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48685A - 建筑施工项目进度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储存介质 - Google Patents

建筑施工项目进度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储存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48685A
CN114548685A CN202210073842.4A CN202210073842A CN114548685A CN 114548685 A CN114548685 A CN 114548685A CN 202210073842 A CN202210073842 A CN 202210073842A CN 114548685 A CN114548685 A CN 1145486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user
content
proj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7384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红
李维
何佩
李明
唐浪辉
张雪松
李惠翔
郭亚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Jiaotou Design Consulting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chuan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Jiaotou Design Consulting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chuan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Jiaotou Design Consulting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chuan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Jiaotou Design Consulting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7384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486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486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486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1Scheduling, planning or task assign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3Resource planning in a project environ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3Workflow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建筑施工项目进度管理方法,通过获取工程设计内容的预设量化信息;获取第一用户通过触发操作产生的验收确认请求;根据验收确认请求确定第二用户;获取工程施工内容的实际量化信息;将实际量化信息发送至第二用户;获取第二用户通过触发操作产生的验收确认结果,根据验收确认结果判断工程施工内容是否验收通过;并根据判断的验收确认结果,将实际量化信息和验收确认结果发送至第三用户,或将验收确认结果发送至第一用户,实现建筑施工项目进度的管理。本发明采用信息化流程和手段,将原来的纸质资料转换为终端操作,减少了容错率,节约了经济成本,并且提高了管理效益角度,可对建筑施工项目进度实现实时有效的监督作用。

Description

建筑施工项目进度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储存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项目进度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储存介质。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施工实践中,建筑施工项目进度主要经手的是施工方、监理方和业主方,业主方通过设计单位获得图纸、计划预算等设计施工资料交予施工方,施工方根据设计施工资料进行施工,施工结束后将施工成果汇总至监理方,监理方接收到施工成果后进行验收确认,业主方获得验收确认后对施工方进行打款,并据此获知项目进度。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项目的工程单元层次复杂繁多,而且基于对项目质量安全的高度负责,需要对工程单元分至分项工程甚至检验批进行质量验收,对工程单元分至单位工程进行竣工验收和决算,在验收期间产生的验收资料也就纷繁复杂,导致在资料信息交换以及项目进度获取方面等存在较大困难。而且,监理方和业主方只能在现有规划项目的施工期间对这些资料信息进行查验,并对可能出现的错误作出修改,而这些修改经常需要长时间的测量、审批和报告才能形成,修改后的资料不能及时返回现有规划项目的施工人员手中,时常会影响施工工期。并且,修改后的资料还可能会不适当地被分配至错误的施工人员手中,使得现有规划项目难以得到正确校正,进一步影响项目进度。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建筑施工项目进度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储存介质,采用信息化流程和手段,将原来的纸质资料转换为终端操作,减少容错率,节约经济成本,提高管理效益角度,并可实现实时有效的监督作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施工项目进度管理方法,包括:
获取工程设计内容的预设量化信息;
获取第一用户通过触发操作产生的验收确认请求,根据验收确认请求确定第二用户;
获取工程施工内容的实际量化信息,将实际量化信息发送至第二用户;
获取第二用户通过触发操作产生的验收确认结果,根据验收确认结果判断工程施工内容是否验收通过;
若验收通过,则将实际量化信息和验收确认结果发送至第三用户;
若验收不通过,则将验收确认结果发送至第一用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获取到工程施工内容的实际量化信息时,还包括:
比对实际量化信息和预设量化信息,生成比对差异结果;
将比对差异结果发送至第二用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获取工程设计内容的预设量化信息,包括:
从基于工程设计内容产生的图表清单中识别获取预设量化信息;或者
从基于工程设计内容产生的BIM模型中识别获取预设量化信息;或者
从基于工程设计内容产生的电子图纸中识别获取预设量化信息;
其中,预设量化信息包括完成工程设计内容所需的工程材料的预计数量和与工程材料对应的预计单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验收确认请求确定第二用户,包括:
根据验收确认请求获取监理联系人列表并显示;
获取从监理联系人列表中选择的至少一个监理联系人作为第二用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获取工程施工内容的实际量化信息,包括:
从基于工程施工内容产生的图表清单中识别获取实际量化信息;
其中,工程施工内容包括第一用户根据工程设计内容进行施工并完成的工程单元;实际量化信息包括完成工程施工内容所需的工程材料的实际数量和与工程材料对应的实际单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工程施工内容验收通过时,还包括:
归算工程施工内容对应的项目施工进度;
建立并展示与工程施工内容对应的可视化模型;
其中,可视化模型包括二维或三维模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归算工程施工内容对应的项目施工进度,包括:
获取工程施工内容的工程单元数量;
获取工程设计内容的工程单元数量;
对比工程施工内容的工程单元数量与工程设计内容的工程单元数量,将对比获得的占比比例作为项目施工进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预设工程用时弹性范围;
获取完成工程设计内容所需的计划人机料配置和计划工程用时;
实时获取工程施工内容的实际人机料配置和实际工程用时;
比对计划工程用时和实际工程用时,生成工程用时差异结果,并检测工程用时差异结果是否处于工程用时弹性范围内;
若工程用时差异结果超出工程用时弹性范围,校正计划人机料配置和计划工程用时,并将实际人机料配置和实际工程用时发送至第三用户。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施工项目进度管理系统,包括:
信息识别模块,用于获取工程设计内容的预设量化信息和工程施工内容的实际量化信息;
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用户通过触发操作产生的验收确认请求和第二用户通过触发操作产生的验收确认结果;
对象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验收确认请求确定第二用户;
逻辑判断模块,用于根据验收确认结果判断工程施工内容是否验收通过;
内容发送模块,用于将实际量化信息发送至第二用户、将实际量化信息和验收确认结果发送至第三用户或将验收确认结果发送至第一用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逻辑运算模块,用于归算工程施工内容对应的项目施工进度;
模型生成模块,用于建立并展示与所述工程施工内容对应的二维或三维模型。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的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信息化流程和手段,通过获取工程设计内容的预设量化信息;获取第一用户通过触发操作产生的验收确认请求;根据验收确认请求确定第二用户;获取工程施工内容的实际量化信息;将实际量化信息发送至第二用户;获取第二用户通过触发操作产生的验收确认结果,根据验收确认结果判断工程施工内容是否验收通过;并根据判断的验收确认结果,将实际量化信息和验收确认结果发送至第三用户,或将验收确认结果发送至第一用户的方式,将原来的纸质资料转换为终端操作,减少容错率,节约经济成本,提高管理效益角度,并可实现实时有效的监督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建筑施工项目进度管理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建筑施工项目进度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获取比对差异结果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建立可视化模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归算项目施工进度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获取工程用时差异结果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建筑施工项目进度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虽然将结合这些实施方式描述主题,但应当理解的是,它们并不旨在将主题限制于这些实施方式。相反,本文所描述的主题旨在覆盖可以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替选方案、修改方案和等同方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文中所描述的电子计算设备、单元和组件的全部或部分以硬件、硬件和固件的组合,硬件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组合等等实现。此外,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本主题的彻底理解。然而,一些实施方式可以没有这些具体细节而实施。在其它实例中,公知的方法、过程、对象和电路为了不必要地模糊本主题的各个方面而没有进行详细描述。
除非特别声明,否则如以下讨论中所显然的,应当领会的是,贯穿本实施方式的本说明书,利用诸如“获取”、“比对”、“预设”、“判断”、“校正”、“归算”、“确定”、“建立”、“展示”、“发送”等术语的讨论通常(但不总是)指的是计算机系统或类似电子计算设备的动作和进程。电子计算设备操纵在电子计算设备的处理器、寄存器和/或存储器内表示为物理(电子)量的数据并将所述数据转换成在该电子计算设备的存储器、寄存器和/或该电子计算设备或其它电子计算设备的其它的这种信息的存储组件、处理组件、传输组件和/或显示组件内类似地表示为物理(电子)量的其它数据。
本申请提供的建筑施工项目进度管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第一终端1通过网络与服务器2进行通信,第二终端3通过网络与服务器2进行通信,第三终端4通过网络与服务器2进行通信。具体的,以第一终端1作为施工方,也即为第一用户,可产生验收确认请求、并根据验收确认请求确定待发送的第二用户,以及获取工程施工内容的实际量化信息以及接收验收确认结果;以第二终端3为监理方,也即为第二用户,可接收实际量化信息、获取验收确认结果;以第三终端4为业主方,也即为第三用户,可接收实际量化信息和验收确认结果。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终端1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第二终端3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其中,第一终端1、第二终端3以及第三终端4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服务器2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2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施工项目进度管理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应用环境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工程设计内容的预设量化信息。
具体的,工程设计内容,是设计单位对建筑施工项目的设计方案,包括施工图纸、用工材料和计划预算等设计施工资料,该设计施工资料的载体可以是图表清单、BIM模型和/或电子图纸。建筑施工项目则包括根据工程单元的层次进行依次划分的建设项目、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布工程和/或分项工程。该工程设计内容根据第一用户负责的施工范围和内容(即工程单元)进行分配,最小的工程单元为分项工程,具备对应的工程标号标识。因此,工程设计内容可以是分项工程的设计施工资料,也可以是囊括多个分项工程的分布工程的设计施工资料,类推至囊括多个单项工程的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资料等。可以理解的是,工程设计内容从建筑施工项目伊始时就被录入或上传至服务器2中预设保存,服务器2可从工程设计内容(包括图表清单、BIM模型和/或电子图纸)中识别获取预设量化信息,该预设量化信息包括完成工程设计内容所需的工程材料的预计数量和与工程材料对应的预计单价,进而整理出全信息化工程总造价表,第一用户(施工方)、第二用户(监理方)、第三用户(业主方)等参建单位可通过预设量化信息随时了解、查询、统计工程数量和造价。
步骤102,获取第一用户通过触发操作产生的验收确认请求,根据验收确认请求确定第二用户。
具体的,在第一终端1上可通过应用程序显示可用于产生验收确认请求的控件,例如验收确认提交按钮。第一用户可通过在应用程序上触发该控件产生验收确认请求,第一终端1获取到该验收确认请求;随后,根据验收确认请求确定第二用户,即选择需要发送的第二终端2;具体的,可在服务器2中预设与工程设计内容对应匹配的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进行确定。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确定,例如,第一终端1获取到验收确认请求后,可通过应用程序显示第二用户选择界面;该第二用户选择界面用于展示可供选择的第二用户。进一步的,第二用户可以是第一终端1中的监理联系人列表中的至少一个监理联系人;该监理联系人列表可以是第一终端1的本地存储的监理联系人列表,也可以是从服务器2获取到的监理联系人列表。
步骤103,获取工程施工内容的实际量化信息,将实际量化信息发送至第二用户;
具体的,工程施工内容包括第一用户根据工程设计内容进行施工并完成的工程单元,完成的最小施工内容是分项工程。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用户可通过第一终端1记录并上传每日施工进度,在完成一个工程单元时,将工程施工内容(基于工程施工内容产生的图表清单)录入或上传至服务器2中保存,服务器2可从工程施工内容中识别获取实际量化信息,该实际量化信息包括完成工程施工内容所需的工程材料的实际数量和与工程材料对应的实际单价,进而整理出全信息化工程实际造价表,第一用户(施工方)、第二用户(监理方)、第三用户(业主方)等参建单位可通过实际量化信息随时了解、查询、统计实际工程数量和实际造价。随后,将实际量化信息发送至第二用户,即第一终端1或服务器2获取到实际量化信息后,可以将实际量化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3。具体的,服务器2中记录有第一终端1和第二终端3的终端标识,第一终端1获取到第二终端3的终端标识,根据终端标识将实际量化信息发送至与该终端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3。第二终端3接收到实际量化信息后进行内容显示。
步骤104,获取第二用户通过触发操作产生的验收确认结果,根据验收确认结果判断工程施工内容是否验收通过,若是,则进入步骤105,否则进入步骤106;
具体的,在第二终端3上可通过应用程序显示可用于产生验收确认结果的控件,例如验收通过按钮和验收不通过按钮。第二用户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实际量化信息了解到工程施工内容的施工情况,根据第二用户即监理方的专业知识判断工程施工内容可否通过验收,并通过在应用程序上触发该控件产生验收确认结果,第二终端3获取到该验收确认结果。
步骤105,若验收通过,则将实际量化信息和验收确认结果发送至第三用户;
即第二终端3获取到验收通过的结果后,可以将实际量化信息和验收确认结果发送至第三终端4。具体的,服务器2中还记录有第三终端4的终端标识,第二终端3获取到第三终端4的终端标识,根据终端标识将实际量化信息发送至与该终端标识对应的第三终端4。第三终端4接收到实际量化信息和验收确认结果后进行内容显示。
步骤106,若验收不通过,则将验收确认结果发送至第一用户。
即第二终端3获取到验收不通过的结果后,可以将验收确认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1。具体的,第二终端3获取到第一终端1的终端标识,根据终端标识将验收确认结果原路发回至与该终端标识对应的第一终端1。第一终端1接收到验收确认结果后进行内容显示,可以理解的是,该验收确认结果还可以包括文字、图表等信息,用以告知第一用户验收不通过的原因。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结合实际量化信息自动实现实际产值统计、自动实现可计量金额统计、并进行计量提示;自动生成对上计量报表;根据变更及收方资料的审批结果反馈数据,及时更新工程数量及造价;自动识别并提示各项资料的漏缺项;根据设计要求及规范要求识别工程的规范性等;提高了管理效益角度,并可对建筑施工项目实现实时有效的监督作用。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在获取到工程施工内容的实际量化信息时,本申请的方法还包括:
步骤1031,比对实际量化信息和预设量化信息,生成比对差异结果;
步骤1032,将比对差异结果发送至第二用户。
具体的,主要是通过服务器2对工程材料的数量和与工程材料对应的单价的比对,包括完成工程设计内容所需的工程材料的预计数量和完成工程施工内容所需的工程材料的实际数量的比对,以及与工程材料对应的预计单价和与工程材料对应的实际单价的比对,生成比对差异结果发送至第二终端3并展示,比对差异结果可以为数值差值的呈现,或是存在数值差异的实际量化信息项和预设量化信息项的呈现;第二用户根据比对后产生的比对差异结果可有效判断工程施工内容可否通过验收。进一步的,还可以将比对差异结果通过改色等方式进行显著标识,使第二用户可以直观地获取比对差异结果,方便进行判断。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在工程施工内容验收通过时,本申请的方法还包括:
步骤1051,归算工程施工内容对应的项目施工进度;
进一步具体的,如图5所示,在步骤1051中包括:
步骤10511,获取工程施工内容的工程单元数量;
服务器2通过识别工程施工内容获取工程施工内容的工程单元数量,工程单元数量以分项工程为最小单位,并可按建筑工程项目的工程单元层次进行囊括统计,并可采用树状图的方式进行分层次展示。
步骤10512,获取工程设计内容的工程单元数量;
服务器2通过识别工程设计内容获取工程设计内容的工程单元数量,工程单元数量也以分项工程为最小单位,并可按建筑工程项目的工程单元层次进行囊括统计,并可采用树状图的方式进行分层次展示。
步骤10513,对比工程施工内容的工程单元数量与工程设计内容的工程单元数量,将对比获得的占比比例作为项目施工进度。
服务器2通过将工程施工内容的工程单元数量与工程设计内容的工程单元数量进行对比,获得工程施工内容的工程单元数量在工程设计内容的工程单元数量的占比比例,该占比比例即为项目施工进度。
通过上述方式,施工方可根据项目施工进度随时对比计量时间、范围,一键操作形成对上计量资料和结算资料,减少人工统计时间、全面杜绝了人工统计的偏差,并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业主方可及时了解各项目的实际产值和对上计量情况;各参建单位可及时了解工程实际进度情况。
步骤1052,建立并展示与工程施工内容对应的可视化模型,包括二维或三维模型。
具体的,可视化模型的建立方式参见BIM模型建立方式,此处不再赘述。服务器2基于项目施工进度进行可视化模型的建立,建立的可视化模型保存在服务器2中,第一用户(施工方)、第二用户(监理方)、第三用户(业主方)等参建单位可随时查看了解。通过二维或三维的可视化模型直观的展示项目施工进度,使第一用户、第二用户和/或第三用户能够快速了解项目施工进度,及时调整项目施工方向以及企业内部资金规划,提高工程资料和实际施工的紧密逻辑性。
进一步的,为方便企业进一步细化调整后期项目规划,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建筑施工项目进度管理方法还包括:
步骤107,预设工程用时弹性范围;
具体的,工程用时弹性范围,是完成工程设计内容所需的时间范围,具备一个下限值和一个上限值,以规范工程用时。可以理解的是,该工程用时弹性范围从建筑施工项目伊始时就被录入或上传至服务器2中预设保存。
步骤108,获取完成工程设计内容所需的计划人机料配置和计划工程用时;
具体的,服务器2可根据预设的工程设计内容识别获取到的预设量化信息分配各项施工任务,并根据各项施工任务分析和确定完成对应工程设计内容所需的人机料配置计划,即获取到包括计划人机料配置和计划工程用时在内的人机料配置计划。
步骤109,实时获取工程施工内容的实际人机料配置和实际工程用时;
具体的,服务器2可根据第一终端1实时录入或上传的工程施工内容识别获取到的实际量化信息,识别出完成对应工程施工内容所需的实际人机料配置计划,即获取到包括实际人机料配置和实际工程用时在内的人机料配置计划。
步骤110,比对计划工程用时和实际工程用时,生成工程用时差异结果,并检测工程用时差异结果是否处于工程用时弹性范围内,若是,则进入步骤111,否则进入步骤112;
步骤111,若工程用时差异结果处于工程用时弹性范围内,则无需提醒第三用户;
步骤112,若工程用时差异结果超出工程用时弹性范围,则服务器2将原划人机料配置和计划工程用时进行备份,然后根据实际人机料配置和实际工程用时自动校正计划人机料配置和计划工程用时,并将实际人机料配置和实际工程用时发送至第三用户(即第三终端4),以提醒第三用户调整和开展后续配置计划。
通过上述方式可远程查询到各项目的计划实施情况及偏离计划的原因;实现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动态信息更新;项目计划出现偏离时及时提醒相关管理人员;对所有或单个或部分项目进行一键产值查询。可以理解的是,无论工程用时差异结果是否处于工程用时弹性范围内,计划人机料配置、计划工程用时、实际人机料配置和实际工程用时在获取之时即保存在服务器2中,第一用户(施工方)、第二用户(监理方)、第三用户(业主方)等参建单位可随时进行了解、查询和统计。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图6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例如步骤102和步骤103、步骤10511和步骤10512等。因此,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图6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此外,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建筑施工项目进度管理系统,包括:
信息识别模块121,用于获取工程设计内容的预设量化信息和工程施工内容的实际量化信息;
请求获取模块122,用于获取第一用户通过触发操作产生的验收确认请求和第二用户通过触发操作产生的验收确认结果;
对象确定模块123,用于根据验收确认请求确定第二用户;
逻辑判断模块124,用于根据验收确认结果判断工程施工内容是否验收通过;
内容发送模块125,用于将实际量化信息发送至第二用户、将实际量化信息和验收确认结果发送至第三用户或将验收确认结果发送至第一用户。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建筑施工项目进度管理系统还包括:
逻辑运算模块126,用于归算工程施工内容对应的项目施工进度;
模型生成模块127,用于建立并展示与所述工程施工内容对应的二维或三维模型。
关于建筑施工项目进度管理系统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建筑施工项目进度管理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建筑施工项目进度管理系统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电子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中各实施例的步骤。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终端。该电子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电子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电子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电子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页面分享方法或者实现一种页面分享消息处理方法。该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电子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电子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电子设备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电子设备的限定,具体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实施例的方法中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建筑施工项目进度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工程设计内容的预设量化信息;
获取第一用户通过触发操作产生的验收确认请求,根据所述验收确认请求确定第二用户;
获取工程施工内容的实际量化信息,将所述实际量化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用户;
获取所述第二用户通过触发操作产生的验收确认结果,根据所述验收确认结果判断所述工程施工内容是否验收通过;
若验收通过,则将所述实际量化信息和所述验收确认结果发送至第三用户;
若验收不通过,则将所述验收确认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项目进度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到工程施工内容的实际量化信息时,还包括:
比对实际量化信息和预设量化信息,生成比对差异结果;
将所述比对差异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二用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项目进度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工程设计内容的预设量化信息,包括:
从基于所述工程设计内容产生的图表清单中识别获取所述预设量化信息;或者
从基于所述工程设计内容产生的BIM模型中识别获取所述预设量化信息;或者
从基于所述工程设计内容产生的电子图纸中识别获取所述预设量化信息;
其中,所述预设量化信息包括完成所述工程设计内容所需的工程材料的预计数量和与所述工程材料对应的预计单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项目进度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验收确认请求确定第二用户,包括:
根据所述验收确认请求获取监理联系人列表并显示;
获取从所述监理联系人列表中选择的至少一个监理联系人作为所述第二用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项目进度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工程施工内容的实际量化信息,包括:
从基于所述工程施工内容产生的图表清单中识别获取所述实际量化信息;
其中,所述工程施工内容包括所述第一用户根据所述工程设计内容进行施工并完成的工程单元;所述实际量化信息包括完成所述工程施工内容所需的工程材料的实际数量和与所述工程材料对应的实际单价。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建筑施工项目进度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施工内容验收通过时,还包括:
归算所述工程施工内容对应的项目施工进度;
建立并展示与所述工程施工内容对应的可视化模型;
其中,所述可视化模型包括二维或三维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施工项目进度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归算所述工程施工内容对应的项目施工进度,包括:
获取所述工程施工内容的工程单元数量;
获取所述工程设计内容的工程单元数量;
对比所述工程施工内容的工程单元数量与所述工程设计内容的工程单元数量,将对比获得的占比比例作为所述项目施工进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项目进度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预设工程用时弹性范围;
获取完成所述工程设计内容所需的计划人机料配置和计划工程用时;
实时获取所述工程施工内容的实际人机料配置和实际工程用时;
比对所述计划工程用时和所述实际工程用时,生成工程用时差异结果,并检测判断工程用时差异结果是否处于工程用时弹性范围内;
若所述工程用时差异结果超出所述工程用时弹性范围,校正所述计划人机料配置和计划工程用时,并将所述实际人机料配置和实际工程用时发送至所述第三用户。
9.一种建筑施工项目进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识别模块,用于获取工程设计内容的预设量化信息和工程施工内容的实际量化信息;
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用户通过触发操作产生的验收确认请求和第二用户通过触发操作产生的验收确认结果;
对象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验收确认请求确定第二用户;
逻辑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验收确认结果判断所述工程施工内容是否验收通过;
内容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实际量化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用户、将所述实际量化信息和所述验收确认结果发送至第三用户或将所述验收确认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建筑施工项目进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逻辑运算模块,用于归算工程施工内容对应的项目施工进度;
模型生成模块,用于建立并展示与所述工程施工内容对应的二维或三维模型。
1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210073842.4A 2022-01-21 2022-01-21 建筑施工项目进度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储存介质 Pending CN1145486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3842.4A CN114548685A (zh) 2022-01-21 2022-01-21 建筑施工项目进度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储存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3842.4A CN114548685A (zh) 2022-01-21 2022-01-21 建筑施工项目进度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储存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48685A true CN114548685A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72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73842.4A Pending CN114548685A (zh) 2022-01-21 2022-01-21 建筑施工项目进度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储存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4868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19926A (zh) * 2022-07-02 2022-07-29 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 目标分层迭代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53141A (zh) * 2017-12-29 2018-05-18 青建集团股份公司 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数据调整控制系统
CN111598379A (zh) * 2020-03-31 2020-08-28 中铁建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项目管理方法、平台、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184177A (zh) * 2020-10-13 2021-01-05 广东天衡工程建设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项目监管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29446A (zh) * 2020-12-18 2021-03-19 北京求实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项目造价风险管理系统
CN113407651A (zh) * 2021-07-05 2021-09-17 北京天辰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进度信息反馈及偏差实时展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53141A (zh) * 2017-12-29 2018-05-18 青建集团股份公司 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数据调整控制系统
CN111598379A (zh) * 2020-03-31 2020-08-28 中铁建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项目管理方法、平台、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184177A (zh) * 2020-10-13 2021-01-05 广东天衡工程建设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项目监管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29446A (zh) * 2020-12-18 2021-03-19 北京求实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项目造价风险管理系统
CN113407651A (zh) * 2021-07-05 2021-09-17 北京天辰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进度信息反馈及偏差实时展示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19926A (zh) * 2022-07-02 2022-07-29 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 目标分层迭代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98379B (zh) 项目管理方法、平台、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280626B (zh) 合同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626914A (zh) 基于数字孪生的工程项目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858273A (zh) 产品信息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255691A (zh) 中标供应商的获取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Yap et al. Criticality of project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in the delivery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CN111080337A (zh) 基于联盟链的车辆评估信息获取方法、装置、系统和设备
CN114548685A (zh) 建筑施工项目进度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储存介质
CN111353787A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装备综合保障系统
TW201349135A (zh) 營建工程施工品質管理系統
CN112070482A (zh) 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48530A (zh) 一种服务器生产自动检验及返修的方法
Ghannadpour et al. Reducing rework and increasing the civil projects quality, through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 by using the concept of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
CN109978512A (zh) 项目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2348473A (zh) 一种工程管理信息可视化软件
CN112907220B (zh) 一种工程造价的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13570220B (zh) 任务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438812A (zh) 输电设备全生命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660328A (zh) 基于互联网的多人协同线上办公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0796566A (zh) 电力营销稽查方法、装置、移动设备和存储介质
Austin et al. A survey of commonly applied methods for software process improvement
Barausova et al.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to assess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use of digital technologies in the activities of customs authorities
CN111177242A (zh) 基于时间的数据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2009255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ally preparing an image-based repair plan
CN114519498B (zh)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质量验评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610041 area a and B, 8th floor, Sichuan Expressway Building, No.90, West 1st section of 2nd Ring Road, Wuhou District,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ichuan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Group Co.,Ltd.

Applicant after: Sichuan Jiaotou design consulting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041 area a and B, 8th floor, Sichuan Expressway Building, No.90, West 1st section of 2nd Ring Road, Wuhou District,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ichuan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Group Co.,Ltd.

Applicant before: Sichuan Jiaotou design consulting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