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09173B - 一种碳刷的温度监测模块及发电机的智能监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碳刷的温度监测模块及发电机的智能监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09173B
CN114509173B CN202210342970.4A CN202210342970A CN114509173B CN 114509173 B CN114509173 B CN 114509173B CN 202210342970 A CN202210342970 A CN 202210342970A CN 114509173 B CN114509173 B CN 1145091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brush
temperature 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body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4297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09173A (zh
Inventor
周军长
罗显莅
刘云平
万慧明
唐伟
高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ang Electric Machinery Co Ltd DEC
Original Assignee
Dongfang Electric Machinery Co Ltd DE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ang Electric Machinery Co Ltd DEC filed Critical Dongfang Electric Machinery Co Ltd DEC
Priority to CN20221034297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091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091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91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091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91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7/00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00Details of thermomet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thermometer
    • G01K1/02Means for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mometers
    • G01K1/024Means for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mometers for remote indication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G08C17/0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using a radio link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urrent Collec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碳刷的温度监测模块及发电机的智能监测装置,所述碳刷与发电机的集电环接触,包括:测温芯片,所述测温芯片包括测温本体和天线,所述测温本体和所述天线电连接;所述测温本体设置于所述碳刷内,且远离所述集电环;所述天线伸出所述碳刷的表面,第一采集器,所述采集器通过所述天线与所述测温芯片通信连接;上位机,所述上位机与所述采集器数据连接。本申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碳刷温度可靠度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碳刷的温度监测模块及发电机的智能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发电机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发电机的碳刷的温度监测模块及发电机的智能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水轮发电机集电环碳刷系统主要包括集电环和碳刷,其功能是将电流提供给旋转的发点机集电环绕组励磁电流,产生旋转电磁场。在机组运行过程中,如果集电环与碳刷之间接触不好,造成电流分布不均,碳刷温度升高,甚至出现打火现象,烧蚀集电环表面。为此,有必要对碳刷的温度进行监测。
现有技术中,通过在碳刷内的热电阻或热电偶的方式进行测温,此时需要布置数据传输线缆,通过数据线缆连接至采集器,由采集器发送至上位机,不过些数据线缆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存在数据不准确不可靠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碳刷的温度监测模块及发电机的智能监测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碳刷温度可靠度低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出一种碳刷的温度监测模块,所述碳刷与发电机的集电环接触,包括:
测温芯片,所述测温芯片包括测温本体和天线,所述测温本体和所述天线电连接;所述测温本体设置于所述碳刷内,且远离所述集电环;所述天线伸出所述碳刷的表面,
第一采集器,所述第一采集器通过所述天线与所述测温芯片通信连接;
上位机,所述上位机与所述第一采集器数据连接。
可选地,所述碳刷远离所述集电环的端面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具有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一限位面与所述第二限位面交叉设置;所述测温本体具有第一紧贴面、第二紧贴面、与所述第一紧贴面相对设置的压紧面;所述第一限位面和所述第一紧贴面紧贴,所述第二紧贴面与所述第二限位面紧贴;所述压紧面与弹力件接触,所述弹力件用于提供弹力,以将所述测温芯片抵靠于所述第一限位面。
可选地,所述测温本体还具有与所述第二紧贴面相对设置的自由面,所述天线从所述自由面伸出所述测温本体且延伸出所述碳刷的侧面;所述侧面与所述端面垂直。
可选地,所述碳刷远离所述集电环的端面与弹力件紧贴;所述碳刷的侧面设置有容纳槽和压块;所述端面与所述侧面垂直;所述测温本体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且不露出所述侧面,所述压块压设在所述测温本体背离所述碳刷的一侧;所述天线延伸出所述侧面。
可选地,所述弹力件为恒压弹簧;和/或所述测温本体和所述碳刷之间设置有耦合剂。
可选地,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发电机的智能监测装置,至少包括:
如前所述的温度监测模块;
磨损量监测模块和第二采集器,所述磨损量监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碳刷的磨损量,所述磨损量监测模块通过所述第二采集器与所述上位机通信连接;以及
打火监测模块,所述打火监测模块用于采集所述集电环的打火照片和/或打火视频,所述打火监测模块与所述上位机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打火监测模块包括相机,所述相机固定于发电机的支架上,且所述相机的视域范围至少覆盖所述集电环与所述碳刷的接触面以及所述集电环的拉杆。
可选地,所述相机为红外热成像仪和可见光相机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地,所述发电机包括刷盒,所述碳刷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刷盒内;所述磨损量监测模块包括: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与所述刷盒连接;且所述微动开关的触头与所述碳刷的侧面可接触;以及导线,所述微动开关通过所述导线与所述第二采集器电连接,以在所述微动开关的触头与碳刷脱离接触时,向所述第二采集器输出电信号。
可选地,所述触头为球形触头。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温度监测模块包括测温芯片、第一采集器和上位机。测温芯片包括测温本体和天线,测温本体和天线电连接;测温本体设置于碳刷内,且远离集电环,以避免在碳刷磨损时,集电环作用在测温芯片上;测温本体用于感测碳刷的温度,基于感测到的温度生成温度信号,通过天线发出;由于天线伸出碳刷的表面,能够避免天线发出的信号被碳刷屏蔽,提升信号传递的可靠性率;第一采集器通过天线与测温芯片通信连接,能够获取到测温芯片通过天线发出的信号,上位机与第一采集器数据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无需通过线缆来传输温度信号,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数据线缆传输数据不准确不可靠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发电机智能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碳刷的温度监测模块的一实施例的第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碳刷的温度监测模块的一实施例的第二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碳刷的温度监测模块的另一实施例的第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碳刷的温度监测模块的另一实施例的第二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碳刷-集电环的打火监测模块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碳刷的磨损监测模块在第一位置状态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碳刷的磨损监测模块在第二位置状态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发电机智能监测装置的硬件框架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Figure BDA0003575362050000031
Figure BDA000357536205000004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若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碳刷100作为一种滑动接触件,在发电机中得到广泛地应用。碳刷100的测温是碳刷100日常维护非常重要的一项,碳刷100的温度直接影响到发电机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因而,碳刷100的实时监测显得十分重要。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碳刷100的温度监测模块,旨在提高碳刷100温度监测的可靠性,能够及时地获取碳刷100的实时温度,以达到对碳刷100的温度可靠监控。所述碳刷100与发电机的集电环300接触;一般情况下,集电环300处于高速旋转的状态,而碳刷100位于刷盒500内,碳刷100的一端与集电环300接触。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图2至图4所示,温度监测模块包括测温芯片200、第一采集器10和上位机30。测温芯片200包括测温本体200a和天线200b,测温本体200a和天线200b电连接;测温本体200a设置于碳刷100内,且远离集电环300,以避免在碳刷100磨损时,集电环300作用在测温芯片200上;测温本体200a用于感测碳刷100的温度,基于感测到的温度生成温度信号,通过天线200b发出;由于天线200b伸出碳刷100的表面,能够避免天线200b发出的信号被碳刷100屏蔽,提升信号传递的可靠性;第一采集器10通过天线200b与测温芯片200通信连接,能够获取到测温芯片200通过天线200b发出的信号,上位机30与第一采集器10数据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无需通过线缆来传输温度信号,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数据线缆传输数据不准确不可靠的技术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测温芯片200采用基于RFID(射频)或SAW(声表面波)技术的无线无源测温技术对碳刷100的温度进行测量。天线200b为射频天线200b。该测温芯片200用于检测碳刷100的温度值,并将该温度值以及检测该温度值的测温芯片200对应的ID编码依次通过天线200b发送至第一采集器10中,第一采集器10将温度值以及检测该温度值的测温芯片200对应的ID编码转发至上位机30。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采集器10一般设置在发电机内,且设置在能够接收到天线200b发出的信号的位置。比如,发电机内的碳刷100为多个,将相邻的碳刷100分为一组,每一组碳刷100对应一个第一采集器10,第一采集器10安装碳刷100的顶部,固定在发电机的壳体上。
上位机30内嵌入有监控软件,基于获取的温度值来得出碳刷100是否处于异常高温状态。第一采集器10包括控制器、I/O模块、工控机、显示器、柜体、电气元件等。控制器包含通讯组件,内置以太网通讯接口和串行通讯接口,支持Modbus、TCP/IP等通讯协议。
I/O模块包括模拟量采集模块(AI)、开关量采集模块(DI)、通讯采集模块。模拟量采集模块对碳刷100电流模拟量输出信号(如4~20mA)进行采集。开关量采集模块对磨损监测微动开关600信号进行实时监测。通讯采集模块通过ModbusRTU等工业通讯协议对碳刷100温度进行采集。预留与DCS等监控系统通信的软硬件接口,通信协议包括TCP/IP、OPC等。上位机30软件功能包括模拟量数据显示、工况数据显示、超限报警或故障提示、数据通讯、趋势查询、数据存储、数据查询、数据导出等。通过对以上监测模块的集成,并接入励磁电流,开发一套综合第一采集器10及上位机30软件,形成一套集电环300碳刷100系统温度的智能监测装置,实现监控、报警、数据记录、趋势分析等功能。
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测温芯片200内置于碳刷100尾部的非摩擦部段范围内。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提如下可选的实施方案: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图2或图3所示,测温芯片200安装在碳刷100远离集电环300的端面上,因而在碳刷100磨损到位后,集电环300也不可能与测温芯片200产生摩擦,使得测温芯片200能够在碳刷100服役的全程实时获取感测碳刷100的温度。具体而言,所述碳刷100远离所述集电环300的端面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具有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一限位面与所述第二限位面交叉设置。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的方向主要根据测温芯片200的形状设置,一般而言,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垂直设置,其中第一限位面平行于碳刷100的端面。所述测温本体200a具有第一紧贴面、第二紧贴面、与所述第一紧贴面相对设置的压紧面;所述第一限位面和所述第一紧贴面紧贴,所述第二紧贴面与所述第二限位面紧贴;一般情况下,第二限位面用于支撑测温芯片200,测温芯片200基于其重力使得第二紧贴面紧贴第二限位面,而且,所述压紧面与弹力件接触,所述弹力件用于提供弹力,以将所述测温芯片200抵靠于所述第一限位面。
现有技术中,弹力件一般作用于碳刷100背离集电环300的端面上,在碳刷100磨损的过程中,弹力件的弹力会推动碳刷100朝向集电环300移动,使得碳刷100能够与集电环300保持良好的接触。而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弹力件作用于测温芯片200的压紧面上,弹力件的弹力在能够推动碳刷100朝向集电环300移动的同时,能够将将所述测温芯片200抵靠于所述第一限位面,进而将测温芯片200固定在碳刷100内。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所述测温本体200a还具有与所述第二紧贴面相对设置的自由面,所述天线200b从所述自由面伸出所述测温本体200a且延伸出所述碳刷100的侧面;所述侧面与所述端面垂直。也即:天线200b背离第二限位面延伸,以伸出碳刷100的侧面,使得信号不会被屏蔽,提高信号传递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而且,为了提高信号的传输稳定性和可靠性,天线200b沿伸出刷盒500。碳刷100设置在刷盒500内。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图4或图5所示,所述碳刷100远离所述集电环300的端面与弹力件紧贴;所述碳刷100的侧面设置有容纳槽和压块100a;所述端面与所述侧面垂直;即:测温芯片200面向刷盒500内壁一侧设置。所述测温本体200a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容纳槽可以为双鸽尾、单鸽尾、T型等形式的槽。容纳槽的高度满足测温本体200a不露出碳刷100的侧面,降低外部环境对测温本体200a的影响,提高测量准确性。压块100a设置在容纳槽的边缘,以在碳刷100嵌入容纳槽之后,压设在所述测温本体200a背离所述碳刷100的一侧;一般情况下,压块100a用于调整测温芯片200与安装槽的配合力,使得测温芯片200紧固于安装槽内。所述天线200b延伸出所述侧面。也即:天线200b伸出碳刷100的侧面,使得信号不会被屏蔽,提高信号传递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而且,为了提高信号的传输稳定性和可靠性,天线200b沿伸出刷盒500。碳刷100设置在刷盒500内。
这两种实施方式主要区别在于: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测温芯片200不受恒压弹簧外部压力,测温准确度高。且芯片封装可以尽可能薄。对碳刷100影响小。另外,测温芯片200安装装置更加靠近碳刷100与集电环300的摩擦面,更能准确反映碳刷100的最高温度。为此,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第二种实施方式。
此外,由于碳刷100的各个位置与集电环300的接触面距离各不相同,因而碳刷100存在一定的温度梯度。因而,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碳刷100的端面和侧面均可以同时设置测温芯片200,以获得碳刷100不同的部位的温度,来得到碳刷100内温度分布情况,为碳刷100温度的监控提供更多的测量数据。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弹力件为恒压弹簧;和/或所述测温本体200a和所述碳刷100之间设置有耦合剂。耦合剂能够提供粘结力,增加测温芯片200固定于碳刷100的可靠性,避免测温芯片200松动,进而提升温度监测的可靠性。恒压弹簧为碳刷100施加弹力,确保碳刷100与集电环300紧密接触。
碳刷100和集电环300是发电机重要的部件,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碳刷100的温度监控仅从一方面对发电机的工况进行监测。碳刷100的磨损、集电环300和碳刷100之间是否存在打火现象甚至输出电流也是发电机工况监测的重要方面,因而,另一方面,图1和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发电机的智能监测装置,至少包括:
温度监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采用前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案,再此不一一进行赘述;
磨损量监测模块和第二采集器20,所述磨损量监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碳刷100的磨损量,所述磨损量监测模块通过所述第二采集器20与所述上位机30通信连接;
发电机碳刷100磨损量可以采用连续在线监测和到位报警两种方法中的至少一个。其中,磨损量的连续监测,采取激光测距方式,具体为将激光发射装置安装在碳刷100刷架的固定部件上,激光接收装置位于碳刷100的移动部件上,通过发射装置与接收装置之间的距离来监测碳刷100的磨损量。
打火监测模块,所述打火监测模块用于采集所述集电环300的打火照片和/或打火视频,所述打火监测模块与所述上位机30通信连接。
集电环300打火实质是一种放电现象,将产生电火花,可通过相机800(包括在线式红外热像仪或可见光工业相机800对集电环300进行连续在线监测)。具体为,使用红外热像仪时,当集电环300打火发生,出线瞬间高温点被红外热像以捕捉,捕捉到的图像上传至上位机30,由上位机30上的软件上对此进行记录;使用可见光工业相机800时,当集电环300打火发生,画面中出现短暂的亮点也将被可见光相机800捕捉,在上位机30软件通过视觉识别算法即可实现对此事件的记录。
需要说明的是,碳刷100电流为直流电流,采用霍尔传感器700进行在线监测。此传感器为成熟产品,传感器可输出模拟量信号(如4~20mA)或数字通讯信号(如RS485)。霍尔传感器700的信号传送至上位机30中,由上位机30中的内置程序进行分析。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图6所示,所述打火监测模块包括相机800,所述相机800固定于发电机的支架上,且所述相机800的视域范围至少覆盖所述集电环300与所述碳刷100的接触面以及所述集电环300的拉杆900。相机800与上位机30通信连接。所述相机800可以为红外热成像仪、可见光相机800中的一个,也可以为红外热成像仪和可见光相机800的成套。一般情况下,相机800安装于集电环300和碳刷100上方,相机800可靠固定于发电机的固定支架上,且能够覆盖所述集电环300与所述碳刷100的接触面以及所述集电环300的拉杆900,以能够捕捉集电环300与碳刷100接触面是否存在打火现象。
针对于红外热成像仪而言,集电环300与碳刷100接触面的异常温度高点判别是否存在打火现象,对异常温度高点的出现速率进行识别,判断打火现象严重程度。而可见光相机800,用于识别集电环300碳刷100表面的异常光亮,用于识别是否存在打火,通过高亮情况出现的速率和规模,判断打火现象严重程度。可见光相机800的识别速率较高,对于较高转速,运行环境差的场景可用率高。红外热成像仪可以同时识别集电环300温度、碳刷100与温度,功能更加丰富,上位机30可以基于温度监测模块获得的碳刷100温度和红外热成像仪获得的图像数据共同分析集电环300和碳刷100的工况。且红外热成像仪器可根据拉杆900温度,识别集电环300绝缘破损情况,能过对发电机全面监测。
所述发电机具有多个所述碳刷100和多个所述集电环300;每一集电环300与对应的碳刷100接触,且所述集电环300沿第一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相机800为多个,多个所述相机800第二圆周方向间隔设置,以覆盖每一所述集电环300与对应的所述碳刷100的接触面。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图7和图8所示,所述发电机包括刷盒500,所述碳刷100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刷盒500内;所述磨损量监测模块包括:微动开关600,所述微动开关600与所述刷盒500连接;且所述微动开关600的触头600a与所述碳刷100的侧面可接触;以及导线600b,所述微动开关600通过所述导线600b与所述第二采集器20电连接,以在所述微动开关600的触头600a与碳刷100脱离接触时,向所述第二采集器20输出电信号。
沿刷盒500将碳刷100插入刷盒500内后,将弹性件400与刷盒500相连接,并将弹性件400与碳刷100背离集电环300的一端连接,基于弹力使碳刷100与集电环300相抵接;当碳刷100磨损后,单边卡簧绕螺栓固定点向内挤压碳刷100,使碳刷100始终与集电环300相抵接;进而在碳刷100磨损的过程中,碳刷100会朝向集电环300的一端移动;当碳刷100的侧面与所述微动开关600的触头600a接触时,碳刷100尚未磨损到位;当碳刷100摩损到预设长度时,微动开关600向所述第二采集器20输出电信号;当第二采集器20接收到电信号时,第二采集器20响应于电信号进行磨损报警或者可以将电信号上传至上位机30,由上位机30进行磨损报警,从而使工作人员及时对碳刷100进行更换,避免因巡检不及时或不认真导致的未能及时更换碳刷100,保证发电机正常运行。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所述触头600a为球形触头600a。球形触头600a与碳刷100之间的摩擦力较小,减少对碳刷100移动的影响;且对碳刷100的移动感测灵敏:球形触头600a能够在碳刷100磨损到位后,及时地与碳刷100脱离接触关系,进而微动开关600能够输出开关量,以生成到位报警信号。
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可能用到的现有技术主要包括:
本申请中第一采集器10、第二采集器20、霍尔传感器700、相机800等与上位机30的通信可以采用无线网络或有线网络使用标准通信技术和/或协议。网络通常为因特网、但也可以是任何网络,包括但不限于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城域网(MetropolitanArea Network,M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移动、有线或者无线网络、专用网络或者虚拟专用网络的任何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包括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HTML)、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Language,XML)等的技术和/或格式来代表通过网络交换的数据。此外还可以使用诸如安全套接字层(SecureSocket Layer,SSL)、传输层安全(Transport Layer Security,TLS)、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网际协议安全(Internet ProtocolSecurity,IPsec)等常规加密技术来加密所有或者一些链路。
上位机30可以为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CDN、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服务器用于为上位机30运行的应用程序提供后台服务。
上位机3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智能音箱、智能手表等,但并不局限于此。上位机30可以安装和运行有支持数据上传的应用程序。示意性的,上位机30是用户使用的上位机30,上位机30中运行的应用程序内登录有用户账户。
上位机30可以泛指多个上位机30中的一个,本实施例仅以上位机30来举例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晓,上述上位机30的数量可以更多或更少。比如上述上位机30可以仅为一个,或者上述上位机30为几十个或几百个,或者更多数量,此时上述图像分类方法的实施环境还包括其他上位机30。本申请实施例对上位机30的数量和设备类型不加以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申请的申请构思下,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碳刷的温度监测模块,所述碳刷与发电机的集电环接触,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温芯片,所述测温芯片包括测温本体和天线,所述测温本体和所述天线电连接;所述测温本体设置于所述碳刷内,且远离所述集电环;所述天线伸出所述碳刷的表面,
第一采集器,所述第一采集器通过所述天线与所述测温芯片通信连接;
上位机,所述上位机与所述第一采集器数据连接;
其中,所述碳刷远离所述集电环的端面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具有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一限位面与所述第二限位面交叉设置;所述第一限位面平行于碳刷的端面;所述测温本体具有第一紧贴面、第二紧贴面、与所述第一紧贴面相对设置的压紧面;所述第一限位面和所述第一紧贴面紧贴,所述第二紧贴面与所述第二限位面紧贴;所述压紧面与弹力件接触,所述弹力件用于提供弹力,以将所述测温芯片抵靠于所述第一限位面;所述测温本体还具有与所述第二紧贴面相对设置的自由面,所述天线从所述自由面伸出所述测温本体且延伸出所述碳刷的侧面;所述侧面与所述端面垂直;或者
所述碳刷远离所述集电环的端面与弹力件紧贴;所述碳刷的侧面设置有容纳槽和压块;所述端面与所述侧面垂直;所述测温本体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且不露出所述侧面;所述压块设置在容纳槽的边缘,以在所述碳刷嵌入容纳槽之后,所述压块压设在所述测温本体背离所述碳刷的一侧;所述天线延伸出所述侧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监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件为恒压弹簧;和/或所述测温本体和所述碳刷之间设置有耦合剂。
3.一种发电机的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监测模块;
磨损量监测模块和第二采集器,所述磨损量监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碳刷的磨损量,所述磨损量监测模块通过所述第二采集器与所述上位机通信连接;以及
打火监测模块,所述打火监测模块用于采集所述集电环的打火照片和/或打火视频,所述打火监测模块与所述上位机通信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火监测模块包括相机,所述相机与所述上位机通信连接;
所述相机固定于发电机的支架上,且所述相机的视域范围至少覆盖所述集电环与所述碳刷的接触面以及所述集电环的拉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为红外热成像仪和可见光相机中的至少一个。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包括刷盒,所述碳刷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刷盒内;
所述磨损量监测模块包括:
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与所述刷盒连接;且所述微动开关的触头与所述碳刷的侧面可接触;以及
导线,所述微动开关通过所述导线与所述第二采集器电连接,以在所述微动开关的触头与碳刷脱离接触时,向所述第二采集器输出电信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为球形触头。
CN202210342970.4A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碳刷的温度监测模块及发电机的智能监测装置 Active CN1145091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42970.4A CN114509173B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碳刷的温度监测模块及发电机的智能监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42970.4A CN114509173B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碳刷的温度监测模块及发电机的智能监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09173A CN114509173A (zh) 2022-05-17
CN114509173B true CN114509173B (zh) 2023-04-18

Family

ID=81555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42970.4A Active CN114509173B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碳刷的温度监测模块及发电机的智能监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091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61154B (zh) * 2022-12-27 2023-03-28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机器视觉识别发电机集电环碳刷接触状态的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227577A1 (de) * 1982-07-23 1984-01-26 Brown, Boveri & Cie Ag, 6800 Mannheim Lagemesseinrichtung
US5136198A (en) * 1989-04-21 1992-08-04 Mabuchi Motor Co., Ltd. Carbon brush for miniature motors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105890672A (zh) * 2016-06-15 2016-08-24 湖南省湘电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发电机碳刷电流和温度在线监测及预警装置
CN111307202A (zh) * 2019-11-19 2020-06-19 辽宁红德电碳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电刷材料性能检测装置
CN214845766U (zh) * 2021-01-27 2021-11-23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碳刷磨损检测装置及智能碳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11643A (en) * 1997-10-28 2000-08-29 Reliance Electric Industrial Company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wear of an article
DE102006050817A1 (de) * 2006-10-27 2008-04-30 Robert Bosch Gmbh Elektrogerät sowie Zubehörteil für ein Elektrogerät
US9158302B2 (en) * 2012-05-04 2015-10-13 Siemens Ener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electric power plant equipment overheating with real-time plural parallel detection and analysis parameters
CN107228713A (zh) * 2016-03-25 2017-10-03 郑州海威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电机碳刷的故障监测设备及监测方法
CN106026844B (zh) * 2016-05-24 2018-05-15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电刷投退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06291359A (zh) * 2016-08-23 2017-01-04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发电机碳刷电流和碳刷温度在线监测系统及方法
CN207490273U (zh) * 2017-10-12 2018-06-12 上海源盛机械电气制造有限公司 具有磨损量监测功能的集电环碳刷
EP3861605A1 (en) * 2018-10-04 2021-08-11 Cutsforth,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the status of one or more components of an electrical machine
CN208847344U (zh) * 2018-10-17 2019-05-10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热电发电机中碳刷室及轴承的在线监测系统
CN110829133A (zh) * 2019-11-13 2020-02-21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智能碳刷装置
CN111682385A (zh) * 2020-07-02 2020-09-18 梁诗迪 一种能够监测温度的刷握
CN213636562U (zh) * 2020-11-26 2021-07-06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在线监测的集成刷座装置
CN113218521A (zh) * 2021-03-23 2021-08-06 华能吉林发电有限公司长春热电厂 一种测量发电机组励磁碳刷温度的装置及方法
CN114136450A (zh) * 2021-12-16 2022-03-04 浙江浙能嘉华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发电机碳刷与集电环温度异常监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227577A1 (de) * 1982-07-23 1984-01-26 Brown, Boveri & Cie Ag, 6800 Mannheim Lagemesseinrichtung
US5136198A (en) * 1989-04-21 1992-08-04 Mabuchi Motor Co., Ltd. Carbon brush for miniature motors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105890672A (zh) * 2016-06-15 2016-08-24 湖南省湘电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发电机碳刷电流和温度在线监测及预警装置
CN111307202A (zh) * 2019-11-19 2020-06-19 辽宁红德电碳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电刷材料性能检测装置
CN214845766U (zh) * 2021-01-27 2021-11-23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碳刷磨损检测装置及智能碳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09173A (zh) 2022-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0906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high temperature detection in electric meters
US944215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a transformer
US11153386B2 (en) Data collection device, data collection system, data server, data collection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KR100622985B1 (ko) 수용가의 도전 및 누전 감시가 가능한 원격검침 시스템
CN114509173B (zh) 一种碳刷的温度监测模块及发电机的智能监测装置
US20110035187A1 (en) Scalable and Extensible Framework for Storing and Analyzing Sensor Data
CN103471722B (zh) 智能移动式在线测温系统
CN107094170A (zh) 智能节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US20140009142A1 (en)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of brushes, in particular slipring or commutator brushes, on electrical machines
CN114169692A (zh) 一种设备隐患处理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CN202524429U (zh) 基于无线传感节点的起重机械健康监测系统
CN205228651U (zh) 电缆实时测温和预警系统
CN210155232U (zh) 配电网监测设备及系统
CN109682481A (zh) 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监测设备与分析系统
CN109990946A (zh) 具有故障自检功能的压力变送器及其故障自检方法
KR20180057920A (ko) 태양광 발전효율을 감시 및 분석하는 시스템
CN211857272U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设备远程运维平台
KR102235243B1 (ko) 스마트 진동 분석 장치
CN108123829A (zh) 变电站带电运检多接口智能化平台
CN210268912U (zh) 一种发电机励磁碳刷安全预警系统
CN110858068B (zh) 分支电路热监测系统
CN112070380A (zh) 一种基于NB-IoT的用电检查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KR20200120212A (ko) 단자대 온도감시 시스템
CN211855587U (zh) 一种用于电气设备的非接触式红外温度监测装置
CN208688551U (zh) 一种用于激光仪器的监测装置及一种激光仪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