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18561A -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18561A
CN114518561A CN202011296877.1A CN202011296877A CN114518561A CN 114518561 A CN114518561 A CN 114518561A CN 202011296877 A CN202011296877 A CN 202011296877A CN 114518561 A CN114518561 A CN 1145185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ar
signal
optical signal
data
coding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9687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少海
郭盖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D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D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D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D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9687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185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185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185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40Means for monitoring or calibra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包括驱动电路、至少一个信号灯和雷达设备,所述驱动电路用于根据预设的编码信息驱动所述至少一个信号灯发出光信号,所述雷达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光信号,并根据所述光信号执行与所述编码信息对应的控制操作。该系统通过光传输实现对雷达设备的控制,而不需要使用有线传输的方式对雷达设备进行一一检测,这种无线通信的方式可以同时向大批量雷达设备发射光信号进行检测,大大缩短雷达设备的检测时间,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雷达设备通过无线电来发现目标并测定目标的空间位置,不受天气环境、光照强度等因素的影响且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
但是在雷达设备生产线中对雷达产品的检测工艺相对落后。现有的检测方法是数据线的一端连接专用的检测设备,另一端连接在雷达设备专用的数据接口上,这样使用数据线把雷达设备和专用的检测设备连接在一起,操作员对雷达设备进行检测时,一次只能检测一个雷达设备,检测完成后需要将插在雷达设备数据接口上的数据线取下,再连接到下一个雷达设备的数据接口上对下一个雷达设备进行检测。
如果生产雷达设备的数量是成千上万的,那么就需要对每个雷达设备都进行同样的操作,这种检测的方法需要操作员重复性的对数据线进行插拔,严重影响了雷达设备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可以解决重复性插拔数据线导致雷达设备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驱动电路、至少一个信号灯和雷达设备;
所述驱动电路用于根据预设的编码信息驱动所述至少一个信号灯发出光信号;
所述雷达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光信号,并根据所述光信号执行与所述编码信息对应的控制操作。
可选的,所述控制操作包括:启动、停止、进入调试模式、数据导入、固件更新、数据校准、数据标定或者检测、调整转速、调整雷达采样率、调整雷达光源功率、调整雷达光源调制方式。
可选的,所述雷达设备中设置有光电探测组件,所述光电探测组件用于接收所述光信号,并将所述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可选的,所述光信号的波长与所述雷达设备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长不同。如果波长相同有可能会引起所述雷达设备的误操作,从而影响所述雷达设备感知周围环境。
可选的,所述编码信息包括所述信号灯的点亮时长、点亮频次、和/或点亮亮度。这样不仅丰富了光信号的种类,而且还利于所述雷达设备对信号的识别。
可选的,所述编码信息还包括所述信号灯明灭的数量。
可选的,所述雷达设备为激光雷达。
可选的,所述雷达设备上设置有外罩,所述外罩的顶部和/或侧部允许所述光信号传输;若所述信号灯包括多个,则所述多个信号灯均匀分布于所述雷达设备的顶部和/或侧部,这样均匀分布的方式进一步增强了所述外罩进行光信号传输的能力。
应理解的,所述雷达设备的顶部和/或侧部是指将雷达设备正常水平放置到地面上,与地面不相接触且平行于地面的那部分属于顶部;除了与地面接触的部分与所述雷达设备的顶部之外的其他部分属于侧部。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驱动电路根据预设的编码信息驱动所述至少一个信号灯发出的光信号;
所述雷达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光信号,并根据所述光信号执行与所述编码信息对应的控制操作。
可选的,所述控制操作包括数据导入操作,与所述数据导入操作对应的编码信息包括第一子编码信息和第二子编码信息,所述第一子编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雷达设备启动数据导入,所述第二子编码信息用于指示待传输的外部数据。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驱动电路根据预设的编码信息驱动至少一个信号灯发出光信号,所述雷达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光信号,并根据所述光信号执行与所述编码信息对应的控制操作。通过这种无线通信的方式可以同时向大批量雷达设备发射光信号进行检测,而无需对每个雷达设备通过插拔数据线的方式检测,因此大大缩短雷达设备的检测时间,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一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信号灯不同点亮频次的信号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信号灯不同点亮时长的信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在雷达设备的生产线中,需要在雷达设备上设置专用的数据接口,用于对雷达设备进行检测。检测过程一般为操作员通过数据线将检测设备与专用的数据接口连接,以输入相关控制指令,实现对雷达设备的检测。在这个过程中,一次只能检测一个雷达设备,检测完成后需要将插在雷达设备数据接口上的数据线取下,再连接到下一个雷达设备的数据接口上对下一个雷达设备进行检测。如果待检测的雷达设备是成规模的,那么就需要对每个雷达设备都进行这样的操作才能完成检测操作。这种方法需要操作员重复性的对数据线进行插拔,严重影响了雷达设备的生产效率。
针对上述这一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通过光传输实现对雷达设备的控制,而不需要使用有线传输的方式对雷达设备进行一一检测,这种无线通信的方式可以同时向大批量雷达设备发射光信号进行检测,大大缩短雷达设备的检测时间,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介绍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的具体实施例之前,先对上下文涉及到的部分描述术语进行说明。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数据传输系统、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若”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如果”或“在...情况下”。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驱动电路、至少一个信号灯和雷达设备。
其中,雷达设备可以是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微波雷达等可以感知周围环境情况的雷达设备。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信号灯类型可以是发出可见光、红外光、紫外光、无线电波、伦琴射线(X射线)、伽马射线(Y射线)等可以发出光信号的信号灯,信号灯的作用是利用灯光的变化发出各种光信号,本申请实施例对信号灯的具体类型不做任何限定,可以基于雷达设备的类型选择。
例如,雷达设备为激光雷达,所选择的信号灯发出的光信号的波长应与激光雷达设备发射的激光的波长不同。可以理解的是,如果信号灯发出的光信号的波长与激光雷达设备发射的激光波长相同,那么激光雷达设备的激光接收装置可能会误接收信号灯发出的光信号,这样就会干扰到激光雷达设备的正常工作。例如,激光雷达设备正在执行测距的任务,如果此时信号灯发出的光信号的波长与该激光雷达设备发射装置发射的激光的波长相同,就可能影响到测距的精确度。此处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现有的激光雷达设备中会设置有激光的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以实现测距的功能,此处将不再赘述激光雷达设备的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
可选的,驱动电路的一端连接信号灯,另一端连接终端设备。通过终端设备输入带有预设编码信息的串口指令和/或接口指令到驱动电路,然后驱动电路根据串口指令和/或接口指令控制信号灯发出光信号。本申请对于驱动电路的设计方案不作任何限定。示例性的,假设开启雷达设备的串口指令为1E 2D 4F,且与开启雷达设备控制操作对应的预设编码信息为信号灯点亮10s。如果用户想要控制雷达设备执行开启的操作,那么用户只需通过终端设备输入1E 2D 4F的串口指令,驱动电路根据1E 2D 4F的串口命令控制信号灯点亮10s,这样设置在雷达设备中的光电探测组件接收到信号灯点亮10s的光信号后,其他电模块将执行开启雷达设备的操作。其他电模块设置在雷达设备中,用于执行控制操作。串口指令和/或接口指令一般为16进制,本申请对于串口通讯的属性不作任何限定。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提供一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系统可以应用于激光雷达设备103的数据传输过程中。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可选的,以一个信号灯102、雷达设备为激光雷达设备103为例。在应用中,用户通过终端设备101输入串口指令,驱动电路104根据接收到的串口指令控制信号灯102发出光信号,激光雷达设备103根据光信号执行与预设编码信息对应的控制操作。在激光雷达设备103上设置有外罩,该外罩的顶部和/或侧部允许信号灯101发出的光信号传输。
应理解的,对于图1所示的激光雷达设备103,可以由光电探测组件和/或光感应传感器、外罩及其他单元和/或器件等组成一个完整的产品。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实施例仅提及涉及与数据传输方法相关的部分,其他单元和/或器件是使雷达设备正常工作的器件和/或单元,本申请的实施例对其他单元和/或器件不作任何限定。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数据传输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包括如下S201和S202:
S201,驱动电路根据预设的编码信息驱动至少一个信号灯发出光信号。
S202,雷达设备接收光信号,并根据光信号执行与编码信息对应的控制操作。
控制操作可以是雷达设备的启动、停止、进入调试模式、数据导入、固件更新、数据校准、数据标定及数据检测、调整转速、调整雷达采样率、调整雷达光源功率、调整雷达光源调制方式等一系列可对雷达设备进行控制的操作。
在一个示例中,雷达设备中可以设置有光电探测组件,该光电探测组件能够接收/转换光信号。示例性的,可以将光信号转换为高低电平。比如,亮的时候是高电平,灭的时候是低电平。通过电信号识别光信号,执行与所述编码信息对应的控制操作。
发出光信号的信号灯至少存在一个,所述信号灯发出的光信号用于指示所述雷达设备执行与所述编码信息对应的控制操作。编码信息不同,信号灯发出的光信号的时长和/或频次也不同。即编码信息的不同会使信号灯的明灭状态不同;如果信号灯的数量为多个,那么编码信息的不同也会用信号灯明灭数量不同以表达不同的控制信息。信号灯的点亮时长和/或点亮频次的不同可表示雷达设备执行不同的功能。针对不同的控制操作,信号灯相邻两次点亮的时间间隔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例如,传输系统包括一个信号灯,编码信息1为信号灯每隔1毫秒点亮一次,与该编码信息1对应的控制操作为雷达设备启动数据接收。编码信息2为信号灯每隔5毫秒点亮一次,与编码信息2对应的控制操作为启动雷达设备。编码信息3为信号灯每隔10毫秒点亮一次,与编码信息3对应的控制操作为雷达设备停止运行。编码信息4为信号灯每隔20毫秒点亮一次,与编码信息4对应的控制操作为雷达设备进入调试模式。如图3为雷达设备接收到信号灯点亮频次不同时的信号示意图。
同样地,传输系统包括一个信号灯,编码信息5为信号灯每隔1毫秒点亮1毫秒一次,与该编码信息5对应的控制操作为数据导入。编码信息6为信号灯每隔1毫秒点亮5毫秒一次,与该编码信息6对应的控制操作为启动雷达设备。编码信息7为信号灯每隔1毫秒点亮10毫秒一次,与该编码信息7对应的控制操作为停止运行。编码信息8为信号灯每隔1毫秒点亮20毫秒一次,与该编码信息8对应的控制操作为雷达设备进入调试模式。如图4为雷达设备接收到两个相邻时间间隔相等但点亮时长不同时的信号示意图。
可选的,若传输系统包括多个信号灯,例如,包括4个。编码信息9为一个信号灯点亮一次,与该编码信息9对应的控制操作为固件更新。编码信息10为两个信号灯同时点亮一次,与该编码信息10对应的控制操作为数据标定。编码信息11为三个信号灯同时点亮一次,与该编码信息11对应的控制操作为数据检测。编码信息12为四个信号灯均同时点亮一次,与编码信息12对应的控制操作为关闭雷达设备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当信号灯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信号灯均匀分布在雷达设备的顶部和/或侧部,雷达设备上设有外罩,外罩的顶部和/或侧部都可以传输光信号。雷达设备上的外罩的材料不影响数据传输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外罩的材料不作任何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假如需要进行数据导入操作,与数据导入操作对应的编码信息包括第一子编码信息和第二子编码信息。第一子编码信息用于指示雷达设备启动数据导入操作,第二子编码信息用于指示待传输的外部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导入操作可以包括更新、修改、存储等。例如,雷达设备在距离测定时,原始测距的数值是A,现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修改,且现修改数值是在原始测距的数据基础上减少10也就是说修改后的数值应该为A-10,那么根据本申请的数据传输方法,第一子编码信息用于指示启动数据修改操作,第二子编码信息用于指示待传输的数据-10。
驱动电路根据第一子编码信息驱动信号灯发出与第一子编码信息对应的光信号,然后光信号经过雷达设备的外罩传输至设置在雷达设备中的光电探测组件,该光电探测组件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雷达设备根据电信号执行启动修改测距数值的操作。接着驱动电路根据第二子编码信息驱动信号灯发出与第二子编码信息对应的光信号,该光信号经过雷达设备的外罩传输至设置在雷达设备中的光电探测组件,该光电探测组件再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雷达设备根据电信号确定外部数据-10,这样就完成了雷达设备距离测定的修改。雷达设备接收到修改距离测定的外部数据-10后,数据传输是否修改完成可以根据后期在实际测距结果进行判断也可以设置数据传输完成后信号灯做出相应的闪烁指示(例如,信号灯闪烁一下表示数据接收完成)进行判断。本申请实施例对雷达设备接收到信息之后的反馈方式和/或方法不作任何限定。
在另一个示例中,雷达设备中可以设置有光感应传感器,该光感应传感器能够感应光强度,并将光强度转换为电信号。此时,编码信息可以是同时点亮多个信号灯。例如,编码信息13为一个信号灯点亮一次,与该编码信息13对应的控制操作为固件更新。编码信息14为两个信号灯同时点亮一次,与该编码信息14对应的控制操作为数据标定。编码信息15为三个信号灯同时点亮一次,与该编码信息15对应的控制操作为数据检测。编码信息16为四个信号灯同时点亮一次,与编码信息16对应的控制操作为关闭雷达设备。
应理解的,编码信息也可以是一个信号灯不同的光强等级。例如,编码信息17为第一等级的光强度,与编码信息17对应的控制操作为固件更新。编码信息18为第二等级的光强度,与编码信息18对应的控制操作为数据标定。编码信息19为第三等级的光强度,与编码信息19对应的控制操作为数据检测。编码信息20为第四等级的光强度,与编码信息20对应的控制操作为关闭雷达设备。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路、至少一个信号灯和雷达设备;
所述驱动电路用于根据预设的编码信息驱动所述至少一个信号灯发出光信号;
所述雷达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光信号,并根据所述光信号执行与所述编码信息对应的控制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操作包括:启动、停止、进入调试模式、数据导入、固件更新、数据校准、数据标定或者检测、调整转速、调整雷达采样率、调整雷达光源功率、调整雷达光源调制方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设备中设置有光电探测组件,所述光电探测组件用于接收所述光信号,并将所述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信号的波长与所述雷达设备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长不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信息包括所述信号灯的点亮时长、点亮频次、和/或点亮亮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信息还包括所述信号灯明灭的数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设备为激光雷达。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设备上设置有外罩,所述外罩的顶部和/或侧部允许所述光信号传输;若所述信号灯包括多个,则所述多个信号灯均匀分布于所述雷达设备的顶部和/或侧部。
9.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8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驱动电路根据预设的编码信息驱动所述至少一个信号灯发出的光信号;
所述雷达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光信号,并根据所述光信号执行与所述编码信息对应的控制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操作包括数据导入操作,与所述数据导入操作对应的编码信息包括第一子编码信息和第二子编码信息,所述第一子编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雷达设备启动数据导入,所述第二子编码信息用于指示待传输的外部数据。
CN202011296877.1A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45185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96877.1A CN114518561A (zh)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96877.1A CN114518561A (zh)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18561A true CN114518561A (zh) 2022-05-20

Family

ID=81595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96877.1A Pending CN114518561A (zh)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1856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64172B2 (en)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s with multiple master/slaves in a LED lighting network
JP5513892B2 (ja) イントリンシックフラックス検知
US955445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 for low level dimming
EP2548415B1 (en) Light source selection
US2009002697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ight source identification
US2012028062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ctive thermal management
CN106788731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780528A (zh) 一种led白光识别灯具id身份信息的系统
CN202750093U (zh) 一种led白光识别灯具id身份信息的系统
CN102904639A (zh) 可见光通信系统及其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
CN105070034A (zh) 物体移动方向感测装置
CN114518561A (zh)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KR101121059B1 (ko) Led 조명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CN202918296U (zh) 可见光通信系统及其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
CN106209229B (zh) 基于光线的数据传输装置及方法
CN210166537U (zh) 光模块
EP3910754A1 (en) Emergency lighting device
US20240057235A1 (en) Light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of said system
CN204882606U (zh) 一种传感器
CN116013057A (zh) 基于光通信系统的电控装置及相关光通信方法
CN110488335B (zh) 基于可见光通信的导航方法及系统
CN113795073B (zh) Led灯的无线自组网控制网络及无线自组网方法
CN109905938B (zh) 检测机柜的信号灯显示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JPH06216618A (ja) 無線通信装置
CN116320724A (zh) 用于相机的指示灯控制方法、相机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1601, building 2, Vanke Cloud City phase 6, Tongfa South Road, Xili community,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16th floor, block a, building 6, Shenzhen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Valley)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Ledong robo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1601, building 2, Vanke Cloud City phase 6, Tongfa South Road, Xili community,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16th floor, block a, building 6, Shenzhen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Valley)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LD ROBO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