩散级数为i+f*s*n的节点与扩散级数为i的节点使用相同频点和相同时隙,其中f表示频点数量,s表示时隙数量。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遍历无线链路中所有候选扩散方式,将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对应的扩散级数,确定为目标扩散级数,由此达到解决同播干扰的效果。
进一步地,在上述步骤、判断候选扩散方式中是否存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在候选扩散方式中不存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的情况下,对初始极值进行更新;
将更新后的初始极值作为新的初始极值,并执行根据初始极值,确定无线链路中所有候选扩散方式的步骤,直到新的初始极值更新至第二预设阈值,或者在候选扩散方式中存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时,停止更新。
在一实施例中,如果根据初始极值确定的所有候选扩散方式不存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即所有候选扩散方式均存在干扰节点,则可以对初始极值进行更新,如对初始极值进行加一处理,再根据更新后的初始极值重新确定新的所有候选扩散方式,并遍历新的所有候选扩散方式中是否存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如果存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则结束遍历;如果不存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则继续对初始极值进行更新。
计算流程可采用遍历的方式,满足上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可能不仅仅只有一种,如为了节约时间,遍历到符合条件的扩散方式即可停止遍历。也可能遍历所有扩散方式仍然找不到一任意一种方式满足需求,则需要增加频点资源。
进一步地,在上述步骤、对初始极值进行更新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在更新后的初始极值与初始极值的差值为f*s的倍数的情况下,判断候选扩散方式中是否存在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
在候选扩散方式中存在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的情况下,将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对应的扩散级数,确定为目标扩散级数;
其中,第二预设条件满足如下条件:
相同扩散级数的多个节点之间的信号质量的差值小于第三预设阈值,或者相同扩散级数的多个节点的数据到达下一扩散级数的节点的时间差值小于第四预设阈值;
扩散级数为i的节点与扩散级数为i+f*s*n的节点不能互为邻节点,或者有共同的邻节点;
无线链路中每个节点均能接收到上一扩散级数的节点中的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随着初始极值的更新,当更新后的初始极值与最开始的初始极值的差值为4的倍数时,为了保证无线链路中不存在干扰节点,需要遍历所有候选扩散方式中是否存在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如果存在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则停止遍历;如果不存在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则继续更新初始极值。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预设条件需要同时满足上述3个条件,即条件1:相同扩散级数的多个节点之间的信号质量的差值小于第三预设阈值,或者相同扩散级数的多个节点的数据到达下一扩散级数的节点的时间差值小于第四预设阈值;;条件2:扩散级数为i的节点与扩散级数为i+f*s*n的节点不能互为邻节点,或者有共同的邻节点;条件3:无线链路中每个节点均能接收到上一扩散级数的节点中的数据。其中,上述条件1是指相同扩散级数的多个节点的信号质量或者到达时间均在预设要求范围内,这样可以避免相同扩散级数的多个节点之间的干扰问题。上述条件2是指相互通信的两个节点占用不同的频点时隙,以保证两个节点不会产生干扰,因为扩散级数为i+f*s*n的节点与扩散级数为i的节点使用的是相同频点和相同时隙,会产生干扰。上述条件3是指按生成扩散级数进行扩散后,不可存在孤立节点,这样可以保证无线链路中的每个节点都是接收到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遍历无线链路中所有候选扩散方式,将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对应的扩散级数,确定为目标扩散级数,由此达到解决同播干扰的效果。
参见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扩散级数的计算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扩散级数的计算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01、确定最小的可行的最大扩散级数M;
步骤602、确定所有候选扩散方式,并依次遍历;
步骤603、是否存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若是,则执行步骤604;若否,则执行步骤606;
步骤604、记录下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
步骤605、停止遍历;
步骤606、执行最大扩散级数M’=M+1;
步骤607、判断最大扩散级数M’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608;若否,则循环执行步骤602;
步骤608、输出:无任何方式满足需求的结果,并停止计算。
这样,可以获取到各节点作为始发节点时,至其他节点的扩散方式,并用扩散级数进行标识。
进一步地,在上述步骤、确定无线链路中的扩散级数的初始极值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确定无线链路中各节点的业务需求,业务需求用于表征对应节点是否需要发送数据;
在上述步骤、确定无线链路中的扩散级数的初始极值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初始极值和业务需求,确定无线链路中所有候选扩散方式。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的不同,得到不同的候选扩散方式。其中,业务需求可以是无线链路中所有节点需要发送数据,也可以是无线链路中部分节点需要发送数据。例如,对于图7所示的无线链路的拓扑结构,假设其业务需求是所有节点必须进行数据发送,且节点A始发,那么在没有路由表的情况下,无线链路中各节点的数据跳转情况将如图8所示,节点B1至节点B6为1级扩散节点,节点C1至节点C11为2级扩散节点,由于彼此覆盖关系复杂,对于9个2级扩散节点来说,将有可能产生互相干扰而无法解调的情况。同时,由于覆盖交叠情况复杂,也很难调整到所有节点的发射时间尽量对齐的情况。
此时,可以根据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确定目标扩散级数。以节点A始发为例,计算流程如下:
1.首先确认最小的可行的最大扩散级数(相当于上述初始极值)。最小的可行的最大扩散级数意为节点A始发,到其他所有节点的最优路由跳数集合数的最大值。例如,A节点始发,由节点A到其他所有节点的最佳路由跳数为1跳或2跳,则最小的可行的最大扩散级先选择2。
2.以节点A始发为例,遍历最大扩散级数为2的所有可能性。除节点A外,一共有17个节点,这些节点可能的扩散级数为1或者2,发送或不发送,则最多有417种可能性组合。
3.遍历所有可能,仍无法得到全网无干扰的结果,那么增加扩散级数至3再进行遍历,如果存在1种或几种扩散方式,可使网络中无任一节点存在干扰,则结束遍历,从中任选一种扩散方式即可;如果仍无法得到全网无干扰的结果,则继续增加扩散级数,直到全网无干扰节点为止。
4.对于图7所示的拓扑结构,经过以上的计算流程,3跳以内可以按图9所示扩散方式,则可实现全网无任一节点的链路之间存在干扰,对应的扩散级数如表3所示:
扩散级数 节点 转发fn/sn
0 A f1/s1
1 B2,B5 f1/s2
2 C1,C4,C7,C8,C9 f2/s1
3 B1,B3,B4,B6,C2,C3,C5,C6,C10,C11 f2/s2
表3
对于图7所示的无线链路拓扑结构,假设其业务需求是部分节点进行数据发送(即链路和覆盖分开的情况),且节点C11始发,同样可以按照上述流程进行计算,可行的扩散级数可能不仅有一种,以下仅是其中2种候选扩散方式进行举例说明。其中扩散方式一对应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对应的扩散级数如表4所示:
Figure BDA0003492519930000101
表4其中,扩散方式二对应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对应的扩散级数如表5所示:
Figure BDA0003492519930000102
表5
由此可见,图9至图11所示的扩散方式均不存在干扰节点,可以改善或规避扩散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相互干扰的问题。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302、根据目标扩散级数,确定无线链路的目标路由方式,包括:
将始发节点的地址信息、目标扩散级数和目标扩散级数的时间戳和/或更新次数作为随路数据信息发送至除始发节点外的其他各节点;
在接收到上一扩散级数节点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将目标扩散级数的时间戳和/或更新次数与当前节点中预先存储的扩散级数的时间戳和/或更新次数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其中,当前节点为无线链路中除始发节点外的其他任一节点;
根据比较结果,判断目标扩散级数是否为当前节点的最新的扩散级数;
在判定目标扩散级数为当前节点的最新的扩散级数的情况下,根据目标扩散级数,确定当前节点路由方式。
在一实施例中,当始发节点在第一路信道发起语音业务时,需在第一路信道的链路控制信息前,或在第二路/更多路信道的与第一帧链路控制信息帧之前或同时隙发送随路数据信息,随路数据信息可以携带包括但不仅限于:
(1)始发节点的地址信息(必须携带);
(2)如有空闲字节可携带始发节点到其他节点的扩散级数、路由信息、邻节点信号质量等信息,以及上述信息的刷新时间或者计数器信息;
(3)如需调整某些节点的发射时间则还需携带时间信息及发射时延。
在不改变PDT的4FSK帧结构以及24bit寻址方式的条件下,单帧内可携带的信息有限,只够携带始发地址,无法携扩散级数、路由信息以及时间戳或计数器等信息。如可将24bit地址进行压缩,如限制全网只支持16个节点时,则地址空间可压缩至4bit,以节约bit数。
由于正交幅度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简称QAM)不能同播,因此当链路和覆盖分开的情况下,且要求全网所有节点中不可存在互相干扰的节点的时候,在覆盖距离可达的前提下,可更改调制方式改为64QAM,可承载较多的路由信息、连通图信息、扩散级数等。
在本实施例中,在任一非始发节点接收到语音数据和随路数据信息时,可以解析得到随路数据信息中携带的目标扩散级数和目标扩散级数的时间戳和/或更新次数,进而根据目标扩散级数的时间戳和/或更新次数与当前节点中预先存储的扩散级数的时间戳和/或更新次数进行比较,确定出最新的扩散级数。具体地,可以将目标扩散级数更新时所对应的时间戳与当前节点中预先存储的扩散级数的时间戳进行比较,判断目标扩散级数是否为当前节点的最新的扩散级数;和/或将目标扩散级数的更新次数与当前节点中预先存储的扩散级数的更新次数进行比较,判断目标扩散级数是否为当前节点的最新的扩散级数。当判定目标扩散级数为当前节点的最新的扩散级数的情况下,根据目标扩散级数,确定当前节点路由方式。
进一步地,在上述步骤、根据比较结果,判断目标扩散级数是否为当前节点的最新的扩散级数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在判定目标扩散级数非当前节点的最新的扩散级数的情况下,根据当前节点中预先存储的扩散级数,确定当前节点路由方式。
这样,每个非始发节点均可以根据随路数据信息中的扩散信息和预先存储的扩散信息的时间戳或者更新次数,确定出该当前节点对应的最新的扩散级数,并根据最新的扩散级数确定目标路由方式,以实现该无线链路的无干扰效果。
具体参见图12,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非始发节点判断流程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非始发节点判断流程包括:
步骤1201、非始发节点接收到语音数据和随路数据信息时,解析随路数据信息得到始发节点地址;
步骤1202、判断随路数据信息是否携带有始发节点到其他节点的扩散级数、发射时延以及时间戳或计算器信息;若有,则执行步骤1203;若无,则执行步骤1206;
步骤1203、与该非始发节点预先存储的时间戳或者计数器进行对比;
步骤1204、判断接收到的信息中的扩散方式是否较新;若是,则执行步骤1205,若否,则执行步骤1206;
步骤1205、按接收到的扩散方式进行数据转发;
步骤1206、按预先存储的扩散方式进行数据转发;
这样,在进行语音数据转发时,每个非始发节点均可采用最新的扩散方式进行数据转发,达到无线链路中无同步干扰的效果。
除此之外,参见图13,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链路的路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无线链路的路由装置1300应用于无线链路中的任一非始发节点,该无线链路的路由装置1300包括:
获取模块1301,用于获取始发节点至各节点的目标扩散级数,目标扩散级数用于表征从始发节点至各节点所需的跳数;
确定模块1302,用于根据目标扩散级数,确定无线链路的目标路由方式,目标路由方式为无线链路中的任一相邻两个不同扩散级数的节点所占用的频点时隙不同,且每个节点最多仅能接收到上一扩散级数的一个节点的数据的路由方式。
可选地,获取模块1301包括:
第一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指定节点发送的扩散级数,并从指定节点发送的扩散级数中确定出目标扩散级数,其中,指定节点用于计算无线链路中每个节点作为始发节点时对应的扩散级数,指定节点为始发节点或者任一非始发节点,目标扩散级数是由指定节点计算得到的始发节点对应的扩散级数。
可选地,获取模块1301还包括:
第二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始发节点发送的扩散级数,并将始发节点发送的扩散级数确定为目标扩散级数,其中,无线链路中的各个节点均以自身节点作为始发节点计算扩散级数,并将计算得到的扩散级数同步发送至其他节点。可选地,获取模块1301还包括: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无线链路中的扩散级数的初始极值,初始极值用于表征始发节点到其他各节点的最优路由跳数集合的最大值;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初始极值,确定无线链路中所有候选扩散方式;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候选扩散方式中是否存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在候选扩散方式中存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的情况下,将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对应的扩散级数,确定为目标扩散级数;
其中,第一预设条件满足如下条件:
每个扩散级数为i+1的节点仅能接收扩散级数为i的节点中的一个节点的数据,且相互通信的扩散级数为i+1的节点和扩散级数为i的两节点之间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一预设阈值,i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扩散级数为i的节点与扩散级数为i+f*s*n的节点不能互为邻节点,或者有共同的邻节点,其中,f表示无线链路中的频点个数,s表示每个频点的时隙个数,f和s均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无线链路中每个节点均能接收到上一扩散级数的节点中的数据。
可选地,获取模块1301还包括:
更新子模块,用于在候选扩散方式中不存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的情况下,对初始极值进行更新;
执行子模块,用于将更新后的初始极值作为新的初始极值,并执行根据初始极值,确定无线链路中所有候选扩散方式的步骤,直到新的初始极值更新至第二预设阈值,或者在候选扩散方式中存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时,停止更新。
可选地,获取模块1301还包括:
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在更新后的初始极值与初始极值的差值为f*s的倍数的情况下,判断候选扩散方式中是否存在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
第四确定子模块,用于在候选扩散方式中存在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的情况下,将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对应的扩散级数,确定为目标扩散级数;
其中,第二预设条件满足如下条件:
相同扩散级数的多个节点之间的信号质量的差值小于第三预设阈值,或者相同扩散级数的多个节点的数据到达下一扩散级数的节点的时间差值小于第四预设阈值;
扩散级数为i的节点与扩散级数为i+f*s*n的节点不能互为邻节点,或者有共同的邻节点;
无线链路中每个节点均能接收到上一扩散级数的节点中的数据。
可选地,获取模块1301还包括:
第五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无线链路中各节点的业务需求,业务需求用于表征对应节点是否需要发送数据;
第六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初始极值和业务需求,确定无线链路中所有候选扩散方式。
可选地,确定模块1302包括:
发送子模块,用于将始发节点的地址信息、目标扩散级数和目标扩散级数的时间戳和/或更新次数作为随路数据信息发送至除始发节点外的其他各节点;
比较子模块,用于在接收到上一扩散级数节点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将目标扩散级数的时间戳和/或更新次数与当前节点中预先存储的扩散级数的时间戳和/或更新次数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其中,当前节点为无线链路中除始发节点外的其他任一节点;
第三判断子模块,用于根据比较结果,判断目标扩散级数是否为当前节点的最新的扩散级数;第七确定子模块,用于在判定目标扩散级数为当前节点的最新的扩散级数的情况下,根据目标扩散级数,确定当前节点路由方式。
可选地,确定模块1302还包括:
第八确定子模块,用于在判定目标扩散级数非当前节点的最新的扩散级数的情况下,根据当前节点中预先存储的扩散级数,确定当前节点路由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该无线链路的路由装置1300可以实现如前述任意一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链路的路由方法的步骤,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如图1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1411、通信接口1412、存储器1413和通信总线1414,其中,处理器1411,通信接口1412,存储器1413通过通信总线141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1413,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411,用于执行存储器1413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前述任意一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链路的路由方法,包括:
获取始发节点至各节点的目标扩散级数,目标扩散级数用于表征从始发节点至各节点所需的跳数;
根据目标扩散级数,确定无线链路的目标路由方式,目标路由方式为无线链路中的任一相邻两个不同扩散级数的节点所占用的频点时隙不同,且每个节点最多仅能接收到上一扩散级数的一个节点的数据的路由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述任意一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链路的路由方法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无线链路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无线链路中的任一非始发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始发节点至各节点的目标扩散级数,所述目标扩散级数用于表征从所述始发节点至各节点所需的跳数;
根据所述目标扩散级数,确定所述无线链路的目标路由方式,所述目标路由方式为所述无线链路中的任一相邻两个不同扩散级数的节点所占用的频点时隙不同,且每个节点最多仅能接收到上一扩散级数的一个节点的数据的路由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始发节点至各节点的目标扩散级数,包括:
接收指定节点发送的扩散级数,并从所述指定节点发送的扩散级数中确定出所述目标扩散级数,其中,所述指定节点用于计算所述无线链路中每个节点作为始发节点时对应的扩散级数,所述指定节点为所述始发节点或者任一非始发节点,所述目标扩散级数是由所述指定节点计算得到的所述始发节点对应的扩散级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始发节点至各节点的目标扩散级数,包括:
接收所述始发节点发送的扩散级数,并将所述始发节点发送的扩散级数确定为所述目标扩散级数,其中,所述无线链路中的各个节点均以自身节点作为始发节点计算扩散级数,并将计算得到的扩散级数同步发送至其他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目标扩散级数的方式,包括:
确定所述无线链路中的扩散级数的初始极值,所述初始极值用于表征所述始发节点到其他各节点的最优路由跳数集合的最大值;
根据所述初始极值,确定所述无线链路中所有候选扩散方式;
判断所述候选扩散方式中是否存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
在所述候选扩散方式中存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的情况下,将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对应的扩散级数,确定为所述目标扩散级数;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满足如下条件:
每个扩散级数为i+1的节点仅能接收扩散级数为i的节点中的一个节点的数据,且相互通信的扩散级数为i+1的节点和扩散级数为i的两节点之间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一预设阈值,i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扩散级数为i的节点与扩散级数为i+f*s*n的节点不能互为邻节点,或者有共同的邻节点,其中,f表示所述无线链路中的频点个数,s表示每个频点的时隙个数,f和s均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无线链路中每个节点均能接收到上一扩散级数的节点中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断所述候选扩散方式中是否存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候选扩散方式中不存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的情况下,对所述初始极值进行更新;
将更新后的初始极值作为新的初始极值,并执行所述根据所述初始极值,确定所述无线链路中所有候选扩散方式的步骤,直到新的初始极值更新至第二预设阈值,或者在所述候选扩散方式中存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时,停止更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所述初始极值进行更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更新后的初始极值与所述初始极值的差值为f*s的倍数的情况下,判断所述候选扩散方式中是否存在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
在所述候选扩散方式中存在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的情况下,将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扩散方式对应的扩散级数,确定为所述目标扩散级数;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满足如下条件:
相同扩散级数的多个节点之间的信号质量的差值小于第三预设阈值,或者相同扩散级数的多个节点的数据到达下一扩散级数的节点的时间差值小于第四预设阈值;
扩散级数为i的节点与扩散级数为i+f*s*n的节点不能互为邻节点,或者有共同的邻节点;
所述无线链路中每个节点均能接收到上一扩散级数的节点中的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无线链路中的扩散级数的初始极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无线链路中各节点的业务需求,所述业务需求用于表征对应节点是否需要发送数据;
在所述确定所述无线链路中的扩散级数的初始极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初始极值和所述业务需求,确定所述无线链路中所有候选扩散方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扩散级数,确定所述无线链路的目标路由方式,包括:
将所述始发节点的地址信息、所述目标扩散级数和所述目标扩散级数的时间戳和/或更新次数作为随路数据信息发送至除所述始发节点外的其他各节点;
在接收到上一扩散级数节点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扩散级数的时间戳和/或更新次数与当前节点中预先存储的扩散级数的时间戳和/或更新次数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其中,所述当前节点为所述无线链路中除所述始发节点外的其他任一节点;
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判断所述目标扩散级数是否为所述当前节点的最新的扩散级数;
在判定所述目标扩散级数为所述当前节点的最新的扩散级数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目标扩散级数,确定所述当前节点路由方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判断所述目标扩散级数是否为所述当前节点的最新的扩散级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判定所述目标扩散级数非当前节点的最新的扩散级数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当前节点中预先存储的扩散级数,确定所述当前节点路由方式。
10.一种无线链路的路由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无线链路中的任一非始发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始发节点至各节点的目标扩散级数,所述目标扩散级数用于表征从所述始发节点至各节点所需的跳数;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扩散级数,确定所述无线链路的目标路由方式,所述目标路由方式为所述无线链路中的任一相邻两个不同扩散级数的节点所占用的频点时隙不同,且每个节点最多仅能接收到上一扩散级数的一个节点的数据的路由方式。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链路的路由方法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链路的路由方法的步骤。
CN202210101238.8A 2022-01-27 2022-01-27 无线链路的路由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5545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01238.8A CN114554566B (zh) 2022-01-27 2022-01-27 无线链路的路由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01238.8A CN114554566B (zh) 2022-01-27 2022-01-27 无线链路的路由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54566A true CN114554566A (zh) 2022-05-27
CN114554566B CN114554566B (zh) 2024-07-09

Family

ID=81673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01238.8A Active CN114554566B (zh) 2022-01-27 2022-01-27 无线链路的路由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54566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44756A1 (en) * 2008-05-29 2009-12-03 Selex Communications S.P.A. Modified ad-hoc on-demand di stance -vector routing protocol
WO2017166539A1 (zh) * 2016-03-31 2017-10-05 中南大学 一种基于多代表节点与多层融合的异构传感数据收集方法
CN109673035A (zh) * 2019-02-14 2019-04-23 湖南智领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于无线自组织网络的路由建立与维护方法
US20190253951A1 (en) * 2016-07-20 2019-08-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oute discovery in a mesh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0493137A (zh) * 2019-09-12 2019-11-22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固定路由网络的分层广播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148154A (zh) * 2019-12-18 2020-05-12 江苏理工学院 一种面向路由设备的递归反馈式流量拥塞抑制方法
WO2020106457A1 (en) * 2018-11-20 2020-05-28 Carrier Corporation Robust multipath routing methods in wireless network
WO2021254079A1 (zh) * 2020-06-19 2021-1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园区网中路由发布方法及网络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44756A1 (en) * 2008-05-29 2009-12-03 Selex Communications S.P.A. Modified ad-hoc on-demand di stance -vector routing protocol
WO2017166539A1 (zh) * 2016-03-31 2017-10-05 中南大学 一种基于多代表节点与多层融合的异构传感数据收集方法
US20190253951A1 (en) * 2016-07-20 2019-08-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oute discovery in a mesh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20106457A1 (en) * 2018-11-20 2020-05-28 Carrier Corporation Robust multipath routing methods in wireless network
CN109673035A (zh) * 2019-02-14 2019-04-23 湖南智领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于无线自组织网络的路由建立与维护方法
CN110493137A (zh) * 2019-09-12 2019-11-22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固定路由网络的分层广播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148154A (zh) * 2019-12-18 2020-05-12 江苏理工学院 一种面向路由设备的递归反馈式流量拥塞抑制方法
WO2021254079A1 (zh) * 2020-06-19 2021-1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园区网中路由发布方法及网络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54566B (zh) 2024-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93119B2 (en)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over a wireless ad-hoc network
US777356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ly routing data packets and managing channel access and bandwidth in wireless multi-hopping networks
CN110891294B (zh) 一种基于业务类型的无线自组网路由选择方法
WO2012162890A1 (en) An apparatus and a method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route establishment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547348B (zh) 一种通信、路由建立方法和装置
CN113347679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3301511A (zh) 节点加入方法、对讲机、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179214B (zh) 窄带自组网构建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JP2007507170A (ja) 拡張性を有するアドホック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チャンネル割り当て
CN105282851A (zh) 一种信道分配方法和系统
CN105208661A (zh) 一种无线网络的信道分配方法及系统
US20110149946A1 (en)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nodes
CN114554566A (zh) 无线链路的路由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202335A (zh) 星型自组网之间的定时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7270774B2 (ja) D2d同期のためのシグナリング方法
WO2014185768A1 (en) A method of spectrum aware routing in a mesh network and a system derived thereof
CN113543343A (zh) 一种无线通信组网方法及系统
CN107959985B (zh) 混合mesh网络构建方法、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277304A (zh) 一种基于多中继协作的单播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8347700B (zh) 一种用于无线自组网的广播方法及广播装置
US11160043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ng timing information
CN114520960B (zh) 一种多子网无线网络的mpr集合选择方法
CN113259922B (zh) 紧急业务转发的通信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RU2595546C2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связи, компьютерная программа и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ее средство хранения информации
CN111314239B (zh) 节点通信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