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11344A - 一种互联网动态营销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互联网动态营销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11344A
CN114511344A CN202111355980.3A CN202111355980A CN114511344A CN 114511344 A CN114511344 A CN 114511344A CN 202111355980 A CN202111355980 A CN 202111355980A CN 114511344 A CN114511344 A CN 1145113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t
information service
service
program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5598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雨霖
李晓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Cyberkey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Cyberke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Cyberkey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Cyberke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5598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1134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113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113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07Discounts or incentives, e.g. coupons or reba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18Certifying business or products
    • G06Q30/0185Product, service or business identity frau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01Electronic shopping [e-shopp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2Providing cryptographic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4Tools and structures for managing or administering access control system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Econom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互联网营销方法以身份认证技术、统一编码技术、动态节点配置方法、动态资源配置、动态权限分配、运行时服务程序绑定技术方法来构建的经济适用的产品增信、中间业务动态赋能、延伸业务链条、扩展销售场景和多行业融合的智慧营销管理系统。该互联网营销方法为产品赋予唯一身份识别码,按照产品所在生命周期中的多种状态来为身份识别码赋予不同的功能和含义,针对性地满足当前状态下管理和业务需求,随应用场景来自动呈现个性化服务,各用户均能按需求来设置信息服务节点和绑定信息服务功能,按需整合配置资源,动态赋予节点的资源和能力,按运营需求来驱动各中间环节的资源调配和上下游协同,全链条信息共享,提升运行效率和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互联网动态营销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为申请号为2019103860892的分案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互联网动态营销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互联网络和智能手机普及的今天,工业4.0、智慧工厂已经具备实现的基础条件,各种创新概念和新方案,正不断在政策指南的引导下逐步实现智能设计、智能制造这些愿景,但是,与智能制造相应的产品销售和消费,还没有一套系统性的智慧营销实践体系,而这也是智慧社会关于智慧消费所必须功能。生产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还没有既能满足质量溯源、进销存管理,又能有效控制和驱动销售渠道,实现精准营销、增值营销、文化营销、消费直达和粉丝培养的信息化生产营销管理一体化平台。
现在快速消费品的生产、营销、消费等环节普遍存在信息孤岛、上下游脱节,缺乏互动体验和效率低等问题。生产商无法及时了解到用户需求和消费人群的偏好,消费者的售后问题也无法得到厂商的及时回应,各种疑问无法得到厂商的实时解答,产品消费过程中文化支持和娱乐支持基本不具备,另外,销售广告和购买行为之间没有直接的关联通道,精准营销和互动消费难以实现,造成广告、活动投入的盲目性、孤立性和极大浪费。基于身份编码的产品质量溯源、生产营销进销存、渠道控制、防伪防窜、品牌塑造、消费互动这些功能分散在各个环节、分散在各个部门,相对零散,还没有形成一个互联互通的有机整体,目前各企业、各环节松散零星的信息化服务,还没有在一套理论性体系指导下进行融合贯通,没有首尾呼应、相互支撑、互为放大,各环节零星采集的数据,也不能形成产业链的完整大数据,没有体现产业价值倍增器的作用,还不能适应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智能消费、个性化服务的发展趋势。
有一些大众消费快速消费品,比如酒类、化妆品类、保健品类等产品,不仅具有产品属性,也具有文化属性。在现有的销售消费形态中,还没有一套系统能够满足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对产品文化的体验需求和依赖,不能在消费过程中体验到个性化消费、智慧消费的乐趣,也不能与产品文化深度融合和场景互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互联网营销方法,使生产企业将获得前所未有的社会资源调度能力、动态整合能力、渠道管控能力和激励能力,能够直接与消费者互动,自主维护消费粉丝群,也能够个性营销,精准营销,与金融保险、文化娱乐等服务深度融合,拓展营销场景和延展服务产业链条长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互联网营销方法,该方法包括:
生成产品的唯一身份码,并将所述唯一身份码设置于所述产品上以及保存在服务器;
厂商、监管机构协同建立同步数据库或者区块链接点,保存产品身份编码、厂商基本型信息以及编码验证一次性密钥;区块链各节点相互同步并形成分布式共识账簿,公众每一次访问就进行验证和监督;
把产品身份码作为产品信息检索和服务的键值和访问入口URL,访问入口URL与产品流程中的节点服务在运行时动态关联,服务器上的调度程序根据访问者的身份、地理位置、时间或产品所在生命周期状态、所处节点、以及管理管理策略,选择相应的信息服务;访问者与提供服务的节点和服务程序服务是在运行时动态绑定;
在产品生命周期中有生产、运输、销售、售后、消费时间和业务流程,在流程中的所需环节动态定义信息服务节点,节点以时间或业务逻辑顺序排列为离散节点链,访问进行时在相应节点上动态绑定服务程序;
每一所述信息服务关键节点预设有对应的激活条件,所述信息服务关键节点按照所述产品的流通流程进行排列,相邻关键节点之间有前序和后继关系,只有前序关键节点的通过条件满足要求时,所述产品的信息状态才能进入后继关键节点,并激活该后继关键节点的程序服务,每一关键节点对应程序服务中的一种或多种服务;
将流程中各节点所需要的信息服务功能进行分解,过网页、软件模块或小程序实现,给小程序和服务页面赋予唯一识别码,使其方便与节点绑定;
每一个节点维护一张资源控制表,包括资源的名称、属性、读写权限、运行权限、运行条件参数;动态添加或删除该节点的服务程序或者设备资源,数据资源,即是功能组态的过程;
管理者对人、设备、资源、组织机构进行统一身份编码,每一件可管理的最小单元都分配一个唯一的身份编码,按照属性对人和组织机构进行分类分组,形成身份管理表,包括个体和分组的关系,分组与个体的权限分配结构;动态赋予使用者相应的身份属性,根据身份属性来确定访问节点的权限、程序执行权限、数据存取和资源使用权限;
管理者对数据、程序服务、设备各种资源设置访问等级和权限,进行动态权限分配和权限管理,不同的访问者属于不同的分组并且赋予不同的访问等级,拥有与访问等级相应的访问权限,对访问者的身份进行认证,根据产品状态和节点状态进行动态权限计算,据此生成访问者在当前状态下访问权限表,形成访问者的时效通行证,该通行证只能在某节点某些状态下有效,其时效性和可访问节点的状态由服务端权限管理模块动态检查;系统调度程序和访问控制程序根据访问者的通行证附带的各项参数来启动服务程序,服务程序根据通行证附带的权限参数来存取相应的数据;
第三方合作产业所提供的资源,作为该产品的附加产品包,与产品生命周期共同永久存在;对附加产品包,采用软件程序定义的智能合约进行发布,用区块链进行保存和程序执行,以分布式账本的形式由存储节点进行监督和存证取证;对于产品消费过程中新增的服务,可以在区块链的数据记录中进行永久保存,并采用加密的方法进行防伪防窜和防抵赖管理,具体做法是服务订阅者对交易和历史记录进行数字签名,服务提供商对历史记录进行签名认可,数据监管记录者或区块链打包者对区块进行签名打包,向社会公示区块链,由社会进行监督和鉴别,保证附加产品包可仲裁可监管可执行,而且永久存续;
当产品从商业流通阶段进入消费阶段时,设置产品已经出售标志,设置售后服务的关键节点为可执行状态,在后续信息服务节点绑定延伸服务程序,在销售终端,服务程序绑定购买者,该购买者被赋予该产品的售后节点的访问权限和预定的服务;一旦某产品与某一具体的消费者的身份绑定,后台服务将对该消费者进行身份认证,提供预先设定的访问权限,享有相应的售后服务和延伸服务;
售后和延伸服务包括一种增值的、内容延展的服务,有静态服务和动态服务;静态服务是售前已经明确约定的服务项目和内容,动态服务是指包括厂商在内的产业链服务商,以及厂商的合作联盟,按需新增的服务项目,后台服务程序以网页、小程序、微服务的方式实现,采用动态绑定的方式加载到售后服务的节点上,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产品唯一身份码的方式选择动态新增的服务项目;
访问者通过智能手机、智能读码设备获取产品包装上的唯一身份标识码,通过互联网把包含产品唯一码字符串和访问请求的报文传输到云服务器,云服务程序对访问者进行身份认证,确定访问者身份,以产品唯一码为索引来检索产品的状态信息,以访问者身份信息和产品状态信息来查找和计算该访问者对该产品在该节点的访问权限,调度程序根据访问权限启动相应的服务程序,访问控制程序根据数据读写权限来操作数据;产品的当前状态信息包括产品所在流通环节中的位置、在生命周期的时间点、当前拥有者、质量状态、流通状态和许可条件,结合访问者身份和产品状态信息,由访问权限分配模块计算访问权限,把该用户的当前的访问权限表,附加有效期,采用数据签名的方式进行防伪防篡改保护,访问者持访问通行证获取程序服务和数据读写权限;
接收所述用户依据操作权限上传的当前关键节点的流程信息,并根据所述用户的操作权限对上传的当前关键节点的流程信息进行记录,以及,对历史流程信息进行查询;
在产品流通中,服务器接收用户通过互联网使用手机或扫描终端扫描唯一身份码,将查询结果发回给用户的手机或扫描终端;
在所述产品被购买后,购买所述产品的消费者通过扫码所述唯一身份码登录所述服务器,录入个人信息和关键节点信息,建立所述产品与购买所述产品的消费者的关联;
在建立关联后,获得所述产品的营销附加权限,享有相应的售后服务和延伸服务,所述售后服务包括静态服务和动态服务,静态服务包括售前已经明确约定的服务项目和内容,动态服务包括厂商在内的产业链服务商以及厂商的合作联盟共同新增的服务项目。
根据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管理者在产品生命周期某一些环节,根据业务需求,包括功能需求、检查需求、控制需求、状态需求、数据需求、管理需求、激励需求、整合需求、延伸增值需求定义一系列节点,这些节点作为服务、增信、溯源、品控、进销存、检查、营销、互动功能的控制管理关键点,例如可为某类产品定义生产、包装、仓储、运输、批发、零售、消费关键节点。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案,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节点按产品的生产、仓储、物流、批发、零售、消费、转送流通顺序进行排列,相邻节点之间有前序和后继关系,每一节点分为可选通过和必须通过条件性质,节点上绑定程序服务分为强制执行或可选执行,结果数据分为必须符合标准或者选择执行标准,只有前序节点的通过条件满足要求时,产品的信息状态才能进入后继节点,后继结点的程序服务才能够激活,后继任务才能够实施,通过产品节点管理来确保产品生产流通消费各个阶段都在可控可管理的范围内,把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各项管理任务和质量要求分解为离散的节点定义、节点任务分配、节点职能质量考核,通过管理单个关键节点符合管理要求来确保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符合要求,并完成相应的既定功能和附加功能。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案,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节点的状态分为运行状态、就绪状态,阻塞状态、排队等待状态、执行后状态;同一时间只有一个节点处于运行状态,从节点链条的开始前端节点到后端节点,顺序检查或执行,只有前驱节点的执行结果满足预定的要求,当前节点的任务执行完毕,当前节点的状态改为执行后状态,后继节点的状态改为就绪状态,满足执行的基本条件,等待访问者的服务请求,当执行中的节点因为资源竞争、外部未调用因素导致当前节点的执行结果无法满足预定要求,则该节点进入阻塞状态,需要其它力量来介入才加入执行后状态,当前节点之后的节点称为排队等待状态节点,排队等待节点上的绑定功能是不可执行,只有通过就绪状态检查的节点,才能进入执行状态。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案,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产品的生命周期内,按业务管理所需要的一系列关键节点进行定义,对节点进行唯一编码,该编码应该包含唯一识别该产品的类别信息,以及节点顺序号,通过节点的顺序号自然识别前序和后继关系,若选择整数来代表节点,系统维护一张产品类别识别码与整数代码的映射关系,这样每一个产品类别的流通节点可以用整数标识。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案,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管理者按照业务需要为每一节点动态绑定服务功能,这些服务功能包括应用服务程序、小程序、微服务程序、网页,关键节点涉及的服务包括溯源采集、质量控制、流通记录、防窜检查、防伪鉴真、扫码奖励、消费激励、举报投诉、意见反馈、文化服务、娱乐互动、金融服务、消费者绑定、物权转移、二次购买,服务功能和服务节点由全局管理者或局部运营者自由定义,功能类型和数量没有限制,各种服务功能采用网页、小程序或者微服务的实现方式;将生产、流通、消费流程中各节点所需要的信息服务功能进行分解,使其方便与节点绑定,通过网页、软件模块或小程序实现,可以采用模块化,也可以微服务化,这些小服务程序可以在云服务器或者下载到智能终端运行。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案,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管理者为节点上的小程序、微服务程序设置不同的触发条件,当满足触发条件时,小程序被启动和运行;触发条件包括产品所处的位置状态、流通状态、质量状态、前序节点完备状态、外部资源关联状态、时间状态、访问者身份、监管状态以及其它外部条件。
根据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案,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产品唯一身份码含有厂商唯一识别代码、品种唯一识别代码和个体唯一序号、以及辅助信息;在产品唯一身份码的尾部加上验证码,可以验证编码的完整性,验证出处,抵御假冒,这个验证码是由厂商的密钥,通过特定算法运算而生成,具有抗击伪造和防止厂商否认的功能,如果验证码的生产过程中包含第三方监理机构的授权和背书信息,那么从验证码中也可以获得相关的信息纠缠。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案,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产品唯一身份码的原文,包括:厂商唯一识别代码、品种唯一识别代码和个体唯一序号组成的字符串进行非对称数字签字,把非对称数字签字结果一次一密的动态密钥,通过动态密钥来控制对称算法和杂凑类算法的运算结果,通过多级运算和算法组合,最终获得所需的验证码长度和安全强度。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案,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厂商采用自主产生的椭圆曲线非对称算法ECC的私钥,目前是256位的ECC算法,也可以才安全强度更高的非对称算法,对产品数字身份编码,包括厂商编码、品种编码、产品序列号编码进行数字摘要提取,用ECC签字算法对摘要进行签字,得到两个256位(R,S)分别进行256位散列,即共512位的签名hash结果,把这两个256位作为两次AES-256的密钥,分别对数字身份编码的SHA-256运算结果的高128位和低128位进行加密运算,把运算结果,即两个128位合成在进行RipeMD-128运算,获得128位运行结果,作为下一轮IDEA运算的密钥,把产品数字身份编码的低八位作为参数输入,获得64位的加密结果,也就是8字节的密文作为压缩签字码;如果要得到更短的编码,再组合运用OUTH算法,CCIT-CRC算法进行运算;非对称算法有RSA、ECC、SM2,对称算法有SM4、AES、3-DES、IDEA,Hash算法有SM3、SHA、MD、RIPEMD,带密钥的hash认证算法有HMAC,校验算法有CRC-32、CRC-24、CRC-16、CRC-8,具体采用哪些算法和流程,有应用需求来确定;该编码设计流程仅代表一种缩短签字码长度的设计思想,任何加密算法的变更或者运算流程的增减都属于该设计思想的一种具体实现方案。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案,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为小程序、网页、微服务程序赋予唯一服务编码,唯一服务编码的产生方式是程序源程序进行数字摘要计算,也可以进行完全Hash运算,再对前述运算结果进行压缩,可采用校验算法或者FPE算法,对结果进行Base58编码或者十进制编码,获得预设长度的服务程序ID,这个程序ID必须具有稳定性和唯一性,也就是在预设时间周期内,其代表的程序是固定的;如果程序在不断修改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个正整数来映射到上述程序ID,系统维持一个正整数到程序ID和程序名称的映射表,使用过程中,引用该正整数来代表程序ID。
根据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服务系统管理生产者、物流商、中间商、零售商、消费者的身份信息,对不同访问者的身份进行自动识别,按照访问者的身份分别提供程序服务,不同的访问者只能使用与自己身份信息对应的服务,只能查看和更新与自己身份相关的信息。
根据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施方案,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小程序、网页赋予执行权限、不可执行状态,赋予该程序在某节点,某时段、某状态可以启动或不可启动、可执行、不可执行,生成小程序、网页与节点的关联关系表。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施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施方案,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管理者设置身份认证和动态权限分配系统,在运行时对访问者的身份进行认证,根据产品状态和节点状态进行动态权限计算,据此生成访问者在当前状态下访问权限表,形成访问者的时效通行证,把该用户的当前的访问权限表,附加有效期,采用数据签名的方式进行防伪防篡改保护,访问者持访问通行证获取程序服务和数据读写权限;系统调度程序和访问控制程序根据访问者的通行证附带的各项参数来启动服务程序,服务程序根据通行证附带的权限参数来存取相应的数据;其中,产品状态包括流通环节中的位置、在生命周期的时间点、当前拥有者、质量状态、流通状态和许可条件。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施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施方案,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管理者只需要管理各类访问者的身份,动态给访问者进行分组,按需添加或删除某资源的访问权限,实现权限的动态分配。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施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施方案,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管理者需要动态组织和添加服务资源,包括程序服务、设备服务、计算服务、金融服务、人力服务,把各种信息化服务按需添加到各节点或者从该节点删除相应的服务,实现动态功能管理和动态资源分配。
根据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施方案,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访问者扫描产品包装上的唯一身份编码来访问服务时,服务器首先判断访问者的身份,获得访问者所在的分组,查找该分组可访问的产品类别和可访问的节点,经过节点访问控制表和资源控制表的过滤计算,获得访问者在当前节点下对各种资源的访问权限,形成防伪防篡改的临时访问通行证;访问者持临时访问通行征对各节点资源进行访问和获取服务。
根据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十七种可能的实施方案,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于第三方合作产业所提供的资源,包括文化资源、名人资源,保险服务、保值金融和衍生业务,作为该产品的附加产品包,与产品生命周期共同存在或者永久存在;对附加产品包,采用智能合约的形式进行定义和发布,用区块链进行保存和程序执行,以分布式账本的形式进行监督和存证取证,防止篡改和删除、接受社会的泛监督和监管机构的仲裁;对于消费过程中新增的文化服务、娱乐服务、金融服务、代管服务、共享添加、分享链条、转让服务,可以在区块链的数据记录中进行永久保存,并采用密码封印的方法进行防伪防窜和防抵赖管理,具体做法是服务订阅者对历史记录进行数字签名,服务提供商对历史记录进行签名认可,数据监管记录者或区块链打包者对区块进行签名打包,向社会公示区块链,由社会进行监督和鉴别,保证附加产品包可仲裁可监管可执行,而且永久存续。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互联网营销方法,通过生成产品的唯一身份码,并将所述唯一身份码设置于所述产品上以及上传至服务器,在所述产品被购买后,购买所述产品的消费者通过扫码所述唯一身份码登录所述服务器,录入个人信息,建立所述产品与购买所述产品的消费者的关联,消费者通过该关联获得所述产品的营销附加权限。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互联网营销方法,使得生产企业获得前所未有的社会资源调度能力、动态整合能力、渠道管控能力和激励能力,能够直接与消费者互动,自主维护消费粉丝群,也能够个性营销,精准营销,与金融保险、文化娱乐等服务深度融合,拓展营销场景和延展服务产业链条长度。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互联网营销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互联网营销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服务关键节点的设置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互联网营销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互联网营销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S102:
S100、生成产品的唯一身份码,并将所述唯一身份码设置于所述产品上以及上传至服务器,所述唯一身份码,包括:图形标签、电子标签或数字标签,其中,所述唯一身份码采用印刷、打印、烧制或贴标的方式附着于所述产品上。
厂商、监管机构协同建立同步数据库或者区块链接点,保存产品身份编码、厂商基本型信息以及编码验证一次性密钥。区块链各节点相互同步并形成分布式共识账簿,公众每一次访问就进行验证和监督,形成持续增长的公信力。
把产品身份码作为产品信息检索和服务的键值和访问入口URL,访问入口URL与产品流程中的节点服务在运行时动态关联,服务器上的调度程序根据访问者的身份、地理位置、时间或产品所在生命周期状态、所处节点、以及管理管理策略,选择相应的信息服务。访问者与提供服务的节点和服务程序服务是在运行时动态绑定。
在产品生命周期中有生产、运输、销售、售后、消费等时间流程,在流程中的所需环节动态定义信息服务节点,节点以时间或业务逻辑顺序排列为离散节点链,访问进行时在相应节点上动态绑定服务程序,在节点上动态加载数据采集、互动服务、渠道激励、资源组织、消费鉴别、投诉建议、文化娱乐、金融保险、消费关联、质量溯源、政府监管等程序服务。
每一所述信息服务关键节点预设有对应的激活条件,所述信息服务关键节点按照所述产品的流通流程进行排列,包括:生产节点、包装节点、仓储节点、运输节点、批发节点、零售节点、消费节点,相邻关键节点之间有前序和后继关系,只有前序关键节点的通过条件满足要求时,所述产品的信息状态才能进入后继关键节点,并激活该后继关键节点的程序服务,所述程序服务包括溯源采集、质量控制、流通记录、防窜检查、防伪鉴真、扫码奖励、消费激励、举报投诉、意见反馈、文化服务、娱乐互动、金融服务、消费者绑定、物权转移以及二次购买,每一关键节点对应程序服务中的一种或多种服务。
将生产、流通、消费等流程中各节点所需要的信息服务功能进行分解,过网页、软件模块或小程序实现,给小程序和服务页面赋予唯一识别码,使其方便与节点绑定。
每一个节点维护一张资源控制表,包括资源的名称、属性、读写权限、运行权限、运行条件等参数;动态添加或删除该节点的服务程序或者设备资源,数据资源,即是功能组态的过程。
每一个节点维护一张访问权限控制表,作为一个访问权限过滤器,通过过滤器检查的权限被赋予给访问者,访问权限控制表包括该节点下所有资源的标识,以及被授予访问权限的身份分组的标识,以及访问控制权限等属性,访问权限与运行时访问者的身份、产品状态、节点状态管理策略相关,在访问发生时间进行动态权限控制。默认情况,出现在节点访问控制表中的身份标识具有对应的访问权,没有出现的身份意味着禁止访问。
管理者对人、设备、资源、组织机构进行统一身份编码,每一件可管理的最小单元都分配一个唯一的身份编码,按照属性对人和组织机构进行分类分组,形成身份管理表,包括个体和分组的关系,分组与个体的权限分配结构;动态赋予使用者相应的身份属性,根据身份属性来确定访问节点的权限、程序执行权限、数据存取和资源使用权限。
管理者对数据、程序服务、设备等各种资源设置访问等级和权限,进行动态权限分配和权限管理,不同的访问者属于不同的分组并且赋予不同的访问等级,拥有与访问等级相应的访问权限,对访问者的身份进行认证,根据产品状态和节点状态进行动态权限计算,据此生成访问者在当前状态下访问权限表,形成访问者的时效通行证,该通行证只能在某节点某些状态下有效,其时效性和可访问节点的状态检查由后服务端权限管理模块动态检查。系统调度程序和访问控制程序根据访问者的通行证附带的各项参数来启动服务程序,服务程序根据通行证附带的权限参数来存取相应的数据。
第三方合作产业所提供的资源,包括文化资源、名人资源,保险服务、保值金融等资源和衍生业务,作为该产品的附加产品包,与产品生命周期共同存在或者永久存在。对附加产品包,采用智能合约的形式进行定义和发布,用区块链进行保存和程序执行,以分布式账本的形式进行监督和存证取证,防止篡改和删除、接受社会的泛监督和监管机构的仲裁。对于消费过程中新增的文化服务、娱乐服务、金融服务、代管服务、共享添加、分享链条、转让服务,可以在区块链的数据记录中进行永久保存,并采用密码封印的方法进行防伪防窜和防抵赖管理,具体做法是服务订阅者对历史记录进行数字签名,服务提供商对历史记录进行签名认可,数据监管记录者或区块链打包者对区块进行签名打包,向社会公示区块链,由社会进行监督和鉴别,保证附加产品包可仲裁可监管可执行,而且永久存续。
当产品从商业流通阶段进入消费阶段时,设置产品已经出售标志,设置售后服务的关键节点为可执行状态,启动文化服务、娱乐服务、保险服务、理赔服务、金融服务、续订、转让服务、衍生服务等新兴业务,这些服务只与某一具体的消费者相关,所以在销售终端,需要绑定购买者,该购买者被赋予该产品的售后节点的访问权限和预定的服务。一旦某产品与某一具体的消费者的身份绑定,后台服务将对该消费者进行认证,供预先设定的访问权限,享有相应的售后服务和延伸服务。
售后服务包括一种增值的、内容延展的服务,有静态服务和动态服务。静态服务是售前已经明确约定的服务项目和内容,动态服务是指包括厂商在内的产业链服务商,以及厂商的合作联盟,共同新增的服务项目,是消费者的可选服务项目,属于动态可扩展可选择的服务,后台服务商以网页、小程序、微服务的方式实现,采用动态绑定的方式加载到售后服务的节点上,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产品唯一身份码的方式选择动态新增的服务项目。
接收用户使用智能终端对所述唯一身份码进行识别的信息,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服务器建立连接,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智能终端的身份信息,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用户输入的关键节点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操作权限,根据该操作权限确定所述用户的程序服务,不同的用户对应不同的操作权限,不同的操作权限对应不同的程序服务,不同的用户只能使用与自己身份信息对应的程序服务,包括:所述产品在生产线阶段,所述用户的身份是生产者,所属服务器为生产者提供产品溯源信息录入服务以及产品包装信息录入服务;所述产品进入物流阶段,根据物流从业者的身份信息提供包括产品装载时间、承运人、运输线路、启运时间的产品物流信息录入服务;所述产品进入销售环节阶段,批发、零售节点的用户获得与自己身份相关的通过记录、溯源鉴别、开箱拆包记录、流通渠道记录、销售激励记录服务。
接收所述用户依据操作权限上传的当前关键节点的流程信息,并根据所述用户的操作权限对上传的当前关键节点的流程信息进行记录,以及,对历史流程信息进行查询。
在产品流通中,服务器接收用户通过互联网使用手机或扫描终端扫描唯一身份码,将查询结果发回给用户的手机或扫描终端,查询结果包含产品产地、制造商、生产时间、名称、型号、产品流通信息、产品是否在销售中、产品是否已经售出,对于已经售出的产品,不能再销售。
具体地,给每一件产品赋予唯一身份编码,采用安全数字身份编码技术,具有空间唯一性,既是产品的溯源码,也具有防伪属性,同时兼具渠道防窜、大数据关联的用途,作为产品信息和服务的检索的键值和访问入口。
产品唯一身份码含有厂商唯一识别代码、品种唯一识别代码和个体唯一序号、以及辅助信息。在产品唯一身份码的尾部加上验证码,可以验证编码的完整性,验证出处,抵御假冒,这个验证码是由厂商的密钥,通过特定算法运算而生成,具有抗击伪造和防止厂商否认的功能,如果验证码的生产过程中包含第三方监理机构的授权和背书信息,那么从验证码中也可以获得相关的信息纠缠。
对产品唯一身份码的原文,包括:厂商唯一识别代码、品种唯一识别代码和个体唯一序号等组成的字符串进行非对称数字签字,把非对称数字签字结果一次一密的动态密钥,通过动态密钥来控制对称算法和杂凑类算法的运算结果,通过多级运算和算法组合,最终获得所需的验证码长度和安全强度。
厂商采用自主产生的椭圆曲线非对称算法ECC的私钥,目前是256位的ECC算法,也可以才安全强度更高的非对称算法,对产品数字身份编码,包括厂商编码、品种编码、产品序列号编码进行数字摘要提取,用ECC签字算法对摘要进行签字,得到两个256位(R,S)分别进行256位散列,即共512位的签名hash结果,把这两个256位作为两次AES-256的密钥,分别对数字身份编码的SHA-256运算结果的高128位和低128位进行加密运算,把运算结果,即两个128位合成在进行RipeMD-128运算,获得128位运行结果,作为下一轮IDEA运算的密钥,把产品数字身份编码的低八位作为参数输入,获得64位的加密结果,也就是8字节的密文作为压缩签字码。如果要得到更短的编码,再组合运用OUTH算法,CCIT-CRC算法进行运算。非对称算法有RSA、ECC、SM2等多种选择,对称算法有SM4、AES、3-DES、IDEA及其它替代算法,Hash算法有SM3、SHA、MD、RIPEMD等多种选项,带密钥的hash认证算法有HMAC等,校验算法有CRC-32、CRC-24、CRC-16、CRC-8等多种选项,具体采用哪些算法和流程,有应用需求来确定。该编码设计流程仅代表一种缩短签字码长度的设计思想,任何加密算法的变更或者运算流程的增减都属于该设计思想的一种具体实现方案。
产品唯一身份编码具有多种承载形式,包括图形标签或者电子标签等形式,采用印刷、打印、烧制、贴标等方式把产品唯一身份编码永久性或阶段性地附着在产品的包装上。
产品唯一身份编码是服务的访问入口或者URL,与运行在互联网上的云服务器或者企业服务器上程序服务关联,访问者采用智能终端通过网络通讯把含有产品唯一身份编码的链接或者字符串传输到云服务器上的应用程序,应用程序根据访问者的身份、地理位置、时间或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状态,选择相应的信息服务,并实现互动交互;也就是为访问者提供服务的节点和应用程序服务是在运行时确定的,与访问入口的关联关系是动态绑定的。
其中,上述信息服务是由应用程序根据产品所在的节点状态以及访问者的身份确定相应的服务,例如,产品在生产线阶段,访问者的身份是生产者,那么后台服务程序将为生产者提供:产品溯源信息录入服务,产品包装信息录入服务,假如产品进入物流阶段,那么就根据物流从业者的身份信息来提供产品的物流信息录入服务,包括产品装载时间、承运人、运输线路、启运时间等,当产品的生命周期进入销售环节,批发、零售节点的访问者才能获得与自己身份相关的服务,比如使用产品的通过记录、溯源鉴别、开箱拆包记录、流通渠道记录、销售激励记录、购买者身份记录等后台系统提供的功能服务。
S101、在所述产品被购买后,购买所述产品的消费者通过扫码所述唯一身份码登录所述服务器,录入个人信息,建立所述产品与购买所述产品的消费者的关联。
具体地,在产品出售时,后台系统检测所有前序节点已经执行完成,符合销售条件,一旦把该产品标志为已经出售状态,后台系统将检查产品的附加产品服务包的就绪状态,把产品的服务程序设置为可执行状态,把数据设置为可读写状态,把预订功能、分享功能、直播功能、对讲功能、播放功能、选择功能设置为可执行状态,设置使用权限过滤表,把访问权限和执行权限授予绑定的消费者帐号。
S102、在建立关联后,获得所述产品的营销附加权限,享有相应的售后服务和延伸服务,所述售后服务包括静态服务和动态服务,静态服务包括售前已经明确约定的服务项目和内容,动态服务包括厂商在内的产业链服务商以及厂商的合作联盟共同新增的服务项目,延伸服务包括名人歌曲在线播放权限、名人歌曲下载及分享权限、名人祝福权限、名人文字展播权限、价值保险权限、回购保证权限、共享部分附加产品权限、名人视频权限和名人异地协同直播权限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访问者通过智能手机、智能读码设备获取产品包装上的唯一身份标识码,通过互联网把包含产品唯一码字符串和访问请求的报文传输到云服务器,云服务程序对访问者进行身份认证,确定访问者身份,以产品唯一码为索引来检索产品的状态信息,以访问者身份信息和产品状态信息来查找和计算该访问者对该产品在该节点的访问权限,调度程序根据访问权限启动相应的服务程序,访问控制程序根据数据读写权限来操作数据;产品的当前状态信息包括产品所在流通环节中的位置、在生命周期的时间点、当前拥有者、质量状态、流通状态和许可条件等,结合访问者身份和产品状态信息,由访问权限分配模块计算访问权限,把该用户的当前的访问权限表,附加有效期,采用数据签名的方式进行防伪防篡改保护,访问者持访问通行证获取程序服务和数据读写权限。
具体地,产品的售后服务的附加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名人明星歌曲选取,歌曲播放,名人祝福语言和文字展播,名人视频播放,名人异地协同直播等。
产品的售后增值服务包括:价值保险,回购保证。
产品的文娱服务分享,名人酒的拥有者可以对音乐或图像进行标注,然后下载分享和传播,可与移动音响关联播放。
产品的延伸服务包括文娱服务共享,允许购买者在主账号之下,添加数量有限的子账号,子账号可以共享部分文化娱乐服务。
产品售后服务和附加产品包的信息服务通过网页、小程序、微服务等方式开发、管理和动态绑定。
以上步骤S100-S102可以更为详细地表现为如图2所示的流程。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在建立关联后,获得所述产品的营销附加权限,享有相应的售后服务和延伸服务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绑定的所述产品的优惠凭证,并设置将所述优惠凭证保存在所述产品对应的服务器的存储空间或发送到指定的邮箱、通讯软件或手机短信中。
具体地,产品的厂商、营销商可以向产品的账号推送优惠卷、活动卷、回馈凭证,这些凭证可以保存在系统自动分配的存储空间,也可以转发到消费者指定的邮箱、微信和短信等,消费者可以设置通知条件和通知方式。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在建立关联后,获得所述产品的营销附加权限,享有相应的售后服务和延伸服务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消费者转增所述产品的转赠请求时,通过所述产品对应的服务器的转赠服务程序,为所述产品的新所有者添加账号,并设置临时访问密码,通知所述新所有者;
接收所述新所有者登陆所述服务器后的密码修改请求,修改所述临时访问密码,生成转赠记录并存储在所述服务器。
具体地,产品的拥有者登录服务系统后,可以使用转赠程序,添加新拥有者的账号,设置临时访问密码,新拥有者登录后台服务,更改临时访问密码,转入记录被写录入区块链,永久保存。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在建立关联后,获得所述产品的营销附加权限,享有相应的售后服务和延伸服务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管理者在产品生命周期某一些环节,根据业务需求,例如功能需求、检查需求、控制需求、状态需求、数据需求、管理需求、激励需求、整合需求、延伸增值需求等定义一系列节点,这些节点作为服务、增信、溯源、品控、进销存、检查、营销、互动等功能的关键点,例如可为某类产品定义生产、包装、仓储、运输、批发、零售、消费等关键节点。
对产品的生命周期内,按业务管理所需要的一系列关键节点进行定义,对节点进行唯一编码,该编码应该包含唯一识别该产品的类别信息,以及节点顺序号,可以通过节点的顺序号自然识别前序和后继关系,如果选择整数来代表节点,系统维护一张产品类别识别码与整数代码的映射关系,这样每一个产品类别的流通节点可以用整数标识,每一所述关键节点预设有对应的激活条件;
接收用户使用智能终端对所述唯一身份码进行识别的信息,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云服务器建立连接,所述云服务器获取所述智能终端的身份信息,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用户输入的关键节点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操作权限;
所述云服务器验证当前关键节点的所述激活条件是否已满足,确认满足激活条件后,用户通过所述智能终端上传当前关键节点的流程信息,并根据所述用户的操作权限对历史流程信息进行查询。
具体地,管理者按照业务需求,在产品生命周期某一些环节,根据业务需求,例如功能需求、检查需求、控制需求、状态需求、数据需求、管理需求、激励需求、整合需求、延伸增值需求等定义一系列节点,这些节点作为服务、溯源、品控、进销存、检查、营销、互动等功能的绑定关键点,相邻节点之间有前序和后继关系,每一节点分为可选通过和必须通过等条件性质,节点上绑定程序服务分为强制执行或可选执行,结果数据分为必须符合标准或者选择执行标准,只有前序节点的通过条件满足要求时,产品的信息状态才能进入后继节点,后继结点的程序服务才能够激活,后继任务才能够实施,通过产品节点管理来确保产品生产流通消费各个阶段都在可控可管理的范围内,把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各项管理任务和质量要求分解为离散的节点定义、节点任务分配、节点职能质量考核,通过管理单个关键节点符合管理要求来确保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符合要求,并完成相应的既定功能和附加功能。
管理者按照业务需要为每一节点动态绑定服务功能,这些服务功能包括应用服务程序、小程序、微服务程序等,关键节点涉及的服务包括溯源采集、质量控制、流通记录、防窜检查、防伪鉴真、扫码奖励、消费激励、举报投诉、意见反馈、文化服务、娱乐互动、金融服务、消费者绑定、物权转移、二次购买等,服务功能和服务节点由全局管理者或局部运营者自由定义,功能类型和数量没有限制,各种服务功能采用网页、小程序或者微服务的实现方式,将生产、流通、消费等流程中各节点所需要的信息服务功能进行分解,使其方便与节点绑定,通过网页、软件模块或小程序实现,可以采用模块化,也可以微服务化,这些小服务程序可以在云服务器或者下载到智能终端运行。
每一个节点维护一张资源控制表,包括资源的名称、属性、读写权限、运行权限、运行条件等参数;动态添加或删除该节点的服务程序或者设备资源,数据资源,即是功能组态的过程。每一个节点作为一个访问权限过滤器,通过过滤器检查的权限被赋予给访问者,访问权限控制表包括该节点下所有资源的标识,以及被授予访问权限的身份分组的标识,以及访问控制权限等属性。默认情况,出现在节点访问控制表中的身份标识具有对应的访问权,没有出现的身份意味着禁止访问。
对服务平台管理的人、设备、资源、组织机构进行统一身份编码,每一件可管理的最小单元都分配一个唯一的身份编码,按照属性对人和组织机构进行分类分组,形成身份管理表,包括个体和分组的关系,分组与个体的权限分配结构;管理者对平台系统的参与者或使用者,包括生产商、流通商、中间商、销售商、服务商、消费者等进行身份管理,对不同的群体或者个体进行身份分类分组,赋予使用者相应的身份属性,根据身份属性来确定访问节点的权限、程序执行权限、与数据存取和资源使用权限。
为小程序、网页、微服务等程序赋予唯一服务编码,唯一服务编码的产生方式是程序源程序进行数字摘要计算,也可以进行完全Hash运算,再对前述运算结果进行压缩,例如采用校验算法或者FPE算法,对结果进行Base58编码或者十进制编码,获得预设长度的服务程序ID,这个程序ID必须具有稳定性和唯一性,也就是在预设时间周期内,其代表的程序是固定的。如果程序在不断修改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个正整数来映射到上述程序ID,系统维持一个正整数到程序ID和程序名称的映射表,使用过程中,引用该整整数来代表程序ID。对小程序、网页赋予执行权限、不可执行等状态,赋予该程序在某节点,某时段、某状态等可以启动或不可启动、可执行、不可执行等条件,生成小程序、网页与节点的关联关系表。
管理者对数据、程序服务、设备等各种资源设置访问等级和权限,不同的访问者属于不同的分组并且赋予不同的访问等级,拥有与访问等级相应的访问权限。服务系统管理生产者、物流商、中间商、零售商、消费者的身份信息,对不同访问者的身份进行自动识别,按照访问者的身份分别提供程序服务,不同的访问者只能使用与自己身份信息对应的服务,只能查看和更新与自己身份相关的信息,例如,为生产者提供产品的基本信息录入、编辑和存储服务,为仓储管理者提供出入库的记录服务;为物流商提供产品收发和运输路径的信息录入等。
管理者设置身份认证和动态权限分配系统,在运行时对访问者的身份进行认证,根据产品状态(包括流通环节中的位置、在生命周期的时间点、当前拥有者、质量状态、流通状态和许可条件等)和节点状态进行动态权限计算,据此生成访问者在当前状态下访问权限表,形成访问者的时效通行证,把该用户的当前的访问权限表,附加有效期,采用数据签名的方式进行防伪防篡改保护,访问者持访问通行证获取程序服务和数据读写权限;系统调度程序和访问控制程序根据访问者的通行证附带的各项参数来启动服务程序,服务程序根据通行证附带的权限参数来存取相应的数据。管理者只需要管理各类访问者的身份,动态给访问者进行分组,按需添加或删除某资源的访问权限,实现权限的动态分配。管理者还需要动态组织和添加服务资源,包括程序服务、设备服务、计算服务、金融服务、人力服务,把各种信息化服务按需添加到各节点或者从该节点删除相应的服务,实现动态功能管理和动态资源分配。
当访问者扫描产品包装上的唯一身份编码来访问服务时,服务器首先判断访问者的身份,获得访问者所在的分组,查找该分组可访问的产品类别和可访问的节点,经过节点访问控制表和资源控制表的过滤计算,获得访问者在当前节点下对各种资源的访问权限,形成防伪防篡改的临时访问通行证;访问者持临时访问通行征对各节点资源进行访问和获取服务。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关键节点,包括:生产节点、包装节点、仓储节点、运输节点、批发节点、零售节点、消费节点。
具体地,上述关键节点设置方式可以是某类产品的生产、包装、仓储、运输、批发、零售、消费等关键节点,节点按产品的生产、仓储、物流、批发、零售、消费等流通顺序进行排列。
节点按产品的生产、仓储、物流、批发、零售、消费、转送等流通顺序进行排列,相邻节点之间有前序和后继关系,每一节点分为可选通过和必须通过等条件性质,节点上绑定程序服务分为强制执行或可选执行,结果数据分为必须符合标准或者选择执行标准,只有前序节点的通过条件满足要求时,产品的信息状态才能进入后继节点,后继结点的程序服务才能够激活,后继任务才能够实施,通过产品节点管理来确保产品生产流通消费各个阶段都在可控可管理的范围内,把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各项管理任务和质量要求分解为离散的节点定义、节点任务分配、节点职能质量考核,通过管理单个关键节点符合管理要求来确保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符合要求,并完成相应的既定功能和附加功能。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激活条件,包括:产品所处的位置状态、流通状态、质量状态、前序节点完备状态、外部资源关联状态、时间状态、访问者身份、监管状态以及其它外部条件。
具体地,管理者为节点上的小程序、微服务程序设置不同的触发条件,当满足触发条件时,小程序被启动和运行。触发条件包括产品所处的位置状态、流通状态、质量状态、前序节点完备状态、外部资源关联状态、时间状态、访问者身份、监管状态以及其它外部条件。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流通状态,包括:节点的状态分为运行状态、就绪状态,阻塞状态、排队等待状态、执行后状态。同一时间只有一个节点处于运行状态,从节点链条的开始前端节点到后端节点,顺序检查或执行,只有前驱节点的执行结果满足预定的要求,当前节点的任务执行完毕,当前节点的状态改为执行后状态,后继节点的状态改为就绪状态,满足执行的基本条件,等待访问者的服务请求,当执行中的节点因为资源竞争、外部未调用等因素导致当前节点的执行结果无法满足预定要求,则该节点进入阻塞状态,需要其它力量来介入才加入执行后状态,当前节点之后的节点称为排队等待状态节点,排队等待节点上的绑定功能是不可执行,只有通过就绪状态检查的节点,才能进入执行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互联网营销系统,如图4所示,该系统包括:
唯一身份码生成模块20,用于生成产品的唯一身份码,并将所述唯一身份码设置于所述产品上以及上传至服务器,所述唯一身份码,包括:图形标签、电子标签或数字标签,其中,所述唯一身份码采用印刷、打印、烧制或贴标的方式附着于所述产品上。
具体地,给每一件产品赋予唯一身份编码,采用安全数字身份编码技术,具有空间唯一性,既是产品的溯源码,也具有防伪属性,同时兼具渠道防窜、大数据关联的用途,作为产品信息和服务的检索的键值和访问入口。
产品唯一身份编码具有多种承载形式,包括图形标签或者电子标签等形式,采用印刷、打印、烧制、贴标等方式把产品唯一身份编码永久性或阶段性地附着在产品的包装上。
产品唯一身份编码是服务的访问入口或者URL,与运行在互联网上的云服务器或者企业服务器上程序服务关联,访问者采用智能终端通过网络通讯把含有产品唯一身份编码的链接或者字符串传输到云服务器上的应用程序,应用程序根据访问者的身份、地理位置、时间或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状态,选择相应的信息服务,并实现互动交互;也就是为访问者提供服务的节点和应用程序服务是在运行时确定的,与访问入口的关联关系是动态绑定的。
其中,上述信息服务是由应用程序根据产品所在的节点状态以及访问者的身份确定相应的服务,例如,产品在生产线阶段,访问者的身份是生产者,那么后台服务程序将为生产者提供:产品溯源信息录入服务,产品包装信息录入服务,假如产品进入物流阶段,那么就根据物流从业者的身份信息来提供产品的物流信息录入服务,包括产品装载时间、承运人、运输线路、启运时间等,当产品的生命周期进入销售环节,批发、零售节点的访问者才能获得与自己身份相关的服务,比如使用产品的通过记录、溯源鉴别、开箱拆包记录、流通渠道记录、销售激励记录、购买者身份记录等后台系统提供的功能服务。
关联模块21,用于在所述产品被购买后,购买所述产品的消费者通过扫码所述唯一身份码登录所述服务器,录入个人信息,建立所述产品与购买所述产品的消费者的关联。
具体地,在产品出售时,后台系统检测所有前序节点已经执行完成,符合销售条件,一旦把该产品标志为已经出售状态,后台系统将检查产品的附加产品服务包的就绪状态,把产品的服务程序设置为可执行状态,把数据设置为可读写状态,把预订功能、分享功能、直播功能、对讲功能、播放功能、选择功能设置为可执行状态,设置使用权限过滤表,把访问权限和执行权限授予绑定的消费者帐号。
权限获取模块22,用于在建立关联后,获得所述产品的营销附加权限,所述营销附加权限包括名人歌曲在线播放权限、名人歌曲下载及分享权限、名人祝福权限、名人文字展播权限、价值保险权限、回购保证权限、共享部分附加产品权限、名人视频权限和名人异地协同直播权限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具体地,产品的售后服务的附加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名人明星歌曲选取,歌曲播放,名人祝福语言和文字展播,名人视频播放,名人异地协同直播等。
产品的售后增值服务包括:价值保险,回购保证。
产品的文娱服务分享,名人酒的拥有者可以对音乐或图像进行标注,然后下载分享和传播,可与移动音响关联播放。
产品的延伸服务包括文娱服务共享,允许购买者在主账号之下,添加数量有限的子账号,子账号可以共享部分文化娱乐服务。
产品售后服务和附加产品包的信息服务通过网页、小程序、微服务等方式开发、管理和动态绑定。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权限获取模块22,还包括:
获取绑定的所述产品的优惠凭证,并设置将所述优惠凭证保存在所述产品对应的服务器的存储空间或发送到指定的邮箱、通讯软件或手机短信中。
具体地,产品的厂商、营销商可以向产品的账号推送优惠卷、活动卷、回馈凭证,这些凭证可以保存在系统自动分配的存储空间,也可以转发到消费者指定的邮箱、微信和短信等,消费者可以设置通知条件和通知方式。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转增模块23,用于当接收到消费者转增所述产品的转赠请求时,通过所述产品对应的服务器的转赠服务程序,为所述产品的新所有者添加账号,并设置临时访问密码,通知所述新所有者;接收所述新所有者登陆所述服务器后的密码修改请求,修改所述临时访问密码,生成转赠记录并存储在所述服务器。
具体地,产品的拥有者登录服务系统后,可以使用转赠程序,添加新拥有者的账号,设置临时访问密码,新拥有者登录后台服务,更改临时访问密码,转入记录被写录入区块链,永久保存。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为物联网上的任何产品赋予唯一识别码,按任务需求在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的各环节定义服务节点,在该节点上动态加载数据采集、互动服务、溯源监管、渠道激励、资源组织、消费鉴别、投诉建议、文化娱乐、金融保险、消费关联等程序服务和信息服务,按需求和应用场景来动态组织和驱动各环节的资源,动态赋予节点不同的资源和能力,对采集的关键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和分类,实现溯源追责、品质管理、防伪、防窜、精准广告、文化营销、粉丝营销、消费互动等功能,具有低成本、易维护、易使用、易推广、可扩展等特点;新系统新平台以产品唯一身份编码为入口,建立了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直达通道,粘接了其它衍生服务行业,增加了营销场景和服务内容,延伸了产业链,把金融保险、投资理财、文化娱乐、防伪防窜、溯源追责等服务相互融合,互为增强,能快速响应消费需求、增加产品附加值、扩大消费群体,服务平台将极大增加消费信心和满意度,同时诞生新的产业和新的业务,对产业升级、服务升级有极大的示范作用。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方法和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0)

1.一种互联网动态营销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生成产品的唯一身份码,并将所述唯一身份码设置于所述产品上以及保存在服务器或区块链共识账簿;
把产品身份码作为产品信息检索和获取服务的键值或访问入口,产品流通过程中的信息服务在运行时动态关联和呈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联网动态营销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服务器上的调度程序根据访问者的身份、地理位置、时间、产品所在生命周期状态、所处信息服务关键节点、以及管理策略,选择相应的信息服务;访问者与信息服务关键节点以及服务程序是在运行时动态绑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联网动态营销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联网动态营销控制方法还包括:
产品唯一身份码含有厂商唯一识别代码、品种唯一识别代码和个体唯一序号、以及辅助信息;在产品唯一身份码的尾部加上验证码,该验证码是由厂商的密钥,通过预设算法运算而生成,若验证码的生产过程中包含第三方监理机构的授权和背书信息,验证码中附加相关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联网动态营销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联网动态营销控制方法还包括:
对产品唯一身份码的原文,包括:厂商唯一识别代码、品种唯一识别代码和个体唯一序号组成的字符串进行非对称数字签字,把非对称数字签字结果一次一密的动态密钥,通过动态密钥来控制对称算法和杂凑类算法的运算结果,通过多级运算和算法组合,最终获得所需的验证码长度和安全强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联网动态营销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联网动态营销控制方法还包括:
厂商采用自主产生的椭圆曲线非对称算法的私钥,目前是256位的椭圆曲线非对称算法,或安全强度更高的非对称算法,对产品数字身份编码,包括厂商编码、品种编码、产品序列号编码进行数字摘要提取,用椭圆曲线非对称算法签字算法对摘要进行签字,得到两个256位的签字,对两个签字分别进行256位散列,即共512位的签字哈希结果,把这两个256位作为两次高级加密标准算法-256的密钥,分别对数字身份编码的安全散列算法-256 运算结果的高128位和低128位进行加密运算,把运算结果,即两个128位合成在进行RACE原始完整性校验讯息摘要-128运算,获得128位运行结果,作为下一轮国际数据加密算法运算的密钥,把产品数字身份编码的低八位作为参数输入,获得64位的加密结果,也就是8字节的密文作为压缩签字码;如果要得到更短的编码,再组合运用奥思算法、CCIT-CRC算法进行运算;其中,非对称算法有RSA加密算法、椭圆曲线非对称算法、SM2算法,对称算法有SM4算法、高级加密标准算法、三重数据加密算法、国际数据加密算法,哈希算法有SM3算法、安全散列算法、消息摘要算法、RACE原始完整性校验讯息摘要算法,带密钥的哈希认证算法有哈西消息认证码,校验算法有循环冗余校验-32、循环冗余校验-24、循环冗余校验-16、循环冗余校验-8,由应用需求确定具体采用的算法和流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联网动态营销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产品流通过程包括产品生命周期中的生产、运输、销售、售后、消费时间和业务流程,信息服务关键节点以时间或业务逻辑顺序排列为离散节点链,访问进行时在相应信息服务关键节点上动态绑定服务程序;
所述信息服务关键节点按产品的生产、仓储、物流、批发、零售、消费、转送流通顺序进行排列,相邻信息服务关键节点之间有顺序关系,每一信息服务关键节点分为可选通过和必须通过条件性质,信息服务关键节点上绑定程序服务分为强制执行和可选执行,结果数据分为必须符合标准或者选择执行标准,只有当前信息服务关键节点的通过条件满足要求时,产品的信息状态才能进入下一个信息服务关键节点,下一个信息服务关键节点的程序服务才能够激活,下一个任务才能够实施,通过产品的信息服务关键节点管理来确保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中各个阶段都在可控可管理的范围内,把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各项管理任务和质量要求分解为离散的信息服务关键节点定义、信息服务关键节点任务分配、信息服务关键节点职能质量考核,通过管理单个信息服务关键节点符合管理要求来确保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符合要求,并完成相应的既定功能和附加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互联网动态营销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信息服务关键节点预设有对应的激活条件,所述信息服务关键节点按照所述产品的流通流程进行排列,相邻信息服务关键节点之间有前序和后继关系, 只有前序信息服务关键节点的通过条件满足要求时,所述产品的信息状态才能进入后继信息服务关键节点,并激活该后继信息服务关键节点的程序服务,每一信息服务关键节点对应程序服务中的一种或多种服务;
信息服务关键节点的状态分为运行状态、就绪状态,阻塞状态、排队等待状态、执行状态;同一时间只有一个信息服务关键节点处于运行状态,从信息服务关键节点链条的开始前端信息服务关键节点到后端信息服务关键节点,顺序检查或执行,只有当前信息服务关键节点的执行结果满足预定的要求,当前信息服务关键节点的任务执行完毕,当前信息服务关键节点的状态改为执行状态,下一个信息服务关键节点的状态改为就绪状态,满足执行的预设条件,等待访问者的服务请求,当前信息服务关键节点因为资源竞争、外部未调用因素导致当前信息服务关键节点的执行结果无法满足预定要求时,该信息服务关键节点进入阻塞状态,需要其它力量来介入才加入执行状态,当前信息服务关键节点之后的信息服务关键节点称为排队等待状态信息服务关键节点,排队等待信息服务关键节点上的绑定功能不可执行,只有通过就绪状态检查的信息服务关键节点,该信息服务关键节点才能进入执行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互联网动态营销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流程中各信息服务关键节点所需要的信息服务功能进行分解,通过网页、软件模块或小程序实现,给小程序和服务页面赋予唯一识别码,使其与信息服务关键节点绑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互联网动态营销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联网动态营销控制方法还包括:
为小程序、网页、微服务程序赋予唯一服务编码,唯一服务编码的产生方式是程序源程序进行数字摘要计算,或进行完全哈希运算,再对运算结果进行压缩,可采用校验算法或者FPE算法,对结果进行Base58编码或者十进制编码,获得预设长度的微服务程序ID,这个程序ID必须具有稳定性和唯一性,也就是在预设时间周期内,其代表的程序是固定的;如果程序在不断修改过程中,采用一个正整数来映射到上述程序ID,系统维持一个正整数到程序ID和程序名称的映射表,使用过程中,引用该正整数来代表程序ID。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互联网动态营销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个信息服务关键节点维护一张资源控制表,包括资源的名称、属性、读写权限、运行权限、运行条件参数;动态添加或删除该信息服务关键节点的服务程序或者设备资源,数据资源。
11.一种互联网动态营销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管理者对人、设备、资源、组织机构进行统一身份编码,每一件可管理的最小单元都分配一个唯一的身份编码,按照属性对人和组织机构进行分类分组,形成身份管理表,包括个体和分组的关系,分组与个体的权限分配结构;动态赋予使用者相应的身份属性,根据身份属性来确定访问信息服务关键节点的权限、程序执行权限、数据存取和资源使用权限。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互联网动态营销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联网动态营销控制方法还包括:
管理者按照业务需要为每一信息服务关键节点动态绑定服务功能,这些服务功能包括应用服务程序、小程序、微服务程序、网页,信息服务关键节点涉及的服务包括溯源采集、质量控制、流通记录、防窜检查、防伪鉴真、扫码奖励、消费激励、举报投诉、意见反馈、文化服务、娱乐互动、金融服务、消费者绑定、物权转移、二次购买,服务功能和信息服务关键节点由全局管理者和局部运营者自由定义,功能类型和数量没有限制,各种服务功能采用网页、小程序或者微服务程序的实现方式;将生产、流通、消费流程中各信息服务关键节点所需要的信息服务功能进行分解,使其方便与节点绑定,通过网页、软件模块或小程序实现,采用模块化,或微服务程序化,所述小程序在云服务器或者下载到智能终端运行。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互联网动态营销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联网动态营销控制方法还包括:
管理者为信息服务关键节点上的小程序、微服务程序设置不同的触发条件,当满足触发条件时,小程序被启动和运行;触发条件包括产品所处的位置状态、流通状态、质量状态、上一个信息服务关键节点完备状态、外部资源关联状态、时间状态、访问者身份、监管状态以及其它外部条件。
14.一种互联网动态营销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管理者对数据、程序服务、设备各种资源设置访问等级和权限,进行动态权限分配和权限管理,不同的访问者属于不同的分组并且赋予不同的访问等级,拥有与访问等级相应的访问权限,对访问者的身份进行认证。
15.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互联网动态营销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管理系统根据产品状态和信息服务关键节点状态进行动态权限计算,据此生成访问者在当前状态下访问权限表,形成访问者的时效通行证,该通行证只能在预设的信息服务关键节点的预设状态下有效,其时效性和可访问信息服务关键节点的状态由服务端权限管理模块动态检查;系统调度程序和访问控制程序根据访问者的通行证附带的各项参数来启动服务程序,服务程序根据通行证附带的权限参数来存取相应的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互联网动态营销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方合作产业所提供的资源,作为该产品的附加产品包,与产品生命周期共同永久存在;对附加产品包,采用软件程序定义的智能合约进行发布,用区块链进行保存和程序执行,以分布式账本的形式由存储节点进行监督和存证取证;对于产品消费过程中新增的服务,在区块链的数据记录中进行永久保存,并采用加密的方法进行防伪防窜和防抵赖管理,服务订阅者对交易和历史记录进行数字签名,服务提供商对历史记录进行签名认可,数据监管记录者或区块链打包者对区块进行签名打包,向社会公示区块链,由社会进行监督和鉴别,保证附加产品包可仲裁可监管可执行,而且永久存续;对于第三方合作产业所提供的资源,包括文化资源、名人资源,保险服务、保值金融和衍生业务,作为该产品的附加产品包,与产品生命周期共同存在或永久存在;对附加产品包,采用智能合约的形式进行定义和发布,用区块链进行保存和程序执行,以分布式账本的形式进行监督和存证取证,防止篡改、删除,以及接受社会的广泛监督和监管机构的仲裁;对于消费过程中新增的文化服务、娱乐服务、金融服务、代管服务、共享添加、分享链条、转让服务,在区块链的数据记录中进行永久保存,并采用加密的方法进行防伪防窜和防抵赖管理,具体做法是服务订阅者对历史记录进行数字签名,服务提供商对历史记录进行签名认可,数据监管记录者或区块链打包者对区块进行签名打包。
17.访问者通过智能手机、智能读码设备获取产品包装上的唯一身份码,通过互联网把包含产品唯一身份码字符串和访问请求的报文传输到云服务器,服务程序对访问者进行身份认证,确定访问者身份,以产品唯一身份码为索引来检索产品的状态信息,以访问者身份信息和产品状态信息来查找和计算该访问者对该产品在该节点的访问权限,调度程序根据访问权限启动相应的服务程序,访问控制程序根据数据读写权限来操作数据;产品的当前状态信息包括产品所在流通环节中的位置、在生命周期的时间点、当前拥有者、质量状态、流通状态和许可条件,结合访问者身份和产品状态信息,由访问权限分配模块计算访问权限,把该用户的当前的访问权限表,附加有效期,采用数据签名的方式进行防伪防篡改保护,访问者持访问通行证获取程序服务和数据读写权限;
接收所述用户依据操作权限上传的当前信息服务关键节点的流程信息,并根据所述用户的操作权限对上传的当前信息服务关键节点的流程信息进行记录,以及,对历史流程信息进行查询;
在产品流通中,服务器接收用户通过互联网使用手机或扫描终端扫描唯一身份码,将查询结果发回给用户的手机或扫描终端;
在所述产品被购买后,购买所述产品的消费者通过扫码所述唯一身份码登录所述服务器,录入个人信息和信息服务关键节点信息,建立所述产品与购买所述产品的消费者的关联;
在建立关联后,获得所述产品的营销附加权限,享有相应的售后服务和延伸服务。
18.管理者在产品生命周期环节中,根据业务需求,包括功能需求、检查需求、控制需求、状态需求、数据需求、管理需求、激励需求、整合需求、延伸增值需求定义至少一个信息服务关键节点,所述信息服务关键节点作为服务、增信、溯源、品控、进销存、检查、营销、互动功能的控制管理关键点,为预设产品定义生产、包装、仓储、运输、批发、零售、消费信息服务关键节点。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联网动态营销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联网动态营销控制方法还包括:当访问者扫描产品包装上的唯一身份码来访问服务时,服务器首先判断访问者的身份,获得访问者所在的分组,查找该分组可访问的产品类别和可访问的信息服务关键节点,经过信息服务关键节点访问控制表和资源控制表的过滤计算,获得访问者在当前信息服务关键节点下对资源的访问权限,形成防伪防篡改的临时访问通行证;访问者持临时访问通行征对信息服务关键节点资源进行访问和获取服务。
20.一种互联网营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联网营销系统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互联网动态营销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111355980.3A 2019-05-09 2019-05-09 一种互联网动态营销的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45113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55980.3A CN114511344A (zh) 2019-05-09 2019-05-09 一种互联网动态营销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55980.3A CN114511344A (zh) 2019-05-09 2019-05-09 一种互联网动态营销的控制方法
CN201910386089.2A CN110322269B (zh) 2019-05-09 2019-05-09 一种互联网营销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86089.2A Division CN110322269B (zh) 2019-05-09 2019-05-09 一种互联网营销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11344A true CN114511344A (zh) 2022-05-17

Family

ID=6811889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86089.2A Active CN110322269B (zh) 2019-05-09 2019-05-09 一种互联网营销方法
CN202111355980.3A Pending CN114511344A (zh) 2019-05-09 2019-05-09 一种互联网动态营销的控制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86089.2A Active CN110322269B (zh) 2019-05-09 2019-05-09 一种互联网营销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032226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40556A (zh) * 2022-08-30 2023-01-24 北京华宜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户动态竞合权限分配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7541032A (zh) * 2024-01-09 2024-02-09 云南建投物流有限公司 基于交易架构构建的业务数字化管理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31036B (zh) * 2019-12-12 2020-11-27 深圳大学 基于区块链的疫苗信息监控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2330340B (zh) * 2020-11-06 2023-07-25 新华中经信用管理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食品溯源的方法
CN113421145A (zh) * 2021-06-01 2021-09-21 安徽资产通鉴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包装的运营系统
CN113283969B (zh) * 2021-06-15 2023-11-07 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06128B (zh) * 2021-06-22 2023-06-0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的营销方法及标识解析系统
CN113537387A (zh) * 2021-08-04 2021-10-22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互联网在线运营活动的模型设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
CN114745421B (zh) * 2022-03-30 2023-10-10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裂变路径数据的记录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4973502A (zh) * 2022-05-12 2022-08-30 深圳市乐科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多厂商接入动态柜的方法和系统
CN117974232A (zh) * 2024-03-29 2024-05-03 芯茹倩(厦门)商贸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布式部署架构的电子商务销售数据分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7367A (zh) * 2013-04-01 2013-06-26 欧家奇 一种防伪验证处理方法及交易终端及处理系统
CN104424579B (zh) * 2013-08-27 2020-02-14 成都天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追溯管理系统
CN106157056A (zh) * 2015-05-14 2016-11-23 黄世纬 一种产品溯源防伪方法
US10460126B2 (en) * 2016-11-21 2019-10-29 Adobe Inc. Providing user control of shared personal information
CN108776878A (zh) * 2018-05-21 2018-11-09 湖北迪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云大数据信息平台
CN109191142B (zh) * 2018-08-02 2020-10-16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商品追溯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409912A (zh) * 2018-10-30 2019-03-01 黄子骞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产品溯源防伪防窜货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40556A (zh) * 2022-08-30 2023-01-24 北京华宜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户动态竞合权限分配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7541032A (zh) * 2024-01-09 2024-02-09 云南建投物流有限公司 基于交易架构构建的业务数字化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7541032B (zh) * 2024-01-09 2024-04-23 云南建投物流有限公司 基于交易架构构建的业务数字化管理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2269A (zh) 2019-10-11
CN110322269B (zh) 2021-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22269B (zh) 一种互联网营销方法
Westerkamp et al. Tracing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using blockchain-based token compositions
Wang et al. Business Innovation based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Blockchain technology
Liu et al. A blockchain-based framework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supply chain
US9641342B2 (en) Tracking unitization occurring in a supply chain
US11074639B2 (en) Cloud-based item storage system
KR101941200B1 (ko) 아이디어 거래가 가능한 블록체인 기반의 소셜 네트워크 시스템
CN1332335C (zh) 提供和访问互联网站点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7220837A (zh) 一种目标对象溯源方法及装置
CN110503373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网络的物流方法及装置
Koirala et al. Supply chain using smart contract: A blockchain enabled model with traceability and ownership management
US2023005561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ement of Token Interactions
CN114493430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物流配送系统及方法
CN105976037A (zh) 基于二维码的汽车养护服务提供方法
CN107786546A (zh) 一种基于私有链的红酒防伪溯源系统
CN111125775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对收藏品赋予附加价值的方法
WO202220404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and transmitting digital proofs of ownership for purchased products
KR102169311B1 (ko) 블록 체인 기반 스마트 컨트랙트를 이용한 구독서비스 방법
Glass et al. Analyzing Competition in the Online Economy
CN112435039A (zh) 基于区块链的商品溯源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JP2020530636A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方法
US20220084026A1 (en) Secure transactions
CN111143748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对电商商品排序的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1127151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管理线上订单的方法、设备及介质
US11392989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of managing targeted communication to a plurality of user dev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