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13742A - 一种设备位置指示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备位置指示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13742A
CN114513742A CN202011276090.9A CN202011276090A CN114513742A CN 114513742 A CN114513742 A CN 114513742A CN 202011276090 A CN202011276090 A CN 202011276090A CN 114513742 A CN114513742 A CN 1145137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signal
target
detec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7609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13742B (zh
Inventor
王泽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7609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13742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14098 priority patent/WO202210533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513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137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137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137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asurement Of Velocity Or Position Using Acoustic 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设备位置指示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设备传输的定位信号;对所述定位信号进行解析,以得到所述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基于所述定位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采用本申请,可以在快速定位配件设备的位置的同时,对配件设备的位置进行指示,提升对配件设备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设备位置指示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位置指示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手机、电脑等终端的配件设备日趋完善,例如:无线音频设备、无线充电设备、无线输入设备等,为人们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配件设备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用户随手放置的情况,由于配件设备的体积较小,导致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进行配件设备的寻找,甚至导致配件设备丢失,影响了对配件设备的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位置指示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可以在快速定位配件设备的位置的同时,对配件设备的位置进行指示,提升对配件设备的使用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位置指示方法,包括:
目标设备输出定位信号;
检测设备获取所述目标设备传输的所述定位信号;
所述检测设备对所述定位信号进行解析,以得到所述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
所述检测设备基于所述定位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位置指示方法,所述方法由检测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设备传输的定位信号;
对所述定位信号进行解析,以得到所述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
基于所述定位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位置指示方法,所述方法由目标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定位请求时,基于所述定位请求生成定位信号;
输出定位信号,所述定位信号用于指示检测设备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并基于所述定位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位置指示设备,包括:
信号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设备传输的定位信号;
信号解析单元,用于对所述定位信号进行解析,以得到所述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
位置信息生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定位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信号输出设备,包括:
信号生成单元,用于当检测到定位请求时,基于所述定位请求生成定位信号;
信号输出单元,用于输出定位信号,所述定位信号用于指示检测设备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并基于所述定位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位置指示系统,包括上述的位置指示设备以及上述的信号输出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
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存储器和所述输入输出接口相连,其中,所述输入输出接口用于页面交互,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程序代码,以执行上述的方法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的方法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设备可以输出定位信号,通过对目标设备输出的定位信号解析,得到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进而生成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用以指示目标设备的当前所处位置,可以在配置设备丢失的情况下,快速定位配置设备的位置并进行指示,提升了对配件设备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位置指示系统的系统架构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位置指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位置指示方法的流程时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位置指示的举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位置指示方法的流程时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位置指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位置指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位置指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位置指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位置指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位置指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位置指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位置指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解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位置指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解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解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输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生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位置指示系统的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对配件设备的搜寻场景中,所述设备位置指示系统可以包括检测设备和目标设备,所述检测设备可以为用于接收定位信号并进行设备位置指示的终端设备,具体包括但不限于手机、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家具、车载设备等具备信号接收、输出功能在内的终端设备,或者为终端设备中的功能模块;所述目标设备可以为用于实现具体功能的配件设备,所述具体功能包括但不限于音频播放、充电、字符输入、指令输入等,所述目标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耳机、充电器、键盘、鼠标等具备无线通信的配件设备,或者为配件设备中的功能模块。所述目标设备可以是所述检测设备的配件设备,也可以与所述检测设备无关的配件设备,所述检测设备可以仅作为对目标设备进行位置检测的终端设备,均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畴。
以目标设备为耳机为例,图1进一步示出了目标设备的具体结构,目标设备可以包括主控电路、天线、电源控制电路、按键电路、喇叭、麦克风,其中,主控电路用于处理控制天线、电源控制电路、按键电路、喇叭、麦克风的数据,保证目标设备的正常工作,天线用于接收检测设备传输的指令或者对外输出指令,例如:歌曲播放指令、暂停指令、电话接听指令、挂断指令、连接信号等,电源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目标设备的开关,按键电路用于检测触发的按键并获取该按键对应的按键信号,喇叭用于输出音频信号,例如:输出语音音频信号、输出歌曲音频信号等,麦克风用于接收音频信号,例如:通话过程中采集用户输入的语音音频信号等,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目标设备增加了防丢失模块,防丢失模块具体用于在检测到与检测设备的连接信号强度低于强度阈值时启动的防丢失功能,防丢失模块可以通过主控电路控制天线持续或者间隔输出连接信号,或者控制喇叭持续或者间隔输出超声波信号,使得检测设备在接收到信号时,可以与目标设备重新建立连接,并获取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同时,在防丢失功能启动时,所述目标设备还可以增加应急灯,目标设备可以控制应急灯进行闪烁,以加强提醒作用,例如:在防丢失功能启动时,目标设备可以先控制应急灯闪烁一时间间隔,当在时间间隔内目标设备未被用户找到时,防丢失模块再通过主控电路控制天线持续或者间隔输出连接信号,或者控制喇叭持续或者间隔输出超声波信号等。
所述检测设备和所述目标设备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蓝牙等无线连接通信方式建立连接关系,所述目标设备可以输出定位信号,所述检测设备在获取到目标设备传输的定位信号后,可以对定位信号进行解析,以得到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进而可以基于定位信息生成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可以在配置设备丢失的情况下,快速定位配置设备的位置并进行指示,提升了对配件设备的使用效果。
基于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下面将结合图2-图11,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位置指示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见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位置指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从检测设备侧和目标设备侧共同阐述设备位置指示方法的具体流程,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01-步骤S104。
S101,目标设备输出定位信号;
具体的,目标设备可以向外输出定位信号,所述定位信号可以是包含有目标设备标识的音频信号,所述目标设备标识可以为物理地址、设备编码等唯一标识目标设备的编号,由于目标设备所处位置可能存在障碍物,因此为了保证定位信号输出方向的准确性,所述音频信号可以为超声波信号,超声波信号对液体、固体的穿透能力比较强。
S102,检测设备获取所述目标设备传输的所述定位信号;
具体的,检测设备可以基于检测麦克风获取所述目标设备传输的所述定位信号,所述检测麦克风具体可以为所述检测设备中的麦克风组件。
S103,所述检测设备对所述定位信号进行解析,以得到所述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
具体的,所述检测设备可以进一步对所述定位信号进行解析,获取所述定位信号中的目标设备标识,以确定当前定位信号所属目标设备,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检测设备可以连接有多个目标设备,因此需要通过目标设备标识来对定位信号进行识别,所述检测设备可以依据获取的所述定位信号来确定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所述定位信息可以包括所述目标设备的方向信息和距离信息,所述方向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设备相对于所述检测设备的方向,所述距离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设备与所述检测设备的间隔距离。
S104,所述检测设备基于所述定位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
具体的,所述检测设备可以基于所述方向信息和所述距离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可以将所述位置指示信息在设备屏幕中进行展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设备可以输出定位信号,通过对目标设备输出的定位信号解析,得到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进而生成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用以指示目标设备的当前所处位置,可以在配置设备丢失的情况下,快速定位配置设备的位置并进行指示,提升了对配件设备的使用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目标设备的定位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进行实现。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检测设备作为超声波信号的接收端,依据超声波信号的接收状态对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进行获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目标设备作为超声波信号的接收端,将超声波信号的接收状态返回至检测设备中进行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的计算;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检测设备和目标设备均可以对超声波信号进行发送以及接收,检测设备依据超声波信号的接收状态对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进行获取,同时可以获取目标设备返回的超声波信号的接收状态进行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的计算,最终将两者分别得到的定位信息进行校准,得到最终的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
针对第一种实施方式,请参见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位置指示方法的流程时序图。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从检测设备侧和目标设备侧共同阐述设备位置指示方法的具体流程,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201-步骤S205。
S201,目标设备输出定位信号;
具体的,目标设备可以向外输出定位信号,所述定位信号可以是包含有目标设备标识的音频信号,所述目标设备标识可以为物理地址、设备编码等唯一标识目标设备的编号,由于目标设备所处位置可能存在障碍物,因此为了保证定位信号输出方向的准确性,所述音频信号可以为超声波信号,超声波信号对液体、固体的穿透能力比较强。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设备可以在检测到检测设备发送定位请求时输出定位信号,所述定位请求可以基于所述目标设备和所述检测设备的无线连接进行传输,所述无线连接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网络连接、蓝牙连接等,所述定位请求中携带有检测设备标识,所述检测设备可以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定位请求,所述定位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目标设备输出定位信号,所述目标设备可以基于天线检测到所述定位请求,并基于定位请求中的检测设备标识确定出对应的检测设备,所述目标设备可以生成包含目标设备标识的定位信号并进行输出。
当然,所述目标设备还可以自行进行检测,例如当检测设备远离目标设备时,所述目标设备可以获取与检测设备间的无线连接的连接信号强度,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目标设备可以分别连接有多个检测设备,所述目标设备可以分别获取与每个检测设备间的连接信号强度,当所述连接信号强度小于强度阈值时,即表示检测设备远离目标设备,所述目标设备可以启动防丢失模块,输出定位信号,并进一步启动应急灯进行闪烁。
S202,检测设备获取所述目标设备传输的所述定位信号;
具体的,检测设备可以基于检测麦克风获取所述目标设备传输的所述定位信号,所述检测麦克风具体可以为所述检测设备中的麦克风组件。
S203,检测设备获取所述定位信号的第一接收时间差值,基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差值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方向信息;
具体的,所述检测设备可以获取所述定位信号的第一接收时间差值,所述第一接收时间差值为所述检测设备中任意两个检测麦克风分别获取到所述定位信号时的时间间隔,所述检测麦克风为属于所述检测设备的麦克风组件,所述检测设备中可以设置有至少两个检测麦克风,所述检测设备可以在至少两个检测麦克风中选取任意两个检测麦克风,并分别记录任意两个检测麦克风分别获取到所述定位信号时的检测时间戳,并基于检测时间戳获取到所述第一接收时间差值。所述检测设备可以基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差值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方向信息,所述方向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设备相对于所述检测设备的方向。
所述检测设备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接收时间差值获取所述定位信号的第一到达距离差值,所述第一到达距离差值为在所述定位信号最先到达所述任意两个检测麦克风中的第一检测麦克风时,所述定位信号与所述任意两个检测麦克风中的第二检测麦克风的距离。所述检测设备可以基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差之和信号传播速率,获取所述定位信号的第一到达距离差值,由于所述定位信号为超声波信号,因此所述信号传播速率优选为超声波传播速率。
所述检测设备还可以获取所述任意两个检测麦克风的第一间距,即获取在至少两个检测麦克风中选取的任意两个检测麦克风之间的距离,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检测设备可以预先记录有至少两个检测麦克风中相邻两个检测麦克风的距离,并通过获取所述任意两个检测麦克风之间的检测麦克风数量,进而确定出所述任意两个检测麦克风的第一间距。
所述检测设备进一步可以基于所述第一到达距离差值和所述第一间距获取所述定位信号的第一入射角度,并将所述第一入射角度确定为所述目标设备的方向信息,可选的,所述检测设备可以基于所述第一入射角度确定出所述定位信号的入射角度信息,将所述入射角度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设备的方向信息。可选的,请进一步参见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设备位置指示的举例示意图,图4示出的麦克风为在所述检测设备中选取的任意两个检测麦克风,其中L表示第一到达距离差值,d表示第一间距,因此通过反三角函数公式可以计算得到第一入射角度θ,需要说明的是,此时法线与任意两个检测麦克风之间的连线相垂直,可以确定出入射角度信息为与任意两个检测麦克风之间的连线呈(θ+90°)夹角,该夹角指示的方向为所述目标设备的方向信息。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麦克风的正对方向在空间上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也可以利用空间坐标系来对定位信号的第一入射角度进行计算,最终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方向信息。
S204,检测设备记录所述定位信号的接收时长,基于所述接收时长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
具体的,所述检测设备可以记录有所述定位信号的接收时长,所述定位信号中可以携带有定位信号的发送时间戳,所述检测设备可以记录任一麦克风获取到所述定位信号时的接收时间戳,并基于发送时间戳和接收时间戳确定出所述定位信号的接收时长,所述检测设备可以基于所述接收时长以及信号传播速率确定与所述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所述信号传播速率优选为超声波传播速率。当然,定位请求是通过无线连接方式进行传输的,由于电磁波信号的传播速率较快,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发送时间戳还可以为发送定位请求时的发送时间戳,也就是说,所述检测设备可以记录定位请求发送时的发送时间戳,并记录任一麦克风获取到所述定位信号时的接收时间戳,最终基于发送时间戳和接收时间戳确定出所述定位信号的接收时长。
S205,检测设备基于所述定位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
具体的,所述检测设备可以基于所述方向信息、所述距离信息以及所述目标设备标识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可以将所述位置指示信息在设备屏幕中进行展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设备可以输出定位信号,通过对目标设备输出的定位信号解析,得到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进而生成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用以指示目标设备的当前所处位置,可以在配置设备丢失的情况下,快速定位配置设备的位置并进行指示,提升了对配件设备的使用效果;通过在检测到连接信号强度小于强度阈值时自动广播定位信号,使得进入无线连接范围内的监测设备可以及时发现目标设备,增加了配件设备的寻回成功率;利用超声波信号以及麦克风接收的方式,可以基于设备原有固件进行目标设备的定位,降低了配件设备的寻回成本。
针对第二种实施方式,请参见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位置指示方法的流程时序图。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从检测设备侧和目标设备侧共同阐述设备位置指示方法的具体流程,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301-步骤S310。
S301,检测设备输出检测信号;
具体的,检测设备可以发出检测信号,所述检测信号可以是包含有检测设备标识的音频信号,所述检测设备标识可以为物理地址、设备编码等唯一标识检测设备的编号,由于目标设备所处位置可能存在障碍物,因此为了保证定位信号输出方向的准确性,所述音频信号可以为超声波信号,超声波信号对液体、固体的穿透能力比较强。
在所述检测设备输出检测信号之前,所述检测设备可以基于无线连接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定位请求,所述定位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目标设备准备接收所述检测信号。
S302,目标设备获取所述检测设备传输的所述检测信号;
具体的,目标设备接收检测设备传输的检测信号,可以基于检测设备标识确定当前检测信号所属的检测设备。
S303,目标设备获取所述检测信号的第二接收时间差值,基于所述第二接收时间差值确定所述检测信号的第二到达距离差值;
具体的,针对该检测设备,所述目标设备可以获取所述检测信号的第二接收时间差值,所述第二接收时间差值为所述目标设备中任意两个目标麦克风分别获取到所述检测信号时的时间间隔,所述目标麦克风为属于所述目标设备的麦克风组件,所述目标设备中可以设置有至少两个目标麦克风,所述目标设备可以在至少两个目标麦克风中选取任意两个目标麦克风,并分别记录任意两个目标麦克风分别获取到所述检测信号时的目标时间戳,并基于目标时间戳获取到所述第二接收时间差值。
所述目标设备可以基于所述第二接收时间差值确定所述检测信号的第二到达距离差值,所述第二到达距离差值为在所述检测信号最先到达所述任意两个目标麦克风中的第一目标麦克风时,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任意两个目标麦克风中的第二目标麦克风的距离,可以理解的是,当检测信号先到达第一目标麦克风时,此时第二目标麦克风并未获取到检测信号,所述目标设备可以基于第二接收时间差值与超声波的信号传播速率,获取到在第一目标麦克风获取到所述检测信号时,检测信号与所述第二目标麦克风的距离。
S304,目标设备基于所述第二到达距离差值生成定位信号;
具体的,所述目标设备可以基于所述第二到达距离差值生成定位信号,所述定位信号可以为无线连接的电磁波信号,所述电磁波信号携带有目标设备标识以及所述第二到达距离差值。
S305,目标设备输出定位信号;
具体的,所述目标设备可以基于所述目标设备的天线对所述定位信号进行输出。
S306,检测设备获取所述目标设备传输的所述定位信号;
具体的,所述检测设备可以基于所述检测设备的天线获取所述目标设备传输的所述定位信号。
S307,检测设备获取所述定位信号中的所述第二到达距离差值,获取所记录的所述任意两个目标麦克风的第二间距;
具体的,所述检测设备可以解析所述定位信号,获取所述定位信号中的所述第二到达距离差值以及目标设备标识,所述检测设备可以基于所述目标设备标识识别所述目标设备,并可以获取预先记录的所述目标设备中的所述任意两个目标麦克风的第二间距,即获取在至少两个目标麦克风中选取的任意两个目标麦克风之间的距离,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检测设备可以预先记录有至少两个目标麦克风中相邻两个检测麦克风的距离,并通过获取所述任意两个目标麦克风之间的目标麦克风数量,进而确定出所述任意两个目标麦克风的第二间距;当然,所选取的两个目标麦克风的麦克风标识也可以置于所述定位信号中进行传输,所述检测设备可以依据解析得到的麦克风标识直接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目标麦克风的第二间距。
S308,检测设备基于所述第二到达距离差值和所述第二间距获取所述检测信号的第二入射角度,并将所述第二入射角度确定为所述目标设备的方向信息;
具体的,所述检测设备进一步可以基于所述第二到达距离差值和所述第二间距获取所述定位信号的第二入射角度,并基于所述第二入射角度确定出所述定位信号的入射角度信息,将所述入射角度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设备的方向信息。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入射角度具体为所述检测信号传输至所述目标设备时的角度信息,通过获取第二入射角度,可以确定出检测设备相对于目标设备的方向,由此可以反向推导出目标设备相对于检测设备的方向。第二入射角度的具体计算过程可以参见图3所示实施例对第一入射角度的计算过程,在此不进行赘述。
S309,检测设备记录所述检测信号的发送时长,基于所述发送时长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
具体的,所述检测设备可以记录有所述检测信号的发送时长,所述检测设备可以获取发送所述检测信号时的发送时间戳,所述目标设备在接收到所述检测信号时可以记录所述检测信号的接收时间戳,并置于定位信号中反馈给检测设备,所述检测设备获取所述接收时间戳,可以依据发送时间戳和接收时间戳确定所述检测信号的发送时长,所述检测设备可以基于所述发送时长以及信号传播速率确定与所述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所述信号传播速率优选为超声波传播速率;当然,定位信号时通过无线连接方式进行传输的,由于电磁波信号的传播速率较快,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接收时间戳还可以为接收定位信号时的接收时间戳,也就是说,所述检测设备可以记录检测信号发送时的发送时间戳,并接收定位信号时的接收时间戳,最终基于发送时间戳和接收时间戳确定出所述检测信号的发送时长。
S310,检测设备基于所述定位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
具体的,所述检测设备可以基于所述方向信息、所述距离信息以及所述目标设备标识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可以将所述位置指示信息在设备屏幕中进行展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第二到达距离差值、第二入射角度以及距离信息的计算过程具体可以依据目标设备的处理能力来决定,当目标设备不具备以上相关信息的处理能力时,所述定位信号中可以包含有目标设备中任意两个目标麦克风分别接收到所述检测信号的两个信号接收时间戳,第二到达距离差值、第二入射角度以及距离信息的计算过程均可以在检测设备中实现;当目标设备不具备第二入射角度以及距离信息的处理能力时,所述定位信号中可以包含第二到达距离差值,第二入射角度以及距离信息的计算过程可以在检测设备中实现;当目标设备不具备距离信息的处理能力时,第二到达距离差值、第二入射角度的计算过程可以在目标设备中实现,距离信息的计算过程可以在检测设备中实现,以此类推。具体的计算过程可以参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进行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设备可以输出定位信号,通过对目标设备输出的定位信号解析,得到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进而生成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用以指示目标设备的当前所处位置,可以在配置设备丢失的情况下,快速定位配置设备的位置并进行指示,提升了对配件设备的使用效果;利用超声波信号以及麦克风接收的方式,可以基于设备原有固件进行目标设备的定位,降低了配件设备的寻回成本;通过目标设备负责接收检测设备的检测信号,降低了配件设备的功耗,增加了配件设备的续航能力。
针对第三种实施方式,检测设备在实现通过发送检测信号获取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的同时,也可以通过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定位信号获取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具体可以为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和第二种实施方式相结合,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检测设备输出检测信号;
(2)目标设备获取所述检测设备传输的所述检测信号;
(3)目标设备获取所述检测信号的第二接收时间差值,基于所述第二接收时间差值确定所述检测信号的第二到达距离差值;
(4)目标设备基于所述第二到达距离差值生成定位信号;
(5)目标设备输出定位信号,所述定位信号包括音频信号和第二到达距离差值;
(6)检测设备获取所述目标设备传输的所述定位信号;
(7)检测设备获取所述定位信号中音频信号的第一接收时间差值,基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差值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方向信息;
(8)检测设备记录所述定位信号的接收时长,基于所述接收时长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距离信息;
(9)检测设备获取所述定位信号中的所述第二到达距离差值,获取所记录的所述任意两个目标麦克风的第二间距;
(10)检测设备基于所述第二到达距离差值和所述第二间距获取所述检测信号的第二入射角度,并将所述第二入射角度确定为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方向信息;
(11)检测设备记录所述检测信号的发送时长,基于所述发送时长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距离信息;
(12)检测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方向信息和所述第二方向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方向信息,并基于所述第一距离信息和所述第二距离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
(13)检测设备基于所述方向信息和所述距离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定位信号包括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音频信号以及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到达距离差值,可以理解的是,音频信号和第二到达距离差值也可以先后依次输出,具体可以依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音频信号是基于目标设备的喇叭以超声波信号的方式进行输出,所述第二到达距离差值则是基于目标设备的天线以电磁波信号的方式进行输出。
检测设备在获取到第一方向信息和第二方向信息时,可以通过第一方向信息中的第一入射角度以及第二方向信息中的第二入射角度,实现对所述目标设备的方向信息的校准,例如:在第一入射角度与第二入射角度的角度差值小于角度阈值时,将第一入射角度确定为所述目标设备的方向信息;在第一入射角度与第二入射角度的角度差值大于或等于角度阈值时,取第一入射角度与第二入射角度的角度中间值,将所述角度中间值确定为所述目标设备的方向信息等。同理,通过第一距离信息和第二距离信息可以实现对所述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进行校准,例如:在第一距离信息与第二距离信息的距离差值小于距离阈值时,将第一距离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在第一距离信息与第二距离信息的距离差值大于或等于距离阈值时,取第一距离信息与第二距离信息的距离中间值,将所述距离中间值确定为所述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等。
其中,第一方向信息和第一距离信息的计算过程可以参见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方向信息和距离信息的具体描述,第二方向信息和第二距离信息的计算过程可以参见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的方向信息和距离信息的具体描述,在此不进行赘述。而对于检测信号的输出、接收以及相关处理过程可以参见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的具体描述,对于定位信号中的音频信号的输出、接收以及相关处理过程则可以参见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具体描述,在此不进行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设备可以输出定位信号,通过对目标设备输出的定位信号解析,得到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进而生成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用以指示目标设备的当前所处位置,可以在配置设备丢失的情况下,快速定位配置设备的位置并进行指示,提升了对配件设备的使用效果;通过在检测到连接信号强度小于强度阈值时自动广播定位信号,使得进入无线连接范围内的监测设备可以及时发现目标设备,增加了配件设备的寻回成功率;利用超声波信号以及麦克风接收的方式,可以基于设备原有固件进行目标设备的定位,降低了配件设备的寻回成本;通过检测设备和目标设备的双向信号实现方向信息和距离信息的获取以及校准处理,有效的提升了配件设备的方位以及距离的准确性,进一步提升了配件设备的寻回成功率。
请参见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位置指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从检测设备侧阐述设备位置指示方法的具体流程,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定位信号可以为目标设备输出的音频信号、目标设备输出的电磁波信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401-步骤S403。
S401,获取目标设备传输的定位信号;
S402,对所述定位信号进行解析,以得到所述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
S403,基于所述定位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步骤S401-步骤S403可以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的具体描述,在此不进行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设备可以输出定位信号,通过对目标设备输出的定位信号解析,得到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进而生成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用以指示目标设备的当前所处位置,可以在配置设备丢失的情况下,快速定位配置设备的位置并进行指示,提升了对配件设备的使用效果。
请参见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位置指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从检测设备侧阐述设备位置指示方法的具体流程,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定位信号可以为目标设备输出的音频信号,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501-步骤S505。
S501,向目标设备发送定位请求;
S502,获取目标设备传输的定位信号;
S503,获取所述定位信号的第一接收时间差值,基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差值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方向信息;
S504,记录所述定位信号的接收时长,基于所述接收时长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
S505,基于所述定位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步骤S501-步骤S505可以参见图3所示实施例的具体描述,在此不进行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设备可以输出定位信号,通过对目标设备输出的定位信号解析,得到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进而生成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用以指示目标设备的当前所处位置,可以在配置设备丢失的情况下,快速定位配置设备的位置并进行指示,提升了对配件设备的使用效果;通过在检测到连接信号强度小于强度阈值时自动广播定位信号,使得进入无线连接范围内的监测设备可以及时发现目标设备,增加了配件设备的寻回成功率;利用超声波信号以及麦克风接收的方式,可以基于设备原有固件进行目标设备的定位,降低了配件设备的寻回成本。
请参见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位置指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从检测设备侧阐述设备位置指示方法的具体流程,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定位信号可以为目标设备输出的电磁波信号,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601-步骤S607。
S601,向目标设备发送定位请求;
S602,输出检测信号;
S603,获取目标设备传输的定位信号;
S604,获取所述定位信号中的所述第二到达距离差值,获取所记录的所述任意两个目标麦克风的第二间距;
S605,基于所述第二到达距离差值和所述第二间距获取所述检测信号的第二入射角度,并将所述第二入射角度确定为所述目标设备的方向信息;
S606,记录所述检测信号的发送时长,基于所述发送时长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
S607,基于所述定位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步骤S601-步骤S607可以参见图5所示实施例的具体描述,在此不进行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设备可以输出定位信号,通过对目标设备输出的定位信号解析,得到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进而生成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用以指示目标设备的当前所处位置,可以在配置设备丢失的情况下,快速定位配置设备的位置并进行指示,提升了对配件设备的使用效果;利用超声波信号以及麦克风接收的方式,可以基于设备原有固件进行目标设备的定位,降低了配件设备的寻回成本;通过目标设备负责接收检测设备的检测信号,降低了配件设备的功耗,增加了配件设备的续航能力。
请参见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位置指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从检测设备侧阐述设备位置指示方法的具体流程,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定位信号可以为目标设备输出的音频信号和目标设备输出的电磁波信号,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701-步骤S710。
S701,向目标设备发送定位请求;
S702,输出检测信号;
S703,获取目标设备传输的定位信号;
S704,获取所述定位信号中音频信号的第一接收时间差值,基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差值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方向信息;
S705,记录所述音频信号的接收时长,基于所述接收时长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距离信息;
S706,获取所述定位信号中的所述第二到达距离差值,获取所记录的所述任意两个目标麦克风的第二间距;
S707,基于所述第二到达距离差值和所述第二间距获取所述检测信号的第二入射角度,并将所述第二入射角度确定为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方向信息;
S708,记录所述检测信号的发送时长,基于所述发送时长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距离信息;
S709,基于所述第一方向信息和所述第二方向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方向信息,并基于所述第一距离信息和所述第二距离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
S710,基于所述方向信息和所述距离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步骤S701-步骤S710可以参见上述第三种实施方式所示实施例的具体描述,在此不进行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设备可以输出定位信号,通过对目标设备输出的定位信号解析,得到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进而生成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用以指示目标设备的当前所处位置,可以在配置设备丢失的情况下,快速定位配置设备的位置并进行指示,提升了对配件设备的使用效果;通过在检测到连接信号强度小于强度阈值时自动广播定位信号,使得进入无线连接范围内的监测设备可以及时发现目标设备,增加了配件设备的寻回成功率;利用超声波信号以及麦克风接收的方式,可以基于设备原有固件进行目标设备的定位,降低了配件设备的寻回成本;通过检测设备和目标设备的双向信号实现方向信息和距离信息的获取以及校准处理,有效的提升了配件设备的方位以及距离的准确性,进一步提升了配件设备的寻回成功率。
请参见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位置指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从目标设备侧阐述设备位置指示方法的具体流程,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801-步骤S802。
S801,当检测到定位请求时,基于所述定位请求生成定位信号;
S802,输出定位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步骤S801-步骤S802可以参见图2和图3所示实施例的具体描述,在此不进行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设备可以输出定位信号,通过对目标设备输出的定位信号解析,得到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进而生成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用以指示目标设备的当前所处位置,可以在配置设备丢失的情况下,快速定位配置设备的位置并进行指示,提升了对配件设备的使用效果;通过在检测到连接信号强度小于强度阈值时自动广播定位信号,使得进入无线连接范围内的监测设备可以及时发现目标设备,增加了配件设备的寻回成功率;利用超声波信号以及麦克风接收的方式,可以基于设备原有固件进行目标设备的定位,降低了配件设备的寻回成本。
请参见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位置指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从目标设备侧阐述设备位置指示方法的具体流程,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901-步骤S904。
S901,当检测到定位请求时,获取检测设备传输的检测信号;
S902,获取所述检测信号的第二接收时间差值,基于所述第二接收时间差值确定所述检测信号的第二到达距离差值;
S903,基于所述第二到达距离差值生成定位信号;
S904,输出定位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步骤S901-步骤S904可以参见图5所示实施例的具体描述,在此不进行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设备可以输出定位信号,通过对目标设备输出的定位信号解析,得到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进而生成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用以指示目标设备的当前所处位置,可以在配置设备丢失的情况下,快速定位配置设备的位置并进行指示,提升了对配件设备的使用效果;利用超声波信号以及麦克风接收的方式,可以基于设备原有固件进行目标设备的定位,降低了配件设备的寻回成本;通过目标设备负责接收检测设备的检测信号,降低了配件设备的功耗,增加了配件设备的续航能力。
基于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下面将结合附图12-附图17,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位置指示设备进行详细介绍。需要说明的是,附图12-附图17中的位置指示设备,具体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的检测设备,用于执行本申请图6-图9所示实施例的方法,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申请图6-图9所示的实施例。
请参见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位置指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位置指示设备1可以包括:信号获取单元11、信号解析单元12和位置信息生成单元13。
信号获取单元11,用于获取目标设备传输的定位信号;
信号解析单元12,用于对所述定位信号进行解析,以得到所述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
位置信息生成单元13,用于基于所述定位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设备可以输出定位信号,通过对目标设备输出的定位信号解析,得到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进而生成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用以指示目标设备的当前所处位置,可以在配置设备丢失的情况下,快速定位配置设备的位置并进行指示,提升了对配件设备的使用效果。
请参见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位置指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基于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位置指示设备1可以包括:信号获取单元11、信号解析单元12、位置信息生成单元13和请求发送单元14。
请求发送单元14,用于向目标设备发送定位请求;
其中,所述定位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目标设备输出定位信号。
信号获取单元11,用于获取目标设备传输的定位信号;
其中,所述信号获取单元11具体用于基于麦克风获取目标设备传输的定位信号,所述定位信号由所述目标设备的喇叭进行输出。
信号解析单元12,用于对所述定位信号进行解析,以得到所述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
基于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请一并参见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解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基于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信号解析单元12可以包括:
第一方向确定子单元121,用于获取所述定位信号的第一接收时间差值,基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差值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方向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接收时间差值为所述位置指示设备中任意两个检测麦克风分别获取到所述定位信号时的时间间隔,所述第一方向获取子单元具体用于获取所述定位信号的第一接收时间差值;获取所述任意两个检测麦克风的第一间距,并基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差值和所述信号传播速率,获取所述定位信号的第一到达距离差值,所述第一到达距离差值为在所述定位信号最先到达所述任意两个检测麦克风中的第一检测麦克风时,所述定位信号与所述任意两个检测麦克风中的第二检测麦克风的距离;基于所述第一到达距离差值和所述第一间距获取所述定位信号的第一入射角度,并将所述第一入射角度确定为所述目标设备的方向信息。
第一距离确定子单元122,用于记录所述定位信号的接收时长,基于所述接收时长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
位置信息生成单元13,用于基于所述定位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设备可以输出定位信号,通过对目标设备输出的定位信号解析,得到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进而生成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用以指示目标设备的当前所处位置,可以在配置设备丢失的情况下,快速定位配置设备的位置并进行指示,提升了对配件设备的使用效果;通过在检测到连接信号强度小于强度阈值时自动广播定位信号,使得进入无线连接范围内的监测设备可以及时发现目标设备,增加了配件设备的寻回成功率;利用超声波信号以及麦克风接收的方式,可以基于设备原有固件进行目标设备的定位,降低了配件设备的寻回成本。
请参见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位置指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基于上述第二种实施方式和第三种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位置指示设备1可以包括:信号获取单元11、信号解析单元12、位置信息生成单元13、请求发送单元14和检测信号输出单元15。
请求发送单元14,用于向目标设备发送定位请求;
其中,所述定位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目标设备输出定位信号。
检测信号输出单元15,用于输出检测信号;
其中,所述检测信号用于指示目标设备生成携带有所述检测信号的第二到达距离差值的定位信号,所述第二到达距离差值为基于获取到所述检测信号的第二接收时间差值所确定的。
其中,所述第二接收时间差值为所述目标设备中任意两个目标麦克风分别获取到所述检测信号时的时间间隔,所述第二到达距离差值为在所述检测信号最先到达所述任意两个目标麦克风中的第一目标麦克风时,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任意两个目标麦克风中的第二目标麦克风的距离。
信号获取单元11,用于获取目标设备传输的定位信号;
信号解析单元12,用于对所述定位信号进行解析,以得到所述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
基于上述第二种实施方式,请一并参见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解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所述信号解析单元12可以包括:
间距获取子单元123,用于获取所述定位信号中的所述第二到达距离差值,获取所记录的所述任意两个目标麦克风的第二间距;
第二方向确定子单元124,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到达距离差值和所述第二间距获取所述检测信号的第二入射角度,并将所述第二入射角度确定为所述目标设备的方向信息;
第二距离确定子单元125,用于记录所述检测信号的发送时长,基于所述发送时长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
基于上述第三种实施方式,请一并参见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解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7所示,所述信号解析单元12可以包括:
第一方向确定子单元121,用于获取所述定位信号的第一接收时间差值,基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差值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方向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接收时间差值为所述位置指示设备中任意两个检测麦克风分别获取到所述定位信号时的时间间隔,所述第一方向获取子单元具体用于获取所述定位信号的第一接收时间差值;获取所述任意两个检测麦克风的第一间距,并基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差值和所述信号传播速率,获取所述定位信号的第一到达距离差值,所述第一到达距离差值为在所述定位信号最先到达所述任意两个检测麦克风中的第一检测麦克风时,所述定位信号与所述任意两个检测麦克风中的第二检测麦克风的距离;基于所述第一到达距离差值和所述第一间距获取所述定位信号的第一入射角度,并将所述第一入射角度确定为所述目标设备的方向信息。
第一距离确定子单元122,用于记录所述定位信号的接收时长,基于所述接收时长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
间距获取子单元123,用于获取所述定位信号中的所述第二到达距离差值,获取所记录的所述任意两个目标麦克风的第二间距;
第二方向确定子单元124,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到达距离差值和所述第二间距获取所述检测信号的第二入射角度,并将所述第二入射角度确定为所述目标设备的方向信息;
第二距离确定子单元125,用于记录所述检测信号的发送时长,基于所述发送时长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
位置信息生成单元13,用于基于所述定位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
其中,基于上述第三种实施方式,所述位置信息生成单元13具体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方向信息和所述第二方向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方向信息,并基于所述第一距离信息和所述第二距离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基于所述方向信息和所述距离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设备可以输出定位信号,通过对目标设备输出的定位信号解析,得到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进而生成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用以指示目标设备的当前所处位置,可以在配置设备丢失的情况下,快速定位配置设备的位置并进行指示,提升了对配件设备的使用效果;通过在检测到连接信号强度小于强度阈值时自动广播定位信号,使得进入无线连接范围内的监测设备可以及时发现目标设备,增加了配件设备的寻回成功率;利用超声波信号以及麦克风接收的方式,可以基于设备原有固件进行目标设备的定位,降低了配件设备的寻回成本;通过目标设备负责接收检测设备的检测信号,降低了配件设备的功耗,增加了配件设备的续航能力;通过检测设备和目标设备的双向信号实现方向信息和距离信息的获取以及校准处理,有效的提升了配件设备的方位以及距离的准确性,进一步提升了配件设备的寻回成功率。
请参见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8所示,所述计算机设备10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001,例如CPU,至少一个网络接口1004,输入输出接口1003,存储器1005,至少一个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其中,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如图18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输入输出接口模块以及位置指示应用程序。
在图18所示的计算机设备1000中,输入输出接口1003主要用于为用户以及目标设备提供输入的接口,获取用户以及目标设备输入的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位置指示应用程序,并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目标设备传输的定位信号;
对所述定位信号进行解析,以得到所述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
基于所述定位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001在执行获取目标设备传输的定位信号之前,还执行以下操作:
向目标设备发送定位请求,所述定位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目标设备输出定位信号。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001在执行对所述定位信号进行解析,以得到所述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时,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所述定位信号的第一接收时间差值,基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差值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方向信息,所述第一接收时间差值为所述检测设备中任意两个检测麦克风分别获取到所述定位信号时的时间间隔;
记录所述定位信号的接收时长,基于所述接收时长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001在执行获取所述定位信号的第一接收时间差值,基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差值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方向信息时,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所述定位信号的第一接收时间差值;
获取所述任意两个检测麦克风的第一间距,并基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差值和所述信号传播速率,获取所述定位信号的第一到达距离差值,所述第一到达距离差值为在所述定位信号最先到达所述任意两个检测麦克风中的第一检测麦克风时,所述定位信号与所述任意两个检测麦克风中的第二检测麦克风的距离;
基于所述第一到达距离差值和所述第一间距获取所述定位信号的第一入射角度,并将所述第一入射角度确定为所述目标设备的方向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001在执行获取目标设备传输的定位信号之前,还执行以下操作:
输出检测信号,所述检测信号用于指示目标设备生成携带有所述检测信号的第二到达距离差值的定位信号,所述第二到达距离差值为基于获取到所述检测信号的第二接收时间差值所确定的;
其中,所述第二接收时间差值为所述目标设备中任意两个目标麦克风分别获取到所述检测信号时的时间间隔,所述第二到达距离差值为在所述检测信号最先到达所述任意两个目标麦克风中的第一目标麦克风时,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任意两个目标麦克风中的第二目标麦克风的距离。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001在执行对所述定位信号进行解析,以得到所述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时,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所述定位信号中的所述第二到达距离差值,获取所记录的所述任意两个目标麦克风的第二间距;
基于所述第二到达距离差值和所述第二间距获取所述检测信号的第二入射角度,并将所述第二入射角度确定为所述目标设备的方向信息;
记录所述检测信号的发送时长,基于所述发送时长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
可选的,所述定位信号包括音频信号和第二到达距离差值;
所述处理器1001在执行对所述定位信号进行解析,以得到所述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时,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所述定位信号中音频信号的第一接收时间差值,基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差值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方向信息;
记录所述音频信号的接收时长,基于所述接收时长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距离信息;
获取所述定位信号中的所述第二到达距离差值,获取所记录的所述任意两个目标麦克风的第二间距;
基于所述第二到达距离差值和所述第二间距获取所述检测信号的第二入射角度,并将所述第二入射角度确定为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方向信息;
记录所述检测信号的发送时长,基于所述发送时长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距离信息。
所述处理器1001在执行基于所述定位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时,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基于所述第一方向信息和所述第二方向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方向信息,并基于所述第一距离信息和所述第二距离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
基于所述方向信息和所述距离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设备可以输出定位信号,通过对目标设备输出的定位信号解析,得到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进而生成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用以指示目标设备的当前所处位置,可以在配置设备丢失的情况下,快速定位配置设备的位置并进行指示,提升了对配件设备的使用效果;通过在检测到连接信号强度小于强度阈值时自动广播定位信号,使得进入无线连接范围内的监测设备可以及时发现目标设备,增加了配件设备的寻回成功率;利用超声波信号以及麦克风接收的方式,可以基于设备原有固件进行目标设备的定位,降低了配件设备的寻回成本;通过目标设备负责接收检测设备的检测信号,降低了配件设备的功耗,增加了配件设备的续航能力;通过检测设备和目标设备的双向信号实现方向信息和距离信息的获取以及校准处理,有效的提升了配件设备的方位以及距离的准确性,进一步提升了配件设备的寻回成功率。
基于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下面将结合附图19-附图20,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输出设备进行详细介绍。需要说明的是,附图19-附图20中的信号输出设备,具体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目标设备,用于执行本申请图10-图11所示实施例的方法,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申请图10-图11所示的实施例。
请参见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输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信号输出设备2可以包括:信号生成单元21和信号输出单元22。
信号生成单元21,用于当检测到定位请求时,基于所述定位请求生成定位信号;
其中,所述信号生成单元21具体用于获取检测设备发送的定位请求,基于所述定位请求生成定位信号。
所述信号生成单元21具体用于当与检测设备的连接信号强度小于强度阈值时,确定检测到定位请求,并基于所述定位请求生成定位信号。
具体的,请一并参见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生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7所示,所述信号生成单元21可以包括:
检测信号获取子单元211,用于当检测到定位请求时,获取检测设备传输的检测信号;
距离差值确定子单元212,用于获取所述检测信号的第二接收时间差值,基于所述第二接收时间差值确定所述检测信号的第二到达距离差值;
信号生成子单元213,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到达距离差值生成定位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接收时间差值为所述目标设备中任意两个目标麦克风分别获取到所述检测信号时的时间间隔,所述第二到达距离差值为在所述检测信号最先到达所述任意两个目标麦克风中的第一目标麦克风时,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任意两个目标麦克风中的第二目标麦克风的距离。
信号输出单元22,用于输出定位信号;
其中,所述定位信号用于指示检测设备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并基于所述定位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所述信号输出单元22具体用于基于喇叭输出定位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设备可以输出定位信号,通过对目标设备输出的定位信号解析,得到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进而生成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用以指示目标设备的当前所处位置,可以在配置设备丢失的情况下,快速定位配置设备的位置并进行指示,提升了对配件设备的使用效果;通过在检测到连接信号强度小于强度阈值时自动广播定位信号,使得进入无线连接范围内的监测设备可以及时发现目标设备,增加了配件设备的寻回成功率;利用超声波信号以及麦克风接收的方式,可以基于设备原有固件进行目标设备的定位,降低了配件设备的寻回成本;通过目标设备负责接收检测设备的检测信号,降低了配件设备的功耗,增加了配件设备的续航能力。
请参见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1所示,所述计算机设备20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001,例如CPU,至少一个网络接口2004,输入输出接口2003,存储器2005,至少一个通信总线2002。其中,通信总线2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其中,网络接口2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2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2005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2001的存储装置。如图2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2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输入输出接口模块以及位置指示应用程序。
在图21所示的计算机设备2000中,输入输出接口2003主要用于为用户以及检测设备提供输入的接口,获取用户以及检测设备输入的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2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2005中存储的位置指示应用程序,并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当检测到定位请求时,基于所述定位请求生成定位信号;
输出定位信号,所述定位信号用于指示检测设备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并基于所述定位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2001在执行当检测到定位请求时,基于所述定位请求生成定位信号时,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检测设备发送的定位请求,基于所述定位请求生成定位信号。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2001在执行当检测到定位请求时,基于所述定位请求生成定位信号时,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当与检测设备的连接信号强度小于强度阈值时,确定检测到定位请求,并基于所述定位请求生成定位信号。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2001在执行当检测到定位请求时,基于所述定位请求生成定位信号时,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当检测到定位请求时,获取检测设备传输的检测信号;
获取所述检测信号的第二接收时间差值,基于所述第二接收时间差值确定所述检测信号的第二到达距离差值;
基于所述第二到达距离差值生成定位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接收时间差值为所述目标设备中任意两个目标麦克风分别获取到所述检测信号时的时间间隔,所述第二到达距离差值为在所述检测信号最先到达所述任意两个目标麦克风中的第一目标麦克风时,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任意两个目标麦克风中的第二目标麦克风的距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设备可以输出定位信号,通过对目标设备输出的定位信号解析,得到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进而生成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用以指示目标设备的当前所处位置,可以在配置设备丢失的情况下,快速定位配置设备的位置并进行指示,提升了对配件设备的使用效果;通过在检测到连接信号强度小于强度阈值时自动广播定位信号,使得进入无线连接范围内的监测设备可以及时发现目标设备,增加了配件设备的寻回成功率;利用超声波信号以及麦克风接收的方式,可以基于设备原有固件进行目标设备的定位,降低了配件设备的寻回成本;通过目标设备负责接收检测设备的检测信号,降低了配件设备的功耗,增加了配件设备的续航能力。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存储有多条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图1-图11所示实施例的方法步骤,具体执行过程可以参见图1-图11所示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在此不进行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设备位置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检测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设备传输的定位信号;
对所述定位信号进行解析,以得到所述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
基于所述定位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设备传输的定位信号之前,还包括:
向目标设备发送定位请求,所述定位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目标设备输出定位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定位信号进行解析,以得到所述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定位信号的第一接收时间差值,基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差值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方向信息,所述第一接收时间差值为所述检测设备中任意两个检测麦克风分别获取到所述定位信号时的时间间隔;
记录所述定位信号的接收时长,基于所述接收时长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定位信号的第一接收时间差值,基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差值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方向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定位信号的第一接收时间差值;
获取所述任意两个检测麦克风的第一间距,并基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差值和所述信号传播速率,获取所述定位信号的第一到达距离差值,所述第一到达距离差值为在所述定位信号最先到达所述任意两个检测麦克风中的第一检测麦克风时,所述定位信号与所述任意两个检测麦克风中的第二检测麦克风的距离;
基于所述第一到达距离差值和所述第一间距获取所述定位信号的第一入射角度,并将所述第一入射角度确定为所述目标设备的方向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设备传输的定位信号之前,还包括:
输出检测信号,所述检测信号用于指示目标设备生成定位信号,所述定位信号中携带有所述检测信号的第二到达距离差值,所述第二到达距离差值为基于获取到所述检测信号的第二接收时间差值所确定的;
其中,所述第二接收时间差值为所述目标设备中任意两个目标麦克风分别获取到所述检测信号时的时间间隔,所述第二到达距离差值为在所述检测信号最先到达所述任意两个目标麦克风中的第一目标麦克风时,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任意两个目标麦克风中的第二目标麦克风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定位信号进行解析,以得到所述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定位信号中的所述第二到达距离差值,获取所记录的所述任意两个目标麦克风的第二间距;
基于所述第二到达距离差值和所述第二间距获取所述检测信号的第二入射角度,并将所述第二入射角度确定为所述目标设备的方向信息;
记录所述检测信号的发送时长,基于所述发送时长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信号包括音频信号和第二到达距离差值;
所述对所述定位信号进行解析,以得到所述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定位信号中音频信号的第一接收时间差值,基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差值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方向信息;
记录所述音频信号的接收时长,基于所述接收时长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距离信息;
获取所述定位信号中的所述第二到达距离差值,获取所记录的所述任意两个目标麦克风的第二间距;
基于所述第二到达距离差值和所述第二间距获取所述检测信号的第二入射角度,并将所述第二入射角度确定为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方向信息;
记录所述检测信号的发送时长,基于所述发送时长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距离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定位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方向信息和所述第二方向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方向信息,并基于所述第一距离信息和所述第二距离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
基于所述方向信息和所述距离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
9.一种设备位置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目标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定位请求时,基于所述定位请求生成定位信号;
输出定位信号,所述定位信号用于指示检测设备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并基于所述定位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检测到定位请求时,基于所述定位请求生成定位信号,包括:
获取检测设备发送的定位请求,基于所述定位请求生成定位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检测到定位请求时,基于所述定位请求生成定位信号,包括:
当与检测设备的连接信号强度小于强度阈值时,确定检测到定位请求,并基于所述定位请求生成定位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检测到定位请求时,基于所述定位请求生成定位信号,包括:
当检测到定位请求时,获取检测设备传输的检测信号;
获取所述检测信号的第二接收时间差值,基于所述第二接收时间差值确定所述检测信号的第二到达距离差值;
基于所述第二到达距离差值生成定位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接收时间差值为所述目标设备中任意两个目标麦克风分别获取到所述检测信号时的时间间隔,所述第二到达距离差值为在所述检测信号最先到达所述任意两个目标麦克风中的第一目标麦克风时,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任意两个目标麦克风中的第二目标麦克风的距离。
13.一种位置指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号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设备传输的定位信号;
信号解析单元,用于对所述定位信号进行解析,以得到所述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
位置信息生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定位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获取单元具体用于基于麦克风获取目标设备传输的定位信号,所述定位信号由所述目标设备的喇叭进行输出。
15.一种信号输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号生成单元,用于当检测到定位请求时,基于所述定位请求生成定位信号;
信号输出单元,用于输出定位信号,所述定位信号用于指示检测设备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定位信息,并基于所述定位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位置指示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输出单元具体用于基于喇叭输出定位信号。
17.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
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存储器和所述输入输出接口相连,其中,所述输入输出接口用于页面交互,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程序代码,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1276090.9A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设备位置指示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Active CN1145137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76090.9A CN114513742B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设备位置指示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PCT/CN2021/114098 WO2022105335A1 (zh) 2020-11-17 2021-08-23 一种设备位置指示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76090.9A CN114513742B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设备位置指示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13742A true CN114513742A (zh) 2022-05-17
CN114513742B CN114513742B (zh) 2023-07-21

Family

ID=81547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76090.9A Active CN114513742B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设备位置指示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13742B (zh)
WO (1) WO202210533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5604A1 (zh) * 2022-08-31 2024-03-07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的定位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15838B (zh) * 2022-08-04 2022-12-0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方法和声源定位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24303A1 (en) * 2010-04-08 2011-10-13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 position of a pair of ear phones at a user
CN104731325A (zh) * 2014-12-31 2015-06-24 无锡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物联网技术中心 基于智能眼镜的相对方向确定方法、装置及智能眼镜
CN105812976A (zh) * 2016-02-29 2016-07-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及调整其麦克风位置的方法及终端
CN107643509A (zh) * 2016-07-22 2018-01-3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定位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08495248A (zh) * 2018-01-25 2018-09-04 广州蓝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装置、音频播放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460120A (zh) * 2018-11-17 2019-03-12 李祖应 一种基于声场定位的现实模拟方法及智能穿戴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74900A1 (en) * 2016-10-20 2018-04-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information about target object by using ultrasound waves
CN110213712B (zh) * 2019-04-24 2023-06-09 重庆传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传送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24303A1 (en) * 2010-04-08 2011-10-13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 position of a pair of ear phones at a user
CN104731325A (zh) * 2014-12-31 2015-06-24 无锡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物联网技术中心 基于智能眼镜的相对方向确定方法、装置及智能眼镜
CN105812976A (zh) * 2016-02-29 2016-07-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及调整其麦克风位置的方法及终端
CN107643509A (zh) * 2016-07-22 2018-01-3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定位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08495248A (zh) * 2018-01-25 2018-09-04 广州蓝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装置、音频播放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460120A (zh) * 2018-11-17 2019-03-12 李祖应 一种基于声场定位的现实模拟方法及智能穿戴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5604A1 (zh) * 2022-08-31 2024-03-07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的定位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05335A1 (zh) 2022-05-27
CN114513742B (zh) 2023-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64557B (zh) 通话录音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684029B (zh) 一种蓝牙配对连接方法及系统、蓝牙设备和终端
US10104213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CN109151789B (zh) 翻译方法、装置、系统以及蓝牙耳机
CN109547897B (zh) 一种无线耳机连接的方法、装置、系统及无线耳机盒子
US11425519B2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blocking of microphone and related products
CN108600539B (zh) 移动终端、位置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2291708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13742B (zh) 一种设备位置指示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2839303B (zh) 设备回连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9243488B (zh) 音频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5430185A (zh) 信息提示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1131951A (zh) 一种无线耳机定位方法、无线耳机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586662A (zh) 共享方法及音频输出设备
CN105188027A (zh) 附近用户查找方法及装置
CN112867175A (zh) 设备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EP4145896A1 (e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periodic positioning report
CN108448177B (zh) 一种充电方法及终端
CN109347980A (zh) 呈现、推送信息的方法、介质、装置和计算设备
CN112367602A (zh) 蓝牙耳机测试方法、系统、测试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199788B (zh) 发射功率测试方法、装置、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CN109040352B (zh) 天线位置调整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N108965581B (zh) 传输速率调整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N108769934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11405189B (zh) 拍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拍摄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