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43633A - 一种公路桥梁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公路桥梁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43633A
CN114543633A CN202210191374.0A CN202210191374A CN114543633A CN 114543633 A CN114543633 A CN 114543633A CN 202210191374 A CN202210191374 A CN 202210191374A CN 114543633 A CN114543633 A CN 1145436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inverted
shaped
shaped plates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9137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茜
王洋
刘风
李遵遵
齐铁牛
张静
崔海文
赵杰
黄瑜
李丹
朱珂
崔玉勉
余林斌
潘宇
栗博
于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019137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436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436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4363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5/14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distance or clearance between spaced objects or spaced apertu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5/0002Arrangements for supporting, fixing or guiding the measuring instrument or the object to be measur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一种公路桥梁检测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钢筋间距测量方法操作繁琐、费时费力的问题;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倒L形板,右侧的三个倒L形板上端转动连接有卷尺,卷尺自由端与其左侧相邻的倒L形板固定连接,左侧的三个倒L形板内设有伸缩杆,左侧的三个倒L形板上端设有立杆,立杆上滑动连接有压板,压板右端铰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下端滑动连接有滑杆,滑杆下端与其对应侧的伸缩杆右端铰接连接;壳体上端设有拉板,拉板下端贯穿壳体且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夹板,右侧的三个倒L形板后端设有上升板,壳体上内侧壁上设有三角板,三角板上设有梯形板,右侧的三个倒L形板可随三角板的左右移动而上下移动;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

Description

一种公路桥梁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检测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公路桥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公路与桥梁的建设中,钢筋是必不可少的材料,而检测人员则需要在工人师傅铺设钢筋完毕后,对钢筋的间距进行测量,从而保证施工的标准,而现有的钢筋间距测量方法大多为连续测量四根钢筋之间的的三个间距,取其中误差最大的一组数据进行记录,而具体的测量方法为从第一根钢筋的左侧测量至第二根钢筋的左侧,再从第二根钢筋的左侧测量至第三根钢筋的左侧,再从第三根钢筋的左侧测量至第四根钢筋的左侧,但现有的操作方法大多为检测人员使用卷尺依次进行测量,但由于需要进行检测的点较多,且检测方法操作繁琐,因此检测人员需要进行大量的检测工作,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公路桥梁检测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钢筋间距测量方法操作繁琐、费时费力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左右方向且开口朝下的壳体,壳体内设有四个呈左右方向分布的倒L形板,右侧的三个倒L形板上端转动连接有卷尺,卷尺自由端与其左侧相邻的倒L形板固定连接,左侧的三个倒L形板内设有左右方向的伸缩杆,伸缩杆右端贯穿倒L形板且经T形块与其右侧相邻的倒L形板滑动连接,左侧的三个倒L形板上端设有上下方向的立杆,立杆上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的压板,压板右端铰接有上下方向的连接杆,连接杆下端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滑杆,滑杆下端与其对应侧的伸缩杆右端铰接连接;
所述的壳体上端设有倒L形的拉板,拉板下端贯穿壳体且设有倒L形的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上下方向且可左右移动的夹板,固定板前端经前后方向的连接板与最左侧的倒L形板固定连接,右侧的三个倒L形板后端设有三角形的上升板,壳体上内侧壁上设有上下方向且可左右移动的三角板,三角板位于拉板与倒L形板之间且可与压板接触,三角板上设有位于上升板下方且可与上升板接触的梯形板,右侧的三个倒L形板可随三角板的左右移动而上下移动。
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操作方便,实用性强,通过电机带动三角板的左右移动,三角板向右移动挤压压板,使右侧的三个倒L形板向右移动,实现对钢筋间距的测量,三角板带动顶板及梯形板的移动,可以实现使右侧的三个倒L形板回到初始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轴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全切主视轴测图。
图4是本发明的剖切主视轴测图。
图5是本发明的全剖切主视轴测图。
图6是本发明的全剖右视轴测图。
图7是本发明的阶梯剖主视轴测图。
图8是本发明中固定板、立杆、卷尺等的轴测图。
图9是本发明图3中A的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图4中B的放大图。
图11是本发明图6中C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11给出,包括左右方向且开口朝下的壳体1,壳体1内设有四个呈左右方向分布的倒L形板2,右侧的三个倒L形板2上端转动连接有卷尺3,卷尺3自由端与其左侧相邻的倒L形板2固定连接,左侧的三个倒L形板2内设有左右方向的伸缩杆4,伸缩杆4右端贯穿倒L形板2且经T形块与其右侧相邻的倒L形板2滑动连接,左侧的三个倒L形板2上端设有上下方向的立杆5,立杆5上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的压板6,压板6右端铰接有上下方向的连接杆7,连接杆7下端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滑杆8,滑杆8下端与其对应侧的伸缩杆4右端铰接连接;
所述的壳体1上端设有倒L形的拉板31,拉板31下端贯穿壳体1且设有倒L形的固定板9,固定板9上设有上下方向且可左右移动的夹板10,固定板9前端经前后方向的连接板与最左侧的倒L形板2固定连接,右侧的三个倒L形板2后端设有三角形的上升板11,壳体1上内侧壁上设有上下方向且可左右移动的三角板12,三角板12位于拉板31与倒L形板2之间且可与压板6接触,三角板12上设有位于上升板11下方且可与上升板11接触的梯形板13,右侧的三个倒L形板2可随三角板12的左右移动而上下移动。
为了使夹板10可左右移动,所述的拉板31上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拉柄14,拉柄14右端设有拉绳15,拉绳15自由端贯穿拉板31且与夹板10左端连接,拉板31右端开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分布且左右方向的限位槽16,拉柄14上紧密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且右端可插入限位槽16内的限位杆17,夹板10左端经左右方向的第一压簧与固定板9连接。
为了使三角板12可左右移动,所述的壳体1内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螺杆18,螺杆18与三角板12上端螺纹连接,三角板12上端与壳体1滑动连接,壳体1左端设有左右轴向的电机19,电机19输出端贯穿壳体1且与螺杆18同轴固定连接。
为了使右侧的三个倒L形板2可随三角板12的左右移动而上下移动,所述的最右侧的两个倒L形板2下侧开设有左右方向的让位槽20,中间的两个倒L形板2内滑动连接有U形且开口朝右的挡板21,挡板21右端的上下两侧分别贯穿倒L形板2且上端可插入其右侧的让位槽20内,挡板21左端经左右方向的第二压簧22与其对应侧的倒L形板2连接。
为了便于对压板6进行限位,所述的立杆5后端的下侧开设有前后方向的卡槽23,压板6内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的卡板24,卡板24前端可插入其对应侧的卡槽23内,卡板24经前后方向的弹簧25与压板6连接。
为了便于对压板6解除限位,所述的卡板24后端设有左右方向的推板26,推板26前端面为左前右后的倾斜面,三角板12上设有位于三角板12与梯形板13之间且可与推板26接触的顶板27,顶板27后端面为左前右后的倾斜面,压板6下端经上下方向的第三压簧28与其对应侧的倒L形板2连接。
为了得到更好的测量效果,所述的滑杆8经上下方向的缓冲簧与连接杆7下端连接。
为了便于卷尺3的复位,所述的卷尺3下端经卷簧29与其对应侧的倒L形板2连接。
为了防止倒L形板2被损伤,所述的壳体1下端拆卸连接有开口朝上的U形板30。
本发明在使用时,电机19为可设置转动圈数的伺服步进电机,在转动固定的圈数后会自动停止,原始状态为梯形板13上端与左侧第一个顶板27接触,第三压簧28的弹力大于第二压簧22,检测人员握住拉板31并取下U形板30,将壳体1放置在所需检测的钢筋上,且使需要检测的第一根钢筋位于固定板9与夹板10之间,此时检测人员向左拉动限位杆17一段距离后,限位杆17右端远离限位槽16,解除对拉柄14的限位,此时检测人员向上拉动拉柄14,拉柄14经拉绳15带动夹板10向左移动,夹板10向左移动的同时向左压缩第一压簧,使第一压簧具有向右的弹力,夹板10向左一段距离后与钢筋接触,并逐渐向左移动实现对钢筋的挤压,压板6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与钢筋紧紧接触,此时检测人员停止拉动拉柄14,并向右推动限位杆17一段距离后,限位杆17右端重新插入限位槽16内,完成对夹板10的限位,实现壳体1与钢筋的相对固定,而此时由于梯形板13与左侧第一个顶板27接触,因此左侧的第二个倒L形板2不会由于重力作用而向下移动;
此时检测人员打开电机19,电机19带动螺杆18顺时针转动,螺杆18顺时针转动的同时带动三角板12向右移动,三角板12向右移动的同时带动顶板27及梯形板13向右移动,由于顶板27位于推板26下方,因此推板26不会与顶板27接触,梯形板13向右移动的同时其上端逐渐与其对应侧的顶板27脱离接触,三角板12带动梯形板13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后,梯形板13脱离与其对应侧的顶板27接触,解除对顶板27的支撑,此时左侧第二个倒L形板2由于重力的作用而向下移动,左侧第二个倒L形板2经伸缩杆4带动卷尺3及右侧的两个倒L形板2向下移动,左侧第二个倒L形板2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后插入第一与第二根钢筋之间;
此时三角形板继续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后与左侧第二个倒L形板2上的压板6接触并挤压压板6,从而带动压板6向下移动,压板6向下压缩压簧,使压簧具有向上的压力,压板6经滑杆8及连接杆7带动伸缩杆4伸出,伸缩杆4带动其对应侧的倒L形板2向右移动,左侧第二个倒L形板2向右移动的同时其上端的卷尺3被逐渐拉出,且使卷簧29具有逆时针的扭力,左侧第二个倒L形板2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后其上的挡板21右端的下侧与第二根钢筋的左侧接触,此时左侧第二个倒L形板2继续向右移动,挡板21由于第二根钢筋的挤压而向左移动,挡板21向左移动的同时其右端的上侧逐渐移出让位槽20,同时使其对应侧的压簧具有向右的压力;
左侧第二个倒L形板2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后与第二根钢筋接触,此时卷尺3被拉出一定长度,且左侧第二个倒L形板2上的挡板21右端完全从右侧的让位槽20内移出,解除对右侧相邻的倒L形板2的限位,此时左侧第三个倒L形板2由于重力的作用而向下移动至插入第二与第三根钢筋之间,并带动其右侧的倒L形板2向下移动,与此同时三角板12继续向下挤压压板6,而由于左侧第二个倒L形板2与钢筋接触且不会发生移动,因此压板6向下移动的同时带动滑杆8插入连接杆7内,并相对压缩缓冲簧,待压板6向下移动至卡板24的下方时,卡板24位于卡槽23的正后方,此时卡板24由于弹簧25向前的弹力而向前移动至前端插入卡槽23内,实现对压板6的限位;
此时电机19继续经螺杆18带动三角板12向右移动,三角板12移动一段距离后与左侧第二个上的倒L形板2上的压板6接触,并重复上述过程,使压板6向下移动的同时经连接杆7、滑杆8带动左侧第三个倒L形板2向右移动,左侧第三个倒L形板2带动其上的卷尺3及最右侧的倒L形板2向右移动,当左侧第三个倒L形板2移动至与第三根钢筋左侧接触时,其上的挡板21右端解除对最右侧的倒L形板2的限位,此时最右侧的倒L形板2由于重力作用而向下移动至插入第三根与第四根钢筋之间,此时三角板12继续向右移动并重复上述过程,实现对左侧第二个倒L形板2上压板6的限位,且左侧第三个倒L形板2上的卷尺3背拉出一定长度;
此时三角板12继续在电机19的带动向右移动,三角板12移动一段距离后与左侧第三个上的倒L形板2上的压板6接触,并重复上述过程,使最右侧的倒L形板2与第四根钢筋的左侧接触,并重复上述过程实现对左侧第三个倒L形板2上的压板6的限位,且最右侧的倒L形板2上的卷尺3背拉出一定长度,此时三角板12位于最右侧的压板6的右方,且电机19转动数圈后停止转动,此时检测人员可将卷尺3上的数据记录下来;
待数据记录完毕后,检测人员使电机19反转,电机19带动螺杆18顺时针转动,螺杆18带动三角板12向左移动,由于此时三角板12位于压板6上方,因此三角板12不会与压板6接触,三角板12带动顶板27和梯形板13向左移动,顶板27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与最右侧的推板26接触,并经推板26带动卡板24向后移动,卡板24向后移动的同时向后拉伸弹簧25,使弹簧25具有向前的弹力,卡板24向后移动一段距离后其前端远离卡槽23,解除对压板6的限位,此时压板6由于第三压簧28向上的压力而向上移动,压板6向上移动的同时经滑杆8及连接杆7使伸缩杆4长度减小,伸缩杆4带动最右侧的倒L形板2向左移动,压板6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后回到立杆5上的极限位置,且最右侧的倒L形板2向左移动至左侧第三个倒L形板2的右端;
此时三角板12继续带动顶板27及梯形板13继续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梯形板13左端面与上升板11的右端面接触,上升板11在梯形板13的挤压下向上移动,上升板11带动最右侧的倒L形板2向上移动,最右侧的倒L形板2带动其上端的卷尺3向上移动,梯形板13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带动最右侧的倒L形板2向上移动至极限位置,此时卡槽23位于其左侧相邻的挡板21右端的上侧的正右方,梯形板13上端与上升板11下端面接触,且上升板11下端位于梯形板13上端面的最左侧,此时三角板12继续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顶板27与右侧第二个推板26接触,并经上述过程,顶板27带动其对应侧的卡板24向后移动至解除对压板6的限位,此时右侧第二个压板6由于压簧的弹力而向上移动,压板6经连接杆7及滑杆8带动左侧第三个倒L形板2向左移动,左侧第三个倒L形板2经T形块带动最右侧的倒L形板2向左移动,最右侧的倒L形板2带动上升板11向左移动,而此时上升板11下端仍与梯形板13接触,因此不会向下滑动;
左侧第三个倒L形板2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其上的挡板21远离钢筋,挡板21在第二压簧22的弹力下向右移动至右端重新插入限位槽16内,重新实现对其右侧的倒L形板2的限位,此时右侧两个倒L形板2继续随着压板6的上升而向左移动,上升板11下端脱离与梯形板13的接触,右侧第二个压板6向上移动至原始位置时,左侧第三个倒L形板2向左移动至左侧第二个倒L形板2的右端,此时顶板27继续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与最左侧的推板26接触,并重复上述过程,解除对最左侧顶板27的限位,左侧第二个倒L形板2向右移动的同时其内的挡板21右端重新插入左侧第三个倒L形板2上的卡槽23内,重新实现对左侧第三个倒L形板2的限位,最左侧的压板6向上移动至原始位置时,左侧第二个倒L形板2向左移动至最左侧的倒L形板2的右端;
此时三角板12带动顶板27及梯形板13继续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梯形板13左端面与最左侧的上升板11右端面接触,最右侧的上升板11在梯形板13的挤压下向上移动,最右侧的上升板11带动左侧第二个倒L形板2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后,右侧的三个倒L形板2均回到初始位置,此时梯形板13回到初始位置且电机19在转动数圈后关闭,此时检测人员向左拉动限位杆17解除对拉柄14的限位,夹板10在第一压簧的弹力下向右移动,从而经拉绳15带动拉柄14向下移动,夹板10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后远离钢筋,解除壳体1与钢筋的相对固定,此时检测人员握住拉板31并取下壳体1,并重新安上U形板30即可。
本发明中电机19的转动圈数的设置为现有技术。
本发明中壳体1前端开设有左右方向的方槽,方槽内设有有机玻璃,可便于检测人员透过有机玻璃记录数据。
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操作方便,实用性强,设有的电机、螺杆等, 可以使三角板左右移动,设有的拉绳、拉柄、第一压簧等, 可以使夹板可左右移动,设有的推板、顶板、梯形板等,可以使右侧的三个倒L形板可随三角板的左右移动而上下移动,设有的U形板,可以避免装置被损坏,设有的缓冲簧,可以使测量结果更准确,设有壳体、倒L形板、立杆、压板、三角板、伸缩杆、卷尺、连接杆、滑杆等,可以便于检测人员对四根钢筋之间的间距进行测量,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减少了检测人员的工作量。
可见,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公路桥梁检测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了现有的钢筋间距测量方法操作繁琐、费时费力的问题,此结构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提高检测效率。

Claims (9)

1.一种公路桥梁检测装置,包括左右方向且开口朝下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设有四个呈左右方向分布的倒L形板(2),右侧的三个倒L形板(2)上端转动连接有卷尺(3),卷尺(3)自由端与其左侧相邻的倒L形板(2)固定连接,左侧的三个倒L形板(2)内设有左右方向的伸缩杆(4),伸缩杆(4)右端贯穿倒L形板(2)且经T形块与其右侧相邻的倒L形板(2)滑动连接,左侧的三个倒L形板(2)上端设有上下方向的立杆(5),立杆(5)上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的压板(6),压板(6)右端铰接有上下方向的连接杆(7),连接杆(7)下端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滑杆(8),滑杆(8)下端与其对应侧的伸缩杆(4)右端铰接连接;
所述的壳体(1)上端设有倒L形的拉板(31),拉板(31)下端贯穿壳体(1)且设有倒L形的固定板(9),固定板(9)上设有上下方向且可左右移动的夹板(10),固定板(9)前端经前后方向的连接板与最左侧的倒L形板(2)固定连接,右侧的三个倒L形板(2)后端设有三角形的上升板(11),壳体(1)上内侧壁上设有上下方向且可左右移动的三角板(12),三角板(12)位于拉板(31)与倒L形板(2)之间且可与压板(6)接触,三角板(12)上设有位于上升板(11)下方且可与上升板(11)接触的梯形板(13),右侧的三个倒L形板(2)可随三角板(12)的左右移动而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桥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板(31)上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拉柄(14),拉柄(14)右端设有拉绳(15),拉绳(15)自由端贯穿啦板(31)且与夹板(10)左端连接,拉板(31)右端开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分布且左右方向的限位槽(16),拉柄(14)上紧密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且右端可插入限位槽(16)内的限位杆(17),夹板(10)左端经左右方向的第一压簧与固定板(9)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桥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内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螺杆(18),螺杆(18)与三角板(12)上端螺纹连接,三角板(12)上端与可体(1)滑动连接,壳体(1)左端设有左右轴向的电机(19),电机(19)输出端贯穿壳体(1)且与螺杆(18)同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桥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最右侧的两个所述倒L形板(2)下侧开设有左右方向的让位槽(20),中间的两个倒L形板(2)内滑动连接有U形且开口朝右的挡板(21),挡板(21)右端的上下两侧分别贯穿倒L形板(2)且上端可插入其右侧的让位槽(20)内,挡板(21)左端经左右方向的第二压簧(22)与其对应侧的倒L形板(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桥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力杆(5)后端的下侧开设有前后方向的卡槽(23),压板(6)内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的卡板(24),卡板(24)前端可插入其对应侧的卡槽(23)内,卡板(24)经前后方向的弹簧(25)与压板(6)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公路桥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板(24)后端设有左右方向的推板(26),推板(26)前端面为左前右后的倾斜面,三角板(12)上设有位于三角板(12)与梯形板(13)之间且可与推板(26)接触的顶板(27),顶板(27)后端面为左前右后的倾斜面,压板(6)下端经上下方向的第三压簧(28)与其对应侧的倒L形板(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桥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杆(8)经上下方向的缓冲簧与连接杆(7)下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桥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尺(3)下端经卷簧(29)与其对应侧的倒L形板(2)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桥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下端拆卸连接有开口朝上的U形板(30)。
CN202210191374.0A 2022-03-01 2022-03-01 一种公路桥梁检测装置 Withdrawn CN1145436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91374.0A CN114543633A (zh) 2022-03-01 2022-03-01 一种公路桥梁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91374.0A CN114543633A (zh) 2022-03-01 2022-03-01 一种公路桥梁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43633A true CN114543633A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61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91374.0A Withdrawn CN114543633A (zh) 2022-03-01 2022-03-01 一种公路桥梁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4363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82028U (zh) 一种用于试验机的视频引伸计机械装置
CN116892154A (zh) 一种具有钻进稳定功能的路面厚度检测装置
CN114543633A (zh) 一种公路桥梁检测装置
CN210514314U (zh) 一种便于插捣的坍落度检测仪
CN111102912A (zh) 一种气缸盖罩合箱表面平整度检测装置
CN111746811A (zh) 一种无人机摄影测量安装平台
CN215984454U (zh) 一种新型建筑监测用木板尺寸测量装置
CN220916940U (zh) 一种信息记录装置
CN218973425U (zh) 一种多工位全自动防水材料尺寸变化率测定系统
CN219179099U (zh) 一种不锈钢墙面用韧性检测台
CN219369205U (zh) 一种压实度测定取样装置
CN215177552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光栅尺结构
CN221465160U (zh) 一种易于使用的强度检测回弹仪
CN216925390U (zh) 一种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沉渣厚度的检测装置
CN221880954U (zh) 一种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用的建筑尺寸测量装置
CN216052252U (zh) 一种高效水文雨量测量装置
CN221528236U (zh) 一种材料检测用抗压检测装置
CN115325900A (zh) 一种建筑工程材料智能检测设备
CN221198887U (zh) 一种自动识别镜头倍率的装置
CN213999266U (zh) 一种冷凝风机组装用扭力扳手
CN221593833U (zh) 一种工件弯曲度测量设备
CN220552455U (zh) 工程勘测的数据采集装置
CN218584512U (zh) 一种波纹管抗压实验装置
CN219266500U (zh) 一种无线电源适配器测试台
CN221549534U (zh) 一种模具制造组装后配合公差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