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24338A - 用于救援操作的方法和电梯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救援操作的方法和电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24338A
CN114524338A CN202111281845.9A CN202111281845A CN114524338A CN 114524338 A CN114524338 A CN 114524338A CN 202111281845 A CN202111281845 A CN 202111281845A CN 114524338 A CN114524338 A CN 1145243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power
elevator car
car
drive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8184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卡泰宁
M.约基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e Corp filed Critical K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5243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243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8Devices monitor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elevator system
    • B66B5/0031Devices monitor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elevator system for safety reas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24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66B1/28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electric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027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to permit passengers to leave an elevator car in case of failure, e.g. moving the car to a reference floor or unlocking the do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02J9/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系统,包括:至少第一电梯(3)和第二电梯(13),第一电梯具有第一电梯轿厢(8)、第一配重(4)和第一驱动系统(5),第二电梯具有第二电梯轿厢(8)、第二配重(14)和第二驱动系统(14)。为便于简单快速的救援操作,该电梯系统包括:第一电梯(3)中的再生操作接口(22),用于从第一电梯(3)向第二电梯(13)提供电力,以及第二电梯(13)中的再生操作接口(22),用于从第一电梯(3)接收电力并且用于给第二驱动系统(16)通电以将第二电梯轿厢(18)驱动到救援位置。

Description

用于救援操作的方法和电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例如在电力网络中的电力故障期间促进电梯系统中的救援操作的解决方案。
背景技术
有时,运行异常(例如电力故障)会中断电梯运行,从而导致电梯轿厢停靠在层站楼层之间。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将电梯轿厢重新定位到救援楼层以将乘客从轿厢中释放出来。该操作被称为救援操作。
传统上,现场技术人员前往电梯现场并使用手动制动杆打开起重机械制动器,从而允许电梯轿厢通过重力漂移到救援楼层。该解决方案当然仅适用于不平衡负载,其中重力可用于在所需方向上移动电梯轿厢。
然而,如果负载平衡或在防止电梯轿厢通过重力移动到救援位置的错误方向上不平衡,则需要单独的手动操作的提升机。在这种情况下,电梯轿厢的位置可以通过该提升机改变。这样的救援操作是缓慢且费力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缺点并提供一种有助于简单快速的救援操作而无需在电梯系统中增加额外昂贵设备的解决方案。该目的通过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的方法和根据独立权利要求9的电梯系统实现。
如果所获得的负载信息指示第二电梯轿厢的平衡状态或在防止第二电梯轿厢朝向救援位置漂移的方向上的非平衡状态,则通过利用第一电梯启动再生操作,可以用来自第一电梯的电力为具有需要救援操作的第二电梯轿厢的第二电梯的驱动系统通电。术语“漂移”在本文中是指在制动器打开的情况下第二电梯轿厢通过重力以不受控制的方式运动,即没有从外部电源向第二电梯轿厢的驱动系统提供电力。通过这样的解决方案,可以在不需要昂贵的附加设备的情况下产生将第二电梯轿厢驱动到救援位置所需的电力。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公开。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通过示例并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是说明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2示出了可以实施图1的方法的电梯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方法的流程图,而图2说明可以实施图1的方法的电梯系统1。
电梯系统1包括具有第一电梯轿厢8、第一配重4和第一驱动系统5的第一电梯3。第一驱动系统5包括具有电动机和制动器23的第一提升机6及具有电机驱动器(例如变频器)的第一控制柜7。第一驱动系统5通过建筑物的层站楼层9之间的绳索11在第一电梯井道10中移动第一电梯轿厢8和第一配重4。在所示示例中,作为示例,假设第一电梯在电梯轿厢8和配重4之间还设有补偿绳索12。
此外,电梯系统1包括至少一个额外电梯。在图2中,第二电梯13包括第二电梯轿厢18、第二配重14和第二驱动系统15。第二驱动系统15包括具有电动机、制动器23的第二提升机16和具有电机驱动器(例如变频器)的第二控制柜17。第二驱动系统15通过绳索11并通过利用建筑物的层站楼层9之间的补偿绳索12在第二电梯井道20中移动第二电梯轿厢18和第二配重14。
在所示示例中,作为示例,假设第一控制柜7和第二控制柜17被实施为彼此相距一定距离的单独控制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和第二控制柜可以并排放置,如图所示,或者可替代地集成到仅单个控制柜中。在该种情况下,单个控制柜包括用于第一电梯3和第二电梯13的必要部件。
如果第一和第二电梯轿厢中的一个由于向相关建筑物供电的主电网断电而卡在建筑物的层站楼层9之间,则进行救援操作以将卡住的电梯轿厢移动到乘客可以离开第二电梯轿厢的层站楼层,如图1所示实施。在下文中,作为示例,假设卡住且需要救援操作的特别是第二电梯轿厢。
在步骤A中,获得第二电梯轿厢18的负载信息。如果提供这样的负载传感器,则可以从负载传感器2获得该负载信息。在所示示例中,作为示例,假设第一电梯轿厢8和第二电梯轿厢18在所讨论的电梯轿厢悬挂到绳索11的界面处都设有负载传感器。以这种方式,电梯轿厢的负载,即载有乘客和货物的电梯轿厢的重量,可以基于来自第二电梯轿厢18的负载传感器2的指示来确定。该读数结合关于负载的先验信息用于确定负载信息,先验信息关于当第二电梯轿厢存在平衡状态时负载应当是多少。
获得第二电梯轿厢18的负载信息的替代方式是在短时间内打开第二电梯轿厢18的制动器并在制动器打开时监控第二电梯轿厢18的任何运动和运动方向。例如,打开的制动器可包括第二驱动系统16的提升机械制动器23。这种制动器的打开和运动的监控可以由现场服务人员手动进行。使用这种替代方法,不需要负载传感器来获取负载信息。
如果在步骤B中确定了在正确方向上的不平衡状况,换言之,当制动器23打开时第二电梯轿厢18通过重力向救援位置漂移,则在步骤C中,通过打开第二电梯中的制动器并允许第二电梯轿厢18在施加电机制动以保持速度合适的情况下通过重力漂移到救援位置,足以启动第二电梯轿厢18以漂移到救援位置。根据实施方式,漂移可能需要除提升机械制动器外还打开其他制动器。例如,可以通过主动调制电机逆变器晶体管以产生旋转磁场来影响电机制动。或者,电机制动可能受到永磁电梯电机的电机绕组被动短路的影响,以实现被动动态制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需要电力来将第二电梯轿厢18驱动到救援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合适的救援位置是位于第二电梯轿厢18卡在第二电梯井道14中的位置下方的最近层站楼层9,在该位置可以将乘客和货物从第二电梯轿厢18中取出。
然而,如果在步骤B中检测到平衡状态或在错误方向上的不平衡状态,则需要额外的措施来进行救援操作。如果确定了平衡状况,则这意味着第二电梯轿厢18和配重14以及绳索11和补偿绳索12处于平衡,因此当制动器23释放时第二电梯轿厢18在电梯井道14中保持静止。另一方面,如果确定了在错误方向上的不平衡状况,这意味着不平衡是在防止第二电梯轿厢向救援位置漂移的方向上。这可能发生在第二电梯轿厢18被重载并且位于最低层站楼层9下方使得例如由于重力导致的漂移方向在错误方向上向下的情况中。
因此,如果在步骤B中确定第二电梯轿厢18处于平衡状况或在错误方向上的不平衡状况,则在步骤D中,在第一电梯3中启动再生操作以向第二电梯13的第二驱动系统15提供电力。
在步骤E中,利用从第一电梯3提供的电力给第二电梯13的第二驱动系统15通电以将第二电梯轿厢18驱动到救援位置。
为了从第一电梯3向第二电梯13提供电力,将利用建筑物的配电系统。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利用建筑物的配电网络。替代地,可以使用供电导体21(例如电缆),其可以连接在第一电梯3和第二电梯13中的再生操作接口22之间,例如第一和第二控制柜7和17之间。该供电导体例如可以永久地附接在这些接口之间,在这种情况下,维修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转动电梯系统的救援操作控制中的一个或多个开关来使用它。替代地,供电导体21可以是单独的电缆,其在启动第一电梯3的再生操作之前在单独的方法步骤中安装和连接。利用供电导体21,第一和第二电梯的驱动系统可以被连接以提供电梯系统的公共配电网络,从而实现电梯之间的电力共享。或者,驱动系统的功率转换器的直流链路可以通过一根或多根电力电缆或母线互连。
取决于允许第一电梯在第一电梯井道10中通过重力上升或下降时刻第一电梯中的平衡,可实施再生操作以利用第一电梯轿厢8的势能,或替代地,第一配重4的势能。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电梯的第一提升机械6的再生操作可用于产生电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通电期间监控第二电梯13的功耗。这种监控可以由第二控制柜17中的电机驱动器执行,例如,关于功耗的信息从那里传递到第一控制柜7。第一控制柜7利用接收到的信息来控制提供给第二电梯13的电力以匹配第二电梯13在通电期间的功耗。这种匹配可以通过利用电阻器(例如第一电梯的制动电阻器)或第一提升机6的电机,将额外的再生功率消耗为第一电梯3的驱动系统中的热量来实现。再生功率的这种主动控制消除了提供给电梯系统或电梯系统的每个单独电梯的UPS(不间断电源)由于提供的再生功率而发生故障的风险。
通过上述解决方案获得的优点是,在主电网的电力故障所需的救援操作期间,不必为电梯系统1提供备用电源,例如UPS,其具有足够的电力来驱动电梯轿厢。电梯系统1可以替代地设置有例如小得多的备用电池,例如,其仅向紧急照明、制动器的控制操作和控制电路提供足够的电力,然而,不需要从备用电池提供电力信号以驱动提升机械将电梯移至救援位置。可以为电梯系统中的每个电梯单独提供这种小且相对便宜的备用电池,或者作为用于同一电梯系统的所有电梯的单个公共备用电池。
在前面的解释中,为了简单起见,已经解释了第一电梯用于再生操作,而第二电梯轿厢被驱动到救援位置。然而,在实践中,角色可以是相反的,使得在第二电梯的再生操作期间第一电梯轿厢被驱动到救援位置。
应当理解,以上描述和附图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改变和修改。

Claims (11)

1.一种用于在电梯系统中进行救援操作的方法,该电梯系统至少具有带第一电梯轿厢(8)、第一配重(4)和第一驱动系统(5)的第一电梯(3),以及带第二电梯轿厢(18)、第二配重(14)和第二驱动系统(15)的第二电梯(13),其特征在于,第二电梯轿厢的救援操作包括:
获得(A)第二电梯轿厢(18)的负载信息,
如果获得的负载信息指示第二电梯轿厢(18)的平衡状况或在阻止第二电梯轿厢朝向救援位置漂移的方向上的不平衡状况,则利用第一电梯(3)启动(D)再生操作以从第一电梯(3)向第二驱动系统(15)提供电力,以及
利用从第一电梯(3)提供的电力给第二驱动系统(17)通电以将第二电梯轿厢(18)驱动到救援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包括:
在所述启动之前,将从第一电梯(3)供应电力至第二驱动系统(15)的建筑物的配电系统连接在第一电梯(3)和第二电梯(1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包括:
如果获得的负载信息指示第二电梯轿厢(13)的在允许第二电梯轿厢(18)漂移到救援位置的方向上的不平衡,则启动第二电梯轿厢(18)漂移到救援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得所述第二电梯轿厢(18)的负载信息包括:
打开第二电梯(13)的制动器(23),
监控第二电梯轿厢(18)的运动,以及
当制动器(23)打开时,基于检测到的第二电梯轿厢的移动和移动方向来确定第二电梯轿厢(18)的负载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包括从负载传感器(2)获得所述第二电梯轿厢的负载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包括:
在所述通电期间监控第二电梯(13)的功耗,以及
在所述通电期间控制提供给第二电梯(13)的电力以匹配第二电梯的功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电梯(3)的电阻器利用过量再生功率产生热量来控制在所述通电期间提供给第二电梯(13)的电力以匹配第二电梯(13)的功耗。
8.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电梯(3)的第一提升机(6)利用过量再生功率产生热量来控制在所述通电期间提供给第二电梯(13)的电力以匹配第二电梯(13)的功耗。
9.一种电梯系统,包括:
至少第一电梯(3)和第二电梯(13),第一电梯(3)具有第一电梯轿厢(8)、第一配重(4)和第一驱动系统(5),第二电梯(13)具有第二电梯轿厢(8)、第二配重(14)和第二驱动系统(15),其特征在于该电梯系统包括:
第一电梯(3)中的再生操作接口(22),用于从第一电梯(3)向第二电梯(13)提供电力,以及
第二电梯(13)中的再生操作接口(22),用于从第一电梯(3)接收电力并且用于给第二驱动系统(16)通电以将第二电梯轿厢(18)驱动到救援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所述电梯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控制柜(7、17),所述控制柜(7、17)在所述第二驱动系统(16)驱动所述第二电梯轿厢到救援位置的同时监控所述第二电梯(13)的功耗,并通过建筑物(21)的配电系统调整由来自第一电梯(3)的再生操作提供的电力,以匹配第二电梯(13)在行驶过程中消耗的电力。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从所述第一电梯(3)经由建筑物的配电系统提供给所述第二电梯(13)。
CN202111281845.9A 2020-11-02 2021-11-01 用于救援操作的方法和电梯系统 Pending CN11452433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0205120.7 2020-11-02
EP20205120.7A EP3992129A1 (en) 2020-11-02 2020-11-02 A method for a rescue operation and an elevator 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24338A true CN114524338A (zh) 2022-05-24

Family

ID=73059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81845.9A Pending CN114524338A (zh) 2020-11-02 2021-11-01 用于救援操作的方法和电梯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EP (1) EP3992129A1 (zh)
CN (1) CN114524338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40356B2 (en) * 2005-10-18 2009-06-02 Thyssen Elevator Capital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prevent or minimize the entrapment of passengers in elevators during a power failure
JP2018030701A (ja) * 2016-08-26 2018-03-01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及びエレベーター停電時電源供給方法
EP3447016B1 (en) * 2017-08-24 2023-12-06 KONE Corporation Power system for vertical transportation, method and vertical transportation arrangemen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92129A1 (en) 2022-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31587B1 (en)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for regenerative power
US9051155B2 (en) Elevator rescue system including communications over a rescue operation signal transmission path
US8631908B2 (en) Elevator system and associated method including power control for operating an elevator in an emergency mode
US11097922B2 (en) Current cut-off arrangement of an elevator
FI125887B (en) Elevator rescue device
JP2018145011A (ja) 電気リニアモータを備えるエレベータ
WO2008076095A2 (en) Elevator drive system including rescue operation circuit
JP2012532078A (ja) 電力が制限されているエレベータ救出作動における重力駆動による始動段階
AU200630393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prevent or minimize the entrapment of passengers in elevators during a power failure
US11584617B2 (en) Motion feedback in an elevator
KR20170033256A (ko) 엘리베이터 제동 제어 시스템
JP2009012929A (ja) エレベータの電力供給システム
KR101075729B1 (ko) 엘리베이터 장치
US8841801B2 (en) Limitation of the loading of a power source
EP3138802A1 (en) Elevator car movement control device and car movement control method
EP3351499B1 (en) Elevator system
EP3450376B1 (en) Automatic rescue and charging system for elevator drive
CN114590669A (zh) 电梯以及控制装置
CN114524338A (zh) 用于救援操作的方法和电梯系统
EP3216735A1 (en) Pulsed opening of elevator brake enabling passenger evacuation
CN106241540B (zh) 驱动辅助的紧急停止
US20210114841A1 (en) Method for monitoring brake dragging of an elevator
CN113716419A (zh) 救援设备和电梯
AU2016307418B2 (en) Rescue control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n elevator system including a permanent magnet (PM) synchronous motor drive system
JP2002120973A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7562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