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54522A -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54522A
CN114554522A CN202210112537.1A CN202210112537A CN114554522A CN 114554522 A CN114554522 A CN 114554522A CN 202210112537 A CN202210112537 A CN 202210112537A CN 114554522 A CN114554522 A CN 1145545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controlled
equipment
user terminal
wireless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1253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54522B (zh
Inventor
方华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Technology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Technology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Technology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1253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545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545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545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545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545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该设备控制方法包括:与用户终端建立无线连接;在基于所述无线连接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配置信息请求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无线连接向所述用户终端返回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以供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配置信息进行设备控制。通过本发明可以以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方式获得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从而用户终端可以在没有互联网连接的情况下基于该配置信息控制待控制设备,由此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没有互联网连接而无法控制待控制设备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到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物联网设备的控制与管理是实现物联网领域智能化应用的重要手段。为了实现对物联网设备的控制功能,需要首先获取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
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用于标识待控制设备、访问待控制设备的信息,用户终端的控制应用可以解析待控制设备详细配置信息,并根据这个信息来控制待控制设备。待控制设备可以是智能家居设备(例如,家电设备),同时可以被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进行控制的智能家居设备。控制应用可以是安装在用户终端的应用程序(例如,手机应用),用户可以通过这个应用去控制操作待控制设备。
通常待控制设备都是联网的,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通常存放于服务器。这就要求用户控制设备时需要联网,即使用户控制蓝牙设备,也需要控制应用联网。但在没有互联网的情况下,用户可能就无法控制待控制设备,因为无法从服务器下载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例如在用NFC做认证授权后,因为没有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用户仍然无法控制待控制设备。
发明内容
针对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通过本发明可以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方式获得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从而用户终端可以在没有互联网连接的情况下基于所获得的配置信息控制待控制设备,由此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没有互联网连接而无法控制待控制设备的问题。
具体地,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应用于待控制设备,该设备控制方法包括:
与用户终端建立无线连接;在基于所述无线连接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配置信息请求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无线连接向所述用户终端返回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以供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配置信息进行设备控制。
进一步地,该设备控制方法还包括:
接收服务端发送的软件升级信息;基于所述软件升级信息,更新所述配置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软件升级信息更新所述配置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软件升级信息中包括的新版配置信息,替换所述配置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配置信息是设备生产过程中保存在设备本地的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物理地址、设备属性、性能参数、设备标识、序列号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连接包括局域网、蓝牙、NFC、ZigBee、超宽带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应用于用户终端,该设备控制方法包括:
与待控制设备建立无线连接;基于所述无线连接,向所述待控制设备发送配置信息请求,并接收所述待控制设备返回的配置信息;基于所述配置信息,对所述待控制设备进行控制。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备控制装置,应用于待控制设备,该设备控制装置包括:无线连接模块,与用户终端建立无线连接;信息发送模块,在基于所述无线连接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配置信息请求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无线连接向所述用户终端返回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以供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配置信息进行设备控制。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备控制装置,应用于用户终端,该设备控制装置包括:无线连接模块,与待控制设备建立无线连接;信息接收模块,基于所述无线连接,向所述待控制设备发送配置信息请求,接收所述待控制设备返回的配置信息;设备控制模块,基于所述配置信息,对所述待控制设备进行控制。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可以通过无线连接(例如,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与用户终端建立连接,在基于所述无线连接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配置信息请求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无线连接向所述用户终端返回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以供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配置信息进行设备控制,从而用户终端可以在没有互联网连接的情况下实现对待控制设备的控制,由此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没有互联网连接而无法控制待控制设备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设备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设备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使用的各种术语或短语具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一般含义,即便如此,本发明仍然希望在此对这些术语或短语作更详尽的说明和解释。如果本文涉及的术语和短语有与公知含义不一致的,则以本发明所表述的含义为准;并且如果在本申请中没有定义,则其具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
近距离无线通信是无线传输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常见的近距离无线传输技术主要有:WIFI、蓝牙、UWB、MTV、ZigBee、NFC等,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信号覆盖范围一般都在几十厘米和几百米之间。近距离无线传输技术因为距离问题,主要还是应用在局域网上,例如家庭网络、工厂车间联网、企业办公联网等。
其中Wi-Fi被广泛用于许多物联网应用案例,最常见的是作为从网关设备到连接互联网的路由器的链路。然而,它也被用于要求高速和中距离的主要无线链路。WiFi技术并不是为了取代蓝牙或者其他短距离无线电技术而设计的,虽然在某些领域上会有重叠,但是两者的应用领域完全不同。WiFi设备一般都是设计为覆盖数百米范围的,若是加强天线或者增设热点的话,覆盖面积将会更大,甚至是整幢办公大楼都不成问题。WiFi无线技术主要为移动设备接入LAN(局域网)、WAN(广域网),以及互联网而设计。基本上来说,在WiFi标准中,移动设备扮演的是客户端角色,而服务端是网络中心设备;与NFC、蓝牙技术的两移动设备互联互通在点对点(peertopeer)结构上有着巨大的区别。Wi-Fi支持拓扑结构、星型结构,使用距离为近、中距离(数百米),并且应用场景主要用于移动设备等。
蓝牙是一种通用的短距离无线电技术,最新一代的蓝牙传输技术理论上能够在最远100米左右的设备之间进行短距离连线,但实际使用时大约只有10米。其比较大的特色在于能让轻易携带的移动通讯设备和电脑,在不借助电缆的情况下联网,并传输资料和讯息。目前普遍被应用在智能手机和智慧穿戴设备的连结以及智慧家庭、车用物联网等领域中。蓝牙支持拓扑结构、点对点结构;蓝牙的使用距离为近距离(<100m),应用场景为移动设备、智慧穿戴设备等。
超宽带UWB是一种无载波通信技术,利用纳秒至微微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其传输距离通常在10M以内,使用1GHz以上带宽,通信速度可以达到几百兆bit/s以上,UWB的工作频段范围从3.1GHz到10.6GHz,最小工作频宽为500MHz。其主要特点是:传输速率高;发射功率低,功耗小;保密性强;UWB通信采用调时序列,能够抗多径衰落;UWB所需要的射频和微波器件很少,可以减小系统的复杂性。由于系UWB统占用的带宽很高,UWB系统可能会干扰现有其他无线通信系统。UWB主要应用在高分辨率"较小范围"能够穿透墙壁"地面等障碍物的雷达和图像系统中。这种装置可以用来检查楼房、桥梁、道路等工程的混凝土和沥青结构中的缺陷,以及定位地下电缆及其它管线的故障位置,也可用于疾病诊断。另外,在救援、治安防范、消防及医疗、医学图像处理等领域都大有用途。
ZigBee,也称紫蜂,是一种低速短距离传输的无线网上协议,底层是采用IEEE802.15.4标准规范的媒体访问层与物理层。主要特色有低速、低耗电、低成本、支持大量网上节点、支持多种网上拓扑、低复杂度、快速、可靠、安全。传输范围一般介于10~100m之间,在增加发射功率后,亦可增加到1~3km。这指的是相邻节点间的距离。如果通过路由和节点间通信的接力,传输距离将可以更远。支持拓扑结构:星型、树形、网状形结构;使用距离:近、中距离(10m-数km);应用场景:移动设备等。
NFC实质是脱胎于无线设备间的一种“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联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支持拓扑结构:点对点结构;使用距离:近距离;应用场景:扫码、刷卡等。
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一般是指用于标识待控制设备和访问待控制设备的物理地址、设备属性、性能参数、设备标识、序列号、产品编码等信息。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一般是指生成厂家声明的并且具有一定数据格式的详细信息,用户终端的应用程序可以解析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并根据解析后的配置信息来控制待控制设备。配置信息是用户终端控制待控制设备所必需的信息,因此在用户终端控制待控制设备之前必需预先获得对应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设备控制方法可以用于待控制设备,参照图1,该设备控制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与用户终端建立无线连接;
步骤102:在基于所述无线连接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配置信息请求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无线连接向所述用户终端返回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以供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配置信息进行设备控制。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待控制设备可以包括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连接的一种或多种类型的设备,例如可以是包括智能空调、智能电视、智能冰箱等的智能家居设备。为了便于描述,在本实施例中统称为待控制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是基于待控制设备的功能和对待控制设备的控制需求而生成的并且预先被保存在待控制设备中的信息。具体地,在工厂时,待控制设备的生产厂家可以根据待控制设备的功能、用户对待控制设备的控制需求,将该功能以及控制需求数字化得到配置数据,然后将该配置数据格式化,从而转化为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将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保存在待控制设备中,即在工厂时,由待控制设备的生产厂家把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保存到待控制设备中,或者通过软件升级,将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被下载并保存到待控制设备中。
具体地,在没有互联网的情况下,待控制设备可以通过无线连接(例如,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方式与用户终端建立连接,其中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方式可以包括局域网、蓝牙、NFC、ZigBee、超宽带等。在需要控制待控制设备时,用户终端可以向待控制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请求,待控制设备在接收到该配置信息请求之后可以基于无线连接向用户终端返回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然后用户终端可以解析该配置信息,并且基于解析后的配置信息进行设备控制。
例如,在没有互联网的情况下,待控制设备可以与具有NFC功能模块的手机通过NFC的方式建立连接,并通过NFC向手机提供配置信息,然后通过手机上安装的应用程序解析该配置信息,然后手机基于该解析后的配置信息来控制该待控制设备。再例如,在没有互联网的情况下,待控制设备可以与具有蓝牙功能模块的控制面板建立连接,然后通过蓝牙的方式向控制面板提供配置信息,然后通过控制面板上安装的应用程序解析该配置信息,然后控制面板基于解析后的配置信息来控制该待控制设备。其中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一般是指生成厂家声明的并且具有一定数据格式的详细信息,该配置信息是用户终端控制待控制设备所必需的信息,因此在用户终端控制待控制设备之前必需预先获得对应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物理地址、设备属性、性能参数、设备标识、序列号、产品编码等信息。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待控制设备可以包括一种或多种类型的多个设备,也就是说,用户终端可以获取一种或多种类型的多个设备的配置信息,并基于该配置信息控制一种或多种类型的多个设备。并且,可以通过用户终端的一个控制应用(应用程序)控制一种或多种类型的多个设备,并且老的控制应用可以控制新的设备。例如,在智能家居领域,用户终端可以获取一个或多个智能电视的配置信息,并且同时获取一个或过个智能空调的配置信息,另外又获得了一个或多个智能冰箱的配置信息,则该用户终端可以同时控制一个或多个智能电视、一个或过个智能空调、一个或多个智能冰箱。并且上述控制可以仅通过一个控制应用来完成。
由以上可知,通过本实施例待控制设备可以通过无线连接(例如,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与用户终端建立连接,在基于所述无线连接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配置信息请求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无线连接向所述用户终端返回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以供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配置信息进行设备控制,从而用户终端可以在没有互联网连接的情况下实现对待控制设备的控制,由此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没有互联网连接而无法控制待控制设备的问题。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设备控制方法可以用于用户终端(例如,移动终端、控制面板、遥控器等),参照图2,该设备控制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与待控制设备建立无线连接;
步骤202:基于所述无线连接,向所述待控制设备发送配置信息请求,并接收所述待控制设备返回的配置信息;
步骤203:基于所述配置信息,对所述待控制设备进行控制。
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一般是指用于标识待控制设备和访问待控制设备的物理地址、设备属性、性能参数、设备标识、序列号、产品编码等信息。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一般是指生成厂家声明的并且具有一定数据格式的详细信息,用户终端的应用程序可以解析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并根据解析后的配置信息来控制待控制设备。配置信息是用户终端控制待控制设备所必需的信息,因此在用户终端控制待控制设备之前必需预先获得对应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是基于待控制设备的功能和对待控制设备的控制需求而生成的并且预先被保存在待控制设备中的信息。
具体地,在工厂时,待控制设备的生产厂家可以根据待控制设备的功能、用户对待控制设备的控制需求,将该功能以及控制需求数字化得到配置数据,然后将该配置数据格式化,从而转化为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将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保存在待控制设备中,即在工厂时由待控制设备的生产厂家把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保存到待控制设备中,或者通过软件升级,将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被下载并保存到待控制设备中。
在使用时,在没有互联网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用户终端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方式(例如,局域网、蓝牙、NFC、ZigBee、超宽带等)与待控制设备建立连接,然后向所述待控制设备发送配置信息请求,并从待控制设备获取按照上述的方法预先保存的配置信息,然后由用户终端解析该配置信息,并基于解析后的配置信息控制该待控制设备。例如,在没有互联网的情况下,可以由具有NFC功能模块的手机通过NFC的方式与待控制设备建立连接,然后向所述待控制设备发送配置信息请求,并从待控制设备获取配置信息,然后通过手机上安装的应用程序解析该配置信息,然后手机基于解析后的配置信息来控制该待控制设备。再例如,在没有互联网的情况下,可以由具有蓝牙功能模块的控制面板通过蓝牙的方式与待控制设备建立连接,然后向所述待控制设备发送配置信息请求,并从待控制设备获取配置信息,然后通过控制面板上安装的应用程序解析该配置信息,然后控制面板基于解析后的配置信息来控制该待控制设备。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待控制设备可以包括一种或多种类型的多个设备,也就是说,用户终端可以获取一种或多种类型的多个设备的配置信息,并基于该配置信息控制一种或多种类型的多个设备。并且,可以通过用户终端的一个控制应用(应用程序)控制一种或多种类型的多个设备,并且老的控制应用可以控制新的设备。例如,在智能家居领域,用户终端可以获取一个或多个智能电视的配置信息,并且同时获取一个或过个智能空调的配置信息,另外又获得了一个或多个智能冰箱的配置信息,则该用户终端可以同时控制一个或多个智能电视、一个或过个智能空调、一个或多个智能冰箱。并且上述控制可以仅通过一个控制应用来完成。
由以上可知,通过本实施例可以与待控制设备建立无线连接,基于无线连接向待控制设备发送配置信息请求,并接收待控制设备返回的配置信息,基于配置信息对待控制设备进行控制,从而用户终端可以在没有互联网连接的情况下实现对待控制设备的控制,由此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没有互联网连接而无法控制待控制设备的问题。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设备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参照图3,设备控制装置300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模块301,与用户终端建立无线连接;信息发送模块302,在基于所述无线连接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配置信息请求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无线连接向所述用户终端返回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以供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配置信息进行设备控制。本发明提供的设备控制装置,可以通过无线连接方式与用户终端建立连接,在基于无线连接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配置信息请求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无线连接向所述用户终端返回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以供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配置信息进行设备控制,从而可以在没有互联网连接的情况下实现对待控制设备的控制,由此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没有互联网连接而无法控制待控制设备的问题。
由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设备控制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其工作原理类似,故此处不再详述,具体内容可参见上述实施例的介绍。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设备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参照图4,设备控制装置400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模块401,与待控制设备建立无线连接;信息接收模块402,基于所述无线连接,向所述待控制设备发送配置信息请求,接收所述待控制设备返回的配置信息;设备控制模块403,基于所述配置信息,对所述待控制设备进行控制。本发明提供的设备控制装置,可以与待控制设备建立无线连接,基于无线连接向待控制设备发送配置信息请求,并接收待控制设备返回的配置信息,基于配置信息对待控制设备进行控制,从而可以在没有互联网连接的情况下实现对待控制设备的控制,由此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没有互联网连接而无法控制待控制设备的问题。
由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设备控制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其工作原理类似,故此处不再详述,具体内容可参见上述实施例的介绍。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参见图5,所述电子设备具体包括如下内容:处理器501、存储器502、通信接口503和通信总线504;其中,所述处理器501、存储器502、通信接口503通过所述通信总线5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处理器501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502中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设备控制方法的全部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下述过程:与用户终端建立无线连接;在基于所述无线连接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配置信息请求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无线连接向所述用户终端返回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以供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配置信息进行设备控制。或者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下述过程:与待控制设备建立无线连接;基于所述无线连接,向所述待控制设备发送配置信息请求,并接收所述待控制设备返回的配置信息;基于所述配置信息,对所述待控制设备进行控制。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执行的细化功能和扩展功能可参照上面实施例的描述。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设备控制方法的全部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下述过程:与用户终端建立无线连接;在基于所述无线连接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配置信息请求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无线连接向所述用户终端返回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以供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配置信息进行设备控制。或者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下述过程:与待控制设备建立无线连接;基于所述无线连接,向所述待控制设备发送配置信息请求,并接收所述待控制设备返回的配置信息;基于所述配置信息,对所述待控制设备进行控制。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执行的细化功能和扩展功能可参照上面实施例的描述。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设备控制方法的全部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下述过程:与用户终端建立无线连接;在基于所述无线连接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配置信息请求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无线连接向所述用户终端返回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以供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配置信息进行设备控制。或者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下述过程:与待控制设备建立无线连接;基于所述无线连接,向所述待控制设备发送配置信息请求,并接收所述待控制设备返回的配置信息;基于所述配置信息,对所述待控制设备进行控制。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执行的细化功能和扩展功能可参照上面实施例的描述。
由以上可知,本发明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通过本发明通过本实施例待控制设备可以通过无线连接(例如,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与用户终端建立连接,在基于所述无线连接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配置信息请求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无线连接向所述用户终端返回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以供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配置信息进行设备控制,从而用户终端可以在没有互联网连接的情况下实现对待控制设备的控制,由此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没有互联网连接而无法控制待控制设备的问题。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利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如果利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利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设备和系统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PC程序和PC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PC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
此外,在本发明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此外,在本发明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应用于待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用户终端建立无线连接;
在基于所述无线连接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配置信息请求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无线连接向所述用户终端返回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以供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配置信息进行设备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服务端发送的软件升级信息;
基于所述软件升级信息,更新所述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软件升级信息,更新所述配置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软件升级信息中包括的新版配置信息,替换所述配置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是设备生产过程中保存在设备本地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物理地址、设备属性、性能参数、设备标识、序列号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连接包括局域网、蓝牙、NFC、ZigBee、超宽带中的至少一种。
7.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应用于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待控制设备建立无线连接;
基于所述无线连接,向所述待控制设备发送配置信息请求,并接收所述待控制设备返回的配置信息;
基于所述配置信息,对所述待控制设备进行控制。
8.一种设备控制装置,应用于待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线连接模块,与用户终端建立无线连接;
信息发送模块,在基于所述无线连接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配置信息请求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无线连接向所述用户终端返回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以供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配置信息进行设备控制。
9.一种设备控制装置,应用于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线连接模块,与待控制设备建立无线连接;
信息接收模块,基于所述无线连接,向所述待控制设备发送配置信息请求,接收所述待控制设备返回的配置信息;
设备控制模块,基于所述配置信息,对所述待控制设备进行控制。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11.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210112537.1A 2022-01-29 2022-01-29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45545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12537.1A CN114554522B (zh) 2022-01-29 2022-01-29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12537.1A CN114554522B (zh) 2022-01-29 2022-01-29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54522A true CN114554522A (zh) 2022-05-27
CN114554522B CN114554522B (zh) 2023-12-19

Family

ID=81672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12537.1A Active CN114554522B (zh) 2022-01-29 2022-01-29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54522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4900A (zh) * 2015-07-13 2015-11-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下载控制程序的方法及装置
KR20160149751A (ko) * 2015-06-19 2016-12-28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사용자 단말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사물 인터넷 기기 제어 방법, 이를 수행시키기 위한 컴퓨터 프로그램 및 그 컴퓨터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 매체
CN107450955A (zh) * 2017-08-04 2017-12-08 美的智慧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的无线配置方法、设备、移动终端、系统、锁具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135022A (zh) * 2017-12-01 2018-06-08 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924906A (zh) * 2018-07-04 2018-11-30 广州市安宜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ZigBee网关及存储介质
CN109348458A (zh) * 2018-10-23 2019-02-15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入网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网络系统
KR102089957B1 (ko) * 2018-10-10 2020-03-17 윤정현 사용자 인증기 및 사용자 인증 컴퓨터 프로그램
CN111757422A (zh) * 2020-06-11 2020-10-09 重庆辉烨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激活方法、装置、用户终端、待激活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22674A (zh) * 2020-11-16 2021-02-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组网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12752245A (zh) * 2020-12-11 2021-05-04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配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55873A (zh) * 2021-03-11 2021-06-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设备间的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472763A (zh) * 2021-06-24 2021-10-01 青岛易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指令的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60149751A (ko) * 2015-06-19 2016-12-28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사용자 단말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사물 인터넷 기기 제어 방법, 이를 수행시키기 위한 컴퓨터 프로그램 및 그 컴퓨터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 매체
CN105094900A (zh) * 2015-07-13 2015-11-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下载控制程序的方法及装置
CN107450955A (zh) * 2017-08-04 2017-12-08 美的智慧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的无线配置方法、设备、移动终端、系统、锁具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135022A (zh) * 2017-12-01 2018-06-08 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924906A (zh) * 2018-07-04 2018-11-30 广州市安宜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ZigBee网关及存储介质
KR102089957B1 (ko) * 2018-10-10 2020-03-17 윤정현 사용자 인증기 및 사용자 인증 컴퓨터 프로그램
CN109348458A (zh) * 2018-10-23 2019-02-15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入网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网络系统
CN111757422A (zh) * 2020-06-11 2020-10-09 重庆辉烨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激活方法、装置、用户终端、待激活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22674A (zh) * 2020-11-16 2021-02-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组网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12752245A (zh) * 2020-12-11 2021-05-04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配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55873A (zh) * 2021-03-11 2021-06-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设备间的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472763A (zh) * 2021-06-24 2021-10-01 青岛易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指令的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文静: "工业互联网网关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北京交通大学, pages 7 - 3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54522B (zh) 2023-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44453B2 (ja) Wlanピアツーピア・グループオーナーネゴシエーション
US10070445B2 (en) Access poi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CN101399596B (zh) 利用极高频中继器检测和/或跟踪实体的方法
EP2475218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wireless access point radios integrated in a cable
KR101616444B1 (ko) 근거리 무선통신 방식의 사물지능통신 기기들에 대한 원격 관리 시스템
US20120038513A1 (en) Centralized antenna interface for wireless networks
CN103533512A (zh) 一种配置设备加入网络群组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165070A (zh) 无线终端发现接入点的系统、程序和方法
CN105306332A (zh) 物联网无线局域子网及其组网、设备间的数据交互方法
CN105392185B (zh) 一种智能设备的联网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9010442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asy Configuration and Authentication of Network Devices
CN109819498A (zh) 一种智能设备、智能设备自动配网方法及系统
JP2022046709A (ja) ビーコン装置及びゲートウェイ装置を接続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
CN102143508A (zh) 无线中继设备的升级方法和装置
US20230022225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anaging reflecting surface
CN102858023A (zh) 网格节点角色发现和自动无线配置
US20070206658A1 (en) Wireless network system using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CN211289961U (zh) 一种基于wifi的智慧灯杆设备互连系统及智慧灯杆
CN114554522B (zh)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US10523510B2 (en)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 wireless fire detection system
Orfanos et al. Trends in home automation systems and protocols
GB2582810A (en) Deployment of mesh network
JP2007043366A (ja) 無線lanシステム並びに無線通信制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CN110838931B (zh) 用于通信系统中自动配置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KR101640900B1 (ko) 무선 액세스 포인트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통신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