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26532B - 一种空气消杀设备及其活性雾离子发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消杀设备及其活性雾离子发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26532B
CN114526532B CN202210432756.8A CN202210432756A CN114526532B CN 114526532 B CN114526532 B CN 114526532B CN 202210432756 A CN202210432756 A CN 202210432756A CN 114526532 B CN114526532 B CN 1145265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harge
micro
electrode plate
needles
dis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3275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26532A (zh
Inventor
主亮
刘鹤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Fu Yun Cloud Dat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Fu Yun Cloud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Fu Yun Cloud Dat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Fu Yun Cloud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3275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265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265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26532A/zh
Priority to AU2022203991A priority patent/AU2022203991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265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265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3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i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23/00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e.g. into the atmosphe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消杀设备及其活性雾离子发生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基板,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底端与所述基板边沿固定连接,第一电极板,所述第一电极板与所述支撑件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二电极板,所述第二电极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板的下方,适于与所述第一电极板形成高压放电电场;所述第二电极板上设有多个放电微针,多个所述放电微针在所述第二电极板上均匀分布,形成阵列,多个所述放电微针适于凝结冷凝水;制冷单元,所述制冷单元的放热端与所述基板连接,制冷端与所述第二电极板连接,适于为多个所述放电微针提供冷量。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可以提高装置及设备产生活性雾离子的量,提高装置及设备的消杀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消杀设备及其活性雾离子发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消杀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空气消杀设备及其活性雾离子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活性雾离子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纳米级水雾,该纳米级水雾能够强有力的包裹病菌,其带有的活性自由基和负氧离子使得病菌的蛋白质发生变化,破坏病原微生物的细胞膜及RNA结构,让病菌失活。近年来,随着疫情的发展,人们的环境安全意识逐渐提高,活性雾离子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现有技术中,通过纳米水离子发生装置获得活性雾离子,活性雾离子发生装置包括上电极、下电极,通过下电极与周围环境产生温度差,从而使空气中的水分凝结在下电极上,在通电时,利用高压电击穿上下两个电极,同时击穿下电极上凝结的冷凝水,进而生成活性雾离子颗粒。
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陷:放电电极冷凝水的生成量少,导致活性雾离子难以生成,进而导致装置整体产生雾离子效率低;同时随着放电电极的顶部的冷凝的流失,致使电极顶部裸漏,在电离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放电电极上缺水出现空放电的现象,进而损坏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气消杀设备及其活性雾离子发生装置,以提高活性雾离子生成量,提高装置及设备的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活性雾离子发生装置,应用于空气消杀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基板,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底端与所述基板边沿固定连接;
第一电极板,所述第一电极板与所述支撑件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极板上设有活性雾离子出口;
第二电极板,所述第二电极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板的下方,适于与所述第一电极板形成高压放电电场;
所述第二电极板上设有多个放电微针,多个所述放电微针在所述第二电极板上均匀分布,形成阵列,多个所述放电微针适于凝结冷凝水;
制冷单元,所述制冷单元的放热端与所述基板连接,制冷端与所述第二电极板连接,适于为多个所述放电微针提供冷量。
可选的,多个所述放电微针包括:
第一放电微针、第二放电微针;
所述第一放电微针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放电微针的长度。
可选的,在多个所述放电微针形成的阵列中:
所述第一放电微针依次排列,形成所述阵列的行或列;
所述第二放电微针依次排列,形成所述阵列的行或列;
所述第一放电微针所在的行或列与所述第二放电微针所在的行或列交替排布。
可选的,在多个所述放电微针形成的阵列中:
所述第一放电微针与所述第二放电微针交替排布,形成阵列的行列。
可选的,在多个所述放电微针形成的阵列中:
所述第一放电微针设置于所述阵列的中心位置;
所述第二放电微针围设于所述第一放电微针的外周,形成第一外环;
所述第一放电微针围设于所述第二放电微针形成的所述第一外环的外周,形成第二外环;以此类推,形成阵列。
可选的,多个所述放电微针还包括至少一种与所述第一放电微针、所述第二放电微针的长度不同的放电微针。
可选的,所述第一放电微针设有中空结构。
可选的,所述的活性雾离子发生装置,还包括:
第一导热绝缘层,所述第一导热绝缘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与所述制冷单元之间;和/或,
第二导热绝缘层,所述第二导热绝缘层设置于所述制冷单元与所述第二电极板之间。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还一种空气消杀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活性雾离子发生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方案,通过所述基板、所述支撑件以及所述第一电极板固定连接,形成装置的主体结构;所述基板上依次设置有制冷单元以及第二电极板,所述第二电极板上设置有多个放电微针,通过制冷单元制冷,并传递给所述第二电极板上的放电微针,使放电微针的顶部生成冷凝水,通过设置多个放电微针,提高产生冷凝水的效率;同时多个放电微针均匀排布在所述第二电极板上,增大了与所述第一电极板电离时的面积,提高装置产生雾离子的效率,进一步的,在后续第一电极板与所述第二电极板形成高压放电电场时,能够均匀且不断地进行冷凝水的电离,提高装置整体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活性雾离子发生装置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放电微针的第二电极板与基板连接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2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栅格状活性雾离子出口的第一电极板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提供的放电微针排布的主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提供的放电微针排布的主视图;
图7是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提供的放电微针排布的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提供的放电微针排布的俯视图;
图9是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提供的放电微针排布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中空结构的放电微针排布主视图;
图11是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中空结构的放电微针排布主视图;
图12是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提供的保温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提供的保温层的主体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提供的保温层的锁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提供的保温层另一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基板;2、支撑件; 21、安装部;22、支撑部;221、镂空结构;3、第一电极;31、活性雾离子出口;4、制冷单元;5、第二电极;51、放电微针;511、第一放电微针;512、第二放电微针;513、第三放电微针;514、第四放电微针;515、第五放电微针;6、第一导热绝缘层;7、第二导热绝缘层;8、保温层;81、主体件;811、顶板;812、侧板;813、通风孔;814、锁扣槽;815、固定槽;82、锁扣件;821、底板;822、固定翼;823、卡扣;824、下沉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活性雾离子发生装置,应用于空气消杀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基板1,支撑件2,所述支撑件2的底端与所述基板1边沿固定连接,第一电极板3,所述第一电极板3与所述支撑件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极板3上设有活性雾离子出口31;第二电极板5,所述第二电极板5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板3的下方,适于与所述第一电极板3形成高压放电电场;所述第二电极板5上设有多个放电微针51,多个所述放电微针51适于凝结冷凝水;制冷单元4,所述制冷单元4的放热端与所述基板1连接,制冷端与所述第二电极板5连接,适于为多个所述放电微针51提供冷量。
该实施例中,所述制冷单元4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制冷单元,例如,可以采用帕尔贴制冷单元;所述制冷单元4设置有制冷控制电路,所述制冷控制电路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控制电路,在所述制冷单元4与上下元器件固定连接后,可以在所述制冷单元4的外部涂敷防水绝缘材料,如防水绝缘胶,以固定和保护所述制冷控制电路;所述制冷单元4设置于所述基板1上,其上端为所述第二电极板5提供冷量,以使所述第二电极板5上的放电微针可以生成冷凝水,其下端在制冷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可以通过所述基板1散发产生的热量;同时,所述基板1上可以设置有绝缘保护涂层,以隔离保护电路;
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板3上设置的活性雾离子出口31,主要用于释放电离产生的活性雾离子;所述活性雾离子出口31的形状不限,可以设置为栅格状出口,如图4所示,也可以是设置为网格状出口或者圆形出口;
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板5固定于所述制冷单元4上,二者可以通过焊接进行固定;
所述第二电极板5上设置有多个放电微针51,多个所述放电微针51可以采用硅基半导体材料,可以通过刻蚀的方式进行制作;由于放电微针是硅基半导体材料,在氧化作用下,放电微针的表面会形成不规则的、亲水的二氧化硅纤维状结构,故放电微针的表面可以起到保水与固水功能;当然放电微针的材料不仅限于硅基半导体材料,其他易于制作、导电、亲水的材料亦可;
多个所述放电微针51的设置可以提高产生冷凝水的量;在所述第二电极板5与所述第一电极板3形成高压放电电场进行水的电离时,与现有方案相比,多个所述放电微针51的设置增大了装置电离的面积,提高装置产生活性雾离子的量,进一步提高所述装置的工作效率;多个所述放电微针51可以设置为圆台状,在顶部形成冷凝水时,圆台状的放电微针相较于柱体,其顶部的冷凝水不易滑落;
该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电极板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2的下端与所述基板1固定连接;所述基板1、所述支撑件2以及所述第一电极板3形成所述装置的主体结构;所述基板1设置于所述制冷单元4的下方,所述基板1可以选用金属材质,如铝基板,便于散发所述制冷单元4在工作时下端产生的热量;所述支撑件2与所述基板1固定连接,其材质可以选用金属,以便传导所述基板1上的热量,进一步加快整个装置的散热;所述支撑件2的材质不仅限与金属,其他便于散热的材料亦可;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实现方式,所述支撑件2可以是与所述第一电极板3一体成型,形成所述第一电极板3的一体支撑件,在生产制造时,便于加工;
如图16所示,所述支撑件2作为所述第一电极板3的支撑件,可以包括:安装部21与支撑部22,所述安装部21与所述支撑部22一体成型,在生产制造时便于加工;其中,所述安装部21设置于所述支撑部22的端部,并与所述基板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部22与所述第一电极3固定连接,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包括:螺接、焊接、冲压、卯接等;当然为便于生成加工,所述支撑部22也可以与所述第一电极3一体成型;
所述支撑部22与所述安装部21一体成型,设置于所述基板1的两侧,每一侧的所述支撑部22可以设置为两个对称的支撑柱或支撑板;当设置为支撑板状时,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构成T型或矩形的镂空结构221,一方面,T型或矩形的镂空结构221可以促进高压放电电场的空间内的气体流通;另一方面,T型或矩形的镂空结构221的上端外侧为所述第一电极板3与所述支撑部22的连接处,可以在一体成型所述支撑件2与所述第一电极板3时,便于连接处的弯折;在T型或矩形的镂空结构221的下端,所述支撑部22与所述基板1的接触面更大,连接更为稳固,同时也增大了整个装置的散热面积。
如图2-3所示,本发明的一可选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放电微针51在所述第二电极板5上均匀分布,形成阵列。
该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第二电极板5上设置多个放电微针51,以提高产生冷凝水的量,进而提高装置产生活性雾离子的量;多个所述放电微针51在所述第二电极板5上均匀分布,并以阵列形式排布在所述第二电极板5上,以保证在所述第二电极板5与所述第一电极板3形成的高压电场中,能够均匀的电离放电微针顶部的冷凝水,避免因放电微针分布不均,导致在第二电极板5上出现局部放电电离的情况,从而影响装置效率;多个所述放电微针51的长度可以设置相同,也可以设置不同;优选的,多个所述放电微针51的长度可以设置在0.1mm-5mm范围内。
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一可选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放电微针51包括:第一放电微针511、第二放电微针512;所述第一放电微针51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放电微针512的长度。
该实施例中,当多个所述放电微针51的长度设置不相同时,多个所述放电微针51可以包括:具有第一长度的第一放电微针511,和具有第二长度的第二放电微针512;且所述第一放电微针51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放电微针512的长度;通过设置不同长度的放电微针,当不同长度的放电微针排布在所述第二电极板5上,以便于可以在不同高度的空间上生成冷凝水,以充分利用所述制冷单元4提供的冷量,提高所述制冷单元4的工作效率,进一步增强装置的工作效率。
当然,多个所述放电微针51的长度不仅限于这两种,在本发明的一可选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放电微针51还包括至少一种与所述第一放电微针、所述第二放电微针的长度不同的放电微针,如图5所示,还可以包括第三放电微针513、第四放电微针514、第五放电微针515,其长度大小依次为:第一放电微针511>第三放电微针513>第二放电微针512=第五放电微针515>第四放电微针514。
本发明的一可选实施例中,在多个所述放电微针51形成的阵列中:所述第一放电微针511依次排列,形成所述阵列的行或列;所述第二放电微针512依次排列,形成所述阵列的行或列;所述第一放电微针511所在的行或列与所述第二放电微针512所在的行或列交替排布。
如图6-7所示,所述第一放电微针511依次排列形成所述阵列的行,所述第二放电微针512依次排列形成所述阵列的行,所述第一放电微针511所在的行与所述第二放电微针512所在的行交替排布,形成所述阵列;所述第一放电微针511依次排列形成所述阵列的列,所述第二放电微针512依次排列形成所述阵列的列,所述第一放电微针511所在的列与所述第二放电微针512所在的列交替排布,形成所述阵列;且在所述阵列中,较长的第一放电微针511形成的行或列排布较短的第二放电微针512形成的行或列的外侧,通过交替排布长短放电微针度形成的阵列的行列,在相邻的两行或两列之间,由于存在高度差,可以形成一个长条形的凹槽状结构,便于存储放电微针顶端生成的冷凝水,提高冷凝水的利用率;图中所示的圆形与方形只是为了区分不同长度的放电微针,并不表示放电微针的实际形状;
当然,多个所述放电微针51的长度不仅限于这两种,在本发明的一可选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放电微针51还包括至少一种与所述第一放电微针、所述第二放电微针的长度不同的放电微针,如图5所示,还可以包括第三放电微针513、第四放电微针514、第五放电微针515,其长度大小依次为:第一放电微针511>第三放电微针513>第二放电微针512=第五放电微针515>第四放电微针514;
在具体排布时,可以将长、短放电微针形成的阵列的行列交替排布,可以将最长的第一放电微针511形成的行或列,排布为阵列的中心行或列,在第一放电微针511形成的行或列的外侧,排布第三放电微针513形成的行或列,在第三放电微针513形成的行或列的外侧,排布第五放电微针515形成的行或列,将第二放电微针512形成的行或列排布第一放电微针511与第三放电微针513形成的行或列中间,将第四放电微针514形成的行或列排布第五放电微针515与第三放电微针513形成的行或列中间;通过交替排布不同长度放电微针,形成阵列的行或列,在冷空气从侧面进入时,以便放电微针在不同高度的空间内都可以生成冷凝水,可以提高所述制冷单元4的工作效率;同时,不同长度放电微针形成的行或列交替排布,在相邻的两行或两列之间,由于存在高度差,可以形成一个长条形的凹槽状结构,便于存储放电微针顶端生成的冷凝水。
如图9所示,本发明的一可选实施例中,在多个所述放电微针51形成的阵列中:所述第一放电微针511与所述第二放电微针512间隔排布。
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放电微针511与所述第二放电微针512可以间隔排布,由于相邻的放电微针存在高度差,可以形成一个方形的凹槽状结构,便于存储放电微针顶端生成的冷凝水。
如图8所示,本发明的一可选实施例中,在多个所述放电微针51形成的阵列中:所述第一放电微针511设置于所述阵列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放电微针512围设于所述第一放电微针511的外周,形成第一外环;所述第一放电微针511围设于所述第二放电微针512形成的所述第一外环的外周,形成第二外环;以此类推,形成阵列。
该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放电微针511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板3的中心位置,以所述中心位置处的第一放电微针511为中心,在第一预设距离处,围设一圈第二放电微针512,形成第一外环;在所述第一外环的外周,以所述中心位置处的第一放电微针511为中心,在第二预设距离处,围设一圈第一放电微针511,形成第二外环,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以此类推,依次形成不同高度的外环,以形成阵列;由于所述第一放电微针511与所述第二放电微针512的长度不同,在交替排布不同长度的放电微针形成的外环时,在相邻外环之间可以形成一个环形的凹槽状结构,便于存储放电微针顶端生成的冷凝水。
基于上述所述第一放电微针511与所述第二放电微针512排布的基础上,本发明的一可实现方案中,所述第一放电微针511设有中空结构。
如图10所示,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放电微针511设置有中空结构,具有中空结构的第一放电微针511,与非中空结构的第二放电微针512交替排布;所述第一放电微针511的中空结构会产生毛细作用,将微针顶端产生的冷凝水中的一部分,吸入中空结构中,在液滴表面张力的作用下,中空结构的设置有助于固定微针顶端的冷凝水,可以避免在冷凝水量过大时微针顶端的冷凝水滚落到储水的凹槽状结构中,造成短时间内无水放电;同时通过中空结构的毛细作用,部分的冷凝水进入中空结构中,也起到储存冷凝水的作用;
在本发明的一可实现方案中,如图11所示,多个所述放电微针51还可以包括第三放电微针513、第四放电微针514、第五放电微针515,其长度大小依次为:第一放电微针511>第三放电微针513>第二放电微针512=第五放电微针515>第四放电微针514,其中第一放电微针511、第三放电微针513、第五放电微针515设置为中空结构,非中空结构的第二放电微针512、第四放电微针514与第一放电微针511、第三放电微针513、第五放电微针515交替排布;通过交替排布不同长度放电微针,形成阵列的行或列,在冷空气从侧面进入时,以便放电微针在不同高度的空间内都可以生成冷凝水,同时中空结构会产生毛细作用,将微针顶端产生的冷凝水中的一部分,吸入中空结构中,在液滴表面张力的作用下,中空结构的设置有助于固定微针顶端的冷凝水,可以避免在冷凝水量过大时微针顶端的冷凝水滚落到储水的凹槽状结构中,造成短时间内无水放电;同时通过中空结构的毛细作用,部分的冷凝水进入中空结构中,也起到储存冷凝水的作用。
本发明的一可选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放电微针51中每个放电微针的顶部,距离所述第一电极板3的垂直距离均相等。
该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放电微针51中每个放电微针的顶部,距离所述第一电极板3的垂直距离均相等,保证在进行冷凝水电离时,放电微针顶部的冷凝水都可以被电离;当多个所述放电微针51的长度设置相同时,此时所述第一电极板3与所述放电微针51相对的一面设置为平面;当多个所述放电微针51的长度设置不同时,此时所述第一电极板3与所述放电微针51相对的一面设置为非平面,所述第一电极板3与放电微针相对的一面具体形状与多个所述放电微针51在所述第二电极板5上的排列方式互补,以保证每个放电微针的顶部距离,与所述第一电极板3相对的一面的垂直距离相等;优选的,多个所述放电微针51距离所述第一电极板3的垂直距离可以设置为0.1mm-50mm之间。
本发明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的活性雾离子发生装置,还包括:第一导热绝缘层6,所述第一导热绝缘层6设置于所述基板1与所述制冷单元4之间;和/或,第二导热绝缘层7,所述第二导热绝缘层7设置于所述制冷单元4与所述第二电极板5之间。
该实施例中,所述基板1与所述制冷单元4之间可以设置第一导热绝缘层6,所述第一导热绝缘层6与所述制冷单元4可以是焊接固定,所述第一导热绝缘层6与所述基板1可以通过导热介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热绝缘层6主要用于将所述制冷单元4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过渡到所述基板1上,以便于整个装置散热;所述制冷单元4与所述第二电极板5之间也可以设置第二导热绝缘层7,所述第二导热绝缘层7与所述制冷单元4可以是焊接固定,主要用于传递所述制冷单元4产生的冷量。
如图12-15所示,本发明的一可选实施例中,为使所述活性雾离子发生装置适用于更多的环境,所述活性雾离子发生装置还包括保温层8,所述保温层8套设于所述基板1、所述支撑件2以及所述第一电极板3形成的主体结构的外部,其材质可以选用塑料;
所述保温层8的设置,可将所述基板1及所述支撑件2散发的热量传导至所述保温层8的内部,保持所述保温层8的内部环境具有一定的温度;而所述第二电极板5上的多个放电微针产生的活性雾离子,在通过所述活性雾离子出口31时,一部分会被所述第一电极板3阻挡,所述第一电极板3通过所述基板1和所述支撑件2获得热量后,在所述保温层8的保温作用下,可促进被遮挡的活性雾离子形成液滴蒸发,并再次于所述第二电极板5的多个放电微针上冷凝,提高空气中水汽的利用效率;进一步使得所述的活性雾离子发生装置可适用于寒冷、干燥的环境。
该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层8包括主体件81与锁扣件82,所述主体件81与所述锁扣件82适于安装拆卸配合;使得所述活性雾离子发生装置在不同环境下均可适用,当处于高温、干燥的环境时,拆卸所述保温层8;当处于低温、干燥的环境时,安装所述保温层8。
所述主体件81包括顶板811、侧板812;所述顶板811上设有通风孔813,所述通风孔813的位置与所述活性雾离子出口31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侧板812位于所述顶板811的边缘,设有与所述卡扣823配合的锁扣槽814,并设有与所述固定翼822配合的固定槽815。
所述锁扣件82包括底板821、固定翼822、卡扣823;所述底板821位于所述基板1的下方;所述固定翼822位于所述底板821的边缘,所述卡扣823位于所述底板821的边缘,且与所述固定翼822相对设置,适于与所述固定翼822配合,使所述基板1被限位于所述底板821上,所述底板821的边缘处还设有下沉槽824,便于所述基板1与所述底板821的分离;
所述主体件81与锁扣件82的安装过程如下:将所述固定翼822卡嵌入所述固定槽815中,再将所述卡扣823嵌入所述锁扣槽814,实现所述主体件81与锁扣件82的安装。
应当知道,所述保温层8的设计方式并不唯一,该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层8设置为分体组装,所述保温层8也可以是一体成型。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还一种空气消杀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活性雾离子发生装置,在实际应用时,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所述制冷单元4工作时,所述制冷单元4的上端产生的冷量向所述第二电极板5上的多个放电微针输送,使空气中的水分在多个所述放电微针51上冷凝形成冷凝水,所述制冷单元4的下端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基板1传导至所述支撑件2、所述第一电极板3上,热量由所述基板1、所述支撑件2、所述第一电极板3向外散发,使所述基板1、所述支撑件2与所述第一电极板3均起到散热功能。在所述第二电极板5上的多个放电微针上凝结的冷凝水,在所述第二电极板5与所述第一电极板3之间产生的高压放电电场中被击穿,形成活性雾离子,并通过所述活性雾离子出口31向外散发;散发出的大量活性雾离子可以包裹空气中的病菌,提高设备的消杀效率,防止病菌通过气溶胶传播,以达到空气消杀与净化的目的。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活性雾离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空气消杀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基板(1),
支撑件(2),所述支撑件(2)的底端与所述基板(1)边沿固定连接;
第一电极板(3),所述第一电极板(3)与所述支撑件(2)的顶端固定连接;
第二电极板(5),所述第二电极板(5)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板(3)的下方,适于与所述第一电极板(3)形成高压放电电场;所述第二电极板(5)上设有多个放电微针(51);多个所述放电微针(51)在所述第二电极板(5)上均匀分布,形成阵列;多个所述放电微针(51)适于凝结冷凝水;
制冷单元(4),所述制冷单元(4)的放热端与所述基板(1)连接,制冷端与所述第二电极板(5)连接,适于为多个所述放电微针(51)提供冷量;
其中,所述支撑件(2)包括:安装部(21)与支撑部(22),所述安装部(21)与所述支撑部(22)一体成型;所述安装部(21)设置于所述支撑部(22)的端部,并与所述基板(1)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部(22)设置于所述基板(1)的两侧,每一侧的所述支撑部(22)设置为两个对称的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构成T型或矩形的镂空结构(221);
多个所述放电微针(51)包括:
第一放电微针、第二放电微针;
所述第一放电微针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放电微针的长度;
在多个所述放电微针(51)形成的阵列中:
所述第一放电微针依次排列,形成所述阵列的行或列;
所述第二放电微针依次排列,形成所述阵列的行或列;
所述第一放电微针所在的行或列与所述第二放电微针所在的行或列交替排布;在所述阵列中,第一放电微针形成的行或列排布在第二放电微针形成的行或列的外侧,通过交替排布第一、第二放电微针形成的阵列的行列,在相邻的两行或两列之间,形成一个长条形的凹槽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雾离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多个所述放电微针(51)形成的阵列中:
所述第一放电微针与所述第二放电微针交替排布,形成所述阵列的行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雾离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多个所述放电微针(51)形成的阵列中:
所述第一放电微针设置于所述阵列的中心位置;
所述第二放电微针围设于所述第一放电微针的外周,形成第一外环;
所述第一放电微针围设于所述第二放电微针形成的所述第一外环的外周,形成第二外环;以此类推,形成阵列。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活性雾离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放电微针(51)还包括:至少一种与第一放电微针、所述第二放电微针的长度不同的放电微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性雾离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电微针设有中空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雾离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板(3)上设有活性雾离子出口(31),所述活性雾离子出口(31)位于所述第二电极板(5)的上方,适于散发电离产生的活性雾离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雾离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导热绝缘层(6),所述第一导热绝缘层(6)设置于所述基板(1)与所述制冷单元(4)之间;和/或,
第二导热绝缘层(7),所述第二导热绝缘层(7)设置于所述制冷单元(4)与所述第二电极板(5)之间。
8.一种空气消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活性雾离子发生装置。
CN202210432756.8A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空气消杀设备及其活性雾离子发生装置 Active CN1145265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32756.8A CN114526532B (zh)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空气消杀设备及其活性雾离子发生装置
AU2022203991A AU2022203991A1 (en) 2022-04-24 2022-06-08 Air purification device and active fog ion generation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32756.8A CN114526532B (zh)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空气消杀设备及其活性雾离子发生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26532A CN114526532A (zh) 2022-05-24
CN114526532B true CN114526532B (zh) 2022-07-05

Family

ID=81627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32756.8A Active CN114526532B (zh)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空气消杀设备及其活性雾离子发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26532B (zh)
AU (1) AU202220399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23242B (zh) * 2022-07-20 2022-09-23 北京福乐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针活性雾离子芯片及消杀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28221A (zh) * 2017-09-20 2017-12-29 杭州大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纳米水离子发生装置及方法
EP3386092A1 (en) * 2017-04-06 2018-10-10 Candiago, Maria Augusta Device for accumulating electromagnetic energy and generating ionizing energy
CN109390848A (zh) * 2017-08-08 2019-02-26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可调式离子送风模块
CN109545643A (zh) * 2018-11-19 2019-03-29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大体积蜂巢电晕等离子体3d均匀性调节装置
CN113842490A (zh) * 2021-11-25 2021-12-28 北京福乐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微型活性雾离子生成芯片
CN114024214A (zh) * 2021-12-10 2022-02-08 亿轶环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负离子炮的发生装置
CN216073399U (zh) * 2021-06-29 2022-03-18 泰州学院 一种低温等离子污水处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76977B1 (en) * 1998-11-05 2001-01-23 Sharper Image Corporation Electro-kinetic air transporter-conditioner
US9660425B1 (en) * 2015-12-30 2017-05-23 Plasma Air International, Inc Ion generator device support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386092A1 (en) * 2017-04-06 2018-10-10 Candiago, Maria Augusta Device for accumulating electromagnetic energy and generating ionizing energy
CN109390848A (zh) * 2017-08-08 2019-02-26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可调式离子送风模块
CN107528221A (zh) * 2017-09-20 2017-12-29 杭州大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纳米水离子发生装置及方法
CN109545643A (zh) * 2018-11-19 2019-03-29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大体积蜂巢电晕等离子体3d均匀性调节装置
CN216073399U (zh) * 2021-06-29 2022-03-18 泰州学院 一种低温等离子污水处理装置
CN113842490A (zh) * 2021-11-25 2021-12-28 北京福乐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微型活性雾离子生成芯片
CN114024214A (zh) * 2021-12-10 2022-02-08 亿轶环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负离子炮的发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22203991A1 (en) 2023-11-16
CN114526532A (zh) 2022-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526532B (zh) 一种空气消杀设备及其活性雾离子发生装置
CN110190520B (zh) 一种纳米水离子发生装置
EP2472545A1 (en) Discharge device and electrostatic atomization device comprising same
ES2367992T3 (es) Elemento generador de iones, generador de iones y dispositivo eléctrico.
CN112072479B (zh) 一种纳米水离子发生器
KR101954850B1 (ko) 플라즈마 발생 장치 및 플라즈마 발생 방법
CN103348190A (zh) 加湿装置及加湿方法
WO2023071369A1 (zh) 具有雾化凹槽的雾化芯
CN212390537U (zh) 正负离子发生器及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装置
CN210074429U (zh) 一种纳米水离子发生装置
CN109332029B (zh) 静电雾化装置
JP4788835B2 (ja) イオンミストによる髪の保湿方法及び髪の保湿装置
CN114447767A (zh) 一种活性雾离子发生装置
EP4115755A1 (en) Electronic vaporization device and vaporizer thereof
CN214665059U (zh) 一种带电微粒子水发生装置
CN219375583U (zh) 一种等离子体消杀装置
CN217281634U (zh) 一种活性雾离子发生装置
CN214592101U (zh) 一种等离子发生器及具有其的空气消毒器
CN219106744U (zh) 一种多线程并行放电的电极板及其装置
CN111371000A (zh) 一种富含水分的负离子产生装置
CN216750650U (zh) 一体式水离子发射装置
CN213251642U (zh) 紫外线空气消毒器
GB2380676A (en) Microbial decontamination by means of ionised air or other gases
CN114597767A (zh) 一种多线程并行放电的电极板及其装置
JP2010104989A (ja) イオンミストによる保湿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