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52136A - 电源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源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52136A
CN114552136A CN202011306423.8A CN202011306423A CN114552136A CN 114552136 A CN114552136 A CN 114552136A CN 202011306423 A CN202011306423 A CN 202011306423A CN 114552136 A CN114552136 A CN 1145521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positive
foil
fixed connection
connection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0642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龙飞
郑洪彬
魏学文
王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0642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52136A/zh
Priority to US17/334,957 priority patent/US20220166116A1/en
Priority to EP21176847.8A priority patent/EP4002576A1/en
Publication of CN1145521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521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8Connection of several leads or tabs of wound or folded electrode sta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31Cells with wound or folded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5Cells or batteries with folded plate-like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7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having only wound construction elements, i.e. wound positive electrodes, wound negative electrodes and wound sepa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4Carriers or collectors
    • H01M4/70Carriers or collecto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or fo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3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leads or tab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6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ixing the leads to the electrodes, e.g. by w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4Connection of several leads or tabs of plate-like electrode stacks, e.g. electrode pole straps or bridg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Abstract

本公开关于电源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包括负极片、隔膜及正极片;负极片包括负极耳,正极片包括正极耳、覆盖第一箔片的正极材料、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通过去除覆盖第一箔片第一区域的正极材料形成,容纳正极耳;第一凹槽尺寸大于正极耳尺寸;第二凹槽,通过去除覆盖第一箔片第二区域的正极材料形成,容纳负极耳;第二凹槽尺寸大于负极耳尺寸;和/或,负极片包括覆盖第二箔片的负极材料、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第三凹槽,通过去除覆盖第二箔片第三区域的负极材料形成,容纳正极耳;第三凹槽尺寸大于正极耳尺寸;第四凹槽,与第二凹槽堆叠设置,通过去除覆盖第二箔片第四区域的负极材料形成,容纳负极耳;第四凹槽尺寸大于负极耳尺寸。

Description

电源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等作为常用的储能组件,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随着用户对于具有较长续航能力电子设备的需求逐渐增加,配置的电池容量需要增大。通常,对大容量电池充电所需的时间较长,不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相关技术中,通过设置多极耳的方式,对电池的电芯结构进行改进,以提升电池的快速充电性能。然而,在电芯中设置多极耳时,对多极耳的焊接和弯折会占用较大的空间,使得电芯厚度较厚,限制了多极耳结构在超薄电芯上的应用。并且,也会增加配置该电芯的电子设备的厚度,降低了电子设备的便携性。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源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源组件,包括:
负极片、隔膜及正极片;其中,所述负极片的端部包括负极耳,所述正极片的端部包括正极耳;
所述正极片还包括:第一箔片、正极材料、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所述正极材料,覆盖在所述第一箔片表面;
所述第一凹槽,通过去除覆盖所述第一箔片第一区域的正极材料形成,用于容纳向所述正极片弯折的所述正极耳;其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尺寸大于所述正极耳的尺寸;
所述第二凹槽,通过去除覆盖所述第一箔片第二区域的正极材料形成,用于容纳所述负极耳;其中,所述第二凹槽的尺寸大于所述负极耳的尺寸;
和/或,
所述负极片还包括:第二箔片、负极材料、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
所述负极材料,覆盖在所述第二箔片表面;
所述第三凹槽,通过去除覆盖所述第二箔片第三区域的负极材料形成,用于容纳向所述正极片弯折的所述正极耳;其中,所述第三凹槽的尺寸大于所述正极耳的尺寸;
所述第四凹槽,通过去除覆盖所述第二箔片第四区域的负极材料形成,用于容纳所述负极耳;其中,所述第四凹槽的尺寸大于所述负极耳的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组件还包括:
第一焊接极耳,一端与所述正极耳层叠设置且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焊接极耳与所述正极耳形成的第一固定连接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第二焊接极耳,一端与所述负极耳层叠设置且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焊接极耳与所述负极耳形成的第二固定连接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连接结构从所述第一区域延伸出的部分,向所述第一箔片的侧面弯折;
所述第二固定连接结构从所述第二区域延伸出的部分,向所述第一箔片的侧面弯折。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组件还包括:
具有弹性的第一粘接层,位于所述第一固定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一区域之间,用于粘接所述第一固定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一箔片;
具有弹性的第二粘接层,位于所述第二固定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用于粘接所述第二固定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一箔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组件还包括:
第一绝缘层,覆盖在所述第一固定连接结构的表面;
第二绝缘层,覆盖在所述第二固定连接结构的表面。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源组件的制作方法,包括:
在第一箔片表面覆盖正极材料,形成正极片;在第二箔片表面覆盖负极材料,形成负极片;其中,所述正极片端部包括正极耳,所述负极片端部包括负极耳;
卷绕所述负极片、隔膜和所述正极片;
在所述卷绕所述负极片、隔膜和所述正极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去除所述正极片上覆盖所述第一箔片第一区域的正极材料,形成第一凹槽;其中,所述第一凹槽用于容纳向所述正极片弯折的所述正极耳,所述第一凹槽的尺寸大于所述正极耳的尺寸;去除所述正极片上覆盖所述第一箔片第二区域的正极材料,形成第二凹槽;其中,所述第二凹槽用于容纳所述负极耳,所述第二凹槽的尺寸大于所述负极耳的尺寸;
和/或,
去除所述负极片上覆盖所述第二箔片第三区域的负极材料,形成第三凹槽;其中,所述第三凹槽用于容纳向所述正极片弯折的所述正极耳,所述第三凹槽的尺寸大于所述正极耳的尺寸;去除所述负极片上覆盖所述第二箔片第四区域的负极材料,形成第四凹槽;其中,所述第四凹槽用于容纳所述负极耳,所述第四凹槽的尺寸大于所述负极耳的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固定连接第一焊接极耳的一端和所述正极耳,形成第一固定连接结构;
固定连接第二焊接极耳的一端和所述负极耳,形成第二固定连接结构;
向所述第一凹槽弯折所述第一固定连接结构,将所述正极耳固定于所述第一凹槽中;
向所述第二凹槽弯折所述第二固定连接结构,将所述负极耳固定于所述第二凹槽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向所述第一凹槽弯折所述第一固定连接结构,包括:向所述第一箔片的侧面弯折所述第一固定连接结构从所述第一区域延伸出的部分;
所述向所述第二凹槽弯折所述第二固定连接结构,包括:向所述第一箔片的侧面弯折所述第二固定连接结构从所述第二区域延伸出的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正极耳固定于所述第一凹槽中,包括:利用具有弹性的第一粘接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一区域;
所述将所述负极耳固定在所述第二凹槽中,包括:利用具有弹性的第二粘接层将所述第二固定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形成所述第一固定连接结构之后,形成覆盖所述第一固定连接结构表面的第一绝缘层;在形成所述第二固定连接结构之后,形成覆盖所述第二固定连接结构表面的第二绝缘层;
所述向所述第一凹槽弯折所述第一固定连接结构,包括:向所述第一凹槽弯折表面覆盖有所述第一绝缘层的所述第一固定连接结构;
所述向所述第二凹槽弯折所述第二固定连接结构,包括:向所述第二凹槽弯折表面覆盖有所述第二绝缘层的所述第二固定连接结构。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组件中,通过形成上述第一凹槽和/或第三凹槽,放置向正极片弯折的正极耳,可抵消向正极片弯折的正极耳导致的电源组件厚度增加。并且,通过形成上述第二凹槽和/或第四凹槽,放置负极耳,可抵消弯折的负极耳导致的电源组件厚度增加。即通过形成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和/或,通过形成的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可降低电源组件的厚度,为多极耳结构在超薄电芯中的应用提供了解决方案,有利于提高多极耳结构的应用范围。
并且,通过第一凹槽和/或第三凹槽容纳弯折后的正极耳,并通过第二凹槽和/或第四凹槽容纳弯折的负极耳,减少了弯折的正极耳和负极耳对于电源组件空间的占用,有利于减小电源组件的体积,进而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并减小配置该电源组件的电子设备的厚度,提高电子设备的便携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a和图1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池的局部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源组件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电源组件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电源组件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电源模组的截面示意图。
图6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源组件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6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电源组件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7a、图7b和图7c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源组件的制作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a和图1b示出了一种具有多极耳结构的电池的示意图。结合图1a和图1b所示,该电池包括:裸电芯本体、焊接极耳和极耳胶。裸电芯本体包括卷针(未示出)、负极铜箔、隔膜和正极铝箔。图1a示出了当负极铜箔、隔膜和正极铝箔处于展开状态的电池局部示意图。图1b示出了负极铜箔、隔膜和正极铝箔,卷绕在卷针外侧时电池的示意图。
参照图1a所示,负极铜箔正极铝箔上涂覆有正极极粉,正极铝箔的端部具有多个正极极耳。负极铜箔上涂覆有负极极粉,负极铜箔的端部具有多个负极极耳。
需要指出的是,图1a中相邻两条虚线用于标注出一折的区域。当负极铜箔、隔膜和正极铝箔卷绕在卷针外侧时,一折对应于覆盖卷针的一个表面,相邻的两折层叠设置。
以正极铝箔为例,电流需要通过正极极耳在外部设备和正极铝箔的整个表面之间进行传输。当正极铝箔上仅设置一个正极极耳时,正极极耳和正极铝箔之间进行电流传输的路径较长,电芯阻抗较大,降低了电芯充放电速度,且会增加充放电过程中的电芯发热量。
参照图1a所示,当正极铝箔上设置有多个正极极耳时,相较于在正极铝箔上仅设置一个正极极耳,可以将电流快速的分摊至每个正极极耳设置的对应一折或者相邻的一折,缩短了电流传输的路径,降低了电芯的阻抗,可有效提高电信的充电速度,降低充放电过程中的电芯发热。
当正极铝箔上设置有多个正极极耳时,多个正极极耳与正极焊接极耳进行焊接时,参照图1b所示,需要对焊接在一起的正极极耳和正极焊接极耳进行两次弯折,使得焊接在一起的正极极耳和正极焊接极耳形成“L”形的第一弯折区域和倒“V”形的第二弯折区域,以便进行封装。
并且,由于未弯折的焊接在一起的正极极耳和正极焊接极耳较为尖锐,使得在电池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碰撞或晃动,导致焊接在一起的正极极耳和正极焊接极耳扎入裸电芯本体中,导致电池破坏。因此,通过上述两次弯折形成的第一弯折区域可起到缓冲作用,避免破坏电池。
然而,对焊接在一起的正极极耳和正极焊接极耳进行弯折后,会增加电池的厚度,极大地限制了多极耳结构在超薄电芯中的应用。并且,在电芯的端部进行两次极耳弯折后,弯折的区域会增加占用的电池头部空间,在裸电芯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增大了封装后形成的电池体积,降低了电池的能量密度。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源组件100的示意图。参照图2所示,电源组件100包括:
负极片110、隔膜120及正极片130;其中,负极片110的端部包括负极耳111,正极片的端部包括正极耳131;
正极片还包括:第一箔片132、正极材料133、第一凹槽134和第二凹槽135;
正极材料,覆盖在第一箔片表面;
第一凹槽,通过去除覆盖第一箔片第一区域的正极材料形成,用于容纳向正极片弯折的正极耳;其中,第一凹槽的尺寸大于正极耳的尺寸;
第二凹槽,通过去除覆盖第一箔片第二区域的正极材料形成,用于容纳负极耳;其中,第二凹槽的尺寸大于负极耳的尺寸。
电源组件100可包括锂离子电池。
隔膜为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膜层。以电源组件为锂离子电池电芯为例,隔膜允许锂离子在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传输,但是阻挡电子在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传输。
第一箔片的组成材料可包括:金属,例如,金属铝。
正极材料可包括:钴酸锂(LiCoO2)、镍锰钴组成的三元化合物、锰酸锂(LiMn2O4)等活性物质,导电剂以及粘合剂等。
正极材料可覆盖在第一箔片的至少一侧。当正极材料覆盖在第一箔片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时,可仅去除第一箔片第一侧或第二侧的部分正极材料,以形成第一凹槽。
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在第一箔片第一侧和第二侧对应于第一区域的位置,均去除部分正极材料,以形成两个第一凹槽,这两个第一凹槽关于第一区域对称。
需要强调的是,第一凹槽的尺寸大于正极耳的尺寸,包括:第一凹槽的长度大于正极耳的长度,第一凹槽的宽度大于正极耳的宽度,且第一凹槽的深度大于正极耳的厚度。
第二凹槽的尺寸大于负极耳的尺寸,包括:第二凹槽的长度大于负极耳的长度,第二凹槽的宽度大于负极耳的宽度,且第二凹槽的深度大于负极耳的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正极片的端部可包括并列设置的多个正极耳,负极片的端部可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负极耳。
相较于在正极片端部仅设置一个正极耳,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在正极片的端部并列设置多个正极耳,可以缩短电源组件中电能的传输路径,降低电源组件的阻抗,降低电源组件充放电过程中的发热量,提高电源组件的充电速度。
类似地,相较于在正极片端部仅设置一个负极耳,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在负极片的端部并列设置多个负极耳,可以缩短电源组件中电能的传输路径,降低电源组件的阻抗,降低电源组件充放电过程中的发热量,提高电源组件的充电速度。
需要指出的是,当正极片设置有多个正极耳时,多个正极耳的厚度之和小于第一凹槽的深度。当负极片设置有多个负极耳时,多个负极耳的厚度之和小于第二凹槽的深度。
说明书附图中为了标注出正极耳的位置,采用了不同的填充标记区分了正极极耳和第一箔片,但是,正极耳和第一箔片可为一体结构,且正极极耳和第一箔片的组成材料可相同。此外,说明书附图中为了标注出正极耳的位置,采用了不同的填充标记区分了正极耳和正极材料的,但是,正极材料也涂敷在正极耳表面。
具体地,可将正极材料涂覆在箔片层的表面,然后切割涂覆有正极材料的箔片层,形成正极片。
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用于容纳弯折的正极片的第一凹槽,可抵消向正极片弯折的正极耳导致的电源组件厚度增加。并且,通过第一凹槽容纳弯折后的正极耳,减少了弯折的正极耳对于电源组件空间的占用。
类似地,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用于容纳弯折的负极片的第二凹槽,可抵消弯折的负极耳导致的电源组件厚度增加,且减少了弯折的负极耳对于电源组件空间的占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组件,通过设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有利于减小电源组件的厚度,为多极耳结构在超薄电芯中的应用提供了解决方案。并且,还可减少弯折的正极耳和负极耳对于电源组件空间的占用,有利于减小电源组件的体积,进而提高电池能量密度,且提高配置该电源组件的电子设备的便携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示,负极片110还包括:第二箔片112、负极材料113、第三凹槽114和第四凹槽115;
负极材料,覆盖在第二箔片表面;
第三凹槽,通过去除覆盖第二箔片第三区域的负极材料形成,用于容纳向正极片弯折的正极耳;其中,第三凹槽的尺寸大于正极耳的尺寸;
第四凹槽,通过去除覆盖第二箔片第四区域的负极材料形成,用于容纳负极耳;其中,第四凹槽的尺寸大于负极耳的尺寸。
第二箔片的组成材料可包括:金属,例如,金属铜。
负极材料可包括:石墨,导电剂和粘合剂等。
负极材料可覆盖在第二箔片的至少一侧。当负极材料覆盖在第二箔片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时,可仅去除第二箔片第一侧或第二侧的部分负极材料,以形成第三凹槽。
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在第二箔片第一侧和第二侧对应于第二区域的位置,均去除部分负极材料,以形成两个第三凹槽,这两个第三凹槽关于第二区域对称。
第三凹槽的尺寸大于正极耳的尺寸,包括:第三凹槽的长度大于正极耳的长度,第三凹槽的宽度大于正极耳的宽度,且第三凹槽的深度大于正极耳的厚度。
第四凹槽的尺寸大于负极耳的尺寸,包括:第四凹槽的长度大于负极耳的长度,第四凹槽的宽度大于负极耳的宽度,且第四凹槽的深度大于负极耳的厚度。
可以理解的是,类似于在正极片上形成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在负极片上设置用于容纳弯折的正极片的第三凹槽,可抵消向正极片弯折的正极耳导致的电源组件厚度增加。并且,通过第三凹槽容纳弯折后的正极耳,减少了弯折的正极耳对于电源组件空间的占用。
类似地,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用于容纳弯折的负极片的第四凹槽,可抵消弯折的负极耳导致的电源组件厚度增加,且减少了弯折的负极耳对于电源组件空间的占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组件,通过设置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有利于减小电源组件的厚度,为多极耳结构在超薄电芯中的应用提供了解决方案。并且,还可减少弯折的正极耳和负极耳对于电源组件空间的占用,有利于减小电源组件的体积,进而提高电池能量密度,且提高配置该电源组件的电子设备的便携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组件可同时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三凹槽,且同时包括第二凹槽和第四凹槽,并且,第三凹槽与第一凹槽堆叠设置,第四凹槽与第二凹槽堆叠设置。
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在负极片上设置与第一凹槽堆叠设置的第三凹槽,以及与第二凹槽堆叠设置的第四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三凹槽提供的空间均可用于容纳更多正极片,第二凹槽和第四凹槽提供的空间均可用于容纳更多负极片,有利于增加用于容纳正极片和负极片的空间体积,进而可在保证电源组件厚度和能量密度变化范围较小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加电源组件中设置的正极片和负极片数量,以提高电源组件的充放电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示,电源组件还包括:
第一焊接极耳140,一端与正极耳层叠设置且固定连接;其中,第一焊接极耳与正极耳形成的第一固定连接结构,位于第一凹槽内;
第二焊接极耳150,一端与负极耳层叠设置且固定连接;其中,第二焊接极耳与负极耳形成的第二固定连接结构,位于第二凹槽内。
示例性地,可通过焊接的方式,焊接第一焊接极耳的一端与正极耳的一端,形成第一固定连接结构。并焊接第二焊接极耳的一端与负极耳的一端,形成第二固定连接结构。
第一焊接极耳的组成材料可包括:金属铝。第二焊接极耳的组成材料可包括:金属镍。
当正极片端部包括多个正极耳,负极片端部包括多个负极片,且负极片、隔膜和正极片卷绕在卷针外侧形成裸电芯101时,多个正极耳重叠且层叠设置,多个负极耳重合其层叠设置。可以理解的是,正极耳和负极耳位于裸电芯101内部。
结合图4和图5所示,第一焊接极耳与正极耳固定连接的一端140a位于裸电芯101内部,第一焊接极耳的另一端140b显露在裸电芯101外并作为电源组件的正极;第二焊接极耳与负极耳固定连接的一端位于裸电芯101内部,第二焊接极耳的另一端显露在裸电芯101外并作为电源组件的负极。此处,第一焊接极耳的另一端,为第一焊接极耳与正极耳固定连接一端的相反端;第二焊接极耳的另一端,为第二焊接极耳与负极耳固定连接一端的相反端。
电源组件包括正极和负极,用于与外部设备电连接。此处,第一焊接极耳显露在裸电芯101外的另一端可看作正极,第二焊接极耳显露在裸电芯101外的另一端可看作负极。
示例性地,电源组件还可包括:网格胶170。当对电源组件进行封装时,可通过网格胶170粘贴裸电芯和铝塑封膜,以增加裸电芯101和铝塑封膜之间的连接紧密度,起到对于裸电芯101的保护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当正极片卷绕在卷针外侧时,正极片能被划分为层叠设置的多折,相邻的两折覆盖卷针相对设置的两个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正极片卷绕在卷针外侧时,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对远离该卷针。
示例性地,以正极片包括N(N为大于2的整数)折为例,当从正极片的第一折将正极片卷绕在卷针外侧时,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可设置在正极片的第N折上。
当正极片卷绕在卷针外侧,且设置有第一凹槽的折与正极耳之间存在其他折时,其他折会覆盖在第一凹槽中,其他折的厚度会减小由于设置第一凹槽而在第一电芯表面形成的容纳空间的体积。该容纳空间用于容纳弯折的正极耳。
可以理解的是,当设置第一凹槽的折与第N折之间的折数越少时,由于设置第一凹槽形成的容纳空间的体积越大,越有利于减小由于设置多个正极耳造成的电源组件厚度增加。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连接结构的厚度,小于第一凹槽的深度;第二固定连接结构的厚度,小于第二凹槽的深度。如此,可进一步减小弯折的正极耳和负极耳对于电源组件空间的占用,有利于减小电源组件的体积,并减小配置该电源组件的电子设备的厚度,提高电子设备的便携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示,第一固定连接结构从第一区域延伸出的部分,向第一箔片的侧面弯折;第二固定连接结构从第二区域延伸出的部分,向所述第一箔片的侧面弯折。
示例性地,第一固定连接结构,具有第一弯折部;其中,第一弯折部,从第一区域延伸出并向第一箔片的侧面弯折;
第二固定连接结构,具有第二弯折部;其中,第二弯折部,从第二区域延伸出并向第一箔片的侧面弯折。
图5中虚线框内示出了第一弯折部。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固定连接结构从第一区域延伸出的部分,向第一箔片的侧面弯折,当电源组件被拉伸或发生碰撞时,第一固定连接结构发生上述弯折的区域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降低了由于外力拉伸导致正极耳和/或第一焊接极耳断裂的风险,且降低了由于碰撞导致正极耳和/或第一焊接极耳扎入裸电芯中导致电源组件损坏的风险。
同时,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将第二固定连接结构从第二区域延伸出的部分,向第一箔片的侧面弯折,当电源组件被拉伸或发生碰撞时,第二固定连接结构发生上述弯折的区域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降低了由于外力拉伸导致负极耳和/或第二焊接极耳断裂的风险,且降低了由于碰撞导致负极耳和/或第二焊接极耳扎入裸电芯中导致电源组件损坏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示,电源组件还包括:极耳胶190。对于封装后的电源组件,极耳胶190位于铝塑膜外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示,电源组件还可包括:
第一绝缘层191,覆盖在第一固定连接结构的表面;
第二绝缘层,覆盖在第二固定连接结构的表面。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绝缘层用于电隔离第一固定连接结构与电源组件中其他导电结构,第二绝缘层用于电隔离第二固定连接结构与电源组件中其他导电结构,避免电源组件短路。电源组件中的其他导电结构可包括:正极片或者负极片等。
第一绝缘层191和第二绝缘层的组成材料可包括具有粘性的绝缘胶纸。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示,电源组件还包括:
具有弹性的第一粘接层160,位于第一固定连接结构和第一区域之间,用于粘接第一固定连接结构和第一箔片;
具有弹性的第二粘接层,位于第二固定连接结构和第二区域之间,用于粘接第二固定连接结构和第一箔片。
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电绝缘。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的组成材料可包括:粘胶。例如网格胶。
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粘接层,可在防止正极耳短路的同时,提高第一固定连接结构与第一区域之间的连接紧密程度,减少由于第一固定连接结构发生偏位导致的电源组件的可靠性下降。通过设置第二粘接层,可在防止负极耳短路的同时,提高第二固定连接结构与第二区域之间的连接紧密程度,减少由于第一固定连接结构发生偏位导致的电源组件的可靠性下降。
此外,由于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具有弹性,因此,在电源跌落过程中,第一粘接层可以缓冲正极耳以及第一焊接极耳与第一区域之间的相互拉扯,第二粘接层也可以缓冲负极耳以及第二焊接极耳与第二区域之间的相互拉扯,减少由于拉扯的作用力较大导致的电源组件损坏。
图6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源组件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参照图6a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0:在第一箔片表面覆盖正极材料,形成正极片;在第二箔片表面覆盖负极材料,形成负极片;其中,正极片端部包括正极耳,负极片端部包括负极耳;
S120:去除正极片上覆盖第一箔片第一区域的正极材料,形成第一凹槽;去除正极片上覆盖第一箔片第二区域的正极材料,形成第二凹槽;其中,第一凹槽用于容纳正极片弯折的正极耳,第一凹槽的尺寸大于正极耳的尺寸;第二凹槽用于容纳负极耳,第二凹槽的尺寸大于负极耳的尺寸;
S130:卷绕负极片、隔膜和正极片。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去除覆盖第一箔片第一区域的正极材料形成的第一凹槽,利用第一凹槽容纳向正极片弯折的正极耳,可抵消向正极片弯折的正极耳导致的电源组件厚度增加。并且,通过去除覆盖第一箔片第二区域的正极材料形成的第二凹槽,利用第二凹槽容纳负极耳,可抵消弯折的负极耳导致的电源组件厚度增加。即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可减少正极耳和负极耳弯折对于电芯厚度的影响,降低电源组件的厚度,为多极耳结构在超薄电芯中的应用提供了解决方案,有利于提高多极耳结构的应用范围。
并且,通过第一凹槽容纳弯折后的正极耳,并通过第二凹槽容纳弯折的负极耳,减少了弯折的正极耳和负极耳对于电源组件空间的占用,有利于减小电源组件的体积,进而提高电池能量密度。
图6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电源组件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参照图6b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0:在第一箔片表面覆盖正极材料,形成正极片;在第二箔片表面覆盖负极材料,形成负极片;其中,正极片端部包括正极耳,负极片端部包括负极耳;
S220:去除负极片上覆盖第二箔片第三区域的负极材料,形成第三凹槽;去除负极片上覆盖第二箔片第四区域的负极材料,形成第四凹槽;其中,第三凹槽用于容纳向正极片弯折的正极耳,第三凹槽的尺寸大于正极耳的尺寸;第四凹槽用于容纳负极耳,第四凹槽的尺寸大于负极耳的尺寸;
S130:卷绕负极片、隔膜和正极片。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去除覆盖第二箔片第三区域的负极材料形成的第三凹槽,利用第三凹槽容纳向正极片弯折的正极耳,可抵消向正极片弯折的正极耳导致的电源组件厚度增加。并且,通过去除覆盖第二箔片第四区域的负极材料形成的第四凹槽,利用第四凹槽容纳负极耳,可抵消弯折的负极耳导致的电源组件厚度增加。即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可减少正极耳和负极耳弯折对于电芯厚度的影响,降低电源组件的厚度,为多极耳结构在超薄电芯中的应用提供了解决方案,有利于提高多极耳结构的应用范围。
并且,通过第三凹槽容纳弯折后的正极耳,并通过第四凹槽容纳弯折的负极耳,减少了弯折的正极耳和负极耳对于电源组件空间的占用,有利于减小电源组件的体积,进而提高电池能量密度。
需要指出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在S130之前,所述方法可同时包括上述S120和S220。并且,在S130之后,第三凹槽和第一凹槽堆叠设置,第四凹槽和第二凹槽堆叠设置。
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在负极片上设置与第一凹槽堆叠设置的第三凹槽,以及与第二凹槽堆叠设置的第四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三凹槽提供的空间均可用于容纳更多正极片,第二凹槽和第四凹槽提供的空间均可用于容纳更多负极片,有利于增加用于容纳正极片和负极片的空间体积,进而可在保证电源组件厚度和能量密度变化范围较小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加电源组件中设置的正极片和负极片数量,以提高电源组件的充放电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参照图7a所示,固定连接第一焊接极耳的一端和正极耳,形成第一固定连接结构。
固定连接第二焊接极耳的一端和负极耳,形成第二固定连接结构;
参照图7b所示,向第一凹槽弯折第一固定连接结构,将正极耳固定于第一凹槽中;
向第二凹槽弯折第二固定连接结构,将负极耳固定于第二凹槽中。
示例性地,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第一焊接极耳的一端和正极耳,形成第一固定连接结构。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第二焊接极耳的一端和负极耳,形成第二固定连接结构。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向第一凹槽弯折第一固定连接结构,向第二凹槽弯折第二固定连接结构,弯折的第一固定连接结构和第二固定连接结构中均包括弧形区域,该弧形区域能够起到缓冲作用,有利于增加第一固定连接结构和第二固定连接结构的活动量,降低在跌落过程中第一固定连接结构和第二固定连接结构发生断裂的风险。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固定连接结构包括正极耳的部分区域和第一焊接极耳的部分区域。第二固定连接结构包括负极耳的部分区域和第二焊接极耳的部分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形成第一固定连接结构之后,在第一固定连接结构表面粘贴第一绝缘层(如图7c所示);在形成第二固定连接结构之后,在第二固定连接结构表面粘贴第二绝缘层。
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固定连接结构表面覆盖第一绝缘层,并在第二固定连接结构覆盖第二绝缘层,通过第一绝缘层电隔离第一固定连接结构与电源组件中其他导电结构,并通过第二绝缘层电隔离第二固定连接结构与电源组件中其他导电结构,避免电源组件短路,有利于提高电源组件的可靠性。
参照图7c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第一凹槽中形成具有弹性的第一粘接层;在第二凹槽中形成具有弹性的第二粘接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正极耳固定于第一凹槽中,包括:利用具有弹性的第一粘接层固定连接第一固定连接结构和第一区域;
所述将负极耳固定在第二凹槽中,包括:利用具有弹性的第二粘接层将第二固定连接结构和第二区域。
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电绝缘。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的组成材料可包括:粘胶。例如网格胶。
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粘接层,可在防止正极耳短路的同时,提高第一固定连接结构与第一区域之间的连接紧密程度,减少由于第一固定连接结构发生偏位导致的电源组件的可靠性下降。通过设置第二粘接层,可在防止负极耳短路的同时,提高第二固定连接结构与第二区域之间的连接紧密程度,减少由于第一固定连接结构发生偏位导致的电源组件的可靠性下降。
此外,由于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具有弹性,因此,在电源跌落过程中,第一粘接层可以缓冲正极耳以及第一焊接极耳与第一区域之间的相互拉扯,第二粘接层也可以缓冲负极耳以及第二焊接极耳与第二区域之间的相互拉扯,减少由于拉扯的作用力较大导致的电源组件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向第一凹槽弯折第一固定连接结构,包括:向第一箔片的侧面弯折第一固定连接结构从第一区域延伸出的部分;
所述向第二凹槽弯折第二固定连接结构,包括:向第一箔片的侧面弯折第二固定连接结构从第二区域延伸出的部分。
具体地,向第一箔片的侧面弯折第一固定连接结构从第一区域延伸出的部分,可形成如图5所示第一弯折部;
向第一箔片的侧面弯折第二固定连接结构从第二区域延伸出的部分,可形成第二弯折部。
示例性地,可对第一固定连接结构进行轻微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部。第一弯折部的夹角可为钝角。类似地,第二弯折部呈现的夹角可为钝角。
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固定连接结构从第一区域延伸出的部分向第一箔片的侧面弯折,当电源组件被拉伸或发生碰撞时,第一固定结构发生上述弯折的区域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降低了由于外力拉伸导致正极耳和/或第一焊接极耳断裂的风险,且降低了由于碰撞导致正极耳和/或第一焊接极耳扎入裸电芯中导致电源组件损坏的风险。
并且,通过将第二固定连接结构从第二区域延伸出的部分向第一箔片的侧面弯折,当电源组件被拉伸或发生碰撞时,第二固定结构发生上述弯折的区域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降低了由于外力拉伸导致负极耳和/或第二焊接极耳断裂的风险,且降低了由于碰撞导致负极耳和/或第二焊接极耳扎入裸电芯中导致电源组件损坏的风险。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施例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负极片、隔膜及正极片;其中,所述负极片的端部包括负极耳,所述正极片的端部包括正极耳;
所述正极片还包括:第一箔片、正极材料、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所述正极材料,覆盖在所述第一箔片表面;
所述第一凹槽,通过去除覆盖所述第一箔片第一区域的正极材料形成,用于容纳向所述正极片弯折的所述正极耳;其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尺寸大于所述正极耳的尺寸;
所述第二凹槽,通过去除覆盖所述第一箔片第二区域的正极材料形成,用于容纳所述负极耳;其中,所述第二凹槽的尺寸大于所述负极耳的尺寸;
和/或,
所述负极片还包括:第二箔片、负极材料、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
所述负极材料,覆盖在所述第二箔片表面;
所述第三凹槽,通过去除覆盖所述第二箔片第三区域的负极材料形成,用于容纳向所述正极片弯折的所述正极耳;其中,所述第三凹槽的尺寸大于所述正极耳的尺寸;
所述第四凹槽,通过去除覆盖所述第二箔片第四区域的负极材料形成,用于容纳所述负极耳;其中,所述第四凹槽的尺寸大于所述负极耳的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还包括:
第一焊接极耳,一端与所述正极耳层叠设置且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焊接极耳与所述正极耳形成的第一固定连接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第二焊接极耳,一端与所述负极耳层叠设置且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焊接极耳与所述负极耳形成的第二固定连接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连接结构从所述第一区域延伸出的部分,向所述第一箔片的侧面弯折;
所述第二固定连接结构从所述第二区域延伸出的部分,向所述第一箔片的侧面弯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还包括:
具有弹性的第一粘接层,位于所述第一固定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一区域之间,用于粘接所述第一固定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一箔片;
具有弹性的第二粘接层,位于所述第二固定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用于粘接所述第二固定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一箔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还包括:
第一绝缘层,覆盖在所述第一固定连接结构的表面;
第二绝缘层,覆盖在所述第二固定连接结构的表面。
6.一种电源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箔片表面覆盖正极材料,形成正极片;在第二箔片表面覆盖负极材料,形成负极片;其中,所述正极片端部包括正极耳,所述负极片端部包括负极耳;
卷绕所述负极片、隔膜和所述正极片;
在所述卷绕所述负极片、隔膜和所述正极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去除所述正极片上覆盖所述第一箔片第一区域的正极材料,形成第一凹槽;其中,所述第一凹槽用于容纳向所述正极片弯折的所述正极耳,所述第一凹槽的尺寸大于所述正极耳的尺寸;去除所述正极片上覆盖所述第一箔片第二区域的正极材料,形成第二凹槽;其中,所述第二凹槽用于容纳所述负极耳,所述第二凹槽的尺寸大于所述负极耳的尺寸;
和/或,
去除所述负极片上覆盖所述第二箔片第三区域的负极材料,形成第三凹槽;其中,所述第三凹槽用于容纳向所述正极片弯折的所述正极耳,所述第三凹槽的尺寸大于所述正极耳的尺寸;去除所述负极片上覆盖所述第二箔片第四区域的负极材料,形成第四凹槽;其中,所述第四凹槽用于容纳所述负极耳,所述第四凹槽的尺寸大于所述负极耳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固定连接第一焊接极耳的一端和所述正极耳,形成第一固定连接结构;
固定连接第二焊接极耳的一端和所述负极耳,形成第二固定连接结构;
向所述第一凹槽弯折所述第一固定连接结构,将所述正极耳固定于所述第一凹槽中;
向所述第二凹槽弯折所述第二固定连接结构,将所述负极耳固定于所述第二凹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向所述第一凹槽弯折所述第一固定连接结构,包括:向所述第一箔片的侧面弯折所述第一固定连接结构从所述第一区域延伸出的部分;
所述向所述第二凹槽弯折所述第二固定连接结构,包括:向所述第一箔片的侧面弯折所述第二固定连接结构从所述第二区域延伸出的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所述正极耳固定于所述第一凹槽中,包括:利用具有弹性的第一粘接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一区域;
所述将所述负极耳固定在所述第二凹槽中,包括:利用具有弹性的第二粘接层将所述第二固定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形成所述第一固定连接结构之后,形成覆盖所述第一固定连接结构表面的第一绝缘层;在形成所述第二固定连接结构之后,形成覆盖所述第二固定连接结构表面的第二绝缘层;
所述向所述第一凹槽弯折所述第一固定连接结构,包括:向所述第一凹槽弯折表面覆盖有所述第一绝缘层的所述第一固定连接结构;
所述向所述第二凹槽弯折所述第二固定连接结构,包括:向所述第二凹槽弯折表面覆盖有所述第二绝缘层的所述第二固定连接结构。
CN202011306423.8A 2020-11-20 2020-11-20 电源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Pending CN1145521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06423.8A CN114552136A (zh) 2020-11-20 2020-11-20 电源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US17/334,957 US20220166116A1 (en) 2020-11-20 2021-05-31 Power supply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EP21176847.8A EP4002576A1 (en) 2020-11-20 2021-05-31 Power supply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06423.8A CN114552136A (zh) 2020-11-20 2020-11-20 电源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52136A true CN114552136A (zh) 2022-05-27

Family

ID=76197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06423.8A Pending CN114552136A (zh) 2020-11-20 2020-11-20 电源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66116A1 (zh)
EP (1) EP4002576A1 (zh)
CN (1) CN114552136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52515B1 (ko) * 2009-12-17 2012-06-0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전극조립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이차전지
JP2014060143A (ja) * 2012-08-22 2014-04-03 Sony Corp 正極活物質、正極および電池、並びに電池パック、電子機器、電動車両、蓄電装置および電力システム
TW201611391A (zh) * 2014-07-14 2016-03-16 蘋果公司 具有凹口以容納電極連接之堆疊式單元電池
CN107408659B (zh) * 2014-10-10 2020-11-13 株式会社Lg化学 电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KR101870314B1 (ko) * 2015-04-16 2018-06-2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극 탭들과 전극 리드의 탭-리드 결합부가 공간부에 위치하는 전극조립체
CN110556500A (zh) * 2018-05-31 2019-12-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锂离子二次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二次电池
KR102417105B1 (ko) * 2018-06-20 2022-07-04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개선된 전극 탭과 집전체 연결 구조를 갖는 전극 조립체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7460606B2 (ja) * 2018-09-11 2024-04-02 エナジャイザー ブランズ リミテッド ライアビリティ カンパニー スロット付きグロメットを備えた補聴器用電池
WO2020103014A1 (zh) * 2018-11-21 2020-05-28 深圳市马力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电池及其锂电芯
CN111740066B (zh) * 2019-03-25 2023-05-12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极片及具有所述极片的电极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166116A1 (en) 2022-05-26
EP4002576A1 (en) 2022-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18677B2 (ja) 電極組み立て体及びこれを備える二次電池
US9972868B2 (en) Curved electrode stack and battery pack including the same
JP5825436B2 (ja) 電極タブ接合性に優れた電極組立体、これを含む電池セル、デバイ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788107B2 (ja) 電池セルのための電極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及び、電極ユニット
KR101669216B1 (ko) 전극 조립체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이차 전지
KR20120007508A (ko) 갈바니 전지용 전극 스택
CN107851852B (zh) 蓄电装置
CN106463779B (zh) 锂离子二次电池
KR20080019311A (ko) 전극조립체의 내부 유동을 방지하여 안전성을 향상시킨파우치형 이차전지
EP2337118A1 (en) Secondary battery
CN1326269C (zh) 电极单元和使用该电极单元的二次电池
CN107645010B (zh) 可再充电电池
JPWO2014050988A1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564886B2 (ja) 積層型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圧取り出し基板の取り付け方法
JP7221122B2 (ja) 電池セルの電極アセンブリの製造方法及び電池セル
CN103078129A (zh) 二次电池
CN113675535B (zh) 电芯及电子装置
CN110190319A (zh) 电极组件和二次电池
KR20040054201A (ko) 고용량 파우치형 이차전지
CN111630699B (zh) 二次电池
CN111799429A (zh) 软包电池和软包电池的组装方法
CN213150965U (zh) 电池和使用电池的装置
CN209709100U (zh) 电极组件和二次电池
KR20160023035A (ko) 수직 적층 구조의 전지셀
JP2021150228A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