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38275A - 卷轴线缆搬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卷轴线缆搬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38275A
CN114538275A CN202011355321.5A CN202011355321A CN114538275A CN 114538275 A CN114538275 A CN 114538275A CN 202011355321 A CN202011355321 A CN 202011355321A CN 114538275 A CN114538275 A CN 1145382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centric
handling device
spool
cable
cable hand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5532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褚金河
汪文平
辛顺
郑光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5532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382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382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382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0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 B66C1/1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by mechanical means
    • B66C1/62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by mechanical means comprising article-engaging members of a shape complementary to that of the articles to be hand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orage Of Web-Like 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卷轴线缆搬运装置。所述卷轴线缆搬运装置包括吊装件和偏心件,所述偏心件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转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所述吊装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转接部,所述第一部分的重量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重量。当所述卷轴线缆搬运装置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偏心件相对所述吊装件处于第一位置,当所述卷轴线缆搬运装置处于搬运状态时,所述偏心件相对所述吊装件转动至第二位置。本申请提供的卷轴线缆搬运装置不需要人工对卷轴线缆进行搬运,同时还减少作业人员对作业经验的依赖,解决了卷轴线缆在搬运过程中存在的产品质量风险和人员安全风险的问题。

Description

卷轴线缆搬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线缆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卷轴线缆搬运装置。
背景技术
卷轴线缆即线缆生产完成后采用缠绕于卷轴的方式包装。卷轴线缆在搬运等运输过程中,只能通过手工搬运或利用叉车叉取,作业过程中存在产品质量风险和人员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卷轴线缆搬运装置,不需要人工对卷轴线缆进行搬运,同时还减少作业人员对作业经验的依赖,解决了卷轴线缆在搬运过程中存在的产品质量风险和人员安全风险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卷轴线缆搬运装置。所述卷轴线缆搬运装置包括吊装件和偏心件,所述偏心件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转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所述吊装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转接部,所述第一部分的重量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重量,也就是说,偏心件偏心转动连接于吊装件;当所述卷轴线缆搬运装置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偏心件相对所述吊装件处于第一位置,其中,偏心件处于第一位置时,偏心件相对吊装件倾斜,第二部分靠近吊装件,第一部分远离吊装件,当所述卷轴线缆搬运装置处于搬运状态时,所述偏心件相对所述吊装件转动至第二位置,其中,偏心件转动至第二位置时,偏心件相对吊装件垂直。
可以理解的是,偏心件相对吊装件垂直可以是偏心件与吊装件之间的夹角呈90度,或者偏心件与吊装件之间的夹角接近90度,例如夹角为80度、120度等。只要保证偏心件能够卡持于卷轴线缆的中心孔内即可。
本申请的卷轴线缆搬运装置的吊装件转动连接于偏心件的转接部,从而偏心件偏心转动连接于吊装件,吊装件用于挂设于叉车的货叉上,偏心件用于与卷轴线缆固定,也就是说,叉车通过卷轴线缆装置实现与卷轴线缆的固定,从而便于叉车对卷轴线缆进行搬运。卷轴线缆搬运装置通过设置偏心件,偏心件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当偏心件处于第一位置时,偏心件能够进入卷轴线缆的中心孔内,偏心件进入中心孔内后可以相对吊装件转动至第二位置,以与卷轴线缆卡持固定。卷轴线缆搬运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步骤简单,不需要多人辅助作业,叉车司机可单人完成搬运作业,可以快速实现卷轴线缆码垛存放与运输,提高作业效率、场地利用率及装载率,减少仓储及运输成本。不需要人工对卷轴线缆进行搬运,避免了由于人工搬运可能会导致的人员受伤及卷轴线缆损坏的问题。同时还避免了通过叉车的货叉进行搬运容易造成的卷轴线缆损坏及对作业人员的经验依懒性强的问题。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偏心件设有限位孔,所述吊装件的一端位于所述限位孔内,所述限位孔用于限制所述偏心件相对所述吊装件转动的角度。偏心件相对吊装件转动的角度通过限位孔的具体位置限位,以使偏心件在自然状态时能伸入卷轴线缆的中心孔内,在搬运状态能卡持于中心孔内,以便于搬运卷轴线缆,减少作业人员辅助操作工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偏心件包括相背设置的顶面和底面,所述限位孔贯穿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所述吊装件的一端与所述底面平齐或伸出所述底面,从而吊装件的一端与偏心件的接触面积更大,有利于偏心件的受力。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偏心件包括连接顶面和底面的侧面,所述侧面包括中部区域和连接于所述中部区域相对两侧的两个边缘区域,在远离所述中部区域的方向上,所述边缘区域的宽度逐渐减小,其中,所述边缘区域的宽度为所述顶面至所述底面的方向的尺寸。也就是说,偏心件的两端的尺寸比中部的尺寸更小,更便于偏心件下沉至卷轴线缆的中心孔内,提高搬运效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吊装件包括吊挂部和与所述吊挂部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吊挂部的一端与所述偏心件转动连接。连接部用于连接吊挂部和偏心件并保证偏心件和吊挂部具有一定距离,避免吊挂部与偏心件之间相隔太近不便于搬运操作。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通过固定件转动连接或固定连接所述吊挂部,所述第二端部转动连接所述偏心件。固定件用于实现吊挂部和连接部之间的连接。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件的硬度小于所述连接部的硬度。从而卷轴线缆搬运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硬度较高的连接部和硬度较低的固定件之间发生摩擦时,连接部不容易被磨损,固定件容易被磨损,由于固定件的成本相对连接部的成本更低,固定件被磨损损坏后可以更换,相比于更换连接部,可以减少卷轴线缆搬运装置生命周期内的维护成本,有效提高连接部的使用寿命。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吊挂部之间具有间隙,可以合理控制连接部的摆动角度,缓冲作业过程前后移动造成卷轴线缆搬运装置在货叉上的摆动。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端部的端面为圆弧面,避免第二端部的端面为非圆弧面容易在作业过程中造成人员或货物的损坏,提高了卷轴线缆搬运装置的安全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部还包括指示标识,所述指示标识设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所述指示标识用于便于用户通过所述卷轴线缆搬运装置进行搬运操作。通过在连接部上设置指示标识,能协助作业人员快速识别自己是否操作到位,有利于提升作业人员的作业效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卷轴线缆搬运装置还包括平衡块,所述平衡块设于所述吊挂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平衡块用于增大吊挂部与叉车的货叉的接触面积,以使吊挂部更加稳定地挂设于叉车的货叉上。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卷轴线缆搬运装置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固定于所述平衡块。把手结构简单,轻巧,通过在吊装件上设置把手,便于作业人员拿取及存放卷轴线缆搬运装置,方便将卷轴线缆搬运装置挂靠固定在叉车的货叉上。把手可以具有一定柔性,以提升操作人员的手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卷轴线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卷轴线缆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6均是图2所示的卷轴线缆搬运装置搬运卷轴线缆的过程示意图;
图7是图2所示的卷轴线缆搬运装置的吊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的吊装件的吊挂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所示的吊装件的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2所示的卷轴线缆搬运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卷轴线缆搬运装置的偏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偏心件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卸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其中,“固定连接”是指彼此连接且连接后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转动连接”是指彼此连接且连接后能够相对转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位用语,例如,“上”、“左”、“右”、“内”、“外”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位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多个”为两个以上。
卷轴线缆即线缆采用木轴和纸皮包装,即线缆缠绕于木轴之后通过纸皮包裹,以对线缆进行防护。为了提高装载效率,一般厂家在对较重的卷轴线缆(重量在15千克以上,125千克以下的卷轴线缆)进行收货、存储、发货及逆向回流过程中,均将卷轴线缆进行堆叠码放。但是目前还没有辅助该重量级的卷轴线缆搬运的工具。在卷轴线缆发货过程中,只能通过人工或叉车将卷轴线缆搬运装车。人工搬运卷轴线缆时,通常是两人或多人手工搬运作业,存在人员作业疲劳导致线缆脱手的情况,易造成物料损坏或伤人事故,搬运效率低。发货高峰期作业量大,也容易对作业人员的腰椎造成伤害。叉车搬运卷轴线缆时,叉取作业人员必须先根据卷轴线缆的尺寸,调整货叉的宽度。货叉间距过小,容易造成叉破卷轴线缆的风险,货叉间距过大,货叉与卷轴线缆接触面就很小,运输搬运过程,由于震动等原因会造成卷轴线缆跌落损坏,作业效率及质量对作业人员经验依赖性强。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卷轴线缆搬运装置,不需要人工对卷轴线缆进行搬运,同时还减少作业人员对作业经验的依赖,解决了卷轴线缆在搬运过程中存在的产品质量风险和人员安全风险的问题。当然,本实施例中的卷轴线缆搬运装置不限于搬运卷轴线缆,还可以搬运其他较重的物品。
请参阅图1,图1是卷轴线缆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理解,首先介绍卷轴线缆200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卷轴线缆200包括卷轴210及缠绕于卷轴210的线缆220。卷轴210包括轴体211及连接于轴体211两端的顶板212和底板213,轴体211、顶板212和底板213共同形成收容线缆220的收容空间214。卷轴210设有贯穿顶板212、轴体211和底板213的中心孔215,其中,中心孔215的孔径小于轴体211的内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卷轴线缆200的具体结构还可以不一样,比如卷轴线缆200还可以是全封闭的卷轴线缆,但都具有中心孔,且中心孔的孔径小于轴体的内径。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卷轴线缆搬运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
卷轴线缆搬运装置100包括吊装件10和偏心件20,偏心件20包括第一部分20a、第二部分20b和转接部20c,转接部20c位于第一部分20a和第二部分20b之间,吊装件10的一端转动连接转接部20c,第一部分20a的重量大于第二部分20b的重量,也就是说,偏心件20偏心转动连接于吊装件10。在对卷轴线缆200(图1)进行搬运时,吊装件10用于挂设于叉车的货叉上,偏心件20用于与卷轴线缆200配合以搬运卷轴线缆200。当卷轴线缆搬运装置100处于自然状态时,偏心件20相对吊装件10处于第一位置,其中,偏心件20处于第一位置时,偏心件20相对吊装件10倾斜,第二部分20b靠近吊装件10,第一部分20a远离吊装件20,以便于偏心件20伸入卷轴线缆200的中心孔内。当卷轴线缆搬运装置100处于搬运状态时,偏心件20相对吊装件10转动至第二位置,其中,偏心件20转动至第二位置时,偏心件20相对吊装件10垂直,以使偏心件20卡持于卷轴线缆200的中心孔内,以便于搬运卷轴线缆200。
可以理解的是,偏心件20相对吊装件10垂直可以是偏心件20与吊装件10之间的夹角呈90度,或者偏心件20与吊装件10之间的夹角接近90度,例如夹角为80度、120度等。只要保证偏心件20能够卡持于卷轴线缆200的中心孔215内即可。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吊装件10不限于挂设于叉车的货叉上,还可以挂设在其他搬运设备上,也就是说,卷轴线缆搬运装置100还可以和除叉车外的其他搬运设备配合实现卷轴线缆200的搬运。该卷轴线缆搬运装置100还可以适用于人工抬运卷轴线缆200等场景,卷轴线缆搬运装置100轻便,易于操作。
本申请的卷轴线缆搬运装置100的吊装件10转动连接于偏心件20的转接部20c,从而偏心件20偏心转动连接于吊装件10,吊装件10用于挂设于叉车的货叉上,偏心件20用于与卷轴线缆200固定,也就是说,叉车通过卷轴线缆200装置实现与卷轴线缆200的固定,从而便于叉车对卷轴线缆200进行搬运。卷轴线缆搬运装置100通过设置偏心件20,偏心件20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当偏心件20处于第一位置时,偏心件20能够进入卷轴线缆200的中心孔215内,偏心件20进入中心孔215内后可以相对吊装件10转动至第二位置,以与卷轴线缆200卡持固定。卷轴线缆搬运装置100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步骤简单,不需要多人辅助作业,叉车司机可单人完成搬运作业,可以快速实现卷轴线缆200码垛存放与运输,提高作业效率、场地利用率及装载率,减少仓储及运输成本。不需要人工对卷轴线缆200进行搬运,避免了由于人工搬运可能会导致的人员受伤及卷轴线缆200损坏的问题。同时还避免了通过叉车的货叉进行搬运容易造成的卷轴线缆200损坏及对作业人员的经验依懒性强的问题。
请参阅图3至图6,图3至图6均是图2所示的卷轴线缆搬运装置100搬运卷轴线缆200的过程示意图。具体的,如图3,当卷轴线缆搬运装置100搬运卷轴线缆200之前先将卷轴线缆搬运装置100的吊装件10挂于叉车的货叉300上,此时,卷轴线缆搬运装置100处于自然状态,也就是说,偏心件20相对吊装件10倾斜(处于第一位置)。然后通过叉车将卷轴线缆搬运装置100移到卷轴线缆200的中心孔215的上方,此时第一部分20a比第二部分20b更加靠近中心孔215。然后如图4所示,通过叉车调节卷轴线缆搬运装置100的偏心件20下沉,第一部分20a和第二部分20b依次下沉至中心孔215内,由于偏心件20相对吊装件10倾斜,偏心件20在水平方向上的横截面的面积较小,能够顺畅的通过中心孔215进入中心孔215内。然后,如图5所示,水平移动(图5中向右移动)卷轴线缆搬运装置100,以使吊装件10接触中心孔215一侧的孔壁,此时第二部分20b远离第一部分20a的部分投影在顶板212上。然后,如图6所示,向上拉动卷轴线缆搬运装置100,以使偏心件20的第二部分20b在顶板212的作用下相对吊装件10转动至第二位置,此时,偏心件20的第一部分20a和第二部分20b均与顶板212抵持,卡持在中心孔215内,最后通过卷轴线缆搬运装置100上提卷轴线缆200,并将卷轴线缆200移动到目标位置。
从上述搬运过程描述可知,偏心件20由自然状态切换至搬运状态只需要向上提卷轴线缆搬运装置100,以使偏心件20的一端与卷轴线缆200的顶板212抵持而转动,以从自然状态切换至搬运状态,这个过程操作简单,耗时少,有效提高了搬运效率。
请参阅图7,图7是图2所示的卷轴线缆搬运装置100的吊装件10的结构示意图。
吊装件10包括吊挂部11和连接部12,连接部12与吊挂部11连接,连接部12远离吊挂部11的一端与偏心件20(图2)连接。吊挂部11用于挂设于叉车的货叉上,也就是说,吊挂部11用于与叉车的货叉配合。连接部12用于连接吊挂部11和偏心件20并保证偏心件20和吊挂部11具有一定距离,避免吊挂部11与偏心件20之间相隔太近不便于搬运操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部12和吊挂部11还可以为一体结构。
请参阅图8,图8是图7所示的吊装件10的吊挂部1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的,吊挂部11包括第一连杆111、第二连杆112、第三连杆113和固定块114。第一连杆111、第二连杆112和第三连杆113依次连接,第一连杆111远离第二连杆112的端部与第三连杆113远离第二连杆112的端部连接,固定块114连接在第二连杆112和第三连杆113远离第一连杆111的端部。具体的,第一连杆111、第二连杆112和第三连杆113围绕形成三角形架构,叉车的货叉贯穿第一连杆111、第二连杆112和第三连杆113围成的空间,第一连杆111挂设于货叉。固定块114包括第一安装孔1141,第一安装孔1141用于实现固定块114与连接部12的连接。固定块114远离第一连杆111的表面为平面。本实施例中的吊挂部11为三角形架构,结构稳定,受力均匀,能有效承重。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吊挂部11还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方形,圆形等。或者吊挂部11还可以为板状。本申请不限定吊挂部11的具体形状。
请参阅图2、图7和图9,图9是图7所示的吊装件10的连接部12的结构示意图。
连接部12为条形柱体结构。连接部12包括第一端部121和第二端部122,第一端部121通过固定件13转动连接吊挂部11,第二端部122转动连接偏心件20。具体的,第一端部121设有第二安装孔1211。第一端部121的端面与固定块114远离第一连杆111的表面相对设置,第一锁持件14贯穿第一安装孔1141与设于固定块114两侧的两个固定件13连接,第二锁持件15贯穿第二安装孔1211与设于连接部12两侧的两个固定件13连接,以将第一端部121转动连接于吊挂部11。本实施例中固定件13为两个,并相对设于连接部12和固定块114两侧,有利于连接部12和固定块114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端部121通过固定件13固定连接吊挂部11。或者,固定件13还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或者,固定件13不限于图7所示结构,第一端部121还可以通过其他固定结构转动连接吊挂部11。
本实施例中,固定件13的硬度小于连接部12的硬度,从而卷轴线缆搬运装置100在使用过程中,硬度较高的连接部12和硬度较低的固定件13之间发生摩擦时,连接部12不容易被磨损,固定件13容易被磨损,由于固定件13的成本相对连接部12的成本更低,固定件13被磨损损坏后可以更换,相比于更换连接部12,可以减少卷轴线缆搬运装置100生命周期内的维护成本,有效提高连接部12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第一端部121的端面1212为平面,第一端部121与吊挂部11的固定块114之间具有间隙16,从而可以允许连接部12相对吊挂部11摆动,但是由于固定块114远离第一连杆111的表面和第一端部121的端面1212均为平面,且两者之间的间隙16很小,因此连接部12相对吊挂部11摆动的角度有限,便于卷轴线缆搬运装置100进行搬运操作。也就是说,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一端部121的端面1212及固定块114的表面设置成平面,及两者之间留有间隙16,可以合理控制连接部12的摆动角度,缓冲作业过程前后移动造成卷轴线缆搬运装置100在货叉上的摆动。
第二端部122设有第三安装孔1221,第三锁持件17贯穿第三安装孔1221与偏心件20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端部122的端面1222为圆弧面,避免第二端部122的端面1222为非圆弧面容易在作业过程中造成人员或货物的损坏,提高了卷轴线缆搬运装置100的安全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端部122还可以通过除第三锁持件17以外的其他结构与偏心件20转动连接。或者,第二端部122的端面也可以是平面或曲面。
如图3和图4,连接部12还包括指示标识123,指示标识123设于第一端部121和第二端部122之间,指示标识123用于便于用户通过卷轴线缆搬运装置100进行搬运操作。例如,指示标识123可以包括第一颜色指示标识1231和第二颜色指示标识1232,第一颜色指示标识1231可以是红色指示标识,第二颜色指示标识1232可以是绿色指示标识,红色指示标识相对绿色指示标识靠近第二端部122。红色和绿色指示标识可以通过贴膜或刷漆形成。当作业人员将偏心件20下沉于中心孔215内时,偏心件20下沉于中心孔215的深度可以通过红色指示标识和绿色指示标识来判定。例如偏心件20下沉至红色指示标识全部位于中心孔内,作业人员完全看不见红色指示标识,只能看见绿色指示标识为止,然后再进行后续操作。通过在连接部12上设置指示标识123,能协助作业人员快速识别自己是否操作到位,有利于提升作业人员的作业效率。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指示标识123还可以是凸设于连接部12表面的结构,或者是其他能够起到指示作用的结构。
请参阅图10和图11,图10是图2所示的卷轴线缆搬运装置100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所示的卷轴线缆搬运装置100的偏心件20的结构示意图。
偏心件20包括顶面21、底面22及两个侧面23,顶面21和底面22相背设置,两个侧面23相对设置并均连接在顶面21和底面22之间。偏心件20包括第四安装孔24,第四安装孔24贯穿两个侧面23,第四安装孔24与侧面23的中心间隔设置,第四安装孔24形成偏心件20的转接部20c,偏心件20位于第四安装孔24的两侧部分分别为第一部分20a和第二部分20b。可以理解的是,第四安装孔24偏心设置,第一部分20a的重量大于第二部分20b的重量,第三锁持件17贯穿第三安装孔1221(图9)和第四安装孔24固定于偏心件20,以使偏心件20偏心转动连接于连接部1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偏心件20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转动连接于连接部12。或者,第四安装孔24位于中心位置,即第四安装孔24不偏心设置,可以通过在第一部分20a设置配重块,以使第一部分20a的重量大于第二部分20b的重量。
请结合参阅图12,图12是图11所示的偏心件20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偏心件20设有限位孔25,限位孔25贯穿顶面21和底面22,连接部12的第二端部122位于限位孔25内并与偏心件20固定,限位孔25用于限制偏心件20相对吊装件10转动的角度。也就是,偏心件20通过限位孔25限位其相对吊装件10的具体位置。具体的,限位孔25在顶面21形成第一开口251,在底面22形成第二开口252,其中第一开口251与第二开口252交错设置,可以理解的第一开口251和第二开口252部分重叠,即,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开口251位于顶面21偏右位置,第二开口252位于底面22偏左位置。第一开口25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边2511和第二限位边2512,第二开口25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限位边2521和第四限位边2522,第三限位边2521和第一限位边2511位于同一侧,第四限位边2522和第二限位边2512位于同一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孔25还可以不贯穿底面22,即限位孔25还可以仅在顶面21形成第一开口251。
当卷轴线缆搬运装置100处于自然状态时,连接部12与第二限位边2512和第三限位边2521接触,偏心件20相对连接部12处于第一位置,也就是说,偏心件20与连接部12倾斜的角度通过第二限位边2512和第三限位边2521限位。当卷轴线缆搬运装置100处于搬运状态时,连接部12与第一限位边2511和第四限位边2522接触,偏心件20相对连接部12处于第二位置,也就是说,偏心件20与连接部12的角度通过第一限位边2511和第四限位边2522限位。可以理解的是,偏心件20相对连接部12转动的角度通过第一开口251和第二开口252的具体位置限位,以使偏心件20在自然状态时能伸入卷轴线缆的中心孔内,在搬运状态能卡持于中心孔内,以便于搬运卷轴线缆,减少作业人员辅助操作工序。同时,在不同状态下,偏心件20均通过两个限位边对其进行限位,有利于偏心件20的稳定。
本实施例中,如图10,吊装件10的一端伸出底面22。具体的,连接部12的第二端部122伸出底面22,从而连接部12与偏心件20的接触面积更大,有利于偏心件20的受力。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吊装件10的一端与底面22平齐。或吊装件10的一端还可以与底面22间隔一定距离。
如图12,侧面23包括中部区域231和连接于中部区域231相对两侧的两个边缘区域232,第四安装孔24位于中部区域231。在远离中部区域231的方向上,边缘区域232的宽度逐渐减小,其中,边缘区域232的宽度为顶面21至底面22的方向的尺寸。也就是说,偏心件20的两端的尺寸比中部的尺寸更小,更便于偏心件20下沉至卷轴线缆的中心孔内,提高搬运效率。本实施例中,侧面23的两个边缘区域232远离中部区域231的边缘为圆弧形,避免偏心件20的两端为非圆弧过渡容易导致在作业过程容易遭成人员或货物损坏。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侧面23的中部区域231和边缘区域232的宽度还可以相同。或者侧面23的两个边缘区域232远离中部区域231的边缘也可以为其他形状。
卷轴线缆搬运装置100还包括平衡块30,平衡块30设于吊挂部11远离连接部12的一端。具体的,平衡块30套设于第一连杆111的外周,平衡块30用于增大吊挂部11与叉车的货叉的接触面积,以使吊挂部11更加稳定地挂设于叉车的货叉上。本实施例中,平衡块30朝向固定块114的表面还可以设有防滑层,以使吊挂部11挂设于货叉上时,不会在货叉上移动。其中,防滑层可以是设于平衡块30朝向固定块114的表面的硅胶、棉布或吸盘等具有防滑作用的功能层。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平衡块30不限于图10所示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卷轴线缆搬运装置100还包括把手40,把手40固定于平衡块30。具体的,把手40设于平衡块30背向固定块114的一侧。把手40结构简单,轻巧,通过在吊装件10上设置把手40,便于作业人员拿取及存放卷轴线缆搬运装置100,方便将卷轴线缆搬运装置100挂靠固定在叉车的货叉上。把手40可以具有一定柔性,以提升操作人员的手感。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和实施方式,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此,任何熟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卷轴线缆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轴线缆搬运装置包括吊装件和偏心件,所述偏心件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转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所述吊装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转接部,所述第一部分的重量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重量;当所述卷轴线缆搬运装置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偏心件相对所述吊装件处于第一位置,当所述卷轴线缆搬运装置处于搬运状态时,所述偏心件相对所述吊装件转动至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轴线缆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件设有限位孔,所述吊装件的一端位于所述限位孔内,所述限位孔用于限制所述偏心件相对所述吊装件转动的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轴线缆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件包括相背设置的顶面和底面,所述限位孔贯穿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所述吊装件的一端与所述底面平齐或伸出所述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轴线缆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件包括连接顶面和底面的侧面,所述侧面包括中部区域和连接于所述中部区域相对两侧的两个边缘区域,在远离所述中部区域的方向上,所述边缘区域的宽度逐渐减小,其中,所述边缘区域的宽度为所述顶面至所述底面的方向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卷轴线缆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件包括吊挂部和与所述吊挂部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吊挂部的一端与所述偏心件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轴线缆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通过固定件转动连接或固定连接所述吊挂部,所述第二端部转动连接所述偏心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卷轴线缆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硬度小于所述连接部的硬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卷轴线缆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吊挂部之间具有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卷轴线缆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部的端面为圆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卷轴线缆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还包括指示标识,所述指示标识设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所述指示标识用于便于用户通过所述卷轴线缆搬运装置进行搬运操作。
11.根据权利要求5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卷轴线缆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轴线缆搬运装置还包括平衡块,所述平衡块设于所述吊挂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卷轴线缆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轴线缆搬运装置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固定于所述平衡块。
CN202011355321.5A 2020-11-26 2020-11-26 卷轴线缆搬运装置 Pending CN1145382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55321.5A CN114538275A (zh) 2020-11-26 2020-11-26 卷轴线缆搬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55321.5A CN114538275A (zh) 2020-11-26 2020-11-26 卷轴线缆搬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38275A true CN114538275A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67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55321.5A Pending CN114538275A (zh) 2020-11-26 2020-11-26 卷轴线缆搬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38275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152918A1 (ru) * 1983-12-16 1985-04-30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А-3684 Захват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изделий с отверстием
FR2691139A1 (fr) * 1992-05-14 1993-11-19 Lyon Communaute Urbaine Crochet de levage d'une pièce massive, telle qu'un tampon d'obturation d'un regard.
US5482341A (en) * 1994-07-14 1996-01-09 Schmitz, Jr.; John W. Apparatus for lifting storage tanks and the like
CN101323414A (zh) * 2008-07-17 2008-12-17 常熟市海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起重葫芦的吊钩
CN108285088A (zh) * 2017-12-20 2018-07-17 新疆苏中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吊挂装置及其吊挂方法
CN108639932A (zh) * 2018-08-01 2018-10-12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内孔自动摘钩吊具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152918A1 (ru) * 1983-12-16 1985-04-30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А-3684 Захват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изделий с отверстием
FR2691139A1 (fr) * 1992-05-14 1993-11-19 Lyon Communaute Urbaine Crochet de levage d'une pièce massive, telle qu'un tampon d'obturation d'un regard.
US5482341A (en) * 1994-07-14 1996-01-09 Schmitz, Jr.; John W. Apparatus for lifting storage tanks and the like
CN101323414A (zh) * 2008-07-17 2008-12-17 常熟市海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起重葫芦的吊钩
CN108285088A (zh) * 2017-12-20 2018-07-17 新疆苏中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吊挂装置及其吊挂方法
CN108639932A (zh) * 2018-08-01 2018-10-12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内孔自动摘钩吊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92613U (zh) 防掉落的运输叉车
CN114538275A (zh) 卷轴线缆搬运装置
EP1828036B1 (en) Apparatus for handling loads
CN104176624B (zh) 一种起吊装夹器
CN205472330U (zh) 一种叉车板
CN207890566U (zh) 高效自动码包机
CN108639988A (zh) 带抽拉式底座的转运装置
CN110550571A (zh) 一种建筑机械升降装置
CN203319515U (zh) 一种起吊装夹器
CN208980216U (zh) 一种坠坨码串机
CN220950826U (zh) 一种线缆卷搬运吊钩装置
CN210438280U (zh) 新型石材夹具
CA2739095A1 (en) Universal holding device
CN107140519B (zh) 一种用于搬运汽车车架的吊具
CN220223221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可拆卸吊篮
CN218320256U (zh) 一种可拆卸的钢结构吊具
CN210736184U (zh) 一种新型易燃易爆危化液体倾倒装置
CN108689313A (zh) 一种单立柱机械升举装置
CN218705952U (zh) 一种应急救灾物资出入库用简易抓手
CN210480641U (zh) 一种起重机防护装置
CN220642342U (zh) 一种纺纱用吊装装置
CN210338221U (zh) 一种便携式小吊及底座装置
CN213679674U (zh) 一种重型叉车专用托架式货叉
CN215160241U (zh) 一种油桶装运工装
CN209740497U (zh) 一种高效率圆柱形吊装辅助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52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