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12054A - 支撑箱体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支撑箱体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12054A
CN114512054A CN202011284234.5A CN202011284234A CN114512054A CN 114512054 A CN114512054 A CN 114512054A CN 202011284234 A CN202011284234 A CN 202011284234A CN 114512054 A CN114512054 A CN 1145120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supporting surface
box body
support
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8423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佩笑
韩艳玲
姬雅倩
勾越
李秀锋
王雷
于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8423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1205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120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1205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4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 F16F15/08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with rubber springs ; with springs made of rubber and metal
    • F16F15/085Use of both rubber and metal spr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箱体及显示装置。该支撑箱体包括:箱体本体,包括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上开设有容置腔;缓冲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面上,所述缓冲结构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面的一端形成为围绕所述容置腔设置的第二支撑面;第一磁性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面上,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具有第一磁极。采用该支撑箱体,在用于支撑显示面板的箱体本体上设置缓冲结构,利用缓冲结构提供振动缓冲作用,能够避免显示面板与箱体本体组合安装振动发声时,显示面板的安装板与箱体本体之间直接碰撞,产生异音。

Description

支撑箱体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支撑箱体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对于显示装置不仅在于画面质量和清晰度的要求,还逐步关注声音的输出效果上,更倾向于青睐能够实现声画合一,将显示画面与播放声音完美融合的显示装置。
现有技术通过屏幕发声技术实现显示装置的声画合一,采用屏幕发声技术需要将激励器贴附在显示屏幕背面,显示屏幕代替扬声器中的振动膜,激励器振动,从而带动屏幕振动,推动气流发声。
基于上述能够实现振动发声的显示装置,为实现振动发声,通常显示屏幕通过铝框并采用磁吸方式固定在装置箱体上,当屏幕发声时,激励器振动随之带动显示屏幕上下振动,然而当屏幕振动幅度较大超过磁吸吸力时,铝框会和装置箱体碰撞,产生异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箱体及显示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能够实现屏幕发声的显示模组,在屏幕发声振动幅度较大时存在异音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显示面板的支撑箱体,其中,包括:
箱体本体,包括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上开设有容置腔;
缓冲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面上,所述缓冲结构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面的一端形成为围绕所述容置腔设置的第二支撑面;
其中,所述容置腔的内部和/或所述第一支撑面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磁性元件,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具有第一磁极。
可选地,所述的支撑箱体,其中,所述缓冲结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缓冲结构围绕所述容置腔分布设置,多个所述缓冲结构的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面的顶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形成为所述第二支撑面。
可选地,所述的支撑箱体,其中,所述缓冲结构包括:
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面上的支撑轴;
设置于所述支撑轴的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面上的缓冲头,所述缓冲头的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面的顶端面形成为所述第二支撑面的至少部分;
套设于所述支撑轴上的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缓冲头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的支撑箱体,其中,所述缓冲头采用塑料、橡胶、光学胶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材料中的至少一个制作。
可选地,所述的支撑箱体,其中,所述缓冲头的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面的端面为平面或曲面;
其中,所述端面为平面时,整个所述端面形成为所述顶端面;
所述端面为曲面时,所述端面距离所述第一支撑面最远的部分形成为所述顶端面。
可选地,所述的支撑箱体,其中,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面上的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的高度小于所述缓冲结构的高度。
可选地,所述的支撑箱体,其中,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面上的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所述缓冲结构的数量分别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多个所述缓冲结构在所述第一支撑面上间隔分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振动激励器和与所述显示面板固定连接的安装板,其中,还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支撑箱体;
其中,所述安装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面上;且所述安装板的朝向所述箱体本体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二磁性元件,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具有与所述第一磁极相反的第二磁极。
可选地,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所述第二磁性元件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多个所述第二磁性元件一一对应地相对设置。
可选地,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安装板包括通孔;所述容置腔在所述安装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边缘,与所述通孔的边缘重叠,或者所述正投影的边缘位于所述通孔的内部区域。
可选地,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安装板采用铝材料制作。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支撑箱体,在用于支撑显示面板的箱体本体上设置缓冲结构,利用缓冲结构提供振动缓冲作用,能够避免显示面板与箱体本体组合安装振动发声时,显示面板的安装板与箱体本体之间直接碰撞,发音过程中产生异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文本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文本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支撑箱体的俯视图;
图2为所述支撑箱体和显示面板组装时,在图1所示A-A位置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其中一实施方式缓冲结构的示意图;
图4a至图4c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缓冲头的剖面形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显示装置,进行振动测试时显示面板的变形结构示意图;
图6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显示装置进行振动测试,不同弹簧常数时显示面板的变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解决现有技术能够实现屏幕发声的显示模组,在屏幕发声振动幅度较大时存在异音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显示面板的支撑箱体,在用于支撑显示面板的箱体本体上设置缓冲结构,当设置有振动激励器的显示面板与箱体本体组合安装振动发声时,利用缓冲结构提供振动缓冲作用,以避免显示面板的安装板与箱体本体之间直接碰撞,发音过程中产生异音。
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所述用于显示面板的支撑箱体,如图1所示支撑箱体的俯视图和图2所示支撑箱体和显示面板组装时,在图1所示A-A位置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所述支撑箱体包括:
箱体本体100,包括第一支撑面110,第一支撑面110上开设有容置腔120;
缓冲结构200,设置于第一支撑面110上,缓冲结构200远离第一支撑面110的一端形成为围绕容置腔120设置的第二支撑面210;
其中,容置腔120的内部和/或第一支撑面110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磁性元件300,第一磁性元件300具有第一磁极。
具体地,通过安装板400上设置的第二磁性元件500,显示面板600固定于安装板400上后,安装板400放置于箱体本体100,利用第二磁性元件500与第一磁性元件300之间的吸附力,将显示面板600盖设于箱体本体100上。
本发明实施例,在通过安装板400将显示面板600放置于箱体本体100上后,箱体本体100一方面用于起到放置并固定显示面板600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部分声学的作用,例如通过箱体本体100提供声学背腔的作用,以采用一定的声容积来降低低频;此外还可以通过箱体本体100避免振动激励器前方和后方的声波叠加产生声短路的现象。
本发明实施例中,箱体本体100的第一支撑面110上设置有缓冲结构200,与显示面板600固定连接的安装板400放置于缓冲结构200上。为了保证安装板400能够稳固地放置于缓冲结构200上,缓冲结构200的远离第一支撑面110的一端形成为平面,也即为第二支撑面210,且围绕容置腔120设置,保证显示面板600的平稳性。
可选地,第二支撑面210平行于第一支撑面110。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1所示,缓冲结构2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缓冲结构200围绕容置腔120分布设置,多个缓冲结构200的远离第一支撑面110的顶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形成为第二支撑面210。
可选地,在第一支撑面110上,多个缓冲结构200围绕容置腔120均匀分布,例如,在容置腔120的四周边缘分别设置的缓冲结构200的数量相同。
如图3所示,并结合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缓冲结构200包括:
固定于第一支撑面110上的支撑轴220;
设置于支撑轴220的远离第一支撑面110上的缓冲头230,缓冲头230的远离第一支撑面110的顶端面形成为第二支撑面210的至少部分;
套设于支撑轴220上的弹性元件240,弹性元件240的一端与第一支撑面11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缓冲头230固定连接。
可选地,缓冲头230为覆盖在支撑轴220上具有一定厚度的固体材料,材料厚度位于1至10mm之间。其中,缓冲头230的制成材料需要软硬适中,太硬的话会导致铝框和缓冲头直接相撞,产生异音,太软的话缓冲效果不明显。为保证对显示面板600支撑时更佳的缓冲效果,可选地,缓冲头230采用塑料、橡胶、光学胶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材料中的至少一个制作。也即,可选地,缓冲头230采用上述具有一定柔性同时也满足一定硬度的材料制作,以能够将放置于缓冲头230的显示面板600振动时的动能转换为缓冲头230的形变势能,并能够将放置于缓冲头230上的安装板400的动能传递至弹性元件240,使磁性元件240产生变形,产生缓冲力。
可选地,如图4a至图4c所示,缓冲头230包覆在支撑轴220上,横截面形状为半圆环形、半框形或梯形等。根据缓冲头230的形状,结合图1和图2所示,缓冲头230的远离第一支撑面110的端面231为平面或曲面;
其中,所述端面231为平面时,整个端面231形成为用于放置安装板400和显示面板600的顶端面;
所述端面231为曲面时,端面231与第一支撑面110最远的部分形成为顶端面。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缓冲头230的制成材料和形状仅为举例说明,具体并不以此为限,具体可以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套设于支撑轴220上的弹性元件240的一端与第一支撑面11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缓冲头230固定连接。可选地,弹性元件240通过粘贴方式分别与第一支撑面110和缓冲头230固定连接。其中,该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弹性元件240能够将显示面板600的振动能量转换为弹性元件240的伸缩能量,从而能够减小显示面板600振动时的碰撞,避免异音的产生。
可选地,弹性元件240可以为压缩弹簧,外径位于5-10mm之间,高度位于5至10mm之间,弹簧常数在10^6N/m至10^7N/m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弹性元件240不限于仅能够为压缩弹簧,如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弹簧,只要能够保证满足上述的弹簧常数,或者能够获得更大的弹簧常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撑轴220连接缓冲头230和箱体本体100,弹性元件240套设于支撑轴220上,支撑轴220用于起到固定和支撑弹性元件240和缓冲头230的作用。可选地,支撑轴220可以通过螺钉固定于箱体本体100的第一支撑面110上。另一实施方式,可选地,支撑轴220也可以与箱体本体100一体成型制成。
另外,可选地,如图1所示,设置于第一支撑面110上的第一磁性元件300的高度小于缓冲结构200的高度。也即,在第一支撑面110上,第一磁性元件300远离第一支撑面110的端面到第一支撑面110的垂直距离,小于缓冲结构200远离第一支撑面110的顶端面到第一支撑面110的垂直距离。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缓冲结构200远离第一支撑面110的顶端面也即为缓冲头230远离第一支撑面110的顶端面。
该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支撑面110上,通过使第一磁性元件300的高度小于缓冲结构200的高度,以使得在第一支撑面110上,缓冲结构200凸出于第一磁性元件300设置,保证与显示面板600组合的安装板400放置于箱体本体100上时,安装板400与缓冲结构200贴合,利用缓冲结构200支撑安装板400与显示面板600,起到显示面板600振动发音时的缓冲作用,避免第一磁性元件300对安装板400产生干扰。
可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箱体中,设置于第一支撑面110上的第一磁性元件300和缓冲结构200的数量分别为多个,且多个第一磁性元件300和多个缓冲结构200在第一支撑面110上间隔分布。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多个第一磁性元件300可以均设置于箱体本体100的内部,也可以均设置于第一支撑面110上,或者部分的第一磁性元件300设置于箱体本体100的内部,部分的第一磁性元件300设置于第一支撑面110上,只要能够保证与设置于安装板400上的第二磁性元件500之间产生磁吸力,将安装板400和显示面板600固定于箱体本体100上即可。
可选地,在第一磁性元件300设置于箱体本体100的内部时,第一磁性元件300贴合于箱体本体100的内壁。
另外,可选地,为减小第一磁性元件300与第二磁性元件之间的距离,在箱体本体100的内部,第一磁性元件300通过支撑柱固定在箱体本体100内。可选地,如图1所示,当在第一支撑面110上设置有多个第一磁性元件300时,为避免第一磁性元件300与缓冲结构200相互影响,且保证支撑力的平稳性和磁吸力的均匀性,多个第一磁性元件300和多个缓冲结构200为间隔分布。进一步,可选地,多个第一磁性元件300和多个缓冲结构200在第一支撑面110上均为均匀分布。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支撑箱体,在用于支撑显示面板的箱体本体上设置缓冲结构,利用缓冲结构提供振动缓冲作用,能够避免显示面板与箱体本体组合安装振动发声时,显示面板的安装板与箱体本体之间直接碰撞,发音过程中产生异音。
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600、设置于显示面板600上的振动激励器800和与显示面板600固定连接的安装板400,其中,还包括如上实施结构所述的支撑箱体;
其中,安装板400设置于第二支撑面210上,覆盖容置腔120;且安装板400的朝向箱体本体100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二磁性元件500,第二磁性元件500具有第二磁极。
本发明实施例中,安装板400为直接放置于第二支撑面210上,由于第一磁性元件300具有第一磁极,第二磁性元件500具有第二磁极,第一磁极与第二磁极不同,第一磁性元件300与第二磁性元件500之间产生磁吸力,使安装板400固定于箱体本体100上。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保证第一磁性元件300与第二磁性元件500之间的磁吸力最大,可选地,如图2所示,第一磁性元件300和第二磁性元件500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第一磁性元件300和多个第二磁性元件500一一对应地相对设置。具体地,第二磁性元件500在安装板40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相对应的第一磁性元件300相重叠。
可选地,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安装板400采用铝材料制作。需要说明的是,安装板400不限于仅能够为采用铝材料制作,也可以为采用其他类型的轻薄材料,只要能够达到支撑固定第二磁性元件500的作用,并满足显示面板600的振动要求即可。
可选地,安装板400通过胶粘方式与显示面板600的背离显示屏幕的表面固定连接。
另外,可选地,安装板400与显示面板600相对,设置面积需要满足能够覆盖容置腔120的要求。
可选地,如图1所示,安装板400包括通孔401,容置腔120在安装板40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边缘,与通孔401的边缘重叠,或者正投影的边缘位于通孔的内部区域。也即具体地,安装板400形成为框形结构,放置在箱体本体100上,覆盖第一支撑面110。
根据以上,在显示装置中,其中一实施方式,缓冲结构200、第一磁性元件300和第二磁性元件500均在容置腔120的外围分布设置。
另一实施方式,可选地,在通孔401的面积小于容置腔120的面积时,第二磁性元件500也可以设置于容置腔120的内部,相应的第一磁性元件300可以在安装板400上相对于容置腔120突出的部分设置,且与第二磁性元件500一一相对。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二磁性元件500采用粘贴方式固定于安装板400上,但不限于仅能够采用粘贴方式。
如图5和图6所示,以显示面板的尺寸为200mm*1mm为例进行振动测试,振动激励器设置于显示面板的中心位置,同时以缓冲结构采用弹簧为例的振动模型中,在振动过程,显示面板的边沿受到磁吸、安装板和弹簧的共同作用。根据振动测试,显示面板振幅越大的位置,弹簧的变形也越大。另外,根据振动测试结果,弹簧在两端口(x轴坐标0mm和200mm)处有变形,这也是屏幕振动产生异音的原因。
当考虑不同系数的弹簧常数后,显示面板在端口的位移明显变小,如图6所示,x轴是坐标,y轴是显示面板的归一化位移值。图6中曲线a是没有设置弹簧的情况,此时端口处位移最大,当弹簧常数增大为10^6N/m时,端口位移明显减小,变为之前的1/5。当弹簧常数进一步增大,端口位移继续降低。
根据以上的测试模型结果,可以看出,增加弹簧(也即缓冲结构)后玻璃的端口位移变小,同时也降低了屏幕异音的大小,从而证明了缓冲结构的有效性。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显示装置,通过在箱体本体的表面设置缓冲结构,当安装板与显示面板自由振动时,安装板和缓冲结构接触,将安装板的动能转化为缓冲结构的形变势能,这样既能避免安装板和箱体本体的直接相撞,产生异音,同时保留用于磁吸的磁吸元件,安装板与箱体本体未焊死,以方便开箱。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用于显示面板的支撑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本体,包括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上开设有容置腔;
缓冲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面上,所述缓冲结构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面的一端形成为围绕所述容置腔设置的第二支撑面;
其中,所述容置腔的内部和/或所述第一支撑面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磁性元件,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具有第一磁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缓冲结构围绕所述容置腔分布设置,多个所述缓冲结构的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面的顶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形成为所述第二支撑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撑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包括:
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面上的支撑轴;
设置于所述支撑轴的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面上的缓冲头,所述缓冲头的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面的顶端面形成为所述第二支撑面的至少部分;
套设于所述支撑轴上的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缓冲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头采用塑料、橡胶、光学胶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材料中的至少一个制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头的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面的端面为平面或曲面;
其中,所述端面为平面时,整个所述端面形成为所述顶端面;
所述端面为曲面时,所述端面距离所述第一支撑面最远的部分形成为所述顶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箱体,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面上的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的高度小于所述缓冲结构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箱体,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面上的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所述缓冲结构的数量分别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多个所述缓冲结构在所述第一支撑面上间隔分布。
8.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振动激励器和与所述显示面板固定连接的安装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支撑箱体;
其中,所述安装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面上;且所述安装板的朝向所述箱体本体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二磁性元件,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具有与所述第一磁板相反的第二磁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所述第二磁性元件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多个所述第二磁性元件一一对应地相对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包括通孔;所述容置腔在所述安装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边缘,与所述通孔的边缘重叠,或者所述正投影的边缘位于所述通孔的内部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采用铝材料制作。
CN202011284234.5A 2020-11-17 2020-11-17 支撑箱体及显示装置 Withdrawn CN1145120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84234.5A CN114512054A (zh) 2020-11-17 2020-11-17 支撑箱体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84234.5A CN114512054A (zh) 2020-11-17 2020-11-17 支撑箱体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12054A true CN114512054A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47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84234.5A Withdrawn CN114512054A (zh) 2020-11-17 2020-11-17 支撑箱体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1205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51330B2 (ja) フラットパネルスピーカ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08551639B (zh) 扬声器模组及便携终端
EP2541972A1 (en) Piezoelectric acoustic transducer
CN107852554B (zh) 振动传递结构和压电扬声器
KR20070084055A (ko) 패널 음향 트랜듀서, 및 투명 패널 음향 트랜듀서를 포함한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21174574A1 (zh) 发声器件
CN109495832B (zh) 表面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2543398B (zh) 发声板及投影屏幕
CN112584288B (zh) 发声板及投影屏幕
CN210381291U (zh) 移动终端
CN114512054A (zh) 支撑箱体及显示装置
CN113453128B (zh) 振动发声装置
CN211909160U (zh) 扬声器及电子设备
CN108810772B (zh) 扬声器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07809708B (zh) 电声组件、电声装置及移动终端
US20210235194A1 (en) Resonating loudspeakers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WO2022193716A1 (zh) 投影设备及显示装置
CN111405439A (zh) 扬声器
CN111641310A (zh) 一种微型超重低音双驱动低频振动器
KR100847674B1 (ko) 평판 스피커
CN114500896B (zh) 显示设备
CN113225652B (zh) 显示装置和扬声器
CN114095709B (zh) 投影屏幕及激光投影系统
CN115119117A (zh) 显示装置
CN115708363A (zh) 整合至平面显示器的被动式发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