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24517B - 一种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24517B
CN114524517B CN202210211844.5A CN202210211844A CN114524517B CN 114524517 B CN114524517 B CN 114524517B CN 202210211844 A CN202210211844 A CN 202210211844A CN 114524517 B CN114524517 B CN 1145245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monia nitrogen
concentration
water
salt
industrial waste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1184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24517A (zh
Inventor
王宇峰
唐全
田平
高桥远
王衡
张卫明
刘明浩
卓未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one King Environmental Sci&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one King Environmental Sci&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one King Environmental Sci&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one King Environmental Sci&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1184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245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245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245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245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245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 C02F3/302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treatment
    • C02F3/303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treat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nitrific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 C02F3/302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treatment
    • C02F3/305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treat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denitrific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4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16Nitrogen compounds, e.g. ammoni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高盐、高氨氮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一种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S1:在SBR反应器内接种载体填料、高效工程菌、市政污泥的混合物,然后在高浓度进水条件下进行闷曝;S2:再次接种市政污泥,然后开始稳定进水;S3:调整初期进水浓度,按梯度进行污水浓度提升,进行下一个周期;S4:达到处理出水标准后稳定运行若干周期,确保处理出水稳定达标;S5:进行进水条件冲击实验。本申请的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可用于各种低C/N比、高盐高氨氮市政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其具有氨氮去除率高、运行稳定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高盐高氨氮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是人类维系生命的基本物质,是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随着人口的膨胀和经济的发展,水污染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紧张,并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形成威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工业的发展,污水的水质成分有了很大的变化,高盐、高氨氮的情况日益严重,同时存在多种有机组分,含有部分难降解污染物,通常具有水量不稳定、水质波动性大、发黑发臭的特点。采用传统生物工艺处理常常面临微生物适应性差、驯化周期长导致出水超标等问题,若采用物化法则大大提高处理成本的运维费用,也很难避免二次污染的产生。
与常规的污水处理相比,高盐、高氨氮污水的处理难度更大,特别是在低C/N比的情况下,氨氮的去除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探索和研究如何处理高盐、高氨氮和低C/N污水处理的方法具有重大意义和紧迫性。
发明内容
为了提升高盐、高氨氮和低C/N比污水的氨氮去除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一种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SBR反应器内接种载体填料、高效工程菌、市政污泥的混合物,接种比例为载体填料:高效工程菌:市政污泥=1:(0.001-0.005):(0.1-0.5),然后在高浓度进水条件下进行闷曝;
S2:再次接种市政污泥,接种量为2-4g/L,然后开始稳定进水,初期进水浓度为待处理废水浓度的40-60%,12-16h曝气,6-8h搅拌,2-3.5h静置沉淀为一个反应周期,处理出水标准控制氨氮≤15,总氮≤20,COD≤100;
S3:调整初期进水浓度,按梯度进行污水浓度提升,进行下一个周期;
S4:达到处理出水标准后稳定运行若干周期,确保处理出水稳定达标;
S5:出水稳定达标后,进行进水条件冲击实验,进水浓度增幅或降幅控制在50%以内,观察稳定性,系统稳定后正常运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照合适的比例将载体填料、高效工程菌、市政污泥的混合物接种在反应器内,然后在高浓度进水条件下进行闷曝,微生物菌群先在载体填料内形成微生物絮体结构,在内部形成持久的缺氧区,大大提升反硝化作用。同时通过载体填料的内部传质阻力的作用下,形成一个微小的污水浓度梯度,控制碳源和DO的指标范围,进一步提升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率。
并且,载体填料与市政污泥按合适比例接种后,不易产生较高的污泥浓度,降低高浓度铵根离子、亚硝酸离子对硝化菌抑制作用,增强微生物活性和硝化速率,能够在高盐、低C/N比的条件下维持较高的脱氮效率。
另外,将微生物在高浓度进水条件下驯养活化后,调整初期进水浓度,采用梯度提升污水浓度的方式,为微生物提供较好的繁殖和适应条件,污泥活性絮粒的结构更加紧密,菌群胶团不断变大,使得污泥絮体与载体填料粘附结合的更好,整体沉降性能变好,以使得微生物平稳的度过稳定期。同时,反应器内的污泥浓度也会持续提升,改善了污泥的凝聚性和沉降性能,使其更能够耐受进水浓度的不断波动,污泥性能较为稳定,提升了驯化微生物对进水负荷率的抗冲击性。
优选的,步骤S1中闷曝过程中每隔24h加入驯化液,加入量为0.08-0.15g/L,所述驯化液主要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磷酸氢二钾10-15份、磷酸二氢钾5-10份、柠檬酸铁铵2-5份、维生素B1 1-2.5份、硼酸0.5-1份、硫酸亚铁1-2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3-7份、透明质酸0.2-0.5份、2-硝基-4'-氯二苯硫醚0.1-0.3份、羟基酪醇0.15-0.3份、去离子水350-500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入驯化液后,辅助接种混合物以及闷曝工艺促进硝化、反硝化相关微生物繁殖,抑制有害菌种的扩散,进一步缩短驯化周期,使得水体内微生物尽快适应高盐、高氨氮环境,快速建立硝化-反硝化系统,增强对氨氮的去除效果。
优选的,所述高浓度进水条件为进水盐度不低于2%,进水氨氮不低于1000mg/L,进水COD不低于2000mg/L。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较高浓度的氨氮和COD作为进水标准,同时C/N比非常低,在驯化初期对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有一定的不利,但随着驯化时间的不断延长,微生物的活性不断增强,氨氮的去除率也大幅度提升,并且能够更好的耐受进水条件波动的冲击,具有更强的抗冲击能力。
优选的,所述闷曝时间不小于72h。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化和调整闷曝时间,控制反应器内水体中DO含量,增强微生物的活性,保证有机物质的降解彻底,同时也加快了污泥絮体和载体填料中有机物的传递,硝化反应速率加快,提升脱氮效果。
优选的,所述待处理废水的进水盐度为2.5%,进水氨氮1500mg/L。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试验和调整待处理废水的进水盐度和进水氨氮,调节反应器中微生物的数量和整体微生物需氧量,抑制异养菌的大量繁殖,削弱异养菌对硝化菌的干扰作用,以维持较好的氨氮去除水平。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调整初期进水浓度是以待处理废水浓度10%-30%的梯度提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化和调整进水浓度的梯度变化量,为微生物的驯养营造一个合适的生存繁殖环境,缩短微生物的驯化周期,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微生物对进水条件波动的抗冲击性能。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载体填料为有机-无机复合载体填料,无机组分为凹凸棒、硅藻土、膨润土、沸石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机组分为聚乳酸(PLA)、壳聚糖、漆酶、PHBV中的一种或多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载体填料中的无机组分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分散性,同时还具有丰富的孔道结构,比表面积大,能够为微生物的繁殖和驯化提供一个绝佳的场所。另外,载体填料中的无机成分可以被吸附在无机组分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缓慢释放并被微生物利用,为微生物的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缩短微生物的驯化周期和抗负荷冲击性。
优选的,所述有机-无机复合载体填料的投加量为2-4g/L。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化和调整有机-无机复合载体的投加量,对反应器内的亚硝酸菌和硝酸菌起到很好的拦截、停留效果,硝化和亚硝化作用增强。但过大的投加量会导致异类细菌的繁殖量增大,会对亚硝酸菌和硝酸菌的活性产生不良影响,选择合适的投加量能够保持一个较高、较稳定的氨氮去除率。
优选的,所述有机-无机复合载体填料的粒径小于200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试验和调整有机-无机复合载体填料的粒径,提高在反应器水体内的分散均匀性,并且具有合适的传质阻力,加快硝化和反硝化的反应速率。另外,合适的粒径还可以作为污泥絮体的骨架,改善污泥絮体的结构强度,提升污泥絮体的稳定性,在曝气和搅拌过程中不易崩解、上浮,进一步提高氨氮的去除率和出水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市政污泥的VSS/SS为0.65-0.75,SVI为80-1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化和调整市政污泥的指标,进一步缩短微生物驯化周期,污泥浓度在较短时间内达到合适浓度,并且促进大量菌胶团出现,微生物活性更高,抗负荷冲击性能更好。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本申请采用合适的比例接种载体填料、高效工程菌、市政污泥的混合物,加上合适的曝气、搅拌和沉淀工艺,并以梯度控制初期进水浓度,大大提升了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和生物活性,氨氮去除效率高,抗负荷冲击性能好。
2、本申请中优选以待处理废水浓度10%-30%的梯度调整初期进水浓度,进一步缩短了微生物的驯化时间,增强微生物的硝化和反硝化速率,氨氮去除率更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及对比例的原料除特殊说明以外均为普通市售。
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准备完成的SBR-A反应器(有效容积7.5L)中按比例接种载体填料、高效工程菌、市政污泥的混合物,接种比例为载体填料:高效工程菌:市政污泥=1:0.001:0.1,接种量为1g/L,然后在高浓度进水条件下闷曝72h,高浓度进水条件为进水盐度2%,进水氨氮1000mg/L,进水COD2000mg/L;其中,载体填料为沸石,粒径180目,密度为1.5g/cm3,高效工程菌为普通市售微生物菌剂,生产厂家为邢台市金洋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主要成分为氨氮、反硝化、生物解毒、生物促生、生物裂解菌类,市政污泥为大型市政污水处理厂二沉池污泥,VSS/SS约0.65,SVI约80,没有经过特殊驯化;
S2:当载体填料表面出现明显的生物膜时,再次接种市政污泥,接种量为2g/L,初期进水浓度为待处理废水浓度的40%,参数标准为:进水盐度1.2%,进水氨氮800mg/L;然后按照12h曝气、6h搅拌、2h沉淀为一个反应周期,处理出水标准为氨氮≤15,总氮≤20,COD≤100;
S3:调整初期进水浓度,按照待处理废水浓度10%的梯度提升,每次提升则进行一个反应周期,处理出水控制氨氮≤15,总氮≤20,COD≤100;
S4:进水浓度达到待处理废水浓度后继续稳定运行10个周期,期间确保处理出水稳定达标,并且定期排泥,排泥量为总反应器体积的3%;
S5:当处理出水稳定达标后,对进水条件进行冲击实验,具体调整为:调整进水浓度为待处理废水浓度的150%,参数标准为:进水盐度3.5%,进水氨氮3000mg/L,连续冲击超过7d,出水没有明显超标认为系统稳定。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准备完成的SBR-A反应器(有效容积7.5L)中按比例接种载体填料、高效工程菌、市政污泥的混合物,接种比例为载体填料:高效工程菌:市政污泥=1:0.005:0.5,接种量为2g/L,然后在高浓度进水条件下闷曝96h,高浓度进水条件为进水盐度3%,进水氨氮3000mg/L,进水COD2000mg/L;其中,载体填料为沸石,粒径150目,密度为2.5g/cm3,高效工程菌为普通市售微生物菌剂,生产厂家为邢台市金洋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主要成分为氨氮、反硝化、生物解毒、生物促生、生物裂解菌类,市政污泥为大型市政污水处理厂二沉池污泥,VSS/SS约0.75,SVI约120,没有经过特殊驯化;
S2:当载体填料表面出现明显的生物膜时,再次接种市政污泥,接种量为4g/L,初期进水浓度为待处理废水浓度的60%,参数标准为:进水盐度1.8%,进水氨氮1200mg/L;然后按照16h曝气、8h搅拌、3.5h沉淀为一个反应周期,处理出水标准为氨氮≤15,总氮≤20,COD≤100;
S3:调整初期进水浓度,按照待处理废水浓度10%的梯度提升,每次提升则进行一个反应周期,处理出水控制氨氮≤15,总氮≤20,COD≤100;
S4:进水浓度达到待处理废水浓度后继续稳定运行10个周期,期间确保处理出水稳定达标,并且定期排泥,排泥量为总反应器体积的5%;
S5:当处理出水稳定达标后,对进水条件进行冲击实验,具体调整为:调整进水浓度为待处理废水浓度的150%,参数标准为:进水盐度3.5%,进水氨氮3000mg/L,连续冲击超过7d,出水没有明显超标认为系统稳定。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准备完成的SBR-A反应器(有效容积7.5L)中按比例接种载体填料、高效工程菌、市政污泥的混合物,接种比例为载体填料:高效工程菌:市政污泥=1:0.0035:0.2,接种量为1.8g/L,然后在高浓度进水条件下闷曝86h,高浓度进水条件为进水盐度2.25%,进水氨氮1500mg/L,进水COD2500mg/L;其中,载体填料为沸石,粒径100目,密度为1.8g/cm3,高效工程菌为普通市售微生物菌剂,生产厂家为邢台市金洋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主要成分为氨氮、反硝化、生物解毒、生物促生、生物裂解菌类,市政污泥为大型市政污水处理厂二沉池污泥,VSS/SS约0.7,SVI约100,没有经过特殊驯化;
S2:当载体填料表面出现明显的生物膜时,再次接种市政污泥,接种量为3g/L,初期进水浓度为待处理废水浓度的50%,参数标准为:进水盐度1.5%,进水氨氮1000mg/L;然后按照14h曝气、7h搅拌、3h沉淀为一个反应周期,处理出水标准为氨氮≤15,总氮≤20,COD≤100;
S3:调整初期进水浓度,按照待处理废水浓度10%的梯度提升,每次提升则进行一个反应周期,处理出水控制氨氮≤15,总氮≤20,COD≤100;
S4:进水浓度达到待处理废水浓度后继续稳定运行10个周期,期间确保处理出水稳定达标,并且定期排泥,排泥量为总反应器体积的3.5%;
S5:当处理出水稳定达标后,对进水条件进行冲击实验,具体调整为:调整进水浓度为待处理废水浓度的150%,参数标准为:进水盐度3.5%,进水氨氮3000mg/L,连续冲击超过7d,出水没有明显超标认为系统稳定。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1中,高浓度进水条件为进水盐度1.8%,进水氨氮1200mg/L,进水COD1800mg/L,其余的与实施例3相同。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1中,闷曝时间为60h,其余的与实施例3相同。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1中,闷曝过程中每隔24h加入驯化液,加入量为0.15g/L,驯化液由如下重量的原料混合均匀后制成:磷酸氢二钾10kg、磷酸二氢钾5kg、柠檬酸铁铵2kg、维生素B1 1kg、硼酸0.5kg、硫酸亚铁1k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3kg、透明质酸0.2kg、2-硝基-4'-氯二苯硫醚0.1kg、羟基酪醇0.15kg、去离子水350kg,其余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1中,闷曝过程中每隔24h加入驯化液,加入量为0.08g/L,驯化液由如下重量的原料混合均匀后制成:磷酸氢二钾15kg、磷酸二氢钾10kg、柠檬酸铁铵5kg、维生素B1 2.5kg、硼酸1kg、硫酸亚铁2k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7kg、透明质酸0.5kg、2-硝基-4'-氯二苯硫醚0.3kg、羟基酪醇0.3kg、去离子水500kg,其余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的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与实施例6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2中,待处理废水的进水盐度为2.5%,进水氨氮1500mg/L,初期进水浓度为待处理废水浓度的50%,参数标准为:进水盐度1.25%,进水氨氮750mg/L,其余的与实施例6相同。
实施例9
本实施例的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与实施例8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3中,调整初期进水浓度,按照待处理废水浓度20%的梯度提升,其余的与实施例8相同。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的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与实施例8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3中,调整初期进水浓度,按照待处理废水浓度30%的梯度提升,其余的与实施例8相同。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的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与实施例8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3中,初期进水浓度按照符合拟合曲线方程y=0.36x2+8x+50的梯度浓度调整,其中,纵坐标为初期进水浓度,单位为%,横坐标为反应周期,原点坐标为(0,50%),其余的与实施例8相同。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的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与实施例1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1中,载体填料为有机-无机复合载体填料,其中,无机组分为凹凸棒,有机组分为聚乳酸,其余的与实施例11相同。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的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与实施例1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1中,载体填料为有机-无机复合载体填料,其中,无机组分由硅藻土、膨润土按质量比2:1组成,有机组分由壳聚糖、漆酶按质量比5:1组成,其余的与实施例11相同。
实施例14
本实施例的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与实施例1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1中,载体填料为有机-无机复合载体填料,其中,无机组分为硅藻土,有机组分为PHBV,其余的与实施例11相同。
实施例15
本实施例的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与实施例14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1中,有机-无机复合载体填料的投加量为4g/L,其余的与实施例14相同。
实施例16
本实施例的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与实施例15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5中,对进水条件进行冲击实验,具体调整为:调整进水浓度为待处理废水浓度的150%,参数标准为:进水盐度3.75%,进水氨氮2250mg/L,运行3d;调整进水浓度为待处理废水的50%,参数标准为:进水盐度1.25%,进水氨氮750mg/L,运行4d,其余的与实施例15相同。
实施例17
本实施例的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与实施例15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5中,对进水条件进行冲击实验,具体调整为:调整进水浓度为待处理废水浓度的130%,参数标准为:进水盐度3.25%,进水氨氮1950mg/L,运行1d;调整进水浓度为待处理废水的70%,参数标准为:进水盐度1.75%,进水氨氮1050mg/L,运行1d,交替运行10次后完成冲击实验,其余的与实施例15相同。
对比例
对比例1
本对比例的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1中,在准备完成的SBR-A反应器(有效容积7.5L)中按比例接种载体填料、高效工程菌、市政污泥的混合物,接种比例为复合载体:高效工程菌:市政污泥=0.8:0.006:0.2,其余的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
本对比例的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2中,按照20h曝气、1h搅拌、3h沉淀为一个反应周期,其余的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3
本对比例的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与实施例8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3中,调整初期进水浓度,按照待处理废水浓度40%的梯度提升,其余的与实施例8相同。
对比例4
本对比例的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1中,载体填料的粒径为400目,其余的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5
本对比例的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与实施例14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1中,有机-无机复合载体填料的投加量为6g/L,其余的与实施例14相同。
对比例6
本对比例的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1中,市政污泥为大型市政污水处理厂二沉池污泥,VSS/SS约0.55,SVI约70,其余的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7
本对比例的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1中,闷曝过程中每隔24h加入驯化液,加入量为0.15g/L,驯化液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磷酸氢二钾10kg、磷酸二氢钾5kg、柠檬酸铁铵2kg、维生素B1 1kg、硼酸0.5kg、硫酸亚铁1k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3kg、透明质酸0.2kg、去离子水350.25kg,其余的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8
本对比例的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1中,闷曝过程中每隔24h加入驯化液,加入量为0.15g/L,驯化液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磷酸氢二钾10kg、磷酸二氢钾5kg、柠檬酸铁铵2kg、维生素B1 1kg、硼酸0.5kg、硫酸亚铁1k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3kg、透明质酸0.2kg、羟基酪醇0.15kg、去离子水350.1kg,其余的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9
本对比例的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驯化阶段:在准备完成的SBR-A反应器(有效容积7.5L)中按比例接种市政污泥,接种量为1.5g/L,然后进入废水,废水进水条件的盐浓度为废水2%、氨氮浓度1000mg/L,控制设备启动所需条件和废水硝化反应所需碱度后进行闷曝运行72h;
S2、氨氮浓度提升阶段:控制废水盐浓度保持S1不变,分阶段依次提升进水氨氮浓度,然后按照12h曝气、6h搅拌、2h沉淀为一个反应周期,每次提升的进水氨氮浓度为废水的10%,持续运行10个反应周期;
S3、盐浓度提升阶段:控制废水氨氮浓度保持S2不变,分阶段依次提升进水盐浓度,每次提升的最终进水盐浓度为废水的20%,稳定运行即可。
性能检测试验
检测方法
取实施例1-17以及对比例1-9的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反应器中的水体测试氨氮去除率和MLSS,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17以及对比例1-9的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水体氨氮去除和MLSS性能测试数据
Figure BDA0003532647370000101
Figure BDA0003532647370000111
分析实施例1-3、实施例4-8以及对比例1-2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选用载体填料、高效工程菌、市政污泥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接种,然后再辅助合适的运行条件,大大提升了微生物的活性,缩短了微生物的驯化周期,提升了微生物在高盐、高氨氮条件下的氨氮去除能力,可以看出,实施例3相较于对比例1的氨氮去除率提升了16.56%,同时污泥絮体和载体填料的稳定性也较好。另外,优化和调整闷曝、搅拌和静置沉淀的时间,同时闷曝过程中加入驯化液,使得在低C/N比,高盐、高氨氮条件下的微生物能够尽快适应,再加上合适的接种比例、待处理废水的进水条件以及合适的高浓度进水条件,使得水体的氨氮去除率更高,可以看出,实施例8相较于对比例2的氨氮去除率提升了11.8%。
分析实施例9-11、对比例3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如何找到适合微生物的驯化和繁育的环境是非常复杂困难的,通过调整初期进水浓度梯度大小,使之更加适合微生物的驯化和适应,可以看出,实施例9相较于实施例11中的微生物活性更好,水体氨氮去除率更高。并且,发明人意外发现,通过更加微观的调节初期进水浓度,按照符合拟合曲线方程y=0.36x2+8x+50的梯度浓度调整初期进水浓度,相较于实施例10的氨氮去除率提升了3.5%,相较于对比例3的氨氮去除率提升了5.3%,去除效果更好。
分析实施例12-14、实施例15、对比例4-5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优化和调整有机-无机复合载体填料的组成配比,同时优化载体填料的投加量和粒径大小,进一步改善了微生物菌群的生存环境,可以看出,实施例15中投加量为4g/L时,相较于投加量为6g/L的对比例5的MLSS提升了1.5%,同时氨氮去除率也提升了2%,微生物的硝化和反硝化活动更加平稳高效。
分析实施例16、实施例17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优化和调整冲击实验的进水条件,改善微生物菌群的抗负荷冲击性能,能够更好的适应不同浓度的高盐、高氨氮废水。
分析实施例1、对比例6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优化和调整市政污泥的参数指标,能够缩短驯化周期,提升微生物的活性,氨氮去除率、稳定性以及维持处理效果更好。
分析实施例1、对比例7-8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优化和调整驯化液的组成配比,可以看出,同时添加2-硝基-4'-氯二苯硫醚、羟基酪醇时相较于对比例7的氨氮去除率提升了10.8%。
分析实施例1、对比例9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相较于常规的高盐高氨氮处理方法,本申请实施例1相较于对比例9的氨氮去除率提升了52.3%,具有非常强的氨氮去除效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7)

1.一种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SBR反应器内接种载体填料、高效工程菌、市政污泥的混合物,接种比例为载体填料:高效工程菌:市政污泥=1:(0.001-0.005):(0.1-0.5),然后在高浓度进水条件下进行闷曝,高浓度进水条件为进水盐度不低于2%,进水氨氮不低于1000mg/L,进水COD不低于2000mg/L,闷曝时间不小于72h,闷曝过程中每隔24h加入驯化液,加入量为0.08-0.15g/L,所述驯化液主要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磷酸氢二钾10-15份、磷酸二氢钾5-10份、柠檬酸铁铵2-5份、维生素B1 1-2.5份、硼酸0.5-1份、硫酸亚铁1-2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3-7份、透明质酸0.2-0.5份、2-硝基-4'-氯二苯硫醚0.1-0.3份、羟基酪醇0.15-0.3份、去离子水350-500份;
S2:再次接种市政污泥,接种量为2-4g/L,然后开始稳定进水,初期进水浓度为待处理废水浓度的40-60%,12-16h曝气,6-8h搅拌,2-3.5h静置沉淀为一个反应周期,处理出水标准控制氨氮≤15mg/L,总氮≤20mg/L,COD≤100mg/L;
S3:调整初期进水浓度,按梯度进行污水浓度提升,进行下一个周期;
S4:达到处理出水标准后稳定运行若干周期,确保处理出水稳定达标;
S5:出水稳定达标后,进行进水条件冲击实验,进水浓度增幅或降幅控制在50%以内,观察稳定性,系统稳定后正常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处理废水的进水盐度为2.5%,进水氨氮1500mg/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调整初期进水浓度是以待处理废水浓度10%-30%的梯度提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载体填料为有机-无机复合载体填料,无机组分为凹凸棒、硅藻土、膨润土、沸石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机组分为聚乳酸、壳聚糖、漆酶、PHBV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无机复合载体填料的投加量为2-4g/L。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无机复合载体填料的粒径小于200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市政污泥的VSS/SS为0.65-0.75,SVI为80-120。
CN202210211844.5A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 Active CN1145245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11844.5A CN114524517B (zh)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11844.5A CN114524517B (zh)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24517A CN114524517A (zh) 2022-05-24
CN114524517B true CN114524517B (zh) 2023-01-24

Family

ID=81625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11844.5A Active CN114524517B (zh)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2451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76489A (zh) * 2012-12-21 2013-03-20 重庆大学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处理高盐含氮废水的启动方法
CN106745698A (zh) * 2016-11-24 2017-05-31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低温下好氧生化处理高盐废水的方法
CN107502651A (zh) * 2017-08-09 2017-12-2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钙的强化作用评估活性污泥系统稳健性的方法
US20210147270A1 (en) * 2018-04-11 2021-05-20 Hitachi, Ltd. Nitrogen treatment method
CN113772807A (zh) * 2021-10-20 2021-12-10 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氨氧化生物膜反应器驯化及运行的调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76489A (zh) * 2012-12-21 2013-03-20 重庆大学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处理高盐含氮废水的启动方法
CN106745698A (zh) * 2016-11-24 2017-05-31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低温下好氧生化处理高盐废水的方法
CN107502651A (zh) * 2017-08-09 2017-12-2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钙的强化作用评估活性污泥系统稳健性的方法
US20210147270A1 (en) * 2018-04-11 2021-05-20 Hitachi, Ltd. Nitrogen treatment method
CN113772807A (zh) * 2021-10-20 2021-12-10 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氨氧化生物膜反应器驯化及运行的调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24517A (zh) 2022-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83655B (zh) 一种短程硝化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和硫自养反硝化深度脱氮的方法
CN109368792B (zh) 污泥双回流aoa短程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与内源反硝化处理城市污水的方法与装置
CN102633359B (zh) 一种适用于含氮化工废水总氮的处理方法
CN110104773B (zh) 全流程厌氧氨氧化强化脱氮的aoa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方法与装置
CN101830558B (zh) 一种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
CN109205954A (zh) 微电解催化氧化、生化处理高浓度废水工艺
CN111422976A (zh) 一种利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高氨氮废水的工艺
CN114735824B (zh) 一种部分硝化反硝化-短程自养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处理生活污水的工艺及系统
CN110759604B (zh) 一种低碳源污水两级sbr串联高效生物脱氮方法
CN110282749A (zh) 一种快速培养自养脱氮硫杆菌污泥的模拟废水及方法
CN111892161B (zh) 一种利用无机复合粉末载体快速启动厌氧氨氧化的方法
CN103121773A (zh) 利用微生物对低cod高氨氮城市污水进行生物脱氮方法
CN112079527A (zh) 一种印染废水高效生化处理方法
CN106554076B (zh) 一种含氨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
CN114524517B (zh) 一种强化高盐高氨氮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
CN101306904B (zh) 铁内电解与生物耦合的一体化脱氮除磷方法
CN112408699B (zh) 一种含毒害有机物废水的脱氮集成方法
CN114477456A (zh) 一种内源短程反硝化强化城市污水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深度脱氮装置与方法
CN114314838A (zh) 甲酸抑制型半短程硝化耦合硫基自养脱氮工艺装置与方法
CN210393890U (zh) 一种利用纳米四氧化三铁强化吡啶矿化同步脱氮的装置
CN113860499A (zh) 一种抗生素限制硝化细菌的低氨氮浓度污水主流厌氧氨氧化系统及其工艺
CN111925062A (zh) 一种医药中间体生产废水的组合处理工艺
CN111268798A (zh) 提高低碳氮比条件下a/o污水处理系统脱氮效率的方法
CN106746158B (zh) 一种水煤浆气化过程产生废水的深度脱氮处理方法
CN115745180B (zh) 一种污水强化脱氮的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method for enhancing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high salt and high ammonia nitrogen industrial wastewater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124

Pledgee: Hangzhou branch of Zhejiang Tailong Commercial Bank Co.,Ltd.

Pledgor: ZHEJIANG ZONE-KING ENVIRONMENTAL SCI&TECH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17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