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13800A - 资源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资源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13800A
CN114513800A CN202011289234.4A CN202011289234A CN114513800A CN 114513800 A CN114513800 A CN 114513800A CN 202011289234 A CN202011289234 A CN 202011289234A CN 114513800 A CN114513800 A CN 1145138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frequency domain
periodic
data packet
bearing capa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8923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13800B (zh
Inventor
李引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xin Technology Co ltd
Chen Co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xin Technology Co ltd
Chen Co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xin Technology Co ltd, Chen Co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8923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13800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34405 priority patent/WO202210493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5138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138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138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138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资源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并使用预先选择的当前周期性资源发送所述数据包;如果确定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条件,则对所述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进行调整,以使用调整后的当前周期性资源发送后续接收到的数据包。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进行调整,优化了周期性资源的调度流程,降低了选择一次性资源或异常重选周期性资源被触发的频率,进而优化了网络发送资源。

Description

资源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资源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车载通信技术(Vehicle to Everything,V2X)是车联网中信息交互的关键技术,包括车到车(Vehicle to Vehicle,V2V)、车到人(Vehicle to Pedestrian,V2P)、车到基础设施(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V2I)和车到网络(Vehicle to Network,V2N)等通信技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技术是一种通信系统与通信标准,它是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标准的长期演进。LTE-V(LTE-Vehicle)就是基于LTE移动通信技术演进形成的V2X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
LTE-V的终端在发送通信数据时,依靠于发送资源,发送资源是由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组成的,单位发送资源在时域上是固定的1ms,在频域上的大小则根据待发送的数据包的大小不同来决定。在不使用网络辅助工具的情况下,是通过终端自主选择发送资源的类型,其中资源的类型包括一次性资源和周期性资源。一次性资源针对的通信数据是突发的、偶发的、具有随机性的,且通信数据的发送时间间隔和数据的大小都不一定;周期性资源针对的通信数据是呈周期性的,具有相同的发送时间间隔,但通信数据的大小可能不同。
目前,在LTE-V技术的实际工程应用中,当上层应用数据包是周期性的通信数据时,虽然终端选择的发送资源的类型可以是一次性的,也可以是周期性的,但选择周期性类型的发送资源,有利于整个网络的资源优化。然而,在上层应用数据包的大小相差较大时,会存在由于周期性发送资源尺寸较小不足以成功发送每个数据包的问题,进而会触发选择一次性资源或异常重选周期性资源,从而增大与其他终端发送资源碰撞的风险,不利于网络发送资源的优化。因此,如何优化周期性资源的调度流程,降低选择一次性资源或异常重选周期性资源被触发的频率,优化网络发送资源,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资源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以在周期性地发送数据包时,降低选择一次性资源或异常重选周期性资源被触发的频率,实现对网络发送资源的优化。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选择方法,包括:
接收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并使用预先选择的当前周期性资源发送所述数据包;
如果确定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条件,则对所述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进行调整,以使用调整后的当前周期性资源发送后续接收到的数据包。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资源选择装置,包括:
数据包接收及发送模块,设置为接收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并使用预先选择的当前周期性资源发送所述数据包;
频域承载量调整模块,设置为如果确定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条件,则对所述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进行调整,以使用调整后的当前周期性资源发送后续接收到的数据包。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载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资源选择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资源选择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接收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并使用预先选择的当前周期性资源发送数据包,如果确定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条件,则对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进行调整,从而可以使用调整后的当前周期性资源发送后续接收到的数据包。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进行调整,优化了周期性资源的调度流程,降低了选择一次性资源或异常重选周期性资源被触发的频率,进而优化了网络发送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资源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资源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一种资源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一种资源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一种资源选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六中的一种车载终端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或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为了便于理解,将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发明构思进行简述。
终端在发送通信数据时,依靠于发送资源,而选择一次性资源还是周期性资源,取决与来自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是周期性的还是一次性的。如果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是一次性的,那么选择的发送资源也是一次性的,本发明中不对这种情况进行具体描述;如果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是周期性的,那么选择的发送资源既可以是一次性的,也可以是周期性的。
终端采用的发送资源类型会通过控制信令的方式广播出去,使周围所有的终端都可以通过控制信令的接收确定该终端当前使用的是一次性资源还是周期性资源。在终端选择发送资源时,如果已有的终端使用周期性资源,就可以有针对性的排除那些被其他终端预先占用的资源,从而避免后续由于两个终端使用相同的资源进行发送而引起发送资源的碰撞,导致发送通信数据失败;而如果已有的终端使用一次性资源,就无法预判后续该终端在哪些位置发送资源,也就是无法提前排除预占的资源,从而增大发送资源发生碰撞的可能性。因此,在LTE-V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如果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是周期性的,那么终端尽可能的选择周期性资源才会有利于整个网络资源的优化。
但是,由于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虽然在时间上是周期性的,但其数据包的大小可能并不一致,从而在使用周期性资源时,如果仅根据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大小和周期预先选好一组在频域上大小相同的发送资源,那么可能会由于后期预先占有的发送资源可承载的数据包过小的原因,导致无法将每个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都通过预先选择的当前周期性资源成功发送出去。
在进行周期性资源选择时,如果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大小波动较大,会经常触发一次性资源的选择或者异常重选周期性资源,而触发一次性资源的选择会增大与其他终端发送资源碰撞的风险,重选周期性资源的第一次资源也会增大发送资源碰撞的风险。由于上层应用发送的周期性数据包的大小分布规律具有不确定性,如果采用最普遍的正态分布进行计算,大概有一半的概率会触发一次性资源的选择或者异常重选周期性资源,这对于整个网络发送资源的优化非常不利。
基于上述思考,发明人针对如何优化周期性资源的调度流程,降低选择一次性资源或异常重选周期性资源被触发的频率,以优化网络发送资源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资源选择方法,具体包括:
接收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并使用预先选择的当前周期性资源发送所述数据包;
如果确定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条件,则对所述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进行调整,以使用调整后的当前周期性资源发送后续接收到的数据包。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资源选择方法的流程图,可适用于选择周期性资源进行数据发送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资源选择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并一般可集成在终端设备中,如车载终端设备。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资源选择方法,具体包括:
S110、接收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并使用预先选择的当前周期性资源发送数据包。
数据包,指的是来自上层应用(例如车联网应用平台和第三方应用等)发送出来的需要通过终端或其他设备进行转发的通信数据。
周期性资源,指的是可以用于发送周期性通信数据(即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的一连串发送资源,周期性资源具有相同的发送时间间隔,即是周期性地发送资源,相当于终端设备预先占用了部分发送资源。
周期性资源可以通过任意一种能够进行周期性配置传输资源的调度方式确定,例如,可以通过半静态性调度(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SPS)方式分配周期性资源,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其中,周期性资源的数量可以在几个到几十个之间,在预先选择的周期性资源消耗完之后,可以进行周期性资源的重选,并继续发送通信数据。
当接收到上层应用发送的通信数据包时,使用预先选择的与当前时刻对应的一个周期性资源发送该通信数据包。
其中,若当前周期性资源能够承载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即当前周期性资源允许发送的数据包大小满足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大小时,则当前周期性资源可以发送数据包;若当前周期性资源能够不能承载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即当前周期性资源允许发送的数据包大小不能满足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大小时,则当前周期性资源不可以发送数据包,此时可以根据待发送的数据包的大小,选择一次性资源发送数据包,或者将待发送的数据包进行分段处理,即将待发送数据包按照当前周期性资源可承载的数据包大小进行分段,对于数据包大小在当前周期性资源可承载范围内的数据包可以继续选择当前周期性资源进行发送,则对于剩余部分的待发送数据包选择一次性资源进行发送。
S120、如果确定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条件,则对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进行调整,以使用调整后的当前周期性资源发送后续接收到的数据包。
频域承载量,指的是周期性资源允许发送的数据包大小的最大值。由于终端设备在发送数据时,需要依靠于发送资源,而发送资源是由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组成的,单位发送资源在时域上是固定的1ms,在频域上的大小则根据待发送的数据包的大小不同来决定,因此需要根据待发送的数据包大小来调整周期性资源的频域承载量,通过对周期性资源的频域承载量的动态调整,使周期性资源可以正常发送接收到来自上层应用的数据包,尽可能的使终端设备选择周期性资源发送数据包,避免出现选择一次性资源发送数据包的情况,有利于整个网络资源的优化。
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条件,指的是调整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的影响因素。若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条件,则触发对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进行调整。
其中,是否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条件,可以根据预先设置的时间间隔来判断,若当前时刻到达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时,便可以确定当前时刻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条件;也可以根据当前周期性资源是否能够承载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来判断,如果当前周期性资源不能够承载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触发一次性资源的选择或者异常重选周期性资源,则可以确定当前时刻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条件。
需要指出的是,在判断当前周期性资源是否能够承载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之前,还可以进一步判断预先已选择的周期性资源是否消耗完,如果预先已选择的周期性资源已经消耗完,则可以根据当前待发送数据包的大小、周期等其他参数,重新选择周期性资源,以使用新选择的周期性资源继续完成数据包的发送。
在判断出当前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条件时,则可以对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进行调整。进而,在接收到上层应用后续发送的数据包时,可以使用频域承载量调整后的周期性资源继续发送该数据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接收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并使用预先选择的当前周期性资源发送数据包,如果确定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条件,则对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进行调整,从而可以使用调整后的当前周期性资源发送后续接收到的数据包,通过对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进行调整,优化了周期性资源的调度流程,降低了选择一次性资源或异常重选周期性资源被触发的频率,进而优化了网络发送资源。
实施例二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资源选择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化,其中,可以将确定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条件,具体为:
如果当前时刻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则确定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条件;
其中,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为当前周期性资源的资源选择时间周期的目标倍数。
进一步的,对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进行调整,可以包括:
统计与当前时刻对应的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内,来自上层应用的所有数据包大小的均值和标准差;根据均值、标准差以及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查询标准正态分布表,计算频域承载量目标值;根据频域承载量目标值,调整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资源选择方法,具体包括:
S210、接收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
S220、判断当前时刻是否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若是,则执行S230,否则执行S260。
其中,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指的是预设的用于指示进行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的时间间隔,也即相邻两次调整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所需的时间跨度。每隔一个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对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进行调整。
可选的,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为当前周期性资源的资源选择时间周期的目标倍数。
其中,周期性资源的资源选择时间周期,指的是预先选择的相邻两个周期性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每隔一个资源选择时间周期,通过相应的周期性资源发送一个接收到的来自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
可选的,周期性资源的资源选择时间周期与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数据包的周期一致,上层应用发送数据包的时间周期一般可以在20ms至1000ms之间。例如,当周期性资源的资源选择时间周期为20ms且目标倍数设置为1000时,则对应的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为20000ms,即每隔20000ms就对预先选择的未使用的周期性资源的频域承载量统一进行调整。
判断当前时刻是否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如果当前时刻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则对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进行调整;如果当前时刻不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则无需对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进行调整。
例如,当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为20000ms时,如果当前时刻与计时开始时刻的间隔为20000ms的整数倍,则可以确定当前时刻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其中,计时开始时刻可以是选择的周期性资源的预先选择时刻,也可以是其他预设的时刻,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230、统计与当前时刻对应的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内,来自上层应用的所有数据包大小的均值和标准差。
如果当前时刻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则统计与当前时刻对应的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内,来自上层应用的所有数据包大小的均值和标准差。
与当前时刻对应的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内来自上层应用发送的所有数据包,指的是在当前时刻之前的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内来自上层应用发送的所有数据包,若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为20000ms,则统计的是在当前时刻之前的20000ms内上层应用发送的所有数据包,获取其中每个数据包的大小,并计算这些数据包大小的均值和标准差。
S240、根据均值、标准差以及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查询标准正态分布表,计算频域承载量目标值。
其中,资源异常选择至少可以包括一次性资源选择或周期性资源异常重选。它指的是在依靠周期性资源发送接收到的上层应用的数据包时,出现例如选择一次性资源或异常重选周期性资源的情况。例如,一个周期性资源的资源选择时间周期为100ms,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为100字节,也就是说该周期性资源在一个周期100ms内可以发送若干个大小不超过100字节的数据包,如果某个数据包的大小为200字节时,由于该数据包大小超过该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则当前周期性资源无法发送该数据包,那么终端设备可以选择一次性资源发送该数据包,也可以重新选择一个新的周期性资源继续发送数据包,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一次性资源发送数据包或重新选择新的周期性资源继续发送数据包的情况就属于资源异常选择。
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指的是目标时间段内资源异常选择次数占数据发送总次数的期望百分比,以用于表示在发送数据包过程中出现资源异常选择的次数占数据发送总次数的最大百分比。其中,目标时间段可以通过数据包发送次数表示,例如可以是与最近发送预设数量次数的数据包对应的时间段。假设,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为5%,目标时间段为与最近发送100次数据包对应的时间段,也即目标时间段内数据发送总次数为100次,则该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表示期望在这100次发送数据包的过程中出现资源异常选择的次数至多为5次,也就是说,在目标时间段内期望出现资源异常选择的情况占数据发送总次数的5%,在发送100次数据包中有95%的资源选择都不是资源异常选择。
频域承载量目标值,指的是为了使资源异常选择符合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需要将周期性资源的频域承载量调整至的目标值。
本实施例中,根据统计的与当前时刻对应的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内所有来自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大小的均值和标准差,以及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查询标准正态分布表,计算得到频域承载量目标值。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统计得到的与当前时刻对应的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内来自上层应用的所有数据包大小的均值和标准差,不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则可以基于标准正态分布表和正态分布公式进行标准化转化,从而确定频域承载量目标值。
例如,在接收到的来自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的大小呈正态分布时,设定的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为0.05(即5%),对与当前时刻对应的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内来自上层应用的所有数据包大小的均值和标准差进行统计,得到来自上层应用的所有数据包大小的均值为200字节,标准差为50,查询标准正态分布表可知
Figure BDA0002783355870000121
基于公式
Figure BDA0002783355870000122
Figure BDA0002783355870000123
进行标准化转化后,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的大小有95%的可能性是小于282.5字节的,进而可以将周期性资源的频域承载量目标值设置为282.5字节。也即,当选择的周期性资源的频域承载量在282字节左右时,在发送数据包过程中出现资源异常选择的次数占数据发送总次数的百分比不会超过5%。
再例如,在接收到的来自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的大小不呈正态分布时,假设,接收到的来自上层应用的周期性数据包是以4为周期且数据包大小分别为187字节、187字节、187字节和359字节的重复序列,设定的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为0.08(即8%),对与当前时刻对应的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内来自上层应用的所有数据包大小的均值和标准差进行统计,可以得到来自上层应用的所有数据包大小的均值为225.5字节,标准差为74.6,查询标准正态分布表可知
Figure BDA0002783355870000131
并基于公式
Figure BDA0002783355870000132
Figure BDA0002783355870000133
进行标准化转化后,相当于在假设来自上层应用的周期性数据包呈正态分布的情况下,上层应用的发送的数据包的大小有92%的可能性是小于330.7字节的,进而可以将周期性资源的频域承载量目标值设置为330.7字节。也即,如果将周期性资源的频域承载量目标值按照331字节左右进行设置,会导致周期性资源无法发送大小为359字节的数据包,使在数据包发送中出现资源异常选择的情况占到了数据发送总次数的25%,故还需要对周期性资源的频域承载量目标值进一步调整,使其可以在359字节附近来回波动,从而使调整后的周期性资源在发送数据包过程中出现资源异常选择的次数占发送所有数据包时数据发送总次数的百分比维持在8%左右。
进一步的,设置周期性资源的频域承载量目标值之后,如果资源异常选择的次数占数据发送总次数的百分比小于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则可以减小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如果在资源异常选择的次数占数据发送总次数的百分比大于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则可以增加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从而使调整后的周期性资源在发送数据包过程中出现资源异常选择的次数占发送所有数据包总次数的百分比可以始终在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附近。
S250、根据频域承载量目标值,调整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
根据统计与当前时刻对应的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内,来自上层应用的所有数据包大小的均值和标准差以及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计算得到的频域承载量目标值,调整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以使用调整后的当前周期性资源继续发送后续接收到的数据包,从而可以降低选择一次性资源或异常重选周期性资源被触发的频率,优化网络发送资源。
S260、判断当前周期性资源是否耗尽,若是,则执行S270,否则执行S280。
所谓周期性资源耗尽,就是指当前周期性资源的使用次数达到了选择周期性资源时确定的周期性资源的重复次数。判断当前周期性资源是否耗尽,如果当前周期性资源完全耗尽,即当前周期性资源的使用次数达到了选择周期性资源时确定的资源重复次数,则重新选择合适的周期性资源继续发送数据包,如果当前周期性资源没有完全耗尽,即当前周期性资源的使用次数没有达到选择周期性资源时确定的资源重复次数,则无需再重新选择周期性资源,继续执行S280。
S270、根据当前待发送数据包的大小、周期及周期性资源的重复次数,重新选择周期性资源。
如果当前周期性资源完全耗尽,则可以根据当前待发送数据包的大小、周期及周期性资源的重复次数,重新选择周期性资源继续发送数据包,然后执行S2120。
S280、判断当前周期性资源是否能够承载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若是,则执行S2120,否则执行S290。
如果当前周期性资源没有完全耗尽,则可以进一步判断当前周期性资源是否能够承载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如果能够承载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则无需对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进行其他处理,如果不能够承载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则对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进行处理,使其能够被发送资源发送。
可选的,在判断当前周期性资源是否能够承载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时,可以通过当前周期性资源的最大调制与编码策略(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进行判断,确定其是否可以发送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其中,MCS是一张将所关注的影响通信速率的因素作为表的列,将MCS索引作为行所形成的速率表,通过MCS的索引值可以配置通信数据的物理传输速率,进而可以确定当前周期性资源可以发送的数据包大小。
S290、判断待发送的数据包是否进行分段处理,若是,则执行S2100,否则执行S2110。
如果当前周期性资源不能够承载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则表示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大小超出了当前周期性资源所能承载的范围,因此需要进一步判断待发送的数据包是否进行分段处理。如果待发送的数据包进行分段处理,则可以按照当前周期性资源能够承载接收到的数据包大小分段发送数据包,如果待发送的数据包不进行分段处理,则选择合适的一次性资源发送数据包。
S2100、将待发送数据包按照当前周期性资源能够承载接收到的数据包大小进行分段。
如果当前周期性资源不能够承载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并且待发送的数据包进行分段处理,则可以将待发送数据包按照当前周期性资源可承载的数据包大小进行分段,对于在当前周期性资源可承载范围内的数据包继续选择当前周期性资源进行发送,对于剩余部分的待发送数据包选择一次性资源进行发送,然后继续执行S2120。
S2110、根据待发送数据包的大小,选择一次性资源发送数据包。
如果当前周期性资源不能够承载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并且待发送的数据包不进行分段处理,则可以根据待发送的数据包的大小,全部选择一次性资源发送数据包。
S2120、在规定的时间位置使用当前资源发送数据包。
如果当前周期性资源完全耗尽,则在根据当前待发送数据包的大小、周期及周期性资源的重复次数重新选择周期性资源后,在规定的发送数据包的时间位置,使用重新选择的周期性资源发送数据包;或者判断当前周期性资源能够承载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则在规定的发送数据包的时间位置,使用当前的周期性资源发送数据包;或者当前周期性资源不能够承载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且待发送的数据包进行分段处理,则在规定的发送数据包的时间位置,使用当前的周期性资源和一次性资源发送数据包;或者当前周期性资源不能够承载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且待发送的数据包不进行分段处理,则在规定的发送数据包的时间位置,使用一次性资源发送数据包。
本实施例未尽详细之处,请参见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接收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并使用预先选择的当前周期性资源发送数据包,如果当前时刻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则确定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条件,通过统计周期性资源历史发送数据包大小的分布情况并基于正态分布对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进行调整,从而可以使用调整后的当前周期性资源发送后续接收到的数据包,优化了周期性资源的调度流程,降低了选择一次性资源或异常重选周期性资源被触发的频率,从而优化了网络发送资源。
实施例三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资源选择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化,其中,可以将确定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条件,具体为:
如果当前周期性资源无法承载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则确定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条件。
进一步的,对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进行调整,可以包括:
如果当前周期性资源无法承载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则触发异常资源选择以发送目标数据包,并统计目标时间段内异常资源选择总次数;其中,异常资源选择包括部分或全部选择一次性资源;
根据目标时间段内异常资源选择总次数占数据发送总次数的比例值与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的关系,对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进行调整。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资源选择方法,具体包括:
S310、接收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
S320、判断当前周期性资源是否耗尽,若是,则执行S330,否则执行S340。
如果当前周期性资源完全耗尽,即当前周期性资源的使用次数达到了选择周期性资源时确定的周期性资源的重复次数,则重新选择合适的周期性资源继续发送数据包,如果当前周期性资源没有完全耗尽,即当前周期性资源的使用次数没有达到选择周期性资源时确定的周期性资源的重复次数,则无需再重新选择周期性资源,然后继续执行S340。
S330、根据当前待发送数据包的大小、周期及周期性资源的重复次数,重新选择周期性资源,执行S3100。
如果当前周期性资源完全耗尽,则可以根据当前待发送数据包的大小、周期及周期性资源的重复次数,重新选择周期性资源继续发送数据包,无需再对重新选择的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进行调整。
S340、判断当前周期性资源是否能够承载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若是,则执行S3100,否则执行S350。
如果当前周期性资源没有完全耗尽,则可以进一步判断当前周期性资源是否能够承载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如果能够承载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则无需对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进行调整,如果不能够承载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则对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进行调整。
S350、统计目标时间段内异常资源选择总次数。
其中,异常资源选择包括部分或全部选择一次性资源。所谓部分选择一次性资源,针对的是数据包分段发送的情况,由于将待发送数据包按照当前周期性资源可承载的数据包大小进行了分段处理,使在当前周期性资源可承载范围内的数据包继续选择当前周期性资源进行发送,而剩余部分的待发送数据包选择一次性资源进行发送,从而在发送数据包时出现了部分选择一次性资源。
目标时间段可以通过数据包发送次数表示,例如可以是与最近发送预设数量次数的数据包对应的时间段。例如,在当前时刻之前最近100次发送接收到的上层应用的数据包所对应的时间段。
在对待发送数据包按照当前周期性资源能够承载接收到的数据包大小进行分段处理,或根据待发送数据包的大小选择一次性资源发送数据包后,都会触发异常资源选择以发送目标数据包。统计在目标时间段内异常资源选择总次数,例如,统计在当前时刻之前最近发送100次数据包所对应的时间段内出现异常资源选择的次数,也即最近100次发送数据包中选择异常资源进行发送的次数。
如果当前周期性资源没有完全耗尽,且当前周期性资源不能够承载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则对该次资源异常选择进行记录,并统计或更新目标时间段内异常资源选择总次数。
S360、判断待发送的数据包是否进行分段处理,若是,则执行S370,否则执行S380。
如果当前周期性资源不能够承载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则进一步判断待发送的数据包是否进行分段处理。如果待发送的数据包进行分段处理,则执行S370,如果待发送的数据包不进行分段处理,则执行S380。
S370、将待发送数据包按照当前周期性资源能够承载接收到的数据包大小进行分段,然后继续执行S390。
S380、根据待发送数据包的大小,选择一次性资源发送数据包。
S390、根据目标时间段内异常资源选择总次数占数据发送总次数的比例值与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的关系,对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进行调整。
计算目标时间段内异常资源选择总次数占该段时间内数据发送总次数的比例值,与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的大小进行比较,从而调整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
可选的,根据所述目标时间段内所述异常资源选择总次数占数据发送总次数的比例值与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的关系,对所述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进行调整,包括:
如果目标时间段内异常资源选择总次数占数据发送总次数的比例值大于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则按照目标幅度增加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
如果目标时间段内异常资源选择总次数占数据发送总次数的比例值小于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则按照目标幅度减小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
目标增幅,指的是根据目标时间段内异常资源选择总次数占数据发送总次数的比例值与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对当前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的调整幅度。
如果目标时间段内异常资源选择总次数占数据发送总次数的比例值大于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则表示当前周期性资源的频域承载量过小,故可以按照目标幅度增加当前周期性资源的频域承载量;如果目标时间段内异常资源选择总次数占数据发送总次数的比例值小于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则表示当前周期性资源的频域承载量过大,故可以按照目标幅度减小当前周期性资源的频域承载量,从而可以达到基于历史数据包的大小及出现异常资源选择的次数,动态调整周期性资源的频域承载量的效果,实现了对周期性资源选择的优化。
例如,设定的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为0.05(即5%),当目标时间段内异常资源选择总次数占数据发送总次数的比例值为0.06(即6%)时,大于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说明当前周期性资源的频域承载量过小,故可以增加当前周期性资源的频域承载量;当目标时间段内异常资源选择总次数占数据发送总次数的比例值为0.04时,小于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说明当前周期性资源的频域承载量过大,故可以减小当前周期性资源的频域承载量,从而实现对周期性资源的频域承载量进行动态调整,使目标时间段内异常资源选择总次数占数据发送总次数的比例值可以在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0.05附近来回波动,优化了周期性资源的调度流程,进而优化了网络发送资源。
进一步的,还可以结合与当前时刻对应的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内来自上层应用的所有数据包大小的均值和标准差,查询标准正态分布表,计算周期性资源的频域承载量目标值,根据该频域承载量目标值来调整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
例如,接收到的来自上层应用的周期性数据包是以4为周期且数据包大小分别为187字节、187字节、187字节和359字节的重复序列时,当设定的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为0.08(即8%),对与当前时刻对应的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内来自上层应用的所有数据包大小的均值和标准差进行统计,可以得到来自上层应用的所有数据包大小的均值为225.5字节,标准差为74.6,查询标准正态分布表进行标准化转化后,可以计算得到周期性资源的频域承载量目标值为330.7字节,相当于在假设来自上层应用的周期性数据包呈正态分布的情况下,上层应用的所有数据包的大小有92%的可能性是小于330.7字节的,此时如果将周期性资源的频域承载量目标值按照331字节左右进行设置,会导致周期性资源无法发送大小为359字节的数据包,使在数据包发送中出现资源异常选择的情况占到了数据发送总次数的25%。若设定的目标时间段为在当前时刻之前最近发送100次数据包所对应的时间段,当周期性资源的频域承载量小于359字节时,异常资源选择总次数占数据发送总次数的比例值为25%,导致目标时间段内异常资源选择总次数占数据发送总次数的比例值大于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8%,则表示当前周期性资源的频域承载量过小,故可以按照目标幅度增加当前周期性资源的频域承载量;当周期性资源的频域承载量增加到不小于359字节时,异常资源选择总次数占数据发送总次数的比例值会逐渐降为0,导致目标时间段内异常资源选择总次数占数据发送总次数的比例值小于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8%,则表示当前周期性资源的频域承载量过大,故可以按照目标幅度减少当前周期性资源的频域承载量。在整个周期性资源的频域承载量调整过程中,使其可以在359字节附近来回波动,从而使调整后的周期性资源在发送数据包过程中出现资源异常选择的次数占发送所有数据包时数据发送总次数的百分比维持在8%左右。
需要指出的是,触发异常资源选择以发送目标数据包时,如果统计得到目标时间段内异常资源选择总次数占数据发送总次数的比例值与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一致,则可以不对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进行调整。
可选的,目标幅度根据与当前时刻对应的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内,来自上层应用的所有数据包大小的标准差确定;
其中,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为当前周期性资源的资源选择时间周期的目标倍数。
在按照目标幅度调整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时,目标幅度可以根据与当前时刻对应的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内,来自上层应用的所有数据包大小的标准差确定。
例如,若与当前时刻对应的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内,来自上层应用的所有数据包大小的标准差为100,则可以将目标幅度设置为标准差的10%,也就是10个单位(如10个字节)。当目标时间段内异常资源选择总次数占数据发送总次数的比例值大于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时,则对当前周期性资源的频域承载量增加10个单位;当目标时间段内异常资源选择总次数占数据发送总次数的比例值小于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时,则对当前周期性资源的频域承载量减少10个单位。
S3100、在规定的时间位置使用当前周期性资源发送数据包。
如果当前周期性资源完全耗尽,则在根据当前待发送数据包的大小、周期及周期性资源的重复次数重新选择周期性资源后,在规定的发送数据包的时间位置,使用重新选择的周期性资源发送数据包;或者当前周期性资源能够承载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则在规定的发送数据包的时间位置,使用当前的周期性资源发送数据包;或者在当前周期性资源不能够承载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且按照目标幅度对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进行调整后,在规定的发送数据包的时间位置,使用当前的周期性资源发送数据包。
本实施例未尽详细解释之处请参见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接收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并使用预先选择的当前周期性资源发送数据包,如果当前周期性资源无法承载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则确定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条件,基于历史数据包的大小及出现异常资源选择的次数,动态调整周期性资源的频域承载量,从而可以使用调整后的当前周期性资源发送后续接收到的数据包,优化了周期性资源的调度流程,降低了选择一次性资源或异常重选周期性资源被触发的频率,从而优化了网络发送资源。
实施例四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资源选择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化,其中,确定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条件可以包括:如果当前时刻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或者当前周期性资源无法承载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则确定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条件。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资源选择方法,具体包括:
S410、接收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
S420、判断当前时刻是否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若是,则执行S430,否则执行S460。
其中,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为当前周期性资源的资源选择时间周期的目标倍数。
如果当前时刻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则对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进行调整;如果当前时刻不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则无需对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进行调整,然后执行S460。
S430、统计与当前时刻对应的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内,来自上层应用的所有数据包大小的均值和标准差。
S440、根据均值、标准差以及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查询标准正态分布表,计算频域承载量目标值。
S450、根据频域承载量目标值,调整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
S460、判断当前周期性资源是否耗尽,若是,则执行S470,否则执行S480。
如果当前周期性资源完全耗尽,则重新选择合适的周期性资源继续发送数据包,如果当前周期性资源没有完全耗尽,则无需再重新选择周期性资源,然后执行S480。
S470、根据当前待发送数据包的大小、周期及周期性资源的重复次数,重新选择周期性资源,然后执行S4170。
S480、判断当前周期性资源是否能够承载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若是,则执行S4170,否则执行S490。
如果当前周期性资源没有完全耗尽,则可以进一步判断当前周期性资源是否能够承载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如果能够承载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则无需对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进行其他处理,执行S4170,如果不能够承载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则对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进行处理,使其能够被发送资源发送。
S490、统计目标时间段内异常资源选择总次数。
S4100、判断待发送的数据包是否进行分段处理,若是,则执行S4110,否则执行S4120。
如果当前周期性资源不能够承载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则进一步判断待发送的数据包是否进行分段处理。如果待发送的数据包进行分段处理,则可以按照当前周期性资源能够承载接收到的数据包大小分段发送数据包,,如果待发送的数据包不进行分段处理,则选择合适的一次性资源发送数据包,然后执行S4120。
S4110、将待发送数据包按照当前周期性资源能够承载接收到的数据包大小进行分段,继续执行S4130。
S4120、根据待发送数据包的大小,选择一次性资源发送数据包。
S4130、判断目标时间段内异常资源选择总次数占数据发送总次数的比例值与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的关系,如果目标时间段内异常资源选择总次数占数据发送总次数的比例值大于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则执行S4140,如果目标时间段内异常资源选择总次数占数据发送总次数的比例值小于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则执行S4150,如果目标时间段内异常资源选择总次数占数据发送总次数的比例值等于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则执行S4160。
S4140、如果目标时间段内异常资源选择总次数占数据发送总次数的比例值大于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则按照目标幅度增加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继续执行S4170。
S4150、如果目标时间段内异常资源选择总次数占数据发送总次数的比例值小于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则按照目标幅度减小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继续执行S4170。
S4160、如果目标时间段内异常资源选择总次数占数据发送总次数的比例值等于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则不改变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
可选的,在S4140、S4150和S4160中,目标幅度可以根据与当前时刻对应的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内,来自上层应用的所有数据包大小的标准差确定;
其中,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为当前周期性资源的资源选择时间周期的目标倍数。
S4170、在规定的时间位置使用当前周期性资源发送数据包。
如果当前周期性资源完全耗尽,则可以再根据当前待发送数据包的大小、周期及周期性资源的重复次数重新选择周期性资源后,在规定的发送数据包的时间位置,使用重新选择的周期性资源发送数据包;或者当前周期性资源能够承载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则在规定的发送数据包的时间位置,使用当前的周期性资源发送数据包;或者在当前周期性资源不能够承载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且按照目标幅度对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进行调整后,在规定的发送数据包的时间位置,使用当前的周期性资源发送数据包。
本实施例未尽详细解释之处请参见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接收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并使用预先选择的当前周期性资源发送数据包,如果当前时刻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以及当前周期性资源无法承载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则确定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条件,可以通过统计周期性资源历史发送数据包大小的分布情况并基于正态分布对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进行调整,以使用调整后的当前周期性资源发送后续接收到的数据包;在后续发送数据包的过程中,还可以基于历史数据包的大小及出现异常资源选择的次数,动态调整周期性资源的频域承载量,使调整后的周期性资源在发送数据包过程中出现资源异常选择的次数占发送所有数据包时数据发送总次数的百分比始终维持在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左右,优化了周期性资源的调度流程,降低了选择一次性资源或异常重选周期性资源被触发的频率,从而优化了网络发送资源。
实施例五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资源选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可适用于周期性资源选择的情况,该装置可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并一般可集成在车载终端设备中。
如图5所示,该资源选择装置具体包括:数据包接收及发送模块510和频域承载量调整模块520。其中,
数据包接收及发送模块510,设置为接收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并使用预先选择的当前周期性资源发送所述数据包;
频域承载量调整模块520,设置为如果确定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条件,则对所述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进行调整,以使用调整后的当前周期性资源发送后续接收到的数据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接收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并使用预先选择的当前周期性资源发送数据包,如果确定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条件,则对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进行调整,从而可以使用调整后的当前周期性资源发送后续接收到的数据包。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进行调整,优化了周期性资源的调度流程,降低了选择一次性资源或异常重选周期性资源被触发的频率,进而优化了网络发送资源。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频域承载量调整模块520,具体设置为:
如果当前时刻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则确定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条件;
其中,所述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为所述当前周期性资源的资源选择时间周期的目标倍数。
进一步的,频域承载量调整模块520,具体设置为:
统计与所述当前时刻对应的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内,来自上层应用的所有数据包大小的均值和标准差;
根据所述均值、所述标准差以及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查询标准正态分布表,计算频域承载量目标值;
根据所述频域承载量目标值,调整所述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频域承载量调整模块520,具体设置为:
如果所述当前周期性资源无法承载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则确定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条件。
进一步的,频域承载量调整模块520,具体设置为:
如果所述当前周期性资源无法承载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则触发异常资源选择以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包,并统计目标时间段内异常资源选择总次数;其中,所述异常资源选择包括部分或全部选择一次性资源;
根据所述目标时间段内所述异常资源选择总次数占数据发送总次数的比例值与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的关系,对所述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进行调整。
进一步的,频域承载量调整模块520,具体设置为:
如果所述目标时间段内所述异常资源选择总次数占数据发送总次数的比例值大于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则按照目标幅度增加所述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
如果所述目标时间段内所述异常资源选择总次数占数据发送总次数的比例值小于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则按照所述目标幅度减小所述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
可选的,所述目标幅度根据与当前时刻对应的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内,来自上层应用的所有数据包大小的标准差确定。
上述资源选择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资源选择方法,具备执行资源选择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包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六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车载终端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车载终端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610,图6中以一个处理器610为例;
存储器620;
所述车载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630和输出装置640。
所述车载终端设备中的处理器610、存储器620、输入装置630和输出装置640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6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620作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包,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资源选择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包(例如,附图5所示的数据包接收及发送模块510和频域承载量调整模块520)。处理器6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20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包,从而执行车载终端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资源选择方法。
存储器620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计算机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6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暂态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暂态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620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61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终端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6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车载终端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640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实施例七
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所有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资源选择方法,也即,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
接收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并使用预先选择的当前周期性资源发送所述数据包;
如果确定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条件,则对所述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进行调整,以使用调整后的当前周期性资源发送后续接收到的数据包。
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资源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并使用预先选择的当前周期性资源发送所述数据包;
如果确定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条件,则对所述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进行调整,以使用调整后的当前周期性资源发送后续接收到的数据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条件,包括:
如果当前时刻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则确定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条件;
其中,所述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为所述当前周期性资源的资源选择时间周期的目标倍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进行调整,包括:
统计与所述当前时刻对应的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内,来自上层应用的所有数据包大小的均值和标准差;
根据所述均值、所述标准差以及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查询标准正态分布表,计算频域承载量目标值;
根据所述频域承载量目标值,调整所述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条件,还包括:
如果所述当前周期性资源无法承载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则确定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进行调整,包括:
如果所述当前周期性资源无法承载接收到的上层应用发送的目标数据包,则触发异常资源选择以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包,并统计目标时间段内异常资源选择总次数;其中,所述异常资源选择包括部分或全部选择一次性资源;
根据所述目标时间段内所述异常资源选择总次数占数据发送总次数的比例值与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的关系,对所述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进行调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目标时间段内所述异常资源选择总次数占数据发送总次数的比例值与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的关系,对所述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进行调整,包括:
如果所述目标时间段内所述异常资源选择总次数占数据发送总次数的比例值大于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则按照目标幅度增加所述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
如果所述目标时间段内所述异常资源选择总次数占数据发送总次数的比例值小于资源异常选择目标比例值,则按照所述目标幅度减小所述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幅度根据与当前时刻对应的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时间间隔内,来自上层应用的所有数据包大小的标准差确定。
8.一种资源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包接收及发送模块,设置为接收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包,并使用预先选择的当前周期性资源发送所述数据包;
频域承载量调整模块,设置为如果确定满足周期性资源频域承载量调整条件,则对所述当前周期性资源所选择的频域承载量进行调整,以使用调整后的当前周期性资源发送后续接收到的数据包。
9.一种车载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011289234.4A 2020-11-17 2020-11-17 资源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45138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89234.4A CN114513800B (zh) 2020-11-17 2020-11-17 资源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CT/CN2020/134405 WO2022104938A1 (zh) 2020-11-17 2020-12-08 资源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89234.4A CN114513800B (zh) 2020-11-17 2020-11-17 资源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13800A true CN114513800A (zh) 2022-05-17
CN114513800B CN114513800B (zh) 2023-06-20

Family

ID=81547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89234.4A Active CN114513800B (zh) 2020-11-17 2020-11-17 资源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13800B (zh)
WO (1) WO2022104938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72176A (zh) * 2018-09-28 2020-04-07 展讯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 资源选择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11404713A (zh) * 2019-01-02 2020-07-1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网络资源调整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US10716093B2 (en) * 2015-10-02 2020-07-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for direct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rmi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89625B2 (en) * 2018-05-25 2021-08-1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Protection for mode-3 V2X UEs in the ITS band
US11382083B2 (en) * 2018-07-23 2022-07-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 reliability transmission in vehicle to everything (V2X) communication
CN110972273B (zh) * 2018-09-28 2022-03-25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资源配置选择方法、装置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16093B2 (en) * 2015-10-02 2020-07-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for direct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rmi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CN110972176A (zh) * 2018-09-28 2020-04-07 展讯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 资源选择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11404713A (zh) * 2019-01-02 2020-07-1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网络资源调整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04938A1 (zh) 2022-05-27
CN114513800B (zh) 2023-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624306B1 (ko) 자원 선택 방법 및 단말 장치
KR102411969B1 (ko) 자원 선택 방법 및 단말기
CN110248417B (zh) 一种电力物联网中上行通信业务的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10278583B (zh)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US11778591B2 (en) Method for selecting a plurality of carriers and related device
EP4016913B1 (en) Intelligent carrier aggregation in millimeter wave resources
US9999001B2 (en)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EP3965441B1 (en) Direct 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terminal
CN113115327B (zh) 一种网络性能动态优化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85618B (zh) 一种网络性能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09564516B (zh) 一种载波选择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RU2553075C2 (ru) Сетевой объект и способ предоставления услуги для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их объектов в сети связи
CN106851681B (zh) 一种处理辅载波的方法和装置
CN114513800B (zh) 资源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EP2930617A1 (en) Resour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device
WO2023142002A1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94905B (zh) 策略和计费的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US10863368B2 (en) Machine learning based adaptive short beacon transmission
RU2632930C1 (ru) Способы, беспровод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базовая радиостанция и второй сетевой узел для управления однонаправленным eps-каналом
EP3114868B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aging connectivity for a service
EP4344101A1 (en) Method for adjusting block error rate, and communication node and storage medium
US8792379B1 (en) Determining link capacity
US20200374738A1 (en) Direct link-base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US11382119B2 (en) Downlink scheduling of terminal devices
EP3534645A1 (en) Carrier select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01206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free trade pilot area 1258 moon 3 building fourth floor A406 room

Applicant after: Chen core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after: Chenxi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206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free trade pilot area 1258 moon 3 building fourth floor A406 room

Applicant before: Chen core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Chenxin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