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34032B - 干粉吸入装置及干粉吸入装置的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干粉吸入装置及干粉吸入装置的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34032B
CN114534032B CN202110413142.0A CN202110413142A CN114534032B CN 114534032 B CN114534032 B CN 114534032B CN 202110413142 A CN202110413142 A CN 202110413142A CN 114534032 B CN114534032 B CN 1145340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sule
dry powder
bin
inhalation device
powder inha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1314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34032A (zh
Inventor
孙思平
寿鑫涛
顾乾道
冯少俊
刘承
葛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uize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uize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uize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uize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1314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34032B/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79773 priority patent/WO202221806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5340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340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340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340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01Details of inhal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A61M15/0005Details of inhal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agitating the medicament
    • A61M15/001Details of inhal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agitating the medicament using ultrasonic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28Inhalators using prepacked dosages, one for each application, e.g. capsules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 A61M15/003Inhalators using prepacked dosages, one for each application, e.g. capsules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using capsules, e.g.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28Inhalators using prepacked dosages, one for each application, e.g. capsules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 A61M15/003Inhalators using prepacked dosages, one for each application, e.g. capsules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using capsules, e.g.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 A61M15/0033Details of the piercing or cutting means
    • A61M15/0035Pierc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28Inhalators using prepacked dosages, one for each application, e.g. capsules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 A61M15/003Inhalators using prepacked dosages, one for each application, e.g. capsules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using capsules, e.g.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 A61M15/0033Details of the piercing or cutting means
    • A61M15/0041Details of the piercing or cutting means with movable piercing or cutting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干粉吸入装置及干粉吸入装置的操作方法。干粉吸入装置包括:本体,具有容纳腔、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与容纳腔连通;吸嘴,与本体连接且通过第二开孔与容纳腔连通;筛网,设于第二开孔;胶囊仓,枢装于容纳腔内且具有胶囊容纳槽,胶囊仓能够相对本体转动至使胶囊容纳槽曝露于第一开孔的第一位置,及使胶囊容纳槽与筛网相对的第二位置;及胶囊破坏机构,配置为在外力下破坏胶囊容纳槽内胶囊的胶囊壳。本公开实施例的干粉吸入装置,不但结构设计简便,而且给药操作的便利性较高。

Description

干粉吸入装置及干粉吸入装置的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干粉吸入装置及干粉吸入装置的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经研究发现,某些药剂以干粉的形式,通过嘴或鼻子直接吸入进入肺部,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与一般给药途径不同的是,肺部给药需要借助特定的干粉吸入装置来完成对药剂的分散、雾化和肺部传递,因此,干粉吸入装置在肺部给药治疗中的作用极其重要。
根据干粉药剂的装入形式不同,干粉吸入装置大致可分为胶囊型干粉吸入装置、一次使用型干粉吸入装置、多剂量多单元型干粉吸入装置和多剂量贮库型干粉吸入装置,等等,其中,胶囊型干粉吸入装置是专门针对干粉药剂胶囊(以下简称胶囊)而设计的吸入装置。胶囊型干粉吸入装置(以下简称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胶囊放入装置内部;然后操作装置破坏胶囊壳,使干粉药剂散出,此时,患者可以通过装置上的吸嘴将干粉药剂吸入呼吸系统,进行相关治疗;治疗完毕后,将胶囊壳取出,将装置滞留药剂进行清理,装置可留待下一次使用。由于在治疗前干粉药剂被封闭在胶囊壳内,胶囊与装置相对独立,因此,可以较好的保持干粉药剂的药效,胶囊存储也比较方便。
针对胶囊型干粉吸入装置,如何提高其给药操作的便利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干粉吸入装置及干粉吸入装置的操作方法,以提高干粉吸入装置给药操作的便利性。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干粉吸入装置,包括:
本体,具有容纳腔、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与容纳腔连通;
吸嘴,与本体连接且通过第二开孔与容纳腔连通;
筛网,设于第二开孔;
胶囊仓,枢装于容纳腔内且具有胶囊容纳槽,胶囊仓能够相对本体转动至使胶囊容纳槽曝露于第一开孔的第一位置,及使胶囊容纳槽与筛网相对的第二位置;及
胶囊破坏机构,配置为在外力下破坏胶囊容纳槽内胶囊的胶囊壳。
在一些实施例中,胶囊仓还具有与胶囊容纳槽连通、并能够容纳胶囊做离心旋转运动的胶囊旋转槽,胶囊旋转槽的侧壁具有呈中心对称布置的一对进气口;
当胶囊仓处于第二位置,通过吸嘴吸气,胶囊容纳槽内产生的负压和离心气流能够驱动被破坏胶囊壳后的胶囊进入胶囊旋转槽并在胶囊旋转槽内做离心旋转运动,以将干粉药剂甩出胶囊壳。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胶囊仓处于第一位置时,胶囊旋转槽的槽壁与第一开孔的孔壁大致平齐。
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纳腔具有第一卡位和第二卡位,胶囊仓具有卡合部,当胶囊仓处于第一位置时,卡合部卡入第一卡位,当胶囊仓处于第二位置时,卡合部卡入第二卡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胶囊仓还能够相对本体转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容纳腔还具有第三卡位,当胶囊仓处于第三位置时,卡合部卡入第三卡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胶囊破坏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刺针式按钮,每个刺针式按钮配置为被按压时通过刺针破坏胶囊壳。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体包括用于限制刺针式按钮脱出容纳腔的阻挡部,胶囊仓的靠近刺针式按钮的一侧具有至少一个导孔以及通向胶囊容纳槽的至少一个穿针孔;
刺针式按钮包括按钮本体、弹簧和至少一个刺针,其中,按钮本体滑动装配于容纳腔且止动于阻挡部,按钮本体的远离胶囊仓的一侧为按压侧,按钮本体的靠近胶囊仓的一侧具有一一对应的穿设于至少一个导孔的至少一个导柱,弹簧设于按钮本体与胶囊仓之间,至少一个刺针固定于按钮本体的靠近胶囊仓的一侧并一一对应的穿设于至少一个穿针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穿针孔包括一个穿针孔,至少一个刺针包括一个刺针,按钮本体的靠近胶囊仓的一侧还具有刺针座,刺针固定于刺针座,弹簧套设于刺针座。
在一些实施例中,胶囊容纳槽设于胶囊仓的旋转中心线上,穿针孔的轴线与胶囊仓的旋转中心线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干粉吸入装置,还包括:
与胶囊仓连接的拨动部,配置为在被外力拨动时驱动胶囊仓相对本体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纳腔的内壁具有导向结构,胶囊仓滑动装配于导向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体包括对合连接以形成容纳腔的第一壳部和第二壳部,吸嘴、第一壳部和筛网一体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前述任一实施例干粉吸入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
在胶囊仓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形下,将胶囊放入胶囊容纳槽内;
将胶囊仓转动至第二位置,并在第二位置或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动的过程中,通过胶囊破坏机构破坏胶囊的胶囊壳,以使胶囊壳内的干粉药剂散出;及
通过吸嘴吸入干粉药剂。
本公开上述实施例的干粉吸入装置在给药时,操作者放入胶囊、破坏胶囊壳和吸入干粉药剂的动作是在胶囊仓相对本体的一些转动位置下进行,给药操作简单、便利。此外,干粉吸入装置的结构设计也较为简化,结构可靠性较高。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在下面结合附图对于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公开的更多细节、特征和优点被公开,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干粉吸入装置在胶囊仓处于第一位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干粉吸入装置在胶囊仓处于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干粉吸入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干粉吸入装置的胶囊仓与胶囊破坏机构组装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干粉吸入装置的本体与吸嘴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的干粉吸入装置在胶囊仓处于第一位置的示意图;及
图7是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干粉吸入装置的操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目前,相关技术所能提供的干粉吸入装置在使用时,大多需要频繁操作用于封闭胶囊容纳槽的封盖,操作步骤繁琐,便利性较差。
基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干粉吸入装置及干粉吸入装置的操作方法,以提高干粉吸入装置给药操作的便利性。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干粉吸入装置1,其主要结构包括本体2、吸嘴3、筛网4、胶囊仓5和胶囊破坏机构6,其中:本体2具有容纳腔201、第一开孔202a和第二开孔202b,第一开孔202a和第二开孔202b与容纳腔201连通;吸嘴3与本体2连接且通过第二开孔202b与容纳腔201连通;筛网4设于第二开孔202b;胶囊仓5枢装于容纳腔201内且具有胶囊容纳槽501,胶囊仓5能够相对本体2转动至使胶囊容纳槽501曝露于第一开孔202a的第一位置(如图1所示),及使胶囊容纳槽501与筛网4相对的第二位置(如图2所示);胶囊破坏机构6配置为在外力下破坏胶囊容纳槽501内胶囊100的胶囊壳。
本公开实施例干粉吸入装置1可以为一次性干粉吸入装置,也可以为可重复装入胶囊被循环使用的干粉吸入装置。
吸嘴3的结构可以根据干粉吸入装置1的具体给药方式进行灵活设计。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干粉吸入装置1为口吸给药式干粉吸入装置,吸嘴3具体为口吸式吸嘴。为便于口含吸嘴,吸嘴3周侧表面的截面形状设计为椭圆形。
在本公开的一些其它实施例中,干粉吸入装置还可以为鼻吸给药式干粉吸入装置,吸嘴例如为鼻吸式吸嘴。为保证吸入药量,可以根据人体面部工程学,将鼻吸式吸嘴设计为与面部较贴合的形状,鼻吸式吸嘴也可以进一步连接头部固定绑带,以在面部可靠固定。
使用本公开实施例的干粉吸入装置1给药时,首先,如图1所示,在胶囊仓5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形下,将胶囊放入胶囊容纳槽501内;然后,如图2所示,将胶囊仓5转动至第二位置,并在第二位置或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动的过程中,通过胶囊破坏机构6破坏胶囊的胶囊壳,以使胶囊壳内的干粉药剂散出;然后,通过吸嘴3吸入干粉药剂。
如果干粉吸入装置1为一次性干粉吸入装置,在完成上述给药操作后可将干粉吸入装置弃置。如果干粉吸入装置1为可循环使用的干粉吸入装置,在完成上述给药操作后可进行如下操作:将胶囊仓5转动至第一位置;然后,取出残破的胶囊壳;然后,对干粉吸入装置1进行清洗、杀菌、消毒后留待下一次使用。
从干粉吸入装置1的上述给药操作过程可以看出,操作者放入胶囊、破坏胶囊壳和吸入干粉药剂的动作是在胶囊仓5相对本体2的一些转动位置下进行,相比相关技术需要频繁开闭用于封闭胶囊容纳槽的封盖,操作的便利性大大提升。此外,该结构设计的干粉吸入装置1,由于不存在相关技术的封盖结构,因此结构上更加简化,可靠性更高,其制作成本也相对较低。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本体2的材料类型不限,例如可以为塑料本体,金属本体或者合金本体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本体2包括对合连接以形成筒形容纳腔201的第一壳部203a和第二壳部203b,吸嘴3、第一壳部203a和筛网4一体连接。第一壳部203a和第二壳部203b采用分体组配结构,一方面便于加工制造,另一方面,也便于拆卸清洗。其中,吸嘴3、第一壳部203a和筛网4采用一体式结构设计,例如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可以使得干粉吸入装置1的结构可靠性更高,还有利于减少在筛网4边缘卡粉,减少干粉药剂的浪费。在本公开其它实施例中,吸嘴3、第一壳部203a和筛网4也可以不采用一体式结构设计,而是分别制作后组装在一起。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胶囊仓5还具有与胶囊容纳槽501连通、并能够容纳胶囊100在其内做离心旋转运动的胶囊旋转槽502,胶囊旋转槽502的侧壁具有呈中心对称布置的一对进气口5021。当胶囊仓5处于第二位置,通过吸嘴3吸气,胶囊容纳槽501内将产生负压和离心气流,该负压和离心气流会驱动胶囊壳破坏后的胶囊进入胶囊旋转槽502并在胶囊旋转槽502内做离心旋转运动,从而将胶囊壳内的干粉药剂甩出。
操作者通过吸嘴3吸气时,胶囊旋转槽502和胶囊容纳槽501内产生负压,气流从一对进气口5021进入胶囊旋转槽502和胶囊容纳槽501,并在胶囊旋转槽502内形成涡状的离心气流。在负压和离心气流的驱动下,胶囊壳已被破坏的胶囊进入胶囊旋转槽502,并在胶囊旋转槽502内做离心旋转运动,从而将干粉药剂甩出胶囊壳,使干粉药剂进入胶囊旋转槽502。操作者继续通过吸嘴3吸气,干粉药剂便被吸入肺部。操作者只需要控制吸气力度,便可以控制干粉药剂的吸入速度。该实施例设计,可以使得干粉药剂的吸入更加可控且省力。
进一步,如图1所示,当胶囊仓5处于第一位置时,胶囊旋转槽502的槽壁与第一开孔202a的孔壁大致平齐。一方面便于在胶囊仓5处于第一位置时从第一开孔202a放入胶囊,另一方面,在胶囊壳被破坏的情形下,还可以尽量阻止干粉药剂进入胶囊仓5与本体2之间的缝隙,从而减少干粉药剂的浪费。这里“大致平齐”可以理解为,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认为胶囊旋转槽502的槽壁与第一开孔202a的孔壁是平齐的。
如图3所示,为提高胶囊仓5相对本体2转动的平稳性和可靠性,容纳腔201的内壁具有导向结构204,胶囊仓5滑动装配于导向结构204,从而实现相对本体2的转动。导向结构204例如为图3中所示的两条凸肋。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容纳腔201具有第一卡位和第二卡位,胶囊仓5具有卡合部(第一卡位、第二卡位和卡合部在附图中未示出),当胶囊仓5处于第一位置时,卡合部卡入第一卡位,当胶囊仓5处于第二位置时,卡合部卡入第二卡位。在此基础上,在一些实施例中,胶囊仓5还能够相对本体2转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容纳腔201还具有第三卡位(在附图中未示出),当胶囊仓5处于第三位置时,卡合部卡入第三卡位。卡合部例如可以设计为凸起形状。
卡合部在卡入第一卡位后,若无外力作用,胶囊仓5相对本体2的转动位置被锁定,操作者在感知卡合部与第一卡位的卡入动作后,可以将胶囊放入胶囊容纳槽501内,胶囊仓5与本体2之间不会发生相对移动。
类似的,卡合部在卡入第三卡位后,若无外力作用,胶囊仓5相对本体2的转动位置被锁定,操作者在感知卡合部与第三卡位的卡入动作后,可以通过胶囊破坏机构6破坏胶囊壳,胶囊仓5与本体2之间不会发生相对移动。
类似的,卡合部在卡入第二卡位后,若无外力作用,胶囊仓5相对本体2的转动位置被锁定,操作者在感知卡合部与第二卡位的卡入动作后,可以通过吸嘴3吸入干粉药剂,胶囊仓5与本体2之间不会发生相对移动。
通过上述卡合部与第一卡位、第二卡位和第三卡位的设计,便于操作者准确对干粉吸入装置1进行相应操作,使得操作更加便利,而且也能够避免胶囊或干粉药剂从装置内意外脱出。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胶囊破坏机构6包括至少一个刺针式按钮,配置为被按压时通过刺针6011破坏胶囊壳。一些实施例的胶囊破坏机构6包括在胶囊仓5两侧相对设置的两个的刺针式按钮,这样,可以从胶囊壳两端将其刺破。此外,胶囊破坏机构6也可以仅包括在胶囊仓5一侧设置的的刺针式按钮,这样,可以从胶囊壳的一端将其刺破。
刺针式按钮的具体结构形式不限。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在这些实施例中,本体2包括用于限制刺针式按钮脱出容纳腔201的阻挡部205,胶囊仓5的靠近刺针式按钮的一侧具有多个导孔504以及通向胶囊容纳槽501的穿针孔505;刺针式按钮包括按钮本体6012、弹簧6013和刺针6011,其中,按钮本体6012滑动装配于容纳腔201且止动于阻挡部205,按钮本体6012的远离胶囊仓5的一侧为按压侧,按钮本体6012的靠近胶囊仓5的一侧具有一一对应的穿设于多个导孔504的多个导柱6014,弹簧6013设于按钮本体6012与胶囊仓5之间,刺针6011固定于按钮本体6012的靠近胶囊仓5的一侧并穿设于穿针孔505。如图3和图4所示,按钮本体6012的靠近胶囊仓5的一侧还具有刺针座6015,刺针6011固定于刺针座6015,弹簧6013套设于刺针座6015。
导孔504为按钮本体6012相对胶囊仓5的移动、刺针6011相对穿针孔505的移动提供导向。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导孔504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具体数量不限。此外,对应设置的穿针孔505和刺针6011至少为一组,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应设置的穿针孔505和刺针6011为多组,这样,多个刺针6011可以同时将胶囊壳刺破,操作更加省力便捷。
在一些实施例中,胶囊容纳槽501设于胶囊仓5的旋转中心线01S上,穿针孔505的轴线与胶囊仓5的旋转中心线01S重合,这样,便于刺针6011施力将胶囊壳刺破。当然,本公开实施例结构不限于此,只要能够达到将胶囊壳刺破的目的即可。
为便于操作胶囊仓5相对本体2转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干粉吸入装置1还包括与胶囊仓5连接的拨动部(图中未示出),拨动部例如为波动凸起,配置为在被外力拨动时驱动胶囊仓5相对本体2转动。
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本体2的第一开孔202a和第二开孔202b可以处于相对的位置,即胶囊仓5从第一位置转动到第二位置刚好转过180度。如图6所示,在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孔202a和第二开孔202b也可以不相对,例如,胶囊仓5从第一位置转动到第二位置转过一锐角角度、钝角角度或者90度,可以根据实际产品需求进行相应设计。
如图7所示,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前述任一实施例干粉吸入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至步骤S103。
在步骤S101,在胶囊仓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形下,将胶囊放入胶囊容纳槽内。
在步骤S102,将胶囊仓转动至第二位置,并在第二位置或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动的过程中,通过胶囊破坏机构破坏胶囊的胶囊壳,以使胶囊壳内的干粉药剂散出。
在步骤S103,通过吸嘴吸入干粉药剂。如前所述,如果干粉吸入装置为可循环使用的干粉吸入装置,在完成上述步骤S103后可再次将胶囊仓转动至第一位置,然后取出残破的胶囊壳,对干粉吸入装置进行清洗、杀菌、消毒后留待下一次使用。
从上述操作过程可以看出,操作者放入胶囊、破坏胶囊壳和吸入干粉药剂的动作是在胶囊仓相对本体的一些转动位置下进行,相比相关技术,给药操作简单、便利,结构设计更为简化,结构可靠性较高。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尺寸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尺寸,使用这些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并且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说明书提供了能够用于实现本公开的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应当理解的是,这些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完全是示例性的,并且不用于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公开的说明书的公开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想到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干粉吸入装置,包括:
本体,具有容纳腔、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与容纳腔连通;
吸嘴,与本体连接且通过第二开孔与容纳腔连通;
筛网,设于第二开孔;
胶囊仓,枢装于容纳腔内且具有胶囊容纳槽,胶囊仓能够相对本体转动至使胶囊容纳槽曝露于第一开孔的第一位置,及使胶囊容纳槽与筛网相对的第二位置;及
胶囊破坏机构,配置为在外力下破坏胶囊容纳槽内胶囊的胶囊壳;
其中,胶囊仓还具有与胶囊容纳槽连通、并能够容纳胶囊做离心旋转运动的胶囊旋转槽,胶囊旋转槽的侧壁具有呈中心对称布置的一对进气口;
当胶囊仓处于第一位置时,胶囊旋转槽的槽壁与第一开孔的孔壁大致平齐,当胶囊仓处于第二位置,通过吸嘴吸气,胶囊容纳槽内产生的负压和离心气流能够驱动被破坏胶囊壳后的胶囊进入胶囊旋转槽并在胶囊旋转槽内做离心旋转运动,以将干粉药剂甩出胶囊壳;
胶囊破坏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刺针式按钮,每个刺针式按钮配置为被按压时通过刺针破坏胶囊壳;
本体包括用于限制刺针式按钮脱出容纳腔的阻挡部,胶囊仓的靠近刺针式按钮的一侧具有通向胶囊容纳槽的穿针孔;
刺针式按钮包括按钮本体、弹簧和刺针,其中,按钮本体滑动装配于容纳腔且止动于阻挡部,按钮本体的远离胶囊仓的一侧为按压侧,按钮本体的靠近胶囊仓的一侧具有刺针座,刺针固定于刺针座并穿设于穿针孔,弹簧设于按钮本体与胶囊仓之间并且套设于刺针座;
胶囊容纳槽设于胶囊仓的旋转中心线上,穿针孔的轴线与胶囊仓的旋转中心线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粉吸入装置,其中,
容纳腔具有第一卡位和第二卡位,胶囊仓具有卡合部,当胶囊仓处于第一位置时,卡合部卡入第一卡位,当胶囊仓处于第二位置时,卡合部卡入第二卡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粉吸入装置,其中,
胶囊仓还能够相对本体转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容纳腔还具有第三卡位,当胶囊仓处于第三位置时,卡合部卡入第三卡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粉吸入装置,其中,
胶囊仓的靠近刺针式按钮的一侧具有至少一个导孔,按钮本体的靠近胶囊仓的一侧具有一一对应的穿设于至少一个导孔的至少一个导柱。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干粉吸入装置,还包括:
与胶囊仓连接的拨动部,配置为在被外力拨动时驱动胶囊仓相对本体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干粉吸入装置,其中,
容纳腔的内壁具有导向结构,胶囊仓滑动装配于导向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干粉吸入装置,其中,
本体包括对合连接以形成容纳腔的第一壳部和第二壳部,吸嘴、第一壳部和筛网一体连接。
CN202110413142.0A 2021-04-16 2021-04-16 干粉吸入装置及干粉吸入装置的操作方法 Active CN1145340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13142.0A CN114534032B (zh) 2021-04-16 2021-04-16 干粉吸入装置及干粉吸入装置的操作方法
PCT/CN2022/079773 WO2022218065A1 (zh) 2021-04-16 2022-03-08 干粉吸入装置及干粉吸入装置的操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13142.0A CN114534032B (zh) 2021-04-16 2021-04-16 干粉吸入装置及干粉吸入装置的操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34032A CN114534032A (zh) 2022-05-27
CN114534032B true CN114534032B (zh) 2023-06-06

Family

ID=81668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13142.0A Active CN114534032B (zh) 2021-04-16 2021-04-16 干粉吸入装置及干粉吸入装置的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34032B (zh)
WO (1) WO202221806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89690B2 (en) * 2002-05-10 2005-05-10 Oriel Therapeutics, Inc. Dry powder inhalers, related blister device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of dispensing dry powder substances and fabricating blister packages
EP1844805A1 (de) * 2006-04-13 2007-10-17 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KG Inhalator
JP5543850B2 (ja) * 2010-06-15 2014-07-09 独立行政法人物質・材料研究機構 粉末状薬剤吸入デバイス
CN106031810A (zh) * 2015-03-13 2016-10-19 丁要武 吸粉器及连接于该吸粉器的吸粉器本体上的药匣组件
CN105920709B (zh) * 2016-06-06 2019-05-21 浙江百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粉雾剂给药装置的破囊机构
CN109078245A (zh) * 2018-10-11 2018-12-25 上海博极给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胶囊型干粉吸入装置
CN112316256A (zh) * 2020-12-02 2021-02-05 润生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胶囊型干粉吸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34032A (zh) 2022-05-27
WO2022218065A1 (zh) 2022-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47695B (zh) 适于读取存储在容器的数据存储装置中的信息的吸入器
ES2682996T3 (es) Sistema de casete giratorio para inhalador de polvo seco
US6948494B1 (en) Medicament container with same side airflow inlet and outlet and method of use
EP2648787B1 (en) Inhalator
RU2529691C2 (ru) Ингалятор
KR101399480B1 (ko) 향상된 건조 분말 흡입기
EP0613384B1 (en) Inhaler
US9283336B2 (en) Delivery device and related methods
NZ592675A (en) Inhaler with a rotatable cap for sequentially moving blisters into alignment with a blister piercing member
JP2007536962A (ja) 吸入器
CN114534032B (zh) 干粉吸入装置及干粉吸入装置的操作方法
TWI832021B (zh) 乾粉吸入器及監控器和乾粉吸入器之套件
CA2903980C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lamping a blister within a dry powder inhaler
CN215083633U (zh) 吸入装置
JPH09262295A (ja) 粉末状薬剤吸入装置
CN215275171U (zh) 吸入装置
CN215780666U (zh) 吸入装置
GB2547279A (en) Inhaler device
CN215083634U (zh) 吸入装置
CN218900486U (zh) 一种改进式干粉吸入器
CN114949483B (zh) 一种干粉吸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3117193B (zh) 吸入装置
CN115414558A (zh) 吸入装置
CN113018612A (zh) 吸入装置
CN116271365A (zh) 一种干粉吸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10018 room 3a03, building 2, No. 339, Baiyang street, H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Cuize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18 room 3a03, building 2, No. 339, Baiyang street, H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Xianju cuize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