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38800B - 一种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及其砌筑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及其砌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38800B
CN114538800B CN202210191326.1A CN202210191326A CN114538800B CN 114538800 B CN114538800 B CN 114538800B CN 202210191326 A CN202210191326 A CN 202210191326A CN 114538800 B CN114538800 B CN 1145388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shell
clamping
buckle
heat insulation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9132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38800A (zh
Inventor
刘前
周浩宇
魏进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9132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388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388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388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388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388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00Lime, magnesia or dolomite
    • C04B2/10Preheating, burning calcining or cooling
    • C04B2/12Preheating, burning calcining or cooling in shaft or vertical furna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40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lime, e.g. limestone regeneration of lime in pulp and sugar mi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Furnace Housings, Linings, Walls, And Ceil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及其砌筑方法,包括钢外壳、卡合吊挂部以及卡扣形预制耐火块,卡合吊挂部设于钢外壳的内部,钢外壳用于定位并支撑卡合吊挂部,卡合吊挂部呈圆环状,卡合吊挂部的内侧侧壁上设有侧向开口的扣位,卡扣形预制耐火块的外侧侧壁上凹设有侧向开口的定位卡槽以使卡扣形预制耐火块的头部形成有与扣位配合的扣角,通过扣角与扣位配合以使卡扣形预制耐火块卡设于卡合吊挂部上,多个卡扣形预制耐火块沿周向间隔排布,相邻的两个卡扣形预制耐火块通过耐火现浇缝拼接。本发明的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环形通道主要采用预制块结构,预制块之间采用现浇连接,与砌砖结构相比,使得本发明的环形通道具有很好的整体性、耐磨性和结构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及其砌筑方法
1在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膛石灰窑设备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的砌筑方法。
2背景技术
双膛石灰窑是目前最先进的石灰生产装备之一,广泛的应用于工业石灰和建筑石灰的生产。它主要由相互镜像的两个竖式窑膛组成,生产过程中,向一侧窑膛内供应煤粉和助燃风,形成高温环境,使窑膛内石灰石高温分解,称为煅烧膛;向另一侧窑膛内装填常温物料,同时将燃烧膛形成的高温烟气从底部引入,从顶部排出,达到预热物料的作用,称该侧窑膛为蓄热膛。经过一个周期后(约14min),两个窑膛相互交换角色,实现石灰的连续生产。由于其采用双膛煅烧-周期换向的工艺,煅烧生成的高温烟气和成品冷却形成的高温废气用于预热物料后再排出窑膛,排烟温度通常可以降低至120℃左右,因此具有很高的热量利用率。
燃烧膛和蓄热膛之间设置有环形通道,将两个相互平行的窑膛的气道相互连通,使高温烟气可以顺畅的从一个膛流入另一个膛。
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双膛石灰窑工艺中,石灰石物料由窑膛顶部送入,在窑膛内经高温煅烧分解生成氧化钙成品,从窑膛底部排出。助燃风由窑顶送入煅烧膛,燃料由设置在窑膛侧壁的煤粉喷枪送入煅烧膛,在煅烧膛内燃烧形成约1100的高温氛围,为石灰的煅烧分解供热。冷却风从窑底送入,用于冷却高温成品石灰。煅烧形成的高温烟气和冷却形成的高温废气,通过环形通道进入蓄热膛,与蓄热膛内物料接触,预热蓄热膛内物料后,从蓄热膛顶端的废气出口排出窑膛,进入除尘系统,经除尘后排入周围环境。一个煅烧周期结束后,通过操作设置在窑顶的换向阀,将助燃风由原煅烧膛换向至原燃烧膛,废气则由原燃烧膛窑顶排出。
现有双膛石灰环形通道结构采用将钢制圆环形缸体吊挂在窑壳外壁上作为主框架,再在圆环形缸体的内、外侧壁面上分别砌筑耐火材料,形成整体结构。现有的双膛石灰环形通道结构的结构强度低、工况条件恶劣、热应力大、受力复杂,同时由于环形通道设置在窑膛下部,承受了较大的物料侧压力和气压力,环形通道通结构容易破坏。
3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双膛石灰环形通道结构的结构强度低、容易破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包括钢外壳、卡合吊挂部以及卡扣形预制耐火块,卡合吊挂部设于钢外壳的内部,钢外壳用于定位并支撑卡合吊挂部,卡合吊挂部呈圆环状,卡合吊挂部的内侧侧壁上设有侧向开口的扣位,卡扣形预制耐火块的外侧侧壁上凹设有侧向开口的定位卡槽以使卡扣形预制耐火块的头部形成有与扣位配合的扣角,通过扣角与扣位配合以使卡扣形预制耐火块卡设于卡合吊挂部上,多个卡扣形预制耐火块沿周向间隔排布,相邻的两个卡扣形预制耐火块通过耐火现浇缝拼接。
进一步地,钢外壳包括依次连接的竖向支撑钢壳、横向支撑钢环、第一连接壳、第二连接壳以及第三连接壳,竖向支撑钢壳、第一连接壳以及第三连接壳均沿竖向布设,横向支撑钢环悬挑设于竖向支撑钢壳上,第一连接壳设于横向支撑钢环上且横向支撑钢环的悬挑端朝向第一连接壳外围悬挑,第二连接壳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壳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壳的第二端与第三连接壳固定连接,卡合吊挂部定位并支撑在横向支撑钢环、第一连接壳以及第二连接壳之间。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壳包括沿第一连接壳朝向第二连接壳的方向依次连接的横向延伸段和倾斜延伸段,横向延伸段远离倾斜延伸段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壳的顶部固定连接,倾斜延伸段靠近第三连接壳的一端向下倾斜布设并与第三连接壳的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卡合吊挂部包括侧向隔热墙、L形隔热砖、下卡砖以及上卡砖,侧向隔热墙呈圆环状,L形隔热砖砌筑成整环结构,下卡砖筑成整环结构,所述上卡砖筑成整环结构,侧向隔热墙贴合第一连接壳的内壁面设置且支撑在横向支撑钢环和第二连接壳之间,L形隔热砖贴合侧向隔热墙设置且通过转角与横向支撑钢环的悬挑端配合支撑在悬挑端上,下卡砖贴合侧向隔热墙设置且支撑在L形隔热砖上,上卡砖贴合侧向隔热墙设置且设于侧向隔热墙远离下卡砖的一端,侧向隔热墙、下卡砖以及上卡砖围合形成扣位。
进一步地,上卡砖包括第一卡砖和第二卡砖,第一卡砖设于卡扣形预制耐火块和第二连接壳之间,第二卡砖设于现浇缝和第二连接壳之间,第一卡砖和第二卡砖沿周向依次排布构成整环结构。
进一步地,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还包括浇筑形成设于横向支撑钢环下表面上的横向隔热层,横向隔热层内预埋有固定设于横向支撑钢环的下表面上的锚固钢筋,横向隔热层的一端与竖向支撑钢壳的内壁面抵接,横向隔热层的另一端伸入至定位卡槽内并与定位卡槽的槽壁面贴合。
进一步地,横向隔热层包括沿竖向依次排布的重质浇注料层和耐火隔热棉层,耐火棉层设于重质浇注料层和横向支撑钢环之间,锚固钢筋预埋在重质浇注料层内。
进一步地,卡扣形预制耐火块包括沿环向布设的预制本体、沿环向延伸且处于预制本体的内侧的第一侧耳以及沿环向延伸且处于预制本体的外侧的第二侧耳,第一侧耳和第二侧耳相对地设于预制本体的环向两侧,第一侧耳、预制本体以及第二侧耳沿环向组合构成弧形结构体。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卡扣形预制耐火块沿周向间隔排布形成有浇筑间隙,通过填充浇筑间隙进而在相邻的两个卡扣形预制耐火块之间形成现浇缝,现浇缝包括沿环向布设的现浇本体、处于现浇本体的环向第一侧且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凸耳以及处于现浇本体的第二侧且沿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二凸耳,第一凸耳、现浇本体以及第二凸耳沿径向组合构成呈z字形的弯折结构体。
本法还提供一种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的砌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安装钢外壳,钢外壳包括依次连接的竖向支撑钢壳、横向支撑钢环、第一连接壳、第二连接壳以及第三连接壳,竖向支撑钢壳、第一连接壳以及第三连接壳均沿竖向布设,横向支撑钢环悬挑设于竖向支撑钢壳上,第一连接壳设于横向支撑钢环上且横向支撑钢环的悬挑端朝向第一连接壳外围悬挑,第二连接壳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壳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壳的第二端与第三连接壳固定连接;S2,在横向支撑钢环的悬挑端的上部砌筑侧向隔热砖形成侧向隔热墙,侧向隔热墙定位支撑在横向支撑钢环和第二连接壳之间,且侧向隔热墙的侧壁面与第一连接壳的内壁面贴合;在侧向隔热墙的内侧砌筑 L形隔热砖,L形隔热砖的转角设于横向支撑钢环的悬挑端上;在侧向隔热墙的内侧砌筑下卡砖,下卡砖设于L形隔热砖上;S3,将卡扣形预制耐火块的定位卡槽朝向侧向隔热墙布设并使卡扣形预制耐火块挂扣在下卡砖上,多个卡扣形预制耐火块沿周向间隔排布且相邻两个卡扣形预制耐火块之间形成有浇筑间隙;S4,将第一卡砖穿过浇筑间隙后沿周向卡入进而设置在卡扣形预制耐火块和第二连接壳之间;在浇筑间隙内浇筑现浇材料以在相邻的两个卡扣形预制耐火块之间形成有耐火现浇缝;将第二卡砖从耐火现浇缝和横向支撑钢环之间的缝隙沿侧向卡入,以将第二卡砖设置在耐火现浇缝和横向支撑钢环之间;S5,在横向支撑钢环上开设有贯穿横向支撑钢环的浇筑孔,通过支模以及预先焊接在横向支撑钢环的底面上的锚固钢筋,通过浇筑孔浇筑重质浇注料形成重质浇注料层,往横向支撑钢环和重质浇注料层之间塞入隔热棉形成耐火隔热棉层;S6,在卡扣形预制耐火块上砌筑耐火砖形成侧向耐火墙,侧向耐火墙贴合第三连接壳的内壁面设置。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通过卡合吊挂部设于钢外壳上,卡扣形预制耐火块卡设于与卡合吊挂部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卡扣形预制耐火块通过耐火现浇缝拼接,将钢外壳、卡合吊挂部、耐火现浇缝以及卡扣形预制耐火块连接构成整环结构。通过卡合吊挂部隔热并固定卡扣形预制耐火块,将卡扣形预制耐火块和钢外壳隔离开,通过将卡扣形预制耐火块和卡合吊挂部的重力以及窑膛内物料的侧压力最终全部传递至钢外壳,由钢外壳提供支撑,使钢外壳作为整体受力部件,避免了现有的采用将钢制圆环形缸体吊挂在窑壳外壁上作为主框架导致结构强度低、结构容易破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环形通道主要采用预制块结构,预制块之间采用现浇连接,与砌砖结构相比,使得本发明的环形通道具有很好的整体性、耐磨性和结构强度。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4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双膛石灰窑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双膛石灰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I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的砌筑方法的示意图之一;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的砌筑方法的示意图之二;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的砌筑方法的示意图之三;
图8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的砌筑方法的示意图之四;
图9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的砌筑方法的示意图之五;
图10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的砌筑方法的示意图之六;
图1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的砌筑方法的上卡砖的第二卡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00、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10、钢外壳;11、竖向支撑钢壳; 12、横向支撑钢环;13、第一连接壳;14、第二连接壳;15、第三连接壳; 20、卡合吊挂部;21、L形隔热砖;22、下卡砖;23、侧向隔热墙;24、上卡砖;30、卡扣形预制耐火块;40、现浇缝;50、横向隔热层;60、侧向耐火墙。
5具体实施方式
以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包括钢外壳、卡合吊挂部以及卡扣形预制耐火块,卡合吊挂部设于钢外壳的内部,钢外壳用于定位并支撑卡合吊挂部,卡合吊挂部呈圆环状,卡合吊挂部的内侧侧壁上设有侧向开口的扣位,卡扣形预制耐火块的外侧侧壁上凹设有侧向开口的定位卡槽以使卡扣形预制耐火块的头部形成有与扣位配合的扣角,通过扣角与扣位配合以使卡扣形预制耐火块卡设于卡合吊挂部上,多个卡扣形预制耐火块沿周向间隔排布,相邻的两个卡扣形预制耐火块通过耐火现浇缝拼接。
本发明提供的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通过卡合吊挂部设于钢外壳上,卡扣形预制耐火块卡设于与卡合吊挂部上,相邻的两个卡扣形预制耐火块通过耐火现浇缝拼接,将钢外壳、卡合吊挂部、耐火现浇缝以及卡扣形预制耐火块连接构成整环结构。通过卡合吊挂部隔热并固定卡扣形预制耐火块,将卡扣形预制耐火块和钢外壳隔离开,通过将卡扣形预制耐火块和卡合吊挂部的重力以及窑膛内物料的侧压力最终全部传递至钢外壳,由钢外壳提供支撑,使钢外壳作为整体受力部件,避免了现有的采用将钢制圆环形缸体吊挂在窑壳外壁上作为主框架导致结构强度低、结构容易破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环形通道主要采用预制块结构,预制块之间采用现浇连接,与砌砖结构相比,使得本发明的环形通道具有很好的整体性、耐磨性和结构强度。
请再次参考图1、图2、图3和图4,通过研究发现,现有技术中的双膛石灰环形通道结构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第一,内墙和外墙主要由若干小的型砖砌筑而成,砌砖与砌砖之间靠砌筑泥浆相互粘结,砌缝的抗拉强度和耐磨强度都较低,同时由于砌筑泥浆的结构强度和耐磨强度都较砌砖相差较多,在高温高速粉尘(1100℃、30ˉ40m/s)的冲刷下,容易磨损,形成裂缝,随着粉尘在裂缝处的不断累积,裂缝逐渐长大发展,最终将砌砖从缸体表面挤出,造成环形通道结构破坏;第二,钢材和砌砖、砌筑泥浆的热膨胀系数差别较大,环形通道从常温升高到工况温度(1100℃)的过程中,缸体与内外墙之间、内外墙砌砖之间容易形成初始小缝隙,初始小缝隙容易诱发环形通道的结构破坏,在生产过程中,环形通道处的烟气流速高达30ˉ40m/s,且夹带很高含量的粉尘,这些粉尘的冲击动量非常大,会顺着砌砖之间的初始小缝隙进入砌砖结构内部,同时,由于砌缝处耐材耐磨强度较低,在高流速粉尘的冲击下,容易造成磨损,形成新的缝隙,随着粉尘通过初始和新生缝隙在砌砖结构内部的不断沉积,最终会导致砌砖从缸体表面被挤出,造成环形通道结构破坏。本发明的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多个卡扣形预制耐火块沿周向间隔设置,相邻的卡扣形预制耐火块之间采用现浇料连接以使多个卡扣形预制耐火块拼接组成整环结构,连接强度较砌砖提高很大,气密性好,同时,卡扣形预制耐火块和现浇料的耐磨性都好于砌缝材料,耐磨性也有很大提升,卡扣形预制耐火块拼接的整体性比砌砖好,不会出现局部小裂纹扩展发展成整体结构破坏的问题。
进一步地,钢外壳包括依次连接的竖向支撑钢壳、横向支撑钢环、第一连接壳、第二连接壳以及第三连接壳,竖向支撑钢壳、第一连接壳以及第三连接壳均沿竖向布设,横向支撑钢环向内悬挑设于竖向支撑钢壳上,第一连接壳设于横向支撑钢环上且横向支撑钢环的悬挑端朝向第一连接壳外悬挑,第二连接壳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壳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壳的第二端与第三连接壳固定连接,卡合吊挂部定位并支撑在横向支撑钢环、第一连接壳以及第二连接壳之间。可以理解地,横向支撑环呈水平布设,竖向支撑钢壳、横向支撑钢环、第一连接壳、第二连接壳以及第三连接壳可以是一体成型地制成,也可以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成整体。具体地,在本发明中,横向支撑钢环的第一端设于竖向支撑钢壳的顶部,横向支撑钢环的第二端向内悬挑布设,第一连接壳设于横向支撑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第一连接钢壳靠近横向支撑钢环的第二端设置,第二连接钢壳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钢壳的顶部连接,第二连接钢壳的第二端与第三连接钢壳的底部连接。
可选地,为了便于卡装卡扣形预制耐火块,定位卡槽采用U形槽,定位卡槽从内侧朝向外侧的槽径渐扩段和等槽径段。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壳包括沿第一连接壳朝向第二连接壳的方向依次连接的横向延伸段和倾斜延伸段,横向延伸段远离倾斜延伸段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壳的顶部固定连接,倾斜延伸段靠近第三连接壳的一端向下倾斜布设并与第三连接壳的底部固定连接。可以理解地,卡合吊挂部的顶部与第二连接壳采用面贴合设置,卡合吊挂部的侧壁面与第一连接壳面贴合设置,以对卡合吊挂部形成径向约束;卡合吊挂部支撑在横向支撑钢环和第二连接壳之间,以对卡合定位部形成轴向约束。
进一步地,卡合吊挂部包括侧向隔热墙、L形隔热砖、下卡砖以及上卡砖,侧向隔热墙呈圆环状,L形隔热砖砌筑成整环结构,下卡砖筑成整环结构,所述上卡砖筑成整环结构,侧向隔热墙贴合第一连接壳的内壁面设置且支撑在横向支撑钢环和第二连接壳之间,L形隔热砖贴合侧向隔热墙设置且通过转角与横向支撑钢环的悬挑端配合支撑在悬挑端上,下卡砖贴合侧向隔热墙设置且支撑在L形隔热砖上,上卡砖贴合侧向隔热墙设置且设于侧向隔热墙远离下卡砖的一端,侧向隔热墙、下卡砖以及上卡砖围合形成扣位。
进一步地,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还包括浇筑设于横向支撑钢环下表面上的横向隔热层,横向隔热层内预埋有与横向支撑钢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的锚固钢筋,横向隔热层的一端与竖向支撑钢壳的内壁面抵接,横向隔热层的另一端伸入至定位卡槽内并与定位卡槽的槽壁面贴合。
进一步地,上卡砖包括第一卡砖和第二卡砖,第一卡砖设于卡扣形预制耐火块和第二连接壳之间,第二卡砖设于现浇缝和第二连接壳之间,第一卡砖和第二卡砖沿周向依次排布构成整环结构。
可选地,第一卡砖朝向第二连接壳的一面为与第二连接壳的转角配合的斜面,第二卡砖朝向第二连接壳的一面为与第二连接壳的转角配合的斜面,进而避免第一卡砖或者第二卡砖沿侧向滑出。
可选的,第二卡砖包括沿竖向拼接第二卡砖上台阶和第二卡砖下台阶,第二卡砖下台阶的顶面设置为沿内侧朝向外侧向下倾斜的斜面,第二卡砖上台阶的底面设置为沿内侧朝向外侧向上倾斜的斜面,将第二卡砖下台阶设置成左低右高的斜支撑面,第二卡砖上台阶和第二卡砖下台阶通过斜面配合连接,便于从正面装配第二卡砖下台阶使第二卡砖下台阶快速插入第二卡砖上台阶下部,且第二卡砖上台阶和第二卡砖下台阶配合后又具有一定的自锁效果。更优地,第二卡砖上台阶与第二连接壳的转角配合的斜面。可选地,第一卡砖的结构与第二卡扣一致,第一卡砖为一体成型至制成。
进一步地,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还包括浇筑形成设于横向支撑钢环下表面上的横向隔热层,横向隔热层内预埋有固定设于横向支撑钢环的下表面上的锚固钢筋,横向隔热层的一端与竖向支撑钢壳的内壁面抵接,横向隔热层的另一端伸入至定位卡槽内并与定位卡槽的槽壁面贴合。
进一步地,横向隔热层包括沿竖向依次排布的重质浇注料层和耐火隔热棉层,耐火棉层设于重质浇注料层和横向支撑钢环之间,锚固钢筋预埋在重质浇注料层内。
进一步地,卡扣形预制耐火块包括沿环向布设的预制本体、沿环向延伸且处于预制本体的内侧的第一侧耳以及沿环向延伸且处于预制本体的外侧的第二侧耳,第一侧耳和第二侧耳相对地设于预制本体的环向两侧,第一侧耳、预制本体以及第二侧耳沿环向组合构成弧形结构体。可以理解地,第一侧耳、预制本体以及第二侧耳组合构成z字形的弧形结构体。可选地,为了提高卡扣形预制耐火块的通用性和承力性,预支本体、第一侧耳以及第二侧耳沿竖向对齐布设,预制本体的弧长大于第一侧耳,第二侧耳的弧长和第二侧耳的弧长一致。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卡扣形预制耐火块沿周向间隔排布形成有浇筑间隙,通过填充浇筑间隙进而在相邻的两个卡扣形预制耐火块之间形成现浇缝,现浇缝包括沿环向布设的现浇本体、处于现浇本体的环向第一侧且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凸耳以及处于现浇本体的第二侧且沿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二凸耳,第一凸耳、现浇本体以及第二凸耳沿径向组合构成呈z字形的弯折结构体。可以理解地,现浇本体填充在第一侧耳和第二侧耳之间,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分别设于现浇本体的两侧。本发明中,通过卡扣形预制耐火块和现浇缝呈z字形配合,形成主墙体,可以保证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的密封性,同时消化径向和周向两个方向的膨胀量,并且有利于增大现浇缝与卡扣形预制耐火块的接触面积大,保证相邻的卡扣形预制耐火块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发明提供的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具体如下:包括钢外壳、卡扣形预制耐火块、上卡砖、下卡砖、L形隔热砖、侧向隔热砖、重质浇注料层、耐火隔热棉层、侧向耐火砖和现浇带,侧向隔热砖砌筑形成侧向隔热墙,侧向耐火砖砌筑形成侧向耐火墙。其中,钢外壳是整体受力部件,卡扣形预制耐火块、侧向耐火墙、侧向隔热墙等自重和物料侧压等外部作用力最终全部传递至钢外壳,由钢外壳提供支撑。卡扣形预制耐火块是环形通道墙体的主要组成部分,若干环形对称布置的预制块拼接成环形通道墙体,预制块与预制块之间设置现浇缝,使卡扣形预制耐火块之间相互粘结。卡扣形预制耐火块通过头部的扣角吊挂在钢外壳上,扣角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上卡砖和下卡砖,上下卡砖为隔热材质,一方面起到隔热作用,一方面起到固定预制块的作用。下卡砖与横向支撑钢环之间设置有5L形隔热砖,将卡扣形预制耐火块与横向支撑钢环离开,同时又为下卡砖提供放置平面,从而将卡扣形预制耐火块的自重传递到钢外壳上。钢外壳侧壁上设置有侧向隔热墙,将钢外壳与热的耐火材料隔离开。横向支撑钢环的下方焊接有锚固钉,并浇筑形成有重质浇注料层,形成耐热顶部,重质浇注料层一直延伸至预制块的定位卡槽内,重质浇注料层与横向支撑钢环之间塞满隔热棉形成有隔热棉层。卡扣形预制耐火块顶部设置有侧向耐火墙。
请参考图5、图6、图7、图8、图9和图1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的砌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安装钢外壳,钢外壳包括依次连接的竖向支撑钢壳、横向支撑钢环、第一连接壳、第二连接壳以及第三连接壳,竖向支撑钢壳、第一连接壳以及第三连接壳均沿竖向布设,横向支撑钢环悬挑设于竖向支撑钢壳上,第一连接壳设于横向支撑钢环上且横向支撑钢环的悬挑端朝向第一连接壳外围悬挑,第二连接壳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壳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壳的第二端与第三连接壳固定连接;S2,在横向支撑钢环的悬挑端的上部砌筑侧向隔热砖形成侧向隔热墙,侧向隔热墙定位支撑在横向支撑钢环和第二连接壳之间,且侧向隔热墙的侧壁面与第一连接壳的内壁面贴合;在侧向隔热墙的内侧砌筑L形隔热砖,L形隔热砖的转角设于横向支撑钢环的悬挑端上;在侧向隔热墙的内侧砌筑下卡砖,下卡砖设于L形隔热砖上;S3,将卡扣形预制耐火块的定位卡槽朝向侧向隔热墙布设并使卡扣形预制耐火块挂扣在下卡砖上,多个卡扣形预制耐火块沿周向间隔排布且相邻两个卡扣形预制耐火块之间形成有浇筑间隙;S4,将第一卡砖穿过浇筑间隙后沿周向卡入进而设置在卡扣形预制耐火块和第二连接壳之间;在浇筑间隙内浇筑现浇材料以在相邻的两个卡扣形预制耐火块之间形成有耐火现浇缝;将第二卡砖从耐火现浇缝和横向支撑钢环之间的缝隙沿侧向卡入,以将第二卡砖设置在耐火现浇缝和横向支撑钢环之间;S5,在横向支撑钢环上开设有贯穿横向支撑钢环的浇筑孔,通过支模以及预先焊接在横向支撑钢环的底面上的锚固钢筋,通过浇筑孔浇筑重质浇注料形成重质浇注料层,往横向支撑钢环和重质浇注料层之间塞入隔热棉形成耐火隔热棉层;S6,在卡扣形预制耐火块上砌筑耐火砖形成侧向耐火墙,侧向耐火墙贴合第三连接壳的内壁面设置。
请参考图11,可以理解地,在步骤S4中,具体包括:将第一卡砖穿过浇筑间隙后沿周向卡入进而设置在卡扣形预制耐火块和第二连接壳之间; S42在浇筑间隙内浇筑现浇材料以在相邻的两个卡扣形预制耐火块之间形成有耐火现浇缝;S431将第二卡砖上台阶沿正向(径向)推进现浇缝和横向支撑钢环之间,S432第二卡砖上台阶向上托起,在第二卡砖上台阶的底面和浇注料顶面之间形成一个楔形空间,将第二卡砖下台阶沿正向推进到楔形空间,就位,并使第二卡砖上台阶和第二卡砖下台阶组合形成第二卡砖,完成锁口。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钢外壳、卡合吊挂部以及卡扣形预制耐火块,所述卡合吊挂部设于所述钢外壳的内部,所述钢外壳用于定位并支撑所述卡合吊挂部,
所述卡合吊挂部呈圆环状,所述卡合吊挂部的内侧侧壁上设有侧向开口的扣位,
所述卡扣形预制耐火块的外侧侧壁上凹设有侧向开口的定位卡槽以使所述卡扣形预制耐火块的头部形成有与所述扣位配合的扣角,
通过所述扣角与所述扣位配合以使所述卡扣形预制耐火块卡设于所述卡合吊挂部上,多个所述卡扣形预制耐火块沿周向间隔排布,相邻的两个所述卡扣形预制耐火块通过耐火现浇缝拼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外壳包括依次连接的竖向支撑钢壳、横向支撑钢环、第一连接壳、第二连接壳以及第三连接壳,所述竖向支撑钢壳、所述第一连接壳以及所述第三连接壳均沿竖向布设,
所述横向支撑钢环悬挑设于所述竖向支撑钢壳上,所述第一连接壳设于所述横向支撑钢环上且所述横向支撑钢环的悬挑端朝向所述第一连接壳外围悬挑,所述第二连接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连接壳固定连接,
所述卡合吊挂部定位并支撑在所述横向支撑钢环、所述第一连接壳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壳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壳包括沿所述第一连接壳朝向所述第二连接壳的方向依次连接的横向延伸段和倾斜延伸段,所述横向延伸段远离所述倾斜延伸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倾斜延伸段靠近所述第三连接壳的一端向下倾斜布设并与所述第三连接壳的底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吊挂部包括侧向隔热墙、L形隔热砖、下卡砖以及上卡砖,所述侧向隔热墙呈圆环状,所述L形隔热砖砌筑成整环结构,所述下卡砖筑成整环结构,所述上卡砖筑成整环结构,
所述侧向隔热墙贴合所述第一连接壳的内壁面设置且支撑在所述横向支撑钢环和所述第二连接壳之间,
所述L形隔热砖贴合所述侧向隔热墙设置且通过转角与所述横向支撑钢环的悬挑端配合支撑在所述悬挑端上,
所述下卡砖贴合所述侧向隔热墙设置且支撑在所述L形隔热砖上,
所述上卡砖贴合所述侧向隔热墙设置且设于所述侧向隔热墙远离所述下卡砖的一端,所述侧向隔热墙、所述下卡砖以及所述上卡砖围合形成所述扣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卡砖包括第一卡砖和第二卡砖,所述第一卡砖设于所述卡扣形预制耐火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壳之间,
所述第二卡砖设于所述现浇缝和所述第二连接壳之间,所述第一卡砖和所述第二卡砖沿周向依次排布构成整环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还包括浇筑形成设于所述横向支撑钢环下表面上的横向隔热层,所述横向隔热层内预埋有固定设于所述横向支撑钢环的下表面上的锚固钢筋,所述横向隔热层的一端与所述竖向支撑钢壳的内壁面抵接,所述横向隔热层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定位卡槽内并与所述定位卡槽的槽壁面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向隔热层包括沿竖向依次排布的重质浇注料层和耐火隔热棉层,所述耐火隔热棉层设于所述重质浇注料层和所述横向支撑钢环之间,所述锚固钢筋预埋在所述重质浇注料层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扣形预制耐火块包括沿环向布设的预制本体、沿环向延伸且处于预制本体的内侧的第一侧耳以及沿环向延伸且处于预制本体的外侧的第二侧耳,所述第一侧耳和所述第二侧耳相对地设于所述预制本体的环向两侧,所述第一侧耳、所述预制本体以及所述第二侧耳沿环向组合构成弧形结构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相邻的两个所述卡扣形预制耐火块沿周向间隔排布形成有浇筑间隙,通过填充所述浇筑间隙进而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卡扣形预制耐火块之间形成现浇缝,所述现浇缝包括沿环向布设的现浇本体、处于所述现浇本体的环向第一侧且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凸耳以及处于所述现浇本体的第二侧且沿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二凸耳,所述第一凸耳、所述现浇本体以及所述第二凸耳沿径向组合构成呈z字形的弯折结构体。
10.一种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的砌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安装钢外壳,所述钢外壳包括依次连接的竖向支撑钢壳、横向支撑钢环、第一连接壳、第二连接壳以及第三连接壳,所述竖向支撑钢壳、所述第一连接壳以及所述第三连接壳均沿竖向布设,所述横向支撑钢环悬挑设于所述竖向支撑钢壳上,所述第一连接壳设于所述横向支撑钢环上且所述横向支撑钢环的悬挑端朝向所述第一连接壳外围悬挑,所述第二连接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连接壳固定连接;
S2,在所述横向支撑钢环的悬挑端的上部砌筑侧向隔热砖形成侧向隔热墙,所述侧向隔热墙定位支撑在所述横向支撑钢环和所述第二连接壳之间,且所述侧向隔热墙的侧壁面与所述第一连接壳的内壁面贴合;
在所述侧向隔热墙的内侧砌筑L形隔热砖,所述L形隔热砖的转角设于所述横向支撑钢环的悬挑端上;
在所述侧向隔热墙的内侧砌筑下卡砖,所述下卡砖设于所述L形隔热砖上;
S3,将卡扣形预制耐火块的定位卡槽朝向侧向隔热墙布设并使卡扣形预制耐火块挂扣在下卡砖上,多个所述卡扣形预制耐火块沿周向间隔排布且相邻两个所述卡扣形预制耐火块之间形成有浇筑间隙;
S4,将第一卡砖穿过浇筑间隙后沿周向卡入进而设置在所述卡扣形预制耐火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壳之间;
在所述浇筑间隙内浇筑现浇材料以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卡扣形预制耐火块之间形成有耐火现浇缝;
将第二卡砖从所述耐火现浇缝和所述横向支撑钢环之间的缝隙沿侧向卡入,以将第二卡砖设置在所述耐火现浇缝和所述横向支撑钢环之间;
S5,在所述横向支撑钢环上开设有贯穿横向支撑钢环的浇筑孔,通过支模以及预先焊接在所述横向支撑钢环的底面上的锚固钢筋,通过浇筑孔浇筑重质浇注料形成重质浇注料层,往横向支撑钢环和重质浇注料层之间塞入隔热棉形成耐火隔热棉层;
S6,在所述卡扣形预制耐火块上砌筑耐火砖形成侧向耐火墙,所述侧向耐火墙贴合所述第三连接壳的内壁面设置。
CN202210191326.1A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及其砌筑方法 Active CN1145388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91326.1A CN114538800B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及其砌筑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91326.1A CN114538800B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及其砌筑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38800A CN114538800A (zh) 2022-05-27
CN114538800B true CN114538800B (zh) 2022-10-18

Family

ID=81662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91326.1A Active CN114538800B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及其砌筑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3880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45560Y (zh) * 2008-06-14 2009-05-27 何志雄 一种能实现两段煅烧的并流蓄热式双膛石灰窑
CN110922071A (zh) * 2019-12-16 2020-03-27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双膛石灰窑环形通道用砌砖及施工方法
CN111268927A (zh) * 2020-03-23 2020-06-12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带悬梁结构的双膛石灰窑
CN211770954U (zh) * 2019-12-16 2020-10-27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双膛石灰窑环形通道用砌砖
WO2021069703A1 (en) * 2019-10-09 2021-04-15 S.A. Lhoist Recherche Et Developpement Burner for producing a flame in a combustion chamber of an annular vertical shaft kiln, combustion chamber for an annular vertical shaft kiln and process of combustion in such a combustion chamb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45560Y (zh) * 2008-06-14 2009-05-27 何志雄 一种能实现两段煅烧的并流蓄热式双膛石灰窑
WO2021069703A1 (en) * 2019-10-09 2021-04-15 S.A. Lhoist Recherche Et Developpement Burner for producing a flame in a combustion chamber of an annular vertical shaft kiln, combustion chamber for an annular vertical shaft kiln and process of combustion in such a combustion chamber
CN110922071A (zh) * 2019-12-16 2020-03-27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双膛石灰窑环形通道用砌砖及施工方法
CN211770954U (zh) * 2019-12-16 2020-10-27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双膛石灰窑环形通道用砌砖
CN111268927A (zh) * 2020-03-23 2020-06-12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带悬梁结构的双膛石灰窑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浅析石灰窑的工艺选型和内衬施工;危木建;《工业炉》;20090731(第04期);第40-4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38800A (zh) 2022-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8127C (zh) 流态化焙烧炉球拱炉顶及其成形方法
CN110822895B (zh) 一种固定式熔池熔炼炉制作工艺
CN112113430B (zh) 一种熔融还原炉耐材砌筑方法
EP2199718B1 (en) Lime kiln
CN110863083B (zh) 一种单管双孔结构浸渍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14538800B (zh) 一种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及其砌筑方法
CN211227215U (zh) 一种单管双孔结构浸渍管
JPS589905A (ja) 高炉炉壁補修方法
CN114368921B (zh) 一种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及双膛石灰窑
CN213363383U (zh) 一种有色冶炼炉炉底砖和有色冶炼炉炉底砖砌筑结构
EP2199717A1 (en) Refractory ring for a lime kiln
CN216337752U (zh) 一种大型高炉整体浇筑成型的新型炉衬结构
CN202182612U (zh) 一种立式石灰窑的衬里结构
CN114353506B (zh) 一种双膛石灰窑用环形通道结构
CN110822910A (zh) 一种动态高温炉窑用耐火预制砖及其砌筑方法
CN114058760A (zh) 一种高炉的热风管上局部热风管道的快速更换方法
CN108424989A (zh) 一种高炉铁口区域冷却结构
EP0921199A1 (en) Method of lining a blast furnace
CN211177948U (zh) 一种动态高温炉窑用耐火预制砖
CN110132015B (zh) 一种悬浮炉燃烧室砌筑结构及其工艺
CN110791605A (zh) 高炉热风炉管道的制备方法
CN218764564U (zh) 双膛窑炉衬支柱耐火材料结构
CN211976926U (zh)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衬用抗酸蚀高强组合块
CN115751976A (zh) 双膛窑炉衬支柱耐火材料结构砌筑方法
CN211953720U (zh) 一种链篦机侧密封耐火材料的砌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