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08836A - 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08836A
CN114508836A CN202011282274.6A CN202011282274A CN114508836A CN 114508836 A CN114508836 A CN 114508836A CN 202011282274 A CN202011282274 A CN 202011282274A CN 114508836 A CN114508836 A CN 1145088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working
user
sleep
sleep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8227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联瑜
梁艳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Xiaomi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8227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0883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088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88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2Indication arrangements, e.g. displ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4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one central controller connected to several sub-control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20Feedback from users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用于表征用户是否入睡;若所述标识信息表征所述用户入睡,启动睡眠模式以第一工作参数工作,并继续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标识信息;若预设时长内的所述标识信息均表征所述用户入睡,以第二工作参数工作。通过该方法,提升了设备的智能性以及环境调节设备在睡眠模式下控制的精准度,因而能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物联网技术逐渐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智能家居系统。通过智能家居系统,能够实现对家电的多样化的控制方式。
空调作为常用的家电设备,能够具有越来越多的工作模式,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但是,需要用户手动操作才能够切换空调的各种工作模式,操作不够方便。此外,在开启空调的睡眠模式后,会立即根据睡眠模式下的睡眠曲线运行,但实际情况是此时用户可能并没有真正入睡,存在控制精度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环境调节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用于表征用户是否入睡;
若所述标识信息表征所述用户入睡,启动睡眠模式以第一工作参数工作,并继续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标识信息;
若预设时长内的所述标识信息均表征所述用户入睡,以第二工作参数工作。
可选的,所述以第二工作参数工作,包括:
按照睡眠曲线中指示的工作参数工作;其中,所述睡眠曲线中包括时间与工作参数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所述睡眠模式下包括不同时间段的多个睡眠曲线,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当前时间以及所述当前时间所属的时间段;
根据所述当前时间所属的时间段确定目标睡眠曲线;
所述按照睡眠曲线中指示的工作参数工作,包括:
按照所述目标睡眠曲线中指示的工作参数工作。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环境调节设备所在环境的环境参数;
所述启动睡眠模式以第一工作参数工作,包括:
在启动所述睡眠模式的所述预设时长内,以介于所述环境参数与所述睡眠曲线的初始时间对应的工作参数之间的参数工作。
可选的,所述预设时长为根据时间段确定的,不同所述时间段对应的所述预设时长不同。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启动所述睡眠模式后,若获取到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标识信息表征所述用户睡醒,退出所述睡眠模式。
可选的,所述获取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标识信息,包括:
基于蓝牙通信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所述标识信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可穿戴式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监测用户的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入睡;
向环境调节设备发送表征所述用户是否入睡的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用于所述环境调节设备确定是否启动睡眠模式以及所述睡眠模式下的工作参数。
可选的,所述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行为状态信息;其中,所述行为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的运动数据;
生理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生理状态信息包括脉搏数据和/或心率数据。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入睡,包括:
若所述运动数据的幅度小于预设幅度阈值,确定所述用户入睡;
若所述脉搏数据小于预设脉搏阈值,和/或所述心率数据小于预设心率阈值,确定所述用户入睡。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应用于环境调节设备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配置为获取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用于表征用户是否入睡;
第一工作模块,配置为若所述标识信息表征所述用户入睡,启动睡眠模式以第一工作参数工作,并继续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标识信息;
第二工作模块,配置为若预设时长内的所述标识信息均表征所述用户入睡,以第二工作参数工作。
可选的,所述第二工作模块,具体配置为按照睡眠曲线中指示的工作参数工作;其中,所述睡眠曲线中包括时间与工作参数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所述睡眠模式下包括不同时间段的多个睡眠曲线,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配置为确定当前时间以及所述当前时间所属的时间段;
第二确定模块,配置为根据所述当前时间所属的时间段确定目标睡眠曲线;
所述第二工作模块,具体配置为按照所述目标睡眠曲线中指示的工作参数工作。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配置为获取所述环境调节设备所在环境的环境参数;
所述第一工作模块,具体配置为在启动所述睡眠模式的所述预设时长内,以介于所述环境参数与所述睡眠曲线的初始时间对应的工作参数之间的参数工作。
可选的,所述预设时长为根据时间段确定的,不同所述时间段对应的所述预设时长不同。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退出模块,配置为在启动所述睡眠模式后,若获取到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标识信息表征所述用户睡醒,退出所述睡眠模式。
可选的,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具体配置为基于蓝牙通信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所述标识信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应用于可穿戴式设备中,所述装置包括:
监测模块,配置为监测用户的状态信息;
判断模块,配置为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入睡;
发送模块,配置为向环境调节设备发送表征所述用户是否入睡的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用于所述环境调节设备确定是否启动睡眠模式以及所述睡眠模式下的工作参数。
可选的,所述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行为状态信息;其中,所述行为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的运动数据;
生理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生理状态信息包括脉搏数据和/或心率数据。
可选的,所述判断模块,具体配置为若所述运动数据的幅度小于预设幅度阈值,确定所述用户入睡;若所述脉搏数据小于预设脉搏阈值,和/或所述心率数据小于预设心率阈值,确定所述用户入睡。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所述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包括:
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环境调节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环境调节设备能够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所述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或者,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可穿戴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可穿戴设备能够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中所述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环境调节设备从可穿戴设备获取用户是否入睡的标识信息,并在标识信息表征用户入睡后即启动睡眠模式以第一工作参数工作;且环境调节设备还在启动睡眠模式后的预设时长内持续获取标识信息,并在预设时长内的标识信息均表征用户入睡后以第二工作参数工作。通过该种方式,一方面,无需用户手动操作,提升了设备的智能性;另一方面,通过预设时长内的标识信息的获取,以确定用户真正进入睡眠状态后再次调整工作参数,例如调整至能提供更舒适睡眠环境的第二工作参数工作,因而能提升睡眠模式下控制的精准度,提升用户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流程图一。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流程图二。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交互示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图一。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图二。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流程图一,如图1所示,应用于环境调节设备中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获取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用于表征用户是否入睡;
S12、若所述标识信息表征所述用户入睡,启动睡眠模式以第一工作参数工作,并继续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标识信息;
S13、若预设时长内的所述标识信息均表征所述用户入睡,以第二工作参数工作。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环境调节设备可以是一种室内家电设备,用于通过控制室内空气流动、加热或制冷等方式来调节室内空气温度、湿度以及洁净程度等。示例性地,上述环境调节设备可以是空调、风扇、加湿器、空气净化器以及新风系统等。
可穿戴设备可以是一种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可监测睡眠的耳机、可监测睡眠的头套或可监测睡眠的服装等。
在步骤S11中,环境调节设备可获取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于表征用户是否入睡的标识信息,当标识信息表征用户入睡,则在步骤S12中启动睡眠模式以第一工作参数工作,并同时继续获取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标识信息。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环境调节设备可周期性的接收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标识信息。例如,每间隔5分钟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标识信息。
在一种实施例中,环境调节设备可基于蓝牙通信获取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标识信息。但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并不限定于蓝牙通信,环境调节设备还可以是基于红外通信、无线宽带(Wireless Fidelity,Wi-Fi)或蜂窝网络通信等方式获取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标识信息。
基于上述通信方式,环境调节设备和可穿戴设备还基于约定形式进行通信,例如,当可穿戴设备确定用户入睡后生成标识信息“1”,则环境调节设备接收到该标识信息后能获知此时用户入睡。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启动睡眠模式后的第一工作参数可以是在进入睡眠模式前的初始设定参数基础上浮动一定程度的参数,或者是睡眠模式下预设的某一固定阈值的参数。第一工作参数可以是针对所有用户在睡眠模式下的通用设置参数。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基于环境调节设备持续获取的标识信息,若预设时长内的标识信息均表征用户入睡,则在步骤S13中以第二工作参数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若预设时长内的标识信息均表征用户入睡,则说明用户可能已实际进入睡眠状态,此时,环境调节设备以第二工作参数工作,第二工作参数相比于第一工作参数能使得环境调节设备给用户提供更舒适的睡眠环境。其中,第二工作参数可以是在睡眠模式下按照睡眠曲线动态设置的参数,例如,该睡眠曲线包括不同的睡眠时长与不同的工作参数间的对应关系,或者睡眠曲线包括不同的时刻与不同的工作参数间的对应关系。此外,第二工作参数也可以是指定用户在睡眠模式下的预设的个性化设置参数。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环境调节设备的第一工作参数和第二工作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温度参数;
湿度参数;
风速参数;
风向参数。
以温度参数为例,当环境调节设备工作于制热模式,则当环境调节设备接收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表征用户入睡的标识信息后,则在用户的初始设定温度基础上增加2度工作。若环境调节设备继续检测到1小时内的标识信息均表征用户入睡,则环境调节设备按照睡眠曲线动态调控温度。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环境调节设备从可穿戴设备获取用户是否入睡的标识信息,并在标识信息表征用户入睡后即启动睡眠模式以第一工作参数工作;且环境调节设备还在启动睡眠模式后的预设时长内持续获取标识信息,并在预设时长内的标识信息均表征用户入睡后以第二工作参数工作。通过该种方式,一方面,无需用户手动操作,提升了设备的智能性;另一方面,通过预设时长内的标识信息的获取,以确定用户真正进入睡眠状态后再次调整工作参数,例如调整至能提供更舒适睡眠环境的第二工作参数工作,因而能提升睡眠模式下控制的精准度,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以第二工作参数工作,包括:
按照睡眠曲线中指示的工作参数工作;其中,所述睡眠曲线中包括时间与工作参数间的对应关系。
在该实施例中,睡眠曲线中包括时间与工作参数间的对应关系,随着时间的不同,工作参数也可能不同,因而环境调节设备可以按照睡眠曲线动态调节工作参数。例如,睡眠曲线是基于用户的睡眠时长而变化的温度,通常在用户入睡后2个小时左右可能为凌晨,由于凌晨温度较低,用户可能需要较高的室温以继续在温暖环境下睡觉,而在早晨快醒来的时段,由于外界太阳光使得整体环境温度升高因而可适当降低室温以使用户有舒适的感受。
可以理解的是,基于睡眠曲线中指示的工作参数,能使得环境调节设备根据用户的睡眠时间信息提供更舒适的睡眠环境,能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在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用户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工作参数。
如前所述的,可指定用户在睡眠模式下的预设的个性化设置参数,在该实施例中,环境调节设备通过从可穿戴设备获取用户标识信息来确定属于当前用户的个性化的第二工作参数,因而也能为用户提供更舒适的睡眠环境。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睡眠模式下包括不同时间段的多个睡眠曲线,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当前时间以及所述当前时间所属的时间段;
根据所述当前时间所属的时间段确定目标睡眠曲线;
所述按照睡眠曲线中指示的工作参数工作,包括:
按照所述目标睡眠曲线中指示的工作参数工作。
本公开实施例中,睡眠曲线并不唯一,不同时间段对应了不同的睡眠曲线。例如,因中午的外界环境温度相对于晚上的外界环境温度可能更高,因而中午时间段对应的睡眠曲线中的温度参数,相对于晚上时间段对应的睡眠曲线中的温度参数要更低。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通过确定当前时间所属的时间段,选取与时间段对应的目标睡眠曲线,并按照目标睡眠曲线中指示的工作参数工作,能使得环境调节设备提供与当前时间相匹配的睡眠环境,因而能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环境调节设备所在环境的环境参数;
所述启动睡眠模式以第一工作参数工作,包括:
在启动所述睡眠模式的所述预设时长内,以介于所述环境参数与所述睡眠曲线的初始时间对应的工作参数之间的参数工作。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环境调节设备先获取环境参数,然后在启动睡眠模式的预设时长内,以介于环境参数与睡眠曲线的初始时间对应的工作参数之间的参数工作。例如,对于空调的制冷模式,通常环境温度较高的时候用户才开启制冷模式,那么,睡眠曲线的初始时间对应的初始温度要低于环境温度,此时环境调节设备以初始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度工作;再例如,制热模式下,通常环境温度较低的时候用户才开启制热模式,那么,睡眠曲线的初始时间对应的初始温度要高于环境温度,此时环境调节设备以环境温度与初始温度之间的温度工作。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进入睡眠模式后的预设时长内,即在进入睡眠模式后按照睡眠曲线中指示的工作参数工作前,以介于环境参数与睡眠曲线的初始时间对应的工作参数之间的参数工作,能为环境的改变提供过渡,不会使用户感受到环境的急剧变化,从而能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时长为根据时间段确定的,不同所述时间段对应的所述预设时长不同。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环境调节设备在启动睡眠模式以第一工作参数工作后,只有在检测到预设时长内的标识信息均表征用户入睡后,即用户已经实际入睡后才以第二工作参数工作。然而通常用户在午睡时,睡眠时间会较短,因而若预设时长设置得过长,环境调节设备在用户入睡的很长时间后才会以第二工作参数工作,此时用户可能即将睡醒,环境调节设备再调整以第二参数工作可能意义不大。
因而本公开在不同时间段设置不同的预设时长,更具智能性,因而能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启动所述睡眠模式后,若获取到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标识信息表征所述用户睡醒,退出所述睡眠模式。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在启动睡眠模式后,若获取的标识信息表征用户睡醒,则退出睡眠模式,而无需用户手动关闭睡眠模式,提升了设备的智能性。此外,在用户睡醒时,即自动退出睡眠模式,能即时给用户提供在睡醒状态下的舒适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环境调节设备启动睡眠模式后获取到表征用户睡醒的标识信息即退出睡眠模式,包括:在以第一工作参数工作的预设时长内,获取到表征用户睡醒的标识信息即退出以第一工作参数工作,还包括:在以第二工作参数工作后,获取到表征用户睡醒的标识信息即退出以第二工作参数工作。此外,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环境调节设备退出睡眠模式后,即恢复以进入睡眠模式前的初始设定参数工作。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流程图二,如图2所示,应用于可穿戴式设备中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1、监测用户的状态信息;
S22、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入睡;
S23、向环境调节设备发送表征所述用户是否入睡的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用于所述环境调节设备确定是否启动睡眠模式以及所述睡眠模式下的工作参数。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可以是一种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可监测睡眠的耳机、可监测睡眠的头套或可监测睡眠的服装等。在步骤S21中,可穿戴设备基于用户的穿戴,可监测用户的状态信息;并在步骤S22中根据状态信息判断用户是否入睡。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行为状态信息;其中,所述行为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的运动数据;
生理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生理状态信息包括脉搏数据和/或心率数据。
例如,可穿戴设备中内置有陀螺仪,通过陀螺仪可检测到用户的运动数据,例如用户是静止还是在运动。再例如,可穿戴设备中内置有脉搏传感器和/或心率传感器,因而能检测到用户的脉搏数据和/或心率数据。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入睡,包括:
若所述运动数据的幅度小于预设幅度阈值,确定所述用户入睡;
若所述脉搏数据小于预设脉搏阈值,和/或所述心率数据小于预设心率阈值,确定所述用户入睡。
由于用户在睡眠时,通常是静止的,或者是运动幅度很小,因而可穿戴设备能通过监测到的运动数据的幅度来判断用户是否入睡。此外,由于用户在睡眠时,脉搏和心率的数值通常小于非睡眠状态,因而可穿戴设备也能通过监测到的脉搏数据和/或心率数据判断用户是否入睡。
在步骤S23中,可穿戴设备判断用户是否入睡后,即可向环境调节设备发送表征用户是否入睡的标识信息,以使环境调节设备确定是否启动睡眠模式以及睡眠模式下的工作参数。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可基于蓝牙通信、红外通信、Wi-Fi或蜂窝网络等方式向环境调节设备发送标识信息。且可穿戴设备和环境调节设备约定了标识形式,例如,当可穿戴设备确定用户入睡后生成标识信息“1”,则环境调节设备接收到该标识信息后能获知此时用户入睡。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基于监测用户的状态信息来判断用户是否入睡,并向环境调节设备发送表征用户是否入睡的标识信息,以使环境调节设备确定是否启动睡眠模式以及睡眠模式下的工作参数。通过该种方式,可穿戴设备基于自身的可穿戴特性可方便确定用户是否入睡,以使得环境调节设备基于表征用户是否入睡的标识信息即可确定是否启动睡眠模式以及睡眠模式下的工作参数,上述过程无需用户手动操作,提升了设备的智能性,因而能提升用户体验。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交互示例图,如图3所示,应用于可穿戴式设备和环境调节设备中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1、可穿戴设备监测用户的状态信息;
S32、可穿戴设备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入睡;
S33、可穿戴设备向环境调节设备发送表征所述用户是否入睡的标识信息;
S34、若所述标识信息表征所述用户入睡,环境调节设备启动睡眠模式以第一工作参数工作,并继续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标识信息;
S35、若预设时长内的所述标识信息均表征所述用户入睡,环境调节设备以第二工作参数工作。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基于自身的可穿戴特性可方便确定用户是否入睡,从而使得环境调节设备在获得表征用户入睡的标识信息后即启动睡眠模式以第一工作参数工作;且环境调节设备还在启动睡眠模式后的预设时长内持续获取标识信息,并在预设时长内的标识信息均表征用户入睡后以第二工作参数工作,上述过程无需用户手动操作,提升了设备的智能性,因而能提升用户体验;且,环境调节设备通过预设时长内的标识信息的获取,以确定用户真正进入睡眠状态后再次调整工作参数,例如调整至能提供更舒适睡眠环境的第二工作参数工作,因而能提升睡眠模式下控制的精准度,提升用户体验。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图一,应用于环境调节设备中,参照图4,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01,配置为获取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用于表征用户是否入睡;
第一工作模块102,配置为若所述标识信息表征所述用户入睡,启动睡眠模式以第一工作参数工作,并继续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标识信息;
第二工作模块103,配置为若预设时长内的所述标识信息均表征所述用户入睡,以第二工作参数工作。
可选的,所述第二工作模块103,具体配置为按照睡眠曲线中指示的工作参数工作;其中,所述睡眠曲线中包括时间与工作参数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所述睡眠模式下包括不同时间段的多个睡眠曲线,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104,配置为确定当前时间以及所述当前时间所属的时间段;
第二确定模块105,配置为根据所述当前时间所属的时间段确定目标睡眠曲线;
所述第二工作模块103,具体配置为按照所述目标睡眠曲线中指示的工作参数工作。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106,配置为获取所述环境调节设备所在环境的环境参数;
所述第一工作模块102,具体配置为在启动所述睡眠模式的所述预设时长内,以介于所述环境参数与所述睡眠曲线的初始时间对应的工作参数之间的参数工作。
可选的,所述预设时长为根据时间段确定的,不同所述时间段对应的所述预设时长不同。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退出模块107,配置为在启动所述睡眠模式后,若获取到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标识信息表征所述用户睡醒,退出所述睡眠模式。
可选的,所述第一获取模块101,具体配置为基于蓝牙通信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所述标识信息。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图二,应用于可穿戴设备中,参照图5,所述装置包括:
监测模块201,配置为监测用户的状态信息;
判断模块202,配置为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入睡;
发送模块203,配置为向环境调节设备发送表征所述用户是否入睡的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用于所述环境调节设备确定是否启动睡眠模式以及所述睡眠模式下的工作参数。
可选的,所述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行为状态信息;其中,所述行为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的运动数据;
生理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生理状态信息包括脉搏数据和/或心率数据。
可选的,所述判断模块202,具体配置为若所述运动数据的幅度小于预设幅度阈值,确定所述用户入睡;若所述脉搏数据小于预设脉搏阈值,和/或所述心率数据小于预设心率阈值,确定所述用户入睡。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800的框图。例如,设备800可以是环境调节设备,也可以是可穿戴设备。
参照图6,设备8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802,存储器804,电源组件806,多媒体组件808,音频组件8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812,传感器组件814,以及通信组件816。
处理组件802通常控制设备8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8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808和处理组件8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8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设备8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设备8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8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806为设备8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力组件8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设备8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808包括在所述设备8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8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设备8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8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8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设备8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804或经由通信组件8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8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812为处理组件8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8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设备8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814可以检测到设备8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设备8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检测设备800或设备8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设备8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设备8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设备8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8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816被配置为便于设备8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设备8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8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8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设备8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804,上述指令可由设备800的处理器8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环境调节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环境调节设备能够执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用于表征用户是否入睡;
若所述标识信息表征所述用户入睡,启动睡眠模式以第一工作参数工作,并继续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标识信息;
若预设时长内的所述标识信息均表征所述用户入睡,以第二工作参数工作。
或者,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可穿戴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可穿戴设备能够执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监测用户的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入睡;
向环境调节设备发送表征所述用户是否入睡的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用于所述环境调节设备确定是否启动睡眠模式以及所述睡眠模式下的工作参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22)

1.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环境调节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用于表征用户是否入睡;
若所述标识信息表征所述用户入睡,启动睡眠模式以第一工作参数工作,并继续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标识信息;
若预设时长内的所述标识信息均表征所述用户入睡,以第二工作参数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第二工作参数工作,包括:
按照睡眠曲线中指示的工作参数工作;其中,所述睡眠曲线中包括时间与工作参数间的对应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睡眠模式下包括不同时间段的多个睡眠曲线,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当前时间以及所述当前时间所属的时间段;
根据所述当前时间所属的时间段确定目标睡眠曲线;
所述按照睡眠曲线中指示的工作参数工作,包括:
按照所述目标睡眠曲线中指示的工作参数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环境调节设备所在环境的环境参数;
所述启动睡眠模式以第一工作参数工作,包括:
在启动所述睡眠模式的所述预设时长内,以介于所述环境参数与所述睡眠曲线的初始时间对应的工作参数之间的参数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时长为根据时间段确定的,不同所述时间段对应的所述预设时长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启动所述睡眠模式后,若获取到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标识信息表征所述用户睡醒,退出所述睡眠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标识信息,包括:
基于蓝牙通信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所述标识信息。
8.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可穿戴式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监测用户的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入睡;
向环境调节设备发送表征所述用户是否入睡的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用于所述环境调节设备确定是否启动睡眠模式以及所述睡眠模式下的工作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行为状态信息;其中,所述行为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的运动数据;
生理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生理状态信息包括脉搏数据和/或心率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入睡,包括:
若所述运动数据的幅度小于预设幅度阈值,确定所述用户入睡;
若所述脉搏数据小于预设脉搏阈值,和/或所述心率数据小于预设心率阈值,确定所述用户入睡。
11.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环境调节设备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配置为获取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用于表征用户是否入睡;
第一工作模块,配置为若所述标识信息表征所述用户入睡,启动睡眠模式以第一工作参数工作,并继续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标识信息;
第二工作模块,配置为若预设时长内的所述标识信息均表征所述用户入睡,以第二工作参数工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工作模块,具体配置为按照睡眠曲线中指示的工作参数工作;其中,所述睡眠曲线中包括时间与工作参数间的对应关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睡眠模式下包括不同时间段的多个睡眠曲线,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配置为确定当前时间以及所述当前时间所属的时间段;
第二确定模块,配置为根据所述当前时间所属的时间段确定目标睡眠曲线;
所述第二工作模块,具体配置为按照所述目标睡眠曲线中指示的工作参数工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配置为获取所述环境调节设备所在环境的环境参数;
所述第一工作模块,具体配置为在启动所述睡眠模式的所述预设时长内,以介于所述环境参数与所述睡眠曲线的初始时间对应的工作参数之间的参数工作。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时长为根据时间段确定的,不同所述时间段对应的所述预设时长不同。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退出模块,配置为在启动所述睡眠模式后,若获取到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标识信息表征所述用户睡醒,退出所述睡眠模式。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具体配置为基于蓝牙通信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所述标识信息。
18.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可穿戴式设备中,所述装置包括:
监测模块,配置为监测用户的状态信息;
判断模块,配置为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入睡;
发送模块,配置为向环境调节设备发送表征所述用户是否入睡的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用于所述环境调节设备确定是否启动睡眠模式以及所述睡眠模式下的工作参数。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行为状态信息;其中,所述行为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的运动数据;
生理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生理状态信息包括脉搏数据和/或心率数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模块,具体配置为若所述运动数据的幅度小于预设幅度阈值,确定所述用户入睡;若所述脉搏数据小于预设脉搏阈值,和/或所述心率数据小于预设心率阈值,确定所述用户入睡。
2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或者,被配置为执行如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22.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环境调节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环境调节设备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或者,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可穿戴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可穿戴设备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202011282274.6A 2020-11-16 2020-11-16 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5088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82274.6A CN114508836A (zh) 2020-11-16 2020-11-16 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82274.6A CN114508836A (zh) 2020-11-16 2020-11-16 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08836A true CN114508836A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46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82274.6A Pending CN114508836A (zh) 2020-11-16 2020-11-16 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08836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13200A (zh) * 2015-03-18 2015-06-1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5509249A (zh) * 2015-12-31 2016-04-20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6091250A (zh) * 2016-06-14 2016-11-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模式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701756A (zh) * 2019-10-23 2020-01-1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运行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N111520867A (zh) * 2020-05-15 2020-08-1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13200A (zh) * 2015-03-18 2015-06-1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5509249A (zh) * 2015-12-31 2016-04-20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6091250A (zh) * 2016-06-14 2016-11-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模式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701756A (zh) * 2019-10-23 2020-01-1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运行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N111520867A (zh) * 2020-05-15 2020-08-1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46752B1 (ko) 공기 조절 장치 턴온 방법 및 장치
RU2642410C2 (ru) Способ (варианты), прибор (варианты)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управления интеллектуальной бытовой техникой, интеллектуальная бытовая техника, мобильное и носимое устройства
CN105392257B (zh) 控制智能灯的方法及装置
KR101837333B1 (ko) 전자 디바이스를 깨우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WO2017024712A1 (zh) 用于控制家电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N106527160B (zh) 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406117B (zh) 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US992872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minding user
CN105257140B (zh) 控制智能门窗的方法及装置
CN107872576B (zh) 闹钟提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3099017B1 (en) A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 smart home power supply
CN105674504B (zh) 调节空调温度的方法、装置及终端电子设备
CN106196473A (zh) 控制空调的方法及装置
CN112073273B (zh) 设备状态控制方法、设备状态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200279A (zh) 背光调节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2201242A (zh) 唤醒设备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538258A (zh) 调整背光电流的方法及装置、显示设备
CN105242775B (zh) 状态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CN109711282A (zh) 光线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14508836A (zh) 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528098B (zh) 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11736798A (zh) 音量调节方法、音量调节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289653B (zh) 运行频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877433B (zh) 半导体风扇控制方法、半导体风扇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483724A (zh) 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16

Address after: No. 006, 1st Floor, No. 66, Jiufeng 1st Road, Wuhan East Lake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430000 (Free Trade Zone Wuhan Area)

Applicant after: Xiaomi Technology (Wuhan) Co.,Ltd.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018, 8th floor, building 6, No.33 yard, middle Xierqi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5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Ltd.