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16711A - 一种超高温污泥转化制氢油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高温污泥转化制氢油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16711A
CN114516711A CN202110359812.5A CN202110359812A CN114516711A CN 114516711 A CN114516711 A CN 114516711A CN 202110359812 A CN202110359812 A CN 202110359812A CN 114516711 A CN114516711 A CN 1145167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gen
sludge
temperature
ultrahigh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5981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吴
程寒松
唐凤金
程正中
汪泉
杨绪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nertech Co ltd
Wuhan Hengchua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Wuhua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nertech Co ltd
Wuhan Hengchua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Wuhua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nertech Co ltd, Wuhan Hengchua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Wuhua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yner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5167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167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02F11/13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by he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pyrolys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1/00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non-melting solid carbonaceous or similar materials, e.g. wood, co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2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using catalysts, e.g. selective catalys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 Fuel Cell (AREA)
  • Industrial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温污泥转化制氢油的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所提供的超高温污泥转化制氢油系统用于将污泥进行脱水碳化处理后,回收脱水碳化后的污泥可燃主体,向其中加入添加剂调节干燥污泥的热稳定性,再进行超高温气化生成混合气。在高选择性反应催化剂作用下经过重整反应和水气变换反应制得氢气和二氧化碳。氢气通过气体净化工序,制得净化氢气,净化氢气和液体有机储氢载体进行加氢反应获得可在常温常压储存的氢油。本申请的污泥综合利用系统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杜绝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污染源,满足目前世界上所有环保标准的要求,而且可以将污泥转化为氢能源及各类有用的物质,具有良好的环保及经济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超高温污泥转化制氢油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氢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高温污泥转化制氢油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水环境污染的加剧,以及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的提速,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处置已经成为一个全国性的问题。污泥急剧增加而又无法及时处理掉,将会给城市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焚烧法是污泥处置中最彻底的一种处理手段,可使污泥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无害化和减量化。从现有的污泥焚烧情况来看,由于焚烧温度低,极易产生含有二噁英的烟气,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城市污泥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一种资源,在干燥状态下,每千克污泥含有2200大卡左右的热量,所以利用热化学转化法回收利用污泥中的能量成为了现在研究的热点,利用转化技术使污泥在高温下转化生成高品质的可燃性气体,如甲烷、氢气等,不仅避免了污泥处理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而且创造了额外的经济收益。但是目前通过污泥转化制氢不还存在一定问题,制氢效率不够高,并且制得氢气的后续应用也存在问题,尤其是氢气储存及运输过程中安全性及成本等问题还未得到很好地解决。
氢能利用技术,如氢燃料电池和氢内燃机,可以提供稳定、高效、无污染的动力,在电动汽车及移动装置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近10年来,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我国政府部门和企业投入了巨额资金来发展“氢能经济”,在大规模化氢制备、氢燃料电池等领域都有所突破。2015年世界主要汽车厂商(包括上汽)将批量生产氢燃料电池车。据美国能源部和美国工程院的预测,氢燃料电池车将在15年至20年之内取代现有燃油车及混合动力车,在全球汽车市场居主导地位。此外,氢能技术还可用于备用电源、储能、削峰填谷式并网发电及分布式供能、助燃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可以预见,当氢能技术迅速完成市场化进程融入人们的生活后,国家的能源危机以及环境压力将得到极大缓解。
氢能技术包括氢的规模制备、储存和运输、高效率使用以及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环节,其中储存和运输是制约氢能技术应用发展的最大挑战和瓶颈。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在-253℃的液化氢或350~700个大气压下高压氢等储运技术,高压氢或液化氢技术及其应用所需能耗是制氢成本的20倍以上,且存在泄漏或储氢罐压力过高等安全隐患。如果能够将氢分子吸附在某种载体上,实现常温常压下的安全储存,待使用时,能将氢在温和条件下,可控地释放,则可有效地、安全使用氢能。因此,全球主要的工业国家都在研发基于常温常压的液态有机储氢技术。以德国为例,开发的液态有机储氢技术能够实现较温和条件下的吸、放氢循环,但释放的氢气时含有毒害燃料电池的副产物气体产生,同时存在容量低及使用不方便等重要缺陷;日本目前正在研发基于甲苯等传统有机材料的储氢技术,但脱氢温度过高(大于300℃),且同样存在副产物毒化燃料电池的问题。因而这两种常温常压液态有机储氢技术规模化应用受到制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不仅能够清洁高效的处理污泥,而且能够提高污泥转化再利用效率的超高温污泥转化制氢油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内容,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超高温污泥转化制氢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浓缩污泥进行脱水碳化处理后,回收脱水碳化后的污泥可燃主体,并加入添加剂调节干燥污泥的热稳定性;
将干燥污泥在超高温下气化,生成混合气;
混合气在高选择性反应催化剂作用下先经过重整反应生成粗合成气,再经水气变换反应制得氢气和二氧化碳;
氢气通过气体净化工序,制得净化氢气,所述净化氢气纯度为75%~99.9%;
净化氢气和液体有机储氢载体在高选择性加氢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加氢反应获得可在常温常压储存的氢油;
所述高选择性反应催化剂为负载型催化剂,活性组份为Fe、Co、Ni、Mn、Cr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或者为Fe3O4、Co2O3、NiO、WO3、FeS、MoS2、WS2中的一种,载体为SiO2、Al2O3、TiO2或活性炭,选择性为70%~95%;
所述高选择性加氢催化剂为负载型催化剂,活性组份为Ru、Pt、Pd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载体为SiO2、Al2O3、TiO2或活性炭,选择性为70%~95%。
进一步的,污泥脱水碳化处理是将污泥含水量从60%降低至20%以下。
进一步的,水气变换反应温度为250~600℃。
进一步的,气化温度为1000~1600℃。
进一步的,在气化过程中补充高热值物质降低污泥自身消耗。
进一步的,气体净化工序在净化装置中进行,包括脱硫工序、脱硝工序和周期性吹扫工序,所述周期性吹扫工序对气体中的杂质进行放空、吸附或燃烧,每1~10次脱硫工序、脱硝工序后进行一次吹扫工序。
进一步的,储氢载体为液态,包括至少两种不同的储氢组分,储氢组分为不饱和芳香烃或杂环不饱和化合物,且至少一种储氢组分为低熔点化合物,低熔点化合物的熔点低于80℃;所述加氢反应在加氢反应釜中进行,反应条件为:氢气压力为2~10MPa,加氢反应空速为0.2~2.5h-1,液体储氢载体和氢气的体积比500~950:1,反应温度为80~200℃。
一种用于超高温污泥转化制氢油的系统,包括:脱水碳化装置、超高温气化炉、重整装置、水气变换装置、气体净化装置和加氢反应釜;
其中所述脱水碳化装置用于将浓缩污泥进行脱水碳化处理后,回收脱水碳化后的污泥可燃主体,并加入添加剂调节干燥污泥的热稳定性;
所述超高温气化炉用于将处理后的污泥进行超高温气化,生成混合气;
所述重整装置用于将混合气在高选择性反应催化剂作用下经过重整反应生成粗合成气;
所述水气变换装置用于将粗合成气经水气变换反应制得氢气和二氧化碳;
所述气体净化装置用于将水气变换反应制得的氢气进行脱硫、脱硝处理及周期性吹扫后制得净化氢气,每1~10次脱硫、脱硝处理后进行一次周期性吹扫,所述净化氢气纯度为75%~99.9%;
所述加氢反应釜用于将氢气和液体有机储氢载体进行加氢反应获得可在常温常压储存的氢油。
进一步的,加氢反应釜为固定床冷管反应器、固定床列管式反应器、固定床冷激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输送床反应器或浆态床反应器;采用水浴、油浴、通入冷氢气或者通入惰性气体为加氢反应釜保持反应温度在80~200℃。
进一步的,气体净化装置包括脱硫装置、脱硝装置和周期性吹扫装置。
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1.本发明能够实现污泥的循环利用,无排放,无填满,并且将污泥转化直接制成氢油,大幅提高了污泥的利用价值,氢油在常温常压下即可以安全的储存和运输,大幅降低了存储和运输成本,具有良好的环保及经济价值。
2.本发明在1600℃高温下将污泥直接转化,转化产生的玻璃体渣无毒无害,相对于常规焚烧炉炉渣具有安全可靠,稳定固化等特点,减少了重金属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外环境的风险。
3.本发明制备氢油不需要高纯度的氢气,在催化剂及反应控制下,氢气纯度在75%~85%即可实现加氢反应。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超高温污泥转化制氢油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超高温污泥转化制氢油的方法的流程图,先将浓缩污泥进行脱水碳化处理后,回收脱水碳化后的污泥可燃主体,并加入添加剂调节干燥污泥的热稳定性。污泥脱水碳化处理是将污泥含水量从60%降低至20%以下。
之后将干燥污泥在超高温下气化,生成混合气。气化温度为1600℃。在气化过程中补充高热值物质降低污泥自身消耗。粗合成气包括CO、H2、CO2
混合气在高选择性反应催化剂作用下先经过重整反应生成粗合成气,再经水气变换反应制得氢气和二氧化碳。高选择性反应催化剂为负载型催化剂,活性组份为Fe和Mn的混合物,载体为TiO2。水气变换反应温度为500℃。
氢气通过气体净化工序,制得净化氢气,净化氢气纯度为75%。气体净化工序在净化装置中进行,包括脱硫工序、脱硝工序和周期性吹扫工序。周期性吹扫工序对气体中的杂质进行放空,每1~10次脱硫工序、脱硝工序后进行一次吹扫工序。
净化氢气和液体有机储氢载体在高选择性加氢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加氢反应获得可在常温常压储存的氢油。加氢反应空速为2.0h-1,液体储氢载体和氢气的体积比500:1,储氢载体为液态,包括至少两种不同的储氢组分,储氢组分为不饱和芳香烃或杂环不饱和化合物,且至少一种储氢组分为低熔点化合物,低熔点化合物的熔点低于80℃。高选择性加氢催化剂为负载型催化剂,活性组份为Ru和Pt的混合物,载体为TiO2。加氢反应在加氢反应釜中进行,反应条件为:氢气压力为4MPa,反应温度为200℃。
用于超高温污泥转化制氢油的系统,包括:脱水碳化装置、超高温气化炉、重整装置、水气变换装置、气体净化装置和加氢反应釜。
其中脱水碳化装置用于将浓缩污泥进行脱水碳化处理后,回收脱水碳化后的污泥可燃主体,并加入添加剂调节干燥污泥的热稳定性。
超高温气化炉用于将处理后的污泥进行超高温气化,生成混合气。
重整装置用于将混合气在高选择性反应催化剂作用下经过重整反应生成粗合成气。水气变换装置用于将粗合成气经水气变换反应制得氢气和二氧化碳。
气体净化装置包括脱硫装置、脱硝装置和周期性吹扫装置,用于将水气变换反应制得的氢气进行脱硫、脱硝处理及周期性吹扫后制得净化氢气,每1~10次脱硫、脱硝处理后进行一次周期性吹扫。
加氢反应釜用于将氢气和液体有机储氢载体进行加氢反应获得可在常温常压储存的氢油。加氢反应釜为流化床反应器,采用油浴为加氢反应釜保持反应温度在200℃。
实施例2
先将浓缩污泥进行脱水碳化处理后,回收脱水碳化后的污泥可燃主体,并加入添加剂调节干燥污泥的热稳定性。污泥脱水碳化处理是将污泥含水量从60%降低至20%以下。
之后将干燥污泥在超高温下气化,生成熔融态炉渣和混合气。气化温度为1400℃。在气化过程中补充高热值物质降低污泥自身消耗。粗合成气包括CO、H2、CO2
混合气在高选择性反应催化剂作用下先经过重整反应生成粗合成气,再经水气变换反应制得氢气和二氧化碳。高选择性反应催化剂为负载型催化剂,活性组份为NiO,载体为活性炭。水气变换反应温度为600℃。
氢气通过气体净化工序,制得净化氢气,净化氢气纯度为85%。气体净化工序在净化装置中进行,包括脱硫工序、脱硝工序和周期性吹扫工序。周期性吹扫工序对气体中的杂质进行放空,每1~10次脱硫工序、脱硝工序后进行一次吹扫工序。
净化氢气和液体有机储氢载体在高选择性加氢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加氢反应获得可在常温常压储存的氢油。加氢反应空速为2.0h-1,液体储氢载体和氢气的体积比900:1,储氢载体为液态,包括至少两种不同的储氢组分,储氢组分为不饱和芳香烃或杂环不饱和化合物,且至少一种储氢组分为低熔点化合物,低熔点化合物的熔点低于80℃。高选择性加氢催化剂为负载型催化剂,活性组份为Pt和Pd中的混合物,载体为SiO2。加氢反应在加氢反应釜中进行,反应条件为:氢气压力为2MPa,反应温度为200℃。
用于超高温污泥转化制氢油的系统,包括:脱水碳化装置、超高温气化炉、重整装置、水气变换装置、气体净化装置和加氢反应釜。
其中脱水碳化装置用于将浓缩污泥进行脱水碳化处理后,回收脱水碳化后的污泥可燃主体,并加入添加剂调节干燥污泥的热稳定性。
超高温气化炉用于将处理后的污泥进行超高温气化,生成混合气。
重整装置用于将混合气在高选择性反应催化剂作用下经过重整反应生成粗合成气。水气变换装置用于将粗合成气经水气变换反应制得氢气和二氧化碳。
气体净化装置包括脱硫装置、脱硝装置和周期性吹扫装置,用于将水气变换反应制得的氢气进行脱硫、脱硝处理及周期性吹扫后制得净化氢气,每1~10次脱硫、脱硝处理后进行一次周期性吹扫。
加氢反应釜用于将氢气和液体有机储氢载体进行加氢反应获得可在常温常压储存的氢油。加氢反应釜为输送床反应器,采用油浴为加氢反应釜保持反应温度在20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超高温污泥转化制氢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浓缩污泥进行脱水碳化处理后,回收脱水碳化后的污泥可燃主体,并加入添加剂调节干燥污泥的热稳定性;
将干燥污泥在超高温下气化,生成混合气;
混合气在高选择性反应催化剂作用下先经过重整反应生成粗合成气,再经水气变换反应制得氢气和二氧化碳;
氢气通过气体净化工序,制得净化氢气,所述净化氢气纯度为75%~99.9%;
净化氢气和液体有机储氢载体在高选择性加氢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加氢反应获得可在常温常压储存的氢油;
所述高选择性反应催化剂为负载型催化剂,活性组份为Fe、Co、Ni、Mn、Cr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或者为Fe3O4、Co2O3、NiO、WO3、FeS、MoS2、WS2中的一种,载体为SiO2、Al2O3、TiO2或活性炭,选择性为70%~95%;
所述高选择性加氢催化剂为负载型催化剂,活性组份为Ru、Pt、Pd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载体为SiO2、Al2O3、TiO2或活性炭,选择性为70%~9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温污泥转化制氢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脱水碳化处理是将污泥含水量从60%降低至20%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温废弃物转化制氢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气变换反应温度为250~6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温污泥转化制氢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温度为1000~16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温污泥转化制氢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气化过程中补充高热值物质降低污泥自身消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温污泥转化制氢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净化工序在净化装置中进行,包括脱硫工序、脱硝工序和周期性吹扫工序,所述周期性吹扫工序对气体中的杂质进行放空、吸附或燃烧,每1~10次脱硫工序、脱硝工序后进行一次吹扫工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温污泥转化制氢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氢载体为液态,包括至少两种不同的储氢组分,储氢组分为不饱和芳香烃或杂环不饱和化合物,且至少一种储氢组分为低熔点化合物,低熔点化合物的熔点低于80℃;所述加氢反应在加氢反应釜中进行,反应条件为:氢气压力为2~10MPa,加氢反应空速为0.2~2.5h-1,液体储氢载体和氢气的体积比500~950:1,反应温度为80~200℃。
8.一种用于超高温污泥转化制氢油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脱水碳化装置、超高温气化炉、重整装置、水气变换装置、气体净化装置和加氢反应釜;
其中所述脱水碳化装置用于将浓缩污泥进行脱水碳化处理后,回收脱水碳化后的污泥可燃主体,并加入添加剂调节干燥污泥的热稳定性;
所述超高温气化炉用于将处理后的污泥进行超高温气化,生成混合气;
所述重整装置用于将混合气在高选择性反应催化剂作用下经过重整反应生成粗合成气;
所述水气变换装置用于将粗合成气经水气变换反应制得氢气和二氧化碳;
所述气体净化装置用于将水气变换反应制得的氢气进行脱硫、脱硝处理及周期性吹扫后制得净化氢气,每1~10次脱硫、脱硝处理后进行一次周期性吹扫,所述净化氢气纯度为75%~99.9%;
所述加氢反应釜用于将氢气和液体有机储氢载体进行加氢反应获得可在常温常压储存的氢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超高温污泥转化制氢油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反应釜为固定床冷管反应器、固定床列管式反应器、固定床冷激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输送床反应器或浆态床反应器;采用水浴、油浴、通入冷氢气或者通入惰性气体为加氢反应釜保持反应温度在80~20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超高温污泥转化制氢油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净化装置包括脱硫装置、脱硝装置和周期性吹扫装置。
CN202110359812.5A 2020-11-20 2021-04-02 一种超高温污泥转化制氢油的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451671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116105 2020-11-20
CN202011311610 2020-11-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16711A true CN114516711A (zh) 2022-05-20

Family

ID=81594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59812.5A Pending CN114516711A (zh) 2020-11-20 2021-04-02 一种超高温污泥转化制氢油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16711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9491A (zh) * 2014-05-20 2014-08-13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污泥与生物质共混气化制氢的方法与装置
CN105129728A (zh) * 2015-08-31 2015-12-09 江苏氢阳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液态有机储氢载体使用间歇式反应釜进行加氢的方法
CN106252686A (zh) * 2016-08-27 2016-12-21 温州集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制氢储氢的氢能发电系统
CN110093174A (zh) * 2019-04-01 2019-08-06 浙江天禄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阶煤制氢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9491A (zh) * 2014-05-20 2014-08-13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污泥与生物质共混气化制氢的方法与装置
CN105129728A (zh) * 2015-08-31 2015-12-09 江苏氢阳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液态有机储氢载体使用间歇式反应釜进行加氢的方法
CN106252686A (zh) * 2016-08-27 2016-12-21 温州集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制氢储氢的氢能发电系统
CN110093174A (zh) * 2019-04-01 2019-08-06 浙江天禄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阶煤制氢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87851B2 (ja) バイオマス利用炭素製造装置
CN101434879B (zh) 以焦炉煤气和煤为原料制甲醇合成气和压缩天然气的方法
CN104893748A (zh) 一种利用煤生产焦油和烃类燃料产品的方法
WO2001004045A1 (fr) Procede et appareil de production d'hydrogene par gazeification de matiere combustible, procede de generation electrique utilisant des piles a combustible, et systeme de generation electrique utilisant des piles a combustible
Sarmah et al. Sustainable hydrogen generation and storage–a review
CN111422832A (zh) 一种天然气或煤层气催化裂解制氢的装置和方法
JP2010511772A (ja) 水素添加ガス化法の生成ガスから合成ガスを製造するための高温ガス浄化の実施可能性を高めるためのプロセス
CN114517112A (zh) 一种超高温废弃物转化制氢油的方法及系统
US20200078728A1 (en) A process and relating apparatus to make pure hydrogen from a syngas originated from wastes gasification
JPWO2018037481A1 (ja) バイオマス熱分解ガスからの水素回収方法
KR101995128B1 (ko) 가스 개질을 위한 마이크로웨이브 개질기
US12098329B2 (en) Process for purification and conversion of carbon dioxide using renewable energy
WO2000059825A1 (fr) Procede et appareil de production d'hydrogene par gazeification de matiere combustible
Lv et al. Steam reforming of α-methylnaphthalene as a model compound of biomass tar over Ni-based catalyst for hydrogen-rich gas
CN114516617A (zh) 一种超高温医疗固废转化制氢油的方法和系统
RU2221863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лучения углерода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биомассы
CN114516711A (zh) 一种超高温污泥转化制氢油的方法及系统
CN102464544A (zh) 利用多孔镍催化剂水热还原co2或co为甲烷的方法
WO2001028916A1 (fr) Procede de production d'hydrogene par gazeification de combustibles et production d'energie electrique a l'aide d'une pile a combustible
CN114517103A (zh) 一种废弃物热解制氢油的方法及系统
CN114517107A (zh) 一种超高温飞灰转化制氢油的方法及系统
CN113913203A (zh) 一种有机质垃圾制取氢气的方法
CN110615403B (zh) 一种从生物质燃气中制备满足车用氢标准的氢气的方法
Wei et al. Effect of phosphorus on ash fu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ineral transformation during co-combustion of sewage sludge and coal
KR100303254B1 (ko) 산소와 순환 탄산가스에 의한 산소부화 연소-열분해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